“现实主义”本土化进程初探

“现实主义”本土化进程初探

一、“REALISM”本土化进程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源浩[1](2021)在《浅谈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对我个人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写实油画在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这一外来艺术形式的本土化进程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时期:上世纪10年代的留学艺术家们带来了欧洲写实主义的传统,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为油画本体艺术语言的东西方融合打下了基础,30年代后因时局的动荡赋予了写实主义油画以民族责任感,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初期的主题性创作热潮后,写实主义精神逐渐与人民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艺术家们在注重技法磨砺的同时也专心于精神层面的表现,然而在当代艺术多元化格局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从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后的诸多西方艺术流派中进一步汲取营养,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的关心自己的生活、关心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能便利的获取各个地区文化习俗的影像资料,而发达的交通能让我们流连于各国的美术馆,近距离的观摩原作,观看精品艺术品的权利平等的分给了每一个人。如今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需要神庙、祭坛、湿壁画、镶嵌画和坟墓艺术,它们的最佳呈现方式只存在于其所属的历史周期,今天的艺术家们身兼数职,写实油画对现实的呈现包含了他们个人的价值判断,光影、明暗、凝结层的薄厚、带有隐喻的、广阔现实世界的万千事物,这些手段和画面表现方式都被无差别的包含在当代精神的躯壳之下,永远炙热。

王小维[2](2021)在《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肖像画是人类艺术中一个永恒的表现主题。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肖像画的制作。藏族美术作为中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传说藏语“绘画”(ri mo)一词就是由人物画像演变而来。随着佛教在西藏社会的深入影响,藏族美术开始以表现佛教题材为主,内容涵盖佛、菩萨、护法神、赞普、后妃、高僧大德等。本文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作为研究核心,不同于佛、菩萨、护法神等,高僧是藏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是对西藏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而体现在绘画上,高僧画像又是藏族美术史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本文通过艺术社会学、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法对西藏高僧画像兴起的社会背景、风格演变以及画面的形式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试图通过高僧画像的发展演变来探寻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通过对汉藏绘画中高僧画像艺术形式的比较,可反映出汉藏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性;此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僧画像对现今的艺术创作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文献和实物遗存对吐蕃时期的人像进行梳理,旨在说明虽然吐蕃时期佛教在西藏有所发展,但是塑绘人像的行为在苯教和佛教的活动中皆而有之,表现对象也以赞普、后妃、王室成员为主,僧人像在吐蕃时期仅处在萌发状态。其次,对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论述。随着公元10世纪中期佛教通过“上路弘法”和“下路弘法”在西藏开始复兴,佛教开始在西藏受到普遍信仰,同时,西藏佛教的各宗派也相继产生,高僧大德作为西藏佛教复兴与传播的主体,逐渐成为绘画与雕塑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而宗派的发展与传承也能清晰地表现在高僧画像之中。11-13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单尊像、双尊对坐像和共坐像、伴有世系传承与高僧传记像以及高僧像旁边伴有胁侍菩萨像都已出现,这一时期高僧画像的发展为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兴盛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中心内容。13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西藏高僧画像虽然延续了印度、尼泊尔的绘画风格,但是汉地绘画元素也大规模进入到藏族绘画之中。明代建立后,中央政府对西藏采取“多封众建”方针,汉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空前繁荣,而西藏一批重要的寺院也在明代创建,如白居寺、扎什伦布寺、贡嘎曲德寺、甘丹寺等等,同时西藏美术史上着名的绘画大师“井喷式”出现,这些大师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绘画样式,他们在藏族美术的民族化、本土化之路上走的更深更远,表现在高僧画像中,如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的高僧画像,虽然构图上仍然沿用了印度、尼泊尔的形式,但是造型方面却已经脱离了印度帕拉风格、尼泊尔风格概括性的造型方式,人物脸部刻画上体现了细腻、写实的特征,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年龄、性格、民族身份等),可以说以白居寺为代表的江孜风格在本土化进程中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随后由勉拉顿珠开创的勉唐派和钦孜钦莫开创的钦孜派则更为完整地体现了藏族美术的民族化与本土化,从现存的勉唐派高僧像作品来看画面的整体风貌是用工整的笔法,呈现出端庄典雅、宁静慈祥、秀丽大方的整体氛围,人物造型也更加圆润,云彩、花卉也更为写实。与勉唐画派不同的是钦孜派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充满写意气息,具有热闹升腾的韵律感,而在高僧画像的构图上,虽然在世系传承上遵循了帕拉、尼泊尔风格构图的“内外式”,但已经不是明显的“回”字形,而在人物造型上钦孜派放弃或弱化了头部的局部写实,而强调了高僧整体的写实性。而在16世纪产生的噶赤画派从构图、色彩、造型上对汉地绘画的吸收更加彻底,除了传统的中心构图外,偏角式构图也是噶赤派高僧画像流行的一种样式,这种构图直接来自于汉地的罗汉画样式。西藏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在15、16世纪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性、杂糅的样式。第五章对后世高僧画像发展中的两个个案进行了探讨。一是,探讨了清代直至近现代史实性绘画中的高僧形象,在延续了白居寺八思巴与忽必烈壁画对坐形式的基础上,西藏高僧画像产生的不同画面布局和不同的造型特征。二是,摄影术和西方写实性绘画技法传入西藏后,以根敦群培、安多强巴为代表的藏族艺术家通过学习西方写实绘画技法或者从照片临摹开始探索出一条新的绘画之路,这种探索尤以高僧画像最为突出,清代中期藏族绘画逐渐走向程式化,高僧像的个性特征逐渐被标准样式所取代,形式也较为固定,因此这种探索精神对西藏高僧画像以及藏族美术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韩锐[3](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徐正旭[4](2020)在《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学以成人”成为全球共同关注话题的背景下,聚焦当代中国体育成人实践,挖掘中国哲学中的经典修身理论资源,借鉴西方法哲学中的成人论证方法,以“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文化互鉴之方式,探索当代体育成人“何以可能、如何可能”两个基本问题,旨在回应如何在当代体育实践中培养合格的国家公民,为贯彻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理论向导。为此,以当代体育成人症结为反思标靶,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借鉴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教化理论,围绕黑格尔所秉持的“伦理收回道德”观点,紧扣当代中国成人之特质,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体育成人的实现机制与现实化路径,研究认为:第一、当代中国体育成人的突出问题是“道德-伦理悖论”,它是现代性病症。一方面,“无伦理的道德”导致体育成人的原子化,难以避免“平庸之恶”;另一方面,“无道德的伦理”破坏平等交往关系,由此形成扭曲人格。通过“伦理回收道德”的方式回避“道德-伦理悖论”,从过去“以行动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实现体育道德向体育美德转变,这归因于:一方面,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优良文化传统不能中断;另一方面,这源于对西方自由主义导向下体育成人的原子化问题之反思。第二、体育成人机制就是通过体育实践把普遍意志转化为自我意志。在体育实践中,普遍意志与单个意志之间“为承认而斗争”,在斗争中实现和解,普遍意志被内化为自我行动要求,以此形成美德,并固化为人格,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目标。从法哲学角度讲,体育成人需要三个条件:(一)实践理性的奠基,保障体育实践中的道德规范推理所依赖的依据具有客观性;(二)实践理性的情景诠释,确保在具体情境中道德规范能够被合理的解释与应用;(三)实践理性的动机推动,引导道德观念向道德行动转化,实现“知行合一”。因此,基于条件(一),对体育成人“何以可能”证成;基于条件(二)(三),对体育成人“如何可能”进行分析。第三、体育之法具有客观普遍性。客观有效的体育之法能够为体育成人提供前提条件。从整体上讲,自然法为体育规范提供了理性基础与道德基础。从历时角度讲,体育之法经历了从伦理到道德、从外在到内在的转变;从体育之法的来源,可以划分为:(1)外在主义:体育之法源于外在社会诉求;(2)内在主义:内在主义又分为习俗内在主义与建构内在主义,前者认为体育之法属于“约定俗成”,后者认为体育之法源于实践者的道德反思;(3)诠释主义:体育之法源于平等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共识。基于对体育之法来源的分析,确立了体育成人的三个序阶:成物、成己与成人:体育成物旨在实现人与万物的统一;体育成己旨在实现个体与内在世界的统一;体育成人旨在实现自我与普遍他我的统一。第四、实践理性诠释与动机促成有赖于法权秩序、心灵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内在统一。体育法权属于一种新型人权,通过维护个人体育权利,为成人提供基础性保障;道德法促进个体形成善良意志,同时分化出正义与良知;但是道德具有主观性,容易生发道德虚无主义,滋生伪善;伦理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统一,体育成人就是履行伦理实体对个体的规定性,把外在普遍意志转化为自我意志,以自我方式把普遍意志呈现出来。在抽象法与道德法环节中,成人皆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伦理法环节中,“我”在他者中成人,两个或更多的自由意志之间通过爱、法、团结的联合形成普遍意志:在家庭伦理中,体育维持了家庭伦理实体的存在;在伦理社会中,体育培养维系社会交往赖以所需的自由平等、竞争观念;在国家伦理中,体育塑造健康公民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形成国家认同观念。最后,从培养实践理性三个条件及当代体育成人特质角度,提出了体育成人的现实化路径:其一,重启体育启蒙,传授科学的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生活观念;其二,对体育进行道德化改造,既要对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改造,还要对西方体育进行本土化改造,实现从知识论意义上的体育向生存论意义上的体育之转化;其三,倡导体育正义:首先,不断完善“举国体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体育成人提供精神动力;其次,国家要履行体育道德责任,实现分配正义与实质正义,为弘扬体育精神提供信仰力量。由此建议:要把体育之法融入家风、家教、教训之中,形成家庭美德;要把体育之法嵌入公序良俗之中,形成社会公德;要把体育之法所蕴含的理性精神构筑为认同与信仰的力量,让体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叶宁[5](2020)在《本土化的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戏剧中的世界主义》文中指出家的本意通常是固定的、亲情聚合的场所。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碰撞的影响、流动性的增加,家,不仅仅只有固定的唯一的形态,而呈现出纷呈的状态。在澳大利亚戏剧的发展中,家的概念一直贯穿于各个时期的戏剧创作当中,从殖民地时期对英国及欧洲戏剧的引进和上演中对母国故土的思念,到扎根本土的丛林汉戏剧对丛林的依托,再到新浪潮时期更加全面和成熟的都市戏剧,弥漫于当代澳大利亚戏剧字里行间的对归属感的探求都离不开一个对家的概念的发展与深化。家可以是固定的物理空间,也可能是族群的心理维系,更可能是延申至个人对在广阔宇宙中的生存定位和追问。家是女性主义观察和挑战的着眼点,也是族裔探讨的跟进,也是全球化中对个人与世界互动的节点。因此,由家这个有关归属感的概念引申出的种种正是澳大利亚文化建构在戏剧中突出的表征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无论从国家概念、社会种族构成、民族政策、国际联盟等等方面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概念更迭,21世纪初,美国的911事件所带来的西方文化建构巨大裂变对澳大利亚的深刻影响,都使得澳大利亚戏剧在对家的探讨中呈现出独特的本土化的特质。本论文中的本土化的提法源于霍米巴巴在对后殖民的观察中提出的本土化世界主义的提法。他强调了孕育在后殖民主义中的一种本土化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源于边缘文化,充满本土化,指向的是一种理想的自主精神。斯奈娅(Sneja Gunew)在对澳大利亚后多元文化写作的观察中也提出了一种基于本土化的世界主义,这种本土化突出的是全球本土化背景下的边缘题材。因此,这种基于全球文化互动与杂糅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的对地区文化的观察是世界主义具化的一个重要呈现。本土化看似与世界主义的处处为家的概念相悖,但实际是对其中的普世概念在时代与空间维度中具体化的升华。在澳大利亚语境中,在经历了20世纪后半页欧洲影响的式微及21世纪初美国911事件及其后的反恐战争的尴尬及从中凸显出的美国式民主的矛盾,澳大利亚的文化身份建构逐渐从联邦初期对欧洲模式的移植和20世纪对美国的追随转变为基于多态融合的批判性的本土化建构。本论文在对澳大利亚戏剧中的家的形态的考察中发现,这种本土化是其不稳的空间、多种族的动态融合以及对人性、世界的与西方文化的断层与重构的交互的表现。这种交互的存在也辅助着澳大利亚文化身份的建构。不稳的空间作为澳大利亚文化的基本出发点,不仅包括地理的、物理的空间,也包括心理的空间,集中体现在空的中心对民族心理和文化构成的影响。殖民地时期与自然、恶劣生存环境的共存造就了澳大利亚地方、地理空间对民族心理和文化构成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使到了今天,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结构、空的中心也都环绕着整个民族文化的构成。而由此产生的多民族融合的动态变迁的中各种表征,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突出地表现在对土着性和亚洲化的观察与阐释中,这些观察与阐释引发的后殖民主义批判形成澳大利亚本身的特点,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碰撞、矛盾及融合带来的是归属感的不断协调与重构,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澳大利亚文化身份使得其早已区别于其他英语国家,澳大利亚文化中的融合和开放的特质又不仅仅只是后殖民的,更多的是对世界及群体归属的考量。澳大利亚文化的反叛与独立精神,使得他们在批判和诠释方面独立于英美,充满了浓厚的政治性。9/11后的西方文化重构促使澳大利亚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定位,从对美国模式的跟随逐渐转向批判、质疑与基于全球本土化的自我建构。这种批判不仅体现在民众对以美国为首的反恐战争的反对,还有的是澳大利亚对当今世界的关照,其中有焦虑、困惑,也有恐惧,但最终都归化为对人性的关切。所有这些因素都成为其动态的身份建构中的重要环节和自身文化特点的集中体现。从统一、同一转别为多元、多样,反思欧洲文化的移植、对土着性重新挖掘、以及基于地缘因素上的亚洲化的投射,这些碰撞与交融是对归属感探寻的进一步升华,她不再是满目贫瘠的流放地,也非英国的附属,更不是美国式的多元文化大熔炉。同时,澳大利亚戏剧中的这种本土化的家的形态具有鲜明的世界主义特征,关乎主体、文化和跨界的动态联结。在这种本土化的动态中,人是独立的、单一的主体,具有独特的空间性。主体与空间的交融不仅是跨界的起始点,也是世界主义中主体性、自我意识与民族国家概念的审视基点。在此基础上,作为一种变动常态的文化,不断选择、修正和重塑。去除排他性的文化边界和身份的固定,重新审视差异,将差异当作机会而非问题去对待。作为一种思维结构的世界主义承认他性,将他者视为既平等又相异的伙伴来对待,差异一体化使得跨界成为可能。界线不仅仅只是固定的脊线,更是在空间和意识上的流动。当界线超越了任何物理的或者可见的分割线时,空间在其自身权限当中,形成界线的范畴或是空间的斡旋。界线的形成和变动与移动性密切相关。缓慢、静止、等待、暂停看似消积,却与更广阔的感官触动相联。跨界与移动提出的是归属与联结的问题。其综合功能包括文化的、政体的、语言的等等,这些元素都是差异的放大。界线的核心意义是一个提供进入新的联结的端口,是促成世界主义体验的连接性,鼓励与他者的接触和与差异的协调。无论是被迫的流放或是自我选择的流浪,地方的、民族的性格溶于游历者的感知,基于移动性、短暂性和差异性。世界主义主体并不只是在两种文化间徘徊,而是在其中坚定地实践。这种主体具有文化二元性,能够在两个或者更多的并行的文化系统中处于平等并保持批判的距离,在其中实践,并不以牺牲任何一个文化为代价。在主体的自我生成中达到跨界、流动的繁荣。本论文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剧作加以考察,集中于其中对于本土化的家的概念的表征,认为这种表征是世界主义的阐述。这种阐述经历了跨界、流动和开放性的过程,涵盖了集体记忆,最终指向人类共同体的展望。从空间、族裔与世界关联中分析这种表征的世界主义内涵。选取的剧作分别是:奥尔玛·德·格瑞恩(Alma De Groen)的《中国之河》(The Rivers of China)(1987),詹妮·坎普(Jenny Kemp)的《依旧安吉拉》(Still Angela)(2002),路易·诺拉(Louis Nowra)的《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1985),简·哈里森(Jane Harrison)的《被偷走的孩子》(Stolen)(1993),约翰·罗梅里奥(John Romeril)的《田中小姐》(Miss Tanaka)(2001)以及斯蒂芬·西维尔的《纳粹德国和当代美国的神话、宣传和灾难:一出三十幕的戏剧》(Myth,Propaganda and Disaster in Nazi Germany and Contemporary America:A Drama in 30 Scenes)(2003)。当代澳大利亚戏剧人才辈出,本论文选取的这些剧作家不仅仅是澳大利亚戏剧各大奖项的获得者,还因为他们的作品创作总体具有各自年代的代表性。奥尔玛·德·格瑞恩是一位旅居海外的澳大利亚剧作家,她的不拘一格的戏剧形式是她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她的作品大多数以女性角色为主,用不断跨界的戏剧空间演绎平等、自由的主题,这正是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创作的主题。詹妮·坎普作为一个身兼导演之职的剧作家擅长将角色心理与现实糅合,从中激发出的对空间的投射常常超出民族、国家的界线。路易·诺拉是一位独到的人性观察者,他的作品往往从细腻的人物扩展到民族文化的溯源,他们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头十年的戏剧创作中对民族、国家的探讨中具有典型特点。而斯蒂芬·西维尔则是一位极具反叛精神的剧作家,他的剧作大多数是政治剧,并常常放眼海外,批判角度独特,作为一位在“新浪潮”中成长,在新千年后成熟的剧作家,他的剧作是澳大利亚剧坛中具有世界性的政治剧创作的代表。简·哈里森在对土着问题的观察和探讨上直接、精准,她的笔下的土着人物通常直接来源于生活,并且她的着眼点并不只局限于土着的过去,更多的是对未来身份构建的观察和展望,这使得她成为这一时期土着戏剧创作中特点鲜明的佼佼者。约翰·罗梅里奥作为“新浪潮”的元老级人物,其在新千年后关注点基本是在澳大利亚的亚洲化上,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对澳大利亚文化中新问题、新构成的基于本土化的观察和探讨,他的作品具有相当独立的澳大利亚视角。因此,通过考察他们的代表作品,对于本论文的主题探讨能够涵盖这一时期的澳大利亚戏剧创作的特点。具体而言,奥尔玛·德·格瑞恩的《中国之河》通过并列的时间进程,将真实与虚构杂糅,共时与多重并置,形成独特的戏剧空间的流变,在不断的“跨界”中提出所属性和连接性的问题,其所论证的“游牧式世界主义”将家的本土化体现在对空间、时间的超越中。詹妮·坎普的《依旧安吉拉》探讨了流动性中的归属,通过写实与心理表现出地理的空间与民族心理的无中心的焦虑。在主人公身上所展现的分裂的主体性切合了异质空间的整合,通过流动的呈现以及影像空间的拓展,探讨了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世界主义的自我构成。简·哈里森的《被偷走的孩子》通过批判“遗忘的文化”,抨击了澳大利亚历史中旨在“洗白”原住民的“同化政策”对土着的隔离和血统改造的荒谬。剧中对家的向往不仅仅是破碎家庭的团聚,更是对土着性的回归和重审,剧作对文化融合的探讨不仅是对不妥协的抗争的肯定,也是对土着文化未来走向的展望,充分体现了文化开放性的特点。约翰·罗梅里奥的《田中小姐》充分运用了日本戏剧美学中的纸偶、意象象征等技巧,展现了在澳大利亚这个多元民族的社会中,亚洲文化与以盎格鲁撒克逊为代表的欧洲文化之间的冲突。剧作不再遵循亚洲固有刻板形象,而是承认差异,融合多元,在对家的回归的体认中,将独具澳大利亚属性的文化多元性巧妙地融合于主人公对美好世界的诉求。路易·诺拉的《黄金时代》突出了离散文学中融合的障碍。通过纵向上的并置,诺拉将原始与文明的文化状态形成对比,探讨了文化双元性的问题。而在剧终主人公回归丛林既隐喻着美好世界的重新开始,也是对澳大利亚属性中丛林文化的世界主义角度的阐释。斯蒂芬·西维尔的《纳粹德国和当代美国的神话、宣传和灾难:一出三十幕的戏剧》背景设定在911之后的美国,用神秘的剧情和荒诞的形式,折射出现代社会的无世界性和隔离状态的困境,西维尔用他的世界题材戏剧探讨了世界作为一个共同体,在面对理性的缺失中,所要承担起的共同的责任。

唐韵芝[6](2020)在《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升级、文化的交融,人类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电影产业,也发生着巨变:中国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产业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同时,“现实主义”也受到了巨大挑战。从世纪之初的浮夸创作之风到寻找新主流电影的精神走向,中国电影人在新世纪的电影产业链条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力求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熔铸新的时代印记。而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最高电影荣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则无疑聚集了几乎所有电影人士和普通影片受众的目光,而往往作为历届焦点的“最佳故事片”,则是当届众多优秀影片中的标杆,也代表着时年对于最佳故事片的价值判断、美学考量和创作认同。显而易见,现实主义作为中国电影最重要的题材选择和艺术观念,是最佳故事片中的主导力量。研究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中的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内在诉求,更是外在动因。面对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现实主义如何在多重挑战中注入动力、如何利用电影展现中国新世纪社会面貌、如何使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舞台等,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要面临的重要命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对象、结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的共生关系;第三章研究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现实主义对中国传统“载道”精神的坚守,以及多元化新貌;第四章研究现实主义在进入中国电影又一百年纪元后在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突围与发展;第五章对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进行反思,提出一些建议。

张倩[7](2020)在《论宁夏文学的魔幻性 ——以张学东《妙音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妙音鸟》是宁夏知名作家张学东200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张学东凭借自己极好的艺术天赋和艺术品质,以及对小说创作的真诚和使命感,在宁夏青年作家群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被冠以“宁夏文坛新三棵树”之一的美誉。《妙音鸟》是张学东唯一一部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写文革的作品,如今再回顾,依然难能可贵。其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对不能忘却的历史的探寻与拷问,还在于展现宁夏文学传统现实主义创作之外的丰富性。本文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探究《妙音鸟》这部作品,《妙音鸟》中到底是否存在魔幻现实主义?如果存在,魔幻现实主义在这部作品中是如何呈现的?它为宁夏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价值?宁夏文学是否有更丰富多维的发展路径?本文将带着这些问题对《妙音鸟》进行全面探究和深入剖析,对宁夏文学的发展进行思考和探析。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对魔幻现实主义、张学东及其作品《妙音鸟》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梳理。第一章从魔幻现实主义的来源谈起,从最早绘画领域的创新说法直至今日所言,魔幻现实主义经历了复杂深刻的变化,而寻根文学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变体,中国“魔幻”的来源是本土因素与外来影响的双重交叉导致。宁夏诸多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也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笔者经过比较、搜证和研究,得出结论:张学东的《妙音鸟》是宁夏作品中相对而言较为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第二章结合文本论证《妙音鸟》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呈现的各种维度。故事虚构过程中涉及到的真实历史史实与事件、善恶有报的民间信仰与因果有报的佛教信仰、文革在乡村的生发与衍变是魔幻的“现实”基础;而神、人、冥的空间转换,动物象征、疾病隐喻、荒诞夸张等艺术手法是作品所展现出的“魔幻”色彩与意蕴。第三章指出宁夏文学缺乏新颖的题材和手法,大多呈现出同质化和类型化的倾向,宁夏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的作家创作现状表明了突破陈旧内容与形式迫在眉睫,宁夏文学绝不仅仅是也绝不应该只有现实主义这一个面向,魔幻性是宁夏文学的一个不太引人瞩目的面向,但在间性思维下必然有无限有待挖掘的丰富内涵,特殊地理格局下的地域特色、古老神秘的西夏文明都使宁夏成为有待开发的魔幻土壤,当下再去审视魔幻现实主义,宁夏文学或可继续挖掘宁夏本土魔幻现实主义,还可由此抛开魔幻现实主义本身,体悟魔幻现实主义所依托的现实,进行充满张力的想象腾飞,从而为探究宁夏文学的丰富多维的发展路径提供一种新思考。

齐金花[8](2020)在《魔幻现实主义与幻觉现实主义文学生产肌理的比较——以马尔克斯与莫言为例》文中提出魔幻现实主义与幻觉现实主义在吸纳和发展超现实主义之后,在世界文学中以显着的民族美学特色见长,但前者率先将超现实主义美学与民族美学的成功结合形成的方法论,对其后的世界文学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生成与其影响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这两种美学风格的生产过程中,其个性通过熔铸了经典作家基于民族历史、成长环境和对审美的追求,而显示出其在世界文学中不可替代和不可遮蔽的价值。由此从文学史的角度追溯两种美学风格的沿革,再以经典作家马尔克斯和莫言的创作为例,从文学生产的价值观、文学生产的美学路径、文学生产的本土化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比较,由此梳理基于民族风格视域下魔幻现实主义和幻觉现实主义文学生产的肌理。

吴梦宇[9](2019)在《论寻根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文中认为本文以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为探讨视角,认为文学形式的意味是一种认知构建,呈现了对现实社会能动的理解和认知,而非一味地反映现实。在文学关系或文学作品的流传中,往往得以流传的也是文学形式及其对现实的认知,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能对寻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归根结底是这种文学形式为中国受众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实的认知方式,提供了一个解决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以及过去与当下对立冲突的写作范式。由于具体现实困境和文学传统的相异,以《九月寓言》为代表的寻根文学在继承《百年孤独》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进行了富有本土化意义的变异,而这种本土化塑造了寻根文学的独特性。本文从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来探讨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的关系,以期提供一个探索20世纪复杂文学关系的视角,理清外来影响与本土性的关系。

廖衡[10](2019)在《“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十八世纪四位小说大师——亨利·菲尔丁、劳伦斯·斯特恩、奥利弗·哥尔德斯密及托比亚斯·斯摩莱特——不约而同地在小说这一新兴的文体中传承并革新了西方田园书写,再现十八世纪英国全速挺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宫廷及乡村的突出矛盾及问题,并通过推进古老的“田园伦理”及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参与了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他们将不列颠乡村庄园“天堂府”与农舍良田“黄金乡”塑造成一处现代化洪流中的退隐之地,将其赋值成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乡村在圈地运动、农业革命及民族融合中突出的社会问题、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患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论文在整合西方田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当代英国生态批评家吉福德关于田园书写“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之理论构架,融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风景研究及新历史主义等视角对菲尔丁的《约瑟夫·安德鲁斯的经历》(1742)、《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及《阿米莉亚》(1751)、斯特恩的《项狄传》(1759-67)、哥尔德斯密的《威克菲尔德的牧师》(1766)与斯摩莱特的《汉弗莱·克林克历险记》(1771)中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历史语境、结构模式与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探究四位作家如何在小说中传承与革新西方田园书写传统,建构田园退隐之地并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的现代化语境,参与彼时英国的伦理、美学及民族身份建构。论文的第一章研究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诗学渊源。四位小说大师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中“黄金时代”与“阿卡狄亚”的文学记忆,传承了英国本土田园诗学的多样风格(尤其是乡村庄园诗作、地貌诗歌及反田园诗),也受到了蒲柏及约翰逊为代表的英国田园批评文本的影响,不仅传承田园理想,也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现实。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历史语境。十八世纪英国议会圈地运动全面展开,乡村劳动力大幅度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与面积激增,滋生了各种城市问题;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化的地主乡绅与农民阶层的矛盾;正当这些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改造不列颠乡野之时,一场以诗歌、绘画、园艺及徒步旅行为媒介的“如画美学运动”醉心于“发现”未被现代化洪流染指的不列颠本土田园风景。四位小说家的人生轨迹及“恋乡情结”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们小说中复杂厚重的田园书写既是对其所处的历史语境的一种文学回应,也参与了英国现代社会的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塑形。论文的第三、四、五、六四个章节分析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所共有的结构模式——“退隐与回归的田园过程”。第三章分析了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小说的宏观叙事及插入叙事都沿袭了田园传统的退隐叙事模式,使小说大体呈现出主要人物从伦敦或巴斯退隐不列颠乡村“天堂府”与“黄金乡”的叙事脉络;第四、五、六章分析了小说如何回归十八世纪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语境”,再现与反思现代化进程并参与英国现代伦理、美学与民族身份建构。同时,论文的第四、五、六章也集中探讨了四位小说家田园书写的社会功能。第四章结合当代文学伦理批评阐明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应对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在小说中革新“田园伦理”,参与十八世纪英国的伦理建构。他们在小说中继承了田园诗学对宫廷与城市的批评态度,不同程度地描述了城市化进程所滋生的环境、犯罪及道德问题,反思了商业社会的“经济人”现象与“现金联结”、揭露了十八世纪英国议会、政党或者军队中的腐败现象。同时,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发扬了英国田园书写中歌颂乡村农人的传统,将乡绅或者农民建构为与十八世纪商业文化中“经济人”相抗衡的美德群体,并塑造了以情感为纽带的“田园家庭”及以地缘和心缘维系的“田园美德共同体”。第五章借助当代风景研究视域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在小说中推进西方英国田园诗学中的“田园风景”,参与发现与提升不列颠本土风景的如画美学运动。小说家们致力于呈现并歌颂不列颠本土化的田园风景,将“天堂府”与“黄金乡”置于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的乡村腹地,描写或勾勒出其显着的地理水文;小说中描绘了象征不列颠民族身份、承载民族记忆的乡土植被,尤其是橡树或树篱风景;“天堂府”多是彰显不列颠身份与历史、“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的哥特、凯尔特式或中世纪建筑与废墟。同时,他们将英格兰、苏格兰或威尔士乡村呈现为一道“参差多态”的如画美学风景。第六章以新历史主义“厚描”的方法,从小说文本的“细小片段”及乡村边缘人物入手,探究了四位小说家如何发扬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将田园理想置于日益资本主义化的现代不列颠乡村现实之中,不同程度地反思议会圈地运动、农业改革及民族融合等历史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乡村阶级或民族矛盾。菲尔丁、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在小说中通过塑造英格兰乡村飞扬跋扈的“猎物保护人”、被狩猎法边缘化却扞卫习惯权利的贫农及监守自盗的“猎场看守人”,再现了乡村土地私有化进程中土地阶层与小农及贫农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质疑了《1671年狩猎法》及《1723年黑面法令》所确保的土地阶层的“狩猎霸权”;菲尔丁、斯特恩、斯摩莱特通过不同程度地再现农业革命中的小农及农工的艰苦生活,反思了这一进程中乡村的人口流失、贫富分化及济贫等社会问题;斯摩莱特还在小说中再现了《1707年联合法案》光环遮蔽下、悬而未决的苏格兰乡村中的民族压迫及对抗。论文的结论指出: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笔下的田园书写绝非逃避遁世,他们既传承了古老的西方田园理想,也发扬了西方田园书写的现实批判精神与小说的写实主义,不同程度地审视了不列颠城市、宫廷及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及阶级或民族矛盾,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爱与恨、希望与忧虑交织缠绕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他们笔下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不仅是一处田园理想中的乡村退隐之地、一处汇聚田园伦理、不列颠民族身份与如画美学趣味的“安乐之所”,也是不列颠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重重的真实乡村之再现。四位作家在小说这一十八世纪新兴的文体中融入了田园书写,开拓了田园书写的新疆域,增强了田园书写的内部张力,也拓展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他们田园书写中丰富的“英国经验”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二、“REALISM”本土化进程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ALISM”本土化进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对我个人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中国写实油画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写实油画的诞生与发展
    (二)中国写实油画的未来展望
三、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的艺术特征
    (一)艺术家的观察与描绘
        1.西方写实主义传统的承袭
        2.学院基础教学的改良
        3.写实油画艺术语言的剖析
    (二)作品中精神内涵的构建
        1.从具象写实到历史现实
        2.个人视觉的解放与回溯
        3.写实主义绘画的内在精神
    (三)精神的镜像与跨时空对话
        1.刘小东与弗洛伊德
        2.钟飙与基尔兰达约
        3.陈丹青的“退步”
四、创作的构思及个人感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和意义
    2、研究综述
    3、课题的特色和创新性
第一章:西藏高僧画像的兴起
    1.1 吐蕃时期藏族美术中的人像考察
    1.2 11-13 世纪初西藏高僧画像的发展
第二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时代背景
    2.1 元明时期中央政府的治藏政策及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概述
    2.2 元明时期的藏传佛教僧人的“多重身份”
    2.3 元明时期西藏美术的时代特征
第三章: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的形式与风格
    3.1 帕拉风格与尼泊尔风格中的高僧画像
    3.2 江孜绘画风格中的高僧.以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内壁画为例
    3.3 勉唐、钦孜、噶赤画派以及西部绘画风格中的高僧像
第四章: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之比较
    4.1 元明时期汉地佛教概况
    4.2 汉地佛教中的画僧传统
    4.3 元明时期汉地高僧画像的发展
    4.4 元明时期汉藏高僧画像比较
第五章:西藏高僧画像在后世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讨论
    5.1 史实性绘画中的对坐像
    5.2 摄影和西方写实绘画技法影响下的西藏高僧画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6.4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概念界定与研究限制
        1.5.1 核心概念界定
        1.5.2 研究视角说明
    1.6 中外研究现状
        1.6.1 中西“学以成人”的研究综述
        1.6.2 中西“体育成人”的研究综述
        1.6.3 中西“规则成人”的研究综述
2.法与成人:体育成人基本原理分析
    2.1 体育成人目标:健全人格
        2.1.1 法与成人二者之间关系分析
        2.1.2 中国哲学视角下的体育成人分析
        2.1.3 西方哲学视角下的体育成人分析
        2.1.4 殊途同归:中西体育成人比照
    2.2 体育成人机制与特殊性
        2.2.1 体育成人机制:为承认而斗争
        2.2.2 体育成人特征:在实践中成人
    2.3 规则推理:静态体育成人分析
        2.3.1 实践理性奠基问题
        2.3.2 实践理性情景诠释
        2.3.3 实践理性动机促成
        2.3.4 规则推理中的“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
    2.4 人格生成:动态体育成人分析
        2.4.1 从法哲学到道德心理学
        2.4.2 从道德心理学到后习俗责任伦理学
        2.4.3 人格生成中的“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
3.法的证成:体育成人的依据
    3.1 体育之法的概述
        3.1.1 体育之法的解析
        3.1.2 体育之法的意义
        3.1.3 体育之法的嬗变
        3.1.4 体育之法的分类
    3.2 体育之法的外在主义
        3.2.1 外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3.2.2 外在主义不足之处
    3.3 体育之法的内在主义
        3.3.1 习俗内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3.3.2 建构内在主义学术观点梳理
    3.4 体育之法的诠释主义
        3.4.1 体育规范诠释主义学理基础
        3.4.2 体育规范诠释主义学术观点
    3.5 四种体育规范理论比较分析
4.法的实现:体育成人的现实化
    4.1 体育成人的序阶
        4.1.1 从行动规则到体育规则
        4.1.2 从体育规则到成人序阶
    4.2 体育成人的实现
        4.2.1 教化思想与体育成人
        4.2.2 体育成物:抽象法与体育成人
        4.2.3 体育成己:道德法与体育成人
        4.2.4 体育成人:伦理法与体育成人
    4.3 “道德-伦理悖论”的回应与化解
        4.3.1 悖论的回应:从体育道德到体育美德
        4.3.2 悖论的化解:从体育启蒙到体育正义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本土化的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戏剧中的世界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内容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Literature Review
    0.2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1 Cosmopolitanism: “At Home in the World”
    1.1 The World Imagined
    1.2 Cosmopolitanism in Australia
    1.3 The Conception of Vernacularization
Chapter2 From Writing“Home”to Making“Home”
    2.1 From Writing“Home”to Making“Home”
    2.2 The New Wave and Other Voices
    2.3 The New Generation after the New Wave
Chapter3 Home in the Spatial-Temporal Vernacularization
    3.1 Home-bounded Exile:Alma De Groen’s The Rivers of China(1987)
        3.1.1 Alma De Groen: good hand in the Drama Form
        3.1.2 Border-Crossing
        3.1.3 Home-bounded Exile
        3.1.4 The Cosmopolitan Connectivity from Spatial-Temporal Transcendence
    3.2 Home in the Unsettled Space:Jenny Kemp’s Still Angela(2002)
        3.2.1 Jenny Kemp’s Poetic Revolution
        3.2.2 The Spatiality of Home
        3.2.3 Unsettlement Resolved
        3.2.4 The Emergence of a Cosmopolitan Self
    3.3 Summary
Chapter4 Home as the Embodiment of Ethnic Hybridity
    4.1The Rediscovery of Home:Jane Harrison’s Stolen(1998)
        4.1.1 The“Culture of Forgetting”
        4.1.2 Aboriginality
        4.1.3 Home in Memory
        4.1.4 Termination on Homelessness
    4.2 Home In-Between:John Romeril’s Miss Tanaka(2001)
        4.2.1 From“White Nation”to Australasia
        4.2.2 Hybridity,a form of Vernacularization
        4.2.3 Home In-Between
    4.3 Summary
Chapter5 The World as Home
    5.1 Diaspora and Vernacularization:Louis Nowra’s The Golden Age(1985)
        5.1.1 Louis Nowra: A Observer on Humanness
        5.1.2 The Cultural Displacement
        5.1.3 The Primitive and the Civilized
        5.1.4 The Reconfigured Home
    5.2 The World Community: Stephen Sewell’s Myth, Propaganda and Disaster(2003)
        5.2.1 Stephen Sewell: The World Observer
        5.2.2 The Suffering of the World
        5.2.3 The Quest for Reason
    5.3 Summary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内容结构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电影金鸡奖与现实主义电影
    2.1 中国电影金鸡奖
        2.1.1 发展简述
        2.1.2 意见领袖评选机制
        2.1.3 把关人的决定权
        2.1.4 最佳故事片奖项概况
    2.2 新世纪最佳故事片与现实主义
        2.2.1 现实主义发展简述
        2.2.2 现实主义主导最佳故事片
        2.2.3 现实主义植根多元化题材
第3章 坚守与更迭的21世纪初期(2001-2005)
    3.1 电影市场改革酝酿期(2001-2002)
        3.1.1 和弦电影展现现实生活
        3.1.2 温情观照女性个体境遇
    3.2 全面化改革探索期(2003-2005)
        3.2.1 民族题材的困境与坚守
        3.2.2 领袖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3.2.3 灾难题材的本土化
第4章 突围与发展的中国电影新纪元(2006-2019)
    4.1 全面市场化的不断突围(2006-2010)
        4.1.1 现实主义与商业的博弈
        4.1.2 新主流电影嬗变轨迹
    4.2 创作者的现实主义关切(2011-2016)
        4.2.1 冯小刚电影的残酷与温暖
        4.2.2 许鞍华关注女性困境
    4.3 积极发展的新时代(2017-2019)
        4.3.1 现实主义观照民生
        4.3.2 人道主义的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
第5章 新世纪电影现实主义策略的反思与建议
    5.1 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评选反思
        5.1.1 评审场域强化把关人尺度
        5.1.2 现实主义电影遗珠
    5.2 现实主义电影叙事要深化
        5.2.1 现实主义内涵与时俱进
        5.2.2 现实主义深度与广度的开掘
        5.2.3 现实主义形态的扩容
    5.3 现实主义对接成功商业模式
        5.3.1 有效进行电影路演
        5.3.2 强化全媒体宣发策略
        5.3.3 强化合拍片模式
    5.4 现实主义增强包容性
        5.4.1 鼓励百家争鸣
        5.4.2 鼓励百花齐放
    5.5 避免边际效应和路径依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论宁夏文学的魔幻性 ——以张学东《妙音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魔幻现实主义
    第一节 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化
第二章 《妙音鸟》的“现实”与“魔幻”
    第一节 “魔幻”的现实根基
    第二节 被刷新的历史记忆
    第三节 魔幻的空间呈现
    第四节 丰富的艺术手法
第三章 从《妙音鸟》看宁夏文学的反思和突破
    第一节 对《妙音鸟》及宁夏文学的反思
    第二节 重新认识神奇宁夏
    第三节 本土视域下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再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魔幻现实主义与幻觉现实主义文学生产肌理的比较——以马尔克斯与莫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生产的价值观:“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二、文学生产的美学路径:自出机杼与破茧化蝶
三、文学生产的本土化策略:“移植”与“嫁接”

(9)论寻根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学形式的认知意味
2 寻根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接受
3 寻根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本土化———以《九月寓言》为例
4 结语

(10)“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关键词界定:田园书写、“天堂府”与“黄金乡”
        一、田园书写
        二、“天堂府”与“黄金乡”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选题意义
        一、理论基础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 诗学渊源:西方田园书写概述
    第一节 “阿卡狄亚”之魅:古希腊罗马田园书写渊源
        一、西方田园书写之滥觞:赫西俄德与忒俄克里托斯
        二、西方田园书写的经典化:维吉尔与贺拉斯
    第二节 “古老快乐的英格兰”之歌:英国田园书写的本土化
        一、英国田园书写的肇始: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书写
        二、英国田园书写的多样化:17-18 世纪的田园书写
    第三节 蒲柏与约翰逊之论:英国田园书写批评话语的形成
        一、“黄金时代的意象”:蒲柏论田园诗
        二、“乡村生活的再现”:约翰逊论田园诗
第二章 历史语境: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田园
    第一节 圈地运动、农业革命与城市化中的英国田园
        一、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中的英国田园
        二、城市化、商业化与帝国扩张中的英国田园
    第二节 如画美学风尚中英国田园风景的“发现”
        一、如画美学及田园诗歌中的田园风景
        二、风景画、如画园林与画境游中的田园风景
    第三节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一、贵族后裔菲尔丁与乡村牧师斯特恩的恋乡情结
        二、《荒村》诗人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的恋乡情结
第三章 退隐“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田园退隐叙事模式
    第一节 菲尔丁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远离“城”嚣: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离城返乡: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二节 斯特恩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乡村“四五英里的范围内”: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让我们回乡下去吧”: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三节 哥尔德斯密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村舍炉边之乐”: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哲思浪子”返乡记: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节 斯摩莱特小说的田园退隐叙事
        一、“离开这个传染病的中心”:宏观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二、“退出自己的事业回到乡下”:插入叙事中的田园退隐
第四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理想:小说中的田园伦理建构
    第一节 “伦敦是个坏地方”:小说对城市病的伦理批判
        一、“一个长得太大的怪物”:城市扩张与城市病
        二、“一定得花钱才行”:城市的现金联结与拜金之风
    第二节 “最为腐败的国家”:小说对宫廷政治的伦理批判
        一、“党派这个魔鬼”:小说对议会及党派的伦理批判
        二、“突出罪恶”:小说对腐败的国家机器的伦理批判
    第三节 “恩情如海的天地”:小说中田园理想的建构
        一、“身体完全健康”:小说中的田园农人
        二、“与妻女言笑,与子哲辩”:小说中的田园家庭
        三、“慷慨好客要再度蔚然成风”:小说中的田园共同体
第五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风景:小说中的田园风景建构
    第一节 “和阿卡狄亚比美”:田园风景的民族身份建构
        一、“和阿卡狄亚比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地理水文
        二、“橡树之心”与“山楂树篱”:小说中的不列颠乡野植被
        三、“与最上乘的希腊式建筑媲美”:小说中的不列颠乡村建筑
    第二节 “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田园风景的审美建构
        一、“一片极其动人的风光”:菲尔丁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二、“一片开阔的风景”:斯特恩与哥氏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三、“苏格兰的阿卡狄亚”:斯摩莱特小说中的如画风景
第六章 “天堂府”与“黄金乡”:小说中的乡村现实
    第一节 “猎物保护人”与“偷猎者”:圈地运动中的乡村阶级矛盾
        一、“猎物保护人”与《1671 年狩猎法》
        二、看猎场的“黑乔治”、“偷猎者”与《1723 年黑面法令》
    第二节 “修剪、烧草、筑篱”:农业革命中的乡村社会问题
        一、乡绅的农业计划与破产的“农民乡绅”
        二、农工的“艰苦工作”与“面黄肌瘦”的克林克
    第三节 “苏格兰天堂”:《1707 年联合法案》与苏格兰乡村民族矛盾
        一、“毁灭他们的民族精神”: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压迫
        二、潜伏的“武装力量”:苏格兰乡村的民族对抗
结语
    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忧患交织的“天堂府”与“黄金乡”之歌
    二、四位小说家对田园书写及小说的贡献
    三、田园书写中的“英国经验”之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REALISM”本土化进程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中国写实主义油画对我个人创作的影响[D]. 刘源浩.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汉藏美术比较视野下的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 ——以元明时期西藏高僧画像为中心[D]. 王小维. 西藏大学, 2021(11)
  • [3]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法哲学视角下当代“体育成人”的研究[D]. 徐正旭.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本土化的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戏剧中的世界主义[D]. 叶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新世纪中国电影现实主义观念的嬗变 ——以“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为例[D]. 唐韵芝.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论宁夏文学的魔幻性 ——以张学东《妙音鸟》为例[D]. 张倩.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8]魔幻现实主义与幻觉现实主义文学生产肌理的比较——以马尔克斯与莫言为例[J]. 齐金花. 中国比较文学, 2020(01)
  • [9]论寻根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J]. 吴梦宇. 外国语文, 2019(03)
  • [10]“天堂府”与“黄金乡” ——菲尔丁、斯特恩、哥尔德斯密与斯摩莱特小说中的田园书写[D]. 廖衡.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现实主义”本土化进程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