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一、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熊志武,芮瑞,郑晓敏[1](2021)在《扩径石灰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针对广州南沙区拟建的110 kV保税输变电站站址的深厚淤泥层软土地基处理问题,采用石灰桩复合地基处理方式进行加固。为克服传统石灰桩机械化程度低的缺点,利用开发的扩径石灰桩成套装备与工艺施做了3种不同间距条件下共28根试验桩,通过试验前后钻孔取芯、静力触探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对不同桩间距条件的石灰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以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评估。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有限元方法,对不同间距条件下的石灰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进行了探讨。验证了扩径石灰桩工艺可行性的同时,也为石灰桩软基处理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陈新岩[2](2021)在《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都是当前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牵扯面十分之广。正是由于优化设计与方案比选二者的关联环节众多,计算并制定设计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方可完成。且在这处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通常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对初选方案进行计算与反复验算,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当今行业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逐步融入到工程行业中,为传统工程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创造了新的可能性,极大程度上加快了复合地基综合优选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复合地基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两个模块的特征,从两个层面分别对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进行细致拆分与整合。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CFG桩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多桩型复合地基(碎石桩+CFG桩)为例,深入研究了复合地基设计规范知识,进行了优化设计的关键参数分析,并分别建立了三类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充分发挥其特性,最大限度的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另一方面,针对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应用灰色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复合地基综合评价模型,并借助MATLAB程序开发将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灰色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编写成计算机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是一个科学可靠的综合比选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配合MATLAB的工具箱开发功能,将优化设计模块与综合比选模块进行结合,开发出一个能够集优化设计与综合比选为一体的“优中选优”系统,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时间成本发挥到了极致。

赵尔升[3](2021)在《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使得西部这片黄土聚集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今天,黄土地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黄土湿陷性引发地基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甚至部分原处理地基受地下水攀升浸湿,发生次生病害等方面。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针对兰州地区某工程既有交通工程运营背景下,在类似限高限宽狭小空间内对黄土地基下层浸水饱和发生次生病害所采取的的一种处治手段,即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复合地基,它属于一种新型、桩体具有较高粘结强度的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本文核心内容为室内设计不同工况下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二者结合的方式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为今后更好地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室内模型试验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兰州榆中地区重塑黄土作为模型填土。模型试验具体设计为:采用抽气、注水结合的方法使原本夯实充分的下层土体饱和;通过圆形塑料管预留桩孔,向孔内分层灌入混合料,振捣、夯实成桩;模型箱填筑完成后对未浸水地基、下层部分土体不同程度浸水饱和地基以及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单桩复合地基、群桩复合地基等多种工况分别进行加载试验,通过测试处理前后地基沉降、桩和土不同深度处应力、变形,对比分析处理前后承载性能以及水泥级配碎石桩单桩、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通过室内基本土工试验,明确模型填土、碎石材料力学性质,选取合理的模型试验相似比,运用量纲分析法推导模型试验中各个几何物理参数取值,在此基础上,设计试验方案,规划试验流程;2)分别对原处理地基和下层浸水饱和地基进行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基下层浸水至20cm时,受土样饱和强度骤减影响,地基变形较大,产生次生病害,此时需对病害地基进行加固处理;3)采用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对病害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随后对单桩、群桩复合地基分级加载,分析沉降特征,得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性能提升,解决了由次生病害引发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通过分析单桩、群桩复合地基不同深度处的桩、土应力分布情况,得出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具有明显的群桩效应;4)借助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桩长、桩径、褥垫层厚度模型,在改变桩体参数的多种工况下,对比单一变量下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禄禄[4](2020)在《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是将传统的布袋注浆桩与高聚物浆液结合,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加固既有建筑物软弱地基加固的新工艺,由于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无水反应、施工扰动小等特点,对水敏感较强的土质地基的加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施工工艺,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如成桩机理、施工工艺、成桩规律、挤土效应以及加固效果等。因此,为提升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相关科学问题的认识,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比试验,对布袋材质、注浆管的形式及出浆口位置进行筛选,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施工工艺。(2)通过成桩模型试验,研究了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在不同性质、不同密度及不同分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对成桩过程、桩体密度分布规律、不同密度土体中成桩规律和加固效果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3)基于淤泥质土的模型成桩试验,以及成桩后的单桩载荷试验,研究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成桩挤土效应,对挤土压力变化规律、挤土效应影响范围、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4)基于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的加固效果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对高聚物布袋桩加固含软弱和硬质夹层土体、饱和淤泥质土体后地基沉降量变化情况、加固机理、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和桩身变形量等进行了研究。

杨新煜[5](2019)在《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稳定性问题是岩土力学的经典问题之一。为保证路堤稳定性,减小工后沉降,加快施工速度,刚性桩复合地基等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大都假定滑动面通过范围内的桩体同时发生剪切破坏,然而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工程中出现了一些滑坡事故,表明了现有的稳定分析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采用离心机试验、数值模拟及公式拟合等方法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措施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采用离心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刚性桩连续破坏及路堤失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反映刚性桩破坏后性状的试验模拟方法及有限差分本构模型,揭示了无筋刚性桩复合地基首先在局部位置处发生桩体脆性弯曲破坏,引发相邻桩体的弯矩大幅度增加并发生弯曲破坏,进而产生由局部桩体的弯曲破坏传递至不同位置桩体的连续破坏,最终导致复合地基发生稳定破坏。以往不考虑不同位置桩体的连续破坏,假定桩体同时发生破坏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分析方法将显着高估路堤稳定性,为更准确计算分析路堤下复合地基的稳定性,应考虑局部位置桩体首先破坏并引发其它位置桩体连续破坏的路堤失稳机理。进一步分析了桩体类型、桩帽以及水平加筋体对桩体连续破坏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不同类型桩体由于刚度不同,其受力情况及破坏模式存在显着差异,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水泥土搅拌桩易在路堤中心处首先发生弯剪破坏,并逐渐向坡脚处发展;刚性桩易在坡脚下部首先发生弯曲破坏,并向路堤中心处发展形成连续破坏。设置桩帽及水平加筋体可以显着降低路堤下桩体承受的拉应力及弯矩,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桩体发生弯曲破坏,提高路堤稳定性,但局部桩体弯曲破坏引发连续破坏的路堤失稳模式并未改变。增大桩帽面积,在单层水平加筋体的基础上设置双层水平加筋体,以及联合使用桩帽及水平加筋体等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路堤稳定性。为预测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弯曲破坏并进行路堤稳定性评估,本文分析了复合地基中软土厚度、软土强度、弹性模量等土体参数,桩间距、桩体强度、刚度等桩体参数以及路堤荷载等对桩体拉应力的影响,上述参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耦合作用及非线性特征。基于大量的变参数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可以预测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弯曲破坏的MARS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各变量与桩体弯曲破坏之间的耦合非线性关系,进而对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与离心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该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数值模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稳定控制的性能化设计研究。首先,分析了素混凝土桩配筋后的破坏后性状及其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配筋可以大幅度提高刚性桩弯曲破坏延性并提高路堤稳定性。基于复合地基中桩体连续破坏控制的思想,提出了路堤下复合地基关键桩的概念和分区非等强设计的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提高关键桩桩体的抗弯强度及破坏延性即可有效提高路堤稳定性。其次,分析了含有下卧硬土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倾覆破坏,结果表明,桩体嵌固深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较大,基于桩体破坏模式的改变提出了临界桩长的概念,并根据不同位置处桩体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提出了分区非等长的性能化设计方法。

王兴[6](2018)在《石灰桩对岛状冻土地基的预融效果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东北冻土区地处欧亚大陆冻土带南部边缘,该区冻土属于高纬度多年冻土,沿纬度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大片断续多年冻土、大片岛状多年冻土及稀疏岛状多年冻土,分布面积逐渐减少。东北地区岛状多年冻土的特点是纬度高、冻土体量小、热稳定性差。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冻土的退化速度。冻土病害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矿产资源的利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本文针对东北岛状多年冻土的工程病害问题,通过地质勘查、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试验段施工监测,结合漠河地区地质、水文、气象、冻土特征和对东北地区常见冻土病害问题及整治措施等资料的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石灰桩预先融化岛状多年冻土地基的整治方案。根据石灰桩预融岛状多年冻土地基的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试验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低温高湿度的条件下,试样在模具中养护7天、14天和28天的龄期,30%、40%和50%生石灰含量的石灰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大于1500kPa;(2)模型试验中石灰桩可以融化1.5d范围内的冻土,现场试验石灰桩的预融半径为1.442.17d(d为石灰桩的直径),石灰桩的桩间距可根据实际要求适当调整;(3)石灰桩在融化冻土地基过程会从周围融化了的土体中吸收一部分水参与桩体的熟化反应。(4)石灰桩对冻土地基的变形影响较小,复合地基垂直变形在1.83.3cm;(5)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在300kPa左右,满足试验段承载力的设计要求。本文针对东北岛状多年冻土的特殊性,以预先融化冻土为出发点,对整治高纬度岛状多年冻土的病害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工程措施。利用石灰桩的热效应及体积膨胀的特性,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段试验,从预融半径、变形量、承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石灰桩对岛状冻土地基的预融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试验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王雪浪[7](2012)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地基处理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国家电网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通过大型现场浸水试验、地基处理试验、理论研究和多个工程地基处理的实例分析,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规律、湿陷变形计算方法、地基处理方法、复合地基弹性塑性理论、石灰桩复合地基热固结及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孔内深层强夯动力固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浸水试验的变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述了黄土的成因、土层和分布,黄土湿陷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计算方法,选取合理、简单、实用的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用有限元软件ADINA计算了黄土湿陷变形,最后采用统计回归、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给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湿陷变形计算公式,结合现场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这种计算方法给黄土的湿陷变形及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新的途径。(2)在兰州市和平镇湿陷性土层厚度达36m的场地,进行了大规模浸水试验,在确定试坑直径、深度和水头高度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大面积浸水试验,并分别在坑内和坑外竖向埋设水分计和张力计,在坑内设置分层变形沉降观测点,地表设置地表沉降观测点,进一步分析场地在饱和、非饱和、非达西渗流浸水条件下的自重湿陷特征,研究湿陷量的区域分布规律。揭示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具有与中小厚度(小于15m)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不同的3个显着特征:①湿陷量随浸水历时的发展过程包含5个阶段,即初期平缓段、浸水陡降段、中期平缓段、停水后的陡降段和后期平缓段;②湿陷速率在浸水期间呈显“小→大→小→稳定”的变化规律,在停水后则呈显“大→小→稳定”的变化规律;③湿陷量、试坑周边裂缝的宽度和裂缝两侧地面的高差远远大于既往同类研究记录;④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⑤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25m以上范围内水分入渗较为容易,该深度以下土层,由于上部土体发生湿陷压密以及空隙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了水分入渗缓慢。(3)根据圆孔扩张理论,建立了石灰桩复合地基膨胀弹塑性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解析求解,获得了石灰桩挤密有效半径和桩壁膨胀压力增量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石灰桩复合地基热固结分析模型,利用Fourier变换、Laplace变换及其逆变换,给出了非等温条件下石灰挤密桩圆柱形热源周围饱和土体热固结问题的一个近似的解析求解方法;建立了石灰桩复合地基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控制方程,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基于Prandtl-Reuss准则,进行了复合地基蠕变模拟;建立了孔内深层强夯动力简化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强夯夯锤质量与距离的函数关系,及强夯深度和桩周土体有效密度的关系;最后,采用地基处理技术对一实例设计及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与实测对比发现二者结果很接近,处理效果都达到了规范要求,而综合比较发现DDC优于石灰桩处理技术,结果说明这两种地基处理技术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是适用可靠的。(4)设计了灰土挤密桩和DDC两种地基处理技术的现场试验,并进行了现场实测及分析,获得了一些为工程设计提供主要参考的有益结论:①经DDC桩处理后的区域,水分很难从承台周边渗入。3个处理区域承台没有发生较大沉降,冻胀作用引起的地表膨胀甚至大于由于承台下降和土体湿陷引起地表沉降;②3个不同DDC桩长处理后的地基都能抵抗20t/m2的荷载,选用DDC桩长15m可以有效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③桩间距1.0m-1.4m无论从挤密系数和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如果选用较大的桩间距,这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地基处理费用30%左右:④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针对涉及面广的乙、丙类建筑,地基处理要求过严,将增加建设投资;灰土和素土在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时,两者在承载力方面表现差异不大,可在以后工程建设中直接采用素土桩,可以降低工程造价;⑤在深层注水情况下,承台、深层以及地表沉降基本呈现三段式发展规律,先期稳定,中期缓降,后期突降;⑥桩长6m、10m和12m在深层注水情况下以及20t/m2荷载作用下,承台和场地周边发生沉降较大,而15m区域则沉降稍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也未能满足要求。地基处理深度达到20m-25m时,剩余湿陷量能够满足要求,同时佐证了前文关于20m-25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

赵传海[8](2011)在《长春市城区复合地基适用性及其节能减排意义研究》文中认为复合地基的研究现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的建筑施工当中,在其发展的短短的一百年当中不论是技术的的发展还是理论的研究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迅速进步和完善,我国专家学者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借鉴了苏联、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成果,把复合地基技术引入到中国,并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把这项技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推广,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世界各国提出的低碳的号召和我国“十一五”计划的低碳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复合地基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地基处理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大力提倡复合地基基础的使用和推广这项技术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有意义的。本文以长春地区为研究区,对长春城区复合地基基础的适用性做出评价,通过以往的钻孔资料以及前人对长春地区的实际工作经验,讨论复合地基基础的使用及优越性,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统计相应的建筑住宅的基础形式;2.根据区域内工程地质勘察统计资料和分析的结果,对研究区进行工程地质分区;3.在工程地质分区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分区;4.在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岩土层的实际情况分析与对比采用不同类型的地基基础方案;5.进行复合地基在研究区适用性分析;6.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论证复合地基的推行的意义及其价值。

侯江华,郑秀娟[9](2010)在《预制双灰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预制双灰桩是将石灰与粉煤灰按优化配合比在工厂预制成型,此工艺可以保证成桩质量,解决现场施工石灰桩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解决石灰桩在软基、超软基等特殊工程情况的应用问题。本文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个方面论述预制双灰桩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指明预制双灰桩应用前景。

何永强[10](2010)在《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建设中遇到的大厚度湿陷性黄上地基处理问题越来越多,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降低压缩变形,提高承载力成为当前工程界探求解决的一项技术难题。本论文结合挤密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对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及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基于圆孔扩张理论,采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三种挤密桩复合地基成桩过程中桩间土体的应力变化规律,并把土体看作Mohr-Coulomb材料,得到了挤密桩圆孔扩张理论的统一解。其次,根据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特点,详细研究了横向挤密条件下桩间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桩间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的量化计算公式;同时,基于孔隙挤密原理,推导出了生石灰挤密桩加固地基时所需生石灰桩数和生石灰体积的计算公式。第三,通过对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并分别推导出了生石灰桩膨胀量的理论值、桩体侧向膨胀引起的单桩总侧阻力增量、膨胀率对桩土界面法向正应力的影响、膨胀率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及生石灰桩膨胀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的量化公式。最后,利用数值模拟(FLAC 3D)和实际工程的现场、室内土工试验,综合评价了采用素土挤密桩、灰土挤密桩、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时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远大于现行规范值,可见在实际工程中,规范值偏于保守,建议在有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探井开挖试验表明,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地基土的含水率较低,在采用生石灰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时,现行28d休止期内生石灰不能达到充分熟化,对桩间土的挤密效果不能完全发挥,建议适当延长休止期,这将对工程建设有利。综上所述,本文工作较全面地研究了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为挤密桩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从而丰富和完善了挤密桩复合地基理论和技术

二、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扩径石灰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1.2 石灰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
2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2.1 膨胀结果分析
    2.2 静力触探结果分析
    2.3 取芯试验结果
3 数值模拟分析
    3.1 模型建立
    3.2 参数选取及计算方案
    3.3 石灰桩加固效果及桩间距影响
4 结 论

(2)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复合地基处理智能决策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与系统搭建
    2.1 复合地基的特征分析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与分类
        2.1.2 复合地基的关键设计参数
        2.1.3 复合地基的方案比选原则
    2.2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搭建
        2.2.1 优化设计模块的设计
        2.2.2 综合比选模块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3.1 CFG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3.1.1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3.1.2 CFG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1.3 CFG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3.1.4 优化变量
        3.1.5 约束条件
        3.1.6 目标函数
        3.1.7 CFG桩智能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3.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3.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3.2.2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2.3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3.2.4 优化变量
        3.2.5 约束条件
        3.2.6 目标函数
        3.2.7 水泥搅拌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3.3 组合桩复合地基智能优化设计
        3.3.1 碎石桩+CFG组合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设计分析
        3.3.2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3.3.3 碎石桩+CFG组合桩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3.3.4 优化变量
        3.3.5 约束条件
        3.3.6 目标函数
        3.3.7 碎石桩+CFG组合桩智能优化设计模型
    3.4 算法验证
        3.4.1 GA函数的遗传计算
        3.4.2 优化模型计算流程
        3.4.3 CFG桩的模型实现
        3.4.4 水泥搅拌桩的模型实现
        3.4.5 碎石桩+CFG组合桩的模型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地基智能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4.1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遵循原则
        4.1.2 层次结构的确定与构建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4.2.1 指标集的建立与表示
        4.2.2 基于FAHP的权重计算
    4.3 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模型构建
        4.3.1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4.3.2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价
    4.4 算法验证
        4.4.1 建立评价指标集
        4.4.2 基于FAHP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指标权重的计算
        4.4.3 灰色模糊评价值的确定
        4.4.4 复合地基处理方案的综合评判
    4.5 本章小结
5 智能综合评价分析系统的开发
    5.1 系统技术平台及开发工具
        5.1.1 系统技术支持平台
        5.1.2 系统开发工具
    5.2 系统框架及功能特点
        5.2.1 系统框架搭建
        5.2.2 系统的功能与优势
    5.3 系统核心模块
        5.3.1 用户进入界面
        5.3.2 主界面说明
        5.3.3 优化设计模块
        5.3.4 综合评价分析模块
    5.4 工程实例应用
        5.4.1 建筑工程概况
        5.4.2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5.4.3 工程设计要求
        5.4.4 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的应用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黄土与饱和黄土特性
        1.1.2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1.2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1 柔性桩、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3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1.2.4 半刚性桩轴力传递特征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计算设计理论
    2.1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2.1.1 桩体的置换作用
        2.1.2 褥垫层的应力调整作用
        2.1.3 排水作用
        2.1.4 桩间土性质改良
    2.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计算方法
        2.2.1 半刚性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2.2.2 复合地基中对于β值得影响因素总结
        2.2.3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2.3 本章小结
3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模型试验设计方案
    3.1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及相似比推导
    3.2 模型箱与反力架制作
    3.3 室内模型地层与填土处理
        3.3.2 重塑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物理指标控制
        3.3.3 黄土注水饱和过程
    3.4 模型桩成桩工艺
        3.4.1 模型桩碎石材料参数
        3.4.2 模型桩成桩过程
    3.5 模型试验测试系统
        3.5.1 土压力计布置及采集系统
        3.5.2 沉降量测
    3.6 试验加载系统
        3.6.1 试验加载系统介绍
        3.6.2 试验加载步骤及方式
    3.7 本章小结
4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4.2 不同工况下地基载荷试验沉降分析
    4.3 复合地基承载沉降分析
    4.4 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4.4.1 单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4.4.2 群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4.4.3 单桩复合地基与群桩复合地基应力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数值模拟分析
    5.1 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介绍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5.2.2 定义材料及属性
    5.3 模型的建立步骤
    5.4 不同桩长的数值分析
        5.4.1 沉降特征
        5.4.2 桩身应力分布情况
        5.4.3 桩土应力比
    5.5 不同桩径的数值分析
        5.5.1 沉降特征
        5.5.2 桩身应力分布情况
    5.6 不同褥垫层厚度的数值分析
        5.6.1 沉降特征
        5.6.2 桩身应力分布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1.2.1 扩大基础法
        1.2.2 锚杆静压桩法
        1.2.3 树根桩法
        1.2.4 坑式静压桩法
        1.2.5 注浆加固法
        1.2.6 石灰桩法
    1.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研究现状
        1.3.1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技术研究现状
        1.3.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理论研究现状
        1.3.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2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与施工工艺
    2.1 成桩机理
        2.1.1 基本方程
        2.1.2 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弹塑性解
        2.1.3 算例
    2.2 施工工艺
        2.2.1 成桩材料
        2.2.2 施工设备
        2.2.3 施工工艺
    2.3 本章小结
3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规律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方案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成桩过程分析
        3.3.2 桩体密度分布规律
        3.3.3 不同密度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3.3.4 含软弱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3.3.5 含硬质夹层土体中的成桩规律
        3.3.6 加固效果
    3.4 本章小结
4 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挤土效应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方案
    4.3 试验过程
    4.4 试验仪器
    4.5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挤土效应分析
        4.5.1 成桩效果
        4.5.2 挤土压力变化规律
        4.5.3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4.5.4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4.5.5 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4.5.6 成桩方式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4.5.7 单桩竖向承载力
    4.6 加固非饱和粉土挤土效应分析
        4.6.1 成桩效果
        4.6.2 水平向土压力变化规律
        4.6.3 挤土效应影响范围
        4.6.4 单桩竖向承载力
    4.7 本章小结
5.高聚物布袋注浆桩加固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加固不同分层土体效果的数值模拟
        5.2.1 基本假定
        5.2.2 模型的建立
        5.2.3 加固含软弱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5.2.4 加固含硬质夹层土体效果分析
    5.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的数值模拟
        5.3.1 基本假定
        5.3.2 模型的建立
        5.3.3 加固饱和淤泥质软土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基处理方法
        1.1.2 复合地基定义及分类
        1.1.3 复合地基的作用
        1.1.4 复合地基的破坏类型
    1.2 复合地基连续破坏
        1.2.1 连续破坏问题与研究现状
        1.2.2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连续破坏现象
    1.3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研究现状
        1.3.1 散体类桩体
        1.3.2 半刚性桩加固体
        1.3.3 刚性桩加固体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的离心机试验
    2.1 引言
    2.2 离心机试验设计
        2.2.1 土工离心机
        2.2.2 试验方案与布置
        2.2.3 土体的制备
        2.2.4 模型桩的制备
    2.3 离心机试验流程
        2.3.1 插桩及路堤填筑
        2.3.2 施加路堤顶面超载
    2.4 离心机试验结果
        2.4.1 桩体破坏顺序
        2.4.2 路堤顶面超载
        2.4.3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2.4.4 土压力变化情况
        2.4.5 坡脚位置土体隆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路堤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的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刚性桩破坏后性状及复合地基的模拟
        3.2.1 本构模型
        3.2.2 本构模型验证
        3.2.3 复合地基模型验证
    3.3 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
        3.3.1 数值模型
        3.3.2 材料参数
        3.3.3 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极限超载
    3.4 刚性桩复合地基连续破坏机理分析
        3.4.1 路堤填筑完成后桩体受力情况
        3.4.2 桩体首次弯曲破坏
        3.4.3 稳定极限超载下的桩体连续破坏
        3.4.4 桩体破坏顺序及破坏位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体类型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失稳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桩体的不同破坏后性状
        4.2.1 桩体破坏后性状的单元分析
        4.2.2 桩体破坏后性状的整体分析
    4.3 数值模型
    4.4 不同桩型稳定性及破坏模式
        4.4.1 不同桩型及破坏后性状下稳定极限超载
        4.4.2 不同桩型桩体受力特性
        4.4.3 不同桩型桩体受力随荷载变化情况
    4.5 桩体弹性模量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4.5.1 桩体弹性模量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4.5.2 桩体临界弹性模量及复合地基临界荷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帽及水平加筋体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工程案例及模型验证
        5.2.1 工程案例
        5.2.2 数值模型验证
    5.3 带帽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及破坏模式
        5.3.1 桩帽与桩体间接触对桩体受力影响
        5.3.2 带帽刚性桩的破坏模式
        5.3.3 带帽刚性桩的连续破坏
    5.4 桩帽尺寸对复合地基影响的参数分析
        5.4.1 桩帽尺寸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5.4.2 桩帽尺寸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5.5 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5.5.1 单层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5.5.2 单层水平加筋体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5.5.3 双层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5.5.4 桩帽联合水平加筋体对桩体受力及路堤稳定性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预测方法
    6.1 引言
    6.2 各设计参数对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6.2.1 数值模型
        6.2.2 数值计算结果
    6.3 预测桩体受力的MARS模型
        6.3.1 MARS简介
        6.3.2 MARS拟合结果
        6.3.3 MARS模型准确性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弯曲破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分区非等强稳定控制方法
    7.1 引言
    7.2 钢筋混凝土桩弯曲特性的模拟
        7.2.1 本构模型
        7.2.2 模型验证
    7.3 数值模拟与对比
        7.3.1 模型几何与边界情况
        7.3.2 材料参数及模拟过程
        7.3.3 计算结果对比
    7.4 分区非等强设计方法
        7.4.1 桩体区域划分
        7.4.2 单桩配筋加强
        7.4.3 两根桩配筋加强
        7.4.4 最优配筋加强顺序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倾覆破坏的刚性桩复合地基分区非等长稳定控制方法
    8.1 引言
    8.2 失稳工程介绍
    8.3 数值模拟
    8.4 数值模拟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8.4.1 桩体弯矩
        8.4.2 桩土变形
    8.5 嵌固深度对复合地基性能的影响及分区非等长设计方法
        8.5.1 嵌固深度对路堤极限超载的影响
        8.5.2 嵌固深度对桩体破坏模式的影响
        8.5.3 嵌固深度对桩体受力的影响
        8.5.4 分区非等长设计
    8.6 关于倾斜嵌固层对于桩体破坏模式影响的讨论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石灰桩对岛状冻土地基的预融效果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冻土问题研究现状
        1.2.2 预融技术及石灰桩应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漠河机场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气象
        2.1.3 水文条件
        2.1.4 地质构造
        2.1.5 地层特征
        2.1.6 冻土特征
        2.1.7 地基持力层承载力
        2.1.8 地震效应
    2.2 本章小结
3 岛状冻土区石灰桩的预融挤密原理及强度试验
    3.1 石灰桩的预融挤密原理
        3.1.1 预融机理
        3.1.2 挤密机理
        3.1.3 石灰桩强度形成机理
    3.2 石灰桩的强度试验
        3.2.1 生石灰放热试验
        3.2.2 生石灰有效成分测定试验
        3.2.3 石灰桩配比参数试验
        3.2.4 石灰桩强度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的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
    4.1 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的数值模拟分析
        4.1.1 COMSOL求解原理
        4.1.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4.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2 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的模型试验
        4.2.1 试验方案
        4.2.2 桩间土试样的制作与填筑
        4.2.3 石灰桩的制作与填筑
        4.2.4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现场试验段石灰桩对冻土地基的预融效果评价
    5.1 试验段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效果评价标准
    5.2 试验段的监测方案及仪器布设
        5.2.1 温度监测系统的布置
        5.2.2 测温系统的安装
    5.3 试验段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效果分析
    5.4 试验段石灰桩预融冻土地基的变形及承载力评价
        5.4.1 石灰桩及地基变形分析
        5.4.2 试验段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地基处理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湿陷机理研究
        1.2.2 黄土湿陷结构性研究
        1.2.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计算方法
    2.1 引论
    2.2 黄土的成因及分布
        2.2.1 黄土的成因
        2.2.2 黄土的分布
    2.3 湿陷性黄土变形影响因素
    2.4 黄土的变形机理
    2.5 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计算
        2.5.1 黄土“水力等效”原理
        2.5.2 湿陷性黄土浸水沉陷计算表达式
    2.6 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
    2.7 基于ADINA的湿陷性黄土本构二次开发
        2.7.1 湿陷性本构模型
        2.7.2 二次开发程序
        2.7.3 程序的验证
        2.7.4 湿陷变形模拟
    2.8 小结
第3章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现场试验
    3.1 引论
    3.2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 试验设计
        3.3.1 浸水试坑设计
        3.3.2 探井和沉降观测点设置
        3.3.3 水分计和张力计设置
    3.4 浸水试验结果分析
        3.4.1 地表沉降分析
        3.4.2 分层沉降分析
        3.4.3 渗流分析
        3.4.4 吸力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理论
    4.0 引论
    4.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
    4.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
        4.2.1 消除建筑物地基全部湿陷量的处理厚度
        4.2.2 消除建筑物地基部分湿陷量的处理厚度
    4.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宽度
    4.4 石灰桩加固地基机理
        4.4.1 放热现象
        4.4.2 吸水现象
        4.4.3 体积膨胀
        4.4.4 离子交换
        4.4.5 碳化反应
    4.5 灰土处理地基的作用
        4.5.1 桩体作用
        4.5.2 垫层作用
        4.5.3 排水作用
        4.5.4 挤密作用
    4.6 石灰桩复合地基弹塑性分析
        4.6.1 弹性分析
        4.6.2 塑性分析
        4.6.3 灰土桩挤密影响区有效半径计算
        4.6.4 桩壁膨胀压力增量的计算
    4.7 石灰桩复合地基热固结分析
        4.7.1 石灰桩复合地基温度场分析
        4.7.2 石灰桩复合地基热固结控制方程
        4.7.3 石灰桩复合地基热固结解析
    4.8 石灰桩复合地基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
        4.8.1 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控制方程
        4.8.2 温度场-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方程的求解
        4.8.3 石灰桩复合地基蠕变求解
    4.9 孔内深层强夯的工作机理及动力计算模型
        4.9.1 孔内深层强夯的工作机理
        4.9.2 孔内深层强夯的理论
        4.9.3 孔内深层强夯的动力简化计算模型
    4.10 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
        4.10.1 复合地基承载力
        4.10.2 复合地基变形
    4.11 案例分析
        4.11.1 工程概况
        4.11.2 地基处理方案及设计要求
        4.11.3 复合地基分析
    4.12 小结
第5章 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5.1 引论
    5.2 试验方案
        5.2.1 试验区划分及测桩布置
        5.2.2 实验室测定生石灰组成成分
    5.3 试验结果分析
        5.3.1 DDC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5.3.2 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8)长春市城区复合地基适用性及其节能减排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 总体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条件
    2.1 长春市地理经济发展概况
    2.2 地形地貌概况
    2.3 气象和水文特征
    2.4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长春城区岩土工程地质分区
    3.1 研究区地质标志层的确定
    3.2 按地形地貌分
    3.3 按地层岩性组合分
第4章 (长春)建筑地基基础类型与复合地基的分类
    4.1 长春建筑地基基础类型
    4.2 复合地基地基的分类
    4.3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
    4.4 柔性桩复合地基
    4.5 刚性桩复合地基
    4.6 多元复合地基
第5章 长春市研究区各分区复合地基适用性
    5.1 不同区域实际工程方案
    5.2 工程实例一
    5.3 工程实例二
    5.4 分区适用性讨论
第6章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对不同基础进行分析比较
    6.1 节能减排的定义
    6.2 对不同地基基础方案能耗和碳排量的对比
        6.2.1 对工程一的分析和对比
        6.2.2 对工程二的分析和对比
    6.3 对结果的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预制双灰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预制双灰桩的作用机理
    1.1 预制石灰桩体的挤密作用
    1.2 桩身的作用
    1.3 桩土作用
2 室内试验研究
3 现场试验研究
    3.1 现场试验研究
    3.2 复合地基承载力初步估算
    3.3 桩土荷载分析
4 结语

(10)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黄土的研究简史
    1.2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1.3 黄土湿陷机理
    1.4 黄土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措施
    1.5 黄土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5.1 复合地基的发展
        1.5.2 复合地基的作用及破坏形式
    1.6 挤密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6.1 土桩及灰土桩挤密法的研究现状
        1.6.2 生石灰桩挤密法的研究现状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挤密桩的作用机理及求解
    2.1 引言
    2.2 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
        2.2.1 成孔挤密作用
        2.2.2 吸水膨胀挤密作用
        2.2.3 脱水挤密作用
        2.2.4 离子交换、胶凝作用
        2.2.5 升温加热作用
    2.3 桩挤土效应的研究方法
        2.3.1 圆孔扩张理论
        2.3.2 应变路径法
        2.3.3 滑移线理论
        2.3.4 有限单元法
    2.4 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圆孔扩张理论分析
        2.4.1 挤密桩成桩过程中桩间土的应力分析
        2.4.2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分析
    2.5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特性的量化分析
        2.5.1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物理性质指标的量化分析
        2.5.2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变形模量的计算
        2.5.3 挤密桩复合地基中生石灰桩总体积的计算
    2.6 工程应用
    2.7 小结
第3章 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分析
    3.1 引言
    3.2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
        3.2.1 地基承载力基本定义
        3.2.2 地基承载力的基本值、标准值和设计值
        3.2.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2.4 黄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3 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3.3.1 面积比公式
        3.3.2 应力比公式
    3.4 挤密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
    3.5 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3.5.1 生石灰桩膨胀量的理论值
        3.5.2 生石灰桩体侧向膨胀引起的单桩总侧阻力增量
        3.5.3 生石灰桩膨胀率对桩土界面法向正应力的影响
        3.5.4 生石灰桩膨胀率对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3.5.5 生石灰桩膨胀对桩间土承载力的量化分析
    3.6 工程实践
    3.7 小结
第4章 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FLAC程序简介
        4.2.1 FLAC的理论背景
        4.2.2 力学模型
        4.2.3 数学表达
        4.2.4 FLAC 3D软件系统自身特征
        4.2.5 本构模型的选取
    4.3 挤密桩复合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
        4.3.1 计算模型
        4.3.2 静载试验过程模拟
        4.3.3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体内力随桩深度的变化规律
        4.3.4 生石灰桩周土压力沿桩深度分布规律
        4.3.5 挤密桩复合地基沉降随荷载的变化规律
        4.3.6 桩顶、桩底沉降量对比
    4.4 小结
第5章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挤密效果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场地概况
        5.2.1 试验场地地形地貌
        5.2.2 试验场地地质构造
        5.2.3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5.2.4 试验场地地震效应
        5.2.5 试验场地天然地基承载力
    5.3 试验技术路线、方法和内容
        5.3.1 试验区划分及测桩布置
        5.3.2 实验室测定生石灰组成成分
        5.3.3 天然地基土体物理力学指标试验
        5.3.4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研究
        5.3.5 生石灰桩膨胀压力测定试验
    5.4 试验结果综合分析
        5.4.1 各桩型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密实度的分析
        5.4.2 各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干密度统计值直方图对比
        5.4.3 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对比
    5.5 小结
第6章 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静力触探法测桩强度试验
    6.3 天然地基和挤密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研究
        6.3.1 天然地基土承载力试验研究
        6.3.2 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6.3.3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6.3.4 生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6.3.5 各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对比分析
    6.4 生石灰桩桩体膨胀量测量试验研究
    6.5 试坑表面浸水试验研究
        6.5.1 浸水后复合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6.5.2 自然条件复合地基含水量与浸水后六天复合地基含水量对比
        6.5.3 浸水后复合地基湿陷性测试结果
        6.5.4 单桩复合地基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
        6.5.5 各桩型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
        6.5.6 湿陷性消除效果的评价与分析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C 静载荷试验s-lgt曲线和s-lgp曲线

四、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扩径石灰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J]. 程志,熊志武,芮瑞,郑晓敏.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05)
  • [2]复合地基智能综合优选系统研究[D]. 陈新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试验研究[D]. 赵尔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高聚物布袋注浆桩成桩机理试验研究[D]. 李禄禄. 郑州大学, 2020(02)
  • [5]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D]. 杨新煜. 天津大学, 2019(06)
  • [6]石灰桩对岛状冻土地基的预融效果试验研究[D]. 王兴.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大厚度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地基处理及试验研究[D]. 王雪浪.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1)
  • [8]长春市城区复合地基适用性及其节能减排意义研究[D]. 赵传海. 吉林大学, 2011(09)
  • [9]预制双灰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 侯江华,郑秀娟. 江西煤炭科技, 2010(02)
  • [10]强湿陷性黄土地区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何永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石灰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