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无线听音系统原理与设计

磁场无线听音系统原理与设计

一、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宋浠瑜[1](2020)在《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声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置信息可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增强用户体验,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和北斗导航系统(BDS)的广泛应用,室外定位问题己基本解决,室外位置信息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产业蓬勃发展。然而,人类80%以上的时间都在室内环境中活动,位置服务、社交网络、健康求助、智慧城市、应急救援、物联网、精确打击等无不需要具备室内定位功能。由于受建筑物的遮挡和多径效应的影响,GPS或BDS的室内定位性能无法满足人们对室内LBS的应用需求,因此,室内定位己成为LBS应用推广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用的室内定位方案需要满足精度、覆盖范围、可靠性、成本、功耗、可扩展性和响应时间等方面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提出了蓝牙、红外线、RFID、WLAN、超宽带、超声波等室内定位技术及应用系统,但是受人类活动干扰、信号多径传播、基础设施依赖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室内定位技术根据其定位性能都有一定的应用局限,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普适化的室内定位系统能提供主导室内的全球性、全天候定位服务,使LBS产业全面覆盖室内外空间。因此,如何在室内复杂环境中进行场景识别并提升感兴趣目标的定位性能,己成为各种智能交互与通信系统产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室内定位技术的现状,尤其是室内声学定位的发展概况,确定了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声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方案,基于多通道声信号获取与单通道声信号获取两种方式,开展房间轮廓声学重构、室内声源定位与室内声学指纹定位的相关研究,分析房间轮廓声学重构对室内声学定位(本文重点讨论室内声源定位与室内声学指纹定位)性能的影响。研究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声学定位关键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能满足不同室内LBS用户对位置精度的多尺度(分米级与米级)要求,还能满足用户对其位置信息获取的隐私保护需求,因此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文中对上述研究所涉及的应用背景与知识理论进行了介绍,明确了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基本原理与室内声学定位系统的工作机理,同时也对室内声学定位算法的常用手段进行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综述了室内声学定位技术的发展概况,特别是室内声源定位与室内声学指纹定位的研究现状、技术问题与发展趋势。概述了房间轮廓声学重构技术的发展,并从多通道声信号获取与分析以及单通道声信号获取与分析两方面,总结了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实用方法,验证了房间轮廓信息对室内声学定位性能提升的有效性。2.介绍了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基础理论,分析了室内声场理论模型,推导了三维波动方程的基本公式,对利用房间平行墙面间声学共振特性,实现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并总结了基于波动声学的房间轮廓声学重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参数问题;从多通道声信号获取与分析(麦克风阵列)以及单通道声信号获取与分析(智能手机)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基于几何声学理论的房间轮廓声学重构方法,为基于阵列手机的室内声源定位,及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声学指纹定位应用研究提供室内声场环境先验;最后,介绍了室内声学定位的基础理论,介绍了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基于波束形成的声源定位与基于机器学习的声学指纹定位的基本方法,归纳总结了室内声场环境对声学定位系统的重要影响,为后续室内声源定位和室内声学指纹定位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3.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麦克风阵列感知的房间轮廓声学重构方法,充分利用阵列拓扑结构优势,降低了一阶反射声脉冲峰误判的可能,简化了基于多通道声信号获取与分析的房间轮廓声学重构过程,提高了重构精度与效率,并保证了基于随机区域收缩(Stochastic Region Contraction,SRC)的可控功率响应相位变换(Steered Response Power with Phase Transform,SRP-PHAT)波束形成算法的可行性;并在房间轮廓重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声源位置搜索体积重建方法,在保证SRP-PHAT-SRC算法位置估计精度的同时,合理有效地缩小了室内运动声源的搜索体元,实现了室内说话人实时轨迹的高效估算与跟踪。4.提出了一种智能手机多传感融合的室内行人连续自定位方法,将基于智能手机惯性传感器数据的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与基于时延估计的声源定位算法相结合,并发展了一种基于声压级与声能分析的声学约束更新算法,该算法结合房间轮廓信息,通过利用声源与其一阶镜像声源之间的几何关系,保证了时延估计数据在可靠范围之内,更新消除了PDR迭代误差,实现了准确、有效且无用户协作的室内行人连续自定位。5.提出了一种基于听觉场景分析(Audiroty Scene Analysis,ASA)的室内LBS用户定位方法。该方法以室内环境背景声的心理声学特征谱为声学特征,构建多维声学指纹,结合房间轮廓信息与房间内区域分簇结果,勾画出室内场景的轮廓及其声音能量分布状态(房间色彩声图),一方面可以为室内小区域定位提供较为详实的位置信息和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又不暴露室内场景布局与物品的图像细节,解决了传统室内地图的隐私保护矛盾;在此基础上,基于机器学习的理论与算法,线下构建与更新“位置——指纹”映射关系数据库,线上以最小方差匹配,快速准确定位用户位置,实现无基础设施依赖且无用户协作的室内小区域级定位。

蒋国[2](2020)在《基于移动学习的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以平板电脑的应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为依托的移动学习正是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政策相继颁布下,许多学校逐渐为学生配置平板电脑,开展移动学习教学,但教学效果却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平板电脑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移动学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形式。通过对已使用平板电脑开展移动学习的部分学校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到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移动学习均持支持的态度,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知何时该使用何种移动教学功能等问题,导致未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在移动设备的应用中秉持整体性原则、学科性原则和辅助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课堂互动软件教学功能和虚拟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物理学科软件教学功能,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针对调查结果中师生在移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物理学科专业特色,并根据移动学习终端的教学功能,本研究将目前教学中较为分立的课堂互动管理系统与物理学科教学软件相结合,从物理课堂的课堂引入、探究新知、反馈总结、练习巩固和拓展延伸五个环节,详细介绍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适当使用平板电脑。在课堂引入环节中,可通过屏幕广播形式利用视频进行情境引入,通过直播和录制功能辅助演示实验引入。在探究新知环节中,可通过直播和录制功能,记录学生实验探究过程,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辅助实验。还可利用虚拟实验平台完成探究过程,通过屏幕飞屏随时查看学生实验进展,通过学生演示展示实验过程。在练习测试环节中,可利用倒计时控制答题时间,通过抢答与随机抽答方式答题,利用反馈与点评进行讲解,利用测试完成课堂测试。在反馈总结环节中,可通过锁屏控制学生屏幕,利用画笔、聚光灯和放大镜等功能辅助PPT的讲解。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可通过文件发放传送资料。并以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移动学习教学案例为例进行系统的分析。

黄武琼[3](2020)在《古戏台构件声学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戏场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在世界古代剧场史中,中国戏场别具一格。中国传统戏曲以其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等表演特征,使世界各国的观众如痴如醉。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地的文化,戏曲艺术在全国范围内也形成了三百多种不同的地方戏曲。山西的晋南地区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摇篮,其戏场建筑亦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学者们从上世纪就不断开展对山西戏台的调查研究,但主要从建筑形式、文物史、戏曲文化、保护修缮等角度,对其进行的声学研究较少。我国庭院式传统戏场属于开敞式空间,利用封闭空间的经典声学研究方法不够全面,需要探索适合我国传统戏场的研究方法和主客观音质指标。声音传播的本质是一种波动过程,若要探讨某一声学现象,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从声音最本质的传播方式出发,因此本文将应用时域有限差分的声波动方程来探索古戏场声学特性。在收集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山西省内存在多处后台为窑洞的古戏台。古人结合山西建筑元素,将部分戏台的后台设为窑洞式,成为窑洞式戏台。为了探究这种特殊的古代声学建筑,本文前往山西省,对五处有代表性的窑洞式戏台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描述其建筑特点,并做了声学测量。将实测的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将时域有限差分法应用于古戏场声学研究的正确性。此外还发现山西清代戏台常在台口设有八字墙,本文将应用声波动方程探讨窑洞式戏台和八字墙的声学特性。在研究初期,为了编程方便,探讨了窑洞内顶为平面的戏台声场变化。基于代表性的平遥县小胡村超山庙戏台原型,参考其体型、结构和体积,构建了5种戏台计算模型,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得到了模型中几个接收点的脉冲响应,进而做了频域分析。从结果可见,横向窑洞比纵向窑洞更能增强混响感,而且窑洞内空间越大可以对越多的频率起到扩声作用。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窑洞式戏台的模拟,解决拱券结构的曲面边界是关键。对于声波时域有限差分方程,常用的为直角网格,遇到曲面边界问题时一般采用传统的阶梯近似法解决。然而阶梯近似法的误差较大,本文从电磁场研究中引进局部共形网格技术,并结合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推导得到适合敞开空间的声波传播方程。为了验证声波共形FDTD方程的精确度,模拟了二维椭圆房间声场,结果显示了共形技术比阶梯近似法精度更高,计算也较方便,将用于解决建筑的曲面边界问题。半圆顶为现存窑洞的常用顶部结构,而且半圆方程为规则方程,利于编程计算,本文先讨论了半圆顶窑洞的情况。对于三维共形网格,网格的共形面积和体积是核心问题,由于窑洞结构较为简单、对称,本文利用投影法可以快速求得共形面积和体积。在得到5种模型各个接收点的脉冲响应后,对其进行响度、混响时间T30、早期衰变时间EDT等客观声学参量的分析,比较了各个模型的音质。初步发现对于我国传统庭院式戏台,早期声能衰变时间EDT比混响时间T30更能说明无顶空间的混响感,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为了进一步验证客观参量与实际听感的关系,利用对偶比较法设计了听音试验。对得到的脉冲响应修正后,与三种音乐干信号卷积后生成试验所需的听音信号,利用Matlab GUI界面使受试者独立操作完成听音试验。试验数据结果显示,后台设有窑洞能带来更多的空间感、丰满度,并确认了早期声能衰变时间EDT比混响时间T30更能说明无顶空间的混响感。最后,参考了山西多处戏台八字墙的构造、大小等参数,建立了二维和三维八字墙模型,通过共形FDTD方程计算探讨了八字墙对戏场音质的影响。对观众区的声场强度、早期声能、侧向能量因子进行分析后发现,含有八字墙的戏台比不含八字墙的戏台能加强观众区的声强,而且可以加强早期侧向反射声和早期声能,使靠近八字墙正前方区域声音的空间感更好。八字墙的结构与现代剧场中舞台台口两侧的声反射板类似,美化戏台造型的同时改善了戏场音质,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文中还提出了用于声波FDTD方程中的高阶精度算法,提高了大空间声场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文中从稳定性和数值色散分析了高阶精度算法的精确性,并将高阶精度算法与阻抗边界条件和PML边界结合,做了相关的模拟计算,验证了其高效性。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基于波动声学理论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在建筑声学中的应用,改进了现有的时域有限差分声波动方程,弥补了山西窑洞式戏台和戏台口八字墙这两个特殊建筑所起的声学作用的研究欠缺。实测与仿真的结果对古声学建筑的保护和民族观演类建筑的音质设计均有较重要的意义。

房乔楚[4](2019)在《扬声器异常音提取模块设计及其分类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扬声器应用广泛。作为基本的发声单元,扬声器存在于各类产品、仪器和设备中。在设计、生产或装配时的缺陷会导致扬声器发生故障。在扬声器工作时,存在故障的扬声器会产生异常音,异常音将影响人们的听音感受。因此,在生产阶段检测出故障扬声器,避免其流入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故障扬声器检测问题,本文设计了异常音提取模块,随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分类。本文的工作如下:设计了扬声器异常音提取模块,该模块由两个模块组成,激励与滤波模块和声频采集模块。在激励与滤波模块的子模块中,激励信号模块产生的激励信号先后经过带通滤波模块和幅值调节模块,在外部仪器功率放大器和传声器适配器配合下,扬声器的声响应信号进入陷波滤波模块进行基频陷波,其中陷波的频率受到了时钟信号模块的影响。完成基频陷波后的信号输入声频采集模块,在声频采集模块的子模块中,声频处理模块首先采集陷波后的信号,随后经扩展存储模块存储,再被USB高速通信模块上传至上位机。异常音提取模块实现了基频陷波功能,削弱了基频信号的影响,有利于对提取后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及分类。利用异常音提取模块搭建实验平台,针对JIEFUEAB810型扬声器,在经过异常音提取模块提取后,分别采集了330组质量合格的扬声器信号和330组振膜损伤的扬声器信号,随后进行了特征提取和分类实验。使用了两种特征提取方法,第一种是小波包样本熵,第二种是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和样本熵。使用了两种分类方法验证特征提取的有效性,第一种是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第二种是XGBoost。在使用单一特征的分类实验后,选取了两种特征中代表高频信息的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并使用融合的特征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为,SVM算法使用融合特征取得了94.6970%的分类准确率,XGBoost算法使用融合特征取得了96.2121%的分类准确率,融合特征相比于一种特征,在所用分类算法上的分类准确率更高。图66幅,表9个,参考文献58篇。

余方林[5](2019)在《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热力管线管龄的增长,近年来城市热力管道腐蚀泄漏问题日益频繁。而腐蚀泄漏会造成能源的损失,供热企业的维修负担以及影响供暖用户暖气的正常使用。所以,为避免管道泄漏所造成的损失,必须要对管道进行预先查漏。但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的检测漏点的技术对管道漏点精确定位还存在不足和漏点处误判。对此本文针对热力管道泄漏时的物理特性,首次提出了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技术,设计了一款用于热力管道泄漏检测的系统。首先,本文以地磁理论和声音传播特性为基础,阐述了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仪原理。再分别从弱磁检测理论和漏水声波检测理论出发,验证仪器在泄漏检测应用中的可行性。根据磁-声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的检测系统包括磁信号检测单元、声波信号检测单元、系统检测软件和辅助检测装置四个方面。并对该系统制定了可用于实际检测中的工艺流程,为仪器系统操作者在实地检测中提供学习指导,以达到更高的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性。其次,利用三轴式磁通门传感器和压电式声敏传感器作为系统数据采集装置,结合微型工控机与设计的软件平台实现系统控制;在对系统数据信号分析时,采用声波信号特征频谱分析以及磁梯度异常基函数能量分析的方法,对异常信号进行特征量提取。然后,模拟热力管道供暖期泄漏,制定热力管道泄漏试验方案,并对试验采集的磁场信号特征和声波信号特征进行综合性分析,对管道漏点的定性与定位有很好的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管道12点钟方向上?5 mm通孔定位与实际缺陷位置存在100mm的误差,管道3点钟方向处?8 mm通孔定位与实际缺陷位置有150mm的误差。从而试验表明对?5 mm以上的通孔有很好的检出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了磁异常定位、声波信号定位和磁-声综合分析定位之间的误差以及漏点定位的精确度,得出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技术在漏点定位上的位置误差为200mm以内,完全符合现场检测的实际需求。最后,通过现场实地检测后开挖验证,进一步表明了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技术的可应用性。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城市热力管道泄漏检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张恒[6](2018)在《管内流体噪声下的供水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及分布式监测系统》文中研究说明管道泄漏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导致水资源流失的同时,泄漏也会给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管道造成水资源的二次污染提供了条件,严重威胁大众的饮水安全健康,及时发现泄漏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尤为关键。在众多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当中,基于声学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由于准确高效、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管道泄漏检测手段。然而在实际泄漏检测中,管道周围存在的非泄漏干扰噪声信号会对泄漏辨识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因管道结构突变带来的管内流体噪声,由于其在产生机理、传播规律等方面尚未研究清楚,若不加以处理会严重干扰泄漏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对管内噪声干扰下的泄漏辨识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管内流体噪声产生机理分析。结合流体力学方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物理学原理,利用计算流体仿真软件,对管道结构突变处的管内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得到管道结构突变处的管内流场存在规律性低压区域;认为管内噪声主要来自于管道结构突变处产生的空化声和湍流声,同时受规律性低压区域的影响,管内空化声以及在空化声影响下的湍流声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为后续泄漏声特征提取及辨识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2)管内噪声干扰下泄漏辨识技术研究。通过对管内噪声产生机理的分析表明,泄漏信号与噪声信号的规则性差异较大,规则性表征了信号的随机程度,由于泄漏信号受随机性湍流和空泡的影响,相比于管内噪声信号,泄漏信号的无序性和不规则程度更高。鉴于此,本文提出利用自相关函数对两者的规则性程度进行表征,为使两者规则性特征更具区分度,提取自相关函数包络作为特征分析的对象,采用SVD对包络曲线进行分解,获得规则程度的量化值,将该量化值输入到训练好的BP神经网中,即可实现管内噪声下的泄漏辨识。(3)分布式泄漏监测系统研发。根据前期积累的实地管道泄漏检测经验结合设备在现场的具体工作方式,以STM32F103作为主控单元,按照低功耗、便携化、无线传输、参数可控等要求,利用相应的存储模块和通讯模块研制了能够在野外长期监测管道泄漏的无线传感装置,实现了多节点、统一控制、间接测量的分布式管道泄漏监测节点系统。使用C#和MATLAB混合编程,利用C#可视化特点和MATLAB信号处理的强大功能,在实现无线通讯、数据存储和命令控制等功能基础上,融合上述研究的管内噪声干扰下的泄漏辨识方法,从而形成一个集成化的主控监测程序。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实地测试,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低功耗性能以及高达86%的管道泄漏辨识准确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吴宗汉,徐世和[7](2017)在《声学超材料与结构工程应用前景展望》文中提出从认识声学超材料开始作介绍。首先对左手材料(负折射率材料)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如何制备等方面来展开阐述,进而对声学超材料工程应用与前景作展望,并对声学超材料为声成像和对亚波段声音的控制可能的新应用作介绍。还适当介绍损耗补偿(loss-compensating)材料、宇称时间对称(parity-time-symmetric)材料的发展。受人工耳蜗独立滤波机理的启发,介绍用声学超材料设计仿生的复合扬声器听音系统来对分散的频率进行调制,结合声学超材料和感知压缩的功能,介绍了一种单传感复合扬声器听音系统,这是一种能够选择性提取声音和具有声音分离能力的系统。不同于以往的信号和语音处理系统可用来解决"鸡尾酒舞会"中的听音等问题。可以预料声学超材料在建筑声学、水声、声信号记录等诸多领域将会不断涌现新产品和用新概念、新特征支撑并具挑战性的应用。然而作为前景展望,更新的挑战依然存在,包括发展制作大尺度超材料的,以及把由实验室试验转变为实用的生产力的技术发展。

孙建中,狄甲军,王健[8](2012)在《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敷设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的敷设方式和线材选取,并给出了工程应用中的指导性建议。

赵希,狄甲军,王健[9](2012)在《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敷设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实践经验出发,论述了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的敷设方式和线材选取,并给出了工程应用中的指导性建议。

赵纯善,康国发,张世杰[10](2006)在《音频电磁波辐射场及其天线应用》文中认为首先对音频电波的存在质疑予以可能的论证.然后重点对教学用音频发射天线做了设计分析.最后顺便提及其在地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二、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声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室内声学定位
    §1.3 关键技术及挑战
        §1.3.1 关键技术
        §1.3.2 挑战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
        §1.4.2 室内声源定位
        §1.4.3 室内声学指纹定位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
第二章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声学定位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引言
    §2.2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2.2.1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基础理论
        §2.2.2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的基本方法
    §2.3 室内声学定位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
        §2.3.1 室内声源定位的基础理论
        §2.3.2 室内声源定位的基本方法
        §2.3.3 室内声学指纹定位的基础理论
        §2.3.4 室内声学指纹定位的基本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说话人连续定位
    §3.1 引言
    §3.2 系统概述
    §3.3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
        §3.3.1 基于DSB的一阶镜像声源位置估计
        §3.3.2 基于EDM秩约束的一阶镜像声源位置估计
        §3.3.3 基于声学镜像模型的房间轮廓估计
    §3.4 房间空间剖分与说话人连续定位
        §3.4.1德罗内三角剖分(Delaunay Triangulation)
        §3.4.2 DTSVR自适应搜索体元生成算法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
        §3.5.1 房间轮廓声学重构结果分析
        §3.5.2 Delaunay剖分结果分析
        §3.5.3 说话人连续定位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智能手机多传感融合的室内行人连续自定位方法
    §4.1 引言
    §4.2 系统概述
    §4.3 一阶反射声飞行路程估计
    §4.4 一阶反射声飞行路程测量
        §4.4.1 相位变换广义互相关
        §4.4.2 一阶反射声飞行路程
    §4.5 声学约束算法
        §4.5.1 声压级约束
        §4.5.2 声能约束
        §4.5.3 声学约束算法
    §4.6 基于最小二乘的室内行人位置估计
    §4.7 实验结果与分析
        §4.7.1 行人步长与转向角估算结果
        §4.7.2 一阶反射声飞行路程测量
        §4.7.3 行人定位轨迹与误差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听觉场景分析的室内LBS用户定位
    §5.1 引言
    §5.2 系统概述
    §5.3 声学指纹构建与匹配定位算法
        §5.3.1 基于听觉场景分析的声谱特征
        §5.3.2 房间级定位算法
        §5.3.3 区域级定位算法
    §5.4 CRP色彩声图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房间级定位结果
        §5.5.2 区域级定位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基于移动学习的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以平板电脑的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1.2.2 平板电脑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1.3 概念界定
        1.3.1 移动学习
        1.3.2 平板电脑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移动学习在物理课堂中开展的理论依据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2.1.4 戴尔视听教学理论
    2.2 移动学习在物理课堂中开展的价值
        2.2.1 强化物理观念
        2.2.2 启发科学思维
        2.2.3 促进科学探究
        2.2.4 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2.3 移动学习在物理课堂中开展的应用原则
        2.3.1 整体性原则
        2.3.2 学科性原则
        2.3.3 辅助性原则
3 平板电脑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现状
    3.1 研究目的
    3.2 问卷的编制
    3.3 研究的程序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1 反应层维度
        3.4.2 学习层维度
        3.4.3 行为层维度
        3.4.4 结果层维度
    3.5 研究结论与讨论
4 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物理课堂的教学功能
    4.1 基本硬件功能
    4.2 教学软件功能
        4.2.1 常规通用教学软件
        4.2.2 物理专用软件
5 移动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开展方式
    5.1 开展方式介绍
        5.1.1 课堂引入
        5.1.2 探究新知
        5.1.3 练习测试
        5.1.4 反馈总结
        5.1.5 拓展延伸
    5.2 《声音的特性》移动学习教学案例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物理移动学习评价体系
    附录2: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4:《声音的特性》移动学习教学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古戏台构件声学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中国戏曲的发展
        1.1.2 中国传统戏场建筑的研究现状
        1.1.3 山西古戏场研究概况
    1.2 建筑声学模拟研究方法
        1.2.1 基于几何声学的仿真方法
        1.2.2 缩尺模型技术的应用
        1.2.3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之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及共形技术
    2.1 时域有限差分方程
    2.2 高阶精度FDTD方程
    2.3 声源模型
    2.4 稳定性条件
        2.4.1 数值色散分析
        2.4.2 稳定性分析
    2.5 几种边界条件
        2.5.1 刚性边界
        2.5.2 吸收边界
        2.5.3 阻抗边界
    2.6 共形技术及其验证
        2.6.1 共形声波动FDTD方程
        2.6.2 共形方程稳定性
        2.6.3 椭圆房间内的精度验证
        2.6.4 三维共形声波FDTD方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窑洞式戏台实测与仿真验证
    3.1 戏台构造及其周边环境
        3.1.1 单孔纵置式戏台
        3.1.2 双孔交叉式戏台
        3.1.3 四孔交叉式戏台
    3.2 测量方案
    3.3 测量结果分析
        3.3.1 混响时间与清晰度分析
        3.3.2 强度指数分析
    3.4 实测与仿真的结果比较
        3.4.1 共形网格生成
        3.4.2 脉冲响应结果
        3.4.3 声学参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窑洞式戏台的声学效应
    4.1 平顶窑洞的声效研究
        4.1.1 模型设置
        4.1.2 脉冲响应分析
        4.1.3 频谱分析
    4.2 拱顶窑洞的声效研究
        4.2.1 模型设置
        4.2.2 客观声学参量分析
        4.2.3 音质主观评价试验
        4.2.4 听音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八字墙的声学效应
    5.1 戏台八字墙的研究
    5.2 试验测量
    5.3 二维八字墙模型
        5.3.1 模型设置
        5.3.2 共形网格的处理
        5.3.3 声能影响
        5.3.4 侧向反射声与早期声的客观参量分析
    5.4 八字墙在窑洞模型中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两个接收点的概率及其心理尺度推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扬声器异常音提取模块设计及其分类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扬声器的故障类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扬声器异常音提取模块设计
    2.1 扬声器异常音提取的原因
    2.2 总体设计方案
        2.2.1 激励与滤波模块
        2.2.2 声频采集模块
    2.3 硬件设计
        2.3.1 激励与滤波控制模块
        2.3.2 串口通信模块
        2.3.3 时钟信号和激励信号模块
        2.3.4 滤波器模块
        2.3.5 幅值调节模块
        2.3.6 声频采集控制模块
        2.3.7 声频处理模块
        2.3.8 扩展存储模块
        2.3.9 USB高速通信模块
    2.4 下位机软件设计
        2.4.1 激励与滤波模块
        2.4.2 声频采集模块
    2.5 上位机软件设计
        2.5.1 总体方案
        2.5.2 程序流程
        2.5.3 窗体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特征提取方法
    3.1 理论介绍
        3.1.1 小波包分解与重构
        3.1.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3.1.3 样本熵
    3.2 小波包和样本熵
    3.3 EEMD和样本熵
    3.4 本章小结
4 分类方法
    4.1 支持向量机
        4.1.1 SVM的基本型
        4.1.2 对偶问题
        4.1.3 软间隔SVM
        4.1.4 核函数
    4.2 XGBoost
    4.3 本章小结
5 实验平台与实验验证
    5.1 测试样本
    5.2 异常音提取模块的操作
        5.2.1 实验平台的介绍
        5.2.2 激励信号的设置
        5.2.3 数据采集
        5.2.4 基频陷波的效果测试
    5.3特征提取实验
        5.3.1 小波包和样本熵
        5.3.2 EEMD和样本熵
    5.4分类实验
        5.4.1 LIBSVM的使用
        5.4.2 XGBoost的使用
        5.4.3 融合特征的使用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供热管道泄漏检测研究概况及问题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热力管道泄漏检测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城市热力管道腐蚀机理分析及检测原理介绍
    2.1 城市热力管道腐蚀机理分析
        2.1.1 热力管道内腐蚀分析
        2.1.2 热力管道外腐蚀分析
    2.2 地磁理论基础
        2.2.1 地磁场
        2.2.2 物质的磁性分析
        2.2.3 磁梯度检测原理分析
    2.3 声波检测原理
    2.4 热力管道磁-声检测原理
        2.4.1 检测可行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力管道磁-声检测系统设计
    3.1 磁-声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特征
        3.1.1 磁-声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1.2 主要技术特征
    3.2 传感器的选定
        3.2.1 弱磁传感器
        3.2.2 声敏传感器
    3.3 检测装置介绍
        3.3.1 检测系统介绍
        3.3.2 检测辅助装置介绍
        3.3.3 检测系统软件的设计
    3.4 检测信号分析
        3.4.1 声波信号特征及频谱分析
        3.4.2 磁异常梯度信号特性及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4.1 试验管件及试验平台的搭建
        4.1.1 试验管件
        4.1.2 试验平台的搭建
    4.2 试验仪器及流程
        4.2.1 试验仪器介绍
        4.2.2 试验检测步骤
    4.3 试验方案设计
    4.4 检测结果分析
        4.4.1 一号管件试验结果分析
        4.4.2 二号管件试验结果分析
        4.4.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实地检测及开挖验证
    5.1 现场检测流程
        5.1.1 现场检测准备工作
        5.1.2 现场检测
        5.1.3 检测后期工作
    5.2 现场检测描述
        5.2.1 维新道热力管网检测
        5.2.2 叶子公园热力管网检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管内流体噪声下的供水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及分布式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1 直接探伤法
        1.2.2 管内流体参数探测法
        1.2.3 管道声学检漏法
    1.3 本文研究内容
2 声学检漏原理及典型噪声分析
    2.1 引言
    2.2 管道泄漏检测原理
    2.3 管外典型噪声及处理方法
    2.4 管内噪声对泄漏检测的影响
    2.5 小结
3 管内流体噪声下的泄漏检测技术
    3.1 引言
    3.2 管内噪声段流场数值仿真
    3.3 管内噪声产生机理分析
        3.3.1 管内噪声段空化声
        3.3.2 管内噪声段湍流声
    3.4 信号规则度自相关函数描述
    3.5 Hilbert变换提取自相关函数包络
    3.6 基于SVD的信号自相关包络规则度特征量化
    3.7 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
    3.8 小结
4 分布式无线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引言
    4.2 系统概述
        4.2.1 系统整体结构
        4.2.2 工作流程
    4.3 硬件研制
        4.3.1 传感器模块的设计
        4.3.2 滤波放大模块设计
        4.3.3 主控芯片选择
        4.3.4 存储模块
        4.3.5 通讯模块
    4.4 软件开发
        4.4.1 传感采集节点软件系统设计
        4.4.2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4.5 系统测试及管道泄漏辨识实验
        4.5.1 无线传感节点功耗测试
        4.5.2 管道泄漏辨识实验
    4.6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声学超材料与结构工程应用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声学超材料的认识
2 声学超材料的特性
3 声学超材料的工程应用与前景展望
    3.1 具有负参数的常规超材料
    3.2 声成像的材料设计
    3.3 转换声学与消声技术
    3.4 小线度、低维度超材料及活性声学超材料
    3.5 宇称-时间-对称的声学超材料与非倒易的声学超材料
4 总结与展望

(8)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敷设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发射天线的敷设与材质选择
    2.1 发射天线线路敷设
    2.2 发射天线材质选择
3 工程应用
    3.1 发射天线的阻抗
    3.2 发射机功率的确定

(9)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敷设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的工作原理
2 发射天线的敷设与材质选择
    2.1 发射天线线路敷设
        2.1.1 单教室布线法
        2.1.2 环楼布线法
        2.1.3 区域性布线法
    2.2 发射天线材质选择
        2.2.1 扁平四芯专用导线
        2.2.2 多芯护套线
        2.2.3 非屏蔽超5类网线
        2.2.4 射频同轴电缆
3 工程应用
    3.1 发射天线的阻抗
    3.2 发射机功率的确定

(10)音频电磁波辐射场及其天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部分
2 应用部分
    2.1 音频无线听音系统设计
    2.2 地震前兆电磁信息及地磁漂移解释
    2.3人体生理电信息研究[10]
3 结论和简论

四、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的原理和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房间轮廓声学重构与室内声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宋浠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2]基于移动学习的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以平板电脑的应用为例[D]. 蒋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古戏台构件声学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D]. 黄武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扬声器异常音提取模块设计及其分类算法研究[D]. 房乔楚.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6)
  • [5]热力管道磁—声非开挖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 余方林. 南昌航空大学, 2019(08)
  • [6]管内流体噪声下的供水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及分布式监测系统[D]. 张恒. 重庆大学, 2018(04)
  • [7]声学超材料与结构工程应用前景展望[J]. 吴宗汉,徐世和. 电声技术, 2017(Z3)
  • [8]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敷设方式研究[J]. 孙建中,狄甲军,王健. 科技风, 2012(17)
  • [9]磁场型无线听音系统发射天线敷设方式研究[J]. 赵希,狄甲军,王健. 科技风, 2012(07)
  • [10]音频电磁波辐射场及其天线应用[J]. 赵纯善,康国发,张世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标签:;  ;  ;  ;  

磁场无线听音系统原理与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