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研究概况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研究概况

一、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张旺[1](2021)在《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世界水体污染加剧,絮凝法作为一种经济且简便的污水处理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絮凝剂在絮凝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的质量将会决定处理后的效果,因此制备出高效且廉价的絮凝剂一直是广大科研者的研究课题。壳聚糖(CS)和淀粉(STC)等天然高分子物质有絮凝效果,但是存在分子量低、溶解性差等缺点。本文将丙烯酰胺(AM)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乙酯基三甲基氯化铵(DMC)通过接枝聚合反应接枝到玉米淀粉和壳聚糖骨架上,制备出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STC-g-PAD和CS-g-PAD。实验选用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两种天然高分子基絮凝剂。以接枝效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过硫酸铵添加量和AM与STC的比例对STC-g-PAD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选出在(NH4)2S2O8质量为0.25g,AM与STC质量比为2:1时,并于55℃下反应3 h所制备出的STC-g-PAD有最大的接枝效率。4个聚合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大小为:mAM:m STC>聚合温度>引发剂添加量>聚合时间。在淀粉基絮凝剂的制备条件基础上,研究壳聚糖和丙烯酰胺质量比对CS-g-PAD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两者的比例为1:4时,CS-g-PAD的接枝效率达83.15%。通过对两种天然基絮凝剂的FT-IR表征分析,证明成功制备出目的产物。TG-DTG分析表明提升了絮凝剂的热稳定性;XRD的分析可得出接枝聚合的发生破环了玉米淀粉和壳聚糖原始的晶体结构,使合成出的絮凝剂变为无定形结构;SEM的分析证明絮凝剂表面粗糙度增加,形成了许多沟壑。以1g/L高岭土悬浮液为絮凝对象,研究水力学条件和两种絮凝剂分子内部结构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两种来源不同淀粉制备的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证明含有较多直连淀粉的玉米淀粉制备出的絮凝剂效果更佳。在优化后的水力学条件下,两种天然接枝絮凝剂STC-g-PAD和CS-g-PAD投加量均为2 g/L时,对弱酸性高岭土悬浮液的透光率能达95%以上,且透光率随着接枝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王韬[2](2021)在《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凝法在工业废水预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生物处理或高级氧化处理效率。提升混凝对工业废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可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提高水处理效率。论文首先利用微生物絮凝剂(MBF)阴离子活性基团丰富的特点,对其进行阳离子改性,合成了脱色性能良好的两性微生物絮凝剂(MBF-g-P(AM-DAC))。研究了MBF-g-P(AM-DAC)的最优合成条件和合成机理。将MBF-g-P(AM-DAC)与聚硅酸铝(PSA)复配,用来处理刚果红(CR)染料废水,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CR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混凝机理。此外,论文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BM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通过胶束聚合合成了富含氟碳基团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其对模拟废水中四种溶解性染料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研究P(AM-HFBMA)的合成机理,分析P(AM-HFBMA)与聚合氯化铁铝(PAFC)复配使用时,二者发挥的不同作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热引发条件下,MBF与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两性高分子微生物絮凝剂MBF-g-P(AM-DAC)。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MBF-g-P(AM-DAC)组成、结构和特性,发现其具有丰富的氨基、羟基、羧基、铵基和酰氧基等活性基团。在MBF-g-P(AM-DAC)合成机理研究中发现,接枝共聚发生在MBF的氨基上。AM作为高活性单体促进了阳离子单体DAC与MBF的接枝共聚。对MBF-g-P(AM-DAC)在蒸馏水中所产生絮体进行比表面积分析,发现其絮体比表面积较大且具有大量的多孔结构,这有利于增强其吸附和网捕卷扫的混凝性能。(2)将自制MBF-g-P(AM-DAC)与聚硅酸铝(PSA)复配应用于模拟刚果红(CR)染料废水处理。混凝后CR染料的去除率较高、形成的絮体密实且体积大、沉降速率快、沉降时间短;而单加PSA处理时,形成的絮体小且松散,沉降速度慢,CR去除率较低。PSA和自制MBF-g-P(AM-DAC)在CR废水处理中起着不同的作用。PSA电中和作用强,但形成的絮体小;MBF-g-P(AM-DAC)的电中和作用较弱,但对絮体粒径增大有较大帮助。MBF-g-P(AM-DAC)及其絮体上的不饱和活性位点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有助于CR的吸附,且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3)在紫外引发条件下,HFBMA与AM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含氟碳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通过表征分析发现,P(AM-HFBMA)具有丰富的氟基、酰胺基和酯基等多种活性基团。胶束聚合有助于合成具有微嵌段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P(AM-HFBMA)。少量粘附在其表面的SDS提升了P(AM-HFBMA)的亲水性。P(AM-HFBMA)具有较多的活性位点,能增强与SDS和染料的相互作用。(4)将含氟碳的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剂P(AM-HFBMA)应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P(AM-HFBMA)对浓度为250 mg/L的刚果红(CR)、亚甲基蓝(MB)、罗丹明B(Rh B)和甲基蓝(Ml B)模拟废水最佳去除率达到90%以上。P(AM-HFBMA)混凝性能优于三种市售PAM。PAFC和P(AM-HFBMA)复配使用时,PAFC主要起电中和作用,P(AM-HFBMA)主要起架桥作用,且有助于产生絮体。粘附在P(AM-HFBMA)表面的少量SDS能通过电荷吸引和疏水缔合作用增强P(AM-HFBMA)与染料相互作用。P(AM-HFBMA)上丰富的氟基与染料和SDS产生的氢键也增强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其疏水缔合作用使絮体容易与水分离。该混凝过程存在吸附作用。

柴逢鑫[3](2021)在《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的开采,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具有含油量大、稳定性强、成分复杂、生物降解性差,处理难度很大的特点,若不经过有效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便排放,不仅会浪费掉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海上平台污水处理要求油水分离速度快,絮体强度适中,药剂用量小,本文根据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采用模板聚合及反相乳液聚合设计合成了微嵌段交联、微交联多支化两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主要工作如下:1、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AC)为聚合单体,阴离子水溶性直链聚丙烯酸钠(NaPAA)为模板,微量的乙烯基烷氧基硅烷(VTMES)为交联单体,采用自由基模板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微嵌段交联阳离子型共聚物TPADV,对其进行了 HNMR、电荷密度、表观粘度,静态光散射等表征测试,研究了模板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模板聚合方法,可使阳离子单体沿模板链定向排列,形成阳离子微嵌段结构,使得聚合物的电荷密度提高;乙烯基烷氧基硅烷的加入,形成微交联高分子量的共聚物,增强了吸附架桥作用。以对含油污水的脱油率为主要指标,得到TPADV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以Va-044为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55℃,nAM/DBAC为2:1,nNaPAA/DBAC为0.1,VTMES为总单体质量的1%。对其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TPADV3共聚物添加量为60 mg/L时,对模拟含油污水脱油率可达95%;在TPADV3共聚物添加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稳定2h,对渤海K油田现场的污水脱油率可达95%,其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较高的恢复因子。利用TSI分析絮凝过程,发现其不稳定性指数比较高,絮凝时间短。NPADV型絮凝剂在保持较高脱油率的同时,处理后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恢复因子。2、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聚合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支化起始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MES3)为微量交联单体,通过自由基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微交联多支化阳离子型共聚物(PADTV),对其进行了 HNMR、电荷密度等表征测试,研究了支化起始剂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PTA作为支化单体,引入微量乙烯基烷氧基硅烷,通过微交联作用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实现了聚合物阳离子电荷利用率的提高和吸附架桥作用。以对含油污水的脱油率为主要指标,得到PADTV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以Va-044为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55℃,nAM/DMC为1:1,支化起始剂TMPTA为总单体质量的0.5%,乙烯基烷氧基硅烷(VTMES3)为总单体质量的0.4%。对PTADV共聚物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PADTV6共聚物添加量为50 mg/L时,对模拟污水脱油率可达94%以上;在PADTV6共聚物添加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稳定2h,对渤海K油田现场的污水脱油率可达96%,其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较高的恢复因子。利用TSI分析絮凝过程,发现其不稳定性指数比较高,絮凝时间短。

郭康鹰[4](2021)在《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造纸污泥处理难度大,处置费用高,造纸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困扰造纸企业发展的难题。鉴于木浆造纸污泥中木质素含量丰富,本文利用木浆造纸污泥中的木质素为原材料,通过接枝共聚和醚化反应,并调控接枝单体的种类及反应条件,制备出了具有不同分子构型、分子量和电荷密度的木浆造纸污泥基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通过现代分析仪器与方法,表征了制备出的上述系列目标产品的物化性质,研究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木浆造纸污泥基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单独或与无机混凝剂复配应用于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的絮凝行为及絮凝脱色效能,揭示出了目标产品去除水体中不同类型染料的构效关系;通过在线监测目标产品作用下絮体生长动态过程,研究了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特性,明确了絮体特性与絮凝脱色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目标产品单独或与无机混凝剂复配作用下生成絮体的荷电情况,结合絮凝脱色效果及絮体特性明确了其去除水体中不同类型的染料的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木浆造纸污泥中的木质素为原材料,通过接枝共聚或醚化反应引入阳离子性的季胺基团,通过改变合成方法及反应条件来调控目标产物的结构,研制出了具有不同分子构型、分子量及电荷密度的系列木浆造纸污泥基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凝胶色谱仪(GP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颗粒电荷密度分析仪(PCD)等现代分析仪器及方法对制备出的目标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共聚法制备出的絮凝剂具有丰富的阳离子支链,而醚化法制备出的絮凝剂具有长链线性结构;通过改变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引发剂(过硫酸钾,KPS)、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投加量及搅拌速度可以调控目标产物的分子量和电荷密度。(2)优选出了两种具有相近分子量和电荷密度但是不同分子构型的木浆造纸污泥基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用于处理分散红(DR)和活性翠兰(RB)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其絮凝脱色效果、絮凝行为及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DR和RB模拟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支链型絮凝剂均具有良好的絮凝脱色性能,其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4.4%和95.4%,而线性絮凝剂对上述两种染料的去除率仅79.2%和73.4%;此外,支链型絮凝剂达到最佳色度去除率时所需的投加量远远小于线性絮凝剂,因此其应用成本更低;支链型絮凝剂生成的絮体粒径更大、结构疏松,并且其抗破碎能力、恢复再生能力和沉降分离性能均优于线性絮凝剂作用下的絮体。改变实验水样的初始pH,研究了两种絮凝剂的絮凝行为,结果表明,支链型絮凝剂受水样pH的影响较小;当模拟染料废水中存在一定浓度的腐殖酸(HA)和高岭土悬浮颗粒时,支链型絮凝剂仅需适度提高投加量即可达到理想的絮凝脱色效果,并且可以实现UV254的同步去除;在RB模拟染料废水(含HA和高岭土)处理中,支链型絮凝剂可去除90%以上的UV254,而线性絮凝剂对UV254的去除率不足60%;在DR模拟染料废水(含HA和高岭土)处理中,两种絮凝剂对UV254的去除率都相对较低,但也能达80%左右。综上所述,在DR和RB模拟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支链型絮凝剂的絮凝脱色效果、絮体特性及适用范围均优于线性絮凝剂。这是由于支链型絮凝剂具有丰富的阳离子性侧链,在水中充分伸展,可以同时吸附在多个胶体和微粒表面,因此提供了更强的吸附架桥作用。(3)采用接枝共聚法,通过改变KPS、DMC的投加量及搅拌速度,研制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量及电荷密度的支链型絮凝剂,研究了该系列絮凝剂在RB模拟染料废水处理中的絮凝脱色效果、絮体特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絮凝剂的电荷密度及分子量并非越高越好,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当絮凝剂的分子量过高但是电荷密度有限时,其丰富的阳离子侧链无法充分伸展,反而会由于空间位阻效应阻碍了絮凝剂分子与染料胶体颗粒的接触反应;絮凝剂的电荷密度与其最佳投加量和应用成本大致呈负相关,但是絮凝剂的电荷密度并不能直接影响其最佳絮凝脱色效果,在不考虑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当其分子量>5×105 g/mol时,电荷密度较低的絮凝剂可以通过提高投加量来达到理想的色度去除效果;但是,絮凝剂的分子量与其最佳投加量、应用成本和絮凝脱色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不大。絮体的结构特性与絮凝剂的分子量和电荷密度都具有相关性,当絮凝剂的电荷密度较低时,絮体结构主要受电荷密度的影响,电荷密度越高絮体结构越疏松;但是当电荷密度达到25000 μeq/L时,絮体结构主要受分子量的影响,分子量越大絮体结构越疏松;值得注意的是,絮凝剂的分子量和电荷密度并不能直接决定絮体的抗破碎能力、恢复再生能力及粒径大小等絮体特性,这说明絮凝剂的分子量和电荷密度共同发挥作用,仅改变两者之一无法有效地改善絮体结构。综上所述,要想达到理想的絮凝脱色效果,需要综合考虑絮凝剂的分子量、电荷密度及染料性质。(4)根据上述絮凝剂的构效关系的研究结果优选出了一种高效的造纸污泥基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将其命名为PS-g-DMC。以商业级木质素为原材料,采用相同的合成方法(接枝共聚法)、物料比及反应条件制备出商业级木质素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LBF),对比研究了 PS-g-DMC和LBF在DR和RB模拟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的絮凝行为。结果表明,PS-g-DMC与LBF在水中均呈分枝状结构,并且PS-g-DMC的支链伸展状态更佳;两种絮凝剂具有相似的絮凝脱色效果,甚至PS-g-DMC的色度去除效果略优于LBF。对比研究PS-g-DMC与聚合氯化铝(PAC)和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的絮凝脱色效果,结果表明PS-g-DMC生成的絮体粒径较大、结构疏松,抗破碎能力、恢复再生能力和沉降分离性能都较强,因此其絮凝脱色效果略优于PAC和PAC+CPAM复配混凝体系;在不同pH条件下,PS-g-DMC的絮凝脱色性能较稳定,尤其是在DR模拟染料废水处理中,在pH=2.0~10.0的范围内,PS-g-DMC的色度去除率均能达90%;但是,PAC和PAC+CPAM体系的混凝脱色效果受水样初始pH的影响较大,两种混凝体系的pH适用范围均为4.0~6.0。(5)改变PAC的碱化度、PAC/PS-g-DMC的质量比,研究了 PAC&PS-g-DMC复合混凝剂及PAC+PS-g-DMC复配混凝体系在分散黄(DY)模拟染料废水处理中的混凝行为。研究结果表明,PAC&PS-g-DMC复合混凝剂并非PAC和PS-g-DMC两种溶液的物理混合,而是PS-g-DMC与铝盐水解产物发生了相互作用产生的新产物;PS-g-DMC与PAC之间的相互作用削弱了两种药剂的应用效能,因此PAC&PS-g-DMC复合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及絮体特性虽优于单独PAC体系,但是不及PAC+PS-g-DMC复配混凝体系;在PAC&PS-g-DMC复合混凝体系中,PAC的碱化度和PAC/PS-g-DMC质量比较低时混凝脱色效果较好,但是在PAC+PS-g-DMC复配混凝体系中PAC/PS-g-DMC质量比较高时混凝脱色效果较好;无论是PAC&PS-g-DMC复合混凝剂还是PAC+PS-g-DMC复配混凝体系,PS-g-DMC的加入都可以减少PAC的投加量、扩宽体系的pH适用范围、改善絮体结构并且提高絮体的沉降分离性能。(6)最后,以实际印染废水为实验水样,对比研究了 PS-g-DMC与PAC的混凝-絮凝行为,以及PS-g-DMC和CPAM用作PAC助剂时的助凝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AC主要去除类腐殖酸类污染物和染料颗粒,PS-g-DMC不仅可以去除上述两种污染物,还能有效地去除类色氨酸类污染物,因此PS-g-DMC对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PAC及PAC+CPAM复配混凝体系;当PS-g-DMC 用作 PAC 的助凝剂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色度去除率、CODCr去除率,并且改善絮体结构,但是其助凝效果不及CPAM。用PS-g-DMC二次处理PAC混凝出水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体系的色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PAC→PS-g-DMC二次混凝体系的色度去除率和CODCrr去除率相较于单独的PAC体系分别提高了16.2%和1 3.3%;考虑到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后续厌氧生物池进水的pH要求,本文将实际印染废水的pH值调至7.0,PAC→PS-g-DMC二次混凝体系的色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0.2%、82.5%和32.6%,比单独PAC混凝体系分别提高了 23.0%、27.9%和16.6%;此外,二次混凝体系的出水pH稳定在7.10±0.03,符合后续生物处理的进水要求。

孟文巧[5](2021)在《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制备聚铁基絮凝剂及安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化学化工工艺的不断发展,水处理技术也在飞速进步。聚铁基絮凝剂作为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絮凝剂的碱度和安全制备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因素。本课题将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应用推广到化学反应器的层面上,利用电渗析的工艺特征设计了一种电渗析和双极膜电渗析耦合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工艺,提高了聚合硫酸铁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效率及安全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电渗析技术对溶液的提纯作用制备含高浓度Fe2+和Cl O3-的提纯溶液,实验过程中将一定浓度的Fe SO4·7H2O和KCl O3分别加入到料液罐中,通过改变电流密度和进料浓度考察电渗析过程中的压降变化、电流效率、能耗和浓缩提纯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20m A/cm2,Fe SO4·7H2O和KCl O3进料浓度分别为4.2mol/L和0.7mol/L是制备的浓缩提纯溶液的最佳实验条件。(2)利用双极膜电渗析产生H+酸化电渗析工艺中制备的浓缩提纯溶液,从而促进Fe2+的氧化成Fe3+。再利用双极膜上水解离产生的OH-与Fe3+发生水解和聚合以生成液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研究了电流密度,进料流速和硫酸添加量对电压降、酸室中的p H值、能耗和液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XRD和FT-IR分析手段对固体产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显示,当电流密度为20m A/cm2,进料流速为0.2L/min,酸添加量为0.100mol/L时,制备的液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浊度去除能力最强,且制备过程能耗较低,产品的其他指标也在一等品的指标范围内。(3)先采用水热溶剂法制备MIL-53(Fe),采用超声喷涂技术将自制的MIL-53(Fe)添加进磺化聚苯醚中进行喷涂制备改性双极膜,将改性双极膜进行表面形貌SEM、FT-IR测试和膜性能I-V曲线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喷涂量和不同的MIL-53(Fe)对膜的电学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4)将改性双极膜用于双极膜电渗析制备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实验中,测试喷涂量和MIL-53(Fe)的添加量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的影响,并对制备的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喷涂量为4个单位,MIL-53(Fe)添加量为7%时,改性膜的性能最好,能够降低约10%的能耗。

严亚萍[6](2021)在《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铜响应面优化与模型建立》文中研究指明水体重金属污染是近几十年来被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含重金属废水在排放到水体之前须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在所有重金属废水中,含铜废水则是最常见、水量最多的废水。螯合沉淀法作为化学沉淀处理技术中常见的一类方法,因其操作方法简单且絮凝效果佳而备受关注,而絮凝效果主要取决于螯合絮凝剂的性能,因此开发高效并且环保的螯合絮凝剂对含铜废水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聚丙烯酰胺(PAM)为母体,先对PAM进行胺甲基化获得中间产物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APAM),再将二硫代羧基(—CSS-)引入到APAM上,获得最终产物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DTAPAM)。本文以Cu2+初始浓度、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水样初始pH值为影响因素,以Cu2+去除率为响应值分浓度段建立了三段式响应面模型,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DTAPAM除Cu2+的絮凝条件;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Cu2+去除率的影响和DTAPAM除Cu2+模型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螯合絮体DTAPAM-Cu的分形维数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的三段式DTAPAM除Cu2+模型的P值均小于0.05,模型显着。经响应面优化后,低浓度段DTAPAM除Cu2+模型的最佳絮凝条件为:Cu2+初始浓度为15mg/L,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为1:6.7,水样初始pH值为6.0;中浓度段模型的最佳絮凝条件为:Cu2+初始浓度为25 mg/L,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为1:6.3,水样初始pH值为6.0;高浓度段模型最佳絮凝条件为:Cu2+初始浓度为150mg/L,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为1:7.5,水样初始pH值为4.0。(2)通过对比不同浓度段DTAPAM对Cu2+的去除性能发现,DTAPAM对高浓度段的Cu2+去除效果最好,对低浓度段的Cu2+去除效果最差,说明DTAPAM更适合处理高浓度含Cu2+废水。(3)不同浓度段的DTAPAM除Cu2+模型验证效果较好,当Cu2+初始浓度、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水样pH值分别变化时,其实测Cu2+的去除率和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4)体系中共存的无机阳离子(Na+、K+、Ca2+、Mg2+)和无机阴离子(Cl-、NO3-、SO42-)对不同浓度段的DTAPAM除Cu2+总体影响较小。当Cu2+去除率随Cu2+初始浓度或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变化时,无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均对其最高去除率影响较小,而对低去除率影响较大。(5)体系中共存的焦磷酸钠、柠檬酸钠、EDTA、浊度对DTAPAM除C u2+有一定的影响。当Cu2+初始浓度、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水样pH值分别变化时,焦磷酸钠均对DTAPAM除Cu2+起促进作用;柠檬酸钠、EDTA、浊度对DTAPAM除Cu2+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共存物质种类及浓度不同,其影响作用也不同。(6)体系中加入的无机阳离子、无机阴离子、有机配位剂及浊度对不同浓度段的DTAPAM除Cu2+模型影响不同,高浓度段验证误差基本分布在±5%以内,中浓度段验证误差大多数分布在±5%以内,低浓度段验证误差只有部分分布在±5%以内,其影响次序为:低浓度段>中浓度段>高浓度段。(7)当Cu2+初始浓度为25 mg/L、Cu2+初始浓度与DTAPAM投加量的比值为1:6.3,水样pH值为2.0~6.0时,DTAPAM对Cu2+去除率为82.34%~99.12%,对应螯合絮体DTAPAM-Cu的分形维数为1.4266~1.4575,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在其他影响条件下(焦磷酸钠、柠檬酸钠、EDTA、浊度)也有类似的规律。

陈杰[7](2021)在《紫外光-H2O2引发聚合壳聚糖基改性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是污废水排放量的急剧增长,而居民对饮用水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污废水在处理过程以及水源水的净化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含水量一般高达95%-99.5%,具有较大体积,占据空间大,不利于运输和处理,难以处置,且易腐败产生臭味。此外,污泥未经处理和处置,易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造成污染与危害,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也会造成巨大威胁。故而处置前应将污泥中的固体沉淀物作脱水预处理,减小体积与占地面积,以便污泥后期的高效处理和处置,这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絮凝法是目前最普遍和高效的污泥调理方法之一:通过投加化学调理剂(絮凝剂)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污泥颗粒或胶体颗粒在絮凝剂作用下聚集成大颗粒,在重力或机械力的作用下沉降。然而,按照传统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阳离子子聚丙烯酰胺(CPAM)及其接枝聚合产品存在引发聚合效率低、产品絮凝性能不强、电中和与吸附架桥能力不足和品种较为单一等缺点,难以满足目前污泥脱水调理对絮凝剂的要求。此外,在污泥脱水调理领域,对污泥絮凝结构特征与其性能之间关联和机理研究较少。目前当务之急是开发出新型高效的可以对污泥进行高效脱水调理的絮凝剂。因此,本论文采用UV-H2O2新型高效的引发方式,以天然的壳聚糖(CTS)作为接枝母体,将CPAM接枝聚合在CTS上,制备新型壳聚糖基改性阳离子絮凝剂,以提升其絮凝性能、丰富絮凝剂的种类。采用破碎再絮凝实验以及引入分形理论的计算方法,将污泥絮体的结构形态特征(粒径、分析和沉降性能)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究其变化规律,并建立其与污泥脱水调理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这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污泥絮凝和脱水调理的研究和认识。论文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CTS作为聚合原料,采用UV-H2O2引发方式合成出新型壳聚糖基改性絮凝剂CTS-g-P(AM-DMC),简称CTS-g-PAMD。考查了单因素制备条件对絮凝剂分子量和壳聚糖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了探究了其引发、接枝和聚合机理。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化学键能、晶体结构、热学性能和表观形貌等,进一步了解该絮凝剂的理化特性。本次将所合成制备的新型絮凝剂应用在污泥脱水调理中,并对其污泥脱水调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污泥絮体结构特征与污泥脱水效果之间的“构-效”关系,并探究相关的絮凝剂机理。据此,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单因素制备条件表明UV-H2O2合成该絮凝剂的最佳实验条件是:紫外光功率为175W,紫外照射时间为50 min,p H为4.5,H2O2浓度为0.08 wt%,总单体质量分数为25 wt%,CTS单体质量分数为20 wt%。在最佳条件下的CTS-g-PAMD分子量和壳聚糖接枝效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4.82×106Da和91.1%。响应面法表明单因素对CTS-g-PAMD分子量的影响顺序为:紫外光功率(A)>CTS含量(D)>p H(B)>H2O2(C)。各因素间交互影响显着次序依次为:BC>BD>AB>CD>AD>AC。响应面到优化后CTS-g-PAMD分子量可达5.535×106Da。UV-H2O2引发方式包括自由基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2)红外光谱、氢谱和XPS分析表明CTS-g-PAMD中存在AM、DMC和CTS的官能团、质子还有能谱特征峰,证实了AM和DMC单体成功接枝聚合在CTS上。CTS-g-PAMD氢谱分析表明接枝聚合的活性位点为CTS的C2位点相连的-NH2上。XRD分析表明CTS-g-PAMD的特征衍射峰介于PAMD和CTS之间,更接近CTS。差热/热重分析表明CTS-g-PAMD的表现出三个阶段的失重,其热分解发生在第三阶段,其热分解吸收峰分别为414.2℃和392.2℃,接枝后的CTS-g-PAMD的热稳定性较好。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V-H2O2合成的CTS-g-PAMD具有粗糙、凸起和多孔结构的表面形貌,有助于快速吸水溶解,便于发挥絮凝作用。(3)絮凝最佳的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35mg/L、p H值7.0以及CTS的接枝效率为69.5%。其中,CTS-g-PAMD-2在所有的絮凝剂中表现的污泥脱水调理能力最强,对应的污泥比阻(SRF)和泥饼含水率(FCMC)分别达到了4.7×1012m·kg-1和73.7%。CTS-g-PAMD-2在较宽的p H窗口内(p H=4.0-10.0)表现出优异的污泥脱水性能,并有着最大的絮体粒径和分形维数(d50=394.121μm,Df=1.74)。在污泥絮体的破碎再絮凝实验中,CTS-g-PAMD-2对应的污泥絮体在破碎后的再生恢复能力较强。污泥絮体的d50和Df在破碎后分别达到228.344μm与1.69。(4)CTS-g-PAMD中含有大量的阳离子DMC单体和正电性的CTS,使得Zeta电位变大,电中和能力变强。CTS-g-PAMD-2因其分子量较大,吸附架桥作用较强,其对市政污泥脱水调理效果也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此外,经过CTS-g-PAMD-2调理后的污泥絮体结构能够抵抗外力的破坏,再生能力较强。经破碎之后,这些絮体依旧能够快速聚集在一起,再次形成大而密实的污泥絮体结构,显着提高污泥脱水调理与絮凝效果。(5)投加量及体系p H对净水污泥脱水调理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絮凝剂在投加量为15 mg/L、p H值为7.0时,取得最佳的污泥脱水调理效果(TR=95.1%、DS=33.7%和SRF=0.91×1010m·kg-1)。过高或过低的投加量以及强酸强碱的条件均不利于提升污泥的脱水调理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絮凝剂的较高阳离子度和分子量有利于提升其电中和、电吸附和吸附架桥能力,能够更好的对污泥进行脱水调理与混凝。此外,粒径和Df越大,污泥脱水调理的效果就越理想,脱水性能就会越优异。最佳絮凝条件时,四种絮絮凝剂中,CTS-g-PAMD-3(d50=413.5μm;Df=1.961)对应的絮体粒径d50和Df最大,经其调理生成的污泥絮体颗粒粒径较大结构密实,有效降低了污泥比阻,显着提升了污泥脱水与调理效果。调理后的污泥絮体在沉降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即快速沉降,慢速沉降和界面稳定,絮凝沉淀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一阶段,即快速阶段。污泥经CTS-g-PAMD-3调理后形成的粒径最为密实,下沉较快(6.37 cm/min),便于降低污泥上清液浊度并提高泥饼含固率(DS),加快了泥水的固液分离效果。(6)絮凝过程中同时存在电中和、电补丁和吸附架桥作用。电中和与电补丁作用有助于降低污泥胶粒表面电位,对污泥快速脱稳起重要作用,而吸附架桥作用可将脱稳的污泥胶体颗粒拦截、吸附和锚定在其分子链上,快速形成大而紧凑的污泥絮体结构,有助于快速沉降。

王汉昌[8](2021)在《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絮凝脱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废水的处理成为环境问题的难点。工业中排放的印染废水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且难以降解,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废水处理的瓶颈之一。我国现阶段的印染废水处理以絮凝剂为主,但使用单一絮凝剂很难达理想的脱色效果。为了提高絮凝剂对染料污水的脱色效果,本文合成了几种脱色絮凝剂,并对其脱色性能进行研究,并得出如下结果:1.采用无机絮凝剂(PFC)和有机絮凝剂(CGG),制备了新型聚合氯化铁与阳离子瓜尔胶(PFC-CGG)复合絮凝剂。在中性条件下,复配质量比mCGG:mPFC=0.01时,PFC-CGG对C.I.活性黑5染料的脱色率达到95.26%;复配质量比mCGG:mPFC=0.04时,PFC-CGG对C.I.活性红195染料的脱色率达到94.98%,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PFC和CGG的脱色效果。2.探究了双氰胺甲醛(DCDF)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双氰胺:n甲醛:n氯化铵=1:1.75:0.9,反应温度80℃左右,合成时间3 h。单独使用DCDF处理C.I.活性黑5染料和C.I.活性红195染料的最大脱色率为95.15%和95.95%。3.用DCDF、PFC和聚丙烯酰胺(PAM)共同使用处理活性染料废水,当mDCDF:mPFC=1:0.5,PAM的投加量为24 mg/L时,脱色效果达到最佳。pH=7时,絮凝剂总投加量在366-720 mg/L时,脱色率都在99%以上。C.I.活性黑5染料和C.I.活性红195染料的最大脱色率分别为99.78%和99.85%。有机与无机絮凝剂共同使用处理染料废水,大大提高了脱色效果,减少了絮凝剂的用量。4.用乙二胺对DCDF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絮凝剂(EM-DCDF)。在原料摩尔比为n双氰胺:n甲醛:n氯化铵:n乙二胺=1:2.25:0.8:0.1,pH=7时,对C.I.活性黑5染料和C.I.活性红195染料脱色率分别为98.73%和98.68%。EM-DCDF在不同pH值和电导率的条件下,脱色性能明显高于DCDF,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复合絮凝剂。

代春吉[9](2019)在《基于工业明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皮革生产加工大国,有着丰富的动物皮资源。据统计,每生产100 kg的成品革,就要产出超过300kg以上的皮革固体废弃物。因此,皮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和高值化转化利用,不但可以解决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可为其它行业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或辅料。废弃钻井液是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固液废弃物,对动植物、人类健康及周围环境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废弃钻井液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行业问题。本论文以皮革含铬废革屑提取的工业明胶为原材料,制备了三种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并将其应用于废弃钻井液的絮凝处理,为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高值化转化和废弃钻井液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实现了“以废治污”的环保理念。同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可被生物降解,有效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根据水溶液聚合法和自由基聚合原理,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氧化还原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和焦亚硫酸钠(SPS)为引发剂,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阳离子单体,采用接枝共聚的方法对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了阳离子胶原蛋白(PCDAC)。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复合酶用量、pH、温度、时间等水解条件对PCDAC絮凝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 PCDAC制备过程中明胶的最佳水解条件,优化后PCDAC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的去除率可以达到69.3%。采用现代分析手段证实了胶原蛋白与DAC按照预期路线发生接枝反应,接枝改性改变了胶原蛋白光滑、规整的表面结构,PCDAC产物的表面粗糙度、疏松多孔性及表面积明显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PCDAC的相对分子质量,以D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共聚改性,制备出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P(C-AM-DAC),并优化了该反应过程的最佳条件。实验证明了AM和DAC按照设计路线与胶原蛋白发生了接枝反应,制备得到的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P(C-AM-DAC)的相对分子质量Mp达到17895,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去除率提升至91.3%,相比于阳离子胶原蛋白PCDAC具有明显的效果提升。为了增加絮凝体的沉降速度和絮凝吸附能力,制备了含疏水基团的新型胶原蛋白。将含疏水基性单体丙烯酸丁酯(BA)、AM和DAC三相单体对胶原蛋白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P(C-AM-DAC-BA),并综合采用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对该反应过程的基本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证实了 AM、DAC和BA按照预期路线与胶原蛋白发生了接枝反应,最优条件下P(C-AM-DAC-BA)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去除率高达93.2%,同时絮凝沉降速度有了显着提升。这说明借助含疏水基基团的含疏水基亲油特性和吸附-电中和原理,可以使含油钻井液更容易破乳达到除油的目的;同时悬浮物则更容易发生絮凝,从而提升了絮凝沉降速度。最后,以含疏水基胶原蛋白P(C-AM-DAC-BA)对模拟钻井废液浊度去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 P(C-AM-DAC-BA)用量、絮凝时间、pH、温度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得到含疏水基胶原蛋白P(C-AM-DAC-BA)最佳絮凝条件为:投加量500 mg/L、絮凝时间25 min、体系pH 5.0、絮凝温度35℃。含疏水基胶原蛋白P(C-AM-DAC-BA)具有pH使用范围宽、絮凝效果好、絮凝速度快等优点。从Zeta电位变化可知,体系pH的改变主要是降低了污水模型的电位值从而影响了絮凝效果,从不同絮凝时间絮体形貌上看,絮凝过程中絮体的形态是一个由疏密到紧凑的过程。首先,胶原蛋白链上接枝的DAC携带正电荷,通过“电荷中和”和“吸附架桥”作用吸附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形成一个大空间网络。最后,胶原蛋白网络链通过网捕作用进一步吸附悬浮颗粒,形成粗大絮体,以达到絮凝效果。

胡承志[10](2018)在《抗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评价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污水便会大量产生,于是处理油田污水便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中絮凝沉降在混凝工艺中占居至关重要的地位。油田污水中有各种有机以及无机的杂质,其中含盐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外絮凝剂发展方向还是以发展高分子絮凝剂为主,但是目前高分子絮凝剂在抗盐性方面都表现得不尽人意,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能在抗盐性方面表现不错的高分子絮凝剂。根据现有的絮凝剂絮凝理论,能在盐水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无机絮凝剂,但只使用无机絮凝剂,在盐水中形成的絮体相当小,分离效率很低,所以要解决絮体小的问题就得使用高分子絮凝剂,因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主要是通过吸附架桥,但是在盐水中高分子絮凝剂要发生卷曲,影响吸附架桥作用,这样也不能得到大的絮体。因此,开展抗盐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对解决盐水的絮凝问题尤为重要。其中高分子絮凝剂使用最为广泛。要解决其抗盐问题,一是合成技术的创新理论创新,二是抗盐絮凝理论的创新。为此设计合成一种高分子絮凝剂,并且对此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并且设法提高其抗盐性并研究其抗盐絮凝机理。通过水溶液合成出高分子絮凝剂,考察各种因素对改性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技术工艺。实验结果显示: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甲醛、二甲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功能单体,当单体质量比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二甲胺):(甲醛)1:1.1:1.1.体系pH为7、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合成一种高分子抗盐絮凝剂。对目标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红外光谱扫描表征,证实是目标产物,通过扫描电镜对比证实在高矿化度下能保持一定的分子刚性。通过在不同矿化度下讨论不同分子量、阳离子度以及水解度可以得出:当高分子絮凝剂分子量为1500万、阳离子度为14.8%以及水解度为25%时,絮凝剂用量为8mg/L时处理矿化度为1%-5%(SS)粘土污水的效果最佳,证明了分子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假设,提高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抗盐性。通过钙镁离子在不同矿化度下高分子絮凝剂处理粘土污水的影响,可以得出:钙镁离子含量对高分子抗盐絮凝呈现负相关,当加入EDTA进行螯合,EDTA的最佳用量为20mg/L,过多反而会影响抗盐絮凝效果。将自制的高分子絮凝剂与市场上相似的高分子絮凝剂相比较,自制的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优势。同时将他们用于华北油田压裂返排液以及西南油气田污水进行对比实验证明,自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优势,证明高分子絮凝剂的合理性与实用性。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和Zeta电位仪对抗盐高分子絮凝剂抗盐絮凝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抗盐高分子絮凝剂在基本的吸附架桥机理之外还靠多点吸附来增强其絮凝效果。同时由于该高分子絮凝剂形成了一定超分子体系增强其抗盐性。与此同时对该抗盐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希望对今后抗盐絮凝剂的研发和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污染状况及处理技术
        1.1.1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1.1.2 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1.2 絮凝剂的类型及特点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絮凝剂
        1.2.3 微生物絮凝剂
    1.3 絮凝机理
        1.3.1 电荷中和作用
        1.3.2 吸附架桥作用
        1.3.3 网扑卷扫作用
    1.4 接枝聚合引发方式简介
        1.4.1 化学引发法
        1.4.2 物理引发法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2.1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制备与纯化
        2.2.2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接枝效率测定
        2.2.3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阳离子度测定
    2.3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表征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3 热重分析(TG-DTG)
        2.3.4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SEM)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3.1 反应时间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3.2 引发剂投加量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3.3 反应温度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3.4 单体配比对接枝效率的影响
    3.5 正交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淀粉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絮凝性能研究
    4.1 絮凝性能测定方法
    4.2 高岭土悬浮液自沉降实验
    4.3 絮凝剂投加量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4.4 搅拌时间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4.5 溶液pH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4.6 絮凝剂接枝效率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4.7 絮凝剂阳离子度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4.8 淀粉种类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4.9 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合成及表征
    5.1 实验仪器和试剂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2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与纯化
    5.3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单因素实验
    5.4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的表征
        5.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5.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5.4.3 热重分析(TG-DTG)
        5.4.4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SEM)
第六章 壳聚糖基阳离子型絮凝剂絮凝性能研究
    6.1 絮凝性能测定方法
    6.2 絮凝剂投加量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6.3 搅拌时间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6.4 溶液pH对高岭土污水絮凝效果影响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污染概述
        1.1.2 水环境质量标准
    1.2 印染废水概述
        1.2.1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1.2.2 印料废水的危害
        1.2.3 印染废水常规处理技术
    1.3 絮凝剂研究现状
        1.3.1 混凝法及絮凝剂的分类
        1.3.2 絮凝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2.2.1 MBF-g-P(AM-DAC)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2.2.2 P(AM-HFBMA)絮凝剂的合成方法
    2.3 絮凝剂特性的测定方法
        2.3.1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2.3.2 阳离子度的测定方法
        2.3.3 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2.4 絮凝剂的表征方法
        2.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2 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5 核磁共振分析
        2.4.6 氮气吸附-脱附测量分析
        2.4.7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2.5 混凝实验方法及机理分析方法
        2.5.1 混凝实验方法
        2.5.2 吸附动力学
        2.5.3 吸附等温线
第3章 富含离子基团的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及其对刚果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3.1 引言
    3.2 MBF-g-P(AM-DAC)絮凝剂的合成条件优化
        3.2.1 引发剂的量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3.2.2 MBF与AM质量比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3.2.3 DAC的量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3.2.4 反应温度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3.2.5 引发时间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3.2.6 p H对絮凝剂合成影响研究
    3.3 MBF-g-P(AM-DAC)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
        3.3.1 MBF-g-P(AM-DAC)絮凝剂组成与结构研究
        3.3.2 MBF-g-P(AM-DAC)絮凝剂热稳定性研究
        3.3.3 MBF-g-P(AM-DAC)的合成机理
    3.4 MBF-g-P(AM-DAC)对刚果红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3.4.1 MBF-g-P(AM-DAC)投加量和沉降时间对刚果红去除率的影响研究
        3.4.2 絮体粒径大小分布和表面特征研究
        3.4.3 Zeta电位分析
    3.5 MBF-g-P(AM-DAC)及其所产絮体的吸附性能
        3.5.1 N_2吸附-脱附曲线(BET)分析
        3.5.2 吸附等温线分析
    3.6 模拟废水中刚果红去除机理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氟碳基团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及对多种模拟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4.1 引言
    4.2 P(AM-HFBMA)的合成及组成结构研究
        4.2.1 P(AM-HFBMA)的合成
        4.2.2 P(AM-HFBMA)的组成结构研究
        4.2.3 P(AM-HFBMA)的合成机理
        4.2.4 P(AM-HFBMA)的特性研究
    4.3 P(AM-HFBMA)对多种染料的处理研究
        4.3.1 P(AM-HFBMA)的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3.2 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3.3 p 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4 P(AM-HFBMA)及其絮体的吸附特性研究
        4.4.1 吸附动力学分析
        4.4.2 吸附等温线分析
    4.5 P(AM-HFBMA)对染料的去除机理研究
        4.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
        4.5.2 Zeta电位分析
    4.6 P(AM-HFBMA)与市售絮凝剂混凝效率比较及应用前景分析
        4.6.1 P(AM-HFBMA)与市售絮凝剂混凝效率比较
        4.6.2 P(AM-HFBMA)应用前景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3)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含油污水
        1.1.2 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1.2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1.2.1 聚丙烯酰胺的概述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1.2.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1.3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3.1 絮凝剂的概况
        1.3.2 絮凝机理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交联嵌段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污水絮凝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2.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结构表征
        2.3.2 电荷密度
        2.3.3 表观粘度
        2.3.4 絮凝实验
        2.3.5 Zeta电位
        2.3.6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
        2.3.7 稳定性分析
        2.3.8 模拟含油污水絮凝实验
        2.3.9 絮凝机理探索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微交联多支化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污水絮凝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3.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表征
        3.3.2 絮凝实验
        3.3.3 电荷密度测试
        3.3.4 Zeta电位测试
        3.3.5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测试
        3.3.6 稳定性分析
        3.3.7 模拟含油污水絮凝实验
        3.3.8 絮凝过程与机理探索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
        2.1.1 染料废水的特点
        2.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2.2 化学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2.3 生物质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现状
        2.3.1 纤维素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3.2 壳聚糖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3.3 淀粉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3.4 海藻酸钠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3.5 木质素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4 造纸污泥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2.5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构效关系的研究
        2.5.1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构效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2.5.2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1.4 实验水样
    3.2 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制备
        3.2.1 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
        3.2.2 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方法
        3.2.3 商业级絮凝剂的制备
    3.3 混凝剂及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2 电荷密度分析
        3.3.3 Zeta电位分析
        3.3.4 分子量
        3.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3.3.6 透射电镜(TEM)分析
        3.3.7 扫描电镜(SEM)分析
    3.4 混凝-絮凝实验及水质测试方法
        3.4.1 混凝-絮凝烧杯实验
        3.4.2 水质测试方法
    3.5 混凝-絮凝动力学过程
        3.5.1 光散射颗粒仪动态监测
        3.5.2 絮体特性指数计算方法
第四章 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结构调控
    4.1 接枝共聚法合成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工艺优化
        4.1.1 引发剂KPS的投加量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1.2 反应温度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1.3 DMC的投加量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1.4 DMC的投加方式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1.5 搅拌速度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2 醚化法合成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工艺优化
        4.2.1 NaOH的投加量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2.2 GTA的投加量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2.3 反应温度对絮凝剂效能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构型与其絮凝行为的关系研究
    5.1 不同结构的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结构表征
        5.1.1 FTIR分析
        5.1.2 TEM及SEM分析
        5.1.3 XPS分析
        5.1.4 电荷密度、分子量及不同pH条件下絮凝剂的zeta电位分析
    5.2 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分子构型对其絮凝脱色性能的影响研究
        5.2.1 投加量对絮凝脱色性能的影响
        5.2.2 水样初始pH对絮凝行为的影响
        5.2.3 天然有机质及无机悬浮颗粒对絮凝行为的影响
    5.3 不同分子构型的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分析
    5.4 经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电荷密度及分子量与其絮凝行为的关系研究
    6.1 不同电荷密度及分子量的PS-g-DMC的结构表征
        6.1.1 FTIR分析
        6.1.2 电荷密度、分子量及zeta电位分析
        6.1.3 XPS分析
    6.2 不同电荷密度及分子量的PS-g-DMC的絮凝效能
        6.2.1 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脱色性能的影响
        6.2.2 水样初始pH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6.3 不同电荷密度及分子量的PS-g-DMC的絮凝机理分析
    6.4 成本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市售混凝剂/絮凝剂的对比研究
    7.1 碱木素与商业级木质素的结构表征
        7.1.1 FTIR分析
        7.1.2 粒径分布
    7.2 PS-g-DMC与LBF的结构表征
        7.2.1 FTIR分析
        7.2.2 Zeta电位、电荷密度及分子量
        7.2.3 XPS分析
        7.2.4 TEM
    7.3 PS-g-DMC与LBF的絮凝行为对比研究
        7.3.1 投加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7.3.2 水样pH对PS-g-DMC和LBF的絮凝性能的影响
    7.4 PS-g-DMC与商业级混凝剂/絮凝剂的絮凝行为对比研究
        7.4.1 不同混凝-絮凝体系的脱色效果
        7.4.2 水样pH对不同混凝-絮凝体系的絮凝行为的影响
    7.5 小结
第八章 造纸污泥基絮凝剂与PAC复合及复配使用的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8.1 PAC&PS-g-DMC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作用机制研究
        8.1.1 PAC&PS-g-DMC复合混凝剂的结构表征
        8.1.2 PAC/PS-g-DMC质量比及B值对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行为的影响
        8.1.3 水样pH对复合混凝剂的混凝行为的影响
    8.2 PAC与PS-g-DMC复配混凝体系的混凝行为及作用机制研究
        8.2.1 PAC/PS-g-DMC质量比及B值对复配混凝体系的混凝行为的影响
        8.2.2 水样pH对PAC+PS-g-DMC复配混凝体系的混凝行为的影响
    8.3 小结
第九章 造纸污泥基絮凝剂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9.1 PS-g-DMC单独使用时与PAC的混凝行为对比研究
        9.1.1 PAC和PS-g-DMC的混凝效果
        9.1.2 水样pH对PAC和PS-g-DMC混凝行为的影响
    9.2 PS-g-DMC和CPAM与PAC复配使用时的助凝效果的对比研究
        9.2.1 不同混凝体系的混凝效能
        9.2.2 水样pH对不同混凝体系的混凝行为的影响
    9.3 二次混凝体系的混凝脱色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
        9.3.1 PAC→PS-g-DMC二次混凝体系在实际印染废水处理中的混凝效果
        9.3.2 PAC和PS-g-DMC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9.3.3 PAC→PS-g-DMC二次混凝体系处理酸化后印染废水的混凝行为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制备聚铁基絮凝剂及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1.1 水资源和水污染状况
        1.1.2 水处理方法简述
    1.2 电渗析技术概述
        1.2.1 电渗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1.2.2 电渗析技术的发展概况
        1.2.3 电渗析技术的核心组件
        1.2.4 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1.3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概述
        1.3.1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1.3.2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发展概况
        1.3.3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核心组件
        1.3.4 双极膜电渗析的应用
    1.4 聚铁基絮凝剂的概述
        1.4.1 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发展概况
        1.4.2 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传统制备方式及工艺存在的问题
    1.5 双极膜的制备与改性
        1.5.1 双极膜的制备工艺
        1.5.2 双极膜的改性方法
        1.5.3 双极膜的水解离机理
        1.5.4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概述
        1.5.5 超声喷涂技术
    1.6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第二章 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制备聚铁基絮凝剂及性能测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装置示意图
    2.3 主要实验步骤
        2.3.1 液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性能的表征
        2.3.2 固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性能的表征
        2.3.3 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和能耗的计算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电渗析工艺制备浓缩提纯溶液
        2.4.1.1 电流密度的影响
        2.4.1.2 进料浓度的影响
        2.4.2 双极膜电渗析工艺制备液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
        2.4.2.1 电流密度的影响
        2.4.2.2 进料流速的影响
        2.4.2.3 硫酸添加量的影响
        2.4.3 固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表征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IL-53(Fe)改性双极膜制备聚铁基絮凝剂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3 主要实验步骤
        3.3.1 MIL-53(Fe)的制备与表征
        3.3.2 磺化聚苯醚的磺化度测试
        3.3.3 改性双极膜的制备
        3.3.4 双极膜的相关表征
        3.3.4.1 双极膜的表征测试
        3.3.4.2 改性双极膜的I-V曲线测试
        3.3.4.3 双极膜电渗析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MIL-53(Fe)的表征测试
        3.4.2 磺化聚苯醚磺化度测定
        3.4.3 改性双极膜的表征测试
        3.4.4 改性双极膜的I-V曲线
        3.4.4.1 不同喷涂量的I-V曲线
        3.4.4.2 不同添加量的I-V曲线
        3.4.5 改性双极膜在双极膜电渗析工艺中的影响
        3.4.5.1 喷涂量对工艺的影响
        3.4.5.2 添加量对工艺的影响
        3.4.6 固体聚合硫酸铁絮凝剂的表征测试
    3.5 工艺过程安全分析
    3.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铜响应面优化与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含铜废水概况
        1.1.1 含铜废水的来源
        1.1.2 含铜废水的危害
    1.2 含铜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化学法
        1.2.2 物理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3 水处理絮凝剂概况
        1.3.1 无机絮凝剂
        1.3.2 有机絮凝剂
        1.3.3 复合絮凝剂
    1.4 论文相关理论
        1.4.1 絮凝机理
        1.4.2 分形理论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6.1 论文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图
    1.7 论文创新点
2 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Cu~(2+)的响应面模型建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DTAPAM的制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响应面结果方差分析
        2.3.2 响应面结果交互作用分析
        2.3.3 最佳絮凝条件的确定与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无机阳离子对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去除Cu~(2+)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的影响
        3.3.2 K~+的影响
        3.3.3 Ca~(2+)的影响
        3.3.4 Mg~(2+)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无机阴离子对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去除Cu~(2+)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l~-的影响
        4.3.2 NO_3~-的影响
        4.3.3 SO_4~(2-)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有机配位剂和浊度对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去除Cu~(2+)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焦磷酸钠的影响
        5.3.2 柠檬酸钠的影响
        5.3.3 EDTA的影响
        5.3.4 浊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絮体分形维数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材料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H值的影响
        6.3.2 焦磷酸钠的影响
        6.3.3 柠檬酸钠的影响
        6.3.4 EDTA的影响
        6.3.5 浊度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紫外光-H2O2引发聚合壳聚糖基改性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污泥调理与方法
        1.2.1 物理调理
        1.2.2 生物调理法
        1.2.3 化学调理法
    1.3 絮凝及絮凝剂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絮凝技术概述
        1.3.2 絮凝机理
        1.3.3 絮凝剂种类
    1.4 壳聚糖改性絮凝剂
        1.4.1 壳聚糖的接枝聚合改性
        1.4.2 合成引发方式
        1.4.3 紫外光引发聚合
    1.5 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基金支持
第二章 CTS-G-PAMD的制备及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2.4 聚合物基础参数测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紫外光功率的影响
        2.5.2 光照时间的影响
        2.5.3 pH的影响
        2.5.4 H_2O_2的影响
        2.5.5 总单体质量分数的影响
        2.5.6 CTS单体质量分数的影响
    2.6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讨论
        2.6.1 相应面实验设计
        2.6.2 响应面分析
        2.6.3 模型验证
    2.7 UV-H_2O_2自由基引发聚合机理研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TS-G-PAMD的结构表征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仪器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3 聚合物表征结果讨论与分析
        3.3.1 红外光谱表征(FTIR)
        3.3.2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3.3.3 聚合物XRD分析
        3.3.4 聚合物XPS分析
        3.3.5 聚合物的差热/热重(TG/DSC)分析
        3.3.6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图像分析(SEM)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TS-G-PAMD对城市污泥脱水调理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2.3 污泥脱水调理方法
        4.2.4 污泥脱水调理性能测试方法
    4.3 污泥脱水的结果与讨论
        4.3.1 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3.2 pH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3.3 CTS接枝效率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4.4 絮体破碎再絮凝及相关絮凝机理的研究
        4.4.1 絮体的粒径与分形维数
        4.4.2 污泥絮体破碎再絮凝
    4.5 絮凝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TS-G-PAMD对净水污泥脱水调理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仪器
        5.2.2 污泥脱水调理性能测试方法
        5.2.3 实验材料
        5.2.4 絮凝剂的污泥脱水实验
    5.3 污泥脱水的结果与讨论
        5.3.1 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5.3.2 pH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5.3.3 聚合物分子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5.4 絮体特性
        5.4.1 污泥絮体粒径
        5.4.2 污泥絮体分形维数
        5.4.3 污泥絮体的沉降特性
    5.5 絮凝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8)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絮凝脱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料及印染废水的特征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生化法
        1.2.2 物理法
        1.2.3 化学絮凝法
    1.3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3.1 无机絮凝剂
        1.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4 双氰胺甲醛絮凝剂的研究和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药品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1.3 主要实验装置图
    2.2 试剂的配制及絮凝方法
        2.2.1 模拟染料废水及实验试剂的配制
        2.2.2 脱色絮凝方法
    2.3 絮凝剂的制备
        2.3.1 聚合氯化铁的制备
        2.3.2 聚合氯化铁-阳离子瓜尔胶(PFC-CGG)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2.3.3 双氰胺甲醛(DCDF)絮凝剂的制备
        2.3.4 乙二胺改性双氰胺甲醛(EM-DCDF)絮凝剂的制备
    2.4 絮凝剂性能的测试及表征方法
        2.4.1 脱色率
        2.4.2 红外光谱
        2.4.3 XRD测试
        2.4.4 Zeta电位与颗粒粒径测试
第三章 PFC和CGG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脱色研究
    3.1 引言
    3.2 絮凝剂表征
        3.2.1 絮凝剂红外光谱分析
        3.2.2 絮凝剂形貌分析
    3.3 不同条件因素对絮凝剂脱色效果的影响
        3.3.1 不同复配比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3.3.2 絮凝剂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3.3.3 废水初始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3.3.4 废水初始电导率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双氰胺甲醛的制备及其与聚合氯化铁复合使用脱色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DCDF的合成原理
    4.3 絮凝剂结构及性能分析
        4.3.1 DCDF的形貌分析
        4.3.2 DCDF的红外光谱分析
    4.4 合成条件对DCDF脱色效果的影响
        4.4.1 原料中甲醛的比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4.2 原料中氯化铵的比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4.3 反应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4.4 反应时间对絮凝剂脱色效果的影响
    4.5 DCDF、PFC和PAM任意两者共同使用时的脱色效果
        4.5.1 DCDF和PAM单独使用时的脱色效果
        4.5.2 DCDF与PAM共同使用时的脱色效果
        4.5.3 PFC与PAM共同使用时的脱色效果
        4.5.4 DCDF与PFC复合使用时的脱色效果
    4.6 DCDF、PFC和PAM共同使用的脱色效果
    4.7 废水初始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8 废水初始电导率和表面活性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8.1 废水初始电导率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8.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8.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9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乙二胺改性双氰胺甲醛絮凝剂的制备及其脱色研究
    5.1 引言
    5.2 EM-DCDF絮凝剂的合成原理
    5.3 DCDF与EM-DCDF的结构分析
        5.3.1 絮凝剂形貌分析
        5.3.2 红外光谱分析
    5.4 合成条件对絮凝剂脱色效果的影响
        5.4.1 原料中乙二胺的比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4.2 原料中甲醛的比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4.3 原料中氯化铵的比例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4.4 反应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4.5 反应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5 絮凝剂投加量和废水初始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5.1 絮凝剂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5.2 废水初始pH值对脱色效果和Zeta电位的影响
    5.6 废水初始电导率及表面活性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6.1 无机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6.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脱色的影响
        5.6.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工业明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明胶
        1.1.1明胶的来源和性质
        1.1.2 明胶的提取方法
        1.1.3 明胶的改性处理方法
        1.1.4 明胶的实际应用
    1.2 钻井废弃液
        1.2.1 钻井废弃液的组成和性质
        1.2.2 钻井废弃液的特点
        1.2.3 钻井废弃液的危害
        1.2.4 钻井废弃液的处理方法
    1.3 絮凝剂的分类
        1.3.1 无机絮凝剂
        1.3.2 有机絮凝剂
        1.3.3 复合型絮凝剂
        1.3.4 微生物絮凝剂
    1.4 高分子类絮凝剂絮凝机理
        1.4.1 胶体的稳定性及DLVO理论
        1.4.2 双电层压缩机理
        1.4.3 吸附电中和机理
        1.4.4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
        1.4.5 网捕沉淀机理
    1.5 本课题的提出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DAC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和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2.1.2 DAC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
        2.1.3 DAC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合成机理
        2.1.4 明胶水解单因素实验
        2.1.5 明胶水解的响应面实验设计
        2.1.6 阳离子胶原蛋白PCDAC结构表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复合酶用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2.2 明胶水解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2.3 明胶水解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2.4 明胶水解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2.5 明胶水解过程的响应面法优化
        2.2.6 胶原蛋白及改性产物表征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和表征
    3.1 实验部分
        3.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3.1.2 DAC/AM接枝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
        3.1.3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
        3.1.4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设计
        3.1.5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结构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3.2.2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3.2.3 DAC/AM接枝改性聚合阳离子胶原蛋白表征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和表征
    4.1 实验部分
        4.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4.1.2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
        4.1.3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
        4.1.4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设计
        4.1.5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结构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4.2.2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制备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4.2.3 BA/AM/DAC接枝改性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表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含疏水基阳离子胶原蛋白的絮凝性能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5.1.2 P(C-AM-DAC-BA)絮凝效果评价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P(C-AM-DAC-BA)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2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3 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4 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3 P(C-AM-DAC-BA)絮凝性能及絮凝机理
        5.3.1 P(C-AM-DAC-BA)与CPAM絮凝效果的对比
        5.3.2 P(C-AM-DAC-BA)对COD_(cr)值的影响
        5.3.3 Zeta电位和pH的关系
        5.3.4 不同絮凝时间下的絮体形态
        5.3.5 P(C-AM-DAC-BA)絮凝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抗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评价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絮凝剂在抗盐方面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1.3 高分子絮凝剂在抗盐性上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思路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抗盐高分子絮凝剂可行性分析以及分子结构设计
    2.1 抗盐絮凝作用机理以及可行性分析
    2.2 抗盐高分子絮凝剂可行性分析
    2.3 抗盐高分子絮凝剂分子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盐絮凝剂的合成及合成工艺筛选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3.3 高分子絮凝剂基本性能评价
    3.4 絮凝剂合成工艺优化
        3.4.1 加料方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3.4.2 pH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3.4.3 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3.4.4 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3.4.5 物质的量配比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3.5 高分子絮凝剂的表征
        3.5.1 红外光谱分析
        3.5.2 扫描电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絮凝剂抗盐效果评价
    4.1 絮凝实验研究
        4.1.1 絮凝剂分子量对抗盐絮凝效果的影响
        4.1.2 絮凝剂阳离子度对抗盐絮凝效果的影响
        4.1.3 絮凝剂加量对抗盐絮凝效果的影响
        4.1.4 pH对抗盐絮凝效果的影响
        4.1.5 水解度对抗盐絮凝效果的影响
        4.1.6 与其他絮凝剂的抗盐絮凝效果比较
        4.1.7 钙镁离子对抗盐絮凝的影响
        4.1.8 提高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效果的技术措施的探究
        4.1.9 压裂返排液的验证和对比实验
        4.1.10 与现场油田废水验证与对比试验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抗盐絮凝作用机理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不同程度的交联对抗盐絮凝效果的影响
    5.4 交联与未交联高分子絮凝剂的比较
    5.5 互配比较
    5.6 Zeta电位测试
    5.7 扫描电镜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高分子接枝阳离子型絮凝剂的制备及絮凝性能研究[D]. 张旺. 西北大学, 2021(12)
  • [2]多活性基团絮凝剂的合成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处理研究[D]. 王韬.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3]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柴逢鑫. 山东大学, 2021(09)
  • [4]造纸污泥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制备、效能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康鹰. 山东大学, 2021(11)
  • [5]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器制备聚铁基絮凝剂及安全分析[D]. 孟文巧.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6]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除铜响应面优化与模型建立[D]. 严亚萍.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紫外光-H2O2引发聚合壳聚糖基改性絮凝剂及其应用研究[D]. 陈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8]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絮凝脱色的研究[D]. 王汉昌.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9]基于工业明胶改性阳离子胶原蛋白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D]. 代春吉. 陕西科技大学, 2019
  • [10]抗盐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评价与机理研究[D]. 胡承志.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研究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