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词

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词

一、为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论文文献综述)

唐朝海[1](2020)在《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抗战史迹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不仅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人们吸取精神文化的良田,同时也是遗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形势下,抗战史迹的利用应顺应体验经济时代发展潮流,游客在抗战史迹游览过程中的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类型、因素影响程度及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方法,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研究问题。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文献调研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计算机辅助模拟发、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经济体验学、心理体验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以广州抗战史迹为研究对象,以公众体验为研究主体,提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研究结论显示:(1)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维度分为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2)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为4个基准层,9个次基准层以及31个评价因子。基准层权重排序:文化体验>景观体验>活动体验>设施体验,次基准层权重排序:精神文化>环境空间>科技展示活动>景观元素>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表演活动>管理设施>自然条件。31个评价因子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抗战历史了解、空间类型、多媒体互动类型、遗址建筑与构筑物,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比最大。最后提出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及建立计算模型公式。通过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得出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同时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目前影响广州抗战史迹体验质量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五个提升策略,包括:(1)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2)景观体验提升策略;(3)活动体验提升策略;(4)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5)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本文研究最终得到四个方面成果,分别是(1)确定公众体验评价影响因素;(2)构建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3)公众体验评价体系实证及应用;(4)提出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刘亚琼[2](2020)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文中指出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红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跨区域遗产类型逐渐受到重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但是目前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并不充分,现有研究中对红色文化遗产的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类型复杂等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利用以点状革命文物为主,并且保护利用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严重。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突破文物保护的概念,将文物、乡村、自然环境与红色文化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如何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界线,形成红色文化片区,如何将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适应,与区域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本研究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景观”理念,将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整合形成系统,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分层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空间层次下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策略,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首先针对目前红色文化遗产特性认知不足、保护开发碎片化等问题,在对红色文化遗产特性重新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文化景观的理念,分层次整合各类红色文化遗产要素,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的红色文化景观结构框架,形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大别山区域、红安县、村镇单元三个层面,从不同深度梳理红色历史脉络,提取不同层面下红色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并从数量、类型、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段的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分布特征以及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各层面之间上下指导,互相衔接。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作为跨区域的红色历史文化空间,以红安新县红色文化景观极核中心最为突出,红安县层面是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村镇单元层面则是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的红色文化景观单元。最后,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该框架分区域、市县、村镇三个研究层级,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管理方面,构成历史文化展示系统、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空间管理系统。不同层级之间上下传导,逐级传递,各个系统之间相互支撑,互为依据。其中,大别山区域层面强调区域协同,红安县侧重城乡统筹,村镇层面主张山水林田村(镇)一体化。

陈杰[3](2019)在《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歌谣渊源于人类劳动的呼声,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歌谣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时至近代,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路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部分知识分子将目光转移至与民众联系密切的歌谣,发起歌谣运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也参与其中,他们受俄国民粹派思想和十月革命影响,发动了深入基层进行民众启蒙的“到民间去”运动。加之左翼知识分子极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文艺大众化,合力助推了歌谣的政治化倾向。中国共产党后来倡导和创作的革命歌谣,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将传统歌谣政治化和革命化的产物。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重要苏维埃区域,该苏区位于中国南北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开放、多元、包容的传统歌谣。鄂豫皖边区革命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关于歌谣宣传教育策略的引导下,当地党组织在早期革命实践中逐步意识到歌谣的宣传效力并在全区加以推广,形成了以革命知识分子为先导,文化宣传干部为主体,普通工农群众为补充的革命歌谣创作群体。革命歌谣的创作是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的产物,一方面借鉴传统歌谣的曲调、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填入大量表现革命性和现代性的新内容,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文化色彩的共产主义革命文艺形式。在革命歌谣创作群体与苏区民众的广泛互动下,鄂豫皖苏区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革命歌谣传播体系,即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和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这种传播体系呈现出上级组织与底层民众相结合,自觉与自发相结合,现代传播路径为主、传统传播形式为辅的特点。革命歌谣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改变以及表达不同革命情感的需要,在歌词、曲调上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革命歌谣的演唱形式,增强了其表现力和传播力。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和广泛传播,旨在对苏区民众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意识形态形塑,通过革命化改编的歌词对苏区民众进行现代民主、自由、平等和共产主义思想启蒙。革命歌谣形塑和启蒙的本质是对普通民众进行革命动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在不同场景中动员效果如何要看民众的反应,即民众如何应对革命歌谣的动员。在复杂的战争环境中,苏区民众面临着“公”与“私”的权衡和博弈。在苏维埃政权的因势利导下,大批民众能够接受革命歌谣的集体主义观念而积极参加、拥护革命,然而也有部分民众基于个人家庭、情感等“私情”考虑而没有响应革命歌谣的宣传和动员。苏区政府为了应对民众的消极反应,及时采取教育、制度、组织、物质、法律等多种途径弥补革命歌谣动员的局限,最大限度保证苏区民众沿着革命动员的方向行进,反映出以革命歌谣为媒介的政治与社会互动的复杂性。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类型的歌谣,具有其独特性。一是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偏重实践性而缺乏理论阐释,偏重通俗性而缺乏专业水准,具有极强的地域传统文化烙印。二是与国民党统治区的歌谣相比,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缺乏整体规划,但更加契合实际;创作群体层次普遍较低,但更接近民众心理;宣传具有地域性,但对地方民众记忆影响深远。实践性、通俗性、地域性是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创作和运用过程中最显着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成为历史记忆,不同文化群体基于保存革命记忆、政治宣传以及学术研究等不同动机,在鄂豫皖边区范围内发起三次革命歌谣搜集和整理热潮,并通过文本形式对革命记忆加以定型,完成由交往记忆向文化记忆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由于政治导向、记忆局限以及新民歌创作等因素影响,出现了有意或无意重构革命歌谣的现象,以服务于强化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形塑的需要。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歌谣政治化产物的革命歌谣始终围绕着政党和国家发挥不同的政治功能。步入二十一世纪,革命歌谣对于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战争年代中共运用革命歌谣进行思想宣传和民众动员的实践和经验,或许能够为新时代中共意识形态重返民间文化和民众心理提供有益借鉴。

宋苗佳[4](2018)在《郑州地名语言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郑州地名在我国中部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郑州地名以三音节和四音节为主要语音形式,灵活运用序数词和方位词,多处采用借代、比喻、用典、夸张等辞格。郑州地名的形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郑州地区所特有的地形地貌、工农业生产、水陆交通、军事斗争、文化传承等都是郑州地名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统计分析显示,在郑州地名体系中,反映姓氏宗族等血缘关系的最多,反映山川河泽等地理环境的次之,第三是反映传统手工业生产及商业活动等经济行为的,最后是反映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及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类型的。郑州地名的历史演变,有些可归因于行政区划的变动或城市新街区的兴建,有些可归因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有些可归因于追求地名简单直观或语音、文字大众化的动机。郑州地名变迁的历史就是郑州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迁的历史。为了传承地名文化,规范新地名命名,应建立健全地名规范管理和地名文化建设的法规体系,建立完善地名命名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黄琴诗[5](2014)在《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资源评价、资源有偿使用、资源永续利用的核心问题。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上着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几经兴盛和衰败,历经两千余年极为缓慢而又不间断的发展和演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吸精纳粹,最终形成现今独特的历史人文风景。本文以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历程,为纵向线索阐述楠溪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总结楠溪江人文景观的地域特色和来龙去脉,形成清晰的文章脉络与构架;横向以自然、经济、文化等因子为切入点,以社会发展、人口迁移、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因子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各个历史时期风景名胜演化的共同因素、阶段性因素以及个别因素,理清楠溪江风景名胜演化的影响因子、作用机制和演变规律,探讨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的内在动力,最终对风景名胜资源起到有效保护与利用的作用。通过对楠溪江风景资源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的分期与特点,探索了各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对不同时期风景变迁的影响,指出风景名胜区内日益突出的“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等问题,为理解、保护、合理利用风景资源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并探讨了新时期延续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历史文脉的重要性和策略。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变迁就像一条河,从源头流下来,过程中有些文化因素已被历史大浪所淹没,再也没有了。然而,其基本文化形态和民风民俗却不曾流失,积为传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积淀延承得愈发深厚,倍显珍贵璀璨。

李良[6](2013)在《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良好的城镇景观布局及景观形态能够带来舒适、惬意、宜居的居住环境,这正是城镇建设的终极目标。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摸索,很多学者对当前的城镇建设提出诟病,指出生态、宜居、诗意、个性、文化才是城镇景观的必备素质,历史时期中国的一些城镇在这些方面均很出色。重庆城镇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南经济开发与城镇规划的风向标。区域内有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存了大量历史景观遗存,景观类型多样。参照景观遗存与历史文献记载等资料,可以勾勒出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的面貌。因此,本文以重庆为研究区域。以景观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城镇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进行复原,建立若干景观横切面,并分析不同时期的景观特征;对其演变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以期理解历史时期的景观面貌,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希望能够对重庆城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也为全国城镇的建设提供借鉴。对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面貌的复原,主要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有价值的材料,加以归纳、推理,甄别后加以使用,力求景观复原尽量接近真实。但对唐宋以前城镇景观的记载十分匮乏,则需要运用考古材料更客观、准确地认识历史。通过实地探查,可以发现一些历史景观遗迹,特别是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以及重庆城镇保存良好的古建筑、石刻、街道等。并通过田野考察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修正传世文献的谬误之处,使研究成果更加准确。再运用图样、表格、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历史时期城镇景观的面貌,也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本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复原历史时期的城镇景观,包括景观格局、自然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等内容,在复原的基础上总结不同时期城镇景观的特征并探究景观变迁的规律。二是对现留存历史城镇景观的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三是反思城镇景观的构建;现代与传统,一般与个性的关系。

肖耀堂[7](2002)在《为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文中研究表明

二、为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广州抗战史迹价值及保护利用问题
        1.1.2 关于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抗战史迹
        1.3.2 广州抗战史迹
        1.3.3 体验
        1.3.4 公众体验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4.1 国内外文化遗址发展历程
        1.4.2 国内外公众体验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5 研究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内容
        1.6.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6.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1.6.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1.6.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提升策略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调研法
        1.7.2 实地调查法
        1.7.3 问卷调查法
        1.7.4 计算机辅助模拟法
        1.7.5 实证研究法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体验经济理论
        2.1.2 心理体验理论
        2.1.3 景观美学理论
        2.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2.2 评价目的与原则
        2.2.1 评价目的
        2.2.2 评价原则
    2.3 影响因素分析
        2.3.1 文化体验因素分析
        2.3.2 景观体验因素分析
        2.3.3 活动体验因素分析
        2.3.4 设施体验因素分析
    2.4 评价指标框架构建
    2.5 评价指标选择及评价标准
        2.5.1 德尔菲法
        2.5.2 评价标准
    2.6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2.6.1 层次分析方法思路和流程
        2.6.2 评价指标权重总体分析
        2.6.3 基准层权重分析
        2.6.4 次基准层权重分析
        2.6.5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2.7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及计算模型
        2.7.1 评价指标分值设定
        2.7.2 模糊计算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3.1 广州抗战史迹背景概况
        3.1.1 社会经济政治现状分析
        3.1.2 相关政策法规指导
        3.1.3 自然条件分析
    3.2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调查
        3.2.1 调研范围与内容
        3.2.2 调研思路与方法
        3.2.3 广州抗战史迹历史沿革
        3.2.4 广州抗战史迹分布及类型特征
        3.2.5 广州抗战史迹保护利用状况特征
        3.2.6 典型案例分析---以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为例
    3.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现状满意度调查问卷
        3.3.1 调查对象
        3.3.2 问卷基本情况
        3.3.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3.4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3.4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存在问题
    3.5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3.5.1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分析
        3.5.2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应用
        3.5.3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权重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提升策略建议
    4.1 文化主题体验提升策略
        4.1.1 区分史迹主题主次关系
        4.1.2 明确公众体验主题
    4.2 景观体验提升策略
        4.2.1 区域性规划提升策略
        4.2.2 建设纪念性场所,完善抗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2.3 营造逼真景观体验空间
    4.3 活动体验提升策略
        4.3.1 实行数字化建设,构建网络宣传平台
        4.3.2 充分利用抗战史迹,组织相关的公祭、拜谒等纪念活动
        4.3.3 激发游客活动参与策略
    4.4 提供优质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策略
        4.4.1 完善配套设施,注重抗战纪念品开发
        4.4.2 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4.5 加快完善史迹保护措施策略
        4.5.1 保护技术路线
        4.5.2 已登记为文物类的抗战史迹保护策略
        4.5.3 未定级为文物的抗战史迹保护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广州抗战史迹现状一览表
附录B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咨询表
附录C 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体验问卷调查
致谢
附件

(2)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遗产体系: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国遗产体系扩展、内涵深化的自然结果
        1.1.2 整体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
        1.1.3 活化利用:红色文化遗产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从“革命文物”到“红色文化遗产”,界定红色文化遗产的特性
        1.2.2 从“红色文化遗产”到“红色文化景观”,分层次研究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现状环境特征
        1.2.3 分层次探索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1 红色文化遗产概念界定
        1.3.2 研究时间范围界定
        1.3.3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3.4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背景下大别山区域研究
        2.1.1 全国红色历史脉络梳理
        2.1.2 大别山区域:国家级历史文化空间
    2.2 红色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
        2.2.1 全国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现状
        2.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2.3 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2.3 红色文化遗产的特征
        2.3.1 遗产价值特征
        2.3.2 内涵属性特征
        2.3.3 构成要素特征
        2.3.4 时空分布特征
    2.4 “红色文化景观”的提出
        2.4.1 “景观”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2.4.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研究红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4.3 “红色文化景观”概念内涵
    2.5 小结
第三章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3.1 大别山区域的历史环境
        3.1.1 大别山区域自然环境:山川交错,水网密布
        3.1.2 大别山区域政治军事:华中战略要地,南北咽喉
        3.1.3 大别山区域社会结构:多元文化交融,聚族而居
        3.1.4 大别山区域社会经济: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剥削严重
        3.1.5 大别山区域道路交通:西控平汉,驿路纵横
    3.2 大别山区域的红色历史脉络
        3.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早期党组织与革命活动
        3.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3 抗日战争时期:豫鄂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3.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原解放区的发展
    3.3 大别山区域各类红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3.3.1 红色山水环境概况
        3.3.2 红色村镇群落分布概况
        3.3.3 红色事件空间分布概况
    3.4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历时分布特征
        3.4.1 大革命时期:以红安为核心零星扩散
        3.4.2 土地革命时期:一带一片一环三组两心
        3.4.3 抗日战争时期:沿平汉铁路、长江红色文化景观轴
        3.4.4 解放战争时期:沿鄂豫皖边红色文化景观带
    3.5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景观的整体空间格局特征
        3.5.1 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两轴两片、一环三组一心
        3.5.2 红色文化景观核心:红(安)新(县)
    3.6 大别山区域的现状基础条件
        3.6.1 交通条件:外联内不通
        3.6.2 社会经济: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原经济洼地
        3.6.3 生态环境: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3.7 小结
第四章 红安县和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1 红安县的历史环境
        4.1.1 红安县的自然环境:大别山地缘中心
        4.1.2 红安县的社会结构:宗族同源的村镇网络
        4.1.3 红安县的社会经济:湖北首富县
        4.1.4 红安县的交通体系:公路-水运十字格局
    4.2 红安县的红色历史发展脉络
        4.2.1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黄安县早期党组织和革命运动
        4.2.2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4.2.3 抗日战争时期:安礼、安麻、陂安南抗日根据地
        4.2.4 解放战争时期:黄安解放区
    4.3 红安县红色乡镇类型及分布特征
        4.3.1 红安县红色乡镇分类
        4.3.2 红安县各类红色乡镇分布概况
    4.4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历时性研究
        4.4.1 大革命时期:以城关镇和七里坪为中心点状散射
        4.4.2 土地革命时期:“哑铃状”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结构
        4.4.3 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县域边界的“环状”分布
        4.4.4 解放战争时期:南北向景观带
    4.5 红安县红色文化景观整体空间格局
        4.5.1 整体空间结构:一轴一环两片两核
        4.5.2 变迁特征:层级性、流动性、集群性
        4.5.3 以村镇为单元的城乡一体的红色文化景观片区
    4.6 村镇单元内部红色文化景观研究
        4.6.1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要素分类
        4.6.2 村镇单元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4.7 村镇单元的现状城乡环境研究
        4.7.1 交通条件:对外趋向武汉,对内连通不足
        4.7.2 社会经济:机遇良好,贫困问题严重
        4.7.3 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不均衡,空心村问题严重
        4.7.4 差异化的城乡基底环境
    4.8 小结
第五章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5.1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研究思路
        5.1.1 “区域-市县-村镇”多层次立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框架
        5.1.2 “红色文化景观”理念下保护目标及原则
    5.2 大别山区域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2.1 引入“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建“大别山红色历史文化公园”
        5.2.2 大别山区域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展示框架
        5.2.3 协调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5.2.4 跨区域协同管理
    5.3 红安县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3.1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框架
        5.3.2 城乡一体化的红色产业布局
        5.3.3 城乡一体化的交通设施建设
        5.3.4 城乡一体的管理平台
    5.4 村镇单元层面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5.4.1 山水林田村(镇)整体保护展示
        5.4.2 差异化的村镇功能产业活化
        5.4.3 多元参与,精准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红色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景观
        6.1.2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6.1.3 分层次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策略
    6.2 主要创新点
        6.2.1 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特征
        6.2.2 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遗产整合利用方式的创新
        6.2.3 大别山跨区域红色文化景观格局研究
        6.2.4 分层级的红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发展框架研究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缘起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中的歌谣
        一、歌谣的缘起
        二、鄂豫皖边区的传统歌谣
    第二节 国际革命文艺导向
        一、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欧洲文艺的革命化倾向
        二、二十世纪初期苏俄革命文艺的兴起
    第三节 国内歌谣运动影响
        一、歌谣运动的发起与社会反响
        二、“到民间去”运动与歌谣政治化
        三、革命文学主张与文艺大众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创作
    第一节 创作由来——革命歌谣创作的提出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歌谣宣传功能的认知
        二、鄂豫皖边中共党组织对革命歌谣创作的倡导
    第二节 谁来创作——创作群体的社会构成
        一、早期革命知识分子
        二、文化宣传干部
        三、普通工农群众
    第三节 如何创作——传统与现代融合共生
        一、借鉴传统歌谣曲调形式进行创作
        二、借鉴西方革命歌曲进行创作
        三、根据革命形势进行新歌谣创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传播与流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传播路径
        一、以报刊歌本为载体的大众传播
        二、以宣传队为载体的组织传播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育传播
        四、以普通民众为载体的口头传播
    第二节 革命歌谣传播中的流变
        一、革命歌谣传播中歌词的变异
        二、革命歌谣传播中曲调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形塑、启蒙与动员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形塑
        一、对工农的形塑
        二、对妇女的形塑
        三、对干部的形塑
        四、对士兵的形塑
        五、对青少年儿童的形塑
    第二节 革命理想——歌谣中的启蒙观念
        一、革命歌谣中的民主观念
        二、革命歌谣中的自由观念
        三、革命歌谣中的平等思想
        四、革命歌谣中的共产主义观念
    第三节 歌谣动员、民众反应与政府因应
        一、对工农的动员与因应
        二、对妇女的动员与因应
        三、对士兵的动员与因应
        四、对青少年儿童的动员与因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第一节 鄂豫皖苏区与中央苏区革命歌谣对比研究
        一、改编利用传统歌谣理论基础的异同
        二、革命歌谣改编创作机制的异同
        三、革命歌谣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异同
    第二节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与国民党统治区歌谣对比研究
        一、指导思想和政治动机的异同
        二、创作模式和歌词内容的异同
        三、传播路径和宣传效果的异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的搜集、整理与重构
    第一节 革命歌谣的搜集与整理
        一、基于民间记忆保存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二、基于政治宣传导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三、基于学术研究取向的革命歌谣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革命歌谣的重构
        一、凸显政治导向的革命歌谣重构
        二、受制于记忆局限的革命歌谣重构
        三、基于新民歌创作的革命歌谣重构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传承和创新:革命歌谣与传统文化
    二、革命歌谣宣传动员与地方实践
    三、革命记忆与歌谣政治功能的延续
附录 鄂豫皖苏区原始革命歌谣名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郑州地名语言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郑州的地理历史概况
        一 地理概况
        二 历史概况
    第二节 地名研究现状
        一 古代的地名研究
        二 近现代地名研究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一 研究意义
        二 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语料来源
第二章 郑州地名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郑州地名的语音
        一 音节表现
        二 平仄搭配
    第二节 郑州地名的词汇
        一 一般地名的词汇构成
        二 郑州地名中通名的词汇分析
        三 郑州地名中专名的词汇分析
    第三节 郑州地名的修辞
        一 借代
        二 比喻
        三 用典
        四 夸张
第三章 郑州地名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郑州地名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
        一 地形因素
        二 经济因素
        三 交通因素
        四 军事因素
        五 文化因素
    第二节 郑州地名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一 宗族观念
        二 宗教信仰
        三 名人崇敬
        四 幸福憧憬
第四章 郑州地名的变迁及规范化思考
    第一节 郑州地名的变迁
        一 郑州地名的历时演变
        二 郑州地名变迁的原因探析
    第二节 郑州地名进一步规范化的思考
        一 郑州地名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 关于郑州地名规范化建设的建议
        三 加强郑州地区地名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第五章 结语
附录1 郑州市居委会地名一览表
附录2 郑州市主要街道路名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研究的意义
        1.1.2 楠溪江风景名胜的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概况
        1.3.2 县域历史沿革
        1.3.3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七大景区
        1.3.4 古代六大景群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及其相关资料的收集
        1.4.1.2 视觉影像照片记录法和现场实测
        1.4.1.3 归纳总结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的分期与规律
    2.1 风景名胜变迁的分期与特点
        2.1.1 楠溪江风景名胜特点
        2.1.2 楠溪江风景名胜分期
        2.1.3 楠溪江风景名胜变迁原因
    2.2 风景名胜变迁的规律
        2.2.1 风景名胜变迁的文化生态机制
        2.2.2 风景名胜“点-树-网”的演变历程
3 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自然机制
    3.1 自然景观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质地史
        3.1.3 岩石概况
    3.2 自然景观成因
        3.2.1 地质因素
        3.2.1.1 地层
        3.2.1.2 断裂构造
        3.2.1.3 火山构造
        3.2.2 地貌因素
    3.3 水系特性分析
        3.3.1 流域分段概况及其特点
        3.3.2 一级支流及沿岸自然景观
        3.3.3 水文特性
    3.4 气候概况
    3.5 动植物资源
4 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文化机制
    4.1 价值观念——耕读文化
    4.2 社会组织——宗族社会
        4.2.1 楠溪传统建筑工艺现状
        4.2.2 楠溪江流域宗族变迁踪迹
    4.3 科学技术——人口大迁徙
    4.4 哲学思想——永嘉学派
5 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公元 300)
    5.1 历史背景
        5.1.1 新石器时代
        5.1.2 先秦时期
    5.2 文化的孕育
    5.3 罗浮双塔
    5.4 大若岩景区
        5.4.1 陶公洞
        5.4.1.1 陶公洞概况
        5.4.1.2 汉代
        5.4.1.3 三国时期
        5.4.2 登仙石
        5.4.3 赤水井
        5.4.4 萧王石殿
    5.5 小结
6 秦汉—南北朝时期(公元 300—公元 580)
    6.1 历史背景
    6.2 大若岩景区
        6.2.1 陶公洞
        6.2.2 白云岭
        6.2.3 石门台
        6.2.4 崖下库
    6.3 大楠溪景区
        6.3.1 大楠溪漂流
        6.3.2 滩林景观
    6.4 石桅岩景区
        6.4.1 陶姑洞
    6.5 小结
7 隋唐两宋时期(公元 580—公元 1200)
    7.1 历史背景
    7.2 大若岩景区
        7.2.1 陶公洞
    7.3 大楠溪景区
        7.3.1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
    7.4 小结
8 元明清时期(公元 1200—公元 1912)
    8.1 历史背景
    8.2 大若岩景区
        8.2.1 陶公洞
        8.2.2 十二峰
        8.2.3 萧王石殿
        8.2.4 百丈瀑
        8.2.5 藤溪诸瀑
        8.2.6 小若岩
        8.2.7 赤水亭
        8.2.8 埭头古村
    8.3 大楠溪景区
        8.3.1 胡公殿
        8.3.2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
    8.4 石桅岩景区
        8.4.1 岭上人家
    8.5 四海山景区
    8.6 小结
9 民国至今(公元 1912—至今)
    9.1 历史背景
    9.2 大若岩景区
        9.2.1 陶公洞
    9.3 大楠溪景区
        9.3.1 狮子岩
        9.3.2 太平岩
        9.3.3 楠溪江中下游古村落
    9.4 石桅岩景区
        9.4.1 石桅岩
        9.4.2 小三峡
        9.4.3 红军哨卡
        9.4.4 水仙洞
        9.4.5 麒麟峰
    9.5 四海山景区
    9.6 社会经济概况
        9.6.1 行政范围
        9.6.2 人口地理分布
        9.6.3 劳动力产业结构
        9.6.4 工农业总产值
        9.6.5 生活与教育水平
        9.6.6 旅游业发展与景区建设
    9.7 风景资源统计
        9.7.1 种类与数量
        9.7.2 自然景观
        9.7.3 人文景观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致谢

(6)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
        1. 复原历史时期城镇景观面貌
        2. 探究历史时期城镇景观变迁
        3. 衔接重庆城镇景观的历史文脉
        (三) 研究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 关于历史城镇地理与城镇景观的研究
        (二) 关于重庆历史城镇景观的研究
        (三) 相关研究还存在的不足
        1. 城镇景观研究的内容体系较为散乱
        2. 城镇景观研究广度还需要拓展
        3. 城镇研究的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4. 对历史景观遗存的价值估计不足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重庆的概念
        (二) 城镇的概念
        (三) 城镇景观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
        (一) 传世文献逻辑推证法
        (二) 考古材料运用法
        (三) 田野调查法
        (四) 图表法
        (五) 比较分析法
第一章 明清以前的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一) 先秦时期—城镇发展的雏形
        (二) 秦汉时期—初具规模的城镇格局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动荡发展中的城镇
        (四) 唐宋时期—城镇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特征
        (一) 先秦时期—沿江而建
        (二) 秦汉晋南北朝时期—两翼拓展
        (三) 唐宋时期—渝西崛起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明代以前重庆山景观
        (一) 重庆山之秀美
        (二) 重庆山之神秘
        (三) 重庆山之宝藏
        二、水文景观
        (一) 长江之景观
        (二) 水池之景观
        (三) 泉之景观
        三、城镇绿地系统
        (一) 城镇周边茂密的原始森林
        (二) 景观植物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景观
        (一) 景观建筑
        (二) 祠庙
        二、街巷与交通
        (一) 街巷
        (二) 交通
        三、田园
        (一) 稻田
        (二) 园林
        四、特色景观元素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
        (一) 不筑城垣而形制初具的先秦时期城镇
        (二) 战祸之下发展维艰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镇
        (三) 渝西兴起与草市镇繁荣的唐宋时期城镇
        二、城镇选址特点
        (一) 扼危居险占领夔巫军事防御高地
        (二) 依托过境贸易形成舟车集散节点
        (三) 依山襟水建立山水城镇雏形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民用地空间
        (三) 商业用地空间
第二章 明清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数量
        (一) 复建—明代城镇数量
        (二) 繁荣—清代城镇数量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
        (一) 明代概况
        (二) 清代概况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山
        (一) 山景自然之美
        (二) 山上的寺观
        (三) 山上的军事景观
        (四) 明清“八景”与时人对山景之美的重视
        二、水
        (一) 城市供水系统
        (二) 城镇消防设施
        (三) 城镇水患
        (四) 重庆“八景”中的水文景观
        三、林相
        (一) 人口增长对林相的破坏
        (二) 经济发展对林相的影响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
        (一) 公署
        (二) 亭台楼阁
        (三) 官方祠庙
        (四) 寺观
        二、街道交通
        (一) 街道
        (二) 交通状况
        三、田园景观
        (一) 城镇周围之稻田景观
        (二) 园林景观
    第四节 景观特点与结构
        一、城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 砖石城墙的修筑及城市面积的拓展
        (二) 城镇人口规模的大幅度扩张
        二、城镇选址特点
        (一) 控两江要冲筑城以增军事防御之能
        (二) 枕山临水仍是城镇布局重要特征
        (三) 贸易地位与交通区位加深对城镇选址的影响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民用地空间
        (三) 商业用地
        (四) 教育用地
第三章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第一节 城镇景观格局
        一、城镇数量
        二、城镇体系与规模
        (一) 城镇体系
        (二) 城镇规模
        三、城镇分布
    第二节 自然景观要素
        一、山景
        二、水
        (一) 河流景观
        (二) 水利景观
        (三) 温泉景观
        (四) 民国人们对重庆城镇水景之美的认同
        三、林相
    第三节 人文景观要素
        一、建筑景观
        (一) 城墙
        (二) 政府建筑
        (三) 祠庙景观
        (四) 纪念碑
        二、街巷及交通
        (一) 街巷
        (二) 交通
        三、田园
        (一) 田地景观
        (二) 公园
        (三) 私家园林
    第四节 民国时期重庆城镇的景观结构特征
        一、城镇选址特点
        二、城镇发展阶段特征
        (一) 城镇面积的扩大
        (二) 城镇人口的剧增
        三、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一) 军政用地空间
        (二) 居住与工商业用地空间
        (三) 公共用地
第四章 重庆城镇景观特征及其变迁规律
    第一节 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特征
        一、先秦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二、秦汉晋南北朝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三、唐宋时期重庆城镇景观
        四、明代重庆城镇景观
        五、清代重庆城镇景观
        六、民国时期城镇景观
    第二节 重庆城镇景观变迁规律
        一、景观格局
        二、自然景观要素
        三、人文景观要素
        四、景观结构
第五章 重庆城镇现留存的景观价值
    第一节 现留存重庆城镇景观状况
        一、自然景观
        (一) 山景
        (二) 水景
        (三) 林景
        二、人文景观
        (一) 城墙与城门
        (二) 祠庙景观
        (三) 石刻、石像、碑刻、摩崖造像
        (四) 街道
        (五) 民居
        (六) 军事寨堡、关防景观
        (七) 桥梁景观
        (八) 革命文物景观
    第二节 现留存景观的价值
        一、提供经济史、战争史、建筑史等珍贵参照的历史价值
        二、创造地产、旅游产业巨大效益的经济价值
        三、体现地域文明与传统民俗特色的文化价值
        四、蕴含以石刻、民居审美体验为主的艺术价值
        五、彰显山水交融、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
结语:从历史景观到现代景观—关于景观构建的反思
    一、现代与传统
    二、一般与个性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类
    二.现代文献类
后记

四、为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抗战史迹公众体验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唐朝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大别山区域红安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特性及整体保护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红色文化景观”理念[D]. 刘亚琼. 东南大学, 2020(01)
  • [3]歌谣与政治:鄂豫皖苏区革命歌谣研究[D]. 陈杰. 郑州大学, 2019(07)
  • [4]郑州地名语言与文化研究[D]. 宋苗佳.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 [5]楠溪江风景名胜历史变迁调查研究[D]. 黄琴诗.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6]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D]. 李良. 西南大学, 2013(02)
  • [7]为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J]. 肖耀堂. 源流, 2002(01)

标签:;  ;  ;  ;  

黄村地区革命烈士陵园题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