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损伤治疗经验

吸入性损伤治疗经验

一、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涛,沈余明,田彭,杜伟力,尹凯[1](2021)在《氯乙烯爆燃烧伤患者的治疗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氯乙烯爆燃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选择2019年4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例氯乙烯爆燃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前于当地医院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入院后皮肤烧伤创面给予常规换药及植皮手术等治疗,吸入性损伤给予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雾化吸痰,静脉输抗菌素预防肺部感染,伤后1~2周,3例患者均有较多大块气管内蜕膜组织脱落排出,予以加大雾化力度并较频繁气道灌洗,避免大块坏死组织堵塞气道,定期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加强小气道管理。伤后2~3周患者呼吸情况明显好转后拔除气管套管。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患者眼部感染,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促进角膜修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对症保肝治疗。记录3例患者救治效果及皮肤烧伤创面植皮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出院后8个月电话随访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吸入性损伤所致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双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氯乙烯中毒造成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者均救治成功并痊愈出院,双手植皮均成活良好,头面颈部、双上肢未植皮创面大部分伤后2~3周愈合,散在小范围Ⅲ度创面(考虑盐酸烧伤)经1个月余换药痊愈。出院后8个月电话随访,3例患者烧伤创面移植皮片轻度挛缩,弹性尚可,功能无明显受限,植皮边缘及超过3周愈合创面瘢痕增生明显。1例声带粘连患者出院后4个月行声带粘连松解手术,声音较术前有所恢复,但仍有嘶哑,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黏膜瘢痕挛缩,轻度狭窄,中度体力活动有憋气症状;另2例患者均有严重气管狭窄,其中1例患者于出院后3个月时突发呼吸道梗阻,抢救成功后现成植物状态,另1例患者于出院后2个月时因气管狭窄行球囊扩张后好转,随访时因气管再次狭窄准备近期行支架手术。3例患者双眼烧伤均遗留不同程度角膜薄翳,对视力造成一定程度影响,氯乙烯中毒造成的肝功能损伤恢复良好,未再出现肝功异常。结论氯乙烯爆燃烧伤患者皮肤烧伤治疗与一般火焰烧伤相同,但应注意局部伴有较深盐酸烧伤创面,且除有皮肤烧伤外,还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及角膜烧伤和氯乙烯中毒,其中吸入性损伤对呼吸道黏膜损伤重,治疗难度较大且预后不良,治疗期间应注意气管内膜脱落堵塞气道及愈后密切随访严防气道狭窄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李嘉琪[2](202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烟雾吸入性损伤肺部炎症》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减轻伤后肺部炎症是对烟雾吸入性损伤早期进行治疗的关键所在。本课题从体内、体外实验观察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可能存在的炎症调控和肺保护作用,探究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临床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提取并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流式细胞术、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对其进行鉴定。2.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培养至P3-P5代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外泌体。通过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检测外泌体粒径分布,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的表达,对外泌体进行鉴定。3.利用烟雾发生装置使SD大鼠吸入烟雾致伤,构建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模型。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测定肺组织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收集肺泡灌洗液以BCA法进行蛋白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炎症因子表达。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肺部炎症的调控作用。4.利用烟雾提取物损伤NR8383细胞(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构建烟雾致伤的细胞模型。RT-qPCR测定炎症因子mRNA表达。免疫荧光测定各组的M1/M2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蛋白表达差异,以了解巨噬细胞的极化情况。5.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R8383细胞中,NF-κB/STAT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成功提取并培养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呈现出特异性的干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结果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成骨/成脂诱导后在光镜下看到诱导成功的特征形态。2.成功提取到外泌体,NTA结果显示粒径分布在50-250nm,电镜结果显示为一系列直径小于100nm的圆型膜结构小囊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D9、CD63和CD81等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均为阳性。3.外泌体处理过的大鼠在烟雾吸入致伤后,相比于单纯烟雾吸入致伤的大鼠,肺泡结构较为完整,肺间隔增厚较少,出血炎症浸润较少;肺组织促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减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较高;肺泡灌洗液的蛋白浓度下降,促炎症因子TNF-α浓度减低,抑炎因子IL-10浓度升高。4.烟雾提取物损伤的NR8383细胞经过外泌体处理后,相比于单纯烟雾提取物损伤的细胞,促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减低,抑炎因子IL-10表达较高;免疫荧光显示M1表面标志蛋白i NOS荧光减低,M2表面标志蛋白Arg-1荧光增强。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于单纯烟雾提取物损伤的细胞,外泌体处理后IKB-α表达升高,NF-κB表达降低,p-STAT3表达降低,STAT3表达降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同时可以抑制NF-κB/STAT3通路的活化,从而降低促炎因子,减少肺部损伤,缓解烟雾吸入性损伤炎症,发挥肺保护作用。

蒋勇,王康安,王宝丽,胡伦阳,朱邦晖,伍国胜,孙瑜,夏照帆[3](2021)在《266例合并烧伤总面积小于30%体表总面积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局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合并烧伤总面积<30%体表总面积(TBSA)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结局。方法对2008年1月—2016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266例合并烧伤总面积<30%TBSA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地点、吸入性损伤致伤因素、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合并烧伤总面积、气管切开情况、气管切开时间、机械通气情况、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培养结果、总住院天数、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天数、呼吸道感染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住ICU天数、总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6例患者中男190例、女76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且<65岁(217例),常见的受伤地点是密闭空间,吸入性损伤最常见致伤因素是热空气,轻度和中度吸入性损伤较为常见,合并烧伤总面积为9.00%(3.25%,18.00%)TBSA。在111例接受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在被送至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接受了气管切开术。本组患者总住院天数为27(10,55)d,160例入住ICU患者住ICU天数为15.5(6.0,40.0)d,10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天数为6.0(1.3,11.5)d。11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过呼吸道感染,检出了548株共35种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入性损伤致伤因素、合并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中度和重度)、气管切开情况、机械通气情况和呼吸道感染情况是患者总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β=-0.198、-0.224、0.021、0.127、0.164、-0.298、0.357、0.447,95%置信区间=-0.397~-0.001、-0.395~-0.053、0.015~0.028、0.009~0.263、0.008~0.319、-0.419~-0.176、0.242~0.471、0.340~0.555,P<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行机械通气、有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总住院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0.146、0.383,95%置信区间=0.022~0.271、0.261~0.506,P<0.05或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致伤因素、合并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中度和重度)、气管切开情况(未行气管切开术、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情况、呼吸道感染情况是患者住ICU天数的影响因素(β=0.225、0.008、0.237、0.203、-0.408、-0.334、0.309、0.523,95%置信区间=0.053~0.502、0.006~0.010、-0.018~0.457、-0.022~0.428、-0.575~-0.241、-0.687~-0.018、0.132~0.486、0.369~0.678,P<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住ICU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0.440,95%置信区间=0.278~0.601,P<0.01)。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伤地点、吸入性损伤致伤因素(烟雾、化学气体)、合并烧伤总面积、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中度和重度)、气管切开情况(未行气管切开术、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呼吸道感染情况是患者机械通气天数的影响因素(β=-0.300、0.545、0.163、0.005、0.487、0.799、-0.791、-0.736、0.300,95%置信区间=-0.565~-0.034、0.145~0.946、0.051~1.188、0.001~0.009、0.127~0.847、0.436~1.162、-1.075~-0.508、-1.243~-0.229、0.005~0.605,P<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吸入烟雾、重度吸入性损伤、有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机械通气天数的独立危险因素(β=0.210、0.495、0.263,95%置信区间=0.138~0.560、0.143~0.848、0.007~0.519,P<0.05或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伤地点、合并烧伤总面积(10%~19%TBSA、20%~29%TBSA)、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中度和重度)、气管切开情况(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未行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情况是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比值比=1.079、0.815、1.400、1.331、1.803、1.958、0.990、0.320、3.094,95%置信区间=0.840~1.362、0.641~1.044、1.122~1.526、1.028~1.661、1.344~2.405、1.460~2.612、0.744~1.320、0.241~0.424、2.331~4.090,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机械通气是影响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4.300,95%置信区间=2.152~8.624,P<0.01)。结论合并<30%TBSA烧伤总面积的吸入性损伤人群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影响合并烧伤总面积<30%TBSA的吸入性损伤患者院内结局的因素包括吸入烟雾、吸入性损伤严重程度、行机械通气、有呼吸道感染。此外,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在降低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感染中有潜在价值。

陈丽[4](2021)在《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1例护理体会》文中认为重度烧伤是指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深Ⅱ度、Ⅲ度烧伤超过10%者,或烧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范围,但合并有休克、吸入性损伤或有较严重复合伤者[1]。吸入性损伤是指由于吸入大量的热蒸气、烟雾或者刺激性的化学气体所导致的呼吸道损伤,约占烧伤患者的5%~10%,重度吸入性损伤是烧伤早期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高达80%[2,3]。德阳市人民医院于2020年4月收治1例青年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集束化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王水雨[5](2020)在《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心率及酸碱度(pH)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心率及pH水平下降幅度,SpO2及PaO2水平升高幅度均显着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干预效果较理想。

邓李敏[6](2020)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8例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8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积极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者23例,其中17例能正常工作及生活自理,4例可从事轻体力劳动,2例生后无法自理需要人照顾,死亡5例。结论: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病死率较高,预后差,应密切观察,积极抗休克,早期行气管切开,纤支镜气道灌洗,早期呼吸机辅助呼吸,合理给氧,抗感染,营养支持免疫调节等,以降低死亡率。

蒋南红,王德运,陈斓,谢卫国[7](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方法 2020年2月1日—3月1日COVID-19疫情高发期间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21~63岁,入院时间为伤后2~4 h,烧伤总面积为1%~20%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1%~12%TBSA。其中1例重度吸入性损伤、2例轻度吸入性损伤、3例中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入院时体温均正常,近2周无发热、咳嗽。入院时,1例患者胸部CT示双肺下叶、左肺上叶见多发条片状及结节稍高密度影,2例患者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粗,其余患者胸部CT正常。入院后给予6例患者常规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注意防护,并参照COVID-19诊疗方案筛查COVID-19。伤后1、3、6、9 d取患者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降钙素原水平。伤后3、6 d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入院后记录患者体温。记录伤后1周内胸部CT检查结果和患者的预后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结果 (1)伤后1、3、6、9 d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9.8±3.8)×109/L、(17.2±3.4)×109/L、(13.3±3.1)×109/L、(11.1±1.6)×109/L,中性粒细胞分别为0.919±0.019、0.899±0.011、0.855±0.034、0.811±0.035,淋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0.65±0.18)×109/L、(0.65±0.24)×109/L、(0.91±0.34)×109/L、(1.23±0.42)×109/L,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49(0.36,1.64)、0.39(0.26,0.73)、0.28(0.18,0.33)、0.12(0.11,0.20)ng/mL;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绝对值于伤后6 d起恢复至正常值;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正常值。(2)伤后3、6 d, 6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6例患者体温波动范围为36.5~38.6 ℃。伤后1周内6例患者胸部CT未筛查出COVID-19典型影像学特征。治疗14~32 d,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应在做好医护防护的条件下救治,同时应积极排查病毒,减少医患感染COVID-19风险。

王海军,罗军,季建华,孟庆延,张军,郝光辉,汤峰,肖杰[8](2013)在《半数致死损伤程度与标准化病死率吸入性损伤样本病死率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半数致死损伤程度(LE50)和标准化病死率评估样本吸入性损伤病死率的结果比较。方法按标准选择样本。各样本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各自病例数,死亡数和病死率,3个变量分别进入SPSS软件概率单位回归的总量、响应量和刺激强度,分别用概率和逻辑模型计算各样本LE50。按率的标准化方法分别计算标准化总例数,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各自总例数,各样本标准化预期病死例数,和各样本标准化病死率。非参数多个和两个相关样本检验,分别验证所选样本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例数构成比和每两种计算结果之间的排序关系。以所有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为应变量,样本LE50值为自变量,曲线模型分别估计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与样本LE50值的关系。结果入选样本16个。概率回归两种类型计算同一样本LE50的结果不同,但在所比样本中高低排序顺位完全一致。16个样本标准化,同一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相比,相似、不同或差异明显。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低高排序与样本LE50值大小顺位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病死率R2=0.896,准化病死率R2=0.928)。样本标准化前后病死率越高,样本LE50值越小。结论 LE50客观预测样本病例总体死亡概率,可作为评估吸入性损伤样本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标准化病死率较单纯病死率更客观反映样本治疗效果。标准化前后样本病死率低高排序顺位与样本LE50值呈密切负相关关系。

吴炜,王金玮[9](2013)在《1566例氢氟酸灼伤病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索氢氟酸灼伤创面治疗的有效手段,为氢氟酸灼伤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电子检索2002年8月到2012年7月同方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氢氟酸灼伤病例,筛选后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结果共收录54篇文献(1 566例)。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现场冲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氢氟酸灼伤的治疗有积极作用,男性为氢氟酸灼伤完全治愈的保护因素,伤后3 d后入院为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发生灼伤的病人,应重视现场洗消和早期急救处理,及时使用弱碱并早期快速大剂量补钙,避免低血钙症和心率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于氢氟酸灼伤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王献珍,李毅[10](2012)在《高原地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总结90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因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85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创面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及时气管切开、湿化气道(雾化、滴入)、合理氧疗及其它综合治疗,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治疗有重要意义。

二、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氯乙烯爆燃烧伤患者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二、治疗方法及过程
    三、观察指标
结 果
讨 论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烟雾吸入性损伤肺部炎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药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干细胞提取与培养
        2.2.2 细胞传代
        2.2.3 细胞冻存与复苏
        2.2.4 流式细胞术
        2.2.5 BMSCs成骨成脂诱导与鉴定
        2.2.6 外泌体的提取
        2.2.7 外泌体的检测
        2.2.8 动物模型建立与分组
        2.2.9 肺组织H&E染色
        2.2.10 肺组织RT-qPCR检测
        2.2.11 BC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
        2.2.12 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
        2.2.13 外泌体示踪
        2.2.14 免疫荧光
        2.2.15 统计与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BMSCs的培养与鉴定
        3.1.1 BMSCs的培养
        3.1.2 BMSCs的鉴定
    3.2 BMSCs-EXO的鉴定
        3.2.1 BMSCs-EXO电镜下观
        3.2.2 BMSCs-EXO粒径分析
        3.2.3 BMSCs-EXO特异性蛋白检测
    3.3 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3.4 BMSCs-EXO对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3.4.1 肺泡灌洗液蛋白质含量
        3.4.2 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水平
        3.4.3 肺组织病理的改变
        3.4.4 肺组织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3.5 BMSCs-EXO对烟雾致伤的肺泡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
        3.5.1 BMSCs-EXO可被NR8383 细胞摄取
        3.5.2 烟雾提取物致伤NR8383 细胞模型的建立
        3.5.3 NR8383 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
    3.6 BMSCs-EXO缓解炎症的机制研究
        3.6.1 BMSCs-EXO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向M2 型极化
        3.6.2 BMSCs-EXO通过抑制NF-κB/STAT3 通路改善肺部炎症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外泌体介导急性肺损伤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1例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体会
    2.1 环境管理
    2.2 病情观察
    2.3 液体管理
    2.4 气道管理
        2.4.1 气切导管的固定
        2.4.2 气道的温化、湿化
        2.4.3 分泌物的引流
        2.4.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
        2.4.5 气囊管理
    2.5 皮肤护理
        2.5.1 眼部护理
        2.5.2 耳部护理
        2.5.3 口腔护理
        2.5.4 鼻部护理
    2.6 镇静镇痛管理
    2.7 营养管理
3 结论

(6)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8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抗休克治疗进行抗休克治疗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重中之重。
        1.2.2 吸入性损伤治疗
        1.2.3 抗感染治疗
        1.2.4 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
2 结果
3 讨论

(8)半数致死损伤程度与标准化病死率吸入性损伤样本病死率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方法与样本标准
    1.2 入选样本
    1.3 LE50
    1.4 标准化病死率
    1.5 同一样本3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排序关系
    1.6 准化前后病死率与样本LE50值的曲线估计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样本
    2.2 所有样本轻、中和重度例数构成比
    2.3 各样本LE50
    2.4 标准化病死率
    2.5 同一样本3种计算结果在所有样本的排序与相互关系
3 讨论
    3.1 标准化病死率
    3.2 样本LE50
    3.3 3种方法计算同一样本结果的相互关系

(9)1566例氢氟酸灼伤病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职业分布
        2.1.2 浓度及灼伤原因分析
        2.1.3 灼伤部位、深度及面积
    2.2 临床救治
        2.2.1 早期处理与入院时间
        2.2.2 治疗方法
    2.3 预后
        2.3.1 止痛及创面愈合时间
        2.3.2 并发症和后遗症
        2.3.3 病死率及死因分析
3 讨论

(10)高原地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早期充分给氧
        2.2 颈、胸部Ⅲ°环形烧伤患者
        2.3 检查项目
        2.4 气管切开
        2.5 机械通气
        2.6 雾化吸入
        2.7 气道湿化
        2.8 烧伤综合治疗
结 果
讨 论
    1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
    2 合理氧疗
    3 早期抗休克
    4 防治烧伤创面脓毒症
    5 营养支持

四、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氯乙烯爆燃烧伤患者的治疗体会[J]. 朱海涛,沈余明,田彭,杜伟力,尹凯.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1(04)
  •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烟雾吸入性损伤肺部炎症[D]. 李嘉琪. 南昌大学, 2021(01)
  • [3]266例合并烧伤总面积小于30%体表总面积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局分析[J]. 蒋勇,王康安,王宝丽,胡伦阳,朱邦晖,伍国胜,孙瑜,夏照帆.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4)
  • [4]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1例护理体会[J]. 陈丽. 基层医学论坛, 2021(03)
  • [5]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 王水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22)
  • [6]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28例治疗体会[J]. 邓李敏. 名医, 2020(12)
  •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J]. 蒋南红,王德运,陈斓,谢卫国. 中华烧伤杂志, 2020(07)
  • [8]半数致死损伤程度与标准化病死率吸入性损伤样本病死率的比较[J]. 王海军,罗军,季建华,孟庆延,张军,郝光辉,汤峰,肖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3(05)
  • [9]1566例氢氟酸灼伤病例临床分析[J]. 吴炜,王金玮.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04)
  • [10]高原地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体会[J]. 王献珍,李毅. 高原医学杂志, 2012(03)

标签:;  ;  ;  ;  ;  

吸入性损伤治疗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