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沉没的甲午的读书报告

问:沉没的甲午怎么样
  1.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读历史的视角也在逐步变化。现郑前在回头看来,在学校里接受的那些历史教育,只能算作是最肤浅的基础,根本无法滋养思想的成长。 现在看的历史书,大多都是注明了史料来源的,虽然史家难免持不同的观点,但毕竟有些客观的基础在。 《沉没的甲午》看似是一本题材沉重的书,讲的却是有趣的历史。 在甲午战争中,国人犯了很多错误。 从大一些的角度来说。 一、小看励精图志、锐意改革的日本,更过于低估它的野心。 甲午战争中,日本无论陆军还是海军,都是较为现代化的军队,且装备衫丛握精良。这个危机感极强的岛国,从很久之前就已着手策划夺取朝鲜和中国东北。战中,日本几近疯狂地增加军费和人员投入,事实上,如果中国的陆、海军能再坚持得更久一些,就能拖垮日本(这一经验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有效应用,呵呵)。无奈的是,当时日军已攻下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于扼住了京师的咽喉,光绪不得不签署降约。(抗日战争初期,国人是否迁都重庆的议论,其实就是在防止小日本故计重施啊!) 二、全无海防观念、没有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海军。 清 虽然投入重资,但实际上对北洋海军并不十分重视,书中有个活灵活现的或庆小插曲,丁汝昌在黄海大战前几天,因为北洋海军所烧燃煤成色极差,在与主管人张翼大闹意见。无奈这个张翼曾是光绪生父醇亲王的管家,背景极深.尽管身为堂堂水师提督,丁汝昌闹了半天,也动不了人家半根毫毛,海军就烧着劣质的燃煤上了战场。 至于小的角度,实在太多了,有机会再聊吧。 总的来说,《沉没的甲午》这本书的妙处在于,从史料中撷取一个个片断,用很生动的手法、很小的事件解读了“甲午”这样一场对于中国意义重大的战争。
问:沉没的甲午的相关信息
  1. 答: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备备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
    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兄誉终。中国清朝 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羡滚段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本文来源: https://www.lw27.cn/article/63e7ea16cb23f7f4060ced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