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录的通知

一、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庄乾[1](2020)在《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自然保护地是人为划定的区域,它通过法律等其他方式,使自然及其相关的生态服务得到长期保护。随着世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及自然生境的快速消失,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地。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在保护珍稀物种、生态系统、自然遗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其他自然保护地类型的建立,以及因各类自然保护地长期存在的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等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渐成为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自然保护地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地方自然保护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紧扣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较系统全面地综述了国内自然保护地发展的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海洋自然保护地是自然保护地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发展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地成为迫切需求。本文以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发展为例,在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和管理现状。结合海洋自然特征,论证分析了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空缺状况。为了促进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的多样化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厦门海岸带自然区域,将其作为海洋自然保护地的预选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参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等7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评价标准规范,构建了包括典型性等10项评价指标在内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问卷,对9处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从大到小依次是杏林湾湿地、下潭尾湿地、火烧屿、鳌冠岸线、小嶝岛、鳄鱼屿、同安湾西侧岸线、马銮湾湿地、海沧湾岸线。运用黄金分割优选法,筛选出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预选区,并提出准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将其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延伸的重要补充。在对准自然保护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准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及厦门湾跨行政区域生态廊道建设及建立相关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构建了包括准自然保护地在内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本文对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关研究依据,同时准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也补充了自然保护地理论,具有一定的创新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宏[2](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罗洁[3](2019)在《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解读可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对于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民族地区乡村而言,旅游的发展成为其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为了深化认识,进一步把握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实践工作的自觉性,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研究背景,以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广西龙胜龙脊景区为实例,以社区参与旅游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归纳总结法、访谈调研法,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了龙脊景区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及做法。将龙脊景区自1999年以来,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作为发展导向,在旅游开发管理、产业发展、文化保护、脱贫致富等方面产生突出成效所形成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可操作的运行体系称作“龙脊模式”,具体包括开发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扶贫模式、保护模式等。简而言之,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是民族文化带动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式发展旅游并促使文化及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各主体实现和谐多赢局面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践行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构建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共同参与的和谐共生机制,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开发管理职责,形成了共生共建的开发合力,且通过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最终实现了共享共荣的和谐多赢局面。“龙脊模式”可为国内同类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黄俐琴[4](2019)在《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文中提出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的一大产业,它是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民俗旅游发展,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游客们的欢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热点转向民俗旅游。我国从单纯的旅游资源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客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客家热”兴起,人们对于客家这一族群显得饶有兴趣,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应运而生,而后风生水起。赣闽粤边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民俗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旅游资源多彩纷呈,有发展民俗旅游先天的优势。将民俗旅游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是发展此区域旅游业的最优途径,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石城县和宁化县分属于江西(赣)、福建(闽)两省,同为纯客县,两处地缘接近、民俗文化类似,具有共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情感,历史渊源颇深,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渥,红色旅游资源颇多,但两地因省域旅游政策、发展方向的不同,旅游发展状况不同、旅游发展成效也有显着的区别。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客家民系、民俗旅游)概念解析、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区位比较和旅游现状的对比。第三章主要是两地的发展情况对比,包括精品旅游线路分析、宣传策略分析和旅游活动分析三方面。第四章是旅游绩效对比,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方面加以说明。第五章是两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探讨,从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规划、营销方案创新、加强保护开发和引进人才方面加以探讨。本文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赣闽两地的客家文化,通过田野调查采集数据,以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两地的旅游现状、旅游发展成效和旅游发展中各自的优劣势加以分析,对比两处发展旅游的异同,提出旅游发展的方向,以及两地整合发展的新思路。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王钰倩[5](2019)在《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文中提出近30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风景区面临众多问题,包括周边城市建设带来的用地侵占、旅游人口增加造成的生态承载压力等。这些问题影响着风景区景观价值,使风景区边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中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生态敏感度高、受城镇影响大,是城市周围生物多样性最复杂、边界最不稳定的风景区类型之一。风景区边界是保护其独立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界线,科学的划定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有利于提升其辨识度,保护此类山水与人文交织的风景特色。本论文基于以上问题及需求,探究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的方法,形成以下研究成果:本论文基于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的突出问题,思考边界划定的重要意义。论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保护地及边界研究成果,总结了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主要问题,确定了本论文研究方向。传统风景区边界划定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其一缺少对风景区资源在边界划定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容易遗漏部分风景价值区域;其二风景区边界划定方法不成体系,不利于风景区的科学保护与边界的稳定性;其三划定方法主观性较强,划定的边界缺乏说服力。本论文总结以上问题,以“确保景源特征与生态环境完整性,保持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连续性,满足地域单元相对独立性,有利于保护、利用、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原则,提出通过多因子叠加的方法构建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体系,科学划定风景区边界。本论文从风景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关地界四个方面论述并确定风景区边界划定的影响因子,通过因子选取——因子叠加分析——边界划定——检验因子验证——边界确定的方式,分别提取各影响要素的指标层因子,将其图形化、数据化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单项指标评价,采用AHP法为各因子赋权重,进行因子叠加分析,形成评价结果并划定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选取检验因子验核风景区边界划定的科学性,最终确定风景区边界。以巢湖风景区为例,对巢湖风景区边界划定相关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提取景源等级、地形、地貌、水文、城镇建设、交通工程、发展条件等要素的指标作为边界划定的因子,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划定风景区边界。选取景源、行政边界、城市发展边界、相关保护地边界、大型工程、灾害情况、旅游资源、湖泊、流域等因子作为检验因子,逐个进行验证后确定巢湖风景区边界,以实际案例证实理论研究成果的可实践性。针对实例验证过程中的问题,优化理论体系与方法,反思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其他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对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的研究,构建该类风景区边界划定体系,有利于协调城市发展与风景区保护的关系,明确该类风景区管理边界,增加风景区边界的稳定性,并为其他风景区、保护地等生态功能区边界划定提供参考。

黄琰[6](2019)在《基于遥感影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分级保护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风景名胜区经受着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考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可以认识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为了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针对多年来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旨在分析得出三十多年来我国风景名胜区保护中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建设项目及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为鉴,结合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后续的各级管理有所增益。基于遥感影像资料的分析,识别提取风景名胜区中各类建设项目的边界和相关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条件;与历史资料、现状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分析比对筛选违法建设项目,研究违法的成因和造成的影响;以典型违法图斑作为样本分析不同时期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调研和访谈,力争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设。研究发现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普遍性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机构事权不匹配;风景名胜区规划及管理不力;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存在问题;对于违法建设管理缺乏充分管理依据,在限期拆除时往往存在较大的阻力。同时研究证明,跨行政边界的风景名胜区管理难度更高,由于受多个行政区管理或政府派出管理机构级别低,导致风景名胜区的日常管理和协调难度大;规划审批时间长、规划编制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等问题,使得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与周边规划建设做好衔接;并且,一味地对风景名胜区进行保护,而不审时度势的加以有效利用,最终与一些乡镇的发展诉求相悖,可能带来更多的违法建设。基于此,研究认为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应当明确管理机构及其职权,从而有效的发挥管理机构作用;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和利用上,划定保护底线的同时增强规划弹性,提高风景名胜区与周边的协调性及其未来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使风景名胜区能更好的适应城市发展需求,从而真正成为城市的一股红利。

蒋雪琴[7](2019)在《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特色小镇”已成为全国层面推行的重要发展模式。而在当前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特色小镇的特色发展也往往偏重于产业经济建设,景观特色往往被弱化,容易导致同一个区域内的小镇景观优势资源不同景观资源表达却同质化。在三农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旅游异常火热的情况下,农业特色小镇已然成为了特色小镇建设的一个捷径,在江苏省就公布了 105个农业特色小镇名录。苏州作为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先行区,拥有平原水网的地域格局特色,研究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水乡同质化环境下的景观差异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苏州市辖区范围内的4个农业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特色小镇、农业景观以及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概况和乡村景观、农业景观、城镇景观以及特色小镇的评估指标体系等建立了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将苏州农业特色小镇中的景观资源分为生产景观资源、生活景观资源、生态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5大类36个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由于这4个小镇大多未确定规划范围,申报名录也是按镇域资源申报,因此本文从小镇所在地更大尺度范围的区域—镇域范围的景观资源入手,对4个小镇所在的5个镇进行景观资源评价,根据各项评价结果分析各小镇可利用景观资源的差异之处,找出其优势景观资源。最后基于各镇的优势景观资源提出小镇的差异化发展建议,其中,望亭镇稻香小镇应以创意化的水稻大田景观为其特色景观发展方向,震泽镇蚕桑文化小镇应注重营造蚕桑传统技艺体验型景观,东山金庭枇杷小镇应主打枇杷文旅+自然生态游型景观,角直镇水八仙小镇应向多元化的渔乐体验型景观上发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2019)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浙政办发[2019]1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按照《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72号)要求,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司法厅对2017年12月31日以前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省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经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

李凤仪[9](2017)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道名山风景名胜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整体,记录了佛教、道教兴衰发展的轨迹。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是其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管理、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呈现出“形”的破碎与“神”的缺失,“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氛围逐渐淡薄。在这一背景下,遵循历史演进的脚步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研究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的风景特征以及五台山的寺庙园林理法对于保护风景名胜区景观风貌、促进风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五台山佛教的缘起和演进入手,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科学、从宗教理学到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五台山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研究。构建了“国土范围——境域范围——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框架来研究不同尺度下五台山的风景特征。在国土范围、境域范围等宏观层面着重分析五台山发展成佛教名山的客观背景,以中国传统宇宙观和佛教世界观为切入点,挖掘五台山宏观地理区位特征和山岳格局的风景特征,找到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空间格局以及佛教世界理想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在风景名胜区、聚落系统、寺院等微观层面着重分析在宗教文化影响下风景特征、寺院选址和寺庙园林理法。最后基于物质实体挖掘了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内涵和外延,完善了对五台山“形”与“神”的系统认知。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第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包括四点,分别为“圣几何式”的空间定位、“人间须弥式”的圣山格局、“村寺共生”的聚落系统、“形神兼具”的自然形胜;第二,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方面可总结为“境意相生”的的寺院选址、“因形就势”寺院布局、“礼制有序”的寺院形象、“脱凡入圣”的引导空间、“顺理成章”的寺院群体五个层面。本文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并在研究技术上借助Arc GIS、Google earth、IBM SPSS Statistics19等软件进行相关内容的定量化分析,实现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兰海军[10](2016)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提出旅游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既是旅游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深入研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理论成熟成型,丰富公共服务管理学科体系;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供给并持续改进,夯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基础。本文选择厦门为例,源于其系全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解剖既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以游客满意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服务质量理论为内核,综合运用文献、比较、案例、访谈、问卷、统计等方法,研究如何通过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机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持续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实践层面梳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进展。分别考察境内外典型旅游城市实践,梳理出境内旅游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并观察厦门市实践。第二,从理论层面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框架。厘清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等核心概念,梳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责任主体;借鉴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实践,结合旅游公共服务具体环境,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理论框架。第三,从操作层面阐述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首先是确立质量目标。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采用ISA法调查游客真实感知,测量期望与感知差距,全面摸清旅游服务质量“短板”。通过I-S等级计算,找出优先改进项、次优改进项,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其次是监测质量运行。通过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宣传贯彻,统一内部思想、营造社会氛围。借助“信息化监测、联动化治理、标准化确认、奖惩化控制”机制,全面监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再次是评价服务质量。采用SERVQUAL框架,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具体化,对应开发一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评价并计算出阶段性质量改进的工作重点。最后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必须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基于旅游服务应用优化智慧厦门顶层设计,修筑质量改进“营养池”;丰富完善厦门质量奖体系,培壮质量改进“胡萝卜”;强化部门协同治理,锻造质量改进“大棒”,构建“三位一体、恩威并举”的服务质量改进运行框架。第四,从推广层面探索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一般性操作指南。将各环节研究成果和具体操作步骤与厦门经验相结合,抽象化为通用性的操作指南。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尝试构建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和运行框架;二是尝试开发了一套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了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三是尝试梳理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一般化操作指南。受能力、精力等条件限制,最初调查问卷数据多来源于思明区,未来将进一步拓宽研究区域范围,尽量缩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跟进研究以厦门本岛为核心建构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优化提升其适用性。

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1.1 国外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1.2 国内自然保护地发展概况
    2.2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及意义
        2.2.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
        2.2.2 建立自然保护地的意义
    2.3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
        2.3.1 自然保护地规划
        2.3.2 自然保护地分区管理
        2.3.3 自然保护地评价
    2.4 自然保护地的类型
        2.4.1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
        2.4.2 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地类型
        2.4.3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
        2.4.4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地
第3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概况与保护空缺
    3.1 厦门市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海洋资源概况
        3.1.3 海洋环境质量
        3.1.4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3.2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及类型
        3.2.1 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
        3.2.2 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3 厦门国家级海洋公园
    3.3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现状及问题
        3.3.1 空间分布
        3.3.2 主管部门
        3.3.3 保护与利用
        3.3.4 存在的问题
    3.4 保护空缺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分析原则
        3.4.3 保护空缺状况
        3.4.4 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范围
第4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模糊综合评价简介
    4.2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4.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4.2.2 确定评判集
        4.2.3 确定评价要素权重子集
        4.2.4 建立隶属函数
        4.2.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2.6 确定最终得分
第5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预选区保护价值评价过程及结果
    5.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预选区保护价值
        5.1.1 预选区概况
        5.1.2 评价过程
        5.1.3 结果分析
    5.2 厦门海洋准自然保护地现状调查
        5.2.1 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5.2.2 存在的问题
第6章 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发展对策
    6.1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6.1.1 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6.1.2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6.1.3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6.1.4 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6.1.5 保护海洋生态文化
        6.1.6 构建海上生态廊道
        6.1.7 加强合作交流
        6.1.8 协调保护与适度开发的矛盾
    6.2 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6.2.1 构建保护地体系的必要性
        6.2.2 基本原则
        6.2.3 分类体系
        6.2.4 保护对象
        6.2.5 空间分布
第7章 论文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3)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1.1.2 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1.1.3 旅游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
        1.1.4 龙脊景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动乡村发展具有典型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少数民族地区
        2.1.2 少数民族文化
        2.1.3 民族文化旅游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社区参与旅游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2.3.2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3.3 龙脊景区相关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龙脊景区旅游发展分析
    3.1 龙脊景区概况
        3.1.1 龙脊景区发展现状
        3.1.2 龙脊景区开发历程
        3.1.3 龙脊景区核心资源
    3.2 龙脊景区旅游发展成效
    3.3 龙脊景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表征
        3.3.1 产业兴旺
        3.3.2 生态宜居
        3.3.3 乡风文明
        3.3.4 治理有效
        3.3.5 生活富裕
    本章小结
第4章 “龙脊模式”及其内涵
    4.1 “龙脊模式”及其包含的内容
        4.1.1 开发模式——多主体齐抓共建
        4.1.2 盈利模式——旅游业态丰富
        4.1.3 营销模式——新媒体营销与特色节庆
        4.1.4 扶贫模式——旅游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4.1.5 保护模式——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
    4.2 “龙脊模式”的内涵
    本章小结
第5章 “龙脊模式”的评价
    5.1 “龙脊模式”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5.1.1 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5.1.2 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了“龙脊样板”
        5.1.3 为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5.2 “龙脊模式”符合大多数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具有普适性
        5.2.1 龙脊景区发展实际与众多民族村寨类似
        5.2.2 “龙脊模式”是一种“授之以渔”的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主要访谈人员名单
    附录2:论文访谈提纲
    附录3:龙脊景区村规民约(部分)
        3.1 龙脊风景名胜区小寨村村规民约
        3.2 龙脊风景名胜区大寨村村规民约
        3.3 龙脊风景名胜区龙脊古壮寨旅游管理村规民约
        3.4 龙脊风景名胜区平安村旅游管理村规民约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析
        一、客家民系
        二、民俗旅游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二、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 区位分析
    第二节 旅游现状分析
        一、石城、宁化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二、石城、宁化旅游资源分析
        三、石城、宁化旅游市场分析
第三章 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第一节 精品旅游线路分析
        一、石城旅游精品线路
        二、宁化旅游精品线路
    第二节 宣传策略分析
        一、活动营销
        二、全媒体广告营销
    第三节 旅游活动分析
        一、石城系列活动
        二、宁化系列活动
第四章 旅游绩效对比
    第一节 经济效应
        一、增长旅游人次及收入
        二、优化经济结构
        三、带动旅游扶贫
    第二节 社会效应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三、推动旅游村的兴起
    第三节 文化效应
        一、增强文化自信
        二、加强文化传承和交流
第五章 旅游发展方向探讨
    第一节 增进两旅游合作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
        二、加强两地的旅游合作
    第二节 完善旅游线路设计
        一、完善旅游要素
        二、点线面相结合
    第三节 优化拓展旅游市场
        一、精准对接旅游市场
        二、推广旅游电子商务
        三、加强智慧旅游建设
        四、做好全媒体营销
    第四节 培养人才持续发展
        一、谋求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人才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分布
    2.3 相关政策解读
        2.3.1 国家层面
        2.3.2 地方层面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
        2.4.1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相关研究
        2.4.2 边界相关研究
    2.5 传统风景区边界划定方法研究
        2.5.1 景源法
        2.5.2 地形线法
        2.5.3 等距离法
        2.5.4 区域协调法
        2.5.5 问题解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影响要素研究
    3.1 影响要素汇总分析
    3.2 风景资源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3.2.1 景源等级
        3.2.2 景源密度
        3.2.3 景源视觉敏感度
    3.3 自然地理环境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3.3.1 地形
        3.3.2 地貌
        3.3.3 生态系统
        3.3.4 土壤
        3.3.5 水文
        3.3.6 气象
    3.4 人文环境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3.4.1 城镇建设
        3.4.2 交通工程
        3.4.3 发展条件
    3.5 相关地界对边界划定的影响
        3.5.1 行政区划
        3.5.2 城市发展边界
        3.5.3 相关保护地边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体系构建
    4.1 边界划定因子选取
        4.1.1 边界划定原则
        4.1.2 因子汇总选取
    4.2 边界划定
        4.2.1 单因子分析
        4.2.2 因子权重
        4.2.3 因子叠加分析
    4.3 边界检验
        4.3.1 检验因子选取
        4.3.2 检验方式
        4.3.3 边界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巢湖风景区边界划定实证研究
    5.1 风景区概况
        5.1.1 区位特征
        5.1.2 自然人文特征
    5.2 边界划定影响要素
        5.2.1 风景资源
        5.2.2 自然地理环境
        5.2.3 人文环境
        5.2.4 相关地界
    5.3 边界划定
        5.3.1 因子选取
        5.3.2 单因子分析
        5.3.3 因子权重
        5.3.4 因子叠加分析
    5.4 边界检验
        5.4.1 检验因子选取
        5.4.2 检验方式
        5.4.3 边界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阶段性研究结果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遥感影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分级保护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说明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保护地管理机制
        1.5.2 卫星影像的拼接和处理相关研究
        1.5.3 保护分区相关研究
        1.5.4 管理分级相关研究
        1.5.5 建设管理相关研究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及遥感影像分析
    2.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发展概述
        2.1.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批次现状
        2.1.2 分级分区管理的演进
        2.1.3 建设管理
    2.2 遥感影像及处理
        2.2.1 遥感影像卫星选取
        2.2.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线的矢量化
        2.2.3 遥感影像采集与处理
        2.2.4 遥感影像建设图斑的提取
        2.2.5 遥感影像建设图斑的处理及筛选
    2.3 风景名胜区规划
        2.3.1 规划的概况
        2.3.2 规划的统计分析
        2.3.3 规划矢量化
    2.4 违法建设图斑及分析
第三章 违法建设图斑分析及调研
    3.1 违法建设图斑分区分析
        3.1.1 一级保护区违法建设图斑分析
        3.1.2 二级保护区违法建设图斑分析
        3.1.3 三级保护区违法建设图斑分析
    3.2 违法建设图斑规模分析
        3.2.1 小型规模图斑
        3.2.2 中型规模图斑
        3.2.3 大型规模图斑
    3.3 违法建设图斑性质分析
        3.3.1 连片建设类图斑
        3.3.2 零散建设类图斑
        3.3.3 独立建设类图斑
    3.4 违法建设图斑管理机构分析
        3.4.1 基于管理机构类别的违法建设图斑分析
        3.4.2 基于管理机构级别的违法建设图斑分析
    3.5 违法建设图斑案例研究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1.1 管理机构事权不匹配
        4.1.2 规划及管理不力
        4.1.3 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
        4.1.4 限期拆除而未执行
    4.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
附表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批情况一览表
附表三: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5-2017 年重大建设项目表
图表目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发展
        1.1.2 特色小镇的景观特色需求
        1.1.3 苏州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特色小镇
        2.1.2 农业特色小镇
        2.1.3 景观资源
    2.2 相关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产业集聚理论
        2.2.3 差异化战略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2.3.2 农业景观研究综述
        2.3.3 景观评价研究综述
    2.4 相关实践案例
        2.4.1 国内相关实践案例
        2.4.2 国外相关实践案例
        2.4.3 案例启示
第三章 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特色小镇基本概况
    3.1 江苏省特色小镇基本情况
        3.1.1 国家级特色小镇
        3.1.2 省级特色小镇
    3.2 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特色小镇
        3.2.1 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
        3.2.2 苏州市农业特色小镇
    3.3 农业特色小镇中的景观资源类型
        3.3.1 农业生产景观资源
        3.3.2 生活服务性景观资源
        3.3.3 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3.3.4 人文景观资源
        3.3.5 社会经济资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评价
    4.1 AHP法在景观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
        4.1.1 AHP法简介
        4.1.2 AHP法的发展与景观评价应用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选择及建立评价模型
    4.3 AHP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4.3.1 AHP法确定权重的步骤
        4.3.2 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4 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评价
        4.4.1 评价指标数据计算方法
        4.4.2 各镇生产景观资源现状及数据计算
        4.4.3 各镇生活景观资源现状及数据计算
        4.4.4 各镇生态景观资源现状及数据计算
        4.4.5 各镇人文景观资源现状及数据计算
        4.4.6 各镇社会经济资源现状及数据计算
        4.4.7 各镇综合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差异性分析及发展建议
    5.1 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差异性分析
        5.1.1 景观资源综合差异性分析
        5.1.2 景观资源单项差异性分析
    5.2 各镇“特色”景观资源及差异化发展建议
        5.2.1 望亭镇稻香小镇“特色”景观资源及差异化发展建议
        5.2.2 震泽镇蚕桑文化小镇“特色”景观资源及差异化发展建议
        5.2.3 东山金庭枇杷小镇“特色”景观资源及差异化发展建议
        5.2.4 用直镇水八仙小镇“特色”景观资源及差异化发展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附录
致谢

(9)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佛道名山的保护
        1.1.2.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中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山岳格局与风景特征
        1.3.2. 寺庙园林
    1.4. 研究现状
        1.4.1. 概念解析
        1.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4.3. 寺庙园林相关研究
        1.4.4. 五台山历史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法
        1.5.2. 文献研究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个案研究及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
2. 五台山佛教发展及寺院空间分布格局变迁
    2.1. 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发展的基础
        2.1.1. 地质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环境
        2.1.5. 土壤及植被特征
    2.2. 以人文因素的介入为发展的驱动力
        2.2.1. 经典论证
        2.2.2. 皇家扶持
    2.3. 五台山历代佛教发展及寺院建设
        2.3.1. 前期:初传与鼎盛(东汉——唐)
        2.3.2. 中期:重创后复苏(五代——金)
        2.3.3. 后期:发展与复兴(元、明、清)
        2.3.4. 近期:衰落与开发(民国至今)
    2.4. 五台山佛教特征
        2.4.1. 文殊菩萨信仰
        2.4.2. 汉藏佛教并存
        2.4.3. 大乘八宗并行
        2.4.4. 十方子孙并重
    2.5. 小结
3. 国土尺度下五台山的空间定位
    3.1. 中国传统大地理观的产生与表现
        3.1.1. 古代空间测绘实践
        3.1.2.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3.1.3. 佛教世界的宇宙结构
        3.1.4. “大地理观”空间意识与空间表现
    3.2. 五台山空间定位中的大地理观
        3.2.1. 五台山与各朝都城的空间轴线关系
        3.2.2. 四大佛教名山的空间轴线关系
        3.2.3. 五台山与“四埵”的五方定位关系
    3.3. 国土范围内的五台山朝圣行为
        3.3.1. 五台山朝圣行为的双重意义
        3.3.2. 国土范围内五台山朝圣旅程
        3.3.3. 五台山周边的入山路线
        3.3.4. 朝圣行为衍生的空间标识
    3.4. 小结
4. 五台山境域山岳格局与朝山路线
    4.1. 五台山山岳格局中的传统理想景观模式
        4.1.1. 五台山仙山模式
        4.1.2. 五台山五方布局模式
        4.1.3. 五台山台怀地区的山水佳穴模式
        4.1.4. 五台龙脉
    4.2. 山岳格局影响下的朝山路线
        4.2.1. 历史上的朝山路线
        4.2.2. 朝山路线分类
    4.3. 基于朝台、朝寺路线的景观视觉敏感度分析
        4.3.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选择
        4.3.2. 景观视觉敏感度各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4.3.3. 综合景观视觉敏感度
    4.4. 小结
5.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村寺共生聚落系统
    5.1. 寺院选址特点
        5.1.1. 寺院选址的地形特征
        5.1.2. 寺院选址与竖向相关性
        5.1.3. 寺院选址与水体相关性
    5.2. 村落分布特点
        5.2.1. 依谷而建
        5.2.2. 村寺相依
    5.3.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构成
        5.3.1. 小型村寺共生聚落组团
        5.3.2.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形态特征
    5.4. 村寺共生聚落系统的共生特征
        5.4.1. 历史上的社会经济联系
        5.4.2. 近现代的旅游服务联系
        5.4.3. 未来村寺共生聚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5.5. 小结
6.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6.1. 寺院空间布局
        6.1.1. 古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2. 当代五台山寺院的空间布局
        6.1.3. 寺院布局中的建筑元素
        6.1.4. 寺院布局中的园林特征
    6.2. 寺院引导空间序列组织
        6.2.1. 引导空间类型
        6.2.2. 引导空间构成元素
    6.3. 寺院群体布局及游线组织
        6.3.1. 向心式布局——灵鹫峰寺院群
        6.3.2. 念珠式布局——黛螺顶寺院群
        6.3.3. 聚集式布局——南山寺寺院群
    6.4. 结论
7.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
    7.1. 自然之境——自然景观中的文化意趣
        7.1.1. 地貌地质的文化意趣
        7.1.2. 草木植物的文化意趣
        7.1.3. 天时天象的文化意趣
    7.2. 人文之境——寺庙园林中的文化意趣
        7.2.1. 建筑艺术中的景象营造
        7.2.2. 文学艺术中的景意营造
    7.3.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传播及转译
        7.3.1. 文学
        7.3.2. 寺院造景及山岳名胜
        7.3.3. 清代皇家园林
    7.4. 五台山风景文化意趣的产生机制
    7.5.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特征
        8.1.2. 五台山寺庙园林理法
    8.2. 讨论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余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立题旨意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兴起的动因
        一、注重质量是各国发展的普遍路径
        二、驱动质量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追求
        三、提升质量是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盼
    第二节 境内外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实践
        一、境外典型城市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二、境内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三、境内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共性问题
    第三节 厦门旅游服务业与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一、厦门旅游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第三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管理框架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一、公共服务
        二、旅游公共服务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主体认定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体系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划分及责任认定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框架
        一、质量管理通用框架
        二、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一般框架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管理框架
第四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总体服务质量目标设定
        一、研究方法与框架
        二、调查对象特征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质量的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二、分项目标
        三、旅游服务质量目标变迁
    第三节 质量目标确立过程及顺序
        一、质量确立目标过程
        二、质量目标确立顺序
第五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前期准备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宣传贯彻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任务分解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全面运行
        一、信息化推动旅游大数据监测
        二、联动化夯实跨部门服务质量治理
        三、标准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
        四、奖惩并举控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后期控制
        一、监测后期控制阶段的现状
        二、监测后期保障中的问题
第六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一、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框架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样本特征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一、总体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二、具体旅游项目服务质量评价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及改进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建议
第七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一节 环境层面——优化智慧旅游平台
        一、优化顶层设计
        二、优化技术支撑
        三、优化应用体系
        四、提升全域智慧服务
    第二节 激励层面——内化质量创新动力
        一、强化质量导向
        二、强化质量提升
        三、强化质量奖励
    第三节 机制层面—强化部门协同治理
        一、构建“大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二、夯实“大数据”共享供给平台
        三、构建“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
        四、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存在不足
附录一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厦门海洋自然保护地空缺与发展对策研究[D]. 庄乾.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2]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3]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研究[D]. 罗洁.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4]赣闽毗邻省域间客家文化旅游政策与绩效比较研究 ——以宁化、石城为重点的考察[D]. 黄俐琴.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5]城市湖泊型风景区边界划定研究[D]. 王钰倩.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基于遥感影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分级保护与管理研究[D]. 黄琰.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7]苏州农业特色小镇景观差异性研究[D]. 蒋雪琴. 苏州大学, 2019(04)
  • [8]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J].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Z2)
  • [9]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风景特征及寺庙园林理法研究[D]. 李凤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兰海军. 厦门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名录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