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A-E 标准品的 UV、IR、NMR、MS 分析

EPA-E 标准品的 UV、IR、NMR、MS 分析

一、EPA-E标样的UV、IR、NMR、MS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宁[1](2019)在《环境中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特性及其毒理学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纳米银的广泛使用将导致其进入环境,并与环境中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发生转化,使其理化性质和毒理学效应与原始形态存在显着差异。然而,相关转化特性、毒理学效应及两者之间关联的研究仍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离子强度为环境因素,以秀丽线虫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解析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性质、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此外,以大肠杆菌-秀丽线虫为简单二元食物链模型,为离子强度作用下转化后的纳米银在食物链中的累积、传递、生态毒理学效应及相关机制做出进一步阐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性质的影响:1)通过HRTEM、UV-vis、DLS等发现,在较高离子强度溶液(EPA和KM)中处理5 d后,在原始态纳米银中观测到新的更小粒径的纳米银颗粒;2)随着暴露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纳米银中溶解的银的浓度降低,溶液中游离的银离子随之减少;3)小颗粒纳米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暴露介质中的不同离子对原始态纳米银进行刻蚀而导致的。2.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生物学毒性效应的影响:通过检测离子强度溶液处理后的纳米银对秀丽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子代数目、存活率、平均寿命的影响发现,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纳米银对线虫的毒性效应也随之增加。3.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转化与生物学效应改变之间的关系探究:1)通过离心分离和定量离子强度溶液作用5 d后的纳米银中新形成的小粒径纳米银发现,随着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原始态纳米银被刻蚀出的小粒径纳米银随之增加;2)对比不同粒径的纳米银(5 nm、25 nm和75 nm)对秀丽线虫生殖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5 nm的纳米银的毒性效应最强;3)不同离子强度溶液处理后的纳米银作用线虫,线虫子代数的EC50与形成的小颗粒纳米银的百分比之间存在相关性表明,离子强度处理后新形成的小颗粒纳米银在纳米银毒性效应增加中起重要作用。4.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以大肠杆菌-秀丽线虫为简单二元食物链模型,通过生殖腺细胞凋亡、子代数、寿命、头部摆动频率和身体弯曲频率等终点,研究了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米银经食物链传递后仍可以诱导高营养级生物秀丽线虫的生殖及神经毒性,并且在高离子强度溶液下,纳米银经食物链传递后毒性效应增加。5.离子强度影响纳米银生态毒性效应的机制探究:1)离子强度增加了纳米银在大肠杆菌中的含量,并间接增加了纳米银在线虫中的累积,这可能是导致线虫毒性增加的一方面原因;2)sod-3::GFP和hsp-6::GFP品系证明了纳米银经食物链传递后会诱导线虫体内产生ROS,而离子强度增强了纳米银诱导线虫体内ROS的含量;利用sod-3突变品系进一步证明了 ROS在离子强度作用下纳米银对高营养级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中的作用。本研究为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转化及生物毒性效应影响提供了新思路,为纳米银在生物系统中的传递及生态毒理效应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欧阳幸子[2](2019)在《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特征及健康风险》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室内环境中所采用的建筑材料、装修装饰材料、家居材料、生活所需的消费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有机污染是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低劣的主要原因,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人类每天有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室内,并且住宅环境是人类每日停留最久的室内环境之一,因此研究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的典型有机污染甲醛、TVOC、PAEs、PAHs和PBDEs进行同时采样,分析其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研究发现,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有机复合污染中各类污染物的污染浓度水平呈现TVOC>苯系物>甲醛>PAEs>PAHs>PBDEs的趋势,其中VOCs贡献最大。PAEs在普通家庭室内空气中的总平均浓度高于新装修家庭,而甲醛、TVOC、苯系物、PAHs和PBDEs在普通家庭室内空气中的总平均浓度均低于新装修家庭。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的有机污染随着时间推移由VOCs为主变为SVOCs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在住宅室内空气中的暴露量和致癌风险进行了评估,发现女性的致癌风险小于男性,两到三岁之间男孩的致癌风险处于最高水平。最后,为了深入研究人体内暴露,建立并优化了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尿液中15种PAEs的采样分析方法,分析了人体尿液中15种PAEs的浓度水平和暴露风险,发现人体PAEs暴露风险客观存在,环境空气与尿液中的PAEs总浓度水平高低基本一致,呼吸暴露是人体PAEs暴露的一项重要途径。本文对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的典型VOCs和SVOCs进行同时采样,并对典型VOCs和SVOCs的复合污染浓度水平、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分析,丰富了室内环境空气中有机污染的相关特征数据,为我国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完善、复合污染的健康影响评价等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和支撑。本文对人体尿液中PAEs的检测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室内PAEs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污染控制和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建立等提供了方法支持和科学参考。

付杰[3](2017)在《高产DHA裂壶藻突变株的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一种ω-3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olyunsaturated acids,ω-3PUFAs),它对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心脑血管、血脂、智力、视力发育等方面,因而在当今社会拥有广阔的市场。DHA在人体内的合成不足以满足日常需求,最传统的来源是深海鱼油,但由于众多的限制性因素,使得海洋微藻发酵产DHA成为当今发展的热点和趋势。裂壶藻有着生长快速、培养简便、胞内油脂肪酸组成相对简单,DHA含量高,容易提纯等优势,成为了具有重大潜力的工业化生产新资源。本文以裂壶藻(Schizochytriumsp.ATCC20888)为原始藻株,首先通过低能氮离子注入技术对藻种进行诱变改良,并用有效的筛选方法获得高产DHA的裂壶藻突变株,随后观察和研究原始藻株与突变株的细胞生长、油脂合成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发酵培养基通过响应面进行优化,随后构建了突变株的发酵动力学模型,基于动力学模型探索出一套合理的补糖方案,并在50 L发酵罐进行工艺验证。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发酵产出的藻油检测方法进行探索。获得如下研究成果:1.裂壶藻突变株的诱变选育利用低能氮离子注入方式对裂壶藻进行诱变,经过平板涂布、苏丹黑B染色镜检、试管分离等初筛方法选取优势藻株,并通过生物量、油脂产量、含油率、DHA含量、DHA产量等指标的科学综合淘汰法,最终筛选出一株高产DHA的突变株,命名为15-4-M16。突变株生物量为48.91 g/L,油脂产量为14.89 g/L,DHA产量达到近6 g/L,DHA产量比原始藻株提高了约57%,经过连续传代10次后遗传性能稳定。2.裂壶藻及其突变株的生长发育和油脂合成的过程研究从光学显微观察发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出现明显的裂解,并且过程伴随油脂的胞内积累,突变株比原始藻株的生长代谢更加旺盛,细胞的裂殖更加一致,且在发酵后期细胞比原始藻株更加有韧性,细胞不易裂解。从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原始藻株在发酵周期内都是囊膜包裹着的多个细胞的整体,但是突变株在发酵过程中一直是单个细胞的生长,且生长时间越长,单个藻细胞越大。且原始藻株胞内油脂滴多为单个,无成块或连成片,在后期容易裂解油脂溢出,而突变株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胞内油滴越来越多,且在第4天油滴逐渐连成片状,到发酵后期油脂儿乎充满整个藻细胞。3.裂壶藻突变株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首先运用单因素试验对裂壶藻突变株培养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葡萄糖、谷氨酸钠、酵母浸膏、海水晶这4个主要因素对DHA产量的影响;再利用Design-Expert8.0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谷氨酸钠、酵母膏和海水晶的质量浓度依次为83.58 g/L、11.58 g/L、7.74 g/L和18.26 g/L时,DHA产量达到最大6.67 g/L,相比优化前的DHA产量(5.99 g/L)提高了 11.35%,与预测值相近。4.裂壶藻突变株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补糖工艺的研究通过测定裂壶藻突变株发酵过程中生物量、油脂产量、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用Logistic方程构建藻体的生长模型;Luedeking-Piret方程构建产物形成模型;Luedeking-Piret-Like方程构建底物消耗模型,用Origin 8.5软件对发酵曲线进行自定义非线性拟合,得到拟合参数,且模型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988、0.991、0.981,通过模拟值与实验试验值比较验证大部分相对偏差都低于10%,说明所构建的模型与实际发酵情况基本相吻合。基于动力学模型,在藻体发酵96 h时一次性补加4%浓度葡萄糖,油脂产量达到25.62 g/L,DHA产量达到11.87 g/L,并在50 L发酵罐分三批进行中试研究,得到油脂产量、DHA产量与发酵结果相近,补糖工艺得到验证。5.裂壶藻突变株产藻油的GC-MS检测方法利用50 L发酵罐后处理工艺提取的DHA藻油为检测原料,选取氢氧化钠-甲醇、硫酸-甲醇、乙酰氯-甲醇三种甲酯化方法对藻油进行甲酯化,最后利用GC-MS进行检测分析,最终选择氢氧化-甲醇法为DHA藻油的最优检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检测出19种脂肪酸成分,且DHA占总油的含量较高,说明方法检测效率高,对DHA在甲酯化过程中保存较完整,流失少,并对该方法的甲酯化温度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甲酯化温度为55℃。

周元清[4](2016)在《聚合物/氧化石墨基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的调控》文中指出I在电化学(生物)传感方面,要实现高效、高灵敏性的电化学检测靶分子,电极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以材料为基础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灵敏性和选择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不断深入,单一的材料已不能满足科学家的要求。电极材料的功能化、复合化,特别是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以期获得更灵敏的电化学检测效果、更宽广的检测范围以及更精密的电化学装置,是目前科研者们研究的目标。聚合物/纳米碳材料是电化学(生物)传感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复合材料,复合体系中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已取得了其单组分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质。刺激响应聚合物应用于电化学传感领域,能获得传统材料所没有的电化学性质,如外界信号控制电化学性能的可调性或开关性,实现了电化学检测的智能化,开辟了电化学传感领域的新方向。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行研究和调控:材料的复合化、外界环境刺激和材料结构的化学改性。研究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1)温敏性共聚物的合成:以EDMAT为链转移剂、TPO为光引发剂,可见光为活化源照射下,对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进行室温可见光RAFT聚合。以合成的PNIPAM101为大分子链转移剂,与单体丙烯酰胺乙基苯甲酸酯(AAEB)进行RAFT扩链反应,得到了纯度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共聚物PNIPAM101-b-PAAEB37。通过测试共聚物水溶液的透光率,证实了PNIPAM101-b-PAAEB37具有温度响应行为,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32℃。(2)将Hb固定于PNIPAM101-b-PAAEB37/氧化石墨(GO)复合膜中,并研究Hb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复合物为Hb提供了生物相容性的电化学微环境,有利于Hb与玻碳电极进行电子传递,因此,Hb显示良好的直接电化学性质和电催化活性。因膜内温敏性聚合物的存在,Hb直接电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具有温度可调性。当T>LCST时,Hb阴极峰电流增加,对过氧化氢电催化反应显示较好的催化活性;当T<LCST时,阴极峰电流和电催化活性降低。主要原因是温敏性聚合物PNIPAM101-b-PAAEB37的PNIPAM链在LCST附近发生亲/疏水性变化,聚合物相转变,导致PNIPAM101-b-PAAEB37/GO/Hb(PGH)复合膜膨胀和收缩,复合膜电子阻抗也发生相应改变。温度刺激复合膜性质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包覆于膜内的Hb直接电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发生改变,实现了Hb直接电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的温度可调。(3)将PNIPAM101-b-PAAEB37、GO和碳纳米管(SMWCNT)混合并覆于玻碳电极表面。EIS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物膜电子阻抗的大小具有温度可调的性质,温度高于LCST时,PNIPAM101-b-PAAEB37/GO/SMWCNT(PGS)膜的阻抗小,电子转移速度快;温度低于LCST时,PGS膜阻抗大,电子转移速度慢。PGS电极也具有温控电化学开关检测苯二酚的性质;T>LCST时,苯二酚氧化还原峰电流高,检测开启;T<LCST时,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甚至消失,检测关闭。在26℃和36℃多次交替改变苯二酚溶液温度,PGS电极能可逆的反复开关检测苯二酚。多次检测后,苯二酚峰电流衰减不是很大。(4)将渗透性好但电导性低的聚合物(POPHPMA21-r-PEGMA31)-bPOPHPMA10(PEOE)和电导性好但渗透性差的二维纳米碳材料GO以不同配比混合,并分别包覆Hb,研究了配比的改变对Hb直接电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的影响。进一步得出影响Hb电化学性质的外界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膜中GO比例的增加,Hb峰电流出现了先增后降现象。PEOE/GO配比为3/7时,Hb峰电流最高。而Hb电化学催化H2O2和NO的灵敏性随GO比例的增加反而先降后增。PEOE/GO为3/7,Hb催化活性最低。说明影响膜内Hb电化学性质的因素主要有膜电导性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而Hb电催化溶液中H2O2和NO为膜外检测,其催化活性除了考虑前两种因素外,还需考虑材料的渗透性。(5)用GO或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电极,能直接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进行电化学催化检测,且检测的灵敏度高、响应快、线性检测范围宽,而且该电极装配简单。GO和rGO都为二维碳纳米材料,但其表面结构的差异性影响了苯二酚检测灵敏性的差异性。rGO电极检测的响应电流高于GO电极,这与rGO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有关。

丁豪[5](2016)在《昆仑雪菊成分鉴定及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昆仑雪菊又名两色金鸡菊,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原产于美国中西部,现在中国新疆地区也有大规模种植。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昆仑雪菊有很多的功能活性,其中抗氧化、降压活性尤为显着,而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更为突出,然而对其相互作用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本研究利用正丁醇提取得到粗提物,然后采用多种高效、科学的分离纯化方法从正丁醇粗提物中共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1D和2D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HMBC)、红外(IR)、紫外(UV)、质谱(MS)和振动圆二色谱(VCD)等现代波谱技术及相关文献检索,鉴定其中的化合物;然后选取先前实验中分离得到的5个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马里苷、金鸡菊噢、黄杉素、紫铆因和奥卡宁,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Chou-Talalay中效原理设计实验,初步探究了昆仑雪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相互作用;并且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1G++(2d,2p)//B3LYP/6-31G方法对马里苷、金鸡菊噢、黄杉素、紫铆因和奥卡宁等5个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分析了5个黄酮分子的几何构型、不同位置酚羟基解离焓、HOMO和LUMO前线分子轨道图及其能级差,多方面阐释了5个化合物的理论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如下:(1)8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6E,12E-二烯-8,10-二炔-1-羟基-3S-α-L-阿拉伯葡萄糖苷(1),coreosides B(2),coreosides A(3),1-羟基甾醇糖苷(4),coretinphenol(5),脱镁叶绿素a(6),对香豆酸甲酯(7),异奥卡宁(8),其中1号化合物为新化合物。(2)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鸡菊噢与紫铆因、黄杉素与紫铆因之间具有抗氧化中等协同作用,它们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加权平均联合作用指数(weighted average combination index,CIwt)值分别为0.824和0.749。另外,金鸡菊噢与紫铆因复配,当半抑制浓度(IC50)大于1时,CIwt值小于0.90,出现协同效应。3种化合物联合使用时,清除DPPH自由基的CIwt值均大于1,不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3)DFT研究结果表明:昆仑雪菊中黄酮分子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羟基数目、氢键数目有关;羟基的活性因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且5个黄酮分子的B环4’位羟基的解离焓都最小,是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位点;C环3位上的羟基并没有提高黄杉素的抗氧化活性。

刘天行[6](2015)在《小米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小米不仅是主要杂粮之一,而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酚类化合物。小米中不溶性结合型化合物与植物细胞壁材料结合而难以直接提取出来,有关小米中酚类化合物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游离型粗提物及其抗氧化活性方面,许多研究认为长时间的提取和使用精细的粉末能够确保提取到大部分化合物,这些研究由于没有考虑结合型化合物而低估了小米中酚类化合物的总量,而小米中的结合型酚类单体化合物及其结构鉴定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小米中的结合型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初步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以期为小米的深加工与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建立了小米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优化了参数。以酚类物质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小米结合酚的碱降解条件,得到了最佳参数:降解时间5h,料液比1:15,温度67℃,氢氧化钠浓度5mol/L,所得多酚含量为9.297μM GAE/g没食子酸当量。小米结合型酚类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利用有机试剂去除小米游离型化合物后,所剩残渣采用上述优化参数进行碱降解,利用有机试剂萃取降解液,得到富含结合型化合物的粗提物。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减压过滤、真空浓缩、多种柱层析纯化包括减压硅胶柱层析、常压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得到4个单体酚类化合物。利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1D-NMR,1H-、13C-、DEPT和2D-NMR,HMQC、HMBC、NOSY)技术,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1)反式阿魏酸,(2)反式阿魏酸甲酯,(3)顺式阿魏酸,(4)顺式阿魏酸甲酯,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小米中分离鉴定得到。小米结合型酚类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初步评价了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VE相比(IC50,23.12μM),化合物1-4均具有较强的 DPPH 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是17.19μM,26.48μM,21.19μM和32.48μM。

许元真[7](2015)在《氮芥和醌甲基类DNA交联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全世界,恶性肿瘤是一个主要死亡原因。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人类在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化学疗法是治疗肿瘤最重要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方式。化疗试剂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以DNA为靶点的,这类药物可与DNA中的富电子基团产生共价结合,从而阻断和抑制了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最终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氮芥因可产生高度活泼的环乙亚胺正离子而成为最早的一类DNA交联剂,然而因其较差的选择性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醌甲基中间体因正电中心的存在己广泛地应用于DNA交联中,同时这种中间体可在相当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这就使醌甲基前体成为非常有用的可诱导的DNA交联剂。为了进一步提高DNA交联剂的选择性,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基于氮芥和醌甲基中间体的三种不同类型的DNA交联剂。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酯化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了四种结构类型的倍半萜氮芥并测试了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愈创木烷内酯型和大根香叶内酯型倍半萜氮芥都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3a-氧代-对[N,N-二(2-氯乙基)氨基]苯甲酰基-5α,7α-二羟基-4(15),10(14),11(13)-三烯-6a,12-愈创木烷内酯(2e)和15-氧代-对[N,N-二(2-氯乙基)氨基]苯甲酰基-14-醛基顺式大根香叶内酯(2g)对四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达到了3μM,比相应的阳性对照苯丁酸氮芥(瘤可宁)提高了十倍以上。而且,这两个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L02和肿瘤肝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实验证明,2e和2g可选择性地引起L02和HepG2的凋亡和周期阻滞。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2e和2g能够较大程度地引起细胞内DNA的交联。另外,1H NMR分析和荧光成像实验证明,2e和2g中的α-亚甲基-γ-丁内酯基团可与谷胱甘肽(GSH)的巯基发生反应,从而引起细胞内GSH的消耗。总之,上述实验证明2e和2g可通过引起DNA的交联与GSH的消耗而成为选择性的抗肿瘤试剂。2.GSH作为细胞内含量最大的硫醇,在肿瘤细胞中的含量要远高于相应的正常细胞。为了得到新型的选择性的抗肿瘤试剂,我们设计合成了硫醇(主要为GSH)诱导的抗肿瘤前药N,N-二(2-氯乙基)-N-甲基-N-[4-(O-2,4-二硝基苯磺酰基)苄基]溴化铵(6)。1H NMR分析表明,在GSH的诱导下6可释放出高活性的氮芥类化疗试剂二氯甲基二乙胺。同时,我们利用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6在GSH的诱导下能够引起DNA的交联。荧光成像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进一步证明,6可降低细胞内硫醇的水平并引起细胞内DNA的交联。最后,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6对大部分肿瘤细胞都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对肾肿瘤细胞786-0和正常细胞293T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总之,设计以肿瘤细胞中特殊存在的物质为诱导剂的抗肿瘤前药是提高治疗效率非常有效的方法。3.以硫醇为诱导剂,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了2,4-二硝基苯磺酸芳基酯类衍生物1,4-二[O-(2,4-二硝基苯磺酰基)]-2,5-二(三甲基碘化铵-甲基)苯(16)、1-(O-2,4-二硝基苯磺酰基)-2,6-二(三甲基碘化铵-甲基)-4-甲基苯(17)和4,4’-二[0-(2,4-二硝基苯磺酰基)]-3,3’-二(三甲基碘化铵-甲基)联苯(18)。1H NMR分析表明,虽然这三个化合物在磷酸缓冲液中能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但是它们能够在硫醇L-半胱氨酸和GSH的诱导下快速地释放出相应的酚衍生物2,5-二(三甲基碘化铵-甲基)对苯二酚(19)、2,6-二(三甲基碘化铵-甲基)-4-甲基苯酚(20)和3,3’-二(三甲基碘化铵-甲基)-4,4’-联苯二酚(21)。同时,高效液相(HPLC)分析进一步证明16-18与L-半胱氨酸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而且我们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反应液的颜色瞬间由深红色变为橘黄色。另外,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16能够在GSH的诱导下引起DNA的交联,这是由相应的反应产物19所产生的醌甲基中间体引起的。总之,2,4-二硝基苯磺酸芳基酯类化合物能够作为硫醇诱导的DNA交联剂。

孙道勇[8](2015)在《结合型小麦麸皮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麸皮是小麦制粉过程中的副产物,含有多种活性物质,主要包括黄酮、酚酸、脑苷脂、多酚等,其中,有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压、降血脂等活性,并且能够预防以及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本研究对小麦麸皮结合型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初步评价了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多酚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小麦麸皮结合酚的碱降解条件,得到了最佳参数:消化时间为3 h,消化温度为60 ℃,料液比为1:15,碱溶液浓度为3mol/L。在该条件下结合酚浓度为18.28μMGAE/g。利用有机试剂去除麸皮游离型化合物后,所剩残渣采用上述优化参数进行碱降解,利用有机试剂萃取降解液,得到富含结合型化合物的粗提物。采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对粗提物分离纯化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为:(1)丁香酸;(2)香草醛;(3)反式阿魏酸;(4)顺式阿魏酸;(5)1-亚油酸单甘油酯;(6)3-酮松脂醇;(7)顺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醋;(8)反式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醋;(9)β-谷甾醇;(10)亚油酸甲酯;(11)1-羟基-β-谷甾醇-3-0-β-D-吡喃葡萄糖普。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小麦麸皮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为新化合物。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初步评价了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化合物4均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是15.19和16.48 μM,其余化合物没有抗氧化活性。

林小云[9](2013)在《新型化学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在食品分析中的一些应用》文中提出运用纳米材料,如石墨烯、纳米金、有机聚合膜及其相关的复合材料作为修饰电极的新材料是当前化学修饰电极发展的新方向,对于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考虑,本文构建了几种新型的化学修饰电极,并应用于食品中瘦肉精、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香料等的分析,具体的内容与结果如下:1.基于纳米金修饰的玻碳电极(AuNPs/GCE)和化学计量学MVCl,研究和发展了一种同时分析三种p2激动剂-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复杂体系的新方法。与裸玻碳电极(GCE)相比,AuNPs/GCE电极对这三种p2激动剂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具体表现为三种物质的峰电流大大增加,峰电位负移。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峰电流随浓度变化呈正比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075μg mL-1,0.010~0.150μg mL-1和0.004~0.064μg mE-1,其检测限分别为2.4ng mL-1,5.8ng mE-1和2.6ng mE-1。由于三种药物的结构相似,它们的微分脉冲伏安曲线存在重叠,对它们进行同时定量分析存在一定困难,而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MVCl(如PLS1)建立合适的校正模型,进而对重叠波谱进行解析,获得了满意的定量结果,其相对预报偏差和百分回收率分别为7.0%和97.6%。该方法被用于分析猪肉、猪肝和猪饲料样品中三种β2激动剂,并与HPLC标准方法相比较,结果比较满意。2.基于纳米金修饰电极(AuNPs/GCE)和一阶导数的校正模型,研究和发展了一种同时分析三种抗氧化剂BHA、BHT和TBHQ的方法。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三种抗氧化剂BHA、BHT和TBHQ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峰电流增加、峰电位负移;本研究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三种抗氧化剂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结果发现BHA和TBHQ的氧化产物是相同的。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HA和BHT的氧化峰完全分离,但还存在基线干扰,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一阶导数数据前处理的化学计量学校正模型用于同时分析混合物的BHA、BHT和TBHQ方法,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50μg mE-1,0.20~2.20μg mL-1和0.20~2.80pgmL-1,检测限分别为0.039μg mL-1,0.080tg mL-1和0.079μg mL-1。该方法被用于分析几个食用油样品中三种抗氧化剂,与标准方法HPLC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满意。3.基于电聚合一种荧光试剂7-(2,4-二羟基-5-羧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DHCBAQS)在石墨烯-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上,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修饰电极;运用扫描电镜(SEM)对修饰的电极进行了微观形貌的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图(EIS)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三种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在各种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oly-DHCBAQS/graphene-nafion/GCE电极对这三种分析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修饰电极上,邻、间、对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55μg mL-1,0.05-0.60μg mL-1和0.05-0.60μg mL-1,检测限分别为0.025μg mL-1,0.021μg mE-1和0.019μg mL-1。由于三种药物的结构相似,它们的微分脉冲伏安曲线存在重叠,对它们进行同时定量分析存在一定困难,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PLS和PCR所建立的校正模型用于混合物的解析,其相对预报偏差分别为9.04%和9.23%,回收率分别为]01.0%和101.7%。此外,新制备的电极被成功用于水样和废水样品中三种硝基苯胺的同时分析。4.基于电聚合一种荧光分子4,5-二羟基-3-[(2-羟基-5-苯磺酸钠)偶氮]-2,7-萘二磺酸钠(酸性铬蓝K(ACBK))于石墨烯-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制备了Poly-ACBK/graphene-nafion/GCE电极。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修饰的电极进行了微观形貌的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谱图(EIS)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了表征。在修饰电极上,八种p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特步他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的线性扫描伏图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正比关系,其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1-36ng mL-1和0.58-1.44ng mL-1。此外,新制备的电极表现出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成功地用于猪肉样品中克伦特罗的分析,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5.基于电沉积硫酸铜和氯金酸的混合溶液制备了铜掺杂纳米金修饰电极(cu@AuNPs/GCE),研究了丁香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电极对丁香酚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而为了证实邻甲氧基苯酚这类物质电化学反应机理,还考察了邻苯二酚、愈创木酚和香草醛的电化学行为,从而推断出这类物质在Cu@AuNPs/GCE电极上电化学反应机理。在该修饰电极上,丁香酚线性扫描伏安图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0.05~0.80μg mL-1,检测限为0.042μg mL-1。此外,该修饰电极被用于食品中丁香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肖佳[10](2012)在《某些环境激素污染物的电化学和毛细管电泳研究》文中认为环境激素污染物有着广泛工业用途的同时,对人类的繁衍也产生着严重的影响。开展环境激素污染物的分析研究,寻求快速,高效,灵敏和简便的检测方法意义重大。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邻仲丁基苯酚(osBP)和酞酸酯(PAEs)的生理功能,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了详细综述:也对电化学分析方法、化学修饰碳糊电极(CMCPE)和毛细管电泳(CE)在线富集方法的主要类型进行了阐述。最后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意义。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研究了osBP在玻碳电极(GCE)和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CoPc/CPE)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影响应用这两种方法测定osBP的因素,初步探讨了osBP在两电极上的反应机理,求算了osBP在CoPc/CPE上的电化学反应相关参数。应用两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论文第四部分考察了三种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即常规样品堆积(NSM),反向电极极性堆积模式(REPSM)和场增强样品注入技术(FESI)在PAEs分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相比直接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MEEKC)分离检测,在线富集技术提高了酞酸酯的检测灵敏度最多三个数量级以上,拓宽了CE-UV方法在痕量分析中的应用。其中,REPSM和FESI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塑料袋中痕量酞酸酯的测定。

二、EPA-E标样的UV、IR、NMR、MS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A-E标样的UV、IR、NMR、MS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中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特性及其毒理学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银概述
        1.2.1 纳米银的特性和应用
        1.2.2 纳米银的来源和暴露风险
    1.3 纳米银在环境中的转化
        1.3.1 影响纳米银环境转化的因素
        1.3.2 纳米银转化的途径
    1.4 纳米银的生物学效应
    1.5 秀丽线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1.5.1 秀丽线虫简介
        1.5.2 秀丽线虫的网络资源
        1.5.3 秀丽线虫在毒理学评价中的优势及应用
        1.5.4 秀丽线虫在纳米材料毒理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溶剂配制
        2.1.1 纳米银溶液
        2.1.2 试剂
        2.1.3 主要溶剂的配制
    2.2 线虫品系及培养
        2.2.1 线虫品系
        2.2.2 线虫培养
    2.3 实验方法
        2.3.1 离子强度溶液处理纳米银
        2.3.2 纳米银的物化性质表征
        2.3.3 离子强度溶液作用后的纳米银暴露线虫方式
        2.3.4 线虫同步化处理
        2.3.5 生殖腺细胞凋亡检测
        2.3.6 线虫子代数目检测
        2.3.7 线虫寿命的检测
        2.3.8 线虫运动行为的检测
        2.3.9 线虫体内ROS检测的相关实验
        2.3.10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性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
        3.2.1 离子强度对纳米银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3.2.2 离子强度对纳米银银离子溶解和赋存状态的影响
        3.2.3 新的小颗粒纳米银形成的机制探究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离子强度作用后的纳米银对线虫生物学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
        4.2.1 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生物学毒性效应的影响
        4.2.2 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生物学毒性效应影响的物化机制探究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离子强度作用后的纳米银经食物链传递后对线虫生物学毒性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结果
        5.2.1 离子强度作用下的纳米银经食物链传递后对线虫毒性效应的影响
        5.2.2 离子强度作用后纳米银对线虫毒理效应的机制探究生态毒理效应影响的机制探究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清单
附录B 缩略词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特征及健康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的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VOCs概述
        1.1.1 VOCs的性质及来源
        1.1.2 住宅室内空气中VOCs的污染研究现状
        1.1.3 限制VOCs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1.2 SVOCs概述
        1.2.1 SVOCs的性质、用途和来源
        1.2.2 住宅室内空气中SVOCs的污染研究现状
        1.2.3 限制SVOCs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1.3 有机污染物暴露风险研究进展
    1.4 本章小结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2 采样与实验分析方法
        2.2.1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
        2.2.2 室内空气中TVOC的检测
        2.2.3 室内空气中PAEs的检测
        2.2.4 室内空气中PAHs的检测
        2.2.5 室内空气中PBDEs的检测
        2.2.6 人体尿液中PAEs的采样检测
    2.3 数据处理
3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特征
    3.1 采样点信息概况
    3.2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
        3.2.1 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水平
        3.2.2 普通家庭室内空气中VOCs浓度水平
        3.2.3 住宅室内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
    3.3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PAEs的污染特征
        3.3.1 新装修家庭空气中PAEs浓度水平
        3.3.2 普通家庭室内空气中PAEs浓度水平
        3.3.3 住宅室内空气中PAEs的污染特征
    3.4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PAHs的污染特征
        3.4.1 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水平
        3.4.2 普通家庭室内空气中PAHs浓度水平
        3.4.3 住宅室内空气中PAHs的污染特征
    3.5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PBDEs的污染特征
        3.5.1 新装修家庭室内空气中PBDEs浓度水平
        3.5.2 普通家庭室内空气中PBDEs浓度水平
        3.5.3 住宅室内空气中PBDEs的污染特征
    3.6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特征
    3.7 本章小结
4 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健康风险
    4.1 住宅室内空气中不同有机污染物的呼吸暴露量
    4.2 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致癌风险
    4.3 以PAEs为例的人体内暴露研究初探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3)高产DHA裂壶藻突变株的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DHA
        1.1.1 DHA的结构与性质
        1.1.2 DHA的来源
        1.1.3 DHA的生理功能
        1.1.4 DHA的应用
    1.2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1.2.1 裂壶藻的研究
        1.2.2 微生物中DHA的合成途径
        1.2.3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技术研究
        1.2.4 产DHA的发酵工艺的优化
        1.2.5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检测
    1.3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高产DHA裂壶藻突变株的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等离子体注入对裂壶藻ATCC20888菌株存活率的影响
        2.2.2 初筛
        2.2.3 摇瓶复筛
        2.2.4 突变株遗传稳定性测试
        2.2.5 突变株脂肪酸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裂壶藻及其突变株的生长发育和油脂形成的过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光学显微观察
        3.2.2 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3.3 本章小结
4 裂壶藻突变株海盐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4.2.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裂壶藻突变株发酵产DHA藻油的动力学模型及补糖工艺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裂壶藻突变株发酵过程
        5.2.2 裂壶藻突变株生长模型
        5.2.3 产物形成模型
        5.2.4 底物消耗模型
        5.2.5 模型验证
        5.2.6 裂壶藻突变株补糖发酵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裂壶藻突变株产DHA藻油中脂肪酸的GC-MS检测法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与设备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DHA藻油用三种不同的甲酯化方法的结果
        6.2.2 氢氧化钠-甲醇法甲酯化温度的优选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聚合物/氧化石墨基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1.1.1 食品工程
        1.1.2 医学领域
        1.1.3 环境检测
    1.2 电极修饰材料
        1.2.1 纳米材料
        1.2.2 聚合物材料
    1.3 刺激响应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1.3.1 光控电化学开关
        1.3.2 温控电化学开关
        1.3.3 磁控电化学开关
        1.3.4 电势控制电化学开关
        1.3.5 pH控制电极开关
        1.3.6 多重刺激控制电极开关
    1.4 本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器材
        2.2.2 RAFT聚合光源
        2.2.3 丙烯酰胺乙基苯甲酸酯(AAEB)单体的合成
        2.2.4 PNIPAM_(101)大分子链转移剂(PNIPAM_(101) macro-CTA)的合成
        2.2.5 PNIPAM_(101)-b-PAAEB_(37)的合成
        2.2.6 主要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丙烯酰胺乙基苯甲酸酯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3.2 PNIPAM_(101)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2.3.3 PNIPAM_(101)-b-PAAEB 37聚合物的热响应行为
    2.4 小结
第3章 温敏性聚合物复合膜构筑具有温度响应的Hb电化学传感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药品的配置
        3.2.3 氧化石墨的制备
        3.2.4 修饰电极的制备
        3.2.5 主要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交流阻抗
        3.3.2 温度对PGH修饰电极交流阻抗的影响
        3.3.3 不同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
        3.3.4 温度对PGH膜中Hb直接电化学的影响
        3.3.5 pH值对PGH膜中Hb直接电化学的影响
        3.3.6 PGH修饰电极对H_2O_2的电化学催化行为
        3.3.7 温度对PGH修饰电极电化学催化H_2O_2的影响
        3.3.8 稳定性和重现性
    3.4 小结
第4章 温敏性聚合物复合膜实现苯二酚可逆的电化学开关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不同修饰电极的制备
        4.2.3 主要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EM表征
        4.3.2 不同电极的电子阻抗效应和温度对PGS电极阻抗的影响
        4.3.3 HQ和CC在PGS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3.4 富集条件的影响
        4.3.5 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检测溶液中的HQ和CC
        4.3.6 HQ/CC在PGS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温度效应
        4.3.7 HQ和CC在PGS电极上的电化学开关效应
    4.4 小结
第5章 聚合物/GO分子比例调控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药品的配置
        5.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5.2.4 主要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EM表征
        5.3.2 不同修饰电极的交流阻抗效应
        5.3.3 Hb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5.3.4 溶液pH对Hb循环伏安响应的影响
        5.3.5 POEO/GO/Hb对H_2O_2的电化学催化行为
        5.3.6 POEO/GO/Hb对NO的电化学催化行为
        5.3.7 POEO/GO/Hb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5.4 小结
第6章 二维碳纳米材料电化学检测溶液中苯二酚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
        6.2.2 药品的配置
        6.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6.2.4 主要测试方法
        6.2.5 实验仪器和设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交流阻抗图
        6.3.2 HQ/CC在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6.3.3 扫速对HQ/CC在GO电极上循环伏安的影响
        6.3.4 pH值对HQ/CC在GO电极上循环伏安的影响
        6.3.5 用微分脉冲法(DPV)同时检测HQ/CC
        6.3.6 二维碳纳米材料修饰电极检测HQ/CC的稳定性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昆仑雪菊成分鉴定及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绪论
    1.1 昆仑雪菊研究概述
        1.1.1 昆仑雪菊的形态特点及栽培特性
        1.1.2 昆仑雪菊的功效
    1.2 昆仑雪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 黄酮类成分
        1.2.2 苯丙素类成分
        1.2.3 炔类成分
        1.2.4 其他成分
    1.3 昆仑雪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抗氧化相互作用
    1.4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抗氧化活性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昆仑雪菊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1.6.2 昆仑雪菊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相互作用
        1.6.3 昆仑雪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DFT研究
第2章 昆仑雪菊中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提取与分离
        2.2.2 昆仑雪菊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结构解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昆仑雪菊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5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3.2.2 5种化合物两两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3.2.3 5种化合物三者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3.3 讨论
        3.3.1 结构的影响
        3.3.2 浓度的影响
        3.3.3 体内实验的有关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昆仑雪菊中5个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DFT研究
    4.1 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分子几何构型和结构参数
        4.2.2 酚羟基的解离焓(BDE)分析
        4.2.3 前线分子轨道及其轨道的能级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小米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小米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1 碳水化合物
        1.2.2 蛋白质和氨基酸
        1.2.3 脂肪及脂肪酸
        1.2.4 维生素
        1.2.5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1.2.6 生物活性化合物
    1.3 国内小米的研究现状
        1.3.1 谷子的育种
        1.3.2 谷子基因组研究
        1.3.3 谷子品质分析
        1.3.4 小米的加工
        1.3.5 小米在医药中的应用
        1.3.6 小米在化工中的应用
    1.4 小米研究展望
        1.4.1 小米新品种的培育
        1.4.2 开拓小米产品市场
        1.4.3 努力发展小米深加工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小米中结合型酚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多酚的测定
        2.1.3 游离酚的提取与溶剂选择
        2.1.4 结合酚提取方法
        2.1.5 结合酚碱降解单因素实验
        2.1.6 结合酚碱降解响应曲面优化实验
        2.1.7 结合酚提取与条件优化
        2.1.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游离酚提取溶剂的选择
        2.2.2 碱降解时间的优化
        2.2.3 碱降解浓度的优化
        2.2.4 碱降解温度的优化
        2.2.5 料液比的优化
    2.3 响应曲面实验
        2.3.1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2.3.2 响应曲面结果分析
    2.4 结合酚提取条件优化结果
        2.4.1 结合酚提取溶剂的选择
        2.4.2 结合酚提取时间的选择
        2.4.3 结合酚提取料液比的选择
    2.5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米中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提取分离
        3.2.2 化合物结构解析
    3.3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米中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一浓度下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
        4.2.2 不同浓度下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
    4.3 讨论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7)氮芥和醌甲基类DNA交联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治疗的研究概况
        1.1.1 肿瘤治疗的方法
        1.1.2 化疗药物的简介
    1.2 DNA交联剂的研究
        1.2.1 自身很活泼
        1.2.2 氧化活化
        1.2.3 还原活化
        1.2.4 光诱导
        1.2.5 氟离子诱导
        1.2.6 其他类
    1.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倍半萜氮芥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估
    2.1 氮芥的研究概况
    2.2 倍半萜氮芥的设计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2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
        2.3.3 活性化合物的生物评估
        2.3.4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化学试剂与仪器
        2.4.2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与鉴定
        2.4.3 细胞毒活性实验
        2.4.4 活性化合物的稳定性实验
        2.4.5 细胞凋亡形态学分析
        2.4.6 凋亡与周期的流式分析
        2.4.7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2.4.8 ~1H NMR分析
        2.4.9 荧光成像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硫醇诱导的抗肿瘤前药的合成与生物评估
    3.1 研究背景与药物的设计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2 诱导反应的机理研究
        3.2.3 抗肿瘤前药的生物研究
        3.2.4 小结
    3.3 实验部分
        3.3.1 化学试剂与仪器
        3.3.2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与鉴定
        3.3.3 诱导反应的~1H NMR分析
        3.3.4 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3.3.5 荧光成像实验
        3.3.6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3.3.7 细胞毒活性实验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硫醇诱导的醌甲基前体的合成与生物评估
    4.1 研究背景与药物的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2.2 诱导反应的机理研究
        4.2.3 DNA交联能力的研究
        4.2.4 小结
    4.3 实验部分
        4.3.1 化学试剂与仪器
        4.3.2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化学合成与鉴定
        4.3.3 诱导反应的~1H NMR分析
        4.3.4 诱导反应的HPLC分析
        4.3.5 诱导反应的可见性分析
        4.3.6 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4.3.7 乙烯基乙醚的捕获实验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部分化合物谱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结合型小麦麸皮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麸皮简介
    1.2 小麦麸皮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2.1 酚酸类化合物
        1.2.2 烷基酚类化合物
        1.2.3 黄酮类化合物
        1.2.4 脑苷脂类化合物
        1.2.5 植酸
        1.2.6 维生素E
    1.3 小麦麸皮的综合利用现状
    1.4 选题依据
第二章 正交试验法优化麸皮结合酚的碱降解条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2.2.2 正交试验的设计
        2.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麸皮结合型化合物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提取分离
        3.2.2 化合物结构解析
        3.2.3 化合物波谱数据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麸皮结合型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4 标准曲线绘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单一浓度下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
        4.2.2 不同浓度下化合物的自由基清除率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全文结论
致谢

(9)新型化学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在食品分析中的一些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和应用
        1.1.1 吸附法
        1.1.2 共价键合法
        1.1.3 电化学聚合法
        1.1.4 电化学沉积法
    1.2 石墨烯和纳米金的特性及电分析中的应用
        1.2.1 石墨烯
        1.2.2 纳米金
    1.3 化学计量学方法及应用
        1.3.1 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回归方法
        1.3.2 净分析物信号和与净分析物信号结合的校正方法
        1.3.3 化学计量学应用的理论背景
    1.4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β-受体激动剂概述
    1.5 论文选题及主要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章 纳米金修饰电极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分析食品中三种β_2激动剂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设备
        2.2.2 试剂和材料
        2.2.3 纳米金胶的制备
        2.2.4 电极的修饰
        2.2.5 猪饲料样品的处理
        2.2.6 猪肉、猪肝样品的处理
        2.2.7 实验方法
        2.2.8 HPLC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支持电解质和pH值的影响
        2.3.2 富集时间和富集电位的影响
        2.3.3 其他电化学实验条件
        2.3.4 三种β_2激动剂在纳米金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3.5 单一β_2激动剂的分析:校正模型和检测限
        2.3.6 合成样中三种β_2激动剂的校正和预报
        2.3.7 可行性分析
        2.3.8 灵敏度和重现性
        2.3.9 应用:同时测定猪肉、猪肝和猪饲料中的三种β_2激动剂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三种抗氧化剂在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设备
        3.2.2 试剂和材料
        3.2.3 AuNPs/GCE的制备
        3.2.4 实验方法
        3.2.5 HPLC实验
        3.2.6 食用油样品的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uNPs/GCE的表征
        3.3.2 支持电解质和pH的影响
        3.3.3 BHA、BHT和TBHQ在AuNP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3.3.4 三种抗氧化剂的校正和预报模型
        3.3.5 方法验证
        3.3.6 干扰、重新性和稳定性
        3.3.7 分析应用:同时测定食用油样品中三种抗氧化剂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新型石墨烯电聚合膜电极的构建及同时分析三种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设备
        4.2.2 试剂和材料
        4.2.3 Poly-DHCBAQS/graphene-nafion/GCE制备
        4.2.4 水样的前处理
        4.2.5 实验方法
        4.2.6 HPLC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oly-DHCBAQS/graphene-nafion/GCE电极的制备和电化学行为
        4.3.2 Poly-DHCBAQS/graphene-nafion/GCE电极的表征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4.3.4 邻、间、对硝基苯胺的电化学氧化行为
        4.3.5 单一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的分析:校正模型和检测限
        4.3.6 三种硝基苯胺同分异构体合成样的化学计量学分析
        4.3.7 干扰和重现性
        4.3.8 分析应用:同时测定水样中的三种硝基苯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型β-激动剂传感器的构建及分析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设备
        5.2.2 试剂和材料
        5.2.3 Poly-DHCBAQS/graphene-nafion/GCE制备
        5.2.4 猪肉样品的前处理
        5.2.5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oly-ACBD/graphene-nafion/GCE电极的表征
        5.3.2 Poly-ACBK/graphene-nafion/GCE的电化学行为
        5.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5.3.4 八种β受体激动剂的电化学氧化行为
        5.3.5 单一β受体激动剂的分析:校正模型和检测限
        5.3.6 干扰和重现性
        5.3.7 应用:猪肉样品中克伦特罗的测定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6章 丁香酚在铜掺杂金纳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和设备
        6.2.2 试剂和材料
        6.2.3 Cu@AuNPs/GCE的制备
        6.2.4 实验方法
        6.2.5 实际样品的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u@AuNPs/GCE的表征
        6.3.2 支持电解质和pH的影响
        6.3.3 丁香酚在Cu@AuNPs/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6.3.4 丁香酚的工作曲线
        6.3.5 干扰、重新性和稳定性
        6.3.6 分析应用
    6.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某些环境激素污染物的电化学和毛细管电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激素污染物
    1.2 邻仲丁基苯酚和酞酸酯的常用检测方法
        1.2.1 邻仲丁基苯酚的主要检测方法
        1.2.2 酞酸酯的主要检测方法
    1.3 提高电化学分析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1.4 提高CE检测灵敏度的方法
    1.5 毛细管泳的在线富集方法
        1.5.1 样品堆积技术
        1.5.2 扫集法(Sweeping)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邻仲丁基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支持电解质的选择及pH值的影响
        2.3.2 邻仲丁基苯酚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2.3.3 工作曲线、重现性与检测限
        2.3.4 干扰实验
        2.3.5 模拟实际水样测定
    2.4 结论
第3章 邻仲丁基苯酚在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碳糊电极和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Pc/CPE和CPE性能的测定
        3.3.2 邻仲丁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
        3.3.3 实验因素的优化
        3.3.4 一些电化学参数的测定
        3.3.5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讨
        3.3.6 分析方法的特性描述和应用
    3.4 结论
第4章 在线富集-微乳液毛细管电动色谱用于酞酸酯的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标准溶液、微乳液的配制及实际样品的制备
        4.2.3 MEEKC测定条件
        4.2.4 NSM测定条件
        4.2.5 REPSM测定条件
        4.2.6 FESI测定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常规样品堆积富集原理及过程
        4.3.2 反向电极极性堆积模式原理及过程
        4.3.3 场增强样品注入模式原理及过程
        4.3.4 MEEKC分离条件的优化
        4.3.5 NSM在线富集
        4.3.6 REPSM在线富集
        4.3.7 FESI在线富集
        4.3.8 不同富集方法结果比较
        4.3.9 食品塑料袋中PAEs的测定
    4.4 结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EPA-E标样的UV、IR、NMR、MS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中离子强度对纳米银物化特性及其毒理学效应的影响[D]. 杨亚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2]杭州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有机复合污染的特征及健康风险[D]. 欧阳幸子. 浙江大学, 2019(07)
  • [3]高产DHA裂壶藻突变株的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付杰. 武汉轻工大学, 2017(01)
  • [4]聚合物/氧化石墨基电化学(生物)传感性能的调控[D]. 周元清. 湘潭大学, 2016(02)
  • [5]昆仑雪菊成分鉴定及抗氧化相互作用研究[D]. 丁豪.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6]小米结合型酚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评价[D]. 刘天行.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氮芥和醌甲基类DNA交联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许元真. 兰州大学, 2015(08)
  • [8]结合型小麦麸皮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孙道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新型化学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在食品分析中的一些应用[D]. 林小云. 南昌大学, 2013(01)
  • [10]某些环境激素污染物的电化学和毛细管电泳研究[D]. 肖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EPA-E 标准品的 UV、IR、NMR、MS 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