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物流服务发展分析与建议

道路运输企业物流服务发展分析与建议

一、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分析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高翰林[1](2021)在《高铁快运发展中的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铁运输业与物流业的融合趋势正加速形成。为了适应物流业对大运力、高时效、低排放运输方式的要求,一种依托载客动车组等高铁资源在城市之间提供“站到站”的运输服务——高铁快运——应运而生。随着高铁快运逐渐呈现出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各主体间的合作问题也随着合作关系日趋紧密而逐渐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铁快运的发展进程,可见对高铁快运发展中的各主体合作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然而,既有研究主要是对铁路运输企业与相关主体的合作收益分配、合作模式、合作稳定性等角度进行定性分析,以及对已有合作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寻求理论解释,较少将理论解释与实证预测结合起来分析,也并未将这种合作关系放到整个高铁快运产业链中进行系统地讨论。为此,本文在综合运用运输需求匹配理论、组织依赖理论、博弈理论等对高铁快运产业链中各主体的合作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计量模型、仿真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通过构建以高铁快运产业链中的中间层组织——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为核心的多主体合作分析框架,并立足于以中铁快运公司为代表的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在向产业链的下游、中游、上游延伸过程中与各主体合作的现实矛盾,提出如下研究问题:第一,如何通过合理预测快递企业对高铁运力的需求量,为铁路专业运输公司的区段运力配置提供建议,以促进合作的供需匹配?第二,如何通过揭示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路局集团的合作意愿的影响机理为提升合作稳定性提供建议,以促进合作的持续稳定?第三,如何通过明晰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地方政府等主体的合作模式为多主体合作投资物流基地项目提供建议,以促进合作的公平合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所做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对高铁快运发展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合作关系及既有学者研究的梳理,发现促进铁路专业运输公司在产业链下游与快递企业关于高铁运力的供需匹配、在中游与路局集团关于干线运输合作的持续稳定、在上游与地方政府等主体关于合作投资建设物流基地的公平合理,是实现高铁快运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三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2)基于运输供需匹配理论和交通量预测理论的分析,通过改进引力模型和预测模型研究了快递企业对高铁运力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及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快递企业的运力供需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城市经济规模、异地快递发出量、高铁列车发出量的增长对快递企业的高铁运力需求量有显着正向作用,城市高铁旅客发出变化量的增长有显着负向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快递企业对高铁运力的需求量在未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亟需铁路专业运输企业提供更多运力。铁路系统可通过加快建设平行线路、增加单列收益等方式提升运力供需匹配水平,促进高铁快运的规模化发展,为物流基地的货源供给发挥支撑作用。(3)基于组织依赖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通过改进的演化博弈模型和仿真模型,揭示了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路局集团合作干线运输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大幅提升合作收益、缩小合作收益分配差距及高铁快运相关专用资产分配的差距,可显着提升合作意愿及合作稳定性。合作稳定性的提升可促进高铁快运实现组织化发展,为高铁运力供需匹配水平的提升发挥支撑作用。(4)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和博弈理论的分析,通过对投资主体的博弈分析和物流基地项目的案例分析,提出以“专项债+前置TOT”的合作模式促进物流基地项目在融资、建设、运营阶段的顺畅过渡。结果表明: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地方政府更适合作为物流基地项目融资建设阶段的投资主体。地方政府以土地划拨等方式与铁路专业运输公司联合投资核心作业区,可使后者更充分地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动项目有序进行。公平合理的合作投资模式可以加快物流基地建设、促进高铁快运实现网络化发展,为高铁快运的干线运输稳定发挥支撑作用。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提出了“专项债+前置TOT”的合作模式,弥补了传统债务融资模式和公私合营模式的不足,推动重建设轻运营的国有资本与重运营轻建设的社会资本优势互补,为多主体合作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2)揭示了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路局集团合作意愿及合作稳定性的影响机理,通过将专用资产分配比因素纳入到演化博弈模型中,验证了对称依赖关系比非对称依赖关系更为稳定这一理论命题适用于铁路运输企业内部之间的合作。(3)拓展了双边匹配理论在运输领域的应用,为高铁运力的供需不匹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借鉴一般均衡理论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引入预测模型,扩大了双边匹配理论在运输领域的解释力,还强化了其实证模型的预测能力。

邹旭灵[2](2021)在《T公司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规划研究》文中提出T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铁路系统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近年来,随着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兴起,物流企业平台化转型已经成为共识。在此背景下,公司基于现有特箱资源、依托股东铁路背景优势,计划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这是T公司自身成长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公司应对外部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从T公司的集装箱业务经营现状分析出发,通过访谈调研、标杆企业研究、定量数据分析等多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企业现状和行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利用PEST模型明确了公司内外部环境,结合公司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统现状,识别当前公司经营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采用关键成功因素法分析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具体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平台的需求,设计了适合T公司运营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架构,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的U/C矩阵对各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使平台支持用户服务需求、信息服务需求、多式联运业务需求、堆场业务需求。最后,本文做了平台实施方面的规划研究,主要是实施保障及风险与对策几个方面,以保障平台的顺利实施。本文的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平台未来的角色定位将会是多种运输方式衔接者,多种综合服务的提供者和多种运输资源的整合者。最终,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态化的组织系统,在制造、物流、IT和金融等不同行业形成跨界融合,打造一个共创、共生、共享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业生态圈。

马小林[3](2021)在《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及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全面推动和促进非运输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出台了《青藏集团公司关于全面推动和促进非运输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促进非运输业深度融入市场,拓展经营领域,打造优势产业,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然而,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作为青藏集团公司下属的非运输企业,近年来的经营收入和利润连年下降。如何抓住国家、国铁集团以及青藏集团公司对物流产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打造核心竞争力,找准适合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发展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的经营现状,分析了公司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体系,指出了公司当前存在员工整体素质较低、对运输主业的依赖性太强、业务结构和营收项目单一、管理的有效性不足、设施设备落后以及管理体制需要转变等问题。通过借鉴几种典型的铁路物流公司经营模式,在实地调查滨铁公司周边铁路和物流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对公司经营项目进行调整,在专用线租赁、仓储以及装卸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商贸和第三方物流业务,重构了利润来源和公司经营体系。运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了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格尔木滨铁公司应该选择扩张战略,即在格库铁路茫崖站和花土沟站新建货场,在兰州局东川站和阿克塞站开辟经营基地,同时,强化内部管理,加大装卸设施设备和物流信息化建设投入,以优质的服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图33幅,表10个,参考文献39篇。

张晓雅[4](2021)在《融合高速路网的新型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道路货运行业逐步由数量增长走向品质提升的发展道路。在探索货运行业转型升级重要举措的同时,我国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批亟待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例如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所站管理用房、桥下空间、沿线待开发土地等。这些资源的出现,为提升物流业运输服务水平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对高速公路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物流业与高速公路的深度融合发展,本研究提出依托高速路网土地资源构建新型物流网络的发展思路。这不仅将促进物流业的降本增效,也为高速公路运营效益的提升带来发展机遇,是实现高速公路与物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向。论文首先通过调研走访及资料梳理对当前物流业和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研判,发现两者的融合发展表现出高度的契合度与紧迫性,高速公路良好的路网资源及政策环境也为开展物流业务提供了可行性。其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物流网络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传统轴辐式物流运输网络存在中转及绕道产生的时效性差、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弥补传统运输网络的不足,本研究从“点—线—网”的角度出发,依托高速公路资源,提出“扁平化”新型物流网络的构建思路。最后,结合节点选址—路径决策问题进行物流网络优化研究。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对物流节点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重要影响因素初步规划备选节点。并结合集合覆盖选址理论,构建节点选址及运输路径决策优化模型。采用Lingo软件对引入新增备选节点的轴辐式网络进行优化。通过算例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网络全部选择新增节点进行运输,成本节约率为34.22%。并通过设置不同情景,对“村镇—村镇、县区—村镇、城市—村镇”的网络分别进行优化前后成本对比,有效验证了在满足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下,新型物流网络将具有更佳的网络运输优势。并发现货物分拨等级越多,对物流运输成本的降低越明显。本研究得到新型物流运输网络降本增效的经济性分析,为物流业发展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

桂晨桓[5](2021)在《我国铁路货运战略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铁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尤其是高铁不仅支撑和带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的重要行业领域。近年来,随着其它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铁路运输结构发生了变化。按货运周转量计算,2010年铁路所占市场份额为28.8%,而到2019年已降至15.1%。因此应该重新审视铁路货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铁路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地位和作用,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铁路货运发展战略,对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铁路货运市场现状为背景,首先总结分析法国、德国、美国及国内铁路货运发展概况,为我国货运市场发展提供经验及启示;其次,对我国铁路货运的综合效益、外部环境、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定位研究:发挥技术经济优势,稳定中长途货运市场;发挥运输骨干作用,稳定大宗货物市场份额;发挥公益运输作用,保障国民经济顺利运行;依托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结合市场需求趋势,积极开发特色运输产品;然后,分析铁路货运需求,采用灰色理论预测方法对我国铁路货运市场未来六年货运量和周转量进行预测;最后根据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定位研究和预测结果,提出了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策略。

吴兴阳[6](2021)在《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国家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需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煤炭运输情况影响着煤炭供应的有序运行,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作为智能物流支柱环节的智能物流运输的发展推动着煤炭物流运输业务逐渐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因此,本文以内蒙古YT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YT煤炭公司或YT股份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情况构建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并对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提出适用于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煤炭企业的物流运输业务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首先,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内容,论述了煤炭行业、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现有研究成果,并详细叙述了智能物流运输、煤炭智能物流运输、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内涵,为本文开展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叙述了YT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和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的现状,找到了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的实际情况,明确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各项指标,构建包括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3个一级指标和智能系统、智能设施设备、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实时监控能力、精准定位水平、设备自动控制能力等14个二级指标的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得到所需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以验证本次调查结果的效度、信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后,根据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以通过加强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业务的硬实力,推动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业务的软实力、巧实力的提升为指导思路,提出提升实时监控和精准定位能力、加强设备自动控制和智能感知预警能力、改善煤炭送达准时准确程度和信息精准性等策略,以期进一步提高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

王志文[7](2021)在《FDI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物流业是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消费状况的衡量指标之一。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获批成立,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和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使北部湾经济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但尽管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物流业方面仍存在投资结构失衡、规模偏小等问题。与此同时,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自身发展也存在着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企业转型升级意愿不强等现象。因此,开展研究将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与FDI进行联系,探讨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产生的影响,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如何有效地吸收和利用FDI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FDI对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来说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采用定量分析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历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历年产值两类指标进行平稳性检验、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FDI的增长与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值的提高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FDI对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的成功发展作为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第四部分,论文最后从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北部湾物流产业稳健发展和充分发挥北部湾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效应两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向双玲[8](2021)在《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公铁联运是我国发展综合运输战略和物流模式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完成信息的对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式联运。而信息及资源的共享有助于优化运输结构,增强不同运输组织间的协同作用,实现联运过程中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为联运的流畅性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公铁联运过程涉及的主体众多,信息分布相对分散,且不同组织间信息相对孤立,如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建立更加高效灵活的运输流程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将基于信息共享的角度去对公铁联运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公铁联运流程中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效率和运输流程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提升公铁联运在运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对公铁联运现有流程的各个主要运输阶段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目前货运相关的数据整理当前公铁联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接着,利用着色Petri网进行分层建模,理清整个联运流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物流、信息流,为后续从信息共享的角度优化流程奠定基础。然后根据流程管理及业务流程再造的思想原则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流程的优化思路。本文主要从信息共享的角度对现有流程进行整合与重组,尽可能减少时间和空间对流程的阻碍影响。在对整个联运流程所需共享信息进行集成的基础上,本文借助着色Petri网建立新的公铁联运流程。最后,根据关联矩阵分析原则对所建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验证。为进一步研究联运流程优化前后的效果,本文基于CPN Tools仿真工具可将复杂模型简单化、支持代码编写和动态仿真的特性对流程优化前后的Petri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零散白货的具体运输为例,模拟物流、信息流的流动过程。最后,本文分别从运输时间差、货车载重率、列车牵引率的均衡度等方面对公铁联运过程中信息共享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另外,本文还对比了模型优化前后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水平,发现优化后的联运流程能够更充分地发挥信息与资源的作用,为公铁联运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共有图36个,表37个,参考文献58篇。

吕杰[9](2021)在《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到“十三五”期末,我国通车高速公路15.5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按照高速公路沿途每隔50公里至少设有一处服务区的设置规范,可以估计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需求数量大致在3100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的重要配套设施,主要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休息补给等系列服务。而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是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区便利店的经营水平高低对整个高速公路的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聚焦于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商品供应这一特定场景的物流外包优化问题,选择XG配送中心为代表,通过对XG配送中心基本情况和物流外包情况的介绍,系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寻求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照进行体系优化。XG配送中心作为H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便利店商品供应的枢纽,其配送范围覆盖全省55对服务区,年销售额接近5000万元左右。作为唯一的供应商,其供应水平直接关系到服务区便利店的服务能力。但目前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外包的管理效果尚未得到公司认可,配送效率、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公司急需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完善物流外包管理体系,从而提升配送效率与服务质量,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本文以H省高速公路服务区XG配送中心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XG配送中心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对物流外包的抉择、选择、合作方案全过程进行梳理,从订单完成情况、订单服务情况、信息化情况、投诉与处理四个方面对物流外包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提出XG配送中心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第三方物流管理考核机制缺失、信息系统支撑不足、硬件设施老旧的问题。针对核心问题,本文利用供应链运作参考(SCOR)模型对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的运作过程进行分解,找到第三方物流执行的关键流程元素s D1.12运输、s D1.13客户收货验收,对应的从SCOR模型性能指标库中筛选出9个性能指标,如交允表现、完美配送率等,构建第三方物流考核指标的层次化结构。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计算出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最终形成第三方物流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于物流供需双方信息共享程度低的问题,本文从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两方面,提出信息系统升级的方案,提高物流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程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仓库管理系统WMS将仓储商品信息化,解决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中商品层面的沟通。运输管理系统TMS能够将配送环节的排车规划、过程监控、绩效管理通过系统来实施,既能解决物流供需双方有效的沟通派车计划,也能在配送过程中对车辆、人员、配送情况进行准确记录,为考核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本文对物流外包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有助于XG配送中心建立第三方物流考核机制,形成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的管理体系,为服务区便利店的经营品质提供优质的供应链基础。同时也可以为其他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夏婷[10](2021)在《高安市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起步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和全面扩大内需稳步发展的特殊之年。在新的历史机遇期,高安市如何更好的发挥好政府职能,制定和调整汽运物流产业政策,实现高安汽运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并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近几年来,高安市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办物流大型活动,开放物流平台,争取人才资金项目支持等方式,已经打通了汽运物流迈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经脉。但是,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说,汽运物流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在政府职能层面总结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做法,再通过分析案例得出启示,从高安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优化建议,这是本文的切入点。本文在界定特色产业、汽运物流、政府职能等核心概念之后,以产业集群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干预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通过研究高安市政府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职能分析及主要措施,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产业发展规划不够合理、缺乏先进物流技术平台等,在借鉴广东大埔、山东寿光、宁夏中宁等地政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六项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本文紧扣当前经济发展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人口就业、技术平台升级、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突出典型,明确数据,得出实用结论,着力使对策建议体现实践意义,旨在为政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分析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快运发展中的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的相关研究
        2.1.1 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的理论解释
        2.1.2 铁路运输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的实证预测
    2.2 企业合作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1 非铁路运输企业合作的相关研究
        2.2.2 铁路运输企业之间合作的相关研究
    2.3 铁路运输企业与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相关研究
        2.3.1 铁路运输企业与政府合作投资的相关研究
        2.3.2 铁路运输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相关研究
        2.3.3 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的相关研究
    2.4 理论基础
        2.4.1 运输供需匹配理论
        2.4.2 交通量预测理论
        2.4.3 组织依赖理论
        2.4.4 博弈理论
        2.4.5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多主体合作分析框架、合作关系及问题
    3.1 概念分析框架
    3.2 多主体合作关系
        3.2.1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快递企业的合作关系
        3.2.2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路局集团的合作关系
        3.2.3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地方政府等主体合作关系
    3.3 多主体合作问题
        3.3.1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快递企业的合作供需不匹配
        3.3.2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路局集团的合作不稳定
        3.3.3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地方政府等主体的合作模式不明晰
    3.4 本章小节
4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快递企业的合作问题研究
    4.1 理论分析
        4.1.1 运输供需匹配分析
        4.1.2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1.3 预测精度优化分析
    4.2 模型构建
        4.2.1 基本假设
        4.2.2 引力模型构建
        4.2.3 预测模型构建
    4.3 实证分析
        4.3.1 需求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2 需求量预测的实证分析
        4.3.3 预测前的运输供需匹配分析
        4.3.4 预测后的运输供需匹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路局集团的合作问题研究
    5.1 理论分析
        5.1.1 组织依赖理论分析
        5.1.2 演化博弈理论分析
    5.2 模型构建
        5.2.1 基本假设
        5.2.2 收益支付矩阵
        5.2.3 实证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
        5.3.1 合作收益对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5.3.2 收益分配对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5.3.3 专用资产分配对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铁路专业运输公司与地方政府等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
    6.1 理论分析
        6.1.1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6.1.2 博弈理论分析
    6.2 模型构建
        6.2.1 基本假设
        6.2.2 地方政府与路局集团的非合作博弈分析
        6.2.3 地方政府与铁路专业运输公司的合作博弈分析
    6.3 案例分析
        6.3.1 物流基地项目概况
        6.3.2 物流基地项目融资建设阶段的合作模式分析
        6.3.3 物流基地项目建成运营阶段的合作模式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开拓重点线路业务以突破合作收益阈值
        7.2.2 创新清算机制以避免收益分配相差过大
        7.2.3 推动权责匹配以避免专用资产分配失衡
        7.2.4 灵活运转资金以促进物流基地建设运营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各城市经济变量最优预测模型筛选汇总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T公司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
        1.2.2 多式联运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1.2.3 多式联运平台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供应链及物流相关理论
        2.1.1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2.1.2 物流相关理论
        2.1.3 多式联运相关理论
    2.2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2.2.1 关键成功因素法
        2.2.2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2.2.3 企业系统规划法
3 T公司集装箱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T公司集装箱业务现状
        3.1.1 T公司概况
        3.1.2 集装箱业务经营状况分析
        3.1.3 业务运营管理模式
        3.1.4 信息化管理现状
    3.2 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2.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2.2 T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3 集装箱业务存在问题分析
4 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4.1 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4.1.1 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4.1.2 满足中小客户痛点需要
        4.1.3 满足多式联运痛点需要
        4.1.4 应对市场竞争需要
        4.1.5 践行国家战略需要
    4.2 平台战略与定位
        4.2.1 平台战略
        4.2.2 平台定位
    4.3 平台需求分析
        4.3.1 平台业务需求
        4.3.2 平台功能需求
        4.3.3 平台技术需求
        4.3.4 平台和公司内部信息系统集成需求
5 平台总体规划设计
    5.1 平台规划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5.1.1 规划目标
        5.1.2 规划原则
    5.2 平台规划设计
        5.2.1 总体架构规划设计
        5.2.2 子系统规划设计
        5.2.3 应用架构规划设计
        5.2.4 技术架构规划设计
        5.2.5 数据模块架构规划设计
6 平台实施保障及风险应对
    6.1 平台实施保障
        6.1.1 组织保障
        6.1.2 环境保障
        6.1.3 培训保障
        6.1.4 制度保障
    6.2 平台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6.2.1 风险分析
        6.2.2 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3PL相关调研内容
附录B 车站相关调研内容
致谢

(3)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及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铁路物流发展的研究
        1.3.2 关于铁路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
        1.3.3 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工作
2 公司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公司经营模式和体系
        2.1.1 公司经营模式
        2.1.2 公司经营体系
    2.2 经营现状分析
        2.2.1 近几年经营收入情况
        2.2.2 近几年运量情况
        2.2.3 运量下降的原因
    2.3 现有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2.3.1 员工整体素质较低
        2.3.2 对运输主业的依赖性太强
        2.3.3 业务结构和营收项目单一
        2.3.4 管理的有效性不足
        2.3.5 设施设备落后
        2.3.6 管理体制需要转变
    2.4 小结
3 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3.1 经营模式的含义
    3.2 铁路物流公司的几种典型经营模式
        3.2.1 提供仓储型服务的经营模式
        3.2.2 提供流通加工服务的经营模式
        3.2.3 基于货运站场开展商贸业务的经营模式
        3.2.4 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的经营模式
    3.3 滨铁公司经营模式和体系的创新
        3.3.1 需求特征分析
        3.3.2 调整经营项目
        3.3.3 经营模式创新
        3.3.4 重构经营体系
    3.4 小结
4 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战略转型研究
    4.1 相关理论介绍
        4.1.1 内部环境分析方法
        4.1.2 外部环境分析方法
    4.2 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4.2.1 内部环境分析
        4.2.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3 备选战略方案制定和评估
        4.3.1 制定备选战略方案
        4.3.2 备选战略方案评估
        4.3.3 扩张发展战略措施制定
    4.4 战略目标及路径
    4.5 小结
5 重点措施研究
    5.1 强化内部管理
    5.2 努力开拓物流市场
    5.3 完善物流网络布局
    5.4 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力度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融合高速路网的新型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猛
        1.1.2 我国高速公路货物运输现状
        1.1.3 公路货物运输业面临发展压力
        1.1.4 高速公路资源提供发展契机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依托高速公路开展物流业务的相关研究
        1.3.2 物流运输网络优化的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物流业与高速公路的融合发展分析
    2.1 物流业与高速公路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1 物流业和高速公路企业的发展需要
        2.1.2 国家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2 物流业与高速公路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2.1 高速公路开展物流业务的案例分析
        2.2.2 高速公路开展物流业务的意义
        2.2.3 高速公路开展物流业务的问题与策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货运物流网络结构分析
    3.1 物流网络发展分析
        3.1.1 物流网络概念界定
        3.1.2 物流网络发展阶段分析
    3.2 物流网络结构分析
        3.2.1 物流网络结构概念界定
        3.2.2 轴辐式网络的基本概念
        3.2.3 不同运输方式下的网络结构
        3.2.4 新型物流网络发展方向分析
    3.3 新型物流网络的构建
        3.3.1 新型物流网络概述
        3.3.2 新型物流网络总体设计
        3.3.3 新型物流网络构建思路
        3.3.4 新型物流网络规划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流网络优化问题建模
    4.1 物流节点选址分析
        4.1.1 基于ISM模型的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4.1.2 集合覆盖模型选址分析
    4.2 物流运输决策优化分析
        4.2.1 问题描述
        4.2.2 基本假设
        4.2.3 符号说明
        4.2.4 模型的建立
        4.2.5 模型算法求解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例分析
    5.1 物流公司基本情况
    5.2 数据来源说明
        5.2.1 数据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3 初步规划新型物流网络备选节点
        5.3.1 深层影响因素分析
        5.3.2 直接影响因素分析
        5.3.3 设立备选枢纽节点
    5.4 运输决策优化结果分析
        5.4.1 计算结果
        5.4.2 结果分析及评价
    5.5 不同情景下——传统与新型运输网络对比分析
        5.5.1 情景一(四级节点作为货物发出地)
        5.5.2 情景二(三级节点作为货物发出地)
        5.5.3 情景三(二级节点作为货物发出地)
    5.6 总结及建议
        5.6.1 结果评价
        5.6.2 实施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Python编程求解ISM模型可达矩阵
附录2 Lingo编程求解运输决策优化问题
附录3 数据说明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我国铁路货运战略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2 国内外铁路货运发展概况
    2.1 国外铁路货运发展概况
        2.1.1 法国
        2.1.2 德国
        2.1.3 美国
    2.2 国内铁路货运发展概况
        2.2.1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2.2.2 我国货运整体发展形势
        2.2.3 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形势
    2.3 经验及启示
        2.3.1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2.3.2 体现铁路公益性服务属性,保障社会平稳发展
        2.3.3 增强铁路的骨干运输作用,构建高效运输系统
        2.3.4 大力发展创新型运输产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2.3.5 坚持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定位研究
    3.1 铁路货运的综合效益分析
        3.1.1 铁路货运的比较优势
        3.1.2 铁路货运与产业布局
        3.1.3 铁路货运与社会公益
    3.2 铁路货运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
        3.2.1 宏观经济政策方面
        3.2.2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3.2.3 产业结构布局方面
        3.2.4 外贸出口方面
    3.3 铁路货运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3.1 经济新常态对铁路货运市场的影响
        3.3.2 三大战略对铁路货运带来的影响
        3.3.3 绿色发展对铁路货运带来的影响
    3.4 铁路货运市场发展的定位研究
        3.4.1 铁路货运市场发展的指导思想
        3.4.2 铁路货运市场发展的基本目标
        3.4.3 铁路货运市场发展的战略定位
    3.5 本章小结
4 铁路货运需求分析与市场预测
    4.1 我国铁路货运需求分析
        4.1.1 大宗运输
        4.1.2 快捷运输
        4.1.3 多式联运
        4.1.4 专业运输
    4.2 我国铁路未来货运市场预测
        4.2.1 预测方法选取
        4.2.2 预测模型建立
    4.3 本章小结
5 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策略
    5.1 运输物流化策略
    5.2 运输设施优化策略
    5.3 运输服务优化策略
    5.4 运输价格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煤炭行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智能物流运输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服务水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智能物流运输概述
        2.1.1 物流运输
        2.1.2 智能物流运输
    2.2 煤炭物流运输服务概述
        2.2.1 煤炭物流运输服务水平
        2.2.2 煤炭物流运输服务的一般环节
    2.3 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概述
        2.3.1 煤炭智能物流运输
        2.3.2 煤炭智能物流运输的特点
    2.4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
        2.4.1 层次分析法
        2.4.2 模糊综合评判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现状
    3.1 YT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2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业务概述
        3.2.1 YT煤炭物流运输业务流程的简介
        3.2.2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业务的现状
    3.3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和依据
        4.1.1 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依据
    4.2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4.3 调查问卷设计
        4.3.1 各级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的设计
        4.3.2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综合评价
    5.1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5.2 数据样本分析
        5.2.1 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5.2.2 问卷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5.2.3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提升策略
    6.1 提升实时监控和精准定位能力
    6.2 加强设备自动控制和智能感知预警能力
    6.3 改善煤炭送达准时准确程度和信息的精准性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各级指标权重专家评分
附录B 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FDI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外商直接投资与物流业的基本概念
        2.1.1 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
        2.1.2 物流业的基本概念
    2.2 物流业FDI相关理论
        2.2.1 垄断优势理论
        2.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国家层面FDI对物流业发展的研究
        2.3.2 区域层面FDI对物流业发展的研究
        2.3.3 FDI与物流业各方面之间的联系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现状分析
    3.1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概况
        3.1.1 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
        3.1.2 物流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
        3.1.3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初步形成
        3.1.4 物流行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3.1.5 物流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
        3.1.6 政策明显倾斜
    3.2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的现状
        3.2.1 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FDI总体规模
        3.2.2 北部湾经济区利用物流业FDI具体情况
    3.3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1 行业利润率较低
        3.3.2 专业物流人才缺乏
        3.3.3 投资结构不合理
        3.3.4 相对规模偏小
        3.3.5 引资方式过于单一
        3.3.6 产业优化欠佳
第四章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影响的SWOT分析
    4.1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4.1.1 市场潜力大
        4.1.2 产业关联性强
    4.2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4.2.1 投资结构不合理
        4.2.2 投资环境仍待改善
        4.2.3 生态环境矛盾突出
        4.2.4 自主品牌缺失
    4.3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4.3.1 FDI大规模涌入
        4.3.2 引资政策逐步完善
    4.4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威胁
        4.4.1 新基建成为投资新热点
        4.4.2 新冠疫情削弱投资能力
第五章 FDI对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5.2 模型的设立
    5.3 实证分析
        5.3.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5.3.2 变量的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5.3.3 E-G两步法协整检验
        5.3.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3.5 误差修正模型
    5.4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FDI对物流业发展的案例及启示:以珠三角经济区为例
    6.1 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FDI以及物流业发展概况
        6.1.1 总体规模
        6.1.2 物流市场需求
        6.1.3 交通运输网络
        6.1.4 园区建设
        6.1.5 政策环境
    6.2 珠三角经济区物流业利用FDI的经验
        6.2.1 物流技术的溢出效应
        6.2.2 投资物流设施与设备
        6.2.3 建设绿色物流
        6.2.4 培养人才与扩大就业
    6.3 珠三角经济区的成果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与建议
        7.2.1 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北部湾物流产业稳健发展的六点建议
        7.2.2 充分发挥北部湾物流业外商直接投资综合效应的三点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有关公铁联运的研究现状
        1.3.2 国外有关公铁联运的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内容结构
2 关键理论与技术
    2.1 公铁联运的相关理论
        2.1.1 公铁联运定义及其构成
        2.1.2 公铁联运中进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2.2 分层着色Petri网(CPN)理论
        2.2.1 分层着色Petri网的基本定义
        2.2.2 分层着色Petri网的特点
        2.2.3 关联矩阵分析相关理论
    2.3 仿真相关理论
        2.3.1 仿真分析的价值
        2.3.2 CPN Tools仿真工具概述及其应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公铁联运运输流程现状分析
    3.1 公铁联运主要运输流程及问题分析
        3.1.1 公铁联运主要运输流程
        3.1.2 存在的问题
    3.2 基于着色Petri网的公铁联运流程建模
        3.2.1 顶层模型
        3.2.2 业务办理模型
        3.2.3 发送作业阶段模型
        3.2.4 中转作业阶段模型
        3.2.5 到达配送作业阶段
    3.3 公铁联运模型的性能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
    4.1 流程管理优化原则
    4.2 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思路及方案设计
        4.2.1 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思路
        4.2.2 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方案
        4.2.3 联运流程优化方案中的信息集成
    4.3 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Petri网建模
        4.3.1 主CPN模型
        4.3.2 不同组织间信息交互模型
        4.3.3 基于信息共享的货物追踪模型
        4.3.4 性能分析
    4.4 小结
5 基于CPNTools的公铁联运模型仿真分析
    5.1 现有公铁联运流程Petri网仿真分析
    5.2 基于信息共享优化后的联运Petri网仿真分析
    5.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3.1 组织间信息共享的经济效益分析
        5.3.2 优化前后流程中信息与资源共享度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现有公铁联运流程的Petri网性能相关分析表
附录B 公铁联运流程优化后的Petri网性能相关分析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1.研究内容
        2.研究框架
二、相关概念概述
    (一)物流外包
        1.物流外包的含义
        2.物流外包的分类
        3.物流外包的优势
        4.物流外包的风险
    (二)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1.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概述
        2.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
        3.SCOR模型层级结构
        4.SCOR模型绩效衡量指标
    (三)层次分析法AHP
        1.构造判断矩阵
        2.计算指标的权数
        3.一致性检验
        4.计算指标的最终权数
        5.总的一致性校验
三、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XG配送中心简介
        1.XG配送中心简介
        2.物流流程
        3.物流人员设施
        4.业务情况
    (二)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过程
        1.物流外包抉择
        2.物流供应商选择
        3.与物流供应商合作方案
    (三)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管理现状
        1.订单完成情况
        2.订单服务情况
        3.信息化情况
        4.投诉与处理
    (四)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存在的问题
        1.缺乏第三方物流管理考核机制
        2.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撑
        3.硬件设施急需升级
四、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分析及优化策略
    (一)基于SCOR模型的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过程分析
        1.XG配送中心供应链运作模型构建
        2.XG配送中心配送流程描述
    (二)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优化策略
        1.建立第三方物流考核指标体系
        2.完善仓库管理和运输管理系统
        3.实施仓库硬件设施改造
五、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优化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架构
        1.组织架构
        2.岗位职责
    (二)健全物流外包管理制度
    (三)完善激励机制
    (四)提升专业技能
        1.引进专业管理人才
        2.加强专业管理人才培养
        3.做好外部人员培训工作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六、结论与展望
    (一)论文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安市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方政府职能的相关研究
        1.2.2 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汽运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政府政策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特色产业
        2.1.2 汽运物流产业
        2.1.3 政府职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政府干预理论
第3章 高安市政府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3.1 高安市汽运物流产业发展概况
        3.1.1 从汽运个体户到汽运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3.1.2 高安市汽运物流产业的发展特点
        3.1.3 汽运物流产业对高安经济的主要贡献
    3.2 高安市政府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
        3.2.1 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引导和扶持
        3.2.2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条件和环境
        3.2.3 发挥市场作用,强化监督和管理
第4章 高安市政府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4.1 产业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4.2 政府职能定位认知不足
    4.3 政策体系尚未构建完善
    4.4 缺乏先进汽运物流技术平台
    4.5 打造“汽运物流之都”乏力
    4.6 营商环境制约产业持续发展
第5章 地方政府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广东大埔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5.2 山东寿光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5.3 宁夏中宁县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5.4 对高安市政府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启示
第6章 高安市政府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化建议
    6.1 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政策规划水平
    6.2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6.3 运用现代技术,构建产业发展平台
    6.4 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6.5 塑造行业品牌,扩大产业社会影响
    6.6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分析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快运发展中的多主体合作问题研究[D]. 高翰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T公司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规划研究[D]. 邹旭灵.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格尔木滨铁储运公司经营模式创新及战略转型研究[D]. 马小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融合高速路网的新型物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D]. 张晓雅.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5]我国铁路货运战略定位研究[D]. 桂晨桓.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6]YT煤炭智能物流运输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 吴兴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7]FDI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志文. 北部湾大学, 2021(08)
  • [8]基于信息共享的公铁联运流程优化研究[D]. 向双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9]XG配送中心物流外包优化研究[D]. 吕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10]高安市促进汽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 夏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标签:;  ;  ;  ;  ;  

道路运输企业物流服务发展分析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