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的三种思考方式

新闻编辑的三种思考方式

一、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波[1](2021)在《浅谈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最新的时事新闻,新兴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造成较大冲击,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对媒体的采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采编工作不仅要注重新闻的实时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也要注重和互联网思维的结合,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有效地利用当下新兴的传播形式,优化新闻采编的过程,让新闻采编与时俱进,实现良性的发展。本文重点探讨新闻采编的思维方式。

马海菊[2](2021)在《融媒体视域下纸媒新闻采编策划创新策略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媒体的蓬勃发展对纸媒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采编策划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应对融媒体时代新需求,必须积极创新纸媒的新闻采编策划工作,为受众提供更具影响力的新闻内容。

刘春宇[3](2021)在《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新闻采编的工作受到较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工作流程上。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纸媒明确未来发展策略很有必要,能够确保不同类型的纸质媒体在运行与发展中获取更高的综合效益,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报纸新闻采编在新媒体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探讨新媒体对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以及纸媒的应对对策。

王芙蓉[4](2021)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广播电视媒体要想稳固主流媒体核心地位、提升影响力与感染力,便需要从新闻采编技巧的优化与革新入手,致力于提高新闻内容生产质量。基于此,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选题、信息收集、内容生产、受众交互四个方面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张莉芳[5](2020)在《“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设计与实施》文中提出目前,网络已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担负时代重任的青年人如何甄别信息、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加工、表达、发布信息,这是事关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全媒体时代,抓好年轻人的意识形态教育,培养信息社会合格的发声者显得尤其重要。"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为"设计与智造"项目的系列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掌握多种媒体传播技能且综合素质高、责任意识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发声者。

周静思[6](2020)在《新闻生产者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融合新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切入口,但是各大媒体平台的融合新闻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内容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部分融合新闻缺乏深度,浮于表面,未实现内容、形式和渠道的恰当融合,因此呼唤一套适宜的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标准的诞生。本文基于文献研究的基础,通过研究中外的新闻奖项评选标准和专家已有的指标研究体系,在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框架和5W新闻传播模式下,拟定出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与yaahp软件的权重计算,最终得出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同时本研究将中央级主流媒体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前后十四天的融合新闻报道作为研究主体,选定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三个样本对象并打分、排序。本文认为,目前中央级主流媒体在融合新闻报道方面不乏先进经验,但是总体来看中央级主流媒体的融合报道仍是以文本和图表为主,在媒介呈现形式和技术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一些融合新闻质量提升的建议,包括打造渠道生产模型、增强互文叙事能力、提升新闻策展能力以及释放受众主体性内涵等,希望能够为融合新闻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杨益航[7](2020)在《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是当前法学界和新闻传播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能够有效推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环境。其内涵基于司法公开,是把司法权置于公众视野内,让公众了解司法,让司法裁判经得起检验的制度安排。此研究的实际意义却远不至此,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可以使司法理念深入人心,厚植法治根基,树立司法权威,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尊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司法与媒体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司法可以对媒体进行制约,媒体也可以对司法进行监督,同时二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如何在维护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的平衡点,怎样构建司法与媒体良性互动、相生相长的和谐关系是国内外各相关领域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当前司法活动与媒体报道之间的价值目标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在应对涉法新闻报道方面的实践和发展,就典型问题进行了初步阐释,并在理论的基础上以比较法研究的方式对国内外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判,探讨在应对热点案件和舆情中的一般和特殊情况及应对方法,从发展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初步分析,倡导建立和谐有序的司法与媒体互动关系。全文共六章十六万字,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概念入手分析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从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理论来分析媒体参与司法活动的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对比,指出实践中的冲突和难点。聚焦司法公开,从审前和审判公开分析媒体报道在不同阶段介入的特点和难点,就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和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冲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就例外原则进行初步探讨。通过近年来国内的热点案例分析司法与媒体关系的不同特点。以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分析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以药家鑫案分析舆论压力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以于欢案分析新闻舆论促成司法系统自我纠偏的可行性;以张扣扣案分析新媒体时代复杂舆论环境对司法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比较法视角分析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做法和特点,列举了包括对言论自由、庭审公开、保密制度、隐私权等领域的规定和办法,总结规律性特征,以及为改善国内工作带来的启示。对目前包括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和传播环境深刻变革做了简要分析,同时从涉法新闻报道角度对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了前瞻性预判,并针对公共领域和被遗忘权等新媒体环境下愈发突出的问题做了专题研究。最后,从改善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前文研究从司法与媒体合作基础、共同任务、有效做法等方面提出构建司法与媒体和谐关系的意见建议。此外还就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依法规制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郭芳[8](2020)在《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文中研究指明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其文体演变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人工智能、AR、VR、5G等媒介技术推动下,“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新闻游戏”“AR”“H5”等一大批融合新闻产品频现,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与内容生产模式。本文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2014-2019)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融合新闻在结构方式、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方面的文体特征,以探究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文体变迁的表征,并预测未来融合新闻文体变革的趋势。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融合新闻呈现文本多模态、智能化,新闻叙事互动化、杂糅化,传播沉浸式等文体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呈现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新闻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到钻石形叙事变化;传播模式由内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内外联动传播向“沉浸式传播”演进。另外,研究也发现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存在一些不足。

张春燕[9](2020)在《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中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媒介即讯息”,即比起各个时代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媒介本身才是这个时代真正有意义的讯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敏锐觉察到传播方式变革的我国报业进入了探索集团化发展时期,开始实施第一轮改革自救过程。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拥有独立产权的自主品牌,因此,探索新形势下的主流媒体融合传播、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移动互联网冲击,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专门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报业集团抓住机遇,纷纷开始谋划布局融合发展。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虽然早在1999年就搭上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早班车,但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原因,其转型发展一直处在低层次媒体融合阶段。以西北第一家报业集团——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为案例进行研究,其成果可以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他报业集团提供依据和模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首先说明研究此课题的深层次原因,在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等方式方法,结合国内外对媒介融合发展研究综述与融媒体时代报业集团转型研究综述,为甘报集团融媒体转型摆事实、做铺垫。第二章通过对甘报集团相关背景及发展现状、甘报集团融合转型发展的3个历程,对甘报集团探索融合转型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与阐述。第三章甘报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实践探索是本文的重点。本章节对甘报集团融合发展路径选择、目前甘报集团融合媒体多种呈现形式做了系统阐释,便于找出甘报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根据甘报集团在融合转型发展中进行的探索找出其缺点和不足。第五章为应对策略。主要从理念和机制两大方面为甘报集团在探索融合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办法。

任婷[10](2020)在《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融合困境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爱武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媒体融合是我国媒体转型的重要方针政策。自媒体飞速发展,广告政策收紧,受众阅读习惯转变等使得主流媒体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和严峻考验。特别是县级媒体,更是在夹缝中寻求生机,受到巨大冲击。如果说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权威,那么,融合将是传统媒体实现自我重建的根本遵循。当前,从上至下行业内外,言必谈媒体融合,媒体融合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不言而喻。2013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曾出台《关于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意见》,指出推动电台电视台发展新媒体具有战略意义,推动电台电视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1)。支持一些相对有实力、有进取精神的地方媒体先行试建网络广播电视台,加强内容建设,为我国县级媒体融合做了很好的铺垫。县级媒体作为最接近基层群众的一线媒体,对于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人民群众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过程中,媒体产品及发布形式也在不断改进。新闻客户端平台更具备自主性,可以联系更多第三方平台进行资源互换等。创建县级自身新闻客户端,吸引更多读者实现流量变现。此外,由于手机新闻客户端自身的独特性,如新闻时效性、写作手法、传播方式等等都与传统媒体平台有较大差别,这些固有模式被打破的同时也给新闻工作者工作方式及受众阅读习惯带来了转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此类转变,探究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建设路径并提出可行建议。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与普通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不同,其不仅仅停留在“看”这一方面,在“用”上更值得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引导群众,二是服务群众。县级媒体打造自身新闻客户端时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在完善新闻资讯发布功能的同时,提升自身服务性属性,给用户带来更良好的产品体验,才是新闻客户端发展的基本途径。但是,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如县域狭小素材缺乏、人才空缺较大、运营机制不健全、内部人员思想僵化等问题,造成年轻活跃用户不断流失,带来了基层广播电视业务的萎缩,进而导致广告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大幅度缩减。据此,本文提出打造社区化新闻模式、树立品牌理念、拓展盈利模式等具体措施,完善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建设。

二、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媒体创新时代下新闻采编的不足和新的要求
    1. 传播信息深度不足和新媒体开发应用不足
    2. 新闻采编人员互联网思维不足
    3. 对新闻时效性、准确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二、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
    1. 从双向思维的角度分析采编过程
    2. 用前沿思维融合新兴媒体技术
    3. 利用逆向思维做出新闻特色
三、结语

(2)融媒体视域下纸媒新闻采编策划创新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媒体和新闻采编策划的基本内容
    (一)融媒体
    (二)新闻采编策划
二、融媒体视域下纸媒新闻采编发展现状
    (一)传播信息平台单一
    (二)受众数量严重流失
    (三)纸媒优势减弱
    (四)纸媒变革时间长
三、融媒体视域下纸媒新闻采编策划改善对策
    (一)强化自身的权威性优势
    (二)积极转变自身角色
    (三)搭建符合纸媒需求的载体平台
    (四)突破产品局限,创新呈现形式
四、结语

(3)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新闻采编面临的挑战
2 新媒体对传统报纸新闻采编的影响
    2.1 传统报纸新闻读者流失
    2.2 传统报纸新闻时效性滞后
3 新媒体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应对策略
    3.1 明确定位,全面深入掌握受众需求
    3.2 始终保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新思维
    3.3 加强纸质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
        3.3.1 精准掌握与新媒体融合基本原则
        3.3.2 提高与新媒体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3.3.3 灵活运用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
    3.4 提升纸媒采编专业能力与新闻素养
4 结语

(4)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新闻选题:原则性、贴近性、新颖化
    1.1 以原则为导向审慎选题
    1.2 以贴近为重点精心选题
    1.3 以新颖为要点创新选题
2 信息收集:多渠道、高效化、多元化
    2.1 以渠道整合为方式丰富新闻信息量
    2.2 以“零采访”为手段缩短收集周期
    2.3 以价值多元为目标满足受众的需求
3 新闻内容: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
    3.1 深入挖掘信息价值,创作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3.2 注重人文精神贯彻,打造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3.3 强化精英启蒙意识,发布有态度的新闻作品
4 受众交互:常态化、亲和性、人格化
    4.1 创设新媒体账号,保持与受众的联系
    4.2 适当降低话语高度,提升亲和力
    4.3 顺民心,听民意,增强风格塑造
5 结语

(5)“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2.课程大纲
●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策略
    2.课程评价
    3.课程成果
●课程反思
    1.课程开设的意义
    2.融媒体融什么
    3.“全能型”教师的培养
    4.项目式学习的进一步探索

(6)新闻生产者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融合新闻研究综述
    2.2 新闻质量研究综述
3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3.1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
    3.2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3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建立的方法
    3.4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3.5 融合新闻质量指标划分依据
4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的评价
    4.1 确定融合新闻评价指标的权重的相关方法
    4.2 层次模型结构的建立
    4.3 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5 建国70周年阅兵中央级主流媒体融合新闻质量分析
    5.1 样本主体的选择与打分标准的制定
    5.2 整体内容分析
    5.3 三个主流传播平台分析
    5.4 经验与反思
6 融合新闻质量的提升策略
    6.1 加强内容整合,提升新闻策展能力
    6.2 拓宽呈现形式,增强互文叙事能力
    6.3 延展分发路径,打造渠道生产模型
    6.4 嵌入互动参与,释放受众主体性内涵
7 总结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
注释
附录 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专家打分问卷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7)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研究综述
    二、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基本原理
    第一节 司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司法的概念
        二、司法的功能
        三、司法权和司法程序
        四、司法裁决
    第二节 司法公正的原则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无罪推定原则
        三、罪刑法定原则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
        五、得知被指控的性质和理由原则
        六、由合格的法庭进行审理原则
        七、被告人出庭和辩护原则
        八、与证人对质原则
        九、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第三节 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正当性
        一、媒体报道的权利根据
        二、媒体报道是公众表达权的体现
        三、媒体报道满足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
        四、媒体监督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第四节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环境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二、媒体与司法的工作方式差异
        三、媒体报道对法官的影响
        四、假新闻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五、媒体报道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六、媒体审判问题
第二章 司法公开问题研究
    第一节 侦查和检察程序公开问题
        一、侦查公开的范围
        二、侦查公开的限制
        三、检察机关逮捕程序公开
        四、检察机关起诉程序公开
    第二节 审判公开问题
        一、立案公开
        二、审判程序公开
        三、审判结果公开
        四、执行公开和审务公开
    第三节 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
        一、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发展
        二、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
        三、司法公开在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方面存在问题
        四、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与媒体的关系
    第四节 媒体对不公开审判的异议权问题
        一、媒体对审前不公开听证程序的异议
        二、媒体对不公开庭审的异议权
        三、媒体对不公开的司法案件报道问题之思考
第三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
        一、呼格案和赵作海案的基本情况
        二、媒体关于两件案件的报道对完善司法体制的作用
        三、从这两个案件看构建冤假错案的预防和救济机制
    第二节 媒体报道对公正审判的影响
        一、药家鑫案的基本情况
        二、新闻报道和舆情在此案中的作用
        三、药家鑫案件的法律分析
        四、以药家鑫案为视角思考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
    第三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的纠偏作用
        一、于欢案的基本情况
        二、于欢案的法律和媒体报道作用分析
        三、于欢案件中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贡献
    第四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维护
        一、8·27 昆山砍人案的基本情况
        二、此案报道和舆论分析
        三、此案中舆论对刑事司法实体公正的影响
        四、此案对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影响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对司法影响
        一、张扣扣案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的舆情讨论
        三、真相与对真相的想象
第四章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强调保护言论自由模式
        一、美国的言论自由传统
        二、美国司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与媒体报道的问题
        三、司法对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权的保护
        四、缄口令
        五、对律师的言论限制
        六、对司法人员的言论限制
        七、与陪审团审判有关的限制
    第二节 英国注重保障司法公正的模式
        一、英国的司法公开
        二、英国司法对媒体涉法报道的限制
        三、英国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欧洲国家媒体与司法报道关系
        一、欧洲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件
        二、欧洲人权公约的规定和欧洲人权法院的实践
        三、欧洲大陆国家关于司法和媒体关系的规定
        四、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保密制度和救济手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舆论环境特点
        一、新传播环境的特点分析
        二、新传播因素在司法领域影响和体现
        三、新形势下的司法信息公开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第二节 影响司法公正的新传播因素考察
        一、新技术下庭审公开的边界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的规制问题
        三、对司法的匿名评论权问题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公众领域问题
        一、以奈特诉特朗普案看公众人物社交网络管理
        二、媒体与公众平台的责任划分
    第四节 媒体新环境下的被遗忘权问题
        一、被遗忘权原理
        二、被遗忘权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三、被遗忘权保护的途径
        四、被遗忘权保护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意义
第六章 改善媒体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建议
    第一节 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初探
        一、媒体报道与司法活动的合作基础
        二、司法和媒体的共同任务
        三、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报道的兼容
        四、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有效做法
    第二节 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
        一、正确认识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二、以主流媒体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司法公正舆论环境
        三、根据舆论建议促进司法公正
        四、媒体与司法关系之协调
    第三节 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
        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二、制定相关人员的职业准则
        三、明确媒体在报道司法工作中的社会责任
        四、司法机关对媒体报道限制
        五、媒体的自我规制
        六、新闻媒体的行业规制
    第四节 媒体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一、新闻侵权行为的界定
        二、媒体报道侵权法律救济的原理
        三、媒体侵权的法律救济的方式
        四、新闻侵权的救济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8)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融合新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3.2 新闻文体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1.4.3 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1.4.4 编码及分析方法
        1.4.5 研究设计与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6 论文创新点
        1.6.1 选题新颖
        1.6.2 研究方法新颖
2 技术迭代与融合新闻文体的变革
    2.1 技术的演进与媒介形态的变革
        2.1.1 史前媒介与文字媒介
        2.1.2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
        2.1.3 数字媒介与智能媒介
    2.2 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新新闻文本的催生
        2.2.1 文字诞生之前:口头语言
        2.2.2 文字与印刷术诞生:印刷文本
        2.2.3 电子技术革命之后:电子文本
        2.2.4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数字文本
        2.2.5 21世纪以来:智能化文本
    2.3 技术的赋权与受众、媒介关系的重塑
        2.3.1 史前媒介时期:人与媒介比较疏远
        2.3.2 传统媒介时期:人与媒介关系紧密
        2.3.3 智能媒介时期:人趋向于媒介沉浸
3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语言风格分析
    3.1 词汇构成:网络化、交融性
        3.1.1 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
        3.1.2 新旧媒体词汇的融合
    3.2 句法特征:简单化、新颖化
        3.2.1 灵活融入网络流行句式
        3.2.2 省略句和简短句常态化
        3.2.3 感叹句、悬念句在自媒体平台流行
        3.2.4 语句出现不规则变化和杂糅倾向
    3.3 语言修辞:多符号、跨媒体
        3.3.1 形貌修辞呈现多种符号
        3.3.2 跨媒体语言的多模态化
    3.4 本章小结
4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结构形式分析
    4.1 文本构成:多媒体、多模态
        4.1.1 文字与图片
        4.1.2 音频与视频
        4.1.3 地图与图表
        4.1.4 超链接和互动设置
        4.1.5二维码+H5
    4.2 语篇结构:超链接、超文本
        4.2.1 单篇报道的融合文本
        4.2.2 组合式的融合文本
        4.2.3 跨媒体互动型融合文本
    4.3 叙事模式:数据化、互文性
        4.3.1 传统叙事
        4.3.2 互动叙事
    4.4 本章小结
5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表达方式分析
    5.1 呈现形式:可视化、视觉化
        5.1.1 短视频新闻占据鳌头,“微视频”带来多元传播
        5.1.2 “图”说两会受青睐,大数据应用扩大信息容量
        5.1.3 “两会”直播常态化,实时展现“两会”现场
        5.1.4 网页交互、H5设计,提升受众“两会”参与度
        5.1.5 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助力“两会”报道
    5.2 新闻叙事:非线性、对话化
        5.2.1 蜂巢型叙事
        5.2.2 菱形叙事
        5.2.3 钻石形叙事
    5.3 传播模式:全媒体、沉浸式
        5.3.1 全媒体传播型
        5.3.2 内外联动传播型
        5.3.3 虚拟场景传播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反思: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文体的演变
    6.1 融合新闻文体的创新趋势
        6.1.1 新闻叙事空间多维虚拟化
        6.1.2 新闻符号表达多元化与匹配智能化
        6.1.3 新闻文本的沉浸式构建
    6.2 融合新闻报道的不足
        6.2.1 新闻语言溢出传统规范
        6.2.2 泛娱乐化的文体叙事
        6.2.3 脱离内容的技术堆积
        6.2.4 拘泥形式的互动效果
    6.3 融合新闻报道的提升对策
        6.3.1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融合新闻的报道
        6.3.2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合理进行文体的创变
        6.3.3 优化用户互动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6.3.4 强化技术和团队建设,升级融合新闻的生产流程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意义
        1.3.2 创新之处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对媒介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1.4.2 融媒体时代报业集团转型研究综述
2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发展概述
    2.1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背景及发展现状
        2.1.1 相关背景
        2.1.2 发展现状
    2.2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历程
        2.2.1 初步探索时期(1999年~2009年)
        2.2.2 构建全媒体多平台发布时期(2009年~2018年)
        2.2.3 渗透融合阶段(2018年~至今)
3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实践探索
    3.1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发展路径选择
        3.1.1 构建新型全媒体传播矩阵
        3.1.2 完善媒体融合发展人才储备
        3.1.3 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
    3.2 目前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媒体多种呈现形式
        3.2.1 每日甘肃网
        3.2.2 甘肃手机报
        3.2.3 全媒体指挥中心
        3.2.4 “新甘肃”客户端
        3.2.5 “新甘肃云”
4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面临困境
    4.1 观念认知层面
        4.1.1 从业人员思想转变不彻底
        4.1.2 行政力量主导,集团内部忧患意识不强
        4.1.3 受众本位意识缺失,漠视市场和受众需求
    4.2 内容和产业运营层面
        4.2.1 媒体融合层次低,目前还停留在全媒体产品打造阶段
        4.2.2 经营管理方面,盈利模式不明晰
        4.2.3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省带县”模式仍需探索
    4.3 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层面
        4.3.1 人才流失严重,人员流动性大
        4.3.2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4.3.3 新媒体记者采编证件缺乏
5 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融合转型发展应对策略
    5.1 理念重塑
    5.2 以机制完善为保障
        5.2.1 打造新型融媒体人才
        5.2.2 探索多元经营
        5.2.3 体制机制改革
    5.3 以平台建设为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融合困境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爱武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 媒体融合时代媒介环境的变革
        一、消费社会特征明显
        二、“瞬时”时代来临
        三、技术发展倒逼媒介变革
    第二节 县级媒体生态的转变
        一、传播平台日益多元
        二、新闻工作者角色转变
        三、受众角色转变
        四、新闻呈现方式变化
第二章 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建设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驱动
    第二节 县级媒体转型发展的动能
        一、移动端用户增多促进发展
        二、竞品入局但各留空白
        三、下沉市场潜力巨大吸引投资
    第三节 县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需求
        一、政务服务
        二、生活服务
        三、文化服务
第三章 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融合困境
    第一节 体制机制僵化牵制发展
        一、编制紧张且复杂
        二、绩效考核制度不成熟
        三、条线限制严重
    第二节 人才缺失创新力不足
        一、运营人员匮乏
        二、人员观念陈旧
    第三节 内容形式单一缺乏特色
        一、原创内容稀缺
        二、新闻报道形式僵化
        三、农业信息供给不足
第四章 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建设路径
    第一节 重构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运行机制
        一、人才管理
        二、技术支持
        三、资金创收
    第二节 改善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内容生产机制
        一、优化新闻客户端采编机制
        二、组建客户端内容生产成员
        三、强化自身内容特色
    第三节 完善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的运营机制
        一、打造“用户中心”理念
        二、树立“品牌化”概念
        三、培养“商业化”思维
结语
附录A 2019 年电视新闻中心记者联系条线分工(12 月征求稿)
附录B 2019 电视新闻中心考核细则(征求意见稿)
附录C 2020《我们的节日·春节》策划
参考文献
    一、图书文献
    二、期刊杂志文献
    三、硕博论文
致谢

四、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新闻采编的三种思维方式[J]. 杨玉波. 记者摇篮, 2021(10)
  • [2]融媒体视域下纸媒新闻采编策划创新策略探析[J]. 马海菊. 新闻研究导刊, 2021(17)
  • [3]新媒体时代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对策[J]. 刘春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21(17)
  • [4]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分析[J]. 王芙蓉. 西部广播电视, 2021(16)
  • [5]“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设计与实施[J]. 张莉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21)
  • [6]新闻生产者融合新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周静思. 暨南大学, 2020(04)
  • [7]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D]. 杨益航.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8]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D]. 郭芳. 暨南大学, 2020(04)
  • [9]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转型研究[D]. 张春燕.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10]县级媒体新闻客户端融合困境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爱武进”为例[D]. 任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新闻编辑的三种思考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