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纪实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纪实

一、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评议工作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廖勇[1](2020)在《组织行为学视角下“三湾改编”的现实意蕴与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主席曾说:“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党代表制度和支部建在连上是保证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法宝。如今,我党要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建设坚强的党的基层组织,夯实党的基础,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各项方针决策贯彻落实的基础。支部是确保党的主张和各项工作到达全体党员和群众的枢纽,是党在其他社会组织中的“吸铁石”。中国共产党自1926年就提出“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原则,经过“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探索,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法宝。支部也成为了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当前,党内仍然存在政治不纯等突出问题,党还面临执政考验等“四大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等“四大危险”,基层党组织面临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什么我党建党将近一百年还存在这些问题?研究和借鉴“三湾改编”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我们认识和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三湾改编”历史经验的研究,试图找到“三湾改编”和党的基层组织治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借用“三湾改编”的经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治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论文要点是:“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蕴,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要求,“三湾改编”对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启示,“三湾改编”经验在党的基层组织治理中的具体应用。本文的基本观点是:(1)“三湾改编”建构了共同愿景,进行了组织变革,实行了民主管理;共享愿景凝聚民心,建强基层夯实根基,践行人民至上宗旨。(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合法性根据;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根本任务;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神圣职责;强化制度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必要保证。(3)党的基层组织要培育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要加大激励考核力度,铸就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的战斗力;要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扩展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影响力。“三湾改编”虽然离我们今天已有93年了,但是“三湾改编”的优良传统仍然值得发扬,其蕴含的建党思想、建军原则、群众观念、民主思想、领导作风,至今仍然是十分宝贵的财富,这对我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从这个角度看,本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时代意义。

顾一帆[2](2019)在《提升高中生自治能力的行动研究 ——以H高中模拟学校管理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以H学校高中学生会及其属下的学生事务中心为主导,从高中学生组织的内部治理入手对“模校管理”予以研究。本研究的思路是,把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置于模拟管理校园事务的平台上,学生自治能力的提升体现在一系列校园治理方案的形成与实践中。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法的基本操作程序,选取H中学高中部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提升H中学高中学生的个体自治能力、学生组织自治能力为目的,设置了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循环研究过程,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展现了H中学把“模拟学校管理”根植于高中生个体自治能力和学生组织自治能力“双提升”的全过程,最后形成了诸如“校园法规、学校事务管理听证会”等相关理论成果与实务经验成果。研究的结论:一是对H高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第一课堂”进行了延伸,形成了“第二课堂”,使“模拟学校管理”有了活动载体,学生得以反复进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演练。二是拓展了H高中学生会的职能,这对提升学生自治能力提供了保证。正是在学生会及其属下的学生事务中心主导下,形成了许多提升学生个体自治能力和学生组织自治能力的新方法。三是加强了H高中学生在实践平台上的体验活动,增强了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自治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四是探索适合H高中校园立法流程并形成若干法案,予以培养规则意识。组织学生建章立制,由学生自己定规矩,学生更能遵守,学生更具活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五是在H高中“模校管理”中,对各项活动过程追求“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争取最大多数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体验,即追求学生最大化的“练兵”,而不仅仅是结果上的“完美无缺”,这样的学生自治能力的实践活动将会更有成效。

郑亮[3](2017)在《温州市园林城市创建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温州曾经出现了对绿水青山造成破坏的现象,2005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让温州重新认识到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性,决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园林城市的创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城市建设步伐。温州自2010年就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积极动员全市上下打响一场“绿色战役”,2015年终于摘得“国家园林城市”的美誉。因此,有必要对温州市创建园林城市的过程进行剖析和总结,为温州园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他城市的“创园”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等方法,通过调查温州市园林局、温州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温州名城集团、等有关专业人员,对温州市创建园林城市成功的案例进行归纳与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温州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措施:调整政府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加强绿化生态管控;注重专业人才,大力发展园林绿化科研能力;提高了执法成效;加强了宣传力度,提高了思想觉悟;加强了信息化管理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但是,在创建过程中也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比如园林建设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融合、创园组织机构还不完善、市民的参与度不高、创园基础绿地建设管理欠缺等。针对温州创建园林城市中的这些问题,以及实际创建过程的进度和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合理强推绿化建设,创建本地文化特色;构建市场化竞争机制,提高创园的竞争力和活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参与力度;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加大各级监管力度;积极扩大资金来源、合理分配资金;改善工作方法,打造一支专业的养护队伍。

袁文萍[4](2017)在《新时期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县委书记队伍的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权稳固的基础。作为地方行政区域的县,在我国历史悠久,它源自中国秦朝确立的郡县制。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行政区划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县制一直保留至今。可见,“县”是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中最为稳定的一级。历朝历代对县级官员的选拔任用极其重视。当代中国的县委书记更是县级政权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人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这支队伍的建设。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县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县一级更是处在呈上启下、固本强基的战略地位。县委书记作为县一级的主要领导,权力大、责任重,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履行好其领导一县工作的使命,是目前党建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环节,其意义重大。本文以建国后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建设为例,探讨分析我国县委书记的地位和作用、林州(县)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经验,进而分析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林州(县)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对加强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启示。

钱继云[5](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指出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蔡清伟[6](2014)在《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点研究(1949-2013)》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上、中、下三篇为结构叙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点:坚持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依法治村的有机统一。通过对60多年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历史梳理我们发现,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共产党对“三农”的领导采取的基本上是全能式的领导。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共产党对“三农”的领导,是在“家庭经营”的产权基础上,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达到“村民当家作主”的目的。因此,本论文通过上、中、下三篇的论述认为: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的根本保证。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发展,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行使自治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农村的根本。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村民当家作主则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根本目标。中国农村的法治秩序,和谐农村社会的建立,只能通过广大村民共同遵循的民主程序才能保证,通过村民的民主监督方能实行,民主和法治向来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依法治村则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农村社会的根本途经,也是中国共产党60年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就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保证村民各项民主权利,实行依法治村。这就是党的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也是中国共产党60多年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点的主旨。具体三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上篇是党的领导篇,以改革开放为标志前后分为两章,叙述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党组织对于“三农”领导机制、体制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探索的历程。总的看来,在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中心任务广泛展开,从组织上保证了党在农村的政治任务的实现。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尽管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是党的“左”倾指导思想恶性循环的20年。这20年可分为两个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农村党组织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有很大的成绩,也有严重失误。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①,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是一次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后,中共在强调坚持建立强有力的政党的同时,逐渐改变党的治理模式,实现了“一元化”权力结构向“多元化”权力结构模式的比较成功的转变。这种“多元化”的权力结构并不否定党的核心领导,在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中,党始终是主导性的力量。这种主导性的力量的发挥不应依赖于对农村社会的直接管控来实现的,而要通过改变其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来实现的。但作为一种“自治”制度必须以不断提升“自治”功能为根本。“自治”功能提高的出发点应是构建执政党的主导地位和村民主体地位的政治互动,这种政治互动也应是一种双赢的结果。中篇以“村民当家作主”为主题,论述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村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变迁。在改革开放前,由于中共选择了高度集中的社会管控模式,虽然从理论上一直讲权力的人民性,但权力运行方式上一直是不断升级的高度集中的“代民作主”的管理体制。从农民协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村民当家作主的空间越来越狭小,“政治委托权利”的成分则逐渐增多。1978年对中国农村来说,是新中国以来乡村治理模式一次范典的转换。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次转换是一次成功的制度变迁,创新的内源和动力来自于中国最基层的乡村。1978年小岗村的家庭承包制是乡村经济管理革命的里程碑。小岗村“大包干”的成功实践诱发了农村社会治理新机制的诞生。1980年村民委员会在广西乡村诞生。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象征。村民自治标志着村民真正逐渐开始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下篇以“依法治村”为主题,论述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共“依法治村”的曲折探索。任何步入现代化的国家,必定应是一个法制比较完备的国家。从新中国诞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就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尽管十年“文化大革命”导致了中国法制的瘫痪,但也正是“无法无天”的十年使中共领导人及中国公民更加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征程,在中共顶层法制建设的新理念指导下,中国法制一步步更加完备,“法治”理念也逐渐彰显,最终在党的十五大上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新战略,这是中国法制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中共顶层法制建设的新设计下,中国底层农村的法制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依法治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方法。

戎龚停[7](2013)在《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鼓灯是播衍在沿淮地区具有多彩样态、灵活形式的民间歌舞类型,花鼓灯承传群体因其代代传承及其创新的行为,为花鼓灯艺术刻画出了历史流变之轨迹。以往我们对它的研究,往往仅局限于花鼓灯的某时、某地及其某种样态之局部倾向,缺少整体、系统、理性地从民族音乐学的主体观念出发,对其进行比较全面的田野考察和综合研究,这对于花鼓灯的相关传承、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中的“主体观”理念,借鉴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生态学相关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的多个视角进行综合性的考察研究,对沿淮玩灯人的历史生存、群体现状、歌舞音乐生活以及与民俗事象之关系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发现其玩灯人主体群落在沿淮地区呈现大众化趋势之全貌和形成这一趋势全貌的原因和规律。由此,笔者认为,沿淮花鼓灯大众化承传态势是在主体群落、歌舞体系建立与多象民俗的共融生发和相依滋养的过程中而形成,花鼓灯艺术主体和艺术本体皆呈现出群落结构化的生态特征,各个层面的玩灯人群体成就了所操持的多种样态花鼓灯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民间歌舞主体群落的强势形成,应当是决定民间歌舞艺术繁荣的根本条件和决定因素。在相关花鼓灯歌舞艺术的演艺实践中,花鼓灯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依然与花鼓灯艺术主体的良性生态稳固息息相关。

章志远[8](2013)在《行政诉讼中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检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文本变迁和实践运作,可以发现原本处于边缘化地位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已经上升为当前行政审判的重要制度。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兴起既是人民法院努力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和民众寻求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结果,更与行政机关改善自身形象寻求外力合作治理的动向密不可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运作目前尚存在运动化、形式化和庸俗化的误区。为了保障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当坚持三步走的渐进式制度运行模式并辅之相配套的裁量机制、评价机制和公开机制。

贺蕾[9](2012)在《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两会”越来越为媒介所关注,每年三月,国内外新闻记者聚焦人民大会堂,激烈的新闻争夺战成为每年春天北京的一道风景线。从历史来看,“两会”曾有秘密召开,待会议结束才发布公告的情形。从会后发布新闻公报到媒体全程同步报道,“两会”报道总量从十几条到十几版,采访“两会”的记者从二三百到二三千,这些不过十余年、二十余年、三十余年的事情。三十余年间,媒介“两会”报道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本文从媒介社会学视角开展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978年至2011年“两会”报道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首先,《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将这一特点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之下,会发现但凡大背景比较宽松,《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就会比较放得开,能传递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反之则显得比较沉闷。与之同时,每一阶段“两会”报道中关注比较多的新闻事件要素必然是当时社会公众关注较多的方面。其次,《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表明,不同时期的“两会”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情境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应对。也就是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既报道了“两会”新闻,也展示了整个社会场景,同时又反映了媒介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作为与困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只能受限于社会情境的影响。其三,从微观构造和修辞构造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1978-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这两个层面都有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的变化各有不同。而从宏观构造层面来看,从民主的视角来报道和解读“两会”是《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从未发生变化的主题框架,不断演变的只是在这一框架下民主的程度与表现。1978-2011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正是通过“两会”这一窗口呈现了1978-2011年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讲述了中国民主进程的故事。

田素庆[10](2012)在《“原生态”的幻象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开篇明旨: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的“原生态”概念,不适宜在西方术语"Authenticity"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原生态”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新观照与建构。本文就是在完全符合“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的“原生态预设”下,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2010、2011两届石宝山歌会进行的田野调查及白曲现场收录,扩展延及歌会所处的剑川民俗文化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白曲歌唱等大的“原生态”场域中,试图以一个个案田野的调查研究形式,参与此理论话语的本土化过程。在对“原·生态”进行词源追溯和组词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原·生态”有相对意义上的时间维度和生态场域维度,其指向就是当下生活本身,唯其主体才能评判其生活本身的价值。本文“原生态”的学术话语构拟,更多是一种“朝向当下的田野”的“原生态”的立场,是对民俗生活“生活场”、“生活相”和“生活流”的学理观察和学术判断。这与现代民俗学重新树立的当下生活整体论存在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反思了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本身和知识生产结果,如何才能贯通学术理论话语建构的“原生态”概念与民间生活“原生态”的内在关联,也即:学术理论话语以何立场观察生活、以何方式描写生活和如何发现生活本身的价值等等具体问题,如此才可真正称得上是整体式生活论立场的现代民俗学学科根基。石宝山歌会原是完全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节日,有其自然生成传承的生态脉络,1999年后成为剑川县的民族节日,2008年登录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歌会是剑川白曲得以集中演唱的重要场域之一,白曲对唱也是歌会的正面主打活动,“会”与“曲”相互依存,不容偏废。本文在原生态田野的时间维度上,梳理了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和官方立场主办歌会的十一年历程,明示了即使同为歌会习俗的主体,其价值诉求也有不同,也为本文朝下当下田野的,两年歌会现场的生态场域调查铺垫历史维度的参照系。调查笔记的写作形式和现场白曲的收录解读,也是在反思作为研究者的民族志知识生产,或许以观察、描写、记录,来代替通常意义上的对被研究者的建构、批判和想象才更为客观有效;“天真的”研究者或许才更接近原生态的田野。随后,将对歌会、白曲的考察放入剑川民俗生活的(大)生态场域,充分倾听本土叙述者的“倾诉”、解读当下田野所收集到的剑川白曲,在其日常生活的意义、生命意识的感悟和认知上发掘其价值维度,并以此贯穿全文对原生态民俗文艺“生活相”的价值立意。而此原生态民间生活、民俗文艺的“生活相”,才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石宝山歌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此意义上,本文也不回避“原生态的幻象”之由产生,至少在学术领域,与(部分)学术话语的高屋建瓴建构、学术行业生态不平衡甚至民俗事相研究的碎片化有关。其次,本文溶入式的田野生活经历还观察到,在更为现实的全球化、消费商品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以及国家相关时政推行的背景下,歌会、白曲、歌手原有的生成生态,正在面临着诸如中小学“撤点并校”、白语(母语)自然习得过程的“优先后置”等等传承生态场、传承语言载体的“生态危机”;以及普遍意义上,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对着的“文化变迁的逻辑”。由此,“原生态的幻象”还有其隐喻意义和警喻价值。总之,“原生态”的视角及理论构拟,是本文正视学术自身发展,力图保持现实人生关注和不回避时代要求的学术立场,以及为之的一个努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要想在生活场和生活流中“活态传承”,对“原生态”的认识及价值维度的发掘就需要更为本土的、客观务实的学术态度,需要充分尊重文化主体的文化意愿。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评议工作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评议工作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行为学视角下“三湾改编”的现实意蕴与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蕴
    2.1 “三湾改编”的背景与内容
    2.2 “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
        2.2.1 建构了共同愿景
        2.2.2 进行了组织变革
        2.2.3 实行了民主管理
    2.3 “三湾改编”的现实意蕴
        2.3.1 共享愿景凝聚民心
        2.3.2 建强基层夯实根基
        2.3.3 践行人民至上宗旨
3 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要求
    3.1 牢记初心使命,建设战斗型党组织
    3.2 提升素质能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3.3 坚持问题导向,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4 “三湾改编”对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启示
    4.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合法性根据
    4.2 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根本任务
    4.3 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神圣职责
    4.4 强化制度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的必要保证
5 “三湾改编”经验在党的基层组织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5.1 培育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
    5.2 加大激励考核力度,铸就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的战斗力
    5.3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扩展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影响力
6 研究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2)提升高中生自治能力的行动研究 ——以H高中模拟学校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 培养高中学生的自治能力,有利于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 探索课堂内外双元互动教育,有益于丰富人才培养的模式
        (三) 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行动研究法
        (三) 调查研究法
    五、概念界定
        (一) 高中生
        (二) 自治
        (三) 学生自治
        (四) 自治能力
        (五) 模校学校管理
    六、文献综述
        (一) 国内学生自治理论
        (二) 国内高中生自治现状
        (三) 国外学生自治概况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行动研究的运用
    二、研究对象
        (一) 研究对象选取的缘由
        (二) 研究关系的建立
    三、研究方案
        (一) 总体目标
        (二) 两个行动循环
    四、研究内容
        (一) 对如何提升学生个体自治能力的研究
        (二) 如何提升学生组织自治能力的研究
第三章 行动研究过程及其分析
    一、行动前准备
        (一) 问卷设计
        (二) 调查结果
    二、行动循环一:对提升学生个体自治能力的研究
        (一) 行动计划
        (二) 行动实施
        (三) 行动效果
        (四) 行动反思
    三、行动循环二:对提升学生组织自治能力的研究
        (一) 行动计划
        (二) 行动实施
        (三) 行动效果
        (四) 行动反思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模拟学校管理”,是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第二课堂”
        (二) 拓展学生会职能,是提升学生组织自治能力的保证
        (三) 丰富实践平台体验,是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 建章立制规范程序,是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基础
        (五) 全员参与,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实践活动更有意义
    二、研究展望
        (一) 推行“模校管理”课程化,促进学生自治能力提升
        (二) 优化师生互动环节,营造全员德育良好氛围
        (三) 提高行动研究站位,丰富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内涵
参考文献
附录一:H中学生事务中心组织章程
附录二:五部学校学生校园法案
致谢

(3)温州市园林城市创建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经验总结法
        1.4.3 调查法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园林城市的概念
        2.1.2 园林城市创建
        2.1.3 城市绿线和城市蓝线
    2.2 基础理论
        2.2.1 新公共管理
        2.2.2 生态城市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温州市园林城市创建的案例
    3.1 温州的历史概况
    3.2 温州园林城市创建过程
        3.2.1 组织机构设置
        3.2.2 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3.2.3 取得的成就
第4章 温州市园林创建的经验、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园林城市创建中成功的经验
        4.1.1 建立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
        4.1.2 综合治理绿地,提高质量
        4.1.3 强化综合监管体系
        4.1.4 注重生态保护
        4.1.5 重视人居市政建设
    4.2 创建园林城市存在的问题
        4.2.1 园林建设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融合
        4.2.2 创园组织机构不完善
        4.2.3 市民参与度不高
        4.2.4 创园基础绿地建设管理欠缺
        4.2.5 创园经费投入还不足
    4.3 创建园林城市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3.1 地区发展欠科学
        4.3.2 传统管理模式的阻碍
        4.3.3 政府宣传不足,无法调动市民的参与热情
        4.3.4 政府监督工作不足
        4.3.5 创园经费筹措不到位
        4.3.6 专业人才匮乏
第5章 完善创建园林城市的对策
    5.1 合理强推绿化建设,创建本地文化特色
    5.2 构建市场化竞争机制,提高创园的竞争力和活力
    5.3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参与力度
    5.4 提高政府执行能力,加大各级监管力度
    5.5 积极扩大资金来源、合理分配资金
        5.5.1 以奖代补,工程带动
        5.5.2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5.5.3 创新资金运作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高效
    5.6 改善工作方法,打造一支专业的养护队伍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新时期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研究动态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县委书记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县委书记的职务内涵和主要特征
        一、县委书记的职务内涵
        二、县委书记队伍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县委书记在县域治理中的作用
        一、县委书记是实施县域治理的“一线总指挥”
        二、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
        三、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县委书记队伍的建设
第二章 目前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县委书记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维护基层稳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我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三章 林州(县)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形成的基本考察
    第一节 林州(县)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历任县委书记的基本情况
        一、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末林州(县)的县委书记
        二、新世纪以来林州(县)的县委书记
    第三节 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形成的精神和传统
        一、红旗渠精神的确立及影响
        二、县委书记团队形成的精神和传统
    第四节 县委书记优秀团队推动县域治理的绩效
        一、调整县级各方职能,完善县域治理结构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县域民主
        三、干部队伍实行聘用与考核制,推动县域治理的创新
        四、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
第四章 林州(县)县委书记优秀团队对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县委书记队伍成长的规律
        一、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基本条件
        二、正确的从政方向和奋斗精神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自觉加强修养锻炼是县委书记成长的重要保证
        四、多岗位任职锻炼的经历是县委书记成长的重要阶梯
        五、独特的成长周期是县委书记成长的常规
    第二节 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一、选拔和任用县委书记的原则和要求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健全激励机制、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四、加强县委书记队伍的培训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第一节 东欧的歌
    第二节 西方之石
    第三节 彼岸的风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点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1.2.2 国内相关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研究
        1.2.3 研究综述评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上篇:党的领导
    第2章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历史回顾
        2.1 1949-1956年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探索
        2.1.1 公开建党:建党方式的新选择
        2.1.2 从限制发展到大发展:农村党组织发展的政策演变
        2.1.3 “集体化”语境:农村整党和“三反”教育
        2.1.4 新部署新任务: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
        2.1.5 中共八大: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系统总结
        2.2 1957-1976年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曲折道路
        2.2.1 指导方针的严重失误:“左”倾错误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
        2.2.2 主题转换:1957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党组织建设
        2.2.3 犯“左”与纠“左”:“大跃进”中的农村党组织建设
        2.2.4 从整风整社到四清运动: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农村党组织建设
        2.2.5 “文化大革命”运动: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畸形化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视域下的农村党组织建设
        3.1 政党治理转型中的农村党组织功能的新定位
        3.1.1 多元化:改革开放后政党治理模式探索的新取向
        3.1.2 党的治理转型:村民自治制度发展的逻辑起点
        3.1.3 “顶层设计”效应:农村党组织功能的重构
        3.2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3.2.1 党的领导:村民自治良性运行发展的政治核心
        3.2.2 一致与冲突:村民自治运行中的“两委”关系
        3.2.3 建构与创新:健全村党组织、发挥党的核心作用
        3.3 本章小结
中篇:村民当家作主
    第4章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村民当家作主的演变
        4.1 重建乡村基层政权:村民当家作主的新探索
        4.1.1 划乡建政:乡村社会政治权威的重建
        4.1.2 民主建政:理论建构与现实语境的紧张
        4.1.3 土地改革:农民权力和国家意识的建构
        4.2 农业合作化运动:村民当家作主探索的转向
        4.2.1 新的话语: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4.2.2 四次农业合作会议:强制性参与的文件解读
        4.2.3 小脚女人效应:合作社升级扩社
        4.2.4 进退两难:农民参与合作化和集体化的多重考量
        4.3 人民公社:代民作主的乡村管理模式
        4.3.1 人民公社:“大跃进”热潮中催生的农村管理组织
        4.3.2 政社合一:人民公社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
        4.3.3 二元的户籍管理:难以流动的农民
        4.3.4 包产到户:村民自治的呐喊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发展的变迁
        5.1 经济自治:村民当家作主的新实践
        5.1.1 主体明晰:首抓农业这一环
        5.1.2 破土而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1.3 从争论到国家认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艰难正名
        5.1.4 从定心丸到长效丸:不断创新完善的乡村家庭承包制度
        5.2 村民自治:村民当家作主的乡村治理模式
        5.2.1 一个历史分析:村民自治的渊源
        5.2.2 庄稼汉的政治壮举:村民委员会的诞生
        5.3 提升与健全:村民当家作主的新境地
        5.3.1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营造村民自治发展的新环境
        5.3.2 组织与参与:农村基层自治功能的提升
        5.4 本章小结
下篇:依法治村
    第6章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农村法制建设进程的回眸
        6.1 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法制建设的初建阶段
        6.1.1 从《共同纲领》到《五四宪法》:中国法制的新纪元
        6.1.2 土地改革法:农民获取土地的法律保障
        6.1.3 人民法庭:土地改革的审判机关
        6.1.4 《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土改农民协会运作的法制保障
        6.1.5 “一化三改”的立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行动指南
        6.2 1957-1976年农村法制建设的踯躅与滑坡
        6.2.1 1957-1965年:法制突变的岁月
        6.2.2 1966-1976年:法制悲剧的十年
        6.2.3 阶级斗争:农业集体化时期治村的“灵丹”
        6.2.4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能忘记的教训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革开放后依法治村的新探索
        7.1 农村法制化建设的新征程
        7.1.1 依法治国:中共顶层法制建设的新设计
        7.1.2 农村政策的基石:乡村家庭承包的法制化
        7.1.3 从实践到规范的进路:村民自治的法制化
        7.2 村民依法治村活动的新实践
        7.2.1 历史跨越十年: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制度创新
        7.2.2 从选举型到参与型:村民自治功能提升的法治化个案分析
        7.2.3 特点与启示:村民自治发展的内在轨迹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述论
    二、 相关研究的“主体观”把握
    三、 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沿淮花鼓灯的历史生存
    第一节 生存环境的历时考察
        一、 “沿淮文化”与“花鼓灯”
        二、 花鼓灯起源诸说
    第二节 玩灯人历史生存状态
        一、 文献材料显现
        二、 口碑材料整理
第二章 沿淮玩灯人群体田野寻踪
    第一节 玩灯人原生态叙事
        一、 玩灯人
        二、 灯窝子
        三、 灯班子
        四、 灯苗子
    第二节 玩灯人价值作用评估
        一、 个体艺人的引领价值
        二、“灯窝子”群体滋养意义
        三、灯社和团体的推波助澜
        四、 基地与艺校的承继意义
第三章 玩灯人歌舞音乐构成
    第一节 玩灯人构建的舞蹈体系
        一、 典型特色和动作流派
        二、 程式化的场式类型
        三、 歌-舞-戏同链构成
        四、 灯饰舞饰及灯具文化
    第二节 玩灯人构建的音乐系统
        一、 灯歌曲目的分类与演唱
        二、 灯戏音乐的曲目与构成
        三、 锣鼓管弦的运用和强调
    第三节 玩灯人的音乐技艺传承
        一、 基本内容和对象
        二、 基本类型和特征
        三、 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四章 玩灯人歌舞文化生活
    第一节 民俗事象中的玩灯人
        一、 岁时节日
        二、 信仰仪式
    第二节 娱乐审美中的玩灯人
        一、 城乡娱乐
        二、 校团至美
    第三节 休闲健身中的玩灯人
        一、 大众健身
        二、 业余休闲
第五章 玩灯人群落大众化态势探讨
    第一节 大众化趋势的区域布局特征
        一、 沿淮花鼓灯区域性布局
        二、 区域性布局态势规律与特征
    第二节 大众化趋势的歌舞歌舞本体特征
        一、 受众群体的多层次适应性
        二、 形式内容演绎的亲民性色彩
        三、 本体文化构成的草根文化本质
    第三节 花鼓灯大众化趋势形成的生态机制
        一、 玩灯人普及现象的自动机制
        二、 花鼓灯传承培养的推动机制
        三、 相关领域策略助势
结论: 民间歌舞艺术群落生态景观
    一、 共融生发相依滋养
    二、 立体建构持续发展
    三、 万家灯火因“人”而“通”185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调查个案全录选例
    二、 沿淮花鼓灯大事年谱
    三、 花鼓灯田野考察文本素材选录
作者简介
后记

(8)行政诉讼中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之演进
    (一) 法律地位之变迁
    (二) 实际运作地位之变迁
二、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兴起之成因分析
    (一) 人民法院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之努力
    (二) 民众寻求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之急需
    (三) 行政机关改善自身形象寻求外力合作治理之尝试
三、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实践之误区
    (一) 运动化
    (二) 形式化
    (三) 庸俗化
四、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未来之走向
    (一)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运行模式
    (二)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保障机制
        1. 法院裁量首长出庭案件机制。
        2. 庭审表现主审法官评价机制。
        3. 出庭率与庭审表现公开机制。
五、结语

(9)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一、两会
        二、“两会”报道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研究
        二、关于其他媒体“两会”报道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一、理论与方法
        二、分期依据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注释
第二章 破局与尝试: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观念转变与业务改革
    第三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稿源:从以新华社稿件为主到以“本报”稿件为主
        二、定位:从宣传举国盛事到回归会议报道
        三、形式:清除文革遗风,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
        四、内容:从重人大到人大政协并重
    第四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代表委员:从先进群体到履职个体
        二、分组审议:从一致同意热烈拥护到出现批评和质询
        三、开放程度:从无到有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
        四、会外群众:从热烈欢呼坚决拥护到提出意见建议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调整与回归: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保持稳定与深化改革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双重属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围绕主旋律组织报道
        二、报道模式初步形成
        三、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四、策划意识不断增强
    第四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日渐规范
        二、“两会”会风:日趋务实开放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不断增强
        四、“两会”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协商与对话: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以人为本与和谐蓝图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第三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一、《两会特刊》的创办及扩版
        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四、报道形式的创新
    第四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一、“两会”制度:凸显成效渐趋完善
        二、“两会”会风:务实开放与时俱进
        三、代表委员:责任意识增强履职能力提高
        四、“两会”影响:与百姓更近与世界更近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媒介与民主:《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分析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一、“两会”职能的实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二、会风开放务实高效关注民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增强能力提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四、公众关注和有序参与“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框架中“民主”话语体系变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三、合流与统一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分析
        一、角色定位
        二、内容约束
        三、社会情境
    第四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效果分析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不同观点
        二、《人民日报》中看不到的“两会”场景
        三、不同的民主理论及其不同的媒介期待
        四、《人民日报》未来“两会”报道建议
    小结
    注释
结语:未完成的使命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原生态”的幻象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论 原生态——朝向当下少数民族民歌田野的视角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原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族文化重建的一个契机
    第一节 “原生态”——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浪漫
    第二节 论争与启示——各学科论域中的“原生态”
    第三节 “原生态”的国情语境与本土理论构拟的意义
    第四节 学术与生活的对话——民俗学视野下“原生态”的个案分析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原生态”
    小结
第二章 印象:众声纷纭的石宝山歌会
    第一节 印象之云南·大理·剑川
    第二节 印象之石宝山石窟
    第三节 印象之石宝山歌会
    第四节 印象之大理白族民歌·剑川白曲·山花
    小结
第三章 民间表述与现实诉求:被规训的石宝山歌会
    第一节 民间的表述:石宝山歌会起源传说
    第二节 作为现实诉求的石宝山朝山会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石宝山朝山歌会的发展
    第四节 被规训的节日——官办歌会节(1999—2009)概况
    小结
第四章 现象:朝向当下田野的石宝山歌会调查报告
    第一节 原生态歌会调查之一——2010年石宝山歌会调查笔记
    第二节 白曲现场对唱实例之一——2010年歌会白曲试析
    第三节 原生态歌会调查之二——2011年石宝山歌会调查笔记
    第四节 白曲现场对唱实例之二——2011年歌会白曲试析
    第五节 基于民众主体价值认同的石宝山朝山歌会的原生态概貌
    小结
第五章 生活相:剑川白族民俗生活世界中的歌与会
    第一节 歌会、歌手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第二节 剑川其他民间节日与石宝山歌会节比较
    第三节 “他者的倾诉”——石龙村民李绚金日记
    第四节 生活相——村落日常生活中的活态白曲
    小结
第六章 作为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精品的剑川白曲
    第一节 白曲艺术类型概述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下的白曲经典演绎与新编创白曲
    第三节 当前活跃的新生代民间歌手及其相关演唱活动
    第四节 “曲仙”苏贵及其当代创作
    小结
第七章 朝向当下生活场的原生本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
    第一节 “幻象”原生态与学术话语的“脱域”
    第二节 朝向当下田野的原生本真: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
    第三节 剑川中小学“撤点并校”和“白语学校”:新时政下的白曲传承生态
    附 文化变迁的逻辑——以被复兴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集市沙溪寺登街”为例
    小结
附录一 云南省剑川县石宝山歌会位置图、地理环境形貌图
附录二 剑川县人民政府关于石宝山歌会节安排情况一览表(1999—2009)
附录三 2010年、2011年石宝山歌会部分现场对唱实录、部分白曲汉字型白文记录
附录四 2010年、2011年石宝山歌会部分现场对唱视频、音频实录光盘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开展评议工作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行为学视角下“三湾改编”的现实意蕴与党的基层组织治理研究[D]. 廖勇.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2]提升高中生自治能力的行动研究 ——以H高中模拟学校管理为例[D]. 顾一帆.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3]温州市园林城市创建的案例研究[D]. 郑亮.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 [4]新时期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研究 ——以林州(县)县委书记团队为例[D]. 袁文萍.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5]《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 [6]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特点研究(1949-2013)[D]. 蔡清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1)
  • [7]沿淮玩灯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花鼓灯演艺群体[D]. 戎龚停. 南京艺术学院, 2013(12)
  • [8]行政诉讼中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研究[J]. 章志远. 法学杂志, 2013(03)
  • [9]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D]. 贺蕾. 复旦大学, 2012(02)
  • [10]“原生态”的幻象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剑川石宝山歌会研究[D]. 田素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罗山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工作纪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