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发现早期陆生血管植物群

准噶尔盆地发现早期陆生血管植物群

一、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早期陆生维管植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研究指明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张珂[2](2021)在《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惰质煤作为地质信息的载体,不仅记录了聚煤时期的气候条件、成煤植物和沼泽类型等,还用于指示自然地质事件。本课题选取东胜煤田东部张家梁矿区侏罗纪延安组2号煤为代表,对采集的侏罗纪延安组煤样分别进行显微煤岩组分分析、有机元素测定、气相-色谱质谱、稳定同位素质谱等实验,对该研究区域的成煤母质类型、有机质演化程度、泥炭沼泽类型和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展开研究。有机元素整体呈碳多氢贫的特征;与各类别煤的碳含量相比,除底板2-13外,其余煤样的碳元素含量(64.6%~72.1%)偏低,镜质体反射率(0.41%~0.49%)较低,属于烟煤中的低阶长焰煤。显微组分中以惰质组(57.3%)为主,其次是镜质组(42.1%),壳质组最少(0.33%)。惰质组中丝质体结构保存完整,丝炭的均质细胞壁结构,惰质组反射率小于2%,说明该研究区发生过温度偏低的森林野火。饱和烃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不完整(n-C12~n-C29),主峰碳数以n-C25为主,多为后单峰型,仅2-7和2-10以n-C16为主,呈前峰型分布;类异戊二烯烷烃中姥植比(2.11~10.6)较高;规则甾烷中C29ααα20R>C27ααα20R>C28ααα20R,呈“V”型和反“L”型,以上均说明张家梁2号煤的母质来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有少量低等菌藻类生物的混入。萜烷中以三环萜烷为主,三环萜烷中C21的峰值优势明显;伽马蜡烷(GI)指数的值为0.00~0.20,仅底板2-13的GI指数偏高,说明该煤样的成煤环境盐度很低,底板2-13形成于微咸水环境。轻微的奇碳优势,重组分占微弱优势,藿烷中Ts/(Ts+Tm)的值为0.17~0.41,则表明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偏低。芳烃系列中以芘、菲和氧芴系列为主,甲基菲中9-MP>1-MP>2-MP>3-MP,有机质热稳定性偏低,成煤植物有双重来源的混入;氧芴系列(20.4μg/g)和芴系列(19.5μg/g)含量相近,远高于硫芴系列(1.47μg/g),表明张家梁2号煤主要形成于偏氧化条件下的湖沼相和三角洲相环境。芘系列的丰度值最高,成煤母质依旧是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富集程度与该时期发生的森林大火密切相关;在样品中还检测到多种高浓度裂解的多环芳烃,如惹烯、卡达烯、苯并[a]芘、苯并[k]荧蒽、苯并[e]芘等,表征该区域有低温森林大火的发生。有机元素原子比中C/N值(88.1%)高、H/C值(0.06%)低,说明中侏罗世延安组的古环境为温暖湿润气候,成煤植物以裸子植物为主;这也被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的结果(-24.3‰~-22.4‰)所支持。

吴玉样[3](2021)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不仅导致海-陆相生态系统的崩溃,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异常事件。大规模的碳释放所导致的全球碳循环异常是其中最为显着的环境恶化事件之一,主要表现为全球碳同位素负偏以及古大气CO2浓度(pCO2)的激增。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陆相地层记录的研究是全面认识碳循环异常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研究从陆相地层记录的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出发,开展陆相全岩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工作,揭示其完整的演变过程,然后尝试与海相碳同位素对比,搭建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基于此,采用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新指标重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2浓度连续变化过程。最后在高分辨率碳同位素和pCO2数据基础上,借助地球系统模型开展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的数值模拟工作,尝试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包括碳来源类型、碳释放速率和释放总量。为揭示二叠纪-三叠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过程,本文选取黔西滇东近海陆相与海陆过渡相沉积区和华北内陆相沉积区开展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工作。黔西滇东地区4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全岩有机碳同位素(δ13CTOC)和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δ13Cp)曲线(包括植物角质层和木质碎屑)都表现为4阶段的负偏模式:晚二叠世宣威组中植物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十分稳定,大约在?25‰左右,属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pre-CIE);卡以头组底部为负偏启动阶段(onset of CIE),碳同位素开始出现负偏,峰值可达?32‰,负偏幅度约?7‰,并伴随着晚二叠世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煤层的消失;卡以头组的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CIE body);到了卡以头组顶部或东川组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在?28‰至?26‰内波动。华北地区3条剖面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δ13CTOC曲线整体上同样表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孙家沟组下部的δ13CTOC处于负偏前的稳定阶段;孙家沟组下-中部界线大致为负偏启动阶段,碳同位素组成整体从?22‰~?23‰快速下降至?25‰至?26‰,负偏幅度约?2‰至?3‰,并伴随着华北地区Pseudovoltzia-Germatopteris植物组合的灭绝;碳同位素组成在孙家沟组中部处于长期低值的平台阶段;到了孙家沟组上部的恢复阶段(post-CIE),碳同位素组成开始逐渐正偏。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发现该4阶段负偏模式是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的基本特征。此外,来自全球5大区域的10条高分辨率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数据汇总成的高分辨率全球海相δ13Ccarb曲线,同样呈现为4阶段负偏模式。综上,基于海-陆相碳同位素相同的4阶段负偏模式和已报道的生物地层学数据,本文搭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不同陆相沉积区间的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新方案,并建立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框架,同时也表明黔西滇东和华北地区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可能分别位于卡以头组下部和孙家沟组中部,与生物地层确定的界线位置一致。此外,这套对比框架还揭示出黔西滇东地区大羽羊齿植物群和华北地区松柏类植物群的灭绝很可能要早于海相生物灭绝时间。在高分辨率的海-陆相碳同位素对比基础上,本文利用黔西滇东地区高分辨率的C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尝试恢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pCO2连续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晚二叠世晚期的pCO2为426+133/?96 ppmv,其在牙形石Clarkina yini带开始升高,直到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达到峰值2507+4764/?1193 ppmv。早三叠世初期,pCO2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500 ppmv到2500 ppmv),只被一次小幅度的下降打断,最低达到1300 ppmv。随后直到牙形石Isarcicella isarcica带上部,pCO2显着下降,最小值达到700 ppmv。此次pCO2升高事件与同时期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以及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事件相耦合,反映了温室气体CO2很可能是导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变暖的主因。此外,pCO2升高效应很可能是陆相有机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整体大于海相δ13Ccarb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碳释放的具体过程,本论文采用地球系统模型c GENIE对碳同位素负偏的启动阶段开展数值模拟及其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碳来源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added)平均值为?12‰,表明碳释放过程很可能是热变质(或氧化)有机质和幔源CO2的共同作用。碳释放过程曲线进一步揭示了显着的两阶段特征:早期的δ13Cadded较低且碳释放速率低,随后δ13Cadded和碳释放速率都显着提高。两阶段特征可能反映了西伯利亚大火成岩活动的两个阶段,这得到了地化指标的验证。前期以侵入作用为主,缓慢释放热变质成因的CO2和甲烷,碳释放规模小,所以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不明显,但是碳同位素负偏显着;后期的火山喷出作用加强,快速释放大量的幔源CO2,导致pCO2激增和碳同位素负偏,最终引起显着的全球升温和海洋酸化。此外,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数值模拟表明,启动阶段的碳释放速率峰值可达到0.7 Gt C yr-1,显着低于人类工业碳排放速率~10 Gt C yr-1。这可能意味着人类碳排放引起的未来全球变化比地质时期的环境恶化事件更加严重。

臧樱坪[4](2021)在《巢湖五通组近顶部古植物特征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地区晚古生代植物化石丰富,许多被认为是世界性早石炭世的标准化石在中国晚泥盆世就已经出现,但对于这些植物化石从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特征演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巢湖市麒麟山剖面与狮子口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近顶部地层进行实地测量以及古植物化石和孢子化石的采集、描述与研究,共发现了植物大化石9属24种(1疑似属),孢子化石24属76种。安徽巢湖地区五通组近顶部为法门期沉积,金陵组之下未划分出早石炭世部分。植物特征演化显示奇异亚鳞木叶座间隔纹饰从无至有,从线状至水纹状的演化发展;拟鳞木除了纺锤形、狭长形叶座外形、假轮状排列等基本特征外,茎杆上还具有或细或粗的横纹;斜方薄皮木的叶座除菱形或者斜方形外,还可能变异为圆形;脐根座根痕并不都排列规则以及窝木(圆印木)叶座外围并不都有光滑的纵菱形区。其中古芦木(未定种)的发现证实在中国晚泥盆世古芦木已经出现。法门晚期的刚开始时期广义水韭目和楔叶目进行了一次小的辐射。从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石松类叶座长宽比比值由小变大,叶座从小到大的演化发展,维管束痕从不清晰至清晰。楔叶类植物叶片在晚泥盆世多数种类较小,但同时已经存在较大的叶片。早石炭世的植物是对晚泥盆世植物的良好继承。安徽巢湖近顶部五通组植物为亚鳞木-楔叶组合。

宋到福,王铁冠,钟宁宁,陈媛,何登发,李涤[5](2021)在《中国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发现及其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泥盆纪角质残植煤是陆生植物早期演化阶段形成的特殊煤种.此前,中国只在南方扬子地区有过发现,其中以云南禄劝泥盆纪角质残植煤最为有名.近年来,我们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布龙果尔地区的泥盆纪地层中发现和证实了此特殊煤种的存在,且其地质时代与云南禄劝角质残植煤一致,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层状结构特征明显,似纸片或树叶叠置而成,因而此类型煤种又常被称为纸煤或叶片状煤.其显微组分以条带状厚壁角质体为主,含量均在60%以上,个别样品中角质体含量可达80%以上,条带状均质镜质体含量次之.北疆与云南禄劝角质残植煤的显微组分组成特征相似,但二者在成煤植物、成煤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成煤植物主要为原始石松类,成煤环境为区域性河流或河漫滩;而云南禄劝角质残植煤的成煤植物主要为原始蕨类,其次为石松,成煤环境为滨海-泻湖环境,受海侵作用明显.北疆与禄劝泥盆纪角质残植煤抽提物饱和烃馏分均以丰富的四环二萜烷为主,但二者四环二萜烷的种类却明显不同,前者以阿替烷为主,后者以扁枝烷为主,这可能与二者成煤植物不同有关.

申震[6](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韩磊[7](2020)在《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苔类植物化石及其地质意义》文中指出苔类植物被认为是出现在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在早期陆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是高等植物中最古老的大气CO2浓度的记录者,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现生苔类植物中,除极少数种类耐寒耐旱,大多数属种为喜温湿植物,其特殊的生理机制导致苔类植物对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指示环境变化的研究。但是和维管植物相比,苔类植物形体小、质地柔弱,易被破坏和忽视,导致其化石记录相对稀少,相关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我国已报道的苔类植物化石多发现于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中,并且对微细构造的研究不够深入。甘肃省白银市宝积山盆地内中生代地层较为发育,其中上三叠统南营儿组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本文首次对采自该组中的苔类植物化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仔细观察苔类植物化石叶状体的宏观及微观特征,再通过详细的对比和讨论,对本次所研究的苔类植物化石进行分类鉴定,鉴定出宝积山似地钱Marchantites baojishanensis Han et Yan sp.nov.,似钱苔属未定种Ricciopsis sp.,宝积山似叉苔Metzgerites baojishanensis Han et Yan sp.nov.,宝积山似苔Hepaticites baojishanensis Han et Yan sp.nov.,似苔属未定种Hepaticites sp.,似叶状体属未定种Thallites sp.共5属6种苔类植物化石,包括3个新种。这些苔类植物保存了较多的微细构造,其中Marchantites baojishanensis,Ricciopsis sp.保存了无性繁殖器官,Metzgerites baojishanensis有疑似有性繁殖器官的构造保存。这些苔类植物化石填补和完善了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苔类植物的化石记录,较为丰富的属种表明苔类植物也是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植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苔类植物化石自身特征以及所对应现生苔类植物属种的分布区域和生存环境,可以推测甘肃省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的气候是温暖潮湿的,河流湖泊较为发育。这个结论与前人通过研究大量维管植物大化石以及遗迹化石所得出的结论相互印证,说明苔类植物是一种很好的恢复古气候的指标与材料;同时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温暖潮湿的气候适宜苔类植物的生长。通过分析苔类植物化石在中生代、新生代的古地理分布情况及古气候分带之间的关系,发现苔类植物化石在中生代主要分布于温带,新生代主要分布于温带和干旱带,同时结合现生苔类植物的分布情况,推测苔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经过漫长的生长发育阶段,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最终发展为现今在全球广泛分布的局面;讨论了似地钱属的演化意义,推测地钱纲植物至少在晚三叠世就已经存在并广泛分布了。

张亚梅[8](2019)在《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是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因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中侏罗世植物的理想地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植物单个属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侧羽叶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同时侧羽叶属种间特征区别十分模糊,而且存在同物异名混用的情况。此外,侧羽叶属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古地层和古气候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研究区侧羽叶属植物化石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分类学位置。并通过统计中国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时空分布记录,结合现生苏铁属形态特征,分析了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对采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中的化石标本进行系统描述,发现该类标本与本内苏铁目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最为相似,并与本内苏铁目相关属的特征对比分析,确认当前化石标本应归为Pterophyllum。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Pterophyllum相似种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产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的化石标本分别为亚等形侧羽叶(Pterophyllum subaequale)、紧密侧羽叶(Pterophyllum propinquum)。(2)对Pterophyllum77种植物化石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晚石炭世到晚二叠世,侧羽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总体呈向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早中三叠世,本属消失,直至晚三叠世重新出现,分布广泛,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南北方分异明显;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侧羽叶属总体呈向北推移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几乎全部分布在东北地区,仅在湖北有少量残存。(3)侧羽叶属植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指示分子,在地质历史时期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有分布,在温带也大量出现,甚至比在热带、亚热带更加繁盛,其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类植物与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认为该属时空分布模式除了受古气候影响外,同时还与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综合效应密切相关。(4)基于C2-K1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且在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达到其发展的繁盛时期,植物体增大,羽叶、裂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大小多变,基部具柄,且柄上具毛,脉间规则分布一排点痕。晚侏罗世短暂呈现出早期形态特征,但到早白垩世,其羽轴顶端一对裂片呈“V”字张开,且裂片表面再次发育有不规则的星点,植物体发育良好,随后开始衰败并消失。(5)基于侧羽叶属形态特征与现生苏铁属进行比较,认为侧羽叶属与现生苏铁属羽叶、裂叶形态最为相似,且都具柄。但现生苏铁属中脉显着,基部小羽叶变成刺状,与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明显不同。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9](2019)在《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三叠系分布广泛,海、陆相地层同时发育,既有典型的南海北陆空间分异,也有下海上陆的时间转变,地层结构十分复杂.中国南方拥有三叠系底界的全球年代地层界线层型(GSSP),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三叠系(尤其中三叠统之上及陆相地层)具有显着的地方性,难以进行全球对比.因此,中国的三叠系既有国际研究的热点,也有地层学研究的科学难题.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三叠纪地层学相关资料,从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方面,初步建立中国的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三大构造古地理区的岩石地层序列提出一个框架性的地层对比关系.综合分析表明,虽然经典的三叠纪生物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是以菊石作为基础的,但牙形石在年代地层界线研究中更具有优势.中国仍具有竞争奥伦尼克阶底界和安尼阶底界GSSP的潜力.借助于二叠纪-三叠纪"过渡层"及相关生物-环境事件标志,结合叶肢介、脊椎动物、古植物等生物地层学研究,能够建立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对比关系.碳同位素已成为三叠纪海相地层的有效对比手段,而氧同位素(其所反映的温度变化)和锶同位素则可能是建立海、陆相地层联系的重要桥梁,但目前尚无陆相地层对照研究.鉴于中国三叠系大部分层段以及陆相地层尚难进行国际对比,当前提出的中国三叠纪海、陆相地层建阶方案,对中国三叠纪地层学及相关研究工作还是必要的,但需要在概念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并尽快加强研究,完善其定义.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10](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指出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二、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早期陆生维管植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早期陆生维管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3.1 沉积相分析
    3.2 层序地层分析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4.1 样品选取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富惰质组成因的研究现状
        1.2.2 东胜煤田侏罗纪延安组研究现状
        1.2.3 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地质概况及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研究区域地层概况
    2.4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2.4.1 煤岩学分析和有机元素测定
        2.4.2 饱和烃和芳香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2.4.3 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和有机碳(TOC)测定
第3章 煤质特征与煤岩学特征
    3.1 煤质特征
    3.2 煤岩特征
        3.2.1 宏观煤岩特征
        3.2.2 显微煤岩特征
        3.2.3 煤相对富惰质组煤的环境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4.1 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特征
    4.2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
        4.2.1 正构烷烃
        4.2.2 类异戊二烯烷烃
        4.2.3 萜烷类化合物
        4.2.4 甾烷类化合物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中芳香烃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5.1 芳香烃组分特征
        5.1.1 萘系列化合物
        5.1.2 菲、蒽系列化合物和惹烯
        5.1.3 三芴系列化合物
        5.1.4 四环及五环芳烃化合物
    5.2 多环芳烃对野火的指示意义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张家梁矿C/N原子比和有机碳同位素的古环境分析
    6.1 张家梁2 号煤中C/N原子比的分布特征
    6.2 张家梁中侏罗世煤层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1.2.1 海相碳同位素
        1.2.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1.3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研究现状
        1.3.1 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
        1.3.2 气候响应
    1.4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循环异常机制研究现状
        1.4.1 碳同位素负偏机制
        1.4.2 碳释放过程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思路与工作量统计
        1.6.1 研究思路
        1.6.2 工作量统计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 黔西滇东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1.1 赤那河剖面
        2.1.2 岩芯ZK4703
        2.1.3 韭菜冲剖面
        2.1.4 岔河剖面
    2.2 华北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
        2.2.1 大雨淋剖面
        2.2.2 石川河剖面
        2.2.3 紫石崖剖面
    2.3 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生物地层对比
        2.3.1 黔西滇东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3.2 华北地区生物地层划分与对比
    2.4 不同沉积区间的地层对比
第三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研究
    3.1 研究方法和材料
        3.1.1 全球海相无机碳同位素
        3.1.2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和总有机碳含量
    3.2 结果
        3.2.1 全球海相碳酸盐岩无机碳同位素
        3.2.2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2.3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
    3.3 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划分与对比
        3.3.1 黔西滇东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2 华北地区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3.3 全球陆相有机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4 海-陆相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对比研究
    3.5 海-陆相生物灭绝与环境事件对比研究
        3.5.1 海-陆相碳同位素同步负偏事件
        3.5.2 海-陆相生物灭绝事件的时间差异性
第四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气CO_2浓度重建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全球碳同位素的负偏程度估计
        4.1.2 C_3植物有机碳同位素指标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海-陆相碳同位素负偏程度差异
        4.2.2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结果
        4.2.3 不同指标的CO_2浓度结果对比
        4.2.4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影响因素
第五章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碳释放过程数值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
        5.1.2 cGENIE地球系统模型
    5.2 结果
        5.2.1 碳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结果
        5.2.2 cGENIE数值模拟结果
    5.3 讨论
        5.3.1 混合的碳来源类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5.3.2 两阶段的碳释放过程
        5.3.3 大火成岩省碳释放与现代人为碳排放对比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巢湖五通组近顶部古植物特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构造背景
        2.2.2 岩浆岩
        2.2.3 地层
第三章 巢湖五通组近顶部剖面描述
    3.1 麒麟山剖面
    3.2 狮子口剖面
第四章 古植物化石与孢子化石
    4.1 麒麟山剖面的古植物与孢子化石
        4.1.1 古植物化石
        4.1.2 孢子化石
    4.2 狮子口剖面的古植物与孢子化石
        4.2.1 古植物化石
        4.2.2 孢子化石
第五章 时代归属
    5.1 岩相
    5.2 古植物化石
    5.3 孢子化石
第六章 植物演化
    6.1 植物类别
    6.2 植物特征
    6.3 特征多样性
第七章 巢湖五通组近顶部古植物组合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5)中国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发现及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发现
3 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产状及有机显微组分特征
    3.1 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产状及宏观特征
    3.2 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
4 北疆与云南禄劝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对比研究
    4.1 云南禄劝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产层及煤岩学特征
    4.2 北疆及云南禄劝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成煤植物
    4.3 北疆及云南禄劝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组成特征
5 结论

(6)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简短摘要
详细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西准噶尔
        2.1.2 华南
    2.2 地层剖面
        2.2.1 布龙果尔剖面
        2.2.2 根那仁剖面
        2.2.3 乌兰柯顺剖面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3.2 方法和数据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3.2.2 数据分析方法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3.4 讨论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4.1 疑源类的概念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数据收集
        4.2.2 方法
    4.3 结果
        4.3.1 聚类分析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4.4 讨论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4.4.4 东冈瓦纳大区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成果与认识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图版与图版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

(7)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苔类植物化石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介绍
        1.2.1 现生苔类植物研究现状
        1.2.2 苔类植物化石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主要工作量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化石产出地层年代
    2.4 研究区化石研究进展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扫描电镜
        3.2.2 角质层实验方法
    3.3 描述术语
第四章 化石鉴定与描述
    4.1 似地钱属
    4.2 似钱苔属
    4.3 似叉苔属
    4.4 似苔属
    4.5 似叶状体属
第五章 古环境意义
    5.1 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古环境
    5.2 利用苔类植物化石重建古环境
        5.2.1 苔类植物化石埋藏特征
        5.2.2 苔类植物与古环境
    5.3 苔类植物的古生态环境
第六章 古地理环境与演化意义
    6.1 中生代苔类植物化石分布与古环境
        6.1.1 晚三叠世
        6.1.2 早-中侏罗世
        6.1.3 早白垩世
    6.2 新生代苔类植物化石分布与古环境
    6.3 演化意义
第七章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Ⅴ
    图版Ⅵ
    图版Ⅶ
    图版Ⅷ
    图版Ⅸ
    图版Ⅹ
在学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8)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4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的系统古植物学
    4.1 侧羽叶属属名讨论
    4.2 窑街亚等形侧羽叶形态特征
    4.3 宝积山紧密侧羽叶形态特征
5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及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5.1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
    5.2 侧羽叶属分布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6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形态演化
    6.1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化石植物的演化
    6.2 与现生苏铁属植物的比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和现状
3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
    3.1 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
        3.1.1 印度阶 (Induan)
        3.1.2 奥伦尼克阶 (Olenekian)
        3.1.3 安尼阶 (Anisian)
        3.1.4 拉丁阶 (Ladinian)
        3.1.5 卡尼阶 (Carnian)
        3.1.6 诺利阶 (Norian) 和瑞替阶 (Rhaetian)
    3.2 中国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1 中国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2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3 中国三叠纪磁性地层框架
    3.4 中国三叠纪化学地层框架
    3.5 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框架
4 结论和问题讨论
    4.1 三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及中国建阶
    4.2 三叠纪年代地层对比及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研究
    4.3 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延伸研究

(10)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层对比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2.1 古生物资料
        2.1.1 植物
        2.1.2 孢粉
        2.1.3 非海相双壳类
        2.1.4 非海相介形类
        2.1.5 海相生物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5 晚侏罗世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四、准噶尔盆地发现的早期陆生维管植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东胜煤田东部延安组富惰质组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D]. 张珂.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有机碳同位素演变及碳释放过程研究[D]. 吴玉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巢湖五通组近顶部古植物特征及意义[D]. 臧樱坪.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中国北疆泥盆纪角质残植煤的发现及其对比研究[J]. 宋到福,王铁冠,钟宁宁,陈媛,何登发,李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5)
  • [6]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7]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苔类植物化石及其地质意义[D]. 韩磊. 兰州大学, 2020
  • [8]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D]. 张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标签:;  ;  ;  ;  ;  

准噶尔盆地发现早期陆生血管植物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