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运动团体——女子运动

特殊运动团体——女子运动

一、特殊体育群体——妇女体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璇,金宗强,刘文烁[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体育工作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体育工作发展历程、经验,并提出未来展望。发展历程:妇女体育意识萌芽和体育应义探索,妇女体育权利正名和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妇女体育认知变迁和国际话语权提升。工作经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组织执行能力是基本路线;坚持指导理论继承与创新是源源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追求;坚持以法律规章为前提是根本保障。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妇女体育工作将朝着创新化、协同化、均衡化以及产业化方向不断发展。

单倩倩[2](2021)在《明清小说中的游艺运动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游艺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阶段,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明清小说家在苦心经营的创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游艺纳入小说文本之中,使其成为明清小说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书写现象。但目前而言,文学界对于明清小说中游艺书写的研究还不够深刻与全面,鉴于此,笔者拟从游艺研究范畴中的一部分——娱乐体育为切入点,试图进一步充实文学界对明清小说中游艺书写的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游艺”以及“游艺运动”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判定游艺运动项目的方式和遴选游艺运动项目的依据进行了说明。本文第一章“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的书写概述”,首先对明清小说中出现的游艺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方式进行概括。第二章“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学功能”,是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内涵这三个方面,对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学功能进行全面地探讨。第三章“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化特征”,是从民俗文化与儒家文化两个角度,对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地分析。第四章“游艺运动书写在晚清的嬗变及其折射的时代特征”,是尝试将晚清时期的近代小说纳入研究的视野,纵向比较近代小说与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不同,并从这种嬗变中去窥探近代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李晓栋,颜秀真,刘紫薇[3](2021)在《嵌入式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模式研究——基于S省T市两个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从理论层面分析嵌入式治理的内涵要素、嵌入关系与嵌入机制,同时借助S省T市两个社会组织的案例从实证角度分析社区体育嵌入式治理模式的运作机制。研究指出:嵌入式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体育治理中社区、街道、社会组织与居民之间的协同配合与多方共赢。社会组织因与社区体育原有治理主体的不同利益关联而分为合作式、竞争式和依附式3种嵌入关系。社会组织通过信任机制、行动机制和能力机制将服务内容策略性地予以实施,最终实现了提高服务质量、激发社区活力、再造社会资本和增强政治认同等多重社区体育治理效果。

王瑶华[4](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李军言[5](2020)在《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都对妇女体育参与问题表现出广泛的关注度,不少国家专门出台了妇女体育相关政策支持指导着妇女体育的发展,可见促进妇女体育参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2019年我国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均提出“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开展,制定实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农民、职业人群、残疾人等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可见“青少年”和“妇女”的体育参与也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高中女生”作为“青少年”和“妇女”的交叉人群,在身心发展的过度阶段,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情况值得重点关注。然而,据调查女生体育参与率从幼年开始就普遍低于男生,并在高中阶段达到差异的最高点,面对此严峻的现实问题,找出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原因,调查高中女生具体参与障碍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为调查对象,根据Froehlich Chow(2010)等研究者建立的“影响妇女和女孩体育参与的身体活动社会生态学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在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环境以及政策制度层面的体育参与障碍,分析障碍因素形成的具体深层次原因,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国情,给出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1)我国城市高中女生群体在体育参与的时间、频率、强度和体育活动态度等方面都明显低于男生,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女生的体育运动量会明显下降,不同年级高中女生的体育运动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导致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高中女生的运动强度明显降低;(2)基于社会生态模型的调查发现:个人障碍因素、人际关系障碍因素、社会环境障碍因素、政策障碍因素都与高中女生的运动量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个人层面对于高中女生最具影响力,其次分别是社会环境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高中女生对政策障碍因素的感知度相对较低。不同年级、不同活跃程度高中女生其体育参与障碍因素也存在差异;(3)个人障碍因素是阻碍其体育参与的首要因素,在个人障碍因素层面中“缺乏运动时间”“缺少运动习惯”“身体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是影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关键;(4)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缺乏运动氛围”“男生更容易在体育领域获得成就”“爱运动的男生更受欢迎”这三个因素是阻碍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显着社会环境因素;(5)人际关系障碍因素中,“体育教师的性别”“教师在体育运动中对待男女生的差异”与“身边缺乏女性运动榜样”这三个人际因素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最为显着;(6)政策制度障碍对于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较弱,“政策制度的缺失与宣传力度的匮乏”“现有体育考试制度不当”“体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妇女体育协会缺乏作为”都对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造成了影响。并根据不同层面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以下建议:(1)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建议:(1)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端正体育参与态度,养成体育锻炼习惯;(2)杜绝任何形式的女性体育丑化现象,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2)人际关系方面:(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改善教学方式、平等关注男女生的体育参与,尊重女生体育态度;(2)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活跃程度以及对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程度;(3)同学朋友在运动中不评价、不起哄,形成一个积极鼓励的运动氛围;(3)社会环境方面:(1)学校落实分班教学,注重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建设,诱导女生开始运动并且坚持运动,增加运动时间;(2)媒体加大对女性体育报道的力度,增加女性运动榜样的可见性;(3)营造适合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的文化氛围;(4)社区应加强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互动发展,共同推动女生体育参与;(4)政策制度方面:(1)建立与完善女性体育政策,加大政策宣传与监管力度;(2)在政策的实施中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明确妇女体育协会的职责;(3)改革体育考试制度,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女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陶成武[6](2020)在《广场舞现象研究》文中提出现象是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广场舞的盛行作为当代中国的普遍现象,彰显的不仅有本体结构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积淀,亦有主体与社会发展的自我超越。因而通过广场舞盛行的存在样态还原其内在结构与发展规律,从事实本身的角度把握其客观存在,对深度挖掘其内涵属性与社会文化价值,以及针对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治理,促进其规范与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本研究以广场舞的认知与盛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现象学理论与戏剧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理论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广场舞现象的内涵属性、发展历程、实践过程、生成机制与逻辑展望等理论与现实问题,试图归纳与总结广场舞现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广场舞现象是集运动属性、舞蹈属性与休闲属性于一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内涵既有本体结构追求的健体健心与艺术审美,又超越了本体结构特质,融入了个体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具有多维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身体语言与社会文化活动。它的内容是以特定形式的身体姿态展示为主,以主客体同一为存在方式,具有健身性、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特征,实现了健康身体与健康生活相统一。2.广场舞现象的起源有“舞蹈起源论”与“社会文化起源论”两种观点。“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表现了其本体外显动作结构与内在审美意蕴的延续与传承。“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表征的是其与社会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它是新秧歌运动、忠字舞与禁舞解除的继续与传承,是个体历史记忆与主体性表达的重构与再现,亦是民众情感需求、基层自治促动与官方适时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3.广场舞现象是个体在自组织结构中通过身体表演追求自我的实践过程。身体表演内蕴有个体从感知到构想的空间延伸,从现实到理想的情感表达,从满足到超越的生命建构,不仅追寻着身体的愉悦,而且饱含着情感的需求。表演组织呈现有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集权式的组织结构、自律式的组织规约、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等特征。表演价值来源于个体与广场舞本体的“自我”追求与建构,促进了其生活方式转变,以及社会文化与广场舞项目化发展。4.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是社会环境发展变迁促进个体内在需求转变与广场舞自身结构调整的适应过程。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表现有社会经济发展促动生活观念转变,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公共体育服务改善提供的基础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的规范有序发展。其促动的内生需求与结构适应表现为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个体需求升级,活动结构调整与个体需要的契合。使广场舞的发展历经了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从民间自发倒逼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5.广场舞现象彰显了其作用于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与存在样态。作为个体生活方式的广场舞需由关注个体的身心健康转向为关注个体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探求,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广场舞应使其成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到自强的实践典范与表达方式,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广场舞要通过专项与审美发展创新其内容与形式。总之,从舞台到街角、从民俗仪式到健身活动,从身体表演到美好生活实践,广场舞不仅要有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建构,亦要有对民族文化自信的表达,也要有运动项目的深化与创新发展。

陈曦[7](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刘帅兵[8](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韩倩[9](2019)在《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妇女健康在我国一直备受重视,为此,《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要求“健全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升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能力”。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求加强对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干预,促进他们的健身活动。而孕期是妇女人生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时期,关注和促进孕期妇女的体育锻炼对其自身的健康和胎儿的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但目前我国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发展并不理想,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认知不足、锻炼不科学等诸多问题。因此,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现状、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状况等相关课题值得深入研究,有利于为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孕妇健康促进方面的优势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EXCEL2016对信息进行录入和整理,运用SPSS22.0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基本情况、孕前体育锻炼情况、孕期体育锻炼现状的相关要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针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和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增进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身心健康。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现状:(1)体育锻炼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认知不足;(2)参与锻炼的动机以增进胎儿和自身的健康为导向,不同孕期阶段显示出不同的诉求;(3)结合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强度等相关要素,体育锻炼不够科学;(4)与孕前相比,体育锻炼的需求较大,安全顾虑增加;(5)倾向于与家人一起锻炼,大多就近选择锻炼场所;(6)锻炼的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指导,安全监督意识较薄弱。2.影响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1)缺乏孕期锻炼的指导,不懂体育锻炼的方法;(2)不科学的观念阻碍体育锻炼,尤其是“身体健康无需锻炼”的观念;(3)工作和家务繁忙,余暇时间少;(4)硬件资源不足,缺乏方便适宜的场地设施;(5)社会支持的力量薄弱,主要是无人陪同,尤其缺乏家人的陪伴。3.促进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对策:(1)加大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健身的大环境;(2)加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指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升指导水平;(3)完善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尤其在配备孕妇针对性的设施方面努力;(4)重视和发挥家庭支持的力量,提高孕妇锻炼的积极性;(5)探索和推进体医融合的服务模式,提高体育锻炼对健康促进的效率。

范成文[10](2019)在《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面、深刻、持久的影响,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体育作为人口老龄化的便捷、经济、有效的应对方式以及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的理想途径,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与相对不足的老年人体育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如何以老年人体育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以补齐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短板”,满足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老年人体育发展的具体实践,综合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人口学、体育学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我国老年人体育需求现状及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构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并提出了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明确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及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把老年人界定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老年人体育服务泛指老年人在体育参与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社会支持是指对于老年人体育发展的支持行为,本文的社会支持主体包括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正式支持以及个人、家庭、邻里、朋友等非正式社会支持。其次,阐释本文研究中要用到的老龄化理论、魅力质量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三种理论的内涵及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这些政策的演进特征。研究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经历了肇始阶段(1978至1991年)、探索阶段(1992年至1998年)、发展阶段(1999至2010年)和深化阶段(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演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制定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更加具体及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多元化。第四部分主要内容是分析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及其需求层次。研究以湖南省的2153位老年人为样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群体的基本情况、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以及老年人体育活动需求3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体育活动及需求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及Kano模型的分析,对湖南省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层次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老年人的体育服务需求层次。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的困境,进一步明确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在于: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体育信息服务匮乏位,宣传推广方法不多,体质监测推广力度不够,面向老年人普及程度偏低,健身指导人才培养不足,宏观设计与后续管理缺乏,体育活动偏重赛事,其它活动形式不多,社会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支持形式单一,重单向指导,轻双向互动。第六部分对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四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社会支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四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的社会支持表现出以下特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社区组织供给老年人体育服务;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于老年人体育;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共建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等。由于各国的体育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老龄化程度以及治理老龄化理念的不同,四国的老年人体育服务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七部分在明确问题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构建系统的五个基本理念:基于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基于政府“掌舵”与社会“划桨”相结合,基于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基于以社区为依托发展老年人体育服务的思路。构建了由“宏观结构——微观结构——运行机制”三部分构成的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宏观结构上,这一协同支持系统的内容包括协同理念、协同规范、协同方式与协同主体;运行机制主要设计了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与社群机制三种机制;微观结构上构建了“政府——社会体育组织——社区——其它组织——个人社会支持网”五位一体的多元主体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微观结构。并从多元主体的确定、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析3个方面重点阐释了微观结构。第八部分在所构建系统基础上,提出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明确自身职责,加大正式社会支持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支持水平;拓展市场协同机制,丰富老年人体育供给;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能力;支持老年人体育赛事,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活动;加强体育与健康信息服务,营造协同支持舆论氛围;弘扬传统美德,构建个人社会支持网。

二、特殊体育群体——妇女体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体育群体——妇女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体育工作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体育工作发展历程
    1.1 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妇女体育意识萌芽和体育应义探索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妇女体育权利正名和竞技体育快速发展
    1.3 改革开放至今:妇女体育认知变迁和国际话语权提升
2 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体育工作发展经验
    2.1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组织执行能力是基本路线
    2.2 坚持指导理论继承与创新是源源动力
    2.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追求
    2.4 坚持以法律规章为前提是根本保障
3 新时代妇女体育工作展望
    3.1 创新化发展:工作模式和研究方法持续创新
    3.2 协同化发展:社会支持体系日益完善
    3.3 均衡化发展:加快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
    3.4 产业化发展:激发妇女体育经济活力

(2)明清小说中的游艺运动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的范围与概念界定
    二 研究意义与现状
第一章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的书写概述
    第一节 体力型游艺运动项目
        一 娱乐类
        二 竞技类
    第二节 脑力型游艺运动项目
    第三节 游艺运动书写的方式
        一 简笔提及
        二 细笔铺陈
        三 特犯不犯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学功能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人物塑造
        一 概述出场人物的形象
        二 塑造运动人物的形象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情节结构
        一 机缘巧合,开启情节
        二 闲笔串联,推动情节
    第三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主题呈现
        一 揭示纵欲享乐的世风
        二 彰显盛衰无常的悲剧
第三章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民俗文化
        一 岁时民俗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二 民俗信仰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游艺运动书写与儒家文化
        一 儒家教化观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二 儒家中庸观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三 儒家自然观下的游艺运动书写
第四章 游艺运动书写在晚清的嬗变及其折射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游艺运动书写在晚清的嬗变
        一 传统游艺运动书写的式微
        二 西方娱乐体育运动书写的兴起
    第二节 晚清游艺运动书写嬗变所折射的时代特征
        一 赌博之风的空前炽盛
        二 休闲生活方式的西化
        三 救国强民的体育思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嵌入式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模式研究——基于S省T市两个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与反思: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
    1.1 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社会组织在社区体育治理体系中的“失位”
        1.1.1 政府单一治理主体下的“责权模糊”与“认知偏差”
        1.1.2 政府与居民之间社区体育“供需”信息的阻滞
        1.1.3 社区体育治理专门性人才的稀缺
    1.2 嵌入式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有效途径
2 嵌入式治理的理论分析:一个综合的解释框架
    2.1 嵌入式治理理论的内涵
    2.2 嵌入式治理的核心要素:嵌入关系与嵌入机制
    2.3 嵌入式治理模式的动态调试
3 社区体育嵌入式治理的实证研究:基于T市两个社会组织的考查
    3.1 研究资料来源
    3.2 社会组织嵌入关系的形成
        3.2.1 价值同轨和目标耦合:基于R社工事务所的分析
        3.2.2 信任构建与互助共赢:基于F妇女体育协会的分析
    3.3 嵌入式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的嵌入机制
        3.3.1 信任机制
        3.3.2 行动机制
        3.3.3 能力机制
    3.4 嵌入式治理模式的动态调整与优化
    3.5 社区体育嵌入式治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4)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促进妇女体育参与的政策文件在世界各国持续出台掀起妇女体育研究热潮
        1.1.2 妇女和女孩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1.1.3 女生作为体育参与的弱势群体,其参与体育活动面临众多障碍
        1.1.4 高中阶段女生体育参与率明显下降,如何促进高中女生的体育参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难题
        1.1.5 国际上与发达国家针对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学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1.3.2 女性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1.3.3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的研究现状
        1.3.4 高中女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1.3.5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所带来影响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相关基础理论
        3.1.1 核心概念界定
        3.1.2 研究理论基础——社会生态学模型
    3.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与分析
        3.2.1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概况
        3.2.2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现状分析
    3.3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障碍因素及分析
        3.3.1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个人障碍因素及分析
        3.3.2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际关系因素及分析
        3.3.3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环境障碍因素及分析
        3.3.4 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障碍因素及分析
    3.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成功经验
        3.4.1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个人障碍的成功经验
        3.4.2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人际关系障碍的成功经验
        3.4.3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社会环境障碍的成功经验
        3.4.4 国外解决高中女生体育参与相关政策障碍的成功经验
    3.5 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3.5.1 政策制度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3.5.2 社会环境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3.5.3 人际关系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3.5.4 个人方面解决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的发展对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我国城市高中男生体育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C 高中女生访谈提纲
    附录D 体育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广场舞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文献综述
    1.2 视角聚焦与理论基础
        1.2.1 视角聚焦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2.广场舞的基本理论探讨
    2.1 广场舞的内涵与外延
        2.1.1 广场舞的内涵属性
        2.1.2 广场舞的外延构成
    2.2 广场舞的内容与分类
        2.2.1 广场舞的内容
        2.2.2 广场舞的分类
    2.3 广场舞的特征与形式
        2.3.1 广场舞的基本特征
        2.3.2 广场舞的活动形式
    2.4 小结
3.广场舞现象的发展回眸
    3.1 广场舞现象的历史溯源
        3.1.1 “舞蹈起源论”的广场舞
        3.1.2 “社会文化起源论”的广场舞
    3.2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演变
        3.2.1 广场舞现象的主体孕育阶段(约1942-1989年)
        3.2.2 广场舞现象的自主发展阶段(约1990-2014年)
        3.2.3 广场舞现象的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3.3 广场舞现象的发展特征
        3.3.1 动力结构的大众需求性
        3.3.2 活动组织的基层自治性
        3.3.3 规范普及的政府引导性
    3.4 小结
4.广场舞现象的现实考察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与对象
        4.1.1 调查的组织实施
        4.1.2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1.3 实地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广场舞表演中的自我呈现
        4.2.1 表演的空间:从感知空间到构想空间的互动延伸
        4.2.2 表演的诉求:从健康需求到追求自我的情感表达
        4.2.3 表演的维持:从体验满足到自我超越的生命建构
    4.3 广场舞表演组织的特征
        4.3.1 体验式与情感式认同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4.3.2 直线制的组织结构与自律式的组织规约
        4.3.3 自组织的运行模式与缘聚型的关系纽带
        4.3.4 自主规约与直线制组织结构带来的张力
    4.4 广场舞表演呈现的价值效应
        4.4.1 表露真实的自我,健康个体身心
        4.4.2 建构可能的自我,和睦家庭关系
        4.4.3 延展社会的自我,丰富社会文化
        4.4.4 拓深本体的自我,挖掘项目属性
    4.5 小结
5.广场舞现象的生成机制
    5.1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外生机制
        5.1.1 社会经济发展促动观念转变
        5.1.2 城镇化推进创造的场域空间
        5.1.3 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基础保障
        5.1.4 政策支持引导推动规范有序
    5.2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内生机制
        5.2.1 美好生活促动的多层次需求
        5.2.2 自组织结构蕴育的身份认同
        5.2.3 活动形式与个体需求的契合
    5.3 广场舞现象生成的基本规律
        5.3.1 从健美身心到健美生活的价值升级
        5.3.2 从社会质疑到社会认同的认知转变
        5.3.3 从中老年人到全民参与的认同表达
        5.3.4 从民间自发到国家参与的治理实践
    5.4 小结
6.广场舞现象的逻辑展望
    6.1 本源回归:作为个体生活方式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1.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导向的价值升级
        6.1.2 健身休闲产业发展导向的消费转型
        6.1.3 协同共治导向活动行为的多元规约
    6.2 价值拓展: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2.1 文化自觉:广场舞参与主体的使命与担当
        6.2.2 文化自信:广场舞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
        6.2.3 文化自强:广场舞文化发展的内立与外输
    6.3 审美创新: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导向的广场舞发展
        6.3.1 属性结构导向活动形式的多元并存
        6.3.2 竞赛促动导向动力与张力实时并存
        6.3.3 项目化发展导向专业与审美的并进
    6.4 小结
7.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后续展望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1.致谢

(7)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1.4.2 武术教育研究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1.4.5 人物思想研究
        1.4.6 体育政策研究
        1.4.7 文献综述述评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6.1 基本结构
        1.6.2 研究重点
        1.6.3 研究难点
        1.6.4 研究创新点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本章小结】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3.3.2 范源濂:教育家
        3.3.3 马良:军政要人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本章小结】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体育锻炼
        2.1.2 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体育活动
        2.1.3 体育锻炼与体力活动
    2.2 不同孕期阶段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
    2.3 国内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2.3.1 关于不同地域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研究
        2.3.2 关于孕期妇女体育锻炼认知的研究
        2.3.3 关于孕期妇女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
        2.3.4 关于孕期妇女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
    2.4 国外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年龄结构分析
        4.1.2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职业状况分析
        4.1.3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文化程度分析
        4.1.4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收入状况分析
        4.1.5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的家庭结构特征分析
    4.2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孕前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
        4.2.1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孕前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析
        4.2.2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孕前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及强度分析
    4.3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4.3.1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态度及认知分析
        4.3.2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4.3.3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析
        4.3.4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时间及强度分析
        4.3.5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分析
        4.3.6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分析
        4.3.7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分析
        4.3.8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指导情况分析
        4.3.9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安全监督情况分析
        4.3.10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参与体育锻炼后的主要影响分析
    4.4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锻炼指导情况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
        4.4.2 观念因素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
        4.4.3 时间因素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
        4.4.4 场地设施因素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
        4.4.5 社会支持因素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
        4.4.6 其他因素对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影响
    4.5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对策研究
        4.5.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锻炼的意识
        4.5.2 加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4.5.3 完善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
        4.5.4 重视和发挥家庭支持的力量
        4.5.5 探索和推进体医融合的服务模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现状调查表
    附录 B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C 孕妇访谈提纲
    附录 D 调研部分图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老年人体育的研究
        1.3.2 关于社会支持与体育活动的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具体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1.6.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6.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6.3 研究内容的创新
    1.7 本章小结
2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概述及相关理论
    2.1 老年人体育服务概述
        2.1.1 老年人概念
        2.1.2 老年人体育的概念
        2.1.3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概念
        2.1.4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内容
        2.1.5 老年人体育服务的属性
    2.2 社会支持概述
        2.2.1 社会支持概念
        2.2.2 社会支持的内容
        2.2.3 社会支持的分类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老龄化理论
        2.3.2 魅力质量理论
        2.3.3 协同治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及演进特征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发展历程
        3.1.1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肇始阶段(1978至1991 年)
        3.1.2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探索阶段(1992至1998 年)
        3.1.3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发展阶段(1999至2010 年)
        3.1.4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深化阶段(2011 年至今)
    3.2 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演进的主要特征
        3.2.1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制定主体范围不断扩大
        3.2.2 老年人体育政策的内容更加具体
        3.2.3 老年人体育社会支持主体日益多元化
    3.3 本章小结
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及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4.1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特征
        4.1.1 年龄分布
        4.1.2 性别分布
        4.1.3 职业分布
        4.1.4 收入分布
        4.1.5 居住情况分布
        4.1.6 文化程度分布
    4.2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
        4.2.1 老年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情况
        4.2.2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段与时长情况
        4.2.3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情况
        4.2.4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和项目情况
    4.3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现状
        4.3.1 体质监测服务需求
        4.3.2 体育活动服务需求
        4.3.3 体育设施服务需求
        4.3.4 体育组织服务需求
        4.3.5 体育指导服务需求
        4.3.6 体育信息服务需求
    4.4 基于魅力质量理论及Kano模型的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层次分析
        4.4.1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必备要素
        4.4.2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一维要素
        4.4.3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魅力要素
        4.4.4 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的无关要素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困境
    5.1 支持主体层面
        5.1.1 正式社会支持主体未能发挥应有的支持作用
        5.1.2 非正式支持主体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
    5.2 支持内容层面
        5.2.1 体育设施供给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5.2.2 信息资源服务匮乏,宣传推广方法不多
        5.2.3 体质监测推广力度不够,面向老年人普及程度偏低
        5.2.4 体育人才培养逐步规范,宏观设计与后续管理缺乏
        5.2.5 体育活动偏重赛事,趣味性体育活动不多
        5.2.6 社会体育组织力量薄弱,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5.3 支持形式
        5.3.1 支持形式单一
        5.3.2 社会支持主体间协同不够
        5.3.3 重单向指导,轻双向互动
    5.4 本章小结
6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及对我国的启示
    6.1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
        6.1.1 美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6.1.2 德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6.1.3 澳大利亚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6.1.4 日本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6.2 发达国家老年人体育服务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6.2.1 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
        6.2.2 政策法规保障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建设
        6.2.3 社区组织供给老年人体育服务
        6.2.4 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于老年人体育
        6.2.5 体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共建老年人体育服务系统
    6.3 本章小结
7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7.1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基本理念
        7.1.1 基于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7.1.2 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7.1.3 基于政府“掌舵”、社会“划桨”的角色定位
        7.1.4 基于老年人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
        7.1.5 基于以社区为依托的发展思路
    7.2 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框架构建
    7.3 协同系统的宏观社会支持结构
        7.3.1 协同理念
        7.3.2 协同规范
        7.3.3 协同方式
        7.3.4 协同主体
    7.4 协同系统的微观社会支持结构
        7.4.1 多元社会支持主体的确定
        7.4.2 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7.4.3 多元主体的责任界定
    7.5 多元主体支持系统的运行机制
        7.5.1 优化行政机制
        7.5.2 拓展市场机制
        7.5.3 引入社群机制
        7.5.4 运行机制的选择
    7.6 本章小结
8 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路径
    8.1 明确政府自身职责,加大正式社会支持力度
        8.1.1 强化制度协同供给,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
        8.1.2 加强引导与协调,实行多主体跨领域协同支持
        8.1.3 加强监管与评估,保障老年人体育政策的落实
    8.2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能力,提升社会力量协同支持水平
        8.2.1 大力发展体育社团,提升其协同政府专业服务的能力
        8.2.2 发挥老年人体协的作用,推动体育赛事与活动的开展
        8.2.3 完善体育志愿者制度,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和常态化
    8.3 拓展市场参与机制,丰富老年人体育市场供给
        8.3.1 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职能,培育市场支持力量
        8.3.2 引导规范体育市场,满足老年人多种体育需求
    8.4 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提升社区体育服务能力
        8.4.1 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培育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能力
        8.4.2 推进社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配建老年人身边的健身设施
        8.4.3 整合社区体育人力资源,提升老年人体育服务水平
        8.4.4 建立医体结合支持体系,普及和推广社区老年人“运动处方”
    8.5 支持老年人体育赛事,丰富老年人身边的体育活动
        8.5.1 举办老年人体育赛事,提供展示与竞技平台
        8.5.2 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8.6 加强体育与健康信息服务,营造协同支持舆论氛围
        8.6.1 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完善老年人体育信息传播机制
        8.6.2 建立社区老年人体育服务数据库,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8.6.3 改进宣传方式,提升老年人体育传播效果
        8.6.4 重塑老年人体育参与舆论语境,营造良好体育参与氛围
    8.7 弘扬传统美德,重建个人社会支持网
        8.7.1 营造家庭体育氛围,引导老年人养成锻炼习惯
        8.7.2 加强敬老爱老道德建设,构建邻里互助支持网络
        8.7.3 弘扬积极老龄化观念,引导老年人自助与互助发展
    8.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四、特殊体育群体——妇女体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妇女体育工作发展历程、经验及展望[J]. 王璇,金宗强,刘文烁. 体育文化导刊, 2021(10)
  • [2]明清小说中的游艺运动书写研究[D]. 单倩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嵌入式治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治理的模式研究——基于S省T市两个社会组织的实证分析[J]. 李晓栋,颜秀真,刘紫薇. 体育学研究, 2021(02)
  • [4]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我国城市高中女生体育参与障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军言. 河南大学, 2020(02)
  • [6]广场舞现象研究[D]. 陶成武.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8]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9]开封市区孕期妇女体育锻炼现状研究[D]. 韩倩.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我国老年人体育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范成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特殊运动团体——女子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