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与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与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康达[1](2020)在《群体性事件中非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分析与疏导》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多为非利益相关者,为了准确分析群体性事件中非利益相关者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非利益相关者旁观行为背后的好奇心理与看客心理,参与行为背后的获利心理、自我表现心理与宣泄心理,以及违法犯罪行为背后的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心理,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策略。

袁蕊[2](2020)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矛盾和冲突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任何时代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经济生活到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到价值观念,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迁。这种历史变迁,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有了全面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无直接利益冲突”正是伴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变化出现的,是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正确理解、认识、化解和防范“无直接利益冲突”,维护国家的和谐与稳定是当务之急。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无直接利益冲突”与西方话语下的“社会冲突”具有不同的属性。“无直接利益冲突”可治可防可化解,具有人民内部矛盾属性。因此,文章围绕“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依据、以往治理的成败得失、今后的治理方向和目标等问题展开。在写作逻辑顺序上,首要工作是对“无直接利益冲突”进行了阐释,即在文章开篇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形成了有关称谓辨析、表征、成因和影响等一般性理论,确定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不能脱离社会实际而展开,“社会转型”是考察“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最大的实际,为此我们把社会转型期,作为“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社会背景。正是在此背景下,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分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特别是贫富差距扩大引发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情绪,才产生了庞大的源头性矛盾,为发生“无直接利益冲突”埋下隐患。转型期,原有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失效、缺位、错位,新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尚未健全,社会整合力和控制力下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错,社会心理发生变异等综合因素,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其中,心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心理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方面,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功效。社会心理是“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基础性心理,是长期存在的心理感受;群体心理具有短暂化、情景化等特征,是特定情境下,特定群体的心理状态。从“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的群体心理着手,通过研读大量案例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不仅有消极的群体心理,还存在正面、积极心理。调控、疏导负面心理,鼓励、保护正面心理,能够为我们从根本上防范、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赢得宝贵的时间,创造和谐的氛围;也有利于引导民众养成健康、理性、乐观、向上的群体心理。这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力量、助推中国梦实现,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意义。这一观点是论文的创新点。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具着深厚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矛盾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矛盾治理理论是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无直接利益冲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爆发。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直接利益冲突事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直接利益冲突逐步演化为无直接利益相关的冲突。这一新型社会冲突走入学者的视野,成为广泛研究的议题。学界关于其概念内涵、性质、影响及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以往学者对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研究、各级政府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依据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治理不足的原因,深入探索新时代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新模式。新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受国外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网络政客的蛊惑,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外部条件风险增加。国外反华势力故意挑起或利用国内焦点事件,制造冲突事件,丑化中国;国内社会结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等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和特征,这些都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带来挑战和困难。机遇总是伴随挑战和困难。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价值引领,调整、规范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利益关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党内,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披荆斩棘的政治勇气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建设呈现新气象和新变化,这已然成为党和政府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底气和机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是研究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创新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首先要创新治理思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双方不是绝对的对立,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冲突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政府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转变治理理念。从传统的斗争思维、紧张对峙、政治控制方式转变为以和谐思维为指引、以官民的平衡互动为契机、以多元社会治理方式为路径,深化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思维认知。其次要推动治理制度完善。制度是规范、原则、价值观念和体系在国家强制力层面的具体呈现,是社会运行的保障。从创新调解制度、信访制度和诉讼制度等方面入手,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提供保障。再次要构建治理新格局。通过加强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强化治理方式融通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最后要优化治理化解机制。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制度必须依赖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运转。“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也是透视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渠道。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需要冲破以往旧的、静态的、排他的、刚性且脆弱的治理体系,构筑动态的、包容的、柔性且坚韧的治理体系。这种现代化的治理观和治理体系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实现“无直接利益冲突”良性治理的关键所在。

林帅[3](2020)在《基于4R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通过网络发表观点、阐述意见已经成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然而,由于网络具有身份虚拟、高速联通等特性,网民群体在表达利益诉求时极易产生群体极化现象。面对网络公共事件,很多网民不满足于单纯的言论表达,在过激情绪的引导下自发地开展网上或现实行动,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从早年的“瓮安事件”、“茂名PX事件”、“周久耕事件”到近年的“长生疫苗事件”、“雪乡事件”、“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我国相继出现了大量网络群体性事件。此类事件的出现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更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极大冲击。然而危险与机遇并存,政府如能抓住机会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有效治理,不仅可以清除社会积弊,更能有效地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因此,加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研究势在必行。当前,国内学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演进全周期的整体性把握。为了深化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系统性认知,提升政府对其的治理能力,本文选取发生于2017年末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作为分析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入剖析,获悉网络群体性事件完整的演进脉络。研究发现,网络群体性事件在真正成为危机之前还存在三种中继形态,分别为网络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为了找出每一阶段的针对性治理对策,本文选取罗伯特·希斯的4R模型作为主要分析框架,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缩减、预备、反应直到恢复的整个治理周期出发,找出政府在不同阶段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解决对策,从而为政府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治理方案。

曾上明[4](2020)在《温州市政府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民众使用网络处理个人事务和发表言论的频率越来越高,民众与当地政府的许多矛盾冲突常常在网络上发酵,考验政府网络执政能力。民众对政府的矛盾冲突主要还是围绕利益诉求方面,一方面,政府政务服务平台难以满足民众的需求,存在监督落实不到位,服务效率低跟不上民众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不及时,对民众关注的社会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的信息没有及时回应,不能满足民众迫切知情和监督诉求。当民众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民众就会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空间不受限特点发表言论抨击政府,某些负面的网络舆论通过网络媒体串联聚焦放大,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政府作为网络舆情管理者,在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前提下,还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网络媒体、政府与网民的关系,加强三方沟通渠道建设,预防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对现实社会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温州市作为民营经济的开路者,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多变复杂,主要在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征地补偿、医疗纠纷等方面比较突出,还有“三公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及个人问题时常被网民通过网络媒体曝光,曝光事件得到网民密切关注,集中转发跟帖,网络群体性事件从而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暴露温州市政府某些服务和监管漏洞,推动了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但负面的网络舆情引发的网络群体型事件会使事态恶化或失控,加剧现实群体性事件或新的群体性事件爆发,对民众的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负面的网络舆情往往由网络媒体和网民产生,比如网络媒体为了利益恶意发布不实信息,网民为了泄私愤编造谣言。温州市政府应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积极引导负面的网络舆情,依法打击网络造谣。本文重点分析温州市政府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现状以及典型案例,利用社会冲突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和大数据理论,深入地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缺乏危机意识、相关部门职能重叠、主流媒体素养欠缺、网络问政监管制度不完善。基于温州市当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的经验借鉴,并提出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的对策:提高危机意识、树立服务观念、增强及时收集舆情的意识,媒体引导、管理规范、提升政府互动引导能力,细化部门职责、推广事前问责、提升政府预防能力,政策倾斜、制度保障、完善诉求反馈的监管制度,运用大数据、培养监测能力、提升收集舆情的准确性等。

姚建秀[5](2020)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演化机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新科技日新月异,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冲突,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选取典型的由微博爆料引发舆论逐渐变成挑战政府公信力的公共危机事件“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将新浪微博作为内容数据来源,搜索关键词“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得到微博中相关内容,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运用Python获取所需样本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进行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清晰地了解到事情发展的真实情况和政府相关部门在事情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后,通过进一步分析“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演化的形成机理,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体系构建,从政府相关部门化解、预防、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等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具体如下:注意网络群体性事件跟踪、重视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导、强化风险识别和预警意识、加强网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加强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建设等,希望为之后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累积一定的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杨方[6](2020)在《新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谣言分析与应对》文中研究指明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当前的互联网媒体中,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因为用户数量多、信息速度快、互动功能强等特性,成了网上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涉警网络谣言指的是依托互联网络媒介发布,话题涉及公安机关或警察个人,没有经过验证,没有事实根据的各类虚假信息。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权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更为繁杂,加之互联网覆盖面的延伸和自媒体的崛起,加上警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这种类型的事件和危机事件频发,公安机关常常处于被动地位,造成消极的社会效应,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伤害了和谐的警民关系,最终对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渉警网络谣言处置应对有所进展。本论文主要运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应急管理的方法对涉警察网络谣言展开研究分析,分析涉警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查找涉警网络谣言的形成原因、危害,利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渉警谣言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心理特征,结合应急管理的阶段处置方法,应用现实案例,分析在预防阶段、事件发展阶段、事件反复及平息阶段,根据公式数值的变化,应采取何种应对方案。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六项针对涉警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相关心理分析对策;依据应急管理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公安机关“内外结合”形成合力的策略;建立辟谣机制;强化法律惩诫威慑作用;提升网民媒介素质和法律素养。这些措施有利于充实涉警谣言治理的理论基础,在公安机关预防、处置涉警网络谣言提供一定参考,对提升公安机关危机应对能力、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胡振明[7](2020)在《基层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研究 ——以山东省P市为例》文中提出基层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基本的单元,承担着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重要职能。然而,在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走向深水区的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的群体意识逐步唤醒并持续强化,群众的政治参与主动性不断增强,群体利益竞争和冲突愈发强烈,导致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这既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又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巨大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社会形成巨大冲击。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对基层政府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山东省P市三起重大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一起案例为村干部勾结开发商指使社会人员纵火烧死烧伤村民;一起为基层政府部门介入得当,妥善处置近千人的群体性事件;一起由人员跨地区聚集演变为严重暴力违法犯罪事件。通过深度访谈参与群体性事件处理的工作人员和涉事群众,归纳总结出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和背景原因,深入分析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总结优化出基层政府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处置策略,并创新性的提出提高支部党建质量、激活基层服务精神和慎用警力、及时进行暴力熔断的处置策略。本研究认为,基层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利益诉求难以满足、经济诉求与公权力互为交织、行为过激造成事态升级、参与主体逐渐多元以及处置难度不断升级等五个表现特征;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且处置主体单一、滥用警力威吓且缺乏暴力熔断、忽视聚焦倾向且舆情掌控被动、息事宁人心态且不能依法处置、基层党建薄弱且难以发挥作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基层政府工作实际情况,从五个方面为基层政府解决群体性事件总结优化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处置策略:关注群众利益,保证社会公正有序;明确基层执政理念,提高支部党建质量;转变“人治”思想,提升法治和互联网意识;坚持基层“多元共治”,用警慎重果断;做好善后处理,认真总结反思。

孔建华[8](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化、全球化、智能化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为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潜在地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民众情绪宣泄的窗口。网络舆情的出现为公民寻求体制外的利益表达渠道提供了场所,同时也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的缺陷,促使政府为适应现代化治理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题中之义。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既是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信息化浪潮中我国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重点研究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治理理论对诸多网络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治理方式进行抽象分析和实证考察,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的规律,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治理的一般路径、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讨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主要是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综述。从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特征分析、类型划分、形成演变、影响效应、功能作用等方面总结归纳了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从论文年际变化、核心机构、高产作者、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及研究路径评析等角度,总体性呈现了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基本样貌与分析进路。特别是借助cite space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之间的关联,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主题相关性,并对既有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发力点进行了评析和展望。2.网络舆情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依据与分析框架。对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舆情管理、舆情治理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进而从网络舆情问题研究范式转化、治理理论的切入及网络舆情风险的演化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当下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理论依据;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3.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及表现特征。通过数据调查统计、典型个案描述,分析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主观和客观、现实与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剧增,公共信任危机逐渐增强,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蔓延,网络言论控制措施失当,网络非理性表达占据优势。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群体认同则构成了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心理动因。网络舆情具有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成因复杂化与价值多元化的突出特征。4.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在具体分析国家面临的网络舆情形势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科学方式,网络舆情危机研判机制,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从实然和应然两种视角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层级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选择及背后的深层逻辑。5.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探讨的是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表征及根源。选择网络舆情治理系统工程中的关键一环——政府回应作为问题标靶,进行了深度解剖,以期找到治理的切口。政府部门管理的碎片化、网民权力意识多元化、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是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新环境。回应不及时、回应效度及信度低、网络舆情生成前以堵为主、网络舆情生成中公关失效、网络舆情危机生成后转移视线等成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行为失当的主要表征。在官僚体制内部,缺少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在信息收集与监控过程中缺位,回避舆论压力,采取冷处理,回应不及时。官僚制自身的缺陷、官僚体制的惯性、公务员的双重角色困境及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等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在网络舆情回应中的行为失当与被动境地,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究其根源,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既有制度性的结构缘由,也有能动性因素。6.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强调网络舆情治理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多方协同参与,推动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及公民共同联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依然非常重要,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角色。提出依然要强调政府作为元治理的角色地位,社会组织是网络舆情治理的辅助力量,新闻媒体是网络舆情治理的主要宣传者,社区组织承担着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重任。从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提出实现当代中国网络舆情善治的可行性方略。

焦金彪[9](2019)在《廊坊市群体性事件处置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利益格局与社会结构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状况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与长久的历史遗留问题非常突出,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各类上访问题层出不穷。越级访、重复访等现象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大多集中在建改造拆迁、军转安置、征地、社会保障等方面。随着社会矛盾及冲突的积聚,出现了各种群体性事件,其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群体性事件存在着参与规模大、突发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不利于人们有序的生产与生活,极大地扰乱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甚至还会对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威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处置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在探索过程中,借助文献汇总法、对比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重点关注了中西方的相关思想差异及不同的处置措施。通过对比研究,对优秀的经验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及借鉴。此外,还总结了群体性事件出现的特征、原因及处置措施等。在此基础上,将廊坊市群体性事件作为实例,搜集了有关的数据、文献及资料,探索了廊坊基层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及不足之处,提出群体性事件处理的方法及策略,包括着力掌握其主动性、原则性、政策性及时效性等。

何佳[10](2019)在《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的形成与扩散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让世界变平,同时它又让不同的“蜜蜂”找到属于自己的“蜂巢”,热门话题的形成与扩散因此更加精准而有效地圈层化传播。互联网群体传播既与网络技术环境有关,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认知和行为因素的影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网民体系和各色各样的网络群体,在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以及热门话题的公共参与都会在上述网络中得到反映。因此,针对中国互联网群体传播问题的现状,本研究从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内涵特征、热门话题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路径、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的影响机制、以及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引导策略和社会应用四个层面,对中国互联网群体传播进行全面性剖析。一方面有助于中国互联网群体传播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另一方面为相关部门的互联网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实践支持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首先,梳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在对国内外经典群体传播理论研究和跨学科视角下的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等多元理论溯源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测量维度、促发互联网群体传播行为的动因、互联网群体传播主体和渠道的新特征、社会经济与技术环境及相关机制,以及互联网群体传播发展的新趋势。以热门话题为切入点,展开针对性的焦点小组和问卷调查,对其维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类和因子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探索34项类目的结构关系,构建出互联网群体传播在新时代新语境中的概念体系。其次,构建热门话题的主题模型,呈现形成期与扩散期的演化态势和阶段性特征。以近年来发生的具有重大舆论影响力的热门话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新浪微博API接口获取研究样本,借助文本挖掘、语义分析和关键词匹配等大数据分析方法,挖掘热门话题中信息主体的网络特性量属性,如信息主体粉丝数、关注数和微博数和活跃时间等相关规律。同时,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统计热门话题的词频分布,构建话题内容维度的LDA主题模型。在话题的形成期出现“多中心”式传播路径,符合幂律分布的传播形态;在话题的扩散期呈现“蒲公英”式传播路径,呈现指数分布的传播形态。再次,挖掘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将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的多信源和多渠道、信息主体的多样性、社会网络结构的多层级等特点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线上线下发放回收629份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和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的群体进行差异化比较;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验证具体的影响因素如何对热门话题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即得出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的影响因素模型。其中,框架争议性显着影响热门话题的传播,且异质性群体认同感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情绪感知度显着影响热门话题的传播,且同质性群体认同感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提出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应对策略与社会引导建议。在明晰互联网群体传播治理新动向、新特征、新问题、新动力的基础上,以话题的信息生命周期为阶段性指导,对话题处于不同时期的关键节点、阈值、系统状态提供参考标准。同时由于同质性群体和异质性群体的多元性,提出对中“网中人”信息传播行为进行精准监控,并从时段定位、话题内容及情景指标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接着通过优化和丰富热门话题语料库,对传播群体情感倾向性进行识别和分类,进而进行热点挖掘和共振效应预测。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以及提出的效果策略和引导建议,归纳总结了如何构建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的善治体系,包括基于信息熵原理的互联网群体传播话题舆情阈值预警,大数据背景下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的情感引导策略,预防网络群体极化和信息级联效应的协同治理建议,这将是影响后续网络空间生态环境治理走向的有益尝试。互联网群体传播和热门话题的形成与扩散之间存在着如影随形的关系,互联网群体传播催生网络社会深度迈入圈层化,由此将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例如本研究所选取的热门话题研究样本,有的灿若思想之花,有的又似观念之苗,它们犹如一种精神上的“缓释胶囊”影响着社会现实,其效应绵延而重大。作为一种技术,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工具发明;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化媒体就像一个广阔无垠的表演舞台。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热门话题恰似一出出精彩剧目,在网络空间中幻化出复杂多变的人心与社会,其间关系之妙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值得进一步探究。

二、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群体性事件中非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分析与疏导(论文提纲范文)

一、群体性事件中的非利益相关者
二、非利益相关者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心理分析
    (一)旁观行为的心理分析
        1. 好奇心理。
        2. 看客心理。
    (二)参与行为的心理分析
        1. 获利心理。
        2. 自我表现心理。
        3. 宣泄心理。
    (三)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分析
        1. 从众心理。
        2. 法不责众心理。
三、非利益相关者的心理疏导策略
    (一)防范旁观行为的心理疏导
        1. 促进信息公布,满足好奇心理。
        2. 加强道德教育,抵制看客心态。
    (二)防范参与行为的心理疏导
        1. 加强法律宣传,遏制不良动机。
        2. 拓宽表达渠道,合理宣泄情绪。
    (三)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疏导
        1. 引导独立思考,避免盲目从众。
        2. 加大打击力度,激发自我意识。

(2)“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理论分析
一、“无直接利益冲突”概念界定
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成因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机理
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表征
    (一) 弱势群体为主体
    (二) 借机发泄为目的
    (三) 偶发事件为起因
    (四) 以政府部门为冲突对象
    (五) 表现形式多样化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
    (一) 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 损害政府权威和政治合法性
    (三) 破坏社会心理
    (四) 阻碍人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第二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依据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属性定位
    (一) 定位“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依据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层次性分析
    (三)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多元属性分析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
    (一)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矛盾思想为理论指导
    (二) 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为理论基石
    (三) 以西方集体行为和社会冲突理论为镜鉴 第三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价值意义
一、契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一) 提高对人民主体的关切
    (二) 实现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三) 推进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二、符合建设平安中国的题中之意
    (一) 法治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依托
    (二) 协同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手段
    (三) 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必然趋势
三、符合基层治理的内在要求
    (一) 基层治理是防范冲突的第一道防线
    (二) 基层治理是引领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三) 基层治理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第四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治理初探阶段(1949-1992)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的治理(1949-1978)
    (二)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四大召开时期的治理(1978-1992)
    (三) 阶段特征
二、艰难探索阶段(1992-2012)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中央对“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确认期间的治理(1992-2006)
    (二) 2006年至党的十八大前夕的治理(2006-2012)
    (三) 阶段特征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新特征
    (二) 治理理念新发展
    (三) 治理实践新探索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 必须坚持直面社会矛盾和冲突
    (二) 必须坚持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
    (三) 必须坚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四) 必须提高政府阶段性应对能力 第五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现实新境遇
一、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新契机
    (一) 以新时代开启治理新征程
    (二) 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为价值引领
    (三) 以新时代党风建设新气象为精神铸魂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国外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冲击
    (二) 国内社会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变化
三、推进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面临的难题
    (一) 传统滞后的治理理念
    (二) 僵化闭塞的治理方式
    (三) 不健全的治理机制 第六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创新思路
一、创新治理思维
    (一) 以和谐理念推动思维方式转变
    (二) 以协调方式促进立场关系转变
    (三) 以包容理念推进治理方式转变
二、推动治理制度完善
    (一) 完善调解制度
    (二) 健全信访制度
    (三) 加强诉讼制度
三、加强治理主体协同
    (一) 加强党委的组织保障
    (二) 突出政府的主导力量
    (三) 强化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四)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四、强化治理方式融通
    (一) 发挥民主协商的优势
    (二) 夯实法治保障
    (三) 激发科技治理效能
五、优化治理化解机制
    (一) 完善多元纠纷裁决机制
    (二) 建立责任明晰的联动机制
    (三) 加强对抗行动的制动机制
    (四) 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4R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依据
    (三)分析框架
二、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现状
    (一)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二)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进展与不足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案例分析:“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
    (一)“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演进脉络梳理
    (二)“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三)“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四、基于4R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对策
    (一)缩减阶段:降低网络舆情的冲击强度
    (二)预备阶段: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
    (三)反应阶段:加强政府回应能力建设
    (四)恢复阶段:消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不良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温州市政府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群体性事件
        2.1.2 网络群体性事件
        2.1.3 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冲突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大数据理论
3 温州市政府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现状分析
    3.1 温州市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3.1.1 所采取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温州市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中出现的问题
        3.2.1 网络舆论信息收集不及时
        3.2.2 信息公开不畅通
        3.2.3 主流媒体没有较好发挥引导作用
        3.2.4 网络问政结果监督落实不到位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政府缺乏危机意识
        3.3.2 相关部门职能重叠
        3.3.3 主流媒体素养欠缺
        3.3.4 网络问政监管制度不完善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概况
        4.1.1 英国: 及时公布舆情获网民信任
        4.1.2 美国: 加强媒体合作“疏解”民意
        4.1.3 德国: 用立法规范网络舆情
    4.2 国内其它地区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概况
        4.2.1 昆明: 政府及时引导网络舆情
        4.2.2 上海: 政府及时收集网络信息
        4.2.3 东莞: 运用大数据加强舆情引导
    4.3 经验借鉴
        4.3.1 提高及时收集网络舆情能力
        4.3.2 培养专业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员
        4.3.3 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意识
        4.3.4 重视大数据的支撑作用
5 进一步加强温州市政府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的对策分析
    5.1 提高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
        5.1.1 提高官员危机意识
        5.1.2 树立服务至上观念
    5.2 加强政府和媒体的互动引导能力
        5.2.1 提升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责任意识
        5.2.2 加强政府及时互动引导
    5.3 规范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责任
        5.3.1 细化预防部门职责
        5.3.2 推广官员事前问责
    5.4 维护民众利益
        5.4.1 平衡财政经济政策
        5.4.2 加强诉求反馈监管
    5.5 运用大数据增强预防能力
        5.5.1 重视大数据支撑作用
        5.5.2 培养专业监测人员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演化机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
        2.1.2 关于群体性事件网络演化的研究综述
        2.1.3 关于群体性事件风险防范的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沉默的螺旋理论
        2.2.2 蝴蝶效应理论
        2.2.3 治理及相关理论
第3章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案例回顾及分析
    3.1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案例回顾
    3.2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案例分析
        3.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3.2.2 文本内容预处理
第4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演化的形成机理
    4.1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文本内容分析
        4.1.1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高频词分析
        4.1.2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语义网络分析
        4.1.3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情感分析
    4.2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网络演化分析
    4.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形成机理
第5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演化的防范体系构建
    5.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化解
        5.1.1 注意网络群体性事件跟踪
        5.1.2 重视网络群体性事件引导
    5.2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5.2.1 强化风险识别和预警意识
        5.2.2 加强网民的道德素质教育
    5.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
        5.3.1 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5.3.2 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建设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新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谣言分析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新媒体时代
    2.2 谣言
    2.3 涉警网络谣言
    2.4 涉警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
    2.5 涉警网络谣言的来源
3 涉警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3.1 产生的背景
    3.2 渉警网络谣言产生的条件及因素
        3.2.1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及时性
        3.2.2 政治环境因素
        3.2.3 网络素养与网络信息爆炸不匹配
        3.2.4 法律法规滞后于网络发展速度
    3.3 传播过程
        3.3.1 网络谣言的最初形成
        3.3.2 网络谣言的初次传播
        3.3.3 网络谣言的定型
        3.3.4 网络谣言的终结
    3.4 传播特征
4 涉警网络谣言的危害
    4.1 损害民主政治的基础
    4.2 损害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4.3 威胁和谐警民关系
    4.4 增加澄清事实的难度
    4.5 成为群体性事件导火索
5 涉警网络谣言的相关心理学分析
    5.1 匿名心理
    5.2 逆反心理
    5.3 宣泄心理
    5.4 反转心理
6 涉警网络谣言的应急管理
    6.1 涉警网络谣言应急管理必要性
    6.2 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指标的确定
    6.3 不同阶段引入应急管理的作用及效果
        6.3.1 预防阶段
        6.3.2 事件发展阶段
        6.3.3 事件反复及平息阶段
        6.3.4 风险评估的时效性问题
7 涉警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7.1 依据相关心理分析的对策
        7.1.1 匿名心理相关对策
        7.1.2 逆反心理相关对策
        7.1.3 宣泄心理相关对策
    7.2 依据应急管理相关分析采取措施
    7.3 公安机关“内外结合”的策略
    7.4 建立渉警网络谣言的辟谣机制
    7.5 强化法律惩诫威慑作用
    7.6 提升网民媒介素质和法律素养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层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研究 ——以山东省P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研究评述
    五、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核心概念
        (一)群体性事件
        (二)基层政府
    二、相关理论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二)社会冲突理论
第三章 山东省P市三起典型群体性事件案例
    一、山东省P市简介
    二、山东省 P 市近十年重大群体性事件概况
    三、P市三起典型群体性事件案例
        (一)山东省P市“3·21”征地纵火案事件
        (二)山东省P市重大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
        (三)山东省P市“10.6”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第四章 基层群体性事件的表现特征
    一、群体利益诉求难以满足
    二、经济诉求与公权力互为交织
    三、行为过激造成事态升级
    四、参与主体逐渐多元
    五、处置难度不断升级
第五章 基层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协调机制不健全,处置主体单一
    二、滥用警力威吓,缺乏暴力熔断
    三、忽视群体聚集倾向,舆情掌控被动
    四、息事宁人心态,不能依法处置
    五、基层党建薄弱,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第六章 基层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策略
    一、关注基层群众利益,保证社会公正有序
    二、明确基层政府执政理念,提高支部党建质量
        (一)清晰基层执政理念,明确基层权力清单
        (二)提高支部党建质量,激活基层服务精神
    三、转变“人治”思想,提升法治和互联网意识
        (一)基层政府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二)强化基层政府“互联网”意识思维
    四、坚持基层“多元共治”,用警慎重果断
        (一)坚持基层“多元共治”策略
        (二)慎用警力和暴力熔断原则
    五、做好善后处理,认真总结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述略
        (二)国内外网络舆情研究的基本视角述评
        (三)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展现与进路分析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来源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依据与分析框架
    一、概念界定
        (一)舆情与舆论
        (二)网络舆论与网络舆情
        (三)舆情管理与舆情治理
    二、理论依据
        (一)网络舆情研究范式的转化
        (二)治理理论如何嵌入网络舆情治理
        (三)网络舆情的风险生成与内在逻辑
    三、分析框架
        (一)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
        (二)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
        (三)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现状、形成与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
        (一)网络舆情的数据调查及统计分析
        (二)网络舆情典型案例分析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一)网络舆情形成的因素分析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现实原因
        (三)网络舆情形成的心理动因
    三、网络舆情的特征
        (一)个体同质性与群体共鸣性
        (二)观念个性化与媒体导向性
        (三)成因复杂性与价值多元化
第三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行动逻辑
    一、网络舆情引致的形势与挑战
        (一)网络舆情影响司法审判
        (二)网络舆情演变为群体性危机
        (三)网络舆情催生出不稳定因素
    二、政府对网络舆情信息与危机的分析研判
        (一)政府收集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机制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基本规则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行为模式
        (一)中央层面的控制方式:前瞻性把控
        (二)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主动型化解
        (三)基层政府的规避之策:顶压式回应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现实困境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环境
        (一)政府部门管理碎片化
        (二)网民权利意识多元化
        (三)网络舆情风险扩大化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回应行为失范
        (一)网络舆情发生前:以堵为主
        (二)网络舆情发生中:公关失效
        (三)网络舆情发生后:转移视线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主要表征
        (一)舆情研判不足
        (二)信息监控缺位
        (三)回应方式被动
    四、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回应失灵的根源所在
        (一)制度性根源
        (二)能动性因素
第五章 构建协同联动、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体系与合力构建
        (一)中央层面
        (二)地方政府
        (三)基层政府
    二、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互动
        (一)提升网络宣传平台的引导能力
        (二)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双向沟通机制
        (三)提升信息宣传的适时性和真实性
    三、注重吸纳社会组织协同参与
        (一)吸纳社会组织嵌入舆情治理
        (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舆情治理
        (三)提升社会组织舆情治理能力
    四、引导基层群众进行社区自治
        (一)加强网络舆情法律宣传
        (二)拓宽网络舆情疏导渠道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廊坊市群体性事件处置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处置理论
    2.1 群体性事件概述
    2.2 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2.2.1 行为方式日趋组织化和规模化
        2.2.2 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2.2.3 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3 相关理论阐释
        2.3.1 社会治理理论
        2.3.2 社会冲突理论
        2.3.3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廊坊市典型群体性事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廊坊市各类型群体性事件现状
        3.1.1 土地拆迁现状引起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频发
        3.1.2 黄金佳非法集资导致群众大规模上访反复发作
        3.1.3 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频发
    3.2 廊坊市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常见特征
        3.2.1 廊坊市农村征地拆迁群体性事件的常见特征
        3.2.2 非法集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特征分析
        3.2.3 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特征分析
    3.3 廊坊市各类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比较分析
        3.3.1 廊坊市农村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3.3.2 廊坊市非法集资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3.3.3 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成因分析
    3.4 廊坊市公安机关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实践经验
        3.4.1 建立应急预案
        3.4.2 注重演练
        3.4.3 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
        3.4.4 警用与信息装备齐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廊坊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廊坊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存在的问题
        4.1.1 情报预警欠缺
        4.1.2 现场处置职权定位不清晰
        4.1.3 临场应变能力不强
        4.1.4 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
    4.2 廊坊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
        4.2.2 公安机关的权责不清
        4.2.3 缺乏专业培训导致应变能力弱
        4.2.4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廊坊市公安机关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的预警机制
        5.1.1 做好群众工作是预警的前提
        5.1.2 健全情报信息收集机制
        5.1.3 完善信息分析处理机制
    5.2 建立健全常态管理模式
        5.2.1 完善健全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
        5.2.2 改应急管理为常态管理
        5.2.3 常态管理模式的组成
    5.3 依托大数据提高基层政府决策水平
        5.3.1 信息采集与监测系统
        5.3.2 预警系统
        5.3.3 政府决策支持系统
    5.4 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
        5.4.1 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
        5.4.2 发挥媒体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5.4.3 重视发挥志愿者作用
    5.5 完善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宣传
        5.5.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5.5.2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5.5.3 深化法制保障体系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10)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的形成与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整体态势:互联网群体传播时空维度的再扩张
        1.1.2 发展涟漪: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路径的新趋势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相关研究
        2.1.1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溯源
        2.1.2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特征
        2.1.3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形成
        2.1.4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规律
    2.2 热门话题的相关研究
        2.2.1 热门话题的概念界定
        2.2.2 热门话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2.2.3 热门话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2.2.4 热门话题的演化机制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2.3.2 公共参与理论
        2.3.3 信息级联效应
    2.4 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2.4.1 基于传播学理论视角
        2.4.2 基于心理学理论视角
        2.4.3 基于社会学理论视角
        2.4.4 基于信息学理论视角
        2.4.5 基于管理学理论视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概念界定和维度测量
    3.1 群体传播的核心概念
        3.1.1 群体和群体传播
        3.1.2 网络群体和网络群体传播
    3.2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测量维度
        3.2.1 宏观维度
        3.2.2 中观维度
        3.2.3 微观维度
    3.3 研究设计
        3.3.1 概念的操作化定义
        3.3.2 量表的优化和前测
    3.4 网络热门话题中的群体传播结构维度
    3.5 本章结论
        3.5.1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联结性维度
        3.5.2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信息性维度
        3.5.3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承载性维度
        3.5.4 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效用性维度
第四章 基于信息主体的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信息主体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4.3.1 研究平台的选取
        4.3.2 数据采集
        4.3.3 研究方法
    4.4 信息主体的特征量分析
        4.4.1 主体基本情况
        4.4.2 主体属性特征
        4.4.3 主体关系特征
第五章 基于信息内容的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信息内容
    5.3 研究方法与数据预处理
        5.3.1 文本预处理
        5.3.2 形成特征集
        5.3.3 主题识别技术
    5.4 热门话题的演化阶段
    5.5 词频分析与可视化
    5.6 主题模型分析
    5.7 传播路径分析
    5.8 本章结论和建议
        5.8.1 形成期:单一信源首发定调,缺乏平等的信息互动和对冲
        5.8.2 形成期:话题峰值反复多变,突破传统群体传播生命周期
        5.8.3 扩散期:谣言阈值无序传染,亟待噪音识别与联动化调控
        5.8.4 扩散期:群体情绪共振极化,重视行为情绪指向传导机制
第六章 基于信息场域的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用户生成内容
        6.2.1 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差异
        6.2.2 用户生成内容的舆论场域
    6.3 信息场域
        6.3.1 信息场域的溯源
        6.3.2 信息场域的类型
    6.4 研究设计
        6.4.1 研究样本的选择
        6.4.2 研究样本的获取
        6.4.3 编码类目与分析单元
        6.4.4 编码与信度检测
    6.5 研究发现
        6.5.1 信息场域中议题框架的建构差异
        6.5.2 信息场域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呈现差异
        6.5.3 信息场域中框架与内容的差异化比较
    6.6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形成与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研究缘起
    7.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7.2.1 互联网群体传播
        7.2.2 信源可信度
        7.2.3 内容重大性
        7.2.4 框架争议性
        7.2.5 情绪感知度
        7.2.6 群体认同感
    7.3 研究设计
    7.4 数据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7.4.3 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
        7.4.4 影响因素的媒介使用度差异
        7.4.5 热门话题传播度的相关性分析
        7.4.6 热门话题传播度的回归分析
        7.4.7 群体认同感的调节效应检验
    7.5 本章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性事件中非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分析与疏导[J]. 王康达. 韶关学院学报, 2020(10)
  • [2]“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D]. 袁蕊. 山东大学, 2020(12)
  • [3]基于4R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D]. 林帅. 吉林大学, 2020(08)
  • [4]温州市政府网络群体性事件预防研究[D]. 曾上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5]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演化机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D]. 姚建秀.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4)
  • [6]新媒体时代涉警网络谣言分析与应对[D]. 杨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1)
  • [7]基层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研究 ——以山东省P市为例[D]. 胡振明.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行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D]. 孔建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9]廊坊市群体性事件处置及对策研究[D]. 焦金彪. 燕山大学, 2019(06)
  • [10]互联网群体传播中热门话题的形成与扩散研究[D]. 何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