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项

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项

一、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宜(论文文献综述)

杨柳[1](2019)在《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以奥瑞德借壳西南药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资本市场中,流通股、非流通股存在的流通制度差异问题,平衡相关股东之间的利益。2005年,国务院开始启动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工作,紧接着由中国证监会为主导的各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意见、管理办法等,业绩承诺制度应运而生。业绩承诺这一工具主要应用于并购重组交易,解决并购重组中注入资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注入资产因未来预期收益估值法产生的估值过高风险。随着2008年业绩承诺第一次以法规文本亮相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以及我国资本市场迎来并购重组的活跃期,业绩承诺的出现频率愈发频繁,业绩承诺除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赋予其向市场传递“信号”的功能,随之带来的“后遗症”也日益凸显。近年来,资本市场发生的并购事件中,标的资产“高估值、高溢价”问题十分突出。而深入研究发现,“高估值、高溢价”的背后,交易双方往往都签订了业绩补偿协议。随之而来,承诺期间标的资产大幅亏损、承诺方利用各种手段“掏空”上市公司以及逃避补偿义务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本文以奥瑞德借壳上市为例,首先,整理了业绩承诺、中小股东利益相关文献,对涉及理论进行诠释,为后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明确了相关概念,通过梳理业绩承诺制度发展、分析我国A股市场业绩承诺发展,对业绩承诺现状进行了整体描述。紧接着进入案例部分,其中,案例背景部分介绍了借壳上市前双方基本情况、借壳方案、借壳前后奥瑞德的股权结构变化以及业绩承诺协议的相关内容。核心部分为案例分析,从业绩承诺的动因、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情况以及其利益受损原因三个方面,结合案例分析法、事件研究法,全面深入地剖析此案例,探究业绩承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业绩承诺现状的统计分析反映出,近年来资本市场整体面临着业绩承诺完成压力增大,承诺未完成率不断攀升的紧迫局面。从案例分析结论来看,首先,业绩承诺并没有成为防范标的公司高估值的“利器”,反而可能是为收获投资者青睐,传递虚假信号的“帮凶”。其次,面临高业绩承诺的压力,承诺方可能会为逃避补偿义务,做出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在本案例中,为掩饰奥瑞德日益恶化的经营状况,大股东利用资产重组、与间接持股客户频繁交易等盈余管理手段,粉饰企业业绩,甚至还涉嫌财务造假。最后,业绩承诺现实中上演的种种“剧情”,也折射出其相关法律法规还亟待完善。综合考虑以上结论,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监管以及中小股东自身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本文对业绩承诺的研究,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视角,是目前学界较少涉足的范围,因此,本文不仅是对业绩承诺相关文献“量”的补充,还是对业绩承诺研究内容的丰富。同时,以奥瑞德这个“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的典型为案例,也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过,由于本文仅为单一案例研究,可参考的公司信息也均经过二手加工,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偏颇,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曾艳芳[2](2018)在《奥瑞德借壳上市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借壳上市是非上市企业利用上市公司上市资格达到上市目的的一种并购方式,由于我国首次公开募股(IPO)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繁琐、上市成本高,很多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达不到IPO标准,继而将目标转向壳资源。借壳上市成为非上市公司获取上市资格的有效渠道,售壳则成为股本规模小、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规避停牌风险、获得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2018年2月23日证监会对“IPO被否后拟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问题做出非上市公司IPO被否后至少应继续经营3年才可进行重组上市。为防重组上市渠道在未来三年内被堵,大批已申报IPO企业纷纷撤回申报材料,借壳上市再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潮。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借壳上市审核严格程度已大致等同于IPO,借壳上市对于非上市企业的挑战性日趋严峻。近几年借壳上市虽开展地如火如荼,但借壳上市方案实施半路夭折或者虽然成功借助壳资源上市却经营不善致使借壳方股东不得不进行业绩补偿的非上市公司数量也不少。非上市公司如何计划利用壳资源上市,“壳”的类型选择、标的资产估值、借壳过程探析及借壳绩效等都是重要节点,也是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反复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电子器件制造重大业(蓝宝石晶体材料制造业)中的民营企业成功借壳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上市的典型案例—奥瑞德借壳西南药业上市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鉴于现有文献对借壳过程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奥瑞德借壳上市具体过程、借壳中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便于其他民营企业了解借壳上市过程并为棘手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关借鉴。其次,从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两个角度对借壳事件的绩效影响进行分析。通过事件研究法计算借壳事件前后的累计收益率和超额累计收益率,分析借壳事件的短期效应;利用财务指标法对上市公司纵横向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借壳事件对公司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借壳事件短期内增加了股东财富,造成正向市场影响,但从公司发展长远角度来看,借壳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异常波动,业绩承诺未达标,长期绩效并不显着,未实现借壳上市双方共赢目标。由此,对案例公司奥瑞德财务绩效变化原因从产品结构、赊销政策和业绩承诺进行分析,并从上市公司和监管层两个角度分别提出建议。

郭粤[3](2014)在《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市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定位就是要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经济金融中心,从而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作用,对外开发以及辐射带动功能。其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也符合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导向,不少上市公司已经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性的行业龙头企业。本文是对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活动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考察重庆市上市公司在进行了重组活动之后是否带来了明显的经营协同效应和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并在实证结果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相关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重组相关理论以及文献的回顾、评述与借鉴:(2)描述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情况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用数据包络模型和事件分析法对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绩效分别进行分析;(4)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一、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组活动总体有利于重庆市上市公司中长期绩效改善重庆市上市公司的重组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尤其是那些作为目标公司存在的新兴行业、高科技行业的上市公司,重组活动对重庆市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在中长期是能够起到改善效果的。(2)重庆市处于不同重组地位的上市公司短期重组绩效存在很大差别事件分析法建立绩效模型实证研究发现,重庆市上市公司作为收购公司重组并不能产生稳定的超额收益来引起股东财富显着增加,资本市场对收购公司重组活动的反应不强烈;而其作为目标公司重组并能产生明显的绩效来引起股东财富显着增加,资本市场对收购公司重组活动的反应比较强烈。(3)重组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行业特征都会影响重组绩效重庆市上市公司作为收购公司存在的,短期不能提高股东财富。这是因为大部分收购公司都是传统行业之中的机械、设备、制造类公司和医药和生物制药公司。而重庆市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公司存在的,短期能显着提高股东财富。这些因为大多数目标公司都处在“高精尖”行业。(4)重组方式也会影响的重庆市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收购公司大多采用“股权转让”和“收购兼并”,并且在少数的收购外地企业的过程中会由于行政划分以及各自为政的体制,这些都会使得重组成本上升而影响其绩效。目标公司大部分都是以“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进行重组,这让上市公司原有的与主营业务发展关联不大的资产、非经营性的闲置资产或者盈利性差的资产剥离出去,从而实现上市公司资产结构调整,提高公司的资产效率。二、政策建议如下:(1)政府应出台积极政策鼓励公司进行重组活动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重组活动可以使得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中长期内增长。各级政府都应着重健全完善与上市公司重组活动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为上市公司重组活动提供优良的环境支持。(2)努力减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上市公司重组活动中的不必要干预政府在上市公司的重组过程中,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角色,避免过多不必要的介入,而应当着重推动资本市场建设以及规范上市公司的重组行为,推动上市公司重组活动按照市场化原则去实现重组价值最大化,以促进社会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还应重点加强对上市公司重组活动的宏观调控。(3)打破地域及行业限制,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重组今后在重组活动中要努力打破行业的地方性保护主义,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大力地推进跨地域、跨行业的重组。尤其是针对优质资产稀缺的地方和行业的公司,如果地方政府和该行业内不存在可注入的优质资产,那么就应该积极地推动跨地域和跨行业重组活动的进行。(4)强化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并购重组策略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针对目前重庆辖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与重庆国有资产总体规模不匹配的情况,相关部门可通过综合利用壳资源,实施分类策略,加大并购重组,全面提升辖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5)强化信息披露,严防并购重组中发生内幕交易由于并购重组涉及环节多,容易引起股价异动,在推进并购重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科学决策,严格遵守《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且充分的保密措施,制定严格有效的保密制度,限定相关敏感信息的知悉范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重大资产重组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违法活动。

肖振红[4](2007)在《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文中认为并购是指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它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并购是企业扩张的有效手段,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然而实践中50%以上的并购以失败告终,其中目标企业选择错误通常是并购面临失败的首要原因。目前,尽管研究企业并购的文献很多,但多数集中于已知目标对象后的评价分析,对如何确定备选目标、如何从这些备选目标中筛选确定目标企业以及如何实现最大并购效益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步骤。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如何在目标企业选择的各个阶段考虑价值的增值活动,缺乏协同效应理论的指导;在研究方法上,最优搜寻理论、博弈理论、集对分析理论等分析方法在目前的并购研究中还很少使用。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不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指导并购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进行并购,从而降低了并购成功率。因此,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从而提高并购成功率,对并购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的总体目标是站在并购企业的角度,从并购企业的发展战略出发,为其选择目标企业提供并购前的判断和指导。研究的内容是目标企业选择的核心问题,即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搜寻、目标企业的识别与评价及并购双方的博弈定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目标企业选择分析框架。首先对目前并购动机理论进行评价,分析协同效应理论与其他并购动机理论的内在联系;然后对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进行研究,并对协同效应在并购价值创造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协同效应与目标企业选择的关系,建立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选择分析框架。2.对目标企业搜寻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目标企业的信息搜寻内容和搜寻途径,利用信息经济学原理对目标企业的可识别性进行分析,归纳目标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给出影响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外部搜寻环境和内部搜寻能力影响因素;运用最优搜寻理论中固定样本搜寻方法,构建了以协同效应最大化为目标的目标企业搜寻模型,给出了目标企业最佳搜寻次数的计算方法,并对模型中解的存在性和搜寻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3.根据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分别给出不同的识别方法,即用凯次模型识别管理协同效应、用价值链模型识别经营协同效应和用波士顿矩阵识别财务协同效应;在分析并购双方协同效应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集对分析理论中同一度的思想分析双方资源的协同程度,对目标企业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4.运用博弈理论研究并购双方谈判思路及定价策略,就定价权属于目标企业及并购企业两种情况,分别推导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下的最优判断和策略组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定价权对并购双方收益的影响,给出了并购企业基于定价权的谈判策略。5.案例研究。将本文提出的主要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太极集团并购西南药业的典型案例,重点应用第5章建立的基于定价权的博弈谈判模型,对西南药业的两次要价和太极集团拒绝第一次要价和接受第二次要价的原因进行解释,分析了双方在定价中的谈判策略,初步验证了论文中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为并购企业正确选择目标企业、保证并购成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陈爱东[5](2008)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资产这一特殊的公共产品应如何高效管理和运作,使其满足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让上万亿的国有资本产生更多的国有资产收益,并在政府资源配置和财政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便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关注课题。由于缺乏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加之制约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运作路径长期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不仅没有实现国有资本的高收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而且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国有资本预算也得不到落实,实践中更是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问题。反思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主要思路和具体运作模式,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运作,不能简单的视为国有股权应该逐步转让给民企,甚至误解公共财政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关系,主张大面积私有化,把中央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精神狭隘理解为国有经济的“不为”调整,认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模式主要是实行以净资产为基础的静态保值增值和“国退民进”为主体的股权转让加资产重组。笔者在论文中把其归纳为上市公司国有经营资产外延式的调整,认为该模式在短期能够增加财政收入,静态保值国有资产。我国前期国有资产运作理论也多是以此为基础。但在全流通时代,原有的国有股权运作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制度变迁,在新的制度安排下,国有股权的作价基础则发生了巨大变化,衡量国有股权的价值不再是静态的公司净资产,而是公司股票的价格,过去的净资产考核目标基本没有意义,同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资源价值更加突出,股权的稀缺性更加明显,参与经济的调控性更加显着,国有股权运作思路还要从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稳定发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壮大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等全局高度,重新进行战略性构造,国有股权的运作不但要“有所为”,而且要积极“必为”,通过国有上市公司这一资本运作平台,在国有资源整合中,在股权运作上,推行“国退国进”。即在全流通背景下,利用证券市场财富倍增效应,在国有经营性资产范围内,进行股权转让,大力推行国有资产证券化,通过国有资本的并购、重组,让国有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优质资产的集中地。笔者把该运作模式定义为上市公司国有经营资产内涵式调整。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如何抓住全流通这一证券市场重大制度变迁机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优化运作的目标、路径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在公共财政体制下,适应全流通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高效运作这一主题,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优化运作的思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经验及教训,认真研究和客观评价了已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成功做法和不足,积极探索和把握了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发展趋势,最终结合我国当前国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批判了私有化的运作观点,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和现代企业等理论,从资源配置和价值管理角度,构建了我国当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具体路径。在结构内容安排上,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是导论,全文的立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意义;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是阐述了有关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基本理论,强调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今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仍有必要性,要正确理解国有资本运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驳斥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全盘私有化等错误观点,提出国有资本要根据上市公司具体情况进行“有退有进”,“以退为进”,充分竞争性领域也可以支持本身有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根据证券市场的财富增长理论,从全流通的视野,认为目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具有稀缺性,是全国国有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宝贵平台,主张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上,进行积极的“国退国进”。最后,通过公司委托代理、内部治理、股权结构等关系到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微观运作效果的基本理论,综述了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股权结构状况研究成果,得出了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与公司治理水平非常相关,公司股票价格可以产生治理溢价,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机制,是国有股权运作微观层次增值的需要。第三章对股权分置这一制度约束下的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政策、主要方式、运作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找出运作效果不佳的原因,反思其缺陷和不足。第四章对全流通这一重大制度变迁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和运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涉及到国有股权运作的有关问题,如国有大股东利己的“隧道效应”、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利弊、股权激励与经理人股权寻租等新出现的现象和可能行为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提出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有效措施。主张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作用,把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国有资源调整、做大做强、价值增值的平台,与时俱进(我国进入资本时代),把过去的“国退民进”为主的运作,战略转变为“国退国进”为主;国有股权运作必须达到四大目标,宏观目标――战略性布局国有资源、实现国有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微观制度建设目标——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并重的机制、同时优化股权结构,全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经济目标――满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要求,给股东创造最大回报、实现股权市场价值长期稳定增长;社会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承担责任。针对全流通时代国有股权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笔者从5大方面阐述了优化运作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路径:一是要着手构建全流通时代的国有股权监管体制,包括确定各行业上市公司持股底线,对大股东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的监管、国有资本预算的实施等;二是引导并购重组,优化存量结构,做大做强国有上市公司,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三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四是建立高效的国有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监管体系;五是加强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合法(规)性的监管,积极稳妥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出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新路径――“国退国进”模式。在分析过去理论界以“国退民进”运作为主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全流通的制度变迁,提出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新路径,即“国退国进”,并把这两种路径,给出自己的定义和认识,把前者归纳为国有资本外延式调整;后者归纳为国有资本内涵式资源整合。第二、比较深入的研究了公共财政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关系。认为高效进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是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价值上万亿、覆盖全国各行业和地区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完全可以在公共财政中发挥调节等重要作用,如在解决当前资金流动过剩问题方面,国有股权可以根据情况,减持部分国有股,增加市场供给,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等,成为公共财政体制中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工具。同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效果不但会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而且还会影响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高效国有股权运作有利于实施公共财政职能。第三、按运作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细分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新的收益追求目标――股权价值(股价)长期增值。过去理论界基本是把国有股权运作目标归纳为效率和效益目标,层次不太明显,忽视国有股权在股票市场的价值(价格)。笔者从全流通的视野,把国有股权的运作新分为4个层次,增加了长期市场价值增值的目标。这为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全流通背景下,具体确定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方案提供了全方位的借鉴。第四、提出了要以动态价值管理观来进行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当前中国国有经营性资产增值的有效途径在于资产证券化的观点。认为全流通时代,给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带来了新机遇,国资管理部门要抓住我国步入资本时代这一历史机会,大力推行“国退国进”,改过去被动的保值增值,变积极、主动的增值再增值。

屠光宇[6](2007)在《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的中国,入围《财富》500强的大企业却是凤毛麟角,甚至只与一个人口只有4700万人口的小国韩国差不多。究其原因,我国企业的规模、质量都无法与国外的大企业相媲美,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接受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缺乏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产优化重组的能力。中国有几十万家企业需要投资银行参与改制,上万亿的国企债务需投资银行参与盘活重组,几千亿的银行信贷资产需要投资银行参与保全和重组。国企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己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说,中国企业本身也存在吸引外资重组、注入新鲜血液的内在需求。为改变国有企业体制不合理、整体经济效率低下的状况,必须借助投资银行,按照市场方式进行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优化结构,使企业进行高效的资本扩张,完成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重组,这是投资银行大显身手的绝佳机遇;而作为我国企业并购的主体和推动者的投资银行也没有发挥其在并购核心业务中应有的积极作用。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市场经济机制的组织者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金融系统中一个核心的要素,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和投资银行不成熟的情况下,如何在我国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使更多的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笔者目前正在从事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对投资银行如何进行并购业务创新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及创新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从企业并购动因、目标企业的价值判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所起的金融中介作用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应四个角度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做了全面的综述;第三部分首先从投资银行入手,介绍其功能及发展历程等,再谈到投资银行的业务的构成,最后引出投资银行目前的最重要的核心业务是并购业务,并对并购业务做了重点阐述;第四部分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管理层与股东之间、政府与并购主体之间、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四个层面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作了重点分析,然后介绍了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五部分论证了我国投资银行参与并购业务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首先从微观的并购模式和方式的拓展上说明了我国目前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上的创新,接着从制度和环境等宏观层面阐述了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该如何创新。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投资银行只要能认真分析并逐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抓住机会,积极拓展并购业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多种并购模式和方式,在企业并购领域大展身手,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企业做大做强。

李有星[7](2007)在《中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证券非公开发行是与公开发行相对应的直接融资方式,可以满足发行人不同的筹资需求。它是针对特定对象、采取特定方式、接受特定制度规范调整的企业融资模式。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等理论,系统研究我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通过对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存在环境、制度优势、制度框架和运行情况以及美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借鉴分析,着重探讨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必须解决的证券、证券发行豁免、证券非公开发行的条件、发行对象与人数、发行方式、信息要求、证券转售限制等主要要素的制度规制问题,提出了制度改进设想。公司最早的证券发行融资是非公开发行,证券非公开发行是基础,公开发行要受特别制度约束规范。证券公开发行融资行为的规范,不能以抑制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为代价,更不应以非法集资和非法证券活动的打击替代对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正面规范。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必然使证券的范围扩张。公司证券的融资(银行借贷除外)都应列入证券法调整,在证券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豁免证券由专门机构监管,设置证券发行的小额发行豁免和非公开发行豁免。豁免审核(注册)下的监管重点是对证券发行人是否符合豁免的资格核查,对豁免标准的判断和衡量。对符合豁免的证券发行人不予干预,对不符合豁免的证券发行人予以监管制裁。证券发行人的行为要么合法、要么违法,不存在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活动。这样,有关金融监管的权力分工和监管体制也明晰了。制度与环境之间的相容是制度的有效性命题。我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与现实环境相容:公开发行融资资源的稀缺、融资多元性需求供给不足、非法集资规制制度供给不足、以及民间借贷融资制度供给不足的金融环境。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节约时间、合理控制公司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改进上市公司证券非公开发行制度,进而减少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费用。我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迁,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框架已经确立,但制度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可以借鉴相对完善的美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关键是确立证券发行豁免的安全港标准:明确证券发行人、发行对象资格及人数限制、信息提供要求、非公开发行方式的规范、转售限制规定、报告备查等制度规则。为适应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证券发行审核可以采用核准与备案制并存,对公开发行并上市的证券实行核准制,对所有证券非公开发行实行备案制,对公开发行但不上市的证券发行也采用备案制审核。

马磊[8](2007)在《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公司控制权是一种依附于公司的独立人格而派生的具有利益内容的经济性权利,公司控制权安排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合理配置上市公司控制权并有效促使控制权转移是提高公司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权安排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控制权初始配置、控制权私有收益和控制权转移。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变迁是一个由竞争性利益集团推动的周期演变过程,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行为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控制权配置和转移方式。可以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制度问题。提出对于构建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优化模型而言,恰当的制度体系可以降低复杂系统中绝大多数个体的信息成本和组织的协调成本,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控制权的初始配置是契约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种博弈均衡的状态,合约的不完全性使得控制权的初始配置至关重要。从中国上市公司运行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控股权不再等于控制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没有都配置给持有高比例股份的物质资本所有者。随着新企业的发展,控制权的配置处处彰显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各相关利益者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文章第三章在对控制权初始配置的研究中,首先对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不同控制权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之后结合新企业的发展状况,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转移进行了博弈分析;然后,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及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控制权配置的理论基础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大多数国家股权集中是普遍现象。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控股股东,控股股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谋取私有收益,进而损害上市公司和其它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强化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财务造假、恶意侵占、控制人逃逸、股票退市等恶性事件接连不断,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中国显得更为紧迫。文章第四章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中,在回顾从传统公司治理到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然后结合公司治理主题的演变,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规范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成本一收益角度,对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进行了模型分析和数理分析;之后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措施。在第四章集中讨论了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指出正是因为控制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掌握控制权可以管理、支配和利用上市公司的各种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因此,控制权成为各相关利益主体互相争夺的对象;而控制权的转移和交易就形成了控制权市场。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控制权可以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让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能感受到来自控制权市场的压力。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最为明显的作用机理在于赋予股东“用脚投票”的自由,使其在日渐远离公司具体经营的客观背景下,得以借助退出及由此启动并购市场的连锁效应。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国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第五章着重对控制权的各种转移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每一路径下不同的控制权转移模式进行了比较案例分析,以期借助控制权市场的各种制度安排,有效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各种非理性行为,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控制权安排,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演进的,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先进要素的同时,带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如国家股权的所有者缺位,公司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各种所有权性质的公司并存,大股东对外部投资人的侵害严重,普遍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以及股市分割,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外部投资人只见两种不同的代理问题同时存在等,无不带有国有经济改制的痕迹。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考察和研究,必须和中国企业控制权安排的演变过程以及上市公司所处的独特制度背景结合起来。在对控制权的初始配置、控制权私有收益和控制权转移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文章第六章提出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是一个制度设计问题,包括对控制权产生基础的确定、控制权机关的构造、控制权的配置和转移等方面的设计;并且公司之外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环境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安排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围绕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进行了制度创新模型的优化设计以及模型得以健康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以期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李映东[9](2007)在《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有企业被改造为公司制企业,公司治理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公司治理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现代公司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会产生代理成本,而代理成本会降低公司价值,因此,对公司来说怎样降低代理成本就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公司治理正是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多个利益主体相互制衡的机制。公司治理又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指股东、管理层、员工等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监督与制衡机制,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会等内部机构组成,股东在股东大会上选举产生董事,基于信任而委托董事组成董事会负责企业的重大决策,董事会则聘请职业经理人作为执行层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并且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使经理人员努力工作,同时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的监督来制约经理以避免经理滥用职权。外部治理则是指外部投资者、债权人、机构投资者等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所形成的监督与制衡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发达的股票市场、经理市场的声誉效应、债权人的作用、政府监管以及并购的治理效应。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具有对内部治理的替代效应和警告效应,对中国企业来说,由于在公司化改造中的不规范和不彻底,比如股权分置问题的存在,使得内部治理结构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并购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高我国公司治理的绩效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逻辑链条:现代公司具有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特征→产生代理成本→公司治理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机制→公司治理可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并购是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并购之后目标公司代理成本降低→目标公司绩效得到改善→投资者从并购中获得超常收益→中国的实证数据是否支持该结论→中国改革的深化(股权分置改革)带来怎样的新影响。本文正是基于这条逻辑链来研究“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利用并购机制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尤其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之后,如何运用并购机制提高治理效率和公司绩效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所在。本文在对公司治理和并购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基础上,试图重点回答三方面的问题:①怎样从理论上解释并购的治理效应?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存在什么问题?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并购行为有什么影响?②从理论上讲,并购改善了公司治理,进而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为投资者带来超常收益,那么,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支持这些理论结论吗?并购真的能使目标公司投资者获得超常收益吗?如果能够获得超常收益,那么超常收益仅仅来源于并购的治理效应吗?③联系我国公司实践,怎样发挥并购的治理效应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并购行为以及绩效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政府加强监管有何意义?在新形势下,政府应该怎样完善对公司治理与并购的监管?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首先是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第二章则是对公司治理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对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进行述评,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本文另一个关键词-并购进行理论分析,讨论经济学家对并购动机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假说或理论,从中可以看出并购除开改善公司治理外,经济学家还提出了更多的解释。第四章则是对公司并购与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和研究,目的是阐明两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第五章是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并购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并购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在实证检验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并购的租金假说来解释并购中目标公司股东超额收益的来源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治理、并购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即第六章则是站在2005年5月以来股权分置改革大背景下来讨论未来公司治理、并购和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新的特征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对公司治理、并购监管的政策建议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利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得出的一些主要观点有:1、影响公司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公司行为,比如兼并收购、研究开发等行为,而影响公司行为的因素又可分为市场结构方面的因素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因素。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称为SCP范式,本文则把治理结构-行为-绩效称为GCP范式,在GCP范式下,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行为与绩效之间是一个双向的复杂的三角形关系。2、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不能只是片面强调企业利润最大化,如果这种利润最大化是以损害其他利益主体利益为代价,那么就应采取一种平衡利益的次优方案。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市场交易成本在不断下降,企业在不断进行“瘦身运动”和“归核化”,通过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形成虚拟组织或网络组织,因此网络治理将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4、不管是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还是外部治理机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包括并购虽然被认为是内部治理失败下的“最后法院”,但并购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仍然存在“搭便车”、“赢者诅咒”、管理层反收购等问题,因此,对一个公司的有效治理,应该是各种不同治理机制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5、在我国,国家控股的企业管理层容易反对被收购,机构投资者对于有利于股票升值的并购是赞成的,个人投资者则在并购中喜欢“搭便车”;股权集中程度高的企业容易被善意收购,而股权集中程度很低的企业则容易被敌意收购者袭击;管理层对于收购或被收购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报酬结构的影响。6、利用市场调整法对并购进行的事件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在事件期内[-40,40]能够获得显着大于零的超常收益,用市场调整法计算出的累积超常收益为5.54%。7、如果把流通股股东在事件期内获得超额收益定义为并购租金,那么这种并购租金来源于三个方面:整合租金、治理租金和信息租金。在我国的并购租金中,在并购事件正式公告前信息租金所占比例比较大,整合租金和治理租金从长期来看并不高。8、股权分置改革是对上市公司影响深远的一项制度变革。在后股权分置时代,由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公司治理将更加规范,企业并购活动也将更加活跃,公司绩效将得到明显改善,公司股东将获得制度性溢价。9、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是就万事大吉,相反,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治理与并购行为将存在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在后股权分置时代应该大力加强政府监管和监管体系的建设,政府监管应遵循三大原则:利益平等原则、非对称监管原则和分散化监管原则。10、后股权分置时代,股票的全流通为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因此,应特别注意对外资通过并购进行“斩首行动”的监管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提出了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行为-公司绩效三者关系的GCP范式。2、提出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并购治理机制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应该是内部治理结构与并购治理机制的合理组合。3、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并购的租金假说来解释并购事件公告后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即并购租金的来源,认为并购租金来源于整合租金、治理租金和信息租金。4、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制度性溢价”的观点。5、提出了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对公司治理与并购行为进行监管应遵循的三原则:利益平等原则、非对称监管原则和分散化监管原则。6、提出了应在中小投资者对违法违规上市公司或大股东的诉讼中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

蒋卫平[10](2006)在《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12月国资委提出,集团整体上市将成为2006年国企改革的趋势和亮点。本文正是从这个资本市场中的现实问题入手,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与我国企业集团所处的转型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交易费用理论、信息经济学、新兴市场与转型经济理论角度,提出了“中国企业集团是否应该整体上市?”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我们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企业集团既是是政府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也是政府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战略的工具,在我国25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在转型经济时期的国家,企业集团的出现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提高了经济效率。同时,作为国有资产三级监管体系的中间环节,企业集团担任了出资人的角色,部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得出了一些结论:(1)本文首先论证了我国企业集团背景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有着显着的影响;(2)不同性质实际控制人将通过集团背景,对上市子公司的业绩和公司价值将产生显着影响;(3)在不同的改革路径下形成的国有企业集团中,市场对于以国有企业剥离资产实现上市的模式评价显着偏低、市场对实际控制人属于“企业集团背景”或类似集团功能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评价显着由于“政府或国资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是否应该整体上市?”,必须首先细分为不同类型,其中采用“分拆重组上市模式”的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能够增加市场价值;而采用“整体重组上市模式”从而形成的“母公司(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则有利于增加上市子公司价值,从而使所有国有上市公司的最终所有人——国家能够享受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福利。在回答了哪一类国有企业适于整体上市的问题后,紧接着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果对“分拆重组上市模式”的国有企业进行整体上市,应该怎样进行会计计量与确认?企业的整体上市不仅涉及的会计业务复杂,更重要的是其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业务,涉及标的价值庞大,因此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以及恰当的会计政策选择将涉及国有资产安全与增值、保值问题。在第二部分的研究中,我们首先将此类国有企业的整体上市定义为“回整上市”模式,并通过规范研究的方法讨论该业务的会计计量属性,针对我们的转型经济特整体,提出“修正的权益结合法”的概念;并且通过TCL集团上市的案例,提出了分析企业合并会计政策选择动机的理论框架,期望为正在制定中的我们《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提供了一些建议性的意见。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同类研究主要是以国外市场的制度背景为基础,很少涉及转轨经济下中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尤其是结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本研究紧扣中国企业集团演进的历史过程以及市场变迁的制度背景(比如产权制度的缺失、市场失灵、行政主导下的企业合并、母公司剥离资产上市等),结合新兴市场特点(如国有资产退出相关行业存在障碍、市场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管制不利与管制过度等现象),以及我国企业集团独特的成长路经探求我国企业集团的特征、作用以及政策意义。为考察我国企业集团独特的产生、发展以及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企业集团是否应该整体上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2、本文首次将控制权性质、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业绩联系起来,揭示了以往研究文献所忽略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特征、评估公司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3、本文针对我国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剥离形成的企业集团”不利于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提出了“回整上市”的解决思路,并讨论了该业务的计量属性,提出了“修正的权益结合法”的概念。这些讨论为那些适合通过企业集团与上市子公司合并、实现整体上市业务所涉及的会计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使本文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始有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4、有关“企业集团”的定义在国内鲜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对其的界定方法既考虑了国情,同时也尽量的与国际主流的定义保持一致,从而使我们的研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具有可比性。本文在考虑了有关“企业集团”的经济学理论定义、国家统计局定义、国家工商总局定义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的概念融入其中。5、在数据信息方面,由于2004年起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第四章:股本变化及股东情况“新增”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一栏。相对于前人的研究,我们拥有了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直接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方面的信息,则对于我们研究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以及上市公司之间的公司治理特征提供了更完整的信息。

二、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宜(论文提纲范文)

(1)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以奥瑞德借壳西南药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贡献与不足
        1.4.1 主要贡献
        1.4.2 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
    2.1 业绩承诺研究
        2.1.1 业绩承诺与并购估值
        2.1.2 业绩承诺与公司绩效
        2.1.3 业绩承诺与盈余管理
        2.1.4 业绩承诺与财务造假
    2.2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2.2.1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与外部法律法规
        2.2.2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与内部公司治理
    2.3 业绩承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2.4 文献简评
3.理论概述、业绩承诺制度及现状分析
    3.1 概念解析
        3.1.1 并购重组
        3.1.2 业绩承诺
        3.1.3 中小股东利益
    3.2 理论基础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2 信号传递理论
        3.2.3 大股东掏空理论
    3.3 我国业绩承诺制度发展
        3.3.1 萌芽期(股权分置改革时期)
        3.3.2 管制期(2008—2013)
        3.3.3 规范期(2014—2016)
        3.3.4 持续规范期(2017—至今)
        3.3.5 业绩承诺制度小结
    3.4 我国业绩承诺的现状
        3.4.1 业绩承诺签订数量飙升
        3.4.2 整体业绩承诺完成压力增大
        3.4.3 业绩承诺未完成率攀升
4.案例公司及其情况介绍
    4.1 案例选择
    4.2 公司简介
        4.2.1 “壳公司”——西南药业
        4.2.2 “借壳”公司——奥瑞德
    4.3 借壳方案
        4.3.1 重大资产置换
        4.3.2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4.3.3 股权转让
        4.3.4 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4.4 奥瑞德股权结构
        4.4.1 奥瑞德借壳上市前的股权结构
        4.4.2 奥瑞德借壳方案完成后的股权结构
    4.5 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具体内容
        4.5.1 承诺方及补偿安排
        4.5.2 业绩目标及补偿计算方式
5.案例分析
    5.1 业绩承诺的背景与动因
        5.1.1 承诺背景——顺利过会上市
        5.1.2 承诺动因——增强股民对标的资产盈利能力的信心
    5.2 中小股东利益受损情况分析
        5.2.1 业绩承诺未达标中小股东反映强烈
        5.2.2 盈余管理提升业绩减少补偿
        5.2.3 涉嫌财务造假粉饰业绩减少补偿金额
        5.2.4 业绩承诺对奥瑞德经营效果分析
        5.2.5 中小股东超期未获补偿
    5.3 中小股东利益受损原因
        5.3.1 高额承诺只为获得股权收益
        5.3.2 内部治理缺陷
        5.3.3 外部监管缺陷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内部治理层面
        6.2.2 外部监管层面
        6.2.3 中小股东层面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2)奥瑞德借壳上市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借壳上市的理论研究
        1.3.2 借壳上市的动因研究
        1.3.3 借壳上市的绩效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2.1 借壳上市相关概念
        2.1.1 壳与壳公司
        2.1.2 借壳上市
        2.1.3 并购绩效
    2.2 相关理论
        2.2.1 信号传递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财务协同效应
第三章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
        3.1.1 借壳双方基本情况
        3.1.2 交易双方动因
        3.1.3 借壳上市过程
    3.2 借壳上市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3.2.1 借壳交易方式的选择
        3.2.2 国有股东的界定
        3.2.3 对注入资产的估值调整
        3.2.4 停牌后对注入股权的调整
第四章 奥瑞德借壳上市绩效分析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绩效分析
        4.1.1 确定事件日
        4.1.2 确定窗口期及清洁窗口期
        4.1.3 计算超额报酬率
        4.1.4 短期绩效评价
    4.2 基于财务指标法的长期绩效分析
        4.2.1 纵向比较
        4.2.2 横向比较
    4.3 借壳上市后期绩效巨变的原因分析
        4.3.1 频繁变动主营产品产品收入大幅波动
        4.3.2 调整产品赊销政策增加可操纵性利润
        4.3.3 为达业绩承诺目标运用盈余管理手段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案例启示
        5.2.1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5.2.2 对借壳方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重组的概念
        2.1.2 重组绩效的界定
    2.2 上市公司重组的类型
        2.2.1 收购兼并
        2.2.2 资产剥离或置换
        2.2.3 股权转让
        2.2.4 债务重组
        2.2.5 托管重组
        2.2.6 “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
    2.3 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相关理论
        2.3.1 效率理论
        2.3.2 信息信号理论
        2.3.3 代理理论
    2.4 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分析方法
        2.4.1 市场法
        2.4.2 会计法
第3章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状况及问题分析
    3.1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现状
        3.1.1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活动概述
        3.1.2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活动整体状况
    3.2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的特点
        3.2.1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活动的行业分布特点
        3.2.2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类型特点
    3.3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行业分布不合理
        3.3.2 重组效果不理想
        3.3.3 重组手段过于传统
        3.3.4 跨地区重组活动较少
第4章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4.1 数据包络法简介
    4.2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绩效评估模型的建立
    4.3 样本选取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5章 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市场绩效实证分析
    5.1 事件分析法简介
    5.2 样本选取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收购公司重组活动的绩效分析
        5.3.2 目标公司重组活动的绩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应出台积极政策鼓励公司进行重组活动
        6.2.2 努力减少各级政府部门在重组活动中的不必要干预
        6.2.3 打破地域及行业限制,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重组
        6.2.4 强化分类指导,实施差异化并购重组策略
        6.2.5 强化信息披露,严防并购重组中发生内幕交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4)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目标企业选择研究综述
        1.2.1 并购协同效应的相关研究
        1.2.2 目标企业搜寻相关研究
        1.2.3 目标企业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
        1.2.4 目标企业定价相关研究
        1.2.5 目标企业选择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并购协同效应与目标企业选择相关理论
    2.1 企业并购的范围界定及其分类
        2.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2.1.2 企业并购的分类
    2.2 企业并购动机及其三维度量
        2.2.1 企业并购动机理论
        2.2.2 三维度量的体系内容
    2.3 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2.3.1 管理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2.3.2 经营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2.3.3 财务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2.4 协同效应与目标企业的选择过程
        2.4.1 协同效应理论用于目标企业选择的依据分析
        2.4.2 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选择原则和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搜寻
    3.1 最优搜寻理论及信息搜寻方法
        3.1.1 最优搜寻理论及其应用的前提条件
        3.1.2 信息搜寻方法
    3.2 目标企业的搜寻空间与可识别信息
        3.2.1 目标企业搜寻的任务
        3.2.2 目标企业的选择空间和样本空间
        3.2.3 目标企业的可识别信息
    3.3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主要内容及获取途径
        3.3.1 目标企业搜寻标准
        3.3.2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主要内容
        3.3.3 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搜寻信息
        3.3.4 并购企业自我搜寻信息
    3.4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成本效益分析
        3.4.1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
        3.4.2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成本
        3.4.3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收益
    3.5 目标企业搜寻模型的构建
        3.5.1 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
        3.5.2 模型建立的过程及应用说明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协同效应的识别与目标企业筛选、评价
    4.1 协同效应的识别
        4.1.1 管理协同效应的识别
        4.1.2 经营协同效应的识别
        4.1.3 财务协同效应的识别
    4.2 目标企业的筛选
        4.2.1 目标企业的初次筛选
        4.2.2 目标企业的二次筛选
    4.3 目标企业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1 目标企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4.3.2 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4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目标企业综合评价模型
        4.4.1 集对分析理论及其评价目标企业的基本思路
        4.4.2 集对分析理论评价目标企业的优势分析
        4.4.3 目标企业集对分析评价模型构建
        4.4.4 算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和策略
    5.1 目标企业定价过程分析
    5.2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5.2.1 贴现法
        5.2.2 资产价值基础法
        5.2.3 市场比较法
    5.3 协同效应增值及其度量模型
        5.3.1 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可行性分析
        5.3.2 协同效应的分部加总评估模型
    5.4 目标企业定价区间估算
        5.4.1 目标企业定价的影响因素
        5.4.2 并购企业的出价上限估算
        5.4.3 目标企业的要价下限估算
        5.4.4 并购谈判价格的区间估算
    5.5 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构建
        5.5.1 目标企业定价的博弈特性分析
        5.5.2 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5.5.3 基于定价权的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
    5.6 基于定价权的并购企业谈判策略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选择案例分析
    6.1 太极集团并购西南药业概况
    6.2 太极集团对西南药业协同效应识别与评价
        6.2.1 太极集团对西南药业的协同效应识别
        6.2.2 太极集团收购西南药业的协同效应评价
    6.3 太极集团基于协同效应的博弈定价分析
        6.3.1 谈判报价区间估算
        6.3.2 双方谈判定价的博弈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任务
致谢
个人简历

(5)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结构安排
    1.3 论文研究方法
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理论基础
    2.1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宏观理论基础
        2.1.1 公共财政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关系
        2.1.2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宏观政策理论分析
        2.1.3 国有经济控制力提高理论
    2.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微观理论基础
        2.2.1 证券市场财富放大理论
        2.2.2 治理结构溢价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企业产权理论
        2.2.5 公司治理理论
        2.2.6 股权结构理论
        2.2.7 上市公司微观股权运作理论综述
3. 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模式分析
    3.1 股权分置的定义及缺陷
    3.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一般规定及评价
        3.2.1 国有股权转让的相关政策
        3.2.2 政策评价
    3.3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主要形式分析
    3.4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主要特点
    3.5 对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运作的反思
    3.6 结论
4.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运作
    4.1 股权分置改革的含义、理论依据及意义
    4.2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带来的影响
        4.2.1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股权的影响
        4.2.2 全流通时代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4.2.3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的影响
        4.2.4 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新格局
    4.3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利己行为研究
        4.3.1 “隧道效应”理论
        4.3.2 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效用函数分析
        4.3.3 国有大股东行为利己行为的市场影响分析
    4.4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买卖股票行为剖析
        4.4.1 减持股票目的分析
        4.4.2 减持行为分析
    4.5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行为趋势研究
    4.6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作面临的机会
5.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路径设计
    5.1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
    5.2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主要目标
        5.2.1 宏观战略目标
        5.2.2 微观制度优化目标
        5.2.3 经济目标
        5.2.4 社会和谐目标
        5.2.5 小结
    5.3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管理
    5.4 全流通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案例分析
    5.5 全流通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路径选择
        5.5.1 构建高效的国有股权监管体系
        5.5.2 推行国退国进、引导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5.5.3 有选择性的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谋求投资高回报
        5.5.4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5.5.5 建立国有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监管体系
        5.5.6 积极稳妥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5.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甘肃省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规定
附录二: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经济实力对比
        1.1.2 500强企业对比
        1.1.3 中外企业500强的差距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第2章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理论综述
    2.1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2.1.1 效率的动因
        2.1.2 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2.1.3 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的动因
        2.1.4 产权理论
        2.1.5 增强市场势力的动因
    2.2 目标企业价值的诱因
        2.2.1 评价企业价值的基本思路
        2.2.2 认识企业价值的三个维度
        2.2.3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2.3 金融中介理论
        2.3.1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2.3.2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2.3.3 金融中介功能论
    2.4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
        2.4.1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交易费用效应
        2.4.2 降低谈判成本效应产权是人们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
第3章 企业并购—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3.1 投资银行概述
        3.1.1 投资银行的定义
        3.1.2 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
        3.1.3 投资银行发展历程
    3.2 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成
        3.2.1 增加资本市场总量业务
        3.2.2 调整资本市场资本存量的业务
        3.2.3 其他业务
    3.3 并购业务—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3.3.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概述
        3.3.2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流程
        3.3.3 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中的角色分析
        3.3.4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积极作用
        3.3.5 并购业务逐渐成为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3.3.6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3.7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方向
第4章 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4.1 企业并购的利益主体及作用分析
        4.1.1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4.1.2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4.1.3 政府干预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4.1.4 并购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4.2 企业并购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4.3 目标企业反并购措施分析
        4.3.1 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
        4.3.2 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
        4.3.3 收购收购者—帕克曼防御
        4.3.4 适时修改公司章程
        4.3.5 面临收购时的补救措施
    4.4 我国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业务现状与特点分析
        4.4.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竞争主体多元化
        4.4.2 投资银行在国内企业并购活动中参与度较低
        4.4.3 有投资银行参与的国内并购市场多被国外投资银行占领
        4.4.4 并购方案技术含量不高,客户满意度不高
        4.4.5 国内投资银行与并购企业缺乏长期合作机制
    4.5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4.5.1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4.5.2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第5章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5.1 并购业务的创新是投资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5.1.1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5.1.2 并购业务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不可逾越的环节
        5.1.3 加入WTO后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
        5.1.4 增加业务收入来源的可行渠道
    5.2 巨大的国内并购市场潜力提供了广阔的资源
        5.2.1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投资银行并购提供了基础
        5.2.2 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额巨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5.2.3 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与我国GDP的相关性分析
        5.2.4 我国企业并购市场潜力大的原因分析
    5.3 跨国并购的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入提供了新的市场
    5.4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4.1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5.4.2 国内券商自身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
    5.5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拓展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范围
第6章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的构想
    6.1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的原则
    6.2 利用工程化思想对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进行创新
        6.2.1 并购模式的创新
        6.2.2 并购方式的创新
    6.3 促进与并购业务相关的诱致性制度创新
        6.3.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6.3.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6.4 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6.4.1 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6.4.2 拓宽投资银行融资渠道
    6.5 提升我国投资银行自身的业务能力
        6.5.1 通过业内并购重组扩大投资银行规模
        6.5.2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并购业务创新
        6.5.3 加强并购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6.5.4 加强与国外着名投资银行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文献的简单回顾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
2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的基础要素
    2.1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界定
    2.2 证券非公开发行的证券范围
    2.3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审核
    2.4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审核豁免
3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存在的环境
    3.1 证券公开发行融资资源稀缺环境
    3.2 融资多元性需求供给不足环境
    3.3 非法集资疏导制度供给不足环境
    3.4 民间借贷融资制度供给不足环境
4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的效率优势
    4.1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豁免与特别审核优势
    4.2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节约交易费用
    4.3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节约发行时间
    4.4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可控性优势
5 证券非公开发行触资制度内容与改进需求
    5.1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变迁三阶段
    5.2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下的融资实践
    5.3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的改进需求
6 证券非公开发行触资制度的美国经验与借鉴
    6.1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的演变
    6.2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豁免标准的确立
    6.3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证券转售规制
    6.4 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7 中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建议
    7.1 宏观调整适应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制度要素
    7.2 完善证券非公开融资发行人与发行对象制度
    7.3 完善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的证券转售限制制度
    7.4 完善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信息披露制度
8 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研究存在的不足
    8.3 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8)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的逻辑框架及结构安排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第一节 对控制权本质的探析
    第二节 对控制权配置的研究
    第三节 对控制权收益的研究
    第四节 对控制权转移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权初始配置:不同契约主体控制权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机制分析
    第二节 人力资本的控制权配置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的控制权配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权私有收益: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第一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机理分析
    第二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约束机制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权转移:转移路径及机制分析
    第一节 控制权转移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代理权争夺机制及效应
    第三节 股权托管机制及风险
    第四节 吸收合并机制及案例评析
    第五节 MBO机制及案例评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制度设计优化模型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制度性根源分析
    第三节 控制权安排制度设计创新模型的构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一、结论
    二、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公司治理的产生与内涵
        二、并购是一种外部治理机制
        三、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本文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观点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
    第一节 基于管家理论(Steward Theory)的公司治理
    第二节 基于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治理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不完全合约理论
    第三节 基于相关利益者的公司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相机治理理论
    第四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证券设计与公司治理
        二、网络治理理论
    第五节 公司治理理论述评与小结
第三章 公司并购理论研究
    第一节 并购的基本类型
        一、横向、纵向与混合并购
        二、善意收购与敌意收购
        三、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
        四、并购支付方式的差异
    第二节 中美并购简史
        一、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
        二、我国企业并购简史
    第三节 西方企业并购动因理论
        一、协同效应
        二、战略性重组
        三、多元化经营
        四、市场价值低估
        五、税收效应理论
        六、信息理论
        七、代理成本理论
        八、无效率的管理者
        九、管理者自大假说
        十、交易成本理论
        十一、市场力量假说
        十二、再分配理论
        十三、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十四、绕开进入壁垒
    第四节 并购理论述评与小结
第四章 公司并购与治理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并购的治理效应
        一、并购的治理效应及其争论
        二、非并购的治理机制的缺陷分析
        三、并购治理效应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并购作为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中的“搭便车”问题
        二、“赢者的诅咒”问题(winner’s curse)
        三、管理层的反收购问题
        四、并购者的代理问题
    第三节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一、股权性质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二、股权集中程度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三、经理报酬结构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上市公司并购与绩效实证研究
    第一节 公司并购与绩效实证研究述评
        一、并购实证研究总体概述
        二、国外对并购与绩效的实证研究情况
        三、国内对并购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样本特征
        一、有效样本的选取
        二、样本特征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事件研究法的步骤
        二、计算预期收益的三种方法
    第四节 实证检验结果
        一、事件期内股票平均价格走势
        二、均值调整法的实证结果
        三、市场模型法的实证结果
        四、市场调整法的实证结果
        五、实证检验的主要结论
    第五节 并购超常收益的理论分析:并购租金假说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一个前瞻性的初步研究
    第一节 股权分置及其改革
        一、股权分置是一个历史的产物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
        三、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
        一、股权分置带来的问题
        二、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治理
        三、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公司并购
        四、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的绩效
    第三节 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对公司治理与并购的监管
        一、后股权分置时代更需要政府合规的监管
        二、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
        三、后股权分置时代政府监管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论文实证研究有效样本一览表
后记

(10)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1.2 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对象、方法与数据
        1.3-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回顾—关于企业集团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及经验证据
    2.1 企业集团的界定
    2.2 企业集团存在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2.2-1 企业集团存在原因的一般经济学分析
        2.2-2 新兴市场背景下的我国企业集团存在原因
        2.2-3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2.2-4 一点小结
    2.3 企业集团背景对附属子公司业绩影响
        2.3-1 关于企业盈利差异性的一般讨论
        2.3-2 集团背景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2.3-3 集团背景影响附属子公司业绩原因的相关解释
    2.4 制度背景、集团背景与子公司价值的相关性
        2.4-1 国外的主要研究
        2.4-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2.4-3 一点说明
第3章 制度背景—关于我国企业集团的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3.1 我国企业集团形成的历史阶段
        3.1-1 我国企业集团与其他国家的相似点
        3.1-2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回顾
    3.2 我国企业集团产生的动因和制度背景
        3.2-1 企业集团是国企改革中政府推动的产物—解决“市场失灵”
        3.2-2 企业集团也实现国企改革的有效工具—解决“所有人缺位”
        3.2-3 我国的企业集团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
    3.3 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路径和结果
        3.3-1 剥离模式
        3.3-2 行政干预下的企业重组、并购以及国有控股公司模式
        3.3-3 由行政部门转化而来的企业集团
        3.3-4 其他路径:市场主导下的兼并与收购模式与战略联盟
    3.4 我国带集团背景上市公司形成的制度动因
        3.4-1 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3.4-2 我国证券发行的制度安排
第4章 实证检验(I)——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假设
    4.3 集团背景与非集团背景的界定
        4.3-1 其他学者的界定方法
        4.3-2 我们对集团背景的界定方法
        4.3-3 带企业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逻辑判断过程
    4.4 研究方法
        4.4-1上市公司业绩指标的选择
        4.4-2 数据来源
        4.4-3 检验模型及变量说明
        4.4-4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4.5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4.6 研究结论与启示
    4.7 其他相关的实证研究:集团背景对上市公司特征的影响
        4.7-1 上市公司特征指标的选取
        4.7-2 上市公司业绩指标和公司价值的指标
        4.7-3 研究方法与结论
    附录一:集团背景对 Modified Tobin's Q的影响
    附录二、我国国内主要“系”控制上市公司比例
    附录三、国内民营企业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统计表
第5章 实证检验(II)——不同路径下形成国有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集团是否应该整体上市?
    5.2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5.2-1 对国有企业集团分类的标准
    5.3 实证检验结果及解释
        5.3-1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
        5.3-2 对 ROA的方差分析
        5.3-3 对 Modified Tobin’s Q的方差分析
    5.4 实证结论与讨论
第6章 我国企业集团与上市子公司合并实现整体上市的会计问题——“回整上市”合并模式模式下会计计量属性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我国企业集团与上市子公司之间“回整上市”模式的界定
    6.3 企业合并会计计量属性之争
        6.3-1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选择的会计后果
        6.3-2 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特背景
    6.4 还美国“权益结合”概念的历史真面目
        6.4-1 对权益结合性质的企业合并业务经济内容的探讨
        6.4-2 为什么与APB Opinion No.16中12个条件发生内容上的矛盾?
        6.4-3 必须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
        6.4-4 一点总结:我国“回整上市模式”的经济性质
    6.5 合并公司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分析
        6.5-1 现实的情况
        6.5-2 合并公司偏好行为的分析
    6.6 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中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TCL集团案例分析
        6.6-1 TCL集团合并业务的经济实质分析
        6.6-2 TCL集团在合并上市中采用权益结合法可能经济后果
    6.7 思考与建议
第7章 结论、启示及研究局限性
    7.1 研究结论
    7.2 几点启示
        7.2-1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7.2-2 对于民营企业集团控制多家上市公司的问题
        7.2-3 关于剥离上市的企业集团的处理问题
    7.3 研究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宜(论文参考文献)

  • [1]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研究 ——以奥瑞德借壳西南药业为例[D]. 杨柳.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2]奥瑞德借壳上市绩效研究[D]. 曾艳芳.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6)
  • [3]重庆市上市公司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D]. 郭粤. 西南大学, 2014(09)
  • [4]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D]. 肖振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12)
  • [5]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D]. 陈爱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6]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D]. 屠光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7]中国证券非公开发行融资制度研究[D]. 李有星. 浙江大学, 2007(03)
  • [8]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D]. 马磊. 山东大学, 2007(04)
  • [9]公司治理、并购与绩效研究[D]. 李映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3)
  • [10]我国企业集团对上市子公司业绩影响之研究[D]. 蒋卫平.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太极集团公告股权收购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