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子的文化思想

论墨子的文化思想

一、墨子文化思想散论(论文文献综述)

时双骜[1](2021)在《试论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对“儒”之源流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原儒”问题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界的热点和焦点,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面对西学的冲击和中学内部儒学的式微,中国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积极反思儒家文明以及思考在西学的冲击下如何定位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作为一名致力于研究中国早期文明的美国学者,顾立雅的相关着述不可避免地涉及“原儒”的问题。本文围绕“原儒”这一核心问题,从“儒”的内涵和儒道关系这两个层面比较分析顾立雅和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去挖掘顾立雅汉学研究的特点和学术脉络。论文的第一章围绕“儒”的含义来探讨“原儒”这一论题。本章首先以章太炎和胡适为例,分析了他们对“儒”之源流的考察。章太炎对“原儒”研究最大的贡献是其通过《原儒》一文考察了“儒”的含义的历史变迁并以此来论证“儒”的源流。章太炎把“儒”分成达名之儒、类名之儒和私名之儒。从“达儒”到“私儒”,“儒”的含义是不断窄化的。胡适《说儒》一书基本采纳了章太炎的观点,但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广义的“儒”和狭义的“儒”的关系和历史演变。胡适认为最初的“儒”指的是殷人和殷遗民。孔子是殷商后裔,他的身上担负着殷民族中兴的希望,所以孔子是完成“儒”内涵转换的核心和枢纽人物。顾立雅研究“儒”的重要代表作是《孔子与中国之道》。顾氏的疑古倾向极大束缚了他对“儒”之前史的探讨,因此他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孔子及其后学,也就是章太炎所谓的“私名之儒”。顾立雅重点考察了孔子世系并认为一些传世文献对孔子身世的考察是不可靠的,是基于“孔子应该做天子”这一观念编排而成。对于孔子形象失真的原因,顾立雅从儒家内部的分化、敌对学派的歪曲和篡改以及封建统治者的改造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立足于文献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综合考察,顾立雅认为孔子是一位改革者而不是复古者。孔子对周礼的坚持更像是一种宣传策略,同时也是“尚旧”时代精神的反映。孔子对周礼并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本文第二章从儒道关系切入“原儒”这一论题。儒道关系的讨论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本章首先以胡适、张尔田和江瑔为例分析其儒道关系的研究,这三位学者也基本代表儒道关系的三种观点。顾立雅对儒道关系的看法则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在其学术生涯的初期,顾立雅是坚持“老前孔后”这一传统的。在由其博士论文修订而成的《中国教:中国人世界观的演变》一书中,顾立雅自创了“中国教”这一概念。中国教是对中国人习俗和文化观念的概括,是中国文化之源。在中国教的理论体系下,“儒学”和“老学(道学)”得以统一起来,孔子代表中国教的传统和坚守,而老子则代表中国教的改革和创新。在顾立雅的学术生涯后期,因为受到疑古派学术研究思路的影响,其对儒道关系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从“老前孔后”转变为“孔前老后”。这一思路的转变也极大影响了顾立雅的学术研究。在《申不害: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一书中,顾立雅正是基于“孔前老后”这一看法,进而论证了不是申不害接受老庄的影响,反而更有可能是申不害影响了老庄思想。通过分析顾立雅的“原儒”问题研究,可以得出其汉学研究呈现出三种明显的研究思路和特色:第一,顾立雅的汉学研究紧跟中国学者步伐,其研究带有鲜明的中国本土学术特色;第二,顾立雅的汉学研究带有强烈的疑古色彩;第三,顾立雅擅长从汉语词义入手剖析文化观念。

赵文晶[2](2021)在《《文心雕龙》中的“言意论”》文中指出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其对“言意”相关问题的阐述实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创获。《文心雕龙》成书于齐梁时期,所主张之“言意”论,颇相左于流行之观念,而更倾向于“言能尽意”。自言意关系角度解读《文心雕龙》的独特意义,或可有补于中古文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自先秦始,“言意”已颇受关注。两汉之际,汉儒章句之学盛,言意关系之考辨反颇为沉寂。时入魏晋,此问题复成知识领域核心话题之一,聚讼纷纭,而有不同之主张。刘勰关于“言意”论之独特创见在于,其既非“言能尽意”之绝对论者,也非“言不尽意”之绝对论者,综观《文心雕龙》可知其是“言能尽意”与“言不尽意”之辩证统一论者。刘勰的言意观以儒家思想为主,故其才能在认识到语言在表意过程中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仍倾向于“言能尽意”论。同时,为了解决“言不尽意”这一现实问题,达到“言能尽意”之效果,刘勰于《文心雕龙》中对创作构思、作品风格、内容形式、体裁词藻等方面都作出了分析。简而言之,《文心雕龙》完成了“言意之辨”的诗学转换,促成了“言意之辨”这一玄学命题向“言有尽而意无穷”美学命题的转换,为后世文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卢旭[3](2021)在《汪中诗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汪中是清代乾嘉时期一流的学者、文学家,他在经史、文学、地理、金石、语言、文字之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历代对汪中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学术思想和经学成就,文学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他的少数几篇具有代表性的骈文,对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研究不足,对其经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的互渗也重视不足。本文在全面考察汪中生平着述的基础上,结合汪中所处的乾嘉汉学大兴的时代背景,主要研究汪中的诗文成就。本文主体部分分四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汪中的生平经历与着述概况,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分期梳理汪中的生平经历,对其思想性格以及成因着重考察,并对其治学方向、着述概况分类介绍;第二章汪中诗歌研究,首先简述乾嘉诗坛诗风,在此背景下重点考察汪中诗歌的题材内容、意象特点、艺术渊源。本章将汪中诗歌的题材分为羁旅思乡、酬唱赠答、咏史怀古、民生疾苦、宫怨爱情五大类;探究汪中诗歌中“鸿”“灯”“钟”等极具个性化的意象;最后探究汪中诗歌对《诗经》《楚辞》、古诗以及唐诗的继承与发展;第三章汪中骈文研究,首先简述清代中期骈文发展概况,重点探究汪中骈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本章将其骈文内容大体分为关注民生、感怀身世、歌功颂德三类,并从构思、用典、句式、辞采、气韵等方面分析汪中骈文的艺术特点;第四章汪中散文研究,本章将其散文分为墓志碑表、议对书论与尺牍三类进行研究,分析汪中散文的题材内容与记叙、议论艺术,分析尺牍流露出的情志与写作艺术,以期更为全面地考察汪中的思想性格以及学术观、文艺观。

秦楠楠[4](2021)在《《史记》预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史记》一书记载了大量的预言。司马迁在写实的历史着作中写入大量神秘怪异的预言事件,有人批驳,有人颂赞。无论哪种评价,其着眼点盖均是从时代环境的现实意义和政治立场出发,而仅就文学上的意义,或者从文学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的研究则鲜有涉及。不可否认,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其也应是一部独步千古的文学之书。史文书写互相交织,也为《史记》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延伸空间和阐释余地。第一章主要论述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预言的原因。《史记》中载入大量的预言等非理性因素的历史事件主要与汉初社会的文化环境及司马迁自身的史官素质有关。汉初社会巫风大炙,鬼神信仰,巫祝文化于此时不但没有消退,人们相信灵异、敬奉祖先、敬畏天道的信念更为充足。司马迁是史官,“巫史合一”到“巫史分离”的历史演进让史官继承了巫师志奇言怪的传统,其知识素养包括史学与巫术等多个方面,因而后世许多史家在修史的同时,都往往兼善语怪。早期史籍如《尚书》《春秋》《左传》《国语》等,都有大量记异言怪的事例,直到司马迁着《史记》的时候仍然自觉秉承这一传统。司马迁在转述史料的过程中,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从主体接受的角度来说,他在汉初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下,以“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书写原则对预言存在的必然性充满自信的把握。司马迁在汉初社会的文化环境与《史记》预言记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他本人则是中间的连接者。这样一来,《史记》中便记载了大量的预言等非理性因素的历史事件。第二、三、四章主要论述司马迁怎样写预言。司马迁《史记》中的预言书写主要有三种呈现形式与表现类型,一是卜筮;二是梦象;三是相术。借由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审视司马迁对预言等非理性历史事件的态度,这也是《史记》预言研究将卜筮、梦象、相术作为第二、三、四章进行专章论述的依据。第二章就《史记》中卜筮预言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卜筮起源较早,卜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发展的情况也有区别。春秋之前,在众多的方术中卜筮占据主流地位,有一套严密的占卜制度,有专门的太史职官进行负责,其占卜范围也更为广泛。战国时期,风角、望气等多种占卜手段得到进一步演进和发展,龟卜和筮占的地位逐渐下降。秦汉时期,特别是武帝一朝,多种方术迅速发展、膨胀。在此背景下,不同时代的统治阶级便将卜筮运用到政治大事当中,以此预测国运吉凶和个人祸福。伴随着上层权贵对卜筮的重视,占卜市场也在悄兹暗长地流行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汉初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第三章考察了《史记》中的梦占预言。梦占崇奉由来已久,属于以占梦术为媒介,以梦象为前兆用来预测梦者在未来的吉凶休咎的方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梦占这种预兆方术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梦境的多样化解读为时人利用梦境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提供了可能,这些内容在《史记》中均有表现。其表现的突出特点是将梦境与国运政治和个人的前途命运相联系,利用梦象的多样化解读作为实现汉初不同阶层人员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另外,由于梦象不是简单划一的梦境重现,故而在对复杂梦境解读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占梦手段和占梦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梦境解读者的主观参与性。第四章考察了《史记》中的相术预言。汉初重视身体形貌的风气让相人术有了更为肥沃的生存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进一步得到汉初民众的普遍重视。在时人重视身体形貌的同时,相人信仰在汉初社会进一步发展。时人根据给人看相,间接性地为我们塑造了被看相者的形貌,从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术在汉初时期得到很大发展,不仅出现职业相工,还有更多非职业相工加入到相术活动中来。汉代相术的盛行使这一时期的相人者群体也更为广泛,上自天子、下至囚徒,遍布社会各阶层。相术与个人前途运命的密切联系,即通过给人看相,可以预知一个人在未来的吉凶祸福是汉初社会相人术兴盛的主要原因。第五章重点考察司马迁《史记》记录预言的作用与影响。其作用与影响主要从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史学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整合片段式的历史材料,构成完整的历史事件,二是呈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偶然性,揭示更为深刻复杂的历史规律。文学作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增强神秘意味,使作品叙述极具张力;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多样的人物命运;拓展故事情节,丰富文学的叙事模式。通过分析《史记》预言的作用与影响,可以让我们对《史记》预言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

付鹏[5](2021)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史记》至《清史稿》以来的二十六部正史中,共有七部含艺文志或经籍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这七部正史目录中均有医籍着录材料。在辑录和编码7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材料,形成“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的前提下,主要进行两大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一章至第七章分别以七部正史目录出现的历史顺序,分为七章。以七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为中心,重点探讨其编撰、体例和内容。编撰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的撰修史、一代内府藏书与编目史和正史目录的史料来源。体例方面主要介绍正史医籍目录文本的撰写原则和法度、与相关目录的部类比较和编撰体例特点。内容方面其一是细类分析下引述文本和种卷计数研究,其二是相关问题论述作为细类分析的拓展与延伸,其三是据细类分析统计和绘制7幅各部正史目录细类种、卷分布图,以图表直观形象地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内容的内部结构。编撰、体例和内容的三个方面是立足于正史医籍目录文本本身的全面阐述,共同构成本文对于七部正史医籍目录的具象文本研究。第二部分是正史医籍目录通史研究与正史目录利弊评价。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医籍着录之实,绘制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图,将正史医籍目录史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时期,并分析提炼它们的内部分期和时期特征。首先分为汉至元阶段,以纪一代藏书为特征;明至今阶段,纪一代着述为特征。在此范畴下,又划分汉至隋、唐至元和明至今三个时期。其中汉至隋时期又可分为《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前33至前7间—56至106间])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特征是六略之一,医分为四。唐至元时期分《隋志》至二唐志时期(唐至五代[629-1060])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特征是子部医方,从方至科。明至今时期分《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和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至《清史艺文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特征是一代医着,类属森然。另一方面,对于正史目录着录之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不同价值和发挥的多种功用,以及正史目录的缺陷。通过上述两方面的阐述,以期更加客观地评价正史医籍目录。通过本文的史料汇编(“附录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和系统研究(正文),一是能够补充和纠正已有专门正史目录医籍着录资料的缺憾(附录)。二是对正史目录中的医籍目录首次进行通史性地整理和研究,填补正史目录之医籍目录研究空缺(第一章至第七章)。三是提出不同于传统以朝代变迁分期的正史医籍目录史分期新观点,更能反映其本质特征(第八章)。四是运用数据图表,展示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与类系流变(第一章至第七章最后一节、第八章第四节)。五是分析正史医籍目录的利弊,提出“志书不同、价值迥异”的新认识(第九章)。本研究能较为清晰深刻地展现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的基本情况,揭示正史医籍目录史的一般规律,于医古文、中医文献、医学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借鉴,乃至为今后开展史志、私家、官修目录医籍着录和古代医学专科目录打下研究基础。

黄蕉风[6](2021)在《学界有关墨家宗教思想及宗教形态之研究成果评述》文中认为有关墨家宗教思想及宗教形态的研究,在墨学研究领域中尚属支流。盖因墨学中绝千年,空余《墨子》五十三篇和部分典外文献,故能据以推测其宗教思想尤其是宗教形态之资料十分有限。然"天志""明鬼"诚为墨学十论之两大教义,亦是构成墨家作为先秦时代最具宗教根性之思想学派的重要部分。故仍有不少当代学者用力于相关方面之查考和推测,相关学术成果散见于各类专书和专文之中。笔者择要论述前人之研究,衡其长处,指出不足,再给予自己的评价。

周积明[7](2021)在《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文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史研究的40年历程中,冯天瑜是无可争议的前列人物。他于文化史研究的复兴时期,因应社会变革和历史学发展的需要,探索文化史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文化史研究在新时期的纵深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上承民国时期的文化通史学脉,并拓新思路,将《中华文化史》打造成至今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他以持续40年的努力,推进文化生成史研究和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东访日本,发掘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资料,为研究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察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另一面相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渊薮;他开拓"历史文化语义学"视域,着成《新语探源》和《"封建"考论》,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义理、考据、词章、经济相与济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阔大的视野、多元的知识结构与通博的气度,为中国当代文化史研究贡献了一流的文化史论着。

周丰堇[8](2021)在《慎到的“齐物论”》文中指出"齐物论"是先秦诸子关注的一个普遍论题,慎到等人持有不同于庄子传世的"齐物"思想。《庄子·天下》评述了慎到的"齐物论",为理解慎到的思想提供了新视角。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基础是"齐万物以为首",如果以君王为齐物主体,以"法"为齐物标准,以民情为齐物对象,以因循为处世态度,则可将道家的"齐物论"转换成法家的"齐民论"。慎到"齐物论"的思想实质就是法家"齐民治国"的政治理论,为法家治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但由于慎到"齐物论"兼有"法"的主宰性和主体的无我无知等特征,其思想存在"身心分裂""尚法而无法""蔽于法而不知贤"和"有见于后无见于先"等矛盾。

程令政[9](2020)在《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睡虎地秦简发现之前,关于秦及西汉早期的刑罚制度,学界对其认识长期处于一个停滞的状态。1975年睡虎地秦简的发现改变了这种局面。秦简里的各种律令条文,使学界系统性的研讨秦的刑罚制度成为了可能。随后,1983年张家山西汉早期律令简牍资料的出土,使得这种复原与探讨得以在更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张家山汉简不但提供了远多于睡虎地秦简、以刑律律文形式存在的资料,而且两者相距约40年左右,这就为精确而系统的探讨“汉承秦制”这一问题提供了立体的、可视的基础。时间的差距还意味着刑罚制度变迁演变的轨迹,内中具体刑罚类型的源起与兴废之线路,在这一前提下都得以揭示出来。加上后来又有了主要以秦律令为主的岳麓书院藏秦简和以具有丰富的刑徒管理、服役资料着称的里耶秦简这两种出土资料,此外西北出土的汉简里也存在不少法律方面的内容,这一切都为复原与构建秦及汉初的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秦及汉初的刑罚制度,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结。这一时间下限的确定,使得我们可以结合其所改革的旧刑制,以其作为终点反馈回去,上溯张家山汉简与睡虎地秦简,将这一时段的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的基本脉络梳理清楚并展示出来。本文就是基于这一背景而展开的一项关于秦及汉初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的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在对该时段刑罚制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厘清该时期刑罚种类的实态并复原其体系。文章共分四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依次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及范围、先期研究及存在问题、研究方法等项内容,并在最后着重讨论了本文所用简牍资料的性质问题。第二章,刑的起源与本质属性。本章主要就刑的含义、起源及本质属性展开讨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刑的含义的分析,意在从古文字学的角度探讨刑的古义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尝试厘清法律意义上的刑的多层含义,最后得出刑的主要含义——特别是在秦及西汉前期——是“肉刑”的结论。第二部分是在刑主要指“肉刑”的基础上,根据古代“兵刑一体”的观念,以及同害刑/反映刑的原理,来说明刑的起源。战争和同害刑/反映刑是中国古代刑罚产生的两大主要途径。第三部分是关于刑的本质属性的分析。第三章,秦及汉初的刑罚体系:以死、刑、耐为中心而展开。由刑的产生方式所决定,刑从本质上来说,其基本的功能就是区分、标识与人格否定。在本文所处理的历史时段里,作为其主体刑罚的死、刑、耐三个刑等尤其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以此认识为基础,本文尝试复原出这一时段的刑罚体系。本章主要围绕着死、刑、耐这三个刑等而展开,对每一个刑等中的具体刑罚种类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每一种刑罚的等序、位阶,以及其在刑等内部的相互位置,由此而使整个刑等的等次关系得以明晰。同时,由于此前影响刑罚体系正确构建的主要原因,是错误的理解了肉刑/耐刑和劳役刑之间的关系,本章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由刑的本质所决定,劳役刑可以看作是肉刑的自然延伸,因此只能是肉刑或耐刑的下位刑罚。这样的话,在刑罚体系里,劳役刑就不能据有一级刑等的位置。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整个刑罚体系才能构建起来,并均衡有序、条理分明。第四章,汉文帝的刑制改革:秦及汉初刑罚体系的终结。以死、刑、耐为中心的秦及西汉初期的刑罚体系,在汉文帝十三年的时候,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结。此后我国的刑罚体系即改变了以肉刑为主的原本面貌,走上了一条以劳役刑为主的更为合理的发展道路。因此,对于秦汉时期的刑制问题来说,文帝改革乃是一大关键。这一改革一方面结束了旧刑制,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新局面。本章即探索这一改革过程中的刑制变化诸问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在下面一些问题上有所突破。首先,秦及西汉前期的刑罚体系仍具有比较强烈的肉刑色彩,因此其主要是由死、刑、耐这三个刑等构成。劳役刑由肉刑和耐刑所涵括,并不在一级刑等之列。如果以学界通行的主从刑架构来说明,则肉刑与耐刑是主刑,劳役刑是从刑或附加刑。其次,得出上述观点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刑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受刑的产生方式的影响,这一属性表现为对受刑人的人格否定,具有“民事死亡”的效果。从肉刑的本质属性上来说,通过残人肢体的方式使受刑者感受到肉体的痛苦仅仅是一个方面,甚至不是主要的方面;肉刑的实质在于区分、刻印、标识与身份降等。再次,在对刑的产生方式以及刑罚体系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五刑制度并非一开始就如同其在秦汉时期所呈现的那样严整而有序,它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中每一种刑罚类型,可能本来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起源与适用背景。经过长时期的相互调整与适应之后,在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秦汉刑罚体系里,方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相对成熟状态。我们熟知的旧五刑,里面的刑名与其在刑罚体系里位阶,既不是被“制定”出来的,也非成于一时,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能够想象有一个从类型众多且不齐整到数目逐渐减少然后序列化的过程。最后,在探讨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解决了前辈学者有所探索但遗留至今的若干问题。

贾旭东[10](2020)在《《孔子诗论》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上博简一《孔子诗论》的整理性研究。论文主要分爲五部分:第一章是对《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的研究,本章主要对简文的留白简、编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第三章是对《孔子诗论》字词的考释,本章几乎对简文的每一个关键字词都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由於内容较多分为两章;第四章是对《孔子诗论》诗篇的认定及诗义的阐释,本章首先分析、统计出简文所涉诗篇名的数量,然後按顺序对每一首诗的诗义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准确的阐释;第五章是对《孔子诗论》论诗形式及诗学思想的研究,本章着重分析了简文所蕴含的以“情”论诗、“以礼节情”等诗学思想。附录部分是论着提要及索引。《孔子诗论》相关的研究论文及着作共有五百多种,要全面搜集、了解这些论着作很不容易,为此,本文根据内容将其分为四大类,我们为每一类论着撰写了一个简短的提要,提要包括论着名称、作者、期刊名称、论文的主要观点及学术价值等内容,并附有作者、论着名索引及关键词索引。提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简要介绍这些论着的内容,方便读者参考和检索。

二、墨子文化思想散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墨子文化思想散论(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对“儒”之源流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论文的创新性
    二. 文献综述
        (一) 外文文献综述
        1. 关于《中国教: 中国人世界观的演变》的批评
        2. 关于《中国之诞生》的批评
        3. 关于《孔子与中国之道》(《孔子其人及其神话》)的批评
        4. 关于《申不害: 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的批评
        (二) 中文文献综述
        1. 围绕《孔子与中国之道》一书开展的研究
        2. 顾钧教授的顾立雅研究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何者为“儒”:关于“儒”的含义的探讨
    第一节 讨论“儒”之源流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现代学者对“儒”之源流的考察
        (一) 章太炎对“儒”之源流的考察
        (二) 胡适对“儒”之源流的考察
    第三节 顾立雅对“儒”之源流的研究——还原一个“真”孔子
        (一) 孔子“失真”的原因
        (二) 顾立雅对孔子身世的考察
        (三) 顾立雅对孔子复古论的批驳
第二章 “老前孔后”还是“孔前老后”:关于儒道关系的判定
    第一节 中国现代学者对儒道关系的判定
        (一) 胡适:“老子也是儒”
        (二) 张尔田:“孔子实兼道家也”
        (三) 江琼:“‘儒’非孔门所得独有,‘道’非老庄所得自私”
    第二节 顾立雅对儒道关系的判定
        (一) 中国教: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文化之源
        (二) 申不害与道家的关系:基于“孔前老后”的研究
第三章 美国汉学脉络中顾立雅的中国思想研究
    第一节 美国汉学研究的“业余时代”
    第二节 美国汉学的发展和成熟
    第三节 美国汉学研究新动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文心雕龙》中的“言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言”“意”“尽”之语义再讨论
    第一节 “言”的基本内容
        一、“言”的意义解析
        二、《文心雕龙》中的“言”
    第二节 “意”的基本内容
        一、“意”的意义解析
        二、《文心雕龙》中的“意”
    第三节 “尽”的基本内容
        一、“尽”的意义解析
        二、《文心雕龙》中的“尽”
    第四节 “言意之辨”的成因分析
        一、“言意之辨”出现的思想演化
        二、“言意之辨”发展的语言动力
第二章 “言”与“意”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言能尽意”论
    第二节 “言不尽意”论
    第三节 “言”以“尽意”
第三章 刘勰“言能尽意”言说意图
    第一节 崇儒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阐儒辅政的思想
    第三节 反对浮靡文风
    第四节 积极入仕的心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表一:刘勰《文心雕龙》中“言”字出现次数情况统计
附表二:刘勰《文心雕龙》中“意”字出现次数情况统计
附表三:刘勰《文心雕龙》中“尽”字出现次数情况统计

(3)汪中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汪中的生平经历与着述概况
    第一节 家世与教育
        一、父亲的启蒙教育
        二、母亲的言传身教
        三、自己的勤学苦读
    第二节 行迹与交游
        一、早期游朱筠幕府
        二、中期游幕的生涯
        三、晚年校书与课儿
    第三节 治学与着述
        一、从始学为诗到束诗不讲
        二、从潜心举业到淡于仕途
        三、从辞章之学到学术研究
第二章 汪中诗歌研究
    第一节 乾嘉时期的学风与诗风
        一、汉学勃兴,强调学养
        二、群体众声,和而不同
        三、文化专制,规避时政
    第二节 汪中诗歌的题材取向
        一、羁旅思乡系乡关
        二、酬唱赠答抒友情
        三、咏史怀古浇胸臆
        四、民生疾苦新乐府
        五、宫怨爱情寄心声
    第三节 汪中诗歌的意象特点
        一、“鸿”与“鹄”:孤傲不群的个性象征
        二、“灯”与“钟”:寂寥长夜的敏锐感触
        三、“水”与“月”:感怀伤逝的生命思考
    第四节 汪中诗歌的艺术渊源
        一、源出风雅
        二、依约楚辞
        三、借镜古诗
        四、取法杜韩
第三章 汪中骈文研究
    第一节 汪中骈文思想内容
        一、关注民生,同情苦难
        二、感怀身世,渴求知己
        三、案牍公文,歌功颂德
    第二节 汪中骈文艺术特点
        一、巧借旧事,翻空出奇
        二、骈散结合,句式丰富
        三、博征载籍,柔厚艳逸
第四章 汪中散文研究
    第一节 墓传碑表
        一、痛悼至亲:发言深挚,细节传神
        二、追思友人:取材精当,深情动人
        三、代笔之作:揆情度理,渊雅典则
    第二节 议对疏论
        一、史地问题:淹贯经史,娴于辞令
        二、民生问题:切中时弊,说理透彻
        三、女性问题:穷源竟委,人本情怀
    第三节 尺牍
        一、尺牍情志
        二、艺术特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史记》预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史记》预言的书写背景
    第一节 巫风的承续
        一、原始宗教下的鬼神信仰
        二、巫祝文化的遗留和发展
        三、巫风与神异预言
    第二节 史官职能的专业化
        一、从“巫史合一”到“巫史分离”
        二、司马迁的述史与志怪
第二章 《史记》卜筮及时人认同
    第一节 卜筮溯源及其阶段发展
    第二节 卜筮预言与圣人天命
    第三节 卜筮渗透下的汉人心理
第三章 《史记》梦象及人的权变
    第一节 梦象解读的多样化与汉人的自觉选择
    第二节 梦境:时人感知命运预兆的媒介
    第三节 梦象的解析与占断
第四章 《史记》相术及命运预言
    第一节 汉初重视身体形貌的风气
    第二节 相人信仰的盛行
    第三节 相术预言与个人运命
第五章 《史记》预言的文史作用
    第一节 整合历史材料,构成完整的历史故事
    第二节 呈现历史的偶然性,揭示历史规律性
    第三节 增强神秘意味,使作品叙述极具张力
    第四节 塑造人物形象,展现多样的人物命运
    第五节 拓展故事情节,丰富文学的叙事模式
结语
附录 《史记》预言事例汇编
参考文献
致谢

(5)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第一节 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种卷计数与略序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二章 《隋书·经籍三子·医方》
    第一节 编撰
        一、四部分类的出现与定型
        二、七分法的复古与成熟
        三、七分与四部共荣
        四、七分与四部融合
        五、关于撰者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分集甲乙丙
        二、细类分析
        三、医方、道经、佛经的种卷计数与序文
        四、相关问题论述
        五、种卷分布
第三章 《旧唐书·经籍志·丙部子录》之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盛唐开元官修目录《群书四录》《古今书录》
        二、中、晚唐时期的官修目录编修活动
        三、《旧唐志》的编撰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子录》之明堂经脉类与医术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新唐志》的撰修背景
        二、《新唐志》的史料来源
        三、《新唐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堂经脉类、医术类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子类·医书类》
    第一节 编撰
        一、《宋史》的撰修背景
        二、《宋志》的史料来源
        三、《宋志》的补史艺文志目录性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宋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六章 《明史·艺文志·子类·艺术类·医术》
    第一节 编撰
        一、《明史》的撰修经过
        二、明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明志》的史料来源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明志·医书》种卷计数
        三、种卷分布
第七章 《清史稿·艺文志·子部·医家类》
    第一节 编撰
        一、《清志稿》的撰修经过
        二、清代内府藏书与编目
        三、《清志稿》的史料来源
        四、《清志稿》后的相关目录撰修活动
    第二节 体例
    第三节 内容
        一、细类分析
        二、《清志稿·医家》种卷计数
        三、相关问题论述
        四、种卷分布
第八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流变
    第一节 汉至隋时期: 六略之一,医分为四
        一、《七略》至《汉志》时期(西汉至东汉,[公元前33至前7间—公元75至106间])
        二、七分与四部共荣时期(三国至隋,[235-597])
    第二节 唐至元时期: 子部医方,从方至科
        一、《隋志》至两唐书时期(唐至宋初[629-1060])
        二、宋国史志至《宋志》时期(宋元)(1016-1345)
    第三节 明至今时期: 一代医着,类属森然
        一、《明志》至《清志稿》时期(明至20世纪80年代末)(1441-1989)
        二、王绍曾《清志稿拾遗》至《清志》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2至今)
    第四节 正史医籍目录类系流变
第九章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利弊
    第一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特点
        一、正史医籍目录的各本特征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一般特点
    第二节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得失
        一、正史目录的共性利弊
        二、正史医籍目录的价值与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正史目录医籍着录史料长编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慎到的“齐物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齐物论”的多重意义
二、“齐万物以为首”的世界观和政治图景
三、“齐物论”的主体心理
四、“齐物”和“因循”
五、慎到思想的内在困境
    1.尚法而无法。
    2.蔽于法而不知贤。
    3.有见于后而无见于先。
    4.有我与无我。

(9)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一、为什么是秦及汉初?
        二、为什么是刑罚制度与刑罚体系?
    第三节 先期研究及存在问题
        一、秦汉法律研究
        二、刑罚制度研究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材料及其性质的讨论
        一、本文所用主要出土资料及文本
        二、关于所用简牍资料性质的讨论
第二章 刑的起源与本质属性
    第一节 刑的含义
        一、刑的古义及其演化:一个古文字学的分析
        二、肉刑
    第二节 刑的起源
        一、刑的起源之一:刑起于兵
        二、刑的起源之二:同害刑或反映刑
    第三节 刑的本质属性
        一、放逐刑观点及其相关问题
        二、刑的本质属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秦及汉初的刑罚体系:以死、刑、耐为中心而展开
    第一节 关于秦汉刑罚体系的既有研究
    第二节 加减刑·加减罪原理
        一、加减刑的机制
        二、加减刑的原因
    第三节 死刑
        一、死刑的种类
        二、死刑的等次与序列
    第四节 肉刑
        一、肉刑的种类
        二、肉刑的适用方式
        三、肉刑的体系
    第五节 耐刑
        一、完、髡与耐
        二、耐刑的形态与性质
        三、耐刑与劳役刑的复合及其体系
    第六节 劳役刑
        一、劳役刑的种类
        二、劳役刑不具有独立地位,不能单处
        三、劳役刑轻重区分之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文帝的刑制改革:秦及汉初刑罚体系的终结
    第一节 “汉承秦制”以及汉初所进行的法制调整
        一、汉承秦制
        二、汉初所进行的法制调整
    第二节 汉文帝十三年刑制改革过程及基本内容
        一、汉文帝刑制改革前的肉刑与徒刑
        二、刑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内容及遗留问题
    第三节 刑制改革的相关遗留问题
        一、“罪人狱已决”之后文字的时间指向问题
        二、刑期的逐级递减问题
        三、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
        四、禁锢的含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孔子诗论》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上博简《孔子诗论》概述
    二、《孔子诗论》研究综述
        (一)竹简的形制与编连问题
        (二)文本考释
        (三)诗篇认定与诗义阐释
        (四)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章 《孔子诗论》形制、编联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形制问题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形制问题
        (二)《孔子诗论》竹简现状分析
    二、《孔子诗论》“留白”问题研究
        (一)1号简的处位
        (二)留白简与竹简的编联原则
        (三)留白简的“留白”原因讨论
    三、《孔子诗论》的编联与缀合
        (一)各家编联意见汇总
        (二)本文编联方案
        (三)本文分章及释文
第二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上)
    一、关雎组
    二、葛覃组
    三、木瓜组
    四、柏舟组
    五、东方未明组
    六、墙有茨组
第三章 《孔子诗论》文本考释(下)
    七、十月组
    八、宛丘组
    九、皇矣组
    十、总论组
第四章 《孔子诗论》诗篇认定及诗义阐释
    一、《孔子诗论》篇名的认定
        (一)原本未释或误释的诗篇名
        (二)归属有分歧的诗篇名
        (三)简文所涉诗篇名汇总
    二、《孔子诗论》诗义阐释
        (一)《国风》类
        (二)《小雅》类
        (三)《大雅》类
        (四)《周颂》类
第五章 《孔子诗论》论诗特点及诗学思想研究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和特点
        (一)《孔子诗论》的论诗形式
        (二)《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二、《孔子诗论》诗学思想研究
        (一)简文以“情”、“性”论诗
        (二)简文“以礼节情”的论诗思想
        (三)简文“情”与“志”的关系论述
附录一 《孔子诗论》论着提要
    凡例
    一、编联、形制类
        (一)编联类
        (二)形制类
    二、字词考释类
    三、文本思想类
        (一)诗篇认定、诗义阐释类
        (二)诗学研究类
    四、其他类
        (一)简文作者类
        (二)综述类
附录二 论着提要索引
    一、作者、论着名索引
    二、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四、墨子文化思想散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对“儒”之源流的探讨[D]. 时双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文心雕龙》中的“言意论”[D]. 赵文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汪中诗文研究[D]. 卢旭. 扬州大学, 2021(09)
  • [4]《史记》预言研究[D]. 秦楠楠.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5]正史目录医籍着录研究[D]. 付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学界有关墨家宗教思想及宗教形态之研究成果评述[J]. 黄蕉风. 职大学报, 2021(02)
  • [7]智者光芒 通博气象——冯天瑜的文化史研究之旅[J]. 周积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8]慎到的“齐物论”[J]. 周丰堇. 管子学刊, 2021(01)
  • [9]秦及汉初刑罚制度研究 ——以出土简牍资料为主要依据[D]. 程令政. 吉林大学, 2020(12)
  • [10]《孔子诗论》综合研究[D]. 贾旭东.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论墨子的文化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