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稻田栽培

春玉米稻田栽培

一、稻田春玉米的栽培(论文文献综述)

蒲石林[1](2018)在《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株叶形态及田间受光条件的影响》文中提出2016年选用2种株型水稻品种,采用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基本苗42×104/hm2;2017年选用宜香优2115,设置2个基本苗42×104/hm2和63×104/hm2;两年同时设置3种田间配置高穴低苗30cm×12cm、中穴中苗30cm×17cm、低穴高苗30cm×23cm;探索分析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栽插质量、株叶形态、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微气候环境、光合物质生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减穴稳苗在机插杂交籼稻生产上的效应。结果表明:1.宜香优2115单穴和群体茎蘖数、分蘖成穗率、植株收敛指数、齐穗期倒二叶宽度、倒三叶长度和宽度,各时期的单穴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分蘖期-拔节期单穴和群体干物质重以及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较F优498高;而分蘖夹角、冠层幅度、各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以及松散度、各叶位叶基角和叶开角以及倒三叶叶片批垂度,齐穗期透光率,茎鞘输出率、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较F优498低。2.高基本苗条件下,穴内漂秧率降低,各生育时期的单穴茎蘖数、单穴叶面积、单穴干物质,群体茎蘖数、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以及群体生长率,剑叶叶开角和批垂度,倒伏指数,抽穗后茎鞘和叶片的输出量、输出率、转化率,各处理冠层内部的湿度均较高;但成穗率、分蘖角度、秆型指数、基部节间粗度、抗折力、弯曲力矩、透光率,剑叶气孔导度、剑叶胞间CO2浓度、剑叶蒸腾速率,齐穗-成熟期的群体生长率、抽穗后物质同化量,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抽穗后干物质贡献率,收获指数却随基本苗的增加而降低。3.低穴高苗配置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各生育时期的单穴茎蘖数、冠层幅度、单穴叶面积、单穴干物质、群体干物质以及群体生长率,剑叶光合速率、剑叶气孔导度、剑叶蒸腾速率;在基本苗42×104/hm2低穴高苗处理下温度适中,后期相对湿度较其他处理更低。4.高基本苗条件下,群体有效穗数显着增加,但是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降低,最终产量差异均不显着,说明63×104/hm2基本苗导致田间密度过高,反而抑制了机插水稻的产量潜力。而三种田间配置,对增加产量并没有显着影响,低穴高苗也可以取得高产、稳产。

王昆[2](2014)在《南方稻田水稻—玉米不同搭配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挖掘南方稻田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水稻的生产潜力,提高稻田周年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于2013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试验大田进行了“早稻-晚稻”(R+R)、“春玉米-晚稻”(M+R)、“春玉米-秋玉米”(M+M)和“早稻-秋玉米”(R+M)四种种植模式试验,比较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周年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特点和资源利用效率,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周年产力以M+R种植模式最高为23656.0g/hm2,分别比R+R(20819.8kg/hm2).M+M(20026.7kg/hm2)和R+M(17653.6kg/hm2)模式提高了13.6%、18.1%、34%,而在同一季别,春玉米产量早稻产量增产25.0%,晚稻比秋玉米增产45.2%,周年单季产量高低趋势由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依次降低。因此不同季别作物类型的不同导致不同搭配种植模式周年产量存在明显差异。(2)M+R模式的春玉米较M+M模式和R+M模式中的秋玉米高产,主要源于穗粒数(421.3粒/穗)和千粒重(343.9g)的显着增加;M+R模式晚稻较R+R和R+M模式中的早稻高产,主要源于穗粒数(151.0粒/穗)和结实率(85.5%)显着提高。而在同一季别,M+R模式春玉米充分发挥C4作物的高光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达到22254.9kg/hm2,较同季早稻(18479.1kg/hm2)高20.4%;其晚稻干物质积累量(22831.8kg/hm2)较M+M模式的同季秋玉米(15414.9kg/hm2)高48.1%。因此M+R模式周年较高的干物质生产效率(67197.2kg/hm2)奠定了该模式高产的物质基础。(3)M+R模式的周年资源利用率较其它模式具有明显优势。M+R模式总光能利用率为1.52%,较R+R、M+M和R+M模式分别高11.8%、20.6%、33.3%;周年温度生产效率为6.63kg/hm2·℃,较R+R、M+M和R+M模式分别提高5.7%、4.7%、8.3%;周年降水生产效率为4.54g/m2·mm,较R+R、M+M和R+M分别高6.6%、11.3%、26.1%。因此M+R模式体现出光能、温度和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的特点。另外M+R模式周年土地利用率为68.8%,比M+M、R+R和R+M土地利用时间分别高1.21%、21.2%、20.1%,土地利用期更长,土地利用率也较高。(4)氮肥吸收利用率以M+R模式最高为35.9%,比R+R、M+M、R+M分别高26.0%、7.2%、30.1%,氮肥吸收利用率的特点是春玉米高于早稻,晚稻高于秋玉米;但该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利用率(AE)和生理利用率(PE)表现偏低。

李小勇,唐启源,李迪秦,李维科,李海林,蔡庆红[3](2011)在《不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稻田春玉米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不同种植密度对"紧凑型"品种超试1号的群体光合生理性能及产量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75~9.75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显着增大,光合势(LAD)增加,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截获率增大,但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降低和比叶重(SLW)下降;在灌浆期穗位叶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高密度(D3)条件下PSⅡ光合量子产量(EQY)降低和电子传递速率(ETR)较低,表明其光能转化效率降低,而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随密度的增加则呈现降低趋势;但在群体干物质积累量(QDMC)表现为升高趋势,产量随密度的加大而提高,但同时导致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

李小勇,李迪秦,唐启源[4](2011)在《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超试1号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紧凑型玉米品种超试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源库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比叶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每穗粒数和百粒重降低,其库容量下降,但高密度处理(9.67万株/hm2)的产量显着提高,比6.75、8.25万株/hm2处理分别高7.3%、7.1%;粒叶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茎鞘和叶的物质输出率均为负值;在吐丝期和乳熟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分别呈极显着、显着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着、显着负相关,SPAD值与单株粒重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在吐丝期比叶重与单株粒重呈显着正相关;粒叶比与单株粒重、单株干物重呈显着正相关,茎鞘物质输出率与百粒重和单株干物重均呈显着负相关,叶片物质输出率与收获指数、单株粒重、单株干物重均呈显着负相关,叶片物质输出率与收获指数、单株籽粒重、单株干物重均呈显着负相关。

李小勇[5](2011)在《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挖掘南方双季稻田的粮食生产潜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应对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南方季节性干旱问题,促进南方稻区“粮-经-饲”结构协调发展,提高稻田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促进稻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和低碳发展,为稻田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传统双季稻种植模式(R-R)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和土壤-作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M-R)的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及氮素利用特征;土壤背景供氮对M-R模式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及不同施氮水平和耕作方式对M-R模式中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R模式的周年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优势显着,与传统R-R模式比较,产量和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20.0%和23.2%;土地资源利用率,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75%,14.7%,20.4%,12.1%和19.1%;周年总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16.7%和8.04%,体现了M-R模式高产高效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特点。2.M-R模式的N肥利用效率与R-R模式不同。与传统R-R模式比较,M-R模式的周年氮素收获指数提高3.01%~3.98%;氮肥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8%~12.6%和12.7%~20.6%,氮肥吸收利用率(RE)增加13.0%-20.3%,而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利用率(AE)和生理利用率(PE)偏低,但与R-R模式差异均不显着。3.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幅为2.13%~6.47%;增产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PSⅡ的光化学量子产量(EQY)提高,热耗散(qN)降低,表现出光化学利用效率优势,最终使晚稻总干物质重增加了3.7%~6.8%。与常规翻耕栽培(CT)比较,免耕移栽(NT)使M-R模式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10.5%,增产效应显着的原因在于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量增加(8.53%和6.77%);采用翻耕+秸秆碳(CTC)、翻耕+秸秆还田(CTS)处理可使M-R模式晚稻产量分别增加6.4%和3.3。4.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全量养分与R-R模式比较,差异不显着;但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CTC除外)有不同程度提高。正常翻耕条件下,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4.44%,且土壤pH值略有降低;采用免耕、秸秆还田和添加生物碳等措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0.8%,3.41%和44.4%。5.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施氮水平,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加2.41%~6.32%,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增加,生育后期(齐穗期后15天)LAI提高了1.34%~17.5%,叶片SPAD值提高0.75%~2.64%,剑叶净光合速率(Pn)提高7.77%~11.1%;同时提高PSⅡ的EQY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热耗散(qN),辐射利用率(RUE)提高,最终使总干物重增加(1.64%~4.22%)而增产。6.在低土壤背景氮下,与NoNo比较,M-R模式NoN处理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41.8%,增产原因在于施氮处理显着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在生育后期,LAI和叶片的SPAD显着提高了52.0%和13.0%;剑叶Pn明显提高13.2%、EQY、ETR和qP上相对优势较大,qN较低,RUE提高了4.49%;最终导致总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了21.2%;高土壤背景氮下,与NN比较,M-R模式NNM处理的晚稻产量提高了4.73%,增产原因在于单位面积颖花量和有效穗的增加。7.晚季不同土壤背景供氮下,采用同一施氮水平,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降幅分别为5.44%~15.1%和1.4%~10.3%;土壤pH值略升高;在低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4.65%,13.7%%和10.5%;在高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平均增加2.33%,速效钾平均降低了12.0%。在两季不施氮肥情况下,M-R模式的晚稻土壤碱解氮含量比R-R模式降低了9.30%,晚季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但会降低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在两季施氮情况下,土壤碱解氮则提高了2.5%,晚季增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但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钾的含量。8.整个生育期间,M-R模式晚季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表现出与R-R模式一致动态特征:土壤pH呈“先降后升,再略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略升高”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变化较小;在低土壤背景氮下,速效养分含量均呈“先持续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在高土壤背景氮下,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与低土壤背景氮的趋势一样,而碱解氮呈“先持续下降后升高,再略下降”趋势。

陈立军[6](2010)在《南方稻田双季玉米栽培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明确栽培模式对南方稻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其形成机制的影响,筛选适合本区特色的栽培模式,于200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进行了春、秋双季玉米的栽培模式试验。试验设置一个氮空白区(T1)和当地常规栽培模式(T2)、常规优化管理模式(T3)、高肥增密模式(T4)和中肥中密模式(T5)等4个不同的栽培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的产量形成、物质积累动态、氮肥利用率及生育进程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春、秋两季玉米各栽培模式间产量差异显着,均表现为T4>T5>T3>T2的规律变化。其中T4周年产量达到19.01t/hm2,较T2增产42.6%,并显着高于其他栽培模式。秋季产量比春季平均下降41.4%,各栽培模式降幅为T2(41.8%)>T5(40.8%)>T4(37.8%)>T3(30.3%),表明T3、T4和T5周年产量的稳产性高于T2。(2)春、秋两季玉米各栽培模式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着,两季均表现为T4>T5>T3>T2,其中T4两季总干物质积累量达37.04 t/hm2,显着高于其它模式;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T3、T4和T5处理比T2处理的花后干物质生产能力强;地上部干物质分配表现为:12叶期前各处理的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12叶期后叶的分配比例急剧下降,茎的分配比例上升,在抽雄期达到最高。此后,干物质分配重心往穗部转移。(3)T3、T4和T5的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差异较小,但均比T2显着提高,三者两季平均为19.0 kg/kg,比T2提高90%;两季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出T3>T5>T4>T2的变化规律,其中T3、T5显着高于T2,两季平均T3以48.9 kg/kg表现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栽培模式。T4的氮肥偏生产力与T2在春季没有显着差异,而秋季显着提高12%。(4)春、秋季玉米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生育进程差异明显。T3、T4和T5比T2出苗早2-3d,出叶平均要快1-1.5片,抽雄提前3-5d,灌浆持续时间明显长于T2。两季总生育期T4和T5比T2短5d左右,表明T4和T5在双季玉米气候资源配置要优于T2,更有利于双季玉米获得高产。研究表明,T3、T4、T5处理在产量、干物质生产、生育进程、N肥利用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农民模式处理;通过栽培与养分管理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显着提高南方稻区双季玉米的产量和N肥利用效率。

胡卫娜,刘承峰[7](2010)在《大地耕耘者——访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文中研究表明"我们这些搞农业科研的人不善言谈,但是教学生还是可以的。"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生导师,时任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的唐启源教授有着独有的朴实与真诚,兼具农学家与教师双重身份的唐启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淡定与从容,简介的言辞一语道破了他多年来为之奋斗不懈和辛勤耕耘的工作:科研与教学。

雷恩,李迪秦,郑华斌,陈立军,唐启源[8](2009)在《稻田春秋玉米产量形成特点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以半紧凑型迟熟玉米杂交种"登海11"为材料,2007年在长沙和永安两点分别做了稻田春玉米和稻田秋玉米不同施氮水平和密度二因子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稻田春、秋玉米均随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中高密度下产量差异不显着,三个氮肥处理下的产量差异均不显着。春玉米主要通过增加穗数和粒重来增加产量,而秋玉米主要通过增加穗数来增加产量;秋玉米营养期生长天数少于春玉米,使得秋玉米总生物产量和最大叶面积指数较低,从而造成秋玉米平均产量低于春玉米。

雷恩,唐启源,李迪秦,罗红兵,陈立军,詹哈日[9](2009)在《氮素与密度对稻田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杂交种登海11号(DH11)为材料,在氮素与密度相互作用条件下,对DH11的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试验,并对植株高度、最大叶面积指数等4个因素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和密度对玉米品种登海11的产量以及农艺性状产生显着的影响,并主要通过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实现。其中,密度为(4.8万株/hm2),施氮量为(240kg/hm2)时的产量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吐丝期地上生物量、吐丝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速率、玉米植株株高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均与产量成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92、0.7916、0.7780和0.5704。

雷恩[10](2009)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索我国南方双季稻田的粮食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最佳种植模式,于2008年在湖南醴陵市白兔潭镇高产双季稻田,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模式A)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以双季水稻(早稻-晚稻)种植模式(模式B)和双季玉米(春玉米-秋玉米)种植模式(模式C)为对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模式A双季全年总产量为21280.8kg/hm2,与模式C (20988.4kg/hm2)没有显着差异,比模式B(17174.6kg/hm2)显着增产。总成本投入大小亦以模式A>模式C>模式B,最后模式A的纯收益与模式C相当没有显着差异,但显着大于模式B。模式A春玉米产值占该模式总产值的56.8%,晚稻占43.2%,成本投入中春玉米农资产品的投入和晚稻的田间管理费用分别占主要因素。(2)模式A春玉米高产(12187.7kg/hm2)主要源于高的穗粒数(625粒/穗)和千粒重(423.1g)的增加,晚稻高产(9093.1kg/hm2)主要源于单位面积上较大的有效穗数(259.5万穗/hm2)和穗粒数(161粒/穗)。与此同时,春玉米和晚稻较高的地上部生物产量(分别为2292.3g/m2和1684.5g/m2)是模式A高产的物质基础。(3)对于春玉米-晚稻高产种植模式下春玉米,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适期早播,选用半紧凑中晚熟杂交品种,合理施肥,采取控湿控倒、增穗(粒)、增(粒)重的“双控、双增”栽培配套技术,是夺取稻田春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选用晚熟大穗杂交品种,培育壮秧,增加本田移栽基数,足穗增粒,抗倒防衰,是夺取玉米茬晚稻高产的重要措施。

二、稻田春玉米的栽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田春玉米的栽培(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株叶形态及田间受光条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稻田间配置方式的研究
        1.2.2 不同行株距配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3 不同行株距配置对水稻形态的影响
        1.2.3.1 不同行株距配置对水稻叶型的影响
        1.2.3.2 不同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型的影响
        1.2.4 水稻田间配置对光能利用的影响
        1.2.5 水稻冠层光能利用模拟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栽培管理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3.1 机插质量调查与定苗
        2.3.2 茎蘖数调查
        2.3.3 水稻植株形态测定
        2.3.4 叶片形态的测定
        2.3.5 光合有效辐射
        2.3.6 田间小气候测定
        2.3.7 干物质生产特性
        2.3.8 产量与产量构成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栽插质量的影响
    3.2 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植株田间受光姿态的影响
        3.2.1 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茎蘖数的影响
        3.2.2 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分蘖夹角的影响
        3.2.3 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冠层幅宽和植株收敛指数的影响
        3.2.4 田间配置下的齐穗期水稻叶片形态特征
        3.2.5 田间配置下齐穗期水稻上三叶受光姿态
    3.3 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的影响
        3.3.1 田间配置下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及秆型指数
        3.3.2 田间配置下水稻基部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及单位节间干重
        3.3.3 田间配置下水稻基部节间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
    3.4 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下冠层内光分布和群体微气候环境特征
        3.4.1 田间配置下水稻齐穗期冠层光分布特征
        3.4.2 田间配置下水稻齐穗期光合特征
        3.4.3 水稻生殖生长阶段田间温湿度变化
    3.5 杂交稻机插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3.5.1 不同生育时期的水稻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3.5.2 田间配置下的齐穗期水稻上三叶叶面积差异
        3.5.3 不同田间配置对水稻各生育时期干物重的影响
        3.5.4 不同田间配置下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3.5.5 不同田间配置下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栽插质量的影响
    4.2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田间个体受光姿态的影响
        4.2.1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植株生长影响
        4.2.2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叶片形态影响
        4.2.3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茎秆形态影响
    4.3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冠层光分布和群体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4.4 “减穴稳苗”的穴距及每穴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光合物质生产以及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南方稻田水稻—玉米不同搭配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1.2.1 国外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1.2.2 我国稻田种植模式的研究概况
        1.2.3 南方双季稻区种植模式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生育期记载
        2.3.2 气象因子数据采集
        2.3.3 干物质积累量测定
        2.3.4 土壤养分测定
        2.3.5 农艺性状考种与田间测产
    2.4 主要计算公式与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玉米不同搭配种植模式下周年产力特征
        3.1.1 周年生产力
        3.1.2 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水稻的产量构成
    3.2 水稻玉米不同搭配模式的周年物质生产特点
        3.2.1 周年干物质生产效率
        3.2.2 周年物质能量生产效率
    3.3 水稻玉米不同搭配种植模式下资源利用效率特征
        3.3.1 周年土地资源利用率
        3.3.2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的光能资源分配与利用效率
        3.3.3 不同种植模式有效积温分配与温度生产效率
        3.3.4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3.3.5 不同种植模式下周年氮肥利用率研究
4 结论与讨论
    4.1 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模式的生产潜力
    4.2 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是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的种植模式
    4.3 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氮肥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缩写符号列表
致谢
作者简历

(3)不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稻田春玉米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3.1 干物质积累量测定
        1.3.2 叶面积指数、比叶重和光合势的测定
        1.3.3 冠层光能截获率测定
        1.3.4 叶绿素相对含量 (SPAD) 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1.3.5 测产与考种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1.1 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2.1.2 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2.1.3 不同种植密度的干物质积累模型
    2.2 种植密度对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2.2.1 密度对春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 (LAI) 的影响
        2.2.2 密度对春玉米群体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的影响
        2.2.3 密度对春玉米群体的光合势 (LAD) 的影响
        2.2.4 密度对春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2.2.5 密度对春玉米比叶重 (SLW) 的影响
    2.3 种植密度对春玉米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3.1 密度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2 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超试1号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测定
        1.3.2 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重的测定
        1.3.3 SPAD值、粒叶比、茎鞘和叶的物质输出率的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试1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试1号玉米库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超试1号玉米源特性的影响
        2.3.1 对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2 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3.3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3.4 对叶片比叶重的影响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2.4.1 对粒叶比的影响
        2.4.2 对茎鞘物质输出率和叶物质输出率的影响
    2.5 产量性状与源库特性的关系
        2.5.1 叶面积指数、叶绿素SPAD值及比叶重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2.5.2 茎鞘和叶的物质输出率及粒叶比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5)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2.1 国外稻田种植模式发展和研究概况
        2.2 我国稻田种植模式发展概况
        2.3 南方双季稻区主要种植模式研究
        2.4 南方稻田水旱轮作研究概况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生产力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生产力特征
        2.2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物质生产特点
        2.3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资源利用效率特征
        2.4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光能利用率比较
        2.5 春玉米-晚稻模式的周年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南方双季稻区发展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模式的可行性
        3.2 稻田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是资源高效生产种植模式
        3.3 春玉米-晚稻复种轮作模式为稻田改制提供了一条重要技术途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氮肥吸收、转运及利用特征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周年氮素转运的影响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2.4 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3.2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3.3 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晚稻模式周年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4 提高稻田生产系统周年氮肥利用率的途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晚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2.4 不同耕作方式对剑叶荧光参数特征的影响
        2.5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对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结构影响
        3.2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4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施氮对晚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的影响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5 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辐射特征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3.2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3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
        3.4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5 春玉米-晚稻模式下施氮水平对晚稻群体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土壤背景氮对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项目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背景氮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2 土壤背景氮对晚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影响
        2.3 土壤背景氮对晚稻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供应潜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3.2 土壤背景氮供应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1.1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生产力特征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1.2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周年氮肥吸收、转运及利用特征研究
        1.3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耕作方式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4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下施氮对晚稻产量及辐射利用率的影响
        1.5 土壤背景供氮对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2 主要创新点
缩写符号列表
致谢
作者简历

(6)南方稻田双季玉米栽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2 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3 播种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4 施肥对玉米产影响
        1.2.5 水分管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6 覆盖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7 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8 叶面积指数
        1.2.9 籽粒灌浆速度
        1.2.10 根系伤流量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2 观测记录与测定内容及方法
        2.2.1 生育期记载
        2.2.2 株高和出叶动态
        2.2.3 叶面积指数计算
        2.2.4 干物质积累动态
        2.2.5 成熟期测产与考种
        2.2.6 籽粒灌浆和穗后干物质动态
        2.2.7 抽雄后的根系伤流量
        2.2.8 冠层透光率测定
        2.2.9 土壤容积含水量
        2.2.10 耕作层土壤温度
    2.3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与氮肥利用率
    3.2 产量构成
        3.2.1 产量构成
        3.2.2 穗部性状
    3.3 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分配
        3.3.1 干物质积累量
        3.3.2 干物质分配
    3.4 生育期
    3.5 叶面积指数
    3.6 比叶重
    3.7 出叶动态
    3.8 籽粒灌浆速率
    3.9 抽雄后根系伤流量
    3.10 土壤容积含水量
    3.11 群体透光率
    3.12 耕作层地温
4 讨论与结论
    4.1 栽培模式对南方稻田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4.2 栽培模式对南方稻田双季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4.3 栽培模式对南方稻田双季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4.4 不同栽培模式对N肥利用率的影响
5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大地耕耘者——访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埋头苦干成于创新
朴实无华甘为人梯
无私奉献心系三农

(9)氮素与密度对稻田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
    2.3 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
    2.4 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0)高产栽培条件下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旱轮作对稻田的影响
        1.1.1 水旱轮作对稻田生态经济效益的影响
        1.1.2 长期水旱轮作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1.1.3 水旱轮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效应的影响
    1.2 我国南方稻作地区粮食作物的气候资源利用率
    1.3 水旱轮作对作物资源利用率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春玉米-晚稻"高产栽培模式
        2.1.2 "早稻-晚稻"高产栽培模式
        2.1.3 "春玉米-秋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2.1 水稻分蘖动态及其生育期观测记载
        2.2.2 水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2.3 水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2.2.4 玉米株高生长动态和生育期的观测记载
        2.2.5 玉米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2.2.6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作物产量构成
        3.1.1 产量
        3.1.2 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水稻的产量构成
    3.2 不同种植模式的生物产量和作物收获指数
    3.3 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的群体结构
        3.3.1 玉米株高和水稻分蘖动态
        3.3.2 叶面积指数
        3.3.3 干物质的积累
        3.3.4 春、秋玉米籽粒灌浆动态
    3.4 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
        3.4.1 现金成本计算
        3.4.2 经济效益分析
    3.5 气象资源和热量利用率
4 讨论
    4.1 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的确立
    4.2 发展稻田春玉米栽培技术可行性
    4.3 春玉米、晚稻产量形成
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费用单价表
附录2 春玉米高产群体特征
缩写符号列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稻田春玉米的栽培(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穴距及苗数配置对机插杂交稻株叶形态及田间受光条件的影响[D]. 蒲石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2]南方稻田水稻—玉米不同搭配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D]. 王昆.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3]不同种植密度对超高产稻田春玉米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李小勇,唐启源,李迪秦,李维科,李海林,蔡庆红. 华北农学报, 2011(05)
  • [4]种植密度对春玉米超试1号产量及源库特性的影响[J]. 李小勇,李迪秦,唐启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5]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D]. 李小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1(06)
  • [6]南方稻田双季玉米栽培模式研究[D]. 陈立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7]大地耕耘者——访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J]. 胡卫娜,刘承峰. 科学中国人, 2010(01)
  • [8]稻田春秋玉米产量形成特点比较研究[J]. 雷恩,李迪秦,郑华斌,陈立军,唐启源.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9(04)
  • [9]氮素与密度对稻田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J]. 雷恩,唐启源,李迪秦,罗红兵,陈立军,詹哈日. 湖南农业科学, 2009(08)
  • [10]高产栽培条件下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产量及经济效益研究[D]. 雷恩.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春玉米稻田栽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