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量震撼文物

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量震撼文物

一、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批惊世文物(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苏静[2](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杜娟[3](2021)在《《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1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其悠久历史中的智慧,其保护和传承对当今社会极为重要。本翻译实践报告是根据《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的英译而成。这本书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况,并对其价值、利用与保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译者在翻译了原文本后,归类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翻译困难,提出对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形成了此次报告。针对词汇方面,译者以音译、加注释以及对直译的翻译方法来应对文本中的文化术语和文化意象;在句法层面,译者提出重组和重构来处理长句和句群;在语篇层面,译者试图通过使用代词和连词来实现篇章上的衔接和连贯。在翻译了原文本后,译者运用了一系列翻译方法来解决翻译难点,从而撰写出了此报告。此外,译者希望这篇报告能为对蒙古族历史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目标读者提供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朱乃诚[4](2021)在《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文中指出中国考古学从1921年兴起以来,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100年来,中国考古学在早期人类至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揭示中华古代文化与文明以连续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与中华文明瑰宝"、丰富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方面,功绩卓着。尤其是在中国史前史和夏商历史的研究领域中起着主导作用,初步建立起夏王朝以前约200万年的中国史前史,探索的夏文化成为广为接受的认识,填补了商代历史研究的空白,为重建中国上古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韩笑[5](2020)在《辽朝陵寝空间布局及建筑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物化表现形式,不同时代的陵寝制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风貌。辽朝是古代北方契丹上层统治者通过移植中原传统的皇帝制度而创建的草原帝国。辽朝的创建者在以皇帝制度取代契丹传统的可汗制度创建辽朝的同时,还全面移植了中原地区秦汉以来的陵寝制度。对辽朝帝王陵寝中的陵墓与寝庙结合机制与社会调控机能的考察,有助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一体多元”机制的认识。从空间分布角度观察,辽朝陵寝分布于本土西楼的大兴安岭东南麓与东丹封域医巫闾山两大区域,这种分布格局的出现,与辽朝帝系的嬗变密切相关,同时也反映出在君位继承上契丹传统的家族世选制度与中原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彼此消长和相互交融。建筑规制角度观察,因山为陵,讲究风水,是辽朝陵寝承袭唐朝制度的结果,而陵域范围之内的山峦凹地以石墙封堵,山口处建有楼阙式陵门,形成独立的闭合空间,在此基础上,在陵域中部再行分界,形成平面呈日字形串连式分布的内陵和外陵区,则是古代北方民族文化的结晶。辽朝帝王早期陵寝地宫均作方形多室,中期为圆形多室、晚期为八角形多室建筑,是为辽朝陵墓建筑规制基本的历史性特征。

刘庆柱[6](2019)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其突出特点是"五千年"而"不断裂"。五千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有不同地区形成各自的早期神权、王权模式为主的不同"文明",但是它们之中在此后代代相传的"文明"则是始于中原龙山文化及其后继者的夏商周、秦汉至元明清王朝的"王权"与"皇权"模式国家。这从中华的"国家"、"国民"与"国土"的五千年来基本一脉相承可以说明;从作为"国家文化"(或"大传统")的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五千年"沿袭发展可以佐证;从都城的"求中"、"一门三道"、"大朝正殿居中"与"左祖右社"格局、都城中轴线及都城、宫城四面辟门等是"中"、"中和"的核心理念"物化形式"可以再现。五千年来这些不断裂文明的物化形式由少变多,反映了"中"与"中和"理念越来越强化、深化。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思想根源是"中"、"中和"理念,这是"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与中华民族历史的核心价值观。

高小燕[7](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孙晓倩[8](2018)在《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初官式建筑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建筑石作用料巨大、风格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端于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随着都城(南京、凤阳、北京)及政权更迭,传播广泛并留有大量遗存。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需求除了环境等客观因素使然,更是传统材料观的转变,营造成就则对应于建筑文化的滋养、石作技艺的成熟、社会科技的进步等诸多因素。本论文以洪武、永乐两朝官式建筑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测绘调研,通过一手资料与文献考证的结合,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空间维度上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首次系统研究了明初皇家都城及敕建于都城之外的官式建筑石作遗存,对明初石作遗存进行了实地调研测绘,厘清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脉络,总结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及地域间联系;其二,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广阔的江南背景之下,讨论其发展与特征形成的地域原因。(2)时间维度上,聚焦洪武永乐两朝六十年时间内石作变化的同时,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长的时间线中,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起源于南京,无论是工匠体系或是实物呈现对江南工艺有诸多延续,江南也是《营造法式》的重要传播区域,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进行对照,通过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与宋《营造法式》的考证比对,实证客观地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营造法式》继承与发展的程度。(3)对石作加工工艺全过程做法的研究。既有研究主要针对石作本身所呈现的结果,对包括采石在内的石作流程欠缺关注。论文力求更为科学的从石料种类、石材开采等方面对多种石材来源、材料尺度、软硬质影响下的石作加工、表现、样式等进行全面展开。(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石作发展背后的社会因素是引导本文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同时也是重要研究内容。论文对明初和石作相关的历史事件、工官制度、人员调动等线索充分爬梳,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鲜活地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试图最大化地发掘历史的真实性,探讨石作现象背后的动因。(5)论文运用大量图表统计等方式,在一手测绘数据和文献梳理基础上,对石作本体及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以量化统计得出质的总结,避免先验性地引入过多主观推断。论文结构分为上、下两篇。明初因地理和历史背景差异,石作就地取材的特点,各地区规格和纹样不尽相同,地域特征明显。凤阳明中都石作与其他地区繁简程度相异,“朴素坚壮”并非贯穿明初的雕饰法则;迁都后北京与南京的官式建筑石作制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青海、武当地区石作既兼有南北方都城石作特征,也有地方探索。上篇四章侧重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本体的研究,按石作遗存所分布的三都(凤阳、南京、北京)及三都之外(泗州、青海、武当)区域分别展开,对不同地区重要官式建筑石作进行勘测、梳理及考证,具体分析明初官式建筑的石作特征与发展脉络。下篇对相关重要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包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形成的动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的关系;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达到的技术水平与高度;分析与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在古代及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李长盈[9](2017)在《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遗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见证,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遗址保护与民众生产生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同时,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始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普遍重视,迫切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协调大遗址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关系。作为规范大遗址本体及其周边各项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大遗址保护规划在明确保护措施、拓展利用形式、加强遗址管理和强化遗址研究等方面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保护和延续好大遗址及其价值的有效手段。而由于受考古工作程度和规划编制水平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现有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保护规划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现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细化评价指标、拓展评价方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已十分必要,对于提高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质量和可操作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围绕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现状、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等问题对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进行了以下探索: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是在长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上,直到上世纪末才真正发展完善的研究和操作体系,大遗址的保护理念也存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我国大遗址基本特征和保护规划编审、实施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目前规划编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对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了考古学在大遗址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考古工作是大遗址保护规划得以顺利编制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进而对大遗址考古的概念和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并根据考古工作的特点,对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30处大遗址的规划案例和相关法规标准的主要要求,笔者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了指标的分解、遴选和合并,确定了规划编制的各项评价指标,阐述按不同区位类型分别对规划编制进行评价的重要性。通过收集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经过权重计算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合确立的各项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最终建立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体系。最后,本文利用上述建立的评价体系对《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等不同区位类型的大遗址保护规划进行了案例分析,在验证评价体系的同时,总结规划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完善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今后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的评价和保护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卢小慧[10](2014)在《南朝陵墓建筑石刻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古代,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其中丧葬制度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陵墓建筑则是礼的物化,陵墓石刻属于古代陵寝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帝王陵寝和陵寝制度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不但反映意识形态上的礼制习俗,而且反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后人全方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细节的重要而生动的媒介。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我国南方地区曾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最长不过五十余年,最短也仅有二十余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期,这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与北方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并称南北朝。本文以南京、丹阳地区的南朝陵墓地上建筑部分——石刻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建筑测绘手段对南朝陵墓石刻做实地调查、测绘,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实物资料和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南朝陵墓石刻作一初步探究,希图填补我国六朝研究中的某些不足与空白,保存、弘扬我国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安全。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通过对江南基本经济区的初步形成、政治上的皇权禅让时代以及思想上的多元化来讨论江南地区的崛起,从而最终导致南朝陵寝制度开始出现不同于魏晋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南朝陵墓建筑石刻。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是对集中于丹阳地区的南齐陵墓建筑石刻而做的实地调查、测绘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朝陵墓建筑石刻进行分析。等级制是封建时代的本质特征之一,墓葬就是推理复原古代等级状况的一种材料。南朝陵墓神道石兽的造型、墓葬形制、墓葬的壁画内容,乃至“因(依)山为陵”的葬法都反映了当时的等级制,同时也说明了南朝统治者们企图以此重建和维护新的统治秩序。第四章与第五章主要是对丹阳、南京地区的南朝萧梁陵墓建筑石刻而做的实地调查、测绘与整理。与南齐相比,这一时期的陵墓石刻与墓葬有了显着的变化,并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兴盛。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南朝陵墓石刻的排列顺序及其源流。曾经在秦汉盛行一时的阙在南朝陵墓石刻序列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石柱与石兽、石碑三种六件(或八件)组成了南朝陵墓建筑石刻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不仅作为一种制度确立起来,并且预示着一种新秩序的建立。本文的第七章主要讨论了南朝陵墓建筑石刻中“因(依)山为陵”的相关问题。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提出了墓葬方式为“因山为陵”,而这种丧葬方式实际源于古人的高山崇拜,最早采用这种葬制的是西汉第一代刘姓楚王——楚元王刘交陵。永嘉之乱后,大批青徐士人南迁,而移民又将“因(依)山为陵”葬法带到了江南地区,并在与当地文化的结合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第八章主要讨论了南朝陵墓建筑石刻中风水术的相关问题。古人认为石头可以辟邪,佑及子孙,故而,除“因(依)山为陵”与“四神”观念外,石头也成为风水文化中的灵魂,并被作为南朝风水文化的标志。同时,自南朝开始,风水完成了官方化,并为后世王朝所继承。本文的第九章讨论了南朝陵墓石兽的名称与渊源等问题。对于南朝陵墓石兽的名称与渊源,历来学者多有探讨。尽管在很多方面继承了东汉以来的成就,但是在此基础上,南朝陵墓石兽更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同时,就石兽的名称与渊源而言,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之所以有这些变化,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通过对各章的综合得出结论:南朝陵墓建筑石刻是北人南迁浪潮与江南地区二者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成果之一,这种整合使得南朝陵墓建筑石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形象之一。虽经历四朝,但由于政治中心和礼仪典章制度的不变,从而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一阶段的区域性制度形式,这种形式以其自身的制度化、造型的规范化、组合的简明化而区别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同类作品,进而成为它的一个鲜明特征。因此,南朝陵墓制度在中国丧葬制度史上不仅不属于衰落阶段,反而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批惊世文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批惊世文物(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三、宜宾也不安全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3)《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1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The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2.2 The Procedure of the Translation
    2.3 The Review of the Translation
Three Chapter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1.1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Terms
        3.1.2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3.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3.2.1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3.2.2 The Translation of Sentence Groups
    3.3 Difficulties at Discourse Level
        3.3.1 Cohesion
        3.3.2 Coherence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4.1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4.1.1 Transliteration
        4.1.2 Annotation within Text
        4.1.3 Literal Translation
    4.2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4.2.1 Reorganizing
        4.2.2 Restructuring
    4.3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4.3.1 Relative Pronouns
        4.3.2 Indefinite Pronouns
        4.3.3 Temporal Conjunctions
        4.3.4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ains and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5.2 Limitations and Reflec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I: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II:THE TARGET TEXT

(4)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1. 距今百万年前后的人类文化遗存和人类起源的探索
    2. 距今约70万年以来的直立人及其文化研究
    3. 早期智人和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研究
    4. 距今4万年以来至公元前1万年的人类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
    1. 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0000—前7000年)文化的探索
    2. 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7000—前5000年)文化的研究
    3. 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文化及社会形态的研究
    4. 新石器时代末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的文化发展格局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探索
三、夏商周时期考古研究
    1. 夏文化探索和商代前期文化研究
    2. 商代后期文化研究
    3. 西周时期考古研究
    4. 东周时期考古研究
四、秦汉至元明清时期考古研究
    1. 秦代考古研究
    2. 汉代考古研究
    3.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考古研究
    4. 隋唐至元明清时期考古研究
    5. 专题考古研究
五、结语

(5)辽朝陵寝空间布局及建筑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1、研究对象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民国初年到1949年研究概况
        2、1949——2000年研究概况
        3、2000年以来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空间分布与帝系嬗递
    (一)祖陵与辽朝陵寝的由来
        1、先辽契丹的原始葬俗
        2、可汗制度到皇帝制度
        3、帝制确立与祖陵创制
    (二)怀陵择址背后的史实
        1、扶余之变与东丹失国
        2、怀陵择址的文化意蕴
        3、穆宗安葬怀陵的性质
    (三)显陵与乾陵择地辽东
        1、东丹去国与归葬辽东
        2、世宗葬于显陵的原因
        3、景宗另置乾陵的原因
        4、天祚帝的归宿问题
    (四)庆陵选址及归属问题
        1、圣宗缘何归藏西楼?
        2、关于庆陵三座陵墓的归属问题
三、辽朝陵寝建筑规制
    (一)早期陵寝
        1、祖陵
        2、怀陵
    (二)中期陵寝
        1、显陵
        2、乾陵
    (三)中晚期陵寝
        1、整体建筑布局
        2、圣宗永庆陵
        3、兴宗永兴陵
        4、道宗永福陵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历史文献
    2、考古报告
    3、相关着作
    4、相关论文
    5、学位论文
致谢

(6)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起点”
二、“国家”、“国民”与“国土”之“不断裂”
    (一)“国家”之“不断裂”
        1.黄帝祭祀与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
        2.从“帝王庙”到“历代帝王庙”祭祀
    (二)“国民”之“不断裂”
        1.遗传学、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证据
        2.中华姓氏发展历史
        3.历史上周边“族群”认同源于“炎黄”
    (三)“国土”之“不断裂”
三、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的“物证”
    (一)古代都城规制理念一脉相承
        1.古代都城选址的“择中”理念
        (1)陶寺城址的“择中”考古发现
        (2)虞舜“求中”于“历山”
        (3)上甲微“求中”于“嵩山”
        2.古代都城形制的发展
    (二)帝王陵墓
    (三)礼制建筑与礼器
        1.礼制建筑的发展与延续
        2.礼器的发展与延续
        (1)“鼎”:生命力最强的“礼器”
        (2)玉圭
    (四)文字反映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
结语:从“中和”到“国家认同”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

(7)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五节 问题展开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一、何为公共考古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二、深刻原因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意象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一、空间意象
        二、景观意象
        三、文化意象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二、思想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一、传播变化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一、媒介与价值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第七章 结论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选题意义
    0.3 以往研究的综述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论文框架
上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第一章 明中都官式建筑石作
        1.1 倾举国之力兴建的明中都宫殿
        1.1.1 明中都的营建概况
        1.1.2 午门
        1.1.3 金水桥
        1.1.4 横街
        1.1.5 散落的石构件
        1.1.6 其他
        1.2 继承古制的陵寝制度:明皇陵
        1.2.1 明皇陵的平面形制
        1.2.2 神道
        1.2.3 皇陵碑
        1.2.4 享殿遗址
        1.3 明初中都石作及其遗存
        1.4 明中都的石作特点
    第二章 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2.1 唯一建造在长江以南的统一国家的宫殿
        2.1.1 明宫殿的营建概况
        2.1.2 宫城门址
        2.1.3 金水桥
        2.1.4 御路
        2.1.5 横街
        2.1.6 其他
        2.2 开明代山陵之创举:明孝陵
        2.2.1 享殿台基
        2.2.2 神道
        2.2.3 方城明楼
        2.2.4 神功圣德碑
        2.3 最大规模的移石工程:阳山碑材
        2.3.1 阳山碑材的壮举
        2.3.2 由遗址看明初碑碣的开采过程
        2.4 完整的用石系统——大报恩寺
        2.4.1 历史沿革
        2.4.2 永乐、宣德二碑及碑亭石作遗址
        2.4.3 御路
        2.4.4 水工系统
        2.5 明初的其他皇家建筑石作
        2.5.1 明城墙
        2.5.2 明功臣墓
        2.5.3 灵谷寺
        2.6 明初南京皇家建筑石作遗存
        2.7 明初南京的石作特点
    第三章 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3.1 明初北京官式建筑石作营建概述
        3.2 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的明初北京宫殿
        3.2.1 明初北京宫殿营建
        3.2.2 早期石作遗存
        3.3 明十三陵陵寝制度的典范:明长陵
        3.3.1 祾恩殿台基
        3.3.2 祾恩门台基
        3.3.3 方城明楼
        3.3.4 御路
        3.3.5 十三陵中其他部分石作
        3.4 明初北京的石作特点
    第四章 三都之外的明初重要官式建筑石作
        4.1 泗州明祖陵
        4.1.1 明祖陵的平面形制
        4.1.2 皇城遗址
        4.1.3 神道
        4.2 青海乐都瞿昙寺
        4.2.1 营建背景
        4.2.2 瞿昙寺石作呈现的明早期南北两京石作特征
        4.3 明初武当山宫观建筑
        4.3.1 石材在山体建筑中组织排水的应用
        4.3.2 从石作角度剖析金殿的重要地位
        4.3.3 仿木构的石建造
        4.3.4 武当山石作中的其他早期元素
        4.4 明初敕建建筑的石作特点
    上篇结语
        1.明初官式建筑营建的时间脉络
        2.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的分布
        3.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
        4.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下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原因及意义
    第五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溯源
        5.1 南方石作传统地域性的接续
        5.1.1 地理环境
        5.1.2 六朝以来南京砖石建造传统
        5.1.3 南方地区领先的石作技术
        5.2 明初的开国契机
        5.2.1 宏观的规划思想
        5.2.2 木构建筑体系下的用石巨大
        5.2.3 强权统治下的劳役
        5.2.4 冶铁业的发展
        5.3 元代建筑的影响
        5.3.1 砖石材料观念的解放——石材在宗教建筑中的普及运用
        5.3.2 以曲阳石匠为代表的元代官式建筑石作
        5.3.3 元代石作的传承与过渡
    第六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宋《营造法式》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6.1 宋《营造法式》中的石作相关制度及理论
        6.1.1 壕寨制度
        6.1.2 石作制度
        6.1.3 雕镌技法
        6.1.4 功限及料例
        6.2 明初官式石作的继承与发展
        6.2.1 定盘断水平之法
        6.2.2 筑基
        6.2.3 柱础
        6.2.4 角石、角柱
        6.2.5 殿阶基
        6.2.6 压阑石(地面石)
        6.2.7 钩阑、殿阶螭首
        6.2.8 踏道(象眼)
        6.2.9 坛
        6.2.10 卷輂水窗
        6.2.11 井口石(井盖子)
        6.2.12 幡竿颊
        6.2.13 赑屃鳌坐碑
        6.2.14 其他《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提及的石作
        6.2.15 《营造法式》中未涉及的石作
        6.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雕镌特征
        6.3.1 雕镌技法
        6.3.2 纹样
        6.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评价
    第七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技术与水平
        7.1 用石情况
        7.1.1 石材种类
        7.1.2 石材产地
        7.2 加工技术
        7.2.1 开采
        7.2.2 运输
        7.2.3 打磨
        7.2.4 提升
        7.3 连接方式与砌筑构造
        7.3.1 拱券
        7.3.2 灰浆
        7.3.3 咬合(榫卯)
        7.4 明代石作功限
        7.4.1 石料折方
        7.4.2 开石工价
        7.4.3 运石脚价
        7.5 与前代石作技术和加工水平的对比
        7.5.1 前代石作技术概述
        7.5.2 明初石作技术特点
    第八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时代意义
        8.1 (砖)石建筑在明代的空前繁荣
        8.1.1 明代地面砖石作的盛行
        8.1.2 砖石材料性能的共性与互补
        8.1.3 洪武年间拱券券形的转变
        8.1.4 砖石技术的共同发展
        8.2 工匠体系对于传播皇家建筑特征的意义
        8.2.1 明初工部管理机制
        8.2.2 南方哲匠的入仕
        8.2.3 工匠体系对形成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的作用
        8.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遗产价值
        8.3.1 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
        8.3.2 世遗中和石作相关的遗产特征
        8.3.3 中国世遗中的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产价值
        8.3.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保护现状
    下篇结语
结语
    1.结论
    2.本文可能深入开展的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1.明孝陵享殿复原数据及依据
    附录2.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北京官式建筑遗存
    附录3.明初四座陵寝石像生序列、种类及数量
    附录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纹样、运用部位及雕镌技法统计
    附录5.明早期哲匠名录
    附录6.与石作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1978-2017)
致谢
作者简介

(9)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相关概念
第一章 大遗址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古迹“保护”观念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遗址保护
    第三节 中国当代的大遗址保护
    第四节 国外遗址保护理念与规划实践
    第五节 当代大遗址保护理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第一节 已公布大遗址的基本情况分析
    第二节 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审现状
    第三节 大遗址保护评价机制实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大遗址保护及规划编制现存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古学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第一节 田野考古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第二节 考古学研究与大遗址保护规划
    第三节 大遗址考古
    第四节 考古工作计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指标构成
    第一节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规划案例的选取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建立
    第一节 评价方法及指标分类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应用
    第一节 禹王城城址保护规划
    第二节 青山墓群保护规划
    第三节 湖泗瓷窑址群保护规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南朝陵墓建筑石刻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江南地区的崛起
    1.1 江南地位的变化
    1.2 皇权禅让时代
    1.3 思想的多元化
    1.4 六朝陵寝制度演变
    1.5 小结
第二章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测绘调查报告(一)
    2.1 南齐张庄(狮子湾)石刻
    2.2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2.3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第三章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测绘调查报告(二)
    3.1 金王陈南朝佚名石刻
    3.2 烂石弄南朝佚名石刻
    3.3 水经山南朝佚名石刻
    3.4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分析
第四章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测绘调查报告(三)
    4.1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4.2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4.3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4.4 陵口石刻
    4.5 三城巷(1)石刻
    4.6 南京狮子冲石刻
    4.7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分析
第五章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测绘调查报告(四)
    5.1 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
    5.2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
    5.3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5.4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5.5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5.6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5.7 萧梁王侯墓神道石刻建筑分析
第六章 南朝陵墓石刻的排列顺序及其源流
    6.1 消失的石阙与汉代墓葬神道
    6.2 南朝陵墓石刻新秩序
    6.3 新宗教与南朝陵墓建筑石刻
    6.4 无以伦比的南朝陵墓石刻
    6.5 小结
第七章 “因(依)山为陵”考
    7.1 引言
    7.2 南迁移民与“因(依)山为陵”
    7.3 山川崇拜与“因(依)山为陵”
    7.4 江南地区的地理环境
    7.5 小结
第八章 风水术兴盛
    8.1 墓葬吉凶观念的形成
    8.2 南朝的葬地风水要素
    8.3 南朝风水术的社会环境
    8.4 小结
第九章 南朝陵墓石兽图名录
    9.1 众说纷纭话石兽
    9.2 南朝陵墓石兽的特征
    9.3 南朝陵墓石兽的名称
    9.4 小结
结论
南朝陵墓建筑石刻图录:
    1、张庄(狮子湾)陵墓建筑石刻
    2、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建筑石刻
    3、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建筑石刻
    4、金王陈佚名石刻
    5、烂石弄佚名石刻
    6、水经山佚名石刻
    7、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8、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9、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10、陵口石刻
    11、三城巷(1)石刻
    12、南京狮子冲石刻
    13、萧融墓石刻
    14、萧秀墓石刻
    15、萧恢墓石刻
    16、萧憺墓石刻
    17、萧景墓石刻
    18、萧绩墓石刻
参考书目
后记:十年一梦
附录

四、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批惊世文物(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内蒙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第1章)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杜娟.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J]. 朱乃诚. 文物春秋, 2021(01)
  • [5]辽朝陵寝空间布局及建筑规制研究[D]. 韩笑.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J]. 刘庆柱.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 [7]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8]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D]. 孙晓倩. 东南大学, 2018(01)
  • [9]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评价体系研究[D]. 李长盈.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南朝陵墓建筑石刻及相关问题研究[D]. 卢小慧. 南京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发现秦始皇祖陵出土大量震撼文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