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至18 ka腾格里沙漠的古湖泊和古环境

42至18 ka腾格里沙漠的古湖泊和古环境

一、距今42~18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杜家昕[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刘婷[2](2021)在《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新世的气候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高分辨率沉积相气候信息载体的不断发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早中全新世以来相关的气候变化的研究尚存在争议,需要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位于气候环境敏感地带,是研究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但在过去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中,较多地关注风成沉积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沙漠中的湖泊沉积物本身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是研究沙地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风成砂是沙丘活化,沙漠化正过程的体现,湖相沉积和古土壤的发育则是代表沙丘固定,是沙漠化逆过程。因此,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LT剖面进行野外考察,并结合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采用粒度、化学元素、有机碳等替代性指标,并结合OSL测年,考虑粒度和化学元素等不同代用指标并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建立古气候记录序列,进一步认识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演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选取LT剖面重建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环境,结果表明16.8 ka BP之前,区域气候较末次盛冰期暖湿;16.8~14.0 ka BP,>63μm的含量呈上升趋势,风沙活动较上一阶段强劲,粗颗粒被风吹入湖中,气候较为干冷;14.0~12.3 ka BP,该时期相当于欧洲北大西洋B/A暖期,气候转变为暖湿;12.3~10.9 ka BP,经历YD冷事件后,气候持续干冷;10.9~5.8 ka BP,在早全新世向中全新世的过渡期间,该地湖泊处于退缩时期,湖面水位下降,大气降水减少,在地势低洼处积水,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水生植物,在低温的条件下,有机质分解不彻底演变为沼泽相,在中全新世期间,粒径变细,元素富集,气候转暖;5.8 ka BP至今,从中全新世暖湿的气候环境条件转变为晚全新世冷干的气候环境条件,并且与现今的气候环境逐渐趋近。(2)对毛乌素沙地区域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环境变化:冰消期(17.8~11.7 ka BP),气候波动回升,气候变化较为复杂,较多风成砂沉积,同时也有湖相和泥炭的发育;早全新世(11.7~8.2 ka BP),YD事件结束,气候回暖,区域降水增加;中全新世(8.2~4.2 ka BP),为全新世适宜期,该时期温度和降水都较高,整体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3)利用概率密度统计方法,将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共获得161个数据,分析表明:早中全新世湖相的概率密度值为高值,该时期内表现为降水增加的高湖面期;在中晚全新世的泥炭概率密度值为高值,3.0 ka BP之后的泥炭开始发育与干冷的气候密切相关,低温容易促进绝对湿度的增加。在3.9、6.6、7.5、8.1、11.4 ka BP时期湖相和泥炭的概率密度值均为峰值,峰值主要集中于中全新世,表明中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4)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LT剖面记录的环境变化与区域湖泊沉积进行对比,与月亮湖、达里湖、乌苏浪子湖、古猪野泽、岱海、呼伦湖等湖泊沉积记录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在LT剖面中记录了B/A暖期和YD事件,在区域和全球都有良好的对比性。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其驱动因素可能是太阳辐射强弱导致气候系统的各圈层发生一系列变化。

马兆颖[3](2021)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是正在发育的青藏高原和正在破坏的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构造转换带,也是青藏高原最新的、正在形成的组成部分。该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隆升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活动规律方面,而对区域沉积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清水河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后缘,紧邻六盘山造山带,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齐全,以河湖相粉砂、黏土、冲积扇砾石层以及风成黄土沉积为主要沉积特征,能够完整的记录相邻六盘山构造带中段最新隆升的历史。本论文以盆山耦合理论为指导,在清水河盆地中选择代表性剖面,系统开展沉积学、年代学和环境学相结合的基础地质研究。以晚更新世-全新世多个典型剖面为基础,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相结合,建立起有精确年代数据支撑的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在沉积旋回框架的制约下,恢复不同演化阶段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在地层岩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剖面古气候指标研究,建立起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两期古湖发展、消亡的过程及消亡模式,探讨其与构造、气候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可以为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的沉积演化历史提供可靠的地层学、年代学和环境学证据。研究认为:(1)清水河盆地主要由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水洞沟组以及全新世河湖相三套地层组成,并且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与水洞沟组之间,以及水洞沟组与全新世沉积层之间均为侵蚀不整合接触;(2)萨拉乌苏组沉积起始时间约为144~120 ka B.P.,而沉积结束的时间约为50 ka B.P.,水洞沟组沉积时代约为25~15 ka B.P.,清水河盆地内全新世沉积开始时间约为14~11 ka B.P.,晚更新世两期不整合面对应的沉积间断分别发生在~50-25 ka B.P.和~15-11 ka B.P.;(3)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相和滨浅湖相沉积体系为主。晚更新世水洞沟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河流相、泛滥平原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沉积时期基本一致。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沉积时期,湖盆经历了早期的波动后,彻底退出了清水河盆地,盆地内发育冲积扇、泛滥平原、河流相和沼泽相沉积,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保持一致;(4)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气候演变过程与全球气候演变过程基本一致,在145~75 ka B.P.处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5阶段,而在75~58 ka B.P.和25~15 ka B.P.则处于相对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4和MIS2阶段。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以相对干旱的气候为主,在~14 ka B.P.和~7-6 ka B.P.处于相对短暂的温暖湿润气候背景;(5)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频繁且显着的构造抬升,造成了清水河盆地内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与水洞沟期之间的沉积间断(~50-25 ka B.P.),以及水洞沟期与全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15-11ka B.P.),两期沉积间断驱动了清水河盆地的发展、消亡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58-25 ka B.P.)的构造抬升驱动了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湖的解体。晚更新世末(~14-11 ka B.P.)的构造抬升则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湖泊沉积体系的彻底消亡,进入了全新世河流体系演化阶段。同时,晚更新世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深海氧同位素MIS2阶段)以及全新世期间相对干旱的环境也是湖盆萎缩的重要原因。构造与气候之间具有协同演化的关系,共同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古湖的发展与消亡过程。

何青华[4](2021)在《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巴丹吉林沙漠处于东亚季风区与西风区的过渡地带,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进行古环境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选取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中的准扎罕吉林剖面(ZZH)和陶尔勒格图剖面(TR),分别提取ZZH剖面133个样品和TR埋藏泥炭层的72个样品中的植硅体,共鉴定出67998粒植硅体。选取ZZH剖面7个AMS14C年代数据及TR剖面11个AMS14C年代数据建立剖面年代序列。在可靠的AMS14C年代基础上,通过分析植硅体数据及组合特征,利用植硅体指数、有序聚类、主成分分析、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回归(WA-PLS)等方法重建了巴丹吉林沙漠自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特征及泥炭层形成的气候背景,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该区域气候在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上的变化及驱动机制,进而讨论植硅体反演的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化的可靠性。主要的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剖面和埋藏泥炭层的植硅体类型非常丰富,典型的植硅体类型有方型、长方型、棒型、帽型、齿型、尖型、鞍型等,同时剖面中发现了海绵骨针和硅藻。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沉积物和埋藏泥炭中的植硅体主要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含有少量木本植物植硅体。2.植硅体很好响应了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揭示了该区域在全新世早期和早中全新世气候较为湿润,在中全新世达到最湿润期,晚全新世气候呈现冷干的特征,与季风边缘区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重建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自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经历了转暖变湿(11~9.8 cal ka BP)、冷湿(9.8~7.8 cal ka BP)、暖湿(7.8~4.6 cal ka BP),转暖干(4.6~3.4 cal ka BP)、转冷干(3.4~2.1 cal ka BP)、冷干(2.1 cal ka BP至今)共6个气候环境演化阶段。反演的区域温度变化与65°N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基本一致,揭示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是驱动该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该区湖泊的演化与该区域的气候环境演变是基本同步的,湖泊水位的高低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3.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复原了该区域的数次气候冷干事件,分别为:9.2~9.4cal ka BP、8.2 cal ka BP、5 cal ka BP、4 cal ka BP、3 cal ka BP。这几次干冷事件与北大西洋冷事件的时间基本对应,表明该区域在东亚季风减弱阶段与北半球高纬度气候变化有关或存在遥相关。4.埋藏泥炭层可作为该区域全新世开始的标志,其形成时期的植硅体温暖指数较低,示冷型植硅体的含量较高,说明该时期气温相对较低,而剖面中海绵骨针和硅藻的浓度很高,指示出一种湿润的环境。重建的温度结果显示,泥炭形成时期的平均气温约为8.8℃,比现代沙漠腹地年平均气温(11.1℃)低2.3℃。因此,泥炭层是在温度较低,降水和地下水补给量较为充分的条件下,在低洼地处形成的。

朱瑞霞[5](2021)在《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记录的全新世古环境信息的可靠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纬度干旱沙漠地区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开展沙漠地区古环境演变工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环境响应差异。由于沙漠腹地古环境重建材料较难获得,现有的古环境重建结果尚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评估干旱沙漠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因此,发掘新的古环境重建材料,提高重建结果的可信度,有望推动地质记录相对匮乏的干旱沙漠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深入研究。腾格里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季风边缘,是中国北方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季风降水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全新世时期东亚夏季风时空变化的理想区域。在该区域分布的钙质根管因其蕴含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该地区全新世千年尺度古环境重建研究工作。由于钙质根管作为一种次生碳酸盐,其在形成后可能发生重结晶作用,从而影响古环境重建结果的可靠性。但迄今为止,关于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在形成后是否经历了重结晶作用并影响了古环境重建结果的可靠性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此外,不同子类的钙质根管(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其形成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影响了其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含量仍不清楚。并且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不同子类的重建结果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尚不明确。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钙质根管用于沙漠地区全新世古环境演变研究的可靠性。因此,本文以腾格里沙漠为研究区,选取腾格里沙漠的中东部,南部及西部共40个采样点,共计采集了127组钙质根管样品(包括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及具有部分碳酸岩沉淀层的钙质根管全样样品),通过对其进行岩相学分析、AMS14C测年、碳氧同位素测试和元素测定,探讨了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的重结晶特征及其对古环境重建结果可靠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子类钙质根管古环境重建结果的差异。主要发现如下:(1)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形成后其内侧碳酸盐沉淀层不受重结晶作用的影响,而外侧碎屑颗粒物层局部存在重结晶现象。根据重结晶出现的位置可将其分为四类即:碎屑颗粒物层未发生重结晶型,碎屑颗粒物层外侧重结晶型,碎屑颗粒物层内侧重结晶型和碎屑颗粒物层内外侧重结晶型。钙质根管外侧碎屑颗粒物层的重结晶主要受钙质根管形成后局地土壤水溶液的影响且同一采样点的重结晶类型不同。此外,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的重结晶特征并非个例,而在伴随着土壤水分季节性亏损显着的其他地区也广泛存在。(2)钙质根管中碎屑颗粒物层的重结晶作用会导致钙质根管全样样品和碎屑颗粒物层样品中的14C年代结果、δ13C和δ18O值发生改变。而未受重结晶作用影响的钙质根管的碳酸盐沉淀层是进行14C测年,碳、氧同位素测定的最佳材料。全样钙质根管和钙质根套样品中的Sr/Ca和Mg/Ca比值重建的古环境结果不受根管外侧碎屑颗粒物层重结晶作用的影响,可作为古有效湿度重建研究的重要材料。(3)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的元素组成一致但含量不同。绕根结核中的易迁移元素(Ca、Mg和Sr)以及营养元素(P)的含量高于其在钙质根套中的含量,而化学性质稳定的元素(Al、Si、Ti、Zr和Rb等)在钙质根套中的含量则高于其在绕根结核中的含量。这种子类样品元素组成一致但含量不同的特征主要受控于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两种子类的不同形成过程。钙质根套的Sr/Ca和Mg/Ca比值虽然略高于绕根结核中的Sr/Ca和Mg/Ca比值,但是在全新世千年尺度上两种子类样品的Sr/Ca和Mg/Ca比值变化趋势相同,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会对影响全新世千年尺度古有效湿度重建结果。因此,钙质根管不同子类样品的选取不会对腾格里沙漠全新世千年尺度古有效湿度的重建结果产生影响。(4)利用钙质根管中的Sr/Ca和Mg/Ca比值变化重建的腾格里沙漠全新世古有效湿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全新世时期古环境演化特征可分为早全新世时期(7 cal.ka BP之前)气候相对干旱,中全新世时期(7-4 cal.ka BP)气候相对最为湿润,晚全新世时期(4 cal.ka BP以后)气候逐渐呈现出干旱化趋势3个阶段,这一变化特征与腾格里沙漠腹地及周围毗邻地区其他指标记录的全新世古环境演化特征相一致。本研究明确了钙质根管的重结晶特征及其对古环境重建结果的影响,评估了不同钙质根管子类样品及外侧碎屑颗粒物层和内侧碳酸盐沉淀层之间的古环境重建结果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钙质根管是干旱沙漠地区新的古环境重建材料。

黄劭康[6](2020)在《孢粉和粒度指标指示的御道口地区8000年来的环境演化》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全球环境逐渐恶化,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研究迫在眉睫。全新世是人类生存的时期,研究全新世的古环境变化对现今人类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坝上地区作为北方典型的农牧过渡带,对于研究中国北部的全新世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以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地层孢粉为代用指标,以御道口剖面为研究对象,重建了坝上御道口地区全新世8000a B.P.以来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情况,并结合气候变化情况讨论了坝上地区古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将河北省承德坝上御道口地区8000年以来的全新世气候分为三部分:第Ⅰ部分(8000-6100a B.P.),此阶段坝上地区的气候较为温暖干燥,风沙活动较强,植被覆盖率较低,但整体环境比较稳定,2000年来没有较强烈的波动,可能是由于这样的环境导致人类开始发展农业。第Ⅱ部分(6100-1700a B.P.),此阶段时间跨度较长,总体气候较为湿润,根据粒度变化情况将其分为两个子阶段进行讨论:第一阶段(6100-3700a B.P.)是坝上地区8000年来最温暖湿润的阶段,估计此阶段坝上地区气候条件良好,植被生长情况好,风沙活动减弱,是农业文明发展的时期,根据考古学研究,此阶段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阶段。第二阶段(3700-1700a B.P.)虽然坝上地区整体气候仍比较湿润,但湿润程度不如第一阶段(6100-3700a B.P.),且在后期气候迅速向干旱发展。第Ⅲ部分(1700a B.P.至今)为坝上地区干旱期,风沙活动强,沉积物粒度明显变大,植被较差,且前期(1700-900a B.P.)干旱程度比后期(900a B.P.至今)更强,大量证据表明,此时间段内坝上地区游牧民族开始向南扩张。在此期间也存在气候转冷的时期,估计坝上地区4400a B.P.、3800-3500a B.P.、3000-2800a B.P.和1200a B.P.出现过四次气候突变事件。

昂韦韦[7](2020)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湖相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晚期气候事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南端,西邻浑善达克沙地,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过渡带的季风边缘区,对气候响应敏感,该区的湖相沉积是古气候和古环境的良好记录载体,是天然的数据库。本文以克什克腾旗经棚镇的清华沟门古湖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对该剖面进行采样及实测,运用光释光(OSL)法建立剖面年代框架,并在室内进行磁化率、色度和粒度实验,探讨古湖自晚更新世晚期形成至消亡所经历的环境演化及其记录的多次气候旋回事件。主要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踏勘,对清华沟门剖面进行细致的沉积学研究和采样,结合室内气候代用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该剖面厚29.70m:清华沟门剖面底部有约1.60m的河流相沉积物,之上28.10m为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的湖滨相沉积物。2.根据该剖面的沉积特征、粒度和色度分析结果,结合光释光年代数据建立剖面年代框架,该剖面记录了41.37-20.22 ka B.P.的气候演化史,即晚更新世晚期的MIS3向MIS2转变时期发生的气候事件。3.以剖面沉积特征、粒度和色度的综合分析结果为依托,结合剖面年代框架,将该剖面的气候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I:埋深29.70-25.00 m(1-23层),年代41.37-32.55 ka B.P.,该段为河流相沉积向湖滨相沉积过渡期,气候较为干冷,处于深海氧同位素MIS3b阶段;阶段II:埋深25.00-3.45 m(24-137层),年代32.55-22.13 ka B.P.,该段沉积为湖滨相沉积,气候条件复杂,风沙盛行;阶段III:埋深3.45-0 m(138-160层),年代22.13-20.22 ka B.P.,气候趋于干冷,这与MIS2阶段气候变干冷大背景相符合,表现为湖泊萎缩,直至消亡。4.剖面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共记录了7次气候变暖事件和3次气候变冷H事件。气候变暖事件分别与格陵兰冰芯GISP2及贵州七星洞石笋的暖事件相对应,时间分别为23.0 ka B.P.、27.2 ka B.P.、29.2 ka B.P.、32.6 ka B.P.、33.5 ka B.P.、34.6 ka B.P.、38.3 ka B.P.,H事件分别发生于24 ka B.P.(H2)、30.9 ka B.P.(H3)、39.5 ka B.P.(H4)。这反映了研究区以及北半球各区域广泛记录的气候不稳定性,揭示了MIS3向MIS2转变时期短时间尺度内频繁发生的气候颤动。

韩瑞[8](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地带的浑善达克沙地,是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区域,沙地边缘常出露风成砂与砂质古土壤互层沉积序列,内部兼有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地层,他们是过去气候变化和沙漠变迁的忠实记录者。本研究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对沙地南缘TB剖面(风成砂/古土壤/湖沼相沉积序列)和东北缘LMM剖面(古土壤/风成砂/弱成壤互层沉积)的野外考察、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选取粒度、磁化率和常量化学元素为气候代用指标,结合关键层位光释光(OSL)测年,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浑善达克沙地的气候变化过程。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粒度、磁化率和化学元素指标在TB剖面和LMM剖面上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情况基本一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育古土壤,受较强化学风化作用影响细颗粒组分含量增加,沉积物粒径较细,同时氧化环境有利于铁磁性矿物细化与富集故古土壤磁化率值较大,易溶元素淋溶迁移活跃,较稳定的Al2O3和Fe2O3含量相对较多;与之相反,冷干气候环境中风成砂堆积,沉积物粒径偏粗,还原条件下矿物磁性减弱,磁化率表现为低值,Al2O3和Fe2O3含量较少;在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期,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粗颗粒物质注入洼地,故湖沼相颗粒相对较粗,水下还原环境中磁化率减小,Al、Fe含量较古土壤相对减少。(2)风成砂、古土壤及湖沼相的互层沉积是东亚冬夏季风盛衰消长的表现,TB剖面揭示5.80±0.694.68±0.29 ka BP发育湖沼相地层,为降水丰富的湿润气候;4.68±0.291.49±0.11 ka BP发育古土壤和风成砂,夏季风强度逐渐减弱,冬季风势力增强,气候环境从温暖湿润转为寒冷干旱;1.49±0.11 ka BP至今,发育砂质古土壤,植被覆盖增加,流沙固定,气候环境相对暖湿,后期夏季风逐渐衰退,发育现代土壤及其上覆的半固定-半流动沙丘沙,气候向干旱化发展并渐趋现代状态。LMM剖面同样反映了气候的冷暖变化:>5.16±0.29 ka BP,系上下部强成壤而中部弱成壤,夏季风经历了强盛、有所衰弱、再次强盛的变化过程;5.16±0.293.35±0.21 ka BP,为2层风成砂与2层古土壤互层沉积,气候表现为2次冷干/暖湿交替变化;3.35±0.212.51±0.19 ka BP,同样发育2层风成砂和2层古土壤,显示分别存在2次冬季风强盛的寒冷干旱期和夏季风主导的温暖湿润期;2.51±0.19 ka BP至今,自下而上沉积物依次为风成砂、古土壤和现代土壤,气候经历了冷干、转为暖湿而后逐渐接近现代状态的变化过程。(3)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构建年代序列,浑善达克沙地早全新世多为风成砂沉积,至全新世中期逐渐过渡为古土壤,晚全新世风成砂占主体但伴有多层古土壤出现。这与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相同,早全新世(11.58.8 ka BP)气候相对不稳定,但整体表现为增温回暖;全新世中期(8.84.2 ka BP)普遍温暖湿润,生草成壤增强;晚全新世(4.2 ka BP以来)气候波动明显,渐趋干旱,这种变化过程与东亚冬、夏季风强弱密切相关,同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岱海盆地等区域相对一致,是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李想[9](2020)在《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末次冰期结束以来的现代间冰期全新世是距离现代最近的地质历史时期,全新世气候整体温暖,但也存在阶段性的气候波动,体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不稳定性。位于季风边缘区的毛乌素沙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沙地东南缘地层沉积序列丰富且保存完整,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的过程,是研究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并可为正确应对气候变化及预测未来气候提供历史相似型。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复杂,前人已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全新世气候的阶段划分及水热状况仍存在分歧。此外,毛乌素沙地风沙地貌发育、河流湖泊演化过程研究程度较为薄弱,地貌演化过程的重要外动力—气候与地貌演化之间的耦合过程尚不明朗。因此,本研究(1)以野外考察采样的地层剖面为依据,利用粒度、有机质、地球化学元素等代用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为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提供新的地质证据;(2)以地层沉积相的变化为依据,结合剖面测年结果,利用概率密度函数的分析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河湖相、泥炭层、风成砂、古土壤4种沉积地层进行概率密度统计,从而揭示全新世毛乌素沙地地貌演化过程;(3)结合东亚季风区其他古环境与气候记录,探讨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在野外考察中选取毛乌素沙地南缘贺家沟剖面(HJG)剖面湖沼相-风成砂-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采样,建立沉积序列年代框架,揭示了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经历了多次变化:13.5 ka前,风成砂堆积,风沙活动活跃,是冰后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13.510.4 ka发育湖沼相地层,为浅湖环境,气候较为暖湿;10.48.9 ka发育沼泽,水量减少,但气候仍较湿润;8.98.4 ka降水继续减少,风沙活动开始活跃,但仍能维持植被生长,气候向干冷转变;8.46.7 ka发育厚层风成砂,风沙活动活跃,气候表现为干冷;6.74.1 ka发育砂质古土壤层,植被覆盖增加,风化成壤作用加强,气候温暖湿润;4.1 ka以来又开始发育风成砂,气候再次转为干冷。剖面顶部次生黄土层堆积是后期流水作用的产物,代表了阶段性的降水增加,气候较为湿润。不同沉积序列中年代数据的概率密度统计分析表明毛乌素沙地全新世经历了三次气候地貌演化过程:全新世早期8.4 ka BP之前河湖相地层发育,区域降水较多,但此时风成砂堆积也有记录,反映了此时风沙活动活跃,是河湖地貌与风沙地貌共存的地貌景观。全新世中期8.44.2 ka BP,沙地南缘低洼河谷区河湖相地层继续发育,风成砂堆积减少,沙地东南缘沙漠/黄土边界带砂质古土壤层广泛发育,沙丘基本固定,期间虽存在短暂的风沙活动活跃期,但仍是以河流、湖泊为主的地貌景观。全新世晚期4.2 ka以来风成砂堆积数量增加,古土壤地层减少,风沙活动再次加强,风沙地貌再次发育。毛乌素沙地全新世经历的三次地貌演化过程,每次都是风成砂堆积与河流、湖泊发育之间的一次此消彼长的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化过程表现为:湖泊扩张,湖面上涨,河湖相沉积叠覆在风成砂层之上;相反,湖泊萎缩,湖面下降,风沙活动增强,使原来的湖泊沉积物变为风成砂堆积的物质来源,并覆盖在河湖相沉积层之上,循环往复。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地貌演化过程不是单向发展的,风沙地貌与河湖地貌间的演化是在风营力作用与湖泊(河、湖)营力作用相互消长下进行的,是气候变化主导的演化过程,揭示了整个地貌景观更迭的波动性。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及环境变迁与季风边缘区岱海、公海湖、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具有一致性,表明全新世我国季风边缘区气候环境变迁与轨道、亚轨道尺度变化引起的夏季太阳辐射变化密切相关,并通过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及区域降水变化起作用。东亚夏季风增强时,季风降水增多,植被覆盖增加,风沙活动减弱,河流、湖泊发育;东亚夏季风减弱时,降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植被退化,风沙活动增强,风沙地貌发育。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正是东亚季风强弱变化在我国季风边缘区的反馈。北大西洋冰筏冷事件“8.2事件”及“4.2事件”也对我国季风边缘区毛乌素沙地及其它区域的气候变化及环境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诚[10](2020)在《阿拉善沙漠风积砂重矿物组成及物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北方沙漠位于中纬度干旱区,作为北半球沙尘的主要源区,在地球表生作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确定风成沉积物来源对研究地球系统的沉积旋回是至关重要的。此外,风成沉积物是风沙地貌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其特征记录了沙漠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确定沙漠的物质来源对于沙漠化防治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阿拉善沙漠是中国北方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具有剧烈的风沙活动,是典型干旱区沙漠的代表,沙漠内部沉积环境和地貌类型极其复杂,沉积物类型多样。此外,阿拉善沙漠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基岩山地、戈壁和河湖相沉积物,同时,沉积物受到流水和风力两种搬运作用的双重影响。因此阿拉善沙漠的物源非常复杂,导致了其物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研究其风积砂的来源和传输过程,不仅可以为区域和全球土地沙漠化与风沙地貌的形成过程提供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土地沙漠化控制与防沙治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可以为地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提供新证据。本研究采集阿拉善沙漠风积砂、沙漠内部古湖相沉积物、沙漠外围戈壁与基岩风化碎屑样品以及沙漠周围河流沉积物样品共433个,通过鉴定重矿物类型、统计重矿物特征指数并结合风向数据与区域地质背景,对阿拉善沙漠风积砂的物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阿拉善沙漠风积砂样品的重矿物类型主要有不透明矿物、石榴石、角闪石、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白钛石、磷灰石、辉石、绿帘石、榍石和独居石。不同的沙漠以及同一沙漠不同的位置重矿物的相对含量不同。稳定重矿物相对含量整体上从沙漠外围向腹地逐渐增加,弱稳定性重矿物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但是不同的沙漠其空间变化存在差异。并且风积砂的重矿物组成与沙漠周围基岩、沙漠外围荒漠、河湖相沉积物的重矿物组成具有很强的相似性。(2)ZTR指数(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与稳定系数在不同的沙漠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巴丹吉林沙漠风积砂的稳定系数与ZTR指数的空间变率相对较小,整体上呈现出从沙漠西北向沙漠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在沙漠西南部与沙漠南部靠近基岩及沙漠北部靠近戈壁的沙漠区域,稳定系数均具减小的趋势。腾格里沙漠风积砂稳定系数和ZTR指数的空间变率很小,呈现出从沙漠西北向沙漠东南逐渐增加的特点,沙漠西南部的稳定系数和ZTR指数比沙漠东北部的大,在沙漠东部靠近贺兰山与沙漠南部荒漠的地方,二者呈现出低值区。乌兰布和沙漠风积砂的ZTR指数与稳定系数从沙漠周边向沙漠腹地逐渐增大,但不同区域的空间变率存在差异。(3)阿拉善沙漠风积砂的GZi指数(石榴石-锆石比值)都很高,巴丹吉林沙漠风积砂与腾格里沙漠风积砂的GZi指数在沙漠范围内变化不大,但是乌兰布和沙漠风积砂的GZi指数由西北部和西部向东部逐渐减小和局部高值的分布特征。三个沙漠风积砂的ATi指数(磷灰石-锆石比值)都在沙漠边缘增大,沙漠腹地减小,表明沙漠边缘风积砂的风化程度较低,越深入腹地,风积砂风化程度越高。通过对上述结果系统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阿拉善沙漠丰富的重矿物组成表明风积砂的物源不唯一。巴丹吉林沙漠风积砂的物源主要包括西部与西北方向的基岩、荒漠和河湖相沉积物,东南部基岩贡献较小;腾格里沙漠的风积砂主要来源于西部-北部-东北沿线的基岩与荒漠、巴丹吉林沙漠的流沙以及沙漠内部的古湖相沉积物,而南部的荒漠则对风积砂贡献微弱;乌兰布和沙漠的风积砂主要来源于沙漠西部与西北的基岩和荒漠及沙漠内部的古湖相沉积物,东部黄河河相沉积和南部贺兰山基岩对其贡献较小。(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沙漠周围的基岩和河湖相沉积物、沙漠外围的荒漠、沙漠内部的古湖相沉积物都是风积砂的重要物源,但是上述源区分布在沙漠不同的位置,使不同的物源对风积砂的贡献存在差异。(3)阿拉善沙漠风积砂特征指数的分布表明,三个沙漠风积砂受到的搬运距离均相对较短,物源主要以近源物质为主。此外,风积砂物源除了具有来自沙漠周围近距离荒漠和基岩等物源外,还有可能富含石榴石母岩的共同的源区。

二、距今42~18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距今42~18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5.1.1 南西段
        5.1.2 中段
        5.1.3 北东段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7.1.1 33-10 Ma
        7.1.2 10-5 Ma
        7.1.3 5 Ma-现在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7.2.1 地形地貌方面
        7.2.2 气候环境方面
        7.2.3 物质来源方面
        7.2.4 水源补给方面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8.2 研究亮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
        1.2.2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风成沉积
        1.2.3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水文
        2.1.2 植被土壤
        2.1.3 地质地貌
    2.2 地层剖面特征
    2.3 实验方法
        2.3.1 粒度
        2.3.2 化学元素
        2.3.3 有机碳
        2.3.4 光释光年代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记录
    3.1 LT剖面粒度特征
        3.1.1 粒度的指示意义
        3.1.2 剖面粒度组成
        3.1.3 剖面粒度参数
    3.2 LT剖面化学元素特征
        3.2.1 化学元素的指示意义
        3.2.2 剖面常量元素特征
        3.2.3 剖面常量元素比值特征
        3.2.4 剖面微量元素特征
    3.3 LT剖面有机碳特征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湖泊沉积变化
    4.1 沉积环境分析
    4.2 区域湖泊沉积
    4.3 影响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位置与交通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区域构造特征
    2.4 区域地层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序列
    3.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3.2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沉积序列及时代
    3.3 晚更新世以来马兰黄土及时代
    3.4 全新世沉积层及时代
    3.5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综合地层序列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及构造意义
    4.1 岩相古地理重建
    4.2 构造意义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背景
    5.1 古气候指标综合分析
    5.2 晚更新世以来清水河盆地古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5.3 构造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巴丹吉林沙漠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1.2.2 泥炭地研究现状
        1.2.3 植硅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特征
        2.1.3 气候水文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2 样品采集及岩性描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植硅体提取方法
    3.2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年代框架的构建
        4.1.1 ZZH剖面年代序列
        4.1.2 TR剖面年代序列
    4.2 巴丹吉林沙漠ZZH剖面记录的全新世以来的植硅体组合特征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及环境指示意义
        4.2.2 植硅体主成分分析
        4.2.3 植硅体组合特征
    4.3 巴丹吉林沙漠泥炭层植硅体组合特征
        4.3.1 植硅体形态及分类
        4.3.2 植硅体组合特征
第五章 植硅体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
    5.1 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变
        5.1.1 千年尺度的环境演变特征
        5.1.2 区域对比讨论
    5.2 典型气候事件的记录
    5.3 季风边缘区环境演变驱动机制及可靠性
第六章 植硅体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成炭期的环境演化
    6.1 植硅体古温度定量重建
        6.1.1 重建方法
        6.1.2 重建结果
    6.2 成炭期形成的气候背景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记录的全新世古环境信息的可靠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钙质根管是否存在重结晶现象目前仍存争议
        1.2.2 钙质根管子类样品的选择是否影响古环境重建结果尚不清楚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岩相学分析
        3.2.2 AMS~(14)C 年代测定
        3.2.3 碳氧同位素测试
        3.2.4 元素测定
        3.2.5 统计分析
第四章 钙质根管的重结晶特征及其对古环境重建的影响
    4.1 钙质根管重结晶特征及类型
    4.2 钙质根管重结晶的水分来源
    4.3 钙质根管重结晶特征的影响因素
    4.4 区域对比
    4.5 钙质根管的指标可靠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的元素含量变化及其对古环境重建的影响
    5.1 AMS~(14)C年代结果
    5.2 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元素组成和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3 钙质根套和绕根结核中Sr/Ca和 Mg/Ca比值变化
    5.4 古环境指示意义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孢粉和粒度指标指示的御道口地区8000年来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全新世古环境演化研究进展
    1.2 坝上及其周边地区全新世古环境研究概况
        1.2.1 周边地区全新世环境研究概况
        1.2.2 坝上地区全新世环境研究概况
    1.3 粒度和孢粉指标研究进展
        1.3.1 粒度研究进展
        1.3.2 孢粉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6 实际工作量
二、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质构造
        2.2.3 水文条件与气候条件
        2.2.4 土壤与植物
        2.2.5 人文与历史
三、实验方法及操作
    3.1 粒度实验操作过程
    3.2 孢粉实验操作过程
    3.3 年代测定
四、粒度数据结果及其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4.1 YDK剖面粒度数据结果
    4.2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4.3 环境重建
五、孢粉数据及其反映的古环境变化
    5.1 孢粉数据结果
    5.2 孢粉指标的指示意义
    5.3 环境重建
六、讨论
    6.1 YDK剖面数据与该区域其他记录对比情况
    6.2 气候事件
    6.3 古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
七、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7)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湖相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晚期气候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位置与交通
        2.1.2 地形与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地质构造
        2.2.3 区域地质演化史
第三章 清华沟门湖相剖面沉积特征与年代框架
    3.1 清华沟门湖相剖面沉积特征
        3.1.1 剖面描述
        3.1.2 剖面沉积学特征
        3.1.3 特殊层位描述
    3.2 清华沟门湖相剖面年代框架
        3.2.1 光释光测年原理
        3.2.2 样品采集
        3.2.3 年代测试及结果
        3.2.4 年代-埋深模型建立
第四章 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4.1 粒度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4.2 粒度结果分析
        4.2.1 粒度频率曲线
        4.2.2 粒度变化曲线
        4.2.3 粒度数据的端元模拟
第五章 沉积物色度分析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5.1 色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5.2 清华沟门剖面色度分析
第六章 季风边缘区MIS3 阶段气候与环境变迁
    6.1 MIS3向MIS2 转变时期的气候演化
    6.2 MIS3向MIS2 转变时期记录的气候事件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与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与植被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3.2 地层沉积特征
        3.2.1 TB剖面
        3.2.2 LMM剖面
    3.3 室内实验
第四章 气候变化的地质证据
    4.1 光释光测年
        4.1.1 测年方法
        4.1.2 测年结果
    4.2 气候代用指标的提取
        4.2.1 气候代用指标的意义
        4.2.2 室内实验测试
    4.3 TB剖面
        4.3.1 粒度特征
        4.3.2 磁化率特征
        4.3.3 化学元素特征
    4.4 LMM剖面
        4.4.1 磁化率特征
        4.4.2 化学元素特征
第五章 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
    5.1 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5.1.1 TB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5.1.2 LMM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5.2 全新世年代序列的建立
    5.3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
        1.2.2 中国沙漠气候变化研究
        1.2.3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研究
        1.2.4 毛乌素沙地气候地貌演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质与地貌
        2.1.2 气候与水文
        2.1.3 土壤与植被
    2.2 数据来源与实验方法
        2.2.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2.2.2 室内测试与实验步骤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过程
    3.1 贺家沟(HJG)剖面气候代用指标记录
        3.1.1 剖面描述
        3.1.2 粒级组分特征
        3.1.3 有机质变化特征
        3.1.4 常量化学元素特征
    3.2 贺家沟(HJG)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3.3 其他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地貌演化阶段性
    4.1 地貌演化的地质剖面证据
    4.2 地貌演化年龄的概率密度统计
    4.3 气候—地貌演化的阶段性
第五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的驱动机制
    5.1 驱动机制分析
    5.2 “8.2”冷事件
    5.3 “4.2”冷事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初步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阿拉善沙漠风积砂重矿物组成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成沉积物物源的研究现状
        1.2.2 重矿物分析方法在物源研究的运用
        1.2.3 阿拉善沙漠物源争议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水文
    2.4 土壤植被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方法
第四章 重矿物含量特征
    4.1 重矿物组成及其相对含量
        4.1.1 风积砂的重矿物组成及含量
        4.1.2 基岩的重矿物组成及含量
        4.1.3 河湖相沉积物的重矿物组成及含量
        4.1.4 沙漠外围荒漠的重矿物组成及含量
    4.2 重矿物特征指数
        4.2.1 巴丹吉林沙漠及周围沉积物重矿物特征指数
        4.2.2 腾格里沙漠及周围沉积物重矿物特征指数
        4.2.3 乌兰布和沙漠及周围沉积物重矿物特征指数
第五章 风积砂物源
    5.1 代用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
    5.2 巴丹吉林沙漠风积砂的物源
    5.3 腾格里沙漠风积砂的物源
    5.4 乌兰布和沙漠风积砂的物源
    5.5 不同沙漠风积砂物源的对比
    5.6 黄土高原与阿拉善沙漠风积砂的联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距今42~18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2]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D]. 刘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3]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D]. 马兆颖.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4]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沉积与泥炭层植硅体记录的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D]. 何青华. 兰州大学, 2021(09)
  • [5]腾格里沙漠钙质根管记录的全新世古环境信息的可靠性[D]. 朱瑞霞. 兰州大学, 2021
  • [6]孢粉和粒度指标指示的御道口地区8000年来的环境演化[D]. 黄劭康.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7]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湖相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晚期气候事件[D]. 昂韦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8]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D]. 韩瑞. 山西大学, 2020
  • [9]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地貌演化初步研究[D]. 李想. 山西大学, 2020
  • [10]阿拉善沙漠风积砂重矿物组成及物源分析[D]. 张诚. 兰州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42至18 ka腾格里沙漠的古湖泊和古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