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原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和特征

义原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和特征

一、义位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及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琦[1](2020)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 ——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文中认为《国语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两部语文词典在我国辞书史上均占据重要地位,是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重要节点,两者因其内在的联系成为整个现代汉语词典外部谱系中的一个分支;《现汉》因其适时、不间断的修订,形成了以其各个版本构成的《现汉》内部谱系。从词典学的角度来看,词典考古研究基于词典对比方法,能够通过对比同一组研究对象在同一谱系不同词典中的收词立目、义项设置以及释义情况探究词典的编纂原则与方法在词典谱系中的发展。从词汇学的角度来看,词典作为规范性的语言材料,能够记录词语在编纂之时的基本面貌,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也能够体现词汇的意义、用法等在时代变迁中发生的变化。论文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以《国语》、《现汉》试印本、《现汉》第一版、《现汉》第五版和《现汉》第七版五本词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现代汉语词典的收词原则、立目原则、义项设置原则、释义原则以及双音节兼类动词本体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也对《国语》和《现汉》在百年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探究。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界定、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收词立目的词典考古。文章在这一部分首先对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外部谱系以及《现汉》内部谱系中的收录情况进行了定量统计,探究了收词原则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其次,文章对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外部谱系和《现汉》内部谱系中的立目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对现代汉语词典立目原则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说明。第三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义项设置的词典考古。文章在这一部分从义项数目和义项词性两个角度对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外部谱系和《现汉》内部谱系中的义项设置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探究了义项设置原则以及双音节兼类动词本体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和发展。第四部分,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的词典考古。文章在这一部分从释义的构成、释义的组织形式、释义的表达特点三个方面对“《国语》—《现汉》”外部谱系和《现汉》内部谱系中双音节兼类动词的释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释义因子、释义方式和释义风格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和发展。第五部分,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在这一部分,文章从外部谱系和内部谱系两个方面说明了词典的收词原则、立目原则、义项设置原则以及释义原则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演变与发展,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论文未来进一步提升的方向。文章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能够为现代汉语词典完整谱系的构建以及词典的编纂和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从五本词典中提取的语料也能够为兼类动词本体的词汇研究提供相应的材料。

孙启蒙[2](2020)在《“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历时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对象是“获、取、授、予、与”五字所表示取予范畴义的历时演化情况。其中,“获、取、授、予、与”五字语言单位上包括词和语素两个层级。取予范畴义下分为获取和给予两个次位意义范畴。本文从义位的意义结构视角对“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历时演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主旨是,揭示“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演化的基本过程和规律。研究思路是,先概括“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历时演化的基本过程,然后归纳出其演化规律。基本过程部分,以“获、取、授、予、与”五字为统帅,分上古、中古、近代三个历史时期次序展开。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述评取予意义范畴和词语意义结构的研究现状,阐释本文的研究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列举本文历时研究所采用的材料。第二、三、四章,依次描写上古、中古和近代“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意义结构。每章以“获、取、授、予、与”五字为统帅,分词位和语素两条线索展开描写,先概括各字的取予类义位,接着对其取予类义位进行列举,然后以表格形式呈现每个相关义位意义结构的分布状况,最后归纳各时期“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的特征和整体态势。第五章,总结“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演化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各时期“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二,“获、取、授、予、与”五字从古至今语素化的程度不断提高。第三,各字所表示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的演化轨迹基本上是从“连整性结构”与“分立式结构”并存逐步趋向“全分立式结构”。具体演化过程如下:“获”: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近代时期(全分立式结构)。从上古到近代,“获”字所表取予范畴义的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不断降低,其意义结构逐渐发展为全分立式结构。“取”: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近代时期(全分立式结构)。从上古到近代,“取”字所表取予范畴义的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不断降低,其意义结构逐渐发展为全分立式结构。“授”: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近代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从上古到中古,“授”字所表取予范畴义的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在近代又有所提升,其意义结构一直为“连整性结构”与“分立式结构”并存。“予”: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全分立式结构)→近代时期(全分立式结构)。从上古到中古,“予”字所表取予范畴义的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不断降低,其意义结构在中古时期已发展为全分立式结构。“与”:上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中古时期(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分立式结构使用频率)→近代时期(全分立式结构)。从上古到近代,“与”字所表取予范畴义的连整性结构使用频率不断降低,其意义结构逐渐发展为全分立式结构。基于“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历时演化过程和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取予范畴诸字所表示取予范畴义的意义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由“连整性结构”与“分立式结构”并存至“全分立式结构”演化的发展态势。结合义位意义结构有无、多少等方面动态变化所反映情况分析,大致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取予范畴诸字所表示的取予范畴义总体上反映出由“连整性结构”至“分立式结构”发展的基本规律。

张洁[3](2020)在《《新序》反义词研究》文中指出刘向所撰《新序》是“采传记行事”而成的一部“谏书”。目前,关于《新序》的研究多从版本校勘、成书性质、文本内容、取材来源、文学价值、思想价值等角度切入研究成果显着,但从语言词汇角度仅从复音词、介词、副词、单音节谓语动词切入进行了研究,在该方向仍有较大研究空间。通过检索,以语言学视角研究刘向《新序》仅有4篇硕士论文和一篇期刊文章,在反义词的关注上可以说是空白的。缘此,本文选取以刘向《新序》反义词为研究课题,对书中反义词进行封闭穷尽性的统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详细考察分析,进而从分类、存在方式、义位对应关系、语用角度上展示出《新序》反义词的全貌、语义关系及其特点作用等,愿求对古代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料。本论文就《新序》反义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相关研究。绪论部分。简介刘向《新序》及语料价值,概述《新序》研究现状及古汉语反义词研究现状,并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描写与解释结合的研究方法,穷尽式的统计归纳出该书反义词词组,着重对《新序》反义词的判定标准和原则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从词性、反义逻辑关系、内容角度详细描写了《新序》反义词的分类,并从反义连文、反义对文、标签式反义词、语境反义词几方面论述《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第三部分从语义上从义位对应关系的角度切入,用四种类型概括了《新序》中反义词,分别为双边单义、双边多义、多边单义、多边多义。第四部分从语用上分析总结《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得出《新序》反义词数量上丰富繁多,其中单音词反义词的数量远超双音节反义词,在《新序》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反义词出现使用的频率次数较高,一直为后世沿袭至今;反义词在词性分布、义位对应关系、音节分布上不平衡性明显;比较稳定,多为语言反义词;言语反义词占一定比例。其次,主要从构词、表意、修辞与辨析词义几方面来论述《新序》反义词作用。结语部分。

丁艳[4](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许慧慧[5](2020)在《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常搭配是对语言的变异使用,是通过突破语义常规和逻辑常理而获得积极语用效果的一类特殊搭配现象。本文将定中式超常搭配作为研究对象,在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进行语义结构分析和语用规律探究,并以语义—语用界面理论为指导,尝试从界面视角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新的解读。首先,依照《词汇义类标记集》、《句法语义范畴标记集》等前人构建的标注系统,对筛选出的387例定中式超常搭配语料进行新的分类和标注,在新的分类体系下,对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具体操作时,分别从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不仅关注语义内容也关注超常搭配的形式规则,既描写了超常搭配内部组成成分的语义特征又描写了整体组合模式。基于修饰语语义类型将超常搭配构式分为情状类、评价类、度量类和属性类4类,根据搭配项的语义组合特点对387条语料进行分类描写和归纳,最终得到定中超常搭配的25种抽象组合关系。其次,从超常搭配变异的角度,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语料进行分析,将其归纳为矛盾类、重叠类、偏正类、浸染类和夸巧类5大类具体的超常模式,并分别对其展开描写和分析,由此得到超常搭配语义间相互制约的特点和规律。最后,从语用视角对定中式超常搭配与会话合作原则的关联进行探讨,认为无论是对合作原则的遵守还是偏离,实质上都是说写者为达到某种积极语用效果而使用的语用策略。基于说写者的主体性原则,对超常搭配生成动因及其生成的心理基础进行探究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生成是以说写者情感宣泄的需要和追求新异的刺激为源动力,在情感情绪、联想想象、感知觉体验和现实情境激发等心理因素联动作用下产生的新异创造。也因此获得了积极审美体验和情感互动的语用效果。就此站在语义—语用的界面角度上,尝试对定中式超常搭配进行分析,从语义识解和语用识解两个方面探究语义与语用之间的关联机制。经分析得出人类的认知是维系语义与语用关联和实现二者互动的重要纽带。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对语义—语用界面的探讨较为粗浅,这些问题需要后续学者加强关注并加以完善和充实。

郭佳兴[6](2020)在《汉语褒贬陪义及其辞书标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语义褒贬的研究一直有较高的关注度,整体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随着我们对语义研究的层层深入,原有的研究理论和成果难以完全解释语义褒贬在词汇层面呈现出来的特殊性,词义褒贬问题仍然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价值。词义的褒贬究竟该如何界定,词的基本意义之外的褒贬语义特征该用何术语指称,是否有其独特的组合特征和演变路径,以何种方式呈现在辞书当中,词的两种语义褒贬现象之间有无特殊的关联,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有利于语义学研究的深入,同时对辞书编纂、二语教学、汉外翻译等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涉及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在组合和聚合的整体坐标上研究词义,在处理具体的问题时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静态描写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分类统计与对比分析相结合,在对语言充分静态描写的基础上辅之以形式化手段,借助辞书及语料库,首先将研究对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和定称——褒贬陪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即本体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具体如下:正文的第一至三章主要是褒贬陪义的本体性研究。由于褒贬陪义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往在教学或研究中往往以“约定俗成”之名而一笔带过,较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的探究。本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带有褒贬陪义的词为语料,在对语料进行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褒贬陪义重新进行界定、分类,并对其存在的形态和标记进行分类描写,探索褒贬陪义的性质,并对其独特的层次性进行了专题式探究。在聚合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褒贬陪义进行组合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对褒贬陪义的组合研究区分义位的外部组合及内部组合,从义位和义丛两个层面综合分析其组合特征,语义分析和语法分析相结合。以上涉及到的各层面的问题均为褒贬陪义的共时性研究,主要考察褒贬陪义在现代汉语中的特征,在现代词汇语义学中,词汇的研究纵横两项综合比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只有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才能看到词汇的全貌。在对褒贬陪义的本体性研究中,对褒贬陪义的历时性演变的考察是另一个重点,借助语料库和辞书,基于功能主义从认知的角度重点讨论了褒贬陪义演变的路径、原因等问题,发现了褒贬陪义单向式和回环式独特的演变路径,并从语言和非语言角度分析了褒贬陪义演变的动因。正文的第四至五章是对褒贬陪义的应用性研究。辞书编纂既是语言学理论的创新也是应用,本研究中除对褒贬陪义的本体性研究外,还考察了褒贬陪义的辞书标注情况,结合语言实际,重点考察了普通语文词典和外向型学习词典对褒贬陪义词的收词、标注及配例的情况,第四章主要涉及普通语文性词典,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现汉》进行了短期的梳理,对比了第5至7版的标注情况,对辞书中的标注特征及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并给出了合理化的修改意见。第五章主要考察了《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对褒贬陪义的标注情况,作为外向型学习词典的代表,两部词典在标注的数量、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汲取两部词典各自呈现出来的特点,提出了外向型学习词典对褒贬陪义的标注建议。

贺胜[7](2017)在《现代汉语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各国学者都十分重视自然语言处理的知识资源的建设,建立了许多带各种标注信息的语料库,以适应更为深入的语言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需要。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汉语标注资源急需的是句子级的资源,需要一种可以描述出句子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深度语义信息的标注语料库。因此,探求半自动、甚至自动地建设大规模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的策略、模型、技术及方法显得极为迫切。语义分析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最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问题。如何实现有效、深入、自动的句子语义分析,一直是国内外从事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者们所关注的重要目标。目前,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语义研究主要集中在浅层语义分析。浅层分析虽然降低了语义分析的难度,但是只解决了动核和语义角色的配置问题,对于情态成分以及名核结构所承担角色的内部语义关系并未进行标注,因此还不是句子语义结构的完整揭示。在我们的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中,主是是针对九年制中小学语文课本语料进行语义词类和句法语义范畴标注。语义词类指词汇的所属义类。句法语义范畴指语块所对应的语义范畴信息,包括核心范畴、修饰限定范畴、情态范畴等。目前,国内外语义词典中的语义分类体系更多的都是基于自然科学或常识,与这些基于常识的各种语义分类相比,我们研制的语义词类其突出特点是语义分类取决于句法语义分析的需要,可以解决一些仅靠句法分析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成了一套面向计算机语言处理的独特的标注体系,对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法语义自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指导思想,我们在语义角色标注方法中,使用了一种与传统方法不同的处理策略,我们称之为基于语义词类和语义句型框架的语义角色标注方法,这一方法将汉语语义角色标注从节点的分类问题转化为序列标注问题,由于避开了传统的句法分析环节,使得语义角色标注摆脱了对句法分析的依赖,从而避开了汉语句法分析器造成的时间和性能限制。经测试,新的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大大节省了分析的时间,有利于实际应用。本文围绕现代汉语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技术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需要,研制开发了语义词类词典制作工具、语义词类自动标注工具、语义词类检索统计工具、句法语义范畴检索统计工具、语义词类与句法语义范畴对应关系检索统计工具、句型抽取统计工具、句模抽取统计工具、句法语义范畴辅助标注工具等应用软件,为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2、收集、制作了 4万多条的语义词类词典,标注了词性、词类和频率等信息,为语义词类的自动标注提供了语言知识支持。3、针对语义词类的自动标注,设计了基于隐马模型的标注算法,结合基于动态规划的Viterbi算法,在训练语料规模偏小、数据稀疏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封闭测试正确率94.3%,开放测试正确率89.1%的效果。4、针对语义词类标注中的未登录词问题,提出了基于知网概念定义的未登陆词处理方案。经研究发现,语义词类系统和知网概念存在的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指称类-实体类、陈述类-事件类两个方面,并据此制定了相应处理规则。5、针对句法语义范畴中的语义角色标注,在总结比较现有主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语义词类和语义句型框架的语义角色标注算法,采用IOB策略,利用CRF模型,结合优化的特征参数,取得了分类精度超过91.8%,系统F值达78%的较好成绩。6、基于已标注的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通过开发相关工具软件,建立了语义词类与句法语义范畴对应关系知识库、语义句型框架库、语义句模知识库,为后续的句法语义研究和应用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基于语义词类自动标注和句法语义范畴中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从实践上验证了语义语法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语义语法学理论与方法,为实现汉语句子深层语义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基于语义分析的应用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支撑。

胡婷[8](2016)在《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研究》文中提出词典释义是词典编纂的重中之重,其中释义内容是词典编纂释义的关键。目前性质形容词研究基本停留在传统释义阶段,更多地侧重于释义方式的研究,而真正对其释义内容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存在的弊端,在吸收现代语义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从义位微观分析的角度对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研究。所以本文以性质形容词义位为封闭域,运用词汇语义学理论分析性质形容词义位的微观结构,并对其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总结出汉语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的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尝试解决性质形容词释义不精确、不合理问题,以更好地完善性质形容词的释义方式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本文主要由五章组成,其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介绍性质形容词和语义因子释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理论、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研究基本思路。第二章为性质形容词义位系统的确立。主要是介绍了性质形容词义位如何选取和确立的过程。基于选取性质形容词义位的全面性,本章在充分运用义位分析理论以及目前各家对义位界定的观点基础上给出本文性质形容词义位概念的标准,在义位界定基础上确定义位样本来源,最终确定抽取语义因子的义位系统。第三章为性质形容词语义因子的分析。主要是对性质形容词语义因子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在分析传统释义方式弊端的基础上指出性质形容词语义因子研究的必要性,在对义位深入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指出语义因子在词语释义中的作用以及目前性质形容词语义因子释义中的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基于语义场的性质形容词语义因子分布优化模式的分析。主要是在利用同场同模式原则对所抽取的性质形容词划分语义场的基础上,制定出性质形容词语义场语义因子分布表,这为以后词典编纂提供了参考价值。第五章为结语。本章是从整体上对本文的概括和总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和以后研究可扩展的空间。本文的创新之处:目前对性质形容词释义的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释义形式的宏观方面,还没有真正深入释义内部的微观研究。本文对性质形容词的义位语义因子研究不同于以往对性质形容词释义形式上的研究,是运用语义学理论深入到意义内部对义位微观结构的研究。通过对抽样选取义位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我们得出22种语义因子,这不仅可以为性质形容词释义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价值,也为以后词语释义研究提供了新角度。

宋培杰[9](2014)在《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文中认为汉语中经常通过名词或名词性词素的复合来表达一个新概念,名-名复合词就是这种构词方式的最直接产物。本文在前贤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现代汉语中名-名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语义类型、词法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展示了认知语义学在研究名名复合方面的巨大优势。全文共分8章,首尾两章为绪论和结语,其他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2章主要分析了名-名复合词的三种语法结构类型:正偏式、偏正式、并列式。正偏式名-名复合词在汉语中自古就有,只不过它的能产性相对较低,所以数量并不多。研究显示,与偏正式名-名复合词中偏词素的限制作用不同,正偏式名-名复合词中偏词素的分类性较弱,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描写性,所以前正后偏这一词素排序也有功能方面的原因。偏正式名-名复合词在现代汉语复合词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具有其他构词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能产性。并列式名-名复合词根据两个名词性词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分为同义并列类、反义并列类、类义并列类。第3章主要分析了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从框架语义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名-名复合词的两个名词性词素是与一定事件相联系的语义框架中的要素在语言表层的投射,因此,描写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实际上就是描写该事件中动词及其所联系的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本文利用述谓理论,将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形式化地表示为7种单构式和13种复构式。第4章主要分析了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类型。结合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成词途径,可以将其分为强化型和分化型两类。强化型名-名复合词是为实现同义双音代换,在单音节名词上添加具有强化作用的词素构成的,因此该类复合词的理性意义与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完全等同;分化型名-名复合词是为表示人们次范畴化的认知结果,在单音节名词上添加具有分化作用的词素构成的,所以该类复合词的理性意义与正词素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有上下位关系。第5章主要分析了领属性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词法模式是具有一定规则性和能产性的词素配列模式,是词法形式和词法意义的结合体。研究词法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寻找词法形式所对应的词法意义,从而为复合词的词义理解提供一定帮助。领属性名-名复合词词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人对物的领有、人对人际关系的领有、整体部分等三种原型领属关系展开。研究表明,人对物的领有关系在名-名复合词中表现为“领有物+领有者”或“领有者+领有物”,人对人际关系的领有在名-名复合词中主要表现为对人姻亲关系的领有,整体部分关系在名-名复合词中表现为“整体+部分”或“部分+整体”。另外,属性领属作为一种不大典型的领属关系,它表示事物或事件具有的某种属性,在名-名复合词中表现为“属性主体+属性”。第6章主要分析了非领属性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非领属性名-名复合词根据概念合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关系连接型和属性映射型两类,它们分别对应了“场景构建”和“结构对位”两种独立的认知机制。对关系连接型名-名复合词词法模式的研究,我们借助于了“语义参数”这个概念,语义参数是对正词素进行次范畴化的提示特征或依据,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词义,因为相同的语义参数总是意味着相同的词义理解模式。属性映射型名-名复合词的理解策略是喻体词素发挥隐喻描述功能,将其所指对象某方面的特征投射到本体词素的所指对象上,它常见的语义组合方式可概括为5种:位置+事物、颜色+事物、形状+事物、形态+事物(或“事物+形态”)、内在属性+事物(或“事物+内在属性”)。第7章主要分析了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字序问题。相对于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组合规律研究,它的词素排序更能体现词素组合成词的规律,因为它是其他复合词构词研究中所没有的全新内容。研究表明,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字序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了声调的平仄、声母的清浊、文化规约、意义等因素的制约。

孙敏庆[10](2014)在《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感知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感知问题日趋成为研究焦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都对人类感知行为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语言学视域下关于感知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就是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类感知词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些词汇的语义语法特点及其背后隐藏着的人类对感知情景的认知方式。表达感知行为的动词,是感知词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语义结构是整个感知事件的凝结。俄语感知动词数量众多、语义丰富、句法多样,本文以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语言学界在构词学、词汇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思想及观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兼顾语言的静态层面与动态层面,以典型感知动词分析为主,辅以非典型感知动词的考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呈现该主题类别动词在构词、语义、句法层面的语言特征。研究并不局限于客观、全面的描写,更加注重给予各类语言现象合理阐释。具体分析如下:1)重点考察了感知动词的类属关系,揭示了该系统特有的等级特征、原型特征及聚合特征。2)通过对典型感知动词的构词词族进行分析,揭示感知动词构词规律,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挖掘俄语感知动词的构词语义机制。3)将义素分析理论、词义参数理论、认知语义理论有机结合,从微观语义结构到义位组合,再到深层认知理据逐级考察,实现对感知动词衍生机制的多向位阐释。4)在配价理论框架下,对感知动词语义向句法层面的投射情况进行考察,同时依托俄语国家语料库对感知动词的动态使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挖掘其潜在规律,借助图形-背景理论对各类感知动词句法构造的象似性进行阐释。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对感知动词的全方位研究,既是感知动词特征规律的揭示过程,同时也是对相关理论的一种有效应用、验证、补充与完善的过程。研究成果对其他子类动词的专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义位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及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义位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 ——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词典版本的选择
        (二)封闭域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封闭域研究对象的提取
        (四)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词典考古研究综述
        (二)《现汉》的词典对比研究
        (三)《现汉》中兼类动词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收词立目的词典考古
    一、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收词原则的词典考古
        (一)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中的收录情况
        (二)收词原则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
    二、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立目情况的词典考古
        (一)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中的立目情况
        (二)立目原则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义项设置的词典考古
    一、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义项数目的词典考古
        (一)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中的义项数目
        (二)义项设置原则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
    二、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义项词性的词典考古
        (一)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中的义项词性
        (二)双音节兼类动词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的词典考古
    一、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因子的词典考古
        (一)双音节兼类动词在《国语》《现汉》中的释义因子
        (二)释义因子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
    二、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方式的词典考古
        (一)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方式的划分及其定量统计
        (二)释义方式在现代汉语词典谱系中的变化发展
    三、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风格的词典考古
        (一)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长度的词典考古
        (二)现代汉语词典双音节兼类动词释义难度的词典考古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
    一、研究总结
        (一)现代汉语词典外部谱系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
        (二)现代汉语词典内部谱系的词典考古研究结论
    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历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一、关于取予意义范畴的研究
        二、关于词语意义结构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基本思路
        二、具体操作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材料
第二章 上古“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意义结构
    第一节 上古“获”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上古“获”字获取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上古文献中“获”字获取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二节 上古“取”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上古“取”字获取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上古文献中“取”字获取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三节 上古“授”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上古“授”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上古文献中“授”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四节 上古“予”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上古“予”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上古文献中“予”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五节 上古“与”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上古“与”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上古文献中“与”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六节 上古“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小结
第三章 中古“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意义结构
    第一节 中古“获”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中古“获”字获取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中古文献中“获”字获取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二节 中古“取”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中古“取”字获取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中古文献中“取”字获取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三节 中古“授”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中古“授”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中古文献中“授”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四节 中古“予”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中古“予”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中古文献中“予”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五节 中古“与”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中古“与”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中古文献中“与”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六节 中古“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小结
第四章 近代“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意义结构
    第一节 近代“获”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近代“获”字获取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近代文献中“获”字获取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二节 近代“取”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近代“取”字获取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近代文献中“取”字获取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三节 近代“授”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近代“授”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近代文献中“授”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四节 近代“予”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近代“予”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近代文献中“予”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五节 近代“与”字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
        一、近代“与”字给予类义位概括的依据
        二、近代文献中“与”字给予类义位的语言事实
        三、小结
    第六节 近代“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小结
第五章 “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的演化过程及规律
    第一节 “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的演化过程
    第二节 “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意义结构的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序》反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新序》选题缘由及语料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新序》反义词的判定和统计
    第五节 《新序》反义词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序》反义词的分类
    第一节 按词性分类
    第二节 按逻辑关系分类
    第三节 按照内容分类
第二章 《新序》反义词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反义对文
    第二节 反义连文
    第三节 标签式反义词
第三章 《新序》反义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义位对应关系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词义分析
第四章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新序》反义词的特点
    第二节 《新序》反义词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序》反义词词表
    附录2 :《新序》反义词按照反义逻辑关系分类
    附录3 :《新序》反义词按照内容分类
后记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价值
    0.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结构安排和术语界定
        0.3.1 结构安排
        0.3.2 术语界定
第1章 超常搭配的研究现状综述
    1.1 超常搭配的定义
    1.2 超常搭配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1.3 超常搭配的主流研究
    1.4 超常搭配不成系统的分散研究
    1.5 小结
第2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研究对象和语料处理
    2.1 研究对象
        2.1.1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界定
        2.1.2 超常搭配的分布情况说明
        2.1.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研究范围
    2.2 语料处理
        2.2.1 语料来源
        2.2.2 语料筛选
        2.2.3 语料标注
    2.3 小结
第3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研究
    3.1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3.1.1 语义结构的界定
        3.1.2 语义结构分析优势
        3.1.3 语义结构分析方法
    3.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词类分布
        3.2.1 语义词类分布情况
        3.2.2 语义词类分布特征
    3.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结构研究
        3.3.1 基于修饰语语义类型的结构分析
        3.3.2 定中式结构的超常语义组合模式
    3.4 小结
第4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变异搭配类型
    4.1 矛盾类超常模式
    4.2 重叠类超常模式
    4.3 偏正类超常模式
    4.4 浸染类超常模式
    4.5 夸巧类超常模式
    4.6 小结
第5章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研究
    5.1 定中式超常搭配与会话合作原则
        5.1.1 定中式超常搭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偏离
        5.1.2 定中式超常搭配对会话合作原则的遵守
    5.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生成动因
        5.2.1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心理动力
        5.2.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心理基础
    5.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用效果
        5.3.1 收获审美体验
        5.3.2 增强情感互动
    5.4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
        5.4.1 “语义—语用”界面研究回溯
        5.4.2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优势
        5.4.3 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识解机制
    5.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汉语褒贬陪义及其辞书标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六、论文主体框架设想
第一章 褒贬陪义的界定及标记
    第一节 褒贬陪义的界定
    第二节 褒贬陪义的存在形态和标记
第二章 褒贬陪义的性质
    第一节 褒贬陪义的性质概说
    第二节 褒贬陪义的层级性
第三章 褒贬陪义词的组合及演变
    第一节 褒贬陪义词的内部组合
    第二节 褒贬陪义词的外部组合
    第三节 褒贬陪义的演变
    第四节 褒贬陪义演变的原因
第四章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的标注
    第一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词收录情况
    第二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标注情况
    第三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词配例情况
    第四节 普通语文辞书褒贬陪义标注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的标注
    第一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词收录情况
    第二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标注情况
    第三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词配例情况
    第四节 外向型学习辞书褒贬陪义标注建议
结语
    一、本研究已解决的问题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一 《现汉》所收褒贬陪义词表
附录二 《商务馆》所收褒贬陪义词表
附录三 《学习词典》所收褒贬陪义词表
附录四 《商务馆》未收褒贬陪义词表
附录五 《学习词典》未收褒贬陪义词表
致谢

(7)现代汉语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背景与选题说明
    二、研究价值和研究目标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结构安排和基本术语
第一章 语义知识库、语料库建设概述
    第一节 语言知识库与语料库
        一、语言知识库
        二、语料库
        三、语言知识库与语料库的关系
    第二节 语义知识库建设概况
        一、词义知识库建设现状
        二、句法语义知识库建设现状
    第三节 语义语料库建设现状
第二章 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建设思路
    第一节 语义标注语料库建设的理论指导
    第二节 语料库标注规范
        一、规范制定的原则
        二、制定规范的策略
        三、加工的一致性要求
    第三节 语料库标注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一、语料库标注的原则
        二、语料库标注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介绍
        一、语料的来源
        二、语料库的构成及规模
    第五节 语料库加工流程及标注样例
第三章 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的语义词类系统
    第一节 汉语语义词类系统研究概况
    第二节 汉语语义词类系统的比较
        一、语义分类为主,兼顾传统语法词类
        二、传统语法词类为纲,语义词类为目
        三、哲学观点为纲,语义词类为目
    第三节 汉语语义词类系统构建的目的
        一、为语言知识库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二、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三、服务于现代汉语语义网络的建构研究
    第四节 语义词类的分类体系
        一、语义词类系统的分类原则
        二、语义词类系统的分类框架
        三、语义词类系统的标注集
第四章 语义词类自动标注研究
    第一节 系统开发方案
        一、性能指标要求
        二、语义词类的标注困难
        三、系统开发步骤
    第二节 语义词类词典的构建
        一、词典构建方式
        二、本系统词典的结构
        三、语义词类词典制作工具的功能
    第三节 语义词类自动标注的模型算法及处理方式
        一、语言统计模型
        二、标注算法
        三、系统模型参数获取
        四、基于知网概念定义的未登陆词处理
        五、数据稀疏问题的处理
    第四节 技术实现及测试结果分析
        一、系统的开发环境
        二、技术实现
        三、系统实现描述
        四、软件功能及界面
        五、测试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深度语义标注库的句法语义范畴系统
    第一节 句法语义研究现状
        一、国外句法语义研究
        二、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第二节 语义语法学的句法语义范畴体系
    第三节 句法语义范畴体系中的陈述结构框架
        一、陈述结核范畴体系
        二、基本角色范畴体系
        三、附加角色范畴体系
    第四节 句法语义范畴体系中的指称结构框架
        一、指称结核范畴体系
        二、结核/修饰范畴体系
        三、修饰范畴体系
    第五节 句法语义范畴体系中的其他句法范畴
        一、独语范畴
        二、情态范畴和语气范畴
        三、关联范畴
    第六节 句法语义范畴标注集
第六章 句法语义分析技术研究
    第一节 句法语义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第二节 句法语义分析的常用理论分析
        一、格语法
        二、框架语义学
        三、概念依存理论
        四、依存语法理论
    第三节 句法语义分析的常用方法比较
第七章 句法语义范畴自动标注研究
    第一节 理论依据及标注任务
        一、系统开发的理论依据
        二、标注任务描述
    第二节 标注方案及标注体系
        一、标注任务方案
        二、句法语义范畴体系标记及含义
    第三节 相关语义知识库的构建
        一、语义词类与句法语义范畴对应关系知识库
        二、语义句型框架库的构建
        三、语义句模知识库的构建
    第四节 基于语义句型框架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
        一、语义角色的标注策略
        二、结核的确定
        三、条件随机场(CRF)简介
        四、特征描叙和特征选择
    第五节 测试及结果分析
        一、实验语料来源
        二、评价方法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四、句法语义范畴辅助标注工具功能介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现代汉语语义词类标注系统规范(部分)
    二、句法语义范畴标注规范(部分)

(8)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价值
    1.3 研究对象
        1.3.1 性质形容词界定
        1.3.2 语义因子界定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语义因子释义研究现状
        1.4.2 性质形容词释义研究现状
    1.5 研究理论、材料、方法以及基本思路
        1.5.1 研究理论
        1.5.1.1 义位结构论
        1.5.1.2 语义场理论
        1.5.2 研究材料
        1.5.3 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思路
        1.5.3.1 研究方法
        1.5.3.2 研究思路
第2章 汉语性质形容词义位系统的确立
    2.1 义位分析理论
    2.2 义位的界定
    2.3 性质形容词义位样本来源
    2.4 性质形容词义位系统的确立
    2.5 小结
第3章 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分析
    3.1 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研究的必要性
        3.1.1 传统词语释义方式
        3.1.2 词语现代释义方式概述
    3.2 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的定量—定性分析
        3.2.1 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定量分析
        3.2.2 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定性分析
    3.3 语义因子在性质形容词义位释义中的作用
    3.4 目前性质形容词义位释义中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语义场的性质形容词语义因子分布的优化模式
    4.1 构建性质形容词语义场
        4.1.1 性质形容词语义场分类
        4.1.2 语义场构建中义位的选择
    4.2 性质形容词各语义场语义因子分析
        4.2.1 事物性质词
        4.2.1.1 表形状
        4.2.1.2 表颜色
        4.2.1.3 表光线
        4.2.1.4 表环境
        4.2.1.5 表空间
        4.2.1.6 表声音
        4.2.1.7 表味道
        4.2.1.8 表气味
        4.2.1.9 表感觉
        4.2.1.10 表时间
        4.2.1.11 表速度
        4.2.2 人物性质形容词
        4.2.2.1 表外形
        4.2.2.2 表外貌
        4.2.2.3 表年龄
        4.2.2.4 表品质
        4.2.2.5 表作风
        4.2.2.6 表习惯
        4.2.2.7 表处境
        4.2.2.8 表关系
        4.2.2.9 表评价
        4.2.3 事件性质形容词
        4.2.3.1 表判断
        4.2.3.2 表程度
        4.2.3.3 表内容
    4.3 性质形容词语义场的语义因子分布表
    4.4 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可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缘起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背景
    1.5 研究材料和语料来源
2 名-名复合词的语法结构
    2.1 正偏式
    2.2 偏正式
    2.3 并列式
    2.4 小结
3 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
    3.1 名-名复合词语义结构研究之不足
    3.2 名-名复合词语义结构的判断依据
    3.3 名-名复合词语义结构的表现形式
    3.4 名-名复合词语义结构分析的操作规程
    3.5 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表达式
    3.6 小结
4 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类型
    4.1 词义结构及词义成分的属性
    4.2 强化型名-名复合词
    4.3 分化型名-名复合词
    4.4 小结
5 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上)
    5.1 词法模式概说
    5.2 领属关系的界定
    5.3 原型领属关系在名-名复合词构成中的表现
    5.4 小结
6 非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下)
    6.1 概念合成与非领属性名-名复合词的分类
    6.2 关系连接型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
    6.3 属性映射型名-名复合词的词法模式
    6.4 小结
7 并列式名-名复合词的字序
    7.1 并列式名-名复合词字序的研究步骤
    7.2 声调对并列式名-名复合词字序的影响
    7.3 声母对并列式名-名复合词字序的影响
    7.4 文化规约对并列式名-名复合词字序的影响
    7.5 意义因素对并列式名-名复合词字序的影响
    7.6 小结
8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词表一
附录3 词表二

(10)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四、创新之处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感知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第一节 感知研究的哲学视角
        一、西方哲学对感知的认识
        二、中国哲学对感知的认识
    第二节 感知功能的生理学视角
        一、五官感觉的生理基础
        二、五官感觉的功能特征
    第三节 感知特性的心理学视角
        一、感觉的心理特性
        二、知觉的心理特性
    第四节 感知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一、词源学角度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角度
        三、认知语言学角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感知动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俄罗斯语言学界感知动词研究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界感知动词研究
    第三节 俄语感知动词主题类别
        一、俄语感知动词主题类别的界定
        二、俄语感知动词主题类别的系统特征
    第四节 俄语感知动词亚类划分
        一、划分标准
        二、收词范围
        三、划分类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感知动词的构词语义
    第一节 构词语义学的若干术语阐释
    第二节 感知动词构词词族系统
        一、词族结构的层级性
        二、词族成员的非均质性
    第三节 感知动词构词能力统计分析
        一、构词能力统计
        二、构词规律阐释
    第四节 感知动词构词语义整合观
        一、概念整合理论
        二、构词语义的概念整合观
        三、前缀动词语义整合类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语感知动词的词汇语义
    第一节 词汇多义性的相关问题
        一、多义词产生的动因
        二、多义词的义项分合
        三、多义词的拓扑结构
    第二节 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多向位阐释
        一、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义素阐释
        二、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参数阐释
        三、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认知阐释
    第三节 感知动词语义引申及语义网构建
        一、视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二、听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三、嗅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四、触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五、味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第四节 感知动词多义性系统特征
        一、感知动词义位数量分布特征
        二、感知动词语义衍生规律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语感知动词的句法语义
    第一节 动词句法语义的理论基础
        一、动词中心观
        二、配价理论中争议问题及本文观点
        三、句法模式观
        四、配价理论框架下的句法模式建构
        五、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的投射关系
    第二节 感知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一、视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二、听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三、嗅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四、触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五、味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感知动词句法模式量化分析
        一、语料范围
        二、统计数据
        三、句法模式量化分析
    第四节 感知动词句法构造的认知阐释
        一、句法构造的象似观
        二、图形背景理论
        三、感知动词句法构造的图形背景解析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典型感知动词构词词族
附录二 感知动词语义聚合体
附录三 人名索引
附录四 术语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义位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及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词典的词典考古研究 ——以双音节兼类动词为封闭域[D]. 李家琦. 鲁东大学, 2020(02)
  • [2]“获、取、授、予、与”取予范畴义的历时考察[D]. 孙启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序》反义词研究[D]. 张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定中式超常搭配的语义、语用研究[D]. 许慧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汉语褒贬陪义及其辞书标注研究[D]. 郭佳兴.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现代汉语深度语义标注语料库研究[D]. 贺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6)
  • [8]现代汉语性质形容词义位语义因子研究[D]. 胡婷. 鲁东大学, 2016(08)
  • [9]现代汉语名—名复合词研究[D]. 宋培杰.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10]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D]. 孙敏庆. 黑龙江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义原中隐含语义角色的分类和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