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无锡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一、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颐[1](2021)在《苏州市工业主导型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探究 ——以张家港市恬庄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明[2](2021)在《潍坊市市辖区景观格局变化与绿地景观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绿地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绿地规划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并与城市其他景观类型组成完美有机的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潍坊市市辖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快速城镇化进程,其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研究其1998~2018年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不仅利于探究城镇化进程对城市景观格局的影响,同时其研究结果对于分析绿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其他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自身发展机制有重要帮助,进而为潍坊市市辖区范围内绿地系统未来发展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改善区域景观与生态环境。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理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方法,基于1998、2003、2008、2013、2018年5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目视修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遥感影像解译。根据景观类型分类标准与前人研究经验,将潍坊市市辖区景观类型划分为7种类型,分别是农田、绿地、湿地、水体、盐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地。以解译完毕的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土地利用程度模型、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等方法对潍坊市市辖区范围内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从而探讨研究区域各景观类型与景观整体变化趋势,各景观类型之间相互转化的方向、数量与速率,研究区域土地变化动态过程与利用程度。运用GIS-Logistic耦合模型,建立包含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16种驱动因子数据库,对引起潍坊市市辖区范围内农田、建设用地、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驱动力进行探究。并综合上述研究成果,着重分析绿地在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变迁发展、与其他景观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绿地系统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研判,科学、全面地设计绿地系统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1998~2018年间,潍坊市市辖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明显。斑块个数、密度逐年上升,蔓延度指数逐年下降,景观破碎度加深。整体景观斑块形状愈加规则,景观类型越来越丰富,斑块逐渐呈现均匀分布的空间特征。(2)1998~2018年间,农田、盐田面积大幅度下降,建设用地、绿地面积增量明显,水体面积基本稳定;湿地、未利用地各阶段面积小,变化幅度大。农田、建设用地、绿地是研究区域主要发生变化的景观类型。绿地在20年间面积增长近30000hm2,其主要转入来源是农田、建设用地。(3)坡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距道路距离是农田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距道路距离、距铁路距离是建设用地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坡向、城镇人口比例、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距铁路距离是影响绿地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4)现状绿地景观破碎度高,连通度低,绿地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附近;各大绿地组团之间彼此孤立,缺乏廊道连接进行生态间交流。因此本文提出“二心、三网、四廊、多点提升”的绿地系统优化方案。

肖况[3](2019)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提出人类社会从城市聚落的产生到如今步入城市文明时代,一直处于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适应、改造和再适应过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协调发展状态如何,或者如何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当前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开展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就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通过选取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生产函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探究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诊断和评估不同阶段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协调度。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结论如下:(1)系统阐述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城镇化进程必然引起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这是因为城市的经济增长、空间扩张、人口涌入,势必导致水土资源和能源需求大增、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植被生态条件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胁迫与影响。其次,生态环境的改变也必将引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似。生态环境通过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约束城市规模、影响城镇布局、限制产业结构、左右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对城镇化各个环节的反馈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要通过制度化、政策化、机制化的结构性安排,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平衡。(2)全面揭示了成都建都以来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不同时期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从总体演化过程来看,成都的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过程大致经历了低水平协调发展、畸形发展、相对协调发展、不协调发展和向协调发展动态转变等五个阶段。传统农业经济时代和近代工业化(城镇化)初期,受生产方式和城市规模的限制,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民国时期,连年的战事使得城市发展衰退严重,生态环境饱受摧残,这是一个畸形发展的时期。建国初期,稳定局势使得国民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很快恢复,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状态。不过,随着意识形态主导一切以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打破这种平衡,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背道而驰且渐行渐远。90年代以后,城镇化进程加速,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两者逐步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转变。(3)比较分析了以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为主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演化规律。将表征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水平的3个指标与IAQI和能源消费总量等8个代表环境质量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指标进行回归拟合。研究发现,不同的生态环境指标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角度下呈现的演化曲线特征也不同。研究期间,成都的环境空气质量(IAQI)和水环境质量(NH3-N)并没有因为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升而表现出明显改善或恶化趋势,但SO2浓度出现了改善拐点并呈现下降的趋势;NO2浓度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呈现上升趋势,PM10浓度表现的较为波动。在能源资源方面,水资源消耗量指标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变化特征,耕地面积指标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呈U型关系,能源消耗总量则随城镇化的发展而增加。(4)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阐述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双向响应作用关系。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IAQI)和主要出境断面氨氮(NH3-N)平均浓度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进行脉冲响应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强于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反作用。就影响程度而言,经济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其中对水环境质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环境质量对城镇化的负向反馈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其中空气质量对城镇化发展的负向反馈作用比水环境显着。(5)利用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资源约束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总用水量和土地面积(耕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之和)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的函数关系,评估其对经济发展与城镇人口增加的“尾效”作用。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在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稀缺性而制约城镇化发展。由于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消耗,成都市的经济增速每年要降低1.66个百分点,而城镇化率每年要下降0.2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最显着。(6)动态评价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作用过程,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选取了16个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了16个表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其指标权重,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水平评价体系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2001-2015年来成都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由不协调逐步向协调状态转变。从时序上看,不协调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以前,2007年以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开始转入协调并朝着协调方向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差异特征进一步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而城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7)详细阐述了成都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与路径。通过建立产业调控、规划调控、社会文化调控与政策调控等机制,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从结构上推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以“多规合一”和“三条红线”为原则合理布局城乡空间,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规模,从制度上保障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相融合,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从精神上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汤明[4](2019)在《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发生,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特别是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镇。城市化正在成为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大趋势和治理挑战(见:联合国《全球环境展望》报告(GEO-6))。流域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复杂问题的载体。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属于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湖泊。鄱阳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m3,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在长江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湿地、滩涂等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随着鄱阳湖流域城镇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胁迫。本文以探讨鄱阳湖流域城镇化驱动因子为切入点,从时间、空间、产业和行为等视角,建立“人口-土地-经济-生态”四维城镇耦合协调模型,从“人-城-湖”综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承载等角度探讨路径,以水动力水交换模型分析影响机理,探讨流域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过程,并对城镇化发展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主要研究及结论如下:1.识别了鄱阳湖流域城镇化过程时空特征。通过对近40年的流域城镇人口、土地、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演化分析,表明流域城镇体系基本稳定在均衡型发展状态,城镇的Zipf分形维数分别为0.702、0.690,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均匀,首位城市垄断性不强。流域土地城镇化过程整体处于螺旋式快速增长态势,空间发展不均衡,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流域经济空间重心已经从赣南地区逐渐迁移到赣中和赣西北地区;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转变到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城镇经济结构体系。2.探讨了鄱阳湖流域城镇化驱动因子。通过对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等分别构建影响因子分析模型,并通过全因子模型和关键因子模型进行分析,开展了鄱阳湖流域城镇化驱动因子的研究。表明:(1)流域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与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指数、土地城镇化水平、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就业指数等6个指标具有显着的线性关系;并且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其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因素。(2)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影响流域土地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子之一。非农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地理因素也具有重要影响,当L≤1(L为土地城镇化率),纬度、地形起伏度、高程等地理要素均与土地城镇化进程呈现明显相关性;当L>1时,纬度等地理要素也与土地城镇化率呈明显相关性。(3)流域经济城镇化空间演化与人均GDP、单位建成区土地面积亿元产值、第一产业产值指数、第二产业就业指数、第一产业就业指数等5个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呈现显着相关;人均GDP正在成为影响其经济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4)工业用电量、社会消费品零售、单位建成区土地面积产值、公交出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生态城镇化空间演化的核心因子。3.探讨了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流域“人口—土地—经济—生态”城镇化协调耦合模型,开展定量分析研究;从城镇人口增长、城镇产业结构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影响路径分析;从城镇化过程对湖体形态和污染来源等方面,构建水动力水交换模型,分析水域污染物迁移分异特征,剖析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1)流域城镇化综合系统在时间方面呈线性增长的优化态势,逐渐进入临界态;在空间方面差异明显,赣北地区最高,赣南地区最低;流域各子系统也分别呈线性增长,并具有明显阶段性驱动特征,由经济城镇化占主导逐渐过渡到生态城镇化,目前正处于土地城镇化占主导的阶段,其子系统指数为0.913、0.926。(2)流域城镇发展对地面径流、水域面积和岸线产生影响,岸线几何形态更加趋于简单线条化,对水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和水体自净功能形成负面影响。(3)鄱阳湖区水体水交换速率较慢,内湖北部湖区流速整体上高于南部湖区;都昌县南部部分水域、鄱阳县北部的东部湖湾、内湖南部近岸湖区部分河漫滩和人工河滩的边缘水体受流速较低的影响,水交换能力极差。(4)流域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赣江流域入湖氮磷污染物是丰水期湖区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内湖东部湖湾水体水交换能力较差,污染物滞留时间较长,水质较差。4.分析了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从面板数据分析和实验分析两个角度,在流域生态系统和水域环境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选取了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代表重金属作为分析对象,按洪、枯两季,在入江河道、内湖北部湖区以及周边湿地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或表层为代表,分析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城镇化过程对滩涂湿地、水资源、生物链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城镇建设对流域土地侵占,导致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率呈明显增长态势;城镇用水总量保持线性增长,增加了42.3%;城镇化过程也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物链安全受到胁迫,近10年内流域候鸟种类和总数均在不断减少;水体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富集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比较严重的生态胁迫。(2)研究区域的南部站位的重金属均相对较高,入湖河流的输入是鄱阳湖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沉积物中Zn、Cu、Cd、Pb、Ni和Co这些元素的在丰水期以及枯水期的平均含量均要高于背景值,其中Zn元素在丰水期及枯水期的含量要高13.6倍和15.0倍,Cu元素要分别高11.4倍和10.3倍,Pb元素要分别高4.7倍和4.3倍,Ni元素要分别高5.0倍和5.7倍,Cr元素分别要高1.1倍和1.8倍。5.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路径。本文提出从鄱阳湖流域产业空间重构、培育产业集群、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建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机制;从区域环境综合系统、环境容量及环境自净能力动态变化等方面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动态控制体系;从生态环境管理统筹机制、评价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建立鄱阳湖流域环境管理新机制;从环境管理监控、土地生态功能监控、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建立数字化城镇运营系统的建议。

乔文怡[5](2019)在《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与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战略和大问题,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土地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宝贵资源,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空间快速向外扩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大量农用地变为建设用地而产生的粮食安全、土地利用和土地要素空间配置的不合理问题等为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未来中国将如何走高效、低碳、环保、平安、创新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的相关理念和动力学等研究方法,研究预测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首先分析了该区域城镇化进程中区位、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口的现状,从动态和静态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特征。在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动态度等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的结构、数量和变化速度均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长和农用地与未利用地数量的减少,表明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部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通过分析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经济、产业、劳动力流向等要素的变化特征,为探讨城镇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构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系统动力学模型(SD)提供参考基础。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借助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CLUE-S模型,建立了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首先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2000~2016年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历史检验和灵敏度分析。通过对不同情景模式的仿真,分析了近二三十年长三角城市群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需求量。发现,不管何种情况下,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呈现平稳上升模式,2035年均可以达到75%左右甚至更高,2050年可以达到78%~83%之间,即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不同的政策来看,对城镇化影响的作用大小分别是计划生育因子>技术进步因子>经济增长>土地利用政策。从作用效果来看,城镇化水平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1.5孩政策对中国城镇化作用程度更显着,2孩政策的影响反而较小;技术的进步会促进城镇化水平的发展;采取耕地优先保障战略可以取得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从不同的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来看,在城镇化的动态变化过程中,无论是人口的集聚、经济的增长和产业转移、还是土地利用政策,都对土地的利用变化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后利用CLUE-S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为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借鉴。

刘玺[6](2018)在《岩溶山区城镇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最剧烈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与耕地、林地、水体等景观保护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水、耕地、草地和林地等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目前城镇景观格局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尤其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景观格局复杂的岩溶山区更是如此。贵阳市地处全球岩溶地貌集中连片分布面积最大、岩溶类型最齐全和发育最复杂的东亚岩溶典型区域的中心的核心地带,具有很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此,以贵阳市为例,开展岩溶山区城镇化进程中景观格局演变研究,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布局优化和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贵阳市为例,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时空分析法和建模与模拟等,以ENVI5.1、Arcgis10.2、Fragstats4.2和IDRISI17.0等软件为技术支持,分析了贵阳市近年来时空尺度上的土地利用特征与近40年来贵阳市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区位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贵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增加,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变化较小,与贵阳市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相吻合。建设用地增加的面积主要来源于耕地、草地和林地,转出成其他用地类型面积较小。耕地减少面积最大,主要转出成建设用地,主要转入类型是草地;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转出成建设用地最多,部分草地转入成林地;草地变化频率最高,与林地和耕地一直处于动态转化中。(2)贵阳市城镇化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以前的低速扩展时期,除中心城区外,贵阳市其他建设用地空间特征呈无序,零星点状;2000-2010年是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建成区逐渐由零星点状向带状发展,观山湖区成为贵阳市的第二发展中心;2010-2015年是贵阳市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时期,建成区由带状向大面积面状扩展,呈大聚集,小分散的特征。(3)从时间尺度上看,贵阳市的景观特征2010年前变化不明显;城镇化进程后期人类活动频繁,贵阳市景观生态特征朝着熵增的方向发展,景观多样性变大,景观异质性增强;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增加。城镇化进程中,水体景观破碎度最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破碎程度逐渐降低;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度在城镇化早期和中期基本不变,城镇化后期破碎度增加最快,建设用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破碎度不断降低;林地一直是贵阳市优势景观,城镇化后期建设用地优势度首次超过草地,逐渐向最优景观发展。(4)从区位尺度上看,中心城区的优势景观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是林地,建设用地在城镇化后期取代林地成为中心城区优势景观;中心城区耕地景观破碎度最强,除耕地外其他景观破碎度均有所降低;中心城区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均匀度随着城镇化的进行不断降低。城郊结合部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变化幅度较大,已逐渐成为贵阳市最主要的城市发展中心。城郊结合部的优势景观在城镇化进程的早期和中期是耕地,城镇化后期林地成为优势景观。郊区的优势景观是林地,耕地次之。由斑块比例、景观形状指数和破碎度等指数的变化特征可知,郊区城镇化进程起步较晚,在2000年后逐渐开展,2010年后城镇化进程明显增加。城镇化进程中城郊结合部和郊区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景观破碎度有所增加。(5)从贵阳市中心城区、城郊结合部和郊区各景观类型在不同城镇化阶段总周长和景观形状指数的变化特征可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类景观形状趋于规则。

刘贝贝[7](2018)在《贵阳市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关联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一现代化必由之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规模扩张、人口数量集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引起的水土资源需求量增加加剧了人—地、人—水关系的矛盾。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等引起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如何认识、理顺和构建两者之间健康和可持续的耦合协调关系已成为城市管理者、研究者和城市居民关注的焦点。基于上述背景,论文选取贵阳市为研究对象,以1990-2015年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关指标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城镇化角度选取14个指标构建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资源支撑、环境压力、环境保护的角度选取10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贵阳市的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定量揭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相互制约的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贵阳市城镇化综合指数从1990年的0.20增加到2015年的0.86,增加态势明显,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0-1995年缓慢降低,1996后城镇化水平逐年增长。人口、经济和土地城镇化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经济城镇化逐渐成为主导。(2)贵阳自建城以来,城区不断扩张,尤其改革开放后城区扩张速度呈现缓慢扩张、较快扩张、快速扩张和高速扩张的阶段性特征。元朝建城至解放前城区主要向北部及东南部扩张;20世纪60-80年代,城区扩张速度加快,城区范围在空间上以主城区为核心,重点向东部、西北部及南部扩张;20世纪80-90年代,城区以城市外廓边界向内部及外部呈散点状延伸扩张;1990-2015年间城市扩张以老城区为中心,以填充式蔓延扩张并以外部扩张为主,主扩方向为西北方向的金阳新区,2015年贵阳形成了“东扩、西连、南延、北拓”的发展局面。(3)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综合指数从0.47增加到0.70,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指数呈现不平行的发展态势。资源支撑指数从0.24增长到0.36,城镇化进程以资源消耗为支撑;环境压力指数从0.10下降到0.08,城镇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承受压力逐渐增大,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致使城市环境压力和风险增加;环境保护指数由0.09增加到0.26,呈波动上升趋势,环境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强。(4)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密,两者的关联度介于0.54-0.68之间,属于中度-较强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两者的关联关系出现波动特征,城镇化发展水平受区域资源条件、污染负荷和环境保护水平制约。(5)城镇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度从0.46增加到0.50,耦合度等级为拮抗阶段,并有向磨合阶段过渡的趋势,表明未达到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的状态。(6)城镇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介于0.31-0.62之间,由耦合协调性低度协调向高度协调演进,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两者耦合协调关系致变的主要因素。

王玉军[8](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肖宝玉[9](2016)在《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区的产生和发展是十八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在迄今为止的国内外研究中,对都市区内部城镇要素及其组合时空格局的认识多以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的都市区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然而,晚于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具有城乡界限淡化的重要特征,在此过程中都市区各城镇要素可在不同的时间和远为广泛的空间范围中的不同地域上产生和累积,并因此产生了和西方典型都市区有所不同的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这种现象难以被传统理论所充分完整地解释,需要通过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加以重新审视。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的基础上,选取了就地城镇化发达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泉州市作为案例,研究其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城镇空间结构,并进而探讨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动力机制。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各城镇要素的时空格局:不同于传统都市区,研究区的中心城市虽然人口密度大、就业非农化率高但人口规模小、实体空间有限;外围原乡村地区人口密集、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形成了城乡交融的景观,根据其人口要素城镇属性高低的空间差异可分为高标准城乡融合区和低标准城乡融合区。由于就地城镇化造成了土地要素积累的特殊性,即早期的城镇土地要素积累隐蔽于大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不规则,城镇用地的功能与农村用地功能相互交叉。近期以来城乡融合区的土地城镇化程度与核心区不相上下,但存在内部差异: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的土地要素积累比较成熟、空间上连片分布,就地城镇化较不发达地区的土地要素积累较不均衡,多呈点状分布。不同于传统都市区的中心强、外围弱,中心与外围产业联系密切的特征,在研究区里,核心区的产业规模小于城乡融合区,虽然产业非农化率较高但产业结构多元化和高级化程度不高,与外围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高,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扩展大都市区的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势力相当的多核心并存格局。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社会要素的发育和累积则具有时间上的渐变性和空间上的交叉性,增加了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时空格局的复杂性。与传统都市区中心与外围社会要素的城镇属性都比较高、差异相对较小的特点不同的是:核心区的实体性社会要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属性固然是最高的,但存在内部差异;外围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实体性社会要素积累比较成熟,但居民生活方式的乡-城转化相对滞后,呈现出多元、复杂、缓慢积累的特征。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组合格局及其动力机制:由于各城镇要素具有时间不同步性和空间不重叠性,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城镇要素组合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从时间上看,产业要素的发育具有较强的先导性,形成了高度的就业非农化,继而带动了土地利用方式及建筑景观的非农化进程,形成了各种城镇设施和服务等实体性社会要素,而生活方式的转变则是最迟和最慢的。从空间上看,核心区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景观、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城镇属性较强,人口密度大且就业非农化率高,但经济产值、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规模都不大,总体上呈现为城镇要素规模较小但城镇属性较强、各要素发育程度较协调的组合特征;城乡融合区的产业、人口和土地的规模较大且非农化率较高,但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方式的非农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发育不均衡,总体上呈现为城镇要素规模较大但城镇属性有高有低、各要素发育不同步的组合特征;城镇要素组合的空间差异不仅表现在核心区与城乡融合区之间,在它们各自的内部还存在更微观的差异。背山面海、西高东低的地貌环境是扩展大都市区各城镇要素组合格局的重要而相对稳定的地理基础,在地势低平的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高密度人口和相对密集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海洋性的地域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村创始力加上前述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交通等基础设条件,成为早期产业非农化和就业非农化在当地优先起步、形成城乡融合区的重要动力。在务实创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作用下,城乡融合区地方政府在产业和就业非农化达到一定水平后适时加大各项城镇设施规划建设、促进了社会要素的积累。国家特定时期的各种制度政策是造成核心区与城乡融合区城镇要素组合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力量的博弈则可能进一步加剧或减缓这一时空差异格局。

吕剑成[10](2016)在《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的城镇扩展格局优化研究 ——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30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生态空间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引下,如何从空间上协调城镇扩展和生态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已经成为紧迫而现实的问题。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因研究城市范围内适宜生态保护区域和适宜城市发展区域,为解答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对未来城镇扩展格局予以优化,是主动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常州市武进区为研究区,首先分析了武进区近年来城镇用地扩展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武进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采用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叠加法、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土地生态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用CAMarkov模型模拟和预测武进区按惯性发展趋势下的城镇扩展格局,并以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为基础,对城镇扩展格局予以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城镇扩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首先对武进区近年来城镇扩展的规模特征、布局特征等进行分析,城镇扩展强度逐步变缓,扩展格局集聚性显着,中心城区呈现“摊大饼式”发展趋势;另外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景观格局指数等计算,揭示了城镇扩展导致的武进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着减少、生态景观格局越趋破碎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2)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首先采用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叠加法,对生态保护用地和城镇用地分别进行垂直过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描述水平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生态保护用地和城镇用地的最小累积阻力值,并依据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提出各分区的发展策略。(3)城镇扩展格局优化:首先以2008-2011年城镇扩展过程作为基础模拟2014年城镇用地空间分布,经过精度评价验证后,以2014年作为基础模拟2020年城镇用地空间分布,可以看出中心城区和各建制镇周边城镇用地不断扩大并继续蚕食生态用地。再以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基础,对2014-2020年城镇扩展格局的生态适宜性予以分析以确定不同分区下的格局优化策略,最后对城镇扩展格局予以优化。优化后的城镇扩展格局对耕地、园地、林地等生态用地侵占显着减少,有利于维护武进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景观格局,协调武进区未来城镇发展与生态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2)潍坊市市辖区景观格局变化与绿地景观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2.2 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因素研究现状
        1.2.3 绿地规划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遥感影像解译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及介绍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介绍
    2.3 Landsat遥感影像预处理
    2.4 景观类型划分
    2.5 遥感影像解译方法
        2.5.1 支持向量机法
        2.5.2 人工目视解译修正
    2.6 遥感影像精度评价与分类结果
    2.7 对分类结果的定性解读
第三章 潍坊市市辖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3.1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3.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
        3.1.3 类型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3.1.4 景观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分析
    3.2 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3.2.1 景观类型转移矩阵简介及计算
        3.2.2 景观类型转移矩阵结果分析
    3.3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研究
        3.3.1 土地利用动态度简介
        3.3.2 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分析
    3.4 土地利用程度研究
        3.4.1 土地利用程度模型简介
        3.4.2 土地利用程度模型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GIS-Logistic耦合模型的景观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4.1 Logistic回归模型简介
    4.2 GIS-Logistic耦合模型的建立
        4.2.1 变量的选取
        4.2.2 变量的获取与处理
        4.2.3 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方法
        4.2.4 自变量初步筛选
        4.2.5 回归方程的检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农田变化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4.3.2 建设用地变化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4.3.3 绿地变化的logistics回归分析
第五章 潍坊市市辖区绿地系统优化研究
    5.1 绿地系统优化原则
    5.2 绿地系统现状与优化方案
        5.2.1 绿地现状
        5.2.2 绿地优化方案
    5.3 绿地发展新出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1.2.1 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1.2.2 生态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发展规律:诺瑟姆曲线
    2.2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对数曲线
    2.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2.4 系统耦合协调理论
    2.5 系统理论
    2.6 协同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涵与特征
        3.1.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内涵
        3.1.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3.2.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3.2.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3.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类型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时序规律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
        3.4.1 产业调控机制
        3.4.2 规划调控机制
        3.4.3 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3.4.4 政策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发展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过程分析
    4.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过程与生态环境作用特征
        4.1.1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演变轨迹
        4.1.2 古代成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工业化萌芽以来城镇化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4.2.1 清末城镇化起步阶段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2.2 民国时期城镇化衰退发展与生态环境作用关系
    4.3 现代工业化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
        4.3.1 建国以后成都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分析
        4.3.2 建国以后成都市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
    4.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4.4.1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4.4.2 环境质量与城镇化的关系
        4.4.3 污染排放与城镇化的关系
        4.4.4 资源利用与城镇化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5.1 基于EKC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择
        5.1.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拟合曲线分析
        5.1.3 城镇化与能源资源的拟合曲线分析
    5.2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城镇化与环境质量双向作用分析
        5.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2 城镇化与环境质量的冲击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基于生产函数的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5.3.1 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检验
        5.3.3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尾效”作用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6.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6.1.1 评价指标选取
        6.1.2 指标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6.1.3 模型构建
    6.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2.1 成都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6.2.2 成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水平评价
    6.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评价与分析
    6.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分析
        6.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6.4.2 基于城镇化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4.3 基于生态环境指标的区域差异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7.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
        7.1.1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调控机制
        7.1.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
        7.1.3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调控机制
        7.1.4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调控机制
    7.2 成都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
        7.2.1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2.2 选择适度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规模
        7.2.3 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
        7.2.4 历史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
    7.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主要创新
    3.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清单

(4)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数据及资料来源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地关系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系统学理论
        2.1.4 耗散结构理论
        2.1.5 流域生态学理论
        2.1.6 城市发展理论
        2.1.7 区位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有关城镇化概念研究
        2.2.2 有关城镇化驱动因子研究
        2.2.3 有关城镇化协调测度分析
        2.2.4 有关流域城镇化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2.2.5 有关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2.2.6 有关城镇化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2.2.7 有关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 鄱阳湖流域基本概况
    3.2 鄱阳湖流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历史沿革
    3.3 流域行政区划
    3.4 鄱阳湖流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3.5 流域自然资源与气候变化
第4章 鄱阳湖流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4.1 流域人口城镇化时空特征
        4.1.1 流域城镇结构体系特征
        4.1.2 流域人口城镇化的时序特征
        4.1.3 流域人口城镇化的空间特征
    4.2 流域土地城镇化时空特征
        4.2.1 流域土地城镇化的时序特征
        4.2.2 流域土地利用结构性变化
        4.2.3 流域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特征
    4.3 流域经济城镇化时空特征
        4.3.1 流域城镇经济空间重心的迁移过程
        4.3.2 流域经济结构的时序特征
        4.3.3 流域经济结构空间变化分析
    4.4 流域生态城镇化时空特征分析
        4.4.1 流域城镇能源消费特征
        4.4.2 流域城镇社会消费时空特征
        4.4.3 流域城镇建成区绿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鄱阳湖流域城镇化过程的驱动因子
    5.1 流域人口城镇化过程的驱动因子分析
        5.1.1 影响因子的选择及指标构建
        5.1.2 全因子相关分析
        5.1.3 关键因子的回归分析
    5.2 流域土地城镇化过程的驱动因子分析
        5.2.1 影响因子的选择及指标构建
        5.2.2 全因子及关键因子分析
    5.3 流域经济城镇化过程的驱动因子分析
        5.3.1 影响因子的选择及指标构建
        5.3.2 全因子相关分析
        5.3.3 关键因子的回归分析
    5.4 流域生态城镇化过程的驱动因子分析
        5.4.1 影响因子的选择及指标构建
        5.4.2 全因子及关键因子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分析
    6.1 鄱阳湖流域城镇化过程耦合协调性测度分析
        6.1.1 耦合协调性测度指标体系
        6.1.2 耦合协调性测度模型构建
        6.1.3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分析
        6.1.4 耦合协调性测度的时序分析
        6.1.5 耦合协调性测度的空间分析
    6.2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生态环境影响路径分析
        6.2.1 城镇人口增长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
        6.2.2 城镇经济发展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
        6.2.3 城镇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路径
    6.3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
        6.3.1 鄱阳湖水动力数值模型
        6.3.2 湖区水动力数值模拟结果
        6.3.3 湖区水交换能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1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7.1.1 城镇化过程对流域滩涂湿地的影响
        7.1.2 城镇化过程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7.1.3 城镇化过程对流域生物链的影响
    7.2 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7.2.1 表层沉积物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7.2.2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7.2.3 结果分析
        7.2.4 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鄱阳湖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优化的对策
    8.1 建立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机制
    8.2 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动态控制体系
    8.3 探索流域环境管理新机制
    8.4 建立数字化的城镇运营生态系统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框架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地利用变化及城镇化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利用
        2.1.2 土地利用系统
        2.1.3 土地利用变化
        2.1.4 城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思想与方法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系统科学理论
第3章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城镇化水平
        3.2.2 GDP指数
        3.2.3 区域差异指数——位置熵
        3.2.4 土地利用动态度
    3.3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进程中各要素特征
        3.3.1 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
        3.3.2 经济发展变化特征
        3.3.3 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3.3.4 劳动力的流动
    3.4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3.4.1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3.4.2 土地利用数量的时间变化
        3.4.3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3.4.4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的空间差异
    3.5 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第4章 长三角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SD模型构建
    4.1 研究方法
        4.1.1 系统动力学
        4.1.2 CLUE-S模型
    4.2 长三角城市群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解析
        4.2.1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系统结构解析
        4.2.2 系统边界及建模目的
    4.3 SD模型子系统
        4.3.1 人口子系统
        4.3.2 经济子系统
        4.3.3 社会服务子系统
        4.3.4 土地利用子系统
    4.4 确定系统流图
    4.5 模型参数确定及系统动力学方程
        4.5.1 模型参数的确定
        4.5.2 主要模型
        4.5.3 模型主要方程
    4.6 模型检验与修正
        4.6.1 历史性检验
        4.6.2 灵敏度分析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模型优化方案设定及结果分析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控变量的选择
        5.1.1 计划生育人口设定
        5.1.2 经济增长设定
        5.1.3 土地利用结构设定
        5.1.4 技术进步因子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方案设定
    5.3 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5.3.1 长三角城市群不同方案下的城镇化水平
        5.3.2 土地利用综合效应对比分析
    5.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模拟输出
        5.4.1 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
        5.4.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取
        5.4.3 土地利用转移规则
        5.4.4 回归分析文件
        5.4.5 模拟结果检验
        5.4.6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输出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对策
    6.1 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
    6.2 提高经济技术,兼顾地区差异
    6.3 合理利用耕地,提高生产力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可能存在的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岩溶山区城镇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遥感数据处理
    2.1 贵阳市城镇化概况
        2.1.1 城市发展概况
        2.1.2 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遥感影像解译
3 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
        3.1.1 数量变化
        3.1.2 结构变化
        3.1.3 变化速率
        3.1.4 转移矩阵
    3.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城市演变
        3.2.1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及城镇化空间特征
        3.2.2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扩展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进程中景观格局的时序特征
    4.1 早期阶段(90s以前)
    4.2 中期阶段(1991—2010)
    4.3 后期阶段(2011-2015年)
    4.4 本章小结
5 城镇化进程中景观格局的区位特征
    5.1 中心城区
    5.2 城郊结合部
    5.3 郊区
    5.4 本章小结
6 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与趋势分析
    6.1 时序演变过程
    6.2 区位演变过程
    6.3 演变趋势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论文创新点
        7.2.2 论文不足
        7.2.3 下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贵阳市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关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贵阳市城镇化进程及演变特征
    2.1 贵阳市城镇发展现状
    2.2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2.2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2.3 城镇化综合水平测算与评析
        2.3.1 城镇化综合水平测算
        2.3.2 城镇化时序演变特征
        2.3.3 城市空间演变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基础
    3.1 贵阳市资源环境现状
    3.2 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3.3 贵阳市资源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测算与演变特征
        3.3.1 资源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测算
        3.3.2 资源基础支撑及演变
        3.3.3 环境基础支撑及演变
    3.4 小结
第四章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联关系分析
    4.1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联关系模型
        4.1.1 灰色关联度模型
        4.1.2 耦合度模型
        4.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4.2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性分析
    4.3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4.3.1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度分析
        4.3.2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框架与内容
        0.2.1 研究框架
        0.2.2 研究内容
    0.3 研究区域与方法
        0.3.1 研究区域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关于扩展大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1.1.1 国外的研究
        1.1.2 国内的研究
    1.2 关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要素的相关研究
        1.2.1 关于城镇化内涵和要素的定性描述
        1.2.2 关于城镇化内涵和要素的定量测度
    1.3 关于城镇要素格局的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1.3.1 国外的研究
        1.3.2 国内的研究
    1.4 关于泉州地区城镇化和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1.4.1 关于泉州城镇化和都市区的直接研究
        1.4.2 关于泉州城镇化和都市区的间接研究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及简要评价
第二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区划及人口要素的时空格局
    2.1 引言
    2.2 就地城镇化中人口要素的特殊性
    2.3 人口要素的指标选取和扩展大都市区的区划
        2.3.1 前人的研究
        2.3.2 本研究的区划方案
    2.4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时空格局
        2.4.1 扩展大都市区时空格局之数量分析
        2.4.2 扩展大都市区时空格局之形态分析
        2.4.3 扩展大都市区时空格局之属性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土地要素的时空格局
    3.1 引言
    3.2 就地城镇化中土地要素的特殊性及土地城镇化概念辨析
        3.2.1 就地城镇化中土地要素的特殊性
        3.2.2 土地城镇化概念辨析
    3.3 土地城镇化的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
        3.3.1 土地城镇化的数据来源
        3.3.2 土地城镇化的评价方法
    3.4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土地要素的时空格局
        3.4.1 基于数量和结构的分析
        3.4.2 基于空间形态的分析
        3.4.3 基于建筑景观特征的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产业要素的时空格局
    4.1 引言
    4.2 就地城镇化中产业要素的特殊性及研究方法选择
        4.2.1 就地城镇化中产业要素的特殊性
        4.2.2 研究方法选择
    4.3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产业要素的时空格局
        4.3.1 产业规模的时空格局
        4.3.2 产业结构的时空格局
    4.4 小结
第五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的时空格局
    5.1 引言
    5.2 就地城镇化中社会要素的复杂性
    5.3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的空间现状
        5.3.1 实体性社会要素的空间特征
        5.3.2 居民生活方式的空间特征
    5.4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的时间演变
        5.4.1 实体性社会要素的时间演变
        5.4.2 居民生活方式的时间演变
    5.5 小结
第六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及其动力机制
    6.1 引言
    6.2 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6.2.1 就地城镇化中城镇要素组合的特殊性
        6.2.2 核心区多维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6.2.3 城乡融合区多维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6.2.4 扩展大都市区多维城镇要素组合的综合时空格局
    6.3 城镇要素组合时空格局的动力机制
        6.3.1 自然地理机制
        6.3.2 制度政策机制
        6.3.3 管理机制
        6.3.4 文化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7.1.1 人口要素的时空格局
        7.1.2 土地要素的时空格局
        7.1.3 产业要素的时空格局
        7.1.4 社会要素的时空格局
        7.1.5 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7.1.6 城镇要素组合格局的动力机制
    7.2 理论和实践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的城镇扩展格局优化研究 ——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项目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镇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2.2 土地生态适宜性研究
        1.2.3 城镇扩展模拟研究
        1.2.4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2.2.1 数据收集
        2.2.2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城镇扩展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3.1 城镇扩展特征分析
        3.1.1 扩展强度分析
        3.1.2 布局变化分析
        3.1.3 转化关系分析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分析
        3.2.1 价值量估算
        3.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3.3 生态景观格局响应分析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3.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4.1 垂直过程生态适宜性评价
        4.1.1 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叠加法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评价结果
    4.2 水平过程生态适宜性评价
        4.2.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4.2.2 过程“源”的确定
        4.2.3 最小累积阻力表面生成
    4.3 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
        4.3.1 适宜性分区模型构建
        4.3.2 差值表面生成
        4.3.3 分区阈值确定
        4.3.4 分区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镇扩展格局优化
    5.1 城镇扩展格局模拟
        5.1.1 CA-Markov模型
        5.1.2 CA-Markov模拟预测
        5.1.3 精度评价
        5.1.4 城镇扩展格局模拟结果
    5.2 城镇扩展格局优化
        5.2.1 优化策略
        5.2.2 优化方案确定
        5.2.3 优化方案合理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四、无锡市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市工业主导型传统村落空间结构演化与重构探究 ——以张家港市恬庄村为例[D]. 陈俊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潍坊市市辖区景观格局变化与绿地景观优化研究[D]. 王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肖况.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4]城镇化过程对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汤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与预测研究[D]. 乔文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6]岩溶山区城镇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以贵阳市为例[D]. 刘玺. 贵州大学, 2018(05)
  • [7]贵阳市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关联关系研究[D]. 刘贝贝. 贵州大学, 2018(05)
  • [8]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D]. 肖宝玉.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10]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的城镇扩展格局优化研究 ——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D]. 吕剑成. 南京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无锡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