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腰椎不稳的手术干预时机

动态腰椎不稳的手术干预时机

一、动力性腰椎不稳症的外科干预时机(论文文献综述)

谢瑞[1](2021)在《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稳定性是由以椎体、韧带、椎间盘等为代表的“内源性稳定系统”和以肌肉为代表的“外源性稳定系统”所共同维持的,双方任何一者出现损伤均会引发脊柱动静力失衡,造成失稳。这与中医药的“筋伤”理论相契合:脊柱相关结构中的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肉均发挥着“筋”的作用维持着脊柱的稳定与运动,增龄虚损、慢性劳损等情况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慢性筋伤;暴力损伤、过度负载致筋脉断裂、气滞血瘀,造成急性筋伤;“筋伤”情况下“筋”对“骨”的维系力量降低,“筋不束骨”而使“筋出槽,骨错缝”,“筋骨失衡”最终发为脊柱的节段失稳。然而,失稳发生的机制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对于DLSI的机制研究多数关注于关节三联体(Tri-joint Complex,TJC)的组织退变或是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应力分布的改变,尚缺乏动态观察由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TJC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二者同时研究的报道。这种机械途径和生物因素二者交互影响导致失稳的病机认识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临床方面,手法治疗作为针对DLSI的一种临床常用的特色治疗方式对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前期多中心研究研究证实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对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腰痛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该手法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采用该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基于此,本课题的基础部分开展了针对DLSI发病机制的力学与生物学相关实验,动态呈现了从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及TJC组织的力学特性变化及生物学组织退变情况,并对二者的相关性和其交互作用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临床部分通过开展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本课题为导师朱立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筋伤’致筋骨失衡的病理及力学基础探讨中医药防治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应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部分,相关结论将为中、后期其采用中医药干预DLS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持,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对DLS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基础研究“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筋伤”理论,通过建立以内源性(韧带损伤)和外源性(肌肉损伤)腰椎失稳的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失稳过程中FSU/TJC的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试从生物力学和病理学角度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为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方法:5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源性“筋伤”组、内源性“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9只兔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影像学X线摄片与椎体滑移比例、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指标评价;7只兔的L4/5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8w、16w、24w进行Micro-CT扫描和有限元模型建立,检测TJC组织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动作时的平均应力、应力云图及变化;39只兔的多组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椎间盘蠕变、疲劳加载及拉断等生物力学实验,检测椎间盘弹性变形能力和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同时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及测定AGC、COL2a1、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间点TJC组织的病理学退变情况及变化。结果:(1)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滑移比例SLIP:对比Ow,外源组在4w时即出现L4椎体的SLIP显着增大(P<0.05),8w为L1、L2、L5-L7(P<0.05),24w为L3(P<0.05)。内源组4w出现显着滑移的为L1、L2、L6、L7(P<0.05),8w为L4、L5(P<0.05),L3椎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w出现显着差异的为L1、L4(P<0.05),16w 时为 L2、L3、L6、L7(P<0.05),L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3组相比,外源组SLIP>内源组(P<0.05)的为8w-24w的L1,4w-24w的L4;外源组SLIP>对照组(P<0.05)的为4w-24w的L1、L4,8w-24w的L2、L5、L6,16w 的 L7;内源组 SLIP>对照组(P<0.05)的为 8w 的 L1、L2,8w-24w的L4、L5、L6,16w-24w的L7;内源组SLIP>外源组(P<0.05)的为8w时的L6。②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对比0w,外源组在4w时出现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6/7,8w 为 L2/3、L7S1(P<0.05);内源组在 4w 时出现 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7S1,8w 为 L2/3(P<0.05);对照组在4w 时出现 DHI 显着降低(P<0.05)的为 L4/5,8w 为 L5/6-L7S1(P<0.05),16w为 L1/2、L2/3(P<0.05),24w 为 L3/4(P<0.05)。同时间段 3 组相比,外源组DHI<内源组(P<0.05的为24w的L1/2、L5/6,4w的L4/5;外源组DHI/内压组 DHI<对照组(P<0.05)为 4w-24w 的 L1/2、L4/5、L6/7,8w-24w 的 L2/3、L3/4、L5/6、L7S1。内源组 DHI<外源组(P<0.05)为 8w 时的 L5/6。(2)有限元分析:①TJC组织平均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初始模型,内、外源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动作时,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平均压力逐渐升高;且外源组所受平均压力大于内源组。②应力分布变化:相比初始模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外源组整体应力范围变宽变广:前屈、后伸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分别在前后侧纤维环上,前屈时椎体关节突关节几乎不受力,后伸时关节面应力范围增大,应力集中在四个软骨关节面的偏上部;左、右侧屈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在同侧纤维环的中后部,关节突关节面则呈现出典型的“对角线”式应力集中;左、右旋转时,椎间盘应力范围在同侧纤维环中后部,但对比侧屈时明显受力范围较小,更多的力集中在关节突关节软骨面上,出现“对应”式应力集中。(3)生物力学特性:①蠕变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L3/4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逐渐减低(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蠕变位移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内、外源组相比,在4w和16w差异较小(P>0.05),在8w和24w差异显着(P<0.05)。②疲劳试验-椎间盘位移差:外源组的间盘位移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内源组椎间盘位移差的变化逐渐增大,仅0w与8w、4w与8w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缓慢增大(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椎间盘位移差值均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4w时外源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16w、24w时3组组间差异出现显着性(P<0.05)。③拉断实验-椎间盘抗拉能力:随时间增加,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椎间盘的破坏载荷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16w时破坏载荷数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24w时内源组<外源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内、外源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内、外源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组织退变:①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内源组纤维环较对照组排列逐渐紊乱,在24w时可显着观察到不规则甚至出现断裂。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显着性减少,髓核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部分髓核组织丢失后留有空隙,皱缩程度逐渐加重,部分髓核内空隙增大。终板软骨钙化层底部凹凸不平情况逐渐加重,出现多条潮线的复制。内、外源组关节突软骨的软骨基质相比对照组由表层至深层染色逐步加重,且可明显从表浅层、移行层观测到。内、外源组软骨细胞呈扁平、长梭形和多角形,呈簇状,部分细胞核变形、萎缩。同一时段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呈梭状或椭圆状,细胞排列均匀有序;②Western blot: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点相比,各组AGC、COL2a1蛋白在髓核、终板软骨、关节突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Caspase3、MMP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同时间不同组相比,4w-24w各时间点各组AGC、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各组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5)力学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性研究表明,同一组别在每个时间点时,其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和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非0,提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兔L1-L7椎体SLIP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及L1/2-L7/S1椎间DHI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椎体出现滑移增大、椎间隙减少的时间、程度虽有差别,但失稳及退变表现随时间增长加重;肌肉损伤对兔腰椎SLIP增大、DHI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2)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FSU在活动时出现TJC组织发生平均应力增大、整体应力范围扩大和应力集中分布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肌肉损伤对TJC应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3)内、外源“筋伤”均会导致FSU椎间盘出现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抗拉能力的降低,且这些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椎间盘蠕变特性和抗压缩能力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4)内、外源“筋伤”均会造成TJC组织AGC、COL2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MMP3、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TJC组织形态也发生了显着的退变,这些变化的程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TJC组织病理学退变程度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5)“筋伤”致DLSI退变的过程中,伴随着FSU和TJC组织病理退变逐步加重,其生物力学特性出现蠕变特性、抗疲劳特性降低、FSU应力分布异常等表现,力学因素和组织病理退变二者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腰椎失稳,可能是造成DLSI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干预退行性腰椎失稳(DLSI),为该手法治疗DLSI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DLSI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DLSI患者,依据本课题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组,n=30)和对照组(仰卧位腰椎牵引组,n=30)。治疗周期设定为2周,治疗组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1次/日,5次/周。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6、13天及随访1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计算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治疗结束时(13d)和随访时(1m)应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间点的评分组间比较、评分差值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定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60例DLSI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8.33%和61.6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65岁,整体平均年龄56.25±6.46岁。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0±6.27岁,平均病程13.13±23.31月,发生腰椎失稳的节段为L3/4、L4/5、L5/S1节段,患病人群的数量分别为4例、19例、7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 56.00±6.74岁,平均病程为10.87±21.39月,L3/4、L4/5、L5/S1为失稳节段的分别为3例、17例、9例。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失稳节段的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各项基线具备可比性。(2)VAS评分:治疗组自治疗2d-随访1m时所有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之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d时差异不显着(P>0.05),6d至1m随访时差异明显(P<0.05)。(3)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时段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4)VAS差值与JOA差值:相同时间点治疗组的VAS差值、JOA差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时(13d),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愈显率分别为90.00%、23.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1m),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67%;愈显率分别为66.67%、3.33%;两组相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DLSI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及随访各时间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均可以改善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疼痛,且手法治疗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较牵引治疗更快、更好;(2)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总体疗效优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3)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稳定、起效时间较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周智毅[2](2020)在《基于量化X线技术腰椎不稳症仿真模型建立及在手法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腰椎不稳症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由于腰椎不稳症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量化、客观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病理机制研究、疗效评价等方面给临床实践带来了一定困扰。中医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同样缺乏量化、客观化的评价指标,导致对手法治疗机制的研究难以深入。基于此,本文尝试运用量化X线技术开展对腰椎不稳症的研究。目的1.运用量化X线技术采集腰椎影像学数据,通过KLT算法建立腰椎QF仿真模型。2.采用已建立的腰椎QF仿真模型,追踪计算取得腰椎不稳症患者的椎体运动参数,与手法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治疗腰椎不稳症提供量化、客观化的评价系统。方法1.腰椎QF仿真模型的建立:选择受试者进行腰椎伸屈、侧屈和旋转运动,通过动态X线技术采集边缘处理、角点检测、椎体追踪等数据,通过KLT算法建立腰椎QF仿真模型。随后在真实人体上进行模型追踪效果验证。2.腰椎QF仿真模型用于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评价:选取腰椎不稳症患者,通过随机分组进行手法治疗及腰部核心肌群锻炼,用腰椎QF仿真模型追踪计算取得治疗前后的腰椎矢状面/冠状面动态图像参数,同时收集临床评价指标(JOA评分、Oswestry评分、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将两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1.成功建立腰椎QF仿真模型:本研究证实基于Harris特征点的KLT算法在速度和跟踪效果良好,随后基于KLT算法建立腰椎QF仿真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追踪腰椎椎体运动效果良好,可用于后续的腰椎运动参数采集。2.在临床疗效分析方面,通过比较治疗前后JOA评分、Oswestry障碍评分、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较锻炼组有着更好的效果。3.将腰椎QF仿真模型用于追踪采集腰椎不稳症患者椎体运动参数。在矢状面上,组内比较手法组治疗前后椎体矢状位的旋转及位移的改变,手法治疗对于改善腰椎松弛度方面有明显效果。椎体在治疗前后运动状态的改变通过量化X线技术最终能够以精确的数字化的形式表现。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在短期内通过量化X线技术测得的各个参数来看,椎体在治疗前后运动状态的没有明显改变。手法组Owstry评分与L4椎体的hC、松弛度,L5椎体的hA、hC、松弛度显着相关,JOA评分与L4椎体的hC,L5椎体的hA、hC显着相关。锻炼组Owstry评分与L5椎体的hA、hC相关,JOA评分与L5椎体的hA、hC相关。在冠状面上看,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改变与动态影像学改变显着相关,冠状面的主观指标与动态影像参数的相关程度更高。腰椎不稳症动态影像学模型用于治疗效果的预后评价,在椎体矢状位的旋转及位移方面,该模型预后评价无效果。在冠状面评价方面,该模型预后评价与临床疗效评价基本一致。结论1.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具有良好的效果。2.手法能够缓解腰椎不稳症患者的椎体间异常运动。提高了脊柱稳定性,利用量化X线技术建立的腰椎QF仿真模型可以对这种椎体间运动状态的变化进行动态捕捉,可以精确发现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所在,对于揭示腰椎不稳症的病理机制和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作用机制有重要的作用,在脊柱相关学科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陈丽兰,余庆阳,廖惠玲,黄园娥,詹芳芳,卢笑勤[3](2016)在《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护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针刀、推拿等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姿势干预系列护理措施。收集患者入院时、干预后即刻(一次姿势干预后)及治疗3周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评分。结果:治疗组在干预后即刻的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3周的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周组间协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效果显着,对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等均有明显作用。

石新,管兴发[4](2012)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加部分软骨终板刮除后腰椎稳定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症患者去除部分软骨终板后脊柱的稳定性。方法对照组72例单纯髓核摘除,取突出侧剥离骶棘肌暴露出棘突和椎板,在不损伤椎小关节的前提下,开窗显露硬膜囊及神经根,侧推硬膜囊显露后纵韧带和突出或脱出的髓核,实验组75例在髓核摘除后用刮匙刮除部分软骨终板直到有刮出松质骨为止。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随访,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结果单纯髓核摘除术患者(对照组)的总体改善率相比于伴软骨终板者(实验组)相对较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体优良率为1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87.5%。动力位X线片检查的椎间盘高度率和椎间盘夹角值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椎间盘夹角>10°的患者,对照组29.7%,实验组仅为11.9%。结论髓核摘除加软骨终板刮除者脊柱稳定性较单纯髓核摘除者腰稳定。

文睿,王清[5](2010)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三柱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三柱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对43例有手术指征的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A组,24例)和三柱植骨融合内固定(B组,19例)两种方法治疗,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植骨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85~170) min,平均110 min]与B组[(105~205)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量:A组[(250~800)ml,平均450 ml]与B组[(300~1100) ml,平均600 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12~65个月,平均27.8个月。A组与B组融合率分别为91%与94%(P>0.05)。术后各时间点2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三柱植骨内固定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在融合率,术后JOA评分,椎间隙高度相接近,但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

麦敏军,古波,韦贵康[6](2009)在《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苏二申[7](2009)在《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腰椎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对下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随访7~13个月。结果参照翁习生等的评价标准和术后13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4.7%。结论腰椎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腰椎不稳定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8](2009)在《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患者,其中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狭窄18例,退行性滑脱16例,退行性侧弯4例均常规行X线正侧位片、左右斜位片以及腰椎动力性侧位片检查,观察脊柱不稳部位及节段;同时行CT或MRI检查,了解椎管及神经根管情况;依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术后佩戴外固定支具并进行随访。结果全部病例随访中X线片显示,除1例因严重骨质疏松造成螺钉松动外,其余固定牢固,螺钉、棒无折断,复位无丢失,无感染及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为97.00%。结论伸屈位动态X线片示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3mm和(或)椎体在伸屈过程中的旋转活动度增大,L5/S1节段>20°,其上位节段>15°为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影像学特征,神经减压和椎管成形辅以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疗效优良。

乔保中,刘永西,金超,于文忠[9](2008)在《JJXA钉棒脊柱内固定置入及椎间颗粒骨植骨治疗动力性腰椎不稳症46例》文中提出选择2003-03/2007-03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和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动力性腰椎不稳患者46例,行后正中入路下的椎管减压手术,钛制JJXA椎弓根螺钉置入,并行椎间隙撑开,双侧切除椎间盘保留侧方以及前方的纤维环,刮除终板的软骨层,行椎间颗粒骨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加压固定。46例随访时间≥15个月,优良率91.3%。JJXA固定牢靠,无断钉断棒和螺钉松动现象,无复位丢失,无炎症及排异现象发生,植骨融合率为97.8%。提示JJXA钉棒内固定及椎间颗粒骨植骨治疗腰椎不稳,能够达到即刻腰椎稳定性重建以及长期骨性融合的治疗目的。

胡勇文[10](2008)在《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退变性腰椎失稳的概念与分型、发病机制与生物力学、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研究现状的分析,完善对退变性腰椎失稳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询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腰椎失稳的相关文献、报道及书籍,总结归纳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研究通过对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研究现状的全面介绍,以便于腰椎失稳的进一步研究,利于临床的诊治。结论:退变性腰椎失稳已经被多数作者所认识,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其尚缺乏深入统一的认识,临床诊断尚未形成“金标准”,治疗手段也有待于规范化。对于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将对脊柱外科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二、动力性腰椎不稳症的外科干预时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力性腰椎不稳症的外科干预时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失稳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及沿革
        2 腰椎失稳与腰椎退行性变
        3 DLSI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
        4 DLSI与生物和机械交互影响的发病机制研究
        5 中医药“筋伤”理论对DLSI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手法治疗腰痛类疾病的认识
        2 手法治疗DLSI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 国内代表性流派及手法
        4 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筋伤”致DLSI的影像学评价
        1.1 滑移比例SLIP
        1.2 椎间隙高度指数DHI
        2 “筋伤”致DLSI的有限元分析
        2.1 椎间盘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2.2 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3 “筋伤”致DLSI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
        3.1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
        3.2 FSU椎间盘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
        4 “筋伤”致DLSI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4.1 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
        4.2 Western blot
        5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与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评分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基于量化X线技术腰椎不稳症仿真模型建立及在手法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筋骨理论对腰椎不稳症诊疗的意义
    2 中立区域理论、三亚系理论对腰椎不稳症诊疗的意义
    3 量化X线技术在腰椎不稳症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
        3.1 动态图像的采集
        3.2 腰椎椎体配准和追踪
    4 存在的问题和讨论
第二部分 腰椎仿真运动研究
    实验一 基于KLT算法腰椎QF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设备与器材
        1.3 研究方法
        1.4 KLT算法建立腰椎QF模型验证
        2 讨论与结论
    实验二 腰椎QF模型应用于腰椎不稳症患者椎体活动追踪验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预处理结果
        2.2 角点检测结果
        2.3 腰椎QF模型追踪验证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实验一 腰椎QF模型在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研究对象
        1.4 方法
        2 疗效评定方法
        2.1 症状及功能障碍
        2.2 动态影像学测量方法
        2.3 图像获取
        2.4 图像处理
        2.5 观察参数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JOA评分和Oswestry评分
        4.2 动态影像学评估
        4.3 症状功能障碍评分与动态影像参数的相关性
        5 讨论
        6 研究的局限性
    实验二 腰椎QF模型在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2 疗效评定方法
        2.1 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表(LBOS)和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量表(QBPDS)
        2.2 动态影像学测量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下腰痛疗效结果评分和魁北克腰痛障碍评分
        4.2 动态影像学评估
        4.3 症状功能障碍评分与动态影像参数的相关性
        5 讨论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成果
    2 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3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加部分软骨终板刮除后腰椎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手术方法:
    1.4 随访:
    1.5 评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腰椎不稳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
    3.2 单纯髓核摘除术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
    3.3 椎间盘摘除同时刮除部分软骨终板对椎体的稳定性明显增加:

(7)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手术方法:
结 果
讨 论
    1.目前诊断下腰椎失稳症, 仍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标准, 在临床上我们遵循以下的原则:
    2.腰椎动力性不稳的病因及生物力学机制:腰椎不稳的常见病因包括:
    3.腰椎动力性不稳治疗方法探讨:
    4.脊柱融合是治疗腰椎不稳最根本的手段, 椎体间融合是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
    5.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8)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影像学检查
    1.3 病例入选标准
    1.4 术前影像学诊断
    1.5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研究概况
    3.2 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临床影像解剖特征
    3.3 影像学改变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3.4 手术指征与临床疗效

(9)JJXA钉棒脊柱内固定置入及椎间颗粒骨植骨治疗动力性腰椎不稳症46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和方法
2 结果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治疗结果
    2.3 典型病例X射线片
3 讨论
    3.1 腰椎动力性不稳的手术时机
    3.2 腰椎动力性不稳术式的选择
    3.3 椎间植骨融合问题

(10)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研究进展
    1. 中医理论与退变性腰椎失稳的认识
    2. 退变性腰椎失稳的概念与沿革
    3. 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病因病理
    4. 退变性腰椎失稳与腰椎解剖结构的相关分析
    5. 腰椎节段性失稳的分型
    6. 腰椎节段性失稳的体格检查
    7. 退变性腰椎失稳的诊断标准
    8. 隐性腰椎失稳
    9. 退变性腰椎失稳的治疗
    10. 讨论
    11.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动力性腰椎不稳症的外科干预时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D]. 谢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量化X线技术腰椎不稳症仿真模型建立及在手法疗效评价中的应用[D]. 周智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护理研究[J]. 陈丽兰,余庆阳,廖惠玲,黄园娥,詹芳芳,卢笑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02)
  • [4]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加部分软骨终板刮除后腰椎稳定性的研究[J]. 石新,管兴发. 临床医学, 2012(02)
  • [5]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与三柱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J]. 文睿,王清. 中国综合临床, 2010(02)
  • [6]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进展[J]. 麦敏军,古波,韦贵康. 中医正骨, 2009(08)
  • [7]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J]. 苏二申. 医学研究杂志, 2009(07)
  • [8]老年患者下腰椎不稳的临床影像解剖特征及治疗[J]. 蓝常贡,唐毓金,陆敏安,谢克恭.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03)
  • [9]JJXA钉棒脊柱内固定置入及椎间颗粒骨植骨治疗动力性腰椎不稳症46例[J]. 乔保中,刘永西,金超,于文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44)
  • [10]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研究进展[D]. 胡勇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动态腰椎不稳的手术干预时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