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及其应用领域——兼论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数理统计及其应用领域——兼论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一、数理统计学及其应用领域──兼谈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辉[1](2020)在《基于统计学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到社会体制当中,各种私有企业在经济体制当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出现,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对信息与数据进行管理并有效利用的必要性。因为统计学是一个进行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以及信息分析的一项必要手段,只有经过统计学管理对企业信息进行处理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分析事物的本质并有效的预测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形式,因此,在市场经济管理当中统计学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方法,并且统计学也是企业做好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所以在市场经济中要深入了解并利用统计学的知识,分析管理影响和应用策略,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马荣[2](2019)在《新三板挂牌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三板挂牌企业为样本研究了资本结构从债权结构和股权结构两方面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解决好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企业的效益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企业价值能够达到最大值。本文以195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为研究样本,经过观察和整理其财务指标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整体数据结果得出: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影响。流动负债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非流动负债率对企业绩效呈负相关,一个原因是中小企业很难获取长期贷款,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的流动性很大,所以企业更加偏好于短期负债。在股权结构模型中发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当股权越集中时,企业的绩效就越好,呈现了一种正相关的影响,这是因为企业存在着代理成本。最后结合了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第一,企业应当结合实际的发展现状优化资本结构;第二,企业应优化股权结构,保持股权集中度适当;第三,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政府应当打造成熟的新三板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

赵虹[3](2018)在《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同以往相比较,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和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企业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给现代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伴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分工已经变得越来越精细化,这种趋势使得企业要不断的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相应改变,以此来保证自己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基于以上的原因,在企业之中加强金融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同行们带来一些指导和借鉴,以此来促进我们国家的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王朝阳[4](2018)在《经济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分析领域中,数学工具的应用也逐渐增加,经济学中数理统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本文以检验绝对收入假设为例,对经济学中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分析了经济学中数理统计方法概述,同时阐述了经济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

高崇[5](2017)在《蓝藻水华时变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世界重点关注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之一,藻类水华暴发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主要难题。水华暴发导致水生态系统失衡,给人类健康和生态景观造成威胁,因此,深入研究蓝藻水华形成机理和预测、预警方法,为减轻蓝藻水华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环境部门采取及时有效的水华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保障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蓝藻水华机理建模和数据建模预测的基础上,综合两种建模方法的优势,考虑影响蓝藻生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建立蓝藻生长单、双营养盐循环机理模型,为了使所描述的水华暴发行为与实际相符合,将时不变机理模型中的主要参数设置为时变参数,将模型改进为时变系统模型。根据实际采集的太湖流域的数据,采用数值算法与智能进化算法相结合对模型中的常值参数进行优化率定,对时变参数采用多元时序方法建模预测,参数率定方法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根据分岔理论和中心流形理论对模型进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研究模型的分岔行为和水华产生的条件,分析水华暴发机理,解释水华暴发特性。最后,根据建立的时变模型对蓝藻生物量预测,结合机理分析的临界点和实际水华现象产生的灾害点对水环境分等级预警,实现了实时对水体的生物量预测和水华灾害预警。通过实际数据验证表明,本论文建立的时变模型,更加能够反映实际水环境中蓝藻水华暴发行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并且比其他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为蓝藻水华预测和预警提供解决方案,对揭示藻类生长的规律、扩展预测理论的研究方法、提高藻类预测精度具有实际意义。

杨波[6](2017)在《基于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相继出现经济指标之间联动性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现象。在这样的经济新形势、新常态下,使企业的运营难度加大,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在实际经营运行中面对瞬息万变的各种复杂情况,导致企业财务危机各种诱因也越来复杂,所以运用更高预测精度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成为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传统计量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两个阶段,其中,传统计量模型包括一元判断模型、多元判断模型、生存分析器等方法;人工智能模型包括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在现有模型的研究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宝贵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财务危机预警及其变量确定的理论基础相对欠缺。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及其变量选择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现有研究的宏观与微观理论依据不足,很多研究缺乏能够准确确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所含变量的理论支持,有可能出现进入模型之前的变量由于理论依据不足和筛选方法不完善,造成构建的危机预警模型预测精度不高,实用性不够。二是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方法有待提高。预警变量筛选尤为关键,直接影响预警模型的有效性。目前,研究和运用较多的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等方法,在变量筛选的过程中存在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的问题等等。近年来,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方法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可喜的是,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工业控制领域中设备运营控制预警的方法运用到财务危机预警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理,在财务危机预警过程中,当财务预警变量出现波动并超出一定的有效控制范围时,系统就应该发出预警。而且随着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变量筛选相关理论和应用日趋成熟,使得运用更为先进的计量方法和工具进一步筛选出客观科学的变量更具现实性。三是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需要提高预测精度。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同以及行业周期不同、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均会对模型的构建和模型预测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我国企业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财务危机模型需要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论文针对上述不足进行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体系,在变量体系基本搭建后进一步研究变量筛选问题,对现有变量筛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新方法偏最小二乘方法,并通过实证来论证偏最小二乘方法在筛选财务危机预警变量中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沪深两市2011年至2013年三年区间的212个样本对象进行研究,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提取出偏最小二乘成分,分别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回归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和基于偏最小二乘的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并经过实证研究和有效性检验,验证了模型在实际财务危机预警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论文研究的路线主要分为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研究结论与创新三个研究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提出问题,也即研究前提,论文从理论研究背景和实践背景提出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价值等,主要包括第一章。第二个层次为研究问题,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包括重要研究文献的回顾和梳理,经过变量选择的科学论证过程,通过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变量筛选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经济结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推导出偏最小二乘方法在变量筛选中的优势,主要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实证研究与检验部分,运用实证研究的统计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符合条件的研究样本做预警变量的萃取,并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变量筛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回归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和偏最小二乘的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并进行有效性检验,主要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第三部分为研究结论、研究创新、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即第八章。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创新性地将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筛选问题作为独立模块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目前运用较多的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指出这些方法在变量筛选中存在的问题,即财务危机预警变量多重共线的问题,提出运用偏最小二乘方法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理论和原理,并通过现有方法与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实证对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逻辑性地证明了偏最小二乘方法能够筛选出更科学合理的预警变量,有效提高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二)构建了预测精度更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论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构建了财务危机预警变量,变量体系不仅包含财务指标变量,而且涵盖非财务信息变量,通过运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实现了变量的优质成分提取,剔除数据重叠指标,然后运用传统计量和人工智能方法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和基于偏最小二乘的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和有效性检验验证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预警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在运用构建的偏最小二乘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后,2014年运用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比运用主成分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高1%--4%,2015年要高3%--4%;2014年和2015年运用偏最小二乘的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比运用主成分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预测准确率均高出4%--6%。

冉然[7](2015)在《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所谓的金融管理就是指对货币和资金的管理,金融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融资、股票发行以及贷款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人们对金融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金融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金融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阐述了当前我国金融管理现状,并提出了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王虹[8](2015)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推出,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这一举措直接使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我国工商总局统计显示,经过短短的8年时间其数量已达128.9万。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其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还是流动资金的周转,都透露出了对金融资本的强烈需求。就其发展的现状而言,初期阶段的各种问题凸显出来,如产业规模较小、经营环境相对松散、竞争实力比较弱,加之产权不明晰,规模上的局限性导致了有效抵押物的不足,进而造成了“融资难”问题的出现,而农村信用环境的不容乐观更进一步加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程度。本文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来搭建一个以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根基的良性循环信贷通道,将信用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身份证”,从根本上解决银社之间的信息障碍问题,这一研究对缓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以及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将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合作社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信用评价理论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价的理论基础,并由此展开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而建立了信用评价模型,并将1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评价等级,并通过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从实地调研中发现,在农村信贷市场中,银社之间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融资难”和“融资贵”的两融现象。表现为:一方面,金融机构会通过提高贷款利率等手段来应对其面临的高风险;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要偿还高额利息可能会做出“逆向选择”,以致出现道德风险。所以,本文提出了利用信用评价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融资难”问题。2.本文系统梳理了信用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依据专家意见和实地调研,力求全面客观地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伦理学理论加入了“信规度”和“信惠度”的指标来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规范及利益联结的紧密程度:基于社会学理论引入了一部分能够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稳定性和未来收入能力的社会资本指标;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资源的禀赋不同,基于经济学理论引入了反映当地经济状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初步构建了包含了70个指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断了不同维度层的指标变量对信用的直接表征——违约情况的显着程度以及各个指标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进而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最终构建了以4个维度层、8个准则层、32个指标层为基本结构的信用评价体系。3.本文遵循“分层赋权、逐层汇总”的思想,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赋权,其中判断矩阵中的元素用区间数表示,而不是传统AHP法的精确数。这样能够有效解决专家评分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分析判断矩阵的建立是否合理。此外,利用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判断矩阵排序方法,明确给出指标权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4.本文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模型。采用模糊贴近度公式以及择近原则对信用评价等级进行判定。该方法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状态与信用等级进行了很好的映射,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单独对指标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等级的弊端。为了验证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如下的实证分析:将1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化为标准状态向量,然后依据专家意见,设定信用等级并量化为标准模糊状态向量,结合所赋的权重,代入改进的欧几里得贴近度公式来计算样本数据的标准状态向量与标准模糊状态向量之间的贴近度,并利用择近原则选取最大贴近度所对应等级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评价等级。结合实际,验证了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的全面评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更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有效缓解了“融资难”问题。5.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提倡政府参与,同时利用政府公信力完善担保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弥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抵押物不足、分担交易风险,从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二是金融机构应避免“嫌贫爱富”,对虽然抵押物较少、但资金需求较为强烈、评价等级较好的成长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应给予更大的资金支持;三是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担保抵押产品,如以订单质押、应收账款、保单质押、互助基金、直补资金担保、粮食预期收益质押为有效抵押物,从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用水平;四是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管理水平,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最后,就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的未来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伟[9](2015)在《试验统计方法在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省稻米镉检测多级抽样和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发达的农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标志。然而,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农业环境问题,如土壤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等,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监测是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农业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往往采用抽样调查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在具体的统计工作实践中,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调查多少样本单位、花费多少试验费用、试验精确度如何以及试验数据如何分析,这些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最优试验方案的确定作为案例一,以江苏省主要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作为案例二,探讨试验统计方法在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首先,就试验统计方法中的抽样策略问题,探讨了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的最佳试验方案。其次,在江苏省主要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方面,初次采用系统分组资料方差分析方法分析2001-2011年10年间江苏省5个主要湖泊的渔业水质多年多点的监测数据,并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TOPSIS)对5个湖泊水质进行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采用物元分析法对太湖、滆湖、洪泽湖、高宝邵伯湖和骆马湖分别进行了渔业水质监测站位的优化布设研究。最后,根据以往江苏省主要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构建了一套湖泊水质综合评价系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探讨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最佳试验方案,本文以一个三级抽样检测结果为例,经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地市间和样点村间差异均极显着,各级误差方差以地市间最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一定精确度保证下的最优配置抽样方案。结果表明,为了提高调查的精确度,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可采用随机抽取6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抽取20个样点村或农技推广站,每个样点村随机重复2次的抽样方案;若资金较为紧张,在保证当前精确度的基础上,亦可以采用随机抽取6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抽取10个样点村或农技推广站,每个样点村随机重复2次的抽样方案。该结果为进行类似的抽样调查提供了重要参考。(2)本文对2001-2011年(不含2004年)10年间江苏省5个主要湖泊的渔业水质监测数据,首次采用系统分组资料方差分析方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TOPSIS),进行了监测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比较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铜含量外,5个湖泊间的水温、透明度和溶解氧等14个指标均存在极显着差异;湖泊内站位间的透明度、总氮和总磷差异极显着;站位内年份间的pH、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总磷、铅、镉和汞差异显着或极显着;渔业水质最好的是高宝邵伯湖,骆马湖水质与之相当,其后依次是洪泽湖、太湖和滆湖,5个湖泊的水质由南向北越来越好,这与江苏南北工业经济发达程度呈高度的关联性。该数据的统计分析,突破了以往针对此类数据无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局限,可为类似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重要借鉴。(3)物元分析法是处理不相容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基于2001-2011年(不含2004年)江苏省主要湖泊10年的水质(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氨氮和总磷)长期定位监测数据,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渔业水质监测站位的优化布设研究。结果表明:物元分析法可将洪泽湖的21个监测站位、滆湖的13个监测站位、高宝邵伯湖的18个监测站位、骆马湖的14个监测站位和太湖的35个监测站位,依次优化为15个、10个、14个、11个,和27个。这为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4)在以往的江苏省主要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湖泊水质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江苏省5大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的批量导入、数据显示以及监测站位的增减等功能,是一套适用于湖泊渔业水质分析的专用计算机软件。

张长鲁[10](2015)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信息化历经数字矿山和感知矿山阶段的建设,当前正朝着智慧矿山迈进。经过数字矿山和感知矿山的建设,煤矿已实现了对井下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等安全对象的全面感知,使安全管理者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类安全信息;以透彻感知、深度互联和智能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未来智慧矿山建设对煤矿安全管理提出新要求,它更加注重信息资源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基于感知到的安全数据提取隐含模式、挖掘有价值的安全知识是实现智慧安全管理的基础。面向煤矿安全大数据,传统的安全管理理论显得束手无策,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能力不足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可视化和数据挖掘进行安全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知识发现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在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虽然已有部分可视化尝试,然而总体上来说这些尝试存在着局部性、随意性和片面性等问题:局部性表现在部分结构化煤矿安全数据实现了展示可视化和知识可视化而大量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仍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系统的安全可视化管理体系尚未形成;随意性表现在可视化方式的选择是随意的,未考虑可视化方式与信息内容匹配性;片面性表现在现有研究中仅意识到对安全信息资源进行可视化展现,尚未考虑到深层次的安全知识可视化问题。针对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信息过载问题以及安全可视化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研究课题:首先按照认识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构建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对其内涵、作用机理和关键模型进行研究,回答安全可视化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根本问题;之后对安全可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即安全知识可视化展开具体研究,构建了煤矿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模型和安全知识可视化RPCIA实现模型。研究过程充分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结构化表达模型为指导,对TF煤业公司2014年安全隐患记录的调研,构建了该矿结构化安全隐患数据集;以RPCIA模型为指导,基于TF煤业公司结构化安全数据集进行了安全知识可视化研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论文按照“总体提出理论,具体研究实现”的思路展开,内容共分为七章,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总结了煤矿信息化建设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信息化建设对煤矿安全管理的作用以及智慧矿山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对煤矿安全管理活动进行信息过程抽象,分析了当前制约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瓶颈;对国内外煤矿安全可视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当前理论研究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研究选题,交代了论文意义及目标,给出了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论述了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并给出论文技术路线。第2章:理论基础研究。从可视化管理、数据挖掘、安全管理及认知科学四个方面对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梳理了可视化管理的发展及安全可视化研究现状,总结了数据挖掘过程模型演进、主要挖掘功能及其应用,归纳了安全管理理论的演进及发展趋势;综述了认知科学理论中的认知信息加工模型、多阶段记忆及认知负荷相关研究成果。理论基础研究为后续章节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及安全知识可视化模型构建奠定了理论依据。第3章: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研究。分析了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内容,回答了安全可视化管理是什么的问题;结合认知信息加工和认知负荷理论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回答了安全可视化管理为什么有效的问题;构建了安全展示可视化和可视化信息系统架构模型,回答了如何实现的问题。最终形成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包含内涵层、机理层、模型层、应用层和支撑层五层内容。第4章:煤矿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研究。结合知识发现典型过程,面向煤矿安全管理诉求及安全数据特征,分析了安全知识可视化实现过程;重点对实现过程中的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进行研究,以六何分析法和定性变量定量化方法为指导,提取煤矿安全问题性质、专业、致因、时空、主体等八个维度,对每个维度进行概念分层和属性划分,最终得出7w1h结构化表达模型;对tf煤业公司安全隐患进行现场调研,通过对安全隐患数据的抽样、清洗及规范化,最终构建了该矿安全问题集,为后续安全知识可视化研究奠定数据基础。第5章:煤矿安全对象内知识可视化。针对煤矿安全对象的单变量分析,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安全问题在各维度上的分布进行分析,得出安全问题的时空分布规律、主体分布规律和逻辑规律等;针对变量间交互分析,研究了煤矿安全问题八个维度交互分析的内容及现实意义,运用对应分析法和对数线性模型对变量间交互分析进行实现。对tf煤业公司安全问题集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单变量分析得出了该矿安全问题在各维度上的可视化分布情况,通过多变量交互分析得出安全问题性质与区域、性质与时空的交互规律。第6章:煤矿安全对象间知识可视化。在安全与生产对象交互分析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不同性质安全问题与采煤和掘进生产环节的关联程度;在危险源对象交互分析中,通过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业务分析及危险源辨识,提出了同时暴露安全问题的危险源存在内在关联性的假设,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通过对危险源频繁项集的挖掘,提取危险源易发安全问题的关联规则;本章最后对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模型、对象内知识可视化和对象间知识可视化的实现进行归纳,得出煤矿安全知识可视化rpcia模型。第7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创新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的研究进行展望。论文力求在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及安全知识可视化实现方面取得创新,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在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安全管理者认知信息加工模型,分析了认知过程中注意、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环节存在的认知资源瓶颈;结合安全可视化特征,分析了其对安全管理者认知负荷的优化作用;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设计认知实验,得出了安全可视化具有显着的认知负荷优化效应,且与认知加工水平有显着交互效应的结论,从而揭示了安全可视化作用机理。2)在对煤矿安全隐患记录等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六何分析法和定性变量数量化方法,提取了描述煤矿安全问题的八个维度,并对八个维度进行概念分层和属性划分,最终构建了煤矿安全数据“7W1H”结构化表达模型,实现了安全隐患数据的结构化转换。3)在对煤矿安全数据变量特征及知识可视化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变量间交互的对应分析模型,挖掘了煤矿安全对象不同维度及类别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以对应分析图予以表达;构建了变量间交互的对数线性模型,计算得出了安全隐患不同维度交互效应的数值大小并进行了可视化展示。4)在对煤矿安全对象间知识可视化特征及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安全生产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得出了不同性质安全问题与采煤、掘进作业的关联度大小并采用雷达图予以可视化表达;通过对煤矿安全隐患排查业务分析及危险源辨识,构建了危险源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得出了不同类型危险源易发安全问题的关联规则。

二、数理统计学及其应用领域──兼谈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理统计学及其应用领域──兼谈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统计学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二、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三、统计学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影响
    (一)解决收入报酬问题
    (二)规划企业经济活动
四、统计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五、结语

(2)新三板挂牌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资本结构的研究综述
    2.2 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研究综述
        2.2.1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的研究综述
        2.2.2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的研究综述
        2.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3.1 资本结构
        3.1.1 资本结构的内涵
        3.1.2 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3.2 企业绩效
        3.2.1 企业绩效的内涵
        3.2.2 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
    3.3 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机理
        3.3.1 债务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3.3.2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3.4 提出研究假设
        3.4.1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
        3.4.2 债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3.4.3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
第四章 新三板挂牌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现状分析
    4.1 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4.1.1 新三板市场规模分析
        4.1.2 新三板挂牌公司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4.1.3 新三板挂牌公司地域分布情况分析
    4.2 新三板挂牌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4.2.1 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4.2.2 债务结构现状分析
    4.3 新三板挂牌企业绩效的现状分析
        4.3.1 偿债能力现状分析
        4.3.2 盈利能力现状分析
        4.3.3 营运能力现状分析
        4.3.4 发展能力现状分析
        4.3.5 现金流量能力现状分析
第五章 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2 变量设计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3 模型构建
        5.3.1 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5.3.2 多元回归分析法
    5.4 实证分析
        5.4.1 因子分析
        5.4.2 回归分析
    5.5 实证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企业金融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1. 企业对于银行信贷的依赖大。
    2. 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不合理。
    3. 企业的金融管理方式没有创新。
    4. 企业资金回收困难。
二、金融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金融管理对于企业商品流通的意义。
    2. 金融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三、加强企业金融管理的方法
    1. 成立专门的金融管理部门。
    2. 完善企业财务预算工作。
    3. 提高企业金融管理信息化水平。
    4. 扩展融资渠道。
四、结语

(4)经济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学中数理统计方法概述
二、经济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
三、结束语

(5)蓝藻水华时变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藻类水华预测研究现状
        1.2.1 藻类水华机理驱动建模研究现状
        1.2.2 藻类水华数据驱动建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蓝藻生长时变系统建模及参数率定
    2.1 蓝藻生长时变系统建模
        2.1.1 蓝藻生长单、双营养盐循环机理建模
        2.1.2 蓝藻生长单、双营养盐循环时变系统建模
    2.2 蓝藻生长时变系统模型参数率定
        2.2.1 基于数值分析和智能进化算法的常值参数率定
        2.2.2 基于多元时间序列的时变参数预测
    2.3 模型仿真与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蓝藻水华时变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3.1 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理论
        3.1.1 微分方程定性理论
        3.1.2 分岔理论
        3.1.3 中心流形理论
    3.2 单营养盐循环时变系统模型动力学分析
        3.2.1 基于分岔理论的单营养盐循环时变系统模型动力学分析
        3.2.2 单营养盐循环时变系统模型仿真与验证
    3.3 双营养盐循环时变模型动力学分析
        3.3.1 基于分岔理论和中心流形理论的双营养盐时变系统模型分析
        3.3.2 双营养盐循环时变模型仿真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蓝藻水华时变系统预测
    4.1 蓝藻水华时变系统预测
    4.2 临界点与灾害点结合的水华预警
    4.3 模型仿真与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财务危机相关概念界定
        一、财务危机的定义
        二、财务危机预警的定义
        三、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定义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财务危机预警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财务危机预警样本研究综述
        一、国外财务危机预警样本文献回顾
        二、国内财务危机预警样本文献回顾
        三、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样本文献研究评述
    第二节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财务指标变量文献回顾
        二、国内外非财务信息变量文献回顾
        三、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变量文献研究评述
    第三节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传统计量模型文献回顾
        二、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人工智能模型文献回顾
        三、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不足及其启示
        一、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不足
        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支持
    第一节 管理学层面的理论支持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二、资本结构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三、权变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四、博弈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第二节 经济学层面的理论支持
        一、经济周期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二、不对称信息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第三节 系统学层面的理论支持
        一、系统动力学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二、系统非优理论与财务危机预警
第四章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选择理论分析及框架搭建
    第一节 财务危机形成机理分析
        一、外部因素影响机理分析
        二、内部因素影响机理分析
        三、财务危机形成的会计路径
    第二节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选择的依据及分析
        一、财务危机预警定义是变量选择的基本依据
        二、财务指标变量选择依据
        三、非财务信息变量选择依据
    第三节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构建
        一、财务危机预警变量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二、财务危机预警变量体系设计
第五章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理论分析及方法
    第一节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理论分析
        一、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主流观点分析
        二、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主要方法及分析
        一、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的主要方法
        二、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方法的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偏最小二乘方法在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筛选中的应用优势
        一、偏最小二乘方法筛选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原理
        二、偏最小二乘方法筛选财务危机预警变量的优势
        三、偏最小二乘方法在财务危机预警方面的应用
第六章 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界定的分析
    第二节 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样本设计
        二、数据的选择
    第三节 研究变量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变量
        二、研究流程和方法
    第四节 偏最小二乘的数据处理
        一、样本组描述性统计
        二、偏最小二乘成分提取
        三、交叉有效性判断
    第五节 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模型构建及分析
        一、T-3年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模型构建及分析
        二、T-2年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模型构建及分析
        三、T-1年偏最小二乘的Logistic模型构建及分析
    第六节 偏最小二乘的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一、T-3年偏最小二乘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二、T-2年偏最小二乘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三、T-1年偏最小二乘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及分析
    第七节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七章 偏最小二乘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研究
    第一节 主成分回归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一、T-3主成分回归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二、T-2主成分回归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三、T-1主成分回归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第二节 主成分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一、T-3主成分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二、T-2主成分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三、T-1主成分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第三节 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
        一、有效性检验的样本组设计
        二、偏最小二乘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
        三、偏最小二乘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
        四、偏最小二乘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分析
    第四节 主成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
        一、有效性检验的样本组设计
        二、主成分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
        三、主成分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
        四、主成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分析
        五、偏最小二乘与主成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差异性
    第五节 2016年行业视角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一、2016年行业视角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二、2016年行业视角主成分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三、企业视角财务危机预警变量显着性变化分析
        四、2016年行业视角财务危机预测结论
    第六节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有效性检验研究结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构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信息的财务危机预警变量体系
        二、偏最小二乘方法筛选解释力更强的财务危机预警变量
        三、构建预测精度更高的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第二节 对策及建议
        一、要持续关注关键性财务指标变量
        二、要密切关注关键性非财务信息变量
        三、要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四、要建立动态化系统性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五、要逐步建立上市公司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第三节 创新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论文创新点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信用评价的主题研究
        1.3.2 信用评价指标研究
        1.3.3 信用评价方法研究
        1.3.4 影响信用的因素分析
        1.3.5 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评述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可能的创新
        1.5.2 论文的不足
    1.6 概念界定及政策沿革
        1.6.1 基本概念界定
        1.6.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1.6.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合作社理论
        2.1.1 合作社的本质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产权理论
        2.1.4 合作社的异质性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1 逆向选择
        2.2.2 道德风险
    2.3 社会资本理论
        2.3.1 社会资本的内涵
        2.3.2 社会资本的测度
    2.4 信用评价理论
        2.4.1 信用评价“5C”要素
        2.4.2 信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2.4.3 信用等级的划分
        2.4.4 信用评价结构的关系层
第三章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调查概况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查地点
        3.1.3 调查组织安排
    3.2 调查样本统计分析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基础情况
        3.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情况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历史履约情况
        3.2.4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运行情况
        3.2.5 农民专业合作社互惠互利情况
        3.2.6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网络关系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流程
    4.2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4.3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初建
        4.3.1 准则层确立
        4.3.2 指标海选集确立
    4.4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
        4.4.1 指标数据标准化
        4.4.2 指标筛选的相关性分析
    4.5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优化
        4.5.1 践约度与违约情况相关性分析
        4.5.2 信规度与违约情况相关性分析
        4.5.3 信惠度与违约情况相关性分析
        4.5.4 关系度与违约情况相关性分析
        4.5.5 二级指标相关性分析
        4.5.6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模型
    5.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赋权
        5.1.1 主观确定权重系数方法介绍
        5.1.2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指标赋权流程
        5.1.3 一级指标赋权及一致性检验
        5.1.4 二级指标赋权及一致性检验
        5.1.5 总目标下二级指标赋权
    5.2 基于模糊贴近度信用评价模型
        5.2.1 基于模糊贴近度信用评价原理
        5.2.2 定义标准模糊状态向量
        5.2.3 定义模糊贴近度
        5.2.4 评价步骤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实证研究
    6.1 数据处理
    6.2 建立标准模糊状态向量
    6.3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实证检验
    6.4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分析
        6.4.1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分布
        6.4.2 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等级与调查结果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建议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9)试验统计方法在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省稻米镉检测多级抽样和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价中常用试验统计方法及其主要功用
        1.1.1 农业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1.1.2 描述性统计及其主要功用
        1.1.3 统计推断及其主要功用
        1.1.4 方差分析及其主要功用
        1.1.5 相关与回归分析及其主要功用
        1.1.6 多元统计分析及其主要功用
        1.1.7 地统计学及其主要功用
        1.1.8 贝叶斯统计及其主要功用
    1.2 农业环境监测中的抽样调查
        1.2.1 抽样调查的定义
        1.2.2 抽样调查与其它调查方法的比较
        1.2.2.1 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比较
        1.2.2.2 其它非全面调查
        1.2.3 国际抽样调查发展简史
        1.2.4 我国抽样调查的研究与推广
        1.2.5 抽样调查的广泛应用
        1.2.6 抽样方法及R语言实现
        1.2.6.1 抽样方法设计的目标与准则
        1.2.6.2 抽样设计的作用
        1.2.6.3 常用5种抽样方法及其优缺点
        1.2.6.4 抽样方法的R语言实现
        1.2.6.5 以模型为基础的抽样设计
        1.2.7 抽样调查在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1.3 农业环境监测中湖泊水质监测站位优化方法
        1.3.1 物元分析法
        1.3.2 动态贴近度法
        1.3.3 最优分割法
        1.3.4 均值偏差法
        1.3.5 模糊聚类法
        1.3.6 密切值法
    1.4 农业环境监测中湖泊水质评价方法
        1.4.1 单因子评价法
        1.4.2 霍顿(Horton)水质指数法
        1.4.3 布朗(Brown)水质指数法
        1.4.4 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
        1.4.5 层次分析法
        1.4.6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1.4.7 主成分分析法
        1.4.8 灰色评价法
        1.4.9 模糊评价法
        1.4.10 物元分析法
        1.4.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最优试验方案的探讨
    2.0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1.2 样品的检测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江苏省稻米重金属镉检测多级抽样试验的方差分析
        2.2.2 考虑样本容量和精确度时抽样方案的探讨
        2.2.3 考虑成本和精确度时抽样方案的探讨
    2.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长期定位监测数据的江苏主要湖泊渔业水质的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
    3.0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监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1.3.1 系统分组资料方差分析
        3.1.3.2 TOPSIS法进行水质综合评价
    3.2 结果与分析
        3.2.1 5个湖泊水质指标理化特征
        3.2.2 5个湖泊水质指标差异显着性比较
        3.2.3 5个湖泊水质综合评价
    3.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江苏省主要湖泊渔业水质监测站位优化布设研究
    4.0 前言
    4.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4.1.1 理想点和期望点的拟定
        4.1.2 关联函数的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洪泽湖渔业水质监测站位优化
        4.2.2 滆湖渔业水质监测站位优化
        4.2.3 高宝邵伯湖渔业水质监测站位优化
        4.2.4 骆马湖渔业水质监测站位优化
        4.2.5 太湖渔业水质监测站位优化
    4.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江苏省主要湖泊水质综合评价系统
    5.0 软件简介
    5.1 运行环境与软件安装
    5.2 软件登录
    5.3 功能导航
        5.3.1 站点管理(L)
        5.3.2 用户管理(U)
        5.3.3 角色及权限管理(R)
        5.3.4 系统运行日志(O)
        5.3.5 Excel数据导入
        5.3.6 检测数据统计分析(C)
        5.3.7 数据显示设置(S)
        5.3.8 显示区域(A)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研究设想
附录 随机抽样方法R语言实现程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矿信息化建设历程
        1.1.2 煤矿信息化对安全管理的作用
        1.1.3 煤矿安全管理瓶颈分析
        1.1.4 依托课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研究
        1.2.2 煤矿安全数据挖掘研究
        1.2.3 煤矿安全可视化研究
        1.2.4 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1.3.1 论文研究意义
        1.3.2 论文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安排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
    2.1 可视化管理理论及研究
        2.1.1 可视化提出及发展
        2.1.2 可视化管理研究及应用
        2.1.3 安全可视化研究
    2.2 数据挖掘研究
        2.2.1 数据挖掘过程模型研究
        2.2.2 数据挖掘功能及对应算法
        2.2.3 数据挖掘应用研究
    2.3 安全管理理论及研究
        2.3.1 安全管理理论发展演进
        2.3.2 安全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2.3.3 煤矿安全管理研究
    2.4 认知科学理论研究
        2.4.1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2.4.2 注意、知觉与多阶段记忆
        2.4.3 认知负荷理论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
    3.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内涵分析
        3.1.1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内涵
        3.1.2 煤矿安全可视化特征分析
        3.1.3 煤矿安全可视化内容分析
    3.2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机理分析
        3.2.1 作用机理理论分析
        3.2.2 认知实验分析
    3.3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模型构建
        3.3.1 安全展示可视化模型
        3.3.2 可视化系统架构模型
    3.4 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理论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矿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
    4.1 煤矿安全知识可视化内涵分析
    4.2 煤矿安全知识可视化实现过程
        4.2.1 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
        4.2.2 安全知识可视化交互方式
        4.2.3 安全知识可视化模型实现
        4.2.4 安全知识可视化应用
    4.3 煤矿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模型
        4.3.1 煤矿安全问题表现形式
        4.3.2 煤矿安全问题数据来源
        4.3.3 煤矿安全数据结构化表达
        4.3.4 煤矿安全数据变量类型分析
    4.4 煤矿安全问题集构建实例
        4.4.1 数据来源分析
        4.4.2 数据预处理
        4.4.3 安全问题集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矿安全对象内知识可视化
    5.1 煤矿安全单变量频数分析
        5.1.1 单变量频数统计现实意义
        5.1.2 单变量频数统计可视化
    5.2 煤矿安全变量间交互分析
        5.2.1 变量间交互过程
        5.2.2 变量间交互内容
        5.2.3 变量独立性检验
        5.2.4 对应分析模型
        5.2.5 对数线性模型
    5.3 煤矿安全对象内知识可视化实例
        5.3.1 单变量频数分析及其可视化
        5.3.2 煤矿安全两变量交互分析
        5.3.3 煤矿安全多变量交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矿安全对象间知识可视化
    6.1 煤矿安全对象间交互内容
        6.1.1 对象间交互特征分析
        6.1.2 对象间交互内容分析
    6.2 煤矿安全与生产交互分析
        6.2.1 变量分析及选择
        6.2.2 实现方法选择
        6.2.3 煤矿安全生产灰色关联模型
        6.2.4 煤矿安全生产灰色关联分析实例
    6.3 危险源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6.3.1 危险源关联规则挖掘问题描述
        6.3.2 危险源关联规则挖掘模型构建
        6.3.3 煤矿危险源关联规则挖掘实例
    6.4 安全知识可视化RPCIA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附录A 煤矿安全知识可视化基础数据集
附录B 煤矿危险源关联规则挖掘数据集

四、数理统计学及其应用领域──兼谈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统计学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 刘子辉. 营销界, 2020(37)
  • [2]新三板挂牌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马荣. 西北大学, 2019(12)
  • [3]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 赵虹. 全国流通经济, 2018(18)
  • [4]经济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J]. 王朝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12)
  • [5]蓝藻水华时变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D]. 高崇. 北京工商大学, 2017(06)
  • [6]基于偏最小二乘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 杨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2)
  • [7]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冉然. 品牌(下半月), 2015(10)
  • [8]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研究[D]. 王虹. 沈阳农业大学, 2015(04)
  • [9]试验统计方法在农业环境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省稻米镉检测多级抽样和湖泊渔业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为例[D]. 王伟. 扬州大学, 2015(02)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煤矿安全可视化管理研究[D]. 张长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4)

标签:;  ;  ;  ;  ;  

数理统计及其应用领域——兼论数理统计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