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一卷)总目录

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一卷)总目录

一、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1卷)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魏琰[1](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张茹[2](2014)在《基于磁弹效应和磁电层合材料的在役钢结构应力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愈来愈广泛。其中,空间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厂房、大型体育场馆、机场候机楼等基础设施中,有些甚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共建筑或标志性工程。这类结构不仅受力和构造比较复杂,而且在服役期内经常要受到各种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其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可能超出设计值,健康状况发生恶化,使整个结构的正常和安全使用受到威胁。构件应力水平是决定结构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在役钢结构进行实际应力的实时在线无损监测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科学与工程任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在役钢结构的应力监测的现状及各种应力检测方法。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基于普通钢结构材料所具有的磁弹效应,利用新型的智能磁电层合材料,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磁电磁弹(EME)应力传感器。从理论分析、模型仿真、系统设计、实验室实验、工程应用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利用EME应力传感器进行在役钢结构的应力无损监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依据铁磁学基础理论探讨了应力对钢结构材料的磁化及磁畴结构的影响,利用应力对钢结构材料磁特性的影响关系,给出了磁弹效应的基本理论模型。在介绍智能磁电层合材料的发展、应用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其加工制作成智能磁电传感元件,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ME应力传感器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并结合理论计算进行了EME应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包括励磁源的选择与设计、励磁电流的设计、励磁磁场的模拟计算及其它部分设计。(2)建立了EME应力传感器的仿真计算模型。仿真模型考虑了钢结构材料的磁弹耦合特性和磁电层合材料的磁电耦合效应,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空间磁场分布,实现了弹—磁—电的转换。基于改进的Jiles-Atherton模型,推导并求解了磁力微分方程组,得到了不同应力作用下的磁滞回线,及在某定磁场作用下的应力—磁化强度的关系曲线。利用场路耦合分析方法得到了脉冲激励检测信号的特征,根据特征进一步完善传感器的设计。基于磁电材料的等效电路法,对磁电层合材料的磁电转换效应进行了探讨,结合磁致/压电/磁致(MPM)结构的磁电层合材料在磁性材料沿长度方向上振动、压电材料沿横向极化的模式(L-T模式)下工作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磁电电压转换效应。结合实际算例,总结了整个EME应力传感器系统模型的建立步骤。(3)建立了一套基于LabVIEW平台的应力监测系统,通过LabVIEW编制的虚拟仪器(Ⅵ)对实际测试过程进行操控。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圆形截面构件(如预应力钢筋、钢棒和钢缆索等),对不同材料、不同直径的钢构件进行了EME应力传感器的设计和应力(力)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证明EME应力监测技术适用于各种大、小型构件,不仅适用于纯钢材料,对于钢与其它材料组合的混合材料结构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实验中进行了信号的详细分析及物理机理探索。总结了EME应力传感器及其监测技术的优点,如与被测构件无机械接触,精度高,响应快,测量结果稳定可靠,不需要了解构件的受力历史便能实现对应力绝对值的监测,制作安装方便,环境耐受能力强,预估使用寿命较长等。(4)将EME应力传感器及其监测系统应用到浙江省台州椒江二桥的斜拉索索力监测的工程中,进行了钢缆索的索厂标定实验和现场的索力校核实验。(5)总结了钢结构材料磁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对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温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磁力显微镜(MFM)进行了钢结构材料的金相组织与磁畴结构观察实验;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进行了磁特性测量实验,结合技术磁化的规律得到了实验钢结构材料的磁化阶段的特征参数;详细分析了温度对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影响,基于分子场理论,探讨了温度对铁磁材料磁弹特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钢结构材料的磁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实验,得到了在不同温度下镀锌高强钢丝的初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及其磁特性参数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最后,针对传感器实际应用可能存在的不利环境因素,提出了改善EME应力传感器及监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的措施。

高恩全[3](2013)在《单索面宽体混凝土斜拉桥设计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浙江省富阳市鹿山大桥为工程背景,探讨了单索面宽体混凝土斜拉桥设计的相关关键问题。浙江富阳鹿山大桥是跨径组合118m+256m+118m的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即借助MIDAS对实桥进行全桥空间杆系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对实桥主梁进行局部空间精细有限元分析,并完成以下主要工作:(1)通过对鹿山大桥的主梁设计、主塔设计、斜拉索设计、防撞钢套箱设计、以及施工设计等设计思路的介绍,了解鹿山大桥的基本设计方法。(2)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截面,通过对主梁力学性能的分析验算,一方面验算主梁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分析主梁横向受力,以及施加横向预应力后对主梁横向刚度和受力状态的改善情况。(3)鹿山大桥采用后支点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本文介绍了鹿山大桥后支点法挂篮悬臂施工的方法及施工顺序。另外,由于采用后支点挂篮施工,施工下一段阶段时挂篮将对上一段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的混凝土阶段施加一定的集中力,因此需要对前一段悬浇段局部受力进行验算。(4)鹿山桥塔墩梁采用固结构造,分别对其在施工阶段和成桥运营阶段的受力状态进行数值模拟,以确定塔、墩、梁固结处局部复杂应力是否超出要求。(5)鹿山大桥采用防撞钢套箱设计,通过对船舶和钢套箱的离散模型,得到船舶在撞击过程中撞击力和船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钢套箱的变形和应力情况,验证防撞套箱保护承台和桥墩免受船舶撞击作用的效果。

陈东霞[4](2014)在《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土水特征及强度性状研究》文中指出残积土层约占厦门岛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工程建设岩土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或人为地改变环境条件下,残积土常经受脱湿、增湿及干湿交替作用。此时,残积土会呈现出与其在饱和状态迥异的体积、强度、渗透和固结等性状。非饱和土的强度在土坡稳定、地基承载力及侧向土压力等分析计算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土水特征曲线(简称SWCC)是基质吸力与含水量或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它可帮助我们了解含水量对非饱和土强度的影响。因此,研究非饱和残积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及抗剪强度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厦门地区常见的残积砂质粘性土和残积粘土,进行了不同干密度、含水量、竖向应力和干湿循环作用下SWCC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直接剪切的试验研究,建立了SWCC模型、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剪切强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滤纸法测定基质吸力,分析了干密度、含水量、竖向应力及干湿循环作用等因素对残积砂质粘性土和残积粘土的脱湿曲线、吸湿曲线及滞回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质粘性土的SWCC与粘土的SWCC相比,前者的脱湿速率较大,进气值较低,持水能力较弱。砂质粘性土的SWCC对干密度和竖向应力的变化较敏感,而粘土SWCC对含水量的变化较敏感;3次干湿循环中,第1次干湿循环对两类残积土SWCC的影响较大。2.选择了6个SWCC模型,剔除残余饱和度参数,建立修正SWCC模型。设置了考虑参数个数的模型权值,根据已测残积土的SWCC试验数据,综合考虑拟合精度及模型参数个数,评估各修正SWCC模型的优劣。计算结果表明修正Gardner模型是最适合于厦门地区的残积砂质粘性土和粘土的SWCC模型。推导了修正的SWCC模型特征值计算公式,它们可取代作图法,从而较准确地计算出空气进气值、曲线拐点的斜率、残余基质吸力及残余饱和度等参数。3.设计了残积砂质粘性土和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考虑初始干密度和含水量下砂质粘性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经验模型和不同初始含水量下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经验模型。另外,测定了不同干湿幅度、路径及次数下两类残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了干湿幅度、次数和路径对两类残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4.采用普通的直剪仪进行非饱和残积土的剪切强度试验,并用滤纸法测定各不同含水量状态下的基质吸力,研究剪切强度及强度指标随初始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初始含水量下残积砂质粘性土和粘土的剪切强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残积土的抗剪强度及强度指标。同时,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对残积土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干湿循环幅度、路径及次数下两类残积土的剪切强度和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干湿循环作用下残积土强度模型的研究奠定基础。

刘敏[5](2013)在《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个民族的科学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总与该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杂志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知识人自清末开始创办科学杂志,如《科学世界》(1903)、《科学一斑》(1907)等,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杂志均遭遇昙花一现,未能延续发展的厄运。但中华民族从未间断过追求创办科学杂志的梦想。1915年,留美学生任鸿隽、赵元任、秉志、胡明复、周仁、杨铨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创办了《科学》,1918年随着科学社的回国,《科学》也在国内生根成长,直至今天。《科学》是民国时期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它在极其艰苦、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以“为学之道,求真致用两方面当同时并重”、“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理念诞生并发展,这体现了当时热血知识青年奋发图强、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他们的勇敢和才智。《科学》作为传递最新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先进科学思想和方法、刊载国人研究成果和弘扬科学精神的阵地,为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科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它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科学》这一窗口,能够回眸和反思民国时期学人对科学的态度、思想、信仰和精神,从而温故知新,继往开来。通过《科学》管窥民国时期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水平,为研究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科学》虽为留美学生创办发行,但因其创办者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经历等原因,办刊之初就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它不仅为中国学者提供了科学交流的平台,同时大量翻译刊登欧美和日本学者的论着。就这一层面而言,《科学》不仅记录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史,也记录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史,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科学》从战火纷争中一路走来,杂志发行的背后,是强有力的编辑、作者群体的支撑,充分体现了一支有组织的团队的力量。它启示我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理念和团结精神,有组织地发挥一个团队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刊载的文章范围宽泛,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又包括对科学的性质、作用、历史、教育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以《科学》中文章为第一手资料,宏观上对民国《科学》的办刊历程、栏目设置和主编的办刊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新的时空观审视民国《科学》所折射的科学观,包括其作者群对科学本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认识。从时间上,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结合近现代科学思想,纵向回顾《科学》中科学观的发展历程;从空间上,结合同时期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观点,横向审视这一科学观,从而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以《科学》为中心,论述民国时期科学史研究状况,分析这一时期科学史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方法。论文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发展概述。介绍《科学》的创刊缘起,通过对1915-1949年间《科学》办刊历程地详细梳理,厘清其办刊宗旨和栏目设置的变迁情况,总结在不同主编时期杂志办刊风格的变化。第3章,《科学》中关于科学的讨论。包括:1.何谓科学。论述国人思维中的“科学”以及《科学》中对科学内涵的讨论。2.科学精神。讨论的问题包括“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家与科学精神”。3.科学的分类。以汤姆生《科学之分类》和任鸿隽《智识的分类及科学的范围》两篇文章为基础,解读前人提出的科学分类的观点。4.科学方法。通过对比《科学》中涉及的科学方法,总结出演绎法和归纳法在当时颇受科学研究者的重视。第4章,科学与文明。包括:1.科学与和平。讨论了科学与和平的辩证关系。2.科学与工业。《科学》中对科学与工业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科学为工业之母”,另一种认为科学与工业之间是理论与实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科学与农业。介绍科学兴农的观点和科学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4.科学与社会。认为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体制的健全又可促进科学的研究。第5章,《科学》中的科学教育。包括:1.科学教育。《科学》的作者们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教授,又包括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的传播;民国时期的科学教育存在诸如科学图书和仪器的缺乏、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等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科学教育中不足之处的讨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介绍了贤妻良母式的女子科学教育,其目的是使女子在家庭生活中更好地相夫教子。2.科学教育方法。包括科学教学法和数学、地理、植物学等学科教学法。3.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导向。应当切实改进“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努力推进“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迅速建立“中国化”的科学教育。第6章,《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包括:1.数学史研究。对《科学》中数学史类文章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数学史研究具有注重史料和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等特点。2.天文学史研究。对《科学》中天文学史方面的文章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3.化学史研究。阐述了《科学》中化学史的研究状况,重点对曾昭抡、丁旭贤、王琎的化学史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4.科学史研究特点。第7章,结语。阐述了《科学》对当时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对今天科学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交代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列[6](2012)在《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斜交跨越城市干道、高速公路的机率很大,其需求跨度范围为90-150m,当桥下净空要求较高且桥上受线路标高限制时,采用下承式钢系杆拱桥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桥型在国内外高速铁路桥梁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具有外形美观、跨越能力强、施工干扰小、桥面下结构高度低等优点,但其应用时间还不长,研究还不深入。根据高速铁路对桥梁刚度、受力、变形、动力性能、疲劳性能等要求,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福厦高速铁路128m跨度下承式钢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对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针对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体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的合理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吊杆形式、拱肋与系梁相对刚度比、拱肋内倾角、拱肋横向连接系、矢跨比、桥面型式对结构动力特性、刚度、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在考虑受力、施工、用钢量等综合因素下,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的合理结构形式,即矢跨比1/5左右、平行拱、刚性吊杆、“一”字横撑、密布横梁小纵梁的正交异型整体钢桥面。以福厦铁路128m钢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对该结构的静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各种荷载组合下,结构的应力、变形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形式的合理性。其次,针对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典型构造细节,包括6种拱脚构造形式、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吊杆与拱肋和系梁的连接、横梁与系梁的连接等受力复杂部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疲劳构造的应力分析,探明了各连接细节中应关注的疲劳关键部位。从改善疲劳性能的角度提出了合理的拱脚构造形式;针对目前桥规未涉及铁路桥梁正交异性钢桥面的疲劳规定,对铁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荷载加载、疲劳抗力进行了探索,指出疲劳应力幅比较大的构造细节主要为闭口肋与桥面板角焊缝连接部位、闭口肋与横梁交叉位置、闭口肋与次横梁交叉位置前后板块闭口肋横向对接部位、前后板块纵梁横向对接部位。再次,针对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正交异性钢桥面,为深入研究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在铁路桥梁中的适用性能、应力分布规律和传力途径,检验构造细节的可靠性,采用1:2几何缩尺,进行了节段模型试验,重点研究了铁路单线荷载、双线荷载作用下横梁、桥面板、U肋的应力及变形规律。将试验数据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分析计算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针对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正交异性钢桥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应力幅较大的部位,采用1:1几何缩尺、制作了包括桥面板、3个U肋、2个横梁及2个模拟系梁的疲劳试验模型,通过疲劳试验,验证了铁路活载作用下正交异性钢桥面典型构造的疲劳可靠性,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构造细节能够满足高速铁路桥梁疲劳性能的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下承式钢系杆拱结构体系、结构形式、桥面和关键节点构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模型试验对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结构计算方法和分析成果进行分析和验证,较为系统地总结出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刚度、稳定性、受力、动力性能、疲劳性能变化规律,为下承式钢系杆拱桥在高速铁路桥梁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杨泽喜[7](2011)在《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文中提出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当然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时代背景、历史任务不同,因此,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样因为不同时期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发生变化,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及时调整外交战略,以实现中国国家利益最大化。关于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选择的作用,本论文认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制定,解释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合理性以及整合社会合力以推行对苏对美外交战略。在一定历史背景下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对毛泽东时代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作用有限,它是影响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真正决定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还是国家利益。第一章首先解释意识形态、外交战略等相关概念,论证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之间的关系。概念是立论的基础,概念不明确,论证就等于是在沙堆之上建塔,得出的结论自然缺乏说服力。其次论述毛泽东时代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意识形态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毛泽东时代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特征明显不同,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发生变化,中国外交战略随之发生变化。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主要是对所发生的外交战略变化相应进行指导和解释,以及整合社会合力顺利推行外交战略。第二章旨在论述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中国共产党联苏联美外交战略。以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现实诉求是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主要体现为在国际舞台上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主权地位和在中国寻求社会革命与社会进步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采取联美外交,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拒绝组织民主政府,中国共产党采取联苏外交,终于打败反动政权,将中国建成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阶段中国化的内涵集中表现为民族主义现实诉求,联苏联美是这一诉求在外交战略上的反映。第三章探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解释联苏反美外交战略的合理性。新政权成立后,美国不仅威胁中国国家安全,还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中国安全利益、政治利益以及经济利益主要受到来自美国的严重损害;中国与苏联不仅有相同的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而且苏联同中国一样也遭到美国的遏制与封锁,构筑中国联苏反美外交战略具备了现实的基础。联苏反美外交战略维护了中国国家安全,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这一阶段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表现特征是社会主义理性追求,这一意识形态表现特征在中国外交战略上的反映是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以应对美国对华遏制的严峻形势。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阶级斗争扩大化如何影响中国反苏反美外交战略。这一时期,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表现特征集中体现为阶级斗争扩大化。国内建设出现严重“左”的错误后,中国领导人对形势发生错误估计,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逐渐影响到外交关系。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没有解除,苏联由盟友演变为中国敌人,中苏两党关系由分歧到分裂,两国国家关系也逐步走向破裂,中国安全环境非常严峻。中国政府采取反苏反美外交战略,以有限的国力同时反对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局势渐趋缓和,中国采取激进外交战略虽然也维护了国家安全,但是代价太大,反苏反美外交战略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五章详细论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下中国联美反苏外交战略。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这一时期表现特征体现为淡化阶级斗争,中国外交开始向客观务实的方向转化。文革时期的极“左”外交使中国外交陷于低谷,而苏联武力威胁显着上升,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逐渐恶化,中国领导人在国家安全上的认识与判断开始超越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传统认识选择联美反苏外交战略,具体体现为联合第一世界的美国,第二世界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构筑反对苏联战争威胁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一外交战略的重大转折,缓解了中国面临的安全压力,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后选择全方位和平外交战略提供了某种思路与经验。

韩建娇[8](2010)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前身是华西自然科学社, 1927年9月在南京中央大学成立,以“研究及发展自然科学”为宗旨,次年更名为中华自然科学社。成立伊始,它积极谋求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成绩斐然,成为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全国性综合科技社团。1951年4月,中华自然科学社宣告解散。论文对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科学事业进行较系统考察,对其历史功绩和制约因素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述。中华自然科学社创办《科学世界》期刊,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的科学研究;它通过召开年会,讨论社务,推进学术交流;定期举行公开的科学演讲,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组织西部科学考察团并出版科学报告,对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建设当地决策的提供重要参考;编撰国防科技丛书,为“抗战建国”思想的宣传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学宣传及其活动,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当然,受经费不足、组织相对松散及时代的影响等因素的制约,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发展亦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兰雅洁[9](2010)在《杭州“胡斌飙车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飙车案件在当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马路杀手”不断涌现,并且这些飙车族的人群越来越多,年纪也呈年轻化发展,这些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随着飙车案件的不断出现,在对此类案件的定性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有法律人士认为飙车行为对社会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应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论处,也有其它法律人士认为应该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论处,与此同时还有学者提出引入危险驾驶罪。鉴于此种案件对社会安全、人民生命财产有极大的危害性。笔者以杭州胡斌飙车案件为重心,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资料的分析、对比和研究,以及法院对此案件的判决,对此类案件进行定性分析,以期能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从而能对司法部门在未来处理此类案件时有所帮助。此外飙车案件越演越烈,不仅有主观因素,还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家庭等。笔者借助对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提出一些有益的措施和建议,以期有所裨益。本文主要由三个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飙车进行定义以及从法律层面上对飙车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重点分析法学界对飙车定性的几种情况以及理由,然后根据犯罪构成理论,从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增设危险驾驶罪的三个角度,进行剖析和对比,最后,结合具体案情得出本案中的犯罪人胡斌应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论处。第三个部分,从宏观上分析总结,强调此类问题的复杂性,认为应该结合具体案情,并分析当时主观和客观因素,从而对飙车行为进行定性。在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解析了飙车现象发生的根源以及国外法律部门采取的相应措施,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从立法、民事赔偿等多个角度对如何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做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景强[10](2010)在《移动模架整孔现浇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模架工法由于其具有工厂化施工、标准化作业、梁体整体性好、施工周期短、施工不影响桥下交通等诸多优点,在中、小跨径等高梁的建设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目前的工程实践来看,移动模架工法在方案经济性、结构设计、箱梁混凝土质量及线形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大跨径移动模架以上问题尤为突出。此外,移动模架施工中的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移动模架在大跨径等高梁桥施工中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移动模架工法发展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建设中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MSS62.5m移动模架施工为背景,从提高移动模架工法的施工质量、可靠性、经济性等角度出发,对移动模架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模架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大跨模架与待浇梁段钢骨架耦合效应、分段施工技术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针对桥跨62.5m箱梁的移动模架整体现浇施工,通过对移动模架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的全面研究和总结,形成了大跨径移动模架整孔现浇施工混凝土箱梁的成套技术方案。针对移动模架整孔现浇的大跨、高墩、薄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进行了移动模架高墩大跨薄壁箱型结构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并通过室内实验、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等方法,最终确定了最优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粉煤灰和矿粉等的最佳掺量,在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同时,还降低了水泥用量。对于大跨径移动模架与结构间的耦合作用效应,通过数值分析与模拟,为线形控制及模架刚度选取提供了客观依据。针对更大跨径的等高梁的施工,通过在连续梁反弯点处进行分段施工的方法,显着增强了移动模架施工工法的适用范围及施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已有移动模架的重复利用次数。本文对移动模架整孔现浇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成功,对推动移动模架工法的进一步应用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直接为背景工程的顺利建成提供了保障,为标准跨径为62.5m、最大浇筑长度为75m、承载能力为2650t的世界最大跨度移动模架的成功研制及实践,以及大型移动模架设计、制造、施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形成等,奠定了基础;为移动模架设计、施工指南及规范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二、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1卷)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1卷)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1.2 课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1.4.1 相关定义
        1.4.2 时间范畴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2.6 小结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3.1.1 地理环境特征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3.5 小结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1 城市建设背景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4.5 小结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5.3.1 城市内部整合
        5.3.2 城市外部新区
        5.3.3 新建工业城市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5.5 小结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6.4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着

(2)基于磁弹效应和磁电层合材料的在役钢结构应力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应力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常规应力检测方法
        1.2.2 磁性应力无损检测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EME应力传感器的提出与基本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铁磁材料的磁弹效应——应力对铁磁材料磁化影响的主要机理
        2.2.1 常用磁学物理量
        2.2.2 铁磁材料的磁特性曲线介绍
        2.2.3 磁性及磁性材料的分类
        2.2.4 应力对钢结构磁性的影响
    2.3 磁电层合材料的磁电原理
        2.3.1 磁电材料与磁电效应
        2.3.2 磁电层合材料
        2.3.3 智能磁电传感元件及其性能测试实验
    2.4 EME应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5 EME应力传感器的设计
        2.5.1 励磁场场源及磁化方式的选择
        2.5.2 励磁线圈内磁场的分析
        2.5.3 激励电流设计
        2.5.4 EME应力传感器的其它部分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EME应力传感器的仿真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EME应力传感器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
    3.3 铁磁材料的磁弹模型仿真
        3.3.1 常见的磁滞模型介绍
        3.3.2 Jiles-Atherton(J-A)模型及改进的J-A模型
    3.4 基于ANSYS有限元耦合电磁场的磁场分布模拟
        3.4.1 电磁场基本理论
        3.4.2 磁弹电模型中需要特殊考虑的问题
        3.4.3 EME应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模拟
    3.5 磁电层合材料的磁电原理模型及计算
        3.5.1 磁电材料的磁电等效电路法
        3.5.2 磁电电压系数的计算
    3.6 EME应力传感器仿真模型的总结及算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EME应力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EME应力传感器监测系统的设计
        4.2.1 基于LabVIEW平台的应力监测系统
        4.2.2 磁弹仪的设计
    4.3 实验室小型构件实验
        4.3.1 直径12mm的45#钢钢棒
        4.3.2 直径12mm的HRB335钢筋
        4.3.3 直径50mm的Q345钢棒
    4.4 实验室大型构件——型号为PES(C)7-151的钢缆索足尺实验
        4.4.1 实验内容
        4.4.2 初步实验的采集信号分析及物理机理
        4.4.3 钢缆索的正式拉力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EME应力传感器及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椒江二桥中的索力监测
        5.2.1 应力监测系统的设计概况
        5.2.2 钢缆索的索厂实索标定实验
        5.2.3 斜拉桥索力的现场校核实验
        5.2.4 永久安装与保护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EME应力传感器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及环境适应性分析
    6.1 引言
    6.2 钢结构材料的磁性主要影响因素
        6.2.1 钢结构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基础知识
        6.2.2 化学成分对磁性的影响
        6.2.3 结晶结构对磁性的影响
        6.2.4 金相组织及热处理方式对磁性的影响
        6.2.5 其它加工工艺对磁性的影响
    6.3 钢结构材料的金相组织与磁畴结构观察实验
        6.3.1 实验的主要设备与仪器
        6.3.2 实验样品的制备
        6.3.3 实验的观察结果
    6.4 磁特性测量实验
        6.4.1 磁特性测量方法介绍
        6.4.2 实验的主要设备与仪器
        6.4.3 实验内容及结果
    6.5 温度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
        6.5.1 温度对应力测量的影响因素
        6.5.2 温度对铁磁性材料磁特性的影响机理
        6.5.3 钢结构材料的磁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实验
    6.6 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分析
        6.6.1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6.6.2 提高EMC设计的措施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单索面宽体混凝土斜拉桥设计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单索面斜拉桥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单索面斜拉桥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单索面斜拉桥的研究进展
    1.3 桥梁有限元计算理论简介
    1.4 斜拉桥结构分析计算理论和就散内容
        1.4.1 斜拉桥的主要计算理论
        1.4.2 斜拉桥的主要计算内容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背景工程介绍
        1.5.2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总结
第2章 背景工程设计方案介绍
    2.1 工程概况
    2.2 方案比选
    2.3 推荐方案概述
        2.3.1 主梁设计思路
        2.3.2 主塔墩设计思路
        2.3.3 斜拉索设计思路
        2.3.4 单防撞钢套箱设计思路
        2.3.5 塔墩台施工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力学性能分析
    3.1 整体计算思路
    3.2 基本计算参数
        3.2.1 荷载参数
        3.2.2 材料参数
    3.3 主梁力学性能分析
        3.3.1 主梁竖向受力验算与分析
        3.3.2 主梁横向受力验算与分析
        3.3.3 主梁横向预应力的施加与分析
    3.4 主塔力学性能分析
        3.4.1 计算模型及承载力计算
        3.4.2 塔锚固区局部应力分析计算
    3.5 斜拉索的内力分析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宽梁后支点挂篮模拟方法研究
    4.1 后支点挂篮浇筑方法简介
    4.2 主梁挂篮悬浇局部计算
    4.3 本章总结
第5章 关键构造局部分析
    5.1 塔梁墩固结处局部分析
    5.2 桥墩船舶撞击分析
        5.2.1 船舶撞击桥墩力学机理
        5.2.2 撞击力的计算理论
        5.2.3 撞击数值仿真中的计算理论
        5.2.4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分析结果
    5.3 0#块混凝土水化热分析
        5.3.1 水化热温度场分析方法
        5.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5.3.3 温度场计算结果
        5.3.4 水化热应力分析结果
        5.3.5 0#块浇筑建议措施及实践成果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6.2 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土水特征及强度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ASTRACT
目次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测试方法
    2.1 引言
    2.2 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2.2.1 典型的土水特征曲线
        2.2.2 土水特征曲线的特征点与特征区
        2.2.3 各类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2.2.4 非饱和重塑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因素
    2.3 滤纸法测定土水特征曲线
        2.3.1 滤纸法的工作原理
        2.3.2 试验仪器
        2.3.3 试验内容与步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土样及试验方案
        3.2.1 试验土样及制备
        3.2.2 试验方案
    3.3 残积土的干燥曲线和吸湿曲线
    3.4 初始干密度对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3.4.1 初始干密度对SWCC的影响
        3.4.2 初始干密度对SWCC滞回环的影响
    3.5 初始含水量对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3.5.1 初始含水量对SWCC的影响
        3.5.2 初始含水量对SWCC滞回环的影响
    3.6 干湿循环对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3.6.1 干湿循环对SWCC的影响
        3.6.2 干湿循环对SWCC滞回环的影响
    3.7 竖向应力对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3.7.1 竖向应力对SWCC的影响
        3.7.2 竖向应力对SWCC滞回环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及特征值的确定
    4.1 引言
    4.2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2.1 双参数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2.2 三参数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2.3 四参数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3 厦门地区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3.1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及拟合精度
        4.3.2 最适合砂质粘性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4 厦门地区残积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5 土水特征曲线中特征值的确定
        4.5.1 修正Fredlund & Xing1模型的特征值计算
        4.5.2 修正Fredlund & Xing2模型的特征值计算
        4.5.3 修正Van Genuchten模型的特征值计算
        4.5.4 修正Gardner模型的特征值计算
        4.5.5 厦门地区残积砂质粘性土和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中特征值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残积砂质粘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5.2.1 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基本特性
        5.2.2 试样制备
        5.2.3 试验仪器及试验方案
        5.2.4 试验结果分析
    5.3 残积粘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
        5.3.1 含水量对残积粘土强度的影响
        5.3.2 干湿循环作用对残积粘土强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的直接剪切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
        6.2.1 Bishop和Fredlund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
        6.2.2 结合土水特征曲线的抗剪强度公式
        6.2.3 试验数据数学拟合的抗剪强度公式
        6.2.4 总应力抗剪强度公式
        6.2.5 其它抗剪强度公式
    6.3 非饱和残积土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6.3.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6.3.2 直接剪切试验
        6.3.3 滤纸法测定基质吸力
    6.4 不同初始含水量下残积砂质粘性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6.4.1 初始含水量对残积砂质粘性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4.2 基质吸力对残积砂质粘性土的剪切强度及强度参数的影响
        6.4.3 残积砂质粘性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
    6.5 干湿循环下残积砂质粘性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6.5.1 干湿循环试验的试样制备
        6.5.2 残积砂质粘性土干湿循环直剪试验结果
        6.5.3 干湿循环次数对残积砂质粘性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5.4 干湿循环路径对残积砂质粘性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5.5 干湿循环幅值对残积砂质粘性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6 不同初始含水量下残积粘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6.6.1 不同初始含水量下直接剪切试验结果
        6.6.2 基质吸力对残积粘土的剪切强度及强度参数的影响
        6.6.3 残积粘土抗剪强度预测模型
    6.7 干湿循环作用下残积粘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6.7.1 残积粘土试样制备
        6.7.2 残积粘土干湿循环直接剪切试验结果
        6.7.3 干湿循环次数对残积粘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7.4 干湿循环路径对残积粘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7.5 干湿循环幅值对残积粘土剪切强度的影响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完成论文情况

(5)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回忆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
        1.3.3 国外学者的研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科学》发展概述
    2.1 中国科学社
        2.1.1 留美学生与中国科学社
        2.1.2 中国科学社发展概述
    2.2 《科学》的创刊及发展历程
    2.3 《科学》栏目变迁情况概述
        2.3.1 杨铨时期(1915-1921)
        2.3.2 王琎时期(1922-1934)
        2.3.3 刘咸时期(1934-1941)
        2.3.4 卢于道时期(1942-1943)
        2.3.5 张孟闻时期(1944-1949)
第3章 《科学》中的科学探讨
    3.1 何谓科学
        3.1.1 国人意识中的“科学”
        3.1.2 科学内涵的讨论
    3.2 科学精神
        3.2.1 何谓科学精神
        3.2.2 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3.3 科学的分类
    3.4 科学方法
    3.5 唯科学主义
第4章 科学与文明
    4.1 科学与和平
        4.1.1 科学与战争
        4.1.2 科学——战争——和平
    4.2 科学与工业
        4.2.1 科学与工业的讨论
        4.2.2 “科学与工业”专题座谈会
    4.3 科学与农业
    4.4 科学与社会
        4.4.1 科学与社会发展
        4.4.2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4.4.3 《科学》中的广告
第5章 《科学》中的科学教育
    5.1 科学教育
        5.1.1 科学与教育
        5.1.2 科学教育的讨论
        5.1.3 中小学科学教育
        5.1.4 女子科学教育
    5.2 科学教育方法
        5.2.1 科学教育方法讨论
        5.2.2 学科教育方法讨论
    5.3 中国科学教育的导向
第6章 《科学》中的科学史研究
    6.1 数学史研究
        6.1.1 数学史研究概述
        6.1.2 数学史研究特点
    6.2 天文学史研究
        6.2.1 天文学史研究概述
        6.2.2 新城新藏和饭岛忠夫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争论
    6.3 化学史研究
    6.4 科学史研究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科学》的贡献及影响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钢拱桥的历史及发展
    1.2 系杆拱桥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1.3 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及背景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分析
    2.1 结构特征分析及设计参数选择
        2.1.1 矢跨比
        2.1.2 拱肋内倾角
        2.1.3 吊杆形式
        2.1.4 不同拱梁刚度比
        2.1.5 拱肋横向联结系
        2.1.6 桥面构造
    2.2 结构形式
        2.2.1 主拱结构形式
        2.2.2 桥面结构形式
    2.3 结构静力分析
        2.3.1 计算的内容及方法
        2.3.2 设计荷载
        2.3.3 荷载组合
        2.3.4 主要控制指标
        2.3.5 主要计算分析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构造细节及疲劳构造分析
    3.1 拱脚
        3.1.1 拱脚构造方案
        3.1.2 拱脚构造细节
        3.1.3 拱脚仿真分析计算
    3.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3.3 拱肋与吊杆的连接节点
    3.4 系梁与吊杆的连接节点
    3.5 系梁与横梁连接肱板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节段静力模型试验
    4.1 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4.2 高速铁路整体钢桥面节段模型试验
        4.2.1 试验方案
        4.2.2 有限元模型
        4.2.3 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4.2.4 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试验
    5.1 试验方案
    5.2 有限元模型
    5.3 疲劳试验结果与分析
    5.4 U肋构造参数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条件
    三、研究的思路
    四、研究现状及述评
    五、本研究的困难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相关理论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的相关理论
        一、意识形态理论
        二、外交战略理论
        三、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的关系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外交战略中的意识形态及其表现特征
        一、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
        二、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在对苏对美外交中的表现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联美联苏外交战略 #37(新中国成立之前)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民族主义现实诉求
        一、民族主义与民族主义现实诉求内涵
        二、民族主义现实诉求肇始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生态
        三、中国民族主义现实诉求的历史进步性
    第二节 联美联苏外交战略背景
        一、日本侵略中国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
        二、美苏对国共态度的变化及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作用外交战略目标
        一、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民族独立的外交战略目标
        二、民族主义现实诉求与人民民主的外交战略目标
    第四节 民族主义现实诉求导引联美联苏外交战略
        一、联美外交保证国家独立目标基本实现
        二、联苏外交促成人民民主力量发展壮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与联苏反美外交战略 #88(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理性追求
        一、内部革命性质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外部革命环境决定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节 联苏反美外交战略背景
        一、新政权在美苏对峙的冷战格局中诞生
        二、新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作用外交战略目标
        一、社会主义理性追求目标之一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二、社会主义理性追求目标之二是为了促进国家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理性追求导引联苏反美外交战略
        一、联苏外交战略及其对中国安全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反美外交战略及反对美国对中国安全构成的威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阶级斗争扩大化与反苏反美外交战略 #145(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呈扩大化趋势
        一、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
        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具体实践
    第二节 反苏反美外交战略背景
        一、美苏冷战对峙出现暂时缓和
        二、中国国内建设出现严重"左"倾错误
    第三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对外交战略目标的影响
        一、中国反对苏联的控制与干涉
        二、中国反对美国所构成的安全威胁
    第四节 阶级斗争扩大化对反苏反美外交战略的促成
        一、党际、国家关系破裂中国构筑反苏外交战略
        二、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构筑中国反美外交战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与联美反苏外交战略 #201(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
    第一节 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呈淡化趋势
        一、国内政治领域淡化阶级斗争理论
        二、外交关系领域淡化阶级斗争理论
    第二节 联美反苏外交战略背景
        一、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主要威胁
        二、美国逐渐改变对华外交遏制政策
    第三节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影响外交战略目标
        一、淡化阶级斗争凝聚国内因素反对苏联威胁
        二、淡化阶级斗争聚集国际因素应对苏联威胁
    第四节 淡化阶级斗争理论形成联美反苏外交战略
        一、联美外交战略确保中美反苏战略关系形成
        二、推动"三个世界"建立反苏国际统一战线
    本章小结
综论
    一、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在中国外交战略选择中的作用
    二、毛泽东时代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历史特点
    三、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与外交战略选择留给当代的思考
参考资料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中华自然科学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发展进程
    1.1 初期的发展
    1.2 战争时期的曲折与成长
    1.3 历史使命的完成
第2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运行机制
    2.1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组织概况
    2.2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经营状况
        2.2.1 经费来源
        2.2.2 局限性
第3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主要活动
    3.1 创办刊物、出版丛书
        3.1.1 创办科普期刊
        3.1.2 刊行科学丛书
    3.2 召开年会,举行演讲
        3.2.1 召开年会
        3.2.2 公开科学演讲
        3.2.3 宣读论文及学术论文演讲
    3.3 组织科学考察团
        3.3.1 西康科学考察团
        3.3.2 西北科学考察团
        3.3.3 其他科学考察团
    3.4 其它科学活动
        3.4.1 开展学术交流
        3.4.2 发展中等理科教育
        3.4.3 投资经营
第4章 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评价
    4.1 功绩
        4.1.1 普及科学
        4.1.2 推动了西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4.1.3 壮大了科技人才队伍
    4.2 局限性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杭州“胡斌飙车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序言
一、飙车的定义及其法律界定
    (一) 飙车的定义
    (二) 从法律角度分析飙车
二.胡斌飙车行为的法律定性分析
    (一) 案情介绍
    (二) 分歧意见以及理由
    (三) 笔者观点
        1. 胡斌的飙车行为不符合交通肇事罪
        2. 胡斌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论处
        3. 建议增设危险驾驶罪
    (四) 小结
三、飙车现象频发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 飙车频发的原因
    (二) 国外飙车的预防措施
    (三) 通过本案对预防飙车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移动模架整孔现浇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移动模架施工工法
        1.2.1 工法简介
        1.2.2 移动模架工法的发展
    1.3 移动模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移动模架工法的若干主要技术问题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大跨径移动模架结构及工艺研究
    2.1 概述
    2.2 工程背景
        2.2.1 依托工程概况
        2.2.2 标准跨径62.5m箱梁结构构造
        2.2.3 施工方法
    2.3 MSS62.5M移动模架构造研究
        2.3.1 设计指标确定
        2.3.2 MSS62.5移动模架结构总成
        2.3.3 MSS62.5移动模架支架系统
        2.3.4 横梁吊杆系统
        2.3.5 支撑系统
        2.3.6 模板系统结构
    2.4 MSS62.5M移动模架受力研究
        2.4.1 移动模架承受荷载分析
        2.4.2 移动模架工作状况分析
        2.4.3 移动模架主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2.4.4 鼻梁强度及刚度分析
        2.4.5 横梁吊杆系统强度与刚度分析
        2.4.6 支腿结构强度与刚度计算
        2.4.7 分析计算结论
    2.5 MSS62.5M移动模架工艺设计
        2.5.1 MSS62.5安装
        2.5.2 MSS62.5纵移
        2.5.3 MSS62.5横移
        2.5.4 MSS62.5拆除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跨径移动模架施工用高性能混凝土设计及控制研究
    3.1 概述
    3.2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3.2.1 配合比设计指标与思路
        3.2.2 配合比分析设计
        3.2.3 最优配合比确定
    3.3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3.3.1 平板开裂试验
        3.3.2 温度-应力开裂试验
        3.3.3 抗裂机理分析
    3.4 高强泵送抗裂混凝土薄壁箱梁温变性能仿真分析
        3.4.1 现场测温试验
        3.4.2 温度场模拟分析
        3.4.3 温度应力场模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跨移动模架-钢筋骨架耦合效应研究
    4.1 概述
    4.2 模架-钢筋骨架耦合效应分析
        4.2.1 研究对象
        4.2.2 结构模拟
        4.2.3 数值分析模型
        4.2.4 数值分析成果及对比分析
    4.3 模架-钢筋骨架耦合效应参数分析
        4.3.1 模架刚度
        4.3.2 纵向钢筋配筋率
        4.3.3 横向钢筋配筋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移动模架分段施工大跨径箱梁应用研究
    5.1 概述
    5.2 移动模架分段施工方法
        5.2.1 "分段施工"方法的提出
        5.2.2 分段施工步骤
        5.2.3 分段施工方法特点分析
    5.3 移动模架分段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研究
        5.3.1 箱梁构造分析
        5.3.2 预应力构造分析
    5.4 MSS62.5移动模架分段施工80M跨桥梁的安全验算
        5.4.1 分段施工工况分析
        5.4.2 分析模型
        5.4.3 分析成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1卷)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2]基于磁弹效应和磁电层合材料的在役钢结构应力监测研究[D]. 张茹. 浙江大学, 2014(08)
  • [3]单索面宽体混凝土斜拉桥设计关键问题研究[D]. 高恩全. 浙江大学, 2013(07)
  • [4]厦门地区非饱和残积土土水特征及强度性状研究[D]. 陈东霞. 浙江大学, 2014(07)
  • [5]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 刘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0)
  • [6]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系杆拱桥结构行为研究[D]. 陈列.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2)
  • [7]毛泽东时代意识形态作用下的中国对苏对美外交战略[D]. 杨泽喜. 武汉大学, 2011(07)
  • [8]中华自然科学社研究[D]. 韩建娇. 河北大学, 2010(12)
  • [9]杭州“胡斌飙车案”分析[D]. 兰雅洁. 兰州大学, 2010(11)
  • [10]移动模架整孔现浇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的关键技术研究[D]. 景强. 长安大学, 2010(11)

标签:;  ;  ;  

2003年《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第一卷)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