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新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一、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库尔班妮萨·奥布力喀斯木[1](2021)在《新疆玉米主栽品种抗螟性评价及其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是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害虫,其已称为目前制约新疆玉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最为突出的植保问题之一。而开展玉米品种的抗螟性鉴定及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对于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化学杀虫剂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初步开展新疆47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螟性差异评价的基础上,继续通过田间自然感虫法及室内饲喂处理完成抗虫水平系统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抗虫水平较强品种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新疆地区玉米螟的生态调控和化学农药减施提供重要备选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新疆玉米产区47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初步评价:对比分析第一代玉米螟和第二代玉米螟的田间百株落卵量、百株幼虫量、百杆为害蛀道长等为害指标。结果表明:供试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中16W2T118的田间为害最轻、抗虫能力最佳,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被害株率依次为25头/百株、90 cm/百株、20%,其次分别是华美1号、DK517、九圣禾692抗螟性较好,其百株幼虫量、百株为害蛀道长及被害株率依次为40头/百株、265 cm/百株、40%,50头/百株、245 cm/百株、40%,60头/百株、250 cm/百株、45%。五谷310、KWS6333、富友968、宁玉525等品种抗螟性一般。金庆202则为害最为严重、抗虫水平最低,其百株幼虫量、百杆为害蛀道长、被害株率依次为195头/百株、875 cm/百株、90%。此外,金庆1号、新玉29号等品种的抗螟性整体较差。品种中16W2T118、DK517、九圣禾692、华美1号等品种抗虫综合表现较优,金庆1号、新玉29号等品种抗虫水平较差,建议生产上可优先选择种植抗螟较优的品种,避免种植抗螟较差的品种,可较好的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促进我区玉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NY/T1248.5-200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玉米抗玉米螟鉴定技术规范》继续对新疆19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抗虫水平鉴定。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抗虫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新玉57、KWS1553等品种为高抗(HR),KWS6333、先玉335、KWS3376、新玉108、KWS9384、五谷310、KWS2564、新玉52等品种为抗(R),郑单958、五谷631、新玉59号、新玉54号、新玉69号等品种为中抗(MR),九圣禾235品种为感(S),新玉47号、先玉987和五谷568等品种为高感(HS)。建议生产上可优先选择种植高抗品种新玉57和KWS1553,避免种植抗螟较差的品种,可较好的实现玉米螟的自然控制,减少化学农药施用。基于上述主栽抗性玉米品种筛选及鉴定的结果,我们进一步开展了不同抗(螟)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对玉米为害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螟)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品种五谷568、新玉47号、五谷631、郑单958、KWS1553、新玉57除千粒重外,其亩穗数、单穗总粒数、总产量均大于对照品种纵横836。其中种植高抗品种(新玉57)+人工释放赤眼蜂(6万头/667m2)处理田间为害最轻,其百株被害率、百株蛀孔数、百株隧道长、百株幼虫数、亩穗数、单穗总粒数、亩产量依次为12%、11个/百株、22.5 cm/百株、13头/百株、6711个/667m2、466粒/株、953Kg/667m2,利用种植高抗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可作为玉米螟绿色防控及化学农药减施的关键技术。

李妍颖[2](2021)在《玉米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文中提出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等多种禾谷类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灾害性、历史性的重要害虫,对玉米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在调查分析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及其玉米螟的发生危害情况、探索利用松毛虫赤眼蜂在陕西渭北地区防治玉米螟的基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玉米螟的危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旨在为基于农药减施增效的玉米螟科学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差异很大。供试27个玉米品种被玉米螟为害的最高被害株率为71.67%,最低为23.33%,平均被害株率为45.74%;最高百株虫量达80头/百株,最少的为20头/百株,平均百株虫量为51.94头/百株。2.田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尚有待提高。试验结果表明,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为害茎秆的玉米螟防效较高,为55~58%,对为害雌穗的玉米螟防效仅为12%左右,整体防效20%左右。供试松毛虫赤眼蜂卵卡室内和田间出蜂情况观察表明:不同批次的蜂卡出蜂率和出蜂动态差异很大,纸板蜂卡出蜂率相对较高,达70%左右,而有孔塑料球蜂卡出蜂率仅43.94%,说明有孔塑料球可能影响其出蜂率。第1批赤眼蜂卵卡出蜂时间最长,达11天,第1批无明显的出蜂高峰。第2批和第3批赤眼蜂蜂卡的出蜂时间为6天,出蜂高峰期分别是出蜂后的第2~3天。3.开展玉米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的供试5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年度间受害程度差异较大,这与前面调查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抗性程度的结果完全一致。2018年5个供试玉米品种的平均被害率和平均百株虫量分别为82.33%、155.73头/百株;其中泽玉8911的被害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仅为69.33%、115头/百株,极显着地低于其他4个玉米品种的被害株率和百株虫量。2019年5个供试玉米品种的平均被害率和百株虫量分别为15.9%、19头/百株,其中陕单650被害率和百株虫量最高,分别为22.5%、28.50头/百株。2018年与2019年相比,2019年玉米螟的发生危害程度明显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2019年草地贪夜蛾传入我国,在玉米生长的中期,大范围连续2~3次喷洒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对玉米螟造成较大的杀伤作用有关。不同组织受害程度比较,在玉米生长后期,雌穗受害程度明显高于茎秆。2018年和2019年5个供试玉米品种雌穗被害率分别为78.07%和14.37%,百穗虫量分别为116.53头/百穗和16头/百穗;茎秆被害率分别为29.13%和2.81%,百秆虫量分别为39.20头/百秆和3.25头/百秆。4.田间玉米螟幼虫虫口密度在0~4头/株范围内,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供试5个品种2018年玉米螟虫口密度(X)与产量损失率(Z)之间的关系为:Z郑单958=1.367X﹣1.539,Z陕单609=2.059X﹣2.317,Z陕单650=2.139X﹣1.495,Z新单47=1.908X﹣1.97,Z泽玉8911=1.309X﹣1.147;2019年为:Z郑单958=1.2413X﹣1.0942,Z陕单609=1.8677X﹣1.7664,Z陕单650=1.6035X﹣1.6920。据此根据2018年和2019年两年供试5个品种8组调查数据分析,结合当地玉米螟防治费用,确定玉米螟防治指标为3.15头/株,或315头/百株。综上所述,供试27个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差异很大,选用抗螟品种为今后生产中科学防治玉米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田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提高防效;根据目前当地玉米的生产情况和开展玉米螟药剂防治的费用,本文提出玉米螟的防治指标为3.15头/株,即315头/百株。这些研究结果为实现玉米螟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的零增长,为玉米安全高效地生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3](2020)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文中提出生物防治是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天敌昆虫及捕食螨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农作物害虫害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害虫天敌的规模化扩繁技术,田间应用技术及示范推广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目前以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主要成就包括: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解决了连续传代防污染的问题;首次应用大卵(蓖麻蚕卵)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成功,为国内应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提供了宝贵经验;首次在国内应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完善和提高了平腹小蜂人工大量繁殖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提高了平腹小蜂防治效果,降低了平腹小蜂应用成本;从荷兰引进胡瓜新小绥螨,成功应用于防治柑橘红蜘蛛和园艺作物上的蓟马等。极大地推动了华南地区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应用。

许烨[4](2020)在《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夏玉米是陕西关中抽黄灌区主要作物。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大力推行玉米密植技术。但是高密度种植下的倒伏、早衰、病虫加重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产量的提升和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已成为关中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陕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于2016~2017年在富平县流曲镇臧村,采用从当地推广的玉米品种中筛选出的8个品种,设置69000株/hm2的高密度试验,筛选耐密型品种;同时对4个初选的耐密品种进行了8个密度试验,筛选出高产适宜密度;最后在高密度条件下进行防倒伏、防早衰、生物防虫等高密配套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单608、陕单606、陕单518、榆单9号、浚单20、陕单609、郑单958和秦农11等8个初选品种高密度比较试验中,筛选出4个适合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高产品种浚单20、陕单609、榆单9号和郑单958,其单产依次为10578.2 kg/hm2、10486.5kg/hm2、10442.5 kg/hm2和10264.7 kg/hm2。2.不同品种的适宜密度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在现有种植技术水平下,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密植高产适宜密度为75000株/hm2~90000株/hm2。陕单609、浚单20、榆单9号和郑单958在2个试验年份均在密度为82500株/hm2和9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其中陕单609和郑单958的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时分别达到最高产量10625.5 kg/hm2和11181.5 kg/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10413.6 kg/hm2和10828.7 kg/hm2。通过密度试验研究发现陕单609和郑单958的高产适宜密度均为82500株/hm2~90000株/hm2,浚单20和榆单9号的高产适宜密度在75000株/hm2~82500株/hm2。3.在密植栽培模式下,夏玉米10叶期喷施30%胺鲜酯·乙烯利和15%多效唑后,株高降低28~31 cm,穗位高降低20~23 cm,秃尖减少0.3~0.4 cm,茎粗增加0.40~0.45 cm,茎基部第3节缩短10.7~11.4 cm,单株气生根增加4.0~4.5条,显着提升植株抗倒伏能力。同时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实现增产6%~8%。4.夏玉米抽雄期追施沼液30m3/hm2,玉米叶色浓绿,功能延长,成熟期推迟2~3d,百粒重增加1.1~4.1g,增产13.7%~24.5%。追施沼液可以有效缓解夏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植株早衰,进而显着提高产量。5、在玉米螟的产卵高峰期(7月25日~8月2日),释放赤眼蜂15~45万头/hm2可以防治玉米螟,其防效可达47.8%~72.7%。根据监测结果,在玉米中后期悬挂诱虫板225~450张/hm2防治玉米双斑萤叶甲;25d后,挂诱虫板处理的玉米叶片被双斑萤叶甲为害的叶斑数较对照田降低46.9%~90.1%。

李民龙[5](2020)在《华北农田景观对三种玉米害虫成虫密度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土地使用、作物种植种类及其组成的转换改变着农作物害虫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常对田间害虫种群发生产生明显影响。我国华北地区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的耕作模式为主,近年来二点委夜蛾、亚洲玉米螟、桃蛀螟等重要农业害虫的发生随着种植结构调整有加重趋势,但其中大尺度生态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景观尺度上研究华北地区农田景观组成及其多样性对二点委夜蛾、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成虫发生密度的影响,为解析种植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作物害虫的种群演替规律和灾变机制提供参考。本文于2018和2019年在华北地区选取了39个“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作为试验站点的中心田块,运用性诱剂诱捕方式系统监测了二点委夜蛾、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的成虫种群发生。实地调查统计中心田块周边0.5 km、1.0 km、1.5 km、2.0 km四个尺度下的景观变量,并对景观变量进行主成分降维处理,保留前三个主成分(PC1、PC2和PC3),然后再用保留的主成分以及景观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D)与三种害虫成虫密度进行线性混合模型拟合;最后结合“校正后赤池信息准则(AICc)”得出的最优模型,系统评估了华北地区农田景观格局对三种害虫成虫种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8-2019年田间诱捕发现,二点委夜蛾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4月中旬至4月末,1代成虫高峰期为6月末,2代成虫高峰期为七月中旬至下旬,第3代成虫高峰期为8月末9月初。同景观变量的拟合发现,越冬代成虫密度对农田景观格局的响应并不明显;2.0km尺度下景观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1代成虫在麦田的发生;0.5 km景观尺度下前茬小麦面积的增加有利于2代成虫在玉米田的发生;3代成虫在玉米田的发生量与1.0 km尺度下的景观多样性呈正相关。2、2018-2019年田间诱捕结果表明,玉米田中亚洲玉米螟1代成虫的高峰期为7月初,2代成虫的高峰期为8月末至9月初。拟合发现在0.5 km景观尺度下小麦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增加有利于1代玉米螟成虫的发生;1.5 km景观尺度下2代玉米螟成虫种群密度与玉米和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呈显着正相关。3、2019年通过田间诱捕发现,2代桃蛀螟成虫在玉米田的高峰期为8月末,研究发现发现2代桃蛀螟成虫种群密度在0.5 km景观尺度下与景观多样性呈正相关;1.0 km景观尺度下与林地所占农田景观面积比例呈正相关。

杨芷[6](2020)在《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研究》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 L.)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均位居第一。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是为害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由于缺乏天然抗性品种,通常利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玉米螟防治,特别是以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为东北地区的玉米保产、农民增收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单独使用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赤眼蜂只寄生玉米螟卵,对幼虫没有防控效果;而球孢白僵菌只感染玉米螟幼虫,对玉米螟卵没有寄生效果。本研究旨在结合松毛虫赤眼蜂和球孢白僵菌不同防治机理,实现对玉米螟卵和幼虫两个阶段的持续防控,达到协同增效。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载菌助剂的筛选及载菌对赤眼蜂羽化、存活时间和寄生率的影响;二、利用荧光标记(GFP)观察球孢白僵菌在松毛虫赤眼蜂携带下的传递和侵染过程;三、载菌蜂田间防治玉米螟技术体系的建立。首先,本研究中采用助剂帮助球孢白僵菌孢子黏附在柞蚕卵表面,和清水对照相比,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量和羽化率,均无显着差异(F=0.987、P>0.05),说明不同助剂及球孢白僵菌孢子对赤眼蜂无影响。0.1%淀粉溶液携菌能力最强,达到3.6×104孢子/蜂以上,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组(F=74.06,P<0.01)。羽化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载菌赤眼蜂寄生率为50.2±3.2%,对照赤眼蜂寄生率为51.7±2.5%,无显着差异(F=0.706,P>0.05),说明载白僵菌对赤眼蜂寄生率无明显影响;同时,赤眼蜂对表面沾菌与不沾菌的玉米螟卵平均寄生卵粒数分别为6.8±0.8个和6.2±0.8个,差异不显着(F=1.286,P>0.05),说明白僵菌不影响赤眼蜂对害虫卵的寄生。第二,利用GFP荧光蛋白标记的球孢白僵菌进行荧光示踪观察,结果显示处理组柞蚕卵、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卵块表面和“漏网”的孵化玉米螟幼虫体表均有荧光,而对照组没有荧光,未被寄生而孵化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在取食卵块过程中吸附了球孢白僵菌孢子,带菌率达60%。同时,赤眼蜂后足、翅膀和腹部携带的孢子数显着高于前足和头部,有利于在寄生过程中将球孢白僵菌孢子携带到亚洲玉米螟虫卵表面。第三,网室试验结果显示经过载菌赤眼蜂寄生后孵化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僵虫率为27±5.70%,而对照无僵虫。田间应用后,对玉米被害株数、蛀孔数、活虫数和僵虫数调查结果表明,载菌赤眼蜂处理组较单独使用松毛虫赤眼蜂处理组在前三个防治指标上分别提高了28.1%(F=58.957,P<0.01)、22.8%(F=118.220,P<0.01)和24.5%(F=92.398,P<0.01),并且,载菌赤眼蜂处理组的百株僵虫数(9.4头)显着高于单独使用赤眼蜂处理组(1.4头)和对照组(1.82头)(F=52.552,P<0.01)。同时,球孢白僵菌平均用量为0.7 g/公顷,与大田防治用量500 g/公顷相比,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综上,本研究建立了松毛虫赤眼蜂高效携带球孢白僵菌技术体系,田间防治试验显示载菌赤眼蜂能够显着提高其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极大地降低球孢白僵菌制剂的用量,节约劳动力,实现了两种生防技术的协同增效,对玉米螟起到了可持续防控效果。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7](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努日耶·木合太尔[8](2020)在《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北部降水量、有机质含量等较高,是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阵地之一,盛产小麦及玉米等粮食作物和喜温的水稻及棉花等多种经济作物。近年来,农田农业害虫如玉米螟、棉蚜、棉铃虫和稻水象甲等的发生整体加重,导致农作物减产。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和缨小蜂科Mymaridae隶属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s、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是两类常见且重要的卵寄生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水稻、甘蔗、棉花及蔬菜等农作物害虫。准确鉴定农田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种类,对新疆北部农田害虫的高效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但是由于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种类繁多、体型微小、形态多种多样,以及受到寄主的种类、物种的地理分布位置、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影响,另外还存在近似种问题,仅根据传统形态学特征难以对其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而DNA条形码以DNA序列为检测对象,不受样本生长时期的限制,非分类专家即可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物种鉴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解决赤眼蜂和缨小蜂在形态学鉴定上的难题和问题。本研究以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伤DNA提取法获得基因组DNA,通过线粒体COI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和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基因对模板进行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获得的基因序列构建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中不同属的系统进化树,分别比较这两个科中不同属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的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并基于DNA条形码数据初步分析其系统进化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1)共检视赤眼蜂科标本350号,制作玻片标本122号。通过形态学初步鉴定出6属,16种,包括:宽翅赤眼蜂属Ufens Girault,1911弗氏宽翅赤眼蜂U.foersteri Kryger,1918相似宽翅赤眼蜂U.simillis Kryger,1932寡索赤眼蜂属Oligosita Walker,1851长突寡索赤眼蜂O.shibuyae Ishii,1938日本寡索赤眼蜂O.japonica Yashiro,1979短角寡索赤眼蜂O.brevicornis Lin,1994光脉赤眼蜂属Aphelinoidea Girault,1911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anatolica Nowicki,1936沙湾光脉赤眼蜂A.shawanica Hu&Lin,2005伪寡索赤眼蜂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1913肿脉伪寡赤眼蜂P.krygeri Girault,1929长索伪寡赤眼蜂P.elongata Lin,1994弯管伪寡索赤眼蜂P.curvata Lin,1994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1833广赤眼蜂T.evanescens Westwood,1833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 Matsumura,1926螟黄赤眼蜂T.chilonis Ishii,1941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1982赤眼蜂T.sp.断脉赤眼蜂属Mirufens Girault长管断脉赤眼蜂Mirufens longitubatus Lin,1994(2)对赤眼蜂科COI和ITS2两种基因的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获得6属15种70条COI和95条ITS2基因,其中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18 bp。A+T含量(74.0%)明显高于C+G含量(26.0%),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性。获得ITS2基因片段长度为480 bp。A+T含量为49.6%,C+G含量为50.4%。(3)分析上述5属15个形态种的COI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并与NCBI数据库相似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COI和ITS2基因可以解决赤眼蜂科鉴定中诸如赤眼蜂属雌性标本无法鉴定、破损标本形态学鉴定困难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广赤眼蜂T.evanescens Westwood和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等相似种的问题,对于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有分歧的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Westwood的物种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两种数据对物种进行了最终界定,鉴定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6属17种。(4)获得4属7种新的DNA条形码数据:弗氏宽翅赤眼蜂U.foersteri Kryger,1918,相似宽翅赤眼蜂U.simillis Kryger,1932,长突寡索赤眼蜂O.shibuyae Ishii,1938,日本寡索赤眼蜂O.japonica Yashiro,1979,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anatolica Nowicki,1936,沙湾光脉赤眼蜂A.shawanica Hu&Lin,2005,肿脉伪寡赤眼蜂P.krygeri Girault,1929。2.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农田缨小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1)共检视缨小蜂科标本500余号,制作玻片标本155号。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分出6属11种,包括:缨翅缨小蜂属Anagrus Haliday,1833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2018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1914)原缨翅缨小蜂A.atomus(Linnaeus,1767)缨翅缨小蜂A.sp.三棒缨小蜂属Stethynium Enock,1909模式三棒缨小蜂S.triclavatum Enock,1909长缘缨小蜂属Anaphes Haliday,1833A.longicornis Walker,1846爱丽缨小蜂属Erythmelus Enock,1909平缘爱丽缨小蜂E.rex(Girault,1911)菱胸柄翅缨小蜂L ymaenon Walker,1846哈尔里菱胸柄翅缨小蜂L.karlik(Triapitsyn,2013)海滨菱胸柄翅缨小蜂L.litoralis(Haliday,1833)菱胸柄翅缨小蜂未知种L.sp.冠缨小蜂属Stephanodes Enock,1909刺冠缨小蜂S.reduvioli(Perkins,1905)(2)对缨小蜂科的COI和ITS2两种基因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获得6属9种96条COI和102条ITS2基因,其中COI基因片段长度为500 bp。A+T含量(76.7%)明显高于C+G含量(23.3%),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倚性。获得ITS2基因片段长度为630 bp。A+T含量为52.8%,C+G含量为47.2%。(3)分析上述5属8个形态种的COI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可以解决缨小蜂科鉴定中破损标本形态学鉴定困难等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和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等近似种的问题,对于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有分歧的菱胸柄翅缨小蜂属Lymaenon等物种进行分析,结合两种数据对物种进行了最终界定,鉴定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缨小蜂6属9种。(4)获得5属7种新的DNA条形码数据,包括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 Triapitsyn and Hu,2018,黑头缨翅缨小蜂A.nigriceps(Smits van Burgst,1914),模式三棒缨小蜂S.triclavatum Enock,1909,长角长缘缨小蜂Anaphes.longicornis Walker,1846,平缘爱丽缨小蜂E.rex(Girault,1911),哈尔里菱胸柄翅缨小蜂L.karlik(Triapitsyn,2013),海滨菱胸柄翅缨小蜂L.litoralis(Haliday,1833)。3.基于COI和ITS2序列的新疆北部农田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系统发育分析赤眼蜂科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Trichogramma Westwood属,Oligosita Walker属,Ufens Girault属。其中Trichogramma Westwood属与Oligosita Walker属亲缘关系比Ufens Girault属近。基于ITS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Trichogramma Westwood属,Aphelinoidea Girault属,Oligosita Walker属,Pseudoligosita Girault属,Mirufens Girault属,Ufens Girault属。与其形态分类一致,表明其分类学地位得到分子水平上支持。比较分析发现,Trichogramma Westwood属和Oligosita Walker属的COI基因比ITS2基因更适合该属中的分子鉴定。缨小蜂科基于COI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Anagrus Haliday、Anaphes Haliday、Erythmelus Enock、Lymaenon walker属。基于ITS2基因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树明显分成Anaphes Haliday、Stethynium Enock,Erythmelus Enock,Anagrus Haliday,Lymaenon Walker。其中Anaphes Haliday属和Anagrus Haliday属亲缘关系比Erythmelus Enock属和Lymaenon Walker属更近与其形态分类一致,表明其分类学地位得到分子水平上支持。比较分析发现,Anagrus Haliday属和Lymaenon Walker属的COI基因比ITS2基因更适合该属中的分子鉴定。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的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寄生蜂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有利支持。文中获得的大量COI和ITS2基因片段,可作为鉴定的参照条形码,也为将来利用两类寄生蜂防治新疆北部农田害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王云鹏[9](2020)在《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设计2:2(2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4:2(4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6:2(6行玉米与2行绿豆)处理及设计三者的随机处理(随机2:2、随机4:2和随机6:2)、绿豆包围玉米外侧种植共7个处理,在玉米4个关键生育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对玉米和绿豆上的主要天敌与害虫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不同间作处理穗部害虫的发生量;利用群落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测定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害虫调查统计表明,亚洲玉米螟主要在玉米乳熟期发生,非间作区(空白对照)百株虫量最高可达85头/百株,2:2处理与4:2处理的卵块寄生率较高,幼虫量较少;棉铃虫在玉米灌浆期发生量大,各间作处理对棉铃虫的调控作用不甚明显,但以2:2处理效果较好;桃蛀螟发生晚于亚洲玉米螟,玉米乳熟期发生量最大,未发现有控制桃蛀螟较好的间作处理。2.在连续两年对玉米和绿豆群落的调查中,2018年天敌与害虫有1门、2纲、9目、33科、53种。天敌有27种,害虫有26种,害虫优势种为鳞翅目钻蛀类的桃蛀螟、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等;捕食性天敌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圆蛛与鞍形花蟹蛛等。2019年共调查到2门、3纲、11目、39科、59种,害虫共计29种,钻蛀类如棉铃虫、亚洲玉米螟和桃蛀螟仍为优势害虫;天敌30种,以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等为优势种。3.综合分析不同间作处理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发现,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个体数量与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不尽相同。2018年玉米田天敌数量在成熟期下降使得害虫发生量有所增加;2019年成熟期玉米田天敌发生量上升,有效控制并降低害虫发生量。绿豆田亦有相近的发生规律。群落多样性指数高的间作处理如2:2处理和4:2处理,主要天敌的优势度更高,主要害虫的优势度较低。4.对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的产量进行测定,2:2处理、随机2:2处理、4:2处理和随机4:2处理等4个处理的百粒重较高;随机4:2处理和4:2处理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着。

王连霞,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10](2019)在《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应用赤眼蜂Trichogramma sp.防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的的蜂种及合理的放蜂时期。【方法】2016-2017年,在齐齐哈尔市玉米田人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和螟黄赤眼蜂T.chilonis防治亚洲玉米螟。于6月30日第1次释放蜂15 000头/hm2,8月5日第2次释放蜂30 000头/hm2。【结果】释放不同蜂种田的亚洲玉米螟卵块被寄生率间差异显着,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田的寄生率最高,平均为95.7%,比未放蜂对照田的自然寄生率提高了49.0%。其次为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平均寄生率分别为75.0%和71.0%。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3种不同赤眼蜂的玉米田平均被害株率、百株残存虫量和蛀孔数差异显着,综合防治效果以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最高,为78.1%,其次是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分别为66.2%和60.2%。【结论】玉米螟赤眼蜂是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防治玉米螟的适宜释放蜂种,第1次放蜂时间提早到6月30日左右。

二、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玉米主栽品种抗螟性评价及其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玉米螟的种类和分布
    1.2 玉米螟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现状
        1.2.1 玉米螟形态特征
        1.2.2 玉米螟幼虫危害现状
        1.2.3 玉米螟世代重叠现象
        1.2.4 玉米螟迁飞扩散规律
        1.2.5 影响玉米螟发生的主要因素
    1.3 国内外玉米螟防治研究现状
        1.3.1 农业防治
        1.3.2 生物防治
        1.3.3 物理防治
        1.3.4 化学防治
        1.3.5 种植抗虫品种
        1.3.6 新疆地区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疆玉米产区47 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初步评价
    2.1 方法与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新疆47 个玉米主栽品种玉米螟田间被害株数及卵量影响
        2.2.2 新疆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螟为害情况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新疆地区19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水平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新疆主栽玉米品种室内抗螟性鉴定
        3.2.2 新疆主栽玉米品种田间抗螟性鉴定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对玉米为害及产量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田间为害的影响
        4.2.2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田间产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新疆玉米产区47 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性初步评价
        5.1.2 新疆19 个主栽玉米品种抗虫水平鉴定
        5.1.3 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人工释放赤眼蜂处理玉米螟对玉米为害及产量影响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玉米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螟研究现状
        1.1.1 种类与识别
        1.1.2 分布与为害
        1.1.3 危害损失与经济阈值研究
        1.1.3.1 20 世纪60 年代及其以前
        1.1.3.2 20世纪70~80年代
        1.1.3.3 20 世纪90 年代
        1.1.3.4 21 世纪以来
        1.1.4 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1.4.1 农业防治
        1.1.4.2 物理防治
        1.1.4.3 生物防治
        1.1.4.4 化学防治
    1.2 玉米螟近年来的发生动态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供试虫源
        2.1.3 供试玉米品种及种植方式
        2.1.4 供试仪器
    2.2 试验调查方法
        2.2.1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抗性调查
        2.2.1.1 调查时间与取样方法
        2.2.2 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2.2.2.1 放蜂时间蜂卡类型与放置方法
        2.2.2.2 防效调查
        2.2.2.3 出蜂率调查
        2.2.3 危害情况、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2.2.3.1 危害情况调查
        2.2.3.2 产量损失测定
        2.2.3.3 防治指标计算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
        3.1.1 整株受害率比较
        3.1.2 茎秆和雌穗受害程度比较
    3.2 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3.2.1 蜂卡出蜂情况
        3.2.1.1 室内出蜂情况
        3.2.1.2 田间出蜂情况
        3.2.2 松毛虫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3.3 危害情况、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结果
        3.3.1 玉米螟危害情况
        3.3.1.1 不同年度间危害程度比较
        3.3.1.2 不同部位受害程度比较
        3.3.2 产量损失测定
        3.3.2.1 虫口密度(X)与单穗重(Y)之间的关系
        3.3.2.2 虫口密度(X)与产量损失率(Z)之间的关系
        3.3.3 防治指标分析
        3.3.3.1 玉米螟危害影响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分析
        3.3.3.2 防治指标的确定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赤眼蜂大规模扩繁与应用
    1.1 赤眼蜂寄主卵筛选和繁育技术
    1.2 研制出全国首台全自动控制生产人造卵卡机
    1.3 赤眼蜂在华南地区防治农林业害虫的推广应用
        1.3.1 赤眼蜂种类多样化
        (1)螟黄赤眼蜂:
        (2)稻螟赤眼蜂:
        (3)玉米螟赤眼蜂:
        1.3.2 赤眼蜂田间应用技术发展
        (1)小卵繁蜂释放器:
        (2)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溶液:
        (3)释放球:
        1.3.3 工厂化繁育赤眼蜂的推广应用
2 平腹小蜂大规模扩繁与应用
    2.1 平腹小蜂寄主卵筛选和繁育技术
        2.1.1 蓖麻蚕卵繁殖平腹小蜂
        2.1.2 柞蚕卵繁殖平腹小蜂
        2.1.3 人工卵繁殖平腹小蜂
    2.2 基于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平腹小蜂工厂化繁育技术和田间应用技术改进
    2.3 国际合作平台逐渐展开
    2.4 近3年工厂化繁育平腹小蜂的推广应用
3 捕食螨大规模扩繁与应用
    3.1 捕食螨的资源调查
    3.2 捕食螨的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
    3.3 捕食螨的推广和应用
    3.4 捕食螨田间应用技术
4 启示与展望
    4.1 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影响天敌昆虫的保护和推广应用
    4.2 加大科普力度
    4.3 高效防治害虫的天敌昆虫种类太少,亟需加大研发力度
    4.4 天敌昆虫规模化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还有待研发,提高自动化
    4.5 可利用中间寄主卵资源不足,有待开发新的寄主卵

(4)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耐密品种及适宜密度筛选试验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及来源
        2.1.3 试验的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2.1.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防倒伏效果试验
        2.2.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2.2 材料及来源
        2.2.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2.2.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2.3 追施沼液防早衰试验
        2.3.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3.2 材料及来源
        2.3.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2.3.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2.4 玉米主要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4.2 材料及来源
        2.4.3 试验设计及主要管理措施
        2.4.4 主要调查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品种筛选及适宜密度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品种2个年度穗部性状比较
        3.1.2 不同品种间的产量比较
        3.1.3 不同密度下穗部经济性状变化
        3.1.4 不同密度下产量差异
    3.2 防倒伏试验结果分析
        3.2.1 调节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3.2.2 调节剂对夏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3.2.3 乙烯利对不同玉米品种应用效应
        3.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同一品种效果比较
    3.3 沼液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效应
        3.3.1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3.3.2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3.3.3 追施沼液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 绿色防虫试验效果
        3.4.1 不同密度的诱虫板防效比较
        3.4.2 不同密度的赤眼蜂防效比较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温度和降雨量会对玉米产量造成显着影响
        4.1.2 不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有显着影响
        4.1.3 不同玉米品种适宜高产的密度不同
        4.1.4 化学控高能够有效解决玉米高密栽植的倒伏问题
        4.1.5 追施沼液预防玉米高密栽培后期早衰效果显着
        4.1.6 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中后期虫害有显着防治效果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华北农田景观对三种玉米害虫成虫密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田景观
    1.2 农田景观对天敌发生与控害的影响
    1.3 农田景观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1.4 农田景观格局中景观资源连续性对昆虫的影响
    1.5 实验思路
第二章 农田景观格局对二点委夜蛾成虫密度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农田景观格局对亚洲玉米螟成虫密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农田景观格局对桃蛀螟成虫密度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亚洲玉米螟及其防治
        1.1 亚洲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
        1.2 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第二章 白僵菌和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
        2.1 球孢白僵菌
        2.2 赤眼蜂
    第三章 绿色荧光蛋白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应用简介
        3.1 绿色荧光蛋白
        3.2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第四章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赤眼蜂载菌体系的建立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利用荧光标记观测球孢白僵菌孢子传递及侵染过程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技术研究与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致谢

(7)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2.1 幼蜂发育
    2.2 寄主选择
    2.3 寄主适合度
    2.4 寄生效率
    2.5 行为学特性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2.6 飞行和扩散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3.1 生物因素
        3.1.1 种间竞争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3.1.3 微生物
        3.1.4中性昆虫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3.2 非生物因素
        3.2.1 温湿度
        3.2.2 光照和颜色
        3.2.3 化学农药
        3.2.4 其他因素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4.1.1 毒液
        4.1.2 多DNA病毒
        4.1.3 畸形细胞
        4.1.4 其他因子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5.1 替代寄主
    5.2 补充营养
    5.3 低温贮藏
    5.4 滞育调控
    5.5 其他因素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6.1.1 单种天敌释放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6.2.1 作物间作
        6.2.2 种植蜜源植物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7 总结和展望

(8)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新疆北部农田自然概况
        1.1.1 新疆北部农田概况
        1.1.2 北疆农田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1.2 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2.1 赤眼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2.2 缨小蜂科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3 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1.3.1 赤眼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1.3.2 缨小蜂科分类研究方法概述
    1.4 DNA条形码技术在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4.1 DNA条形码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4.2 DNA条形码在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2.1 研究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供试虫源
        2.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2.2.3 标本的拍照
        2.2.4 DNA的无损伤提取和PCR扩增
        2.2.5 序列比对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无损伤法提取赤眼蜂DNA及 COI和 ITS2 基因的PCR扩增
        2.3.2 赤眼科COI和 ITS2 序列分析
        2.3.3 赤眼蜂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碱基含量
        2.3.4 NCBI和 BOLD BLAST分析与物种整合鉴定
    2.4 小结
第3章 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缨小蜂科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3.1 材料与试剂
        3.1.1 材料
        3.1.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采集
        3.2.2 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3.2.3 标本的拍照
        3.2.4 基因组DNA的无损伤提取
        3.2.5 基因片段PCR扩增、回收及测序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缨小蜂ITS2和COI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3.3.2 缨小蜂的COI和 ITS2 基因的序列比对
        3.3.3 缨小蜂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碱基含量
        3.3.4 NCBI和 BOLD BLAST分析与物种整合鉴定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COI和 ITS2 序列的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系统发育分析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数据分析处理软件
    4.2 研究方法
        4.2.1 序列比对和分析
        4.2.2 赤眼蜂科与缨小蜂科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赤眼蜂科COI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4.3.2 赤眼蜂科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4.3.3 缨小蜂科的COI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
        4.3.4 缨小蜂科的COI和 ITS2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赤眼蜂科标本采集及形态学和DNA条形码鉴定
附录B 缨小蜂科标本采集及形态学和DNA条形码鉴定
附录C 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各种形态特征图
致谢
个人简历、研究生期间发表研究性文章

(9)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主要穗部害虫概述
        1.1.1 桃蛀螟
        1.1.1.1 桃蛀螟生物学与发生危害特征
        1.1.1.2 桃蛀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1.1.2 亚洲玉米螟
        1.1.2.1 亚洲玉米螟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1.1.2.2 亚洲玉米螟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1.1.3 棉铃虫
        1.1.3.1 棉铃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1.1.3.2 棉铃虫的自然天敌及其生物防治
        1.1.4 东方黏虫
        1.1.4.1 东方黏虫生物学及其发生危害特征
        1.1.4.2 东方黏虫的生物防治
    1.2 间作与土壤养分利用及虫害发生的研究进展
        1.2.1 玉米间作的生理学基础
        1.2.2 玉米间作与抗虫的关系
    1.3 间作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4 间作对作物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玉米和绿豆种植与调查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4.1 玉米穗部害虫与玉米螟卵块统计方法
        2.4.2 玉米田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2.4.3 玉米考种与测产的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3.1.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3.1.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发生量
        3.1.3 小结
    3.2 不同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3.2.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3.2.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棉铃虫发生量
        3.2.3 小结
    3.3 不同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3.3.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3.3.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桃蛀螟发生量
        3.3.3 小结
    3.4 不同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3.4.1 2018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3.4.2 2019 年各间作处理亚洲玉米螟卵块寄生率
        3.4.3 小结
    3.5 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3.5.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3.5.1.1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3.5.1.2 2018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3.5.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
        3.5.2.1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组成
        3.5.2.2 2019 年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多度
        3.5.3 小结
    3.6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1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1.1 2018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1.2 2018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2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2.1 2019 年玉米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2.2 2019 年绿豆田天敌与害虫的优势度与优势种
        3.6.3 小结
    3.7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1 不同时期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调查数量
        3.7.2 2018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指数
        3.7.2.1 2018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2.2 2018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3 2019 年玉米与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3.1 2019 年玉米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3.2 2019 年绿豆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
        3.7.4 小结
    3.8 不同间作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8.1 2018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3.8.2 2019 年不同间作处理玉米百粒重及产量
        3.8.3 小结
4 讨论
    4.1 玉米主要害虫的发生动态
    4.2 不同处理绿豆田的益害比
    4.3 影响田间害虫发生的因素
        4.3.1 天气因素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3.2 种植布局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3.3 取样方式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3.4 防治措施对害虫发生的影响
    4.4 玉米-绿豆间作对天敌促进作用的机制探讨
    4.5 不同间作处理的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差异
        4.5.1 群落多样性
        4.5.2 生境多样性与生境管理
    4.6 不同间作处理的玉米产量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赤眼蜂种类及蜂卡
    1.2 田间放蜂防治
    1.3 寄生率与玉米被害调查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放蜂田玉米螟卵块被寄生率
    2.2 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
3 讨论

四、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玉米主栽品种抗螟性评价及其不同抗性品种对玉米产量影响研究[D]. 库尔班妮萨·奥布力喀斯木. 塔里木大学, 2021
  • [2]玉米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D]. 李妍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J].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1)
  • [4]关中抽黄灌区夏玉米耐密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D]. 许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华北农田景观对三种玉米害虫成虫密度的影响[D]. 李民龙.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松毛虫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亚洲玉米螟研究[D]. 杨芷.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7]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8]DNA条形码在新疆北部主要农区赤眼蜂科和缨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D]. 努日耶·木合太尔. 新疆大学, 2020
  • [9]玉米—绿豆间作方式对玉米和绿豆害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D]. 王云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10]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J]. 王连霞,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应用昆虫学报, 2019(02)

标签:;  ;  ;  ;  ;  

新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