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你,第四媒体

祝福你,第四媒体

一、祝福你,第四媒体(论文文献综述)

严华峰[1](2021)在《新媒体语境下凉山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邵振奇[2](2017)在《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文中指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各种媒介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戏曲的传播也契合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多种方式的单面传播→→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的三个阶段。电视的出现,使戏曲在同一平台上的多面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以其强大的传播和感召效应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极大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顺应了观众由剧场到家庭的观演方式的变化。栏目化使戏曲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告别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是电视编排形式上的革新,也是戏曲电视节目在制作观念、管理模式、传播策略上对电视生态演进的主动适应,是戏曲电视持续深化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它集合了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和真人秀等形式于一身,熔戏曲欣赏、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参与性,加之在固定的时间和频道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得以养成,已然成为戏曲传播最好的平台之一。本文的研究按照“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在“面向问题”层面,主要以纵向、横向两种视角,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动态考察和分类观照。梳理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流变轨迹可见,二者的结缘以电视的主动示好为始,历经初创(1958-1965年)、停滞和复苏(1966-1978年)、迅速成长(1979-1995年)和持续深化(1996年至今)四个阶段,二者结合更加自然,互动更加密切,合作走向深入。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戏曲电视栏目历经萌芽期(1978—1987年)、发展期(1988—1995年)、繁荣期(1996—2003年)、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四个时期。从“戏曲唱段,我播你看”的单一形式,到“多元共荣,采撷众华”的繁华景象,戏曲电视栏目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过渡,分众化、品牌化理念愈加深化,参与性日渐凸显,栏目的形式及内容亦趋向多元。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戏曲电视栏目始终以极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并尝试与新的栏目形式结合,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更使戏曲栏目成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当前,戏曲栏目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办栏目数量锐减,老牌栏目停办取消,播出时间一改再改,戏曲电视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多变的姿态迎难而上,使戏曲栏目进入了转型重塑的新时期。从“现实”层面,主要对当前开办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观照。本文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类型应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同类栏目应体现出相似的文化价值,满足观众特定的需要,引导观众选择。本乎此,戏曲电视栏目可分为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真人秀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栏目进行了概念释义,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本文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倾向,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调查发现,总体上中年以上群体对戏曲的忠诚度更高,青少年群体则普遍远离。对于接触戏曲的渠道,不同类型的受众选择差异明显,而电视、广播构成各类型受众接触戏曲的主要渠道。在收视行为方面,尽管戏曲栏目的现实受众群体庞大,但忠实受众数量偏少,总体收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高学历者、城市居民的收视热度更低。在形式及内容倾向上,戏曲剧场、竞赛类栏目受众群稳定,但局限性较强;戏曲教学、访谈、新闻专题类栏目备受冷落,生存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戏曲真人秀异军突起,成为戏曲电视栏目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观众对现有戏曲栏目的评价上看,整体满意度不高,“众口难调”矛盾突出;老牌栏目中,有些已进入衰退期,而以《梨园春》为代表的若干栏目收视神话仍在延续;此外,有些新兴栏目受到肯定,说明创新求变,争取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是当前戏曲栏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解决问题”层面,本文首先以受众调查的结论为依据,以当前此类栏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为导向,在论述当前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栏目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力求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等方面展开论析,试图解答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问题。在认识上,戏曲栏目的主创人员应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加强彼此的选择、介入、交流、融合,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栏目“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既要正视大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积极意义,又要提防和抵制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消解和冲击,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最终实现审美超越。一方面,要使栏目具有共性特征,坚守本土化的品质、平民化的品位、人文化的品格;另一方面,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进行受众细分,围绕“传统韵味”、“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娱乐本位”、“多元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定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从而巩固忠实受众,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文从策划、主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以为,戏曲栏目应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三个方面大做文章,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动态与常态”的改版,不断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增加元素,使栏目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时刻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同时,还应突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实现跨区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多媒体联袂,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群体。主持人是电视栏目重要的品牌,应在形象气质、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方面与栏目契合。戏曲栏目的主持人可分为表演型、平民型、专家型三种,媒体可拓展来源,广纳英才,并大胆启用跨界主持人,主持人则要不断完善素养,提升技能,以寻求延展与超越,延长其主持生涯。此外,戏曲栏目还必须在外在包装上多动心思,通过对栏目名称、形象标志、宣传口号,以及片头、片尾、片花等的设计和包装,使栏目达到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内外兼修、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文还对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新媒体传播的显着特征和重要优势;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弥合了戏曲欣赏特性和受众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收视时空;而欣赏方式的交互性更是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观众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一切都为戏曲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应是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有效手段。

李艳业[3](2017)在《冲突与对话: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研究 ——以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语境和公共危机互为影响,日趋凸显,是当下中国的社会特征之一。其中,公共卫生危机传播因其强烈的公共性和社会影响力,成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而2016年春季的山东疫苗事件则是典型案例之一。以山东疫苗事件为典型案例进行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研究,对完善和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的管控,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特殊意义。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借鉴库姆斯的情境危机传播理论、芬克的危机发展四阶段理论以及学者何舟和陈先红的双重话语危机处理差异编码表,梳理出山东疫苗事件发展的四阶段,并对存在明显冲突对话现象的危机爆发期和蔓延期,进行了具体的危机传播研究。基于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冲突对话机制,并从传播主体、传播动因和传播对策三个方面,反思山东疫苗危机事件传播中的冲突对话现象。最后借鉴胡百精的危机管理对话范式“事实——价值”模型,对实现可预防型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有效传播管控,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发现,在山东疫苗事件的危机传播中,官方和民间话语场,以及民间内部话语场的微博明星大V、医学专家、自媒体网红与草根公众,由于传播动机不同,冲突对话模式各不相同。官方和民间话语场的冲突对话主要表现为单向宣教和抵触反感模式;微博明星大V与草根公众的冲突对话表现为双向互动和肯定补充模式;医学专家与草根公众的冲突对话也表现为双向互动和肯定补充模式;以“和菜头”为代表的自媒体网红与草根公众的冲突对话由于阵营分化和议题翻转,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互动模式随着议题变化而产生变化。另外,山东疫苗事件的危机传播过程中,尽管传播中心被多方参与的传播主体所弱化,但是政府仍然处于掌控局面的状态。最后,本文从特殊到一般,对完善和改进可预防型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管控,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政府要真诚关切公众需求,做好危机修复管理;媒体要把握传播尺度,共建良好传播生态;医疗精英要肩负社会职责,科学传播引导舆论;草根公众要提升媒介素养,共同抵制谣言传播。新媒体语境强化了公共危机管控和传播的复杂性,只有社会组织和主体各负其责,共同努力,才能共建良好的危机传播生态。

周玉琴[4](2015)在《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再认识》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日益变化,网络媒体和移动新媒体逐渐普及,促进了人们对于媒介的认识,人们对媒介的使用更加自由平等。而媒介融合是新技术刺激下媒介发展的必然,这一现象激起了笔者浓厚的兴趣。虽然对“媒介融合”的研究汗牛充栋,但是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还有一点欠缺,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媒介融合现象的归纳很少。什么是新媒介融合?新媒介融合的模式有哪些?新媒介融合目前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新媒介如火如荼的形式下,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清晰的解读。笔者认为,新媒介融合与传统媒介融合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媒体并不只是参与了媒介融合这一进程,充当媒介融合的一个接口,而是媒介融合的一种形态。本文将从传播5W分析新媒介融合的进程,分为媒介组织融合、媒介内容融合、受传者融合、媒介形态融合以及媒介业务融合、媒介市场融合等方面剖析案例,尤其是媒介技术融合,如新的HTML5技术,给新媒体带来的质的变化。厘清中国目前的新媒介融合进展情况和对未来新媒介融合的展望。并提出了以微信为代表的窗口式服务将会是下一代新媒体融合的新形式。

刘佳[5](2015)在《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教育政策不是反映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而是对一个复杂的、异类的、多种成分的组合体做出反应,”①我国教育政策的研究者们不再满足于技术理性主义研究范式,研究转向解释和描述教育政策运行的复杂过程。20世纪中后期,“复杂性”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思想或视角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视域,从系统、科学、方法走向哲学范式层面,成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复杂性范式也逐渐成为一股带有浓郁的系统性、整体性、自主性、关联性、涌现性和多样性气质的科学哲学思潮。教育政策研究运行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再是政府和专家的特权,文本、信息、资源等物质载体以及政策对象、政策执行者、政策利益无关方也都可以通过政策运行联接为充满动态、不确定和层次感的网络架构。复杂性分析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整体和复杂的观察视角,高校资助政策“行动者网络”本身也是一种系统构成,“学校”成为各种社会关系发生的交汇点,生成特定政策情境下的“场域”,“学校”既有位置和处所的含义,即围绕教育政策运行而发生的微观实践活动处所成为行动者产生社会关系的链接,即政策系统运行网络中的“必经之点”。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是一个充满行动气质的资源分配、关系博弈和群体交互作用的过程,研究者借助系统论的视角,将政策运行看作一个高度复杂的、动态性的、非线性的具体行动系统,致力于探寻行动背后的关系构成,对政策权威作用下群体关系和社会互动有着真实和深刻的解读,通过政策系统内部各因素在运行过程中的言语、经验、价值、伦理及信念的交流和行为互动探寻政策运行规律之所在。在高校资助政策运行构成的“行动者”网络中,“行动者”不仅指行为人(actor),如政策执行者、政策对象,还包括文本、信息、资本等许多非人的物体(object)。人与非人因素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他们一起进入政策运行系统,以一种相互附着的多样性性态共同构成人与制度、社会关系互动的政策面貌,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政策对象、文本、信息、资源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政策“场域”中得以表征。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中,政策内部行动者的身份认同源自于政策伦理正义、政策行政高效和政策结果公平,政策系统内外的社会认同意味着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群际和谐、偏见弥合、利益均衡,由政策身份认同和政策社会认同引起的复杂社会行为会对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两种认同高度一致则会对政策运行效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资助政策系统才能实现对内控制、对外开放的有序状态,反之则会引起政策系统的动荡、严重的甚至被破坏或取缔,两种认同共同构成资助政策优化或革新的系统动力。研究者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系统的动力机制图式并描述了认同反馈的实现路径。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分析深刻聚焦于多元关系主体的构成与互动,把科学主义的理性视角与人文主义的解释方法相结合,以混合研究方法描述政策研究的整体论进路,并采用行动者平等参与、深入现场、社会情境互动等理念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手法阐释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研究者在“学校”这一“必经之点”运用人类学的方式访谈、观察、记录,再结合哲学思辨式的建构式和实证主义的数字式,表现出浓郁的“描述、写实和分析”气质,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凝练出政策运行的宏观规律,为政策研究者所进一步感知、洞察和意义构建。研究者深入剖析政策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与作用机制并提出政策系统优化策略,为高校资助政策分析提供了一种颇具实践操作价值的理论范式。

田蓓[6](2014)在《模因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变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时下较为流行的新型网络交际媒介的微博,其独特的传播机制和精简的文本要求,决定了其语言的独特性。模因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微博语言的变异进行具体分析,意在以模因论的角度揭示微博语言中的各种变异现象存在的理据,并为微博语言的变异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三章:第一章为“微博语言变异与模因论”。以模因论为依据,探讨了语言是模因传播的重要载体,而模因的复制传播又促进了语言发生变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语言变异与模因的辩证关系,变异驱使模因复制传播,模因彰显语言变异色彩。并且在模因论的指导下,明确了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归属,是一种尚需时间验证的强势语言模因,一些具备浅显易懂、经济简洁、新颖时尚条件的模因更易于引起宿主的关注,进入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中,从而得到广泛模仿、复制、传播,成为强势模因。第二章为“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类型”,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根据相关理论和方法,将模因复制传播形式与语言变异方式相结合,确立了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类型,即语音变异模因、词汇变异模因、语法变异模因和非文字符号变异模因,并结合微博实例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基因型语音变异模因通过采用汉字、数字、字母的谐音以及叠音的方式进行变异达到与原始模因语义的一致性,表现型语音变异模因利用汉语同音异义的条件,使原始模因与变异模因在语音相同的情况下,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在词汇变异模因中,缩略语、方言词等因语义上与原始模因相一致,成为基因型词汇变异模因,而“旧瓶装新酒”的建构方式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表现型词汇变异模因。词性的转移、相同句法成分的连用、中英语法的合并构成了微博语言的语法变异,凸显了微博语言任意性的特点。在非文字符号方面,标点符号和表情符号的变异使用虽然带有宿主强烈的主观任意色彩,但也达到了宣泄情感、深化语义的目的。通过语音、词汇、语法、非文字符号四个方面对微博语言变异做了较全面的描述与解释,进一步验证了微博语言的变异是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进行的。第三章为“微博语言模因变异的原因”。微博语言作为时下较为流行的一种交际语言,其语言面貌发生的变化并不一蹴而就,通过对交际环境、交际主体以及交际话语的变化进行深入探究,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语言内部的类推机制、经济机制是促使微博语言发生变异的语言因素,而交际环境的显性变迁、交际主体的潜在诉求以及口语交际的灵活变动等诸多因素与语言机制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微博语言的变异。

佟抒彧[7](2014)在《论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的先锋性》文中研究指明在图像媒介中,海报以夺人眼球大尺寸的画面感、非比寻常的创意、直击心灵的视觉冲击力矗立在大街小巷、公共场所;远距离就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海报设计表述个人情感,凝聚千言万语,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所谓优秀的海报设计是指受众能够在“一目了然”意犹未尽之后被视觉上的感官刺激“一见倾心”地吸引。海报设计是在一定的视觉语境下,以准确直观的视觉图像来传递有效信息,在诱发受众的关注、启发受众想象力的情况下,达到信息有效传播的目的。把重要的信息、标志或着图片放大到受众的眼睛里,这种被冲击的注意力就是先锋性的具体体现,就像是一根绳子一样,这头连着一样重要物件,另外一头引导我们的视线,使受众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种以图像取胜的设计获得受众的瞩目与欣赏。20世纪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海报成了大众传播最主要媒介。海报设计用具有创造力的表达方式进行信息传达,同时注重独特风格的形成发展和情感上的宣泄,海报具有天然地动人心魄的震撼魅力。海报设计的发展没有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反而与时俱进地保持着对于社会、事物等高度的关注与前瞻性的思考。当今的海报设计迈向了更为宽泛的探索之路,在新的艺术审美指导下,具有了实验性的特点。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未来的发展趋势大为可观,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这也许是融入了受众参与的设计体验;也许是推崇简约至上的“无中生有”;也许是海报设计的载体发生改变,伴随新媒体的日益发展壮大,海报设计也从平面走向大有可为的空间环境,能更好地与受众交流与互动。

陈婧[8](2014)在《中国微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使得人们在获取资讯、信息共享时更加便捷,也就在此环境中,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微电影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态,微电影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发展之快令人惊叹,无论草根还是专业人士都加入到了微电影制作的行列之中,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学术界,人们大多关注微电影的营销价值,有少数学者对其叙事艺术、流行成因等进行分析,但都未对微电影做系统而全面的探析。本文将从微电影的界定、产生及现状导入,力图对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传播学分析和与广告的融合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笔者主要运用了影视学、传播学、信息论、符号学等理论对微电影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四章内容,笔者在绪论中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之后,对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内容做了具体阐述。本文第一章对微电影进行概述,对于微电影的界定,业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整理前人对微电影概念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微电影的界定做出与以往学者所不同的明确定义。同时基于国外短片的背景,论述了微电影的产生过程,并从创作者创作微电影的目的出发,将微电影分为四类。第二章在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受众和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第三章主要分析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以《看球记》和《老男孩》作为文本,分析了叙事时空、叙事结构和悬念,并且深入研究了微电影的符号学运用。第四章分析了微电影与电视广告的比较与融合,从功能、特性、主题、造型等方面对微电影与广告进行比较,从广告植入的角度分析二者的融合以及微电影的营销模式。最后,笔者对微电影的分析进行简单总结,并希望笔者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微电影的发展有一些参考与价值。

吴辉[9](2012)在《短信文学的悖论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五媒体时代,文学跻身通讯科技裹挟下的拇指文化狂潮,催生出新兴短信文学。迥异于传统纸媒文学和新世纪网络文学的短信文学在文学特征、文学惯例和文学机制等方面显示出一系列对立色彩鲜明的矛盾特征,且在悖论双方的不断运动变化中求得平衡,融合于小巧简便的短信文本。论文首先从短信文学引发的学界论争入手,在厘清手机短信和短信文学定义的基础上,分别从文本品质、生产创作、传播接受等几个方面切入论述短信文学的悖论特征。在文本品质上,短信的形式短小精悍和表意丰富性相矛盾、虚拟娱乐性与纪实批判性相对立、语言雅俗共存、艺术性与技术性混融等,均彰显了短信文学异于其它文学形态的独特精神;在生产创作上,手机短信的商品性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性构成了短信文学创作心态方面功利与非功利的融合共存,凡俗化的草根表述和专门化的职业书写构成了创作主体大众与精英的对立汇流,语言撒播的快意书写和思维沉淀的简约运思构成了创作方式即兴式和凝练化的矛盾共存;在传播与接受上,短信文学是人际的、读屏的、电子软载体的、体验式的、快餐式的,同时是大众的、读文的、纸媒硬载体的、互动式的、审美品鉴式的。短信文学因其传播的快捷性、超越时地性、即时性等特征,迅速弥漫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短信文学的悖论特征为自身找到了区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独特价值与存在意义。风起云涌的短信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例如文学的过度市场化、商业化带来文本格调的低俗化、泛娱乐化、语言的戏谑化,因而被视作口水垃圾和短信段子等。为引导短信文学的良性发展,规范文学环境,论文试对短信文学悖论特征进行了消解策略的探究,提倡短信文学爱好者把握好文学原则与市场原则的平衡,为人性歌唱,为艺术提笔,以实现短信文学高雅对低俗的消解、人文对技术的消解、文学性对商品性的消解。

权亚楠[10](2012)在《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微文化”大行其道,在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影视消费模式,在商业簇拥下,微电影的横空出世,成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本文鉴于此种现象,选取2010年至2011年优酷、网易、搜狐、新浪、腾讯、土豆、酷六这七大网站上所推出的微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微电影的发展状况、艺术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先考察目前关于微电影以及电影艺术特点和传播机制的相关着述及文献,了解国内研究动态,整理界定相关名词涵义,通过辨析其和网络电影、新媒体电影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给微电影做出了自己的定义。其次,对微电影这两年多时间内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了微电影的发展现状。通过对2010年4月到2011年12月网络上出现微电影几十个文本进行研究,有重点地找寻出有关广告元素、演员、时长等因素,统计数据,寻找规律和特点。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个性化表达、叙事美学、平民特性与互动影像以及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四个方面分析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在此特点基础上从微电影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微电影的传播机制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对微电影的发展做了简单总结,并对微电影的前景进行前瞻性探讨。笔者认为,微电影区别于传统电影和网络电影,微电影的出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有其出现必然因素。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吸引着大批受众及投资商,但是商业和艺术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微电影拥有很强的生命力,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微电影的创作和营销势必会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并有会出现收费的微电影,微电影有一天也会走进电影院。

二、祝福你,第四媒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福你,第四媒体(论文提纲范文)

(2)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与互动
        一、初创阶段(1958-1965年)
        二、停滞和复苏阶段(1966-1978年)
        三、迅速成长阶段(1979-1995年)
        四、持续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及观念衍变
        一、萌芽期(1978—1987年):摸索、尝试,形式单一
        二、发展期(1988—1995年):灵活、分众,注重参与
        三、繁荣期(1996—2003年):娱乐、竞技,打造品牌
        四、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创新、求变,期待突围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特征
        一、固定性
        二、综合性
        三、参与性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及问题
    第一节 戏曲剧场型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定义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构成元素
        四、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第二节 戏曲知识型
        一、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定义
        二、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分类
        三、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第三节 戏曲综艺型
        一、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定义
        二、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元素
        三、综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新类型——真人秀
        一、戏曲真人秀栏目概述
        二、戏曲真人秀栏目的构成元素
        三、戏曲真人秀的文化坚守与传播效应
        四、戏曲真人秀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第三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样本情况
    第二节 受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二、总体情况分析
        三、不同年龄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四、不同文化程度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五、不同居住地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六、结论及启示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观众的收视行为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二、戏曲电视栏目的到达率
        三、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热度分析
        四、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动机分析
        五、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时段分析
        六、结论及启示
    第四节 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倾向分析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二、总体情况分析
        三、不同年龄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五、不同居住地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六、结论及启示
    第五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评价分析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二、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总体评价
        三、当前戏曲电视栏目所存在的问题
        四、观众对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五、观众对省级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六、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七、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评价
        八、结论及启示
第四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
    第一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戏曲电视栏目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释义
        二、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冲击
        三、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启示
        四、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观念定位
        一、品质本土化
        二、品位平民化
        三、品格人文化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
        一、巩固忠实受众
        二、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内容定位
        一、传统韵味
        二、时代特征
        三、地方特色
        四、娱乐本位
        五、多元融合
第五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包装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与改版
        一、策划手段
        二、改版创新
        三、传播与合作模式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
        一、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类型
        二、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选择
        三、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四、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
        一、栏目名称
        二、栏目形象标志
        三、栏目宣传口号
        四、栏目片头、片花、片尾
余论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
参考文献
附录A:戏曲电视栏目受众调查问卷
附录D:若干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
附录E:诸种戏曲电视综艺形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冲突与对话: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研究 ——以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设计
第一章 新媒体语境与公共卫生危机传播
    一、新媒体语境
    二、公共卫生危机传播
        (一)公共卫生危机
        (二)公共卫生危机传播
        (三)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的特点
    三、新媒体语境对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的影响
        (一)全员参与,社会动员
        (二)诉求不同,差异传播
        (三)互动及时,谣言蔓延
        (四)冲突对话,社会整合
第二章 山东疫苗事件中的新媒体传播:冲突与对话
    一、案例简介
    二、冲突对话现象分析
        (一)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单向宣教VS抵触模式
        (二)微博大V与草根公众:双向互动VS肯定补充
        (三)医学精英与草根公众:双向互动VS肯定补充
        (四)自媒体网红与草根公众:双向互动VS肯定、揭露、抵触
    三、冲突对话的机制分析
        (一)传受双方:一体化
        (二)信息形式:多样化
        (三)传播渠道:集中化
        (四)传播效果:群体极化
        (五)传播阶段:事件化
        (六)传播路径:阶段化
第三章 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冲突与对话现象之反思
    一、传播主体:官方主导,因势而变
    二、传播动因:立场不同,各取所需
        (一)政府:控制局面,传递信息
        (二)自媒体:恐慌诉求,自我营销
        (三)医学精英:科学传播,维持秩序
        (四)草根公众:质疑愤怒,传播造势
    三、传播对策:理性看待,转危为机
第四章 策略与应对
    一、政府:真诚关切公众需求,做好危机修复管理
        (一)事实层面:做好“告知”与“疏导”
        (二)价值层面:做好“顺应”与“重建”
    二、媒体:把握传播尺度,共建良好传播生态
    三、精英:肩负社会职责,科学传播引导舆论
    四、草根公众:提升媒介素养,共同抵制谣言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概述
    2.1 新媒体概述
        2.1.1 新媒体发展历史
        2.1.2 新媒体特征
    2.2 媒介融合
        2.2.1 媒介融合定义
        2.2.2 媒介融合动因
        2.2.3 媒介融合的价值
第三章 新媒介融合
    3.1 新媒介融合定义
        3.1.1 新媒介融合
        3.1.2 新媒介融合的特点
    3.2 新媒介融合阶段
    3.3 新媒介融合两种形式
        3.3.1 新媒体及媒介融合——新媒体参与媒介融合
        3.3.2 新媒体即融合——新媒介融合
第四章 以微信为例分析新媒介融合模式
    4.1 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模式
    4.2 媒介技术融合
    4.3 微信自媒体——受传者融合
    4.4 新闻传播效果融合
    4.5 媒介内容与市场的融合
    4.6 媒介盈利融合模式
第五章 新媒介融合的趋势
    5.1 新媒介融合的优势
    5.2 新媒介融合趋势
        5.2.1 新媒体融合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
        (一) 我的研究经历:一个研究者的探索历程
        (二) 我的研究使命:高校资助政策的伦理追寻
    二、关键概念界定
        (一) 复杂性
        (二) 教育政策
        (三) 教育政策运行
        (四) 高校资助政策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 复杂性范式与教育政策研究
        (二) 政策科学和教育政策分析研究
        (三) 教育政策的伦理和价值研究
        (四) 教育政策的方法论研究
        (五) 高校资助政策研究
        (六) 混合方法研究
        (七) 行动者网络理论
    四、研究方法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技术路线
        (四) 分析策略
        (五) 研究场域
        (六) 研究者的角色优势与身份障碍
        (七) 研究对象的样本选择
第二章 政策文本模糊
    一、高校资助政策文本概念的模糊性
        (一) 书面概念的简单与政策现象的复杂
        (二) 文本层面的简单和理解层面的复杂
    二、高校资助政策要素理解的模糊性
        (一) 模糊思维和模糊数据
        (二) 模糊理解与模糊填写
    三、高校资助政策目标关系的模糊性
        (一) 政策效率实现与行动模糊
        (二) 政策价值冲突与标准模糊
    四、高校资助政策标准区分的模糊性
第三章 执行者差异
    一、高校资助政策的“双重功能”与“双重目标”
        (一) 政策“身份叠加”与“角色扮演”
        (二) 政策“执行者”与“育人者”
    二、高校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构成和执行环境
        (一) 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构成
        (二) 资助政策的执行环境
    三、高校资助政策执行风格的行动差异
        (一) 执行者目标导向差异
        (二) 执行者责任认知差异
        (三) 执行者能力倾向差异
        (四) 执行者的执行偏好差异
第四章 政策信息传导
    一、高校资助政策信息的传导通路与样态
        (一) 政策信息的意义与表征
        (二) 高校资助政策信息的传导方式
        (三) 高校资助政策信息异化的发生机理
    二、高校资助政策信息传导的复杂表征
        (一) “权威”:政策宣传的推进
        (二) “渲染”:媒体加工的适度
        (三) “变形”:信息转移中的失真
        (四) “公开”:信息求真的冲突
        (五) “隐匿”:隐私曝光的痛楚
        (六) “丰富”:信息沟通的主动
        (七) “拒绝”:信息核查的阻抗
第五章 政策资源分配
    一、高校资助政策资源分配的伦理诉求
    二、从分配正义到关系正义的伦理转向
    三、高校资助政策责任与自由裁量
    四、政策伦理敏感与行政作为
    五、弱势补偿与发展性资源
        (一) 贫困文化与社会性剥夺
        (二) 社会资本与政策“无形资源”
    六、两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资本重构
第六章 政策认同与优化
    一、高校资助政策系统运行目标——行动者认同
        (一) 行动者身份认同
        (二) 行动者社会认同
    二、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系统的动力构成
        (一) Ⅰ理想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身份悦纳
        (二) Ⅱ、Ⅳ不稳定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身份拒斥或认同威胁
        (三) Ⅲ变革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认同危机
    三、高校资助政策认同反馈的实现路径
        (一) “过滤与加工”:政策执行者官方反馈
        (二) “沉默的大多数”:政策对象民意表达
        (三) “利益相关无关”者:独立“第三方”评估
    四、高校资助政策系统的优化策略
        (一) 摆脱简单线性思维,用系统复杂思维审视高校资助政策运行
        (二) 重视政策微观场域,提高学校作为系统自组织的自我治理能力
        (三) 调节资源分配机制,享受政策资源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相挂构
        (四) 优化政策资源构成,重视“无形”发展性资源促进能力建设
        (五) 合理利用政策工具,政策信息传导实现开放性、引导性和尊重感
        (六) 增强资助政策认同,大力推动“第三方评估”政策监督体系建设
附录
    附录A: 相关文件
        A.1 《高等学校学生(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二○一四年六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部分
        A.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A.3 《Y大学关于开展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
        A.4 《Y大关于开展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
    附录B: 质化研究相关材料(包括访谈资料、现场观察记录、工作日志、邮件等)
        B.1 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对象的材料
        B.2 以政策执行者为对象的材料
        B.3 以地方民政部门为对象的材料
    附录C: 调查问卷系列
        C.1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一)
        C.2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二)
        C.3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6)模因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微博概况
        二、微博语言及其语言变异
        三、语料来源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微博语言变异研究现状
        二、模因理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归纳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 微博语言变异与模因论
    第一节 语言与模因
        一、语言是一种模因
        二、微博语言变异与模因
    第二节 强势模因与微博语言变异模因
        一、强势模因
        二、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归属
    第三节 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
        一、同化阶段
        二、记忆阶段
        三、表达阶段
        四、传播阶段
    第四节 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的复制传播条件
        一、浅显易懂
        二、经济简洁
        三、潮流时尚
第二章 微博语言变异模因类型
    第一节 语音变异模因
        一、基因型语音变异模因
        二、表现型语音变异模因
    第二节 词汇变异模因
        一、基因型词汇变异模因
        二、表现型词汇变异模因
    第三节 语法变异模因
        一、名词、形容词词性动态化
        二、相同句法成分连用化
        三、中英语法合并化
    第四节 非文字符号变异模因
        一、标点符号
        二、表情符号
第三章 微博语言模因变异的原因
    第一节 交际环境的显性变迁
        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
        三、文化思潮的重大影响
    第二节 交际主体的潜在诉求
        一、年轻主体的潜在号召
        二、宿主心理的表达诉求
    第三节 交际话语的隐性变化
        一、交际方式的巨大变化
        二、语言机制的隐性驱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论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的先锋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海报设计中的图像媒介
    (一) 图像媒介的发展与转变
    (二) 图像媒介的视觉传达
        1. 图像媒介与信息传递
        2. 图像媒介与心理暗示
        3. 图像媒介与文化表达
    (三) 海报设计中对图像媒介的依赖
    (四) 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先锋性的现实意义
二、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的先锋性分析
    (一) 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的功能性
        1. 海报设计中的文化性功能
        2. 海报设计中的经济性功能
        3. 海报设计中的社会化功能
    (二) 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受众的审美心理分析
    (三) 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先锋性的缺失
        1. 消费社会下只盲目追求经济价值
        2. 日常生活审美化下缺乏艺术性的海报设计
三、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的先锋性表达
    (一) 先锋性在海报设计中的视觉表现
        1. 题材的先锋性
        2. 视觉效果先锋性
    (二) 先锋性表达的审美诉求
    (三) 先锋性在消费社会海报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四、图像媒介置入海报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一) 图像媒介置入海报设计中的平面不平
    (二) 图像媒介置入海报设计中的无中生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中国微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微电影的产生和界定
    第一节 微电影的界定
    第二节 微电影之流变
        一、 国外短片
        二、 中国微电影的产生过程
    第三节 微电影的分类
        一、 草根微电影
        二、 广告微电影
        三、 公益微电影
        四、 微电影预告片
第二章 微电影的传播学分析
    第一节 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分析
        一、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
        二、 微电影的多向性传播
        三、 微电影传播的高效性
    第二节 微电影的受众分析
        一、 情感共鸣的“投射”效应
        二、 受众与“信源”
        三、 受众需要与传播
    第三节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 微电影传播的“议程设置”
        二、 媒介即信息:微电影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第三章 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分析---------以《看球记》与《老男孩》为例
    第一节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分析
        一、 微电影的叙事时间
        二、 微电影的叙事结构
        三、 微电影的悬念设置
        四、 微电影的景别设置
    第二节 微电影的符号学分析---------以《老男孩》为例
        一、 符号学的由来
        二、 微电影的符号学运用
第四章 微电影与电视广告
    第一节 中国电视广告分析
    第二节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比较
        一、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功能比较
        二、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特性比较
        三、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主题比较
        四、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造型比较
    第三节 微电影与广告的融合
        一、 微电影植入广告
        二、 微电影植入广告的方式
    第四节 微电影的营销模式
        一、 微电影的投资方式
        二、 微电影的盈利方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微电影视频网站链接
附录B 文中所提微电影名单
附录C 微电影大赛获奖名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短信文学的悖论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逻辑结构与研究意义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短信文学及其发展现状
    1.1 短信与短信文学
        1.1.1 短信文学的命名焦虑
        1.1.2 手机短信与短信文学的概念界定
    1.2 我国短信文学的发展现状
        1.2.1 短信文学的诞生
        1.2.2 短信文学的发展
第二章 短信文学的品质悖论
    2.1 短信形式的简约性与内容的丰富性
        2.1.1 文本形式的短小精悍
        2.1.2 表意手法的丰富性
    2.2 文学的虚拟性与短信的纪实风格
        2.2.1 自娱娱人的虚拟性
        2.2.2 价值承担的纪实性
    2.3 雅俗混融的语言表达
        2.3.1 戏谑媚俗的游戏色彩
        2.3.2 别具一格的精粹雅趣
    2.4 艺术与技术的界限模糊
        2.4.1 技术至上性
        2.4.2 文艺本原性
第三章 短信文学创作悖论
    3.1 功利与非功利创作心态的融合共存
        3.1.1 手机短信的商品性
        3.1.2 艺术赓续的审美性
    3.2 大众与精英的主体汇流
        3.2.1 凡俗化:草根性的自由表述
        3.2.2 专门化:短信写手的职业身份
    3.3 即兴挥洒与炼字凝意并存
        3.3.1 即兴式:语言撒播的快意书写
        3.3.2 凝练化:思维沉淀的简约运思
第四章 短信文学传播与接受悖论
    4.1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融
        4.1.1 定向沟通的私密性
        4.1.2 信息公开的共享性
    4.2 软硬载体传播途径互补
        4.2.1 电子传输
        4.2.2 纸媒转换
    4.3 体验和互动共存
        4.3.1 单向消费:可读的文本
        4.3.2 交互对话:可写的文本
    4.4 读屏和读文合流
        4.4.1 电子纸条的数字读屏
        4.4.2 图像时代的文字坚守
    4.5 快餐阅读和审美品鉴汇流
        4.5.1 文学点心的碎片阅读
        4.5.2 精神食粮的细嚼慢咽
第五章 短信文学悖论的消解策略
    5.1 立足文学:高雅对低俗的消解
        5.1.1 传统文学的品质坚守
        5.1.2 短信文学的革新创造
    5.2 基于媒介:人文对技术的消解
        5.2.1 传媒推力
        5.2.2 技术制约
    5.3 以人为本:文学性对商品性的消解
        5.3.1 文化心理
        5.3.2 市场意识
结语 短信文学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短信文学作品选粹100则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10)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微电影”概念界定
    一、 网络电影
    二、 新媒体电影
    三、 微电影
        (一)微电影的概念
        (二)微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第二章 微电影的艺术特点
    一、 个性化的影像表达
        (一)微电影的意义空间—“微文化”
        (二)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心理诉求
        (三)“电影梦”人的情感表达
    二、 多元素叙事表现
        (一)情感叙事
        (二)结构叙事
        (三)音乐叙事
        (四)字幕叙事
    三、 平民特性与互动影像
    四、 微电影商业价值取向
        (一)作为广告植入的载体
        (二)作为形象识别的载体
第三章 微电影的传播机制
    一、 可分享的身份标识
        (一)层次化、大众化的传播者
        (二)自我认同与意识体现的表征
    二、 传播内容的“三微”
    三、 传播渠道网络围观的狂欢
    四、 分散的受众群体
    五、 从“隐性”到“显性”的商业操控
第四章 微电影发展趋势探析
    一、 微电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参差不齐
        (二)商业化内容过度
    二、 微电影发展策略分析
        (一)创意内容先行
        (二)突出互动特点
        (三)品牌化发展
第五章 结语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致谢

四、祝福你,第四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语境下凉山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 严华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 邵振奇.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冲突与对话: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卫生危机传播研究 ——以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为例[D]. 李艳业. 兰州大学, 2017(02)
  • [4]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再认识[D]. 周玉琴.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5]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D]. 刘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6]模因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变异研究[D]. 田蓓. 扬州大学, 2014(02)
  • [7]论海报设计中图像媒介的先锋性[D]. 佟抒彧.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
  • [8]中国微电影研究[D]. 陈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9]短信文学的悖论现象研究[D]. 吴辉. 中南大学, 2012(02)
  • [10]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D]. 权亚楠.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祝福你,第四媒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