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手稿》美学纲要

马克思《手稿》美学纲要

一、马克思《手稿》美学论纲(论文文献综述)

周璇[1](2021)在《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文中指出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是文学消费活动的两个纠缠不已的历史属性。不同的文学生产、媒介技术与文化语境条件下,这两个历史属性呈现为不同状态,并构成不同的属性关系。在这种属性状况与属性关系的历史作用下,文学消费以其对广义的文学生产活动的参与不断影响着文学活动的历史状况。而从文学媒介演化、文化语境变迁的历史条件角度探索这两个属性状况及属性关系状况,是文学理论有待展开的论题。文学消费奠基于文学生产活动,并基于文学生产活动的生产一般性与艺术特殊性辩证统一而获得了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二重性也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观念批判和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的理论视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也受到文学媒介的建构,并随着文学媒介演进而呈现出历史转化的文化实践面貌。因此,文学消费问题需要从历史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视角展开探讨。现代文学消费现象是在15世纪印刷媒介普及、文化进入现代阶段的历史前提下展开的。19世纪,随着文学生产的繁荣、印刷媒介的加速发展,在相对自主化的文学场域的建构中呈现出了文学商品消费与文学审美接受辩证统一的二重性面貌。20世纪,媒介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具有媒介化特征的面向大众文化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由于大众文化在其媒介化特征中显示出了朝着符合人性化媒介趋势的媒介融合方向发展的特征,因此,大众文化又可以表述为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在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阶段,它所依赖的电子媒介挤压了印刷媒介的生存空间,并强化了文学消费中的商品消费要素及其经济秩序,导致文学消费呈现出了二重性的对立态势。商品消费要素受到强化的文学消费于是作为一个问题被凸显了出来,并由此进入了理论研究视野。新世纪,数字媒介的普及与由其驱动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开启,将大众文化推进到了媒介融合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出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与传统的印刷媒介文学消费构成了文学消费的新旧两种形态。新的数字化亚文学消费因其文学产品形态中物质载体的消失而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的态势。传统印刷文学消费则继承并延续了之前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的二重性对立态势。新世纪的文学消费活动由此呈现出了二重性融合态势及其对立态势并存的二重分化状况,并以此向文学消费问题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学消费的二重分化状况影响着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的文学发展:两种文学消费形态的分化使文学场域转化为由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与印刷文学场域构成的复合性结构;媒介融合进程中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推动了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导致了前印刷媒介阶段的文学交往功能的数字化复兴。同时,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场域中的两种文学消费活动形态也在发展中显示出了大众文化趣味的感性趣味强化与日常趣味趋同化的问题。由于前者是90年代大众文化电子媒介阶段文化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延续的结果,后者是新世纪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的产物,因此,这些媒介融合阶段的大众文化趣味问题所带来的非理性、“媚俗”等文学消费道德问题,就在贯穿始终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与新世纪叠加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强化下,显示为90年代以来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中的文学消费中的道德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立足于历史与实践结合的视角,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与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去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与新感性。

张伟[2](2021)在《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文中指出论文从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对百年中国美学发展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从历史来看,百年中国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国美学的开创和形成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本世纪20年代是中国美学的创新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美学经历了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和本体论美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气派美学"。这三种美学研究思维范式的嬗变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理解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百年中国美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美学的当代繁荣。其标志为:美学研究队伍壮大;世界美学平等对话;美学领域学派纷呈;美学问题深入展开;命题概念丰富多彩;审美文化勃然兴起;美学着述多不胜数;中马美学独树一帜;古代美学现代阐释;文艺美学中国创立;美育教育成为国策等,这些显着的成果将进一步推进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发展。回顾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美学学人百年来辛勤耕耘,守正创新,所创造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美学历史回顾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让美学更好地走向未来。百年中国美学继承中国古代美学优秀传统,借鉴西方美学学术资源,回归感性生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建构与世界美学同步的"中国气派美学",立足于世界美学之林,进而使"中国美学世界化",应该成为我们中国美学学人头等重要的学术理想。我们进行百年中国美学思想和学术历程的回顾,其实更是一种对于中国美学创新发展的热切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属于当代中国美学学者,更多地则是来自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我们中华民族内在精神中蕴涵着的一种必然要求。

王静[3](2020)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陆晓光[4](2019)在《中国美学中的《资本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论》与美学之关系并非一个陌生话题,我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论着中多有引鉴《资本论》。《资本论》的前期着述《巴黎书稿》历来被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思想资源,相关论着迄今有十余种之多,而以《资本论》为对象的美学论着未见一部。《巴黎手稿》与《资本论》之间具有美学问题的连续性,重视《资本论》研究可望推进新时代美学发展。

李华友[5](2019)在《《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问题的关联再探究 ——基于韩立新《<巴黎手稿>研究》的研究》文中提出关于《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争议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在70年代末80年度初的中国美学热潮中,异化劳动理论及其与美学问题的关联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和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诸如《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评价、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劳动创造美”以及“美的规律”等美学问题的关联是当时集中讨论的几个核心问题。虽然学界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仍存在诸多的分歧,在研究上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近年来,《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尤其是韩立新《<巴黎手稿>研究》从经济学、文献学以及文本内在逻辑三方面重新对异化劳动理论问题进行了探析,细分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两组概念,论述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问题,提出《穆勒评注》的交往异化思想超越异化劳动理论的“孤立人”逻辑的观点,为重新理解和评判《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巴黎手稿》的“两个任务”以及《穆勒评注》中新的异化思想表明,异化劳动理论不但不是囿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论,相反,它是马克思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折点和理论表征。《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问题关联的再探究,有助于重估《巴黎手稿》的美学价值,并重新认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劳动创造美”等美学问题。

周艳鲜[6](2019)在《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哲学语境之下,环境美学是一门学科地位完全确立的新兴学科。西方环境美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连续性的发展阶段,如今已成为世界美学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赫伯恩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奠基者,其主要贡献在于推动自然审美地位的复归和启发自然美研究的兴起。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是西方环境美学的创始者,他们以“环境”为对象,从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环境审美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形成不同的理论系谱,共同构筑了西方环境美学学科体系。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于新世纪初期,经过第一代学者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确立了其在中国学界的独立学科地位。其重要代表人物曾永成、徐恒醇、曾繁仁和袁鼎生等致力于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以“生态”为对象,从不同领域出发,通过不同研究路线进入生态美学领域,展开元美学研究、元生态美学研究和生态美学完形研究,提炼出一系列原创概念、范畴与理论观点,形成人本生态观、生态美本质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整生论美学观等核心理论,以审美场为基本范畴形成学科元型观,随着生态审美场元范畴序列化提升,实现了从共生论美学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的生态美学完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美学理论系谱,共同构建了整个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文献阅览显示,2000年以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成果不多,理论创新不足,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上关于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存在四种主要观点:无关论、等同论、隶属性和优劣论,将两个学科领域视为无关的二水分流或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或将两者纳入对方的框架内,或将两者以优劣区别开来,都不利于两个学科的健康持续发展。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问题亟待深入、全面的研究,以获得系统的研究成果。黑格尔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理论,为我们开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启示。本研究是两个学科史的比较研究,以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作为研究对象,以两个学科代表人物的思想与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拓展和学科发展为目标,基于发生学视角,采用发生学比较研究、人类学意义的学术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的学科史比较研究,在梳理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形成、承接与发展和拓展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和内在的普遍联系,考察两者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探究两者对应耦合的逻辑发展关系,揭示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理论创新成果,有望推动两个学科的互生共进。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力求在研究视角、方法与成果有所创新。出发点之一是理论拓展的需要。从发生学来看,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产生于不同地区与年代,根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传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生存环境,两者都历经从生发、形成、承接与发展,走向拓展的学科发展过程,符合学科历时性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根据时间节点进行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的历时性比较研究难于探究两者的逻辑关系和本质上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试图突破以往传统的学科史历时性比较研究的视野,运用逻辑发展思路展开系统、全面的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史比较研究,实现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研究拓展,获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的一份创新理论成果。出发点之二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通过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一是论证中国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确立中国生态美学的独立学科地位;二是推动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促进两个学科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从学科起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产生有不同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但面临相似的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具有相同的环境保护立场;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下,前者起于一场思想革新与理论论争,后者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案;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具有学科发展的需要,都承担美学理论重构的使命。从学科形成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均以创始者与第一代学者的代表性着作为标志。这些着作论述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内容与重要议题,提炼出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的概念、范畴、观点、命题与核心理论,构建了初成形态的理论体系,逐步确定了独立学科的地位,见出了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从研究领域成为独立学科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的代表人物伯林特、卡尔松和瑟帕玛从不同方向进入环境美学领域,围绕自然审美对象,探讨自然审美欣赏问题,提出能够解释自然审美欣赏新问题的新美学理论,形成不同侧重点的研究谱系,共同构建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自然审美体系。中国生态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与西方环境美学相似,但与自然审美理论体系特点不一样,曾永成和徐恒醇基于不同的研究基础,从不同领域展开生态美学研究,他们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共生关系,着力于构建一种生态和谐体系。从承接与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互借思想资源、发展学科范畴、发展核心理论,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逐步走向基础美学的普适性与基础化,呈现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环境美学吸收自然美学思想,将研究边界从自然环境扩展到人类环境,从自然的范围扩大到世间万物,围绕一切环境审美欣赏问题,将审美介入理论、科学认知主义等核心理论放置更为宽广的美学领域中去考察、去验证。伯林特提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认为“自然之外无它物”,“自然”成为研究本体,实现了“环境”的完形。学科本体的完形,环境美学成为了哲学意义上的环境美学,超越了部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科质,成为一般的普适性美学,逐步走向基础美学。卡尔松提出“自然全美”观,认为全部自然界是美的。自然审美对象的扩大,赋予了环境丰富的美学意义,体现了环境审美研究的一种承接与发展。基于卡尔松的科学认知途径和伯林特的非认知途径形成了两个阵营,他们探讨环境审美欣赏问题,提出了各种环境欣赏模式,实现了环境鉴赏模式系统化。“环境”的完形、环境审美研究的深入和环境鉴赏模式的系统化,标志着西方环境美学体系更加成熟,其基础性和普适性在不断显现。中国生态美学体系正逐步走向成熟。它吸收古今中外丰富的理论资源,提炼出“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等基本范畴和生态审美场元范畴等,不断充实、发展人本生态观、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和生态审美观等核心理论。中国生态美学以“生态”为研究本体,“生态之外无一物”,一切都在生态之中。从生态到生态存在,走向整生存在,实现了“生态”完形,生态美学走向了一般美学的普适性,从而实现美学生态化和生态美学基础化,由部门美学走向基础美学。人的绿色生存,走向了世界的生态化,生态美学体系从共生论平台出发,经由整生论美学,形成天生论美学,走向美生学,实现了生态美学理论系统的递进。曾永成、曾繁仁和袁鼎生积极展开元学科的系统研究,反映了中国生态美学的自觉。从学科拓展来看,中西思想资源互借,理论基础得到拓展;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生态化,研究对象得到拓展;系统理论得到完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理论于现实中应用,应用研究不断深入,在实践中生发体系、在理论发展中展开、在实践活动中应用,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以相似的研究路径,开展不同内容的应用研究拓展,随着学科系统的超循环,应用研究周期性出现,形成了递进性发展。西方环境美学和中国生态美学在理论基础、研究范围、系统理论、应用研究拓展等方面显示了诸多共同特点,西方环境美学走向生态化,中国生态美学走向自然化,最后实现了双向拓展。研究结果表明,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具有各自独立学科特征,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普遍联系。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基于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体系,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谱系,显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特征。然从逻辑发展来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显示了学科发展规律的诸多共同特征,双方共享思想资源、发展路径对应展开,共生学科品质,耦合学科使命,见出了两者普遍联系、对应发展和并进耦合关系。

吴泽南,宋伟[7](2019)在《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论争的理论现场——以《美学》《美学论丛》两本辑刊为对象》文中认为围绕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论争的理论现场,梳理了以《美学》和《美学论丛》为阵地的两个学派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中的人道主义,以及"两种尺度""美的规律"等问题的论辩,展现了两种不同美学观念之间的论争,呈现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旧与新两种哲学话语、思维方式由认识论向实践论的转变。

刘洋[8](2018)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早期的经济学哲学着作,是马克思在1844年流亡于巴黎时撰写的,它是在马克思思想发生变化时诞生的,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最初形态,这也是马克思创造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开端。虽然《手稿》不是一本美学专着,但在文本中多次提到美学问题。因此,在写作本篇论文时,只有回到原来的语境,从整体把握其中的精神实质,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将抽象的人恢复到人类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明确,并且确立人的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人类的自由劳动证明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如此,人才能真正被称之为人,才能把马克思美学从虚无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才能使马克思的美学真正的从“抽象”走向“现实”。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阐述了马克思的美学理论。第一部分,导论。主要分析和阐述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研究的这一选题的缘由,并对与选题有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指出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并对本论文的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概念的界定等作出交待。第二部分,对《手稿》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以及《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和阐述。首先是对《手稿》的写作背景及理论根源进行分析,以便我们历史的去看待这一作品;其次是《手稿》的地位进行评价。第三部分,对《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进行具体阐发。其一,审美的出现;其二,美的产生;其三,美的规律;最后,美的实现。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对文本中的主要美学思想进行梳理。第四部分,研究《手稿》中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分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部分主要研究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个代表人物列斐伏尔和马尔库塞的美学观的影响;另一个是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以李泽厚、朱光潜、蒋孔阳、刘纲纪为代表。第五部分,阐释《手稿》的美学革新和当代价值。从向唯物史观的跨越、主客二元对立视角的终结、抽象理性的终结三方面论述了文本中美学思想的革新,继而论述了手稿对中国当代美学的价值。

凌继尧[9](2018)在《再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文中提出自从里夫希茨1927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对《手稿》的美学思想进行研究以来,业已经历了91个年头,在这期间《手稿》的美学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美学家的关注。为了从深层次上把握《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状况,把这种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有必要阐述中国美学界对《手稿》的评价、《手稿》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手稿》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等问题。

潘知常[10](2018)在《生命美学:“我将归来开放”——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现场》文中认为一三十三年前的现在,1985年,当我在《美与当代人》(《美与时代》前身)1985年1期发表自己的关于生命美学的最初思考的时候,无疑并没有想到直到三十三年后的2018年,人们还会记得生命美学,而且,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生命美学,甚至,现在还会把生命美学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美学界的重要成果来加以纪念。鉴于我从2001年开始,大约在十几年中都没有涉足过美学界,因此确实也不太清楚生命美学的具体发展状况。不过,借助四川文理学院范藻教授登陆国家图书馆的

二、马克思《手稿》美学论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克思《手稿》美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1)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学消费问题的提出
        1.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问题
        1.1.3 “文学消费”的界定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历程
        1.2.2 国内文学消费问题的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奠基于文学生产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1 奠基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1.1 文学生产的二重性:一般生产与特殊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1.2 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互构
        2.1.3 文学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2.2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造”批判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2.1 “艺术创造”观念对文学消费问题的遮蔽
        2.2.2 “艺术创造”观念的批判与“艺术生产”理论的发展
        2.2.3 “艺术创造”批判中间接呈现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理论视域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2.3.1 “有限生产次场”中作为审美接受的文学消费
        2.3.2 “大生产”场中作为商品消费的文学消费
        2.3.3 统一于文学场域二重结构中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第3章 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转化
    3.1 建构于文学媒介的文学消费二重性
        3.1.1 受到文学媒介形塑的文学审美接受
        3.1.2 受文学媒介制约的文学商品消费
        3.1.3 见于文学媒介的商品消费与审美接受的辩证统一
    3.2 媒介变迁中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历史转化
        3.2.1 印刷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辩证统一
        3.2.2 电子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对立态势
        3.2.3 数字媒介阶段文学消费二重性的分化与融合
第4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与文学消费
    4.1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4.1.1 大众文化的六种定义
        4.1.2 生产社会化的大众文化
        4.1.3 在社会化生产中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
    4.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现象
        4.2.1 大众文化启幕前的80 年代:二重性被建构的文学消费
        4.2.2 大众文化全面展开的90 年代:二重性呈对立态势的文学消费
        4.2.3 大众文化进入媒介融合阶段的新世纪:二重性对立、融合的文学消费
第5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对文学的影响
    5.1 文学消费的形态分化与文学场域的结构变迁
        5.1.1 数字化文学消费推动数字化亚文学繁荣发展
        5.1.2 亚文学繁荣发展催生出数字化文学亚场域
        5.1.3 文学场域成为印刷文学场域与数字化文学亚场域组成的复合结构
    5.2 文学消费的泛媒介化趋势与数字化亚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5.2.1 媒介融合使数字化亚文学产品形态呈现泛媒介化趋势
        5.2.2 数字化亚文学消费泛媒介化发展推动文学生产的产业化变迁
    5.3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与文学活动的功能变迁
        5.3.1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中二重性融合态势消弭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时空距离
        5.3.2 时空距离的消弭使消费者与生产者得以进行直接的、双向的交流
        5.3.3 直接的、双向的媒介交流复兴并发展了口头文学的交往功能
第6章 大众文化媒介融合阶段文学消费中的文化趣味变迁
    6.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对立态势中的大众感性趣味强化
        6.1.1 在大众生产与媒介化特征中建构的大众文化感性趣味
        6.1.2 文学商品消费性质强化趋势中大众感性趣味的强化
    6.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二重性融合态势中大众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6.2.1 在数字化媒介融合进程中凸显的大众文化日常趣味
        6.2.2 文学接受体验同质化趋势中大众文化日常趣味的趋同化
第7章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道德建构
    7.1 文学道德
        7.1.1 文学道德的定义
        7.1.2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道德取向问题
    7.2 见于二重性分化的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道德取向:非理性与“媚俗”
        7.2.1 印刷文学场域:文学消费感性化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非理性取向
        7.2.2 数字化文学亚场域:文学消费日常趣味的大众文化道德“媚俗”取向
    7.3 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消费的道德建构:新理性与新感性
        7.3.1 在文学消费的大众文化历史转化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理性
        7.3.2 在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现实语境中建构文学消费的新感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中国美学的开创形成
    (一)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
    (二)百年中国美学的开创
    (三)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
二、百年中国美学的当代嬗变
    (一)认识论美学开创了百年中国美学新格局
    (二)实践论美学推动百年中国美学走向新阶段
    (三)本体论美学成为百年中国美学主要学说理论的共同走向
三、百年中国美学的当代繁荣
    (一)美学研究队伍壮大
    (二)世界美学平等对话
    (三)美学领域学派纷呈
    (四)美学问题深入展开
        1.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凸显
        2.审美时间哲学和空间美学相应而生
        3.“本质论”的消退与“本体论”的登场
    (五)命题概念丰富多彩
        1.“美在意象”
        2.“新感性价值本体”论
        3.“体验美学”
        4.“中国在场美学”
        5.“认知美学”(审美认知模块论)
        6.“休闲美学”
        7.“乐感美学”
        8.“别现代主义美学”
        9.“类美学”
        1 0.“新技术美学”
    (六)审美文化勃然兴起
    (七)美学着述多不胜数
    (八)中马美学独树一帜
    (九)古代美学现代阐释
    (十)文艺美学中国创立
    (十一)美育教育成为国策
四、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发展
五、结语

(4)中国美学中的《资本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美学论着中的《资本论》
二、《巴黎手稿》美学与《资本论》
三、“实践美学”与《资本论》

(5)《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问题的关联再探究 ——基于韩立新《<巴黎手稿>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问题关联研究概述
    一《手稿》异化劳动理论问题的来源与性质
        1 问题的源起
        2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问题的性质
    二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关联研究
        1 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2 异化劳动理论与“劳动创造美”
        3 异化劳动理论与“美的规律”
    三 本章小结
    一 理论探源
        1 《巴黎手稿》经济学研究与文本内在逻辑研究
        2 《巴黎手稿》文献学研究
        1 异化劳动理论循环论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2 异化劳动理论的“孤立人”逻辑
        3 《穆勒评注》与“孤立人”逻辑的解决
        1 《手稿》“笔记本Ⅰ”的文本内容和结构
        2 对异化劳动理论“孤立人”逻辑的探讨
        3 《手稿》“两个任务”与“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历史起源理论”
        4 “任务(2)”与《穆勒评注》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问题的关联再探究
    一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问题再探究
        1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2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美学价值
    二 《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关联问题新探
        1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美学问题再认识
        2 “劳动创造美”美学问题再认识
    三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况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发生学方法研究
        二、环境美学研究综述
        三、生态美学研究综述
        四、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的局限性
第一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起源
    第一节 思想资源
        一、西方世界的自然之美
        二、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社会根源
        一、西方的环境保护运动
        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节 学科发展需要
        一、西方艺术美学传统的突破
        二、中国美学生态化的诉求
    第四节 起源问题的比较研究
        一、思想资源的比较
        二、根本出发点的比较
        三、美学理论的改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形成
        一、赫伯恩的元研究
        二、伯林特的环境美学
        三、卡尔松的环境美学
        四、瑟帕玛的环境美学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形成
        一、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
        二、徐恒醇的生态美学
        三、相关领域学者的贡献
    第三节 初成形态的比较研究
        一、学科基础比较
        二、研究问题比较
        三、理论体系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自然美学的发展与繁荣
        二、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
        三、核心理论的承续与发展
        四、从环境关注到环境关怀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人本生态美学的发展
        二、曾繁仁的生态美学
        三、袁鼎生的生态美学
    第三节 承接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代表人物的自我发展
        二、其他学者的承接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第一节 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一、多民族传统的融入
        二、走向广阔的疆域
        三、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二节 中国生态美学的拓展
        一、思想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二、应用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学科拓展的比较研究
        一、理论研究的拓展
        二、应用研究的深入
        三、双向拓展的耦合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对话与交流
    第一节 学术交流活动
        一、学术会议
        二、访学与访谈
        三、几点建议
    第二节 学术文献译介与研究
        一、译介研究成果
        二、学术翻译方法
        三、译与研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关系
    第一节 代表性观点
        一、无关论
        二、等同论
        三、隶属论
        四、优劣论
    第二节 为什么要确定中国生态美学学科独立性?
        一、学界对生态美学学科认识的模糊性
        二、生态美学对环境美学的隶属性
        三、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差异性
        一、不同的哲学背景
        二、不同的研究路线
        三、不同的基本问题
        四、不同的理论体系
        五、不同的研究谱系
    第四节 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对应耦合
        一、思想资源的互借
        二、发展路径的对应
        三、学科品质的共生
        四、美学使命的耦合
        五、未来走向的趋同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7)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论争的理论现场——以《美学》《美学论丛》两本辑刊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马克思美学哲学基础问题的论争
二、关于“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实践问题的论争
三、关于“两种尺度”和“美的规律”问题的论争
四、结语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研究思路
        2.基本框架
    (五)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
    (七)概念的界定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
    (一)工业革命与无产阶级的形成
    (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财产
    (三)莱茵报时期
二、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美学思想渊源
        1.对黑格尔的批判
        2.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二)《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中的地位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
    (一)审美的出现
        1.人与“自然的人化”
        2.美感的形成
    (二)美的产生
        1.不同层面上的“劳动”
        2.“内在自然人化”与“外在自然人化”
        3.异化劳动不能产生美
    (三)美的规律
        1.美的规律的提出
        2.美与两种尺度
        3.美的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四)美的实现
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
    (一)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
        1.对列斐伏尔的影响
        2.对马尔库塞的影响
    (二)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
        1.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影响
        2.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影响
        3.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影响
        4.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影响
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革新
    (一)向唯物史观的跨越
        1.探索形而上学
        2.历史唯物主义的坚石
    (二)主客二元对立的终结
        1.主客体二元对立是预设的泥潭
        2.从主客二元对立到统一
    (三)抽象理性的终结
        1.抽象理性的对与错
        2.感性世界的真正确立
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当代美学思想的发源地
    (二)当代美学发展的理论根基
    (三)新时代条件下的新阐发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再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美学界对《手稿》的评价
二、《手稿》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
三、《手稿》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10)生命美学:“我将归来开放”——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现场(论文提纲范文)

(附) 中国当代生命美学编年 (1985—2017)

四、马克思《手稿》美学论纲(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向媒介融合的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消费[D]. 周璇. 辽宁大学, 2021(02)
  • [2]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J]. 张伟. 艺术百家, 2021(01)
  •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王静. 华北电力大学, 2020
  • [4]中国美学中的《资本论》[J]. 陆晓光. 语文学刊, 2019(03)
  • [5]《巴黎手稿》异化劳动理论与美学问题的关联再探究 ——基于韩立新《<巴黎手稿>研究》的研究[D]. 李华友. 南昌大学, 2019(02)
  • [6]发生学视域下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D]. 周艳鲜. 广西民族大学, 2019(12)
  • [7]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论争的理论现场——以《美学》《美学论丛》两本辑刊为对象[J]. 吴泽南,宋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研究[D]. 刘洋. 广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再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研究[J]. 凌继尧. 艺术百家, 2018(03)
  • [10]生命美学:“我将归来开放”——重返20世纪80年代美学现场[J]. 潘知常. 美与时代(下), 2018(01)

标签:;  ;  ;  ;  ;  

马克思《手稿》美学纲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