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颖的数字广播方法

一种新颖的数字广播方法

一、一种新型的数字广播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宋婷婷[1](2021)在《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文中认为在当今信息时代应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驱动下,实现高可靠性和高计算性能的超级信息处理系统是片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技术的长足改进,单芯片上集成成百上千个处理核的多核处理器系统已经实现。在片上多核系统中,由于多任务的并行处理及处理核间海量数据的频繁交换,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通信架构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信息处理。得益于与CMOS兼容的硅光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片上光互连网络(Optical networks-on-chip,ONo Cs)有效解决了传统电互连所产生的高时延、高损耗、带宽限制和通信效率低等问题,其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优秀的资源利用率和良好的可拓展性,在超高速光通信、超级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将波分复用技术应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能够满足超大容量和超高速率对更高通信带宽的需求。然而,现阶段片上多核光互连网络的通信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一方面,由于硅基光子器件本身的材料属性和当前尚不完美的制造工艺,光载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固有物理损耗和串扰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中多跳通信光信噪比的降低及误码率的增大。另一方面,硅基光开关元件对温度波动和工艺偏差非常敏感,温度及制造工艺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光开关的谐振波长发生漂移,使得光通信链路的物理性能变差,对系统级的通信性能和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对于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片上光通信系统,由上述问题导致的数据通信可靠性降低现象更为严重。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提升片上光互连网络的通信可靠性这一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多波长片上光互连网络中的串扰特性,将角度优化(60°/120°波导交叉)方法应用于支持波分复用技术的光路由器层和光网络层,以提升光通信链路的物理性能,降低光网络中信号传输的误码率。首先,依次构建了完善的光器件级、光路由器级和光网络级的插入损耗和串扰特性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角度优化方法和理论分析模型设计了优化的Crossbar和Crux光路由器的优化结构,对比分析该方法对光路由器的串扰特性及各端口光信噪比性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将所设计的角度优化光路由器应用于光网络层,基于Mesh和Torus拓扑结构的片上光网络进行了光网络层的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在本文所用参数下可将光网络层的平均光信噪比提升约1.5 d B,其能够有效提升多波长片上光路由器和光网络的光信噪比和误码率性能,实现光网络中更低的误码率传输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提升。2.将信道编码技术应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结合群计数编码方法具有强大检错能力的优势,设计了全电、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其中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设计实现。基于仿真软件Interconnect验证了所设计的光电群计数编码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检错效率、能耗和面积开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计数编码方法的错误检测效率可以达到88.2%,相比于奇偶校验方案的检错效率高出36.6%;全电、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在最坏情况下能耗分别为0.260 f J/bit、56.000 f J/bit和30.386f J/bit;另外,该光电群计数编码器的占芯比例非常小,当Mesh和Torus网络规模增大至10×10时,其面积开销在整个芯片尺寸中的占比小于0.15%。3.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的高可靠性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错误检测和数据重传功能,可以有效保证目的节点所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少串扰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对重传机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数据重传的可靠性。基于Opti System仿真系统直观呈现了光群计数编码方法对于实现高可靠光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了所提出的光通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片上光互连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此外,选择常用的奇偶校验方案作为对照,基于不同的通信机制全面地评估了该可靠性片上光通信系统所付出的功耗和时延代价。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增加了激光源、编码及校验电路,采用群计数方法实现4比特数据的可靠传输相较于不含错误检测机制直接传输需要额外消耗26.4%的功率,相比于奇校验方案需要额外消耗16.3%的功率。基于奇偶校验的重传机制相比于只采用奇偶校验但无重传约需额外35%的零负载端到端时延开销,采用群计数方法重传机制的零负载端到端时延比只采用群计数方法但无重传约多出39%。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提升技术在当前片上集成中切实可行,可以有效提升片上多核光通信网络系统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在数字光通信领域和大规模片上光互连网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芯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张立明[2](2020)在《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广播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无线广播到有线广播,从模拟化电子信号广播到数字化电子信号广播的变革。目前,第六次信息技术革命己经在临,这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高度综合现代高科技的多媒体技术信息革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盗播广播节目信号,通过计算机暂时复制或录制广播信号,利用互联网传播录制的广播信号,还有的将广播节目录制下来并刻成光盘大量销售。面对花样繁多的侵权盗播行为,广播组织感到其利益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强烈要求提高网络环境中的利益保护水平。为此,许多国家开始修订着作权法来加强对广播组织的利益保护。国际社会也对此做出了努力。从1998年开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及相关委员会己连续召开了25届会议,来讨论一个保护广播组织权的国际公约的制定。2006年9月,终于拟定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广播组织条约草案》,(以下简称《广播组织条约草案》),这是目前关于保护广播组织权利的最新的法律文本。虽然因为与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该草案的规定分歧很大,该草案迄今为止尚未通过,但其对广播组织权全面细致的规定,己经为各国立法关于广播组织权的修订指出了一个新方向。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对广播组织权给予了专门保护,规定了录制权与转播权,沿用了《罗马公约》中的规定,但是随着数字技术与广播技术的广泛应用,《着作权法》对广播组织的规定己不能有效地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为了充分保护广播组织的合法权利,我国应该保持对《广播组织条约草案》动向的密切关注,对我国着作权法做相应的修改,以完善我国的广播组织权保护制度。本文针对广播组织权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对广播组织权的主体范围进行研究,分析网络广播组织是否可以成为广播组织权的主体享有广播组织权,然后结合网络环境中的数字信号、网络广播信号,进一步探讨广播组织权客体,最后通过对广播组织权的建议,如转播权扩张、录制权扩张和提供已录制广播组织节目的权利,从而为解决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面临的问题有所帮助。

杨志强[3](2019)在《同轴缝隙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对电视图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天线系统的好坏、台址的选择、波段的合理利用等,都将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由于发射功率较大,所以天线端的轻微反射都会对发射机的末端造成损害,一般要求回波损耗要大于20dB(丙级)。因此,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轴缝隙天线具有一体化、架设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在广播电视发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辽宁普天数码有限公司提出的天线设计项目,项目要求分别设计一款UHF频段和VHF频段同轴缝隙天线。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为了验证同轴缝隙天线设计方法的可行性,首先设计了一款2.45GHz同轴缝隙小天线。天线外导体为圆柱形,内导体为片状阶梯形,在外导体上开有沿着外导体的纵缝。仿真结果表明在该天线的中心频率为2.45GHz时,天线水平方向性圆度可达1.5dB,在2.43GHz~2.46GHz范围内,|S11|均小于-25dB。进行实物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为2.45GHz时,|S11|为-42dB,圆度为1.498dB。(2)设计了一款应用于UHF波段的同轴缝隙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天线内导体外导体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在外导体上开有6个纵向的缝隙,组成天线阵。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天线在中心频率为600MHz时,天线圆度达到1.5dB,在频率580MHz~614MHz范围内,|S11|均在-25dB以下,带内增益达到8dBi以上,最大增益为12.05dBi,技术指标满足了由广电部颁布的《电视和调频广播电视天线馈线系统技术指标》。(3)设计了一款工作在VHF波段的4缝同轴缝隙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在200MHz~236MHz范围内,|S11|均在-25dB以下,天线增益为8.1dBi,然后对4缝同轴缝隙天线进行实物加工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在200MHz~235MHz范围内,|S11|均小于-25dB。

周新华[4](2019)在《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分载波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利用高频段非协作式照射源发射的电磁波实现对相应目标的探测和跟踪。相比于传统的高频主动雷达,此雷达拥有抗干扰、无需频率分配、隐蔽性好、成本低的特点。随着数字广播的发展,数字调幅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DRM)作为高频段内唯一的非专利数字广播,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调制技术,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另一方面具有类图钉型的模糊函数,这为研究发展基于DRM广播信号的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在基于DRM广播信号的高频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中,监测通道信号面临着严重的多径杂波严重(包括直达波、多普勒频移为零的零频多径杂波、具有多普勒频移的非零频多径杂波等),这将会导致期望的目标回波被淹没,因此这些杂波需要被抑制以凸显目标回波。本文在对现有杂波抑制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波形特征和杂波特点提出了基于分载波的新型自适应杂波滤波算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基于DRM广播信号的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端信号常用模型入手,从理论上分析常规时域自适应滤波算法、块自适应滤波算法和正交子空间投影理论算法等的原理和优缺点,为新型自适应杂波滤波算法的提出作铺垫。(2)针对常规时域自适应滤波算法在抑制零频多径杂波时存在滤波器阶数多和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结合OFDM波形的多载波调制特性,利用同一载频下零频多径杂波之间的相关性,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迭代滤波器的分载波自适应零频杂波滤波算法,并从算法的复乘次数和实测效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显着降低计算复杂度和有效提高杂波抑制性能。(3)针对常用杂波抑制算法均未考虑非零频多径杂波的问题,结合OFDM波形的多载波调制特性,利用同一载频下含有相同多普勒频移的多径杂波之间的相关性和特定情况下目标的多普勒频移与非零频多径杂波之间的差异,提出基于迭代滤波器的分载波自适应非零频杂波滤波算法,仿真和实测结果证明该算法可有效抑制零频和非零频多径杂波。

王炫波[5](2019)在《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天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片集成波导(SIW)背腔结构具有低损耗、高Q值、体积小和易于与系统集成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各种天线。差分天线采用双端口馈电,可直接与射频系统的差分电路相接,避免使用巴伦等转换器件,有效地减少信号的输入损耗,提高天线效率并使射频系统拥有更高的集成度。双极化天线利用极化分集技术有效抵抗多径衰落,减少干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服务质量。天线的多频化能使一副天线同时覆盖多个频段,有利于减小设备体积,符合通信系统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本文研究一类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宽带、多频双极化天线。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天线。天线的辐射缝隙结构为“十”字花瓣形,利用两条空间上正交且尺寸完全相同的微带线馈电,差分信号通过微带馈线末端的SMA头激励天线,缝隙结构下方放置SIW背腔。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具有24%的差模阻抗带宽(|Sdd11|或|Sdd22|(27)-10dB),覆盖13.2-16.8GHz,差分端口之间的隔离度高于40dB,天线平均增益为6dBi,辐射方向图稳定。2.研究了一种基于SIW背腔的低剖面差分馈电双频双极化天线,其缝隙结构由四个完全相同的缝隙单元组成,每一个缝隙单元都包含一对C型缝隙和一个椭圆弧缝隙,天线依旧利用两条空间上正交的微带线馈电,SIW背腔置于缝隙结构下方。实测结果表明10-dB差模阻抗带宽为2.4-2.5GHz,4.97-5.96GHz,完全覆盖了WiFi频段。天线的隔离度优于40dB,两个频段的增益分别为4.7dBi和7.4dBi,天线整体高度为0.038λ2.4GHz(λ2.4GHz为2.4GHz频率在自由空间中的波长),具有低剖面的特征。3.设计了一种应用于WiFi/5G系统的差分馈电三频双极化天线。天线在上述所提出的双频天线的辐射缝隙结构基础上进行变化,并同时增加了“土”字形缝隙和L型缝隙,以及在SIW背腔中引入8个短路柱,进而实现了三频工作性能。实测表明天线的10-dB差模阻抗带宽为2.4-2.51GHz,3.29-3.6GHz和4.8-5.05GHz,很好地覆盖了2.4G-WiFi和5G移动通信频段,同时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30dB。三个频段的增益分别为4.8dBi、5.1dBi和6dBi,天线整体高度为0.054λ2.4GHz,具有低剖面的特征。通过上述系统研究,丰富了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天线理论及设计方法,对该类型天线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周康[6](2019)在《基于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的SIW双频/多频/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无线通信系统向多功能、小型化、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对高性能、低成本、平面化、集成化微波滤波器的需求已日益迫切,其中双频和多频带带通滤波器作为实现小型化和多功能的有效手段以及宽阻带带通滤波器在抑制杂波和降低干扰方面的作用而备受关注。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片上集成解决方案,为高性能微波及毫米波滤波器的设计与集成提供了优良的平台。本论文基于基片集成矩形谐振腔(Substrate Integrated Rectangular Cavity:SIRC)中的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对SIW双频、多频和宽阻带带通滤波器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创新性工作概括如下:1.双频频率比和带宽比均灵活可控的SIW双模双频带带通滤波器:导出了 SIRC中TE101和TE201模式频率比的实现范围并给出了双模SIRC物理尺寸的计算公式,为解析控制SIW双模双频带滤波器两通带的中心频率提供了有效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模耦合控制技术并通过三种双模SIRC耦合配置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为有效控制SIW双模双频带滤波器两通带的相对带宽提供了解决方案。基于上述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综合设计了三阶直接耦合型、三阶交叉耦合型和四阶准椭圆型等三款频率比和带宽比均不相同的SIW双模双频带带通滤波器来展示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实用性,解决了传统SIW双模双频带滤波器中双模耦合控制的难题。2.双频带宽比范围更大的基于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基于所提出的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首次在SIW平台上映射实现了交替级联单双模谐振器的耦合拓扑,克服了 SIW双模双频带滤波器中木桶效应的缺陷,增大了两通带带宽比的实现范围。基于该种先进的耦合拓扑,综合设计了三款频率响应类型、中心频率比和相对带宽比各不相同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3.基于半模双模SIRC的大频比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首次分析了半模SIRC(Half-Mode SIRC:HMSIRC)的双模谐振特性并解析出了其中前两个模式频率比的实现范围,同时导出了双模HMSIRC物理尺寸的计算公式。理论分析表明当HMSIRC中第二个模式为TE301时双模频率比范围为[1.12,1.63],而当第二个模式为TE102时双模频率比范围为[1.58,1.72]。基于上述两种情况综合设计了两款分别基于TE101和TE301双模HMSIRC且频率比为1.5以及基于TE101和TE102双模HMSIRC且频率比为1.7.的大频比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克服了已有大频比SIW双频带滤波器仅适用于微波低频段或者难以实现高阶滤波响应的缺陷。4.基于过模双模SIRC的小频比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解析出了过模SIRC中TE201和TE102模式频率比的实现范围并导出了过模双模SIRC物理尺寸的计算公式。基于所提出的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综合设计了两款分别基于TE201和TE102过模双模SIRC且频率比为1.1以及基于TE102和TE201过模双模SIRC且频率比为1.075的小频比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解决了已有小频比SIW双频带滤波器两通带频率及耦合控制的难题,实现了更为先进的滤波函数响应。5.基于全双模或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多频带带通滤波器:基于所提出的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通过将多频耦合矩阵综合技术与双模谐振腔耦合技术相结合,利用分裂型对称双频或三频响应将两个虚拟宽频带分裂为两个或三个对称子通带的方式,综合设计了基于全双模SIRC的SIW四频带以及基于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三/四/五频带带通滤波器,解决了已有SIW多频带滤波器仅能实现三频或四频响应且对通带频率及带宽的控制存在很大局限性的问题。6.基于不同长宽比SIRC的SIW宽阻带带通滤波器:基于所提出的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通过将谐波交错技术与谐波耦合控制技术相结合,综合设计了阻带范围均超过2f0的两款SIW单频及首例SIW双频宽阻带带通滤波器,解决了传统SIW宽阻带滤波器阻带范围很难突破2f0且必须借助额外的分布式元件的问题。

孙绪望[7](2017)在《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外辐射源雷达是近二十多年来雷达领域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研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一定先进成果。外辐射源雷达可利用的第三方照射源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广播电视基站、卫星、通讯基站、无线局域网等等,其中以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作为照射源的外辐射源雷达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得到了各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单发单收结构的双基地外辐射源雷达理论方法及系统设计已日臻成熟,分布式多基地结构是外辐射源雷达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结构可以有效弥补外辐射源雷达照射源不受控的不足,提升外辐射源雷达的综合性能。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电视广泛采用网络化覆盖方式,如中国DTMB/CMMB/CDR、欧洲DVB-T/DAB等,这为外辐射源雷达分布式组网探测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对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是由多个有关联的单元雷达接收系统组成的,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单元雷达接收机的设计,然后还需考虑接收站与照射源、多个单元接收站之间的同步问题,主要包括频率和时间同步。本文针对我国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和外辐射源雷达结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系统设计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并展示了设计实物。针对分布式系统的同步问题,首先分析了系统同步需求,结合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同步原理,设计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技术的同步方案,然后利用CMMB信号帧结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系统同步测试方法。最后测试了该系统基本性能,并展开了分布式多站实验,通过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马力[8](2016)在《基于深亚微米CMOS工艺的多标准全波段数字广播接收机RF芯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全球数字广播(Digital Radio Mondiale, DRM)和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DAB)为代表的数字广播标准正在推动音频广播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数字广播在提供更加优质音频传输性能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新的服务类型。因此,数字广播的出现给正在衰落的传统模拟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低成本、高性能的数字广播接收机是推广数字广播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了能够同时兼容DRM和DAB两种标准的集成电路接收机系统。在系统和电路设计上做出了如下创新性研究工作:1)进行了DRM/DAB接收机的系统分析和结构设计。通过分析、比较各类无线射频接收机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上边注入、固定中频的二次变频、低中频结构的接收机。然后,根据DRM/DAB标准以及系统指标规划方法,提出了接收机的噪声、带宽、线性度以及镜像抑制比等指标。最后,对接收机各个子模块的具体参数指标进行了分配。2)提出了新型的具有宽带和高线性度的电容交叉耦合共栅低噪声放大器。介绍了共栅低噪声放大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提出了栅极有源电感和导数叠加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带宽和线性度性能,并给出了电路设计过程。电路采用中芯国际(SMIC) 0.18-μm Radio Frequency (RF) CMOS工艺实现后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证实了栅极有源电感和导数叠加技术的有效性。3)提出了基于电流镜结构的新型低电压、高二阶输入截点(IIP2)的宽带混频器。详细分析了各类型混频器的优缺点;给出了低电压,高IIP2电流镜混频器的原理和电路实现方法,并且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过程,包括低电压跨导级和低电压开关级设计和开关级的线性度分析。芯片采用SMIC 0.18-μm RF 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流镜混频器在1V电源电压下仍能提供良好的噪声和带宽性能。其中带宽远超过系统要求,验证了采用电流复用和电流注入技术的输入级以及新型的开关级技术的有效性。4)提出了新型的基于信号求和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第一中频宽带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分析了各种可变增益放大器(VGA)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结构的优缺点,讨论了PGA的设计指标,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信号求和结构VGA的PGA。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改变偏置电压来调整电流分配比例的方式,本设计通过开关控制晶体管的尺寸比例来精确地按比例控制电流分配,实现了精确的6dB增益步长。为了实现精确的绝对增益,本设计还采用了恒跨导偏置技术,得到了与负载电阻成反比的输入跨导,实现了与工艺、电压和温度无关的增益。同时,为了保证低增益情况下的线性度,本设计还采用了源极退化技术。所设计的集成电路采用中芯国际SMIC 0.18μm RF-CMOS工艺实现后进行了在片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技术的可行性。5)对有源复数滤波器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介绍了基本的滤波器类型,并根据本设计对带内增益平坦度的要求,选择了切比雪夫滤波器。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有源RC滤波器结构,选择了阶数为3、简单有效的跳步(Leapfrog)结构。在比较Phase-locked Loop(PLL)法和充电时间常数法两种常见的间接频率校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单有效的充电时间常数法校准电路,并给出了工作流程图。所设计的集成电路采用中芯国际SMIC 0.18μm RF-CMOS工艺实现后进行了在片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技术的可行性。6)对直流失调消除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在直流消除电路上,提供了模拟直流失调消除(ADCOC)和数字直流失调消除(DDCOC)两种技术。ADCOC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失调利于控制的特点,但是对于PGA的噪声和传输函数都有着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噪声方面,不经仔细设计的ADCOC会成倍地增大PGA的噪声;在传输函数方面,ADCOC对带宽和增益精度两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优化方法,同时增大失调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和失调电阻的值,在满足直流增益小于0dB的情况,有效地降低了ADCOC电路的影响。尽管DDCOC需要数模混合设计技术,且方案较ADCOC更加复杂,但是DDCOC具有功耗低、引入极低的噪声贡献的优点,因此本设计最终采用DDCOC技术。给出了DDCOC的详细方案和电路设计方法。另外,基于传统的模拟AGC和数字AGC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功耗极低的数模混合AGC结构。需要消耗额外功率的模块仅仅包括一个整流器和两个低功耗的比较器。本设计的所有芯片均采用中芯国际SMIC 0.18μm RF-CMOS工艺实现并进行了在片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上述技术的可行性。7)介绍了接收通道的其他关键模块(第二中频混频器)和频率综合器的电路设计。对接收通道电路和频率综合器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完整的DRM/DAB无线接收机系统,并进行了接收机整体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接收机符合DRM/DAB标准的要求。

赵志欣[9](2013)在《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新体制与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频雷达利用短波电磁波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或被电离层折射返回地面的电磁特性实现超视距传播,具有作用距离远、低空性能好、反隐身、抗反辐射导弹等突出的性能优势,是主权国家用于战略预警、国土防空、海洋权益维护的重要装备。然而,现有的高频超视距雷达多数采用主动辐射信号的有源体制,其弱点也十分明显:由于需要巨大的天线和发射功率,雷达系统十分庞杂,研制和部署难度大,机动性和隐蔽性也不理想,战时生存能力有限。高频外辐射源雷达(HFPBR)是一种利用第三方发射的短波信号实现目标探测和环境监测的双/多基地雷达系统。作为对高频超视距雷达的有益补充,HFPBR能综合高频雷达和外辐射源雷达的多种优点,有效改善雷达综合探测性能、降低研制和运行成本、提高战时生存能力,可为我国远程预警、国土防空、海洋权益维护以及环境遥感提供一种新型探测手段。近年来,随着数字广播电视信号逐渐替代传统模拟广播,基于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DRM (Digital Radio Mondiale)数字短波广播标准是目前被国际电联广播业务组(ITU-R)确定为全球短波数字声音广播的唯一制式,日益普及的数字短波广播为研究HFPBR雷达提供了条件。本文研究了基于数字短波广播的HFPBR新体制及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分析了该体制雷达的传播机理和信号特征,系统评估了典型传播模式下的探测机理、探测性能和技术可行性;深入研究了参考信号获取、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射频干扰抑制、目标信息提取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在归纳分析常用解决办法的基础上,定量比较了不同的参考信号获取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宜于数字广播信号特征的杂波抑制方法、定量分析了同步误差对杂波抑制算法性能的影响、定性分析了射频干扰在基于数字广播波形的外辐射源雷达中的信号特征等;结合基于DRM数字短波广播的HFPBR实验研究,给出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典型探测结果,测试了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的不同解决办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从实验上证实了利用DRM广播实现超视距无源探测的技术可行性,为该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从传播机理和探测信号特点两方面研究了HFPBR的工作体制。首先结合高频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和HFPBR的系统配置从理论上探讨了该新体制雷达各种可能的传播模式,利用雷达方程分析了HFPBR不同探测模式的可行性和探测性能;然后分析了数字短波广播作为雷达探测波形的可用性,研究了其用于雷达探测时的波形特性,并结合雷达探测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波形修正方法;最后结合不同探洲模式对雷达波形参数设计进行了研究。(2)研究了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的一般流程,针对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如参考信号获取、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匹配滤波、目标检测与跟踪等,给出了常用的解决办法,分析了不同的参考信号获取方式,展示了常用的时、空域杂波抑制方法,研究了适合工程使用的匹配滤波实现方法,说明了各波段外辐射源雷达目标信息获取面临的实际问题等,为HFPBR目标探测和环境遥感的研究和实现奠定了基础,而HFPBR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3)利用数字短波广播的信号结构,对于基于数字短波广播DRM的HFPBR重点研究了其参考信号“解调—再调制”重构提纯方法的关键模块,分别从匹配滤波性能与杂波抑制能力两方面定量评估了参考信号重构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并将此参考信号获取方式与其它方式进行了比较,明确了雷达探测性能对这两种方法取参考信号纯度的要求,指出个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4)利用数字短波广播信号采用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特点,建立了HFPBR阵列信号模型,研究了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载波信号结构的空、时、频域多径杂波抑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OFDM多载波信号结构的时、频域多径杂波抑制方法,并将其推广至其它波段OFDM波形外辐射源雷达。此外,还研究了同步误差对杂波抑制能力的影响。(5)分析了射频干扰在基于OFDM波形的外辐射源雷达中的信号特征,结合外辐射源雷达波形特征和信号处理流程研究了射频干扰在回波信号中的形态及其对目标信息获取的影响,并考虑了可用的干扰抑制策略。(6)结合新体制雷达的特点初步分析了HFPBR中不同传播模式下的目标定位方法,包括目标方位估计方法和距离估计原理。特别研究了涉及电离层传播路径的HFPBR探测模式下目标实际距离的估计问题,给出了基于简化平面模型的目标距离估计方法,并探讨了利用更精确的如基于射线追踪的目标定位方法。(7)结合外场试验实测数据,从实验的角度验证了基于数字短波广播的HFPBR雷达的应用性能,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了本文所述理论的正确性与关键技术的可行性,为HFPBR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吴德成,华志刚[10](2012)在《DRM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国家空管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通用航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已悄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通用航空飞行在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模式上有别于现有的军民航管制飞行,通用航空器飞行高度相对比较低、飞行速度相对较慢、体积小,对于这种低、慢、小的飞行目标探测、识别、防御,以及低空飞行的防相撞问题,需要长

二、一种新型的数字广播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的数字广播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片上光网络实现基础
        1.2.2 片上光网络可靠性研究
        1.2.3 光编码技术与光编码器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片上光互连器件与关键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片上光互连基本器件
        2.2.1 激光器
        2.2.2 耦合器
        2.2.3 光波导
        2.2.4 微环谐振器
        2.2.5 滤波器与调制器
        2.2.6 光电探测器
        2.2.7 光器件数值仿真方法
        2.2.8 光器件优化理论
    2.3 光波分复用理论基础
    2.4 非线性四波混频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串扰特性的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3.1 引言
    3.2 光器件级串扰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3.2.1 物理结构模型
        3.2.2 功率分析模型
        3.2.3 传输特性分析
    3.3 光路由器级串扰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3.3.1 串扰特性分析模型
        3.3.2 光路由器结构优化
        3.3.3 光路由器性能分析
    3.4 光网络级串扰特性分析与理论建模
        3.4.1 片上光Mesh与Torus网络
        3.4.2 交换机制与路由协议
        3.4.3 串扰特性分析与建模
    3.5 片上光互连网络性能仿真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片上光互连网络可靠性编码的研究与设计
    4.1 引言
    4.2 片上光群计数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4.2.1 理论基础
        4.2.2 设计实现
        4.2.3 功能验证
    4.3 片上光群计数编码器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4.3.1 检错效率
        4.3.2 能耗分析
        4.3.3 面积开销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光编码技术的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5.1 引言
    5.2 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5.2.1 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设计
        5.2.2 检错重传机制
        5.2.3 重传机制优化
    5.3 仿真分析与性能评估
        5.3.1 数值仿真分析
        5.3.2 通信可靠性评估
        5.3.3 检错能力评估
        5.3.4 功耗分析与评估
        5.3.5 时延开销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问题的提出----典型案例
        1.1.1 案情介绍
        1.1.2 案件审理结果
        1.1.2.1 原审法院审理情况
        1.1.2.2 二审法院审理情况
    1.2 案例引发的法律问题
        1.2.1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主体是否应当放宽
        1.2.2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的客体过于狭窄
        1.2.3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的内容有待完善
        1.2.3.1 转播权未界定网络转播行为
        1.2.3.2 录制权未界定网络中的临时录制行为
        1.2.3.3 现有广播组织权不能规制网络重播行为
        1.2.3.4 现有广播组织权不能规制网络点播行为
2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的主体范围研究
    2.1 传统广播组织权的主体
        2.1.1 广播组织权的主体要件
        2.1.2 广播组织权的主体类型
        2.1.2.1 无线广播组织
        2.1.2.2 有线广播组织
        2.1.2.3 卫星广播组织
    2.2 网络广播组织的法律地位
        2.2.1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主体界定
        2.2.2 网络广播组织暂不宜成为我国广播组织权的主体
3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客体的界定
    3.1 传统广播组织权客体之理论辨析
        3.1.1 节目内容说
        3.1.2 广播信号说
    3.2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客体范围的扩大
        3.2.1 数字信号
        3.2.2 网络广播信号
4 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内容的完善
    4.1 扩充转播权的内容
        4.1.1 扩张的合理性
        4.1.2 扩张路径
    4.2 录制权规制范围的扩张
        4.2.1 录制权的新内涵
        4.2.2 录制权应规制网络中的临时录制行为
    4.3 设立“提供已录制的广播组织节目的权利”
        4.3.1 相关立法借鉴
        4.3.2 我国“提供已录制的广播组织节目的权利”之必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同轴缝隙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同轴缝隙天线的理论知识
    2.1 理想缝隙天线的辐射原理与辐射场
    2.2 缝隙天线阻抗特性
    2.3 数字电视发射天线的主要性能参数
        2.3.1 电压驻波比
        2.3.2 天线的增益
        2.3.3 天线水平方向图的圆度
        2.3.4 零点填充
        2.3.5 天线的波束下倾角
    2.4 本章小结
3 2.45GHz同轴缝隙小天线的设计
    3.1 设计方案
    3.2 馈电网络的设计
    3.3 仿真优化分析
    3.4 加工测试
    3.5 本章小结
4 UHF和VHF同轴缝隙应用于数字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设计
    4.1 UHF同轴缝隙天线设计
        4.1.1 UHF同轴缝隙天线主要技术指标
        4.1.2 单元天线设计方案
        4.1.3 6缝同轴缝隙天线阵因子分析
        4.1.4 6缝同轴缝隙天线的参数研究
        4.1.5 6缝同轴缝隙天线仿真结果
    4.2 VHF同轴缝隙天线的设计
        4.2.1 VHF同轴缝隙天线主要技术指标
        4.2.2 VHF同轴缝隙天线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4.2.3 加工测试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分载波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
        1.2.1 外辐射源雷达研究进展及现状
        1.2.2 外辐射雷达杂波抑制研究及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2章 高频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
    2.1 高频外辐射源雷达信号模型基础
        2.1.1 DRM广播信号介绍
        2.1.2 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端常用信号模型
    2.2 基于匹配滤波的信号处理方式
        2.2.1 参考通道信号获取
        2.2.2 杂波抑制
        2.2.3 匹配滤波
        2.2.4 目标检测和跟踪
    2.3 基于CHAD检测器的信号处理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杂波抑制算法研究
    3.1 时域自适应滤波算法
        3.1.1 常规时域自适应滤波算法
        3.1.2 块自适应滤波算法
    3.2 时域正交子空间投影理论算法
        3.2.1 ECA系列算法
        3.2.2 分载波时域算法ECA-C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迭代滤波器的分载波自适应滤波算法
    4.1 基于迭代滤波器的分载波自适应零频杂波滤波算法
        4.1.1 方法原理
        4.1.2 RLS-C算法
        4.1.3 NLMS-C算法
        4.1.4 计算复杂度分析
        4.1.5 仿真和实测结果分析
    4.2 基于迭代滤波器的分载波自适应非零频杂波滤波算法
        4.2.1 监测通道信号的扩展模型
        4.2.2 方法原理
        4.2.3 RLS-CD算法
        4.2.4 仿真结果分析
        4.2.5 实测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2.1 国内外基于SIW的天线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差分天线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天线小型化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SIW背腔相关理论
        2.2.1 损耗分析
        2.2.2 其他变形结构
    2.3 差分双极化天线理论
        2.3.1 差模输入阻抗
        2.3.2 差模散射矩阵
    2.4 多频化常用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天线
    3.1 引言
    3.2 天线结构设计
        3.2.1 微带馈线结构
        3.2.2 缝隙结构
        3.2.3 SIW背腔结构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参数分析
    3.5 实测结果
        3.5.1 实物制作
        3.5.2 天线测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IW背腔的低剖面差分馈电双频双极化天线
    4.1 引言
    4.2 天线结构设计
        4.2.1 微带馈线结构
        4.2.2 缝隙结构
        4.2.3 SIW背腔结构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原理及参数分析
        4.4.1 原理分析
        4.4.2 参数分析
    4.5 实测结果
        4.5.1 实物制作
        4.5.2 天线测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于WiFi/5G系统的差分馈电三频双极化天线
    5.1 引言
    5.2 天线结构设计
    5.3 仿真结果
    5.4 原理及参数分析
        5.4.1 原理分析
        5.4.2 参数分析
    5.5 实测结果
        5.5.1 实物制作
        5.5.2 天线测量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的SIW双频/多频/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介绍
        1.1.2 双频和多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意义
        1.1.3 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2.2 SIW多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2.3 SIW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2 基于全双模SIRC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
    2.1 引言
    2.2 SIRC中双模频率比分析及物理尺寸的确定
        2.2.1 SIRC中双模频率比的实现范围分析
        2.2.2 双模SIRC物理尺寸的计算
    2.3 双模耦合的控制及带宽比的实现范围
    2.4 SIW双模双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2.4.1 三阶直接耦合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2.4.2 三阶交叉耦合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2.4.3 四阶准椭圆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2.4.4 SIW双模双频带带通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步骤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
    3.1 引言
    3.2 双频频率比分析及SIRC物理尺寸的确定
    3.3 通带耦合的控制及带宽比的实现范围
    3.4 基于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3.4.1 三阶直接耦合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3.4.2 三阶交叉耦合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3.4.3 四阶准椭圆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3.4.4 相关SIW双频带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半模双模SIRC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
    4.1 引言
    4.2 半模SIRC中双模频率比分析及物理尺寸的确定
        4.2.1 半模SIRC中双模频率比的实现范围分析
        4.2.2 半模双模SIRC物理尺寸的计算
    4.3 双模HMSIRC和单模QMSIRC的仿真验证与Q_u值讨论
        4.3.1 双模HMSIRC的仿真验证与Q_u值讨论
        4.3.2 单模QMSIRC的仿真验证与Q_u值讨论
    4.4 大频比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4.4.1 三阶直接耦合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4.4.2 四阶准椭圆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4.4.3 相关SIW双频带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过模双模SIRC的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
    5.1 引言
    5.2 过模SIRC中双模频率比分析及物理尺寸的确定
        5.2.1 过模SIRC中双模频率比的实现范围分析
        5.2.2 过模双模SIRC物理尺寸的计算
    5.3 双模耦合的控制
    5.4 小频比SIW双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5.4.1 三阶直接耦合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5.4.2 四阶准椭圆型SIW双频带滤波器
        5.4.3 相关SIW双频带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全双模或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多频带带通滤波器
    6.1 引言
    6.2 分裂型对称双频与三频响应
        6.2.1 分裂型对称双频响应
        6.2.2 分裂型对称三频响应
        6.2.3 分裂型对称双频与三频带滤波器的综合
    6.3 SIW多频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6.3.1 基于全双模SIRC的SIW四频带滤波器
        6.3.2 基于交替级联单双模SIRC的SIW三/四/五频带滤波器
        6.3.3 关键问题讨论
        6.3.4 相关SIW多频带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不同长宽比SIRC的SIW宽阻带带通滤波器
    7.1 引言
    7.2 SIW单频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7.2.1 不同长宽比SIRC的设计考虑
        7.2.2 三阶交叉耦合型SIW宽阻带带通滤波器
        7.2.3 四阶直接耦合型SIW宽阻带带通滤波器
        7.2.4 SIW单频宽阻带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7.3 SIW双频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综合与设计
    7.4 本章小结
8 结束语
    8.1 本文工作总结
    8.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外辐射源雷达介绍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2 软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
    2.1 软件无线电简述
    2.2 信号采样理论
        2.2.1 基本采样理论——Nyquist采样定理
        2.2.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2.3 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
        2.3.1 整数倍抽取
        2.3.2 整数倍内插
    2.4 FIR数字滤波器
    2.5 数字信号正交变换理论
        2.5.1 正交变换理论
        2.5.2 正交变换的模拟域实现
        2.5.3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2.6 本章小结
3 外辐射源雷达基本理论
    3.1 雷达方程
    3.2 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机制
        3.2.1 基本工作原理
        3.2.2 外辐射源雷达的距离关系
        3.2.3 外辐射源雷达的多普勒关系
    3.3 数字广播电视系统
        3.3.1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
        3.3.2 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3.4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
        3.4.1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需求
        3.4.2 同步问题
        3.4.2.1 空间同步
        3.4.2.2 频率同步
        3.4.2.3 时间同步
        3.4.3 时间同步方案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接收机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2 模拟前端设计
    4.3 数字采样处理设计
        4.3.1 ADC采样
        4.3.2 信号正交数字下变频设计
        4.3.3 光模块数据传输设计
    4.4 时钟管理
        4.4.1 时钟管理方案
        4.4.2 DDS芯片介绍
    4.5 数据接收板卡
    4.6 系统同步设计
        4.6.1 单元接收机多通道同步设计
        4.6.1.1 同步启动采样设计
        4.6.1.2 多通道数据对齐
        4.6.2 分布式系统同步设计
        4.6.2.1 系统同步设计方案
        4.6.2.2 GPS接收模块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4.7.1 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4.7.2 基本操作界面
        4.7.3 波形显示界面
        4.7.4 多站工作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同步测试方法
    5.1 辐射源信号选择
        5.1.1 CMMB信号帧结构
        5.1.2 CMMB信标
        5.1.3 OFDM符号
        5.1.4 保护间隔
    5.2 同步测试原理
        5.2.1 频率同步测试原理
        5.2.1.1 载波同步
        5.2.1.2 采样率同步
        5.2.2 时间同步测试原理
    5.3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及实验
    6.1 单站接收机系统实物图
    6.2 单站接收机系统测试
        6.2.1 系统通道幅度一致性测试
        6.2.2 系统通道相差稳定性测试
        6.2.3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采样结果
    6.3 外场试验
        6.3.1 实验场景
        6.3.2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深亚微米CMOS工艺的多标准全波段数字广播接收机RF芯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音频广播数字化
        1.1.2 主流数字广播标准
        1.1.2.1 DRM
        1.1.2.2 DAB
        1.1.2.3 HD Radio
        1.1.2.4 SDARS
    1.2 研究意义、目的和难点
        1.2.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2 技术难点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接收机系统设计
    2.1 接收机结构
        2.1.1 超外差接收机
        2.1.2 零中频接收机
        2.1.3 低中频接收机
        2.1.4 Hartley接收机与Weaver接收机
        2.1.5 DRM/DAB接收机结构
    2.2 DRM/DAB接收机指标
        2.2.1 频率规划
        2.2.2 灵敏度、信噪比和噪声系数
        2.2.3 动态范围与线性度
        2.2.4 信道选择性和镜像抑制比
        2.2.5 频率综合器指标
    2.3 接收通道模块指标分配
    2.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宽带共栅低噪声放大器
    3.1 主要技术指标和常用电路结构
        3.1.1 主要技术指标
        3.1.2 常用电路结构
    3.2 宽带共栅低噪声放大器
        3.2.1 带宽扩展
        3.2.2 线性度优化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宽带电流镜混频器
    4.1 主要技术指标和常用电路结构
        4.1.1 主要技术指标
        4.1.2 常用混频器结构
    4.2 宽带混频器
        4.2.1 电流镜混频器
        4.2.2 电流复用技术和二阶交调抵消技术
        4.2.3 NMOS开关
        4.2.4 开关工作模式及线性度分析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宽带信号求和可变增益放大器
    5.1 主要技术指标和常用电路结构
        5.1.1 主要技术指标
        5.1.2 常用电路结构
    5.2 信号求和PGA
        5.2.1 电路结构
        5.2.2 恒跨导偏置
        5.2.3 高线性度信号求和PGA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复数滤波器
    6.1 主要技术指标
    6.2 多相滤波器
        6.2.1 RC无源多相滤波器
        6.2.2 复数滤波器
        6.2.3 复数滤波器原理
        6.2.4 滤波器逼近方法
        6.2.5 有源低通滤波器设计
        6.2.6 运算放大器设计
        6.2.7 频率校准电路
    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直流失调消除与自动增益控制
    7.1 主要技术指标
        7.1.1 PGA主要技术指标
        7.1.2 AGC主要技术指标
    7.2 电阻反馈PGA设计
        7.2.1 PGA结构
        7.2.2 PGA反馈电阻网络
        7.2.3 PGA共模稳定性
    7.3 直流失调消除及其噪声分析
        7.3.1 模拟直流失调消除
        7.3.2 模拟直流失调消除对PGA传输函数的影响
        7.3.3 数字直流失调消除
    7.4 自动增益控制
        7.4.1 模拟AGC
        7.4.2 数字AGC
        7.4.3 本课题设计的AGC
        7.4.4 整流器
    7.5 测试结果与分析
        7.5.1 模拟基带基本指标测试
        7.5.2 ADCOC测试
        7.5.3 DDCOC测试
        7.5.4 AGC测试
    7.6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接收机系统集成
    8.1 接收机系统
        8.1.1 无源混频器设计
        8.1.2 频率综合器设计
    8.2 系统集成与测试
        8.2.1 S11测试
        8.2.2 增益测试
        8.2.3 噪声系数测试
        8.2.4 OIP3与OP1dB测试
    8.3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进一步的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
致谢

(9)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新体制与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本文的内容及安排
2 外辐射源雷达基础
    2.1 外辐射源雷达配置
    2.2. 双基地雷达基础
        2.2.0 双基地雷达方程
        2.2.1 双基地雷达的距离关系
        2.2.2 双基地雷达的多普勒关系
        2.2.3 双基地雷达分辨力
    2.3 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
        2.3.1 信号处理方法概述
        2.3.2 波形分析
        2.3.3 参考信号获取
        2.3.4 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
        2.3.5 匹配滤波
        2.3.6 目标检测与跟踪
    2.4 小结
3 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工作体制
    3.1 探测模式
    3.2 探测性能预估
        3.2.1 地波模式探测性能
        3.2.2 天地波混合模式探测性能
    3.3 系统动态需求与杂波抑制度
    3.4 DRM模糊函数分析及修正
        3.4.1 DRM广播信号介绍
        3.4.2 模糊函数分析
        3.4.3 模糊函数修正
    3.5 探测参数设计
    3.6 小结
4 高频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4.1 DRM参考信号重构
        4.1.1 重构流程
        4.1.2 参考信号重构性能
        4.1.3 两种获取方式对匹配滤波的影响
        4.1.4 两种获取方式对RLS时域杂波抑制方法效果的影响
    4.2 直达波和多径杂波抑制
        4.2.1 ECA系列算法
        4.2.2 分载波空域自适应波束形成
        4.2.3 分载波时域方法ECA-C
        4.2.4 影响杂波抑制性能的因素分析
    4.3 射频干扰抑制
        4.3.1 RFI的特征分析
        4.3.2 RFI抑制方法
    4.4 目标定位
        4.4.1 方位估计方法
        4.4.2 目标距离估计
    4.5 小结
5 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实验数据分析
    5.1 实验设备和条件
    5.2 非合作式HFPBR实验
    5.3 合作式HFPBR实验
        5.3.1 CFO对探测性能的影响
        5.3.2 分载波和常规空域杂波抑制效果比较
        5.3.3 两种参考信号获取方式对探测性能影响比较
        5.3.4 分载波时域处理方法效果
        5.3.5 RFI实测处理结果
        5.3.6 目标检测和跟踪结果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一种新型的数字广播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D]. 宋婷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2]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问题研究[D]. 张立明. 辽宁大学, 2020(01)
  • [3]同轴缝隙广播电视发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 杨志强.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4]高频外辐射源雷达分载波自适应滤波算法研究[D]. 周新华. 南昌大学, 2019(02)
  • [5]基于SIW背腔的差分馈电双极化天线研究[D]. 王炫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双模频率及耦合控制技术的SIW双频/多频/宽阻带带通滤波器的研究[D]. 周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绪望.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于深亚微米CMOS工艺的多标准全波段数字广播接收机RF芯片研究[D]. 马力. 东南大学, 2016(02)
  • [9]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新体制与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赵志欣. 武汉大学, 2013(06)
  • [10]DRM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应用研究[J]. 吴德成,华志刚. 数字通信世界, 2012(10)

标签:;  ;  ;  ;  ;  

一种新颖的数字广播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