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莹,杨璐一,尹宗毅[1](2022)在《基于大数据基础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大的生活、工作、学业及竞争压力,使得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危机事件的高发群体。工科院校大学生因所属学科特点和工科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其学习和生活更为单调及枯燥,因此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明显。文章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将大数据技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便捷、精准、高效等优势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实现危机事件最小化,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促进和推进工科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王昊[2](2021)在《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将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者区分出来,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手段极为重要。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间有密切的联系,但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共包含两个研究部分。研究一采用量化研究法,通过方便抽样,向云南省7所高校的2185名大学生发放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和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对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和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二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一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筛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法进行干预,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干预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处理,对从干预错失恐惧角度入手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水平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效性进行探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性别、专业类别、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男大学生;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工科专业大学生;大二学生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显着高于大三学生。2.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在不同民族、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错失情景恐惧水平显着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3.大学生错失恐惧在是否独生、不同户口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性别、是否独生、专业类别、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工科生;大二和大四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一学生,大二学生的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显着高于大三学生。5.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维度在母亲文化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性维度得分越低。6.大学生强迫性思维维度得分在是否处于恋爱状态上存在显着差异。处于恋爱状态大学生的强迫性思维得分显着高于不处于恋爱状态的大学生。7.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在不同民族、不同户口所在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上不存在显着差异。8.大学生错失恐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大学生错失恐惧水平对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9.基于认知行为疗法设计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减轻大学生的错失恐惧水平,从而降低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姚春林[3](2020)在《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从人文关怀出发,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促进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被破除,在质与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力量总体薄弱,高校在校学生数量较少,特别是工科院校占比较低,难以满足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服务国家建设的角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新中国初期的重点任务。该时期党和政府明确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校接管改造、颁布政策法令措施、进行院系调整、推进课程改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等一系列蕴含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对高校师生进行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并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从实际效果和历史意义看,在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下,逐步确立了新中国初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和方向,提升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保障了高校与高等教育的稳定与延续性,有效巩固了新政权。本文对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进行了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列宁知识分子理论及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出发,分析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基础,探讨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初步规划、实施举措和内容拓展。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进行了阐述。首先,研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政治基础,包括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社会形态演变与过渡、政治体制初创、阶级关系和政治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探究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经济基础,包括多元的经济形态背景、严峻的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分析了该时期党推进高校人文关怀的文化基础,包括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进行了梳理。首先,梳理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从《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到“包下来”政策,从“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到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其次,研究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包括教师工资补助、学生补贴、建设投入与扶持等措施。再次,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进行了评析。首先,总结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布局更加成熟等方面。其次,探讨了该时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过程及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工作存在过于简单化、苏联印记过于浓厚、过于强调政治因素等诸多不足。本文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一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和精神,是对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思想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二是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这主要体现在坚定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师资队伍的成长发展等方面。同时,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无论是新中国初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境遇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同时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结语简要回顾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未来深化研究作了前瞻与展望。

蔚济远[4](2020)在《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年传承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中华儿女的心中能够拥有更多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当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遭受了多种西方文化的侵害,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有人便开始用“反传统”,“批判传统”的目光来审视中华传统文化。以至于当今很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中提出,要加强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蕴藏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以及文化理念的研究力度,同时把当今时代对创新发展的需求与之进行联系,使得中华优秀文化能够表现出新时代的风采。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符号,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能够让工科类大学的学生理解到中国的卓越文化和长久历史,让学生能够更加彻底的认识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推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兴起,但冷静观察,我们发现存在着许多表面形式的问题。例如,高中理科生疏于对文科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很少,在弘扬传统美德层面也不让人满意,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很多的缺位;工科类大学大学生表现的两个主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性比较高,其中一个是存在历史虚无主义问题,另一个是对于西方文化过于盲目的追崇。第一个方面说明其对于历史方面了解程度不高,他们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均是封建糟粕;后者认为西方文化都是先进的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切实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怎样成为真实意义上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的实践者,从正确的角度来领会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崇洋媚外。知名的文化研究人员余秋雨曾经讲过,推广中华文化不能只看重历史的承载,应当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高度耦合,需要和全球的先进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不仅仅需要注重对于人文传统的积极推广,还以创建传统文化为基准,以时代精神为辅助的新时代“国学教材”,让学生能够以全新的角度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应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改善地方文化风貌、提升文化修养、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功用。国无德不立,人无德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有以文化人、以德化人的效果。目前工科类大学特别要注重探究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本文第一章论述了论文工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同时说明了文章探究的主要内容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本文第二章先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二者进行了区别和界定,在这之后对新时期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及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对于增加工科类大学生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意义做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第三章论述了工科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第四章论述了工科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教育淡化弱化,教育理解以及文化现象的缺失做了分析,并分析了产生这些原因的因素。本文第五章论述了针对工科类大学生存在的种种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法,从工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工科类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方面的意识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进行优化完善这四个方面做了深刻的阐述。

赵东阳,张文[5](2020)在《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文中提出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融合发展过程中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成果体现,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科院校学生群体结构复杂,学生组成多元,特殊群体学生特征明显。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应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理论基础,以心理育人为抓手与手段,以育人为目的,从心理育人的对象、形式、途径、管理和育人合力五个层面构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手段与理论指导。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方瑶瑶[7](2020)在《《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工程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得以发展的基本支持,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生则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新生力量,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水平决定了其进入社会后是否能够承担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所承担的责任、是否具备一名合格的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等。在国际工程教育界,《悉尼协议》作为一项针对三年制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协议,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其的评估体系也尚未建设完善,而评估是促进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估也应得到重视。本研究依据成果评价理论,首先,通过对《悉尼协议》的分析和文献的指标形成了指标要素池。其次,根据专家评分的结果,对指标要素池进行删减与合并,构成了初步的《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然后,依据初步形成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评价指标进行实证验证,通过实证的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最终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最终的《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随后,选取河南省“1+X”证书试点院校、“双高计划”院校和本地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开展评价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开展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中,工程实践能力最弱、个人与专业能力次之。工程基础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较好。在工程实践能力上,安全意识是导致该一级维度整体得分偏低的主要因素;而导致个人与专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信与独立、多任务处理能力。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案例支持结论。究其根本,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个人与专业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三大问题:校企合作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和多方监管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多方监管为横坐标,以高职高专院校、企业和国家为纵坐标的三维优化体系。通过高职高专院校的微观调控、企业的积极合作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及有力监管等措施,形成一条最优化的提升路径。

张乐[8](2020)在《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状况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倦怠的相关性,为此后拟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卫生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高校大学生做问卷调查。结果:1)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200份,共收回问卷3916份,回收率为93.24%;有效问卷3593份,有效率为85.55%。2)在SCL-90量表中得分提示阳性者为1378人(38.4%),阴性者为2215人(61.6%),被调查大学生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不同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和近亲患精神性疾病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吸烟情况在敌对、偏执和其它因子中的得分不同(P<0.05),不同参加文体情况除躯体化因子外的各因子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月支出情况除强迫症状外的各因子得分均不同(P<0.05);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每月支出情况及近亲患精神性疾病有关。3)在UPI量表中得分提示UPI-A类学生为723人(20.1%),UPI-B类学生为325人(9.0%),UPI-C类学生为2545人(70.8%);不同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情况和近亲患精神性疾病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不同(P<0.05);分类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及近亲患精神性疾病有关(P<0.05)。4)学习倦怠各项得分提示正常人数为459人(12.8%),轻度倦怠人数为2717人(75.6%),重度倦怠人数为417人(11.6%);不同年级、学校、专业和吸烟情况在各维度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性别在除成效感维度外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饮酒情况在倦怠总分和成效感维度得分不同(P<0.05),不同参加文体活动情况在情感耗竭和成效感维度得分不同(P<0.05),不同月支出情况在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不同;学习倦怠三种程度的差异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及参加文体活动有关(P<0.05)。5)SCL-90中十项因子、UPI各维度均与情感耗竭维度、去个性化维度、成效感维度均为正相关关系(P<0.05);SCL-90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学校地区、专业、近亲精神病史、学习倦怠程度(P<0.05),其中女性、南疆地区、北疆地区、每月支出500-1500元、近亲患有精神病和学习倦怠等级是危险因素,理科、工科、医科和其它专业是保护因素;UPI-C类与UPI-B类学生比较后,学习倦怠程度是UPI分类的危险因素(P<0.05),UPI-C类与UPI-A类学生比较后,性别、理科、从不参加文体活动、近亲精神病史、学习倦怠程度是UPI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理科、近亲患有精神病和学习倦怠等级是危险因素。6)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SEM模型整体模型拟合较好,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习倦怠和UPI相关因素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变量,UPI相关因素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间起中介效应。结论:1)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性别、年级、学校地区、专业、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情况、每月支出情况、近亲是否患有精神性疾病都对其有影响作用。2)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格健康状况尚可,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地区、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及近亲患精神性疾病有关。3)新疆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较差,性别、年级、学校地区、专业、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情况都对其有影响作用。4)学习倦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康均呈正向相关,且学习倦怠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的危险因素。

陈玲玉[9](2019)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文中提出生命意义感是指个体对于自我存在的认知、生命目标的追求和生命过程的体验,包含认知、动机和情感三个维度。近年来,大学生自我伤害甚至自杀事件频频见诸报端,逃课、行为散漫、生活无目标、追捧“丧文化”的现象亦十分常见。这些事实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出了问题。与此同时,生命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希望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意识到生命可贵,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理工类高校在生源、课程设置、学校环境氛围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因此本研究试图对于当下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教育进行探讨,以期为改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根据。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然后运用访谈对问卷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本研究采用梁进龙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该量表包括三个维度:意志自由、求意义的意志与生命的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不高,追求生命目标时的动机不足。2、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性别上差异显着。女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及各维度的水平都高于男大学生。3、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专业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文科类、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相比于理科类、工科类专业大学生,在追求生命目标上拥有更高的动机,理科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这一维度上的水平最低。4、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年级上差异显着。在意志自由维度,大二年级的得分显着高于大四年级,大三年级显着高于大四年级。5、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社团参与上差异显着。在求意义的意志维度,参加社团和参加并担任主要职务的大学生得分都显着高于未参加社团的大学生。结合访谈内容,本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外部因素,并据此对理工类高校生命教育的开展提出建议,包括: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

张凯丽[10](2019)在《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工科大学以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工科大学的发展现状、教育质量水平与“新工科”建设、“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其本质是社会的集体实践。工科大学作为培养我国各制造领域工匠人才的主要阵地,理应主动承担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使命。基于此,本文以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第一部分主要对此课题的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并在阅读相关文献和专着的基础上,对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宏观把握。第二部分主要对工匠精神、工科大学生及其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理论依据进行知识梳理,并对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进行具体阐述,其符合“新工科教育”的时代诉求、“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个人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第三部分是以问题为导向,具体发现并分析工科大学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有的工科大学自身校园文化道德容量不够,在办学理念上忽视了工匠精神的文化性,具体表现为在人才培养定位失准、教育过程过度追求学科化。另外,部分工科大学生自我培育意识缺失,在实习实训中流于形式。这些问题说明教育活动开展的落脚点与出发点不一致,实现工匠精神的个体化也就比较困难。第四部分是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发达国家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做法,发现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缺失。第五部分主要面向“中国制造2025”、新工科建设,从学校层面夯实工匠精神培育的教育基础,提升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成效。一是有效发挥教育者在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导性、示范性、创造性,从教育理念、思政课有效性、师资队伍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活动组织功能;二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结合工科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教学资源建设、立体打造工程实践平台、推进学徒制,使工匠精神在学生群体中更好地实践和传承。

二、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基础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二、将大数据技术与心理危机干预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三、基于大数据基础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2)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错失恐惧
        1.2.2 社交网络成瘾倾向
        1.2.3 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问题的提出
    2.2 方案思路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假设
        2.2.3 研究思路
        2.2.4 技术路线设计
    2.3 研究意义
        2.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2.3.3 研究创新
3 研究一: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现状研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3.1.3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3 研究结果
        3.3.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
        3.3.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
        3.3.3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关系
        3.3.4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回归分析
        3.3.5 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4 研究讨论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干预研究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
        4.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3 研究结果
        4.3.1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前测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对比分析
        4.3.2 实验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4.3.3 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前后测对比分析
        4.3.4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对比分析
        4.3.5 实验组、对照组被试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后测和追踪测验对比分析
    4.4 研究讨论
    4.5 研究小结
5 综合讨论
    5.1 大学生错失恐惧现状分析
    5.2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分析
    5.3 大学生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5.4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讨论
        5.4.1 干预效果讨论
        5.4.2 团辅过程和反馈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3 研究建议
        6.3.1 对大学生层面的建议
        6.3.2 对家庭层面的建议
        6.3.3 对学校层面的建议
        6.3.4 对社会层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
    附录 B 中文版《错失恐惧量表》
    附录 C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问卷》
    附录 D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具体内容设计
    附录 E 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团体辅导部分成员过程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内研究述评
        (二) 国外研究述评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初期界定
        (二) “人文”“关怀”与“人文关怀”的内涵界定
        (三) 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
    四、研究方法
        (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文献研究法
        (四)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五) 比较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渊源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
        (二) 列宁知识分子理论
        (三) 毛泽东关心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思想
        (四)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实践基础
        (一) 党局部执政时期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二) 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教育及人文关怀
    三、新中国初期党确立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战略地位
        (一) 人文关怀的需求是人的一种自发的精神需求
        (二) 旧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要素的缺失
        (三) 确立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战略
    四、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总体设计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初步规划
        (二)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内容
        (三)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内涵拓展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国情基础
    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政治基础
        (一)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
        (二) 新中国初期社会形态的演变与过渡
        (三) 新中国初期政治体制的初步创建
        (四) 新中国初期阶级关系的变化
        (五) 政治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经济基础
        (一) 多样的经济形态是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重要背景
        (二) 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面临巨大困难
        (三) 经济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推进的文化基础
        (一) 新中国初期主要阶层社会心理差异
        (二) 思想文化多元性
        (三) 文化环境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影响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践推进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政策保障
        (一) 《共同纲领》统领高校改革,彰显人文关怀
        (二) “包下来”政策增强高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感,落实关怀政策
        (三) 思想改造运动提高知识分子觉悟,体现思想关怀
        (四) “双百”方针指引文化发展,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工作热情
        (五) 确定适应总路线任务的培养目标,体现政治关怀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物质支撑
        (一) 教师工资补助尽显人文关怀
        (二) 学生补贴尽显人文关怀
        (三) 加强高校建设投入与扶持
    三、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队伍建设
        (一) 师生培训和思想改造
        (二) 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政治引领
        (三) 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对学生人文关怀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评析
    一、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实施成效
        (一) 知识分子逐步认同共产党执政和确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 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
        (三)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教育布局更加成熟、合理
        (四)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二、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不足
        (一) 工作过于简单化
        (二) 工作有苏联印记
        (三) 工作过于强调政治因素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人文关怀实施的价值
    一、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理论发展
        (一) 新中国初期党对高校的人文关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
        (二)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彰显人文关怀
        (三) 邓小平从人文关怀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
        (四)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创新
        (五) 胡锦涛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六) 习近平对人文关怀理论发展的新高度
    二、促进了高校人文关怀的实践推进
        (一) 始终坚定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 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三) 注重师资队伍的健康成长
        (四) 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党对高校人文关怀的时代价值
        (一) 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
        (二)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 合理借鉴国外经验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四) 通盘考虑大学发展的综合性与延续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一、课题
    二、论文
致谢

(4)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一、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
        (二)新时代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三、工科类大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工科类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有助于提高工科类大学生人文素养
        (三)有助于工科类大学生自全面成才
第三章 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
    一、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实施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及问题设计
        (二)调查的范围及抽样选择
        (三)调查的方法及实施
    二、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一)关于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二)工科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工科类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
        (四)工科类大学生对统文化教育的认识程度
第四章 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弱化和淡化的现象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方面不合理
        (三)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缺失现象
    二、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工科类高等教育体制的弊端
        (二)西方文化冲击使现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三)传统文化的自信力不足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四)网络文化对文化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第五章 加强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一、深化工科类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树立科学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
        (二)合理安排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
        (三)创新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四)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手段
    二、提高高校教师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三、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环境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氛围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氛围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家庭氛围
    四、激发工科类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工科院校的基本概念及学生群体特征
    1.1 新工科院校的基本概念
    1.2 新工科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
2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
    2.1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研究内容
    2.2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的研究方向
3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
    3.1 心理育人的对象
    3.2 心理育人的形式
    3.3 心理育人的途径
    3.4 育人合力的构建
    3.5 心理育人的管理
4 思政理论关照下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1 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方面为心理育人指明了方向
    4.2 心理育人从微观方面丰富与充实了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4.3 新工科的办学理念与心理育人、思政教育的服务宗旨本质具有一致性
5 结语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素质(Attributes)
        1.2.2 毕业生素质(Graduate Attributes)
        1.2.3 《悉尼协议》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设计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悉尼协议》的研究
        2.1.2 关于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2.1.3 关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2.1.4 对现有成果的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成果评价理论(Outcome-Based Evaluation Theory)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
        3.1.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思路
        3.1.2 基于《悉尼协议》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3.1.3 通过文献梳理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3.1.4 基于专家评议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3.1.5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建立
    3.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调查
        3.2.1 问卷编制思路
        3.2.2 问卷调查过程
        3.2.3 取样情况描述
    3.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探索性因子分析
        3.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3.3.2 因子提取及命名
        3.3.3 问卷的信度测试
    3.4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3.4.1 建立层次结构
        3.4.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3.4.3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3.4.4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3.4.5 《悉尼协议》框架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实证评价
    4.1 问卷抽样情况
        4.1.1 企业版问卷基本情况
        4.1.2 教师版问卷基本情况
        4.1.3 学生版问卷基本情况
    4.2 以模糊评价法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素质进行实证评价
        4.2.1 确定因素集
        4.2.2 确定评定集
        4.2.3 三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4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5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6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实证评价结果
    4.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存在的问题
        4.3.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归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优化建议
    5.1 校企合作规范化
        5.1.1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5.1.2 拓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渠道
        5.1.3 落实“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
        5.1.4 院校人才培养计划职业特色化
        5.1.5 加快社会评价匿名化,提升企业反馈的真实度
    5.2 培养方式多样化
        5.2.1 开展学生软实力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5.2.2 动态管理公共选修课设置
        5.2.3 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5.2.4 激励教师开展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5.3 多方监管健全化
        5.3.1 建立院校监管部门,开展定期评估
        5.3.2 聘用专业评估人员,开展专业评估
        5.3.3 任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合作评估
        5.3.4 立足政策落实和执行,开展动态评估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
    附录B 调查问卷(预测版)
        B-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企业版)
        B-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教师版)
        B-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学生版)
    附录C 调查问卷(正式版)
        C-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评价问卷(企业版)
        C-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自评问卷(学生版)
        C-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评价问卷(教师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8)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选择
        1.2 抽样方法
        1.3 样本含量
    2 内容与方法
        2.1 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
        2.2 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3 学习倦怠状况调查
        2.4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2.5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SEM)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生命意义感国内外研究概述
        (二)生命教育研究概述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命
        (二)生命意义感
        (三)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维度分析
        (四)生命教育
        (五)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理论基础
        (一)国外生命哲学思想
        (二)中国传统生命教育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
第三章 H大学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一、H大学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一)H大学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
        (二)H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特点
        (三)结果讨论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问卷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结果
        (四)结果讨论
        (五)研究结论
    三、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访谈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访谈内容
        (四)研究结论
第四章 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整体状况分析
        (一)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整体水平不高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动机水平低
    二、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性别差异的原因分析
        (二)专业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年级差异的原因分析
        (四)参加社团情况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内部因素分析
        (二)影响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外部因素分析
第五章 思考和讨论
    一、正视现状,关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
        (一)要正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水平不高的现实
        (二)关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差异状况
    二、抓住时机,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激发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主体意识
        (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同理心
    三、心理科普,增强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一)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教育
        (二)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调控策略的教育
    四、以生为本,构建校园生命教育氛围
        (一)转变高校教育理念
        (二)建设校园人文环境
        (三)营造和谐宿舍文化
    五、多措并举,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
        (一)借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二)增设明确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课程
        (三)发挥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生命教育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10)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总体分析
    三、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工科大学生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三)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
    二、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人职匹配理论
        (三)职业发展理论
    三、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时代诉求
        (二)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精神支撑
        (三)个人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
    一、学校办学理念上忽视了工匠精神的文化性
        (一)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失准
        (二)教育过程过度追求学科化
        (三)部分教师队伍内生动力不足
    二、校园文化教育载体未有效开发运用
        (一)校园文化环境承载传导功能不强
        (二)校园文化活动道德容量不够
        (三)大学生自我培育氛围不浓
    三、实践育人质量有待提升
第三章 发达国家工匠精神培育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做法
    二、德国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做法
    三、日本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做法
第四章 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一、加强学校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一)教育理念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
        (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师德师风
    二、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一)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积极开展传播工匠精神的文化活动
        (三)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文化体系
    三、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
        (一)丰富教学资源,深化工匠精神内涵
        (二)立体化打造工程实践,提升学生工匠素养
        (三)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传承工匠精神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基础的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 张雪莹,杨璐一,尹宗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01)
  • [2]大学生错失恐惧和社交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王昊.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新中国初期(1949-1956)中国共产党高校人文关怀研究[D]. 姚春林. 扬州大学, 2020(04)
  • [4]工科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 蔚济远.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新工科院校心理育人模式构建[J]. 赵东阳,张文. 商洛学院学报, 2020(02)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方瑶瑶.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8]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状况调查研究[D]. 张乐.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9]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以H大学为例[D]. 陈玲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10]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张凯丽.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