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GCM的阻塞地形坐标动力学框架及其验证

大气GCM的阻塞地形坐标动力学框架及其验证

一、Dynamical framework with blocking topography coordinates for atmospheric GCM and its validation(论文文献综述)

吕军[1](2012)在《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利用华东地区278站1961-2009年夏季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美国NCEP/NCAR的逐日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海温场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大气环流指数。采用环流合成分析、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小波分析、EOF和REOF等多种统计方法以及拉格朗日轨迹模式(HYSPLIT)等方法。揭示了淮北雨季相对于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独立存在的事实,制定了新的淮北雨季指标,综合分析了淮北雨季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影响淮北雨季的海洋大气环流特征以及水汽输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华东地区夏季各纬度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揭示了淮北雨季是相对于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独立存在的雨季,在每年的6月后期,即江淮梅雨开始之后至华北雨季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在我国华东淮河以北的地区会有一个显着的连续降水时段发生,可以称之为淮北雨季,其范围大致为33°N-37°N,发生时段在6月后半段至7月大部分时期内。(2)利用500hPa副高脊线位置及逐日降水量对淮北雨季进行了划定,该定义使用要素相对较少,在实际分析过程中有利于起止日期的判断,并且适用区域更加广泛合理,能够区分出二段雨季,更加适用于天气和气候业务应用。(3)系统地分析了淮北雨季的气候特征,淮北雨季平均开始日为6月25日,平均结束日为7月16日,发生时期主要在6月后期和7月,平均降水量为182mm,具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波动比较大。淮北雨季与江淮梅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江淮梅雨的开始对淮北雨季的监测和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4)研究了淮北雨季平均及异常降水年水汽输送特征,发现影响淮北雨季降水的不同水汽通道的强度和变率各不相同,其中孟加拉湾、南海和东亚槽通道的影响相对显着。利用HYSPLIT4.9水汽轨迹模式,通过空气块追踪法对轨迹路径模拟分析可定量得出淮北雨季不同水汽源地区域的水汽贡献率,其中源自于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对淮北雨季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欧亚大陆和孟湾南海。(5)影响淮北雨季开始日早晚、降水量多少以及降水落区的因子主要有:南亚高压、副高、东亚槽、乌拉尔山阻高和鄂霍次克海阻高的位置和强度以及东亚夏季风的强弱等,通过研究这些因子的前期特征,确定淮北雨季主要的短期气候预测因子。此外,淮北雨季与太平洋海温以及ENSO事件等也有密切关系。

邓伟涛[2](2008)在《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最近气候动力学方法的预测结果在业务预测中越来越多的被参考和应用。由于区域气候模式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提供更为细致模拟结果的优势,本工作利用最新一代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与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单向嵌套(CAM-RegCM),对我国夏季(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预测,为汛期的降水预测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本文实现了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3的预报结果作为背景场,单向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对1984~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后报试验以及2003~2006年我国夏季降水异常进行了独立实时预报试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后报试验可知,CAM-RegCM嵌套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报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在未订正前的预测水平与我国汛期业务预测的平均水平相当,其中预测评分P还要好于我国汛期业务预测的平均水平(距平相关系数ACC为0.03,预测评分P为72)。CAM-RegCM嵌套模式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预测水平要好于西部地区,西北地区的模拟结果可信度较低。(2)从单个预报与集合预报的比较来看,集合预报的作用是平均化了单个预报效果,使得集合预报中出现异常级站点的数量减少,所以预报结果集合后使得异常级的预测水平被弱化了;同时集合预报的平均化也使得单个预报结果起了取长补短的作用,使得降水的预测结果在空间分布形势上与实际观测结果更加的相似。(3)通过距平订正(CM-AN)方法和距平百分率(CM-AP)方法订正后,使得我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分布形势与观测结果更加的相似,而异常降水的预报效果略有下降。在我国东部地区,这两种订正方法预报效果的差异很小,而在西部地区,这两种订正方法在预报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从全国范围来看,在经过CM-AP方法订正后预测技巧评分都要略好于CM-AN订正方法。(4)基于ENSO分类的订正(CM-ENSO)方法,主要在降水距平百分率(CM-AP)订正方案上,对于不同ENSO类(E1 Nino年、Normal年、La Nina年)而进行的。经过CM-ENSO订正后预报效果有一个整体的提高,所有的预报技巧评分指数总体都有明显的提高(距平相关系数ACC为0.29,预测评分P为81),不仅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分布形式与观测结果更接近,同时对强度和异常级的预报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认为CAM-RegCM嵌套模式在经过CM-ENSO订正后对我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测能力有很好的订正作用。(5)将CAM-RegCM嵌套模式的后报试验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跨季度动力气候预测系统(IAP DCP-Ⅱ)和国家气候中心已经建立了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预测业务系统的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CAM-RegCM嵌套模式能够达到我国其他气候动力学方法对我国夏季降水异常预测的平均水平。(6)通过独立实时预测试验,发现CAM-RegCM嵌套模式对2003、2004、2006年我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形势和强度预测效果较好,但对2005年我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测效果不佳。

陈朝晖[3](2008)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出现的重要问题,不少国内外学者都开始对此进行关注。针对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诊断分析其形成规律,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为了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形成原因和机理,对2002-2006年秋冬季节API序列及气压系统演变趋势进行统计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大气环境具有多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的特征,不同季节的天气过程影响着边界层气压场的时空演变,受其影响,API值及污染物浓度出现谷值和峰值波动性交替,在一定的地形和大气条件下,污染物浓度出现累积增加,致使大气环境质量出现过程性、区域性和累积性特征。边界层内气压系统的演变是影响区域大气环境的活跃因素。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具有区域性同步演变过程特征,其变化与气压系统演变规律有明显相关性。定义API值从谷值逐日增加到峰值再下降到谷值状态称为一次环境污染过程。对区域城市群大气污染过程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利于污染扩散的天气形势对应着API值的增量,环境过程中每天的增量累积成为环境过程终端的污染物浓度峰值。根据大量统计和诊断研究,秋冬季节的天气形势影响边界层内的大气环境质量,API值上升阶段、峰值阶段、下降阶段其对应的天气形势分别为持续数日的大陆高压均压场、相继出现的低压均压区,及锋后的高气压梯度场。夏秋季节影响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副高)。根据2002-2006年台风在我国近海北上期间,大陆大气环境首要污染物PM10的区域性环境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都出现明显的重污染过程。根据2002年-2006年大气环境监测资料的日均值和日增(减)量分布图,同时对副高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其时空演变对我国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形成的高压均压场对污染物有累积效应,也出现污染物的汇聚,而其周边流场对区域污染物有输送作用。此外,天气系统的降水分布又对大气污染物有清除的作用。本论文选择典型个例,进行了剖析研究。在地面高压或500hPa高度上5880位势米等高线控制区内,造成大范围的静稳型区域性污染物的增量过程。在副高周边地区的雨区内经常是PM10的谷值期。进一步分析华北区域大气环境过程中主要天气型及污染物输送路径,以典型大气环境过程为例进行讨论,发现区域城市群API值上升阶段,以西南输送路径为主,API值下降阶段受纬向锋区影响以东北气流为主污染物从北向南扩散,区域内各城市空气质量好转。受地形和天气型影响,西南方向的输送通道是引起北京大气污染过程的主要通道。对上述事实和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WRF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尺度高压及低压弱气压场垂直结构特征及长时间持续是区域污染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台风系统影响的边缘及内陆地区的环境背景场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累积,与诊断结果一致。WRF能较好模拟出华北地区不同尺度大气系统及其垂直结构,补充了气象站观测资料之不足。

胡江林[4](2007)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气压梯度力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使用非静力完全弹性的动力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和数值天气预报正成为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的主流,陡峭地形是困扰高分辨模式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气压梯度力误差分析和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的发展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1)现有模式中适合于天气尺度的气压梯度力算法在陡峭地形附近都存在较大的计算误差。在中尺度理想场典型参数设置下Corby方案计算的气压梯度力误差最小,精度为10-4m/s2,但即便如此,其气压梯度力算法也不收敛,即随着模式垂直分辨率的提高,计算精度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恶化的趋势。(2)提出了基于静力方程订正的气压回插法来改进气压梯度力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1)改进的气压梯度力算法比Corby方案的计算精度有较大提高,在典型中尺度模式参数设置下计算精度可达10-6m/s2,当垂直分层为60时,可比Corby方案减少95%的误差。2)改进的气压梯度力算法是收敛的,即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计算精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当现有模式的垂直分辨率提高时,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将快速减小。3)当水平网格距为5km、垂直分层为100时,来自差分近似截断误差和静力方程截断误差基本相当,数量级都为10-6至10-5m/s2,即由于差分近似造成的计算误差和静力方程截断导致的误差在该模式参数下基本相当,再要提高计算精度应同时考虑提高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3)发展了非静力完全弹性的数值模式动力框架,该动力框架采用两时间层的半隐式半拉格朗目的时间积分方案,使用的非跳点A网格比通常C跳点网格减少了拉格朗日插值的计算量。对气压梯度力采用水平显式的后向积分,对垂直气压梯度力采用半隐式的时间积分方案,水平显式、垂直隐式时间积分计算方案比全隐式简单。与一般非静力弹性模式动力框架不同的是,由于没有使用参考廓线,减少了使用不同廓线可能对模式性能的影响。理想场的试验表明发展的非静力全可压完全弹性数值模式动力框架具有正确模拟典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特征的潜力,这些中小尺度天气过程和大尺度天气过程相比具有可压缩和非静力的特点。(4)从中国气象局发展科学研究和业务实践数值天气模式出发,给出了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出发方程组、计算方案,边界条件和差分方法,讨论了GRAPES模式设计中物理模式选择、垂直坐标、隐式和显式时间积分方案等几个动力框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以及采用的3维Helmholtz方程气压方程解法、拉格朗日插值和矢量离散化等关键技术。通过进行平衡流、密度流和钟型地形扰动和应用牛顿松弛到纬向对称的温度场和动量的表面拖曳这两个简单物理过程进行长时间积分试验等一系列典型的理想场试验,表明使用GRAPES模式动力框架作中小尺度预报和大气环流的大气动力框架是基本可行的,同时也将为进一步改进GRAPES模式动力框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5)将改进的气压梯度力计算方案运用到非静力完全弹性模式动力框架中,通过陡峭地形试验分析其试验效果。采用新气压梯度力计算方法可望得到比较好的模拟精度,改进后的气压梯度力计算误差仅为改进前的3%左右。新气压梯度力计算方案计算稳定,计算结果比原方案有一定改进。在此基础上改进了GRAPES模式的气压梯度力算法;改进后的模式,其地形平衡流试验,运行稳定,运算结果基本合理。

二、Dynamical framework with blocking topography coordinates for atmospheric GCM and its valid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namical framework with blocking topography coordinates for atmospheric GCM and its valid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华东地区各类雨季划定标准的研究进展
        1.2.2 华东地区降水分布型及其年代际变化的研究进展
        1.2.3 华东地区降水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淮北雨季的独立性探讨
    2.1 引言
    2.2 资料和方法
    2.3 淮北雨季相关的基本信息简介
        2.3.1 相关地理信息描述
        2.3.2 目前有关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的业务定义
        2.3.2.1 常用的江淮梅雨划定标准
        2.3.2.2 江苏省气象局淮北雨季划定标准
    2.4 淮北雨季的独立性分析(1)-华东地区夏季连续降水时段的分析
        2.4.1 华东地区各月降水量累年平均值空间分布
        2.4.2 华东地区不同纬度夏季平均逐日降水量的时间演变
        2.4.3 华东地区夏季平均逐日降水量的纬向变化
    2.5 淮北雨季的独立性分析(2)-华东地区降水空间分布型特征
        2.5.1 华东地区不同时段降水量的EOF和REOF分析
        2.5.1.1 夏季6-8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2 6-7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3 6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4 7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5 8月降水EOF和REOF分析结果
        2.5.1.6 EOF和REOF结果综合分析
        2.5.2 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时段的EOF和REOF分析
        2.5.2.1 江淮梅雨时段的EOF和REOF分析
        2.5.2.2 淮北雨季时段的EOF和REOF分析
        2.5.2.3 两个雨季时段差的降水空间分布
        2.5.3 相关系数法对江淮梅雨和淮北雨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分析
    2.6 淮北雨季主要时段和主要降水落区的划定
        2.6.1 淮北雨季的主要降水落区的划定
        2.6.2 淮北雨季的主要时段的划定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淮北雨季指标定义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3 淮北雨季的确定标准
        3.3.1 淮北雨季与西太平洋副高的关系
        3.3.2 淮北雨季划定的思路和依据分析
        3.3.3 淮北雨季的定义
        3.3.4 历年淮北雨季划定的分析
        3.3.4.1 雨季开始日分析
        3.3.4.2 雨季结束日分析
        3.3.5 淮北雨季前后夏季风和副高的变化特征
        3.3.6 新的淮北雨季定义的优点
    3.4 淮北雨季的基本特征
        3.4.1 淮北雨季长度的特征
        3.4.2 淮北雨季开始日的特征
        3.4.3 淮北雨季结束日的特征
    3.5 淮北雨季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3.5.1 淮北雨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3.5.2 淮北雨季主要降水型的分析
        3.5.2.1 REOF分析
        3.5.2.2 淮北雨季的降水分型
    3.6 淮北雨季不同等级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3.6.1 淮北雨季期间降水日数特征分析
        3.6.2 淮北雨季期间各等级降水日数的分布特征
        3.6.3 淮北雨季期间各等级降水日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北雨季与江淮梅雨的关系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3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发生时段的对比研究
        4.3.1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起止日期的关系
        4.3.2 江淮梅雨早晚年与淮北雨季的特征对比分析
        4.3.3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雨季长度的关系
    4.4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降水量的对比研究
        4.4.1 淮北雨季年代际变化特征
        4.4.2 淮北雨季和江淮梅雨降水量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淮北雨季水汽特征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3 淮北雨季水汽输送特征
        5.3.1 区域平均的整层水汽输送通量的时间变化
        5.3.2 淮北雨季起止时期水汽输送特征
        5.3.2.1 开始日水汽输送特征
        5.3.2.2 结束日水汽输送
        5.3.3 淮北雨季期间及同期水汽输送特征
        5.3.3.1 淮北雨季平均整层水汽输送通量
        5.3.3.2 淮北雨季不同降水分布型的水汽输送特征
    5.4 影响淮北雨季不同的水汽输送通道特征分析
        5.4.1 淮北雨季期间的主要水汽通道
        5.4.2 不同水汽通道特征分析
    5.5 水汽输送轨迹模式分析
        5.5.1 气块追踪分析法轨迹模拟方案
        5.5.2 淮北雨季期间平均态的分析
        5.5.3 淮北雨季偏多年和偏少年的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淮北雨季变化成因分析
    6.1 引言
    6.2 资料和方法
    6.3 淮北雨季起讫的大气环流特征
        6.3.1 淮北雨季起止日期平均态的大气环流特征
        6.3.2 淮北雨季开始日偏早和偏晚年的大气环流特征
        6.3.2.1 开始日当日的大气环流特征
        6.3.2.2 开始日偏早和偏晚年的同期大气环流特征
    6.4 淮北雨季降水的大气环流特征
        6.4.1 淮北雨季期间平均态的大气环流特征
        6.4.2 淮北雨季不同降水分布型的大气环流特征
        6.4.2.1 降水偏多型和降水偏少型
        6.4.2.2 降水偏南型和降水偏北型
    6.5 影响淮北雨季降水的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6.5.1 淮北雨季开始日偏早和偏晚年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6.5.2 淮北雨季降水量偏多和偏少年前期大气环流特征
        6.5.3 影响淮北雨季的大气环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6.6 太平洋海温对淮北雨季影响的研究
        6.6.1 淮北雨季开始日与海温场相关性分析
        6.6.2 淮北雨季降水量与海温场相关性分析
        6.6.3 关键区海温对淮北雨季的影响特征分析
        6.6.3.1 黑潮区海温异常年当年淮北雨季降水量合成
        6.6.3.2 北太平洋区海温异常年当年淮北雨季降水量合成
        6.6.3.3 赤道太平洋中部区海温异常当年淮北雨季降水量合成
        6.6.4 与ENSO的关系
    6.7 淮北雨季降水的预测信号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2)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短期气候预测的意义
    1.2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进展
        1.2.1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现状
        1.2.2 我国短期预测动力学方法的介绍
    1.3 区域气候模式在短期气候预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AM-RegCM模式嵌套的步骤介绍
    2.1 大气环流模式CAM3介绍
    2.2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介绍
        2.2.1 变量的水平分布、模式垂直分层以及地图投影
        2.2.2 动力框架
        2.2.3 主要的物理过程参数化
        2.2.3.1 辐射方案
        2.2.3.2 行星边界层方案
        2.2.3.3 积云参数化方案
        2.2.3.4 次网格显示水汽方案
        2.2.3.5 海洋通量参数化方案
        2.2.3.6 气压梯度方案
        2.2.3.7 陆面过程方案
    2.3 CAM-RegCM模式嵌套的步骤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AM-RegcM模拟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定量评估
    3.1 试验方案设计和资料来源
    3.2 评估方法
        3.2.1 距平百分率符号一致率(同号率)R
        3.2.2 距平相关系数ACC
        3.2.3 预报评分P
        3.2.4 技巧评分SS
        3.2.5 异常级评分TS
    3.3 预测试验的总体定量评估
        3.3.1 平均夏季降水量的比较
        3.3.2 降水距平百分率的标准差分布
        3.3.3 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的预报技巧评估
        3.3.4 不同区域预报技巧的对比
        3.3.5 模拟与观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3.4 单个预报与集合预报的比较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AM-RegCM模拟结果的订正
    4.1 距平订正方法(CM-AN)
        4.1.1 CM-AN订正方法介绍
        4.1.2 CM-AN订正量分布
        4.1.3 CM-AN订正后模拟效果的比较
    4.2 距平百分率订正方法(CM-AP)
        4.2.1 CM-AP订正方法介绍
        4.2.2 CM-AP订正量分布
        4.2.3 CM-AP订正后模拟效果的比较
        4.2.4 CM-AN和CM-AP订正后预报效果的比较
        4.2.5 CM-AN和CM-AP订正方法小结
    4.3 基于ENSO分类的订正方法(CM-ENSO)
        4.3.1 引言
        4.3.2 ENSO的分类
        4.3.3 预报结果与ENSO之间的关系
        4.3.3.1 订正前各预报评分指数与ENSO的关系
        4.3.3.2 CM-AP订正后预报评分指数与ENSO的关系
        4.3.4 CM-ENSO订正方法介绍
        4.3.5 CM-ENSO订正量分布
        4.3.6 CM-ENSO订正后模拟效果的比较
        4.3.7 CM-ENSO和CM-AP订正后预报效果的比较
        4.3.8 CM-ENSO订正后预测结果和观测结果的相关关系
        4.3.9 CM-ENSO订正方法的小结
    4.4 CAM-RegCM嵌套模式的后报试验与我国其它的预报系统预测效果的比较
        4.4.1 与IAP DCP-Ⅱ预报效果的比较
        4.4.2 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业务系统预报效果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AM-RegCM嵌套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实时预测试验
    5.1 实时预报试验方案设计
    5.2 2003年的实时预报试验
    5.3 2004年的实时预报试验
    5.4 2005年的实时预报试验
    5.6 2006年的实时预报试验
    5.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3)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污染研究现状
        1.2.2 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
        1.2.3 气象模式的研究进展
        1.2.4 空气质量模式的研究进展
    1.3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
第2章 气压系统与环境过程相关关系的统计研究
    2.1 统计结果
        2.1.1 秋冬季节的统计结果
        2.1.2 春夏季节的统计结果
    2.2 理论基础
        2.2.1 天气系统特征
        2.2.2 高层大气中的长波
        2.2.3 大气长波与地面系统
        2.2.4 地面系统的特征分析
        2.2.5 大气环境过程与气压系统的对应演变关系
    2.3 小结
第3章 秋冬季节空气质量演变与气压系统的关系
    3.1 数据和基本定义
    3.2 环境过程及天气型关系研究
        3.2.1 典型环境过程1(2002.12.2-2002.12.12)
        3.2.2 典型环境过程2(2002.12.8-12.24)
        3.2.3 典型环境过程3(2005.01.03-01.07)
    3.3 小结
第4章 台风系统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4.1 台风系统的介绍
        4.1.1 台风的结构
        4.1.2 台风的移动路径
    4.2 台风彩蝶、卡努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诊断分析
    4.3 台风森拉克对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诊断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副热带高压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5.1 副热带高压介绍
        5.1.1 副热带高压的成因
        5.1.2 副热带高压的垂直结构
        5.1.3 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变化
    5.2 典型环境过程1(2005.8.26-9.1)
    5.3 典型环境过程2(2002.7.29-8.6)
    5.4 典型环境过程3(2004.8.4-8.13)
    5.5 典型环境过程4(2005.7.11-7.24)
    5.6 典型环境过程5(2006.8.9-8.31)
    5.7 小结
第6章 中小尺度系统对大气环境过程的影响
    6.1 中小尺度系统相关介绍
    6.2 区域环境过程
    6.3 API 值上升阶段大尺度环境背景场特征分析
    6.4 API 值下降阶段的锋区和输送通道
    6.5 环境过程中气象形势统计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数值模拟
    7.1 WRF 模式
        7.1.1 模式的动力框架
        7.1.2 模式的物理方案
        7.1.3 模式所需数据及其设置
    7.2 模拟结果
        7.2.1 气压、风场及其垂直结构
        7.2.2 台风数值模拟
        7.2.3 副热带高压数值模拟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气压梯度力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数值模式与气压梯度力算法
    1.2 数值模式动力框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地形跟随坐标下水平气压梯度力算法的主要问题
    1.4 拟研究的问题与内容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气压梯度力算法的误差分析
    2.1 理想场的设计
    2.2 几种典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计算方案
    2.3 现有典型方案在无气压梯度力情况下的计算误差
    2.4 现有方案典型参数条件下的计算误差分析
        2.4.1 经典法
        2.4.2 经典平均法
        2.4.3 Corby法
    2.5 现有方案的计算误差与模式的垂直分层的关系
    2.6 p-σ混合坐标与σ坐标的计算误差比较
    2.7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第3章 气压梯度力的改进算法
    3.1 气压梯度力改进方案的设计
    3.2 气压梯度力改进方案的结果
    3.3 改进方案计算误差的特点
    3.4 改进方案的误差来源分析
    3.5 水平气压梯度力误差来源的再思考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非静力完全弹性模式动力框架设计
    4.1 非静力完全弹性模式动力框架的发展
        4.1.1 物理模式和方程组的选择
        4.1.2 垂直坐标的选择
        4.1.3 隐式和显式的选择
        4.1.4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4.2 模式方程组及其计算方案
    4.3 离散方案和边界条件
        4.3.1 高度坐标
        4.3.2 半拉格朗日时间差分
        4.3.3 空间离散
        4.3.4 边界条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非静力弹性模式动力框架的理想场试验
    5.1 理想场试验的意义
    5.2 密度流试验
        5.2.1 试验初值设定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热泡试验
        5.3.1 热泡试验初始条件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4 重力波的水平传播
        5.4.1 重力波水平传播试验的初始条件
        5.4.2 重力波水平传播试验的结果
    5.5 理想地形试验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气压梯度力改进算法在完全弹性模式的实现
    6.1 气压梯度力改进算法在非静力完全弹性模式中的实现
    6.2 气流过山试验
    参考文献
第7章 GRAPES模式及气压梯度力改进算法
    7.1 GRAPES数值模式简单介绍
    7.2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
        7.2.1 GRAPES模式的方程组
        7.2.2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计算方案
        7.2.3 GRAPES模式的边界条件
        7.2.4 GRAPES模式的空间差分方案
    7.3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几个主要技术特点
        7.3.1 广义共扼剩余(GCR)方法求解 Helmholtz方程
        7.3.2 拉格朗日轨迹和插值计算
        7.3.3 矢量场的离散
        7.3.4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与其他模式的比较
    7.4 GRAPES模式的理想场试验
        7.4.1 GRAPES模式平衡流及其试验结果
    7.5 GRAPES模式的小地形扰动试验
        7.5.1 GRAPES模式的小地形扰动试验初值
        7.5.2 GRAPES模式的小地形扰动试验结果
    7.6 GRAPES模式动力框架的长期时间积分试验
        7.6.1 试验方案
        7.6.2 积分结果的统计检验
        7.6.3 模式的稳定性分析与收敛性
    7.7 GRAPES模式的气压梯度力改进算法设想和初步结果
    7.8 本章小结
    附录 A
    参考文献
第8章 总结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特色与创新点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致谢

四、Dynamical framework with blocking topography coordinates for atmospheric GCM and its valid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北雨季的确定及其气候特征研究[D]. 吕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2]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D]. 邓伟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09)
  • [3]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问题的研究[D]. 陈朝晖. 北京工业大学, 2008(08)
  • [4]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气压梯度力算法研究[D]. 胡江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大气GCM的阻塞地形坐标动力学框架及其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