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江西敞开的“南门”

赣州:江西敞开的“南门”

一、赣州:开放的江西“南大门”(论文文献综述)

曾光[1](2021)在《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赣州市具备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和政策优势,但亟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为此,赣州应聚焦强化综合承载、综合经济、科技创新、开放枢纽和文化引领五大功能,加快形成与省域副中心相匹配的城市体量、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力,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刘珊伊,刘燕凤[2](2021)在《追求高质量 迈上新台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年转眼过去,五年弥足珍贵。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赣州市GDP增幅连续五年全省第一,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66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贡献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连续四年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第一名。这五年,是科技创新实质突破的五年,点燃了接续奋

刘珊伊,刘燕凤[3](2021)在《推进改革开放 加快经济发展》文中认为100年,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瞬。这一瞬,赣南红土地却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征程中接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广袤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进行了当时条件允许的、必需的经济建设,不仅建立了以中

童年[4](2021)在《昌北国际机场交通枢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

黄叶蕊[5](2021)在《早期江西地区电影的历史考察1898-1949》文中研究指明

曾光[6](2020)在《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路径研究——以“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文中提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国家赋予江西的一项重大改革。江西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条件具备且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江西要抢抓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突出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旅游、特色农业、产业承接、招才引智、中心城市、营商环境和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的精准对接,以"大开放"融入"双循环"、促进"大发展",努力把江西打造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卜谷[7](2020)在《守望春暖花开》文中研究说明赣州——江西的南大门,全省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这是一块英勇善战之地。红军在此创建了赣南原中央苏区;红军从此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扶贫攻坚战中日新月异改变面貌,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又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建立机制,研判部署,打响了剿灭病毒的人民战争。疾病是检验我们社会世相的一张试纸,在测试中我们看到各种人道主义精神在闪烁。在中共赣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卫健委按照"四集中"原则,统筹市内最优质的医疗资

康翔[8](2020)在《基于夜光数据的城镇化与PM2.5时空关联特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演进,城市居民对城市的居住、教育和生态环境质量也有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报告中指出,PM2.5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因城镇化发展引起的PM2.5浓度时空分布变化影响机制研究及其二者之间的时空关联特征研究也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夜光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蓬勃发展,相关研究逐渐实现了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的时序变化监测,也使得研究更为简便、精确、高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框架基础上,利用多源夜光影像,实现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城镇建成区识别、发展动态监测、空间格局变化监测,探索夜间灯光强度与城镇化之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相关数学分析模型将夜间灯光影像数据与PM2.5网格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城镇化对PM2.5的影响特征。主要内容如下:(1)从空间地域层面入手,实现了对江西省各地级市城镇建成区的空间格局分布及时序变化探索。结合DMSP/OLS、NPP/VIIRS两种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实现对1995-2017江西省11个地级市城镇区域的提取,对其空间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江西省城镇核心在空间上呈现出“南疏北密、一大众小”的形态,而城镇区域也在空间上呈现出“先散后聚、连片扩张”的整体空间格局;除此之外,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的建成区均呈现出倍速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特征显着。(2)对DMSP/OLS、NPP/VIIRS影像使用基于统计信息的二分迭代法,结合相关权威统计数据,实现对1995-2017年江西省各市研究区域的精确识别和提取。利用该方法,对江西省以及其11个市城镇区域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江西省初步形成了以南昌市为中心,南昌-九江、南昌-宜春、南昌-抚州的“点-轴”省域城镇空间格局。(3)在江西省县域尺度上利用长时间序列的PM2.5网格数据,对江西省各县区域1998-2017年间PM2.5浓度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时空差异对比以及未来趋势预测等。研究表明,江西省PM2.5浓度水平呈现“北高南低、先升后降”的发展态势,高值主要出现在赣北地区的南昌,九江等市,变化趋势是在1998-2013年期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以后则呈下降趋势。(4)利用普通线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数学分析模型对多类城镇化水平指数、夜间灯光强度指数与PM2.5年均值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江西省城镇化与PM2.5的时空关联特征。研究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江西省赣北多数地区城镇化水平与PM2.5相关性呈现正相关,增长变化较为显着的区域大都是集中于九江、南昌市周围:而在赣南区域,整体相关系数较小,相对而言空气质量变化不明显。

谢长庚[9](2020)在《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下文简称“丫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为丫山小镇的建设提供发展对策,从而促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丫山小镇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实地调研,以及根据游客调查问卷和从业者调查问卷的调研结果,分析丫山小镇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从而制定丫山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结果与分析:区位交通、生态资源、红色资源、客家民俗传统文化等是丫山小镇的优势。体育旅游认知不足、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体育消费水平偏低是丫山小镇的劣势。国家政策的支持、体育旅游市场潜发展力大、大众拟参与度高、丫山小镇在“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的推广,提升了丫山的知名度,这是丫山小镇的发展机遇。而周边同类市场的竞争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又对丫山小镇的发展形成了威胁。结论与建议:丫山小镇区位交通良好,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丫山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好,目前已集聚5大类39种运动休闲类项目。小镇特色文化突出,打造了禅宗文化基地、理学心学基地等,体育旅游发展前景看好。本文建议开发者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塑造体育旅游品牌;培养和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强化小镇内涵发展;提升小镇整体性治理能力,满足游客服务需求,丰富旅游产品。

范雪萍[10](2019)在《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赣州踞江西南部,为江西南大门,赣州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地区)地处赣闽粤交界处,大庾岭横隔赣、粤,章贡二水发于此。古时,此为蛮荒之境,瘴疠极重,少有人烟,唐张九龄开凿大庾岭道,赣州航道贯通南北,地区迎来发展契机。赣州南部亦为客家文化发源地,地域文化特色显着,园林亦呈现不同特色,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归纳、实地调研以及综合分析的方法,梳理地区古代园林发展脉络,厘清各发展阶段地区的各类型园林概况;综合分析典型园林个例,总结地区造园特色。笔者综合地区自然、社会、文化因素分析研究,地区古代园林分为5个时期:1、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地区尚处于蛮荒之状,人迹罕至,园林亦待兴;2、隋唐五代,隋唐大兴水利,贯通南北运河,大庾岭道开凿,地区交通畅通,加之中原大批汉民迁入,地区得到较大开发,经济承势发展,寺观园林率先于地区发展;3、两宋时期,地区文化勃兴,大庾岭道地位上升,文人墨客多有踏足地区,儒道释相互渗透,寺观园林、文教园林、公共园林、衙署园林、私家园林等地区主要园林逐渐出现发展;4、元明清时期,元明时鼎革之际,地区社会矛盾激化,明中叶王守仁调任南赣巡抚,对地区大力整治,“教化”地区,社会逐渐趋于稳定,园林发展较两宋再兴盛,园林中风水文化突出;5、清朝时期,至清中叶,园林承元明发展态势,园林发展达到最胜,此时园林营造手法趋于成熟,清朝园林在元明基础上内容更为丰富,技法更加成熟,清末社会发生巨变,大庾岭道没落,园林式微。地区园林类型主要包括:文教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衙署园林以及私家园林五大类,同时人文复杂多样的赣州南部还孕育着其他特色园林。其中,寺观园林于唐在地区率先起兴,分布范围广;衙署园林在地区古代园林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文教园林在两宋后异军突起;元明公共园林渐盛,营建多以追溯先贤遗风为动力情愫;私家园林以客家围屋园林为突出特色。地区古代园林特色主要体现在浓厚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环境,风水文化在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地区园林往往表现出“崇山敬水”的特点,园林依山傍水,园林建筑选址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往往作园林观景点设置;植物运用以乡土植物为主,竹的运用最为频繁。地区园林总体表现为朴素、自然的特点。

二、赣州:开放的江西“南大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州:开放的江西“南大门”(论文提纲范文)

(1)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主要成就
    1.综合实力加速迈上新台阶。
    2.省域副中心城市架构基本形成。
    3.中心城区首位度显着提高。
    4.城市宜居品质明显提升。
    5.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
二、制约赣州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主要因素分析
    1.城市综合承载力亟待提升。
    2.现代产业体系亟待优化。
    3.科技创新引擎作用亟待加强。
    4.开放枢纽门户地位亟待提高。
    5.文化引领功能亟待增强。
三、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的对策建议
    1.加快提升城市规模能级,打造全国重要的高能级大城市。
    2.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
    3.加快提升区域创新能级,打造全省主要创新策源地。
    4.加快提升开放枢纽能级,打造高水平内陆双向开放高地。
    5.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能级,打造全国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

(2)追求高质量 迈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创新持续推进
发展动能日益充盈
产业规模稳步壮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开放步伐愈加铿锵

(3)推进改革开放 加快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创新 工业倍增开新局
走出国门 开放经济入新境
对接融入 产业发展拓新路

(6)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路径研究——以“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机遇新挑战
    (一)“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机遇
    (二)“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挑战
四、“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路径及对策建议
    (一)以交通运输对接为“先行官”,打造通道互联互通“先行区”
    (二)以区域旅游合作为“突破口”,打造旅游休闲康养“后花园”
    (三)以优势特色农业为“主抓手”,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地”
    (四)以省级以上园区为“主阵地”,打造产业梯度转移“首选区”
    (五)以招才引智借智为“先手棋”,打造创新创业创造“新洼地”
    (六)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领头雁”,打造全面对接融入“示范区”
    (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八)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新引领”,打造美丽生态文明“共同体”

(7)守望春暖花开(论文提纲范文)

1. 赣州市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也是第一位治愈者
2. 一餐寿宴把一家人送几医院,为全市最大群体感染案例
3.6岁的小彦彦成为全市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之一
4.一波三折的女患者在病房学会了“几段锦”
5. 全市约70%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此抢救治疗

(8)基于夜光数据的城镇化与PM2.5时空关联特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夜间灯光遥感应用研究进展
        1.2.2 基于夜光影像的城镇建成区提取研究进展
        1.2.3 城镇化与PM2.5关系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括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人口及城镇化现状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2.2.2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2.2.3 PM2.5网格数据
        2.2.4 江西省统计年鉴数据
        2.2.5 其他辅助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
        2.3.2 NPP/VIIRS-DNB夜间灯光数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西省长时序城镇建成区变化分析
    3.1 基于夜光数据的城市信息提取
        3.1.1 夜间灯光强度指数
    3.2 城镇区域提取结果时序修正及精度验证
        3.2.1 提取结果修正
        3.2.2 江西省城镇区识别结果精度验证
    3.3 城市扩张分析
        3.3.1 江西省城市发展总体特征
        3.3.2 扩张速度与扩张强度
    3.4 城市时空形态演变
        3.4.1 城市质心变化特征
        3.4.2 紧凑度变化
        3.4.3 标准椭圆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西省城镇化水平与PM2.5浓度时空关联分析
    4.1 江西省城镇化水平综合分析
        4.1.1 江西省城镇化水平时序分布
        4.1.2 PM2.5及夜光强度与城镇化水平相关性分析
    4.2 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4.2.1 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
        4.2.2 PM2.5浓度时序变化特征
    4.3 城镇化与PM2.5浓度时序变化趋势差异
        4.3.1 江西省城镇化与PM2.5浓度时空关联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
        2.1.1 特色小镇
        2.1.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1.3 体育旅游
        2.1.4 体育旅游资源
        2.1.5 SWOT分析法
    2.2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2.2.1 国外体育旅游研究
        2.2.2 国内体育旅游研究
    2.3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2.3.1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及案例
        2.3.2 国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研究现状及案例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访谈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3 技术路线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丫山概况
        4.1.1 丫山属地自然地理概况
        4.1.2 丫山属地大余旅游业发展状况
    4.2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简介
        4.2.1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运行模式
        4.2.2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制机制
    4.3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4.3.1 自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4.3.2 人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4.4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
        4.4.1 游客人口学特征分析
        4.4.2 游客参与体育旅游情况分析
        4.4.3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游客体育旅游基本情况分析
5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SWOT分析
    5.1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优势分析
        5.1.1 区位交通优势
        5.1.2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5.1.3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红色资源、客家民俗资源优势
        5.1.4 醇厚悠久的历史人文优势
    5.2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劣势分析
        5.2.1 体育旅游概念认知不足
        5.2.2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营销力有待提高
        5.2.3 传统旅游观念的制约
        5.2.4 体育旅游消费能力偏低
    5.3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机遇分析
        5.3.1 相关政策支持与保障
        5.3.2 体育旅游市场潜力大
        5.3.3 大众拟参与度高
        5.3.4 “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的推广,提高了丫山知名度
    5.4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威胁分析
        5.4.1 周边同类市场的竞争
        5.4.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6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分析
    6.1 治理体系建设
        6.1.1 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分析
        6.1.2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现状分析
    6.2 治理能力建设
7 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7.1 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塑造体育旅游品牌
    7.2 重视体育旅游人才,强化引进教育培养
    7.3 注重开发环境保护,优化运动生态环境
    7.4 深挖地域特色文化,强化小镇内涵建设
    7.5 满足游客休闲需求,丰富体育旅游产品
    7.6 强化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整体性治理能力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丫山小镇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B 丫山小镇从业者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3.3 近年来关于古代园林地域性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
        1.4.1 纵向——地区内古代园林发展的脉络
        1.4.2 横向——各类古代园林在同一发展阶段的态势
        1.4.3 个案——代表性园林个例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赣州南部地区概述及古代园林类型与发展阶段
    2.1 赣州南部地区概述
        2.1.1 赣州市南部地区县域沿革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环境
    2.2 赣州南部地区园林类型与发展阶段
        2.2.1 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类型
        2.2.2 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发展阶段概述
3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
    3.1 历史背景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环境
        3.1.3 文化环境
    3.2 园林概况—长山大谷待雕琢
    3.3 小结
4 隋唐五代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
    4.1 历史背景
        4.1.1 自然环境
        4.1.2 社会环境
        4.1.3 文化环境
    4.2 园林概况——路通贤来园林起
    4.3 园林考述
        4.3.1 寺观园林——水陆畅通佛寺兴
        4.3.2 衙署园林——中原有士起园台
    4.4 小结
5 两宋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
    5.1 历史背景
        5.1.1 自然环境
        5.1.2 社会环境
        5.1.3 文化环境
    5.2 园林概况——名儒贤士助园盛
    5.3 园林考述
        5.3.1 寺观园林——儒释交织园入尘
        5.3.2 文教园林——天下立学文风起
        5.3.3 衙署园林——宦海沉浮且筑园
        5.3.4 公共园林——贤儒盛名传乡野
        5.3.5 私家园林——自有圣贤隐园居
    5.4 小结
6 元明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
    6.1 历史背景
        6.1.1 自然环境
        6.1.2 社会环境
        6.1.3 文化环境
    6.2 园林概况——园凭风水始留芳
    6.3 园林考述
        6.3.1 寺观园林——禅林各式举清幽
        6.3.2 文教园林——园踞幽胜读书静
        6.3.3 衙署园林——乱世庭园多寂寥
        6.3.4 公共园林——亭阁林立追圣贤
        6.3.5 私家园林——东方城堡始问世
    6.4 小结
7 清朝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
    7.1 历史背景
        7.1.1 自然环境
        7.1.2 社会环境
        7.1.3 文化环境
    7.2 园林概况——由盛及衰现百态
    7.3 园林考述
        7.3.1 寺观园林——先盛先衰为佛寺
        7.3.2 文教园林——文风盛兴书院拓
        7.3.3 衙署园林——朝令筑园再兴热
        7.3.4 公共园林——禅儒交织山水胜
        7.3.5 私家园林——围屋风情传古今
        7.3.6 其他园林
    7.4 小结
8 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总述
    8.1 赣州南部地区地域特色总述
        8.1.1 客家文化与园林
        8.1.2 八景文化与园林
        8.1.3 风水信仰与园林
        8.1.4 大庾岭道与园林
    8.2 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特色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赣州南部古代园林年表
附录二、清·安远贡生孙国宾《万壑台怀古赋》
附录三、宋·张九成《竹轩记》
附录四、明·陈谟《南康县复秀公台记》
附录五、清·于作霖《挹青馆记》
附录六、清·朱鼎《镇山楼记》
附录七、清·游绍安《东山道源书院图记》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赣州:开放的江西“南大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快提升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研究[J]. 曾光. 苏区研究, 2021(06)
  • [2]追求高质量 迈上新台阶[N]. 刘珊伊,刘燕凤. 赣南日报, 2021
  • [3]推进改革开放 加快经济发展[N]. 刘珊伊,刘燕凤. 赣南日报, 2021
  • [4]昌北国际机场交通枢纽发展战略研究[D]. 童年.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5]早期江西地区电影的历史考察1898-1949[D]. 黄叶蕊. 南昌大学, 2021
  • [6]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路径研究——以“十四五”时期江西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曾光. 老区建设, 2020(22)
  • [7]守望春暖花开[J]. 卜谷. 民族文学, 2020(07)
  • [8]基于夜光数据的城镇化与PM2.5时空关联特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康翔.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9]赣南丫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 谢长庚.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赣州南部地区古代园林研究[D]. 范雪萍.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赣州:江西敞开的“南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