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

避免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

一、规避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邵东[1](2021)在《CEO背景特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经济“逆全球化”现象日益加剧,国际政治局势剧烈动荡,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形势,我国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突出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格局中的重大推动作用。创新是当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十四五”时期直至更长时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于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为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元,但我国企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面临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和发达国家高端压制的双向挤压。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实现技术突破和技术独立,我国企业需要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推进打下坚实基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投资收益期较长的企业战略层面的选择,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作为企业战略决策制定与实施的最高管理者,其背景特征塑造了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决策偏好,进而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创新意愿和能力。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和中国企业创新的特质,随着国家鼓励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商业活动,随着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日益提升并占据社会生活的主流,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聘用外籍高管人员,选取现有研究较少涉及、且对企业创新管理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CEO学术、名人和外籍三种背景特征(简称学术CEO、名人CEO、外籍CEO),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作为创新在企业中的具体体现,逐步递进分析并对比这三种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关系中的边界作用、CEO三种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能够为CEO影响企业战略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企业选聘有益于促进企业创新战略的高管团队成员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按以下结构展开具体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概括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构建了论文的具体结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概念进行明确地界定,确定了具体的研究范围,梳理并总结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现有文献,为实证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并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述,发现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引出本文的切入点。对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进行理论分析,深入探讨了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活动和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方式和内在机理,将CEO背景特征与企业战略、企业行为和结果有机结合,为下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本章实证检验了CEO学术背景特征、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对比学术、名人、外籍三种背景特征对创新投入与产出的作用强度,从CEO工作经历、社会地位和国籍文化三个层面考察了企业创新的前置影响因素,为不同视角的高管特征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四章,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分析。本章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出发,引入CEO个人权力,CEO管理激励和企业股权结构三个维度,采用CEO两职合一、CEO兼任股东企业职务;CEO薪酬激励、CEO股权激励;企业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六个分组或调解变量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要素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第五章,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分析。本章从创新效益的角度出发,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作为中介变量,构建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分析模型,实证检验并对比了CEO三种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和深入分析,探讨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阐述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指明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本研究利用中国沪深两市2009年至2017年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手工搜集整理上市企业CEO背景特征的一手数据,与企业二手数据和信息相结合,共得到16,584个“企业-年”样本。在此基础上,建立26个研究假设和70个回归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促进作用的是CEO学术、名人和外籍背景特征,CEO名人背景特征越强,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越大,同时,CEO名人背景特征对创新投入的影响最强,学术背景特征次之,外籍背景特征最弱。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的是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外籍背景特征对创新产出的作用强于学术背景特征,而CEO名人背景特征对创新产出没有显着作用,表明CEO通过增加研发支出以维持名人地位的动机和行为造成了企业创新效率的降低。(2)CEO两职合一抑制了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提升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CEO在股东企业兼职抑制了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提升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表明CEO个人权力的增大抵消了学术CEO和外籍CEO的创新意愿,使其在面临创新风险时更加谨慎和保守,只有名人CEO会随着个人权力的增大而提高企业创新投入。(3)CEO薪酬激励增强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CEO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但薪酬激励在CEO学术背景特征促进创新投入和产出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调节作用;CEO股权激励抑制了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仅加强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对CEO背景特征与创新产出的关系没有发挥调节效应,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4)股权集中度在总体上抑制了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对CEO学术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投入、对CEO外籍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没有发挥调节作用,表明控股大股东的存在使企业更加关注当前的盈利水平,影响了企业创新的发展;国有控股的所有权性质提高了CEO学术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促进作用,却降低了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表明学术CEO能够充分利用国有企业丰富的创新资源,而名人CEO因国企领导者的官员属性和特殊社会地位减轻了其为了保持名人地位而采取积极行动的动机。(5)企业创新投入在CEO三种背景特征促进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企业创新产出在CEO学术和外籍背景特征促进企业绩效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CEO名人背景特征及程度促进企业绩效过程中没有发挥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够在部分领导环境中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CEO能够通过加强创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也再一次证实了名人CEO促进企业创新的目的在于保持其名人地位,而非切实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了企业创新资源的效率。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关于CEO背景特征的研究中,很少有文献涉及CEO学术、名人和外籍背景特征以及这三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影响,也鲜有文献对比不同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强弱关系,对此展开实证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代表性,更能够发现三种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和企业战略产生的独特作用。因此,本文从CEO工作经历、社会地位、国籍文化三个维度引入学术、名人和外籍背景特征构建了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和绩效的作用模型,这在当前学术、名人和外籍CEO日益增加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充分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在理论上揭示三种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实际作用和强弱关系,拓展CEO特征与企业战略领域的相关研究,在实践中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绩效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第二、本研究拓展了高阶梯队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范围,将三种理论与创新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机结合,丰富了高阶梯队理论的研究对象,延伸了社会认同理论在企业战略中的研究内容,为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案。第三,在现有测量体系的基础上,改良了CEO名人背景特征的测量方式,通过大量的手工搜集整理工作,获得了近十年来中国上市企业CEO社会背景的一手资料,建立起独有的名人CEO数据库,测量指标从顶级媒体所授予的奖项扩展为各个级别政府和媒体所设置的各类社会奖项和荣誉称号,并将名人效应的强弱加入到实证模型当中,打破了现有测量方式的局限性,使研究结果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说服力。第四,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边界作用和权变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得出了与现有文献和公司治理常识有所不同的结论,揭示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的差异。本文从CEO个人权力、CEO管理激励和企业股权结构三个维度出发,引入CEO两职合一、CEO在股东企业兼任、CEO薪酬和股权激励、企业股权集中度和所有权性质六个公司治理结构要素,实证检验了治理要素在CEO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对企业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五,本文深入分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CEO背景特征通过企业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和内在机理,将创新投入和产出置于CEO特征情景下,揭示了不同CEO领导下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转化能力,探讨了企业创新对绩效水平的实际作用,深入挖掘了创新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和价值,提出了高管通过增强企业创新水平和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办法。

王琛[2](2021)在《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质量。虚拟联盟作为一种以“软约束”为主,不涉及所有权和法律约束力的新型联盟关系,因为能够在实现联盟功能基础上赋予联盟内各主体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而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在虚拟联盟组织架构下,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与风险共担,而且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使得两大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在虚拟联盟框架下突破既有产业边缘,实现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态势。因此,研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机制,进而加快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两大产业融合条件、动因、过程和效应等方面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机理进行系统揭示;基于产业融合机理及产业融合过程的实践性,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关键要素进行揭示;以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关键要素为基础,对两大产业融合机制体系进行总体设计,从而得到由融合动力机制、融合实现机制、融合评价与反馈机制构成的产业融合机制体系。从内生性和外源性角度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动力源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动力理论假设,并据此构建了两大产业融合动力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对基于两大产业融合动力理论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内外部动力源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的直接驱动作用,同时验证了政策驱动和市场竞争驱动的间接作用,揭示了各动力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路径,提出并分析动力传导外源性动力输入阶段、内生—外源性动力聚合阶段和内生—外源合力协同作用阶段。在此基础上,从融合动力持续、融合动力增强、融合动力协同三方面提出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动力管理策略,并从政府和联盟方面提出动力管理策略。从融合伙伴选择、融合过程组织协调、融合利益分配和融合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实现机制进行研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伙伴选择机制方面,设计了融合伙伴选择原则与流程,构建了融合伙伴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网络分析法和三角模糊数型方法的融合伙伴选择方法,提出了融合伙伴绩效评价与动态控制机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实现机制方面,从虚拟联盟战略协同、组织模式选择和沟通协调三个方面设计了产业融合实现机制;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在对利益分配方法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夏普利值法和纳什谈判定理提出了虚拟联盟的利益分配策略;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风险管理机制方面,首先对产业融合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进而提出了产业融合风险的评价体系和分类方法,最后设计了产业融合风险的分类管理策略。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内涵进行界定,并基于虚拟联盟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评价流程,构建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效率进行评价。同时基于反馈控制理论和循环累积因果论设计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反馈机制,并基于前面融合水平和融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设计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反馈机制模型,从而揭示反馈机制对虚拟联盟内两大产业融合的反馈路径,最后提出虚拟联盟融合反馈机制的实施策略。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虚拟联盟的两大产业融合机制保障策略,包括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资源四个方面策略构成的资源保障策略,从培育虚拟联盟的组织生态、优化虚拟联盟的组织结构和增强虚拟联盟的组织协调三个方面策略构成的组织保障策略,联盟规则、政府政策和企业规章三个方面策略构成的制度保障策略,以及企业文化、联盟文化和融合文化三个方面策略构成的文化保障策略。

陆君茹[3](2020)在《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资源难以把握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和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于是作为一种以任务为导向,对企业核心能力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有效手段——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现实选择。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决定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以虚拟企业为研究背景,研究了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了考虑任务分配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首先,为了降低成员企业由“搭便车”行为引发的道德风险,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一种引入监督机制的虚拟企业任务激励契约,通过对契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论证了监督机制对抑制“搭便车”行为的有效性。然后基于激励契约,研究虚拟企业环境下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总利润,任务执行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多任务分配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契约模型的基础上探论了核心企业监督强度和成员风险规避程度对任务分配的影响,为虚拟企业的任务分配方案提供了一些指导建议。(2)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两阶段动态博弈,建立了考虑任务重要性和“棘轮效应”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首先,基于委托代理模型,设计考虑任务重要性的虚拟企业激励契约,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任务重要性对激励契约的影响,为虚拟企业的任务管理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然后,针对多期任务中常见的“棘轮效应”现象,建立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棘轮效应”现象的成因,并从降低信息不对称、引入隐性激励和联系往期产出等三个方面为核心企业提出一些抑制“棘轮效应”的激励策略。

邱煜[4](2020)在《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四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中国贫困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使一批成长于贫困环境的个体走上了上市企业总经理(CEO)的位置,在企业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丰裕的人力资本。因此,CEO的早期贫困经历不仅是我国独特的现象,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理解我国企业经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经验证据表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塑造个体性格,并影响决策风格。那么,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会展现何种不同的经营风格,则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虽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富差距缩小的拐点却尚未来临,中国社会流动性也在开始降低,也即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人生成就和社会地位。在此背景下,成长于贫困环境的群体被贴上了固有标签,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人穷志短”,即早期关于贫困的记忆使人害怕失去现有来之不易的财富和地位,所以更志在维持现状,而排斥为获取长远利益承担更多风险。从企业经济理论而言,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穷人思维会使其回避关乎企业长远利益的风险性项目;另一种观点是“穷则思变”,即早期经历过贫困的人,在成长历程中得到了更多历练,心智更为坚定,面对困境会越挫越勇,对成功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从而倾向于开拓进取。换言之,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作用,存在一正一反的竞争性假设,说明实证检验该问题的必要性。那么,CEO早期贫困经历究竟会对企业风险偏好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CEO什么观念造成的?同时,这种影响又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什么效应?进一步,既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后天经历能够对一个人早期形成的性格和行为进行重塑,那么,后天经历能否改造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乃至深入探索目前鲜有文献涉及。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等,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依据,围绕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和整理CEO的出生地信息和媒体报道来定义CEO的早期贫困经历,并且手工搜集和整理CEO的教育经历、海外经历、政治关系、职业背景等CEO后天经历数据,同时结合国泰安(CSMAR)和万得资讯(Wind)数据库,实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研究结论:首先,本文实证检验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究竟是呈现出“人穷志短”效应还是“穷则思变”效应。研究发现,其一,CEO早期贫困经历显着降低了企业风险偏好,表明早期贫困经历使CEO更偏好风险规避;其二,从正式制度环境约束视角发现,在市场化进程缓慢的地区或者国有企业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其三,从外部文化冲击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小富即安思维这种非正式制度环境的视角发现,企业所在地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越弱;扩展性分析发现,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具体体现在缩减企业研发投入、抑制企业并购活动、提升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上。上述研究结论初步显示,早期贫困经历使CEO显现出“人穷志短”的效应,并且市场环境较好的地区、民营产权属性,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能够有效约束有早期贫困经历CEO的自利主义行为,削弱其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其次,本文从实证上提供了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是出于什么观念降低了企业风险偏好。一方面,基于财富观视角的动因检验发现,若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获取了较高薪酬,则会出于害怕失去现有来之不易的高额财富观念,更加明显地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基于地位观视角的动因检验发现,若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拥有较高权力,则会出于害怕失去现有来之不易的地位,更明显地降低企业风险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若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同时是企业实际控制人,则能够更加重视企业长远发展,从而有效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带来的短视观念对企业风险偏好的不利影响。上述结论为本文有关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据。接着,由于企业风险偏好是一把双刃剑,为更清楚地观察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风险规避倾向对企业发展而言究竟是利还是弊,本文探索了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对企业价值的效应,并且基于企业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的视角,进一步从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不确定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上述经济后果产生的外部基本条件。研究发现,整体上,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显着负面影响。但是,区分企业外部基本条件后发现,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并不一定对企业价值造成显着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处于宏观经济扩张期,或者面临较低的政策不确定性时,早期贫困经历带来的风险规避倾向才会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显着的负面作用。最后,鉴于以上研究综合表明CEO早期贫困经历会对企业风险偏好产生显着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有损企业价值创造,于是本文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基础,进一步从CEO后天的教育经历、海外经历、政府支持、金融背景四个不同的维度,探讨CEO能否通过后天努力缓解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尽管CEO早期贫困经历会对企业风险偏好产生显着负面影响,但CEO良好的后天经历会弱化早期贫困经历会对企业风险偏好的作用。具体来说,第一,教育能带来丰裕的人力资本,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如果后天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会明显地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第二,后天海外经历有助于丰富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缓解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第三,政治关系帮助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获得更多资源优势,进而显着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第四,金融背景可能会通过丰富社会网络、扩宽融资渠道等促进企业实施更多风险行为,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如果拥有了金融背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四种后天经历中,海外经历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强烈。此外还发现,CEO的后天经历越丰富,对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之间关系的改造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以跨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手工搜集的CEO早期贫困经历数据,探讨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不仅丰富了高管早期经历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研究,还从管理者行为的视角扩展了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应用范围。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CEO童年的经济萧条经历、灾难经历等早期经历如何影响企业行为,本文则基于与生俱来的早期贫困经历视角,为CEO早期经历与企业经营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第二,本文不仅研究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还探究了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是出于什么观念影响了企业风险偏好,同时还出于企业风险偏好是一把双刃剑,分析了这种影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这些研究均可以为CEO早期经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拓展和补充。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CEO早期经历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鲜有文献对造成这种影响的动因,以及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而本文的研究恰恰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第三,后天丰富的教育经历和人生际遇在CEO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得出有早期贫困经历CEO的风险规避倾向不利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运用手工搜集的CEO后天经历详细数据,将CEO的早期贫困经历和受教育程度、海外经历、政治关系、金融背景四个维度的后天经历纳入同一框架,层层深入探讨了CEO能否通过后天努力改变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弥补了以往文献要么单独侧重于早期经历,要么仅仅从后天经历的视角来考察企业经营决策的不足,同时也拓展了管理学与社会学学科结合的相关研究。第四,本文从CEO早期贫困经历视角,丰富和发展了企业风险偏好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近年来,如何从CEO个人特征视角分析企业的风险偏好和行为决策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热议,现有文献大多从CEO的性别、年龄、个人爱好、家庭成员、从军经历等视角进行了考察,却尚未涉及CEO的早期贫困经历这一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不仅研究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还探究了导致这种影响产生的动因,以及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更甚至进一步探讨了后天经历能否改造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风险认知,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企业风险偏好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文献。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中国社会现状,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主要在于:首先,就社会公众角度而言,人们应当摒弃对成长于贫困环境群体的固有观念,从更加广泛的人生经历视角,科学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性格特征的动态演变;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应当鼓励员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继续学习深造的积极性、重视员工培训,努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接着,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应当充分结合CEO早期经历、后天经历等个人特征判断企业风险偏好,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水平选择更符合自身偏好的投资方案,优化投资决策,这有利于资本市场优化配置,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最后,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并正视早期贫困经历对自身性格的影响,力图在后天通过丰富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提升人力资本、拓展社交网络,提高自身竞争力,进而弥补早期贫困经历带来的负面作用。

张子璇[5](2020)在《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以风险承担为中介、高管权力为调节》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广泛传播,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性别的看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更多女性管理者成为了企业的中流砥柱,在企业管理中和男性高管平分秋色。女性高管的加入能够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改变,给企业管理实践怎样的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国外已经开展了多维度的研究。纵观国内学术界,对女性高管研究的篇幅虽多,但角度和方向仍不够全面,值得进一步探索。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柔性领导理论、高层梯队理论来研究女性高管、企业风险承担以及企业价值三者间的关系;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女性高管、高管权力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联。本文以2012年-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即当女性高管比例增大时,企业价值也会随之增大。女性高管与风险承担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即女性高管比例的增大会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风险承担与企业价值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即风险承担水平的升高能够降低企业价值。在此基础上,还运用温忠麟中介变量检验三步法对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风险承担是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中介变量,且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这意味着,女性高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部分是直接作用,另一部分通过风险承担来实现。本文实证数据还表明,随着高管权力的增大,女性高管比例升高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增强。高管权力在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从企业管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建设层面提出建议:上市公司可在实际经营情况允许的范围内,优化公司高管的结构,为高管团队带来多样化和异质性。给予女性管理者一定的风险决策权,通过更高程度的风险规避来减少不必要的企业投资和风险承担。在风险较易发生的部门,比如财务部门、内控风险等部门,充分利用女性高管风险规避的倾向性,通过合理任用女性高管来降低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严格把控高层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做到“选贤选能”,降低逆向选择风险。优化企业针对高管团队制定的薪酬福利机制,减少职业经理人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给与高管团队与职位相匹配的职权,并确保权力的实施以提升团队的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避免所谓的“面子工程”,做到“人尽其材”。完善经济市场的治理机制,包括权益机制、管理机制、市场机制,加强内外部监督,避免经理对于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这样才能给与高管团队充分的权力,使得女性高管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对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探索能够丰富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拓展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任命机制、管理方法、职权划分以及责任牵制提供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为上市公司的管理实践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妮妮[6](2020)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股权质押因其融资快速、手续简便、变现容易等优点而备受股东青睐,成为股东在资本市场上新兴的融资工具。其中,控股股东更是成为股权质押市场的“主力军”,其高频率和高比例的股权质押行为受到市场参与者与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掀起了股权质押动机及经济后果的研究热潮。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仅是其自身融资行为,由于这一行为有可能引发控制权转移风险,进而会传导至股权被质押企业,而且作用于企业的财务决策。而投资决策作为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风险与价值创造。因此,本文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常态化、企业投资结构扭曲以及非效率投资现象严重的现实背景,深入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论文首先回顾了企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以及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等相关文献;接着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等经典理论提炼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同时阐述了控股股东控制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等制度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企业金融投资水平,且这一现象在“牛市”行情下更为明显;(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企业实业投资水平;(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4)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但加剧了代理冲突引发的过度投资,而且恶化了融资约束引发的投资不足。最后,根据结论针对性地向企业、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论文立足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以企业投资决策为切入点,并细分为投资结构与投资效率,较为全面、有效地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延伸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研究内容,同时为企业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督与治理以及其内部投资决策机制的优化提供了经验依据。

靳永茂[7](2020)在《《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虚拟化趋向凸显,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倒金字塔式”,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直接动因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密不可分。进入21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金融技术的革新,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多样性金融衍生品等高级虚拟资本形态不断被推出并运用于资本逐利,虚拟经济的无限扩张致使其远远脱离实体经济能够支撑的范围。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引燃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依然未能彻底从那场危机阴影中摆脱出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思经济发展方式,并推出系列“再工业化”战略,意欲均衡经济结构,不过并未有效扭转经济结构的失衡状态,经济虚拟化及金融化趋向依旧快速推进,给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中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深究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及其危机后果的根由,追寻经济虚拟化趋向中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良策,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成为具有危机解释力及现实指导性的根本理论指引。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该理论揭示了虚拟资本的历史生成性,阐释了虚拟资本的内在蕴涵,赋予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以新的说明,对虚拟资本扩张中经济发展走向展开科学预判,同时深刻剖析了虚拟资本形态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缘由,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方位。作为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伴随时代发展及虚拟资本形态的升级不断充实完善,并在虚拟资本多样化形态演进、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中诸如金融危机等问题的预防及应对中越发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代虚拟资本的发展状况虽然已全然不同于马克思所处时代,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所告诫的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原则及所揭示的运行规律依然适用。我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不能脱离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指导,我国虚拟资本发展虽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虽存在发展局限及挑战,但具有鲜明的发展优势,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及金融事业的发展在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根本指引下,结合我国具体经济及金融发展现实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论文对《资本论》中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梳理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理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控虚拟资本生成、存在、运行、发展及影响等整体脉络;透过视域融合法实现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理论定位及时代价值重塑;通过比较研究法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剖析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复发及运行机制和规律的优越性,彰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价值。论文遵循研究的多重性,借助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阐释,就其生成过程的历史性、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本质内涵的批判性、时代延续的发展性、现实指向的价值性等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通过“追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生成过程——梳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判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续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虚拟经济——凸显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金融危机中的解释力——坚定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在我国虚拟资本发展中的根本地位”的逻辑推演,明晰研究展开的具体演进路径。论文旨在探究并梳理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的虚拟资本理论,展现理论对经济发展趋向的解释力及预判力,定位并论证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方位,加深对虚拟资本理论在资本主义危机实质的揭露及批判过程中作用的认知,强化对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运行规律的揭示进程中意义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解读,从理论上论证其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性和价值性,为推进理论同现实实践的深度结合准备前提条件,并在不断丰富的现实基础上为推进理论的现代化(中国化)发展进程做出积极探索。同时,对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厘清金融风险及危机存在和运作的内在机制,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及危机提供理论支撑,有效推进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根本指引我国新时代市场经济推进中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

邓金龙[8](2020)在《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发展,但人力资本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企业重要人力资本的高管成员,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由于高管在企业战略方向及决策上的决定性作用,高管任职的稳定和持续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现的高管离职潮使得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面临挑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本文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人数6943人次,主动离职占比达34%,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高管离职的普遍增多及对企业影响程度的增强,对高管离职现象的研究愈发重要。以往文献主要集中于高管被动离职的研究,在少量探讨高管主动离职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公司估值、高管薪酬等企业和个人层面研究,以及资本市场反应、经营绩效水平等经济后果研究。本文有别于前人研究,拟从高管主动离职的行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两方面对高管主动离职展开研究。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风险理论、社会同一性理论、代理理论等基础理论,手工收集整理2006年-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主动离职数据,通过分析高管主动离职的特征,总结离职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以往文献对于作为重要影响因素的行业景气度缺乏充分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行业景气度的视角对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个角度对高管主动离职的后果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降低高管主动离职并缓解企业风险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的研究创新。第二章,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对委托代理理论、前景理论、企业风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社会同一性理论和现代资源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并从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两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说明;其次基于现实数据分析了主动离职高管的共性特征,归纳出影响高管主动离职的一般规律;再者,结合现有研究情况,挖掘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潜在的研究方向,再进一步从行业景气度的视角对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展开理论分析;最后,分别从经营业绩波动的视角和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对高管主动离职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展开理论分析。第四章,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基于行业景气度的视角。低迷的行业发展前景将加大高管的收益风险和履职风险,为规避风险损失,高管选择主动离职。实证研究发现:预期行业景气度低迷显着提高了当期高管主动离职的概率;高管过度自信和职业生涯关注等高管风险偏好因素显着调节了行业景气度对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较好的地区制度环境能有效抑制高管的履职风险,从而降低了高管主动离职概率;另外,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行业景气度对高管被动离职的影响不显着。以上证据表明,行业景气度是高管主动离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第五章,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经营风险:基于经营业绩波动的视角。企业经营业绩波动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本章从经营业绩波动的视角,考查了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提高了企业经营业绩波动水平,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经营业绩波动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企业投资效率,尤其是显着提高了过度投资水平的作用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小的董事会规模水平、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较强的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均能有效抑制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经营业绩波动的影响,同时高管被动离职对经营风险无显着影响。第六章,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财务风险: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债务融资成本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集中反映,能有效衡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水平,本章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考查了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显着提高了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且这种效应因信息透明度和可靠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较高的分析师跟踪度和信息披露质量能有效抑制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着,同时高管被动离职对财务风险也具有显着影响。第七章,研究结论、局限和建议。本章主要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存在的研究局限,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基于相关基础理论,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体系。而且立足于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揭示了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一般规律及其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机理,对上市公司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同时,本研究也拓展了高管主动离职的研究范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研究文献。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如下:第一,本文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间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丰富了高管变更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系统全面地对比分析高管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的差异,探讨两种离职行为在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方面不同的作用方式,不仅丰富现有的研究文献,还深化了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行为的认识,对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第二,本文研究发现行业景气度是高管主动离职的重要影响因素,拓展了中观环境因素对微观个体的影响研究。本文发现行业不景气显着增加了高管的收益风险和履职风险,增加了高管的主动离职概率,高管个人风险偏好和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能有效调节行业景气度对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本文不仅拓展了现有文献,为深刻理解行业景气度与主动离职行为之间的内在机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降低高管职业风险和保持高管稳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第三,本文研究发现高管主动离职对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具有重要影响,拓展了微观个体对微观企业影响的研究范围。本文发现高管主动离职显着提高了企业经营业绩波动和债务融资成本,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为我们更充分地认识高管主动离职的不良后果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企业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防范提供了理论支持。

邱强[9](2021)在《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管理层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因此产生了所谓股东与管理层的委托代理问题。股权激励通过将公司价值与管理层报酬相联系,因此被认为是降低代理成本、缓解代理问题的长效机制。近年来,股权在管理层薪酬体系中所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高,股权激励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2002年安然事件暴露了股权激励的弊端,高管为获得股权激励收益而财务造假。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业及上市公司高管的高薪酬被认为是追逐高风险的主要动因。我国学者对股权激励的研究,较为重视对激励效果的检验,较少关注股权激励实施决策与激励效果的内生性。论文正是基于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进行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契约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因此管理层只有在实施股权激励能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时才会选择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实施行为普遍存在着选择性偏见问题。论文认为,股权激励契约实施与管理层行为的分析具有黑箱性质,管理层私人信息是探究股权激励契约实施与管理层行为作用路径与机制的关键。论文以管理层私人信息为切入视角,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股权激励契约实施与管理层行为作用路径与机制,进而检验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行为的激励效应,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及管理层薪酬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缓解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构建了股权激励契约实施过程中管理层行为分析框架。论文在契约经济学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信息对称情况下管理层决策行为机制,然后分析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管理层决策行为机制,最后分析在引入管理层私人信息概念之后的管理层决策行为机制。本文着重探讨管理层私人信息在股权激励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构建了管理层私人信息、股权激励与管理层行为分析框架,分别提出了关于研发投入的道德风险模型以及关于高管离职的逆向选择模型。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检验管理层私人信息影响股权激励实施和企业风险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私人信息与企业研发投入显着相关,即企业研发投入与股权激励实施具有内生性;在控制内生性基础上股权激励实施决策与之后三年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关,即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管理层倾向于在之后的三年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但结合样本选择模型结果,高管持股比例高以及高管薪酬高的企业越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说明实施股权激励是内部人控制的结果。论文进一步检验股权激励方式对研发投入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限制性股票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别。论文同时检验了不同激励方式对公司风险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公司风险显着相关,即风险偏好的管理层更倾向于股票期权激励,风险厌恶的管理层则倾向于限制性股票激励;在控制管理层风险偏好变量情况下,股票期权激励仍然具有风险激励效应,而限制性股票则没有风险激励效应。其次,论文检验了管理层私人信息影响股权激励实施和高管离职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私人信息与高管异常离职率显着负相关,即高管离职与股权激励实施具有内生性;管理层私人信息是高管离职和实施股权激励的共同驱动因素,即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管理层效用较高导致了较低的离职率。高管持股比例高以及高管薪酬高的企业倾向于实施股权激励,高管持股比例较高、薪酬较高往往意味着高管在企业中形成某种程度的内部人控制,此种情况下高管离职率的降低并不能被视为代理问题的缓解,实质是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激励效应与高管异常离职率显着负相关也是企业代理问题的表现结果,而非缓解企业代理问题。同以往文献比较,论文的创新体现四个方面:(1)论文从内生性视角系统研究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管理层行为作用机理,提出管理层将股权激励实施决策和激励实施后的管理层行为视为联合决策,管理层决策依据管理层私人信息,目的是最大化管理层效用,因此可以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决策中估计管理层私人信息。(2)论文建立了股权激励与管理层行为分析框架:一是建立了股权激励实施前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模型,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股东可能聘用不到合适的经理人,实施股权激励是解决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方式,在股权激励由管理层决定或者受其重大影响时,虽然股权激励缓解了双方利益的不一致,但产生了新的代理成本;二是建立了股权激励实施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当股权激励契约由管理层决定或者受管理层重大影响时,管理层将依据自己的类型(偏好或者效用等私有信息)选择能够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激励方式,在激励契约签订后履约时,虽然能达到激励目的,但是未必是代理问题的缓解,原因在于存在着低能力代理人搭便车问题,即缓解了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不一致,但产生了新的代理成本。(3)论文提出异常离职率概念。所谓异常离职率,离职率超出由公司业绩和薪酬因素驱动的部分即为异常离职率,均衡状态的异常离职率为零。(4)论文提出计量异常离职率的方法。正常(预期)离职率由公司业绩和公司高管与同行薪酬差两个因素决定,论文以行业截面样本估计两因素的系数,用于估计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是正常(预期)离职率。异常离职率等于公司实际离职率减正常(预期)离职率的差。

付春[10](2020)在《内部控制、核心高管背景特征与激进避税》文中提出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是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保障。然而,企业通过激进避税将本应属于国家的财富更多地留存于公司内部,以图公司扩张或谋求个人私利。激进避税凭借各种节税与避税活动的“暗箱操作”,采用大量处于法律灰色地带或非法的避税手段有效减少税负,成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形式。激进避税行为愈演愈烈似乎正在成为各国公司的现实选择,其业已构成了对国家税务系统的最大挑战,并最终影响社会福利。企业避税现象日益严重,引致大量研究开始关注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其必然会对源自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激进避税行为产生影响。自从2002年美国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来,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继2006年上交所和2007年深交所分别发布内部控制指引之后,2008年由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颁布了与之相关的配套指引。截止2017年,财政部已陆续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及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这些规范性文件使建设和评价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共同可循的标准,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2018年11月,财政部等发布上市公司2017年度内部控制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上市公司得到有效运行,内部控制在提高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么,内部控制究竟如何影响企业的激进避税行为?其作用机理又是怎样的?然而,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显得滞后和不足。国外鲜有文献关注内部控制对于激进避税的影响,国内现有的二篇文献对内部控制如何影响企业避税行为非但没有形成一致且较为明确的结论,甚至研究结论完全相反。一篇文献基于内部控制的“效率”目标视角,认为高质量内部控制提高了公司内部税务管理效率,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避税行为。然而,另一篇文献则认为内部控制的“合规”目标有助于降低企业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风险,从而对激进避税行为起到抑制作用。此外,“高阶理论”认为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其认知基础与价值观受其性别、年龄、任期、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人口统计特征影响,从而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与组织绩效。因此,内部控制必定会受到其建设和维护主体——高管人员的影响。由此推断,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通过影响内部控制,进而会对激进避税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研究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的关系时,如果不考虑高管人员的背景特征,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将高管背景特征、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等三者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根据上市公司“核心高管”背景特征,将其划分为同质性与异质性等维度,并以此为视角来考察其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关系的影响,以期能够系统地探究多维度的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以及背后的作用机理。具体而言,首先,从内部控制及激进避税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以及上述三个变量的两两关系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次,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予以界定并依据相关理论阐述三者之间关系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而构建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原型。其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与激进避税的含义是后续理论分析的关键基础,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则为理论分析的重要依据。再次,研究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设定计量模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针对核心高管特征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别从同质性与异质性维度予以理论演绎和实证检验。整个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嵌入我国的制度背景做进一步分析,最终形成具体的研究结论。整体而言,本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第一,关于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的关系。(1)全样本视角下,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激进避税程度越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激进避税。(2)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于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要显着大于非国有企业。第二,关于核心高管性别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1)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性别的同质性(以女性比例作为替代变量)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女性比例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中女性所占比例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性别的同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非国有企业强于国有企业。(2)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性别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性别异质性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性别的异质性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性别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国有企业强于非国有企业。第三,关于核心高管年龄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1)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年龄的同质性(以平均年龄作为替代变量)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年龄长轻分组后,核心高管年龄越长,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年龄的同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非国有企业强于国有企业。(2)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年龄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年龄异质性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年龄的异质性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年龄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国有企业强于非国有企业。第四,关于核心高管学历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1)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学历的同质性(以平均学历作为替代变量)并不会显着影响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的关系。按学历高低分组后,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学历的同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并不明显。(2)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学历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学历异质性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学历的异质性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学历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国有企业强于非国有企业。第五,关于核心高管任期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1)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任期的同质性(以平均任期作为替代变量)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任期长短分组后,核心高管任期越长,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任期的同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非国有企业强于国有企业。(2)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任期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任期异质性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任期的异质性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任期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国有企业强于非国有企业。第六,关于核心高管专业背景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1)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专业背景的同质性(以具有会计、金融或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成员的比例作为替代变量)并不会显着影响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的关系。按会计等专业比例高低分组后,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专业背景的同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并不明显。(2)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专业背景的异质性并不会显着影响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的关系。按专业背景异质性高低分组后,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专业背景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国有企业并不明显。第七,关于核心高管职业背景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1)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同质性(以具有会计、金融或经济管理类职业背景成员的比例作为替代变量)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会计等职业比例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中具有会计、金融或经济管理类职业背景成员的比例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同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非国有企业强于国有企业。(2)全样本视角下,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按职业背景异质性高低分组后,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异质性越高,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程度越低。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后,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异质性削弱了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抑制作用,其作用程度国有企业强于非国有企业。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核心高管背景特征视角,系统研究其对于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将研究视角深入到产权性质层面,以揭示不同产权性质下上述三者之间作用机制的差异,在进行理论拓展的同时也为税收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及上市公司相关制度的构建及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有助于深化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影响机理的认识。在实证验证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产权性质纳入考量范围,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下,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对于激进避税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以期能够整体呈现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效应,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其二,有助于拓展高管背景特征之经济后果的理解。基于“特征—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将核心高管特征、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等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整个研究过程中,结合我国当前制度背景,对样本数据进行划分,进而分析不同产权属性下,核心高管背景特征对于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关系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三,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有助于税收监管部门更准确地识别高管背景特征影响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作用机理,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政策,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其次,有助于上市公司加强高管团队建设、遴选和聘用核心高管,为构建及实施税收合规的内部控制体系创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减少企业因激进避税而增加的违规风险,保障企业有序合规经营。最后,本文研究对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以抑制激进避税也有所裨益。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基于核心高管背景特征视角研究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通过将研究视角延伸到核心高管层面,深入探讨其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关系的影响,从而打破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之间作用机制的“黑箱”。将内部控制、核心高管背景特征与激进避税三者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可以揭示不同背景特征的高管对内部控制的不同影响下企业激进避税程度的差异,从微观层面对内部控制于激进避税的治理效应予以整体呈现。这既有助于深刻理解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的影响机理,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委托-代理理论等的适用提供了来自我国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高管背景特征之经济后果领域的研究。其二,引入“核心高管”概念提升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紧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法》及《公司法》,在研究中引入“核心高管”概念,将“核心高管”界定为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及监事会主席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及企业避税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的四类人员。在避免高管定义随意性的同时,剔除了“非核心高管”对企业内部控制和激进避税决策的噪音影响,提升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其三,涵盖高管背景特征双重维度全面揭示研究对象作用机制。过往文献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类化理论的单一视角考察背景特征的某一维度对战略决策的影响,可能会因为对高管特征把握不全面而导致研究结论有失偏颇。本文从核心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两个维度,分别考察它们对于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以全面揭示高管背景特征视角下内部控制对激进避税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

二、规避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避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CEO背景特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CEO背景特征
        2.1.2 企业创新
        2.1.3 公司治理结构
        2.1.4 企业绩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高阶梯队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社会认同理论
    2.3 文献回顾
        2.3.1 CEO背景特征相关研究
        2.3.2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3 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2.3.4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4 文献评述
        2.4.1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和绩效影响的研究有待深化
        2.4.2 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与企业创新关系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2.4.3 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真实作用缺乏深入挖掘
    2.5 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2.5.1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5.2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第3章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2.1 CEO学术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
        3.2.2 CEO名人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
        3.2.3 CEO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影响
    3.3 研究设计
        3.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3.3.3 模型设定
    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3.4.1 描述性统计
        3.4.2 相关性分析
        3.4.3 回归结果
    3.5 稳健性检验
        3.5.1 稳健性检验一:使用替代变量改变因变量的测量方式
        3.5.2 稳健性检验二:前置一期因变量
    3.6 结果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司治理结构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CEO个人权利的作用
        4.2.2 CEO管理激励的作用
        4.2.3 企业股权结构的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4.3.3 模型设定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回归结果
    4.5 稳健性检验
        4.5.1 稳健性检验一:使用替代变量改变因变量的测量方式
        4.5.2 稳健性检验二:使用前置一期因变量的检验方式
    4.6 结果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5章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CEO学术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2 CEO名人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3 CEO外籍背景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2.4 创新投入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5.2.5 创新产出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与测量
        5.3.3 模型设定
        5.3.4 中介作用检验方法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回归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5.1 稳健性检验一:使用替代变量改变因变量的测量方式
        5.5.2 稳健性检验二:前置一期因变量
    5.6 结果讨论与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CEO背景特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6.1.2 公司治理结构对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边界作用
        6.1.3 企业创新在CEO背景特征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6.2 理论与实践启示
        6.2.1 理论启示
        6.2.2 实践启示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6.4.1 研究局限
        6.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2)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研究现状
        1.3.2 虚拟企业研究现状
        1.3.3 产业联盟研究现状
        1.3.4 基于联盟的产业融合研究现状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理与融合机制体系总体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虚拟联盟
        2.1.2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
        2.1.3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
        2.1.4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虚拟联盟
        2.1.5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
    2.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理分析
        2.2.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条件
        2.2.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因
        2.2.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过程
        2.2.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应
    2.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要素分析
        2.3.1 研究方法选择
        2.3.2 研究数据收集
        2.3.3 基于编码的融合关键要素分析
    2.4 基于融合关键要素的产业融合机制体系总体设计
        2.4.1 产业融合机制总体框架
        2.4.2 产业融合机制内涵
        2.4.3 产业融合机制体系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动力机制研究
    3.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源分析
        3.1.1 动力源理论基础与动力源分类
        3.1.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模型构建
        3.1.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模型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3.2 内生性动力作用机制
        3.2.1 资源互补的驱动作用
        3.2.2 风险分担的推动作用
        3.2.3 利益共享的带动作用
    3.3 外源性动力作用机制
        3.3.1 政策推动力对融合的驱动作用
        3.3.2 市场竞争力对融合的扩张作用
        3.3.3 市场需求力对融合的拓展作用
        3.3.4 科技进步力对融合的支撑作用
    3.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过程及管理
        3.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路径
        3.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传导过程
        3.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动力协同管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实现机制
    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伙伴的选择
        4.1.1 融合伙伴选择原则与流程
        4.1.2 融合伙伴的评价体系
        4.1.3 融合伙伴的选择方法
        4.1.4 融合伙伴绩效评价与动态控制
    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过程组织协调
        4.2.1 虚拟联盟的战略协同
        4.2.2 虚拟联盟的组织模式选择
        4.2.3 虚拟联盟的沟通协调
    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利益分配
        4.3.1 利益分配方法选择
        4.3.2 基于夏普利值法的虚拟联盟利益分配
        4.3.3 基于纳什谈判定理的虚拟联盟利益分配
    4.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管理
        4.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4.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评价
        4.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风险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评价与反馈机制
    5.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分析
        5.1.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机制内涵
        5.1.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5.1.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绩效评价流程
    5.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
        5.2.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5.2.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5.2.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水平评价
    5.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
        5.3.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5.3.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方法选择
        5.3.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效率评价
    5.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
        5.4.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的内涵
        5.4.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设计框架
        5.4.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模型构建
        5.4.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反馈机制实施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的保障策略
    6.1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资源保障策略
        6.1.1 人才资源保障
        6.1.2 资金资源保障
        6.1.3 信息资源保障
        6.1.4 技术资源保障
    6.2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组织保障策略
        6.2.1 培育虚拟联盟的组织生态
        6.2.2 优化虚拟联盟的组织结构
        6.2.3 增强虚拟联盟的组织协调
    6.3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制度保障策略
        6.3.1 虚拟联盟规则保障
        6.3.2 政府政策保障
        6.3.3 企业规章保障
    6.4 基于虚拟联盟的产业融合机制的文化保障策略
        6.4.1 企业文化保障
        6.4.2 虚拟联盟文化保障
        6.4.3 融合文化保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虚拟企业研究现状
        1.3.2 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虚拟企业概述
        2.1.1 虚拟企业的定义
        2.1.2 虚拟企业的分类
        2.1.3 虚拟企业的特征
    2.2 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2.2.1 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假设
        2.2.2 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形式
        2.2.3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第三章 考虑任务分配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
    3.1 引入监督的虚拟企业激励契约设计
        3.1.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3.1.2 委托代理模型建立
        3.1.3 模型求解与分析
    3.2 基于激励契约的虚拟企业任务分配模型
        3.2.1 问题描述和模型建立
        3.2.2 模型求解与数值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任务重要性和多期任务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
    4.1 考虑任务重要性的虚拟企业激励契约设计
        4.1.1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4.1.2 委托代理模型建立
        4.1.3 模型求解与分析
        4.1.4 算例分析
    4.2 防范虚拟企业多期任务中的“棘轮效应”现象
        4.2.1 多期任务中的“棘轮效应”成因分析
        4.2.2 防范“棘轮效应”的激励策略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2.文献综述
    2.1 个人经历与性格塑造
        2.1.1 早期成长环境与人格塑造
        2.1.2 早期贫困环境成长经历与人格塑造
        2.1.3 后天经历对早期成长环境个体人格塑造的影响
    2.2 CEO个人经历与企业风险决策
        2.2.1 CEO早期经历与企业风险决策
        2.2.2 CEO后天经历与企业风险决策
    2.3 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2.3.1 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
        2.3.2 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
        2.3.3 CEO个人特征、企业风险偏好与经济后果
    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
    3.1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及动因的理论依据
        3.1.1 精神分析理论
        3.1.2 高层梯队理论
        3.1.3 禀赋效应理论
    3.2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的理论依据
    3.3 后天经历影响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理论依据
        3.3.1 认知发展理论
        3.3.2 人力资本理论
        3.3.3 社会网络理论
    3.4 理论分析的综合性框架
        3.4.1 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
        3.4.2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动因
        3.4.3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
        3.4.4 后天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改变效应
    3.5 本章小结
4.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研究模型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4.2 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分析
        4.4.3 基于市场环境视角的分析
        4.4.4 基于产权性质视角的分析
        4.4.5 基于外来文化冲击的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4.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4.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4.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4.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4.5.6 CEO成长环境贫富差异与企业风险偏好
    4.6 扩展性分析: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具体表现
    4.7 本章小结
5.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动因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研究模型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4.2 基于财富观的动因检验
        5.4.3 基于地位观的动因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5.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5.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5.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5.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5.5.6 CEO成长环境贫富差异与企业风险偏好的动因检验
    5.6 进一步检验:CEO 属于实际控制人对动因检验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研究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4.2 CEO早期贫困经历、企业风险偏好与企业价值
        6.4.3 基于宏观经济环境视角的分析
        6.4.4 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的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6.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6.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6.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6.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6.5.6 CEO成长环境贫富差异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检验
    6.6 本章小结
7.后天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改变:进一步分析
    7.1 问题提出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变量定义
        7.3.3 研究模型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7.4.2 后天教育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4.3 后天海外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4.4 后天政府支持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4.5 后天金融背景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7.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7.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7.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7.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7.5.6 CEO早期极穷和极富经历的对比分析
    7.6 进一步检验:CEO复合型后天经历的调节作用
    7.7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以风险承担为中介、高管权力为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实践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资源依赖理论
        三、柔性领导理论
        四、高层梯队理论
        五、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综述
        二、风险承担与企业价值综述
        三、高管权力与企业价值综述
        四、文献述评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
        二、女性高管与风险承担
        三、风险承担与企业价值
        四、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
        五、高管权力的调节效应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方法
        二、模型构建
第三章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回归性分析
        一、女性高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二、女性高管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三、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四、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
        五、高管权力的调节效应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一、递延一期的稳健性检验
        二、更换变量衡量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女性高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二、女性高管对风险承担的影响
        三、风险承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四、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
        五、高管权力的调节效应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企业管理层面
        二、社会制度层面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2 控股股东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综述
    2.3 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3 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制度背景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结果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结果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核心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第七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架构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逻辑演进特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历史生成性
        二、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关联性
        三、虚拟资本理论的现实指向性
    第二节 商品价值形态的历史嬗变及货币的潜在虚拟化
        一、货币在商品价值体系中的历史出场
        二、货币内在矛盾在商品矛盾转移中的凸显
        三、货币的内生信用向度及虚拟化趋向
    第三节 信用的时代更替及对虚拟资本的基础作用
        一、信用向现代信用的过渡
        二、信用的杠杆作用及对虚拟货币完成的基础性
        三、资本逻辑中信用扩张同货币形态演进的一致性
    第四节 货币资本化及资本虚拟化的历程推进
        一、货币流通转向资本流通
        二、产业资本衍生生息资本
        三、生息资本催生虚拟资本
第二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内在蕴涵
    第一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逻辑阐释及形态表达
        一、内在生成逻辑之一:“资本化”虚拟资本及其有价证券形态
        二、内在生成逻辑之二:“派生化”虚拟资本及其信用票据形态
    第二节 虚拟资本的特征阐发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二、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三、虚拟资本的寄生性
        四、虚拟资本的价格复归性
    第三节 虚拟资本的机制梳理
        一、虚拟资本的积累机制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机制
        三、虚拟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第四节 虚拟资本的内在特质
        一、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传承”
        二、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升级”
        三、虚拟资本对资本逻辑的“探底”
    第五节 虚拟资本的双重效应
        一、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负向效应
        三、虚拟资本双重效应的历史统一性
第三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理论方位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展现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新的规定性
        一、虚拟资本深化资本的商品化
        二、银行资本推动资本的社会化
        三、总利润“质的区别”强化资本的独立化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批判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揭露虚拟资本的拜物教幻象
        二、虚拟资本理论批判虚拟资本扩张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前瞻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昭示经济虚拟化发展趋向
        二、虚拟资本理论预判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
    第四节 虚拟资本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性
        一、虚拟资本理论的文本在场:虚拟资本理论的真理性存在
        二、虚拟资本理论文本分析的解释境域:前见的历史性存在
        三、虚拟资本理论理解深化的有效滤镜:间距的客观性存在
第四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赓续与虚拟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虚拟资本理论的时代延续
        一、金融资本概念的提出
        二、金融资本的系统分析
        三、金融资本理论的集成发展
    第二节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的现实演进
        一、虚拟资本催生虚拟经济的逻辑进路
        二、虚拟经济存在及运作的基本特性
        三、虚拟经济同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虚拟资本理论对虚拟经济发展的原则限定
        一、虚拟资本及虚拟经济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向
        二、机能资本是经济社会合理运行的初始根基
        三、虚实经济的动态均衡是经济有序运作的重要保证
第五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语境中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
    第一节 经济虚拟化的系统运作机制
        一、经济虚拟化的动力溯源
        二、经济虚拟化的演进支撑
        三、经济虚拟化的发展限度
    第二节 经济虚拟化视角中的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存在条件
        二、金融危机的运行机理
        三、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
    第三节 金融危机实质的科学剖析
        一、西方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幻象的祛蔽
        三、虚拟资本理论对金融危机根源的揭示
第六章 《资本论》虚拟资本理论与我国虚拟资本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状况梳理
        一、虚拟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历程
        二、金融全球化形势下我国虚拟资本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虚拟资本理论视阈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优势体现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基本策略
        三、效益共享是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价值旨归
    第三节 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实体经济的主导性:夯实虚拟资本发展的根基
        二、推进虚拟资本的适度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三、完善金融领域宏观管理:提升虚拟资本运行的保障
        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我国金融发展的风险
    第四节 新时代历史方位中我国虚拟资本发展的理论指引
        一、本质论视角认识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维特性
        二、认识论层面领会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四重关系
        三、价值论向度理解习近平金融发展观的三大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结构
    1.4 研究创新
2.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前景理论
        2.1.3 企业风险理论
        2.1.4 人力资本理论
        2.1.5 信号传递理论
        2.1.6 社会同一性理论
        2.1.7 现代资源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
        2.2.2 高管主动离职的经济后果
    2.3 总结与评述
3.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3.1.1 高管界定
        3.1.2 高管主动离职
    3.2 主动离职高管的特征分析
        3.2.1 整体概况
        3.2.2 个人特征
        3.2.3 公司特征
        3.2.4 行业及地区特征
    3.3 高管主动离职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3.1 主要影响因素
        3.3.2 当前研究情况
        3.3.3 理论分析:基于行业景气度的视角
    3.4 高管主动离职企业风险后果的理论分析
        3.4.1 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经营风险:基于经营业绩波动的视角
        3.4.2 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财务风险: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
    3.5 本章小结
4.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基于行业景气度的视角
    4.1 引言
    4.2 假设推导与提出
        4.2.1 行业景气度与高管主动离职
        4.2.2 行业景气度、高管过度自信与高管主动离职
        4.2.3 行业景气度、职业生涯关注与高管主动离职
    4.3 数据与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3.2 变量说明
        4.3.3 模型设定
        4.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5 变量相关性分析
        4.3.6 单变量分析
    4.4 多元回归分析
        4.4.1 行业景气度与高管主动离职
        4.4.2 行业景气度、高管过度自信与高管主动离职
        4.4.3 行业景气度、职业生涯关注与高管主动离职
    4.5 进一步分析验和稳健性检验
        4.5.1 行业景气度、股权制衡度与高管主动离职
        4.5.2 行业景气度、地区制度环境与高管主动离职
        4.5.3 行业景气度与高管被动离职
        4.5.4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经营风险:基于经营业绩波动的视角
    5.1 引言
    5.2 假设推导与提出
        5.2.1 高管主动离职与经营业绩波动
        5.2.2 高管主动离职、董事会规模与经营业绩波动
        5.2.3 高管主动离职、独立董事比例与经营业绩波动
    5.3 数据与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
        5.3.2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5.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4 相关性分析
        5.3.5 单变量比较分析
    5.4 多元回归分析
        5.4.1 高管主动离职与经营业绩波动
        5.4.2 高管主动离职、董事会规模与经营业绩波动
        5.4.3 高管主动离职、独立董事比例与经营业绩波动
    5.5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5.5.1 高管主动离职对经营业绩波动影响的机理分析
        5.5.2 高管主动离职、企业风险承担与经营业绩波动
        5.5.3 高管被动离职与经营业绩波动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高管主动离职与企业财务风险:基于债务融资成本的视角
    6.1 引言
    6.2 假设推导与提出
        6.2.1 高管主动离职与债务融资成本
        6.2.2 高管主动离职、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
        6.2.3 高管主动离职、分析师关注程度与债务融资成本
    6.3 数据与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
        6.3.2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6.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4 变量相关性分析
        6.3.5 单变量分析
    6.4 多元回归分析
        6.4.1 高管主动离职与债务融资成本
        6.4.2 高管主动离职、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
        6.4.3 高管主动离职、分析师跟踪与债务融资成本
    6.5 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6.5.1 高管主动离职、机构投资者与债务融资成本
        6.5.2 高管主动离职、股权性质和债务融资成本
        6.5.3 高管被动离职与债务融资成本
        6.5.4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建议
        7.3.1 公司层面的建议
        7.3.2 政府层面的建议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管理层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相关研究
    2.2 .股权激励与企业风险相关研究
    2.3 股权激励与高管离职相关研究
    2.4 其他关于股权激励研究
    2.5 文献述评
    2.6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3.1 理论基础
    3.2 股权激励过程中隐藏信息机会主义行为机理分析
    3.3 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隐藏行动机会主义行为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研发投入
    4.1 问题的提出
    4.2 假说的提出
    4.3 研究设计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风险承担
    5.1 问题的提出
    5.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提出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高管离职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主要贡献与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内部控制、核心高管背景特征与激进避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2.1.1 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2.1.2 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
    2.2 关于高管背景特征的研究
        2.2.1 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
        2.2.2 高管背景特征的异质性
    2.3 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4 关于激进避税的研究
        2.4.1 激进避税的影响因素
        2.4.2 激进避税的经济后果
    2.5 高管背景特征对激进避税的影响
    2.6 文献评述
3 内部控制、核心高管背景特征与激进避税的理论概述
    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3.1.1 内部控制
        3.1.2 核心高管
        3.1.3 核心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3.1.4 激进避税
    3.2 核心高管背景特征影响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理论基础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高阶理论
        3.2.4 社会类化理论
    3.3 内部控制、核心高管背景特征与激进避税的机理分析
        3.3.1 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的关系
        3.3.2 核心高管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4 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定义
        4.2.2 模型构建
    4.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4.3.1 样本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多元回归分析
    4.4 进一步测试
    4.5 稳健性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核心高管背景特征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核心高管性别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1.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1.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5.1.4 进一步测试
        5.1.5 稳健性测试
        5.1.6 本节小结
    5.2 核心高管年龄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5.2.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2.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5.2.4 进一步测试
        5.2.5 稳健性测试
        5.2.6 本节小结
    5.3 核心高管学历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5.3.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3.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3.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5.3.4 进一步测试
        5.3.5 稳健性测试
        5.3.6 本节小结
    5.4 核心高管任期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5.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4.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4.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5.4.4 进一步测试
        5.4.5 稳健性测试
        5.4.6 本节小结
    5.5 核心高管专业背景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5.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5.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5.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5.5.4 进一步测试
        5.5.5 稳健性测试
        5.5.6 本节小结
    5.6 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同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5.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5.6.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5.6.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5.6.4 进一步测试
        5.6.5 稳健性测试
        5.6.6 本节小结
6 核心高管背景特征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核心高管性别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6.1.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1.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1.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6.1.4 进一步测试
        6.1.5 稳健性测试
        6.1.6 本节小结
    6.2 核心高管年龄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6.2.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2.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2.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6.2.4 进一步测试
        6.2.5 稳健性测试
        6.2.6 本节小结
    6.3 核心高管学历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6.3.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3.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3.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6.3.4 进一步测试
        6.3.5 稳健性测试
        6.3.6 本节小结
    6.4 核心高管任期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6.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4.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4.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6.4.4 进一步测试
        6.4.5 稳健性测试
        6.4.6 本节小结
    6.5 核心高管专业背景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6.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5.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5.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6.5.4 进一步测试
        6.5.5 稳健性测试
        6.5.6 本节小结
    6.6 核心高管职业背景的异质性对内部控制与激进避税关系的影响
        6.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6.6.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6.6.3 实证分析与结果描述
        6.6.4 进一步测试
        6.6.5 稳健性测试
        6.6.6 本节小结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构建税收合规的内部控制制度
        7.2.2 加强上市公司的核心高管遴选
        7.2.3 制定切实有效的税收监管措施
        7.2.4 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后记

四、规避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CEO背景特征,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 邵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虚拟联盟的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机制研究[D]. 王琛.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3]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 陆君茹.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研究[D]. 邱煜.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女性高管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以风险承担为中介、高管权力为调节[D]. 张子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6]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D]. 李妮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靳永茂. 兰州大学, 2020(01)
  • [8]上市公司高管主动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企业风险后果研究[D]. 邓金龙.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9]股权激励、管理层私人信息与管理层行为研究[D]. 邱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10]内部控制、核心高管背景特征与激进避税[D]. 付春.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避免虚拟企业中的关系风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