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启蒙“自由”观价值源的异同——以李治的“童年论”为例

中西启蒙“自由”观价值源的异同——以李治的“童年论”为例

一、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论文文献综述)

张彭松[1](2021)在《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文中指出"现代性"发端于启蒙时代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积极肯定与张扬,是目前文明程度最高、进步空间最大的伦理文化资源。中国的"现代性",表面上看,是依托西方"现代性"而产生和发展的,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下产生,是西方伦理文化的附属品;但实际上,它产生自悠久而深厚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国"现代性"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也不可能沿着西方"现代性"的生成逻辑而是沿着明清之际启蒙伦理思想中反理学的平民化路径产生的。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确立了以气质一元论为前提、自我利益追求为道德内涵的自然人性论,为中国"现代性"之路提供了最初的本土资源和生成的内在逻辑起点。

黄腾[2](2019)在《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以《焚书》《续焚书》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李贽(1527-1602)是一位“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以其独特的视角,批判宋明理学和专制思想中的不平等、不自由观念,试图唤醒人心中的“真”思想和“真”精神,以发掘平等、自由思想对个人与社会之价值,对后世思维解放起到了极大的启蒙作用。李贽鞭挞宋明理学家的虚伪和丑恶,揭露专制统治对人自由本质的压抑。他批判儒学中存在的不平等观念,以人的“智”“识”天赋为根据,主张“天下无不能之人”。他大胆宣扬“私欲”,认为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完全做到“无私”,故“人人皆可以为圣”。他的这些观念从论证人的天赋平等过渡到人格平等,进而推及男女平等,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存天理,灭人欲”“男尊女卑”等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针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僵化思维,李贽以“童心”为理论根据,主张“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和“不以圣人是非为是非”,进而宣扬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他的这些思想标志着“封建社会自我批判的开端”和“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李贽思想影响深远,在当时及后世出现了士人不读“四书”“五经”,而《焚书》却人手一份的情况。甚至有学者假托李贽之名,着述文章以抒发对专制和道统的不满。焦竑、冯梦龙、汤显祖等与李贽同时的思想家、文学家,都深受其影响,在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等后世学者的着作中,也可见李贽思想的余音。

匡代军[3](2018)在《船山情感论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山情感论诗学兼具审美性与伦理性。从文化诗学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船山诗学并非狭义的诗歌之学。它深植于中国思想文化的传统,又在晚明这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伦理与审美的激烈冲突中,建构起其诗学功能与文化价值观念。船山情感论诗学产生的历史缘由与他所处的特定时代一样复杂。论文考察了晚明士风、晚明思潮与船山诗学情感论的相关性,由此考索出船山情感论诗学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成因。接下来,论文从本原论、情景论、四情论等方面阐释了船山情感论的诗学内涵。本文对船山情感论诗学的发微,从材料到解读思路,力避纯诗学的层面,而注重寻绎其哲学美学的内涵。船山诗学的哲学考察,首先由儒学情感论的内涵、情感生发与情感的善恶问题,还原其诗学的儒学基础,并以视域融合的方式,对庄子和相宗情感论进行了分析,于此推演了船山情感论的审美之维。对船山情感论审美之维的考察发现,它在中国意境美学史上最为突出的贡献,在于其意象理论受佛道“虚无”境界与“玄妙”工夫的影响,呈现出空灵与自由的艺术精神,有淡化儒学伦理之善的内核的可能;意境诗学与西方话语体系融合后,有可能更接近佛道的自由“境界”论,诗学向“真”向“善”的内核可能被遮蔽。本文出于文化与艺术发展的双重担忧,沿着船山“入其垒”“袭其辎”的思路,从宇宙论、人生论、工夫与境界的维度考察了佛道“虚妙”说的历史,佛道在思想本体上是“虚无”,在工夫与境界上追求超越与自由的观照和妙悟。船山哲学以“虚者实之”和“两端一致”的运思方法,解构并超越了佛道的本体论、人生观与工夫论,建构了立足“实有”的超越诗学,此诗学属广义诗学,人道与天道合为一体,“广心”与“裕情”,展现出事功与审美融合、伦理与诗学共鸣的文化诗学的特色,这正是体现了以“诚”为理想的伦理诗学的美学意蕴。船山情感论诗学根底在易学,天地万物与作为“天地之心”的人均是气散聚的不同形态。从情感的“感”上说,没有“感”或“感”的断裂,生命将无从凝成或逐渐消减、散灭。船山由此提出“物情非妄,皆以生徵,徵于人者,情为尤显”“极情为量”的诗学命题。这源于船山以气的散聚存在论对释道“有无”的超越,回归于人的真实存在。船山情感论诗学的超越性还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与佛道不同的路向。佛道重虚静、重妙悟;船山在以“广心”达成儒家伦理目标之后,讲究情感的充余与安顿,以情感的充余与安顿获得对伦理目标的保持与超越,这是对孔子“从心所欲不逾距”的理解和创造性发挥。船山诗学的情感内涵广泛,不仅指感情、情绪,还泛指一切心理活动。他对“心目为政”的重视,引出诗歌创造与接受的意向性问题。本文探索了船山“意”“志”“思”的意向选择性,从“意”到“志”,“思”是其关键。诗之所以能“兴”在于“思”之无穷;“无邪”是儒家诗学意向性的伦理目标。船山崇实反虚的诗学思想,重视“虚者实之”,讲究“心目为政”与“现量”并用。其虽有“意伏象外”“影中取影”的论述,但其情景论受“崇实反虚”思想的局限,没有发展出包括“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在内的意境论。而其情景论为以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叶朗诸先生为代表的意境论探索埋下了伏笔。船山情感论的气学特色和对“势”的阐释,从客观上恢复了“气韵生动”的诗学传统。其以龙喻诗的创造,为我们古代诗艺的探求,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意境论不再是我们探究的唯一选择,生生不息的诗学追求及表现形态,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

常威[4](2018)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明心学的产生不仅掀起了明代思想界的惊涛骇浪,而且对当时的文学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乃至后世以及域外近代文学仍受其沾溉,明代散文亦从中获益匪浅。不过,阳明心学视阈下的散文研究较大程度上仍夹杂于文学的整体畛域而未完全独立,更为系统与细化的研究尚待深入。而整体而细化的阳明学与明代散文耦合研究,不仅有助于呈现二者耦合的基本体貌,直观阐发阳明学介入了明代散文发展的哪些方面,并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而且通过研索融摄阳明学与其他哲学(如理学、关学、政治哲学)学者的文学创作,从中抽绎体现不同哲学思想的散文理论以作比照,这与直接抉发阳明学派的文学思想或泛泛而谈由阳明学而滋生的情欲、自然等理论学说相较,显然更易发露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的方面与程度,且使二者的关联更为紧密,而避免浮泛其上或似是而非。本文整体上从散文理论、思潮、流派、要素及文学思想入手,不仅关注明代散文发展进程中出现诸现象原因、发展进路及嬗变规律的阳明学质素,而且期望对阳明学影响明代散文思想形成与流迁的具体情形作出说明,以期在总结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拓展既有研究领域、视阈,推进既有方面的研究程度,推动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绪论主要交代选题缘起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基于对研究现状及不足的勾稽,明确研究范畴以及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阳明学与明代文学耦合的内在理路。指出明代程朱理学实已沦为科举之学,士人学子大多汲汲于功名利禄,士习、学风日下。是故,王阳明高树“忘己之学”之帜,并力倡“天下未有学而不能行者”,以疗救为学沉疴。在追名逐利之风的熏染下,学者之心自然早己不复得古人之正,士风隳败、才德不称成为当时难以治愈的一大顽疾,于是阳明又倡“致良知”以补正人心。鉴于“天下之事,其在今日,鲜不伪者也,而文为甚”的情形,正文自然成为正心的题中之意。而此弊在激动时人“正文体”观鹊起的同时,也触发了阳明学“修辞立诚”观的突显,并推助“文如其人”向“文即其人”观的演进。第二章主要论述阳明学“心即理”主张下的“正心”所倡言的“师古人之心”本质上暗合了散文载道传统。明中叶后,华而无实的文风渐滋日盛,时人每有“文佞”之议,寓含了对文、道、人疏离的深刻体认。在此情形下,同样以复兴儒道为职志的阳明心学承担起救弊之责,而“师古人之心”的倡言及师心即师天、师道的互转,比“师古人之文”无疑在学道取资上更加勘进一步,其要求道熔铸于心而自然发露。这样,具道于心而自然发抒之文便如同三代之文,不论诉诸何种内容,以何种形式表现,必然叠合而充溢着道的气息,“莫非道之用也”。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散文有一股“以复古为解放”的洪流。面对台阁末流流弊,七子派之复古已含蕴着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等解放的因子,但形式摹拟的注重又不免沦处于另一种守旧。阳明虽未明言复古,但未尝不复古,他已彰显鲜明的复古人之心倾向,可谓词章之真能复古者。这影响于文章,特重其蓄存的古人之心,力戒“在词语上驰骋”,不可伪为,也衍生了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等文论话语。受心学派影响,部分七子派成员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等发生了复古思想的转化,而鉴于七子派复古重情求真的的后期转变,契合了心学派的文学思想主张,因此也发生了心学派投身七子派的情形,黄省曾“不复古文,安复古道”的宣言直接表露了对七子派倡复古文的肯定与依归。第四章探讨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的心学诱因,认为阳明心“学贵自得”下滋生的明代学人偏胜、矫激的性格特质成为明代散文流派迭变频仍的一个重要成因。要之,主导某一流派的筚路蓝缕者的心态与性格虽无法决定其文学主张的具体指向与内容,但却与他们文学思想的表述方式有莫大关联。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流派或激进、或持平、或调和、或创新的面向以及程度,进而影响着它的后续演进。第五章主要论述明代诗文“载道派”与“缘情派”以阳明学为节点的分野固然是一种大势所趋,不过明代诗文的理、情向度并非呈现一种交互递嬗的局面,实际上则是一种交织、延迟又递嬗的情形。明代的诗文之辨,虽然大都将主情的诗与主理的文相对立,但是前七子所主张的“诗主情”则饱含儒道内涵。而因为阳明学本质重儒道的倾向,兼之唐宋派继承阳明学时的儒道侧重,所以重情但更重道的阳明心学并没有即刻导致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转轨。至于阳明后学因背离阳明心学的“致”而过分强调“良知”,因而有跳脱理道的拘囿而有对个人情欲的强调,而这一转变也滋生了晚明文学重情说的蜂起,但是此期学人看似对理道的背离未尝不是对世俗儒家伦理的回归。第六章主要论述知觉、感应中寓含的直觉思维为阳明心学与公安派小品文间的热烈互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其影响所及,一在于不避俚俗的口语化语言。二在于行文不遵法度,一任思虑流淌而不加理性约束。三则表现为对事物的不加择选的瞬间捕捉,所以公安派小品文创作瞩目的焦点常常落于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自然风物上。还需提及,阳明学的“求乐”倡言所导致的对自适人生的追求也为时人追求文章自适提供了思想保障,而这种人之自适在文章中折射的求适趋向,又反哺于时人追求人生自适意识的生成。换言之,浓郁而强烈的自适追求使得时人将文纳入他们构建自适人生的体系,并酝酿了他们“以文求适”观的生成。第七章论述王阳明“知行合一”所瞩目的知行和会触发了其对名副其实的强调,而名实相副中对“实”的瞩目也必然要求他在文道关系的梳理中坚守“文以载道”的传统,从而在对孔子删述六经的论述中,确立了六经作为文章创作的最高典范,并明确了六经作为文以载道的生成来源以及归宿的思想倾向,由此也体现出浓郁的政治事功色彩。而“四句教”所透显的不着点尘、不为杂念所染的修行策略,则促推了他对光风霁月为文境界的称许。此外,“德业之外无事功”的德本之论以及“心外无物”的宏大境界也成就了其“醇而肆”的文风。第八章论述融汇关学、程朱、阳明学的关学大儒冯从吾亦不乏圆融又颇具启发意义的文学理论建构。他的理学、文学并不相碍但以理为本的文学倾向、将主静但又标举动亦是静的理学主张融渗于文章写作法门,明显烙刻了程朱理学的印记,但又体现出一己独有的特色,其文须自得妙悟的思想则和阳明学派的“学贵自得”思想与文学主张多有契合,而由注重躬行实践带来的对文人之行的重视则更多地是其实学思想浸润的结果。第九章主要论述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突破了理学与心学范囿,每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蓝青[5](2017)在《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陵十子”是明清之际杭州地区着名的文学群体,成员有陆圻、毛先舒、柴绍炳、张丹、沈谦、丁澎、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十人,他们在诗、词、文、音韵学、哲学等诸多方面皆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且与陈子龙、吴伟业、顾炎武、陈维崧、施闰章、宋琬、王士禛、魏禧等文坛名流俱有交游,对清初文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陵十子”带动下,杭州成为东南文坛一个声势显耀的文学中心,虞山顾祖禹即称“一时诸名宿竞以风雅主坛坫,而西泠尤为英隽薮,娄东、云间皆推服恐后”(《孙宇台先生遗集序》)。顾氏将西陵置于娄东、云间之上,或许是出于其与“西陵十子”成员孙治的深厚交情,即便如此,亦可见“西陵十子”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力不容小觑。“西陵十子”与云间派、娄东派遥相呼应,共同推动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之风的盛行。本文以“西陵十子”及其诗学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地域文化、时代政治、周边文学风气等背景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并揭示“西陵十子”文学观形成的原因;接下来对“西陵十子”的家世、生平、着述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对其诗学思想进行深入考察,着力发掘其对明代复古派诗学之修正与突破,同时对其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展现各成员诗歌的独特风貌;最后考察“西陵十子”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同时勾勒出杭州诗坛自清初至嘉庆百余年诗歌发展轨迹。论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概述“西陵十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当时的地位,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同时,考察学界对于“西陵十子”的研究现状,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文的突破处,并阐明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主要探讨“西陵十子”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处的特定的时空背景。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的形成。本节对“西陵十子”成员交谊、形成过程、确立时间逐一进行细致考证,并对“西陵十子”的诗学宗旨及闻名一时的“西陵体”之特征予以阐述。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对“西陵十子”所处的地域、时代环境及与其他地域流派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发掘“西陵十子”诗学观形成的背景因素。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杭州秀逸的自然景观与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娱乐业使“西陵十子”形成了隐逸恬澹、风流自适的价值取向,亦促成了重风韵、尚绮丽的诗学倾向,颇多山水之音与旖旎之情,这也使其更偏向以丰神情韵见长的唐诗而非喜说理议论的宋诗。第三节研究“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面对清兵对杭州的劫掠与蹂躏,“西陵十子”对满清政权大多持不合作态度,绝意仕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清廷恩威并施的政策,加之杭州长期以来形成的达生、自适的地域文化传统,“西陵十子”大多由最初的抵制变为认同与接受,由怀恋亡明的遗民转为不问世事的“逸民”与顺应新朝的臣子,故形成了平和雅正的诗风,这与越中遗民长期坚持反清斗争,倡导凄厉哀愤的变风变雅之音形成了鲜明对比。第四节研究“西陵十子”与云间派之文学交往。在提倡文学复古上,“西陵十子”与云间派颇为一致,二者往来甚密,互通声气,共同掀起了明末清初宗唐复古高潮。第二章全面梳理“西陵十子”各成员之家世、生平、着述。“西陵十子”大多出身杭州望族,一门之内诗人众多,声名赫赫,且“十子”身经明清易代,考察他们的家世与生平,展示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及特殊的人生经历,对“西陵十子”诗学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西陵十子”大多倾力于着述,撰着宏富,本章对各成员的着述情况进行了梳理考证,辨别版本源流,厘清存佚状况,为诗学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西陵十子”的诗学思想。学界往往将“西陵十子”诗学视为对明代前后七子之因袭。“西陵十子”诗学的确有源自明代复古派的一面,但亦多有突破,本章即重点论述“西陵十子”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第一节考察“西陵十子”对明代复古派的继承与修正,认为“西陵十子”鉴于明前后七子的模拟蹈袭,强调诗歌的本质在于言志抒情,反对将格调凌驾于情志之上,并主张对“情”有所规范,力图将诗歌创作导向温厚和婉;在情志为本的基础上,“西陵十子”高度重视法度格调,但不同于七子派尺寸古法,强调“遗筌舍筏”,体现出更为鲜明的主体精神。第二节研究“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通过分析“西陵十子”对前代诗歌的具体批评,进一步发掘其诗学旨趣。“西陵十子”虽然延续了明代复古派“格以代降”的文学退化论,认为整个诗歌史就是古意逐渐凋丧的过程,但在具体批评中,能够做到以创作实际而不以时代先后论体格高下。“西陵十子”在论历代诗时,观点与前后七子多有不同。如评汉魏诗,以尚和婉、忌讦露为标准,认为班婕妤诗优于卓文君、阮籍诗优于嵇康;评六朝诗,一反明代复古派对六朝之鄙夷,不仅认为六朝诗的骈偶、用典、巧思等技法“未乖古调”,还从唐人对六朝诗的接受来肯定六朝诗的价值;评唐诗,对前后七子所不屑的晚唐诗予以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尊奉的盛唐李白、杜甫诗颇有微词;评宋元诗,批评宋元诗之俚俗与议论,但较明七子派“自郐以下无讥焉”的态度更为理性与通达。第三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理论。在诗歌理论方面,毛先舒是“西陵十子”中最为出色者,其《诗辩坻》在清初诗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毛先舒对明代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的诗学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法由彼立,杼自我成,始即临摹,终期脱化”,在纠正各派诗学偏至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诗学体系;并提出“艳”不碍“雅”,为齐梁与晚唐艳体诗争取合理地位,而尚绮艳、宗晚唐正是其针对明代七子派之赝古、公安派之俚俗、竟陵派之枯寒所提出的新的诗学路径。第四章考察“西陵十子”的诗歌创作,结合具体创作进一步探究其诗学倾向。本章选取了“十子”中成就较高,且较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四位成员的诗歌创作进行个案分析,他们分别为毛先舒、张丹、沈谦与丁澎,四人皆主张宗唐复古,但在具体宗法对象上有所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貌。第一节考察毛先舒的诗歌创作。毛先舒于诗歌既有宗法汉魏盛唐者,慷慨悲凉,浑厚壮阔;又有追摹齐梁及晚唐者,绮思华藻,艳而不冶,丽而不俗;尤其是其五七言绝句,清新流丽,情韵兼胜,倍受清初诗家推许。第二节考察张丹的诗歌创作。张丹早年身经丧乱,流落饥寒,对杜甫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在主题倾向与艺术风貌上皆类似杜诗;晚年隐居秦亭山下,生活较为安定,故更多取法王维,呈现恬澹自然的风格特征。张丹的行旅诗尤为引人注目,在感慨身世的同时,以纪实的笔法沿途叙写民生多艰,具有“诗史”特质,且在艺术形式上颇具特色,多采用组诗及五古形式记录游踪,且多押仄韵尤其是入声,彰显奇崛兀傲,赢得了诗学家的高度称誉。第三节考察沈谦的诗歌创作。沈谦生于繁华,中年家道沦落,虽受云间派及其师陆圻复古理论影响,有效仿汉魏杜诗、沉郁悲凉者,但敏感多情、易于感伤的自身气质使其更偏于大历及晚唐,诗风衰飒冷漠,与盛唐之调迥别;沈谦诗歌以七律成就最高,深婉流利,缠绵缱绻,最受世人推崇。第四节考察丁澎的诗歌创作。丁澎早年以艳体着称,绮靡婉丽;中年入京为官,宗唐复古,雅正典丽;后因科场案谪戍尚阳堡,谪居期间人格心态经历了巨大转变,关外的恶劣气候与雄壮景观,伴随着诗人的复杂情绪,使其创作风格豪迈雄壮,气魄宏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五章主要研究“西陵十子”对杭州诗坛的影响。“西陵十子”作为清初杭州诗坛执牛耳者,对乡邦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梳理“西陵十子”的影响,亦是勾勒杭州诗坛自顺治至嘉庆间之传承演变,这对于浙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考察“西陵后十子”。“后十子”成员有洪异、徐逢吉、吴允嘉、李延泽、钱璜、俞士彪、沈用济、陈煜、丁文衡、张潞十人,可谓清代杭州第二代诗人群体中最负盛名者。“后十子”大多出自“西陵十子”门下,继承了“西陵十子”宗唐复古、温厚和平、晚年崇尚清雅的诗学主张,同时亦有突破,不仅在廓清拟古弊病上较“西陵十子”更为进步,而且对宋诗的态度较前辈更为缓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宋诗纳入取法范围。第二节考察“钱塘四子”、“东江八子”等“西陵十子”其他后学。这些诗人名气虽不及“后十子”,但亦出自“西陵十子”门下,并与“后十子”共同促进了杭州诗坛的繁荣,故对其生平、师承及诗学等一一考述。第三节考察厉鹗对“西陵后十子”之传承与变革。以厉鹗为首的杭州诗坛第三代诗人群体虽然对西陵前辈的复古诗学进行了较大的变革,但亦有继承,厉鹗早年即与“西陵后十子”往来密切,其对唐诗的浸润以及对醇雅的追求,宗宋仅取“永嘉四灵”、陈与义等小家而非浙东诗人取法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均与“西陵后十子”有着密切关系。第四节考察以朱彭为首的抱山堂诗人群体。以朱彭为首的第四代杭州诗人群体不满于厉鹗等人的宗宋取向与“枯瘠琐碎”,重新标举乡先辈“西陵十子”宗唐复古诗学,使杭州诗坛在乾嘉之际重新流行起唐诗风,可见“西陵十子”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本文最后有附录五则,分别是“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西陵十子”年谱简编、“西陵十子”交游考、《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以及“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张斯珉[6](2014)在《卫道之学:耿定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耿定向,字在伦,号楚侗,人称天台先生,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着名学者。面对嘉万年间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以及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知的学术弊端,他毅然举起“卫道”的大旗,在继承阳明和王艮思想的同时着力纠正心学所暴露的种种问题。在以监察御史督学南京期间,耿定向简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学子,其中不少人在晚明思想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他与李贽的争论更是学术史上的一大公案,广为人知。总之,耿定向是阳明心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亦是万历年间心学的一大旗手。“卫道”意识是耿定向思想的基调和逻辑线索,他的一切学说都是为了扞卫儒家道统,批判与儒家正统思想相背离的观点。天台对于儒家道统有着自己的理解,即在吸收前人道统说的基础上,通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概念重新描述儒家道统的发展过程。另外,天台的道统说摒弃了门户之见,无论是朱子还是阳明都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心性论与工夫论两大部分,另外他还立足于儒家立场,吸收并评判佛教。在心性论方面,耿定向的核心思想是“真机不容已”说。“真机”囊括了他对于心性本体的理解,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性、仁和良知;“不容已”则凸显了心性本体的能动性。进一步,耿定向立足于孟子的“颡有泚”之论,贯通天人,将“真机不容已”解释为天赋的道德原则以本心为渠道的外化过程。另外,他还强调“真机不容已”与“万物一体”有着密切的关联,后者是前者的源泉与归宿。而在他看来,担任地方官是士大夫达成万物一体之境的有效途径。耿定向的工夫论是围绕“学有三关”说展开的。所谓“学有三关”,是指为学须有三个阶段,即“即心即道”、“即事即心”和“慎术”,它们分别对应学界的一种问题。“即心即道”强调心与道的统一性,要求学者反之本心以求道,反对向外求理。它体现了耿定向思想的心学底色。“即事即心”则凸显了耿定向对泰州学派的认同,它承认本心、道体最终表现在具体事为之中,要求学者从百姓日用之事中见道,而不能耽虚泥无、事外求心。“慎术”是耿定向工夫论的核心环节,这一思想来源于孟子,旨在强调正确的手段是成德的重要保证。在耿定向看来,孔子之学就是儒者成就德性的有效途径。它所针对的则是由“现成良知”说衍生而来的混淆情识与良知,漫谓一切皆是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耿定向对佛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一方面吸收佛学观点,用以解释、说明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严格地区分佛教和儒学,这集中体现在他与弟子焦竑就程颢辟佛一事展开的争论之中。李耿之争是耿定向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它包括哲学思想之争与历史观之争。李贽在这场争论中所持的基本观点是“童心说”,其特点是“绝假纯真”,即肯定私欲与自然之性。基于此,李耿二人的哲学之争体现在三个方面:孔子思想之争、“不容己”之争与人性之争。首先,李贽认为,学者不当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耿定向则强调孔子之学具有永恒的意义,遵信孔学并不等于盲从。其次,李贽认为自己的“不容已”之说以成德为目的,是大人之学;耿定向的“不容已”只局限于洒扫应对的细节,只是小学,两者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分。耿定向则立足于“即事即心”说,强调大人之学离不开洒扫应对之事。第三,李贽指出,真正的人性是以利己为目的的自然之性。耿定向则认为,人性的本质是道德性,它是对于自然之性的必要限制。在历史观方面,李贽强调“论赞须具旷古只眼”,要求史家具有自己的论史标准,不可人云亦云。耿定向则立足于“卫道”意识,以道德性作为判断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李耿二人在历史观上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他们对于冯道的不同态度上:李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冯道“历仕四朝”的行为,认为他此举意在保民;耿定向则基于儒家的忠义观念,对屡次变节的冯道大加挞伐。

马晓虹[7](2013)在《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文中研究说明明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转型期,文学批评也随之步入一个转型阶段。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在陆九渊、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创立心学的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具有思想解放的倾向。心学的出现,无疑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气象,既有对宋元文学批评的惯性延续,又有异于前代的新质,具有明显的多变性、复杂性,其间雅、俗、师古、师心文学观在博弈中此消彼长。明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与明代哲学思想的演进过程大致同步,具有对应关系,阳明心学的确立和流播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明中后期文学批评的走向。对于阳明心学和明代文学批评的研究,一直受到哲学领域和文学领域研究者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阳明心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有的把阳明心学作为研究本体加以考察,有的把阳明心学作为哲学背景考察阳明心学与文学思想、文学理论、文学思潮的关系。心学背景下,明中后期文学批评自身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风格;另一方面随着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创作的繁荣,传统诗文和小说、戏曲批评呈现异常活跃态势;同时心学的大面积传播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审美的内涵和文学批评的话语样式,使整个明中后期的文学批评特质更加鲜明。本论文综合考察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的关系,研究哲学思潮如何作用和反作用于文学批评,以及在这种作用下明代文学批评的内质和表现特征的变化。本论文由五大部分构成:绪论分别阐述了选题的依据、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其中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对心学及明代文学批评研究的角度:对心学的研究、对心学家文学活动的个体研究、对心学及明代文学思潮的研究、对古代文学情感理论及明代文学批评的研究、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整体上梳理了与本论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一章为王阳明及心学概说。主要对阳明其人、心学的核心命题及心学与文学的关系进行简要介绍,厘清相关概念和关系,为进一步展开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的论述提供参照。第二章为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观研究。分别阐释了明中后期五位具有代表性的文论家的文学观,论述了唐顺之、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文学观的形成及特征,重点关注了其文学观与心学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诸体文学批评。本章中先概述心学背景下文体批评的继承和发展,再分别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理论为例,探讨心学与传统的诗文理论及后起的小说、戏曲理论发展的关系,并论证各种文体批评呈现的突出特征。第四章为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审美理论批评。此部分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首先论述了理欲冲突中审美观念的变革,指出明中后期文学审美理论在“由雅入俗”、“由古入今”、“由理入情”的过程中完成了审美观念的建构;其次总结了心学背景下审美特征的内涵,体现在主体精神、体验性和整体效果特征方面;再次从感性视角下审美范畴的确立角度探讨了此阶段代表性的审美范畴:趣、乐、狂。阳明心学与明代文学批评之间存在着关联,这种关联具有合理性,也具有必然性,对于阳明心学与明代文学批评关系的认真梳理和论证,也会有助于从哲学、史学和文学相融合的角度丰富对明代文学理论和创作的研究,同时扩大文论解读的研究方法和视域。

王文华[8](2012)在《李贽自由思想探析》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李贽思想的系统考察,证明李贽的自由思想在中国自由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采取麦克考伦的三维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原则和比较与历史的评价方法等对李贽自由思想产生的因素、主要内涵、以及李贽是如何论证其自由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以三种视角对李贽自由思想进行审视,厘清李贽所说的自由是在何种意义上展开的,从而阐释李贽自由思想的现代意义。本文认为李贽自由思想的诞生是中国现代性的启蒙(或开端),由于只是处在启蒙阶段,李贽自由思想的许多方面是不成熟的,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它涵盖面广,几乎涉及到现代自由的全部,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广义上的自由,是中国现代自由思想的发端。李贽自由思想给我们的启示:第一,要突破对自由的狭隘认识,自由不仅是政治意义上的,更是广义上的。第二,要重视中国的自由传统,只有立足于中国自由传统的现代性才能为我所用。因此,重新探析李贽自由思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胡健[9](2003)在《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文中指出中国明末启蒙思潮的“自由”观与西方早期启蒙运动的“自由”观一样 ,都因农业文明转型为工业文明的时代性要求而将源头上的价值系于“个性自由”。但由于文化类型与历史境遇的殊异 ,双方也表现出不同的心路逻辑。西方人文主义者认个性自由为一种“权利” ,因而提出了以“理性”界定权利 ,以构建现代制度保证权利的实践途径。而中国明末的启蒙思想视个性自由为“新道德境界” ,据此要求人们首先转换传统伦理视角 ,肯认个性自由的合德性 ;进而提高思想境界 ,成为个性自由的实践者 ;最后寄希望在未来的“大同”社会解决全部问题。

二、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的“现代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现代性”观念的伦理文化溯源
二、从理学到反理学的转变:中国启蒙的伦理突破口
三、自然人性论:中国启蒙的伦理基石

(2)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以《焚书》《续焚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李贽研究综述
        1.关于李贽思想的渊源
        2.关于李贽的批判精神
        3.关于李贽的独立个性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一、李贽启蒙思想的形成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李贽所处时代背景
        1.经济方面
        2.政治方面
    (二)明代儒学概况
        1.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思想
        2.阳明心学崛起
        3.“赤手以搏龙蛇”的阳明后学
    (三)李贽与区域文化:以泉州为例
        1.从“异人”到“豪杰”:李贽与泉州文化
        2.李贽的家族文化背景
二、“致一之道”——李贽的平等思想
    (一)“天下无不能之人”
        1.“识也、才也、胆也”
        2.“至人之治”:对“君子小人论”的检讨
    (二)“人人皆可以为圣”:人格平等
        1.何以“成人”
        2.朱子“克去己私以复乎礼”
        3.“人必有私”
    (三)“大道不分男女”
        1.“阴阳二气”与“男女二命”
        2.不以女人学道为见短
三、“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的自由思想
    (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1.“童心说”与“赤子之心”
        2.“童心说”与庄子“坐忘”思想
    (二)“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
        1.破除“主宰之天”
        2.宣扬“自然之天”
    (三)“不以圣人是非为是非”
        1.刷涤“闻见道理”
        2.“各从所好,各骋所长”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船山情感论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晚明思潮与船山诗学情感论
    第一节 明代哲学思潮与船山哲学特色
    第二节 晚明情感论滥觞与船山对情感之地位的重新确定
    第三节 从诗歌评论实践中升华的情感论诗学
第二章 船山情感论诗学要义
    第一节 诗道性情,道性之情
        一、何谓“诗”:从“诗史”批评中切入
        二、诗从哪里来:基于“元声”“元韵”的考察
        三、诗与情的关系:以雅俗为导向
        四、性情与“道”之意涵
    第二节 情景交融论
        一、天人之际的诗学伦理审美心理机制描述
        二、情景交融理论的诗学内涵
    第三节 “四情”说:诗歌接受的情感生发
        一、“四情”溯源
        二、船山“四情说”疏析
第三章 船山情感论的人学内涵
    第一节 “率性以一情欲”:儒学系统中性情之探讨
        一、“情”字之考察
        二、情感的人学内涵
        三、情感的发生过程之研究
    第二节 佛学情感论考察:“五受”与情感复合
    第三节 《庄子解》情感论探析:“成心”与“两行”
第四章 船山情感论的美学向度
    第一节 对船山情感论的美学解读
    第二节 船山情感论的美学向度
        一、超越:情感论之“成人”向度
        二、返实:情感论之“实学”向度
        三、伦理与审美:船山情感论的美学追求
第五章 船山情感论的哲理突破
    第一节 儒家对天道的追问与佛道“虚无”观
        一、儒家天人关系发展的脉络初释
        二、“无”与虚玄:道家“道”的阐释与发展
        三、空无:佛教的世界观
    第二节 “虚妙”人生的诗意境界与工夫
        一、佛道人生论的诗性特质
        二、“虚静”与“妙悟”:佛道的修养方法
第六章 崇实反虚:船山情感论诗学的理论贡献
    第一节 虚者实之:兼论船山实学的建构
        一、太虚一实:宇宙论之起点
        二、体用胥有:“有”对“无”的超越
        三、继善成性:性善之可能与生命之流行
        四、安生贞死:“大情”之确定
    第二节 两端一致:船山情感论的超越之路
        一、心的意向性呈现与初步把握
        二、“大心”与“充量”:心之澄明与活跃
        三、“广心”与“裕情”:情感的流动与通达
    第三节 生命与伦理:气学与诗学的交融
        一、生命存在与情感论诗学的气学阐释
        二、意、气双贯与取势:诗情言说的“文行之象”
        三、志与思:伦理在诗歌中的呈现
    第四节 事功与审美:诗意情怀的重建
        一、诗意的观照:情欲、身物、才气、功利、贫富
        二、事功与审美:从心所欲不逾距
    第五节 崇实反虚的诗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明代文章学的思想传统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阳明学与明代文学之耦合——正学、正心到正文的自然递嬗
    第一节 儒学式微与阳明学的正学倾向
        一、“举业盛而圣学亡”
        二、学风、士习的嬗变与“忘己之学”的解阐
        三、“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
    第二节 人心不古与阳明学“正心”的理想悬设
        一、德性的缺位与“正人心”的擎举
        二、致良知的“正心”指向与达成路径
    第三节 文章趋伪与心学派“修辞立诚”观的突显
        一、“今天下事鲜不伪者,而文为甚”
        二、“正文体”观的鹊起与“正人心”的互动
        三、修辞立诚:从心正(实)到文正(实)
        四、“文者,人之象也”与“文如其人”到“文即其人”的演进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第一节 “文佞论”的提出与明代“文以载道”观的审视
    第二节 殊途同归——阳明心学复兴儒道的终极旨趣
        一、反动其外,承继其中
        二、心学、理学异同之比较
        三、佛、道的纠缠与儒道的持守
    第三节 “师古人之心”与散文载道传统的进境
        一、阳明学与“师古人之心”的衍生
        二、师心即师天与文、道叠合进境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明代散文复古进路
    第一节 守旧与解放: 七子派复古的内在矛盾
        一、台阁体的救赎与形式模拟的固守
        二、摆落拘缠,自出机杼: 革文弊近习、纠偏帖括与格调美的标举
        三、创造者必敏于模仿: 为七子派拟仿一辩
    第二节 复圣人之心: 阳明心学的复古向度及特质
        一、王阳明: 词章之真能复古者
        二、反虚文比拟、尚质、兼采通变与法出自然: 复圣人之心与文论建构
    第三节 心学派与七子派复古之交互影响
        一、李梦阳、徐祯卿、王九思、郑善夫、屠隆: 心学派对七子派复古之影响
        二、“不复古文,安复古道”: 七子派复古影响心学派的面向及程度
第四章 阳明学与明代散文流派的迭变
    第一节 明代散文流派蜂起与迭变探因
    第二节 偏胜、矫激: 明代散文流派迭变的性格诱因
    第三节 明人心态(胜心)、性格(矫激)与文学流派嬗变的思考
第五章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向度的流转
    第一节 明代诗文辨体与前七子“诗主情”说的理道倾向
        一、七子派诗文辨体与明代诗文主情说的前奏
        二、国家与社会: 七子派主情说的价值归趋
    第二节 阳明学与明代诗文理、情递嬗的延宕
        一、王阳明: 道德行为中的情感认同
        二、阳明后学: 道德的失语与情感的独语
        三、天理、人情的分合与阳明及其后学的正解与误解
    第三节 阳明后学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其理道向度
        一、重情说的文学投影及小品文的扬情抑理
        二、并非反动: 世俗儒家伦理的转向
    第四节 理情递嬗与明人奇正、雅俗观的转换
第六章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与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趋向
    第一节 知觉与感应: 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内涵与表现
    第二节 信笔扫抹,不经思维: 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倾向
        一、独抒性灵与“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
        二、口语、无法、瞬间捕捉与尚趣——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表征
    第三节 从人之自适、文之自适到以文求适
        一、心学渊源——“乐是心之本体”
        二、自适人生的期许与以文求适观的生成
第七章 王阳明文章学思想的心学映像
    第一节 “知行合一”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一、“知行合一”与名副其实的拓衍
        二、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来路与归途
        三、名实相副与文以载道的政治事功倾向
    第二节 “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论
        一、尘沙之喻与“四句教”的解读
        二、“四句教”与光风霁月的文境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醇而肆的文风
        一、“德业之外无事功”与文风之“醇”
        二、“心外无物”与文风之“肆”
第八章 心学、理学、关学的交会: 冯从吾文学观的融摄维度
    第一节 “做圣人易、做文人难”
    第二节 “作文害道”之辨与文质之辩
    第三节 “学贵自得”与文需自得妙悟
    第四节 动亦是静与为文法门
    第五节 躬行践履与以文观人
第九章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
    第一节 心学统摄下的道统、治统与文道、治道的融合
    第二节 政治本位: 从“有德者必有言”到“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
    第三节 心学本位: 诗文,心之所发见
    第四节 心学传统与时代熏染: 考据入文章
    第五节 理学观念的突围与文学本位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
后记

(5)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西陵十子”
    第一节 “西陵十子”文学群体的形成
        一、“西陵十子”成员及其交谊
        二、明季西陵文社
        三、南楼唱和
        四、《西陵十子诗选》与“西陵十子”的确立
    第二节 “西陵十子”与杭州地域文化
        一、隐逸之风
        二、旖旎之情
    第三节 “西陵十子”与明清易代
        一、消极逃隐:“西陵十子”对清廷的排斥
        二、从排斥到接纳:“西陵十子”对清廷的认可
    第四节 “西陵十子”与云间派
        一、“西陵十子”与云间派的交游
        二、“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合”
        三、“西陵十子”与云间派文学理论之“离”
第二章 “西陵十子”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一节 毛先舒家世生平着述考
        一、毛先舒家世生平考
        二、毛先舒着述考
    第二节 陆圻、柴绍炳、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一、陆圻家世生平着述考
        二、柴绍炳家世生平着述考
        三、张丹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三节 丁澎、沈谦等其他成员家世生平着述考
        一、丁澎家世生平着述考
        二、沈谦家世生平着述考
        三、孙治、吴百朋、陈廷会、虞黄昊家世生平着述考
第三章 “西陵十子”诗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西陵十子”对前后七子复古诗学的继承与修正
        一、情志为本
        二、温柔敦厚
        三、法度与新变
    第二节 “西陵十子”对明前诗歌的批评:以《诗辩坻》为核心
        一、尚和婉,忌讦露:评汉魏诗
        二、“未乖古调”,“大启唐音”:评六朝诗
        三、推崇初盛,兼及晚唐:评唐诗
        四、“宋人之诗伧,元人之诗巷”:评宋元诗
    第三节 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与新变
        一、毛先舒对明代诗学的反思
        二、毛先舒的诗学主张
        三、毛先舒诗学审美理想
第四章 “西陵十子”诗歌个案研究
    第一节 拟古与求变:论毛先舒的诗歌创作
        一、宗法汉唐,沉郁悲凉
        二、取法晚唐,绮艳秾丽
        三、拟古与求变
    第二节 “得杜之苍”,“得王之清”:论张丹的诗歌创作
        一、“得杜之苍”
        二、“得王之清”
        三、险峭奇崛的行旅诗
    第三节 深婉流利,缠绵缱绻:论沈谦的诗歌创作
        一、凄艳之情
        二、衰飒之音
        三、哀婉流利的七律创作
    第四节 雄浑苍凉,豪迈壮阔:论丁澎谪戍期间的诗歌创作
        一、寒苦与压抑
        二、通达与自适
        三、乡关之思
第五章 “西陵十子”对杭州文坛的影响
    第一节 “西陵后十子”
        一、“西陵后十子”成员考述
        二、“西陵后十子”与“西陵十子”的交往
        三、“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继承
        四、“西陵后十子”对“西陵十子”文学理论的突破
    第二节 “西陵十子”其他后学
        一、“钱塘四子”
        二、张丹门人
        三、沈谦门人
        四、毛先舒、柴绍炳、孙治门人
        五、蕉园诗人群体
    第三节 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一、厉鹗与“西陵后十子”交游考
        二、厉鹗对“西陵后十子”的继承与变革
    第四节 上溯“十子”,反拨浙派:朱彭及抱山堂弟子
        一、朱彭对厉鹗诗学的反拨
        二、承继乡贤,宗法唐人:抱山堂弟子考述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西陵十子”成员家族世系表
    附录二: “西陵十子”年谱简编
    附录三: “西陵十子”交游考
    附录四: 《西陵十子诗选》序文资料
    附录五: “西陵十子”集外诗文辑佚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卫道之学:耿定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耿定向的生平及学思历程
    第一节 耿定向的生平履历
        一、家世与早岁经历
        二、宦海生涯
        三、耿定向与历任首辅的关系
    第二节 耿定向的思想源流
        一、王艮的泰州之学
        二、仲弟耿定理的启发
        三、罗汝芳当下论的启示
    第三节 耿定向的学思历程
第二章 卫道意识——耿定向思想的理论起点与逻辑线索
    第一节 背景:王学弊端的逐渐显现
    第二节 耿定向对儒家道统的新理解
        一、儒家道统观念的历史沿革
        二、耿定向的新道统观
    第三节 耿定向对儒家正统学者的推崇
        一、对孟子的推崇
        二、尊崇程朱
        三、敬服东廓
    第四节 异端批判:里中三异人
第三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上):真机不容已
    第一节 “不容已”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耿定向对“真机”的界定
        一、性
        二、仁
        三、本心与良知
    第三节 真机不容已:耿定向的不容已之说
        一、由“天道之不容已”到“真机不容已”
        二、“真机不容已”的具体内涵
        三、为学的基础:辨志
    第四节 万物一体:真机不容已的源泉与归宿
        一、达成“万物一体”的两种路径
        二、耿定向对万物一体的理解
        三、以担任地方官为万物一体的手段
第四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下):学有三关
    第一节 即心即道
    第二节 即事即心
        一、耿定向对即事即心的理解
        二、批判“耽虚泥无”
    第三节 慎术
        一、“慎术”的经典来源与基本意涵
        二、现成良知:慎术的批判对象
        三、学孔子之学:耿定向的正确之“术”
        四、重礼:孔门之术的另一重价值
    第四节 耿定向与王畿的辩论
        一、前期争论:1564-1565
        二、后期争论:1577-1593
        三、对天台与龙溪之争的小结
第五章 耿定向论佛
    第一节 摄佛归儒,佛为儒用
        一、以佛释朱陆之别
        二、一心通则无不通
        三、彻上彻下乃为真心
        四、空与未发之中
    第二节 儒佛有别:与焦竑论程颢辟佛
        一、程颢辟佛与焦竑的反驳
        二、耿定向对明道辟佛的回护
第六章 李耿之争(上):哲学思想之争
    第一节 李耿之争的大致过程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核心:童心说
    第三节 李耿哲学之争的三重面向
        一、孔子思想价值之争
        二、“不容已”之争
        三、人性之争
第七章 李耿之争(下):史观之争
    第一节 论赞须具旷古只眼:李贽史论的核心要求
    第二节 卫道意识的延伸:耿定向论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冯道:李耿史论之争的焦点
        一、宋代学者对冯道的不同看法
        二、李贽对冯道的称赞
        三、耿定向对冯道的批判
    第四节 对李耿之争的小结
结语
    一、耿定向思想的意义与缺失
    二、对《明儒学案》中对耿定向评价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一) 对心学的研究
        (二) 对心学家的文学成就的个体研究
        (三) 对阳明心学与明代文学思潮的研究
        (四) 对古代文学情感理论及明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
        (五)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三、 研究目标和方法
第一章 王阳明及心学概说
    第一节 王阳明其人
    第二节 心学的基本命题
        一、 心外无理
        二、 知行合一
        三、 致良知
    第三节 心学对文学的影响
        一、 强调主体意识
        二、 突出自然人性
        三、 肯定合理人欲
第二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观
    第一节 阳明心学与唐顺之的文学观
        一、 追随七子,复古秦汉
        二、 取法唐宋,倡言法度
        三、 从心弃法,标举本色
    第二节 阳明心学与徐渭的文学观
        一、 徐渭与心学的渊源
        二、 从真我到本色——徐渭的文学情感观
        三、 徐渭文学情感观的影响
    第三节 阳明心学与李贽的文学观
        一、 “童心说”文学思想的心学渊源
        二、 “心之初”与“心即理”
        三、 自然之文与良知理性
        四、 “童心说”对心学的理性超越
    第四节 阳明心学与汤显祖的文学观
        一、 汤显祖与心学人物的交往
        二、 以“情真”为鹄的的文学思想内涵和表现
        三、 汤显祖文学思想的影响
    第五节 阳明心学与袁宏道的文学观
        一、 性灵——文学发生的心学视角
        二、 真——文学表现的心学路径
        三、 趣——文学审美的心学影响
第三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诸体文学批评
    第一节 心学背景下诸体文学批评的继承和发展
        一、 文体及文体理论批评简介
        二、 明中后期文体批评的特点
    第二节 诗歌理论批评
        一、 诗生于心,诗本乎情
        二、 清物论
        三、 神韵说
    第三节 散文理论批评
        一、 以本色论文
        二、 以童心论文
        三、 以性灵论文
    第四节 小说理论批评
        一、 对小说文体地位的肯定
        二、 对小说本体观的阐释
        三、 对小说创作论的总结
    第五节 戏曲理论批评
        一、 戏曲情感论
        二、 戏曲语言论
第四章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审美理论批评
    第一节 理欲冲突中审美观念的变革
        一、 由雅入俗
        二、 由古入今
        三、 由理入情
    第二节 心学背景下审美特征的内涵
        一、 关注审美主体精神内涵
        二、 强化审美的体验性
        三、 强调情真无尽的审美效果
    第三节 感性视角下审美范畴的确立
        一、 “趣”范畴
        二、 “乐”范畴
        三、 “狂”范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李贽自由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李贽其人
    二、选题理由
    三、研究方法
    四、基本思路
第一章 李贽自由思想的产生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个人因素
    第三节 师学传承
第二章 李贽自由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自由的范畴
    第二节 自由的标准:“并育而不相害”
    第三节 自由的主体:个人
    第四节 自由的障碍:“德礼政刑”与“执一”
    第五节 自由的目标:“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与“至人之治”
第三章 李贽自由思想的论证逻辑
    第一节 “童心说”的理性回归
    第二节 以个人私欲代替人伦天理
    第三节 以怀疑主义精神批判传统道德价值一元论
第四章 李贽自由思想的现代性审视
    第一节 中国传统自由思想视角
    第二节 西方自由主义视角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角
第五章 李贽自由思想的影响及当代启示
    第一节 李贽自由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李贽自由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早期启蒙伦理思想的“现代性”价值[J]. 张彭松. 武陵学刊, 2021(06)
  • [2]李贽启蒙思想研究 ——以《焚书》《续焚书》为中心[D]. 黄腾.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3]船山情感论诗学思想研究[D]. 匡代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4]阳明学与明代散文研究[D]. 常威. 南京大学, 2018(01)
  • [5]明清之际“西陵十子”及其诗学研究[D]. 蓝青. 山东大学, 2017(04)
  • [6]卫道之学:耿定向思想研究[D]. 张斯珉. 南开大学, 2014(04)
  • [7]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D]. 马晓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8]李贽自由思想探析[D]. 王文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9]中西启蒙“自由”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与异——以李贽的“童心论”为范本[J]. 胡健. 理论探讨, 2003(01)

标签:;  ;  ;  ;  ;  

中西启蒙“自由”观价值源的异同——以李治的“童年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