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0例报告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0例报告

一、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4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夏薇[1](2021)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体位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位置的变化,包括人工晶体的倾斜和偏心。研究有效晶体位置的变化,以期找到其与人工晶体的倾斜和偏心的关系,为该类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收集于2019年10月-2020年06月就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并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21人32眼,依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不同,可分为两组:HD组(植入SOFTEC HD晶体)15眼,其中男性9人、女性6人,左眼10只、右眼5只;AO组(植入Akreos-AO晶体)17眼,其中男性7人、女性10人,左眼9只、右眼8只。记录其术后1天、1周、1月、3月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有效晶体位置,人工晶体倾斜度,人工晶体偏心量。比较两组间、组内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有效晶体位置与人工晶体倾斜度、偏心量之间有没有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UCVA、BCVA、有效晶体位置、人工晶体倾斜度、人工晶体偏心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HD组(有效晶体位置F=19.706、P=0.001,人工晶体倾斜度F=15.901、P=0.001,人工晶体偏心量F=19.907、P=0.001,P值均小于0.01),AO组(有效晶体位置F=14.279、P=0.001,人工晶体倾斜度F=69.576、P=0.001,人工晶体偏心量F=40.263、P=0.001,P值均小于0.01),说明两组的有效晶体位置、人工晶体倾斜度、人工晶体偏心量在四个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晶体位置与人工晶体倾斜度在各时间点均没有相关性(术后1天r=0.244、P=0.179,术后1周r=0.15、P=0.414,术后1月r=0.32、P=0.074,术后3月r=0.273、P=0.13,P值均大于0.05),有效晶体位置与人工晶体偏心量在各时间点呈正相关(术后1天r=0.534、P=0.002,术后1周r=0.552、P=0.001,术后1月r=0.647、P=0.001,术后3月r=0.553、P=0.001,P值均小于0.01)。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有效晶体位置有明显的移动,在一天到一周内轻度前移,术后一周到一月人工晶体轻度后移,术后一月之后有效晶体位置趋于稳定。同时发现患者术后有效晶体位置与人工晶体偏心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与人工晶体倾斜度没有明显相关。

郭晓丹[2](2021)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散光度、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视力以及散光度分别为(13.0±2.1)mm Hg(1 mm Hg=0.133 kPa)、(0.8±0.2)、(0.7±0.3)D均优于对照组的(16.4±2.5)mm Hg、(0.6±0.1)、(0.8±0.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均优于本组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疾病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临床症状,降低眼压,临床应用价值高。

赵莉,杨茂兰[3](2019)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40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平均视野缺损以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眼压明显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视野缺损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王爽[4](2019)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青光眼、白内障已经成为老年人眼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青光眼和白内障的不可逆性,临床药物也无法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药物,唯一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可以达到复明目的[1]。目前临床手术一般为采用3种手术治疗方式:(1)先治疗白内障,待眼压恢复行青光眼手

陈婉玲[5](2018)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3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状况,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0.1~0.5所占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0.1所占比率5%低于对照组15%,>0.5所占比率72.50%高于对照组52.50%(P<0.05)。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前房角宽度、前房深度,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前房角宽度和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疾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高效且安全,可将其列入到首选方式中进行选择。

刘晓战[6](2017)在《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视力矫正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降低,且观察组眼压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着,降低眼压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恢复,更好地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方法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傅顺杰,朱煌[7](2016)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青光眼及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导致眼盲的两大病因。在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发病几率较高,而晶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在青光眼中起着重要的因素。摘除晶状体可同时解除瞳孔阻滞。随着医学的进展,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及白内障已经有许多的方法。本文就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时治疗方法的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其治疗及手术方式提供更多的参考及选择。

宋岩立[8](2014)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背景:青光眼是世界范围内第二大致盲眼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损失较大,青光眼所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依然是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否适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来我院眼科医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6眼,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14眼,急性发作期16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6眼,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指标: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前房角、前房深度、眼压、视野、眼底情况等指标。前房角检查应用房角镜结合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应用UBM测量前房深度,应用Goldma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全自动电脑视野计Humphrey740i进行视野检查。随访时间:为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最佳矫正视力: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14眼,急性发作期13眼,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3眼,共40眼(86.9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P<0.01),其中32眼(69.56%)矫正视力>0.5,Mann-WhitneyU检验术前、术后视力比较Z=-5.09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前房角:46眼(100%)房角关闭情况均有程度不等的开放。术后32眼房角完全开放,关闭范围(0°~90°)8眼,关闭范围(90°~180°)6眼;术后组间房角比较,急闭房角的开放程度优于慢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房角关闭范围比较,Z=-8.20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中央前房深度:46眼术后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显着增加。14眼急闭临床前期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平均(2.4±0.05)mm,术后增加至(4.08±0.34)mm,P=0.0000;16眼急闭发作期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平均(2.34±0.05)mm,术后增加至(3.95±0.14)mn,P=0.0000;16眼慢闭术前中央前房深度平均(2.8±0.11)mm,术后增加至(4.13±0.15)mn,P=0.0000。分别比较三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组间中央前房深度比较,F=0.838,P=0.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眼压:46眼术后眼压均比术前有所下降。急闭临床前期14眼入院时眼压平均(19.03±2.67)mmHg,术后6月平均眼压(14.72±0.63)nmHg,(P=0.001);急闭发作期16眼入院时眼压平均(46.80±9.86)mmHg,术后6月平均眼压(15.34±0.91)mmHg,(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闭16眼入院时眼压平均(28.94±7.34)mmHg,术后6月平均眼压(14.47±1.52)mmHg,(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眼压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仅可以使前房角开放、降低眼压、提高视力,而且避免了由滤过手术造成的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李克勤,杨怡,黄怀洁,牛梅民[9](2015)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佛山市顺德区桂洲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118眼,将纳入患者按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50眼),观察组59例(68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6526,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u=2.1781,P<0.05);术后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58,P<0.05)。术前,观察组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分别为(1.80±0.39)mm、(25.66±3.27)mm Hg,对照组分别为(1.80±0.44)mm、(26.12±5.21)mm Hg,两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分别为(3.01±0.47)mm、(13.31±4.11)mm Hg,对照组分别为(2.91±0.50)mm、(13.12±3.77)mm Hg,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均明显升高,眼内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为1.4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50,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陶方方[10](2014)在《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唯一可以治愈的方法是白内障手术。目前主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目的是提高视力。在白内障术后长期随访中发现,大多数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部分患者的术后视力提高不明显,甚至不提高,不能满足生活或工作的需要。盲及低视力严重损伤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减少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发生率,要分析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探讨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导致盲及低视力的手术并发症、术前原有眼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为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病因诊断和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连续病例915例(991眼),资料完整。2.分别于白内障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检查最佳矫正视力,行裂隙灯、眼压、眼底镜、FFA和OCT等相关检查,确定盲及低视力的眼数、构成比和病因。3.对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手术情况: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除外伤性白内障16眼、后囊破裂4眼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外,其余患者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发生后囊破裂13眼,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2.术后情况:术后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眼膏滴眼,一天四次,用至术后半个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一天四次,用至术后3个月。发生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等手术并发症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发现的其他眼病,也给予治疗。3.术后不同时间盲及低视力眼数和比例:术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盲及低视力依次为183眼(18.47%)、138眼(13.92%)、121眼(12.21%)和113眼(11.40%)。4.导致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一过性高眼压、后囊破裂、后囊浑浊和黄斑水肿等。5.导致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原有的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结论1.白内障术后导致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包括手术并发症和术前原有眼病,主要原因是术前原有眼病。2.术前术后持续性治疗术前原有的眼底病,是防治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主要方法。3.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白内障手术时机,减少手术并发症,可以降低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发生率。4.白内障术后按时随访,可及时发现和治疗导致盲及低视力的眼病,减少盲及低视力的发生。5.白内障术前综合评估术后视力,可减少医患纠纷。

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4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4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体位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2)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以及散光度变化情况
        1.3.2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眼压以及散光度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前房角宽度及前房深度变化对比
3 讨论

(3)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40例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
    2.2 40例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对比:
    2.3 40例患者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对比:
    2.4 40例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对比:
    2.5 40例患者手术前后平均视野缺损对比:
    2.6 40例患者手术前后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比:
3 讨论

(4)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A组先行治疗白内障, 待眼压恢复行青光眼手术法:
        1.2.2 B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法:
        1.2.3 C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3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
    2.2 术前、术后眼压变化情况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5)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3.1 视力矫正状况
        1.3.2 眼压测定
        1.3.3 前房角宽度
        1.3.4 前房深度
        1.3.5 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状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前房角度、前房深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比较
3 讨论

(6)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矫正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比较
3 讨论

(7)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PACG的分型
    1.1 瞳孔阻滞型
    1.2 非瞳孔阻滞型
    1.3 多机制共存型
2 PACG患者晶状体引起瞳孔阻滞的机制
3 临床上对于PACG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式
    3.1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3.2 前房穿刺放液术
    3.3 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
    3.4 房角分离术
    3.5 滤过性小梁切除术
    3.6 晶状体摘除术
    3.7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3.7.1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
        3.7.2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
        3.7.3 超声乳化联合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3.7.4 超声乳化联合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
        3.7.5 超声乳化联合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
        3.7.6 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
4 进展及展望

(8)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9)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术后随访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术前及术后视力矫正情况比较
    2.2两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及眼内压变化情况比较
    2.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讨论

(10)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4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体位移的临床研究[D]. 刘夏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 郭晓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06)
  • [3]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J]. 赵莉,杨茂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9)
  • [4]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J]. 王爽. 实用医技杂志, 2019(01)
  • [5]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J]. 陈婉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8(28)
  • [6]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刘晓战.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20)
  • [7]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展[J]. 傅顺杰,朱煌. 国际眼科杂志, 2016(09)
  • [8]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D]. 宋岩立. 新乡医学院, 2014(12)
  • [9]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J]. 李克勤,杨怡,黄怀洁,牛梅民. 中国医药导报, 2015(20)
  • [10]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D]. 陶方方. 郑州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