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

社会学视域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梅[1](2021)在《从《妇女共鸣》看民国女性地位的转变》文中研究说明女性地位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女子地位较男子相比,一直处于低贱状态。近代以来西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入我国,这对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女子形象产生了冲击,女性地位悄然发生改变,民国时期的女性地位的变迁也逐渐显露出来,它不仅是社会思潮影响下的产物,更与当时的政治革命息息相关。不论是康梁变法中维新派大力倡导创办女学,还是抗战爆发以来,女子应该走向社会抑或回归家庭的争论,这些事件无疑都是女界的转折点,对女性形象和新角色的转型起到推动作用。女性以何种形象奉献社会,服务家庭也能够更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风尚,这无疑是社会史与女性史的结合。《妇女共鸣》杂志发表时间为1929-1944,它作为核心杂志被共鸣社创办,基本跨越整个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它的出刊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主体内容集中于20世纪30年代。期间虽然由于经费短缺和抗战的爆发屡次遭遇停刊,但总体出刊时间较为连续,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杂志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从历史学角度分析对本杂志所反映出的民国女性地位的转变的认识,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杂志主体内容进行介绍,角度集中于办刊机构、主创、主要内容以及办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第二章至第四章从不同方面对本杂志展现的女性地位变迁进行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家庭、社会以及政治。家庭方面既包括女子在恋爱方面的追求自由和在婚姻方面的力求达到理想状态,也包括婚后节制生育思潮和科学育儿观的传入对我国女性在新型家庭建构方面造成的影响,以此来说明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开始摆脱传统模式,自主地位逐渐提高。但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国际“3k主义”的影响,国内刮起“贤妻良母”风,这一思潮在各大妇女杂志上纷纷涌现,《妇女共鸣》从新角度对这一概念做了全新阐述,但引发了《女声》、《妇女生活》等知名女性杂志对这一观点的声讨。第三章主要是女子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变迁。长久以来女子受教育人数之低限制了女子的从业率,民国以来政府倡导女学的效果也仅是少数女子拥有了受教育的权力,这样一来的后果导致大部分女子争取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养家糊口的压力,加之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和为婢现象,导致民国时期废娼和解救婢女成为政府的新任务。普及女子教育和增加女性就业岗位等相关措施的逐渐落实让解放娼妓和婢女成为可能。这也从侧面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特殊群体的存在已经引发了社会的整治,而“禁娼令”和“释放婢女”政策的落实以及女子在职业和教育方面引起的社会的重视,足足可以说明这个时期的女性地位发生了质的改变。第四章主要立足于政治角度,通过论述女子对参政权力的争取以及新法律的制定、政府逐渐落实对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规定说明女子在政治方面的自主意识更加强烈。女子更加渴望能像男子一样参政并且手握一定的合法权利,她们渴求通过政治方面的改革创造一个新型男女平等的社会状态。抗战的爆发使妇女运动进入新阶段。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使大批优秀青年女子进入战场,不论是担任宣传激情抗战的发声者,还是在抗战后方积极治疗伤兵的女护士,抑或是渴望进入战场杀敌的女战士,都为了保家卫国从不同领域向我们展示了新时期的新女性在保家卫国的任务上不输于男子的胆量,也反映了国难当头的背景之下女子逐渐从家中走向社会和战场,而女性在战乱时的行动也必然会导致女子政治形象和地位的提升。

赵莹莹[2](2021)在《身体观视域下成都市“欢乐健身缘”健身气功习练者的社群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身气功是中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即吸收了中国传统哲学身体观思想及文化理念,又蕴含中医学、养生学等传统科学理论。随着“全民健身”、“体医融合”政策的推广,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健身气功作为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一时间,健身气功社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园、社区等地。但是,对健身气功社群的研究还停留在在现状类、推广类、功效类层面。随着习练健身气功的群体的不断增长,其组织性质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所以必须深入健身气功社群内部,探寻在中国传统身体哲学的影响下,健身气功在社群中对习练者的身体健康、心理调节以及社群关系等方面的价值内涵,探寻社会组织性质下健身气功社群的内部逻辑关系,才能为健身气功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助力。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法、深入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成都市锦江区晨晖路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1)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是习练者自发组织的社会性群体。由于没有政府指定的习练场地,“欢乐健身缘”社群的习练地点是成员经过“斗争”才得以获取使用权。其社群内部的组织制度和运行体系也是成员经过十几年的磨合而形成的群体规范。成员以共同的兴趣和特长——健身气功,作为社群联结,满足个体多样化的内在需求。2)“欢乐健身缘”社群成员通过健身气功“身体训练”形成集体凝聚。社群成员用具体行动作为“身体符号”凸显对社群的归属感。并在稳定的社群关系中,通过“身体语言”强化互惠关系,形成长期的社群和谐。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形成“道德导引”对社群产生积极赋能。在健身气功“身心合一”的身体观影响下,成员将精神内化为自觉行动,引导和调控个体行为趋向精神健康,使社群形成良性的互动,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此促进社群和谐。3)“欢乐健身缘”社群成员在群体中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不仅为习练者提供了身体锻炼的场所,还成为社群成员提供了排解晚年孤独生活、寻求精神寄托与情感归属的交流场所。老年人通过健身气功将健康、自信、和谐的状态呈现在社会空间中,改变社会大众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健身气功运动“老年化”的误解,以此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4)健身气功对“个体涵养”的修炼形成同质社群与异质社群互动的“道德导引”。健身气功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境,良好的心境状态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前提,也是社群之间进行良性互动的重要保证。

张雪飞[3](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认为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魏兵[4](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马春霞[5](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认为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李秉霖[6](2021)在《《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框架及人物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性侵事件的报道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欧美报刊的黄色新闻,在20世纪末,性侵问题才逐渐被纳入公共议程。同时,各种社会平权运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鼓舞大量受害者敢于控诉,说出自己的性侵经历,使这一议题从阴影走向前台。而媒体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无疑逐渐成为传播性侵议题的有力文化工具,关注并理解受害者性侵经历,引导公众对其背后的制度文化进行反思。因此,本研究对媒体关于性侵事件的报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2006年-2020年十五年间《新京报》关于性侵事件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理论支撑,对性侵事件报道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新京报》在当前的性侵报道框架下,对涉事人物的媒介形象呈现,并从该视角出发,指出《新京报》在性侵事件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研究发现,《新京报》在对性侵事件进行报道时,主要以消息体裁为主,评论为辅。在2017年反性骚扰运动兴起后,报道数量呈现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报道重点逐渐从调查、揭露性侵事件的基本情况转变为讨论性侵涉事者遭遇,关注法律制度与舆论争议。报道框架以“事实叙述”、“身份追问”、“法治正义”、“问责监督”框架为主,多为叙事型呈现,报道形式较为固定,一定程度上能回应“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之间的冲突。同时,《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以未成年、学生群体为主,基本塑造了主动积极维权,对嫌疑人进行公开控诉,受难形象突出,维权受阻,以及具有“不完美”倾向的受害者媒介形象。对于嫌疑人,则呈现了拥有一定资源权力,冷血、扭曲、没有人性,以及处于社会边缘,有机会实施诱骗的“普通人”等典型媒介形象。总体而言,其对性侵事件的报道体现了一定的新闻专业主义素养,但仍存在报道模式单一、过分描述性侵细节,对受害者身份探究单一、缺少对受害者权利与主体关注等问题。目前,国内新闻业界和学界对性侵报道的研究和关注多聚焦于儿童及媒介伦理,缺少对性侵事件报道变迁和当下人物媒介形象构建的探究。因此,本文选取了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新京报》,重点分析了其性侵事件报道的变化,并总结了当前报道框架下人物媒介形象的呈现,为后续的性侵议题报道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曦予[7](2020)在《国产小城镇电影(1990-2019年)的女性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产小城镇电影是关注我国小城镇女性生存空间的一个重要窗口,20世纪90年代始,国产小城镇电影以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复刻着中国小城镇的崩坍与再建、出走与回归。通过观察这些集纪实性、真实性为一体的小城镇电影,可以对影片中小城镇女性所处的物质空间、精神世界及其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互动进行一个细致的描绘和判断,既有助于新时代下国产小城镇电影的时空开拓,也是社会对小城镇女性给予人性关怀和人文观照的有力参考。论文选取了1990-2019年的国产小城镇电影为研究样本,以电影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理论以及性别与空间的相关理论,并借助电影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深入剖析小城镇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在家庭、社会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她们在社会规范、道德伦理的桎梏下所进行的自我精神突围和独立意识表达,并结合时代变迁对其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互动进行探究。最后,对当前国产小城镇电影中的女性空间呈现现状进行了总结,并给未来影像中小城镇女性的空间呈现提供建议。小城镇的女性物质空间在被压制中寻求突破:家庭中的她们被影像以厨房和鱼来意指;社会上的她们被视作以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在自我构筑的个体空间中,她们用身体和舞蹈表达情感。她们的精神空间在被束缚中寻求自由:男权凝视下她们仍奋力突围;生活理想虽被现实打压,她们依旧昂然而生;社会新观念与传统思想不免发生冲撞,她们也在困惑中找求解决方式。而在女性空间影像呈现方面,当前,国产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空间呈现出时空分布不均、女性电影较少的现状,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要建构南方小城镇女性空间记忆、拓展影像时空序列以及增强女性精神空间的影像培育的建议。

彭程[8](2019)在《性别文化的媒介多元再现及反思 ——基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域》文中认为性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媒介化社会再现的重要文化景观。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媒介文化建设,他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媒介作为优秀传统性别文化和先进性别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阵地,面对当前性别文化发展的堕距性、多元性、复杂性,面对传统、现代、后现代性别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大众传媒如何在媒介性别文化的建构与传播中,“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2,加强媒介先进性别文化的价值导向,领引新时代前进方向,是新时代赋予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从中国性别文化演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性别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女神文化作为母权社会的两性存在方式只是昙花一现就被父权文化所取代。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女神文化到父权文化,无不言说着从女神到女奴的历史。男女不平等作为古老的社会存在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传统性别文化的父权烙印千百年来通过伦理、道德、风俗等方式根植在中国人的头脑中,通过大众媒介传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流传至今。因此,当今大众传媒领域应该增强性别敏感意识,自觉抵制封建传统性别文化的复制、生产与传播。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类两性的平等带来了曙光。现代性对传统性的冲击动摇了传统性别文化,具有平等和独立意识的现代性别文化促使了女性的觉醒与解放,男女平等文化逐渐取代了不平等性别文化。随着现代性的全球扩散,资本全球化、商业化浪潮触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消费主义文化肆意泛滥,性别成为了媒介化社会由媒体强化的“消费”对象和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大卖点。与此同时,在性别文化处于不断的媒介建构的过程中,性别作为传统与现代的复合体又遭遇到了后现代的挑战。于是,打破性别疆界,破除性别的二元对立,解构男权性别神话,成为后现代性别文化诉求。性别文化的多元混杂化成为当今性别文化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发展态势。媒介性别文化面临着传统、现代、后现代的博弈与冲突,面临着传统性别文化惯习的强势与集体无意识,面临着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霸权的侵袭,媒介性别文化再现出现良莠不分,精华糟粕难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性别文化的鉴别力与判断力及取舍。于是,构建先进性别文化至关重要。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过程是与改造落后性别文化和抵制腐朽性别文化的过程相一致的。媒介先进性别文化的构建与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离不开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的伟大实践,离不开“男女平等”思想的价值引导。大众传媒要巩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媒介主导地位,要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媒介责任,践行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国家行动,加强媒介性别意识素养教育,建立媒介性别评估监督机制,完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以超前的批判意识反思传统、现代、后现代性别文化中的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腐朽,引导人类社会关系中最早最基本最普遍的性别关系走向和谐、走向自由、走向光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本论文通过对媒介性别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当前的媒介再现,透视出媒介性别文化的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之间的碰撞冲突以及多元并存与融合的发展态势,揭示出媒介性别文化的堕距性以及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传播战略与路径思考。

马晨莲[9](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胡小京[10](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从《妇女共鸣》看民国女性地位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妇女共鸣》杂志概述
    第一节 《妇女共鸣》的创刊背景
    第二节 《妇女共鸣》简介
        一、办刊机构
        二、主创人员和读者群
        三、办刊宗旨及主要内容
        四、办刊主要困难及应对措施
第二章 《妇女共鸣》杂志中女性家庭地位的转变
    第一节 恋爱与婚姻
    第二节 家庭生活
        一、节制生育
        二、科学育儿
    第三节 “新贤良主义”
        一、国际背景——“3k主义”
        二、关于“新贤良主义”
        三、对“新贤良主义”的争论
第三章 《妇女共鸣》杂志中女性社会地位的转变
    第一节 废娼运动与解放婢女
        一、废娼运动
        二、解放婢女
    第二节 经济独立与谋求职业
        一、近代以来的女性职业观
        二、女性职业概况
        三、从近代女子就业看女性地位的转变
    第三节 教育平等与努力求学
        一、近代以来的女性教育观
        二、学校教育
        三、从近代女子教育看女性地位的转变
第四章 《妇女共鸣》杂志中女性政治地位的转变
    第一节 追求解放与参政运动
        一、女子参政频遇阻碍
        二、女子为什么要参政?
        三、近代女子对参政权的争取
    第二节 权利平等与法律制定
        一、女子继承权
        二、新法律的制定
    第三节 民族危机与救亡运动
        一、女性抗战动员
        二、妇女运动与民族复兴
        三、女性爱国救亡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身体观视域下成都市“欢乐健身缘”健身气功习练者的社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都市化影响下“回归社群”的现实需要
        1.1.2 身体是构成社群的主要维度
        1.1.3 健身气功是个体参与社群的重要媒介之一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身体观
        1.5.2 健身气功
        1.5.3 社群关系
    1.6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2.2 田野调查法
    2.3 深入访谈法
    2.4 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现状
    3.1 文献概况
    3.2 健身气功社群相关研究
    3.3 身体观与健身气功的相关研究
    3.4 身体观与社群关系的相关研究
4 成都市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田野发现
    4.1 健身气功“欢乐健身缘”地缘因素
        4.1.1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场地情况
        4.1.2 “欢乐健身缘”身体锻炼场地的获取过程
    4.2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运行体系
        4.2.1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组织制度
        4.2.2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角色赋能
    4.3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个体多样化的内在需求
        4.3.1 对健康、美的追求
        4.3.2 对情感交流的需求
        4.3.3 对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5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内部关系研究
    5.1 健身气功社群通过“身体训练”形成集体凝聚
        5.1.1 健身气功的健身功能所凝聚的“共同需求”
        5.1.2 “身体符号”成就社群归属感
        5.1.3 健身气功社群中的互惠关系
    5.2 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形成“道德导引”对社群产生积极赋能
        5.2.1 提高社群成员的社会适应力
        5.2.2 健身气功社群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
        5.2.3 健身气功修炼“个体涵养”进而促进社群和谐
    5.3 健身气功社群“身体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突围
        5.3.1 健身气功社群成员的自我突围
        5.3.2 健身气功社群成员的社会突围
        5.3.3 社会大众对健身气功社群认知的改观
    5.4 健身气功社群关系的网络建构
6 健身气功社群“欢乐健身缘”的同质互动与异质互动
    6.1 健身气功同质社群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6.1.1 健身气功社群“共同志趣”构筑跨群认同
        6.1.2 健身气功社群“身体呈现”构筑社群边界
    6.2 健身气功社群与“异质社群”的冲突与共存
        6.2.1 异质社群冲突强化内部团结
        6.2.2 异质社群互动构成社群和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8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三、展览的娱乐性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框架及人物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性侵相关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三、样本选取
        四、类目建构
第一章 《新京报》性侵事件报道的基本特点及变化分析
    第一节 报道数量:前期较为波动,2017 年后整体呈上升趋势
    第二节 报道体裁:消息为主,新闻评论后来居上
    第三节 新闻发生地:大陆为主,欧美澳印均有涉及
    第四节 消息来源:渠道多元,检察院及警方等政府部门通报较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京报》性侵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第一节 报道主题整体分析
        一、报道主题特点:聚焦事件及人物,解读质疑
        二、报道主题变化分析:重视舆论争议,主动设置议程
    第二节 《新京报》性侵事件报道的框架总结
        一、性侵事件叙述框架
        二、“身份追问”框架
        三、法治正义框架
        四、问责监督框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物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 受害者媒介形象分析
        一、受害者性别及年龄分析
        二、受害者身份分析
        三、受害者行为遭遇分析
    第二节 受害者媒介形象呈现
        一、受害者以未成年、学生为主
        二、主动积极维权,对嫌疑人进行公开控诉
        三、受难形象突出,维权受阻
        四、“不完美”的受害者倾向
    第三节 嫌疑人媒介形象分析
        一、嫌疑人身份分析
        二、嫌疑人行为遭遇分析
    第四节 嫌疑人媒介形象呈现
        一、权力与资源的支配者
        二、冷血、扭曲、没有良知的恶魔
        三、处于社会边缘,实施诱骗的普通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京报》性侵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新京报》性侵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描述性侵细节,违背新闻伦理
        二、受害者处于话语弱势地位,主体形象“缺失”
        三、叙事框架单一,存在“逆标签化”现象
    第二节 对于性侵报道的思考及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国产小城镇电影(1990-2019年)的女性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及文本选择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产小城镇电影的发展进程及女性空间的主题嬗变
    第一节 国产小城镇电影的发展史
        一、1990年之前:拘囿于传统东方美学圈层之中
        二、1990年至今:纪实性、真实感和艺术力融合共生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女性空间的主题嬗变
        一、2001年之前的女性空间主题:抗争与迷失
        二、2001年至今的女性空间主题:守望和追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物质空间建构
    第一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于家庭中的空间建构
        一、小城镇女性于家庭中的空间意象指涉
        二、小城镇女性与家中他人的空间关系呈现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于社会中的空间建构
        一、小城镇女性在社会中的空间样态描绘
        二、城镇边缘女性与他人的空间关系外现
    第三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于自我的空间建构
        一、纷乱物什铺设的个性化生活空间
        二、身体呈现与舞蹈表达
    第四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物质空间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互动
        一、小城镇女性在家庭中的空间建构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勾连
        二、小城镇女性在社会中的空间构建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交往
        三、小城镇女性的自我空间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关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精神空间建构
    第一节 “男权”凝视下小城镇电影女性的自我意识构建
        一、他者镜像下小城镇电影女性的自我追求
        二、父权规制下小城镇电影女性的精神皈依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女性的生活理想构塑
        一、小城镇理想主义女性的逐梦悲歌与自我救赎
        二、小城镇普通女性的平民精神史诗
    第三节 小城镇女性新价值观念与原乡传统思想的冲撞
    第四节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精神空间与小城镇社会的意义交互
        一、小城镇女性的梦想边际与小城镇传统价值观的界限
        二、小城镇女性的文娱生活与小城镇的经济文化消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空间影像呈现现状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小城镇电影的空间影像呈现现状
        一、小城镇影像地理空间分布不均
        二、较少展现小城镇女性的时代新貌
        三、小城镇女性主义电影数量较少
    第二节 未来影像中小城镇电影的女性空间展望
        一、建构多地区小城镇的女性影像空间记忆
        二、拓展小城女性生存空间影像的时间序列
        三、促进当代小城女性细微精神空间的影像培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性别文化的媒介多元再现及反思 ——基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文献研究
        (二)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三)文献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与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媒介文化
        (二)性别文化/先进性别文化
        (三)性别意识
        (四)媒介性别文化
    二、相关理论介绍
        (一)传统、现代、后现代理论视域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性别本质主义/性别建构主义
        (四)媒介批判理论
第二章 中国性别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媒介传播
    一、传统性别文化的产生与传播
        (一)母权时代女神文化的口耳传播
        (二)父权时代不平等性别文化的古文献传播
        (三)传统性别文化之精华
    二、现代性别文化的产生与印刷传播
        (一)“解放妇女”时代话语的媒介构建与传播
        (二)“妇女解放”时代话语的媒介启蒙与传播
        (三)现代性别文化的新语境
    三、后现代性别文化的兴起与传播
        (一)文化的后现代转向
        (二)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思潮主要观点与传播
        (三)后现代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
    四、结论与思考:性别文化的历史流变与多元走向
第三章 媒介性别文化的多元再现
    一、影视媒介传播中的性别文化
        (一)传统性视域下的女性形象刻板再现
        (二)现代性视域下的女性形象影视型塑
        (三)后现代性视域下的性别形象新表象
    二、报刊媒介性别文化的再现——以《中国青年报》为例
        (一)主流之音:先进性别文化的弘扬
        (二)惯习之语:传统性别话语的再现
        (三)不同的声音:多元性别文化的传播
    三、网络媒介性别文化的再现——以网络新闻热点事件研究为例
        (一)明星热点事件
        (二)“八达岭老虎”伤人事件
        (三)“女德班”事件
    四、结论与思考:性别形象的迷思与文化想象
第四章 媒介性别文化的多元碰撞及其媒介根源
    一、多元并存的媒介文化结构形态
        (一)主导性别文化
        (二)遗存性别文化
        (三)新兴性别文化
    二、多元冲突碰撞的媒介性别文化表现
        (一)性别文化二元冲突的文学表达
        (二)性别文化多元碰撞的影视彰显
    三、多元性别文化冲突碰撞的媒介推动
        (一)电子媒介的产生与传播特点
        (二)电子媒介对性别文化的生产性建构
        (三)电子媒介对性别文化的传播性建构
    四、消费主义对性别文化的媒介利用
        (一)消费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霸权
        (二)媒介消费主义与性别文化的结合
    五、媒介的性别盲视与性别文化的堕距
        (一)媒介性别文化中的父权残余
        (二)媒介的性别盲视与集体无意识
    六、结论与思考: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坚守性别文化主导方向
第五章 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传播战略
    一、先进性别文化的理论建构与媒介传播
        (一)马克思妇女理论的经典文献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思想的构建传播
        (三)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的实践传播
        (四)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妇女全面发展思想的全方位传播
        (五)中国先进性别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国际战略
        (一)联合国媒介性别意识主流化战略提出
        (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媒介责任
    三、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国家行动
        (一)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
        (二)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行动纲要
    四、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一)巩固媒介的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二)加强媒介的性别意识素养教育
        (三)建立媒介的性别评估监督机制
        (四)完善媒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
    五、结论与思考:唱响媒介先进性别文化主旋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1.1.1 西学释义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3.2.1 “新”与“旧”调和论
        3.2.2 “动”与“静”调和论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妇女共鸣》看民国女性地位的转变[D]. 赵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身体观视域下成都市“欢乐健身缘”健身气功习练者的社群关系研究[D]. 赵莹莹.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4]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6]《新京报》对性侵事件的报道框架及人物媒介形象研究[D]. 李秉霖. 兰州大学, 2021(12)
  • [7]国产小城镇电影(1990-2019年)的女性空间研究[D]. 张曦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性别文化的媒介多元再现及反思 ——基于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域[D]. 彭程. 吉林大学, 2019(10)
  • [9]《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10]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社会学视域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