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主要传染病炭疽病

山羊的主要传染病炭疽病

一、山羊的主要传染病 炭疽病(论文文献综述)

黄斌,舒林军,王廷者[1](2022)在《警惕炭疽病魔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病概况炭疽病(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类感染家畜、野兽和人类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牛、绵羊、鹿等最易感,马、骆驼、猪、山羊次之,犬、猫、食肉兽不易感,禽类一般不会被感染,发病动物多以急性死亡告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成员国法定通报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刘蕾[2](2021)在《人畜共患炭疽病的防控》文中研究指明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规定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动物炭疽的临床特征是突然死亡,天然孔出血、血液呈酱油色且不易凝固,尸僵不全,腹部膨胀。近年来,因与动物接触,或从事动物饲养、屠宰、贩卖等相关工作而引发人发病的病例时有发生,不仅阻碍了畜牧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也构成一定威胁。为此,加强人畜共患炭疽病的防控,任务也很艰巨。

陈紫昕[3](2021)在《新疆牧场羊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羊的呼吸道和肠道有着复杂且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对羊的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和生产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新疆大型牧场羊携带细菌、病毒的多样性以及潜在人兽共患病致病菌种类,为有效防治人兽共患病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新疆喀什和石河子地区牧场羊群,同期采集每头羊的咽拭子和肠拭子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经比对minikrakenv2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物种注释、相似性和多样性分析,了解该地区羊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的种类等情况开展了调查。2019年8月从新疆南疆和北疆的集中大牧场的羊群中采集羊群样品303份,包括羊口咽拭子72份,羊肛拭子231份。其中,从喀什地区采集羊肛拭子91份和羊口咽拭子29份,从石河子市采集羊肛拭子140份和羊口咽拭子43份。6份一组混合羊口咽样品,获得12组;7份一组混合羊肛样品,获得33组。宏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在门分类水平上,两样品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在属的分类层次上,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优势属。共发现10种潜在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大肠弯曲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化脓性链球菌和猪链球菌,大部分的病原菌为食源性致病菌。PCoA分析和ANOSIM分析知,两地区羊携带的细菌物种间和潜在的人兽共患病细菌种类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宏基因组检测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两样品占主导地位的病毒为β逆转录病毒;在种水平上,两样品以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绵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和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这三种病毒为主。人兽共患病的相关病毒在本研究未被发现。PCoA分析得两地区采集的羊样品的病毒种类构成类似;ANOSIM分析得两地区羊携带的病毒种类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初步阐述了新疆地区羊的咽部和肠道细菌以及病毒种类的多样性及地区差异性,检出了以食源性传播为主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和疾病传播风险,为羊健康养殖和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科学数据。

彭海燕[4](2020)在《2014-2015年云南分离炭疽芽胞杆菌遗传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2014-2015年云南省分离的炭疽芽胞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及溯源分析,以了解其遗传特征及基因型别,为炭疽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4年弥渡县分离的1株炭疽菌株(命名为YN1)及2015年东川区分离的2株炭疽菌株(分别命名为YN2及YN3)为试验菌株,提取炭疽菌基因组DNA,采用标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canSNP)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5分析,位点依次为VrrA,VrrB1,VrrB2,VrrC1,VrrC2,CG3,PXO1-aat,PXO2-at,VNTR12,VNTR16,VNTR17,VNTR19,VNTR23,VNTR32及VNTR35两种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析,并以中国炭疽菌株分子分型库为参照进行分型及聚类分析;同时通过二代测序方法测定这3株炭疽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canSNP结果:YN1菌株基因组在A.Br.001,A.Br.002,A.Br.003,A.Br.004,A.Br.006,A.Br.007,A.Br.008,A.Br.009,B.Br.001,B.Br.002,B.Br.003,B.Br.004,A/B.Br.001(13个SNP)位点的核苷酸特征为T,A,G,C,A,T,T,A,T,G,G,T;YN1菌株属于A.Br.001/002组;YN2和YN3炭疽菌株基因组在A.Br.001,A.Br.002,A.Br.003,A.Br.004,A.Br.006,A.Br.007,A.Br.008,A.Br.009,B.Br.001,B.Br.002,B.Br.003,B.Br.004,A/B.Br.001(13个SNP)位点的核苷酸特征为T,A,G,C,A,T,T,A,T,G,G,T,A;YN2和YN3炭疽菌株属于A.Br.001/002组。2.MLVA15结果:针对15个VNTR位点,YN1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依次为314bp,229bp,162bp,580bp,532bp,158bp,135bp,141bp,115bp,273bp,378bp,96bp,197bp,577bp,115bp;YN2和YN3依次皆为314bp,229bp,162bp,580bp,532bp,158bp,132bp,141bp,115bp,273bp,386bp,96bp,197bp,577bp,115bp。YN1炭疽菌株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为新的基因型,命名为MLVA15-CHN51基因型,YN2、YN3炭疽菌株为MLVA15-6基因型。3.全基因组测序:YN1炭疽菌基因组的大小为5.74Mb,含有5948个基因,基因平均长度为778nt,G+C含量为35.1%,包含90个转运核糖核酸、11个5SrRNA基因、1个23SrRNA,有324个串联重复序列,7个前噬菌体基因,21个基因岛;YN2炭疽菌基因组的大小为5.58Mb,含有6,202个基因,基因平均长度为778nt,G+C含量为35.1(%),包含92个转运核糖核酸、11个5SrRNA基因、1个23SrRNA,有352个串联重复序列,8个前噬菌体基因,19个基因岛;YN3炭疽菌基因组的大小为5.2Mb,含有5931个基因,基因平均长度为776nt,G+C含量为35.1(%),包含90个转运核糖核酸、11个5SrRNA基因、1个16SrRNA、1个23SrRNA,有325个串联重复序列,9个前噬菌体基因,21个基因岛。结论本研究发现YN1菌株为一个新的基因型,命名为MLVA15-CHN51。YN2和YN3炭疽菌株canSNP基因型相同,聚类分析显示聚在同一分支,MLVA15基因型相同,结合2015年炭疽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可以推断本次暴发流行的病人感染了同一传染源。3株菌株在基因组水平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值得进一步探讨。

海岩[5](2020)在《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类与感染动物接触或剥食染疫动物而感染,导致人群发生皮肤性或肠型炭疽,继而可转为肺炭疽,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内蒙古是炭疽疫情的多发地区,特别是畜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畜间炭疽疫情时有发生,已成为当地人群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内蒙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炭疽杆菌的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6~2018年间内蒙古地区的炭疽报告病例资料,从人间炭疽的三间分布、患者的性别、年龄特征、疫情变化规律等多角度探究内蒙古地区人间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此外,将从患者分离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调查内蒙古炭疽杆菌的遗传多态性、菌株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性以及起源进化。这不仅为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内蒙古地区人畜间炭疽防控和检测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经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该地区人间炭疽经历了三个流行阶段和8个流行高峰,而短期集中暴发是我区炭疽流行的独特特征。在炭疽的三个流行时期内,农牧民的所占比例呈现逐渐增加,而其他职业则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职业分布特征呈现出由早期的以多种职业分布变为当前的农牧民为主的特征。发病年龄范围呈现逐步由宽变窄的趋势,而且多发年龄组趋于稳定在30~60岁组。此外,暴发流行次数逐步减少,暴发所涉及的病例数也明显的下降。该结果表明内蒙古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趋势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病率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以农牧民为主,而且流行时间较为集中。2.对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和病例特征分析,对查明传染源和患者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2010年~2018年间共采集可疑患者的各类标本248份,共分离到炭疽杆菌27株,分离率为10.89%。对病灶直接按压制片染色镜检和采集后涂片染色镜检均可以用于炭疽样本的初步镜检。成熟的菌落在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花纹,是炭疽杆菌典型的生物学特征,可对疑似菌株做出初步判断,但需用噬菌体裂解实验和青霉素抑菌试验鉴定。此外,荧光定量PCR验证检测有时效性。该试验结果表明,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和病例特征分析可为炭疽疫情的判定提供科学参考。3.对内蒙地区疫情现场分离的炭疽杆菌分离株进行SNP基因分型分析,这对揭示菌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发现在内蒙古地区分离株菌中8个SNP位点,如A.Br.006、A.Br.007、A.Br.009、B.Br.001、B.Br.002、B.Br.003、B.Br.004和A/B.Br.001均无 SNP 多态性,但是其余 5 个 SNP 位点,如 A.Br.001、A.Br002、A.Br.003、A.Br.004和A.Br.008在不同菌株间呈现出SNP多态性。基于炭疽芽胞杆菌的SNP聚类分析表明,36株试验菌株可聚为4个类群,依次为A.Br.Ames、A.Br.001/002、A.Br.Aust94和A.Br.008/009亚群,其中18株均属于A.Br.Ames亚群,而16株则属于A.Br.001/002亚群。另外各有1株炭疽杆菌分别属于A.Br.Aust94和A.Br.008/009亚群。本试验初步的阐明了我区分离的炭疽杆菌的SNP多态性特征,确定了主导SNP基因型。4.MLVA-15基因分型方法国内外常应用于炭疽的暴发流行和溯源调查研究领域。本试验采用该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36株炭疽杆菌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菌株间存在的的流行病学相关性。该试验结果表明,15个VNTR位点中有3个位点vrrB1,CG3和VR12在内蒙古分离株扩增结果全部相同,其余8个位点,如vrrA、vrrB2,vrrC2、VR16、VR17、VR19、VR32和VR35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剩余4个位点,如pXO1-aat、pXO2-at、vrrC2和VR23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36株炭疽杆菌聚类为12种MLVA基因型,其中5个为共享基因型,提示菌株间可能存在流行病学相关性;另7个为独特基因型,并且每个基因型仅出现于1株炭疽杆菌;除变异度较大的pXO1-aat和pXO2-at位点,所有菌株可被分为5个型,而增加这两个位点使基因型别从5个增加到12个。该试验结果有助于内蒙古菌株与其他地区菌株的鉴定,为疫情的溯源调查提供依据。5.炭疽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分析是最终全面系统了解炭疽杆菌相关的遗传进化特征研究的最佳方案。本试验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7株炭疽杆菌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炭疽杆菌分离株的核心基因组较为稳定,但基因组呈现开放的状态,能够以多种方法获得新基因,经预测其中BA130和BA132获得了较多的新基因。基于核心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7株炭疽杆菌分为2组(A和B),A和B组的菌株分别来自赤峰和兴安盟。其中B组包括5株菌,4株为分离自患者(BA125,BA 130,BA 132 和 BA168),1 株分离自病牛(BA77),并且 BA77,BA125和BA130呈现相同的A.Br.001/002基因型,提示菌株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此外,内蒙古的菌株与日本和南韩的炭疽杆菌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为了解亚洲炭疽杆菌的遗传进化溯源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邱涛[6](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刘博洋[7](2020)在《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风险评估及传播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是由感染裂谷热病毒所导致的一种反刍动物和人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由以蚊子为主的媒介进行传播。裂谷热于1930年首次在肯尼亚裂谷地区暴发。随后在非洲范围内发生了广泛的传播,对非洲的反刍动物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2000年,裂谷热疫情首次到达欧亚大陆,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地区暴发,为亚洲和欧洲的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并且,裂谷热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不仅威胁动物健康,同时也在时刻威胁着人类健康。我国曾于2016年收治了我国首个输入性裂谷热人类病例。裂谷热为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在我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裂谷热被列为需要重点防范的13种外来动物疫病之一。我国反刍动物产业规模巨大,牛羊肉、乳、毛等产品均与民生、经济息息相关,反刍动物经济占我国畜牧业中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裂谷热这种外来动物疫病,我国的反刍动物群体缺乏对其的抵抗力。除易感动物群体外,媒介的存在也是发生裂谷热疫情的必要条件。有多种已被证实在裂谷热的传播中具有媒介作用的蚊子在我国有广泛分布,一旦有传染源进入我国后,可以在我国形成“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这样完整的传播链。根据OIE对裂谷热风险的认定标准,我国应被视为存在裂谷热潜在风险的非疫区国家。OIE建议处于这一风险等级的国家,应加强进口检测、媒介控制以及公共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对于疾病的认知,以便尽早发现和遏制疫情。潜在的裂谷热疫情传入风险,对我国的反刍动物养殖业正造成巨大威胁,一旦国内暴发疫情,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在国际间交通、贸易日益频繁、紧密的今天,我国对于裂谷热的传入风险应时刻保持警惕。但目前国内对于裂谷热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对于其媒介生态学的了解也并不充分,难以对裂谷热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本研究从虫媒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入手,对中国裂谷热潜在媒介进行了分布预测建模、对中国裂谷热发生及传播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基于数学模型建立了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可为我国裂谷热防控策略的制订及防控措施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宝贵的资料。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基于2004年~2019年国际裂谷热动物疫情记录,利用空间流行病学的时空分析方法,分析了裂谷热动物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方向分布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2019年的裂谷热动物疫情依次呈现为在非洲西北部局部地区的散发(2004~2005)、非洲东南部地区较大面积的流行(2006~2009)、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的大流行(2010~2011)以及非洲中部地区较大面积的散发(2013~2019),分布方向均呈现为不同程度的西北-东南方向;时空扫描结果显示2004年~2019年的裂谷热动物疫情存在八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时空聚集区,前三级聚集区分别位于非洲大陆东部、南部以及东南部,覆盖了研究时段内大部分的疫情数以及发病数,同时也是历史上裂谷热的传统疫区;(2)基于国内外文献记录和GBIF数据库中的媒介分布记录,以及反映中国气候条件的当前及未来高分辨率气象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了预测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适宜性的生态位模型。模型揭示了六种裂谷热潜在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以及三带喙库蚊在中国当前的分布适宜性以及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适生区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模型AUC值在0.801~0.992,预测效果良好,六种媒介的适宜栖息地当前分布于中国的不同地区,在未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向中国北方高纬度地区扩张的趋势;(3)基于2004年~2019年国际裂谷热动物疫情记录,以及反映疫区气候条件的高分辨率气象因子,建立Maxent生态位模型揭示了影响裂谷热疫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外推至中国。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897,预测效果良好,预测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具有与非洲裂谷热疫区相似的气候条件;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中国反刍动物分布密度以及媒介分布综合指数,揭示了中国有利于裂谷热发生的高风险地区;基于AHP层次分析,综合评估了中国交通贸易因素(公路、铁路、水路及活畜交易市场)、宿主以及媒介分布所可能引发的裂谷热在较大的空间规模上进行传播的风险,揭示了中国有利于裂谷热传播的高风险地区。最终将发生风险与传播风险进行综合叠加,得到了中国裂谷热综合风险地图;(4)基于经典仓室模型原理,根据裂谷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可对局部可能发生的裂谷热疫情的传播扩散趋势进行模拟。基于假设场景,对不采取干预措施和采取干预措施情况下的疫情发展进行了模拟,探究了包括灭蚊、免疫和扑杀在内的人工干预措施在疫情防控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假设场景中,采取预防性措施(预防性免疫和灭蚊)可以有效降低疫情暴发的强度,减少牲畜损失;采取紧急响应措施(紧急免疫和灭蚊)可以有效促进疫情的结束,减少牲畜损失。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多种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数学建模技术,对裂谷热这种外来动物疫病进入中国这样的非疫区国家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开拓性的系统分析。预测了我国多种裂谷热潜在媒介的当前及未来适生区分布,填补了我国裂谷热媒介生态信息学知识的空白,可依据预测结果开展针对性的媒介及病原监测;根据得到的我国裂谷热综合风险地图,可对识别为具有裂谷热发生及传播风险的地区开展针对性的防控工作,为政府和防疫部门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建立的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可对可能发生的裂谷热疫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可对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疫情防控的效果进行评价,为防控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南铁英[8](2020)在《巴斯德、柯赫:为人类征服传染病开辟路径》文中研究指明传染病起因于病菌和病毒的肆虐目前,在我国人民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学专家,正在加紧研制抗击病毒的药物。病毒是什么?病毒就是一种有害微生物,确切地说,就是非细胞型微生物,它们是地球

常雪芹[9](2019)在《波尔山羊的疾病防治》文中研究指明波尔山羊被称为世界的肉用山羊之王,可见其使用量之大,尤其是人们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对羊肉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提高,发展波尔山羊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做好波尔山羊的疾病防治研究对发展山羊养殖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波尔山羊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办法进行阐述,供借鉴交流。波尔山羊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也强,其肉质细嫩,是各地火锅的主要原料,又因波尔山羊适应性较强,比较耐粗饲料,

陈婉君[10](2016)在《我国炭疽的流行动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细菌归属于需氧芽胞杆菌属,有繁殖体和芽孢两种形式。草食性动物是其最主要的受感染者,人感染炭疽通常是因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患病动物或者是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农畜产品。皮肤炭疽、胃肠道炭疽和肺炭疽是该病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炭疽流行的地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非洲、亚洲中部、南部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关于其暴发流行的报道也频繁出现,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大概有2万–10万新感染的炭疽病例发生。除了自然发生的炭疽疫情外,2001年美国发生了炭疽粉末通过信件传播的人为生物危害事件,以及近年来欧洲报道的炭疽新感染途径注射型炭疽也时有发生,因此,公众广泛认为炭疽仍是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威胁。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疾病时空分布的可视化分析及其相关生态、环境和气象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目前,国外关于炭疽流行病学的研究提示炭疽的分布可能受土壤参数、气象因素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已对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但在炭疽地理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仅见到皮肤型炭疽的时空分布分析的报道,尚未阐明本病在我国的时空动态变化及特征、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与流行的可能地域等。因此,有必要在我国小尺度上开展有关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的流行动态、高发聚集区、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研究,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目的:(1)明确2005–2013年间我国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疫情的流行动态,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家畜)分布三方面全景描述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2)识别我国人感染炭疽的高发聚集区,为重点防控区域的划定提供依据;(3)明确气象因素对人感染炭疽疫情的驱动作用,另外,定量分析生态、环境和气象相关因素对人感染炭疽空间分布异质性的影响,建立生态学模型预测炭疽传播风险区域的范围。方法:(1)收集2005–2013年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的疫情报告数据,根据地理编码将病例数据与全国县区级、省级基础数字地图相关联,结合空间分析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描述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疫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比较区域间炭疽疫情在时间分布、空间分布格局及人群(家畜)分布三方面的异质性;此外,开展研究期间炭疽的时空聚类扫描分析,并针对每年的发病情况开展了空间聚类扫描分析。(2)收集我国炭疽主要疫源地西部三省(四川、甘肃和青海)2012–2013年人感染炭疽疫情的报告卡信息,根据地理编码将病例数据与三省乡镇级基础数字地图相关联,比较分析人感染炭疽的分布在三个省份之间的差异,并逐年分析该区域人感染炭疽的空间聚集区的分布范围及其动态变化。(3)以全国县区尺度时空聚类分析扫描得到的主要聚集区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期间内该区域各气象指标的月值数据(月平均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月累积降雨量、日照时数),利用箱式图和连续小波变换分析评价主要聚集区内人感染炭疽月发病率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利用spearman秩相关探讨人感染炭疽月发病率与各月值气象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滞后性效应,确定影响疫情时间动态的气象因素。以全国层面各县区为研究对象,收集与人感染炭疽流行的生态、环境和气象等潜在相关影响因素(牲畜密度、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海拔、表层土壤参数、气象指标),利用增强回归树(boostedregressiontrees,brt)模型识别对人感染炭疽空间分布异质性产生作用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传播风险预测研究,绘制我国人感染炭疽传播风险预测地图。本研究中用到的软件有microsoftoffice2010,arcgis9.2,sas9.3,satscan9.3,stata11.1,matlab,r语言。结果:(1)2005–2013年间我国大陆共报告3,115例人感染炭疽病例,分布于我国19个省份的299个县区,以皮肤炭疽为主,占所有病例的97.72%(3044例)。该病全年各月都有发生,大多数病例(72.2%)发生在夏季和秋季,高峰月份为7–8月。人群分布上,30–49岁的男性发病率最高,牧民和农民是主要的发病人群,2010–2013年占88.7%。同期,我国大陆共报告家畜感染炭疽暴发疫情209起,一共2,261例家畜发病,分布于我国大陆的17个省份。家畜感染炭疽疫情的时间分布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趋势卡方检验,p<0.01)。每个月人感染炭疽发病数和家畜感染炭疽发病数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r=0.38,p<0.05)。我国家畜炭疽以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感染为主。空间分布上,56.34%的人感染炭疽病例分布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各县区人感染炭疽的年均发病率为0.39/10万(范围:0.01/10万–1.98/10万),82%炭疽患者分布于我国西部和东北部的6个省/自治区,即四川、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和内蒙古。尽管全国总体上报告的人感染炭疽病例数表现为下降趋势,但近几年甘肃、青海、云南和内蒙古的人感染炭疽发病数出现反弹趋势。研究期内,我国青海省的家畜感染炭疽疫情发生数最多;我国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疫情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相同,但少数省份如四川省的人感染炭疽疫情远比家畜感染炭疽疫情严重。研究期内我国各县区的时空聚类扫描方法探测确定一个主要聚集区和四个二级聚集区,共包括分布于71个县区的1529例病例,是全国总病例数的49.09%,该区域对应的人口数仅占全国人口数的1.02%。其中主要聚集区包括四川、青海、甘肃和西藏四省区交界处的34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05年1月到2013年1月,其相对危险度为424.3。4个二级聚集区,其中一个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其余三个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逐年空间聚类分析显示主要聚集区均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但每年的二级聚集区范围有变化。(2)2012–2013年我国西部三省(四川、甘肃和青海)共报告人感染炭疽247例,其中1例死亡,三省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11/10万,累计病死率为0.40%。两年内四川报告病例127例、甘肃64例、青海56例。皮肤型炭疽为主要的感染类型,占总数的98.38%。报告病例以临床诊断为主(97.57%,241/247)。三省炭疽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68.42%,169/247)。2012–2013年间,病例分布于三省份的40个县区115个乡镇内(1例地址不详),患者全部分布于乡、镇区域,街道办事处无病例报告,其在乡、镇的分布比为210:37。空间分布图显示病例集中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青海三省交界处,各乡镇的年均发病率为18.84/10万(范围:2.07/10万–112.71/10万)。发病率排在前三的乡镇均位于四川省,即德格县然姑乡、若尔盖县唐克乡和阿坝县德格乡,分别为112.71/10万、107.82/10万、106.44/10万。三省炭疽病例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秩和检验,p=0.24),均主要发生于20–49岁的青壮年,且都以男性为主,职业分布均以牧民为主。逐年的空间聚类分析显示:两年间聚集区虽然有小幅度的向西移动趋势,但总体上四川、甘肃和青海三省交界区域仍是这两年疫情的高发聚集区。2012年的空间聚集性扫描分析识别出覆盖258个乡镇的三个炭疽高发聚集区,报告了86.15%的病例数,其人口仅占三省份总人口1.02%。主要聚集区包含248个乡镇,位于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和青海东南部三省交界处,报告病例104例,相对危险度为411.99。2013年则探测到两个聚集区,覆盖256个乡镇,报告了79.31%的病例数,其人口仅占三省份总人口1.25%。主要聚集区含221个乡镇,报告病例85例,相对危险度为290.81。聚集区内秩相关结果显示,发病率的高低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发病率与草地覆盖百分比呈正相关,与森林、农田覆盖百分比呈负相关。(3)以全国县区尺度时空聚类分析扫描得到的主要聚集区为研究对象,箱式图显示该区域炭疽发病率病例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连续小波变换分析显示该区域在2006–2012年间存在有较为显着的1年振荡周期。聚集区内的炭疽月发病率和当月以及滞后1月、2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累积降雨量呈正相关。炭疽的季节性与气象因素显着相关。以全国层面各县区为研究对象,应用2005–2011年的发病数据建立增强回归树生态学模型,识别出各县区牛密度、绵羊密度、人口密度、草甸和典型草地覆盖率,海拔,土壤ph>6.1的土地覆盖率,土壤有机碳浓度以及综合气象指数(由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的主成分分析获取)对人感染炭疽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影响。其中,海拔是影响人感染炭疽发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500米–1500米海拔范围内,炭疽发生的风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快速上升,超过1500米时,逐渐平缓或有小幅度的下降。炭疽发生的风险与牛密度、绵羊密度、草甸覆盖率和土壤中有机碳浓度呈正相关。另外,炭疽的发生和人口密度、综合气象指数呈负相关。基于该模型预测2012–2013年我国各县区人感染炭疽的发生概率,结果显示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i:0.899–0.943),说明该模型外推效果较好。炭疽风险预测地图显示我国人感染炭疽的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我国如下四个地区,(1)包括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如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西藏中部;(2)中国西南部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西部;(3)中国西北部地区,包括新疆西部和西北部;(4)中国北部地区,包括内蒙古中部和东部、黑龙江西部和东部、吉林省。其中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东部发生炭疽的风险最高,基本和主要聚集区地理位置一致。结论:本研究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同时结合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开展我国炭疽的流行动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方面,通过描述比较我国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的时空流行动态、分布特征以及我国西部三省乡镇尺度上炭疽分布的区域差异,从三间分布着手揭示炭疽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利用不同的空间尺度探讨了炭疽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高发聚集区范围;另一方面,收集与疾病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开展影响因素的分析,评估各因素对炭疽发生的作用,并进行风险预测,为监测方法和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发现我国炭疽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聚集性。男性青壮年牧民、农民是主要发病人群。炭疽的季节性受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的驱动影响,空间异质性受畜牧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海拔、土壤参数和气象指标的综合作用。尽管我国的炭疽疫情在过去九年有所缓解,但部分省份炭疽疫情出现反弹趋势,提示需要针对重点地区加强炭疽的防控。人感染炭疽病例数多于家畜病例数,而且两者间的月发病数表现为微弱的相关性,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家畜间炭疽的监测。炭疽疫情在我国持续存在,更需重点针对高发聚集区和高风险区域开展动物、人群、环境全方位的监测,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倡导“One Health”理念,从疾病发生的源头上预防炭疽的发生。

二、山羊的主要传染病 炭疽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羊的主要传染病 炭疽病(论文提纲范文)

(1)警惕炭疽病魔爪(论文提纲范文)

炭疽病概况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症状
诊断方法
海关采取的措施

(2)人畜共患炭疽病的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特点
2 流行情况
3 临床症状
    3.1 动物炭疽病临床症状
    3.2 人炭疽病的临床症状
        3.2.1 皮肤型
        3.2.2 口咽和胃肠型
        3.2.3 肺型
4 诊断
    4.1 严禁解剖
    4.2 采样
    4.3 检验
    4.4 环境与肉尸处置
5 防控措施
    5.1 动物炭疽病疫情处置
        5.1.1 疫情报告
        5.1.2 隔离
        5.1.3 封锁与无害化处理
        5.1.4 紧急免疫
        5.1.5 疫情监测
    5.2 人员防护措施

(3)新疆牧场羊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人兽共患病病原学概述
    1.2 人兽共患病流行病学现状
    1.3 新疆羊养殖业现状
    1.4 宏基因组学研究概述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2章 不同羊样品的细菌种类的研究
    2.1 样品的采集
    2.2 宏基因组检测方法及实验步骤
        2.2.1 DNA的处理
        2.2.2 文库制备和测序
        2.2.3 原始数据处理
        2.2.4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测序数据
        2.3.2 不同羊样品的细菌种类分析
        2.3.3 不同地区羊样品细菌种类差异比较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羊样品的病毒种类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不同羊样品的病毒种类分析
        3.2.1 属(Genus)水平结果比较
        3.2.2 种(Species)水平结果比较
    3.3 不同地区羊样品病毒种类注释
    3.4 不同地区羊样品病毒种类多样性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羊相关的人兽共患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2014-2015年云南分离炭疽芽胞杆菌遗传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炭疽芽胞杆菌概述
        1.1.1 炭疽芽胞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1.1.2 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1.1.3 炭疽芽胞杆菌抵抗力
        1.1.4 炭疽芽胞杆菌的感染方式和临床症状
        1.1.5 炭疽芽胞杆菌MLVA分型
    1.2 炭疽流行简述
    1.3 2014-2015年炭疽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2 材料与方法
    2.1 本研究所使用的实验菌株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营养琼脂培养基制备
        2.3.2 菌株复苏、培养
        2.3.3 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3.4 制备1%琼脂糖凝胶电泳操作步骤如下
        2.3.5 毛细管电泳分析VNTR扩增产物大小
        2.3.6 基因组测序
        2.3.7 炭疽芽胞杆菌canSNP基因分型
        2.3.8 炭疽芽胞杆菌MLVA15基因分型
3 实验结果
    3.1 炭疽杆菌基因组DNA提取
    3.2 基因组分析
    3.3 CanSNP基因分型结果
        3.3.1 反应完成后,在Loche480仪器上查看所检测到的荧光类型及Fluorescence History结果如下
        3.3.2 确定样品的SNP位点类型
        3.3.3 样品的canSNP群或组
    3.4 MLVA15基因分型
        3.4.1 MLVA15分型
        3.4.2 毛细管电泳分析VNTR产物大小
        3.4.3 聚类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及其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炭疽概述
    1.2 炭疽的病原学
    1.3 炭疽的流行病学
        1.3.1 传染源
        1.3.2 传播途径
        1.3.3 易感性
    1.4 炭疽的致病性及临床特征
        1.4.1 炭疽的致病性
        1.4.2 炭疽的临床特征
    1.5 炭疽流行概况
        1.5.1 世界炭疽流行特点
        1.5.2 中国炭疽流行现状
    1.6 炭疽杆菌的分子分型概述
        1.6.1 脉冲场凝胶电泳
        1.6.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6.3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
        1.6.4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型
        1.6.5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
    1.7 炭疽杆菌基因组概述
    1.8 炭疽芽胞杆菌质粒的相关特征
    1.9 炭疽疫苗研究进展
        1.9.1 Sterne减毒苗
        1.9.2 无荚膜减毒株
        1.9.3 灭活的无细胞炭疽疫苗
        1.9.4 高温致弱毒株(cap~+ tox~-)
        1.9.5 保护性抗原(PA)成分疫苗
        1.9.6 新型炭疽疫苗
    1.10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内蒙古自治区1956~2018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1.2 数据资料来源
        2.1.3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疫情概况
        2.2.2 内蒙古炭疽流行病学特征
        2.2.3 炭疽暴发疫情病例类型及传播途径
    2.3 讨论
    2.4 小结
3 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8年炭疽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病例诊断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标本采集
        3.2.2 涂片制备与染色
        3.2.3 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
        3.2.4 菌种保存
        3.2.5 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
        3.2.6 ELISA检测IgG抗体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4 炭疽芽胞杆菌SNP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5 炭疽芽胞杆菌MLVA15分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仪器
        5.1.2 菌株来源
        5.1.3 主要试剂
        5.1.4 方法
        5.1.5 PCR产物的检测
        5.1.6 指标串联重复数的确定(等位基因重复数确定)
        5.1.7 等位基因(重复数)确定的方法
        5.1.8 聚类分析
    5.2 结果
        5.2.1 VNTR位点的PCR扩增结果
        5.2.2 聚类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内蒙古炭疽芽胞杆菌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生物安全及主要仪器
        6.1.2 主要试剂
        6.1.3 方法
    6.2 结果
        6.2.1 基因组组成特征
        6.2.2 炭疽杆菌的RNA组成特征
        6.2.3 炭疽杆菌的核心基因组特征
        6.2.4 炭疽杆菌的KEGG分析结果
        6.2.5 炭疽杆菌的COG分析结果
        6.2.6 炭疽杆菌的泛基因组分析结果
        6.2.7 核心基因组聚类分析结果
        6.2.8 全国炭疽杆菌的核心基因组聚类分析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7 讨论
8 结论
9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小结
讨论与结论
    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藏区概况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藏药的发展现状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风险评估及传播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裂谷热概述
        1.1.1 病原学
        1.1.2 易感动物
        1.1.3 传播途径
        1.1.4 临床表现
        1.1.5 诊断方法
        1.1.6 流行历史
        1.1.7 防控措施
    1.2 空间流行病学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
    1.3 数学模型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 国际裂谷热动物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1 方向分布分析
        3.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2 分析原理和方法
        3.1.3 结果
    3.2 时空聚集性分析
        3.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3.2.2 分析原理和方法
        3.2.3 结果
    3.3 小结
4 中国裂谷热潜在媒介当前及未来分布预测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1.1 媒介分布数据
        4.1.2 环境因子数据
    4.2 Maxent生态位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原理
        4.2.2 建模方法
    4.3 结果
        4.3.1 埃及伊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2 白纹伊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3 刺扰伊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4 淡色库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5 致倦库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3.6 三带喙库蚊生态位建模结果
    4.4 小结
5 中国裂谷热发生及传播综合风险分析
    5.1 中国裂谷热发生风险分析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1.2 分析方法
        5.1.3 结果
    5.2 中国裂谷热传播风险分析
        5.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2.2 分析方法
        5.2.3 结果
    5.3 中国裂谷热综合风险分析
        5.3.1 分析方法
        5.3.2 结果
    5.4 小结
6 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仓室模型简介
    6.2 模型设计
        6.2.1 仓室模型结构
        6.2.2 模型空间结构
        6.2.3 常微分方程
        6.2.4 干预措施
    6.3 系统实现
        6.3.1 系统功能界面
        6.3.2 系统模拟演示
    6.4 小结
7 讨论
    7.1 国际裂谷热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7.2 中国裂谷热潜在媒介当前及未来分布预测
    7.3 中国裂谷热发生及传播综合风险分析
    7.4 裂谷热传播动力学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巴斯德、柯赫:为人类征服传染病开辟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传染病起因于病菌和病毒的肆虐
巴斯德:对导致传染病的病菌“说不”
柯赫:为征服肺结核打开大门的人

(9)波尔山羊的疾病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波尔山羊的疾病类别
2 波尔山羊疾病防治要求
    2.1 加强管理
    2.2 饮用水安全
    2.3 定期免疫接种。
    2.4 定期消毒
    2.5 定期驱虫
    2.6 定期喂药和添加营养
        2.6.1 适当投喂中草药
        2.6.2 饲喂添加剂
        2.6.3 投喂抗生素
3 波尔山羊主要疾病和防治
    3.1 羊炭疽病
    3.2 羔羊痢疾
    3.3 羔羊肺炎
    3.4 羊螨虫病
    3.5 羊肠毒血症
    3.6 羊肝片吸虫病

(10)我国炭疽的流行动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设计
    研究步骤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我国炭疽的时空流行动态及分布特征研究
    概述
    研究数据
        1. 我国人感染炭疽监测数据
        2. 我国家畜感染炭疽监测数据
        3. 基础地图和人口数据
        4. 我国牧区、半农半牧区分布数据
    分析方法
        1. 我国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的时空流行动态及分布特点分析
        2. 我国人感染炭疽的聚集性分析
    结果
        1. 我国人感染炭疽和家畜感染炭疽的时空流行动态及分布特征
        2. 我国人感染炭疽的时空聚集性分布特征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我国西部三省2012–2013年炭疽的流行特征与空间聚集性分析
    概述
    研究数据
        1. 我国西部三省人感染炭疽监测数据
        2. 基础地图和人口数据
    研究方法
        1. 我国西部三省 2012–2013年人感染炭疽的流行特征比较分析
        2. 我国西部三省乡镇尺度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研究结果
        1. 我国西部三省 2012–2013年人感染炭疽的流行特征
        2. 我国西部三省乡镇尺度的空间聚集性分布特征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我国炭疽流行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概述
    研究数据
        1. 我国人感染炭疽监测数据
        2. 基础地图和人口数据
        3. 各类专题数据
    分析方法
        1. 时间维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 空间维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1. 人感染炭疽时间维度的相关影响因素
        2. 人感染炭疽空间维度的相关影响因素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之处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山羊的主要传染病 炭疽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警惕炭疽病魔爪[J]. 黄斌,舒林军,王廷者. 中国海关, 2022(01)
  • [2]人畜共患炭疽病的防控[J]. 刘蕾. 广东饲料, 2021(10)
  • [3]新疆牧场羊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分析[D]. 陈紫昕. 南华大学, 2021
  • [4]2014-2015年云南分离炭疽芽胞杆菌遗传特征分析[D]. 彭海燕. 大理大学, 2020(05)
  • [5]内蒙古炭疽流行规律与炭疽芽胞杆菌的基因特征研究[D]. 海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6]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7]中国裂谷热媒介分布、风险评估及传播模型研究[D]. 刘博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巴斯德、柯赫:为人类征服传染病开辟路径[J]. 南铁英. 工会信息, 2020(04)
  • [9]波尔山羊的疾病防治[J]. 常雪芹. 农民致富之友, 2019(08)
  • [10]我国炭疽的流行动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陈婉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2)

标签:;  ;  ;  ;  ;  

山羊的主要传染病炭疽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