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质的鉴定、纯化和干燥

浅谈物质的鉴定、纯化和干燥

一、浅谈物质的鉴别、净化和干燥(论文文献综述)

孟详东[1](2021)在《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污水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废弃物,水分和有机物含量高,极易变质腐败。污泥内富集大量微生物、病原体、药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理会污染土壤、水体和大气,给生态环境和生命健康带来极大风险。同时,污泥中富含高热值有机物和营养元素,具有能源和资源化利用潜力。特别是污泥中富集了污水中50%以上的磷元素,是巨大的磷资源库。因此,在污泥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置的基础上,实现磷的资源化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热处置方法因其能大幅缩减污泥体积、消灭病原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和回收利用能量等优势成为污泥处置研究热点。同时,污泥热处置会提高产物中磷含量。然而,目前缺少适用于磷资源回收利用的污泥热处置方法,对污泥热处置过程磷形态转化、产物中磷资源回收利用或改性的研究不足。对此,本文以实现污泥中能源和磷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为目标,设计利用污泥自身热值、降低飞灰产量的低温燃烧系统,对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各相产物组分分布特点、热处置方式和条件对磷迁移影响、低温热处置过程中磷转化路径以及热产物中磷释放回收方法和机理等内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改性研究,对混烧特性、产物和混烧过程中磷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全面研究,为污泥的清洁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理论基础和参考方案。本文首先利用流化床焚烧、热解和低温燃烧三种方法,研究热处置方式、温度和气氛对固相产物磷富集率、含量和有效性的影响。热处置可提高热产物磷含量至85 mg/g以上。高温焚烧不利于磷的富集和有效性的提高,焚烧温度高于800℃时,磷富集率低于75%。提高氧气浓度增加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纯氧低温灰中生物有效磷含量48.7 mg/g。低温燃烧和热解可以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污泥中重金属随氧化程度加深从易浸出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化,低温氧化方式是适用于污泥中磷回收利用的热处置方式。开展了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和气相、液相产物的研究。利用污泥低温燃烧设备研究空气流速和污泥粒径及含水率对燃烧峰值温度、锋传播速度和气、液相产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空气流速小于10.4 mm/s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随空气流速增加,超过这一范围时对流换热增强,减缓了燃烧锋面蔓延速度;空气流速增加降低了液相产物的产率。增加含水率会降低峰值温度和燃烧锋面蔓延速度,含水率超过11%的污泥无法维持低温燃烧;含水率的提高不利于污泥的完全燃烧,提高了液相产物产率。增加污泥粒径降低了低温燃烧的峰值温度;燃烧锋面蔓延速度随粒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粒径大于1.0 cm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受比表面积影响,氧化反应速率主导对蔓延速度的影响,小于1.0 cm时,燃烧锋面蔓延速度主要受堆积密度影响,堆积密度的增大减缓了污泥质量损失速度,增大粒径会提高焦油产率,对焦油中各组分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影响较小。研究了磷在污泥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理。污泥中无机磷占总磷的含量超过80%,热解促进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使正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转化为正磷酸盐;提高热解温度有助于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向磷灰石无机磷(AP)转化,AP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污泥中的有机磷和多聚磷酸盐在低温燃烧过程中分别转化为无机磷和正磷酸盐,使蓝铁矿(Vivianite)和水铁矿磷酸盐络合物(P-Ferrihy)转化为Fe PO4和钙-磷化合物,促进产物中钙-磷化合物的形成。污泥低温燃烧灰中总磷和无机磷含量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加,促进了NAIP向AP的转化,有助于促进燃烧灰中Ca HPO4和P-Alumina分别向HAP和Al PO4转化,氧化程度加深使Fe PO4向铝-磷或钙-磷化合物转化,提高了污泥灰中磷的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对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的释放和回收进行了研究。利用“酸提取-树脂净化-磷酸铵镁结晶”方法将低温燃烧灰中磷以高纯度鸟粪石(Mg NH4PO4)形式回收。使用盐酸提取低温灰中的磷,酸浓度不低于0.4 mol/L时,液固比对磷浸出效率影响小;液固比不高于20 ml/g时,酸浓度对金属元素浸出效率影响小;优化的酸提取条件为0.8 mol/L的盐酸溶液,20ml/g液固比,磷的提取效率为97.2%,提取液中金属杂质含量低。参数方程Thomas模型对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液中Fe3+过程的描述性好,综合模拟和实验结果确定净化富磷提取液的最佳参数条件。以高纯度鸟粪石晶体从净化液中提取磷的最佳条件为溶液中氮、磷和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2:1,溶液p H值为10.0。本研究提高磷回收效率至84%,含磷终产物鸟粪石晶体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农用磷肥限制标准。最后,对玉米芯、稻壳和大豆秸秆与污泥低温混烧过程磷迁移特性和产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掺混增加了污泥基燃料中挥发分含量和热值,减少了灰分含量,提高了燃烧速率。混烧后铁-磷化合物和Na OH可溶性磷含量减少,钙-磷化合物和HCl可溶性磷含量增加。污泥中的磷酸单酯和焦磷酸盐与生物质中的有机植酸在低温燃烧过程中分解,释放出的正磷酸根与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Fe PO4、Al PO4、Ca3(PO4)2和Mg3(PO4)2等金属磷酸盐。燃料中钙取代铁-磷化合物和铝-磷化合物中铁和铝生成Ca2P2O7,Ca(PO3)2,Ca HPO4和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生物质为该转化提供钙源和镁源,促进铁/铝-磷化合物向钙/镁-磷化合物转化。钙源的增加促进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向羟基磷灰石转化。钙或镁含量高的生物质有助于提高产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生物质中钙含量越高效果越明显。

陈春霞[2](2020)在《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从生活用纸所用纤维原料和辅料、生产工艺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关系出发,借鉴欧盟先进法规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抄造过程控制、终端成品的用途及化学品辅料残留量等全要素进行合规评价。针对原料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废纸浆料的问题进行生活用纸纤维原料原生态分析;针对化学助剂有害残留的问题重点监控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化学助剂的迁移路径,如湿强剂的特性及其可迁移性研究;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促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发展;针对生产用水、白水封闭循环利用污染累积问题监测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累积性过程物质对生活用纸质量的影响。最后对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进行工艺绿色指数综合评价。围绕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1、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进行生活用纸抄造所用原料是否属于原生浆料的鉴定。分析原生浆料生产线及废纸浆料生产线不同工段浆料以及抄造的生活用纸成品,明确原生浆料与废纸浆料的形态特征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废纸浆抄造的卫生原纸的浆料及成品虽经脱墨工艺处理,但依然存在油墨残余脏迹,纤维种类组成复杂,存在染色为黄色的机械浆纤维,及其未分散纤维束。纤维较短细,D65荧光亮度高,有效残余油墨浓度高,帚化率较高。结合回收纤维的典型特征以及因回用加工过程造成的纤维老化特性,选择生活用纸的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应用多指标复合分析技术鉴别生活用纸是否掺有回收纤维。选择荧光性物质、D65亮度、D65荧光亮度、残余油墨含量、帚化率以及是否含有黄色机械浆纤维等作为特征参量,对废纸浆纤维的鉴别分析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纸巾纸纤维原料产品标签标注鉴别,分析实际使用的产品原料与其标识标注的相符状况,分析产品主要原料标识不一致的情况,有助于解决纸巾纸产品原料标识标注混乱的问题。2、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及危害控制研究对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残留进行危害分析,重点选取湿强剂为研究对象,建立经皮肤摄入的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指数。研究检测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残留的简便高效方法,使用SPME-GC-MS/MS MRM通过离子对分析测试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DCP残留量以及高残余风险的DCP的可迁移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检测条件为应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平衡吸附,平衡温度45℃、平衡时间30 min,吸附45 min。MRM多反应离子监控模式高级程序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生活用纸样品及滤液的响应值,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分析物较低的检测限(LOD),良好的线性(r2≥0.9901)。生活用纸样品加标回收率是97.11%-108.03%,萃取液加标回收率是102.75%-113.00%;RSD分别为6.1%和5.0%。研究不同孔径修饰的石墨烯膜对去除湿强剂有机氯代物同步浓缩的方法技术,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CMX/PAE二元体系,从源头上推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研究成功制备了分子量较高的羧甲基半纤维素,明晰了其与PAE湿强剂联用时的效果及机制,有效提高了PAE湿强剂的作用效果。3、生产用水系统研究,对现有生产进行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在生活用纸制造过程中,原料、化学助剂等带来的污染风险,随着白水封闭循环利用,存在污染累积的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有效监控水质状况,科学地指导造纸系统水的回用及白水封闭循环。研究建立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探究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周期的推进,系统状况逐渐变化,PAE中DCP含量随着PAE储存时间的变化含量上升,依据DCP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方程进行计算。再考虑系统中的DCP进入白水中的比例,其随白水循环程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白水回用次数下DCP的分布规律,其在纸张、白水、周围环境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建立多因素多变量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运算模型。由全过程包括纤维原料、湿部化学助剂、白水循环系统、风险过程控制加权拟合推导出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陆瑞[3](2020)在《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加注工艺及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黎阳[4](2020)在《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有色冶炼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有色金属冶炼作为人为重金属排放的重要来源,其固废分类清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且固废属性尚不清楚。因此,完善有色冶炼固废分类清单并明晰固废属性,对我国有色冶炼行业固废利用处置过程的分类管理和污染控制及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宗有色冶炼固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Cu、Pb、Zn和Al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关键产废节点,厘清了产生源特征相似的固废类别,构建了表征有色冶炼固废共性特征的分类方法和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实验探讨了各共性产生源固废的物理、化学、可视化和污染物指标,获取了表征有色冶炼固废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的区间或统计值。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构建了有色冶炼固废共性产生源的分类方法和清单。其中,本方法通过厘清产生源特征相似的有色冶炼固废类别(如冶炼废渣、粉尘、废酸、废活性炭、废催化剂及污泥等)将产废节点划分成破碎配料、冶炼反应、提纯回收、收尘净化、污酸处理、制酸脱硫及中水处理等单元;分类清单基于这7大单元对115种有色冶炼固废按类归置,本清单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相比较,更细化工艺描述,缩小定义范围,分质分级明确废物种类,具有确定性、实用性和可行性。(2)判别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物理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资源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冶炼反应、提纯回收、收尘净化、污酸处理、制酸脱硫及中水处理单元废物的含水率变化区间分别为0.193%~0.234%、0.019%~25.6%、0.039%~3.96%、0.238%~2.69%、8.67%~52.9%、28.9%~31.1%及50.3%~68.4%,前四单元废物水分含量偏低,后三单元废物水分含量偏高;同时p H变化区间分别为10.98~11.14(碱性)、3.57~9.48(酸性偏中性)、5.79~13.4(中性偏碱性)、1.85~11.5(酸性或碱性)、0.59~13.5(强酸强碱性)、13.6~13.8(强碱性)及9.02~9.21(碱性),破碎配料、冶炼反应及中水处理单元废物无腐蚀性,其余单元废物有腐蚀性。(3)识别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化学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资源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单元废物由絮沫状粉末组成,呈尖晶石相和刚玉相,主成分是Al2O3(68.4%~70.8%)和Mg O(9.12%~10.4%);冶炼反应单元废物由板块状颗粒组成,呈铁橄榄石相和砷铜矿相,主成分是Fe2O3(24.3%~66.0%)和As2O3(1.49%~46.1%);提纯回收单元废物由球状颗粒组成,呈刚玉相和铅黄相,主成分是Al2O3(37.1%~84.0%)和Pb O(0.158%~98.8%);收尘净化单元废物由屑沫状粉末组成,呈铅矾相和红锌矿相,主成分是Zn O(0.134%~72.4%)和Pb O(0.015%~71.3%);污酸处理单元废物由泥块状颗粒组成,呈铅矾相和白砷石相,主成分是Pb O(0.223%~94.1%)和As2O3(0.487%~68.8%);制酸脱硫单元废物由细状粉末组成,呈石膏相,主成分是Ca O(43.2%~47.5%)和Si O2(0.626%~0.652%);中水处理单元废物由块状颗粒组成,呈方解石相,主成分是Fe2O3(12.5%~46.4%)和Ca O(5.37%~27.2%)。有色冶炼固废的主要元素有Al、Fe、As、Pb、Zn、Ca、Si等,以氧化物、硅酸盐、铝酸盐和硫酸盐等形式存在,若取代新型建材的传统制备原料可有效拓宽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4)阐明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可视化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环境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灰色粉末状除尘灰;冶炼反应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黑灰或黑红色块状冶炼废渣;提纯回收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灰白或黄或黑色颗粒状回收副产物;收尘净化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白或褐或黑色粉末状收尘烟灰;污酸处理单元废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棕红或黑色块状污酸处理残渣;制酸脱硫单元废物是无刺激性气味的灰色粉末状脱硫副产物;中水处理单元废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暗红色块状中水处理污泥。(5)揭示了各共性单元有色冶炼固废的污染物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应环境属性表征。其中,破碎配料、冶炼反应、提纯回收、收尘净化、污酸处理、制酸脱硫及中水处理单元废物中首要重金属含量及其对应浸出浓度分别是Cu(894±14.0mg/kg和0.355mg/L)、Zn(35309±1724 mg/kg和3141mg/L)、Zn(36277±854 mg/kg和13035mg/L)、Zn(34404±135 mg/kg和1684mg/L)、As(9055±619 mg/kg和2637mg/L)、Cu(75.3±4.27 mg/kg和4.45mg/L)及As(861±4.91 mg/kg和0.476mg/L);同时破碎配料和制酸脱硫单元废物中浸出浓度均低于我国GB 5085.3-2007标准限值但超出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其余五单元废物中浸出浓度均高于GB5085.3-2007标准限值和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由于固废危害主要取决于其所释放出的污染物浓度,则Cu、Zn和As带来的环境风险应重点关注。本文构建了有色冶炼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并探索了各共性产生源有色冶炼固废的物理、化学、可视化和污染物指标(四项指标)的区间或统计值,其结果显示了通过这四项指标可逐步判别不明来源有色冶炼固废种类的资源环境属性,该研究对有色冶炼固废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合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科学及现实意义。

石依姗[5](2020)在《特色民族药材藤茶质量评价及其袋泡茶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藤茶是我国土家族、苗族、瑶族、拉祜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及客家地区传统的药茶,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寒、利湿退黄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湿热黄疸、疮痈肿痛等病症。近年来,随着民族药材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藤茶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不断被挖掘,越来越多的藤茶相关的制剂被开发和应用。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说明药材的质量与中药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但目前,藤茶仅收录于《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三个地方药材标准,尚未建立国家统一的药材标准,且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和报道较少,不能满足药材监管的要求,导致市场上售卖的藤茶来源品种及产地等难以追踪,商品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藤茶制剂研发应用推进困难。为了应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研究遵循国家食药监总局注册司专项“特色民族药材检验方法示范性研究”二期指导原则,参考国家药典、港标、各地省标等示范性标准的先进研究思路,遵循民族医药理论体系,结合传统中医药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前往湖北、湖南、广西等9个省份20余个市县采集或收集了大量藤茶样品以及其同属常用的其它8种植物药样品,对藤茶进行本草考证、品种调研、生药鉴别(基原、性状、显微鉴别)、化学鉴别(薄层鉴别、特征图谱鉴别)、分子生物学鉴别、含量测定、常规检查项和残留检测(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有害元素和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项目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藤茶深加工研发基础薄弱,利用形式单调,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末较多,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更好的开发应用藤茶,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改良藤茶口感,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卫生、快速便捷等日常服用的要求,本实验选择袋泡茶型,并对藤茶袋泡茶工艺制备条件进行了的考察和确认。本文旨在建立藤茶药材专属性鉴别方法,对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提高和完善,为后期藤茶制剂研发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及结果(1)品种考证及资源调查查阅历代本草专着或民族药文献(古籍医典),系统考证藤茶的基原品种、药用功效、性味归经及方法用量、采收加工等。确定目前市场使用的藤茶药材基原为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el-Mazzetti)W.T.Wang),入药部位为干燥嫩茎叶。采收时间为4到10月份,具体时间可根据各地物候情况灵活调整。加工方式可分为手工和机械加工,制茶核心为采摘、日光凋萎、炒青、揉捻、渥堆、干燥等步骤。制定藤茶资源和商品药材实地调研路线,实地调查和记录藤茶资源的分布、生长环境、种群特征以及藤茶药材的栽培规模、商品产业状况。并采集或收集藤茶以及其同属常用的其它8种植物药样品。(2)生药学鉴别对采集或收集的基原与产地明确、具有代表性的藤茶其同属常用的其它8种植物样品进行拍摄和标本制作,结合文献和标本库,进行初步的基原植物形态鉴别研究,并总结植物鉴别检索表。应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和对藤茶药材的外观、颜色、质地、一般内部结构(包括断面特征)、气味、味道等“宏观”特征以及药材的茎横切面、叶横切面、粉末等“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与描述。并与同属多种植物药材进行比较,发现蛇葡萄属植物卷须、叶片性状和叶横切面显微结构差异较大,可达到鉴别的目的,因此拟将叶片和叶横切面作为藤茶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点。(3)化学鉴别参考《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中显齿蛇葡萄品种薄层方法,增加二氢杨梅素对照品,改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3)为展开剂,并与同属易混淆的广东蛇葡萄和大叶蛇葡萄进行同板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藤茶色谱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苷成分能被识别,斑点清晰不扩散,且可与其同属易混淆植物的斑点进行明显的区分,具有专属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根据藤茶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建立其专属性的特征图谱测定方法。共检出5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出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苷和杨梅素4个共有峰。另发现一个未知峰,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解析。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获取对照特征图谱,并对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采收部位的56批藤茶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发现相似度无明显差异。(4)含量测定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特征图谱中各共有峰成分含量,发现二氢杨梅素占有绝对高的含量。故本实验选择二氢杨梅素为藤茶的专属性指标成分,采用HPLC测定69批藤茶样品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结果显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为13.41%~45.32%,平均值为25.04%。。(5)分子生物学鉴定参照"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指导原则"对藤茶及其同属8种药用植物的ITS2、mat K、psb A-trn H、ITS基因序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蛇葡萄属植物对ITS和mat K序列PCR扩增效果较差,ITS2和psb A-trn H序列对蛇葡萄属物种的鉴定效率较差。利用一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筛选得到蛇葡萄属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结果分析发现可根据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别挑选序列设计引物来组合鉴定蛇葡萄属物种。(5)检查项目参照2015《中国药典》四部中对56批藤茶药材常规检查项(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和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建议藤茶药材中水分含量不应过10%、总灰分含量不应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应过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8%。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45批藤茶样品中铅、铬、砷、铜、汞五个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风险评估。建议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应加强藤茶药材的镉和铅的含量控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快速筛查56批藤茶样品中53种农药残留,结果部分批次检测出哒螨酮、喹螨醚和苯醚甲环唑残留,但均未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度。(6)袋泡茶工艺研究以感官评价、二氢杨梅素含量等指标作为考核,考察筛选出袋泡茶中藤茶粒径、浸泡时间、加水量以及冲泡次数,最终得到了茶汤棕黄,清澈透明,口感甘甜,且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率等各指标符合“GB/T 24690-2009袋泡茶”标准的藤茶袋泡茶。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对藤茶本草的考证、主产区的资源调查和样品收集,解决了民族药材标准提高的重点和难点,即正本清源的问题,为藤茶系统的研究奠定理论和样品基础;结合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了藤茶药材专属性鉴别方法,为中药鉴定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按国家和地方标准,对藤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提高和完善,为藤茶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数据;初步确定了藤茶袋泡茶工艺参数和指标,为其制剂的开发和临床的应用奠定基础。

王波[6](2020)在《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药红芪(Radix Hedysari),为甘肃道地药材,是豆科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干燥根。红芪药材富含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针对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迄今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采用了区别于传统前处理手段的溶剂诱导萃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在线富集,净化的目的,且操作简单、快速。此外,以UPC2作为分析手段,红芪药材作为切入点,基于不同于传统RP-LC保留行为的UPC2分离技术对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检测、产地溯源以及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此外,结合上述分析实践基础,深入的对红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在UPC2分离技术中的保留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和传统的UPLC进行比较,探讨UPC2在中药分离分析方面的优势,为红芪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产地溯源、质量控制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红芪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第一,基于溶剂诱导萃取-UPC2技术对红芪中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利用不同于传统RP-LC保留机理和分离效果的UPC2分离技术对红芪药材进行研究,并采用溶剂诱导萃取法对红芪药材进行快速提取、净化及富集。最终结合光谱图和质谱图信息,通过利用对照品保留时间等定性方法,首次从红芪药材中发现三种未知化学成分,分别为阿魏酸、香豆素及香草酸。第二,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比较研究;本研究以红芪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SS C188 SB色谱柱,以0.1%甲酸-甲醇(v/v)为改性剂,梯度洗脱,建立了UPC2-PDA联用技术测定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并比较了溶剂(乙醇)提取法、SPE以及溶剂诱导萃取法在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提取过程中,它们对11种化学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UPC2和UPLC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分离方式进行比较,证实了这两种分离模式在分离过程中所具有的互补性。第三,本研究在第二章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具有快速,低溶剂消耗,以及与传统RP-LC不同保留机理的UPC2技术,建立红芪药材的一种新的UPC2指纹图谱,并获得不同于传统RP-LC的红芪药材指纹图谱信息;同时利用25批不同产地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结合主成分分析以及层次聚类分析热图对其进行产地溯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25批红芪药材中,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红芪药材和甘肃省宕昌的红芪药材质量最佳。第四,本研究选择溶剂诱导萃取法作为血浆分析的预处理方法;利用UPC2分离技术,以反式肉桂酸为内标,考察目标物在UPC2保留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口服红芪药材后大鼠血浆中3种化学成分(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快速、灵敏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研究表明,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的浓度符合双室模型。根据它们的T 1/2值可以得出,吸收和消除最快的是毛蕊异黄酮,而最慢是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第五,本研究利用UPC2分离技术,通过考察固定相、改性剂、pH值、洗脱梯度、动态背压、温度以及进样量等分离参数,对红芪药材中7种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以及保留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色谱柱和改性剂对7种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影响最大;其余参数均不是影响保留行为的主要因素,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微调、优化。此研究结果不仅对其它药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且可以对中药材中其它类型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作为参考和借鉴。

许凌巧[7](2020)在《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2015版《中国药典》中提到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的功能及主治为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胁痛,纳差,倦怠乏力。国家二类新药云芝胞内糖肽,临床上主要用于保肝和癌症治疗且疗效显着。但由于云芝胞内糖肽的制备采用水提醇沉的传统方法,所得粗提物成分复杂,故云芝胞内糖肽目前存在活性成分不明确、结构特征不确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物质基础展开研究,为开发活性成分明确、治疗靶点清晰的云芝糖肽类药物做出努力。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云芝菌种的分子生药学鉴定为保证药材生产、研究的科学性和用药安全,在菌株培养成功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培养得到S1090、S1037、S1340、CHANGBAISHAN和LIGONGDA五只菌株菌丝体后,采用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后显示:五只菌株均属于核生物Eukaryota真菌界Fungi双核菌亚界Dikary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亚门Agaricomycotin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栓菌属Trametes云芝versicolor菌种。系谱树结果显示:S1034和LIGONGDA菌株,S1090和CHANGBAISHAN菌株亲缘关系较近。2云芝发酵工艺的研究云芝大多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式获得,故需对优良菌株进行筛选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本章以湿菌丝体得率、干菌丝体得率、糖肽得率为指标,最终筛选确定S1090菌株作为生产菌株。并对制备所得糖肽进行初步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茚三酮颜色反应及α-萘酚颜色反应均呈阳性;总糖含量均高于35%;肽含量均高于25%;单糖含量均低于10%。各指标符合云芝胞内糖肽现有国家标准。进而进行工业发酵罐发酵研究。监测发酵过程,发酵进行72 h后,监测结果显示:菌浓、pH、总糖均下降;溶氧没有回升;镜检菌丝体粗壮;染色较浅。达到放罐要求,故进行放罐,得云芝发酵液。3云芝胞内糖肽的化学性质研究为明确活性成分提供基础,我们将对由S1090菌种经工业发酵罐发酵制备所得的云芝胞内糖肽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茚三酮颜色反应和α-萘酚颜色反应均呈阳性;分子量分布的主峰保留时间为17.930 min,云芝胞内糖肽对照品主峰保留时间为17.842 min;总糖含量为43%;肽含量为42%;单糖含量为8.6%;水溶液吧值为4.81;云芝胞内糖肽水分含量为5.8%。4云芝糖肽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云芝发酵液仅有其菌丝体经水提醇沉后所得沉淀得以应用,其他部位均无进一步研究及开发,为提高云芝发酵液资源利用率,也为云芝类新药开发提供可能。发酵代谢产物分为胞内和胞外,分别经水提醇沉处理后得沉淀及上清液,干燥后得四种产物CPV-a(胞外上清液干燥物)、CPV-b(胞外沉淀物干燥物)、CPV-c(胞内上清液干燥物)、云芝胞内糖肽(胞内沉淀物干燥物)。对制备所得产物组成分析进行初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CPV-a总糖含量51%,肽含量29%,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甘露糖,氨基酸组成主要为酪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缬氨酸;CPV-b总糖含量35%,肽含量11%,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甘露糖,氨基酸组成主要为谷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半胖氨酸和缬氨酸;CPV-c总糖含量56%,肽含量20%,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甘露糖,氨基酸组成主要为苏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缬氨酸;云芝胞内糖肽总糖含量43%,肽含量42%,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氨基酸组成主要为天冬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5云芝胞内糖肽的结构特征分析对已成药的云芝胞内糖肽进行进一步精制纯化,分析其结构特征,为探讨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本章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和CL-6B对云芝胞内糖肽进行纯化精制,最终精制得到五个纯度较高的云芝胞内糖肽组分CPV-1-1、CPV-1-2、CPV-2-1、CPV-2-2、CPV-2-3。对五个组分进行结构特征的分析。五个组分的分子量分别为22486 Da、16982 Da、8813 Da、5228 Da、6748 Da;紫外全波长扫描结果显示五个组分最大吸收波长在210 nm左右,280 nm左右有一肩峰;红外结果显示均有多糖特征吸收峰,且存在羧基质子化特征吸收峰;核磁结果由于分子量较大、水溶液粘度较大等问题,大多存在匀场,仅有CPV-1-2和CPV-2-3可进行简单特征解析,其中存在苯环、葡萄糖、吡喃糖、α-糖苷键的特征峰信息;五个组分单糖组成一致,均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建立云芝胞内糖肽TLC鉴别方法,正丁醇:丙酮:水=5:1:1进行展开,对氨基苯甲酸-冰醋酸-磷酸作为显色剂,日照及紫外灯365 nm下检视,该条件下单糖分离显着,鉴别结果与HPLC单糖分析结果一致;五个组分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主要含:天冬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6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活性探究为明确云芝胞内糖肽活性成分和治疗靶点,所以需要对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活性展开研究。本章选用鸡胚尿囊膜实验模型,对由云芝发酵液制备所得的多种云芝糖肽、云芝胞内糖肽纯化组分进行活性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合之前的成分及结构分析,对物质基础进行初步讨论。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所有云芝糖肽对血管新生均具有抑制作用。云芝糖肽的活性结果显示:CPV-a、CPV-b、CPV-c和云芝胞内糖肽的抑制率分别为37%、30%、36%和28%,且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上清液产物与沉淀产物之间抑制作用存在显着性差异;云芝胞内糖肽自制品和云芝胞内糖肽上市品抑制率分别为28%、3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者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CPV-1-1、CPV-1-2、CPV-2-1、CPV-2-2、CPV-2-3五个云芝胞内糖肽纯化组分抑制率分别为:27.4%、26.2%、27.9%、29.8%、28.3%,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其五个组分间抑制作用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张槐[8](2019)在《复方芪术颗粒的研制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数补气类中药在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恢复受免疫抑制动物的免疫力方面具有独特功效。本研究选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黄芪和白术两味补气类药材,经过水提醇沉、制粒、干燥等工序制备成复方芪术颗粒(Compound Huangqi&Baizhu granules,CHBG),并进行了药物制剂学、毒理学以及药效学方面的研究,以期获得一种新的兽用免疫增强剂。现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CHBG黄芪白术配比筛选为了获取疗效更优的CHBG,本文以雏鸡为试验动物,以黄芪与白术1:3~3:1不同比例配伍制备的颗粒为试验药物,同时设立疫苗免疫对照组,通过考察试验药物对新城疫(ND)疫苗抗体水平影响而筛选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比例。结果显示,当黄芪与白术比例为1:1时,雏鸡ND抗体水平较疫苗免疫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且其抗体水平在所有药物试验组中最高。结果表明,黄芪与白术比例为1:1时的颗粒剂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以此为基础制备CHBG。2.CHBG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为了制备质量稳定、可控的GHBG,本文采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确定黄芪、白术的药材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Ca(OH)2的碱水提醇沉的方法获取黄芪白术提取物,然后加入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干燥的工艺制得CHBG,再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稳定性。结果显示:(1)在黄芪和白术各自TLC图谱中,样品药材和对照品药材在相同位置显示相同荧光斑点;且两味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与对照品药材的相似度均达到0.90以上,说明选用药材合格;(2)制得黄芪、白术的混合粗多糖,试验三批次的多糖平均得率为7.58%,其多糖含量为73.83%。制得的CHBG成品,每1 g相当于原生药2 g;(3)CHBG以市售铝塑包装密封后,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的环境中加速试验6个月以及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环境中放置18个月后,其外观性状、鉴别、含量等质量指标均符合CHBG质量标准要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合格的药材,采用Ca(OH)2的碱水提醇沉、喷雾干燥、湿法制粒获得的CHBG质量稳定,有效期可达18个月。3.CHBG质量标准研究为使CHBG质量可控,借鉴药典方法和采用TLC、HPLC等方法,建立CHBG的质量标准。结果:参考中国兽药典建立了 CHBG的含量检测方法以及确定了 CHBG的外观性状、水分、粒度、溶化性、微生物限度等检查项目;采用TLC法建立了 CHBG定性鉴别多糖、黄芪甲苷、白术的方法;参考中国兽药典建立了 HLPC检查CHBG中单糖、双糖含量的方法,并规定了检出限度;同时,采用HLPC法对9批CHBG特征图谱进行了考察,建立了 CHBG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质量标准可用于CHBG的质量控制。4.CHBG安全性评价采用改良寇氏法和最大耐受药量试验法评价CHBG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改良寇氏法未能测定出CHBG对小鼠口服的LD50,但最大耐受药量试验法测得CHBG对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80 g/(kg·bw)。在最大耐受药量时,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CHBG对实验小鼠是安全的。5.CHBG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为探讨CHBG对免疫缺陷动物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制作免疫抑制模型,再分别设立空白组、Cy组、Cy+CHBG3.75组(注:给药剂量为3.75g/(kg.bw),本节下同)、Cy+CHBG7.5组、Cy+CHBG15.0组,并分别考察CHBG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碳粒廓清功能、脾淋巴细胞增殖、血清溶菌酶及TNF-α、IL-2、IL-4、IFN-γ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同时设立空白组、黄芪多糖组、CHBG3.75组、CHBG7.5组、CHBG15.0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HBG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Cy处理可引起脾脏指数、胸腺指数下降,并能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导致血清溶菌酶含量以及TNF-α、IL-2、IL-4、IFN-y等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其中脾脏指数、血清溶菌酶含量以及IFN-y等细胞因子水平比空白组显着下降(P<0.05),说明Cy处理引起了明显的免疫抑制。(2)与Cy组比较,CHBG15.0可显着提高脾脏指数、IFN-y的含量(P<0.05),极显着提高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1);CHBG7.5可极显着提高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1);CHBG3.75可显着恢复并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显着提高IL-4的含量(P<0.05),极显着提高脾脏指数、血清溶菌酶的含量(P<0.01)。CHBG各剂量组均可提高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但差异不显着(P>0.05);对TNF-α、IL-2的生成也无明显影响。(3)CHBG3 75可显着降低正常小鼠CD8+T细胞的数量(P<0.05),并显着提高CD4+/CD8+比值(P<0.05),且除CHBG15.0组的CD4+T细胞的数量和CD4+/CD8+的比值显着低于黄芪多糖组(P<0.05),CD8+T细胞的数量显着高于黄芪多糖组(P<0.05)外,CHBG3 75组和CHBG7.5组的CD4+、CD8+T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的比值均与黄芪多糖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CHBG可明显恢复Cy所致小鼠免疫器官发育的抑制作用,能增强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菌酶释放,诱导机体产生IFN-γ、提高血清中IL-4的含量,还可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6.CHBG对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为考察CHBG对ND疫苗免疫效果。以口服0.5、1.0、2.0、3.0、5.0 g/L的剂量在每次免疫后连续给药7 d,考察不同剂量CHBG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以整个免疫期连续给药、首免和二免后连续给药1周以及首免后给药1周的三种方案给药,考察CHBG的不同给药方案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当口服不同剂量CHBG时,与疫苗免疫对照组比较,在首免后的第1、2周,CHBG10(注:给药剂量为1.0 g/L饮水给药,本节下同)组的抗体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二免后第1、2周时,抗体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与黄芪多糖组比较,CHBG各剂量组中除CHBG5.0组在35日龄时的ND抗体水平显着低于黄芪多糖组外(P<0.05),而其余各组与其差异均不显着(P>0.05)。(2)采取不同给药方案时,与免疫对照组比较,在几种方案中,以每次免疫ND疫苗后,饮水给予1.0 g/L剂量的CHBG,并连续给药7 d的方案较好,其在首免后第1、2周,雏鸡ND抗体水平可显着增加(P<0.05),在二免后第1、2周时,雏鸡ND抗体水平极显着增加(P<0.01);且用药成本低。综上所述,采用本试验方法制备的CHBG安全、稳定;同时建立了 CHBG质量标准,其检测方法简单、可行,可用于CHBG的质量控制。动物试验证实CHBG既可以恢复和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同时提供了 CHBG的临床使用方案,即每次免疫后以1.0 g/L剂量饮水连续给药7 d,有助于雏鸡ND抗体水平的提高,可为雏鸡提供更好的保护。

周鹏[9](2019)在《基于多平台组学策略的茶叶溯源鉴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叶是我国的特色高附加值农产品,茶叶真实属性的鉴别存在诸多困难。本论文基于多分析平台结合化学计量学(PCA、PLS-DA、OPLS-DA、LDA、HCA等)分析策略,对不同种类的茶叶以及不同产季(2013年春茶与秋茶)、不同年份(2012年和2013年秋茶)、不同产地(福建安溪、广东韶关、湖北咸丰、湖南株洲)的铁观音茶叶开展了溯源鉴定的研究,旨在研究茶叶的真实属性与其内在品质的关系,初步建立茶叶溯源鉴定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基于UPLC-Q-TOF平台,建立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提取溶剂进行了优化及方法学验证,鉴定出107种代谢物。利用该平台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判别分析。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判别准确率达95%;茯砖茶与普洱茶、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以及大红袍与闽北水仙之间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在铁观音溯源鉴别方面,不同产季和不同年份的安溪铁观音以及不同产地的铁观音判别准确率均为100%。2.建立了基于柱前衍生UPLC-MS/MS平台测定茶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分析方法,对提取方法、色谱条件等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利用该平台结合化学计量学,进行了茶叶溯源鉴定的研究。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判别准确率达100%;不同产季的安溪铁观音和不同产地的铁观音的判别准确率也均为100%。3.建立了基于HILIC-MS平台测定茶叶中5种游离糖的分析方法,对提取方法、净化条件、色谱条件等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进行了茶叶溯源鉴定。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的判别准确率为79.7%;不同产季的安溪铁观音和不同产地的铁观音判别的准确率达到100%。4.建立了基于ICP-MS平台测定茶叶中36种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优化了消解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对铁观音进行溯源鉴定研究。不同产季安溪铁观音的判别准确率达100%;不同年份所产的安溪铁观音判别准确率为87%;不同产地的铁观音判别准确率为98%。5.利用EA-IRMS平台测定茶叶中碳、氮、氢、氧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对铁观音进行溯源鉴定研究。不同产季的安溪铁观音和不同产地的铁观音判别准确率均100%。

易忠进[10](2019)在《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废催化剂及废水联合处理工艺及工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技术(Composite Ionic Liquid Alkylation,CILA)是一种新型的石油化工工艺,在生产高辛烷值烷基化油的同时,也会伴生危险废物和废水。对副产废物处理技术的缺乏,制约了CILA工艺的工程推广。本研究主要以以CILA副产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处理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研究。CILA主要副产物为废离子液和碱洗废水。废离子液具有反应性、强酸性等危险特性,酸溶油和金属资源较多;碱洗废水污染负荷高且为强碱性。根据两类废物的综合特性,以无害化、资源化为处理目标,以成本为约束条件,提出了废离子液和碱洗废水联合处理的“以废治废”技术思路。探索出先“水解”后“中和”的“两步法”流程,温和的消除废离子液的反应性,并消除强酸性,金属资源转化为沉淀,酸溶油得以分离回收。设计3.4kg/d小试实验装置验证了“温和水解-快速中和-絮凝沉淀”的工艺设想。中和反应器回流的浓盐水与废离子液以50:1的体积比混合时的水解反应最为温和,放热强度低,酸溶油品质好;加碱中和至p H值为8.0-8.5时,金属沉淀物产率最大;阴离子聚丙烯酰胺能显着加速沉淀物的絮凝。设计100kg/d中试装置对工艺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考虑到金属沉淀物的减量化,在工艺中增加“脱水-干化”单元。长周期运行表明,水解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在6 h时,酸溶油回收率>95%,水解液中石油类<300mg/L;中和反应器HRT在1.5 h,絮凝沉淀罐HRT在6h时,投加25mg/L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可以使板框压滤后金属固渣含水率降至<70%,再经低温干化处理后含水率<15%。酸溶油主要是烯烃类,含水率<1%,可以作为炼化原料利用。干化固渣石油类<0.5%,经鉴定不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以及浸出毒性,不属于危险废物。干基铜、铝品位分别>5%和10%,可以作为冶金原料回用。以中试为基础设计了2000t/a废离子液与碱洗废水联合处理装置,为30万t/a CILA装置提供配套,主体工艺路线为“水解反应器-中和反应器-絮凝沉淀罐-板框压滤机-低温干化设备”,已在多家石油化工企业开工建设,期待为CILA工艺的绿色升级做出实质性贡献。

二、浅谈物质的鉴别、净化和干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物质的鉴别、净化和干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污泥的来源与分类
    1.3 城市污水污泥成分、危害及处置现状
        1.3.1 城市污水污泥的组成成分
        1.3.2 城市污水污泥的危害
        1.3.3 污泥处置方式及现状
    1.4 磷资源概况
    1.5 污水污泥中磷资源概述
    1.6 污泥热处置过程中磷迁移转化的研究概况
        1.6.1 污泥焚烧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6.2 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6.3 污泥水热炭化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1.7 污泥中磷资源回收研究概况
        1.7.1 湿化学回收法
        1.7.2 热化学回用法
        1.7.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表征方法
    2.1 污泥低温燃烧实验装置
    2.2 样品特性表征方法
        2.2.1 SMT磷形态分级测定方法
        2.2.2 液相~(31)P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2.2.3 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分析
        2.2.4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2.2.5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2.2.6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2.2.7 BCR重金属分级测试及浸出实验方法
第三章 污水污泥焚烧、热解和低温燃烧产物中磷含量及有效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的理化性质
        3.3.2 污泥热处置方式对固相产物中总磷含量及富集率的影响
        3.3.3 污泥热处置方式对固相产物中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及气/液相产物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工况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污泥低温燃烧特性分析
        4.3.2 污泥低温燃烧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磷在污泥低温热转化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研究
    5.1 简介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污泥热解过程中磷的迁移转化
        5.3.2 低温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对污泥中磷形态影响
        5.3.3 污泥低温燃烧过程磷形态转化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的释放及回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及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置与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酸对污泥低温燃烧灰中磷及重金属释放影响
        6.3.2 单独存在体系下CER对 Fe~(3+)和PO_4~(3-)的吸附
        6.3.3 共存体系下CER对 Fe~(3+)和PO_4~(3-)的吸附特性
        6.3.4 阳离子交换法对富磷提取液中金属离子和磷的去除效果
        6.3.5 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磷的效率及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过程磷迁移转化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及方法
        7.2.1 实验材料分析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污泥及混合燃料理化特性
        7.3.2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的特性及对磷富集效率的影响
        7.3.3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过程中磷迁移转化机理
        7.3.4 生物质耦合污泥低温燃烧对产物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小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内容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活用纸的原料规定
    1.2 生活用纸的质量标准规定
    1.3 生活用纸生产主要的化学品及危害
        1.3.1 化学品的应用
        1.3.2 湿强剂残留的危害
        1.3.3 湿强剂残留的检测
        1.3.4 湿强剂残留的控制方法
    1.4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白水系统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
    2.1 实验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步骤
    2.2 结果讨论
        2.2.1 废纸浆系列
        2.2.2 原生浆系列
        2.2.3 混合浆系列
    2.3 结论分析
        2.3.1 不同浆料纤维分析结果
        2.3.2 纤维鉴别特征指标与方法
        2.3.3 纤维鉴别判定规则
        2.3.4 纤维标注状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分析及风险评估
    3.1 实验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色谱条件
        3.1.3 实验步骤
        3.1.4 方法确认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状况分析
        3.2.2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风险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控制及去除途径探索
    4.1 去除湿强剂氯代有机物同步浓缩的方法研究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实验步骤
        4.1.3 实验结果
    4.2 开发源于天然绿色产物的新一代生物助剂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良好生产规范GMP合规评价
    5.1 欧盟法规的概况
    5.2 欧盟法规的技术内容
        5.2.1 原材料方面的规定
        5.2.2 良好生产规范
        5.2.3 GMP危害清单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5.2.4 质量要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生产白水系统污染累积研究
    6.1 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
    6.2 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分析
    6.3 风险控制
        6.3.1 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控制
        6.3.2 绿色助剂有效净化累积污染物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有色冶炼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废分类方法与清单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有色冶炼研究现状
        1.3.1 有色冶炼主流工艺类型
        1.3.2 有色冶炼产品与固废产量
        1.3.3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泄漏及利用处置
    1.4 研究内容
        1.4.1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源共性分类
        1.4.2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资源属性
        1.4.3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环境属性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总体分析方法
        2.1.1 固废全过程系统研究方法
        2.1.2 固废共性分类方法
        2.1.3 固废属性识别方法
    2.2 检测分析方法
        2.2.1 实验材料采集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3 物理指标的检测方法
        2.2.4 化学指标的检测方法
        2.2.5 可视化指标的检测方法
        2.2.6 污染物指标的检测方法
        2.2.7 实验结果质量控制与保证
第三章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源共性分类研究
    3.1 有色冶炼固废产生源
        3.2.1 铜冶炼产废节点
        3.2.2 铅冶炼产废节点
        3.2.3 锌冶炼产废节点
        3.2.4 铝冶炼产废节点
    3.2 有色冶炼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
    3.3 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的特性
        3.3.1 确定性
        3.3.2 实用性
        3.3.3 可行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资源属性研究
    4.1 物理指标
        4.1.1 含水率
        4.1.2 pH
    4.2 化学指标
        4.2.1 微观形貌
        4.2.2 矿物相
        4.2.3 物质成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环境属性研究
    5.1 可视化指标
    5.2 污染物指标
        5.2.1 重金属含量
        5.2.2 浸出毒性浓度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5)特色民族药材藤茶质量评价及其袋泡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藤茶的本草考证及资源调查
    1 调研工具及方法
        1.1 工具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考证
        2.2 药用资源分布调研
        2.3 商品药材产地调研
        2.4 药材标准收载情况
    3 讨论
第二章 藤茶及其同属植物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植物形态鉴定
        2.2 性状鉴定
        2.3 显微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形态
        3.2 药材性状
        3.3 显微鉴别
第三章 藤茶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条件摸索
        2.2 实验条件优化
    3 讨论
第四章 藤茶特征图谱鉴别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2.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系统适用性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特征峰的标定
        3.2 藤茶样品测定
    4 小结
        4.1 参照物溶液的确定
        4.2 特征图谱质量标准确定
第五章 藤茶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
    1 藤茶及其同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1.1 仪器和材料
        1.2 实验步骤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设计蛇葡萄属特异性引物
        2.1 材料及仪器
        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六章 藤茶中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水分测定
        2.2 灰分测定
        2.3 浸出物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水分
        3.2 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
        3.3 醇溶性浸出物
    4 讨论
        4.1 水分含量
        4.2 灰分含量
        4.3 浸出物含量
第七章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方法学的建立
        2.4 系统适用性实验
        2.5 线性关系考察
        2.6 重复性实验
        2.7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2.8 耐用性考察
        2.9 回收率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八章 藤茶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仪器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2.4 重复性实验
        2.5 加样回收率实验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九章 藤茶中农药残留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分析条件
        2.2 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制备
        2.3 检测离子对及CE值
        2.4 方法学考察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农药指标的选择
        4.2 提取溶剂的选择
        4.3 净化方法的选择
        4.4 藤茶检测结果分析
第十章 藤茶袋泡茶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藤茶粉末制备
        2.2 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测定
        2.3 工艺条件筛选
        2.4 水分测定
        2.5 总灰分测定
        2.6 水浸出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工艺条件筛选
        3.2 感官评价
        3.3 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物
    4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6)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芪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1.1.1 红芪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
        1.1.2 红芪药材中的皂苷类成分
        1.1.3 红芪药材中的多糖成分
        1.1.4 红芪药材中的其它成分
        1.1.5 红芪药材成分指纹图谱
    1.2 前处理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2.1 溶剂提取法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2.3 固相萃取技术
        1.2.4 诱导相变萃取法
    1.3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分离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1.3.1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1.3.2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1.3.3 超临界流体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1.3.4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基础研究
        1.3.5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影响因素
        1.3.6 超临界流体色谱的应用
    1.4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基于溶剂诱导萃取-UPC~2技术对红芪中未知成分的定性分析
    2.1 仪器与材料
        2.1.1 仪器
        2.1.2 化学品和试剂
    2.2 混合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2.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2.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2.3 UPC~2色谱条件
    2.4 UPLC- MS/MS色谱条件
    2.5 红芪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2.5.1 溶剂诱导萃取
    2.6 溶剂诱导萃取回收率的计算
    2.7 未知成分的鉴别及定性
        2.7.1 溶剂诱导萃取条件下红芪药材的UPC~2色谱图
        2.7.2 未知物成分的光谱信息
        2.7.3 未知物成分的质谱信息
        2.7.4 对照品比对实验
    2.8 诱导溶剂萃取的优化
        2.8.1 不同诱导溶剂的优化
        2.8.2 诱导溶剂添加量的优化
        2.8.3 乙腈-水溶液体积比的优化
    2.9 小结
第三章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1.1 仪器
        3.1.2 化学品和试剂
    3.2 混合标准溶液和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3.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3.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3.3 UPC~2色谱条件
    3.4 UPLC色谱条件
    3.5 三种前处理方法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
        3.5.1 溶剂提取法
        3.5.2 固相萃取法
        3.5.3 溶剂诱导萃取法
        3.5.4 结果与讨论
        3.5.5 三种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3.6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在UPC~2的分离色谱条件优化
        3.6.1 色谱柱的优化
        3.6.2 改性剂的优化
        3.6.3 改性剂pH的优化
        3.6.4 系统背压的优化
        3.6.5 柱温的优化
        3.6.6 流速的优化
    3.7 UPC~2与UPLC分离系统下不同固定相的比较
    3.8 UPC~2测定红芪中11种化学成分的方法学考察
        3.8.1 专属性考察
        3.8.2 精密度考察
        3.8.3 方法重复性考察
        3.8.4 稳定性考察
        3.8.5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考察
        3.8.6 加标回收率考察
    3.9 UPC~2对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
    3.10 小结
第四章 红芪药材UPC~2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在产地溯源中的应用
    4.1 仪器与材料
        4.1.1 仪器
        4.1.2 化学品和试剂
        4.1.3 样品来源
    4.2 红芪药材供试液的制备
    4.3 UPC~2色谱条件
    4.4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4.5 方法学考察
    4.6 红芪药材产地溯源的研究
        4.6.1 红芪药材中11种化学成分与产地相关性分析
        4.6.2 主成分分析
        4.6.3 聚类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溶剂诱导萃取-UPC~2法对大鼠血浆中四种红芪化学成分的快速检测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化学品和试剂
        5.1.2 仪器
        5.1.3 UPC~2色谱条件
        5.1.4 UPLC- MS/MS色谱条件
    5.2 红芪提取物的制备
    5.3 标准溶液和质量控制样品的制备
        5.3.1 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5.3.2 质控样品溶液的制备
    5.4 溶剂诱导萃取法
    5.5 溶剂诱导萃取回收率的计算
    5.6 方法学验证
        5.6.1 选择性
        5.6.2 线性方程和灵敏度
        5.6.3 稳定性
        5.6.4 精密度
        5.6.5 回收率
    5.7 实验动物
    5.8 血浆样品的制备
    5.9 方法与结果
        5.9.1 不同诱导溶剂的优化
        5.9.2 诱导溶剂添加量的优化
        5.9.3 血浆-乙腈混合比例的优化
    5.10 UPC~2条件的优化
        5.10.1 不同固定相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5.10.2 不同改性剂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5.10.3 不同背压和温度对目标物分离的影响
    5.11 方法学验证
        5.11.1 专属性考察
        5.11.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考察
        5.11.3 精密度考察
        5.11.4 回收率考察
        5.11.5 稳定性考察
        5.11.6 药代动力学研究
        5.11.7 质谱定性研究
    5.12 小结
第六章 红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在UPC~2中保留机理的研究
    6.1 仪器与材料
        6.1.1 化学品和试剂
        6.1.2 仪器
    6.2 研究方法
        6.2.1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制备
        6.2.2 混合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6.2.3 UPC~2色谱条件
    6.3 理论基础
    6.4 结果与讨论
        6.4.0 色谱柱类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1 改性剂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2 添加剂比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3 色谱柱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4 系统背压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5 进样量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6 流速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7 洗脱梯度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4.8 检测波长对黄酮类化合物保留的影响
    6.5 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云芝研究概况
        1.1.1 云芝的生药学研究概况
        1.1.2 云芝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1.3 云芝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2 药物对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意义
        1.2.1 血管新生与主要相关疾病的关联
        1.2.2 中药在血管新生方面的应用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意义
2 云芝菌种的分子生药学鉴定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斜面培养基
        2.2.2 摇瓶培养基
        2.2.3 平板培养基
        2.2.4 野生云芝菌种的培养
        2.2.5 云芝菌种斜面培养物的培养
        2.2.6 云芝菌种的鉴定
        2.2.7 数据的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菌种接种培养结果
        2.3.2 菌种鉴定的结果
        2.3.3 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云芝发酵工艺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云芝胞内糖肽的制备
        3.2.2 云芝胞内糖肽理化性质的鉴别
        3.2.3 云芝胞内糖肽总糖的含量测定
        3.2.4 云芝胞内糖肽肽的含量测定
        3.2.5 云芝胞内糖肽单糖的含量测定
        3.2.6 发酵罐种子培养基的配制
        3.2.7 发酵罐培养基的配制
    3.3 实验结果
        3.3.1 云芝菌种的摇瓶培养结果
        3.3.2 云芝胞内糖肽理化性质鉴别的结果
        3.3.3 云芝胞内糖肽总糖含量测定的结果
        3.3.4 云芝胞内糖肽肽含量测定的结果
        3.3.5 云芝胞内糖肽单糖含量测定的结果
        3.3.6 发酵罐发酵过程监测与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云芝胞内糖肽的化学性质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性状
        4.2.2 水分测定
        4.2.3 总糖含量测定
        4.2.4 肽含量测定
        4.2.5 单糖含量测定
        4.2.6 酸度测定
        4.2.7 显色反应
        4.2.8 分子量分布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性状
        4.3.2 显色反应
        4.3.3 分子量分布
        4.3.4 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4.3.5 肽含量测定结果
        4.3.6 单糖含量测定结果
        4.3.7 水分及酸度测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云芝糖肽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云芝糖肽的制备
        5.2.2 云芝糖肽总糖含量的测定
        5.2.3 云芝糖肽肽含量的测定
        5.2.4 云芝糖肽单糖组成的分析
        5.2.5 云芝糖肽氨基酸组成的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云芝糖肽制备的结果
        5.3.2 云芝糖肽总糖和肽含量测定的结果
        5.3.3 云芝糖肽单糖组成分析的结果
        5.3.4 云芝糖肽氨基酸组成分析的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云芝胞内糖肽的结构特征分析
    6.1 实验材料及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云芝胞内糖肽DEAE-52 的精制
        6.2.2 云芝胞内糖肽CL-6B的精制
        6.2.3 HPLC同时测定云芝胞内糖肽分子量及含量
        6.2.4 云芝胞内糖肽的红外分析
        6.2.5 云芝胞内糖肽的紫外分析
        6.2.6 云芝胞内糖肽的核磁分析
        6.2.7 单糖组成分析
        6.2.8 建立TLC鉴别云芝胞内糖肽单糖组成的方法
        6.2.9 氨基酸组成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云芝胞内糖肽精制的结果
        6.3.2 分子量及含量测定结果
        6.3.3 云芝胞内糖肽精制品红外分析结果
        6.3.4 云芝胞内糖肽精制品紫外分析结果
        6.3.5 云芝胞内糖肽核磁分析结果
        6.3.6 云芝胞内糖肽单糖组成分析的结果
        6.3.7 TLC鉴别云芝胞内糖肽的结果
        6.3.8 云芝胞内糖肽氨基酸的结果
    6.4 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活性探究
7 云芝糖肽的对新生血管作用的研究
    7.1 实验材料及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7.2.2 载体的制备
        7.2.3 制备CAM模型
        7.2.4 给药观察
        7.2.5 CAM数据的处理
    7.3 实验结果
        7.3.1 云芝糖肽的鸡胚尿囊膜实验结果
        7.3.2 云芝胞内糖肽的鸡胚尿囊膜实验结果
        7.3.3 云芝胞内糖肽精制品的鸡胚尿囊膜实验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8)复方芪术颗粒的研制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免疫增强剂研究概述
    1. 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2. 中兽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
    3. 黄芪、白术免疫增强作用研究进展
    4. 导致动物免疫抑制的因素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复方芪术颗粒中黄芪与白术配比筛选
    1. 材料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2. 方法
        2.1 试验药品制备
        2.2 试验分组及指标测定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处方依据
        4.2 黄芪、白术的配比选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复方芪术颗粒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2. 方法
        2.1 CHBG的研制
        2.2 CHBG的稳定性研究
    3. 结果
        3.1 CHBG的制备
        3.2 CHBG的稳定性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CHBG的制备工艺
        4.2 CHBG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方芪术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2. 方法
        2.1 颗粒剂的鉴别方法
        2.2 颗粒剂单糖和双糖检查方法
        2.3 颗粒剂制剂通则项目检查方法
        2.4 颗粒剂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2.5 颗粒剂总多糖含量检测方法
    3. 结果
        3.1 颗粒剂鉴别结果
        3.2 颗粒剂单糖和双糖检查结果
        3.3 颗粒剂制剂通则项目检查结果
        3.4 颗粒剂HPLC指纹图谱研究结果
        3.5 总多糖含量检测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复方芪术颗粒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药品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及器具
        1.3 试验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情况
    2. 方法
        2.1 预实验
        2.2 最大耐受药量试验
        2.3 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预实验结果
        3.2 最大耐受药量试验
        3.3 小鼠体质量和脏器指数的变化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复方芪术颗粒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1. 材料
        1.1 主要药品、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CHBG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
        2.2 CHB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CHBG对小鼠血清溶菌酶及部分细胞因子的影响
        2.4 CHB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CHBG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的影响
        3.2 CHBG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的影响
        3.3 CHBG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4 CHBG对小鼠血清中IFN-γ含量的影响
        3.5 CHBG对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的影响
        3.6 CHBG对小鼠血清中IL-2含量的影响
        3.7 CHBG对小鼠血清中IL-4含量的影响
        3.8 CHBG对小鼠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3.9 CHBG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
    4. 讨论
        4.1 CHBG对小鼠免疫器官的促进作用
        4.2 CHBG对小鼠免疫细胞增殖以及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
        4.3 CHBG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复方芪术颗粒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1. 材料
        1.1 主要药品、试剂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口服不同剂量CHBG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2.2 不同给药方案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口服不同剂量的CHBG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3.2 不同给药方案对雏鸡ND抗体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与创新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9)基于多平台组学策略的茶叶溯源鉴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代谢组学策略的有机成分指纹分析
        1.2.2 稳定同位素指纹分析
        1.2.3 矿物元素指纹分析
        1.2.4 电子鼻与电子舌分析技术
        1.2.5 组学分析策略的数据处理方法
    1.3 课题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基于UPLC-Q-TOF茶叶非靶向代谢组学平台的建立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样品前处理
        2.2.3 色谱质谱条件
        2.2.4 数据处理
        2.2.5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3.2 分析方法的表征
        2.3.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4 本章小结
3 UPLC-Q-TOF平台在不同种类茶叶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3.1 前言
    3.2 五大茶类差异性分析
    3.3 茯砖茶与普洱茶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3.4 闽南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3.5 闽北大红袍与闽北水仙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3.6 小结
4 UPLC-Q-TOF平台在铁观音溯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4.1 前言
    4.2 不同产季安溪铁观音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4.3 不同年份安溪铁观音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4.4 不同产地铁观音差异性比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柱前衍生-UPLC-MS/MS 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茶叶溯源中的应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5.2.2 样品预处理
        5.2.3 色谱质谱条件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前处理条件选择
        5.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5.3.3 分析方法确证
    5.4 运用茶叶游离氨基酸指纹组成进行茶叶溯源研究
        5.4.1 五大类茶中游离氨基酸差异性分析
        5.4.2 不同产季安溪铁观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比较
        5.4.3 不同年份安溪铁观音游离氨基酸组成比较分析
        5.4.4 不同产地铁观音游离氨基酸比较分析
    5.5 小结
6 HILIC-MS测定茶叶中游离糖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茶叶溯源中的应用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材料和试剂
        6.2.2 样品预处理
        6.2.3 色谱质谱条件
        6.2.4 数据的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色谱柱的选择
        6.3.2 流动相选择
        6.3.3 前处理条件选择
        6.3.4 方法表征
    6.4 茶叶游离糖的组成在茶叶溯源鉴定中的应用
        6.4.1 不同大类茶中游离糖差异性分析
        6.4.2 不同季节安溪铁观音中游离糖的比较
        6.4.3 不同产地铁观音游离糖组成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的茶叶溯源技术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仪器、材料与试剂
        7.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7.2.3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讨论
        7.3.1 ICP-MS的干扰及校正
        7.3.2 线性范围与检出限
        7.3.3 回收率及重现性
        7.3.4 不同产季安溪铁观音中元素组成差异性比较
        7.3.5 不同年份安溪铁观音中元素组成差异性比较
        7.3.6 茶叶中元素组成的地域差异分析
    7.4 结论
8 茶叶中碳、氮、氢、氧稳定同位素指纹溯源技术研究
    8.1 前言
    8.2 实验部分
        8.2.1 仪器、试剂与材料
        8.2.2 样品处理
        8.2.3 分析测试方法
        8.2.4 测定结果的计算
        8.2.5 统计分析与模型建立
    8.3 结果与讨论
        8.3.1 不同产季安溪铁观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性分析
        8.3.2 不同年份安溪铁观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性分析
        8.3.3 不同产地铁观音稳定同位素组成差异性分析
    8.4 结论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废催化剂及废水联合处理工艺及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危险废物种类和来源
    1.2 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
        1.2.1 含油污泥的来源
        1.2.2 处理处置的方法
    1.3 废白土的处理处置
        1.3.1 废白土的来源
        1.3.2 处理处置的方法
    1.4 废催化剂的处理处置
        1.4.1 废催化剂的来源
        1.4.2 处理处置的方法
    1.5 废碱渣的处理处置
        1.5.1 废碱渣的来源
        1.5.2 处理处置的方法
    1.6 废酸渣的处理处置
        1.6.1 硫酸法烷基化酸渣
        1.6.2 油品硫酸精制酸渣
    1.7 CILA工艺废催化剂
    1.8 研究展望
第2章 CILA工艺污染物产排特性研究
    2.1 CILA工艺的污染源
        2.1.1 CILA工艺流程
        2.1.2 污染源的产生
    2.2 CILA工艺废物特性分析方法
        2.2.1 废离子液特性测定
        2.2.2 废水污染特性
    2.3 CILA工艺废物的综合特性
        2.3.1 废离子液综合特性
        2.3.2 废水污染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CILA工艺废离子液与碱洗废水联合处理工艺开发研究
    3.1 联合处理工艺探索研究
        3.1.1 实验方法
        3.1.2 实验材料
        3.1.3 结果与讨论
    3.2 联合处理工艺小试研究
        3.2.1 小试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材料
        3.2.4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ILA工艺废离子液与碱洗废水联合处理中试试验研究
    4.1 中试试验装置
        4.1.1 水解反应器
        4.1.2 中和反应器
        4.1.3 絮凝沉淀池
        4.1.4 机械脱水装置
        4.1.5 干化装置
        4.1.6 设备清单
    4.2 实验方法
        4.2.1 装置的启动与运行
        4.2.2 机械脱水、干化装置验证
        4.2.3 物料状况及性质测定
        4.2.4 干化固渣的危险特性鉴别
    4.3 实验材料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装置的启动与运行
        4.4.2 机械脱水、干化装置验证
        4.4.3 物料状况及性质分析
        4.4.4 干化固渣的危险特性鉴别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ILA工艺废离子液与碱洗废水联合处理工程化设计
    5.1 设计基础
        5.1.1 设计范围
        5.1.2 设计规模
        5.1.3 原料、产品规格
        5.1.4 化学品规格
        5.1.5 公用物料与能量规格
        5.1.6 性能指标
        5.1.7 成本核算
    5.2 工艺说明
        5.2.1 工艺原理
        5.2.2 操作条件
        5.2.3 工艺流程
        5.2.4 物流数据
        5.2.5 工艺计算
    5.3 物料平衡
    5.4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5.5 设备布置图
    5.6 工艺设备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CILA工艺废水污染物GC-MS分析数据
附录B 联合处理工艺小试研究反应配比运行参数
附录C 小试实验酸溶油的化合物GC-MS分析数据
附录D 中试实验装置设计图
附录E 中试试验研究装置启动及运行参数
附录F 中试试验酸溶油的化合物GC-MS分析数据
附录G 工艺工程化PID及设备布置图
附录H 联合处理工艺工程化装置设备表
致谢

四、浅谈物质的鉴别、净化和干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温热转化的污泥中磷的迁移转化及回用研究[D]. 孟详东. 浙江大学, 2021
  • [2]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 陈春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加注工艺及装置研究[D]. 陆瑞. 重庆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产生源共性分类的有色冶炼固废资源环境属性研究[D]. 王黎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特色民族药材藤茶质量评价及其袋泡茶工艺研究[D]. 石依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UPC2技术对红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 王波. 兰州大学, 2020(01)
  • [7]云芝糖肽对新生血管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D]. 许凌巧. 成都大学, 2020(08)
  • [8]复方芪术颗粒的研制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研究[D]. 张槐. 扬州大学, 2019
  • [9]基于多平台组学策略的茶叶溯源鉴别技术研究[D]. 周鹏.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 [10]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废催化剂及废水联合处理工艺及工程研究[D]. 易忠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浅谈物质的鉴定、纯化和干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