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以青岛东部发展为例

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以青岛东部发展为例

一、城市发展战略选择——青岛东部开发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徐文明[2](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李潇然[3](2020)在《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研究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文化强国的建设,城市文化不断发展,文化空间需求逐步提高。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重要组成,不单是政府进行文化推广、宣传教育的平台窗口,更是广大居民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放松身心、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抓手进行活力策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更能以小见大,为城市活力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当前对综合文化站的研究多以乡镇地区为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多停留在场所本身的空间布局设计,对空间的使用主体及使用效果的关注度较小,缺乏对城市活力、城市空间、城市文化等方面作用的整体性思考。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空缺,以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济南市历城区为调研实例,运用调研观测、问卷访谈、SPSS软件分析、Arc GIS建立泰森多边形法等方法,对其建设及使用现状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总结空间存在不足之处,并基于活力相关研究理论,建立了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以期为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基层文化服务场所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首先,本文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活力的释义出发,对空间活力、文化活力、城市活力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支撑;其次,以济南市历城区为调研范围,以市区文化建设发展为背景,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研、行为观察等手法,从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供给及使用现状两方面展开调研与分析,总结了现有场所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八大问题;进一步从寻求解题思路入手,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梳理相关政策保障,结合空间设计五项原则,探讨活力构建的意义,从城市、文化、空间、人本四个层面出发,构建了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最后,针对历城区各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问题,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活力体系,提出了宏观城市层面-构建区域文化格局、中观街道层面-优化街道文化环境、微观场所层面-提升场所空间品质三个层面的具体活化策略,为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张晨瑶[4](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韩雪[5](2020)在《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北方滨海城市,青岛因其独特的区位特点,城市结构和建筑形态与内陆城市截然不同,其中,海洋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海洋环境对于滨海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物理层面,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景观的需求度逐渐提升,海洋环境的影响逐渐上升到心理需求层面和社会需求层面。即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基本需求层面,建筑形态特征被动地适应海洋自然环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建筑技术不发达,此做法是改善建筑空间质量的主要手段;二是心理需求层面,向海心理需求主要源于海洋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属于滨海建筑主动响应海洋环境的层面;三是社会需求层面,青岛传统文化是在独特的滨海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的历史底蕴,其中滨海地域文化是滨海特色重要的精神内涵,是青岛维持滨海整体风貌的根本动因。本文以青岛主城区滨海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人的需求层次,分别探讨海洋自然环境、海洋人文环境对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对研究基础的阐述,第一章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框架,第二章主要对青岛的海洋环境、滨海区域城市建设过程和建筑概况进行探讨,为下文的奠定了基础理论。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三章对海洋自然环境对滨海建筑的影响进行研究,阐述了滨海建筑在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方面适应冬季低温、潮湿、环境腐蚀(物理腐蚀和生物腐蚀)、强风以及海洋自然灾害的做法,以及抵抗不良自然条件的辅助措施;第四章是基于人的向海心理需求,探讨滨海建筑所呈现出的向海特征,主要体现在滨海建筑布局、空间组织两个方面;第五章是从社会需求层面,探讨了传承滨海地域文化和展现海洋特征的建筑形态表征。第三部分(第六章)是对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展望。首先是对青岛滨海建筑概况的总结;其次是结合人的需求层次,概括了海洋环境对滨海建筑形态产生影响的过程,由此得出滨海建筑的设计应根据人的需求,合理的改变设计策略,以做到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总结各个层面上的滨海建筑特征,以期对滨海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和启发。

孙文浩[6](2020)在《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滨海旅游业的兴起,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海岛县的长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但在其开发建设过程中,长岛民居的建筑风貌特色逐渐缺失,整体呈现出比较单调、文化符号不突出、建筑特征丰富程度不足等现象。独特的地理位置属性和社会文化背景共同作用决定了长岛地域特色的特殊优势,而民居建筑风貌的塑造却对此有所忽视,为长岛传承地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和游客日益提高的需求增大了难度。并且相关研究明显欠缺,也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以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为切入点,在充分挖掘和理解长岛的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利用所学针对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提升策略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长岛渔家民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长岛南北长山岛现有15个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进行资料收集、调研访谈、实态观察等方法对长岛地域特色现状、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现状、及建筑风貌现存问题缺陷展开深入剖析,进而归纳目前亟待提升和改善的渔家民居建筑风貌核心问题;其次,通过对渔家民居的构成要素、建筑风貌的物质载体,以及建筑风貌特色成因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明确地域特色如何作用于民居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再通过对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进行价值分析以明确其特色提升要素及思路;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以上总结的核心问题,提出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的“承、续、忆、家、变”五大原则,再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出长岛渔家民居特色建筑风貌提升的具体策略,即从规划布局上进行特色风貌分区打造、从村落街巷上进行特色场景重塑、从建筑单体上进行特色符号转译,以期在提升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的同时,也为具有类似生产生活模式和地域风格的海岛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竣仁[7](2020)在《“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航空业务的蓬勃发展,空港吸引了各种高新产业的聚集,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越来越快,临空产业的发展使得空港地区成为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汇点,同时带动了相关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了航空城的形成。为了减少发展过程中空港、临空产业和航空城三者之间的矛盾,提高空港地区的综合开发效益,不少空港地区纷纷提出了“港、产、城”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空港工作区是空港的重要保障设施区,交通条件优越,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吸引了许多商务办公和休闲娱乐等产业服务设施的布局,同时其门户地位得到加强,推动了建筑和空间形象的塑造以及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空港工作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如何进行功能方面的构建以及空间形态的塑造。本文第一章首先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界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论文的研究方法,并构建了整个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概念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产业的发展布局特点,分析了临空经济进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缘由、必要条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阐述了空港工作区的概念、设计特点和发展问题,最后明确了本文在工作区空间形态设计上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结合笔者实地调研、参与实际项目以及文献调研等过程中所收集的案例资料,对“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包括工作区的产业和功能发展、交通系统的建设、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控制以及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的塑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两章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和传统工作区在功能构建以及空间形态上的区别,第四章主要进行了两者在功能配置、功能布局模式、设施布局策略等方面的对比,第五章则分析了两者在路网、街道形态、开放空间形态和建筑形态等方面的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突出“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空港工作区在功能和空间形态方面的特点。“港、产、城”融合模式下的空港工作区在设计上比传统工作区增加了许多非航的产业和功能,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设计过程中要协调控制“港”、“产”和“城”三个系统的平衡,将不同地块和不同功能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消除工作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隔阂,塑造工作区的门户形象,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景观空间环境,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林林[8](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孙涵[9](2020)在《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协同研究 ——以山东省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新区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集聚,正逐步成为新的就业中心,但是居住和就业之间的失衡也开始显现,高新区交通组织效率和通勤质量的下降加剧了整个城市的“城市病”。同时,新型城镇化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实施,促使产城协同和职住协同成了新时代山东高新区发展的目标之一,综合型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缓解高新区问题的有效方案。本文在构建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协同发展阶段性规律的基础上,以山东省的20个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对综合发展型高新区的职住协同进行整体和个案两个层面的研究。经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在理论研究层面,初步构建了以“三阶段四要素”为抓手的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协同发展阶段性规律。所谓“三阶段”是高新区的起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综合发展阶段,“四要素”是职住用地、职住人口、交通通勤和公服配套。其中,在起步发展阶段,高新区职住协同程度较差,就业用地和就业人口增加明显,居住和公共服务配套严重不足,工人主要通过单位的班车或者乡村公交的形式实现通勤;在快速发展阶段,高新区的职住协同性有所缓解,就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快速增长,就业人口大规模增加,居住人口的增长稍微滞后,新建居住小区实际入住率较低,因为高新区公服配套不足,通勤类型以跨区通勤为主,小汽车等个体交通工具发展迅速;在综合发展阶段,高新区的职住协同程度有了明显改善,居住用地的增长超过就业用地,就业人口的增幅下降,随着高新区公服配套的完善,居住人口增幅明显,高新区公共交通配套多元化,通勤结构逐渐得到改善。2)本文在整体研究层面,对山东省20个高新区进行了发展水平和职住协同的评价,明确济南高新区、潍坊高新区、威海高新区等6个高新区属于综合发展型高新区,并总结归纳出该类高新区在职住用地、职住人口、人均建设用地和公服配套四个要素上的指标特征。其中,从开发建设指标来看,综合发展型高新区用地开发建设情况较好,土地利用率较高,人均建设用地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职住用地指标来看,综合发展型高新区符合产城融合类园区标准,职住用地结构合理;从职住人口指标来看,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人口比例处于偏高水平,就业配套更加完善,相比居住更具吸引力;从公服配置指标来看,综合发展型高新区公服设施配置相对完善,甚至有超出标准的情况。3)本文在典型个案研究层面,以济南高新区为综合发展型高新区的典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其1991至2018年间的职住协同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在起步发展阶段(1991-2001年),高新区以工业用地开发为主,居住用地开发迟缓,居住人口增幅远低于就业人口,职住协同性较差,到2001年高新区的职住用地比例为7.75:1,职住人口比例为2.34:1;同时,高新区的公服配套和交通条件较差,有大量的通勤人口住在城区里面,多使用企业班车和摩托车等个体交通工具上下班。在快速发展阶段(2002-2011年),该阶段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均呈现增长态势,但是产业用地占比大幅度降低,居住用地规模快速扩张,就业和居住人口增长快速,职住结构得到改善,到2011年职住用地比例调整为1.8:1,职住人口比例变为2.05:1;此时主要路网逐渐成型,小汽车等个体交通工具占比提升,公共服务设建设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仍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在城区,且区内实现职住的数量也在增长。到了综合发展阶段(2012-2018年),高新区的产业和居住用地增速放缓,公共服务配套逐渐完善,居住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职住结构日趋合理,到2018年职住用地比例变为1.38:1,职住人口比例变为1.68:1;同时,道路用地增幅变缓,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公服设施不断完善,高新区内部通勤的比例不断增加,但是因为快速轨道公交工具的建设滞后,造成济南高新区的通勤效率偏低。

赖世贤[10](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二、城市发展战略选择——青岛东部开发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发展战略选择——青岛东部开发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2.1 金融空间结构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2.2.1 城市群的演变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3.5.1 F-H模型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4.3.1 研究方法
        4.3.2 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5.1.1 研究方法
        5.1.2 结果分析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5.2.1 解释变量选择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研究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成果
        1.4.2 国内研究成果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活力相关理论综述
    2.1 空间活力相关理论
        2.1.1 场所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2 文化活力相关理论
        2.2.1 城市文化
        2.2.2 文化规划
    2.3 城市活力相关理论
        2.3.1 城市更新
        2.3.2 城市复兴
    2.4 相关理论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市区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3.1.1 济南市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3.1.2 历城区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概况
    3.2 调研情况概述
        3.2.1 调研对象及区域
        3.2.2 调研目的
        3.2.3 调研步骤
    3.3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3.3.1 区域格局调研及分析
        3.3.2 场地环境调研及分析
        3.3.3 空间构成调研及分析
    3.4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现状调研及分析
        3.4.1 受访者个体属性调研及分析
        3.4.2 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现状调研及分析
        3.4.3 街道综合文化站场所需求调研及分析
        3.4.4 街道综合文化站满意度调研及分析
    3.5 街道综合文化站空间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建构
    4.1 文化资源基础
        4.1.1 历城区文化资源概述
        4.1.2 历城区文化资源梳理
        4.1.3 历城区文化资源特征
        4.1.4 历城区文化基因提取
        4.1.5 历城区文化空间表达
    4.2 政策发展保障
        4.2.1 政策法规提供有力保障
        4.2.2 顶层规划引领建设方向
        4.2.3 服务体系重视基层建设
        4.2.4 遗产保护丰富文化资源
        4.2.5 文旅结合带动发展活力
    4.3 空间设计原则
        4.3.1 文化服务“一体化”的整体性规划原则
        4.3.2 传承文脉的地域性营造原则
        4.3.3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4.3.4 响应时代的存量优化原则
        4.3.5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4 体系建构意义
        4.4.1 社会层面:提实力、促发展、塑特色的重要手段
        4.4.2 文化层面:文化保护与传承、弘扬与发展的有效方式
        4.4.3 空间层面:城市文化与城市活力发展的物质支撑
        4.4.4 人本层面:满足民众行为、心理、精神层面的多样化需求
    4.5 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体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
    5.1 宏观策略:构建区域文化格局
        5.1.1 打造“一轴三区、辐射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
        5.1.2 编织“传古通今”区域文化脉络
        5.1.3 构建“一体化”的文化服务体系
    5.2 中观策略:优化街道文化环境
        5.2.1 “自下而上”优化布局选址
        5.2.2 “以人为本”配置建筑规模
        5.2.3 “继往开来”营造文化氛围
    5.3 微观策略:提升场所品质功能
        5.3.1 优化空间组织形式
        5.3.2 提升空间环境品质
        5.3.3 丰富文化服务功能
        5.3.4 营造文化场所体验
        5.3.5 塑造地域文化特色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房屋建筑部分功能空间面积及占比情况汇总
附录三 历城区街道综合文化站室外场地空间调研情况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5)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3.3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分析
        1.4.1 关于海洋环境及其对建筑影响的相关研究
        1.4.2 关于地域性建筑形态的相关研究
        1.4.3 关于青岛滨海建筑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青岛滨海区域城市及建筑概述
    2.1 青岛海岸线概况及环境分析
        2.1.1 地理区位及海岸线概况
        2.1.2 青岛滨海自然环境
        2.1.3 青岛海洋人文环境
    2.2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城市发展概况
        2.2.1 建置前滨海区域城市建设状况(1898年之前)
        2.2.2 殖民时期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898年-1949年)
        2.2.3 建国后滨海区域规划发展过程(1949年至今)
    2.3 青岛主城区滨海区域建筑概况
        2.3.1 滨海建筑风格变化影响因素解析
        2.3.2 滨海建筑风格分类
        2.3.3 滨海建筑风格分布特点
        2.3.4 滨海建筑风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3.1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选址和布局特征
        3.1.1 不同时期选址特点分析
        3.1.2 改善微气候的建筑布局特征
    3.2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建筑形态特征
        3.2.1 建筑空间封闭性变化特点
        3.2.2 建筑立面与细部
        3.2.3 建筑材料与构造做法
    3.3 适应滨海自然环境的辅助措施
        3.3.1 沿海绿化带
        3.3.2 海上防波堤
        3.3.3 自然灾害海上预警系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满足“向海心理”需求的建筑形态特征
    4.1 人·海交流的行为特征
    4.2 滨海建筑选址布局的向海特征
        4.2.1 选址和类型分布
        4.2.2 滨海建筑布局
    4.3 滨海建筑空间形态的向海特征
        4.3.1 建筑平面布局
        4.3.2 建筑内外空间关系
        4.3.3 建筑附属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传承滨海地域文化的建筑外部形态特征
    5.1 延续城市风貌的建筑形态特征
        5.1.1 不同时期历史城区风貌特点
        5.1.2 历史风貌影响下的滨海特色传承与发展
    5.2 宣扬海洋文化的建筑形态特征
        5.2.1 “功能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5.2.2 “隐喻型”海洋建筑形态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局限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青岛市滨海区域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附录二 青岛海洋特征隐喻型特色建筑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6)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设“美丽乡村”的国家政策背景
        1.1.2 留住“地域文化”的文化发展契机
        1.1.3 加强长岛开发建设战略的时代背景
        1.1.4 长岛建筑风貌的地域特色传承露危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建筑风貌的概念
        2.1.2 特色提升的内涵
    2.2 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的相关理论
        2.2.1 建筑符号学
        2.2.2 共生理论
        2.2.3 场所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现状调研分析
    3.1 长岛概况
        3.1.1 长岛规划建设概况
        3.1.2 长岛社会发展概况
        3.1.3 长岛自然环境概况
        3.1.4 长岛历史人文概况
        3.1.5 长岛概况小结
    3.2 长岛渔家民居规划布局现状调研分析
        3.2.1 长岛渔家民居周边规划现状分析
        3.2.2 长岛渔家民居肌理形式现状分析
    3.3 长岛渔家村落街巷体系现状调研分析
        3.3.1 长岛渔家村落街巷格局现状分析
        3.3.2 长岛渔村街巷空间尺度现状分析
        3.3.3 长岛渔村街巷景观界面现状分析
        3.3.4 长岛渔村街巷活动节点现状分析
    3.4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单体现状调研分析
        3.4.1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格溯源分析
        3.4.2 长岛渔家民居庭院布局现状分析
        3.4.3 长岛渔家民居材料结构现状分析
        3.4.4 长岛渔家民居主体外观现状分析
        3.4.5 长岛渔家民居典型实例问题分析
    3.5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现状总体评价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价值分析及提升要素研究
    4.1 民居建筑风貌特色的成因研究
        4.1.1 民居规划布局对建筑风貌特色的影响
        4.1.2 村落街巷体系对建筑风貌特色的影响
        4.1.3 民居建筑单体对建筑风貌特色的影响
        4.1.4 长岛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层次推导
    4.2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价值分析
        4.2.1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属性分析
        4.2.2 规划布局方面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价值:传承渔家文化
        4.2.3 村落街巷方面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价值:延续海岛情怀
        4.2.4 建筑单体方面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价值:彰显地域特色
    4.3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要素研究
        4.3.1 规划布局方面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要素
        4.3.2 村落街巷方面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要素
        4.3.3 建筑单体方面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要素
        4.3.4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要素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策略
    5.1 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原则
        5.1.1 “承”——渔家独特文化和海岛的地域风情
        5.1.2 “续”——传统渔家村落和渔家院落的形态
        5.1.3 “忆”——传统街巷和谐民风和热络的氛围
        5.1.4 “家”——赋予生活气息和宜居的情景状态
        5.1.5 “变”——迎合时代发展和现代的生活需求
    5.2 宏观策略——规划布局:以特色风貌分区打造各区风情
        5.2.1 传统渔家文化风貌区
        5.2.2 渔家产业风情风貌区
        5.2.3 现代滨海度假风貌区
        5.2.4 现代海港老城风貌区
    5.3 中观策略——渔村街巷:以特色场景重塑延续渔家情态
        5.3.1 以继承本土形态完善街巷体系
        5.3.2 以还原渔村尺度营建宜居渔家
        5.3.3 以打造特色街景改善街景界面
        5.3.4 以塑造记忆节点再现渔家氛围
    5.4 微观策略——建筑单体:以特色符号转译对话时代审美
        5.4.1 平面功能:以庭院优化满足现代需求
        5.4.2 外观体量:以形体调整契合渔村尺度
        5.4.3 屋顶样式:以传统沿用凸显海岛符号
        5.4.4 外墙材料:以文化尊重体现地域气息
        5.4.5 入口空间:以层次增加强化传统记忆
        5.4.6 门窗装饰:以新旧搭配兼顾美观实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7)“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和领域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航空城及临空产业方面的相关研究
        1.3.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空港工作区的相关研究
        1.3.4 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1.3.5 对既有研究的分析评价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 空港经济与产业发展分析
        2.1.1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2.1.2 临空产业类型和发展
        2.1.3 临空产业的布局特点
    2.2 “港、产、城”融合发展分析
        2.2.1 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提出
        2.2.2 “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概念及发展阶段
        2.2.3 “港、产、城”融合模式的基本前提条件
        2.2.4 “港、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2.2.5 “港、产、城”融合发展存在问题
    2.3 空港工作区概述
        2.3.1 空港和空港工作区相关概念
        2.3.2 空港工作区设计特点
        2.3.3 空港工作区发展问题分析
    2.4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与设计内容
        2.4.1 空间形态要素构成
        2.4.2 路网街道形态组织
        2.4.3 建筑形态控制
        2.4.4 景观开放空间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空港工作区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工作区产业和功能的发展
        3.1.1 案例调研分析
        3.1.2 产业类型和发展特点
        3.1.3 产业开发模式及趋势
        3.1.4 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3.1.5 功能构成与分类
        3.1.6 功能用地兼容性的考虑
    3.2 工作区交通系统建设
        3.2.1 案例调研分析
        3.2.2 交通系统类型与发展特点
        3.2.3 路网设计与城市标准的衔接
    3.3 工作区建筑密度和高度的控制
        3.3.1 案例调研分析
        3.3.2 飞行净空限制面的影响
        3.3.3 限高、土地价值和城市形象的综合考虑
    3.4 工作区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营造
        3.4.1 案例调研分析
        3.4.2 景观环境的发展特点
        3.4.3 景观开放空间的层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功能构建对比研究
    4.1 功能配置对比
        4.1.1 功能多样性对比
        4.1.2 功能配置比例对比
    4.2 整体功能布局策略对比
        4.2.1 功能布局模式对比
        4.2.2 对交通资源的利用对比
        4.2.3 与周边产业的联动对比
    4.3 主要设施布局策略对比
        4.3.1 商务商业
        4.3.2 酒店旅馆
        4.3.3 会展会议
        4.3.4 公共停车设施
        4.3.5 运营配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港、产、城”融合趋势下的工作区与传统工作区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5.1 路网与街道形态的对比
        5.1.1 路网密度和区块尺度的对比
        5.1.2 主要道路建筑贴线率对比
    5.2 开放空间形态对比
        5.2.1 空间节点体系对比
        5.2.2 轴线空间系统对比
        5.2.3 门户节点形态对比
    5.3 建筑形态的对比
        5.3.1 布局形态和整体肌理对比
        5.3.2 建筑风格协调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协同研究 ——以山东省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开发区与高新区
        1.2.2 职住平衡与职住协同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1 研究对象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引介与架构
    2.1 相关理论介绍
        2.1.1 职住分离理论
        2.1.2 产城融合理论
        2.1.3 生活圈理论
        2.1.4 通勤圈理论
    2.2 高新区职住协同的规律分析
        2.2.1 高新区发展阶段划分
        2.2.2 职住协同的阶段性规律
    2.3 本文理论分析架构
        2.3.1 两个层面
        2.3.2 三个阶段
        2.3.3 四个要素
        2.3.4 衡量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高新区职住协同评价研究
    3.1 山东省高新区发展特征分析
        3.1.1 高新区空间分布
        3.1.2 高新区演化历程
        3.1.3 高新区主导产业
    3.2 高新区发展程度评价
        3.2.1 构建发展程度评价体系
        3.2.2 基于评价体系的计算
        3.2.3 发展程度评价结果
    3.3 高新区职住协同评价
        3.3.1 构建职住协同评价体系
        3.3.2 基于评价体系的分析
        3.3.3 职住协同评价结果
    3.4 高新区综合评价分类
    3.5 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协同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南高新区职住协同特征研究
    4.1 济南高新区发展历程
    4.2 济南高新区职住用地特征
        4.2.1 工业用地演变
        4.2.2 居住用地演变
        4.2.3 其他产业用地演变
        4.2.4 职住用地协同情况
    4.3 济南高新区职住人口特征
        4.3.1 就业人口演变
        4.3.2 居住人口演变
        4.3.3 职住人口协同情况
    4.4 济南高新区交通通勤特征
        4.4.1 道路交通用地演变
        4.4.2 交通通勤协同情况
    4.5 济南高新区公服配置特征
        4.5.1 公服设施用地演变
        4.5.2 公服配置协同情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相关规划策略
        5.2.1 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规划策略
        5.2.2 济南高新区具体规划策略
    5.3 创新与不足
        5.3.1 本文创新点
        5.3.2 本文不足之处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城市发展战略选择——青岛东部开发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城市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力策略研究 ——以济南历城区为例[D]. 李潇然.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4]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5]海洋环境影响下青岛滨海建筑形态特征研究[D]. 韩雪.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6]长岛渔家民居建筑风貌特色提升策略研究[D]. 孙文浩.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7]“港、产、城”融合视角下空港工作区功能构建及空间形态研究[D]. 关竣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9]综合发展型高新区职住协同研究 ——以山东省高新区为例[D]. 孙涵.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10]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标签:;  ;  ;  ;  ;  

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以青岛东部发展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