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变迁的思考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变迁的思考

一、关于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闫智开[1](2021)在《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领域占据主要位置,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真实性、典型性逼真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实践生活与现实景观,由此产生诸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风貌的艺术作品。而在20世纪中国画史中,现实主义无疑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要求将受传统文人画影响下的注重自我、远离现实的情感表现,转换为一种关注现实生活、面对大众的入世心态;另一方面,即在绘画语言的表现上,由关注“神”和“韵”的意象造型理念逐渐融合了西方的写实手法,借此发展、提高了中国画表现现实、塑造型体的能力。王盛烈作为当代着名现实主义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他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时期现实主义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并以实际行动引领、壮大了建国以来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以现实主义为旗帜的关东画派,改变了东北地域性画派在美术史上的新格局。王盛烈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众多来源于生活,高度真实的典型形象,在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实践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论文以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尤其针对其中国画人物画艺术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相关作品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合其创作时期所身处的社会背景、地域环境、个人经历等,形成对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较为系统、深入的理解,并通过研究,阐述现实主义在当今艺术语境中的新意义。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作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从客观历史轨迹出发,即王盛烈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结合其主观动因,考察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平史实。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围绕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作品展开研究,以其代表作《八女投江》为研究切入点,全面梳理、归纳其现实主义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的题材类型,阐述其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因,进而深入到对其现实主义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廓清王盛烈各个时期所参与的美术实践活动,探析他作为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对现实主义中国画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影响。第五部分为第五章,结合以上四部分的分析研究,对王盛烈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创作形成客观、系统的认知,阐释其艺术主张并从中获得有益于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明确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对当今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

赵轩[2](2020)在《浅析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造型》文中研究指明

张辰[3](2020)在《李震坚人物画艺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绘画在五四运动及新时期文艺方针影响下,人物画创作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人物画创作面貌。“浙派人物画”便是其中之一。以浙江美术学院一批志在振兴中国人物画的画家为主体的浙派人物画风格,在继承传统水墨人物画表现手法上,筑基于坚实的素描速写功底,将中国绘画传统与西方写实艺术相融合,以精准的人物造型,运用传统写意花鸟画和书法的笔墨韵味,为对象的写实造型注入写意精神和笔墨美感。“浙派人物画”立足于民族传统,在笔墨与造型的有机结合中,形成了当时影响中国画坛的人物画创作风貌。李震坚作为“浙派人物画”领军人物,对于其整体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不可忽视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起,李震坚开始致力于现AI写作意人物画的研究、创作和教学。受潘天寿、黄宾虹等传统名师指导的李震坚,在其探索中国人物画现代转型之路的过程中,保留了中国传统写意意趣,继承民族性笔墨语言,又结合西方造型艺术的长处,大胆将结构素描语言渗入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独树一帜别具新意。同时,画面亦表现出“神形兼备,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扩张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增强了画面现实主义的元素,造型准确,用笔果敢,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李震坚作为浙派人物画奠基人之一,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与影响。本论文根据李震坚笔墨酣畅、凝练老辣、传神毕现、造理入神的艺术特点,逐步介绍了李震坚的艺术创作历程以及李震坚艺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其作品的题材类型和创作主旨,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李震坚绘画的艺术风格,进而总结出李震坚对于中国人物画的突出贡献,以及他作为开山祖的“浙派人物画”在中国画坛所取得的成就,并明确李震坚及“浙派人物画”所倡导的艺术理念。

谢娇妍[4](2019)在《浅谈意笔人物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文中认为本文从传统意笔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入手,分析意笔人物画的常用技法。以意笔人物画在传统人物画技法基础上进行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分析现当代意笔人物画在工具和材料上的改革以及在技法上的新突破。文中对现当代意笔人物画的面貌做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得出结论: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之所以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传统绘画的传承和创新。传承与创新贯穿着意笔人物画的整个发展过程,对它的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于岚[5](2017)在《初探近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线条衍变》文中提出线条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绘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造型语言。远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曾提出:“无线者非画也。”经过千余年的洗炼,我国的国画艺术早已离不开线条这一艺术语言。通过线条,中国画以流动婉转的风格作为整幅画的主旋律,对不同物象的质感以及形态结构进行勾勒,以不同的线质表达艺术家的性情和艺术态度。20世纪以来,中国意笔人物画线条受到了各种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产生了更丰富的绘画面貌。其中,现实主义绘画风格的“徐蒋体系”成为主导,奠定了近现代意笔人物画的基础,受其影响,大量优秀作品相继诞生。此后,在“星星美展”、八五思潮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意笔人物画又迎来第二次高潮,笔墨形式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画面中开始融入更加多姿多彩的艺术语言及表达方式,线条亦随之改变。面对当下“中西合璧”的艺术现状,有支持者亦有反对者,在与线有关的论文中,人们多选择从视觉角度直接进行画风、造型及技巧的分析,而缺乏一种对线质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故本文将对中国绘画史上线的变化进行系统梳理,研究人物画中线条衍变和时代审美之间的关系,总结其一般规律,进而从创作角度对意笔人物画进行分解并探求其时代意义。

赖舜洁[6](2017)在《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时代特征》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水墨"作为极具个性视角和独特绘画语言的艺术载体,描绘人们的生活文化和精神观念。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多元化时代里,都市青年与时俱进,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文章从生活体验出发,以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都市青年的情感面貌与都市题材的当代性进行梳理与总结,揭示都市水墨表现形式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

赖舜洁[7](2017)在《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时代特征》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市水墨"作为极具个性视角和独特绘画语言的艺术载体,描绘人们的生活文化和精神观念。在如今日新月异的多元化时代里,都市青年与时俱进,在社会活动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本文从生活体验出发,以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都市青年的情感面貌与都市题材的当代性进行梳理与总结,揭示都市水墨表现形式与当代审美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

罗娜[8](2015)在《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文中指出中国绘画色彩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来的色彩特点亦不同,与传统意笔人物画色彩相比,中国现代意笔画的色彩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面貌,同时展现出鲜活的现代生活气息、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内涵。本文介绍了现代语境下的中国意笔人物画的色彩现状,梳理意笔人物画的发展脉络,研究了清朝绘画对西方绘画表现的汲取,并展示了现代意笔人物画所处的社会背景,这些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画面风格特点的形成。其次,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画面风格具有多样化,画面对色彩的探索亦多样,在本文中论述两个主要趋势:一是对传统色彩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对西方绘画色彩表现的借鉴,并运用案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鉴于对色彩探索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作品中呈现出的色彩特点也不同:它们有的朴素淡雅,有的鲜活真实,有的主观构成;最后思考并展望现代意笔人物画的未来发展。色彩随当今时代进步得到了丰富运用的机会,它会大力促进了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发展,使意笔人物画更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并时刻影响着当代画坛。

牛金梁[9](2013)在《中国意笔人物画创作类型探究与思考》文中指出在当代画坛,意笔人物画是中国画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发展态势从未如此迅猛,从业画家从未如此之多,在画坛的影响从未如此之大。意笔人物画创作是意笔人物画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意笔人物画临摹、写生教学的继续,是学生造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人文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以意笔人物画的创作类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意笔人物画不同的创作类型,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能进一步提高对中国意笔人物画创作的认识,为当代中国意笔人物画创作提供积极而有益的帮助。

殷艳杰[10](2011)在《论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中国绘画中,皴法并非只是山水画的一种表现技法,它在人物画中也同样有所表现。本论文通过探讨山水画皴法在意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论述了如何合理地将皴法融入到意笔人物画的创作中,试图为意笔人物画的创作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意笔人物画的现代意识,从而能够创作出具有当代意笔人物画特色的新的技法表现形式。事实证明,合理地将皴法用之于人物画创作之中,能够极大的增强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效果。就现有史料分析,皴法在古代人物画中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吴道子,其后石恪、梁楷等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画家皆不同程度地运用皴法于人物画创作之中。但这种应用只是一种简单的对山水画技法的借鉴,尚未形成有意识地系统化的主观追求。尽管如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意笔人物画的发展。清末以来西学东渐,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西方艺术影响,在此历史背景下,皴法作为传统绘画技法的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桥梁的作用,成为中西融合的切入点。当代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它艺术门类的创作理念,积极创新。皴法这一技法形式作为一种创新的突破口,对于形成当代意笔人物画独特的面貌,在推动当代意笔人物画的创新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资料法、历史研究法与个案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上皴法在意笔人物画中的运用,以及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运用原因等,层层递进论述了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创作中广泛运用的途径、方法及其现实意义,为当今意笔人物画的创新开创了一个宏大的新局面。本文对皴法与意笔人物画的融合过程进行了梳理,时间上侧重于当代。试图在对当今意笔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创建中,寻找到意笔人物画新的创作模式,为创作出符合时代的艺术作品发挥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全篇共四章,三万多字,图例十余幅,叙议结合,夹叙夹议。第一章题为“皴法的界定”,主要介绍历史上皴法的定义、分类及其美学内涵,以及当代对皴法的重新界定。第二章题为“传统绘画中皴法在意笔人物画中的运用”,对皴法与“十八描”的历史渊源做了总结与梳理,分析了历史上把皴法运用在意笔人物画中的代表画家与作品。第三章题为“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运用的原因”,主要从中国绘画思想的包容性以及中国艺术家的创新意识、造型观念等的方面,分析了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运用的原因。第四章题为“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的具体运用”,以蒋兆和、周思聪、李伯安的具体作品为对象,探讨了皴法在意笔人物画中的运用技巧,并以曾正明所编“新编十八描”的笔法分析为切入点,分析了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的具体运用,使我们能够看到艺术家是如何运用皴法形成自己独特艺术语言,为意笔人物画的创新开拓出一个新局面的。

二、关于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现实主义美术研究文献
        (二)生平研究文献
        (三)艺术作品研究文献
        (四)教育教学与社会活动相关文献
    三、研究创新点
        (一)发掘新史料补充现有研究文献
        (二)提出新观点、新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社会学方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访问与调查
        (四)图像分析
第一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的生成背景
    一、王盛烈的艺术生涯
        (一)绘画自修与日本留学时期
        (二)由“西”转“中”的创作衍变
        (三)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坚守
    二、建国17 年现实主义中国画形成的历史铺垫
        (一)政治需求与美术创作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三)改良中国画
第二章 王盛烈的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题材
    一、历史的再现:爱国主义历史题材
        (一)《八女投江》的创作
        (二)对战争的哲思
    二、朴素的乡土情结:“大众美术”题材作品
        (一)为民写真:劳动者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二)“写照”与“传神”: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第三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
    一、造型与笔墨的兼容
    二、“明暗”与“线”的契合
    三、速写习作的积累
    四、中西绘画透视的自由运用
第四章 王盛烈推进现实主义美术的社会活动
    一、美术教育活动
        (一)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建立
        (二)美术执教
    二、画派活动
        (一)关东画派领军人
        (二)筹建“辽宁中国画研究会”
        (三)创办“同泽书画研究院”
    三、艺术活动
        (一)美术展览
        (二)学术活动
第五章 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观与启示
    一、王盛烈现实主义艺术观
        (一)艺术创作与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二)对现实的关照,艺术为人民服务
        (三)创造“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形象
    二、对发展当今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启示
        (一)造型观的解放与笔墨语言的拓展
        (二)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盛烈年表
附录二 八女投江相关史实考证
附录三 王盛烈绘画展览情况
附录四 王盛烈作品收藏情况
附录五 王盛烈绘画作品出版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李震坚人物画艺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李震坚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二十世纪前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
    (二)李震坚从艺历程
        1.名师启蒙,自学传统
        2.兼学并蓄,凝练笔墨
        3.继承与革新
第二章 李震坚人物画形式语言解析
    (一)笔墨解析
        1.融素描语言,合花鸟技法
        2.色墨和谐,浪漫绚丽
        3.湿笔赋色,尽显朦胧
    (二)造型解析
        1.以线造型,刚劲柔韧
        2.浓淡对比,追求立体
    (三)构图解析
        1.动静结合,虚实相交
        2.善用留白,引人深思
第三章 李震坚人物画创作类型分析
    (一)主题绘画创作
        1.《井冈山的斗争》
        2.《妈妈的新课题》
        3.《在风浪里成长》
    (二)水墨人体画
        1.人体造型与笔墨融合
        2.女人体作品
        3.男人体作品
第四章 李震坚人物画创作的当代意义
    (一)李震坚与浙派人物画
    (二)李震坚人物画创作的贡献及影响
    (三)李震坚艺术实践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浅谈意笔人物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意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技法
    1.1 传统意笔人物画的发展概况
    1.2 传统意笔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2 现代意笔人物画技法的创新
    2.1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意笔人物画创新
    2.2 以方增先为代表的新浙派的技法特点
3 当代意笔人物画技法的创新
    3.1 以周京新为代表的新文人画类的技法特点
    3.2 以南海岩为代表的写实类的技法特点
    3.3 以聂干因为代表的民间类的技法特点
4 结论

(5)初探近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线条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意笔人物画“线条”的渊源
    第一节 意笔画的产生与发展简论
    第二节 意笔线独立审美价值的产生
    第三节 意笔线与书法的关联
第二章 近现代意笔人物画风格之确立
    第一节 意笔人物画的现代契机
    第二节 西体中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第三章 走向多元:现当代意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发扬
    第一节 北方各画派的线
    第二节 南方各画派的线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都市意笔人物画的当代性
     (一) 都市题材的出现与兴起
     (二) 当代都市的特征
二、都市意笔画下的青年情感面貌
     (一) 都市青年
     (二) 都市外来务工者
三、都市水墨的表现与时代特征
     (一) 表现形式与审美的关联性
     (二) 表现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相容性
     (三)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四、结论

(7)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时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都市意笔人物画的当代性
    (一) 都市题材的出现与兴起
    (二) 当代都市的特征
二、都市意笔画下的青年情感面貌
    (一) 都市青年
    (二) 都市外来务工者
三、都市水墨的表现与时代特征
    (一) 表现形式与审美的关联性
    (二) 表现形式与主题内容的相容性
    (三)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四、结论

(8)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2 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发展现状
    2.1 中国意笔人物画的历史发展脉络
    2.2 清代意笔人物画汲取西方绘画表现
    2.3 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画面特点
        2.3.1 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社会背景
        2.3.2 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画面特点
3 现代意笔人物画对色彩探索的趋势
    3.1 对传统色彩的继承和发展
        3.1.1 色彩的“气韵生动”
        3.1.2 随类赋彩
        3.1.3 墨分五色
        3.1.4 以色当墨
        3.1.5 民间色彩的引用
    3.2 借鉴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
        3.2.1 西方古典主义的色彩
        3.2.2 西方印象主义的色彩
        3.2.3 西方现代美术的色彩
4 现代意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
    4.1 朴素淡雅
    4.2 鲜活真实
    4.3 主观构成
5 对现代意笔人物画未来发展的思考及展望
    5.1 立足传统,创新超越
    5.2 展望现代意笔人物画的未来发展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 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 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9)中国意笔人物画创作类型探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品型
二、肖像型
三、主题型
四、探索型

(10)论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皴法的界定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皴法的定义、分类及其美学内涵
    第二节 当代中国画对皴法的重新界定
    注释
第二章 中国传统绘画中皴法对人物画的影响
    第一节 吴道子与山水画皴的产生
    第二节 历史上皴法对意笔人物画的影响
    第三节 皴法在清代任伯年人物画中的运用
    注释
第三章 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运用的原因
    第一节 中国绘画思想的兼容性
    第二节 中国艺术家的创新意识
    第三节 造型观念的变化
    注释
第四章 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代表画家分析
    第二节 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中的运用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四、关于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变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盛烈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研究[D]. 闫智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浅析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造型[D]. 赵轩. 天津大学, 2020
  • [3]李震坚人物画艺术探究[D]. 张辰. 鲁东大学, 2020(01)
  • [4]浅谈意笔人物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J]. 谢娇妍. 试题与研究, 2019(21)
  • [5]初探近现代意笔人物画的线条衍变[D]. 于岚.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3)
  • [6]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时代特征[J]. 赖舜洁.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7]当代都市青年题材意笔人物画的时代特征[J]. 赖舜洁.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01)
  • [8]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D]. 罗娜. 重庆大学, 2015(06)
  • [9]中国意笔人物画创作类型探究与思考[J]. 牛金梁. 美与时代(中), 2013(06)
  • [10]论皴法在当代意笔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D]. 殷艳杰.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1(09)

标签:;  ;  ;  ;  ;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变迁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