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发展的城市新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

开放发展的城市新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

一、开放与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奎[1](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指出“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薄宏涛[2](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王海荣[3](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姜义颖[4](2019)在《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5%,城市化正在由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向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演进。根据城市化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正在由单体城市的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城市化,由重视城市建设的城市化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阐明了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由城市群为形态的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的协同性来看,城市化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新发展形态呢?本文在大量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和综合研究国外城市化发展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时代,即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时代。本文以“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期望从城市化发展的隐性(社会空间)和显性(物质空间)两方面,探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形态以及在新形态下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时,研究城市化区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分析城市化集聚与扩散重塑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总结城市化区域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城市病?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把握城市化区域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可见,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理论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探寻城市化区域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应用理论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向理论前沿发展的需要。故对城市化区域的理论探索,将是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任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并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五高五低”的发展现实为这种不均衡和差距提供了注解。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高,而质量、效益低。城市化发展直线上升,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高度,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与之不符。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市政管理、就业吸纳、人文建设等明显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二是,资源消耗高,规模效益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于人口城市化速度,而人口城市化又远超于产业城市化,“三率倒挂”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建了视觉城或景观城后没有充足的产业作为支撑,产城失衡,城市规模效益递减,难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城市高速发展、农村低速发展。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境遇却日渐没落。城市对农村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了 4倍之多,在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更大,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局面。四是,核心城市高速增长,腹地城市低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数量激增,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开始收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萎缩迹象,无法对核心城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五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低。我国区域发展东高西低的趋势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诸多城市化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且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明显落后。这些状态与将城市与区域割裂、城市规划建设孤立化、局部化等有密切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化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化碎片化、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非均衡化、失谐化等,都阻碍了城市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全面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区域边界和功能,分析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状态及空间结构布局,对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和优化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城市化延伸发展到城市化区域之事实,分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探讨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探析城市化区域形成机制、运行机理、空间演化及其发展规律。其次,结合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现实,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城市化区域中城市规模经济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化区域中内部结构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分别对城市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二者对城市化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在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方面,提出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内核及推动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在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探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全面剖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内部结构以及对区域或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以下创新:(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城市化区域作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和社会经济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全面研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里,首要问题是要准确地界定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基本上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专业化城市到综合化城市、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化形态由单个城市发展转化为多个城市连成片的城市化区域。这种城市化区域是城市与区域连结为一个空间整体的社会形态。它与城市化有形状、品质和技能的同质性,但又比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为泛化。通过探讨城市化由城市内部发展到城市外部进而延展到区域的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区域就是指以一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环绕若干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带作为腹地而形成的遍布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区域。本文从城市化发展形态的角度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是对城市化发展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2)揭示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是由多个城市连结形成的广袤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支撑这个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保证区域高收益的城市规模经济实现和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结构合理化。即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是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内城市数量和实力会不断增长,外向经济会日益扩大,逐步向更高级阶段跃迁,整个区域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再向均衡发展如此循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探讨推动城市化区域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创新。(3)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适度点以及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的合理度。从城市成本与收益关系理论分析城市化区域适度的经济规模,实证测度出其适度规模人口数量;从区域内部结构均衡理论出发,实证测度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合理度,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人口吸纳、转移以及区域规模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及政策选择问题展开探讨,通过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为研究城市化发展提供新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区域成因及运行机理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及城市与区域间关系更加关注;通过城市化区域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分析,为城市化区域规模找到适度点以及内部结构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制定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城市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初衷。

郑国[5](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赵宏钰[6](2019)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空间发展逐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在国家提出振兴老工业区战略的大背景下,城市内部老工业区转型改造,成为促进城市功能空间升级、培养现代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在城市扩张阶段形成的新城区面临内涵缺失、功能单一、职住失衡等问题,而对于老工业区改造形成的新城区,其居住空间、就业空间有什么特征、是否也存在职住失衡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探索新城区的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关系为缘起,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以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为例,对其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人口要素特征和空间要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论文首先从都市圈空间结构、产业新城区、老工业区转型、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和职住空间关系等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我国目前在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研究的经验与成果;其次,以居住空间、就业空间结构匹配与否为切入点,通过对常州经开区相关状况的梳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戚墅堰片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然后,将研究聚焦到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运用SPSS软件对戚墅堰片区的居住就业空间调研结果进行了单因子分析、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该片区的居住空间特征和就业空间特征;接着,从调研人群的通勤特征出发,测算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的职住匹配程度,并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对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匹配有影响的单因子、主因子。之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各类居住就业人群的职住匹配特征;最后,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与南京东山新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两个新城区的对比分析结果,对推动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探析,初步总结出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的优化策略。论文全篇正文约8.6万字,图152幅,表41幅。

钱洁[7](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桂汪洋[8](2018)在《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作为交通网络上的节点和城市的场所,具有双重属性特征。它对于提升交通效率和场所活力,解决高铁和客站建设资金,协调交通和沿线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站域空间整体性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反映客站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对把握高铁站区及高铁新城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建设积累了较多问题,诸如客站对城市的割裂,站城孤立建设与管理、客站与城市发展关联的内洽性不够等,体现为站域空间形态零碎无活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交通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站域空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触媒作用和催生效应。这是以往囿于客站本体研究难以解决的,亟待从站城协同的整体性视角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补阙。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紧扣当前中国高铁客站建设领域实践与研究动态,以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重点,集聚整体性思维、系统论理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多尺度多视角的联动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架构,对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以期从站城联合的整体性视角促进客站与城市整体协同、健康、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对我国站域空间发展过程中问题总结和原因归纳,明确其根源在于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缺乏有效地整合与协同。进而从客站对城市发展的导向效应出发,基于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耦合关系的解析,对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层级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探析,并对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多视角,从站域的双重属性特征以及交通与土地利用互馈作用两个维度分析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内涵、本质问题,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客站在区域、城市、地区等不同空间尺度对区域和城市的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客站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从城到站,从宏观到微观多尺度地提出整体性发展的途径,以促进客站与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面层面,提出以客站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模式应用于铁路客站站点的规划建设;在线层面,提出站线一体化模式引导城市疏解和沿线站点的共同发展;在点面,提出站域综合开发的模式促进站城融合和活力提升。并明确点线面不可分割,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以客站为核心的集约化发展的城市形态,并引导城市乃至区域的整体性发展。其次,从站域整体性发展涉及的软硬件出发,提出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途径不仅涉及到规划的土地利用方式,还涉及到联合开发、统一管理等具体问题,需要通过规划、开发、设计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整合途径促进站域空间的整体性发展。再者,通过对我国典型线路京沪线上站域空间的数据统计,应用分类比较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站域空间发展的特征进行解析,提出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等要素的优化策略,并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针对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特征进行评价,以期促进站域空间的整体性发展。

申庆喜[9](2017)在《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内容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各类开发区为代表的“新区”成为中国大城市“外延式”扩展的重要方式,设立较早的“新区”经过多年发展开始呈现出“城区化”的转型,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城市空间现象,正在改变着中国大城市传统的空间格局与组织模式。对于老工业城市而言,各类“新区”的发展与转型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关键支撑,其用地的大规模扩展、新兴功能组团的涌现、城市职能的多元化等,对于老工业城市的产业空间置换、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城市功能空间升级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中国的新城市空间快速扩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功能单一、内涵缺失、社会问题频发等弊端,是导致很多“空城”、“卧城”产生的重要原因,新区功能转型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亦成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与振兴的“瓶颈”所在,实现各类新区的“城区化”转型与功能空间的优化升级成为我国大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新城市空间整体的理论探讨着墨并不多,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极不利于相关理论研究之间的交流与整体推进,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重要缺憾,基于此,亟需对新型城市空间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演变机理与组织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基于以上实践背景和理论需求,本论文提出了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研究主题,将新城市空间研究置于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之下,赋予“新城市空间”概念系统化的内涵,初步确立了新城市空间研究理论框架。以长春市为例,试图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界定新城市空间研究的基本内涵,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演变特征、成长机制与发展路径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构建了城市功能空间耦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新城市空间成长的驱动机制,提出了新城市空间调控的基本策略与发展路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新城市空间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评述。对新城市空间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介绍了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城市空间组织的前沿理念,从城市空间结构、老工业基地转型、新城市空间成长三个方面梳理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第二章,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从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的成长响应、成长阶段、空间类型、成长效应、演变机制等方面构建了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理论框架。为论文理论贡献的集中体现。第三章,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演变特征研究。首先辨识并界定了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研究的地域范围与成长阶段,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考察的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对于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演变特征研究的基本内容;然后从用地空间、人口空间、服务空间、产业空间四个方面采用多种定量化的模型分析方法,分别讨论了新城市空间范围内各子功能空间的基本格局、演化特征、成长效应等问题;最后通过构建城市功能空间的耦合模型定量地评价了各功能空间的耦合关系与耦合状态。为论文实证研究的核心内容。第四章,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的驱动机制分析。主要从行政因素、市场因素、个体因素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的基本驱动力。第五章,长春市新城市空间主要问题与成长路径选择研究。从整体上分析了长春市新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未来新城市空间调控的基本策略与路径选择建议。

姜川[10](2017)在《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将世界各国纳入国际生产体系。生产管理的国际分工加剧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竞争。现代CBD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都市区经济发展与服务业分工全球化而兴起的以高端商务活动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也是都市区的核心功能区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城市空间的重构过程。通过现代CBD的建设合理配置城市内部资源,吸引高端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人才,提升城市与区域竞争力,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途径。本文从城市竞争的视角出发,基于城市竞争的3种作用机制,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现代CBD规划实践目标,构成以下3个方面的主体研究内容: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CBD规划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物质空间规划策略与评价、适应城市空间开发与运营市场化竞争的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行动,并以于家堡金融区为例,对其规划成果内容进行评价,提出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实践的发展路径和规划实施策略的建议。本研究的章节结构由3部分8个章节组成,3个部分内容分别为:1、研究进程综述、研究对象的概念与范围界定以及研究体系的建构;2、城市竞争3种机制作用下的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3、结论与展望。

二、开放与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与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件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主题表述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3.2.1 艺术化
        3.2.2 艺术性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7 结论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7.2.1 创新结果
        7.2.2 价值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3)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空间理论
        (二)城市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论文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城市化
        1.4.2 大都市区(都市圈)
        1.4.3 城市群
        1.4.4 城市化区域
        1.4.5 城市化区域与相近概念区分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2.1.2 城市化形态相关研究
        2.1.3 城市规模的相关研究
        2.1.4 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2.2.2 城市规模理论
        2.2.3 城市空间理论
        2.2.4 城市区位理论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城市化区域形成与演化分析
    3.1 城市产生及发展
        3.1.1 城市的产生
        3.1.2 城市的发展
    3.2 城市化产生及发展分析
        3.2.1 城市化的产生
        3.2.2 城市化的发展
    3.3 城市化区域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
        3.3.1 城市化区域形成原因
        3.3.2 城市化区域运行机制
        3.3.3 城市化区域发展规律
        3.3.4 城市化区域功能
    3.4 城市化区域的演化
        3.4.1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增长
        3.4.2 城市化区域的空间演化
    3.5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4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例分析—以京津冀城市化区域为例
    4.1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成因分析
        4.1.1 资源禀赋
        4.1.2 工业化发展
        4.1.3 信息科技创新
        4.1.4 城市化扩散
        4.1.5 空间有限性
    4.2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证分析
5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分析
    5.1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模型
        5.1.1 城市化区域投入要素
        5.1.2 城市化区域产出要素
        5.1.3 城市化区域规模效益理论模型
    5.2 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理论
    5.3 城市化区域适度经济规模模型
    5.4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5.4.1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5.4.2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实证分析
        5.4.3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存在的问题
    5.5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策略选择
        5.5.1 提高城市空间人口承载力
        5.5.2 提升城市空间集聚水平
        5.5.3 测量城市经济规模适度点
        5.5.4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6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分析
    6.1 中心城市结构均衡分析
        6.1.1 “城”均衡态
        6.1.2 “市”均衡态
        6.1.3 “城”与“市”均衡态
    6.2 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结构分析
    6.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6.4 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6.4.1 城市化区域产业链分析
        6.4.2 城市化区域产业梯度分析
        6.4.3 城市化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6.5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6.5.1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6.5.2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实证分析
        6.5.3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6.6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策略
7 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7.1 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区域的战略内核
        7.1.1 城市化区域物质空间结构战略
        7.1.2 城市化区域社会空间结构战略
        7.1.3 城市化区域首位城市战略
        7.1.4 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7.2 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7.2.1 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7.2.2 城市化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7.2.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环境政策
        7.2.4 城市化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7.2.5 城市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
        7.2.6 城市化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7.2.7 城市化区域的合作机制政策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里昂简介
        4.2.1 地理环境
        4.2.2 城市发展历程
        4.2.3 空间演变历程
        4.2.4 联运交通网络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5.1 引言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5.5.1 基本概况
        5.5.2 开发模式
        5.5.3 场所营造
        5.6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6.5.1 产业转移
        6.5.2 产业结构调整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1 南京高铁概况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8.1 南京南站概况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8.5 本章小结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10.1.1 基本结论
        10.1.2 研究创新点
        10.2 研究后续讨论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6)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全椒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城北片区)》职住空间发展策略相关实践成果
    第一部分 全椒县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城北片区)成果概要
        第一章 总则
        1.1 编制目的
        1.2 规划范围
        1.3 成果构成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概况
        2.2 规划背景
        2.2.1 融入长江经济带,面向一体化发展
        2.2.2 呼应新滁城,建设副中心
        2.2.3 深化落实《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2.2.4 打造产业创新基地
        2.3 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
        2.3.1 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2.3.2 《全椒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2018 年修改)(在编)
        2.3.3 滁州京沪高铁站南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2.3.4 全椒县十谭现代产业园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
        2.3.5 全椒十谭现代产业园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2013)
        2.4 规划任务
        第三章 现状综合分析
        3.1 地理区位现状
        3.1.1 合肥都市圈
        3.1.2 南京都市圈
        3.1.3 交通基础设施
        3.2 生态资源现状
        3.3 土地利用现状
        3.4 产业发展现状
        3.4.1 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3.4.2 规划片区产业发展现状
        3.5 城市空间发展演变
        3.6 现状综合评价
        第四章 规划总论
        4.1 规划思路
        4.2 规划重点
        4.3 规划依据
        4.4 功能定位
        4.5 总体空间结构
    第二部分 城北片区职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成果
        第五章 职住空间发展策略
        5.1 居住空间发展策略
        5.1.1 空间复合利用的活力社区
        5.1.2 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5.2 就业空间发展策略
        5.2.1 大工业集聚,小产业开放混合
        5.2.2 产业分期发展,区域产业联动
        5.3 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策略
        5.3.1 完善结构,分级设置
        5.3.2 均衡布局,集约资源
        5.4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
        5.4.1 优化公共交通系统
        5.4.2 构筑慢行交通系统
        5.4.3 融入区域道路交通体系
        第六章 居住就业空间规划
        6.1 规划人口预测
        6.2 居住空间布局
        6.2.1 社区划分
        6.2.2 幼儿园配套
        6.2.3 就业人口住房需求研究
        6.2.4 居住空间布局规划
        6.3 产业空间布局
        6.3.1 发展条件
        6.3.2 产业规划原则
        6.3.3 产业定位
        6.3.4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第七章 综合交通规划
        7.1 规划目标
        7.2 对外交通联系
        7.3 道路系统
        7.4 公共交通系统
        7.5 慢行系统
        7.6 停车规划
        第八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1 规划目标
        8.2 县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8.3 区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8.4 社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
        8.5 中小学
        第九章 职住空间建设控制与管理
        9.1 整体开发强度控制
        9.2 合理开发建设时序
        图纸目录
下篇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以常州经开区为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经济联系新趋势:都市圈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形态
        1.1.2 中国产业发展新阶段:老工业区转型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
        1.1.3 苏锡常区域协调新格局:城市新区促进都市圈联动发展
        1.1.4 常州城市发展新形式:老工业区改造形成城市新城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都市圈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展
        1.2.2 产业新城区相关研究进展
        1.2.3 老工业区转型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2.4 居住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2.5 就业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2.6 职住空间关系相关研究进展
        1.2.7 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都市圈
        1.4.2 产业新城区
        1.4.3 老工业区
        1.4.4 居住就业空间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5.4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数据采集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7 研究思路、测算方法及指标因子体系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测算方法
        1.7.3 指标因子体系
    第二章 常州市新城区及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2.1 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2.1.1 苏锡常都市圈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2.1.2 常州市新城区发展现状分析
        2.1.3 常州市老工业区转型与新城区发展的关系
        2.2 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测算
        2.2.1 常州经开区现状分析
        2.2.2 基于常住人数与就业人数衡量指标的总量测算
        2.2.3 基于适龄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衡量指标的总量测算
        2.2.4 基于POI大数据的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分析
        2.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现状分析
        2.3.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的选取
        2.3.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现状分析
        2.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2.4.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现状分析
        2.4.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现状分析
        2.4.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组织模式:职住空间单元呈“叠加式”布局
    第三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特征分析
        3.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数据采集与居住空间研究框架
        3.1.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数据采集
        3.1.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研究框架
        3.1.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指标因子筛选
        3.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3.2.1 居住人群的社会属性分析
        3.2.2 居住人群的经济属性分析
        3.2.3 居住人群的居住特征分析
        3.2.4 居住人群的密度特征分析
        3.2.5 居住人群的住区类型特征分析
        3.2.6 居住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
        3.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3.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空间的聚类分析
    第四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特征分析
        4.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与就业空间研究框架
        4.1.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数据采集
        4.1.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研究框架
        4.1.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指标因子筛选
        4.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特征的单因子分析
        4.2.1 就业人群的社会属性分析
        4.2.2 就业人群的经济属性分析
        4.2.3 就业人群的从业特征分析
        4.2.4 就业空间的密度特征分析
        4.2.5 就业空间的企业类型特征分析
        4.2.6 就业空间的环境特征分析
        4.3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的主因子分析
        4.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空间的聚类分析
    第五章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匹配度分析
        5.1 基于通勤特征的戚墅堰片区职住关系分析
        5.1.1 通勤时间
        5.1.2 通勤方式
        5.1.3 通勤成本
        5.1.4 通勤距离
        5.2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自足性测量
        5.2.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关系传统自足性测算
        5.2.2 基于通勤特征的职住匹配测算修正
        5.3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5.3.1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人群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5.3.2 影响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就业人群职住匹配因素解析
        5.4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职住空间结构匹配特征总结
        5.4.1 片区住房供应与就业人群居住需求匹配
        5.4.2 片区岗位类型与居住人群就业需求匹配
        5.4.3 片区居住与就业空间建设时序一致
        5.4.4 片区公共服务配套与职住人群需求匹配
        5.4.5 片区居住人群受教育水平构成与就业空间受教育水平构成匹配
    第六章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
        6.1 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与南京东山新城百家湖片区职住空间特征对比分析
        6.1.1 两个新城区城市建设特征对比分析
        6.1.2 两个新城区产业发展特征对比分析
        6.1.3 两个新城区住房保障特征对比分析
        6.1.4 两个新城区通勤交通特征对比分析
        6.1.5 两个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征对比分析
        6.1.6 两个新城区所在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6.2 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
        6.2.1 职住空间建设时序影响职住用地总量匹配
        6.2.2 产业发展模式影响居住人群的就业选择
        6.2.3 住房保障体系影响就业人群的居住选择
        6.2.4 通勤交通基础影响职住人群通勤选择
        6.2.5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影响职住空间吸引力
        6.2.6 多核心轴带状都市圈形态有利于新城区职住平衡
        6.3 新城区职住空间优化策略
        6.3.1 城市建设优化策略:促进职住空间均衡建设
        6.3.2 产业发展优化策略:促进多元复合产业发展
        6.3.3 住房保障优化策略:促进各种开发模式下住房公平供应
        6.3.4 通勤交通优化策略:促进各类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6.3.5 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策略: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
        6.3.6 区域协调优化策略:促进多核心轴带型都市圈建设
        6.4 主要研究结论
        6.4.1 测度了常州经开区居住就业空间总量平衡
        6.4.2 明确了常州经开区戚墅堰片区居住就业空间结构匹配
        6.4.3 从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比较了老工业区转型新城区职住空间特征的差异
        6.4.4 从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总结了职住空间协调发展动力机制和优化策略
        6.5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6.5.1 主要创新点
        6.5.2 研究不足
        6.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居住调研问卷
附录二:就业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7)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8)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集约化转变的新诉求
        0.1.2 我国铁路客站高速发展与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新契机
        0.1.3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0.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0.2.1 研究对象
        0.2.2 相关概念界定
    0.3 研究的基本内容
        0.3.1 研究内容
        0.3.2 章节安排
        0.3.3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0.4 研究目标与意义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意义
    0.5 研究方法与框架
        0.5.1 研究方法
        0.5.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
    1.1 与站域空间发展相关的四个城市发展理论基础
        1.1.1 城市触媒理论(Urban Catalysts)
        1.1.2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1.1.3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1.1.4 城市·建筑一体化(Holistic Design on Urban Architecture)
        1.1.5 四个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的综述
    1.2 站域空间发展的三个空间模型归纳
        1.2.1 交通枢纽地区的圈层结构模型(“3-Ring”spatial structure Modelling)
        1.2.2“节点—场所”结构模型(Node-Place Modelling)
        1.2.3“点—轴”发展结构模型(“Pole-Axis”Spatial Modelling)
        1.2.4 三个站域空间发展模型的综述
    1.3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理论概述
        1.3.1 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理论
        1.3.2 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理论
        1.3.3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1.3.4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
    1.4 国内外铁路客站及区域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1.4.1 区域层面:高铁及客站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
        1.4.2 城市层面:高铁及客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1.4.3 站域层面:客站对周边地区空间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
        1.4.4 国内有关站域空间发展的研究
        1.4.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1.5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1.5.1 站域空间发展所处城市阶段的差异性
        1.5.2 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下站域区位选择和产业功能的差异
        1.5.3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特征差异
        1.5.4 城市发展阶段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1.5.5 高铁和铁路客站发展速度的差异
        1.5.6 体制的差异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主导现象与问题
    2.1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2.1.1 国外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城市角色变迁
        2.1.2 我国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城市角色变迁
        2.1.3 国内外站域空间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特征
    2.2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问题总结
        2.2.1 我国站域空间建设现状对比分析
        2.2.2 制约城市中心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2.2.3 制约城市边缘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2.2.4 制约城市远郊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2.3 限制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原因
        2.3.1 政府强势主导下的快速郊区化进程
        2.3.2 出于成本和收益衡量,中小城市话语权的缺乏
        2.3.3 铁路客站站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的体制的复杂性
        2.3.4 城市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模式的过渡竞争性
        2.3.5 影响我国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其它因素
    2.4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2.4.1 国情决定了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2.4.2 政府迫切需要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解决资金困境
        2.4.3 政策激励为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提供了内部机会
    2.5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适宜性分析
        2.5.1 城市层面:对于我国城市层面问题的解决对策
        2.5.2 站域层面:对于我国站域空间效率活力的提升
        2.5.3 政府层面:获得收益,促进客站建设可持续发展
        2.5.4 旅客层面:方便旅客的出行,提高生活和交通的效率
        2.5.5 社会层面:低碳环保,提升站域公共空间活力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3.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形成与边界分析
        3.1.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形成
        3.1.2 理论研究与数值模型确定的站域空间边界
        3.1.3 基于旅客交通活动特征分析的站域空间范围
        3.1.4 考虑实际边界的站域空间范围
        3.1.5 多因素综合的站域空间边界分析
    3.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发展理论及框架
        3.2.1 整体性的概念
        3.2.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分析
        3.2.3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发展的本质问题
        3.2.4 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框架模型
        3.2.5 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3.3 站域空间发展属性特征分析:基于节点与场所模型
    3.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整合要素分析
        3.4.1 限定性要素:交通组织
        3.4.2 互馈性要素:土地利用
        3.4.3 整合性要素:公共空间
        3.4.4 激活性要素:物质形态
    3.5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类型研究
        3.5.1 类型一:位于建成区中心区域,强化既有城市中心的集中式发展
        3.5.2 类型二:位于城市边缘,作为城市新区及副中心
        3.5.3 类型三:位于城市远郊区,作为区域接驳的综合交通枢纽
        3.5.4 类型四:位于新城、卫星城,作为城市的通勤交通枢纽
第四章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发展特征分析
    4.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4.1.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城市职能
        4.1.2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利用的廊道效应
        4.1.3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价值的外部效应
        4.1.4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利用的集聚效应
        4.1.5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经济的极化效应
    4.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
        4.2.1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4.2.2 大型铁路客站的规划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4.2.3 城市土地利用对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的影响
        4.2.4 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4.3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4.3.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关联
        4.3.2 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演化的限制
        4.3.3 交通运行速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4.3.4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耦合关系
    4.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
        4.4.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
        4.4.2 城市初建期的空间集聚与客站发展
        4.4.3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空间扩张与客站发展
        4.4.4 城市化平稳发展时期的空间刚性[]与客站发展
        4.4.5 区域一体化时期的空间重构与客站发展
        4.4.6 城市空间发展阶段的建设时机选择与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
    5.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性视角:三个尺度七种模式
        5.1.1 整体性思维对站域空间发展的适用性
        5.1.2 客站与城市空间整体性发展的三个尺度七种模式
    5.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操作模式研究
        5.2.1 面层面:以客站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5.2.2 线层面:站线一体化发展
        5.2.3 点层面:以客站为核心的站域空间一体化发展
        5.2.4 立体网络:站域地上、地面和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5.3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模式特征分析
        5.3.1 都市圈区域一体化模式发展特征
        5.3.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模式发展特征
        5.3.3 站线一体化发展模式特征
        5.3.4 客站综合体模式发展特征
        5.3.5 城市综合体模式发展特征
        5.3.6 客站社区模式发展特征
        5.3.7 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发展模式特征
    5.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实证研究
        5.4.1 区域一体化——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区域一体化
        5.4.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客站对东京都多中心体系的引导和优化
        5.4.3 站线一体化开发——多摩田园都市线
        5.4.4 客站本体的综合发展——新横滨站(Cubic Plaza)
        5.4.5 客站与相邻建筑的一体化发展——KTX龙山站
        5.4.6 站域的综合开发——日本大阪站城
        5.4.7 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东京站
    5.5 我国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行途径研究
        5.5.1 规划的整合——铁路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5.5.2 开发的整合——铁道部分与房地产的联合开发
        5.5.3 设计的整合——客站站域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5.5.4 管理的整合——对客站、建筑、城市环境的统一管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策略研究
    6.1 启示:国内外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6.1.1 香港——沿线站点一体化经营+站域的整体规划和开发
        6.1.2 日本——土地经营和铁道经营同时进行
        6.1.3 哥本哈根——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6.1.4 不同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借鉴与启示
    6.2 面层面:增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6.2.1 区域一体化的优化策略
        6.2.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优化策略
    6.3 线层面:提升站域沿线价值创造的策略
        6.3.1 土地取得机制的建立是站线一体化开发的重要保障
        6.3.2 沿线价值创造与高品质社区环境营造
        6.3.3 站域社区基础设施的系统化整体性开发
        6.3.4 通过公交整合扩展站点社区开发区域
        6.3.5 增加逆向需求提升线路逆行效率
        6.3.6 职住平衡提升站点社区内部就业机会
    6.4 点层面:激发站域内核活力的策略
        6.4.1 触媒激发,建构站域空间的紧凑城市结构
        6.4.2 功能集聚,激发区域空间系统活力
        6.4.3 步行缝合,加强区域资源网络链接
    6.5 网层面:推动站域立体网络建立的策略
        6.5.1 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促进地上地下和地面空间统一规划
        6.5.2 以客站为基础,进行地下空间网络化开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证研究:京沪线站域空间演化特征与价值评价
    7.1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类型划分
        7.1.1 城市能级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制约
        7.1.2 区位选择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7.1.3 站域发展阶段性特征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7.1.4 京沪线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类型划分
    7.2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演化特征分析
        7.2.1 A1C1P2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7.2.2 A1C2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7.2.3 A1C3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7.2.4 A2C3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7.2.5 A2C2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7.3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7.3.1 A1C1P2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北京南站
        7.3.2 A1C2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济南西站
        7.3.3 A1C3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无锡东站
        7.3.4 A2C3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宿州站
        7.3.5 A2C2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蚌埠南站
    7.4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问题探讨
        7.4.1 A1C1P2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7.4.2 A1C2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7.4.3 A1C3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7.4.4 A2C3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7.4.5 A2C2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7.5 典型类型站域空间发展优化策略探讨
        7.5.1 A1C1P2类:大城市中心区城市更新模式下的站域空间再生
        7.5.2 A1C2P1类:大城市边缘区增长极模式下的城市核培育
        7.5.3 A1C3P1类:大城市远郊区交通疏解模式下的站域功能均衡
        7.5.4 A2C3P1类:中小城市远郊区高铁带动模式下的站域空间发展
        7.5.5 A2C2P1类:中小城市边缘型亟待发展模式下的站域发展
    7.6 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的京沪线站域空间价值评价
        7.6.1 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的站域空间类型
        7.6.2 节点和场所价值的测算方法
        7.6.3 京沪线站域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测算
        7.6.4 京沪线站域的节点—场所价值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译)着[M]
    学位论文[D]
    期刊论文[J]
    电子文献[EB/OL]
    报纸文献[N]
    标准技术[S]
    研究报告[R]
    有ISBN号的论文集[C]
图表索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在读期间参加工程实践小结
致谢

(9)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视角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新城市空间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新城市空间
        二、城市空间结构
        三、老工业基地转型
    第二节 相关的基础理论介绍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二、产业组织与发展理论
        三、城市用地地租理论
        四、新城市主义理论
        五、“城市精明增长”理论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阶段
        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三、研究评述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三、研究评述
    第五节 新城市空间成长研究进展
        一、新产业空间研究
        二、新城市空间用地演变研究
        三、新城市空间社会空间研究
        四、新城市空间形成机制研究
        五、研究评述
第二章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理论框架
    第一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响应
        一、响应的基本内涵
        二、响应的要素构成
        三、响应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背景
        二、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的借鉴
        三、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主要类型
        一、新城市空间类型划分依据
        二、新城市空间基本类型划分
    第四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机制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经济原理
        二、新城市空间成长的驱动机制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成长效应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积极效应
        二、新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演变特征
    第一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研究范围与成长阶段
        一、新城市空间实证研究内容辨析
        二、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研究范围
        三、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阶段
        四、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新城市空间成长关系
    第二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一、研究数据说明
        二、新城市空间用地演变特征
        三、新城市空间用地组合特性
        四、新城市空间用地结构特征
        五、新城市空间用地空间类型
    第三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人口空间结构与演变特征
        一、研究数据说明
        二、新城市空间人口增长特征
        三、新城市空间人口结构特征
        四、新城市空间就业结构特征
        五、人口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服务空间结构与演变特征
        一、研究数据说明
        二、新城市空间服务空间的扩散特征
        三、新城市空间服务空间的格局特征
        四、新城市空间服务空间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产业空间结构与演变特征
        一、新产业空间研究内容的辨析
        二、新城市空间产业空间演变特征
        三、新产业空间主要类型与分布
        四、新产业空间的成长效应分析
    第六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主要功能空间耦合特征
        一、城市功能空间耦合基本内涵
        二、耦合指标的选取与模型构建
        三、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四、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状态评价
第四章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的驱动力分析
    第一节 行政引导力
        一、各类新区的设立
        二、政府管理的调控
        三、城市规划的引导
    第二节 市场拉动力
        一、经济与人口规模提升
        二、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
        三、对外开放与外资引进
        四、投资规模的持续升级
    第三节 个体驱动力
        一、企业的空间行为
        二、居民的空间行为
第五章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存在主要问题与成长路径选择
    第一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蔓延与城市用地结构失衡
        二、产业空间混乱与产业结构单一
        三、社会空间“失衡”与内涵的缺失
        四、城市功能空间低耦合问题突出
        五、新城市空间的房地产化倾向明显
    第二节 长春市新城市空间成长的策略与路径
        一、新城市空间成长的调控策略
        二、新城市空间成长的路径选择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10)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的都市区化阶段
        1.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服务业集群形成
        1.1.3 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开发的主导
        1.1.4 我国与发达国家CBD建设背景比较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本文研究的基本特征
        1.4.2 研究方法概述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论文内容框架
第二章 CBD演变特征、研究进展与现代CBD概念界定
    2.1 CBD空间形态的起源、成熟与分化
        2.1.1 CBD空间形态的起源
        2.1.2 “中心—边缘”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成熟
        2.1.3 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CBD发展
    2.2 现代CBD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概述
        2.2.2 国内研究进展概述
        2.2.3 研究关注点的变化及其意义
    2.3 本文中的“现代CBD”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3.1 现代服务业的分类与空间集聚
        2.3.2 “市场推动”与“政府推动”:现代CBD发展的两种驱动原型
        2.3.3 对CBD在当代发展特征的多维度理解
        2.3.4 本研究中的现代CBD概念内涵与研究范围界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研究的内容体系建构
    3.1 城市竞争的相关研究
        3.1.1 “竞争”观点的产生与城市作为竞争主体的意义
        3.1.2 国内外对城市竞争力领域的相关研究
        3.1.3 城市竞争的3种作用机制
    3.2 现代CBD的空间实践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3.2.1 现代CBD对都市区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
        3.2.2 现代CBD作为城市承接服务业转移与提升全球城市地位的物质平台
        3.2.3 城市竞争的政府行动:现代CBD是“城市企业化”实践的操作对象
    3.3 基于城市竞争作用机制的现代CBD规划研究的内容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CBD发展定位与实践路径
    4.1 都市区资源整合视角下CBD空间实践路径的美国案例研究
        4.1.1 美国CBD规划实践研究的“原型”价值
        4.1.2 增长型都市的需求挖掘——以休斯敦为例
        4.1.3“商业领袖型”都市的C BD规划实践路径——以纽约为例
        4.1.4 衰退型都市的CBD空间更新实践路径——以滨水区为例
        4.1.5 科技型都市的CBD空间“精品化”路径——以旧金山为例
        4.1.6“中心—外围”关系下的都市区交通发展的多元利益诉求
    4.2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CBD发展经验的启示
        4.2.1 基于对都市区发展态势研判的现代CBD发展定位
        4.2.2 适应都市区发展形势的现代CBD空间形态管控实践
        4.2.3 适应都市区社会空间特征的现代CBD规划实践路径
        4.2.4 基于都市区内部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CBD交通规划目标
    4.3 我国都市区现代服务业集群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北京为例
        4.3.1 北京都市区社会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4.3.2 北京城市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与社会空间极化
        4.3.3 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基于企业总部布局的分析
        4.3.4 我国现代CBD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4.4 都市区视野下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空间区位与用地规模
        4.4.1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用地规模控制与跃迁发展路径
        4.4.2 城市传统城区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4.4.3 都市区人口疏导目标下现代CBD发展的空间实践路径
        4.4.4 土地开发制度对商务空间集聚的影响与规划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物质空间规划分类策略
    5.1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分类
        5.1.1 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背景与现状
        5.1.2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层次分类
    5.2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用地布局的分类规划策略与评价
        5.2.1 交流导向的现代CBD用地布局策略
        5.2.2 功能导向的现代CBD用地布局策略
        5.2.3 商业用地布局规划的分类规划策略
        5.2.4 文化设施用地布局的分类规划策略
        5.2.5 住宅配套用地布局的分类规划策略
        5.2.6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 BD用地布局分类评价
        5.2.7 现代CBD的用地布局合理性的指示性评估指标
    5.3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综合交通规划策略与分类评价
        5.3.1 现代CBD的道路路网结构类型
        5.3.2 联系导向的CBD综合交通规划策略
        5.3.3 效率导向的CBD综合交通规划策略
        5.3.4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道路设施规划与改造策略
        5.3.5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综合交通规划分类评价
    5.4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空间形态管控策略及分类评价
        5.4.1 现代CBD空间形态的开放化与形象价值
        5.4.2 开放导向的现代CBD空间形态设计与控制策略
        5.4.3 形象导向的现代CBD空间形态管控与设计策略
        5.4.4 滨水CBD空间形态设计的形象导向与开放导向
        5.4.5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现代CBD空间管控与设计的分类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CBD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行动策略
    6.1 现代CBD规划编制与展示宣传的政府行动策略
        6.1.1 现代CBD的规划编制历程实例概况
        6.1.2 现代CBD规划编制的国际化
        6.1.3 现代CBD规划的宣传与多方参与
    6.2 面向市场的现代CBD规划实施政府行动策略
        6.2.1 现代CBD空间开发的引资策略
        6.2.2 现代CBD空间开发与运营的“公私合作”
        6.2.3 政策机遇下现代CBD空间开发的政府行动——以陆家嘴CBD为例
        6.2.4 基于多方利益协调的现代CBD交通规划实施的政府行动
    6.3 现代CBD规划实施的政府间合作
        6.3.1 我国区级行政管理范围变更及对CBD空间开发的影响
        6.3.2 CBD规划实践中的上下级政府之间协同分工
        6.3.3 现代CBD规划实施的区级政府间合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竞争视角下于家堡金融区规划评价与策略
    7.1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实践路径
        7.1.1 天津都市区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
        7.1.2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于家堡金融区发展目标定位
        7.1.3 基于都市区资源优化配置的于家堡金融区规划实践路径
    7.2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于家堡金融区物质空间规划评价与策略
        7.2.1 基于全球服务业层级化分工的于家堡金融区物质空间规划评价
        7.2.2 功能导向的于家堡金融区用地布局策略
        7.2.3 效率导向的于家堡金融区综合交通规划策略
        7.2.4 形象导向的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形态管控与设计策略
    7.3 规划编制与实施的政府行动策略
        7.3.1 规划编制与宣传的政府行动策略与评价
        7.3.2 面向市场的于家堡金融区启动开发策略
        7.3.3 政策机遇下的于家堡金融区空间开发的政府行动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8.2 对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开放与发展的新城市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2]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3]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4]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姜义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5]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6]老工业区转型背景下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以常州经开区为例[D]. 赵宏钰. 东南大学, 2019(06)
  • [7]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8]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D]. 桂汪洋. 东南大学, 2018(05)
  • [9]老工业基地转型背景下新城市空间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申庆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10]城市竞争视角下现代CBD规划策略研究[D]. 姜川. 天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开放发展的城市新空间——苏州大城市战略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