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

一、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管理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韩联郡[1](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王佳宁[2](2017)在《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98~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呐喊,再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开大阖,其进程中的若干主次、节点值得系统回顾总结。当改革转入全面制度创新的轨道,理性回望来路,梳理40年改革脉络,使改革朝纵深探索,多见成效,少走弯路,减少成本,其意义不言而喻。作为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始终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进程,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推出"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与读者一同见证和回眸中国改革开放征程。本期摘编整理19982002年大事,敬请垂注!

质检总局[3](2015)在《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78号为全面建设法治质检,提升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的水平,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25号)的要求,质检总局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本次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027件。清理结果:截至2014年12月底,质检总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849件,决定废止规范性文件33件。现予以公布,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废止。国家认监委、标准委和中国纤维检验局报送质检总局备案有效规范性文件145件。

徐紫光[4](2014)在《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产业层次不断提升,每一次加工贸易飞跃式发展都对应着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加工贸易的发展实质上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是伴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这一体系对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也从最初的出口创汇、缓解原材料紧张,逐步转向优化我国外贸发展结构,提高外贸发展效益,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构建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有利于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到速度质量并重的转变,也有利于我国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然而,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需求,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反应相对滞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加工贸易乃至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如何调整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推动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关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海关监管的具体操作流程方面和贸易便利化措施方面,对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将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置于产业转移背景下加以研究的文献更是凤毛麟角,这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基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对相关参考文献和政策文件的认真研读,结合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自身特点,本文针对“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问题进行研究,试图将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置于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和研究,找出不足,提出增量创新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概述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说明论文的研究对象、基本逻辑、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第二章,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关系。本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综述,深入探讨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的内在原因,同时作为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依据,为调整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作支撑。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与加工贸易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综述,阐明我国加工贸易产生、发展、转型升级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探索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在综述经典理论之后,本文对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推演,阐释了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路径,这是论文重要的理论创新点之一。第三章,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路径变迁。本章结合国际产业转移历程,将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路径的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调整转型期。相应地,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也经历了从允许到鼓励再到强化管理的转变历程。本章结合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指出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点,进而明确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应将主要力量集中于构造国内价值链、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完善配套体系、引导内资企业升级和充分利用自贸区等方面。与之对应,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也应在上述几个方向做出改进。第四章,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与企业匹配案例。这一部分阐述了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形成背景,对其历史演变和设计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整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第二阶段以严格监管为基调,并以东莞创科公司的案例佐证了加工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的匹配性。本章对我国现有加工贸易的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整理,通过概括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体系的历史走向,从中提炼出政策体系所体现的我国加工贸易管理理念的转变;此外,本章对我国加工贸易业务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了评述,指出其发展趋势,并初步提出其问题所在,为后文展开进一步论述打下基础。本章总结了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三个特点:创造性形成区外保税模式、监管理念从预防走私向促进转型升级转变、带有宏观调控色彩。第五章,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及创新空间。本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首先指出我国加工贸易制度环境变化是由加工贸易企业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导致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不断演进。随后明确指出了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文件部分陈旧、缺乏系统性和政策效果不明显;加工贸易管理方式的主要问题是:审批失效、单耗问题和加工贸易部门联网问题;加工贸易管理机构的主要问题是:审批机构冗杂、政出多门和海关自由度过大。第六章,构建我国加工贸易新型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本章是论文的核心章节,在前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建议,对前文提出的问题逐一予以回应和解决。本章第一部分尝试构建一个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量化考核的工具,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使管理体系的改进有的放矢,切实有效。第二部分针对加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文件体系,二是在加强宣传、分类指导等13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三部分阐述了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在完善准入标准、提高单耗管理水平、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结论与思考。本章综合前文论述,简要提炼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同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加工贸易管理工作的实践,对我国加工贸易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明确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的重要创新在于构建了一个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体系,相关研究有利于突破现有理论局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该体系主要用于量化评价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情况,有利于管理部门测评体系的科学化,也能为具体部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方法。不过,本文针对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提出的改进建议尚需实践检验,今后如有可能,作者将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重点开展企业调研,通过实际数据来印证综合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顾声乐[5](2013)在《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服务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方面,人们十分高兴地享受着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快捷简便的服务,另一方面,人们又对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服务粗放等问题进行诟病。物流业究竟怎么了?从一些主要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经验看,物流业发展都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日本1992年颁布了《中小物流企业集约化促进法》(常被称着《物流促进法》;美国1996年提出了《美国运输部1997年——2002年财政年度战略规划》;欧盟各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邮政民营化改革中,各国在为现代物流业制订相当严格的作业和服务规范的同时,也制订了一些放松管制促进其发展的公共政策。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晚,现代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物流公共政策支持不到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比如:物流成本过高,与道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度与经营收费制度是分不开的;物流服务粗放,与我国物流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缓慢是分不开的;物流效率低下,与我国物流信息化工作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低下是分不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实际反映出了我们物流公共政策跟不上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公共政策跟不上,利益协调不好,物流业发展呢?当然就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受到社会广泛诟病。本文试图站在经济学视角,从现代物流产业属性及公共政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入手,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政策情况展开讨论。借鉴西方公共政策选择学派和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物流公共政策机制中,应该以实现物流公共福利为目标,应该引入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政策博弈,应该通过民主选择机制按机制设计要求形成物流公共政策。本论文第一章作为导论,仅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是能总结他国的发展经验,利用公共政策引导本国各新兴产业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少走弯路。发展中国家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金融业如此,信息产业如此,现代物流业也如此。本文第二章,着重介绍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及公共政策需求。现代物流业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化程度,现代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有着十分复杂的主体关系,从物流方案的制订到物流方案实施、从物流活动中的承保承运承贮到物流速递配送、从物流活动的卖方起点到买方终点,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交织,这些利益关系的协调需要有相应的物流公共政策引导。同时,现代物流业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商业和储运业务的物流传统特征,深深地渗透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很多政府文件都将现代物流业列入新兴服务业,这也需要有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持。再者,现代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相似,它们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不是象产业经济学所描绘的前向后向或旁侧的简单的联系,而类似于经济纽带、粘合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为现代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在物资与资金、信息方面的高渗透性,国民经济不再是一堆马铃薯似的产业联系,而是钢筋混泥土似的产业联系。要确保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着很强协同性的整体,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一样,都需要有强有力的公共政策体系支持。本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物流公共政策经济分析的基础与理论框架。在这一章中,引入了公共福利函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术成果,对物流公共政策分析建立起了理论框架。物流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社会的物流效用与物流福利函数的提升,必须适应社会物流公共偏好;物流公共政策不应该是物流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者的游戏,而应该引入各物流关系主体进行充分博弈,并在博弈均衡的基础上进行公共选择;在形成物流公共政策时,还要按照机制设机的一般原理,实现激励相容、显示偏好和贝叶斯均衡。福利函数与博弈论、公共选择、机制设计等,是西方经济学贡献给人类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物流公共政策机制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帮助,现代物流业的利益主体关系相当复杂,涉及的现代物流活动的环节也相当复杂,充分利用好西方经济学相关学术成果,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制订着能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物流公共政策。本文第四章,主要是介绍物流及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现代物流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整合社会物流相关资源,在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上,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从政策内容上看,现行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大体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的公共政策;二是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中的公共政策;三是物流信息化的公共政策;四是政府的物流企业政策。现行的物流政策涉及的行业和部门都很多,而各行业和部门政策在形成时,并没有充分反映物流公共政策效用与偏好,也没有进行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公共选择,更没有按公共政策机制设计要求,实现激励相容与显示偏好、贝叶斯均衡。现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体现相当不充分,主要还是过去行政主导经济时期的行政指令在充当着公共政策。这样的物流公共政策反映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意志多,反映社会物流公共偏好少;维护相关部门利益多,平衡协调物流各主体利益关系少。这导致现在的物流过程中,矛盾重重、协调性相当差,与物流发展中对公共政策的需求有相当大差距。本文第五章,主要是介绍物流公共体系及构建设想。首先,必须要走出官僚行政部门的狭窄视野,按公共性原则构建来物流公共政策体系。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包括物流公共政策的目标体系、物流利益主体关系、物流主体利益博弈机制、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抉择机制和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体系。物流公共政策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体现出公共性来,这不是对物流公共政策的理想主义的期望,而是物流公共政策实践中的现实要求。我们不能再继续行政官员制订行政性物流政策的模式了,行政性政策指令只适应于计划经济,而唯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只能是反映物流公共效用及偏好的公共政策、只能是经过充分利益博弈和经过公共选择程序的公共政策、只能是满足激励相容、显示偏好和贝叶斯均衡物流主体能自原遵从的公共政策。从西方经济学视角看,我们构建物流公共政策机制,需要利用好现行的部际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各级物流协会的民意反馈机制,在公共物流政策形成过程中,反复征求意见,建立必要的公共政策表决形成机制,并在公共政策形成时建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能在获得政策实践时的反馈信息而及时得到调整。本论文第一章导论确立选题;第二章分析现代物流产业特征和公共政策需求;第三章介绍有助于公共政策形成的西方主要经济学原理,确立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现代的物流公共政策及缺陷:第五章提出构建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和物流公共政策机制的政策建议。全部五章内容,希望能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物流公共政策及形成机制,并有助于提升我国物流公共政策公共性和公共政策水平。让人们能更高兴地享受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快捷简便的服务,这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业为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贡献的福利,也反映了建立良好的物流公共政策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愿景。而人们对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服务粗放、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的严厉诟病,却反映了现行物流业发展的不足,反映了现行物流公共政策并没有协调好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反映出我们现代的物流公共政策公共性并不充分。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物流公共政策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与方向。

赵小平[6](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提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廖中举[7](2011)在《环境政策对我国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保护环境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战略地位。如何增强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目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生态科技创新由于其典型的“双重外部效应”(R&D的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效应)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国内外关于环境政策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结合研究很少见。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对环境政策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缺少运用计量模型的定量研究,所以很难准确的评估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从1978年到2007年,国家及各个部委颁布的(不包括各省市颁布的地方法规)2682项环境政策,从中选出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相关性较强的428项政策分三个维度进行了测量:政策强度、政策灵活度与政策导向度,定量描述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轨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将量化后的环境政策变量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讨其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本研究运用Eviews6.0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自1982年以来,总体的环境政策强度累积带来了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经济产出绩效、知识产出绩效和环境产出绩效水平的改进与提升;②政策灵活度下的行政措施、财政措施和环境收费措施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经济产出绩效、知识产出绩效和环境产出绩效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也不存在最佳的政策措施;③三个层面的环境导向度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不同,其中以污染防治目标最为有效,其次是能源节约目标,但环境技术创新目标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绩效水平的提升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最后,本研究结合实证结果,从政府与企业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政策与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8](2007)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第一批25个工作部门执法依据目录的通知》文中指出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的规定,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我省行政执法机关共同执行的法律以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25个省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依据目录进行

陈维春[9](2005)在《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很多自然环境无法降解的物质的产生。人类不可持续的消耗型生产方式和消费型社会的持续存在导致了大量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法规日益严格,公民环境意识日益高涨,废物处置场所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越境转移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数量的迅速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这一根本利益构成威胁。 为了有效地因应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国际社会近年来着力于发展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领域的国际法,签订了一系列公约、议定书和软法文件。发达国家也纷纷制定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政策法律。一方面对国际公约做出回应,维护本国的环境主权;另一方面适应国内日益膨胀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需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形势,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强烈要求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性的或区域性的公约全面禁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国内的废物立法以因应此种形势。 国际社会1987年发布的《危险废物无害环境管理开罗准则》确立了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的基本准则。1989年签署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则为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提供了一个框架。1998年《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所造成损害的责任与赔偿问题议定书》及其七次缔约方大会文件等也都对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制度做出了规定。 从区域来看,1991年的《禁止非洲进口危险废物并在非洲内控制和管理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巴马科公约》和1996年《防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污染地中海伊兹密尔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欧盟和经合组织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都非常重视对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管理的区域立法。它们都制定了很多条例、指令和区域性国际条约进行规范。 从国内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对废物进行管理。美国不仅在联邦层次有规范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联邦法律,各州也有关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管理的州法律。日本、韩国、印度、阿根廷以及欧盟各成员国也开展了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活动。 总之,随着上述国际公约、协定、议定书与国内法律的签署和生效,不仅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立法和执法已经摆上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且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已经形成并日趋完善。 作为巴塞尔公约的缔约国,中国积极履行其承担的国际义务。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猖獗地向我国越境转移危险废物的现状,我国制定并修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应条款,颁布了一大批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有力地遏制了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维护了我国的环境主权。 中国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的研究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国家的立法对我国已经签署并批准的巴塞尔公约没有作出充分的反应,尚有很多需要与国际公约协调、统一之处;另一方面,对此问题还没有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国家政策难以获得理论支撑。所以,笔者经导师同意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此问题展开研究。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邓纲[10](2003)在《WTO非关税措施协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该组织继承其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致力于自由贸易的宗旨,以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手段,力图建立一个完整、透明和持久的多边货物贸易体制。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起共同构成了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对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稳定世界经济秩序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肯尼迪回合开始,在GATT/WTO中逐渐出现了一系列的非关税措施协议,这也同时标志着GATT/WTO对货物贸易的规范重点已经从关税向非关税措施转移。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非关税措施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则希望针对WTO相关协议从历史发展、经济和法律理论、政策实践等多个方面,运用包括比较研究、总分结合、实证和规范方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对非关税措施进行既有综合概括,又有具体细节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和研究。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和总结了非关税措施的涵义、类型和特征,利用国内外各主要官方机构的资料和数据,了解我国和主要西方国家的非关税措施(尤其是非关税壁垒)的概况及其对各国外贸的影响,并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回顾GATT/WTO规制非关税措施的发展历程。本文第二章重点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博弈论、利益集团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理论角度对非关税措施的理论背景、利弊以及普遍存在但却受到GATT/WTO高度防范的事实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前者主要是规范性的分析,后者则主要为实证性的分析。这些分析方法大多借鉴经济理论,并以“效用”为逻辑分析起点,然而从“权利”等法律概念入手,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分析路径,即本文提出的麦克基教授分析保护贸易的法理思路。从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包括:非关税措施虽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容易被滥用而转化为非关税壁垒,从而对社会总福利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少数利益集团以及政治家自利倾向的影响下更是如此;人为造成财富从一类人群向另一类人群转移的非关税政策具有侵权的性质,应尽可能少地实施具有此类效应的措施。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力图为建立非关税措施的理论解释框架有所贡献。 本文第三章归纳出从WTO规范非关税措施的几项主要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以程序性规则为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这些原则大多已经上升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总原则,但结合非关税措施协议仍然有阐述的必要.因为这些原则对WTO非关税措施具体规则的制订以及具体个案的裁决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还包含着人类社会对自由、平等、公开和公正等普世价值的共同理解和认同。 本文第四章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盯0的各项非关税措施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各种协议中体现和存在着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某项协议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某项非关税措施本身的合理性等关系其存废的大问题;三是某个非关税措施的社会经济和法律意义、作用.通过对WTO规范的非关税措施的具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非关税措施的合理性边界。结论是:实施非关税措施的目的与其合理性边界有很大关系,而执法者对这些措施的具体适用又会对其是否会转化为贸易壁垒产生重大影响.WTO非关税措施协议在非关税措施问题上所要着力解决的是如何防止非关税措施由于各国政府部门的滥用行为而转化为非关税壁垒以及自由贸易和其他社会目标如何保持适度平衡两个方面的问题.只要服务于合理的目的并以恰当的程序和方式加以实施,非关税措施不但不会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而且还能够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第五章简要介绍了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在非关税措施方面所做出的承诺,以及为了实现这些承诺,我国各项非关税措施立法的发展和完善,并对立法发展中的变化进行了简要评价和个案的比较研究(主要是海关估价),从中既可看出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协议对一成员国立法制度的影响,也可以发现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立法观念的变迁.在前述原则和具体规则分析的基础上,该章还提出了“入世”后在非关税措施方面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对贸易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经营发展有所助益. 2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WTO继承和发展了GATT对非关税措施的规范,着重 反映出贸易自由与其它社会目标之间的平衡,并且在国际经济法律理论和实 践的影响下更偏重于防范各成员方滥用非关税措施进行贸易保护,从而对国 际贸易产生扭曲效应。然而,在少数利益集团以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非关税措施的滥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不可进免,盯0及其各成员方通 在此方面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二、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管理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管理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4.4.1 数量的演变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4.4.4 体系的演变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6.3.1 政策状态
        6.3.2 政策结构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2)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98~2002)(论文提纲范文)

1998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9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1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2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4)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1.1 理论价值
        1.1.2 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关系
    2.1 加工贸易的涵义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2.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2.2.2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4 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2.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6 中心外围理论
        2.2.7 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
    2.3 加工贸易相关理论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要素禀赋理论
        2.3.3 产业内贸易理论
        2.3.4 全球价值链理论
        2.3.5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
    2.4 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机制
    2.5 加工贸易管理的治理方式与理论模型
第3章 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路径变迁
    3.1 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
    3.2 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趋势与特点
    3.3 产业转移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及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方向
        3.3.1 统筹把握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几个关系
        3.3.2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3.3.3 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创新方向
第4章 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与企业匹配案例
    4.1 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形成背景
    4.2 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4.3 加工贸易管理体系与加工贸易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
    4.4 加工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管理体系演变的匹配案例
        4.4.1 案例企业简况
        4.4.2 第一次转型升级:从代工到品牌收购
        4.4.3 第二次转型升级:从品牌持有到产品创新
    4.5 我国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内容及特点
        4.5.1 商务部门关于加工贸易的政策文件
        4.5.2 商务部门对加工贸易管理的主要内容
        4.5.3 加工贸易业务管理模式
        4.5.4 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特点
第5章 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及创新空间
    5.1 我国加工贸易制度环境变化
    5.2 加工贸易政策
        5.2.1 加工贸易政策文件部分陈旧
        5.2.2 加工贸易政策文件缺乏系统性
        5.2.3 部分加工贸易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5.3 加工贸易管理方式
        5.3.1 审批不能真正达到监管加工贸易发展的作用
        5.3.2 单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3.3 部门间加工贸易联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4 加工贸易管理机构
        5.4.1 加工贸易审批机构冗杂,头绪繁多
        5.4.2 加工贸易管理机构众多,政出多门
        5.4.3 海关可以不通过商务主管部门对加工贸易进行监管及变更相应内容
第6章 构建我国新型加工贸易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综合指标体系
        6.1.1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考量范围
        6.1.2 测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法
    6.2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6.2.1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
        6.2.2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6.3 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水平
        6.3.1 完善加工贸易准入标准
        6.3.2 提高加工贸易单耗管理水平
        6.3.3 推进加工贸易联网管理
        6.3.4 其他建议改进的加工贸易管理问题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7.1 主要结论
    7.2 对加工贸易重要问题的几点思考
    7.3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A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信息采集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1.2.1 国内外物流公共政策现状及研究成果比较
        1.2.2 国内物流公共政策研究存在问题
    1.3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论文逻辑与技术路线图示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2. 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及公共政策需求
    2.1 物流相关概念及物流活动主体分析
        2.1.1 物流相关概念形成与发展
        2.1.2 物流活动主体分析
    2.2 物流业新兴服务业的产业性质及特征分析
        2.2.1 关于物流业是新兴服务业的战略定位
        2.2.2 现代物流业新兴产业特征
        2.2.3 物流业纽带经济特征
        2.2.4 物流业战略性产业特征
    2.3 现代物流业对公共政策的强烈需求
        2.3.1 物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需求
        2.3.2 物流公共政策效应
        2.3.3 物流公共政策供应不足及其他问题
    2.4 泛在时代物流与物流U战略
3. 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3.1 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关于公共政策本质内涵的认识
        3.1.2 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函数
        3.1.3 公共政策与公共选择问题
        3.1.4 公共政策与机制设计理论
        3.1.5 总结现代西方先进学术成果对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
    3.2 物流公共偏好与物流公共福利函数
        3.2.1 物流效用
        3.2.2 物流福利函数
        3.2.3 物流公共福利函数与物流公共偏好
    3.3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与政策选择模型分析
        3.3.1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与政策选择模型的一般说明
        3.3.2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仲裁型博弈模型分析
        3.3.3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战略型博弈模型分析
        3.3.4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环境型与补贴型政策博弈模型分析
    3.4. 机制设计理论与物流公共政策分析
        3.4.1 引入机制设计理论的博弈分析
        3.4.2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激励相容
        3.4.3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显示原理
        3.4.4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执行原理
4. 物流及相关领域公共政策
    4.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的公共政策
        4.1.1 物流基础设施及其产品特征
        4.1.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运营模式
        4.1.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政策分析
    4.2 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中的公共政策
        4.2.1 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的公共性
        4.2.2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公共政策
        4.2.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公共政策分析
    4.3 物流信息化的公共政策分析
        4.3.1 物流信息化及混合产品性质
        4.3.2 我国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公共政策
        4.3.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信息化公共政策分析
    4.4 政府的物流企业政策
5. 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及建议
    5.1 按公共性原则构建物流公共政策体系
        5.1.1 物流公共政策目标体系
        5.1.2 物流公共政策主体关系
        5.1.3 物流公共政策利益博弈机制
        5.1.4 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机制
        5.1.5 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体系
    5.2 物流公共政策必须体现公共性
    5.3 对我国建立物流公共政策机制的设想
        5.3.1 现行的部际会议机制与物流采购联合会
        5.3.2 物流统计调查工作体系
        5.3.3 政策草案与征求意见渠道
        5.3.4 物流公共政策的表决机制
        5.3.5 物流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
        5.3.6 邮电民营化改革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科技法制
        (二) 科技文化
        (三) 法治科技观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 研究重点难点
        (二) 研究创新之处
        (三) 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5.2.1 科技基本法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5.2.3 科技成果法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6.2.1 科技基本法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6.2.3 科技成果法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环境政策对我国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生态科技创新相关文献综述
        2.1.1 生态科技创新的定义
        2.1.2 生态科技创新的特性
        2.1.3 生态科技创新的分类
        2.1.4 生态科技创新影响因素
        2.1.5 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测量
    2.2 环境政策
        2.2.1 环境政策的概念、功能及特性
        2.2.2 环境政策的分类
        2.2.3 环境政策手段的分类
        2.2.4 环境政策的测量
    2.3 环境政策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
        2.3.1 理论研究
        2.3.2 实证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3.1.1 环境政策强度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
        3.1.2 环境政策灵活度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
        3.1.3 环境政策导向度对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
    3.2 研究模型
    3.3 数据和方法
        3.3.1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3.3.2 环境政策统计方法
        3.3.3 计量模型、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4 研究方法
4 统计分析
    4.1 环境政策描述
        4.1.1 政策数量与强度
        4.1.2 政策灵活度
        4.1.3 政策导向度
    4.2 生态科技创新水平描述
        4.2.1 基本统计
        4.2.2 生态科技创新水平描述
5 实证研究及结果讨论
    5.1 实证研究
        5.1.1 政策强度
        5.1.2 政策灵活度
        5.1.3 政策导向度
    5.2 研究结果讨论
        5.2.1 环境政策强度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
        5.2.2 环境政策灵活度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
        5.2.3 环境政策导向度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
    5.3 对策建议
        5.3.1 政府层面
        5.3.2 企业层面
6 研究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理论进展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方向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数据
附录2 —环境政策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引言
        一、选题的动机、目的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二、论文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四、存在的难点问题
        五、论文使用的国际法文件及其来源说明
    第一章 “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其功能、意义
        第一节 “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定义
        一、“废物”和“危险废物”概念来源探析
        二、“废物”和“危险废物”的法定定义
        三、“废物”和“危险废物”定义评价
        第二节 “废物”和“危险废物”定义的作用和意
        第三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定义及特征
        一、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定义
        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背景与成因分析
        第一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背景分析
        一、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政治背景
        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经济背景
        三、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科学技术背景
        四、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环境保护运动背景
        第二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成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第三章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的萌芽阶段
        一、有关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联合国决议
        二、《美加双边协定》和《美墨合作协定》
        三、有关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经合组织和欧洲共同体决议和建议
        四、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萌芽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的形成阶段
        一、《巴塞尔公约》
        二、《洛美公约(IV)》
        三、《巴马科公约》
        四、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形成阶段的特点
        第三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法律制度的完善阶段
        一、历届缔约方大会及其主要决议
        二、《监督和控制欧共体内部以及进、出欧共体的废物运输条例》
        三、《巴塞尔禁止》
        四、《伊兹密尔议定书》
        五、《责任与补偿议定书》
        六、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完善阶段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的原则
        第一节 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
        一、国家环境主权原则
        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
        三、国家环境主权与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在《巴塞尔公约》中的体现及意义
        第二节 国际合作原则
        一、国际合作原则的含义及理论基础
        二、国际合作原则的历史发展
        三、国际合作原则在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中的运用和意义
        第三节 风险预防原则
        一、风险预防原则的含义
        二、风险预防原则的国际法发展及其地位
        三、风险预防原则在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中的运用和意义
        第四节 危险废物最小化原则
        一、危险废物最小化原则的含义
        二、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三、危险废物最小化计划—以美国为例
        四、最小化原则对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意义
        第五节 危险废物就近处置原则
        一、危险废物就近处置原则的含义
        二、危险废物运输的风险管理与评估
        三、危险废物就近处置原则对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危险废物管理及其越境转移控制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危险废物管理法律制度
        一、危险废物鉴定制度
        二、清洁生产制度
        三、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
        第二节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律制度
        一、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制度
        二、危险废物无害环境管理制度
        三、危险废物名录制度
        四、危险废物非法运输控制制度
        五、特别控制区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赔偿责任制度
        第一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国际赔偿责任制度概述
        一、国际责任
        二、国际环境赔偿责任
        三、国际环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家赔偿责任制度
        一、国家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制度
        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家赔偿责任制度
        第三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民事环境赔偿责任制度
        一、国际民事环境赔偿责任制度概述
        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严格赔偿责任制度
        三、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过失赔偿责任制度
        第四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一、环境责任保险的概念
        二、环境责任保险的特征
        三、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功能
        四、《责任与赔偿议定书》确立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第五节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环境基金制度
        一、美国超级基金制度
        二、《巴塞尔公约》确立的基金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与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相关之贸易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自由贸易与国际环境保护
        一、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多边环境公约对自由贸易的影响
        三、环境贸易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第二节 巴塞尔公约制度与危险废物贸易的关系
        一、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与危险废物贸易的关系
        二、WTO对巴塞尔公约的挑战
        三、巴塞尔公约对WTO的因应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完善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制的建议
        第一节 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法律实践
        一、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立法实践
        二、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执法实践
        三、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司法实践
        第二节 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法律制度
        一、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的原则
        二、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制的缺陷
        一、《固废法》与相关法规的协调与融合不够
        二、《固废法》自身存在的缺陷
        三、《固废法》没有与《巴塞尔公约》完全接轨
        第四节 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制的完善与建议
        一、方案一—完善中国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
        二、方案二—创建中国《危险废物进出口管理法》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10)WTO非关税措施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非关税措施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
第一章 非关税措施概论
    一、 非关税措施的涵义与类型
        (一) 非关税措施的涵义
        (二) 非关税措施的类型
        1 直接性的非关税措施、间接性的非关税措施和意外性的非关税措施
        2 内生性非关税措施和外生性非关税措施
        3 价格费用型的非关税措施、数量限制型的非关税措施和技术标准型的非关税措施
        4 联合国贸发组织的概括性分类
    二、 非关税措施的特征
        (一) 多样性
        (二) 灵活性
        (三) 特对性
        (四) 隐蔽性
    三、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非关税措施状况
        (一) 欧盟非关税措施状况
        (二) 美国非关税措施状况
        (三) 其它西方国家的非关税措施简况
    四、 我国的非关税措施状况
        (一) 国内的分析
        (二) 国外的分析
        1 配额与进口许可证方面
        2 检验检疫和质量认证等方面
        3 补贴措施方面
        (三) GATT与WTO规制非关税措施的历史回顾
第二章 与非关税措施相关的理论分析
    一、 对非关税措施的基础性认识-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
    二、 对WTO规制非关税措施的一种博弈论解释
    三、 非关税壁垒存在的实证性分析
        (一) 利益与非关税措施-利益集团理论的解释
        (二) 政府与非关税措施-公共选择理论的解释
    四、 超越效用理论-一种对非关税措施的法律分析路径
    五、 非关税措施法律和经济解释的基本框架
第三章 世贸组织规制非关税措施的指导原则
    一、 天下大同的理想-非歧视原则
    二、 阳光之下无猫腻-透明度原则
    三、 尊重国家主权-程序规则导向为主的原则
    四、 扶持弱者的平等观念-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
第四章 WTO非关税措施协议及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一、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TBT协议与SPS协议的联系和区别
        2 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
    二、 《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科学依据与预防原则
        2 风险评估
        3 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
    三、 《海关估价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成交价与意思自治原则
        2 买卖双方的关系对估价的影响
    四、 《装运前检验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装运前检验服务的作用
        2 发展中国家防止海关腐败的一种选择
    五、 《原产地规则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确定原产地的三种规则与WTO的选择
        2 原产地规则与中美贸易赤字
        3 原产地规则与反倾销
    六、 《进口许可证程序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进口许可证程序主要是一种外部行政程序
        2 对进口许可证程序加以限制的社会意义
    七、 《反倾销协议》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倾销的虚无
        2 反倾销存在的原因
    八、 《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保护主义
        (一) 协议产生的背景
        (二)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三) 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 专向性(Specificity)-区分禁止性补贴、可申诉补贴与不可申诉补贴的核心概念
        2 可申诉补贴与禁止性补贴的区别
        3 对可申诉补贴项下损害的理解
    九、 非关税措施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五章 我国非关税措施立法状况和对策研究
    一、 我国非关税措施相关立法评介
        (一) 贸易技术标准、动植物卫生检疫与装运前检验立法的状况与完善
        1 技术标准、技术法规
        2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
        3 装运前检验
        (二) 海关估价立法的状况与完善
        1 海关估价立法的发展
        2 对新旧海关估价规则的比较和评价
        (三) 原产地规则立法的状况与完善
        1 立法基本状况
        2 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四) 进口许可证立法的状况与完善
        1 立法基本状况
        2 对进口许可证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五) 反倾销立法的状况与完善
        1 立法基本状况
        2 对新反倾销规则的简要评价
        (六) 反补贴的立法状况与完善
        1 立法基本状况
        2 反补贴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二、 我国为入世在非关税措施方面的承诺
        (一) 非关税措施综合方面
        (二) 贸易技术壁垒
        (三) 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
        (四) 装运前检验
        (五) 海关估价
        (六) 原产地规则
        (七) 进出口许可程序
        (八) 反倾销
        (九) 反补贴
    三、 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合理实施非关税措施(总论)
        (一) 认真遵守规则,积极应对入世挑战。
        (二) 政府工作向指导、协调、服务方向转变,贸易管理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 及时、全面地出版涉外经济贸易法律法规,建立相关咨询机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 加强非关税措施与关税措施的配合,实现贸易自由与合理保护相结合的政策目标。
    四、 入世后应对非关税措施的对策(分论)
        (一) 贸易技术壁垒和卫生与动植物检疫
        1 建立统一、协调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标准法规体系,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水平。
        2 认真研究国外卫生与检疫标准的新动向,冲破国外的绿色壁垒
        (二) 海关估价
        1 清理不符合世贸组织要求的旧文件,提高海关估价规则的可操作性。
        2 全面规划海关估价人才战略,提高估价队伍素质。
        3 提倡“事前价格调研,通关价格监控、事后价格稽核相结合”的审价工作模式。
        (三) 原产地规则
        1 完善进出口货物原产地证管理。
        2 根据产品敏感程度的不同,制定有梯度的原产地标准。
        3 努力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和加工增值率,达到从价增值标准。
        4 正确处理好香港和内地的出口地关系,巧妙利用原产地规则。
        (四) 进口许可证
        1 继续深入清理和构建现行许可证制度。
        2 提高许可证管理的透明度,加快发展和完善网上申领。
        3 充分发挥许可证的多项作用,维护我国商品的正当利益。
        (五) 反倾销
        1 重视反倾销的保密工作,及时提起反倾销申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 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建立防范预警合作机制。
        3 提高产品质量,改变产品形象,转变竞争观念。
        (六) 补贴与反补贴
        1 调整出口补贴、进口替代补贴政策。
        2 调整、取消众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四、海关总署、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管理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抚脉历程——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1998~2002)[J]. 王佳宁. 改革, 2017(04)
  • [3]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J]. 质检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25)
  • [4]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管理体系创新研究[D]. 徐紫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5]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D]. 顾声乐.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6]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7]环境政策对我国企业生态科技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 廖中举.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
  • [8]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省政府第一批25个工作部门执法依据目录的通知[J].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7(02)
  • [9]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 陈维春. 武汉大学, 2005(05)
  • [10]WTO非关税措施协议研究[D]. 邓纲. 西南政法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海关总署 国家经贸委 外经贸部关于企业分类标准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