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试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凌莉[1](2022)在《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及应用实例》文中研究说明医学教育是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英语在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只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强调英语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而忽视了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忽略了英语学科"人文性"的特征。作为微观的社会生态系统,大学英语课堂充满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的复杂而矛盾的社会关系,而教育生态学正是研究这个系统中的主体、活动和环境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学科。基于以上观点现将培养医学本科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借助教育生态学理念和Richards的语言设计理论,构建"人、本、境"三位一体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以培养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为核心,涵盖"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体现了"整体关联性、动态平衡性、互动开放性"的教育生态学特征。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4》为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实践,利用跨文化及思辨量具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分析;运用调查问卷、反思日志、自评互评表等评价工具对实践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数据实测,证实三位一体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医学本科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牛晨曦[2](2021)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了要将培养学生听力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尤其注重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该标准强调了听力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其目的是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育的全面改善。本研究计划将元认知策略融入高中英语听力线上和线下教学,解决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改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2)混合式课程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将元认知策略融入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3)混合式课程模式下,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三个问题。实验研究在汉中市某中学进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使用元认知意识调查问卷、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测试、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作为研究工具,根据研究和测试后收集的数据对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中融入元认知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利用计划、监控等能力发挥出相应的听力技巧,能够有效改进和提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但是由于高中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自我掌控能力,所以在教师将元认知意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和把控,同时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发挥其作用。根据研究数据对比显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于元认知意识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有助于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发展。

陈懿[3](2021)在《互动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路——以输出驱动为导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aley和Austin创新地将互动教学法与基于内容的教学法相结合。文秋芳等学者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过程中提出产出导向法。笔者尝试将互动教学法与产出导向法相结合,以写作任务作为输入起点,收集并分析数据为课程设计做好铺垫。期望以三种互动方法为指导的五项任务设计,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自17世纪以来,这种授课方式就在东西方的教育实践中存在并发展至今。随着"如何组织课堂""以怎样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等问题的出现,

刘婧,陈清[4](2021)在《体验认知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结合混合式教学和课程设计理论,提出了体验认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路径。根据四个实验班的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能够较高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蓝洁[5](2021)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例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要巧妙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中。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遵循"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学用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者融合的新路径。研究表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和假设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高度契合。

郝春雷,王鹏[6](2020)在《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文中认为课程设计呈现整体观和动态观转向。本研究参考Nation&Macalister(2010)的环状语言课程设计动态模型和Richards的中心设计方案,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英语》课程为对象设计了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并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同时引入语料库工具对课程实施评价,构建了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模型。

赵炜[7](2020)在《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高校英语课程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化人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高校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业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高校英语课程的导向是实际运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语域)的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这种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知识增长,最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我国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术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有效性是本研究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借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语言课程教学理论,解析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尤其对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进而从反映和影响本科生的学术需求分析、学术英语能力发展以及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发展研究专业机会知识的可能性,探讨鼓励发展研究相关属性的潜在方法,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教授和评估学术研究技能的一些建议。面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普遍性的同时,着力探究重视英语教学中特殊性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英语教学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英语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已有研究的侧重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运用理论图式剖析了课程设计、课程地图要素,并从社会建构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等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和课程设计案例解析;第六章描述并分析了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及其启示。考虑到本研究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课程设计这一研究变量的属性和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在分析课程文本与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维度,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接近、体验和理解研究对象并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确定了面向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为课程实例,运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地图和课程设计情境模式以及语言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加以分析。参考典型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医学学术英语标准,讨论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均较高,对专业交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学术论文阅读的策略和学术领域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入学术研究准备和赋权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学术英语课堂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学术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具体实施过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这一自然环境中的特定情境,讨论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并对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模式建构提出一些建议。在阐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外语课堂环境(情境)下的医学学术英语阅读研究。针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基于高校本科生外语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构建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环境的构想。本文从微观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中的真实事件,探讨了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方法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质化和量化分析,并在附录部分对原始研究数据逐一示例呈现。因此,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同时,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剖析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采用语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民族志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解构研究设计中提出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巩固”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分析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术英语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概念,完善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理论,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从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等不同层面,剖析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和现状。但是,本研究在样本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对国内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此外,本文试图将实践问题纳入广泛的理论视角,这与课堂实践者参与课程理论构建过程的倡导基本一致。然而,提出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和原则仍然是一种尝试。进一步探讨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发展和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任务。对于本文讨论的每一项原则,也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于这些主题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过程,本文试图涵盖过程中的突出要素,包含在与本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学及其评估和评价等方面。同时,对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课程评估和评价等围绕本研究的一系列研究内容及其发现做出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层面,提升研究层次,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质量,最终促进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发展。

邵晶晶[8](2019)在《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及移动科技的进步,英语课程教学与学习方式历经变革,加之中国英语口语教学一直以来费时低效,新时代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亟需创新。总的来说,前人的英语口语课程研究外部缺乏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内部没有从整体把握到口语课程设计框架。鉴于此,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需求、接受度、技术和实验可行性三个角度,探索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英语口语课程(NMA-USC)可行性;从整体把握英语口语课程设计,提出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及当代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侧重点。NMA-USC三维框架具体包括“英语口语课程原则、需求分析、环境和师生决定框架”、“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四大要素循环框架”和“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要素影响因素框架”。当代NMA-USC具体设计时,课程原则要基于国家纲领性文件,课程需求分析要突出学生需求,课程目标设计要综合考虑国家、地方及院校特殊性,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设计要立足现实并注重学术真理,课程实施要注重教学方法灵活配合与情感激发,课程评价要平衡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语言知识体系。碎片化移动语言学习(FNMALL)是NMA-USC课程设计成败的最关键环节。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已有一定FNMALL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但FNMALL学习毅力不足,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FNMALL学习毅力显着优于非英语专业等。研究还进一步探索了组成FNMALL学习力的FNMALL学习能力、FNMALL学习动力和FNMALL学习毅力具体提升路径。

马媛婕[9](2019)在《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偏差导致英语阅读课变为语法课,学生的阅读技巧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课堂教学氛围不理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无法深层次、准确地理解文章;阅读后的活动也未能有效开展,活动形式仅限于练习题,对于加深学生理解文章没有帮助。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技术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凸显,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使用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教学平台已在教学当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比网络教学平台中蓝墨云班课与其他同类教学平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发挥的功能优势,本研究认为蓝墨云班课更适合于英语阅读教学,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改善当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与思路。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研究过程中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访谈。在理论研究阶段通过梳理英语阅读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相关研究的研究趋势。在实践阶段,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与图式理论,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特点及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以蓝墨云班课为平台支持,开展了三轮初中英语阅读混合式教学活动,研究对象均为兰州市某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学生。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基于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首先进行前端分析,根据前端分析的结果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然后通过授课教师反思与学生及听课教师访谈发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修改。三轮教学实践结束后通过学生阅读测试的成绩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应用效果。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研究实施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实施后对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的调查;访谈法主要用于每轮教学实践结束之后对听课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在总结阶段,根据三轮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与应用结果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是有效的。

刘文辉[10](2019)在《“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教学模式事关汉语教学的成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汉语教学中,传统的“分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效率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通过数年的理论探索,尝试构建出汉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并经过两年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式是有效的,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检验的。本论文共分为4个部分,另加若干附录。第一部分为绪论与相关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勾勒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对国内外现有教学模式,尤其是汉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模式主要成果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综述,从而为本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五大构成因素,即理论基础(包括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输入”与“输出”假说、联结主义等各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包括课程设计、教师团队构建与培训、教材选用与改编、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部分。同时,本文还归纳了该教学模式的6大特点,即:以多种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及汉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较大规模且较长时间的系统实证研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语言技能的全方位配合、以强有力的“管理”作为辅助和保障。第三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重点展示了运用对比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与结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汉语总体水平提升更为显着(以新HSK5级成绩为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能力进步明显;(3)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着提升;(4)实验组学生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持非常肯定的态度(从实验时及实验半年后跟踪调查问卷数据所知);(5)该模式效果与学生汉语基础无关,适用于汉语高水平及低水平的学习者。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该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第四部分是针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所展开的讨论以及本文的结论。首先,结合第二轮教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其次,总结了这一教学模式对国内外汉语教学界的9点启示,并对未来该模式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提出6点展望;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二、试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及应用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教育生态学
    1.1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1.2 大学英语教育生态观
    1.3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理论
2 构建大学英语三位一体生态化教学模型
3 三位一体生态教学模型应用实例与测评
    3.1 生态化教学模型应用实例
        3.1.1 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的生态化
        3.1.2 教学主体互动和教学策略的生态化
        3.1.3 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的生态化
    3.2 生态化教学模型效果测评
        3.2.1 学生学习行为及效果评价
        3.2.2 教师教学行为及效果评价
4 结语

(2)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三、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发展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内容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元认知策略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二、基于元认知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三、英语听力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
        二、Swain的“输出假说”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问卷与听力测试对象
        二、访谈对象
        三、课堂观察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测试
        三、半结构式访谈
        四、课堂观察
    第四节 研究过程
第三章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上线下课程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上课程的应用实践
        一、线上英语听力课堂的实施
        二、元认知策略在线上听力课堂的应用实践
    第二节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下课程的应用实践
        一、线下英语听力课堂的实施
        二、元认知策略在线下听力课堂的应用实践
第四章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对比
    第一节 教师行为对比
    第二节 学生元认知意识培养效果的对比
        一、计划环节的对比
        二、监控环节的对比
        三、评估环节的对比
    第三节 教学效果对比
        一、学生听力技能发展的对比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变化
第五章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第一节 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课程设计方案
        一、前端分析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三、教学评价设计
    第二节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课程设计实践
        一、前端分析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三、设计与实施
结论
    第一节 主要发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二、融入元认知策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第二节 本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
    附录二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互动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路——以输出驱动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输出驱动
二、输出数据分析
三、互动的课程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二)实施过程
        1. 合理互动
        2. 真实互动
        3. 关联互动
    (三)教学评价
三、结束语

(4)体验认知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走向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二)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外语教学
    (三)体验认知教学模式特征
    (四)体验认知教学模式模型
三、体验认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2.实施路径
        3.教学组织
    (二)教学评价
    (三)教学效果
        1.实验设计
        2.实验结果
        3.定性数据结果
四、结语

(5)“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例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二)产出导向法的研究现状
    (三)产出导向法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三、课程设计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的总体方案
    (二)案例课程设计
        1.设计背景和教学目标
        2.驱动环节设计
        3.促成环节设计
        4.师生合作评价
四、案例反思
    (一)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设计要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
    (三)教学组织应呈现多元化特色
    (四)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五、结语

(6)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PBL综述
    2.1 PBL的渊源、定义与特点
    2.2 PBL与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
    2.3 PBL的本土化教学研究现状
3 课程设计
    3.1 外语课程设计理论
    3.2 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1) 环境与需求分析
        (2) 原则与目标的确定
        (3) 教学内容和次序设计
        (4) 教学形式和呈现方式设计
        (5) 教学管理与评估设计
        (6) 评估
4 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4.1 学生学习行为评价
    4.2 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认可
5 结语

(7)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及术语界定
    2.2 学术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2.3 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2.4 学术研究论文相关研究
    2.5 国内学术英语相关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课程理论基础
        3.1.1 课程的定义和层次
        3.1.2 课程设计模式
        3.1.2.1 规定性模式
        3.1.2.2 描述性模式
    3.2 教育理论基础
        3.2.1 社会建构主义
        3.2.2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3.3 教学理论基础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2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策略
        3.3.3 基于问题的学习
        3.3.4 体验式学习
        3.3.5 翻转学习
    3.4 语言课程教学理论
        3.4.1 学术英语教学理论
        3.4.2 需求分析理论
        3.4.3 语言课程设计模型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目标
    4.4 研究思路
    4.5 研究方法
第5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5.1 课程背景与情境分析
    5.2 课程需求设计
    5.3 课程内容设计
        5.3.1 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初识
        5.3.2 医学学术期刊论文词汇认知
        5.3.3 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5.3.4 课程内容设计分析
    5.4 课程材料设计
        5.4.1 开发材料
        5.4.1.1 微课程资源开发
        5.4.1.2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
        5.4.2 真实文本与非真实文本
        5.4.3 材料设计情况分析
    5.5 课程大纲设计
        5.5.1 准备和建构阶段分析
        5.5.2 实施阶段分析
        5.5.3 评估阶段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评价
    6.1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分析
    6.2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
        6.2.1 教学情境分析
        6.2.2 课堂学习分析
        6.2.3 课堂教学分析
    6.3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估
    6.4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6.5 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6.5.1 学术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分析
        6.5.2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1.1 课程层面
        7.1.2 教学层面
        7.1.3 评估和评价层面
    7.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A Time-Efficient Way to Read Academic Articles”微视频字幕转录
附录2 “微视频”课程思维导图示例
附录3 医学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术语、方法和工具
附录4 医学学术词汇翻译材料列表
附录5 课程报告文本分析材料示例
致谢

(8)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英语口语课程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设计与英语口语课程设计
        2.1.2 网络资源与移动技术
        2.1.3 网络碎片化移动语言学习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建构主义理论
        2.2.2 联通主义理论
        2.2.3 输出理论
第三章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融入英语口语课程可行性定量研究设计
    3.1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可行性定量分析
        3.1.1 需求可行性定量分析
        3.1.2 接受度可行性定量分析
        3.1.3 技术可行性定量分析
    3.2 基于教学实验法的可行性定量分析
        3.2.1 具体研究问题与抽样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实验步骤
        3.2.4 数据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
    4.1 英语口语课程设计三维框架
        4.1.1 英语口语课程原则、需求分析、环境和师生决定框架
        4.1.2 英语口语课程设计四大要素循环框架
        4.1.3 英语口语课程设计要素影响因素框架
        4.1.4 小结
    4.2 当代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重点
        4.2.1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原则与需求分析设计
        4.2.2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四要素设计
        4.2.3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工具设计
        4.2.4 小结
    4.3 碎片化移动语言学习力提升路径
第五章 结语
    5.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本研究对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的启示
    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问卷
附录2 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英语口语课程效果口测试题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9)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亟待解决
        1.1.2 信息技术对英语教学具有支撑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及方法
        1.4.1 研究设计
        1.4.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混合式教学
        2.1.2 英语阅读教学
    2.2 相关研究现状
        2.2.1 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现状
        2.2.2 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图式理论
        2.3.2 活动理论
3 混合式教学实践设计
    3.1 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框架
    3.2 混合式教学实践前端分析
        3.2.1 《课标》与教材分析
        3.2.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3.2.3 网络教学平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2.4 混合式教学实施环境分析
        3.2.5 研究对象分析
    3.3 混合式教学活动与资源设计
        3.3.1 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3.3.2 教学资源设计
    3.4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4 混合式教学实践及效果分析
    4.1 第一轮教学实践
        4.1.1 计划
        4.1.2 行动
        4.1.3 观察
        4.1.4 反思
        4.1.5 修正
    4.2 第二轮教学实践
        4.2.1 计划
        4.2.2 行动
        4.2.3 观察
        4.2.4 反思
        4.2.5 修正
    4.3 第三轮教学实践
        4.3.1 计划
        4.3.2 行动
        4.3.3 观察
        4.3.4 反思
        4.3.5 修正
    4.4 混合式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4.4.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4.2 阅读测试成绩分析
    4.5 混合式教学实践总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学习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第一轮教师访谈提纲:
        第二轮教师访谈提纲:
        第三轮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第一轮学生访谈提纲:
        第二轮学生访谈提纲:
        第三轮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三轮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致谢

(10)“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设计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教学模式
    2.2 国内研究
    2.3 国外研究
    2.4 模式研究述评
第3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3.1 理论基础
    3.2 教学目标
    3.3 操作程序
    3.4 实现条件
    3.5 教学评价
    3.6 本模式特点
第4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对象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步骤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相关讨论
    5.1 适用性
    5.2 教学启示
    5.3 未来展望
第6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1(学期初)
    附录2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2(学期末)
    附录3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3(学年末)
    附录4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4实验结束半年后跟踪调查
    附录5 :汉语中级读写I课 第十九课教案
    附录6 :汉语中级听说I课 第十九课教案
    附录7 :汉语中级读写II课 第十课教案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9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10 :课外学习资源推荐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四、试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大学英语生态课堂构建及应用实例[J]. 凌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
  • [2]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研究[D]. 牛晨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互动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路——以输出驱动为导向[J]. 陈懿. 百科知识, 2021(15)
  • [4]体验认知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J]. 刘婧,陈清.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5]“课程思政”背景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例析[J]. 蓝洁. 阴山学刊, 2021(02)
  • [6]依托项目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J]. 郝春雷,王鹏. 外语电化教学, 2020(06)
  • [7]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D]. 赵炜. 西南大学, 2020(05)
  • [8]网络资源及移动技术辅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设计研究[D]. 邵晶晶.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9]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践研究[D]. 马媛婕. 西北师范大学, 2019(12)
  • [10]“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文辉. 暨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论“输出”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