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采伐的地貌影响

木材采伐的地貌影响

一、Geomorphic impacts of timber harvesting(论文文献综述)

刁娇娇[1](2021)在《考虑森林干扰和恢复的人工林碳动态模拟及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文中认为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决定性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人工林的碳汇作用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效应的一种可能机制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森林干扰及恢复模式对碳蓄积能力的影响和碳循环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研究话题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焦点。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浙江省丽水市的3种典型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栎类(Quercus L.)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为例,发展一套基于遥感和模型整合的以提高大地域人工林碳核算精度的综合理论和方法体系,实现南方人工林在年际时间尺度和90 m分辨率空间尺度上碳源汇特征的精确识别。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长时间序列Landsat遥感观测值和植被变化追踪模型(Vegetation Change Tracker,VCT)构建了研究区森林干扰和恢复历史数据集(1989-2019),据此,定义了3种像元类型:在时间序列内的发生干扰后恢复为森林的像元(Within Period’s disturbance and then Recovered,VCT-IPR)、在时间序列之前发生干扰后恢复为森林的像元(Pre-Period’s disturbance and then Recovered,VCT-PPR)和持续森林像元(Persisting Forest,VCT-PSF),并提出了人工林年龄空间制图的三层结构框架((1)利用Landsat时间序列堆栈中干扰斑块光谱上恢复成森林信号的年份减去干扰发生时的年份,再加上2年平均苗龄实现VCT-IPR年龄估算;(2)根据研究区主要树种造林后恢复成林的平均年限进行恢复斑块的年龄赋值实现VCT-PPR年龄估算;(3)采用随机森林-递归特征消除实现VCT-PSF年龄估算。将3种年龄估算模型的结果进行空间整合,然后逐年递推,建立整个研究区的森林年龄逐年空间模式图),实现了人工林森林年龄年际变化推估。通过对丽水市各县市的森林干扰和恢复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森林面积和质量突变的驱动因素为森林采伐和极端气候(如冰雪和高温)引起的森林干扰;干扰后人工更新,以及森林保护措施的实施是森林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1989-2019年间,由于实行了森林保护政策,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和栎类人工林的平均森林年龄分别增加了18.98 yr,20.81 yr和21.15 yr。本研究所建立的森林年龄模式图可为森林经营管理者按照不同树种经营目标提供森林采伐数量及位置的决策依据,评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改善碳核算精度,准确预测林分未来的发展趋势。(2)以森林清查资料中的森林年龄、活立木生物量碳密度以及实地和文献调查的各碳库关系校准数据等驱动整合生物圈模型(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IBIS),探究了杉木人工林、栎类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在历史平均气候条件下的0-100年碳密度和碳通量的变化;预测了2020-2050年间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8.5)下的碳通量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森林年龄是控制森林碳密度的重要因子,未过熟林分的平均碳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碳通量与年降水和年积温均相关,但是碳通量与年积温的相关性高于年降水量。幼龄林和过熟林的净固碳能力较小,而中龄林的净固碳能力较大。具体地,杉木人工林、栎类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的地上生物量的碳密度曲线都表现为在成熟之前增长速度快,成熟之后增速逐渐变缓;3种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大小顺序为: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栎类人工林;3种人工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在生长初期增加,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净群区生产力(Net Biome Productivity,NBP)的变化趋势为:栎类人工林在100年内都表现为碳汇(0.15~2.5 Mg·ha-1·yr-1),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分别在63年后和73年后表现为碳源;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NPP、凋落物分解和土壤分解等碳通量都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腐化过程随着CO2的浓度增加而速度减缓。(3)结合森林干扰数据集、森林年龄数据以及碳密度和碳通量数据建立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场景模型(Land Use and Carbon Scenario Simulator,LUCAS),分析了研究区1989-2019年3种主要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预测了2020-2050年在未来气候条件和干扰模式下碳源汇的变化趋势。根据历史扰动和假设无扰动设计对照实验,采用改进模型定量分析扰动因子和非扰动因子对森林碳源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结构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扰动的空间和时间变化,决定着其碳积累量的大小,扰动不仅在短时间内改变区域碳循环,也会影响干扰之后的森林再生长;1989-2019年,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总量呈上升趋势(增加了0.16~0.22 Tg C),各碳库中活立木生物量增加比例最高。未来30年3种气候模式下栎类人工林总生态系统碳储量均高于历史平均气候条件,且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的总生态系统碳储量均小于历史平均气候条件下的碳储量。通过对碳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干扰和气候因素对碳通量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且两种因素均显着(P<0.05)影响未来30年研究区3种主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本研究结合VCT算法发展的森林干扰和恢复历史,以及多种观测数据,驱动全球植被动态模型(IBIS)和系统模型(LUCAS),刻画了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系统碳时空动态变化及碳循环过程。研究方法和结果不仅对于评估丽水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具有关键支持作用,也为最终建立适用于我国南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耦合模型提供方法基础,实现在不同尺度上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目的,为更准确估算未来森林碳汇对碳中和的贡献提供了理论借鉴。

李昂[2](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李放[3](2020)在《福建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敏感度评价》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与森林景观规划相关的研究很多,但从村级尺度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乡村森林景观经营为目的的研究较少。本文以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为例,以景观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理论为支撑,首先从森林景观基本理论入手,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体系;其次采用定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Arc GIS及Patch Analyst软件支持下选取出适宜洪田村的12个景观格局指数,并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划分;之后对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从生态、距离两方面进行单因子敏感度评价,在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支持下确定各敏感度因子权重,通过综合因子叠加分析法求得各敏感度综合分值;最后根据分析与评价结果对洪田村未来森林景观经营规划提出相关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形状指数、边缘指数及大小、密度指数三大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的12个景观格局指数在其所属类别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在90%以上,代表性强,能很好的描述洪田村森林景观分布特点,可作为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2)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整体上呈现出以杉木林和硬阔类景观为主的分布格局;2011-2016年森林景观面积增加显着,森林景观树种逐渐向乡土树种变化,引进树种比例持续下降;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表明,自然驱动力因子中以地形因子为主要影响因素,采伐是影响洪田村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人为驱动力因子。(3)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总体表现为森林景观生态敏感度>距离敏感度,生态敏感度因子以海拔、坡度和立地质量对森林景观分布影响较大,坡向对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距离敏感度因子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的整体影响较大;不同敏感度评价因子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的分布影响程度依次表现为:缓冲距离>立地质量>坡度>海拔>坡向。(4)考虑林种、优势树种、现有经营措施、敏感度评价结果四方面对洪田村未来森林景观经营规划提出建议。提出了森林景观经营规划的原则,并在此原则指导下结合景观敏感度评价结果划分出7个森林景观经营区和13个森林景观经营类型;采伐体系及造林体系的规划考虑未来森林经营目的,从景观尺度上对洪田村森林景观进行经营管理,提出适合该地区森林景观结构配置的合理方式及作业技术,为洪田村未来五年森林采伐及更新造林提供参考。通过对洪田村森林景观类型空间分布及树种配置的调整,以维持该村景观的生态稳定性,同时提高该村的经济效益。

陈玉玲[4](2020)在《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林业已进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使得人工林从造林到采伐的经营过程在科学的管理化体系下进行,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地适树和密度控制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内容,其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观性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林培育专家受地域性限制和知识局限性,导致的培育知识的不全面、获取困难也是需解决问题。密度控制研究中许多林业工作者对其经营过程中最优化控制研究经验比较零碎,缺乏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组装成一个有效实用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和密度控制决策方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从而推动营造林工作更好地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南方贵州杉木和马尾松典型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和解析木数据,开展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林分密度控制决策和经营效益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适地适树规则,解决专家系统中宜林性立地规则知识获取和更新维护问题。实现专家系统的造林设计中适地适树规则的智能提取,为造林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撑。(2)人工林经营中密度控制决策研究中,将传统回归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人工林经营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中相关模型构建,主要包括地位级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等。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拟林分生长和林分直径结构方面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在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中更是提高了决策方案求解的运算速度,经济效益计算中在增加了碳汇收益后,与单一木材经济收益相比,杉木最大经济效益年均净现值增长1.36倍,林地期望值增长1.42倍;马尾松最大经济收益分别增加了1.60%(MNPV)和5.41%(LEV)。(3)结合上面的研究,实现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对前面构建模型以及算法进行实际应用。重点实现了规则提取编辑导入、林分生长收获效益评估、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三个功能模块。

周来[5](2020)在《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共识的逐步增强,原有单一的木材生产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福建省将乐县作为南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典型区域,对于实现人工林的多功能经营有着客观的需求,尤其是水土保持功能。本研究利用林分数据和土壤剖面调查数据,分析了杉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利用降水、土壤、遥感等数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研究区的土壤保持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采伐迹地植被恢复特征进行优先保护区域的识别。本研究利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随机森林算法和拐点函数,构建了随机森林模型,对影响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的人为因素、林分状况和立地条件等因子进行了分析。在搜集大量相关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样地实测水文数据参考典型的综合蓄水能力法对研究区内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分析。采用生物量全获法,对人工林植被组分自然持水量与生物量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样地实测水文数据和已有材积模型、生物量模型,在林分尺度上对典型人工林类型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木材生产、碳汇等四种功能进行了权衡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0~20 cm土层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0~5cm土层。深层土壤的化学性质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因素,尤其是4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关键土壤特征。总体来说,杉木人工林土壤质量随着林分发育的进行先改善后退化。杉木人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此外,纯林和混交林的化学性质差异明显大于物理性质差异。混交树种可以改善土壤条件,特别是化学性质。(2)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较轻,但局部存在较强烈的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对侵蚀贡献很大。15~25°坡度带的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量最大,其次为8~15°和25~35°。研究区有林地和稀疏植被的每km2土壤保持量均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进行作业设计时应该尽量减小迹地面积。将乐县人工林平均恢复时间约4年,平均植被覆盖管理因子为0.729。除了剧烈侵蚀外,其他侵蚀等级的侵蚀模数均随着坡度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第二、三级重点保护区中,阔叶林类型面积最大。(3)与传统方法相比,拐点函数方法更适合于识别林下植被属性预测的重要变量。影响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的主要因子是地貌类型、海拔、坡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林分起源、优势树种类型、郁闭度、林分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亩林木株数和每亩林分蓄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海拔、腐殖质层厚度、林分年龄和每亩林木株数。(4)将乐县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总量为6.08×108 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为3 245.78 m3/hm2。其中,林冠截流量为4.98×108 m3,占将乐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总水源涵养能力的82.04%。对于林冠截留量,阔叶纯林所占的比例最大(34.10%),其次为杉木纯林(26.53%),而混交林所占比例最小,仅为6.15%。综合林冠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蓄水量,阔叶纯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占比为31.30%。多数森林类型的林冠截留量和土壤蓄水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300~600 m海拔范围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森林水源涵养量总体上逐渐减少。(5)木材生产和碳汇功能随着海拔因子的增高而呈现显着的增高趋势(P<0.001),且木材生产功能增高的速率较大(斜率k=1.91)。总体上,随着林分的发育,木材生产功能上升,但水源涵养功能显着下降。杉木纯林多功能之间的权衡值相对较小,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权衡值较大。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木材生产和土壤保持功能、木材生产和水源涵养功能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综合效益。杉木纯林的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效益较大,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较小。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对亚热带典型森林类型的多种功能效益的发挥及林分特征、立地条件对其功能发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理论支撑。

秦晓锐[6](2020)在《基于新指标的森林碳汇评价 ——以杉木、桉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逐渐升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变得愈发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保证。但是评价森林固碳效益时,选用碳储量作为评价指标不能体现出固碳时间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森林经营决策也不能与森林伐后木质林产品的生命周期相结合。为此,本研究提出了更加全面科学的固碳效益指标—吨年(Ton-year),定义吨年为综合考虑了林分固碳数量与固碳时间的森林固碳效益评价指标,其数学意义为森林连年固碳量乘以各部分碳被固定年数的累加,如林分固持1吨碳1年,则为1吨年;固持1吨碳10年或固持10吨碳1年,均为10吨年。对比碳储量,吨年指标综合考虑了固碳时间所带来的额外效益,将森林固碳效益的计量与林产品生命周期长度有机结合起来,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固碳效益,给人工林经营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地点,选择杉木、桉树两个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2015年3期一类连续清查资料和部分实地调查测量的数据作为计算基础。具体以各林场的标准地划分为基础,将295块杉木样地和481块桉树样地作为建模和检验数据。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对比4种常用的理论生长方程,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进行拟合,筛选得出杉木、桉树的最佳生长方程分别为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通过了独立性检验,符合预测精度要求,将各方程作为预测林分生长的基础。(2)基于裸地造林的假设,模拟出两树种的林分生长曲线,通过生物量因子转换法计算出林分各时期固碳量,再进一步推算出新指标“吨年”描述的森林固碳效益值。研究发现在各树种预测期内,若不考虑后续木质林产品,当林分生长量逐渐趋于平缓至不再增长时,林木吨年仍会继续增长,并未出现峰值,此时为了更大的碳汇效益,应当尽量延缓收获时间。(3)加入林产品碳库进行分析后,随着林产品生命周期水平的提升,林分年均吨年呈现增长趋势,并开始在预测期内出现峰值,林分的碳汇成熟龄随林产品生命周期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以杉木为例,当林产品生命周期从40年延长至60年时,每公顷杉木林分最大年均吨年由67.82t·a增长为85.81t·a,林分碳汇成熟龄则从48年降低至34年,而假设林产品生命周期延长至300年时,每公顷杉木林分最大年均吨年增长为335.23 t·a,林分碳汇成熟龄为27年,逼近数量成熟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将林产品考虑为一个碳库,随着林产品生命周期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提供的固碳效益也在不断增大,当林产品固碳效益占林分总固碳效益的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缩短轮伐期以获得更多的木材产品继续固碳才是最好的方案。(4)对比杉木和桉树两个树种,其林分吨年指标均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大,但其中桉树的变化较为敏感,比如在不考虑后续林产品的情况下,当林龄增长至20年时,每公顷桉树林分年均吨年为98.31t·a,而杉木仅为11.32t·a。对于林产品生命周期的反应也是桉树最为敏感,比如,当林产品生命周期延长至40年时,桉树林分的碳汇成熟龄降低至5年,与桉树数量成熟龄(5a)持平,而此时杉木碳汇成熟龄为48年,与杉木数量成熟龄(26a)仍存在一定差距。而在林产品的各种生命周期水平下,代表固碳效率的年均吨年值均是桉树较大。结果表明就固碳效率而言,桉树>杉木,高生长速率且短生长周期的树种占有一定优势,但也受生物量转换系数和木材密度等其他因素影响。

刘凯[7](2020)在《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位于我国东北温带森林区,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长期过量的采伐严重降低了阔叶红松林的质量,大部分阔叶红松林退化为过伐林、次生杨桦林。由于人类对红松松籽的采食,加之红松的天然更新较差,导致其优势度急剧下降。恢复红松的优势地位是当前东北地区温带森林管理的重要目标。为了恢复阔叶红松林、增加森林蓄积量,国家林业局先后于1998年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于2015年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政策。目前小兴安岭森林较为年轻,以中龄林为主,有着较高的固碳潜力。在没有干扰发生的情况下,大量次生杨桦林会在未来50-100年内陆续达到寿命死亡,从而造成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损失。损失的生物量是否会超过森林生长累积的生物量而降低小兴安岭林区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累积速率?干扰发生有利于维持森林景观的多样性,而停止商业采伐减少了对森林景观的干扰,是否会降低景观水平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此外,停止商业采伐是否利于恢复地带性树种红松的优势地位?尽管多个大气环流模型预测阔叶红松林区未来温度和降水均呈增加趋势,将有助于红松生长,但是这些预测结果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并且温度和降水均升高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干旱胁迫尚不清楚。未来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恢复地带性树种红松优势地位的不确定性。普遍接受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策略包括抗性管理和适应管理,其中抗性管理策略注重减少林分密度,适应管理策略注重增加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气候变化背景下,红松对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策略的响应如何尚不清楚。此外,调整采伐限额、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等一系列措施减少了木材经济收入。鉴于松籽的经济价值,松果采摘更加成为阔叶红松林区重要的收入来源。已有研究表明松果采摘是当前影响红松更新和优势度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将会促进红松的生长和建群,而松果采摘将会直接减少红松的种源丰度,进而会对红松的优势度和更新产生不利影响。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松果采摘如何影响红松的优势度和更新尚不清楚。气候变化能否抵消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不利影响?演替、松果采摘和气候变化哪个是影响红松优势度和更新变化的主导因素?松果采摘是否减缓了红松分布前缘向高纬度地区迁移?本文基于四个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大气环流模型(GFDL-CM3,HadGEM2-ES,MIROC5和MRI-CGCM3)在RCP8.5情景下预测的未来气候逐日数据和当前气候逐日数据参数化了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3.0),以模拟树种和森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林相图等森林调查数据和树种生物学特性等数据参数化了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7.0),以模拟演替和干扰(采伐和松果采摘)等对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耦合LINKAGES模型和LANDIS PRO模型回答了以上科学问题。本文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分类经营管理方案作为基准,评价了全面停止商业采伐政策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的影响。然而长期停止商业采伐可能会降低景观水平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鉴于停止商业采伐的潜在风险,本文考虑通过增加抚育缓解该潜在风险。因此本文设计了分类经营管理、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个管理情景,应用上述模型耦合框架在当前气候背景下评价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政策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森林调查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降低林分密度或者增加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经常被考虑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一般看来,降低林分密度能够减少树种对光、水分等资源的竞争,因此能够用来维持当前树种组成;通常认为高的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能够确保森林有更广泛的潜力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本文设计了基准管理情景(无管理)、抗性管理情景(减少林分密度)、适应管理情景(增加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三种管理情景,通过模型耦合在四个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RCP8.5情景下评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策略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本文设计了气候变化(当前气候、RCP8.5情景两个水平)和松果采摘(有、无两个水平)两因素的全因子实验,通过模型耦合在四个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RCP8.5情景下评估了松果采摘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LANDIS PRO模型模拟2010年的总截面积与同期森林调查数据有着较高的相关性(r=0.71)并且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p<0.05),方差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着差异(F=1.90,p=0.17>0.05),因此模型模拟的总截面积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树种截面积的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各个树种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因此模型对树种组成的预测也较为可信。(2)停止商业采伐利于提高老龄林丰度、增加区域碳储量。但是长期停止商业采伐会导致森林地上生物量累积速率降低,不利于恢复小兴安岭林区红松等珍贵受保护树种的优势度,此外也不利于森林提供多样化的生境,进而可能不利于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增加抚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止商业采伐的不利影响。但增加抚育优先采伐小树,未能缓解小兴安岭森林中老龄林自然死亡而导致生物量累积速率降低的不利影响。(3)气候变化背景下红松对不同管理策略响应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是逐渐增加的,并且更新决定了红松对不同管理策略响应的不确定性存在滞后现象。抗性和适应管理策略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有利影响存在区域差异,珍贵受保护阔叶树种与红松之间的竞争抵消了抗性和适应管理策略的积极作用。适应和抗性管理策略均明显促进了红松分布前缘向高纬度地区迁移,而对其分布后缘影响较小。由于适应管理策略最能够促进红松的优势度和更新,因此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推荐使用适应管理策略来恢复红松的优势地位。(4)松果采摘降低了红松的优势度、减少了其更新。气候变化能够缓解但未能抵消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的不利影响,能够在短期、中期内抵消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的不利影响,但是在长期未能抵消。演替是影响红松优势度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模拟短期内演替对红松更新的重要性显着高于松果采摘,而在模拟中期、长期内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起着主导作用。气候变化始终没有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起到主导作用。松果采摘和气候变化对红松优势度的影响均存在滞后性。尽管气候变化促进了红松向高纬度地区迁移,但是松果采摘减缓了迁移的趋势,这将不利红松改变其分布范围以适应未来气候变化。(5)鉴于停止商业采伐潜在的不利影响,因此不能够长期停伐,停止商业采伐40年后可以考虑采伐一些老龄林以避免因先锋树种自然死亡而导致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损失。不能为了最大化森林地上碳储量而保存过多的老龄林,既要保证森林能够维持高水平的固碳量,也要注重增加森林的固碳潜力。此外,采伐老龄林可以释放大量生长空间,有利于维持高水平的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进而可以提高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能力。松果采摘严重阻碍了红松更新、降低了其优势度,未来在天然红松林中必须严格限制松果采摘等人为干扰,以确保红松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依然能够恢复和维持其优势度和更新。

张珂华[8](2020)在《基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下的新时期森林经营规划》文中指出本文以六安市金安区为研究对象,以金安区森林资源二类及补充调查数据、森林经营现状为基础,分析了金安区开展森林经营的优劣势,并利用GIS技术重点对金安区林地质量与森林生态功能关系、发展生态公益林潜力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安区的森林经营规划,这为今后引入生态功能评价来指导森林经营规划,以适应生态建设形势下的森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其结果如下:(1)金安区总体林地质量一般,现有林地质量等级基本为Ⅲ、Ⅳ级,其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为5.88,总体林地质量等级Ⅲ级,林地质量一般;其中北部平原地区林地质量相对较好,多为Ⅱ、Ⅲ级,其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为4.19,总体林地质量等级Ⅲ级;中部丘岗地区林地质量一般,多为Ⅲ级,其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为5.15,总体林地质量等级Ⅲ级;南部低山丘陵地区林地质量相对较差,多为Ⅳ级,部分Ⅲ级,其林地质量综合评分值为6.20,总体林地质量等级Ⅳ级;(2)金安区总体森林生态功能一般,现有林地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基本为中和差,等级好的只集中在南部燕山林场(森林公园)区域,其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分值为2.26,总体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中;其中北部平原地区森林生态功能一般,多为中等级,其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分值为2.20,总体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中;中部丘岗地区森林生态功能一般,多为中等级,部分差等级,其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分值为2.47,总体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中;南部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生态功能一般,多为中等级,部分差等级,少数好等级,其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分值为2.22,总体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中。(3)金安区森林生态功能与林地质量关系总体较相符,但也有6.12%的森林不太相符,通过对森林生态功能与林地质量的关系分析,厘清了各小班存在的主要经营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经营策略。(4)金安区现有主要道路、河流如按绿色长廊建设标准进行绿化,面积可达4123.09hm2,应当将这部分面积纳入林地范围进行管理,在未来进行森林分类调整时,也应将其纳入公益林范围,按公益林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缓解这部分森林存在的管理问题,发挥其护路林、护岸林的作用,提升金安区整体生态功能。(5)通过对当前林业形势、金安区森林资源现状、林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对金安区森林生态功能与林地质量关系分析,对金安区未来森林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夏志宇[9](2020)在《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研究 ——以无为县为例》文中指出森林经营是森林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森林经营规划是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依据,为落实《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推进建立全国、省、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本文以无为县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及其补充调查数据、DEM高程数据为基础数据,按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规范,利用GIS技术对县域内林地质量等级、森林经营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森林经营规划中森林类型划分、森林经营分类、作业法设计、功能区划分、森林抚育等各个主要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科学指导全县森林经营工作。论文研究对无为县森林质量提升,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为县规划区内林地面积为30192.39hm2,II级林地面积4337.87hm2,占总面积的14.38%,Ⅲ级林地面积20558.58hm2,占总面积的68.09%,Ⅳ级林地面积5266.33hm2,占总面积的17.44%,Ⅴ级林地面积29.61hm2,占总面积的0.10%,Ⅲ级林地占优势地位。针对不同质量等级的林地,分析其与森林生长之间的关系,提出森林培育规划与经营利用方向,为无为县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提供了参考。(2)根据无为县森林起源、树种组成、近自然程度、林分特征和经营特征等,将全县森林类型划分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混交林、人工阔叶纯林和人工针叶纯林。(3)依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综合考虑森林类型、保护等级和立地条件等因素,将无为县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为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以及集约经营的商品林2类。(4)全县森林作业法分为杉木皆伐作业法、松类皆伐作业法、人工硬阔叶纯林皆伐作业法、阔叶混交林择伐作业法、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法、杨树人工林皆伐作业法、竹林作业法以及经济林作业法8种。制定了每种作业法造林、抚育等全周期经营关键技术。(5)全县划分为西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林兼经济林经营区、中部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林兼用材林经营区、东部沿江平原防护林兼用材林经营区;分析了各经营区森林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制定了经营分析、经营策略和经营目标。

姚佳[10](2019)在《福绵区森林功能分区与经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资源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维持与改善有指导性意义。针对不同区域尺度科学合理进行森林经营规划,对提高森林质量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对玉林市福绵区森林进行经营区划研究,分析福绵区最近一期森林资源现状特点,提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明确该区域森林经营区划的主要内容和利用方向。运用GIS、聚类分析法等对福绵区进行了主体区域以及森林功能区划,针对区划内容,提出相关经营管理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福绵区林地面积48224.68 hm2,森林覆盖率54.29%。但现有森林数据显示,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小,仅占6.67%,商品林比重过大,表现失衡。其次,福绵区人工林树种单一,主要以速生桉为主,且发展过快;经济林比例较大(27.16%),林地分布不均,用材林、经济林在各乡镇中较为零散。(2)根据福绵区森林现状特点,构建的指标体系(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人口密度等),从开发状态、发展潜力和承受力为目的为出发点。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福绵区进行乡镇层面的主体功能分区定位,将福绵区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两类。根据福绵区实际情况,定位其不同区域主要功能,以此作为福绵区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促进福绵区的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3)在充分遵循森林功能分区原则条件下,选取水源涵养功能性、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木材生产重要性、森林旅游功能以及林产品生产加工重要性等5个方面指标构建符合福绵区森林资源现状的森林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其区划为5个不同的功能区,分别为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西部与西南部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西北部森林生态旅游功能区、南部和北部用材林功能区、中部经济林功能区。(4)基于主体功能区划、森林功能分区结果,结合福绵区森林经营现状,对福绵区森林经营管理提出合理的规划与建议。促进森林实行多功能、多效益经营管理,不同功能或效益经营相互结合,提高其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二、Geomorphic impacts of timber harvest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morphic impacts of timber harvesting(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森林干扰和恢复的人工林碳动态模拟及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1.2.2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选题依据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和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主要森林类型和植物种类
    2.2 数据获取和处理
        2.2.1 森林调查数据
        2.2.2 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地表数据
        2.2.5 模型校准数据
    2.3 软件与执行环境
        2.3.1 软件编译环境
        2.3.2 图形与统计工具
        2.3.3 图像处理工具
第三章 森林变化和森林年龄制图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算法原理
        3.1.2 森林变化制图
        3.1.3 基于干扰和恢复历史的林分类型定义
        3.1.4 人工林森林年龄制图的三层架构
        3.1.5 结果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森林干扰和森林恢复
        3.2.2 森林年龄制图
        3.2.3 森林年龄变化
        3.2.4 结果验证与精度评估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基于IBIS模型的碳密度和碳通量模拟
    4.1 材料与方法
        4.1.1 IBIS模型原理
        4.1.2 IBIS模型的改进
        4.1.3 IBIS模型的校准
        4.1.4 模型模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碳密度和碳通量潜力模拟
        4.2.2 未来气候条件模拟
        4.2.3 未来气候情景下碳通量的模拟
        4.2.4 气候因子与碳通量的关系分析
        4.2.5 模拟结果验证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基于LUCAS模型的森林碳源汇的模拟和预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LUCAS模型原理
        5.1.2 模拟情景设置
        5.1.3 模型输入参数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丽水市森林碳源汇的时空分布
        5.2.2 干扰对丽水森林碳汇的影响
        5.2.3 不确定性分析
        5.2.4 未来情景下森林年龄和树种面积变化
        5.2.5 未来情景下森林碳源汇的变化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及展望
        6.3.1 存在的不足
        6.3.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 术语列表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福建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敏感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1.2.2 景观生态学研究
        1.2.3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1.2.4 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研究
        1.2.5 森林景观经营规划研究
    1.3 小结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和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人口状况
        2.2.2 道路交通状况及其他基础设施
        2.2.3 林权改革情况
        2.2.4 经济状况
    2.3 森林资源状况
    2.4 目前林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3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3.3 森林景观指数选取与处理
        3.3.4 驱动力因子分析
        3.3.5 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
    3.4 技术路线
4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4.1 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分析
        4.1.1 形状指数类主成分分析
        4.1.2 边缘指数类主成分分析
        4.1.3 大小、密度指数类主成分分析
        4.1.4 森林景观格局指数确定
    4.2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4.2.1 森林景观要素组成分析
        4.2.2 森林景观特征分析
        4.2.3 森林景观异质性分析
        4.2.4 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分析
    4.3 森林景观面积转移分析
    4.4 森林景观变化驱动力因子分析
        4.4.1 自然驱动力因子分析
        4.4.2 人为驱动力因子分析
    4.5 森林景观动态分析与预测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景观敏感度评价
    5.1 景观生态敏感度评价
    5.2 距离敏感度评价
    5.3 景观敏感度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未来森林景观经营规划建议
    6.1 森林景观经营规划原则
    6.2 森林景观经营区划分
    6.3 森林景观经营类型划分
    6.4 景观水平森林采伐体系规划
        6.4.1 采伐顺序确定
        6.4.2 采伐年龄确定
        6.4.3 采伐方式确定
        6.4.4 预采伐斑块确定
    6.5 景观水平更新造林体系规划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适地适树宜林性研究进展
        1.2.2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1.2.3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4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1.2.5 人工林经营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1.2.6 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贵州省概况
        2.1.2 锦屏县概况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贵州省一清数据收集整理
        2.2.2 锦屏县小班数据收集整理
        2.2.3 贵州省解析木数据收集整理
    2.3 研究涉及理论方法
        2.3.1 重要概念辨析
        2.3.2 研究方法
3 人工林适地适树宜林性规则研究
    3.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
        3.1.1 研究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宜林性立地规则提取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本章小结
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4.1 地位级指数模型
        4.1.1 研究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讨论
    4.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5.1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
        5.1.1 研究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
    5.2 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确定
        5.2.1 树高-胸径模型
        5.2.2 削度方程
        5.2.3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
    5.3 本章小结
6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研究
    6.1 林分密度效应分析
        6.1.1 全林分蓄积模型密度效应分析
        6.1.2 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分析
    6.2 抚育间伐技术
        6.2.1 抚育间伐起始年龄
        6.2.2 林分抚育间伐强度
        6.2.3 抚育间伐间隔期
    6.3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
        6.3.1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建立
        6.3.2 动态规划模型求解
        6.3.3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遗传算法决策
    6.4 本章小结
7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
    7.1 人工林经营技术指标
    7.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估
    7.3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7.3.1 人工林多功能评价模型
        7.3.2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7.4 本章小结
8 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
    8.1 系统需求分析
    8.2 系统设计
        8.2.1 系统流程
        8.2.2 功能结构
        8.2.3 数据库设计
    8.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8.3.1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规则提取器
        8.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度控制决策
        8.3.3 基于间伐参数的效益评估算法
    8.4 系统实例
        8.4.1 规则提取编辑导入
        8.4.2 林分生长收获效益预测
        8.4.3 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附件A
附件B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研究
    1.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3 植被自然持水量特征研究
    1.4 森林多功能权衡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植被概况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获取
        2.2.1 样地数据
        2.2.2 遥感数据
        2.2.3 年轮数据
        2.2.4 土壤数据
        2.2.5 地形数据
        2.2.6 小班数据
        2.2.7 气象数据
        2.2.8 森林水文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杉木人工林土壤特征分析
        3.1.1 土壤取样和处理
        3.1.2 优势木选择
    3.2 土壤侵蚀及保持定量分析
        3.2.1 侵蚀模型
        3.2.2 侵蚀模型各因子单位
        3.2.3 土壤侵蚀及保持计算
    3.3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3.1 林下植被结构预测模型
        3.3.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计算
    3.4 植被自然持水量测定
4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特征分析
    4.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4.2 林分生长量测定
    4.3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特征分析
        4.3.1 杉木纯林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4.3.2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特征变化
        4.3.3 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分特性关系
        4.3.4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纯林土壤质量综合评分
    4.4 杉木纯林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研究
        4.4.1 树种混交和土壤深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4.2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
        4.4.3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4.5 讨论分析
        4.5.1 杉木纯林林分生长特征分析
        4.5.2 杉木纯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4.5.3 杉木纯林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相关性分析
        4.5.4 杉木纯林立地变化综合分析
        4.5.5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差异
        4.5.6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化学性质差异
    4.6 本章小结
5 土壤侵蚀分析及优先保护区识别
    5.1 侵蚀模型各因子计算
        5.1.1 降雨侵蚀力因子
        5.1.2 土壤可蚀性因子
        5.1.3 坡度坡长因子
        5.1.4 植被覆盖或作物管理因子
        5.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5.2 采伐迹地区域识别
    5.3 优先保护等级分类
    5.4 土壤侵蚀及保持统计分析
    5.5 土壤侵蚀及保持分析
        5.5.1 将乐县土壤侵蚀及其分级
        5.5.2 坡度因素对将乐县土壤侵蚀的影响
        5.5.3 将乐县土壤保持量及其分析
        5.5.4 裸地面积对将乐县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5.6 与采伐迹地相关的优先保护区识别
        5.6.1 采伐迹地识别的精度评估
        5.6.2 将乐县人工林恢复特征
        5.6.3 将乐县林地侵蚀因子空间分布
        5.6.4 优先保护等级空间分布
        5.6.5 不同坡度等级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6.6 不同森林类型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6.7 不同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区域等级面积
    5.7 讨论分析
        5.7.1 将乐县森林恢复平均C因子值
        5.7.2 林地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空间分布
        5.7.3 优先保护区域等级的空间分布
    5.8 本章小结
6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6.1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预测模型构建
    6.2 模型精度评估
    6.3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构建分析
        6.3.1 模型构建精度评估
        6.3.2 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
        6.3.3 模型预测精度评估
    6.4 将乐县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6.4.1 综合蓄水能力法
        6.4.2 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6.4.3 不同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6.4.4 不同海拔范围内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6.5 讨论分析
        6.5.1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拟合评估
        6.5.2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模型变量重要性分析
        6.5.3 模型预测分析
        6.5.4 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评估
    6.6 本章小结
7 植被自然持水量和生物量关系研究
    7.1 植被自然持水量计算
    7.2 自然持水量与生物量统计分析
    7.3 植被地上和地下结构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7.3.1 乔木种类
        7.3.2 灌木种类
        7.3.3 草本种类
    7.4 结构组分自然持水量和生物量相关关系研究
        7.4.1 乔木种类
        7.4.2 灌木种类
        7.4.3 草本种类
        7.4.4 总生物量与含水量
    7.5 讨论分析
        7.5.1 植被地上和地下组分关系分析
        7.5.2 植被组分含水量与生物量关系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典型人工林四种功能权衡
    8.1 森林四种功能计算
    8.2 森林功能权衡原理
    8.3 地形因素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4 林分特征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5 各种森林类型的功能特征
    8.6 森林四种功能权衡研究
        8.6.1 木材生产和水源涵养功能
        8.6.2 碳汇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
        8.6.3 木材生产和土壤保持功能
        8.6.4 碳汇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
        8.6.5 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
    8.7 讨论分析
        8.7.1 地形及林分特征对森林功能的影响
        8.7.2 森林四种功能总体效益和权衡分析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基于新指标的森林碳汇评价 ——以杉木、桉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碳储量核算
        1.2.2 森林碳汇与经营决策
        1.2.3 林产品的固碳效益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数据收集
        2.2.1 杉木
        2.2.2 桉树
    2.3 研究方法
        2.3.1 林分蓄积生长模型的建立
        2.3.2 碳汇新指标—吨年
3 结果与分析
    3.1 杉木和桉树林分蓄积生长方程
        3.1.1 基础方程筛选结果
        3.1.2 生长模型的检验
        3.1.3 各树种林分生长模拟
    3.2 林分吨年测算结果
        3.2.1 杉木和桉树林分林木吨年
        3.2.2 木质林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吨年
    3.3 杉木与桉树林分吨年变化规律分析
        3.3.1 杉木与桉树林木吨年变化规律分析
        3.3.2 木质林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各树种林分吨年指标的影响
        3.3.3 木质林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各树种碳汇成熟龄的影响
    3.4 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4.1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4.2 行动方案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创新点
    5.2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
        1.2.2 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管理
        1.2.3 森林管理对森林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1.2.4 森林动态模拟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干扰与利用历史
    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气候数据
        2.2.1.1 历史站点观测气候数据
        2.2.1.2 未来气候情景数据
        2.2.2 森林物候数据
        2.2.3 土壤数据
        2.2.4 数字高程数据
        2.2.5 森林调查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LINKAGES 3.0模型
        2.3.1.1 LINKAGES 3.0模型原理
        2.3.1.2 LINKAGES 3.0模型结构
        2.3.2 LANDIS PRO模型
        2.3.2.1 模型设计与原理
        2.3.2.2 演替模块
        2.3.2.3 采伐模块
        2.3.3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 3.0与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耦合
第三章 当前气候背景下停止商业采伐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LINKAGES 3.0模型参数化
        3.2.1 树种参数
        3.2.2 气候参数
        3.2.3 土壤参数
    3.3 LANDIS PRO模型参数化
        3.3.1 树种组成图
        3.3.2 土地类型图
        3.3.3 管理区图
        3.3.4 树种生命史属性
    3.4 生态系统过程模型LINKAGES 3.0与森林景观模型LANDIS PRO耦合
        3.4.1 树种定植概率
        3.4.2 最大生长空间
    3.5 预案设计
    3.6 数据分析
    3.7 模型结果验证方法
    3.8 结果
        3.8.1 模型结果验证
        3.8.2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森林地上总生物量的影响
        3.8.3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树种优势度的影响
        3.8.4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各年龄组丰度的影响
        3.8.5 分类经营、停止商业采伐和增加抚育三种管理情景对森林组成和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3.9 讨论
    3.10 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管理策略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
    4.1 引言
    4.2 预案设计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红松重要值对基准、抗性和适应三种应对管理情景的响应
        4.4.2 红松优势度对基准、抗性和适应三种应对管理情景的响应
        4.4.3 红松更新对基准、抗性和适应三种应对管理情景的响应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中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影响
    5.1 引言
    5.2 预案设计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分析
        5.4.1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的影响
        5.4.2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的影响
        5.4.3 演替、松果采摘和气候变化对红松优势度和更新的相对重要性
        5.4.4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优势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5.4.5 气候变化和松果采摘对红松更新空间分布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基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下的新时期森林经营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经营规划概述
        1.1.1 森林经营及森林经营规划概念
        1.1.2 森林经营规划意义
        1.1.3 森林经营规划的原则
        1.1.4 森林经营规划的内容
        1.1.5 我国森林经营规划的发展
    1.2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1.2.1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的概念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开展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的目的意义
2 引言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范围
    3.2 地形地貌
    3.3 气象水文
    3.4 土壤条件
    3.5 森林植被
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4.1 技术路线图
    4.2 数据来源
    4.3 SWOT分析
    4.4 林地质量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及其关系研究
        4.4.1 林地质量评价
        4.4.2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4.4.3 林地质量与森林生态功能关系分析
    4.5 生态公益林潜力分析
        4.5.1 评价标准
        4.5.2 数据来源
        4.5.3 生成缓冲区
        4.5.4 生态公益林潜力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5.1.1 林地资源
        5.1.2 林木资源
        5.1.3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5.2 SWOT分析
        5.2.1 森林经营的必要性
        5.2.2 森林经营的有利条件
        5.2.3 森林经营的制约因素
    5.3 林地质量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关系分析
        5.3.1 森林生态功能分析结果
        5.3.2 林地质量与森林生态功能的关系分析
    5.4 生态公益林潜力分析
6 森林经营规划
    6.1 指导思想
    6.2 小班作业法
    6.3 森林经营分区
        6.3.1 北部平原农田、堤岸防护林兼用材林经营区
        6.3.2 中北部丘岗风景林兼林苗两用林经营区
        6.3.3 中南部丘岗经济林兼用材林经营区
        6.3.4 南部低山水源涵养林兼森林旅游经营区
    6.4 经营规模
        6.4.1 新造林
        6.4.2 退化林修复
        6.4.3 森林抚育
        6.4.4 更新造林
    6.5 经营目标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研究 ——以无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意义
    1.2 国内外森林经营理论
    1.3 国外森林经营规划编制进展
    1.4 国内森林经营规划编制进展
2 引言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水系
    3.4 土壤
    3.5 气候
    3.6 植被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基础数据来源
    4.2 林地质量等级评价
        4.2.1 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4.2.2 各指标因子的获取
        4.2.3 林地质量等级评价方法
    4.3 森林经营与作业法划分
        4.3.1 森林经营分类方法
        4.3.2 森林作业法划分方法
    4.4 森林经营功能区划分方法
        4.4.1 森林经营分区方法
        4.4.2 森林经营区命名方法
        4.4.3 森林经营区分析
    4.5 外业调查法
    4.6 技术路线
5 结果与分析
    5.1 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评价
        5.1.1 森林资源现状
        5.1.2 主要存在问题
        5.1.3 生态建设状况
        5.1.4 森林经营的政策环境
        5.1.5 经营方式
        5.1.6 技术体系和人才队伍
    5.2 森林经营条件分析
        5.2.1 森林经营的有利条件
        5.2.2 森林经营的制约条件
        5.2.3 森林经营的必要性
    5.3 林地质量等级评价
        5.3.1 各评价因子分布状况
        5.3.2 林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
        5.3.3 不同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经营利用方向
    5.4 森林类型划分与森林经营分类
        5.4.1 森林类型划分
        5.4.2 森林经营分类
    5.5 森林作业法设计
        5.5.1 杉木皆伐作业法
        5.5.2 松类(马尾松、湿地松)皆伐作业法
        5.5.3 人工硬阔叶纯林皆伐作业法
        5.5.4 阔叶混交林择伐作业法
        5.5.5 针阔混交林择伐作业法
        5.5.6 杨树人工林皆伐作业法
        5.5.7 竹林作业法
        5.5.8 经济林作业法
    5.6 森林经营功能区划分
        5.6.1 西部低山丘陵水源涵养林兼经济林经营区
        5.6.2 中部丘岗平原农田防护林兼用材林经营区
        5.6.3 东部沿江平原防护林兼用材林经营区
    5.7 森林抚育规划与退化林修复规划
    5.8 造林与更新造林规划
    5.9 规划目标
        5.9.1 近期规划目标
        5.9.2 中期规划目标
        5.9.3 远期规划目标
    5.10 森林经营效益分析
        5.10.1 森林总量和质量显着提高
        5.10.2 林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5.10.3 森林生态功能显着提高
        5.10.4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显着提升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福绵区森林功能分区与经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经营规划研究进展
        1.2.1 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概况
        1.2.2 森林功能区划研究概况
        1.2.3 森林经营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植被
    2.2 经济状况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森林资源现状
    3.1 林地资源现状
    3.2 森林分类区划
    3.3 林种构成
    3.4 树种构成
    3.5 林地保护等级
    3.6 森林资源现状特点
    3.7 森林经营问题
第四章 福绵区主体功能区划
    4.1 主体功能区内涵与性质
    4.2 区划原则
    4.3 区划方法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系统聚类区划方法
        4.3.3 区划结果
    4.4 福绵区主体功能定位
        4.4.1 重点开发区
        4.4.2 限制开发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森林功能分区
    5.1 森林功能区划目的和意义
    5.2 区划原则
    5.3 区划指标体系及区划单元
        5.3.1 区划指标体系
        5.3.2 区划单元与数据
    5.4 区划方法
    5.5 区划结果与调整
    5.6 福绵区森林功能区布局
        5.6.1 西部水源涵养功能区
        5.6.2 西部与东南部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5.6.3 西北部森林生态旅游功能区
        5.6.4 南部和北部用材林功能区
        5.6.5 中部经济林功能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森林经营管理
    6.1 福绵区森林多功能经营管理
        6.1.1 福绵区公益林比重小,加大公益林保护力度
        6.1.2 保护罗田水库周边水源涵养林,增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6.1.3 集约经营,增强福绵区森林木材生产功能和经济林产出功能
        6.1.4 合理开发六万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高旅游质量
    6.2 森林多效益经营管理
        6.2.1 林下套种,增加林产品收入
        6.2.2 增加非木质资源的培育,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6.3 提高森林质量经营
        6.3.1 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6.3.2 加强地类管理,提高林地利用效率
        6.3.3 加强用材林采伐管理,避免过度采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Geomorphic impacts of timber harvesting(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森林干扰和恢复的人工林碳动态模拟及预测研究 ——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D]. 刁娇娇.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福建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敏感度评价[D]. 李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D]. 陈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面向水土保育的亚热带人工林多功能及其权衡研究[D]. 周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6]基于新指标的森林碳汇评价 ——以杉木、桉树为例[D]. 秦晓锐.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7]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组成和结构的影响[D]. 刘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下的新时期森林经营规划[D]. 张珂华.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9]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研究 ——以无为县为例[D]. 夏志宇.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10]福绵区森林功能分区与经营管理研究[D]. 姚佳. 广西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木材采伐的地貌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