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当地种群特征及养殖效果

黄鳝当地种群特征及养殖效果

一、黄鳝的地方种群特征和养殖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雷萌桐[1](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刘瑜[2](2020)在《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是包括鱼类在内所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在体内参与构成多种酶及功能蛋白,进而发挥免疫、抗氧化及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鱼类主要从饲料中获取机体所需铜元素,饲料铜缺乏可引起养殖鱼类生长受阻、发育畸形;饲料铜过量则会造成铜在体内蓄积过量,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过氧化,降低鱼类存活率、生长速度及繁殖力。因此,研发含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是养殖水域污染物中较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多种经济鱼类铜营养需求及水体铜的安全浓度已被报道,但在黄鳝上则未见此类研究。本文对黄鳝铜营养需求量及水体铜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为黄鳝环保型配合饲料的配制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铜需求量研究试验以五水硫酸铜(CuSCO4·5H2O)为铜源,采取等对数间距(LOG10)梯度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6.8、135.7、500 mg/kg含量的Cu2+,5组饲料铜水平实测值为 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饲喂黄鳝(62.09±1.07 g)60 d,取样测定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组织铜蓄积、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与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组黄鳝取得最佳生长性能,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体参数、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铜饲料引发全鱼灰分显着升高(P<0.05);(3)铜在黄鳝体内蓄积规律为:肝脏>肠道>肾脏>皮肤>脾脏>肌肉;饲料铜水平上升可引起肝脏、肠道、肾脏、皮肤及脾脏铜蓄积量显着增加(P<0.05),对肌肉铜蓄积量则无显着影响(P>0.05);铜主要蓄积于肝脏,499.63 mg/kg组黄鳝肝脏铜蓄积量可超过国家对水产品铜≤50 mg/kg的安全标准;(4)高铜组黄鳝(135.63、499.63 mg/kg)血清 GPT 活力显着高于低铜组(14.21、23.95、37.01 mg/kg);饲料铜水平大于37.01 mg/kg时黄鳝血清Cu-Zn SOD活力及T-AOC显着上升(P<0.05);37.01 mg/kg组黄鳝血清CP活力及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LDH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14.21、23.95、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另外 2 组(P<0.05);肝脏 SOD、Cu-Zn SOD 活力在 37.01、135.63、499.63 mg/kg组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高铜组黄鳝肝脏LDH活力及MDA含量显着高于低铜组(P<0.05);(5)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胃、肠道及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6)低铜饲料对黄鳝肝脏、肠道结构影响程度较小;高铜饲料引起黄鳝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内质网断裂卷曲呈游离囊泡状散乱分布,线粒体破裂凋亡,溶酶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499.63 mg/kg组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沉积。结果表明:适宜铜水平饲料能够促进黄鳝生长,饲料铜水平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黄鳝的生长性能,以增重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均重为(62.09±1.07)g的黄鳝对饲料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肠道及肾脏组织,对肌肉营养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无显着影响,但高铜可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适宜饲料铜水平提升能够增强黄鳝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高铜饲料会加重黄鳝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肠绒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及功能被破坏,肝脏及肠道结构损伤。黄鳝肠道通过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肠黏液分泌以加强对铜离子的排泄,表现出对高铜饲料一定的耐受能力。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铜营养需求试验基础上,将铜水平为14.21(A组)、37.01(C组)及499.63 mg/kg(E组)三组试验黄鳝继续养殖至120 d时取样,每组取4份样品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属水平上,A、C两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无显着性差异(P>0.05),E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其中免疫相关的Romrboutsia属、包含较多条件致病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LDAscore>3.5);(2)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C、E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在排泄系统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通路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组(P<0.05);(3)BugBase功能预测分析表明,E组具有压力耐受性功能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P<0.05),其它表型则无显着差异;(4)COG蛋白功能预测表明,E组肠道菌群的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染色质和动力学等功能显着低于A、C两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在14.21~37.01 mg/kg时,黄鳝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变化不显着;饲料铜水平达到499.6 mg/kg时,改变了黄鳝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功能。高铜引起致病性微生物丰度增加,危害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排泄系统通路增强,与生长相关蛋白功能下降,总体上不利于黄鳝生长。3.水体铜对黄鳝毒性初步研究以 CuSO4·5H2O配制 Cu2+含量分别为 0、0.25、0.5、1、2、4、8 mg/L 试验液(硬度60 mg/kg(以CaCO3计)、pH7.2,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水体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统计不同Cu2+浓度下黄鳝幼鱼死亡量,线性拟合黄鳝幼鱼24、48、72、96 h时Cu2+半致死浓度(LC50),并计算黄鳝Cu2+安全浓度(SC)。结果:(1)黄鳝幼鱼急性铜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呼吸,鳃腔内出血;(2)Cu2+对黄鳝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 6.764、4.971、1.930、1.029 mg/L,SC 为 0.1092mg/L。结果表明:水体铜对黄鳝具有高毒性,安全浓度为0.1092 mg/L,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硫酸铜,谨慎使用含铜产品。

刘思伟[3](2020)在《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清潩河栖息地评估及恢复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现阶段的河流综合治理缺乏基于自然河流特征的水生态治理技术的关注,造成河流栖息地退化,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栖息地的修复通常需要建立基于保护物种的分析、规划与建设,而传统的栖息地修复技术主要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来确定优先保护物种,缺乏体系健全的评估方法,同时又受评估模型精度的影响,实际应用效果往往难以达到规划的生态目标。本研究归纳总结了优先保护鱼类评价、栖息地评估、栖息地修复实践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完善水生态系统结构与生物健康理念为指导,开展了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河流栖息地评估、规划与实践应用研究,为国内外同类型河流的栖息地修复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根据清潩河(许昌段)流域内无濒危保护物种这一特点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多维度的优先保护鱼类评价方法。该评价体系涵盖栖息地适宜性、结构稳定性、物种濒危程度、人为干扰程度、遗传价值与物种价值6个一级指标及12个二级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以鱼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结合科学的评价方法最终筛选出草鱼、马口鱼、翘嘴鲌三种优先保护鱼类,进而对筛选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了优先保护鱼类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根据清潩河(许昌段)流域干支流生境现状与河道行洪要求,结合丁坝、砾石群、深槽-浅滩等微生境修复技术的技术特点与适用条件,确定了适宜于行洪河道的栖息地修复技术措施。以清潩河支流灞陵河为例,根据区域特点确定了微生境修复措施的布置位置及相关参数,并进行了河道行洪影响分析。为了提高模拟精度,本文分别建立了基于mamdani模糊逻辑的适宜度指数模型、推求水面线的一维模型HEC-RAS及二维栖息地模型River2D,并将三种模型耦合,模拟了不同流量下微生境修复措施对河流水动力及优先保护鱼类产卵栖息地面积的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均流量0.88 m3/s与年最大流量2.0 m3/s的低流量条件下,微生境改善措施在中观尺度上仍有较好的表现,通过合理构建微生境修复技术将有助于重塑鱼类栖息地,但仍需要结合生态流量等方法共同促进河流栖息地的恢复。在4.0-5.0 m3/s的生态流量下,草鱼、马口鱼、翘嘴鲌的栖息地面积占比均达到了20%以上,能够满足鱼类产卵场的适宜面积需求。此外,本研究结合清潩河水资源短缺及多闸坝调控的现状背景,提出了在鱼类产卵期实施周期性的脉冲流量,并结合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快速恢复天然鱼类资源。本文以鱼类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香农维纳指数、Margalef丰富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三种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对栖息地修复工程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栖息地修复措施实施后,研究河段出现了棒花鱼、斗鱼、黑鱼等共11种新增物种,新增鱼类具备与优先保护鱼类相似的水动力偏好需求与生态特征。研究河段鱼类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一半以上的河段鱼类多样性提高了80%以上,且鱼类随着栖息地修复措施的构建出现了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应用效果与栖息地模拟效果具备一致性,从而间接表明本研究从优先保护鱼类的筛选、到栖息地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评估与实施具备科学合理性。

陈生熬[4](2019)在《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文中认为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地方名:狗头鱼(Dog-head)。属鲤形目(Cyprinid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鼓鳔鳅亚属(Hedinichthys);曾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优势特有鱼类,是塔里木河水系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鳅科鱼类,最大个体长达33.0 cm、体重425 g。2015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叶尔羌高原鳅被定为“易危(VU)”。《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2018,修订),列为Ⅱ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塔里木河水系采集叶尔羌高原鳅528尾、其他高原鳅鱼类199尾、外来鱼类2037尾,共计采集鱼类2764尾,以及通过塔里木大学水产试验站养殖样本2000尾。通过对样本进行测定、分析和处理,对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和盐碱耐受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塔里木河水系渔业调查中发现,阿拉尔点水温较高,台特玛湖最低约为14℃,与其他采样点差异显着(p<0.05);溶解氧、温度和pH值基本相差无几;盐碱浓度,阿拉尔、台特玛湖、盖孜河三者差异不显着(p>0.05);和田河盐度最高8.86±2.9093,台特玛湖碱度浓度最高6.90±0.2409 g/L,盐度浓度最低为阿克苏河0.43±0.3056,碱度浓度0.65±0.0714 g/L。塔里木河水系2764尾鱼类,隶属于6目10科19属25种。鲤形目鱼类最多,其次是鲈形目20.48%,土着鱼类占26.30%,外来鱼类占73.70%。其中,多数土着鱼类属于华西区(中亚高山区)中的塔里木亚区;5种土着高原鳅属鱼类的体长与体重中显示,隆额高原鳅基本符合匀速生长,叶尔羌高原鳅与其他3种鱼类其余均为异速生长。其中,盐度S在13左右高原鳅的数量较多,从数量上来观察阿克苏河中小鳔高原鳅大于盖孜河中巨头高原鳅大于尼雅河隆额高原鳅。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在一定盐碱浓度范围内,与盐度浓度(S)成正相关,与碱度浓度(A)负相关。2.叶尔羌高原鳅,卵微黏性,略有沉性,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0.060±0.052mm,在水温(20±1.0)℃下,历时65h34min完成整个7个阶段的胚胎发过程;根据卵黄囊、体色、鼓鳔和须发育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初孵卵黄囊仔鱼平均全长2.0±0.65 mm,出膜后7 d,卵黄囊吸收完毕,完全消失;初孵仔鱼继续培育至16 d龄,仔鱼鳃盖后缘鼓鳔明显长出,须清晰可辨,体色加深,心脏红色素明显,体色与成体相似,标志后期仔鱼发育完全进入稚鱼期,此时鱼苗平均全长8.0±0.45 mm;培育至30 d龄,仔鱼鼓鳔完全,鳃盖张合明显,身体透明特征消失,稚鱼阶段完成发育进入幼鱼期,此时平均全长达13.0±0.55 mm,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均与成鱼相似。试验中,卵黄囊长度(LY)和出膜天数(D)的关系式:LY=0.0286D2-0.0636D+3.1196(R2=0.9050);用直线方程拟合卵黄囊长度(LY)和卵黄囊仔鱼全长(LT)的关系式:LY=-1.315LT+5.368(R2=0.8199);拟合卵黄囊仔鱼全长(LT)和出膜后仔稚鱼天数(D)的关系式:LT=-0.0263D2+0.5113D+1.6169(R2=0.9890)。3.叶尔羌高原鳅仔鱼3日龄即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仔鱼卵黄囊于67 d龄消耗完毕,混合营养期维持仅为34 d。初次摄食点出现在3 d龄时,摄食率仅为16.7%,初次摄食率最高达在7 d龄,摄食率可达90%,PNR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的89 d龄。3日龄后饥饿对仔鱼卵黄吸收速度影响显着(p<0.05);摄食仔鱼生长呈线性增加,饥饿仔鱼生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尔羌高原鳅仔鱼的最佳投喂时间应在仔鱼开口后4 d之内。叶尔羌高原鳅仔鱼个体较小,对于初次摄食饵料的的选择范围较小,食谱范围窄,初孵仔鱼死亡率高,对于高原鳅属仔鱼开口饵料有待进一步开发。叶尔羌高原鳅生长中,投喂6次是体重增势明显;绝对生长率中,相对生长率(RGR)和瞬时生长率(SGR)中其他投喂次数与投喂6次差异极为显着(p<0.01)。每天投喂微粒子(WL)与其他饲料差异显着(p<0.05)。绝对生长率(AGR)和相对生产率(RGR)及瞬时生长率(SGR)在不同光照下差异极为显着(p<0.01),自然光下生长最为旺盛。4.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率、存活率及仔鱼活力系数,当盐度浓度26和碱度浓度0.51.5 g/L时表现最高;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超过阈值后孵化率和成活率日趋降低;SAI和孵化率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式Y=0.0075X+0.7035(R2=0.9371),SAI和畸形率却表现出二项式的关系式,Y=-0.0053X2+0.3027X-3.3947(R2=0.9999)。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行为表现出先行出现狂躁和急游,力竭而死,体表黏液增多,头和腹微显红点。仔稚鱼盐度浓度下在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7334、6.4007、5.6797和5.3928,SC为2.6893;仔稚鱼耐受性碱度浓度下在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9194 g/L、2.7417 g/L、1.7618 g/L和1.0281 g/L,SC为0.5754 g/L。成鱼不同盐度浓度下在24 h、48 h、72 h、96 h时试验鱼盐度耐受性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13.9790、12.9200、12.1170、10.7700;SC为5.8852;碱度浓度下在24 h、48 h、72 h、96 h时试验鱼碱度耐受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1645 g/L、4.0047 g/L、3.6017 g/L、2.9524 g/L;SC为0.9316 g/L。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在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g/L下全长、体重、绝对生长率和瞬时生长率生长优势最明显。幼鱼在盐度浓度S2和碱度浓度A0.5g/L时有所不同。成鱼阶段,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 g/L差异显着(p<0.05),生长趋势最明显。5.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血液中Na+和Cl-明显较高。24h、48h、72h、96h时,血液总蛋白(TP)、球蛋白(GL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等各个生化指标均有所不同;多数指标的变化主要集中在48h和72h之间;NKA在72h时差异不显着(p>0.05),高盐碱浓度和低盐碱浓度中,均表现出较低活力。在组织学上,叶尔羌高原鳅,鳃小片(GL),缩短弯曲,随着盐度浓度的变大,泌氯细胞(CC)增加但不明显,胞体增大。盐碱浓度随时间增加过程中肾小球萎缩(G),肾小囊膨大(BC),肾小管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PI和PⅡ)萎缩,集合小管(CS)和颈部(NE)萎缩现象较前者较甚。肠绒毛上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SCE)有增厚迹象,内中内含的杯状细胞(GC)数也明显减少,杯状细胞大小差异也较为明显,纹状缘损坏严重。从叶尔羌高原鳅21个样本中共检测到raw reads 118.22 Mb,经初步筛选过滤后clear reads为112.34 Mb。不同盐碱度下叶尔羌高原鳅组装unigenes的平均长度为1703 bp(29.76%)。GO功能富集细胞成分分类(Cellular Component,CC)中,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分类中,细胞过程主要占19.76%;分子功能范围(Molecular Function,MF)内,连接占45.63%。KEEP富集中,主要是信号转导途径和一般功能基因预测。与对照组相比,在盐度实验组中有1794个上调表达DEGs(fold-change ratio实验组/对照组>2,FDR p-value<0.05)和1180个下调表达基因(fold-change<0.5,FDR p-value<0.05);在碱度浓度实验组中共鉴定出2495个上调表达基因和2463个下调表达基因。盐碱浓度会对结合样受体信号通路、癌症通路、Ras信号、病毒致癌等通路及其下游调控机制产生显着影响。与其他盐碱浓度组相比,盐度浓度S4和碱度浓度A0.5时fubp3、glud、galphai2、gbas和slco2b1的表达中显着升高,而prkci、zfyve16和abcc13的表达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郑浩亮[5](2019)在《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差异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鳝不仅肉质细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极少,而且还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养殖动物。目前黄鳝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依赖于野生苗种,而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很多形成地理隔离的地方黄鳝品种开始相互流通。调查黄鳝的遗传结构、保护黄鳝的遗传多样性势在必行。但目前黄鳝育种主要以引种和选种为主,遗传改良进程缓慢、优良品种缺乏,因此在品种选育初期通过早期鉴定和准确选择目标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河南、安徽、湖南和湖北地区8个比较具有明显性状优势的黄鳝品种进行遗传结构的调查,同时选择河南与巢湖地区黄鳝品种进行杂交繁殖试验,为选育黄鳝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试验方案的系统设计,选取223份野生黄鳝作为试验材料,以水稻基因组为参照,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SLAF标签,最后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结果显示:试验共获得430,983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193,378个;通过序列分析,共开发得到1,992,507个SNP,筛选得到93,112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随后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8份黄鳝个体完成系统进化树、群体结构、PCA分析,发现这8个地点的黄鳝可能来源于四个不同的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这8个地点的黄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遗传分化。通过系统进化树发现分布在安徽的黄鳝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分布在松滋、公安和长湖的黄鳝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选取安徽巢湖自交鳝苗、河南固始自交鳝苗、安徽巢湖与河南固始杂交鳝苗、湖北荆州自交鳝苗进行生长试验,采用玻璃钢小网箱养殖,经过8周的投喂,对4种黄鳝苗种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固始与巢湖杂交F1代鳝苗生长速度最快,体长由6月8号的4.23cm增长到12.66cm,体重达到1.9780g;在自交群体中,固始自交F1代鳝苗体增长和体增重达到最大,分别为7.31cm和8.4607g,而其存活率最低,仅为68%。

杨昆明[6](2018)在《乌昌地区主要鱼类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新疆地域辽阔,水系特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本地经济呈蓬勃上升趋势,乌昌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更为迅速。河鲈、金鳟、虹鳟、美洲红点鲑、西伯利亚鲟、大西洋鲑、梭鲈等冷水性鱼类以及锦鲤、银龙、鲫鱼、加州鲈等非冷水性鱼类的养殖虽起步晚,却已趋规模,但接踵而来的各种病害,特别是细菌病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传统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锦鲤、河鲈、西伯利亚鲟等发病鱼类进行了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乌昌地区部分发病渔场采集发病鱼样,并从鱼体病变处、腹水、内脏分离优势菌,通过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等传统方法对分离菌进行初步鉴定,然后进行PCR试验,将产物进行测序,并将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构建进化树,确定分离菌的种属及属内亲缘关系;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讨论该致病菌的药敏特性;对病理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分析致病菌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最后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看是否能复制出相同的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对实验室分离的32株气单胞菌进行毒力因子检测,筛选强毒株。为明确造成锦鲤(Cyprinus carpio)大批死亡的致病菌,对病鱼肝脏、肾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通过革兰氏染色、微量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成功分离出两株菌,命名为CK5和CK9,结果为G-,在30°C正常生长,能利用葡萄糖、乳糖、纤维二糖,V-P、明胶、水杨苷试验阳性;PCR扩增其gyr B基因并测序,将序列Blast比对后,发现两株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6%和99.0%,在系统发育树上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肝脏脂肪空泡变性,肾小管变性坏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K5、CK9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噻肟、氨曲南、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耐药。从发病的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肝脏、肠道分离病原菌,对分离菌进行了传代纯化培养、菌种鉴定、药敏试验以及致病性检测。人工感染结果证明分离菌具有明显致病性,结合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结果、16S r RNA序列比对和基因序列进化树分析,鉴定出ZL1株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mas sobria),ZL3和ZL5株为迟缓爱德华菌(Edwardisella tarda)。药敏试验显示ZL1株对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他啶等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克拉霉素等耐药。ZL3和ZL5株对左氧氟沙星、链霉素和恩诺沙星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G、复方新诺明等耐药。从发病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肝脏、脾脏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XB2,通过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药敏试验,对其16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对序列用MEGA6.0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XB2为G-短杆菌,单独或成对出现;产酸不产气,能利用蔗糖、果糖、葡萄糖、枸橼酸(Simmons);在含3%(W/V)氯化钠中能生长,高于4%(W/V)氯化钠中不生长;4°C不生长,20~30°C都能生长,但在37°C不生长;不利用乳糖、水杨苷、纤维二糖、硫化氢、酒石酸、阿拉伯糖。进化树显示XB2与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同源性达99.0%。通过回归感染确定其LD50为2.37×104cfu/m L。药敏结果显示对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以及阿洛西林等9种药物敏感;对麦迪霉素、大观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等15种药物耐药。对实验室分离的32株气单胞菌,通过PCR扩增其hly、act、alt和aha I基因。经鉴定,初步判断有10株菌携带有强毒株基因型。

刘凯[7](2019)在《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线虫后的免疫适应机制》文中认为长江刀鲚是长江下游流域最为重要的捕捞和消费对象,是目前长江流域唯一能形成稳定渔汛的江海洄游型鱼类。在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及人类捕捞胁迫的双重影响下,长江刀鲚资源日趋枯竭,目前年捕捞量仅约为历史最高纪录的2%。本研究系统调查长江刀鲚线虫感染特征及寄生线虫群落特征;基于简化基因组技术和耳石指纹元素技术筛选出遗传背景相似、洄游履历相近的长江刀鲚实验样本,综合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异尖线虫后相关免疫基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揭示与感染异尖线虫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探讨洄游群体感染异尖线虫后所产生的免疫适应性反应。结合长江刀鲚种群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探讨长江刀鲚与寄生异尖线虫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对于后续异尖线虫感染对长江刀鲚种群补充的影响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系统调查了长江刀鲚感染线虫情况。渔汛期内在长江口至鄱阳湖的7个调查断面上共采集长江刀鲚695尾,从541尾样本中检出线虫7271条,总体感染率为77.84%,平均感染强度为13.44±30.68条/尾,平均感染丰度为10.46±27.63条/尾,不同断面间刀鲚样本线虫感染强度和感染丰度差异显着(p<0.05)。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对随机抽样的1160条线虫的鉴定结果显示,共检出异尖科线虫2属6种,分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简单异尖线虫(A.simplex)、内弯宫脂线虫(Hysterothylacium aduncum)、费氏宫脂线虫(H.fabri)、中华宫脂线虫(H.sinens)和厦门宫脂线虫(H.amoyense),其中派氏异尖线虫为优势种,占84.84%。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派氏异尖线虫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174,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028,各断面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5),总基因流(Nm)为75.74,群体间基因交流充分。研究了长江刀鲚抽样群体遗传背景。利用2b-RAD技术对165尾长江刀鲚样本进行测序,经筛选和聚类分析后,获得373244个标签,其平均Unique标签数为289602个,Unique标签比对率变幅为73.77%-80.25%。利用SOAP软件将过滤后的Enzyme Reads比对到参考序列,以最大似然法(ML)进行SNP标记分型,共获得SNP标记36975个,其中高度多态性的SNP(PIC>0.5)位点共计26个。群体二态性SNP标记36469个,其中以A/G和C/T转换的形式为主,分别有10013个和12881个,分别占SNP总量的27.08%和34.84%;转换与颠换比为1.69。分组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1286-0.1408,平均期望杂合度He最小为0.1340,最大为0.1446,各分组间遗传分化系数均低于0.005。表明长江刀鲚洄游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极低,个体信息交流紧密,杂合度较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本次筛选验证可保证长江刀鲚组学实验样本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进而排除实验样本种质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干扰。研究了长江刀鲚抽样群体生境履历。利用耳石指纹元素技术对81尾长江刀鲚样本的生境履历进行反演,共发现3种生态类型:江-海洄游型(91.36%)、江-河口洄游型(6.17%)和淡水定居型(2.47%)。就感染线虫与生境履历的关系而言,所有感染线虫的长江刀鲚样本均具有江海洄游履历,但具有江海洄游履历的长江刀鲚不一定感染线虫,淡水定居型均未感染线虫。本次筛选验证可保证长江刀鲚组学样本具有相近的洄游履历,进而排除实验样本因栖息生境的差异对分析结果产生干扰。进行了长江刀鲚肝脏转录组分析。利用RNA-seq技术对感染异尖线虫后的长江刀鲚肝脏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测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组装后共获得62604条Unigene。通过GO和KEGG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Unigene进行注释和分析,并预测其功能。对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共获得96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545个上调基因和416个下调基因。10个宿主基因qRT-PCR检测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RNA测序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pathway富集分析,筛选出免疫相关基因和免疫信号通路,包括参与抗原加工和呈递过程的MHCⅡ、TCR、CTSL以及CIITA基因和参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TCR、CD3D、LCP2、ITK、IL10以及p38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异尖线虫和长江刀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进行了长江刀鲚血清代谢组分析。利用GC/MS技术对感染异尖线虫后的长江刀鲚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检测出6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8种代谢物上调,37种代谢物下调。多元统计分析(PLS-DA和OPLS-DA)表明,异尖线虫感染对刀鲚血清代谢谱产生了显着(p<0.05)影响。对异尖线虫感染后的长江刀鲚血清中代谢物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发现甘油酯代谢、生物素代谢、戊糖磷酸循环、丙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嘧啶代谢和三羧酸循环通路中有很多代谢物及调控相关代谢物合成的基因都出现了表达量变化。此外,还发现DAG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并在T细胞激活所需的关键免疫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飞飞[8](2017)在《黄鳝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简化基因组法筛选了28对黄鳝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并利用其中10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江西6个不同黄鳝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江西四大水系的水系距离对黄鳝遗传结构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和评价利用数据库法和简化基因测序法分析了SSR的分布特征,并对单个重复类型的优势重复基元做了统计分析。根据所获得的SSR序列共开发了35对多态性引物,其中数据库法筛选出了7对多态性引物,简化基因组测序法筛选出了28对多态性引物。利用30个个体分别对筛选得到的引物进行多态性评价。其中,简化基因组测序法来源的SSR在30个个体间获得了16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获得了5.89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和期望杂合度为0.3559和0.6076。平均PIC值为0.5623,表明这些位点具有良好的多态性。数据库来源的EST-SSR共获得了2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获得4.14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和期望杂合度为0.2470和0.5674。平均PIC值为0.4958。位点的总体多态水平处在中等。本文所用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法因其简便、快速、低成本等优点,成为开发SSR标记的新选择。2.黄鳝EST-SSR在5个不同物种间的通用性检测利用在黄鳝中成功扩增的13对引物在鲫鱼、鲤鱼、泥鳅、小黄鱼、鳜鱼中进行了通用性检测。其中有7对引物在5个不同物种间得到扩增,5对引物在个别物种间表现出多态性。所获得的7对引物为这5个物种的分子标记资源库积累有效的标记。3.黄鳝6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结构的分析1)群体是否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疾病的抵抗力与其多样性是直接相关的,这也关系到黄鳝的生长能力。利用10个多态性位点对江西6个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黄鳝的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443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PIC)为0.5949(PIC>0.5)表明这些群体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但总体杂合度偏低。10个位点共扩增出10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扩增出10.5个等位基因。各个群体中都出现了无效等位基因情况,其中以赣州市龙南县桃江乡(TJ)群体最为严重。2)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中,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乡(JDZ)群体与九江市都昌县中馆镇(DC)群体先聚为一类,然后再与抚州市金溪县邹家村(JX)、上饶广丰县五都镇(WD)群体聚类,最后再与萍乡莲花县琴亭镇(LH)、赣州市龙南县桃江乡(TJ)群体聚类在一起。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与水系地理距离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特别是DC群体与鄱阳湖水系支流上的其他群体,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42。6个群体的平均Fis值显示,TJ群体具有最大的近交系数值(Fis)。群体存在于水系的多条支流上可能会影响与鄱阳湖源头的DC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使得WD群体在JX群体之后再与JDZ、DC群体聚类。3)群体两两之间的Fst值比较显示,桃江群体相比于其他群体具有较大的Fst值,已经有形成亚种的趋势。AMOVA结果显示群体之间的变异大多是来自群体内部的不同个体间。6个群体从遗传结构上来看可以分为4种遗传群体。其中LH和TJ群体为两种不同的遗传类群,WD和LH群体为另外两种遗传类群。4)群体遗传瓶颈测试分析表明WD、TJ、LH、JX群体可能经历过遗传瓶颈。JDZ、DC、WD群体在两种突变模式下的有效群体数目都超过了1000,表明这些群体拥有较好的资源状态。

林爱强[9](2017)在《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部分性别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我国养殖量最大的重要经济海水鱼类,其在生长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二态性。然而,在性成熟前很难从外形准确鉴别性别,也没有发现异形性染色体,迄今仍缺乏有效鉴别大黄鱼遗传性别的分子标记,对其性别决定机制的了解还很少。因此,本文对从大黄鱼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中挖掘的与大黄鱼性别显着相关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与验证,并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大黄鱼进行遗传性别鉴定,然后克隆并分析了Dmrt1、Gsdf、Amh和Foxl2这四个基因在大黄鱼中的表达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基于本实验室前期对大黄鱼性别决定区域定位的结果,通过重测序数据就该区域与大黄鱼全基因组参考序列进行深入地比对,发现在雄鱼Dmrt1基因中存在着一个杂合的15 bp的插入/缺失片段。利用该插入/缺失片段,开发并验证了两对可准确鉴定大黄鱼遗传性别的引物。同时,利用这两对引物鉴别了从仔鱼到成鱼期间不同生长时期的大黄鱼遗传性别。2、大黄鱼Dmrt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918 bp,编码305个氨基酸,含有一个DM结构域。分析发现该基因只在雄鱼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在雄鱼孵化后41天(dph)的性腺开始检测到表达,此后表达量逐渐升高,并在112日龄左右达最高,之后表达水平略有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在整个发育过程中,Dmrt1基因在雌鱼性腺中几乎不表达,显示了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差异。Dmrt1基因在伪雄鱼性腺中表达量也较高,表明该基因与大黄鱼精巢的形成具有重要关系。3、大黄鱼Gsdf基因特异表达于性腺,在精巢中表达量远高于卵巢。在41 dph雄鱼性腺中检测到该基因表达,此后表达量逐渐上升,到123 dph达到最高值;在雌鱼性腺中,Gsdf基因在各阶段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雄鱼(p<0.05)。Gsdf基因在伪雄鱼性腺的表达量相对于雌鱼显着上调(p<0.05)。4、大黄鱼Amh基因主要在大黄鱼性腺表达,并在精巢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卵巢(p<0.05)。Amh基因在41 dph的雄鱼性腺中检测到少量表达,在55 dph明显上调,并在123 dph达到最高峰,此后表达量下降并维持稳定。Amh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很低,但在伪雄鱼性腺的表达量却与正常雄鱼精巢的表达量相近。5、大黄鱼Foxl2基因主要在脑和性腺中表达,在性腺的表达量呈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同时,Foxl2基因在大黄鱼不同生长时期的性腺中都有表达,但主要在大黄鱼性腺分化时期,特别是卵巢分化阶段高表达。在伪雄鱼性腺的表达量明显比正常雌鱼低(p<0.05)。

张恒[10](2017)在《不同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鳝又称鳝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我国名优淡水水产品之一。黄鳝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黄鳝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野生资源日益稀缺。黄鳝的产量满足不了市场所需,供给矛盾突出。另外,当前黄鳝的养殖模式不够规范,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也不够成熟,为此,本试验从黄鳝的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入手,探究黄鳝标准化养殖模式,旨在通过试验找到有利于黄鳝生长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从而提高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本试验以黄鳝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2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放养密度:本试验为了寻找适宜的放养密度,以体长为(28.65±0.52)cm,体重为(21.73±2.24)g的黄鳝为研究对象,按照放养密度设立了6个试验组,分别为5尾/m2(SD1)、10尾/m2(SD2)、15尾/m2(SD3)、20尾/m2(SD4)、25尾/m2(SD5)和30尾/m2(SD6),组内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60天,测得生长、存活和水质指标。结果显示,放养密度对黄鳝的生长和存活有极显着的影响(P<0.05)。25尾/m2试验组的末重最高,达到60.88g,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5尾/m2组的末重最低,仅有37.22g,显着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5尾/m2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与20尾/m2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鳝的成活率逐渐降低。5尾/m2试验组黄鳝成活率最高,达到95%,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经过60天的投喂,各黄鳝试验组黄鳝的肝体指数显着升高(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各试验组的pH和DO逐渐降低,养殖水体中NO2--N、NO3--N、NH4+-N的浓度上升。到试验的中后期,高密度组的pH和DO比低密度组低,而NO2--N、NO3--N、NH4+-N的浓度显着高于低密度组。经济效益分析显示,15尾/m2、20尾/m2和25尾/m2的回报率都达到20%以上,其中25尾/m2试验组经济效益最高,回报率高达48.68%。结果表明放养密度对黄鳝的生长和养殖水质有极显着的影响,最佳的放养密度为25尾/m2,20尾/m2次之。(2)网箱规格:本试验为了寻找适宜的网箱规格,本试验设计了5个网箱规格处理组,面积分别为1m2(A1)、1.5m2(A2)、2m2(A3)、4m2(A4)、6m2(A5),组内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60天,测得生长、存活和水质指标。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间黄鳝末重差异不显着(P>0.05)。6m2试验组的末重最高,达到53.03g,与其他试验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随着网箱规格的增大,黄鳝的特定生长率呈上升趋势。6m2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但与1.5m2、2m2、4m2试验组差异不显着(P>0.05)。网箱规格对黄鳝的存活有极显着的影响(P<0.05)。随着网箱规格的增大,黄鳝的成活率逐渐降低。1m2试验组黄鳝成活率最高,达到90%。,经过60天的投喂,各黄鳝试验组黄鳝的肝体指数显着升高(P<0.05)。6m2试验组的肝体指数最大,达到6.14%。随着试验的进行,各试验组的pH和DO逐渐降低,养殖水体中NO2--N、NO3--N、NH4+-N的浓度上升。到试验的中后期,大规格较试验组的pH和DO比小规格组低,而NO2--N、NO3--N、NH4+-N的浓度显着高于小规格组。经济效益分析显示,4m2的回报率最高,经济效益较好,回报率高达28.76%。结果表明网箱规格对黄鳝的生长和养殖水质有极显着的影响,最佳的网箱规格为4m2(2m×2m×1.2m)。

二、黄鳝的地方种群特征和养殖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鳝的地方种群特征和养殖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1.2.4 繁殖力降低
        1.2.5 毒素作用
        1.2.6 继发感染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1.5.1 原虫病
        1.5.2 吸虫病
        1.5.3 绦虫病
        1.5.4 线虫病
        1.5.5 棘头虫病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1.6.1 科学规划
        1.6.2 生物安全
        1.6.3 科学管理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1.6.5 生物防治
        1.6.6 废弃物处理
        1.6.7 药物控制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试验研究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3.1 材料
        3.1.1 调查地点
        3.1.2 样品的采集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肉眼检查
        3.2.2 镜检
        3.2.3 检查顺序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3.2.6 乳酚透明法
        3.2.7 虫体鉴定方法
        3.3 结果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4.1.1 调查地点
        4.1.2 调查方法
        4.2 结果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
        5.1.1 主要仪器设备
        5.1.2 主要试剂
        5.2 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
        1.1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1.2 影响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因素
    2 鱼类铜营养研究
        2.1 主要含铜酶、含铜蛋白及功能
        2.2 鱼类对铜的吸收与利用
        2.3 鱼类体内铜分布
        2.4 铜排泄
        2.5 鱼类铜需求研究
        2.6 饲料铜缺乏及铜过量对鱼类的影响
    3 水体铜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4 黄鳝生物学特性、营养研究及产业现状
        4.1 黄鳝生物学特性
        4.2 黄鳝营养研究进展
        4.3 我国黄鳝产业现状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鳝铜需求量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及材料
        1.2 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2.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组织铜蓄积的影响
        2.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及体组成的影响
        3.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各组织铜蓄积量的影响
        3.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PCA分析
        2.2 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2.3 LEfSe差异分析与CCA分析结果
        2.4 功能预测差异比较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水体铜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鳝幼鱼Cu~(2+)中毒症状
        2.2 Cu~(2+)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黄鳝幼鱼对Cu~(2+)适应行为
        3.2 Cu~(2+)对黄鳝的毒性强度与安全浓度
    4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清潩河栖息地评估及恢复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优先保护鱼类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1.2.2 栖息地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2.3 栖息地修复工程实践研究进展
        1.2.4 现有研究中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基于多维度的优先保护鱼类评价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1.2 优先保护鱼类评价体系的构建步骤
    2.2 优先保护鱼类评价体系
        2.2.1 体系的构建及分级标准的确定
        2.2.2 指标权重的设定
        2.2.3 评价指标体系的采样与处理
    2.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清潩河流域(许昌段)优先保护鱼类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3 鱼类资源现状分析
        3.3.1 鱼类所处生境现状
        3.3.2 鱼类的生态结构
        3.3.3 鱼类濒危程度
        3.3.4 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
        3.3.5 鱼类的遗传价值与物种价值
    3.4 清潩河(许昌段)优先保护鱼类评价结果
    3.5 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清潩河流域栖息地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
    4.1 清潩河生境概况
        4.1.1 主要干支流现状
        4.1.2 生境质量评估现状
    4.2 栖息地修复技术研究
        4.2.1 典型河段
        4.2.2 微生境改善技术效果
        4.2.3 微生境改善技术适用条件分析
    4.3 灞陵河栖息地修复技术体系的构建
        4.3.1 布置原则
        4.3.2 布置参数
    4.4 河道行洪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水动力及栖息地模拟研究
    5.1 模拟理论基础
        5.1.1 River2D模型水动力模拟理论基础
        5.1.2 HEC-RAS模型理论基础
        5.1.3 模糊逻辑推理理论
        5.1.4 鱼类栖息地模型
    5.2 参数率定
        5.2.1 河床数据来源
        5.2.2 网格划分
        5.2.3 粗糙系数
        5.2.4 水位边界条件
        5.2.5 精度检验
    5.3 基于mamdani模糊推理的适宜性模型
        5.3.1 目标鱼类及其产卵特性
        5.3.2 基于Mamdani法的产卵栖息地适宜性指数
        5.3.3 研究结果
    5.4 水动力模拟结果与分析
    5.5 栖息地评估结果与分析
    5.6 其他对策措施
        5.6.1 适宜生态流量
        5.6.2 增殖放流
    5.7 本章小结
6 栖息地修复工程的实践应用
    6.1 工程实施现状
    6.2 调查与评估
    6.3 生物调查结果
    6.4 生物数据分析
        6.4.1 分析方法
        6.4.2 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1.1 鱼类早期发育
        1.1.1.1 鱼类胚胎发育
        1.1.1.2 饥饿和“不可逆点”
        1.1.2 鱼类摄食与生长
        1.1.2.1 鱼类的摄食
        1.1.2.2 鱼类的生长
    1.2 盐碱环境对鱼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转录组学在鱼类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4 塔里木河渔业概况
    1.5 叶尔羌高原鳅相关研究进展
        1.5.1 高原鳅属鱼类研究
        1.5.2 叶尔羌高原鳅介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塔里木河水系叶尔羌高原鳅栖息环境调查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集地点
        2.2.2 采样方法
        2.2.3 渔获物统计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质调查分析
        2.3.2 渔获物分类鉴定
        2.3.3 几种高原鳅鱼类生长比较
        2.3.4 盐碱度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关系
        2.3.5 几种高原鳅和栖息水域环境关系
        2.3.6 环境因子与叶尔羌高原鳅种群数量关系
    2.4 讨论
第三章 叶尔羌高原鳅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受精卵采集和孵化
        3.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3.2.3 取样和观察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胚胎发育
        3.3.1.1 卵裂期
        3.3.1.2 囊胚期
        3.3.1.3 原肠期
        3.3.1.4 神经胚期
        3.3.1.5 器官形成期
        3.3.2 胚后发育
        3.3.2.1 卵黄囊仔鱼
        3.3.2.2 稚鱼阶段
        3.3.2.3 卵黄囊吸收与仔稚鱼的生长
    3.4 讨论
第四章 叶尔羌高原鳅摄食与生长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本采集
        4.2.2 试验方法
        4.2.3 仔鱼初次摄食率
        4.2.4 仔鱼形态测量和成活率测定
        4.2.5 生长率的测定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卵黄囊仔鱼生长对比
        4.3.2 饥饿对仔鱼形态和行为影响
        4.3.3 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及PNR
        4.3.4 延迟投喂对仔鱼成活率的影响
        4.3.5 延迟投喂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4.3.6 不同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
        4.3.7 不同投喂频率对其生长的影响
        4.3.8 不同光照对其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
第五章 叶尔羌高原鳅对盐碱的耐受与生长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本采集
        5.2.2 试验用水和设施
        5.2.3 盐碱耐受性试验
        5.2.4 取样观察和测定
        5.2.5 盐碱胁迫下生长测定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
        5.3.2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鱼存活系数
        5.3.3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耐受性
        5.3.4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成鱼耐受性
        5.3.5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仔稚鱼的生长
        5.3.6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幼鱼的生长
        5.3.7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成鱼的生长
    5.4 讨论
        5.4.1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耐受性
        5.4.2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生长比较
第六章 叶尔羌高原鳅对盐碱适应机制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本采集
        6.2.2 试验方法
        6.2.2.1 血液学及组织学
        6.2.2.2 基于转录组分析
    6.3 数据处理
    6.4 结果与分析
        6.4.1 不同盐碱浓度下血液各个离子浓度的变化
        6.4.2 不同盐碱浓度下各个生化指标的变化
        6.4.3 不同盐碱浓度下Na~+-K~+-ATP酶变化
        6.4.4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鳃组织变化
        6.4.5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肾组织变化
        6.4.6 不同盐碱浓度下叶尔羌高原鳅肠组织变化
        6.4.7 RNA测序的组装和拼接
        6.4.8 基因功能注释和分类
        6.4.9 DEGs分析
        6.4.10 qRT-PCR验证
    6.5 讨论
        6.5.1 不同盐碱浓度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6.5.2 不同盐碱浓度下鱼类组织结构变化
        6.5.3 不同盐碱浓度下鱼类分子机制的变化
主要研究结论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差异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黄鳝是中国重要的模式动物资源
        1.1.2 黄鳝遗传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1.2 黄鳝的概述
        1.2.1 黄鳝的形态学特征
        1.2.2 黄鳝的生活习性
        1.2.3 黄鳝的地理分布及市场前景
        1.2.4 我国黄鳝养殖业的现状
        1.2.5 黄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6 我国黄鳝产业的发展趋势
        1.2.7 黄鳝的育种研究进展
    1.3 黄鳝的繁殖生物学
        1.3.1 黄鳝的雌雄鉴别
        1.3.2 黄鳝的繁殖习性
        1.3.3 黄鳝的仿生态自然繁殖
    1.4 黄鳝的苗种培育
        1.4.1 鳝苗的习性
        1.4.2 黄鳝的苗种来源
        1.4.3 黄鳝苗种的培育及日常管理
    1.5 遗传多样性及其方法
        1.5.1 遗传多样性概念
        1.5.2 遗传多样性研究常用的分子标记
    1.6 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1.6.1 SLAF-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
        1.6.2 SLAF-SEQ研究现状
        1.6.3 影响SLAF-SEQ关联分析结果的因素
第2章 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第3章 黄鳝不同地理群体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6)乌昌地区主要鱼类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乌昌地区水产养殖现状
        1.2.1 乌昌地区主要养殖水体及渔业公司
        1.2.2 乌昌地区主要养殖鱼类
    1.2 气单胞菌及其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1.2.1 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1.2.2 嗜水气单胞菌
        1.2.3 维氏气单胞菌
        1.2.4 温和气单胞菌
        1.2.5 气单胞菌毒力因子
    1.3 迟缓爱德华菌及其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1.3.1 爱德华菌的研究进展
        1.3.2 迟缓爱德华菌
    1.4 鲁氏耶尔森菌的研究进展
第2章 锦鲤(Cyprinus carpio)致病性维氏气单胞(Aeromonas veronii)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细菌的分离纯化
        2.1.3 细菌鉴定
        2.1.4 致病菌药敏试验
        2.1.5 病理组织切片
        2.1.6 回归感染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致病菌形态特征
        2.2.2 生理生化结果
        2.2.3 PCR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4 致病菌药敏试验
        2.2.5 病理组织切片
        2.2.6 回归感染试验
    2.3 讨论
        2.3.1 新疆锦鲤产业的发展及维氏气单胞菌对观赏鱼的危害
        2.3.2 分离菌的结果鉴定
        2.3.3 维氏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第3章 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innaeus)细菌性肠炎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与主要试验
        3.1.2 剖检观察
        3.1.3 细菌分离培养
        3.1.4 细菌鉴定
        3.1.5 致病菌药敏试验
        3.1.6 病理组织切片
        3.1.7 回归感染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体表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3.2.2 致病菌形态特征
        3.2.3 生理生化结果
        3.2.4 PCR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3.2.5 药敏试验结果
        3.2.6 病理组织切片
        3.2.7 致病菌回归感染试验
    3.3 讨论
        3.3.1 温和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菌对水产业的危害
        3.3.2 温和气单胞菌药敏结果分析
        3.3.3 温和气单胞菌中药防控优势
第4章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致病性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新疆株的分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用鱼
        4.1.2 剖检观察
        4.1.3 细菌分离培养
        4.1.4 细菌鉴定
        4.1.5 致病菌药敏试验
        4.1.6 回归感染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体表检查及病理剖检结果
        4.2.2 致病菌形态特征
        4.2.3 生理生化结果
        4.2.4 PCR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4.2.5 药敏试验结果
        4.2.6 回归感染试验结果
    4.3 讨论
        4.3.1 西伯利亚鲟细菌病研究进展
        4.3.2 分离菌鉴定结果及目前细菌鉴定方法的利弊
        4.3.3 鲁氏耶尔森菌药敏结果分析
        4.3.4 鲁氏耶尔森菌中草药的防治
第5章 北疆地区分离气单胞菌(Aeromonas)毒力基因的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气单胞菌的复苏及提取DNA
        5.1.2 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引物
        5.1.3 毒力因子PCR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CR鉴定结果
        5.2.2 毒力因子进化树分析
        5.2.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线虫后的免疫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长江刀鲚生态学研究背景
        1.1 长江刀鲚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2 长江刀鲚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
        1.3 长江刀鲚耳石指纹元素研究进展
        1.4 长江刀鲚寄生虫研究进展
    2 鱼类寄生线虫研究背景
        2.1 鱼类寄生线虫物种概述
        2.2 鱼类寄生线虫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2.3 鱼类寄生线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3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组学背景
        3.1 简化基因组技术
        3.2 转录组技术
        3.3 代谢组技术
    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长江刀鲚线虫感染情况及优势种遗传结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调查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线虫采集方法
        2.2 线虫分子鉴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江刀鲚样本生物学特征
        3.2 长江刀鲚寄生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3.3 长江刀鲚寄生线虫的群落结构
        3.4 优势种遗传结构
    4 讨论
        4.1 长江刀鲚线虫感染情况及影响因子
        4.2 长江刀鲚寄生线虫的群落结构
        4.3 优势种遗传多样性现状
    5 小结
第三章 长江刀鲚抽样群体遗传背景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DNA提取
        2.2 构建文库
        2.3 内参数据比对
        2.4 SNP标记分型
        2.5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NA质检
        3.2 原始数据过滤
        3.3 SNP分型统计
        3.4 差异标签聚类
        3.5 主成分PCA分析
        3.6 群体遗传多样性
        3.7 系统进化树
        3.8 群体遗传结构
        3.9 GWAS分析
    4 讨论
        4.1 2b-RAD技术的分析
        4.2 SNP多态性
        4.3 基于SNP分型的主成分分析
        4.4 长江刀鲚抽样群体遗传背景
    5 小结
第四章 长江刀鲚抽样群体生境履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耳石采集方法
        2.2 耳石预处理方法
        2.3 耳石微化学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长江刀鲚感染异尖线虫后肝脏组织转录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样品总RNA提取
        2.3 RNA-Seq高通量测序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RNA-Seq数据分析
        3.2 基因功能预测与分析
        3.3 差异表达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3.5 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分析
        3.6 qRT-PCR验证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长江刀鲚感染异尖线虫后血清代谢组研究
    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
        2.2 样本前处理
        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清代谢谱的建立
        3.2 代谢组PLS-DA和 OPLS-DA分析
        3.3 组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3.4 差异代谢物的KEGG分析
        3.5 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黄鳝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常用的分子标记分类
        1.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方法及应用
        1.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方法及应用
        1.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方法及应用
        1.4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方法及应用
    2 微卫星标记简介
        2.1 微卫星标记的定义与发展
        2.2 微卫星标记的优缺点
    3 SSR开发策略
        3.1 富集文库法
        3.2 数据库筛选法
        3.3 近缘物种通用筛选法
        3.4 简化基因组测序法
    4 SSR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4.1 SSR在鱼类遗传多样性评估和遗传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
        4.2 SSR在鱼类遗传图谱构建和QTL中的应用
        4.3 SSR在鱼类亲缘关系鉴定中的应用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鳝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评价
    第一节 简化基因组法筛选黄鳝的微卫星标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4.1 黄鳝基因组DNA的提取
        1.4.2 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
        1.4.3 引物设计
        1.4.5 引物的优化
        1.4.6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12%)的制备和电泳检测
        1.4.7 位点主要遗传学参数的估算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DNA的提取及定量
        2.2 简化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2.2.1 测序原始数据统计
        2.2.2 RAD-tags组装
        2.2.3 SSR序列分析
        2.3 SSR引物初筛
        2.4 SSR引物的多态筛选
        3 讨论
        3.1 SSR分布特点的讨论
        3.2 多态性位点遗传学参数的讨论
    第二节 EST文库法筛选黄鳝微卫星标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1.4.1 黄鳝基因组DNA的提取
        1.4.2 EST-SSR序列的获得及引物的设计
        1.4.3 PCR扩增和产物检测
        1.4.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黄鳝肠道EST-SSR的总体特点和分布频率
        2.2 黄鳝肠道EST-SSR的分布特性
        2.3 黄鳝肠道EST-SSR标记的筛选与多态性评价
        3 讨论
        3.1 从EST文库中筛选EST-SSR
        3.2 黄鳝EST-SSR的分布特点和多态性位点的筛选
第三章 黄鳝EST-SSR标记的通用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EST-SSR不同物种间的通用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黄鳝不同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野外取样
        1.2 DNA提取和PCR反应
        1.3 个体基因型的确定
        1.4 数据的处理
        1.4.1 主要遗传学参数的计算
        1.4.2 群体间Fst值和遗传距离
        1.4.3 群体有效大小和遗传瓶颈效应
    2 实验结果
        2.1 6 个群体的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和哈迪-温伯格平衡分析
        2.2 6 个群体间特有等位基因和稀有等位基因的比较
        2.3 10 个位点的Fis指数
        2.4 六个群体的亲缘关系、遗传分化和结构的分析
        2.4.1 六个群体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2.4.2 六个群体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2.5 群体有效大小和遗传瓶颈测试
    3 讨论
        3.1 无效等位基因
        3.2 哈迪温伯格平衡
        3.3 群体遗传多样性
        3.4 群体亲缘关系的分析
        3.5 群体遗传分化和结构的分析
        3.6 群体有效数目和遗传瓶颈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部分性别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鱼类性别决定
        1.1.1 遗传型性别决定(GSD)
        1.1.2 环境型性别决定(ESD)
        1.1.3 环境影响的遗传型性别决定
    1.2 鱼类性腺发育与分化
        1.2.1 鱼类性腺发育
        1.2.2 鱼类性腺分化
    1.3 鱼类性别相关基因
        1.3.1 Sox基因家族
        1.3.2 Dmrt基因家族
        1.3.3 Foxl2 基因
        1.3.4 Amh基因
        1.3.5 Gsdf基因
        1.3.6 芳香化酶基因
        1.3.7 其它基因
    1.4 鱼类性别相关分子标记
        1.4.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1.4.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1.4.3 微卫星分子标记
        1.4.4 单核苷酸多态性或插入/缺失标记
    1.5 大黄鱼性别相关的遗传基础研究概况
        1.5.1 大黄鱼简介
        1.5.2 大黄鱼性腺发育与性别分化的研究
        1.5.3 大黄鱼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
        1.5.4 大黄鱼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连锁分子标记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验证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性别相关SNP筛选结果
        2.2.3 雌雄基因组序列比对寻找差异的DNA片段结果
        2.2.4 与性别显着相关的SNP位点验证结果
        2.2.5 大黄鱼雌雄基因组差异的DNA片段验证结果
        2.2.6 人工养殖大黄鱼个体遗传性别的鉴定
        2.2.7 伪雄鱼遗传性别的鉴定
    2.3 讨论
第3章 大黄鱼Dmrt1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不同日龄大黄鱼的遗传性别鉴定
        3.2.2 大黄鱼各组织及性腺RNA的提取
        3.2.3 大黄鱼Dmrt1 基因的序列分析
        3.2.4 大黄鱼成鱼不同组织中Dmrt1 基因的表达分析
        3.2.5 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性腺中Dmrt1 基因的表达分析
        3.2.6 大黄鱼伪雄鱼性腺中Dmrt1 基因的表达分析
    3.3 讨论
第4章 大黄鱼Gsdf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大黄鱼Gsdf基因的序列分析
        4.2.2 大黄鱼成鱼不同组织中Gsdf基因的表达分析
        4.2.3 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性腺中Gsdf基因的表达分析
        4.2.4 大黄鱼伪雄鱼性腺中Gsdf基因的表达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大黄鱼Am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大黄鱼Amh基因的序列分析
        5.2.2 大黄鱼成鱼不同组织中Amh基因的表达分析
        5.2.3 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性腺中Amh基因的表达分析
        5.2.4 大黄鱼伪雄鱼性腺中Amh基因的表达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大黄鱼Foxl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
        6.2.1 大黄鱼Foxl2 基因的序列分析
        6.2.2 大黄鱼成鱼不同组织中Foxl2 基因的表达分析
        6.2.3 大黄鱼不同发育阶段性腺中Foxl2 基因的表达分析
        6.2.4 大黄鱼伪雄鱼性腺中Foxl2 基因的表达分析
        6.2.5 大黄鱼41 日龄雄鱼性腺中Dmrt1/Gsdf/Amh基因的表达比较
    6.3 讨论
        6.3.1 大黄鱼Foxl2 基因
        6.3.2 大黄鱼Dmrt1/Gsdf/Amh/Foxl2 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不同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黄鳝的生物学特性
    1.2 黄鳝的养殖模式
    1.3 影响黄鳝养殖的因素
    1.4 黄鳝生长及饲料研究
    1.5 我国黄鳝养殖的现在和发展方向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不同放养密度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第3章 不同网箱规格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黄鳝的地方种群特征和养殖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3]基于优先保护鱼类的清潩河栖息地评估及恢复技术应用研究[D]. 刘思伟. 郑州大学, 2020(02)
  • [4]叶尔羌高原鳅早期发育及盐碱适应生理机制[D]. 陈生熬.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5]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差异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D]. 郑浩亮. 长江大学, 2019(10)
  • [6]乌昌地区主要鱼类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杨昆明.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7]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长江刀鲚感染线虫后的免疫适应机制[D]. 刘凯.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8]黄鳝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D]. 张飞飞.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9]大黄鱼性别特异分子标记及部分性别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 林爱强. 集美大学, 2017(05)
  • [10]不同放养密度和网箱规格对黄鳝存活、生长及水质的影响[D]. 张恒. 长江大学, 2017(02)

标签:;  ;  ;  ;  

黄鳝当地种群特征及养殖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