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发展水泥产业的思考

兴业县发展水泥产业的思考

一、关于兴业县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唐雅琴[1](2021)在《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文中提出本文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的划分方法,分析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特点,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全面梳理玉林市1911-2019年城市建设历程。通过充分发掘玉林城市历史照片,按历史发展顺序分别展现了玉林城市建设在民国时期(1911-1949)、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时期(1979-1997)、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四大历史阶段的重点建设内容和特点。通过分析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演变和近百年来玉林城市建设的历程,探索不同历史阶段中玉林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对应关系,以联系的方法论探讨玉林城市建设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导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功能需求,从而形成了有明显时代烙印的城市发展格局和空间形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城市建设的空间演变是与城市人居环境元素的演变呈正相关的,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2)城市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中,自然系统是玉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决定了城市的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人和社会因素是最具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变数。(3)玉林城市建设受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影响,对政治变革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有更高的灵敏性。未来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其中,生态环境、地方文化、营商环境、综合交通和智慧信息将是主要的突破点。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运用大量的城市历史照片进行直观展现城市建设,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和提炼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不足在于未来的前瞻性不够,数据量化分析不强,没有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细化分析。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封煜光[3](2019)在《建筑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玉林地区传统村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传统村落数量众多,遗存丰厚,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村落面临各种危机和遭到破坏。传统村落遭到破坏,不单单是建筑层面,更多的是与建筑、人文有关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传统村落相应的文化内涵,如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往往被忽略掉,这也是当前传统村落研究上的不足,从建筑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更为全面,同时上升到文化进化的高度来审视其内在价值和意义。论文选取广西玉林地区的五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这地区是以汉族为主传统村落聚居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的梳理,借鉴总结建筑人类学理论和案例,概括出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研究要素,基于建筑人类学角度对玉林地区传统村落的各研究要素深入分析,根据调研现状制定一套要素评价标准,对各村落进行评价打分,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结合各个村落现状问题和评价结果,从建筑人类学视角针对各个研究要素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更新策略。从建筑人类学视角来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是更为全面、切实有效的途径,为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实地调研结合人类学相关理论,从建筑人类学视角来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韦旖扬[4](2019)在《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舞青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舞青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挖掘舞青龙的内涵。浦北县乐民镇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孕育了舞青龙的文化,在中秋节当天舞青龙,迎合了传统的中秋节过节习俗,为当地人民过中秋节增添了节日氛围和文化乐趣。从青龙的制作来看,青龙的细节制作可变性比较强,总体设计符合当下群众的审美。舞青龙活动的传承现状具有明显的特征:工作小组的稳定性,青龙制作的合作参与性,舞龙者的自发性和唢呐队的减衰性。从舞青龙的进程、拜龙的选址,体现了乐民人对龙和神的信仰和崇拜,对政府的尊重和对权利地位的向往。舞青龙仪式有固定的流程。综观舞青龙的现状,当代舞青龙融合了教化、规范、维系、调节、审美的社会功能。舞青龙活动是构建和维系乐民镇群众的重要纽带,增强了群众凝聚力和本土文化的认同,对创造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美好家园有着重要功能价值。

严小锋[5](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兴业县化龙湖景区景观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各类旅游景区规划和景点打造如火如荼,民众在注重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精神文化追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在旅游景区打造的过程中,“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景区地域特色往往被忽视。设计特色不足和地域文化缺失已成为国内景区日益显现并逐渐突出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围绕地域文化和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探讨二者相互关系,并提取兴业县化龙湖景区的地域文化元素,形成景观设计元素,利用地域文化的物质表达载体和表达方法,构建兴业县化龙湖景区景观设计策略。本文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的研究结果与认识:(1)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研究,总结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挖掘地域文化,归整素材,再形成景观设计元素,利用地域文化的物质表达载体与表达方法,从而实现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2)整合与提炼研究区地域文化,形成景观设计元素。从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两方面总结研究区地域文化特色,重点梳理岭南园林、科举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内容。通过建筑、铺砖、景观小品、植物和水体等物质表达载体,以及直接表达、场景再现、隐喻诠释、象征处理和抽象凝练等表达手法,提取景观设计元素,归纳其表现形式。(3)依据自身地域特色,结合场地周边环境,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与场地分析,利用地域文化的表达载体与表达方法,将设计元素融入景区景观设计中,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重点展现科举、建筑、宗教、民俗和乡土植物等文化在化龙湖景区的入口广场、喷泉景观、跌水景观、李龙文化广场和生态湿地等主要景观节点的体现,提出化龙湖景区景观设计策略和建议,对文化型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杨明智[6](2019)在《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同时工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粗放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瓶颈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加强生态保护,统筹解决好水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时不我待。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我国的用水方式和管理发生了新的变化。201 1年中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构建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实施总量控制与效率控制管理。2017年,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指导方针。将我国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对水文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认识和研究相结合,提高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需求,也因此成为水资源学科需要突破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尚停留在初步探讨阶段,对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没有清晰的理论基础,基于水循环机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方法与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基于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在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方法体系,研发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拟模型SWATWAQER,并将模型成功地应用到了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南流江流域。设置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等多种情景,采用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生态五大系统多目标综合决策方法进行方案优选,量化了南流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以及绿色发展理念,以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为核算基础,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与环境五维属性的协调发展为核算准则,以“指标选择-情景设置-方案模拟-效果评价-指标核算”为核算思路,以“量-质-效”三位一体控制为核算目标,并提出了方案设置、模型构架以及方案评价方法,系统构建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2)通过对SWAT模型的改进,研发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SWATWAQER。模型采用全新的”子流域-灌区-行政区-水功能区”嵌套式坡面离散方法,很好地处理了天然子流域边界、行政区边界、灌区边界互不重合的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模型耦合、自然-社会水循环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耦合,具有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拟、需水预测模拟、自然-人工水循环耦合模拟、水量水质耦合模拟以及水资源配置模拟等功能。通过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径流、蒸散发、泥沙和水质等方面的校验,验证了 SWAT WAQER模型模拟性能可靠,模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的有力支撑工具。(3)以广西南流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案的评价优选,量化了2030年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总量控制与效率控制指标:全流域国民经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3.28亿m3,其中地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3.26亿m3,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制指标为3.98亿m3,工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42亿m3,农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7.45亿m3,生态用水控制指标为0.43亿m3;全流域总氮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10965t,其中点源排放量1821t,面源排放量为9144t;总磷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1250t,其中点源排放量148t,面源排放量为1102t。万元工业增加值控制指标为27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4)通过采用HadGEM2-ES模式,分析了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的南流江流域水与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三种排放情景下,未来南流江流域降水和气温呈现增加态势。除RCP4.5排放情景外,未来南流江流域天然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其中,在RCP4.5排放情景下,天然径流量增加了4.0%;在RCP8.5排放情景下,天然径流量减少了10.8%;实际蒸散发分别增加了6.4%、4.5%和6.3%;三种排放情景下的污染负荷来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RCP2.6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将减少39.6%,总磷负荷量减少46.5%;在RCP4.5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减少27.9%,总磷负荷量减少28.6%;在RCP8.5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将增加6.9%,总磷负荷量增加7.8%;未来南流江流域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呈现减少趋势。三种排情景下,南流江流域水稻平均产量分别减少2.3%、0.67%和3.4%。(5)选用RCP4.5排放情景,采用SWAT WAQER模型的模拟以及对各方案的评价优选,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2030年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进行了核算:全流域国民经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8.18亿m3。其中,地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8.18亿m3,生活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98亿m3,工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42亿m3,农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2.35亿m3,生态用水控制指标为0.43亿m3;全流域总氮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8537t,其中点源排放量1821t,面源排放量为6716t;总磷入河排放量为750t,其中点源排放量148t,面源排放量为602t。万元工业增加值控制指标为27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

陈运兰[7](2019)在《广西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扶贫产业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广西兴业县位于玉林市与贵港市交界地带,属于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兴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3.05%,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6条,具备发展农业产业的优势条件。但是,由于兴业县以丘陵山地为主,基础设施不完善,贫困人口较多,阻碍了兴业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入调查了解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探讨其发展对策对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的发展,助推兴业县脱贫攻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经过实地调查,总结归纳,研究结果如下:(1)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兴业县的农业扶贫产业以传统种植优质水稻、生猪养殖、家禽养殖为主,涉及13个乡镇,规模较大,但三大产业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较大,效益难以保证;其它食用菌种植、小龙虾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仅个别乡镇有发展,且规模较小,但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迅速,见效快。(2)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农业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发展优势和劣势进行研究,指出了兴业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贫困人口对政府扶持依赖性过强和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新兴产业主体发育不足和带动能力不强、脱贫主体与企业缺乏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共赢机制、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人才与技术等问题。(3)发展对策。本文针对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结合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政府领路人的作用;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农业扶贫产业项目实施;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农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转变贫困户观念,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引进人才和留住劳动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后劲;拓宽渠道,促进农业扶贫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完善农业扶贫产业的配套体系;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陈峭苇[8](2017)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桂东南是广西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区,相应的客家民居类型众多,但如同大多数传统民居一样,在现代化的洪流之下也面临着溃散的困境。本选题以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立足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建筑学本体范畴的通体认识之基础上,通过回顾和分析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潜藏其后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而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可能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就系统而言,民居的演化具有自组织的特点,以自组织理论对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可以深刻的理解其演化的发生条件、运动过程(系统状态与结构的变化)以及作用机制等,由此认识其内在的演化规律,可以概括为:耗散结构的形成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和条件,协同与竞争是系统结构转变的动力学机制,超循环是演化过程中系统层次整合作用发生的组织学机制,分形从微观上反映了演化过程中系统各种层次或组分之间形态和结构关系的改变,突变则从宏观上反映了演化过程中系统状态的变化。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传统”与“现代化”的含义,指出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的过程,民居的演化离不开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民居同样具有四个相对应的子系统,桂东南客家民居演化的相关研究就是在自组织理论指导下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基础性研究。通过详细分析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类型、结构、装饰装修、防御组织等建筑本体的内容,并总结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和成因,从而构成研究得以深入的基础。二是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历史和现实与自组织理论的契合。首先回顾桂东南客家民居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从中认识其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表现、特征和作用机制。自发性、适应性和自相似性是客家民居系统演化的基本表现,尤其是自相似性所反映的分形逻辑,为认识客家民居地域性的形成以及进一步探究其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而历史上(主要是明清以来)的桂东南客家民居可以概括为一个相对封闭、近平衡态、低度有序和短程关联的系统。继而从动力学和组织学两个方面探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机制,指出由于在动力学层次上缺乏强有力的协同与竞争,同时在组织学层次上也未能构建复杂的超循环关系,桂东南客家民居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演化非常缓慢。在以上认识基础上,论文指出历史上的桂东南客家民居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近平衡的结构,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然后简要描述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现状,并选择性的分析若干典型符号和现象的变化,认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系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耗散结构的主要条件已逐步形成,传统的协同竞争力急剧下降,传统的超循环关系发生断裂,传统的分形结构被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被打破,从而表现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突变状态。在解决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基础上,尤其是基于对历史与现状深刻的认识,面对桂东南客家民居未来的发展,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策略和方法。宏观的层面主张在培育自组织整体性观念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自组织性,这是客家民居发展的关键和基本策略。微观的层面主要是在宏观思想指导下基于建筑学本体范畴提出的设计方法论,首先探讨浅设计,这是关于如何通过扩大设计过程开放性来提高系统自组织性的方法;其次是主张符号的采用,这是关于如何构建系统超循环组织关系的方法;然后探讨分形的方法,这是关于如何恢复系统结构整体性和发展连续性的方法;最后强调范式的重建,指出价值认同的确立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根本所在。这四个方面具有层层推进的逻辑关系,浅设计是基于开放性原则的最基本的方法论,符号应用是在开放环境下保证浅设计传统方向的一种手段,分形则是处理符号的一种具体的方法,通过以上过程形成范式并重建传统的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传统客家民居的发展。

潘冠文[9](2016)在《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 ——以玉林高山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传统村落面临快速锐减的窘困,加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成果与实施效果不理想,使得其保护与发展刻不容缓。而近几年广西开始逐渐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2015年公布了首批区级传统村落名录,论文就是基于传统村落快速消亡与保护行动正在崛起的背景下展开的研究,对于推动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玉林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要素、分区县分析了玉林市传统村落的特征,总结出村落自身、保护发展主体态度、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以及保护发展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提出整体性、原真性、乡土性、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六个规划原则,构建了一个从传统村落价值确认、申报与审批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主体、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以及资金来源拓展的保护发展规划体系,提出了信息采集与记录、拓展传统村落价值认识深度、划定传统村落保护范围、整体保护传统村落格局、分类分级保护传统建筑、多元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未来产业发展引导、人居环境改善、与扶贫结合拓宽资金来源等规划方法。最后以高山村为例,检验该保护发展规划体系与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刘克[10](2016)在《广西兴业县乡镇中小型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为进一步研究广西兴业县乡镇中小型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保障居民饮水安全,解决当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兴业县葵阳镇大水水库、葵阳镇德礼水库、蒲塘镇化寿水库和北市镇红江水库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3月25日开始对相关研究区域进行调查。在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桂环函[2015]918号)》的基础上,运用RS、GIS技术,划分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还就如何解决保护与管理的问题,给出了办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掌握了水质基本现状,评价了水体质量,明确了研究区域的主要污染源是以农村生活污染、农田径流污染和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为主的非点源污染,其中蒲塘镇化寿水库粪大肠菌群超标。4座水库的水体营养化程度经过分析后,都确定为中营养。(2)划分了兴业县葵阳镇大水水库、葵阳镇德礼水库、蒲塘镇化寿水库和北市镇红江水库等4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水陆范围边界。分析并确定了农灌用水与生活用水不冲突;分析并明确了水源保护区与区域相关规划协调不冲突。(3)对划分后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管理建议,从违章建筑整治、实施污染防治工程、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和健全目标责任机制等几大方面来保证水源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广西具有类似情况的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二、关于兴业县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兴业县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内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城市建设史研究综述
        1.3.1 国外城市建设史研究
        1.3.2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1.4 国内外人居环境的主要理论
        1.4.1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
        1.4.2 我国人居环境研究
    1.5 研究的技术方法
        1.5.1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城市建设史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概况
    2.1 自然系统
        2.1.1 地域区划
        2.1.2 水系与城市选址
        2.1.3 地形气候与农业
    2.2 人类系统
        2.2.1 考古遗迹
        2.2.2 民系源流
    2.3 居住系统
        2.3.1 古城格局
        2.3.2 民居遗存
    2.4 社会系统
        2.4.1 产业经济
        2.4.2 民俗文化
    2.5 支撑系统
        2.5.1 城防体系
        2.5.2 内城街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玉林城市建设百年历史演变
    3.1 封建州城蝶变现代城镇(1911-1949)
        3.1.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3.1.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3.1.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3.2 计划经济下玉林城市建设迎来工业时代(1949-1978)
        3.2.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3.2.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3.2.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3.3 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市迅速扩张(1979-1997)
        3.3.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3.3.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3.3.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3.4 新世纪城市建设全方位突飞猛进(1998-2019)
        3.4.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3.4.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3.4.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居环境视角下玉林城市建设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4.1 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因素的演变
        4.1.1 自然生态的演变
        4.1.2 人的演变
        4.1.3 社会的演变
        4.1.4 建筑的演变
        4.1.5 网络的演变
    4.2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元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评价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城市建设综合影响力的计算结果
    4.3 玉林市城市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1911-2019)
        4.3.1 民国时期(1911-1949)
        4.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
        4.3.3 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1979-1997)
        4.3.4 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展望
    5.1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5.1.1 优先发展生态文明,严格保护绿水青山
        5.1.2 发掘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5.1.3 优化居住用地布局,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5.1.4 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全面振兴产业经济
        5.1.5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巩固城市支撑系统
    5.2 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展望
        5.2.1 以生态环境为红线,统筹安排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
        5.2.2 以立体交通为突破,谋求玉林市商贸业的复兴
        5.2.3 以地方文化为灵魂,打造具有广西岭南特色的大城市
        5.2.4 以智慧信息为辅助手段,促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高效率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研究特色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玉林城建大事记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建筑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玉林地区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现状
        1.1.2 国家相关政策
        1.1.3 传统村落面临主要问题和研究的不足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与创新性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相关概念定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性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收集法
        1.5.2 田野调查法
        1.5.3 分析比较法
        1.5.4 总结归纳法
    1.6 研究对象及原因
        1.6.1 研究对象
        1.6.2 选取原因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建筑人类学的研究和应用梳理
    2.1 建筑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研究梳理
        2.1.1 观点概述
        2.1.2 相关案例实践
        2.1.3 总结与借鉴
    2.2 人类学视角传统村落研究要素
        2.2.1 环境感性认识
        2.2.2 集体无意识文化模式
        2.2.3 场景和仪式
        2.2.4 恒常性质素
        2.2.5 潜在意义
    2.3 人类学视角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要点
        2.3.1 基本原则
        2.3.2 保护更新要点
    2.4 传统村落要素评价分析方法
        2.4.1 文化价值提取
        2.4.2 分解法
    2.5 小结
第三章 桂东南玉林地区传统村落调研分析
    3.1 玉林地区概况
        3.1.1 玉林地区传统村落调研名录
        3.1.2 调研村落对应县份地区概况
    3.2 玉林地区传统村落环境的感性认知
        3.2.1 村落历史与发展
        3.2.2 村落整体空间形态
        3.2.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3.2.4 传统村落民居
        3.2.5 传统村落过渡空间
    3.3 基于建筑人类学的传统村落要素评价标准
        3.3.1 环境的感性认知
        3.3.2 集体无意识文化模式
        3.3.3 场景和仪式
        3.3.4 恒常性质素
        3.3.5 潜在意义
    3.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人类学视角下玉林地区传统村落评价
    4.1 传统村落要素评价依据
    4.2 各传统村落要素分析
        4.2.1 环境的感性认知
        4.2.2 集体无意识文化模式
        4.2.3 场景和仪式
        4.2.4 恒常性质素
        4.2.5 潜在意义
    4.3 各传统村落要素评价结果
        4.3.1 环境的感性认知
        4.3.2 集体无意识文化模式
        4.3.3 场景和仪式
        4.3.4 恒常性质素
        4.3.5 潜在意义
    4.4 小结
第五章 建筑人类学视角下玉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
    5.1 基于建筑人类学视角传统村落的现状分析
    5.2 基于建筑人类学视角传统村落的保护
        5.2.1 基于环境认知要素的保护
        5.2.2 基于场景仪式和恒常性质素的保护
        5.2.3 基于无意识文化模式和潜在意义的保护
    5.3 基于建筑人类学视角传统村落的更新策略
        5.3.1 基于环境认知要素的更新
        5.3.2 基于文化价值层面的更新
    5.4 总结与展望
        5.4.1 分析总结
        5.4.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舞青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舞龙的文献综述
        二、乐民镇舞青龙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田野经历与研究方法
        一、田野经历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浦北县概况
    第二节 乐民镇概况
        一、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二、社会坏境概况
    第三节 乐城社区概况
        一、城区和人口
        二、历史变迁
    小结
第二章 舞青龙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舞龙文化的缘起
        一、龙的崇拜
        二、舞龙的起源
    第二节 舞龙的起源案例
        一、几个种类的舞龙起源
        二、乐民舞青龙的起源和发展
        三、中秋节舞青龙的思考
    小结
第三章 青龙的制作
    第一节 龙的描述
        一、龙的造型
        二、龙的类型
    第二节 青龙的制作流程
        一、龙头框架的制作
        二、龙头细节的制作
        三、龙身和龙尾的制作
    第三节 青龙的保存
    小结
第四章 乐民镇舞青龙活动的传承特征
    第一节 工作小组的稳定性
    第二节 青龙制作的合作参与性
    第三节 舞龙者的自发性
    第四节 唢呐队的渐衰性
    小结
第五章 舞青龙的仪式
    第一节 舞龙仪式的场所
        一、龙头社
        二、太军娘娘庙
        三、乐民镇人民政府
        四、部分民宅和街区
    第二节 舞青龙的准备
    第三节 舞青龙的仪式过程
        一、祭龙
        二、拜龙
        三、会龙
        四、化龙(劏龙)
        五、喝龙粥
    小结
第六章 当代舞青龙活动的社会功能分析
    第一节 教化功能:民俗教育
    第二节 规范功能:秩序约束
    第三节 维系功能:凝聚人心
    第四节 调节功能:恢复平衡
    第五节 审美功能:虚实相生
    小结
结论
附录1 调查提纲
附录2 田野日志
附录3 田野照片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地域文化的兴业县化龙湖景区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景区趋同化发展
        1.1.2 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1.3 地域文化的价值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地域文化
        1.3.2 景观设计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理论
    2.1 地域文化相关理论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2.1.2 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
    2.2 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2.2.1 景观设计的概念及特征
        2.2.2 景观设计的要素
    2.3 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2.3.1 文化是景观的内涵
        2.3.2 景观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2.3.3 地域文化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
        2.3.4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自然环境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
        3.2.3 水文和土壤
        3.2.4 植物及植被
    3.3 历史人文
        3.3.1 岭南园林
        3.3.2 历史文化
        3.3.3 宗教文化
        3.3.4 民俗文化
    3.4 上位规划综述
第4章 基于地域文化的化龙湖景观设计元素提取
    4.1 总体思路
    4.2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整体性营建
        4.2.1 地域文化精神提炼
        4.2.2 地域文化整体意境塑造
        4.2.3 地域文化内涵表达
    4.3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物质表达载体
        4.3.1 建筑
        4.3.2 铺装
        4.3.3 景观小品
        4.3.4 植物
        4.3.5 水体
    4.4 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
        4.4.1 直接表达
        4.4.2 场景再现
        4.4.3 隐喻诠释
        4.4.4 象征处理
        4.4.5 抽象凝练
第5章 兴业县化龙湖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5.1 场地条件分析
        5.1.1 坡度分析
        5.1.2 坡向分析
        5.1.3 高程分析
        5.1.4 道路和水系分析
    5.2 设计理念与原则
        5.2.1 设计理念
        5.2.2 设计原则
    5.3 设计构思
        5.3.1 景观功能
        5.3.2 文化传承
        5.3.3 景观形态
        5.3.4 景观总体布局
    5.4 主要景观节点设计
        5.4.1 入口广场
        5.4.2 喷泉景观
        5.4.3 跌水景观
        5.4.4 李龙文化广场
        5.4.5 生态湿地
    5.5 景观专项设计
        5.5.1 植物种植
        5.5.2 铺装设计
        5.5.3 景观设施小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
        1.2.2 水文模型的耦合研究
        1.2.3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
    2.1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
        2.1.1 理论内涵
        2.1.2 核算特征
        2.1.3 指标体系
    2.2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科学基础
        2.2.1 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
        2.2.2 多目标决策理论
    2.3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方法
        2.3.1 核算思路
        2.3.2 方案设置
        2.3.3 模型构建
        2.3.4 方案评价
    2.4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
        2.4.1 目标函数
        2.4.2 约束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开发
    3.1 SWAT模型主要原理
        3.1.1 水文过程子模型
        3.1.2 污染负荷子模型
    3.2 SWAT改进需求
        3.2.1 SWAT模型的优点
        3.2.2 SWAT模型的不足
        3.2.3 改进的目标
    3.3 面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调控的改进
        3.3.1 添加模块
        3.3.2 改进模块
    3.4 SWAT_WAQER主要功能
        3.4.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3.4.2 国民经济数据空间展布
        3.4.3 需水预测
        3.4.4 人工水循环模拟
        3.4.5 多水源分质供水
        3.4.6 污染排放衔接计算
        3.4.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识别
    3.5 坡面离散方法
        3.5.1 天然子流域的划分
        3.5.2 河网的提取
        3.5.3 子单元的划分
        3.5.4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流江流域“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构建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气候
        4.1.3 水资源量
        4.1.4 土壤与土地利用
        4.1.5 经济社会
        4.1.6 水环境状况
    4.2 基础数据准备
    4.3 模型构建
        4.3.1 计算单元划分
        4.3.2 点源概化
        4.3.3 面源输入
        4.3.4 水利工程概化
        4.3.5 水资源系统概化
    4.4 模型校验
        4.4.1 适应性评价指标
        4.4.2 水稻生长及产量校验
        4.4.3 径流校验
        4.4.4 蒸散发校验
        4.4.5 泥沙校验
        4.4.6 水质校验
        4.4.7 国民经济用水校验
    4.5 水资源管理指标互馈响应关系分析
        4.5.1 工业“量、质、效”指标响应关系分析
        4.5.2 农业灌溉“量、质、效”指标响应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
    5.1 流域水量水质模拟分析
        5.1.1 供需平衡分析
        5.1.2 水污染规律分析
    5.2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情景设置
        5.2.1 经济社会发展情景
        5.2.2 国民经济节水情景
        5.2.3 污染控制情景
        5.2.4 生态保护情景
    5.3 单一情景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5.3.1 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5.3.2 节水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5.4 方案设置
    5.5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5.5.1 效果评价
        5.5.2 方案优选
        5.5.3 指标确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6.1 气候模式选择
    6.2 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6.3 气候变化对水文影响分析
        6.3.1 天然径流影响分析
        6.3.2 蒸散发影响分析
    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6.5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分析
    6.6 情景选择与方案设置
    6.7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6.7.1 效果评价
        6.7.2 方案优选
        6.7.3 指标确定
    6.8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成果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致谢

(7)广西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2. 扶贫产业的相关理论
    2.1 贫困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
        2.2.1 县域经济理论
        2.2.2 精准扶贫理论
        2.2.3 产业扶贫理论
3.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兴业县农业发展现状
    3.2 兴业县贫困原因
    3.3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规模及发展成效
        3.3.1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的规模
        3.3.2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成效
    3.4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分析
        3.4.1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经营主体
        3.4.2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模式
        3.4.3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优势
        3.4.4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劣势
    3.5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存在的问题
        3.5.1 脱贫主体的问题
        3.5.2 企业发展问题
        3.5.3 产业扶贫模式问题
4.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对策
    4.1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战略目标
    4.2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思路
    4.3 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4.3.1 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政府领路人的作用
        4.3.2 优化发展环境,促成农业扶贫产业项目实施
        4.3.3 制定相关政策,扶持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4.3.4 转变贫困户观念,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4.3.5 引进人才和留住劳动力,提高产业发展后劲
        4.3.6 拓宽渠道,促进农业扶贫产业协同发展
        4.3.7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4.3.8 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8)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选题
        1.1.1 相关的研究
        1.1.2 课题的提出
        1.1.3 理论的引入
    1.2 研究的目标
    1.3 研究的内容
        1.3.1 面向的对象
        1.3.2 面向的范围
        1.3.3 主要的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
    1.7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理论的基础:自组织下的传统与现代化
    2.1 自组织理论
        2.1.1 相关理论概述
        2.1.2 演化与自组织
    2.2 全新的认识
        2.2.1 传统的新认识
        2.2.2 现代化新认识
    2.3 民居自组织
        2.3.1 传统的表现
        2.3.2 现代化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叙事的背景:桂东南客家及其民居通识
    3.1 地域的概况
    3.2 客家的渊源
        3.2.1 客家民系源流略论
        3.2.2 桂东南客家的渊源
    3.3 民居的概貌
        3.3.1 民居类型
        3.3.2 结构构成
        3.3.3 装饰装修
        3.3.4 防御组织
        3.3.5 总体分布
    3.4 民居的特性
        3.4.1 特性表现
        3.4.2 特性形成
    小结
第四章 曾经的过去:桂东南客家民居历史回顾
    4.1 过去的历程
        4.1.1 混沌:唐代及之前的时期
        4.1.2 初现:宋代至明代的前期
        4.1.3 稳定:明中期至清中前期
        4.1.4 变迁:清后期至民国时期
        4.1.5 衰落:建国至当下的时期
    4.2 源流的追溯
        4.2.1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产生”
        4.2.2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出现”
    4.3 自组织表现
        4.3.1 自发性的表现
        4.3.2 适应性的表现
        4.3.3 自相似的表现
    4.4 自组织特征
        4.4.1 相对封闭的系统
        4.4.2 近平衡态的系统
        4.4.3 低度有序的系统
        4.4.4 短程关联的系统
    4.5 自组织机制
        4.5.1 协同动力学机制
        4.5.2 超循环组织机制
    4.6 传统再认识
    小结
第五章 困惑的当下:桂东南客家民居现状研究
    5.1 现实的困境
        5.1.1 旧传统民居现状
        5.1.2 新传统民居现状
    5.2 问题的产生
        5.2.1 社会层面的影响
        5.2.2 文化层面的影响
        5.2.3 经济层面的影响
        5.2.4 政治层面的影响
        5.2.5 各方的关联作用
    5.3 自组织分析
        5.3.1 剧变的条件:耗散结构的形成
        5.3.2 运动的机制:协同竞争与涨落
        5.3.3 组织的方式:超循环的断与续
        5.3.4 发展的过程:从停滞走向突变
        5.3.5 当下的状态:分形结构的破坏
    5.4 疑问的提出
        5.4.1 转型的本质
        5.4.2 终点或起点
    小结
第六章 可能的未来:桂东南客家民居发展探索
    6.1 基本的构想
        6.1.1 同在:一项基本的原则
        6.1.2 缝合:一种弥补的策略
        6.1.3 之间:一个连续的过程
    6.2 系统的建设
        6.2.1 系统修复:整体观念的确立
        6.2.2 系统强化:自组织性的增强
    6.3 本体的操作
        6.3.1 浅的设计:耗散结构方法论
        6.3.2 回到符号:超循环的方法论
        6.3.3 分形应用:分形结构方法论
        6.3.4 范式重建:协同竞争方法论
    小结
结语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 ——以玉林高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历程
        2.1.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历程
        2.1.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研究历程
    2.2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2.2.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实践探索
        2.3.1 国外传统村落相关实践探索
        2.3.2 国内传统村落相关实践探索
        2.3.3 案例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现状分析
    3.1 玉林市传统村落自然地理环境
        3.1.1 交通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2 玉林市传统村落社会经济概况
        3.2.1 玉林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3.2.2 人口及构成情况
        3.2.3 产业及经济状况
    3.3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状况
        3.3.1 村落选址、格局与环境方面
        3.3.2 传统建筑方面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3.4 玉林市分区县传统村落特征
    3.5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问题总结
        3.5.1 传统村落自身问题
        3.5.2 保护发展主体态度问题
        3.5.3 保护发展规划编制问题
        3.5.4 保护发展资金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框架
    4.1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原则
    4.2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体系
        4.2.1 传统村落价值确认、申报与审批
        4.2.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主体
        4.2.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
        4.2.4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金来源拓展
    4.3 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方法
        4.3.1 信息采集与记录
        4.3.2 拓展传统村落价值认知深度
        4.3.3 划定传统村落保护范围
        4.3.4 整体保护传统村落格局
        4.3.5 分类分级保护传统建筑
        4.3.6 多元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4.3.7 传统村落未来产业发展引导
        4.3.8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
        4.3.9 与扶贫结合,拓宽资金来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玉林高山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
    5.1 玉林高山村概述
    5.2 玉林高山村现状价值特色
    5.3 玉林高山村的问题总结
    5.4 玉林高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研究
        5.4.1 高山村保护范围划定
        5.4.2 高山村村落格局保护
        5.4.3 高山村传统建筑分类分级保护
        5.4.4 高山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5 玉林高山村传统村落发展规划研究
        5.5.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
        5.5.2 传统村落产业发展规划
        5.5.3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改善
    5.6 保护发展的管理措施及实施保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广西兴业县乡镇中小型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
        2.1.5 社会经济
    2.2 水源地所在乡镇概况
        2.2.1 葵阳镇
        2.2.2 蒲塘镇
        2.2.3 北市镇
    2.3 水源地概况
        2.3.1 葵阳镇大水水库水源地
        2.3.2 葵阳镇德礼水库水源地
        2.3.3 蒲塘镇化寿水库水源地
        2.3.4 北市镇红江水库水源地
第三章 水源地污染源调查评价
    3.1 水源地污染情况调查
        3.1.1 调查内容
        3.1.2 水源地点源污染调查分析
        3.1.3 水源地非点源污染调查分析
        3.1.4 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汇总与评价结论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
    4.1 水质监测
        4.1.1 数据来源
        4.1.2 分析方法与仪器
    4.2 水质评价
        4.2.1 评价标准
        4.2.2 评价方法
    4.3 评价结果
        4.3.1 水体质量评价结果
        4.3.2 营养状态评价结果
第五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5.1 划分原则
    5.2 划分方法
    5.3 划分结果
        5.3.1 葵阳镇大水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5.3.2 葵阳镇德礼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5.3.3 蒲塘镇化寿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5.3.4 北市镇红江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5.4 用水量安全分析
        5.4.1 农灌功能用水量分析
        5.4.2 生活用水量分析
        5.4.3 水源地用水量安全汇总与评价结论
    5.5 规划协调性分析
        5.5.1 《兴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关系分析
        5.5.2 《兴业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关系分析
        5.5.3 《兴业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关系分析
        5.5.4 《兴业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关系分析
        5.5.5 兴业县中远期交通规划关系分析
        5.5.6 《玉林市水功能区划(2012-2030)》关系分析
        5.5.7 大容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关系分析
    5.6 本文采用方法比较说明
第六章 保护区保护措施与管理建议
    6.1 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
        6.1.1 水源地保护区违章建筑整治
        6.1.2 实施污染防治工程
    6.2 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建议
        6.2.1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
        6.2.2 建立与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健全目标责任机制
    6.3 各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针对性措施
        6.3.1 大水水库
        6.3.2 德礼水库
        6.3.3 化寿水库
        6.3.4 红江水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于兴业县水泥工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D]. 唐雅琴. 广西大学, 2021(12)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建筑人类学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玉林地区传统村落为例[D]. 封煜光. 广西大学, 2019(03)
  • [4]广西浦北县乐民镇舞青龙研究[D]. 韦旖扬.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5]基于地域文化的兴业县化龙湖景区景观设计[D]. 严小锋.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杨明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7]广西兴业县农业扶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运兰. 广西大学, 2019(06)
  • [8]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D]. 陈峭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9]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 ——以玉林高山村为例[D]. 潘冠文. 广西大学, 2016(06)
  • [10]广西兴业县乡镇中小型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研究[D]. 刘克. 广西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兴业县发展水泥产业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