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基振动推断泥石流规模

基于地基振动推断泥石流规模

一、根据地基振动推测泥石流规模(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琪[1](2021)在《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隔望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重要战略节点,而在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红黏土、膨胀土等不良性质的特殊性土,对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依托云南省临清高速公路工程,对该项目河谷区软硬交错互层多层软土地基土体特性进行了2年的现场监测试验,采集实测数据两万余个,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变化特征针对云南省临清高速河谷地区多层软土地基软硬层反复交替沉积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地层成因、分布规律及工程性质;根据地层特征、工程性质把该地区软土地层分成了浅、深、夹层型三种地基类型;阐明了强夯垫层法、堆载预压法以及强夯垫层联合静压堆载法的加固机理。(2)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临清高速公路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10个典型监测断面沉降及固结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固结特征;通过静力触探试验评价了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对河谷区多层软基的加固效果;根据地基数据反馈,针对强夯垫层法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基施工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在深厚软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重视地基的侧移与稳定性问题。(3)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时空变化特征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的沉降形态特征;通过沉降-孔压曲线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固结规律并推导了固结公式;建立了多种工况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与适用性。(4)建模预测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发展趋势论述了沉降预测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多种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最适合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Asaoka方法;修正了分层总和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发现数据样本的选取将显着影响沉降预测精度。

孔祥睿[2](2020)在《江源滑坡成因机制及治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鹤大高速公路K290+285~K290+485挖方段左侧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搜集和现场地质调查、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工程物探及变形监测等技术方法,研究江源滑坡特征;针对江源滑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开挖阶段斜坡区域的稳定性,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研究,为滑坡治理提供理论指导,最后形成一套有效的滑坡综合治理方案。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介绍了滑坡形成的工程地质条件,以钻探为主,结合工程物探、地质测绘、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技术手段对滑坡的物质组成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变形监测系统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变形监测。根据分析可知滑坡体整体高速公路线路方向滑动,且有滑动加剧趋势。(2)从滑坡的岩土类型和性质、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和人为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江源滑坡的成因机制。(3)针对滑坡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模拟了江源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斜坡的安全系数,定量分析了江源滑坡孕育发展机制。对比分析了路堑开挖前后边坡剪切带及安全系数的变化,与滑坡成因机制定性分析相互印证,得出边坡开挖过程中,剪切带及安全系数即发生明显变化,降雨的加入催生了滑坡灾害的发生。(4)提出江源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抗滑桩的计算分析,确定了以埋入式抗滑桩为主,以截排水、坡面圬工防护和植物防护为辅的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

杨文[3](2020)在《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怀头他拉水库是怀头他拉镇最重要的水源地,引水口位于巴勒更河出山口处,上游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集中,经常引发山洪,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水库,致使怀头他拉水库淤积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库使用寿命和安全,对怀头他拉水库控制的3.3万亩灌溉农田及全镇人口的吃水安全带来安全风险。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研究正是为了解决减少怀头他拉水库入库泥沙、减轻怀头他拉水库的防洪压力,延长水库使用寿命。通过在沟道内布设拦沙坝和谷坊抬高侵蚀基准面,有效控制沟道下切侵蚀;在河道布设护岸稳定侵蚀岸坡,有效减少河岸坍塌,防治发生山洪地质灾害。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改善巴勒更河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起的泥沙大量进入库区。工程布置设计研究如下:(1)导流坝设计:导流坝布置在巴勒更河干流下游,位于怀头他拉水库引水枢纽下游1km。导流坝从左至右分别为导流闸、冲砂闸、溢流坝和非溢流坝组成。(2)导流渠设计:在导流闸后修建导流渠,导流渠首段连接导流闸的消力池。导流渠全长3.5km。(3)拦沙坝设计:巴勒更河及支沟修建拦沙坝,共修建7座拦沙坝。在巴勒更河干流河道中上游布置1座拦沙坝,巴勒更河支沟布置6座拦沙坝。拦沙坝采用固滨石笼,坝体下游设消力池和海漫,消力池和海漫采用固滨石笼。对拦沙坝前岸坡进行防护,防护采用固滨石笼护坡或喷10cm厚的C20砼护坡。非溢流段下游两岸根据实际地形进行岸坡防护,防护段采用固滨石笼结构。(4)谷坊设计:谷坊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最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的短历时、高强度降雨进行设计。本次在巴勒更河两岸的10条支沟中布置57座谷坊。(5)岸坡防护设计:紧靠原有引水暗渠修建防护堤,长4.3km。防护堤采用坡式护岸结构型式,基础采用固滨石笼,基础深2m,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高度1m,坡比1:2。(6)在沟底下切较深的沟道修建控导工程潜坝,主要在支沟乌兰保姆和包尔扎图,共22座。潜坝总高2.5m,其中基础埋深2m,墙顶宽2m。(7)暗渠防护设计:靠原有引水暗渠西侧修建护岸,长度4.3km。护岸采用固滨石笼,基础为1m×1m固滨石笼,护坡采用40cm厚固滨石笼。

裴强强[4](2020)在《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长期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夯土遗址病害频发,其中渐进式劣化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病害之一,根部掏蚀则最为典型且破坏力最强。雨水冲刷、风沙磨蚀、水盐运移和温度梯度变化均是脆弱夯土建筑遗址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受建造工艺影响,夯土遗址层界面相对较脆弱,层界面最先出现表面风化、横向裂隙发育、局部掏蚀悬空,在重力作用下局部拉裂或压碎,最终形成贯通层状裂隙直至坍塌,这是威胁遗址本体长期保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地震频发,且多属于强震区,据统计,有记载以来丝绸之路沿线6级以上地震共220次,7级以上53次,而地震是导致根部掏蚀遗址坍塌的主要诱因,是造成遗址本体坍塌的主要外动力。本文基于对传统夯筑工艺文献的梳理,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和足尺静动力模拟实验,在科学认知传统夯筑工艺质量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揭示了夯土结构薄弱层界面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系统工序;结合模拟实验建立了叠压夯筑工艺的力学模型,科学分析了传统夯筑工艺夯击应力的收敛特征;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墙体的应力重分布和墙体渐变式失稳机制;基于足尺原位、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夯土墙体的静动力响应特征,建立了静动力作用下夯土遗址墙体互馈机制及稳定性计算模型,提出了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估和夯筑加固技术控制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室内实验、现场夯筑工艺实验,科学认知了传统夯筑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指标,揭示了薄弱层界面对夯土结构的影响,阐明了传统夯筑工艺从相土验土、结构特征、工具匹配,到营造模数、夯筑技法等的系统工序特征。(2)传统工艺夯击应力及效果测试表明,冲击应力随着夯击锤的重量增大、铺土厚度减薄及夯击遍数的增加,整体呈增大趋势;随着夯筑遍数增加,夯窝、夯实厚度、冲击力及弹性模量等逐渐收敛,夯筑1-4遍增长速率最快,4-6遍次之,6-8遍相对缓慢,8遍以后趋于稳定;基于此建立了夯锤重量、铺土厚度和夯筑遍数三变夯击应力计算模型和经验式,揭示了逐层叠加夯筑法这一古代夯筑工艺技术的突出特征。(3)渐进式的掏蚀是遗址根部局部坍塌及整体失稳的主要途径,渐进式掏蚀凹进模拟实验表明,墙体高厚比2:12.5:1时,随着根部逐渐掏蚀,掏蚀深度在墙厚0-10%范围内,墙体自身应力无明显变化,10%-20%时掏蚀侧局部区域压应力明显增加,20%-40%时墙体掏蚀压应力迅速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明显增大,墙体掏蚀深度超过45%压应力急剧增大,未掏蚀侧拉应力显着增加,且拉应力逐渐超掏蚀侧平移,直至掏蚀侧应力集中区压碎或墙体重心偏移,墙体坍塌破坏。(4)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台实验,形成了一套土体内部应力应变、位移及加速度,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的监测装置,为足尺夯土墙体振台实验研究积累了经验。(5)基于足尺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拟振动台实验结果,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静力和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响应特征,分析了夯土遗址建模技巧、研究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夯土墙体静动力作用下稳定性计算模型。(6)通过建模分析原位和掏蚀45%墙厚模型,在静力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寻找到了主要破坏面、破坏形式和评价基准,提出了遗址体加固后稳定性评价应以原位状态安全储备为基准,为加固措施所需抗力和加固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7)根部掏蚀深度直接影响夯土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在自重应力作用下,墙体渐进式掏蚀深度超过墙体厚度45%时,在地震力作用下8度设防(400gal)墙体,墙体掏蚀深度超过墙厚的15%时,均从未掏蚀侧的层界面拉裂,直至掏蚀侧压碎而破坏。地震荷载作用下,需要干预掏蚀深度不足静力作用下的1/3。以上成果为夯土遗址传统营造工艺的认知、传承、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解读了逐层叠压式夯筑工艺的受力机制和科学内涵,揭示了渐进式根部掏蚀夯土遗址应力重分布、静动力状态的破坏机制,提出了根部掏蚀遗址在静力和8度设防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干预阈值,为夯土遗址稳定性评价和夯筑支顶加固技术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夯土建筑遗址价值发掘、工艺技术传承和保护技术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支撑。

余杰[5](2020)在《泥石流沟道堆积土的渗透特性和细颗粒运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介于滑坡和洪水之间的特殊流体,爆发突然,来势凶猛,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近年来,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环境改善对地质灾害的治理能力远不及灾害的破坏速度,四川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有所下降,但每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仍呈上升趋势。降低泥石流灾害严重程度及提高泥石流防治效率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泥石流沟道堆积体的渗透特性及其细颗粒的运移特征不仅是影响泥石流发生规模大小及灾害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也可为泥石流的防治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因此,本文借助室内实验,考虑渗流时间、细颗粒含量及反粒序堆积层理中一定厚度内颗粒级配的不连续性等影响因素,研究了泥石流沟道松散堆积体在水流入渗下的渗透特性,并探讨了渗流过程中细颗粒的运移规律。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泥石流沟道堆积土体的渗透系数随渗流时间发生变化,变化规律受土体颗粒组成的影响。渗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土体中细颗粒含量相关,而颗粒级配的不连续性影响渗透系数对时间因素的敏感程度。(2)泥石流沟道一定厚度内不连续级配堆积土中,细颗粒仍是影响渗透系数的关键因素,两者呈显着的负指数关系,此外,渗透系数与细颗粒含量的关系,受颗粒级配不连续性的影响,堆积土体垂向颗粒级配越不连续,渗透系数受细颗粒含量的影响越明显。(3)土体渗透系数与峰度系数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土体垂向颗粒级配越不连续,渗透系数越大。若将土体中间粒径缺失范围作为单一变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渗透系数与峰度系数呈显着的线性关系。(4)土体渗流时,细颗粒向水流方向发生运移,渗流后土体上部细颗粒减少,而下部的细颗粒或迁移,或积聚,细颗粒含量变化复杂。细颗粒的运移规律与颗粒级配的不连续性相关,颗粒级配越不连续,细颗粒在渗流过程中发生迁移聚集现象越明显,越容易造成孔隙水压力的快速变化,引发土体失稳液化。(5)考虑渗流过程中流体黏滞系数μ、土体孔隙率n、细颗粒含量P2、峰度系数B*等土体渗流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量纲分析,建立了泥石流沟道垂向一定厚度内,不连续级配堆积土体的渗透系数计算模型(?)。

胡芹龙[6](2020)在《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地势陡变带。该区地势险峻,地形起伏大,侵蚀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地质灾害点数量多,分布面广,具有灾害发展速度快且严重,危害性大的特点,极大威胁了受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四川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实施了治理工程,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政府加大了治理力度,为震后恢复重建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工程效果调查中也暴露了“快速的工程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技术上对这些不足进行系统总结在未来山区地质灾害的有效管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全面阐述川西地区复杂地质环境的特点基础上,通过遥感解译及实地复核,揭示了区域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三类代表性山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竣工后的结构完好性及工程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对治理工程中部分失效工程进行了分类,剖析了治理工程失效的原因,进而选择典型工程案例深入分析防治工程的失效机制,通过治理工程失效的力学和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失效过程。论文取得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全面收集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资料,特别是控制地质灾害发育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数据,气象资料如气温与降雨数据,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了康滇SN向构造带、龙门山前陆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鲜水河断裂带、雅江弧形构造带五大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环境差异,认为新生代以来强烈的表生改造为区内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决定了区内大多数地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2)以区内主要城镇、大江大河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治理工程结构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等手段,对区内154个重大治理工程竣工后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受损性及各具体工程承担的工程使命进行了分析,对其工程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揭示川西地区90%以上的治理工程均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具体表现为滑坡支档工程保证了城镇、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泥石流拦砂工程最大限度的将固体物源拦在沟内,尽管部分满库或接近满库,通过清库仍能发挥拦挡功能;崩塌主动防治及被动工程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干线公路如G213的正常通行,保护了所威胁的居民点及城镇安全。(3)对川西地区已经失效或局部破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进行梳理,较全面分析了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的特征。总结、分析滑坡支档工程失效模式,并以川西地区典型的坡折部位巴地五坡村滑坡为解剖案例,从地貌演化、堆积体成因、斜坡结构及横向坡基岩内部软弱夹层剪切阶梯式错动的失效过程,定性分析了此类治理工程失效是堆积体之下伏基岩含软弱夹层致锚固段岩体嵌固能力不足引起的,进而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其治理工程失效的过程。这类斜坡结构在川西具有代表性,巴地五坡村滑坡支档失效是基覆界面以下横向坡千枚岩“阶梯状拉-剪式”致抗滑桩嵌固段倾倒所致的分析结论为该类滑坡的客观认识及有效治理提供了借鉴。(4)以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理措施的分类、治理措施有效性、防治工程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防治工程级别、施工工期等指标对泥石流灾害治理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治理工程失效的类型。首先,泥石流防治工程失效较为普遍的是特大地震后对沟域物源的严重低估、堵溃事件(堵塞系数)低估、大比降沟谷沟道物源启动的低估、高频极端气候的低估,导致防治工程设计强度偏低而破损或毁坏;其二,设计中沟道侵蚀强度的低估导致防护堤等埋深不够,大坡降或行洪断面挤占后流速加快强冲刷作用下防护堤地基掏蚀后倾覆失稳;其三,渗流稳定估计不足致部分拦砂坝坝肩、副坝坝基冲刷破坏;其四,格栅坝等拦粗排细理念并非促效,粘性泥石流发生后粗大颗粒首先堵塞格栅,细粒物质无法排放。(5)以羊岭沟泥石流工程治理为典型案例,对其在天然工况条件下的正常流量和溃决性流量、以及在加固坝体条件下的溃决性流量分别计算其治理工程的承载力,最后对该类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为该类泥石流灾害有效治理提供依据。(6)以簇头沟8.20泥石流为例,通过沟道比降、物源条件及水动力条件及冲刷堵溃分析,提出了冲刷—堵溃耦合效应(D值骤然增加)激发了特大山洪揭底(拉槽)的地质模式,揭示了8.20大型群发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泥石流动力学计算与分析,表明携带粗颗粒大流量的泥石流拥有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震后修建的拦砂坝及沟口桥梁直接被摧毁。(7)对崩塌防治措施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被动网失效进行了剖析,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强震震裂危岩块体块度估计偏小、对危岩的规模估计不足、部分块度大的危岩应该主动为主兼被动防治方案仅仅采用了单一被动网拦挡措施等。进一步分析揭示,震后流行的“松动的危岩该震的都震下来的认识”忽略了危岩失稳的滞后性,在岷江G213线震后应急保通过程设置的被动网损坏较多;部分被动网工程是因应急需要,没有系统研究危岩体特征,部分大危岩块体失稳导致的毁坏占有很大比例,后期改用棚洞、拦石墙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王玉凯[7](2020)在《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露天矿产持续开采,排土场垮塌、滑坡等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以鞍钢大孤山露天矿外排土场为背景,通过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研究了排土场堆积散体的粒径分布规律和分区特征;运用室内三轴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颗粒级配对排土场散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底摩擦试验和数字散斑技术,研究了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和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研究了排土、振动、基底软化等复杂工况下大孤山排土场的稳定性以及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提出了优化排土工艺和基底注浆加固等排土场变形的控制方法,并通过底摩擦试验进行了效果对比分析。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排土场散体粒径呈现明显的“上小下大”的水平分层现象,中间粒径D50和平均粒径(?)均随排土场高度(h/H)的增加而线性减小(h为测点位置至排土场坡底的垂直距离;H为排土场总高度)。细粒散体的质量百分含量P<5mm随排土场高度(h/H)的增加而增大,且呈现二次函数关系。排土场各台阶堆积散体没有出现粒径段缺失的现象,级配良好。(2)排土场散体三轴试验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力比均随细粒含量P<5mm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峰值应力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峰值应力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散体试样变形特征呈现出低压剪胀高压剪缩的变形规律。排土场散体的抗剪强度符合指数模型:τ=A·(σ)B,其中参数A、B均随细粒含量(P<5mm)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其中 A=3.7142·P<5mm+0.3489,B=0.6808·P<5mm+0.0894;A、B的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5。(3)软弱基底排土场稳定性明显低于坚硬基底排土场。坚硬基底排土场变形破坏形态呈现滑塌—牵引—推移态势。首先坡脚滑塌牵引高级边坡滑移,高级边坡由于前缘支撑力减小而卸荷松弛,在更高级边坡的推移作用下继续向坡脚滑移;由此形成排土场由低级向高级边坡依次滑移的变形破坏形态。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破坏主要受软弱基底控制。由于排土场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使边坡坡脚首先发生开裂,开裂后坡体沿基底向坡脚滑移,然后逐步向后部坡体发展,从而循环出现下沉—开裂—滑移过程,直至软弱基底上覆边坡全部失稳滑移。(4)坚硬基底与软弱基底排土场的裂隙形成机制不同:坚硬基底排土场裂隙由不均匀水平变形产生且前部坡体水平位移大于后部坡体,裂隙类型为张拉裂隙;软弱基底排土场裂隙由不均匀竖向沉降产生且前部坡体竖向位移大于后部坡体,裂隙类型为错动裂隙。(5)大孤山排土场坡顶由+150m水平堆载至+201m水平使安全系数由1.343降低至1.238;接着粉质粘土基底软化使安全系数由1.238降低至1.129;然后坡脚开挖使使安全系数由1.129降低至1.029;最后坡脚处混凝土搅拌站机械振动使排土场安全系数以6s为一周期进行周期性改变,坡脚振动工况下排土场最小安全系数为0.747,最终导致滑坡发生。(6)排土场稳定性对三级边坡堆载角度、基底粘聚力、排弃渣土粘聚力和机械振动强度的敏感程度中等,对三级边坡堆载高度、基底内摩擦角、基底粉质粘土含水量、渣土内摩擦角和一级边坡开挖角度的敏感程度高。排土场稳定性随三级边坡堆载高度和角度、基底粉质粘土含水量、一级边坡开挖角度、机械振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基底粉质粘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排弃渣土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7)正向覆盖式排土场滑坡模式为二、三级边坡的圆弧形滑坡。反向覆盖式排土场滑坡模式为滑塌—牵引—推移式滑坡。正向压坡脚式排土场破坏模式为重力作用下三级边坡局部的圆弧形滑坡。反向压坡脚式排土场破坏模式为沿不同级配散体分界面的基底型滑坡。正向压坡脚式排土场滑坡范围最小,滑体体积最小,稳定性高,综合效果优于其他三类排土方式对应的排土场。(8)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防控方法主要包括软弱基底加固和选取合理的排土方式:可采用动力固结、钻孔注浆、完善排水的措施加固软弱基底;同时可采用滑坡范围小,滑体体积小,排土场稳定性高的正向压坡脚式排土方式进一步减小排土场变形。

包一丁[8](2020)在《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排土场被投入使用。但是排土场作为巨型人造地质体,常发生毁灭性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给人民生命物质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排土场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减灾,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克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攀枝花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排土场为例,以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为基础,以数值分析为主要手段,对朱家包包排土场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相关潜在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归纳出各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另外对朱矿排土场潜在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了危害范围的预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获取的成果如下:首先,以现场调查及实验为基础,对朱家包包钒钛磁铁矿的当前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工程地质概况进行了叙述。着重介绍了朱矿排土场的地形地貌,岩性组成,材料物理力学性质,以及现场调查所发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小型滑坡及拉张裂隙组合,从而对朱矿排土场当前的稳定性有一个宏观定性的认识。其次,在对排土场地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量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的方法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元法。在此之前,首先结合遥感影像、DTM数据、地形分析、GIS技术处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创建可用于数值计算三维的排土场实体模型,并在模型建立完成的基础上,赋予各土层参数。然后分析各种荷载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工况包括天然工况(即无额外荷载)、地震工况、降雨工况、坡脚开挖工况及附加荷载工况,得到各种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的认识。再次,使用有限元模型对可能影响边坡稳定性且前人研究较少的重要因素(裂隙深度、位置,降雨强度,土体渗透系数,地震荷载)进行了敏感性的讨论,探讨各影响因子变化下,边坡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它们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结果,结合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自主开发的浅水流软件SFLOW,模拟了道沟第I台阶边坡失稳后可能的灾害范围。同时还模拟了滑坡产生松散物源而发生泥石流的潜在危害范围,及谷坊建立之后对泥石流阻挡的模拟,为滑坡-泥石流灾害,或灾害链潜在范围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一个案例模板。

刘琨[9](2020)在《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的地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南北地震带北段纵贯黄土高原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强震多发,雨季强降雨频发,黄土滑坡灾害尤为严重。加之黄土特殊的水敏性和动力易损性,使得黄土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形势更为严峻。针对地震或降雨单一因素诱发黄土滑坡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黄土滑坡的研究较少,尤其降雨累积效应对滑坡地震触发效应的影响研究更少。2013年7月甘肃省定西市黄土覆盖区在持续降雨后发生岷县漳县6.6级地震,地震诱发大量的黄土滑坡、流滑,并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引起了岩土地震工程界极大地关注,也使得降雨后地震滑坡失稳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极为迫切,本论文正是针对这一急需开展了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地震失稳的力学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以岷漳地震在挖木池斜坡诱发“一坡两滑”为切入点,在同一地震和降雨条件下两个滑坡表现出差异较大的滑动堆积特征,通过现场调查、勘查测试和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这两个滑坡的地质环境特征、滑动形态和失稳机理。同时采用原位人工降雨入渗试验研究了降雨入渗对斜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斜坡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借助大尺寸原状黄土液化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黄土地震液化的机制和性态。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降雨对黄土斜坡地震失稳的控制机理,基于理论分析方法提出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黄土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简述如下:(1)通过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后地震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无人机摄影测绘、工程钻探、高密度电法测试、室内试验等,提出了震前降雨对挖木池黄土地震滑坡失稳具有控制性作用和“一坡两滑”的差异性失稳机制。发现挖木池东滑坡失稳机制为地震惯性力诱发失稳,而挖木池西滑坡失稳机制为黄土地震液化诱发失稳;基于“一坡两滑”失稳机制的差异性分析,提出降雨影响下黄土地震滑坡失稳分析的三个关键问题,即降雨入渗的累积效应改变斜坡土体物理力学性态、斜坡场地条件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地震动力响应、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控制斜坡黄土液化机制。(2)通过开展人工降雨原位入渗现场试验,建立了降雨条件下天然黄土斜坡雨水入渗时空规律、水分运移模型及裂隙对入渗范围的影响机制。发现天然黄土斜坡降雨入渗深度有限,坡体不均匀入渗与土体物性状态密切相关,同时构建了累计降雨量与入渗深度及土体饱和度之间的定量影响关系;基于理论分析方法提出降雨入渗条件下无限斜坡模型水分运移模型,揭示了黄土斜坡饱和含水量深度特征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提出原状黄土含水量与动静抗剪强度特征参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式;以含水量为媒介,揭示了降雨入渗对黄土斜坡抗滑强度折减的影响机制。(3)基于历史震害资料和同震滑坡灾害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地震动响应计算,给出黄土斜坡地震动放大效应的估算方法及其斜坡不同部位的地震动特征。发现黄土斜坡是造成地震烈度异常的主要地貌类型,地震放大效应是诱发黄土斜坡失稳致灾的主要因素;针对黄土地区典型强震记录进行频谱分析,提出黄土覆盖层厚度和地形特征参数可作为判定斜坡地震放大系数的主要参量;通过对黄土均质斜坡、层状斜坡和阶地斜坡进行参数化地震动响应计算,归纳斜坡土体力学参数、地形几何条件、地层结构和地震动输入特性对斜坡体不同部位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黄土斜坡地震动放大效应的估算方法。(4)开展了大尺寸原状黄土地震液化振动台试验,揭示了原状黄土初始含水量对黄土地震液化性态的影响规律,提出黄土地震液化的含水量判定条件和孔压增长的影响规律。发现饱和度85%是黄土可发生类似于砂土完全液化现象的临界值;开展了倾斜基岩上饱和黄土液化振动台试验,发现倾斜地层上的黄土斜坡更容易发生地震液化,倾角越大液化程度越高,揭示了动力条件下倾斜基岩面对饱和黄土孔压增长模式的影响机理。(5)基于无限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提出了考虑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揭示了降雨入渗渗流方向、地震惯性力方向、地震系数、放大系数、振次比、含水量、地下水位、覆盖层厚度对无限斜坡稳定系数的影响规律。结合降雨入渗对黄土地震液化的影响机理,研究了挖木池斜坡“一坡两滑”的诱发、失稳过程,揭示了降雨对其地震失稳的控制作用和力学机制。

马智鹏[10](2019)在《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滑坡的危害很大。它是指地表土层在受到震动,或雨季大量降水造成积水、坡脚被河流冲刷和坡体受浸泡后导致整体土层下滑的大幅度变位的灾害现象,它主要造成山体垮塌,滑移,给坡体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人员带来毁灭性的灾害。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的范围和规模都大大增加,再加上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滑坡灾害的发生都呈上升态势。每年均有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大型滑坡发生。我国也逐年增加了对地质灾害的研究、治理。滑坡的勘察与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勘查工作,直接影响防治工程的决策及其效果。天池镇白马村楼舍沟隶属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处于甘肃省最南端,和四川、陕西交界,属于秦巴山地。东南接壤于四川省青川县、平武县,西与四川九寨沟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相邻,北与武都区相接。天池镇白马村位于天池镇楼舍沟周边,是‘陇南“8·7”暴洪泥石流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村落之一。楼舍沟的地质环境较差,在本次‘“8·7”暴洪泥石流’时间段内受强降雨影响,多处房屋破损,居民出沟道路弯曲狭窄,多处通过沟道的道路被冲毁,损失惨重。该安置点工程主要用以安置白马村三个社在‘“8·7”暴洪泥石流灾害’中受灾的村民。本文是以陇南市文县天池镇白马村楼舍沟安置点不稳定斜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调查不稳定斜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同时,探讨该不稳定斜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并经过分析和研究其稳定性,提出了灾害治理方案,并对其进行设计。取得如下成果:(1)本文通过初期对研究区的地质调查分析,对该不稳定斜坡的相关资料有了深刻了解,主要掌握了研究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如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同时根据斜坡地层主要岩性及坡形、位置等将该段不稳定斜坡自西向东分为三段,并对其形成条件从固有因素和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到引起研究区陡坡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前期大量的降雨,复杂多样的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近些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及安置点的人工切坡。(2)通过对研究区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然后对该不稳定斜坡分别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其稳定性。定性分析应用地质历史分析法,定量分析选取极限平衡法,由于主要是大量降雨和该地区的频繁地质构造运动使该不稳定斜坡行成,所以这里我们选取三种工况(天然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进行分析,最终对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看出:天然工况下X1斜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且由于岩体风化导致裂隙发育和岩体破碎,在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松散危岩体失稳的可能性大,易诱发崩塌和落石灾害;天然工况下X2、X3斜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在降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稳定性差;在降水和地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失稳的可能性大,易诱发崩塌和滑坡灾害。(3)针对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的相关特征,提出了最终治理方案为:X1不稳定斜坡(里程0+0000+100):削方+挡土墙+锚杆格构+截排水沟+格构内挂网;X2不稳定斜坡(里程0+1000+220)和X3不稳定斜坡(里程0+2200+498):削方+锚杆格构+重力式挡土墙+截水沟+格构内填充六棱砖并生物措施。经治理后坡体稳定,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根据地基振动推测泥石流规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根据地基振动推测泥石流规模(论文提纲范文)

(1)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1.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3 软土地基沉降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线路
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2.1 工程背景
        2.1.1 项目概况
        2.1.2 地层岩性
        2.1.3 区域地质构造
        2.1.4 水文地质条件
    2.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2.2.1 地层成因
        2.2.2 分布规律
        2.2.3 工程性质
    2.3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2.3.2 强夯垫层法加固机理
        2.3.3 堆载静压法加固机理
        2.3.4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现场监测试验
    3.1 软基处理段简介
    3.2 监测测点平面分布
    3.3 监测测点剖面分布
    3.4 检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测
        3.4.1 分层沉降监测
        3.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3.4.3 土压力监测
        3.4.4 侧向位移监测
    3.5 强夯垫层法设计参数与工艺
4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征分析
    4.1 强夯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规律研究
        4.1.1 软土地基在各阶段沉降形态特征研究
        4.1.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规律研究
        4.1.3 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4.2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与固结规律研究
        4.2.1 软土地基各阶段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4.2.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固结特征研究
        4.2.3 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固结特征分析
    4.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应力与加固效果研究
        4.3.1 软土地基各阶段土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4.3.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4.3.3 土压力与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4.4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土体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4.4.1 软土地基不同深度土层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4.4.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侧向位移对比分析
        4.4.3 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数值分析
    5.1 FLAC3D软件综述
        5.1.1 FLAC3D软件简介
        5.1.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5.1.3 非线性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5.2 强夯加固软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沉降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强夯冲击荷载施加
        5.2.3 强夯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5.2.4 强夯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5.2.5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固结特征分析
        5.2.6 各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5.3 碎石桩加固软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5.3.1 碎石桩加固相关参数的确定
        5.3.2 碎石桩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5.3.3 碎石桩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5.3.4 碎石桩加固软基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5.4 天然软土地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5.4.1 模型建立
        5.4.2 天然软基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5 不同加固方法条件下软土地基沉降与固结特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沉降预测
    6.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6.1.1 分层总和法
        6.1.2 经验公式法
        6.1.3 Asaoka法
    6.2 临清高速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预测
        6.2.1 分层总和法的沉降预测与修正
        6.2.2 不同模型下软基沉降发展特征预测
        6.2.3 Asaoka法预测
    6.3 不同模型沉降预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江源滑坡成因机制及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机理研究现状
        1.2.2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特征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气象与水文特征
        2.2.2 植被与土壤
    2.3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形地貌
        2.3.2 区域地层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条件
        2.3.5 地震活动
        2.3.6 区域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2.3.7 人类工程活动及影响
    2.4 江源滑坡基本特征
    2.5 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分析
        2.5.1 滑坡场区勘察情况
        2.5.2 滑坡结构特征分析
    2.6 滑坡监测
        2.6.1 监测点的布设
        2.6.2 监测设备
    2.7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与趋势分析
    2.8 滑坡类型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3.1 江源滑坡成因机制
        3.1.1 岩土类型和性质
        3.1.2 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
        3.1.3 地形地貌
        3.1.4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3.1.5 人为因素
    3.2 斜坡破坏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值模拟分析
    4.1 江源滑坡工况
    4.2 滑坡破坏机制数值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滑坡治理措施
    5.1 抗滑桩方案研究
        5.1.1 剩余下滑力计算
        5.1.2 抗滑桩方案初步拟定
        5.1.3 下滑推力计算
        5.1.4 抗滑桩受力与变形研究
        5.1.5 抗滑桩设计
        5.1.6 抗滑桩布置
    5.2 辅助治理方案研究
        5.2.1 截、排水措施
        5.2.2 坡面防护措施
    5.3 总体布置
    5.4 施工期反压措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建设条件
    2.1 工程区自然条件
    2.2 水文
    2.3 工程地质
        2.3.1 概述
        2.3.2 导流坝及导流渠工程地质
        2.3.3 拦沙坝工程地质
        2.3.4 谷坊工程地质
        2.3.5 潜坝工程地质
        2.3.6 岸坡防护工程地质
        2.3.7 暗渠防护工程地质
第三章 工程总体布置与主要建筑物
    3.1 设计依据
        3.1.1 依据文件
        3.1.2 主要技术标准
    3.2 工程等别和标准
        3.2.1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3.2.2 地震烈度
    3.3 工程总体布置
第四章 工程设计
    4.1 导流坝
        4.1.1 总体布置
        4.1.2 导流闸
        4.1.3 冲砂闸
        4.1.4 溢流坝
        4.1.5 非溢流坝
    4.2 导流渠
        4.2.1 导流渠布置
        4.2.2 渠道材料的确定
        4.2.3 导流渠断面设计
    4.3 拦沙坝
        4.3.1 防洪标准
        4.3.2 坝址选择
        4.3.3 坝体材料的选择
    4.4 谷坊
        4.4.1 防洪标准
        4.4.2 地质条件
        4.4.3 谷坊选址原则
        4.4.4 谷坊断面尺寸设计
    4.5 潜坝
        4.5.1 总体布置
        4.5.2 材料的比选
        4.5.3 冲刷深度计算
        4.5.4 结构型式
    4.6 岸坡防护
        4.6.1 总体布置
        4.6.2 材料的比选
        4.6.3 冲刷深度计算
        4.6.4 结构型式
    4.7 暗渠防护
    4.8 永久道路
第五章 主体工程施工
    5.1 导流坝工程
    5.2 拦沙坝工程、潜坝、支沟谷坊、导流渠工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土质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1.2.2 夯筑技术研究
        1.2.3 根部掏蚀病害特征与机理研究
        1.2.4 夯筑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关键技术问题及创新点
        1.4.1 关键技术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传统夯筑工艺的科学化
    2.1 夯筑工艺演变特征及营造制度
        2.1.1 夯筑工艺演变
        2.1.2 夯筑工艺营造制度
    2.2 夯筑工艺与作用机制
        2.2.1 材料与工具制备
        2.2.2 工况与夯筑工艺
        2.2.3 测试方法
        2.2.4 单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2.2.5 夯筑工艺受力过程弹塑性理论
        2.2.6 多层夯击应力特征分析
        2.2.7 夯筑质量测试分析
    2.3 夯层层界面特性研究
        2.3.1 样品制备
        2.3.2 测试分析方法
        2.3.3 层界面力学特征与分析
        2.3.4 小结
第三章 足尺实验墙制作及静动力响应实验设计
    3.1 实验设计
        3.1.1 原位实验墙
        3.1.2 渐进式掏蚀实验墙
        3.1.3 坍塌式掏蚀实验墙
        3.1.4 掏蚀实验墙
    3.2 足尺实验墙制备
        3.2.1 实验土基本性质
        3.2.2 实验墙制备及测试点布置
        3.2.3 实验墙吊装箱体设计与制备
    3.3 足尺实验墙测试设备与方法
        3.3.1 模拟地震加载方法及条件
        3.3.2 加速度响应测试
        3.3.3 动应变响应测试
        3.3.4 应力响应测试
        3.3.5 宏观形变测量
        3.3.6 动态变形测量
        3.3.7 温湿度测试
        3.3.8 数据采集系统
    3.4 振动台模拟实验基本参数
        3.4.1 模型相似关系
        3.4.2 波形选择
        3.4.3 加载方式
        3.4.4 工况输出情况
    3.5 实验流程及防护措施
第四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静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4.1 原位墙体静力结果与分析
    4.2 渐进式掏蚀墙体静力分析
        4.2.1 渐进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4.2.2 渐进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4.2.3 小结
    4.3 坍塌式掏蚀静力特征分析
        4.3.1 坍塌式掏蚀墙体应变特征
        4.3.2 坍塌式掏蚀墙体位移特征
        4.3.3 小结
    4.4 小结
第五章 足尺模拟实验墙动力响应特征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现象及破坏机理分析
        5.1.1 原位墙体
        5.1.2 掏蚀墙体
    5.2 夯土墙体结构动力特性
        5.2.1 原位墙体频率谱图
        5.2.2 掏蚀墙体频率谱图
    5.3 夯土墙体结构加速度响应
        5.3.1 原位墙体加速度响应
        5.3.2 掏蚀墙体加速度响应
    5.4 夯土墙体结构位移响应
        5.4.1 原位墙体位移响应
        5.4.2 掏蚀墙体位移响应
    5.5 夯土墙体结构应力响应
        5.5.1 原位墙体应力响应
        5.5.2 掏蚀墙体应力响应
    5.6 夯土墙体结构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6.1 原位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6.2 掏蚀墙体惯性力与层间剪切力
    5.7 夯土墙体失稳机制
        5.7.1 应变分析
        5.7.2 破坏模式分析
        5.7.3 小结
第六章 夯土遗址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方法
    6.1 建立夯土墙体数值模型
        6.1.1 基本假定
        6.1.2 几何模型
        6.1.3 单元格划分
        6.1.4 模态分析
        6.1.5 材料属性
    6.2 结构模型静力特征分析
        6.2.1 原位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6.2.2 掏蚀墙体模型静力响应特征
    6.3 结构模型动力响应分析
        6.3.1 模型加速度响应
        6.3.2 模型位移响应
        6.3.3 模型应力应变响应
    6.4 夯土墙体动力作用下结构失稳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泥石流沟道堆积土的渗透特性和细颗粒运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土体级配特征
        1.2.2 泥石流土体的渗透特性
        1.2.3 泥石流土体渗透过程中细颗粒的运移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
        1.4.1 实施方案
        1.4.2 技术路线
2 泥石流堆积土体特征
    2.1 泥石流堆积土体的形成和分类
    2.2 泥石流沟道堆积土体的描述
        2.2.1 土体类别及粒组划分
        2.2.2 泥石流堆积土体粗细颗粒界限粒径
    2.3 泥石流沟道堆积土体级配特征
        2.3.1 土体组成级配特征的描述
        2.3.2 沟道堆积土体垂向粒序及不连续级配特征
    2.4 土体级配不连续性的表征方式
    2.5 本章小结
3 泥石流沟道堆积土体的渗透特性
    3.1 土的渗透特性
    3.2 颗粒级配与渗透过程
    3.3 渗透实验设计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方案设计及流程
        3.3.3 实验渗透系数的计算
    3.4 泥石流沟道堆积土体渗透特征
        3.4.1 渗流时间与渗透系数变化规律
        3.4.2 细颗粒含量与渗透特性
        3.4.3 渗透系数与峰度系数之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土体渗透过程中细颗粒运移规律
    4.1 渗流过程中细颗粒运移机制
    4.2 筛分实验方案设计及操作流程
    4.3 渗流前后细颗粒含量对比
    4.4 峰度系数对细颗粒运移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不连续级配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模型
    5.1 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
    5.2 量纲分析
    5.3 不连续级配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模型
        5.3.1 不连续级配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模型的建立
        5.3.2 不连续级配土体渗透系数计算模型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6)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灾害空间发育研究
        1.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川西地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环境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
        2.2.1 气象水文
        2.2.2 地形地貌
        2.2.3 地层岩性
        2.2.4 地质构造
        2.2.5 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地震
第3章 川西地区既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研究
    3.1 汶川地震前后川西地区地质灾害发育概况
    3.2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措施
    3.3 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效果
        3.3.1 地质灾害防治效果的评判原则
        3.3.2 川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总体效果
    3.4 汶川地震前川西地区代表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3.4.1 丹巴县城后山滑坡治理工程
        3.4.2 金川八步里沟拦砂坝
        3.4.3 丹巴县江口沟泥石流综合治理
        3.4.4 国道G318线老虎嘴崩塌治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地区既有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 川西地区滑坡、崩塌治理工程失效模式
        4.1.1 抗滑桩的剪断或拉断
        4.1.2 抗滑桩倾倒或滑移
        4.1.3 抗滑桩桩间溜土
        4.1.4 抗滑桩桩后土体越顶
        4.1.5 锚索被拉断或拔出
        4.1.6 挡土墙破裂或掩埋
        4.1.7 崩塌防护网失效模式
    4.2 川西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治理工程失稳模式
        4.2.1 拦挡工程满库失效
        4.2.2 坝基冲刷掏蚀破坏失效
        4.2.3 坝基渗透破坏失效
        4.2.4 坝肩失稳破坏失效
        4.2.5 坝顶冲蚀破坏失效
        4.2.6 桩林地基掏刷毁坏失效
        4.2.7 排导槽破坏失效
        4.2.8 边墙掩埋失效
        4.2.9 副坝破坏失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滑坡治理工程失效机制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5.1 川西峡谷区坡折部位变形与滑坡
    5.2 巴地五坡村滑坡形成机制
        5.2.1 巴地五坡村滑坡环境条件
        5.2.2 滑坡基本特征
        5.2.3 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失效过程
        5.2.4 滑坡变形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制
        5.2.5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失效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5.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5.3.1 滑坡防治效果评价因素
        5.3.2 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模型
        5.3.3 巴地五坡村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评价研究
    6.1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概况
        6.1.1 川西地区泥石流分布概况
        6.1.2 川西地区典型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
    6.2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效果
        6.2.1 地质环境概况
        6.2.2 羊岭沟泥石流基本概况
        6.2.3 羊岭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失效数值模拟研究
    6.3 簇头沟泥石流8.20启动机理及治理工程失效分析
        6.3.1 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
        6.3.2 簇头沟泥石流物源启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排土场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1.2.2 粗粒土强度特性研究
        1.2.3 边坡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1.2.4 边坡稳定性研究
        1.2.5 排土场破坏模式研究
        1.2.6 排土场边坡控制技术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排土场散体分区及力学特性研究
    2.1 依托工程概况
    2.2 大孤山排土场散体粒径分布特征
        2.2.1 排土场散体粒径分布概况
        2.2.2 排土场散体粒径分布规律
        2.2.3 排土场散体粒径与排土场高度的关系
    2.3 排土场散体大三轴试验
        2.3.1 试验仪器
        2.3.2 试验设计
        2.3.3 试验结果
    2.4 PFC三轴数值模拟试验
        2.4.1 数值模型建立
        2.4.2 试样固结及墙体加载
        2.4.3 试验方案及参数标定
        2.4.4 试验结果
    2.5 粒径对排土场散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研究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原理
        3.2.1 相似条件
        3.2.2 底摩擦模型
    3.3 试验设备及量测系统
        3.3.1 试验设备
        3.3.2 量测系统
    3.4 底摩擦实验设计
        3.4.1 原型选取
        3.4.2 相似关系及相似材料
        3.4.3 模型制作
    3.5 试验结果分析
        3.5.1 坚硬基底排土场位移场分析
        3.5.2 软弱基底排土场位移场分析
        3.5.3 变形机制与破坏模式分析
    3.6 软弱基底排土场沉降变形计算
        3.6.1 计算方法
        3.6.2 计算模型及工矿
        3.6.3 计算结果及变形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复杂工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4.1 计算方法
    4.2 模型及参数
    4.3 复杂工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
    4.4 影响因素参数敏感性分析
        4.4.1 三级边坡高度
        4.4.2 三级边坡角度
        4.4.3 基底强度
        4.4.4 排弃渣土强度
        4.4.5 一级边坡角度
        4.4.6 机械振动强度
        4.4.7 影响因素敏感度
    4.5 本章小结
5 排土场变形控制方法研究
    5.1 排土场变形控制方法的提出
        5.1.1 软弱基底加固
        5.1.2 排土方式优化
    5.2 试验目的
    5.3 试验设计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正向覆盖式排土
        5.4.2 反向覆盖式排土
        5.4.3 正向压坡脚式排土
        5.4.4 反向压坡脚式排土
        5.4.5 最优排土方式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排土场边坡破坏机制
        1.2.2 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
        1.2.3 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1.2.4 排土场边坡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构造特征
    2.4 地层岩性
    2.5 地震
    2.6 气象
    2.7 植被
    2.8 物理地质现象
第3章 朱矿排土场工程地质特征
    3.1 排土场地形地貌特征
    3.2 排土场台阶崩滑特征
    3.3 排土场区域内裂隙特征
        3.3.1 1#裂隙组合
        3.3.2 2#裂隙组合
        3.3.3 3#裂隙组合
    3.4 排土场材料物理力学参数
        3.4.1 弃渣体物理力学参数
        3.4.2 残坡积层物理力学参数
        3.4.3 基岩性质
    3.5 小结
第4章 边坡稳定性评价
    4.1 模型建立及预设置
        4.1.1 三维排土场边坡模型的建立
        4.1.2 基于强度折减技术的有限单元法
        4.1.3 排土场裂隙模拟
        4.1.4 其他设置
    4.2 边坡稳定性计算
        4.2.1 天然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4.2.2 地震工况边坡稳定性计算
        4.2.3 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
        4.2.4 开挖坡脚边坡稳定性计算
        4.2.5 附加荷载边坡稳定性计算
    4.3 小结
第5章 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5.1 拉张裂隙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2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3 地震动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滑坡的潜在灾害范围预测
    6.1 SFLOW基本理论
    6.2 排土场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模拟
        6.2.1 滑坡灾害模拟
        6.2.2 泥石流灾害模拟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的地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斜坡降雨入渗研究
        1.2.2 黄土斜坡场地条件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
        1.2.3 地震液化诱发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1.2.4 地震-降雨与斜坡稳定性研究
    1.3 发展趋势及认识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降雨后地震诱发黄土斜坡“一坡两滑”对比研究
    2.1 滑坡区场地地质环境特征
        2.1.1 位置及地貌分析
        2.1.2 地质构造环境
        2.1.3 岩土材料
        2.1.4 地层结构
        2.1.5 水文地质分析
    2.2 震前降雨条件及分析
    2.3 滑坡场地地震动特征分析
    2.4 滑坡场地老滑坡分布
    2.5 滑坡几何形态对比分析
    2.6 滑坡滑距对比分析
    2.7 斜坡失稳机理分析
        2.7.1 “一坡两滑”失稳机理分析
        2.7.2 黄土流滑机理
        2.7.3 二次滑坡机理
    2.8 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地震失稳的关键问题
    2.9 小结
第三章 降雨条件下黄土斜坡入渗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3.1 黄土斜坡降雨入渗的原位试验设计
        3.1.1 场地地质环境
        3.1.2 斜坡土体物性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3.1.3 人工降雨试验设计
        3.1.4 降雨工况设计
    3.2 降雨条件下斜坡土体含水量分布
        3.2.1 降雨后入渗形态分析
        3.2.2 基于实测含水量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
        3.2.3 基于高密度电法测试的降雨入渗过程分析
        3.2.4 裂缝对降雨入渗过程的影响分析
    3.3 降雨入渗条件下无限斜坡水分运移模型
        3.3.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与控制方程
        3.3.2 无限长黄土斜坡渗流控制方程的求解
    3.4 含水量对黄土动静强度的影响分析
        3.4.1 含水量对黄土静强度的影响
        3.4.2 含水量对黄土动强度的影响
    3.5 降雨条件下黄土斜坡土体强度参数分布
    3.6 小结
第四章 黄土斜坡场地的地震动分布特征
    4.1 斜坡场地与地震震害分布的统计关系
        4.1.1 地震烈度异常资料统计
        4.1.2 地形条件与地震烈度异常的统计分析
    4.2 黄土地区地震记录与场地放大效应的统计分析
        4.2.1 黄土地区强震数据
        4.2.2 覆盖层厚度与强震动记录的统计关系
        4.2.3 地形地貌条件与强震动记录的统计关系
    4.3 斜坡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参数化分析方法
        4.3.1 斜坡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4.3.2 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4.4 水平自由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要素
        4.4.1 土层厚度对地表加速度幅值及频谱特性的影响
        4.4.2 边界的截取长度对地表加速度幅值及频谱特性的影响
        4.4.3 动力输入频谱对地表加速度幅值及频谱特性的影响
    4.5 均质斜坡土体力学参数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
        4.5.1 斜坡倾角对地表地震动参数分布的影响
        4.5.2 黄土波速对地表地震动参数分布的影响
    4.6 层状斜坡覆盖土层厚度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
        4.6.1 覆盖层厚度对斜坡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的影响
        4.6.2 覆盖层厚度对场地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
    4.7 阶地型斜坡地形参数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
        4.7.1 阶地斜坡倾角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
        4.7.2 阶地斜坡后缘倾角对场地地面运动的影响
        4.7.3 阶地平台宽度对平台地面运动的影响
        4.7.4 输入频率对阶地斜坡平台地面运动的影响
    4.8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原状黄土地震液化性态分析
    5.1 试验设计
        5.1.1 振动台模型
        5.1.2 大尺寸原状黄土试样取备
        5.1.3 传感器布设方案
        5.1.4 试样饱水
        5.1.5 地震荷载工况
    5.2 加速度响应特征
    5.3 孔隙水压力响应特征
    5.4 黄土地震液化性态影响因素
        5.4.1 液化黄土埋深及含水量对孔压比的影响
        5.4.2 含水量对黄土液化性态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降雨对黄土斜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及评价
    6.1 无限斜坡稳定性分析原理
    6.2 渗流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6.3 降雨入渗的影响
    6.4 地震场地放大效应的影响
    6.5 动孔隙水压力增长的影响
    6.6 降雨和地震共同作用下无限斜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2.2 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和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及地震
        2.5.1 地质构造
        2.5.2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7.1 岩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2.7.2 主要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2.8 人类工程活动
3 不稳定斜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3.1 不稳定斜坡发育特征
        3.1.1 X1不稳定斜坡(AB段)发育特征分析
        3.1.2 X2不稳定斜坡(BC段)发育特征分析
        3.1.3 X3不稳定斜坡(CD段)发育特征分析
    3.2 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3.2.1 X1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3.2.2 X2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3.2.3 X3不稳定斜坡变形特征
    3.3 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条件分析
        3.3.1 地形条件
        3.3.2 坡体地层结构
        3.3.3 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作用
        3.3.4 地震作用
        3.3.5 人类工程活动
4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
    4.1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4.2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定量评判
        4.2.1 X1不稳定斜坡
        4.2.2 X2、X3不稳定斜坡
    4.3 不稳定斜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4.3.1 发展趋势预测
        4.3.2 危害性预测
5 灾害治理方案研究及工程设计
    5.1 工程安全等级
    5.2 防治原则和治理目标
        5.2.1 防治原则
        5.2.2 治理目标
    5.3 防治工程总体布局
    5.4 防治方案主要工程设计
        5.4.1 参数的选取
        5.4.2 防治工程设计标准
    5.5 防治工程设计指标计算
        5.5.1 削坡工程
        5.5.2 锚杆工程
        5.5.3 格构工程
        5.5.4 重力式挡土墙工程设计
        5.5.5 截水沟工程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根据地基振动推测泥石流规模(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D]. 杨天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江源滑坡成因机制及治理措施研究[D]. 孔祥睿. 吉林大学, 2020(03)
  • [3]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研究[D]. 杨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4]夯土遗址传统工艺科学认知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 裴强强. 兰州大学, 2020(01)
  • [5]泥石流沟道堆积土的渗透特性和细颗粒运移规律研究[D]. 余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1)
  • [6]川西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效果评价研究[D]. 胡芹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露天矿软弱基底排土场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 王玉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8]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潜在滑坡灾害范围预测 ——以朱家包包排土场为例[D]. 包一丁. 吉林大学, 2020(08)
  • [9]降雨影响下黄土斜坡的地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性评价[D]. 刘琨.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楼舍沟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D]. 马智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基于地基振动推断泥石流规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