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状的国家剧院

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状的国家剧院

一、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国家大剧院(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邦[1](2012)在《海峡两岸建筑“本土化”探索对比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中国大陆的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21世纪的10年内,中国大陆建设规模和数量在世界其他地方是少见的。惊人的建设量吸引着大量能干的建筑专业人士,在全国各地的演艺场竞争,也使世界上的建筑大师到中国这个实验场来完成自己的建筑梦想。学生和建筑学者关注着这狂热的现象。全球化和本土化交叠、冲突,这些所引起建筑界的兴奋和焦虑,正影响着新一代青年建筑师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们的作品。中国大陆民众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在海峡对岸,台湾在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已进入发达地区行列。而1988年政治解严为建筑界铺陈了一个允许与鼓励建筑美学百花齐放的政经环境。后现代主义在台湾开始蔓延,去中心主义,多元价值的要求,弱势族群抬头,要求权力再分配,各个族群的主体性与身份认同感得到提升,这些社会普遍关怀的话题成为日后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着重考虑的要素。台湾当代建筑师及社会工作者普遍的社会关怀取向,是值得大陆建筑师及学者学习借鉴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我们需要怎样去审视未来的中国建筑,需要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建筑创作,中国是否需要放慢建设的脚步,多进行一些社会关怀?我们应当如何做我们自己的“本土”建筑?因为完全拷贝西方形式是对本国以及“本土”丰富的建筑遗产的轻视。这些都是在“本土”建筑探索中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也是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文在第二章到第四章回顾了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自1949年分治之后,各自在建筑“本土化”的探索历程,并着重分析论述当代两岸的“本土化”实践。第五章对两岸各自的建筑“本土化”探索情况及各自的不同特点进行对比,引出台湾的相关实践思考对大陆建筑界的启发——文化空间主体性的诠释、人本与社区关怀、建筑为草根服务以及建筑界应该与公部门、民众合作营造空间等。从而在第六章本论文最后结语部分,引发对建筑“本土化”、建筑师角色的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定位。展望未来的中国建筑,充满机遇与挑战,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两岸建筑文化对比的研究当中。附录部分为中国大陆关于“本土设计”的研讨会内容及台湾知名建筑界学者、建筑师的访谈录,以期了解当代两岸建筑界对于建筑“本土化”探索的思考情况。

刘永涛[2](2011)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是构成设计学的三大主干。在当代中国,设计批评的发展对于设计艺术教育、实践、产业发展和设计师成长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设计学的内涵、范畴、理念以及设计产业发展、教育实践的融合、冲突、更新、发展与变革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集中和突出。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视野,对中国当代设计和设计批评现状、思潮以及重大批评事件进行了学理性的梳理,对其中体现的特征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存在的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为促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本文在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重点对当代设计以及设计批评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立足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影响、制约设计和设计批评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中共十四大、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对中国设计产生深刻影响的时间节点为标志,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界定,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进而分析了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本文重点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归纳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一些重要思潮,如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以及“为中国而设计”等命题体现了设计批评的民族情怀;由奢侈包装、建筑设计、装帧设计等引发的设计批评,体现了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设计师及其广告创意能力也引发了广泛批评;关于“工艺美术”论辩,对数字设计以及智能设计的关注,体现出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其次,对关于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奥运“鸟巢”、奥运标志设计、央视新大楼、上海世博会的批评等中国当代重大设计批评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总结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本文围绕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以及怎样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产品智能化等六个方面对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如矛盾分析原则、适宜性原则、民族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功能性原则、伦理性原则、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未来性原则等等。最后,对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等渠道路径,从批评家、设计师、民众和主流媒体、互联网、展会、国际话语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教学改革等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尤其是根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推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发展,更需要我们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肖虎[3](2010)在《昵称或者调侃——刍议北京“鸟系列”三大公共建筑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薇[4](2010)在《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北京作为首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北京在五十年代末建设的国庆工程一直以“十大建筑”的名号影响着全国各地的潮流,80年代以来,北京建筑有长城饭店、建国饭店、香山饭店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建筑,也有“夺回古都风貌”口号下的创作总体混乱时期,也有世纪之交的国家大剧院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北京建筑的总体变化快,近十年来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总体面貌尚缺少专门的研究成果和总结性结论。本文对北京近十年建筑艺术风尚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形式三大潮流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和梳理,总结出与前20至30年相比,现代主义建筑在实践中占主流地位;民族传统元素越来越呈隐性存在状态;西洋古典元素只在极个别情况下出现。北京建筑艺术风尚多样化,所受到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是多样化的。与前20至30年相比,行政干预主要针对政府主持的或者有政府投资的较大型的项目上,如奥运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建筑项目。近十年来,受到商品社会市场化的影响,开发商投资兴建的项目越来越多。开发商更注重其建设的项目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的属性,而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是以顾客为导向,注重社会大众的审美品位,因此在商品房领域大众的审美品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十年来媒体发展迅速,媒体在对大众的建筑艺术风格引导上起到很大作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体更以其方便、快捷、自发性的、广泛参与更能反映大众社会心理而在逐渐壮大。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本身的商业属性和缺少建筑专业知识的背景下,这种引导并非准确无误。另外学术界作为专业人士,舆论导向作用也在显现。近十年来,建筑师群体中一部分“明星”建筑师的话语权得到充分体现,尤其是一部分外国设计师和本土的知名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风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分析各个阶层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近十年的建筑艺术风尚可见,今后北京的建筑风格还将继续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本土化的的发展趋势,传统形式建筑将以更适应现代发展的形式得到发扬;西洋古典形式建筑生存的空气日渐稀薄。随着全球建筑实践交流日益增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建筑艺术设计水平也将更大的提高。

高伟[5](2008)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浅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如此复杂多元的时代,线性思维已无法再合理的解释各个领域的复杂现象。由此非线性思维突显出来,与线性思维相结合来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非线性理论是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而其它许多专业领域也渐渐地引入了非线性的概念。就具体建筑创造实践而言,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复杂形体与自由流动特征的建筑,其表现了非线性建筑的特点和设计方法。而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从非线性科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来解析建筑创作的新视野,从而形成新的建筑创作观。该研究从介绍非线性科学入手,引入了“初值敏感性”和“分形”的概念,并且考察了建筑学领域关于非线性思维的研究。从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非线性思维内核的分析,得出了本文所总结的非线性理论。然后通过“国家大剧院现象”的事实将非线性理论在建筑领域的适用性进行证明。将已经证明的非线性理论运用到分析影响建筑生成的诸多要素,由于建筑创作和建筑生成是相互交织而且相互依存的,所以将这种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结合非线性思维的判断作为建筑创作的前提和基础。再将非线性思维结合哲学的思想,对建筑创作的本体进行层次性的分析,得出“感性”、“知性”、“理性”和“超理性”几种创作认知层次。最后将其以上的所有作为建筑创作新视野导出的理论支撑,得出彼时的同情”和“此时的善良”。全文通过审视非线性理论与建筑创作观之间的关系,在非线性理论对建筑创作观产生的影响上试图做出笔者自己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如何认清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赵正雄[6](2005)在《以国家大剧院工程为例思考历史街区(地段)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保护北京旧城区;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街区(地段)建设新项目,始终是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该文结合国家大剧院工程实施方案,从城市设计角度,以天安门历史街区(地段)的“城市轴线”、“广场空间界面”等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对如何在历史街区(地段)建设的问题作初步研讨。

程晓喜[7](2005)在《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评论是联系建筑实践与建筑理论的桥梁。它总结、监督建筑实践,是建筑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基础,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是随着西方建筑学的引入才引入的,又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等的影响,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建筑实践的飞速发展使我国建筑领域的问题与和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对建筑评论的呼唤十分迫切。本文正是立足于现实问题,以公众领域的视角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问题进行的一次探索。鉴于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是我国当代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现象,它们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已经在城市建设中有所体现,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一方面强调建筑评论创造的拟态建筑环境对当代人的建筑文化认知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建筑评论的公众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从传播的角度将建筑评论的全过程分解为评论的产生与扩散两个步骤,便于研究的展开。针对以往专业建筑评论研究集中于前一个步骤的现状,论文提出这两个步骤是循环交替、相辅相成的,前者关注评价内容,后者关注传播形式,两个步骤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因而研究中不可偏废。结合中国当代的现实情况,论文分析了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带给建筑评论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媒体评论走上前台,使建筑评论的主体、媒介、受众等都得到丰富,大大超越了过去的专业范围,为建筑评论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当代建筑评论的变化并非局限在形式方面,媒体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建筑评论的批判功能,带来评论标准乃至整个社会价值标准的混乱。据此,论文尝试提出对未来建筑评论理想模式的建构:首先,建筑评论的价值标准应当回归基本原理——真正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这保证了多元化评论目标的一致性和操作中的可比性;之后,在统一的价值标准基础上,建立多层级的评论体系,以专业评论、媒体评论、网络自由评论协同发展,实现建筑评论内容、主体、媒介、受众的多元化原则。这也是建筑评论沟通专业与公众,实现其公众教化与专业监督的双重作用的体制保障。

孙成仁[8](2004)在《中国城市:现代性、文化风险与未来选择》文中认为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日益不可把握的风 险时代,全球化与地方化、环境危机、社会文化 冲突激烈。传统的根基产生了滑动,在文化的博 弈和交流中,中国城市应如何为自身找寻一个明 确的方向。笔者认为,中国自然主义的有机整体 观能够提供答案,因为它切合人类的生存哲学。

郑光复[9](2004)在《历史关头的壮举与持续奋进》文中研究指明 在这大时代转折,中西文化在建筑设计市场激烈撞击的关头,《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迅即奋起,不到5年已出版32种之多,在学术上已登一个壮丽高原。另一方面看,置于全球化大局中这声音尚有不足,尚待形成影响建筑设计的强大力量,在面对国外同行挟其理论强势而来的巨大压力下,这项伟业的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于赞美之外更殷切盼望。

孙成仁[10](2004)在《中国城市:现代性、文化风险与未来选择》文中指出当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开始关注中国城市在现代性作用下所经历的那些曲折的发展和沉痛的教训,那些忽视历史文化的倾向,那些过度商业化的倾向,那些大都市英雄主义的倾向,那些模仿复制的倾向,这一切也曾给世界上许多城市的发展中留下过痛苦的记忆。我们正处于一个日益不可把握的风险时代,全球化与地方化、环境危机、社会文化冲突。传统的根基产生了滑动,在文化的博弈和交流中,中国城市应如何为自身找寻一个明确的方向。作者认为,中国自然主义的有机整体观能够提供答案,因为它切合人类的生存哲学。

二、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国家大剧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国家大剧院(论文提纲范文)

(1)海峡两岸建筑“本土化”探索对比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大陆
    1.1.2 台湾地区
1.2 研究范畴及方法
1.3 概念界说
    1.3.1 本土的概念
    1.3.2 本土化的概念
1.4 文献综述
    1.4.1 文献
    1.4.2 期刊
    1.4.3 论文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台湾建筑本土化探索历程及影响
2.1 台湾建筑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2.1.1 光复前中国建筑发展及日据时代的台湾建筑(1895‐1945)
    2.1.2 大中国古典样式建筑之延续(1945‐1965)
    2.1.3 现代建筑影响下的建筑探索(1965‐1980)
    2.1.4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乡土文化的连结(1980‐1990)
2.2 台湾建筑本土化探索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章 当代台湾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的实践及典型分析
3.1 当代台湾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的实践
    3.1.1 迈向世界级——新一代“本土”建筑师的实践
    3.1.2 公民参与——社区总体营造
    3.1.3 地景革命——“宜兰厝”
3.2 当代台湾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的特点
    3.2.1 为草根服务
    3.2.2 对地方的长期关怀引发地方意识的抬头
    3.2.3 追求绿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3.2.4 老建筑再利用
3.3 典型分析——黄声远建筑师的“本土化”实践
    3.3.1 从“宜兰现象”到“黄声远现象”
    3.3.2 黄声远的“本土实践”
    3.3.3 黄声远的“本土作品” 第四章 中国大陆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的论述
4.1 中国大陆建筑本土化的发展历程(1949‐1993)
    4.1.1 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1949‐1957)
    4.1.2 社会动荡期的建筑探索(1958‐1976)
    4.1.3 改革开放与繁荣的建筑创作(1977‐1993)
4.2 当代中国大陆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的实践
    4.2.1 1993 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建筑界
    4.2.2 兀自放光的建筑探索——新一代建筑师
    4.2.3 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实验建筑”
4.3 当代中国大陆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的问题
    4.3.1 建筑作品细节的粗糙及维护的不利
    4.3.2“千篇一律”的现代性与“盲目随从”的复古性
    4.3.3“旅游热”带来的形式主义操作
    4.3.4“社区营造”的缺失
    4.3.5“社会关怀”的不足 第五章 台湾建筑设计本土化探索对中国大陆建筑业的启示
5.1 不同的天际线而引发的思考
    5.1.1 文化空间的主体性
    5.1.2 人本与社区关怀
    5.1.3 建筑是为菁英服务还是为民众服务
5.2 建筑界与公私部门、社区民众合作之地貌改造运动
5.3 空间营造在“本土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 结语
6.1 重新认识建筑“本土化”的探索
    6.1.1 重新认识建筑“本土化”的内涵
    6.1.2 重新认识建筑师的角色定位
6.2 未来中国建筑师及建筑业的展望
    6.2.1 中国将走向何方
    6.2.2 中国建筑师及建筑业面临的挑战
    6.2.3 回归社会现实的中国建筑
6.3 后续研究建议及期待 附录一 “本土”探索相关研讨会及访谈录
1 走向中国新建筑——“本土设计”建筑学术研讨会(中国大陆)
2 建筑学者及建筑师访谈录(台湾地区)
    2.1 傅朝卿教授
    2.2 黄承令教授
    2.3 陈宇进建筑师
    2.4 蒋雅君教授 附录二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本土建筑 大事纪年表(1949‐1990)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
        1.3.1 当代设计
        1.3.2 设计批评
第2章 中国设计和设计批评的当代情境
    2.1 政治环境: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社会转型期
    2.2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与消费社会趋向
    2.3 文化环境:乡土式微与文化软实力命题
    2.4 生态环境: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进绿色设计
第3章 理想与现实的抵牾:从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看设计批评的价值
    3.1 中国当代设计历程的梳理与反思
        3.1.1 1980——1992年的设计:回顾与思考
        3.1.2 1993——1999年的设计:共识背后的反思
        3.1.3 新世纪以来的设计:创造与自觉
    3.2 中国当代设计发展与设计批评
        3.2.1 当代设计发展和设计批评的关系
        3.2.2 设计批评对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及其特征规律
    4.1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发展概述
    4.2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
        4.2.1 "中国制造"和民族设计成为关键词
        4.2.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4.2.1.2 "为中国而设计"的民族情怀
        4.2.2 对设计伦理和环境生态的深沉思考
        4.2.2.1 由奢侈包装引发的批评
        4.2.2.2 由建筑设计引发的批评
        4.2.2.3 由装帧设计引发的批评
        4.2.3 快速发展的设计教育和设计大展备受关注
        4.2.3.1 设计教育:跨越的逻辑与悖论
        4.2.3.2 关于设计大展乱象的批评
        4.2.4 对设计师及创意能力的广泛批评
        4.2.5 对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前瞻性课题的敏锐观察
        4.2.5.1 "工艺美术"论辩——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史的浓墨重彩
        4.2.5.2 批评的敏感:从数字设计到智能设计
    4.3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思潮中的重大事件
        4.3.1 关于北京西客站的批评
        4.3.2 关于国家大剧院的批评
        4.3.3 关于奥运"鸟巢"的批评
        4.3.4 关于北京奥运设计的批评
        4.3.5 关于央视新大楼的批评
        4.3.6 关于上海世博会的设计批评
    4.4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特征规律
        4.4.1 反映经济社会发展
        4.4.2 受重大设计项目驱动
        4.4.3 专业批评作用日益凸现
        4.4.4 公众批评的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4.4.5 文化自觉意识逐步树立
第5章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及反思
    5.1 批评无为
        5.1.1 缺位的批评
        5.1.2 逐利的批评
        5.1.3 精神贫血的批评
        5.1.4 理论旅行的批评
        5.1.5 缺乏理想的批评
    5.2 标准模糊
        5.2.1 标准缺失——设计批评何以可能
        5.2.2 生产环节预设标准的制约
        5.2.3 科技进步使分工越来越细
        5.2.4 人人都有评价权力的悖论
        5.2.5 设计批评学术规范的不确定
    5.3 渠道不畅
        5.3.1 集团批评背后的利益博弈
        5.3.2 主流渠道的匮乏和网络渠道的无序
    5.4 教育欠缺
        5.4.1 教育理念的问题
        5.4.2 教师和学生的问题
    5.5 体制问题
        5.5.1 缺乏批评的表达和接受机制
        5.5.2 缺乏批评的监管和仲裁机制
        5.5.3 缺乏识别文化侵略的抵制机制
第6章 我们需要怎样的设计批评
    6.1 未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趋势
        6.1.1 产品智能化
        6.1.2 分工精细化
        6.1.3 设计人性化
        6.1.4 发展多样化
        6.1.5 需求理性化
        6.1.6 设计民主化
    6.2 设计批评要发挥什么功能
        6.2.1 如何描述
        6.2.2 如何判断
        6.2.3 如何鉴赏
        6.2.4 如何批判
        6.2.5 如何预测
        6.2.6 如何引领
    6.3 开展设计批评的原则
        6.3.1 矛盾分析原则
        6.3.2 适宜性原则
        6.3.3 民族性原则
        6.3.4 时代性原则
        6.3.5 审美性原则
        6.3.6 科学性原则
        6.3.7 功能性原则
        6.3.8 伦理性原则
        6.3.9 理论和实践结合原则
        6.3.10 前瞻性原则
第7章 关于促进中国设计批评发展的思考
    7.1 提升设计批评主体的问题意识
        7.1.1 增强批评家的批判性思维
        7.1.2 增强设计师的自律
        7.1.3 培育民众的审美和批评意识
    7.2 拓展设计批评的渠道和载体
        7.2.1 强化主流媒体平台
        7.2.2 重视互联网的日常政治学意义
        7.2.3 塑造基于国情的展会渠道
        7.2.4 增强国际话语能力
    7.3 加强设计批评教育和理论研究
        7.3.1 构建设计批评学
        7.3.2 加强理论研究
        7.3.3 深化教学改革
    7.4 促进设计批评的文化自觉
        7.4.1 各美其美:认清"自己深处"的价值
        7.4.2 美人之美:在时代语境中"放眼世界"
        7.4.3 美美与共:重塑设计批评的"正大气象"
第8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3)昵称或者调侃——刍议北京“鸟系列”三大公共建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国家大剧院 (鸟蛋)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鸟巢)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 (鸟腿)

(4)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状况
    1.2 本文的理论基础
    1.3 本文所涉及的几个概念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
2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2.1 社会文化心理对艺术风尚的直接决定作用
    2.2 近十年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状况
    2.3 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动态和格局
        2.3.1 专业文献统计
        2.3.2 现实状况
        2.3.3 社会关注度和认可度与专业评价之间的异同
        2.3.4 对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基本分类:现代主义、民族传统、西洋古典
3 现代主义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3.1 现代主义的概念
    3.2 当代北京现代主义风尚的发展
    3.3 近十年北京现代主义建筑艺术风尚
        3.3.1 奥运会建筑所体现的现代主义风尚
        3.3.2 新建筑的现代主义风尚
4 民族传统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4.1 民族传统风尚的概念
    4.2 当代北京民族传统风尚的发展
    4.3 近十年北京民族传统建筑艺术风尚
5 西洋古典风尚及其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5.1 西洋古典风尚的概念
    5.2 当代北京西洋古典风尚的发展
    5.3 近十年北京西洋古典建筑艺术风尚
6 结论: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的格局和走势
参考文献
附录1:《建筑学报》等11种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中北京建筑相关文章目录(共594篇)
附录2:近十年部分现代主义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3:近十年部分民族传统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4:近十年部分西洋古典建筑普查(已竣工)
附录5:2000年到2009年落成的北京十大建筑候选项目(50栋)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的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意义
        1.5.1 个人意义
        1.5.2 专业意义
        1.5.3 社会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非线性理论的归纳
    2.1 非线性科学的简介
        2.1.1 “初值敏感性”(“蝴蝶效应”)的概念
        2.1.2 “分形理论”的概念
    2.2 非线性理论的归纳
        2.2.1 相互作用
        2.2.2 分形元
        2.2.3 非线性理论
    2.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以“国家大剧院现象”证明非线性理论在建筑领域的适用性
    3.1 引言
    3.2 国家大剧院简介
        3.2.1 建筑项目概况
        3.2.2 建筑项目背景
        3.2.3 建筑项目建成前所遇到的难题
        3.2.3.1 方案竞标
        3.2.3.2 技术施工
        3.2.3.3 运营管理
    3.3 创作者背景及其创作思想简介
        3.3.1 创作者背景
        3.3.2 创作思想
    3.4 评价者不同视角简介
        3.4.1 以社会为背景板
        3.4.2 以科学为背景板
        3.4.3 以心理为背景板
        3.4.4 以形式为背景板
        3.4.5 以文化为背景板
        3.4.6 以现象为背景板
    3.5 国家大剧院效应
        3.5.1 对决策领导的作用结果
        3.5.2 对建筑专业的作用结果
        3.5.3 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结果
        3.5.4 对社会集体的作用结果
    3.6 非线性理论适用性的证明
    3.7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将非线性理论运用到概括影响建筑生成的诸多分形元
    4.1 引言
    4.2 虚拟设计分形元
        4.2.1 建筑师创作的社会心理分形元
        4.2.1.1 建筑师“我向思维”分形元
        4.2.1.2 建筑师“受控意志”分形元
        4.2.2 建筑师创作的表现手法分形元
        4.2.2.1 传统表现手法分形元
        4.2.2.2 数字化表现手法分形元
        4.2.3 建筑作品的协同设计分形元
        4.2.3.1 传统协同设计分形元
        4.2.3.2 网络技术协同设计分形元
    4.3 物化过程分形元
        4.3.1 建构技术分形元
        4.3.2 施工管理分形元和工种配合分形元
    4.4 传播媒介分形元
        4.4.1 书刊杂志分形元
        4.4.2 电视媒体分形元
        4.4.3 信息网络分形元
    4.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的总结
    5.1 引言
    5.2 对影响建筑生成的分形元进行非线性思维的判断—建筑创作的基础
    5.3 创作的哲学层次—建筑创作的本体
        5.3.1 感性分形元
        5.3.2 知性分形元
        5.3.3 理性分形元
        5.3.4 超理性分形元
    5.4 综合得出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
        5.4.1 “彼时的同情”
        5.4.2 “此时的善良”
    5.5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主要参考着作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以国家大剧院工程为例思考历史街区(地段)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观
2 旧北京城结构体系
3 天安门广场历史沿革
4 分析
5 对比
6 思考
结语

(7)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论文研究的背景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1章 中西文化差异中的建筑评论发展脉络
    1.1 建筑评论释意
    1.2 理性的递进——建筑评论在西方的发展
    1.3 感性的片断——建筑评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2章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对中国当代建筑的影响
    2.1 大众文化的含义
    2.2 大众消费时代的建筑文化特征
第3章 建筑评论的信息与传播观
    3.1 建筑评论是传播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
    3.2 以传播观点看待建筑评论
第4章 媒体评论走上前台
    4.1 建筑评论的主体构成
    4.2 建筑评论的传播媒介
    4.3 建筑评论的受众
    4.4 建筑评论的反馈
    4.5 个案分析:关于国家大剧院的论战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功能转换与价值迷失
    5.1 媒介评论带来的现实危机
    5.2 价值标准的迷失
第6章 建筑评论的未来
    6.1 评价标准回归基本原理:关注公众需求
    6.2 建立多层级的建筑评论体系
    6.3 建筑评论的多元化原则
结论 建筑评论是沟通建筑专业与社会公众的桥梁
    1 建筑评论的大众教化功能
    2 建筑评论要关注公众的内在需求
    3 以多层级评论体系开展公众领域的建筑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建筑专业影响力调查
    A.1 问卷
    A.2 调查过程
    A.3 结果统计
    A.4 数据分析
附录B 中国建筑业网站排名
附录C 关于CCTV 新楼的网上评论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城市:现代性、文化风险与未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性
    1.1 现代性的断裂
    1.2 跨越全球的联系方式
    1.3 文化危机
2 中国城市:百年转变
3 现代性作用下的中国城市
    3.1 模仿、复制与拼帖
    3.2 英雄主义和超空间
    3.3 均质化
    3.4 波普化
    3.5 倾商主义
    3.6 历史断裂与文化抽离化
4 风险社会及与“它者”交流
    4.1 风险社会
    4.2“它者”或与“它者”相对照
    4.3 文化博弈与交流
5 中国城市的选择:应形与制形
    5.1 中国城市的传统特性
    5.2 整体运动:包容与展开

(9)历史关头的壮举与持续奋进(论文提纲范文)

1 怎样的河床与流向?
2 可以公然超越吗?
3 当代邪神之患
4“艺术”的魔法
5 时代的局限
6 反文化的“文化”
7 文化之重
8 文化不是艺术

四、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国家大剧院(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峡两岸建筑“本土化”探索对比及分析[D]. 王建邦. 天津大学, 2012(07)
  • [2]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研究[D]. 刘永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3]昵称或者调侃——刍议北京“鸟系列”三大公共建筑设计[J]. 肖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8)
  • [4]近十年北京建筑艺术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研究[D]. 张薇.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8)
  • [5]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建筑创作观浅析[D]. 高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08(02)
  • [6]以国家大剧院工程为例思考历史街区(地段)建设[J]. 赵正雄. 华中建筑, 2005(S1)
  • [7]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 程晓喜. 清华大学, 2005(04)
  • [8]中国城市:现代性、文化风险与未来选择[J]. 孙成仁. 城市规划, 2004(12)
  • [9]历史关头的壮举与持续奋进[J]. 郑光复. 华中建筑, 2004(05)
  • [10]中国城市:现代性、文化风险与未来选择[A]. 孙成仁. 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 2004

标签:;  ;  ;  ;  ;  

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状的国家剧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