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

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

一、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尹慧子[1](2020)在《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及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疗卫生行业先后经历了数字化医疗、局域网医疗、互联网医疗三个阶段,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应用和服务模式逐步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至此,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步入了第四个阶段-智慧医疗阶段。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围绕智慧医疗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政策,建立多元化技术基础及环境保障,深层次地挖掘医疗信息衍生价值,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助推智慧医疗站上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新风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医疗机构迅速推进线上问诊、随访评估、AI诊断等智慧化便民举措,随着广大患者、医生用户对智慧医疗应用体验认同度的提升,深入了解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内在机理,确保信息交互的持续顺畅和良性健康发展,进而缓解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供给不平衡的问题,成为医疗卫生部门和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智慧医疗情境及信息交互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影响因素及其效果评价的方法,并提出了优化策略和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明晰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基本内容。首先,基于对智慧医疗情境的内涵及特征分析,整合智慧医院情境、区域卫生情境和家庭医生情境构建了智慧医疗综合情境。其次,基于对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从主体、客体、环境和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组成要素,并对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再次,以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各要素的互动关联为依据,将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模式划分为人-机交互模式、机-机交互模式和人-人交互模式。最后构建了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模型。第二,探究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形成机理。首先,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需求层次划分为生理与安全需求、归属与社交需求、尊重与自我实现;其次,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将用户信息交互的动机提炼为健康期望、心理表达、科研创新和经济利益;再次,从信息发布、信息传输、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四个阶段分析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过程;最后,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网络拓扑。第三,分析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借鉴整合技术接受与利用理论,结合智慧医疗的特点构建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调查研究问卷获取研究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提出的研究假设,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对信息交互意愿有正向影响作用,感知风险有负向影响作用;信息质量和信息交互意愿对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经历对部分信息交互影响因素具有调节效应。第四,构建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研究。首先,明确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目标和原则;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法,结合智慧医疗情境下用户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分析,归纳和总结了用户信息交互的效果评价指标,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最后,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数据,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提出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的优化策略。明确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的机制和框架。基于用户视角提出了针对需求满足用户期望和提升用户信息素养的策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提出了建立智慧医疗运行长效机制和完善信息交互网络环境的策略;基于系统服务视角提出了优化系统功能设计和创新服务模式的策略。本文聚焦于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智慧医疗用户提供了应用决策指导,促进了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行为的维度化管理。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深度融合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继续为智慧医疗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交互服务,推进智慧医疗运营管理不断完善。

高原,李震,范文生,孟元光[2](2020)在《军队医院妇产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设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军队各医院妇产科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院妇产科医疗基础、诊疗水平、手术技术相对薄弱,但实际医疗需求量较大,开展妇产科领域远程技术指导很有必要。该文回顾了"远程医疗"这一概念问世以来,相关软件、硬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介绍了某军队医院妇产科搭建人工智能AI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设情况,阐述了该平台较传统远程医疗的优势,并分析了该平台在为军服务中的应用价值。

张韦,何东,张研,罗鹏,朱成燕[3](2020)在《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远程医疗国家层面政策分析(1997—2019)》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远程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健康发展有赖于政府政策的驱动,掌握远程医疗政策工具的供给结构是理解、评估和改善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最佳途径。方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基于"政策工具类型维度"和"政策工具目标价值维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97—2019年发布的222份国家层面的远程医疗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从政策工具类型维度来看,我国远程医疗供给侧政策工具过溢,内部结构不均衡,需求侧政策工具应用不足,环境侧政策工具内部组合不协调,政策总体呈现以政府为主导的投入推动特征。个别政策工具如教育培训、公私合作、政策宣传等应用较少,医保支付政策工具也还需进一步完善。(2)从政策工具目标价值维度来看,政策工具在各阶段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化选择特征,较少着眼于远程医疗产业整体良性循环的实现,不能够在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间远程医疗平台建设的同时实现远程医疗产业的整体发展与质的提升。

车冠宇[4](2020)在《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伴随现代医学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及微传感器等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与产业融合,远程医疗服务已成为高新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并作为新型医护服务模式得到全球卫生领域的重点关注。相比于传统医疗服务的面对面模式,远程医疗服务使得就医行为不再受时间和距离束缚,使消费者的就医行为更为便捷高效,同时也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共享。但远程医疗服务必须借助终端设备和通讯网络的支持,为就医过程增加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此外,现阶段国内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缓慢且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总体认知不足,如何提升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选择意愿成为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TTF模型、技术接受相关模型以及感知风险理论为基础,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远程医疗服务的特点与发展现状,选取消费者的就医需求与远程医疗服务的技术特征为前因变量,构建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为验证模型有效性与模型假设,本文首先采用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其次对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最终对本文模型和所提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就医需求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技术特征对消费者的感知适配度和其所受到的社会影响有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感知适配度和其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也对消费者的选择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并在消费者的就医需求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技术特征与消费者选择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此外,消费者感知风险在消费者的就医需求与其选择意愿之间虽不起调节作用,但在远程医疗服务的技术特征与其选择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以就医需求、技术特征、社会影响和感知风险四个维度为落脚点,为远程医疗服务机构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管理建议,用以提升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选择意愿,推动我国远程医疗服务的发展进程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王彦隽[5](2020)在《基于“互联网+”的Y地区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胸痛中心功能主要集中在开展专业认证、搭建胸痛中心数据平台以及日常数据支持和运维服务等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领域也在迎来一场新的变革。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来临,胸痛中心应有效利用自身优势,优化数据填报平台,为各医疗机构提供在线智能诊断和海量数据服务,全面提升智能医疗应用水平。本文以Y地区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功能及业务现状的评价出发,对当前的平台数据整合、信息共享缺乏等关键问题入手,结合对“互联网+医疗”背景的研究、总结“互联网+”、大数据为医疗行业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为提出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的优化策略提供指导思路,并提出建设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的实现方案。本文创新点在于提出了“互联网+”医疗背景下信息共享、在线会诊等以患者为中心的对应策略,使用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实现AI胸痛辅助诊断实现等,以及如何使相应功能在Y地区落地的优化具体流程,从后台数据的采集,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整合,到中台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的融入,到前端交互的呈现,最终精准实现信息共享、在线会诊、AI诊断,为其他医疗领域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作用。

徐哲[6](2020)在《基于317护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本研究采用基于317护远程医疗平台辅助的中医呼吸导引术使COPD患者在家庭环境进行肺康复训练,以期改善其肺功能、运动耐力和整体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推动中医呼吸导引术在肺康复和家庭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杭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为COPD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确定60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并应用IBM SPSS 20.0生成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分组,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317护辅助下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COPD进行肺康复干预,中医呼吸导引术共包含松静站立、丹田呼吸、调理肺肾、转身侧指、摩运肾堂、养气收功以上6节功法,进行集体培训授课后,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中医呼吸导引术的肺康复训练,频率为每周5次,一天2次,每次时间为15~20分钟。课题组成员通过制作317护的图文及视频等远程宣教内容,提交项目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推送,研究者对数据进行监测和督促;对照组为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两组COPD患者均建立疾病管理档案,并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总干预时间为12周,结束时采用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FVC%、FEV1/FVC五项肺功能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之于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尤其是FEV1和FVC两项指标;干预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干预前改变不显着(P>0.05),试验组有非常显着的改善(P<0.01),且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试验组呼吸困难程度(mMR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对照组BODE指数较干预前改变不显着(P>0.05),试验组有非常显着的改善(P<0.01),且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的生活影响较干预前改变显着(P<0.05),试验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疾病影响评分较干预前改善非常显着(P<0.05)。结论中医呼吸导引术适用于家庭肺康复,其动作缓慢柔和和低强度的特点,使得以老年人群为主的COPD患者接受度良好,更有利于长期坚持,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刘凤兰[7](2020)在《以eCCM为导向的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所带来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的经济及医疗负担。尽管开展肺康复能够有效降低疾病所带来的影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交通、距离、康复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肺康复项目的参与率与坚持率尚未达到理想状态。通过远程进行COPD患者肺康复干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患者参与和坚持肺康复。但目前国内远程干预在COPD中的实施细节尚未被描述,远程干预的有效性仍不清楚。除此之外,在远程干预过程中,以往研究鲜有将远程理论模型与行为干预策略相结合。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1.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国内远程干预在COPD患者中的实施细节并评价干预后的效果。2.在系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以电子健康增强的慢性病保健模型(e Health Enhanced Chronic Care Model,eCCM)为导向,结合行为干预策略,构建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在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 Med、CNKI、万方、维普检索近十年的研究,检索时间截止到2018年7月9日,对符合PICOS标准的研究应用Excel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 Man5.3进行数据分析。2.根据eCCM的部分组件及提升自我效能感的行为干预策略,构建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并实施。研究共纳入10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远程)和对照组(面对面),干预前采集患者的基础信息。在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时复测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为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分值。次要评价指标为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m MRC)评分、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Exercise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Scale,Ex-SRES)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t.George’s Breathing Questionnaire,SGRQ)评分。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24项研究。护士是主要干预提供者,手机是最常应用的设备,干预周期持续时间不等。远程干预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MD=-4.93[95%CI,-6.86至-3.01],P<0.001),(I2=86%,P<0.001)。住院率低于对照组(OR=0.24[95%CI,0.20至0.29],P<0.001),(I2=25%,P=0.14)。2.两组间CAT(F1,3=7.78,P=0.001),Ex-SRES(F1,3=21.91,P<0.001),m MRC(F1,3=29.64,P<0.001)随时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在第6个月时SGRQ-症状,SGRQ-活动,SGRQ-影响,SGRQ-总分的测量值与干预前测量值的差值比无差异(分别是P=0.27,P=0.13,P=0.09,P=0.08)。Ex-SRES对CAT的影响显着(P=0.03),Ex-SRES对CAT的偏回归系数为0.81,Exp(B)为2.24。结论:1.系统评价的结果表明在COPD领域中,国内远程干预方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Meta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实施的远程干预优于对照组,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但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2.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eCCM理论模型与提升自我效能为核心的行为学干预策略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远程干预方案。远程干预和面对面干预的效果无差异,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提高,呼吸困难症状较干预前得到改善。

张平,姜荣,曲良,毛健[8](2020)在《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探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已经能够很好的打破空间屏障,这实现了人与人、空间与空间的交互,也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契机。医疗行业在多媒体远程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实现医生与患者的交互,医院与医院间的交互,这不仅是医疗技术传递的一种方式,更是医疗行业发展的良好优势。在多媒体远程医疗中,实现了医疗技术与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融合,很大程度上为医疗技术的跨空间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张泽宇[9](2020)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家用远程监护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在一步一步地发生改变,传统的医疗也不再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为了减少对病人的束缚,远程医疗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大多远程监护系统是通过客户机/服务器(C/S)的传统方式进行控制,依靠PC机和大型服务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和应用。因此,研制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远程监护系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家用远程监护系统,病人只需在家中就可以得到实时的监护。本家用远程监护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包括三个部分:可穿戴的生理信息采集模块、嵌入式WEB服务器以及远程监护平台。其中,生理信息采集模块使用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作为控制芯片,对病人的生理信息进行采集,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n RF24L01射频模块传送到服务器。嵌入式WEB服务器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以AT91SAM9263作为处理器,移植Linux2.6.30系统,并搭载Go Ahead服务器来实现通过互联网与远程网页进行通信等其他应用服务。远程监护平台即浏览器网页按照CGI规范,由HTML语言和Java Applet应用程序开发。可以实现实时监护功能,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病人的实时状态。监护人员还可以通过网页实现对用户的数据管理、历史病历查询等功能。经过测试,本次设计的家用远程监护系统成功实现了对病人的心电信号和体温进行远程监护的功能。同时,通过研究心电信号的处理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对其去噪并且基于希尔伯特变换对心电信号R波进行检测,继而实现对心电图的在线诊断,显示被监护人员的状态。本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为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朱彦荣[10](2020)在《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多优先级任务调度算法研究》文中认为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作为5G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5G网络的推广和普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EC的邻近性、高带宽和低时延等特性可以极大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然而远程医疗种类繁多,典型的医疗场景有远程急救和远程监护等,对低时延和低能耗的迫切程度也不相同,在某些场景中用户可能处在移动状态。因此本文针对远程医疗的三种典型场景,考虑任务优先级、用户移动性等实际问题,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设计相应的任务迁移策略,深入探讨MEC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第一,考虑MEC在远程急救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在MEC的任务迁移模型中加入任务优先级机制,优化用户设备任务的平均处理时延。根据当前用户的数量、任务的属性、网络环境和MEC服务器资源,将任务动态调度到MEC服务器或者用户设备处理。通过建模分析,发现该模型为0-1整数规划问题,难以直接求解。本文设计了基于任务优先级的逆向拍卖算法对信道资源分配,经过单轮拍卖得到任务调度决策。通过和其他任务迁移算法相比,引入任务优先级机制极大地保证了远程急救任务的实时性和高质量。第二,考虑MEC在远程监护中的应用场景,在任务优先级的基础上引入用户对任务处理时延和设备能耗的偏重因子,使得算法可以灵活地根据当前任务的时延敏感度和设备的电量进行任务调度,降低任务的平均处理代价,实现时延和能耗协同优化。通过建模分析,发现该问题属于有限完全信息动态非合作博弈,设计基于博弈论的时延能耗优化算法,在论证该模型存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进行任务调度。和已有的算法相比,本算法可以灵活地满足用户对时延和能耗的需求,通过任务优先级机制保证了远程监护服务的质量。第三,研究某些远程医疗场景中用户的移动性,在任务优先级、用户移动性和MEC服务器资源约束下,通过移动轨迹预测技术得出用户移动的基站序列,将任务调度到合适的服务器上处理,优化任务的平均处理时延。通过建模分析发现该问题为0-1整数规划问题,设计启发式优化算法对任务进行调度。与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通过任务优先级和用户移动性机制降低了任务的平均处理时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证了远程医疗服务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二、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及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智慧医疗
        2.1.1 智慧医疗的内涵
        2.1.2 智慧医疗的用户
        2.1.3 智慧医疗的类型
    2.2 信息交互
        2.2.1 信息交互的概念
        2.2.2 信息交互的动因
        2.2.3 信息交互的类型
    2.3 整合技术接受与利用理论
    2.4 马斯洛需求理论
    2.5 自我决定理论
    2.6 社会网络理论
    2.7 感知风险理论
第三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基本内容
    3.1 智慧医疗情境的内涵及特征
        3.1.1 智慧医疗情境的内涵
        3.1.2 智慧医疗情境的特征
    3.2 智慧医疗情境解构
        3.2.1 智慧医院情境
        3.2.2 区域卫生情境
        3.2.3 家庭医生情境
        3.2.4 智慧医疗情境
    3.3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内涵及特征
        3.3.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内涵
        3.3.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特征
    3.4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组成要素
        3.4.1 主体
        3.4.2 客体
        3.4.3 环境
        3.4.4 技术
        3.4.5 各组成要素间关系
    3.5 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模式
        3.5.1 人-机交互模式
        3.5.2 机-机交互模式
        3.5.3 人-人交互模式
        3.5.4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机理分析
    4.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需求分析
        4.1.1 生理与安全需求
        4.1.2 归属与社交需求
        4.1.3 尊重与自我实现
    4.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动机分析
        4.2.1 健康期望
        4.2.2 心理表达
        4.2.3 科研创新
        4.2.4 经济利益
    4.3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过程分析
        4.3.1 信息发布阶段
        4.3.2 信息传输阶段
        4.3.3 信息接收阶段
        4.3.4 信息反馈阶段
    4.4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网络结构
        4.4.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网络的形成
        4.4.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网络的结构分析
    4.5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机理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模型
        5.1.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5.1.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影响因素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2.1 问卷设计
        5.2.2 数据收集
    5.3 数据分析和模型校验
        5.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2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5.3.3 调节变量效应分析
    5.4 讨论分析
        5.4.1 检验模型结论
        5.4.2 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评价
    6.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6.1.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目标
        6.1.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的原则
    6.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效果评价指标选取
        6.2.2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评价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性分析
        6.3.2 智慧医疗情境下的信息交互效果评价分析
        6.3.3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的隶属矩阵
    6.4 评价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策略
    7.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架构
        7.1.1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7.1.2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路径
        7.1.3 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的效果优化框架
    7.2 用户视角下的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策略
        7.2.1 深入挖掘用户需求
        7.2.2 提升用户信息素养
    7.3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策略
        7.3.1 建立智慧医疗运行长效保障机制
        7.3.2 建立友好的信息交互网络环境
    7.4 系统服务视角下的信息交互效果优化策略
        7.4.1 优化系统功能设计
        7.4.2 创新信息交互服务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2)军队医院妇产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设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程医疗的发展
    1.1 软件提升
    1.2 硬件更新
    1.3 远程手术
    1.4 实际应用
    1.5 为部队服务
2 我院妇产科 AI 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设
    2.1 战现场抢救系统
    2.2 术前远程规划系统
    2.3 远程手术协作系统
    2.4 术后远程查房系统
3 AI 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在为军服务中的应用
    3.1 信息数据集成,落实分级救治 AI
    3.2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保健意识
    3.3 利用线上资源,有效开展服务
    3.4 提高急救能力,远程评估协作
    3.5 完善跟踪随访,指导康复训练 AI

(3)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远程医疗国家层面政策分析(1997—2019)(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程医疗政策分析的二维框架
    1.1 X维度: 政策工具类型维度
    1.2 Y维度: 政策目标价值维度
2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样本选择
    2.3 研究方法
    2.4 编码和信度检验
3 结果
    3.1 远程医疗政策基本情况
    3.2 远程医疗政策的X维度分析
    3.3 远程医疗政策的Y维度分析
4 讨论
    4.1 远程医疗政策工具类型维度分析
        4.1.1 供给型政策工具过溢,内部结构不均衡
        4.1.2 需求型政策工具不足
        4.1.3 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组合不协调,尚需优化
    4.2 远程医疗政策工具目标价值维度分析
5 政策建议
    5.1 调整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内部结构,塑造政策推力
    5.2 增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提升政策拉力
    5.3 优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组合,增强政策的操作性与引导力
    5.4 注重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价值的二维整合

(4)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医疗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2 远程医疗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3 消费者选择意愿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4 研究综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TTF模型
        2.1.2 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
        2.1.3 感知风险理论
    2.2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2.2.1 研究假设提出
        2.2.2 模型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问卷与量表设计
        3.1.1 问卷基本结构
        3.1.2 变量定义与测量
    3.2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2.1 数据收集
        3.2.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信效度检验
        4.1.1 信度检验
        4.1.2 效度检验
    4.2 假设检验
        4.2.1 结构方程检验
        4.2.2 中介效应检验
        4.2.3 调节作用检验
    4.3 假设检验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果讨论与管理建议
    5.1 研究结果讨论
        5.1.1 就医需求与感知适配度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
        5.1.2 技术特征与感知适配度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
        5.1.3 感知适配度和社会影响对消费者选择意愿的影响
        5.1.4 感知适配度和社会影响的中介作用
        5.1.5 感知风险的调节作用
    5.2 管理建议
        5.2.1 从适配视角提升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的就医需求
        5.2.2 从适配视角多维度提升远程医疗服务的技术特征
        5.2.3 重视消费者所受到的远程高度医疗服务相关社会影响因素
        5.2.4 完善各类保障制度以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互联网+”的Y地区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2.1 “互联网+”
    2.2 互联网+医疗
    2.3 医疗大数据
    2.4 智慧医疗
    2.5 创新理论
    2.6 协同治理理论
第三章 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现状
    3.1 胸痛中心发展概况介绍
    3.2 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功能及应用现状
        3.2.1 胸痛中心数据填报子平台
        3.2.2 胸痛中心认证及审核子平台
        3.2.3 胸痛中心质量控制管理子平台
        3.2.4 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势及效果评价
    3.3 传统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应用障碍分析
        3.3.1 数据挖掘度及利用度不够
        3.3.2 缺乏分布式系统架构
        3.3.3 业务范围有待拓宽与整合
第四章 优化Y地区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思路
    4.1 远程医疗的发展趋势
        4.1.1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促使远程医疗发展
        4.1.2 5G时代到来,开启全新的医疗体验
        4.1.3 远程医疗的经验案例
        4.1.4 疫情突袭凸显远程医疗的重要
    4.2 优化Y地区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可行性
        4.2.1 Y地区胸痛中心的现状
        4.2.2 Y地区胸痛中心内部资源分析
        4.2.3 Y地区外部合作资源分析
        4.2.4 平台优化的可行性
第五章 Y地区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化优化方案的实施
    5.1 Y地区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化的优化目标
        5.1.1 提高数据挖掘度及利用度
        5.1.2 实现分布式部署
        5.1.3 拓宽与整合业务范围
    5.2 Y地区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化的优化方案
        5.2.1 健全信息共享,实现远程会诊
        5.2.2 AI辅助诊断系统
        5.2.3 智慧化的区域医院联动
        5.2.4 打造Y地区智慧胸痛诊疗生态圈
    5.3 优化并形成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化方案
        5.3.1 总体方案
        5.3.2 后台改进-患者数据收集
        5.3.3 中台改进-实施数据挖掘
        5.3.4 前台改进——建设医患交互渠道
第六章 Y地区胸痛中心智慧云平台的运作保障
    6.1 地区政策支持
    6.2 总部组织及管理规划支撑
        6.2.1 建立大数据相关的组织机构
        6.2.2 加强数据挖掘综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6.2.3 公司文化
    6.3 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6.3.1 数据安全的防御机制
        6.3.2 数据故障的应对方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317护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文献研究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概述
        2. 稳定期COPD的肺康复研究现状
        3. 稳定期COPD的中医肺康复研究现状
        4. 远程医疗用于COPD患者管理的研究现状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 稳定期COPD
        2. 肺康复
        3. 呼吸导引术
    (三) 研究目的、内容与创新性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创新性
        4. 技术路线图
二、临床研究
    (一) 研究对象
        1. 诊断标准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剔除标准
        5. 中止退出标准
        6. 研究对象的筛选与确定
    (二) 研究方案
        1. 随机化方法
        2. 样本量估算
        3. 对照组
        4. 试验组
        5. 评价指标
        6. 数据库的建立与统计分析
        7. 质量控制
        8. 伦理审核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基线资料比较
    (二) 两组间干预前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三) 两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分析(12W)
        1.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肺功能变化的比较
        2.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比较
        3.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BODE指数的比较
        4.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SGRQ得分比较
    (四) 两组间患者干预后比较分析(12W)
        1.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肺功能的比较
        2.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比较
        3.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mMRC的比较
        4.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BODE指数的比较
        5.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SGRQ得分的比较
四、讨论
    (一)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二) 中医呼吸导引术用于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三) 家庭肺康复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的重要意义
    (四) “317护”等远程医疗对肺康复的意义与探索
    (五) 中医呼吸导引术用于家庭肺康复的可行性分析
    (六) 本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医学伦理审查批文
    附录2: 知情同意书·告知页
    附录3: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附录4: 6分钟步行试验登记表与Borg评分
    附录5: 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
    附录6: mMRC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表
    附录7: BODE综合评分表
    附录8: 不良事件记录表
致谢
文献综述 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7)以eCCM为导向的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2.2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2.1 电子健康增强的慢性病保健模型(eCCM)
        2.1.1 内容概述
        2.1.2 研究现状
    2.2 自我效能理论
        2.2.1 内容概述
        2.2.2 研究现状
第三章 国内远程干预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数据库与检索策略
        3.2.2 纳入标准
        3.2.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3.2.4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纳入研究的特征
        3.3.2 远程干预的实施环节
        3.3.3 质量评价的结果
        3.3.4 生活质量
        3.3.5 住院率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以eCCM为导向的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设计
        4.2.2 招募过程
        4.2.3 制定肺康复干预方案
        4.2.4 制定肺e康功能模块
        4.2.5 肺e康组的干预过程
        4.2.6 面对面组的干预过程
        4.2.7 肺康复干预过程中的评价
        4.2.8 研究主要评价指标
        4.2.9 研究次要评价指标
        4.2.10 研究样本量计算
        4.2.11 数据分析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研究招募过程
        4.3.2 基线特征
        4.3.3 两组间生活质量的比较
        4.3.4 两组间运动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4.3.5 两组间呼吸困难状况的比较
        4.3.6 两组间症状、活动、疾病影响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4.3.7 干预方式、干预时间及运动自我效能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的应用效果分析
        4.4.2 远程技术的开发分析
    4.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患者信息采集表
附录 B:圣乔治呼吸问卷
附录 C: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
附录 D:研究过程中部分图
附录 E: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8)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的功能
二、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
    2.1信息采集与传输
    2.2在线操控
三、结语

(9)基于嵌入式Linux的家用远程监护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远程医疗的概念
        1.2.2 远程医疗国外发展现状
        1.2.3 远程医疗国内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结构设计
    2.1 系统的整体结构
    2.2 系统的软硬件平台
        2.2.1 ARM硬件平台
        2.2.2 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
    2.3 多参数生理采集模块设计
        2.3.1 心电图
        2.3.2 心电信号检测方法
        2.3.3 血氧饱和度
    2.4 心电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2.4.1 小波变换
        2.4.2 阈值选取和小波去噪方法
        2.4.3 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R波检测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环境搭建
    3.1 系统硬件结构
    3.2 ARM微处理器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3.2.1 AT91SAM9263处理器
        3.2.2 实时时钟电路
        3.2.3 网络通信接口设计
        3.2.4 电源模块设计
        3.2.5 射频模块设计
    3.3 生理信息采集模块的硬件设计
        3.3.1 MSP430F149介绍
        3.3.2 心电采集模块设计
        3.3.3 体温采集模块设计
        3.3.4 射频传输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2 软件开发环境
    4.3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软件设计
        4.3.1 WEB服务器各线程程序设计
        4.3.2 U-Boot简介与移植
        4.3.3 内核移植
    4.4 生理信息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4.4.1 体温采集程序设计
        4.4.2 心电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4.5 nRFL2401无线收发程序设计
    4.6 网络模块的程序设计
    4.7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4.8 搭载嵌入式数据库SQLite
    4.9 WEB页面的设计及实现
        4.9.1 WEB网页设计基础
        4.9.2 动态网页的实现
        4.9.3 网页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
    5.1 心电信号的采集验证
    5.2 体温的准确度测试
    5.3 nRF24L01距离测试
    5.4 实时远程监护功能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多优先级任务调度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主要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 移动边缘计算相关研究
    2.1 5G通信简介
    2.2 移动边缘计算简介
    2.3 远程医疗应用场景
        2.3.1 远程医疗简介
        2.3.2 远程医疗任务优先级
        2.3.3 远程医疗任务迁移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远程急救中任务迁移时延优化
    3.1 远程急救应用场景
    3.2 远程急救任务迁移模型
    3.3 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迁移时延优化算法
        3.3.1 基于优先级的任务调度策略框架
        3.3.2 任务调度初始化
        3.3.3 基于优先级的逆向拍卖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远程监护中任务迁移时延能耗协同优化
    4.1 远程监护应用场景
    4.2 基于优先级的时延能耗优化模型
        4.2.1 任务迁移问题优化目标
        4.2.2 任务在移动设备运行需要的处理代价
        4.2.3 任务在MEC服务器运行需要的处理代价
    4.3 基于博弈论的时延能耗优化算法
        4.3.1 博弈论基础知识简介
        4.3.2 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
        4.3.3 构建时延能耗优化博弈论模型
        4.3.4 基于博弈论的时延能耗优化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远程医疗中MEC移动性管理研究
    5.1 远程医疗用户移动性场景
    5.2 远程医疗任务迁移时延优化建模
    5.3 基于优先级的MEC移动性管理
        5.3.1 构造启发式优化算法
        5.3.2 举例阐述该算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仿真与分析
    6.1 远程急救任务迁移仿真分析
        6.1.1 仿真实验设置
        6.1.2 仿真结果分析
    6.2 远程监护任务迁移仿真分析
        6.2.1 仿真实验设置
        6.2.2 仿真结果分析
    6.3 远程医疗移动性管理仿真分析
        6.3.1 仿真实验设置
        6.3.2 仿真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远程医疗任务迁移优化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医疗情境下信息交互及效果评价研究[D]. 尹慧子. 吉林大学, 2020(03)
  • [2]军队医院妇产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设与应用[J]. 高原,李震,范文生,孟元光. 人民军医, 2020(10)
  • [3]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远程医疗国家层面政策分析(1997—2019)[J]. 张韦,何东,张研,罗鹏,朱成燕.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20(06)
  • [4]消费者对远程医疗服务选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D]. 车冠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互联网+”的Y地区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化研究[D]. 王彦隽. 苏州大学, 2020(03)
  • [6]基于317护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的研究[D]. 徐哲.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以eCCM为导向的远程肺康复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D]. 刘凤兰. 江南大学, 2020(01)
  • [8]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探究[J]. 张平,姜荣,曲良,毛健. 中国新通信, 2020(07)
  • [9]基于嵌入式Linux的家用远程监护系统设计[D]. 张泽宇.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10]面向移动边缘计算的多优先级任务调度算法研究[D]. 朱彦荣.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多媒体远程医疗技术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