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ook防病毒和反垃圾邮件大法

Outlook防病毒和反垃圾邮件大法

一、Outlook防病毒防垃圾邮件大法(论文文献综述)

徐才淇[1](2017)在《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是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的生活,也附带各种负面影响,包括违法与犯罪等问题。当今世界已通过网络连接为一个整体,传统型犯罪的网络异化和网络犯罪的跨国特性日趋明显,已然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研究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及其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背景、治理的立场与原则选择、治理机制运行、对策完善、国际化提升等角度深入研究了网络犯罪的治理政策与制度问题,其中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立场和原则选择、对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重笔泼墨,从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新型治理模式、完善预防机制和跟踪回访机制、促进国内法的国际化对接、建立对抗网络犯罪的新技术共同开发机制、建立定期组织国际会议机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治理网络犯罪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撑及政策和制度设计方案。本文共五章内容。第一章通过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炼出网络犯罪的时代特点,从而预测出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即传统犯罪网络化、PC端向移动端过渡、犯罪专业化国际化趋势明显等,为下一步我国选择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作了基础性铺垫。第二章通过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选择的依据分析,从网络犯罪治理的立场选择和价值选择两个角度,对现有治理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后指出:注重人权者选择自治模式,崇尚安全者选择政府主导模式;以自由原则优先则不易维持网络秩序,秩序原则优先则易阻碍网络发展。最终,本文建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兼顾自由和秩序,选择以政府治理为主、自治为辅的治理模式。第三章对我国现行治理模式进行了一个立体剖析,从规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性战略、治理的主体与协作平台、治理模式的运行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所施行的防控型、从严型治理倾向,并分析了我国现行治理模式运行中的障碍,例如权力分散、国际化程度不足、网络监控不足等。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对策,即逐步提升网络犯罪治理软实力,逐步完成现有治理模式中两个治理观念上的转化,进一步完善相关人才储备工作机制,引导发展对抗网络犯罪新技术机制,进一步完善预防及跟踪回访等相关治理机制。第五章则是通过借鉴某些域外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的优势,防范某些域外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的劣势,提出了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提升方法,即积极推动国际立法,积极构建对外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我国网络大国的优势,将中国在现实空间中的政治优势延伸到网络空间,发扬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民族自信,提升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国际化水平,共同建立治理网络犯罪的国际沟通协作新秩序。综上所述,本文对网络犯罪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治理的立场与原则、治理模式、国际化提升方案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剖析和论证,以期有针对性地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进而提升我国乃至世界的网络犯罪治理水平,为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项光亮[2](2013)在《公安局域网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邮件是整个网络间以至所有其他网络系统中直接面向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系统,它的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是人,所以极大地满足了大量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电子邮件是互联网的一项重要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邮件已成为Internet用户最常用的通信联络方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电子邮件的防毒迫在眉睫,邮件过滤网关硬件专有系统的开发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本课题基于POP3协议的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满足了温州市公安局邮件系统的需求,实现了实用价值。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遵循客户-服务器模式。每份电子邮件的发送都要涉及到发送方与接收方,发送方构成客户端,而接收方构成服务器,服务器含有众多用户的电子邮箱。发送方通过邮件客户端程序,将制作好的电子邮件向邮局服务器(SMTP服务器)发送。SMTP服务器识别接收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并向POP3邮件服务器发送消息。POP3电子邮件服务器只将消息储存于接收方的电子邮箱中,并且以一定形式通知接收方查看新邮件。接收方使用电子邮件客户端程序连接到电子邮件服务器时,就能查看电子邮件服务器所发出的消息,点击后接收和查看新的电子邮件。本文分析了邮件过滤技术发展状况,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对基于POP3协议的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的可行性。设计了支持POP3协议的子模块及其相应的功能,并对其进行编码测试。在编码过程中详细描述了其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最后,对邮件过滤网关提出了进一步的设想,提出了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方法。

何欢欢[3](2010)在《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整个地球变成了小小的村落。人类借助网络革命,逐渐开辟了另外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空间(Cyberspace),从而彻底改变了人类进行信息和服务传递、存储和获取的方式。政府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管理和服务组织,积极应对这一浪潮。电子政务应运而生。全球政府纷纷借助网络开展工作,为公众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因而催生了大量的政府网站。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全球政府网站规模迅速膨胀,涵盖的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我们发现,新的信息不断增加的同时,旧的信息也在不断消失,曾经浏览过的网页在几十天之后可能不复存在。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笔者针对当前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涉及的相关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探讨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客体和目标、保存主体、保存策略以及保障机制,并辅以实例加以分析,最终形成本论文。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进行发现、梳理和总结,初步构建了一套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方法与理论体系。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八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是引言。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其次指出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阐述了最后所要达到的研究目的;再次对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理清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介绍了研究方法。第2章是研究综述。本章分为文献综述、实践概览和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三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就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和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两大主题分别阐述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在实践概览部分,选择性地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实践项目进行了介绍。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和实践概览,笔者得出了两点启示:一是应当构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二是必须确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只有如此,方能实现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两点启示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第3章至第6章将围绕这两点启示分别展开研究。第3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客体和目标。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类型、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三大基本问题,一是阐述“保存”的释义;二是概括当前保存的挑战;三是提出了保存的目标。笔者认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长期保证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第4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主体。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组织与领导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无论从当前实践还是理论层面考虑,图书馆和档案馆都是最适于承担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组织与领导职责的机构;其次,提出了一套国家层面的保存责任体系,对不同责任者在这一责任体系中分别应承担的职责进行了阐述;最后,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中的合作模式,详细说明了如下问题:选择何种结构模型开展合作、参与合作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合作方式有哪些、在多大范围内进行合作。第5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策略。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的采集策略进行了探讨,详细论述了采集对象、采集方式、采集工具和采集频率的选择问题,并专门对深网信息采集进行了论述;其次,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整理策略,对政府网站信息过滤、重命名与标识、分类和编目进行了研究;再次,探讨了政府网站信息的长期存储策略,在构建长期存储系统框架和保存元数据的基础上确立了长期存储载体与格式、技术方案选择的原则和安全管理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多种可行的政府网站信息提供利用方式,并简要论述了提供利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第6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首先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所需的法律保障机制进行了阐述,分别从呈缴法、着作权法、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法入手,构建了法律保障;其次在对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源节流”的经济保障;最后,从保存机构和国家层面上提出了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所需的行政管理保障。第7章是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实例分析。主要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络信息采集与保存”子项目——“政府网站采集与保存”。首先对项目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对项目中实施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对项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项目组下一步将要开展的主要工作。第8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了论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温涛[4](2008)在《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为例》文中提出人类在信息的海洋中生存和发展,正是通过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认识不同事物和改造世界的。信息安全,尤其是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一直是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关注的话题。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日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紧密,尤其是银行、证券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这些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然而,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并不容乐观。当前,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但据专家分析,由于专职的安全监管机构的缺失,使得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很难落实。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如果重要信息系统没有一定的安全防范能力,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或遭遇突发事件,将会造成无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我国相关部门对信息安全工作十分重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司长王渝次曾指出,灾难恢复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工作,提高其抵御灾难和重大事故的能力,对于确保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2003年颁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做出了明确要求。2004年,国务院信息办又组织起草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并印发给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然而,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背后隐藏着可怕的问题:虽然在实现了数据大集中的银行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做了系统灾难备份中心的建设,但真正能实现业务连续管理的,估计只有15%左右。最近,银行业系统故障不断。就在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转账系统发生通信故障,数小时后系统才恢复正常。此事件殃及在中国建设银行投资证券公司全国70余家营业部开户的200万股民,致使股民们因无法进行转账交易而受到经济损失。而在这之后,银联因通信网络和主机出现故障造成全国多省市无法刷卡长达7小时,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尚无可靠数据。而近期发生的网银大盗横行网络的一系列事件,也再一次为网络银行系统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随着银行业务系统顺应趋势的开放和互连,其信息安全范畴已经突破了以业务系统物理隔离和协议隔离为基础的传统银行信息安全。我们必须在一个日趋开放的系统平台上重新审视银行的信息安全问题。金融系统(银行、保险、证券)是国家政策要求实施安全等级保护的11大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点系统。因此,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信息安全体系,日益成为突出的问题。

任贤[5](2007)在《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邮件已成为互联网上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随之也带来了垃圾邮件的泛滥。各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发展迅速,但它们依然存在着不少缺陷,其中最主要的两点是:没有完全面向用户而导致过高的误报率以及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整体过滤效果欠佳。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以推进上述问题的解决。本项研究的思路是:采用一种二级协同过滤的机制来研究电子邮件的个性化过滤问题,即第一级共性化垃圾邮件过滤级设计一组过滤器以达到过滤某类共性化垃圾邮件的目的,在第二级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级则依照用户的个性化规则设计一组个性化过滤器实现更精密的过滤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并最终有效提高邮件过滤的准确率和降低邮件过滤的漏报率、误报率。在该过滤系统中,共性化垃圾邮件过滤级与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级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级规则库间设计恰当的通信机制,实现两者的协同过滤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主要围绕电子邮件过滤研究的相关方面展开,具体工作如下:分析垃圾邮件现状,研究最新的垃圾邮件过滤产品,探讨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研究的技术路线;剖析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协议,研究常用电子邮件过滤技术、主要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刻画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一种新的个性化过滤电子邮件的研究思路,进而构建“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的系统结构模型;针对构建的结构模型及各模块预计的功能,研究实现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实现电子邮件过滤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系统过滤性能。

凌美凤[6](2007)在《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给青少年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发展机遇,为青少年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供了重要平台,为青少年求知成才、增长见识创造了重要途径,给青少年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带来了深刻变革。但挑战和问题也非常严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可低估,网络上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不可低估,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危害不可低估,网络容易导致青少年道德法纪观念的淡薄不可低估,网络对青少年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可低估。分析存在问题和挑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上讲,青少年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从外因上讲,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大,学校的传统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家庭对子女教育缺乏感情沟通。因此,必须加强正面疏导,教育青少年正确运用好信息网络功能;必须加强开发运用,积极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必须加强政府监管,确保信息网络系统健康纯洁;必须加强多方共育,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

孟晓明[7](2005)在《网络隐私的安全防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网络隐私的概念、产生原因、保护范围和安全现状的分析,从技术与应用的角度对网络隐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安全防护策略。

米援军[8](2003)在《基于SMTP邮件防火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工具是互联网应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它诞生时间不长却给人们的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然而,电子邮件却成为许多垃圾信息传播的方便途径。如今,大量的商业、社会和政治等垃圾邮件日益成为电子邮件使用者所面临的头痛问题。如何有效地过滤掉各种垃圾邮件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课题。目前,国内外对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邮件文本信息的关键词过滤。通过设置过滤器、黑名单等方式过滤垃圾邮件,这些方法对于垃圾邮件的过滤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缺乏智能性和自适应性。本文针对电子邮件的特点,通过分析传统邮件过滤技术的不足之处,在对大量垃圾邮件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化的基于SMTP邮件防火墙系统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和实验测试。该邮件防火墙系统包括邮件过滤、SMTP代理服务、协调系统等六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邮件防火墙系统。邮件过滤模块是该防火墙系统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分析研究垃圾邮件关键词的统计概率分布,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邮件过滤算法,并对该算法的合理性和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将此算法应用到邮件防火墙系统中,使整个系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起不同类型的过滤器,从而根据邮件关键词概率分布推断出收到的邮件是垃圾邮件的概率,由此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垃圾邮件关键词贝叶斯统计分布的概率在邮件防火墙系统的运行之中可以进行动态调整,提高了系统对垃圾邮件过滤的自适应性。最后,作者对邮件防火墙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证明该系统方案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基于贝叶斯概率统计分布的邮件过滤算法能有效提高垃圾邮件过滤的效率,具备一定的智能性和自适应性。通过对邮件防火墙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认为本论文所提出的系统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楚楚[9](2002)在《Outlook防病毒防垃圾邮件大法》文中提出 很多人都曾受到过病毒邮件、垃圾邮件的伤害。垃圾邮件,又名Spaming,指的是发件者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电子邮件寄出给成千上万个不同的用户.主要是一些公司用来宣传其产品的垃圾广告,很让人生厌,可是现今的办公室生活,哪有一天不收E—mail呢?这样说来,岂不是不可以逃避了? 别紧张,其实,不少病毒都是要人为启动的,因此

二、Outlook防病毒防垃圾邮件大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utlook防病毒防垃圾邮件大法(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目前研究结果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网络犯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局域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二、传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三、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四、互联网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犯罪治理模式分析
    第二节 当下网络犯罪的新特点
        一、技术性犯罪让位于秩序性犯罪
        二、犯罪手段日趋隐蔽
        三、犯罪动机多元化
        四、危害程度严重化
        五、危害后果全球化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犯罪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
        二、PC端向移动端加速转移
        三、犯罪手段传播广泛
        四、向有组织犯罪演进
        五、不断向监管薄弱地带蔓延
        六、跨国犯罪更加突出、成为全球公害
    第四节 网络犯罪公约和相关类国际法文件
        一、《网络犯罪公约》
        二、《塔林手册》
        三、国际立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立场与价值选择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的立场选择问题
        一、自治模式——注重人权者的选择
        二、政府管理模式——崇尚安全者的选择
    第二节 网络犯罪治理的价值选择
        一、自由优先原则
        二、秩序优先原则
        三、兼顾自由与秩序的比例原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网络犯罪现有治理模式的立体剖析
    第一节 我国规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性战略
        一、预防性网络犯罪治理战略在立法层面的体现
        二、防控性网络犯罪治理战略的尝试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主体与协作平台
        一、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二、网络犯罪的治理平台
        三、跨国联合治理机制初现
    第三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运行
        一、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运行的前提
        二、执法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
        三、治理的信息互通机制
        四、治理的监督机制
        五、治理的保障机制
    第四节 现行治理模式运行的障碍
        一、我国规制网络犯罪的法律资源严重不足
        二、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制度障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适时变革
        一、国本位治理模式向公众参与型治理模式的转换
        二、运动式治理模式向常态式治理模式观念的转换
        三、配套制度的配合
    第二节 引导发展网络犯罪治理技术
        一、人才库的建立和开发
        二、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第三节 网络犯罪预防及跟踪回访机制的完善
        一、预防机制的完善
        二、跟踪与回访制度的建立
    第四节 国际对接机制的建立
        一、与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治理网络犯罪措施对接
        二、推动国际治理模式新进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域外经验
        一、网络犯罪治理的优势借鉴
        二、网络犯罪治理的劣势防范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的国际化提升
        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的趋势
        二、促进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
        三、我国治理网络犯罪的国际化优势和民族自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2)公安局域网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研究范围
    1.2 邮件过滤技术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相关意义
    1.4 电子邮件协议
        1.4.1 TCP/IP 基本结构
        1.4.2 简单邮件传输控制协议的基本结构
        1.4.3 邮件用户代理协议(Mail User Agent Protocols)
    1.5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电子邮件的原理及有关协议分析
    2.1 电子邮件原理
    2.2 电子邮件结构
    2.3 POP3 协议——RFC 1939
        2.3.1 POP3 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2.3.2 注册电子邮件帐户
        2.3.3 设置邮件系统客户端
        2.3.4 “更新”状态
    2.4 MIME 协议
    2.5 网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邮件过滤网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3.1 守护进程
    3.2 多线程的 TCP 并发服务器
    3.3 套接口操作超时的处理方法
    3.4 信息汇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邮件过滤网关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4.1 过滤网关的位置与设计目标
        4.1.1 公安网概况
        4.1.2 邮件过滤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4.1.3 过滤网关的设计目标
    4.2 系统环境的选择
        4.2.1 如何选择操作系统
        4.2.2 如何选择数据库
        4.2.3 如何选择编程语言
    4.3 过滤网关的流程、框架与功能模块
        4.3.1 过滤网关的流程
        4.3.2 过滤网关的框架
        4.3.3 主要模块的设计
    4.4 邮件解包
    4.5 邮件过滤
        4.5.1 实时黑名单过滤技术
        4.5.2 敏感词过滤
        4.5.3 病毒过滤与扫描
        4.5.4 创建贝叶斯算法过滤器
    4.6 邮件发送
        4.6.1 SMTP 模型
        4.6.2 SMTP 过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测试、应用及进一步展望
    5.1 软件设计方法学
    5.2 软件测试环境与实现
    5.3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4 解决问题后的有关测试结果
    5.5 过滤网关特点与应用
    5.6 产品功能的进一步设想
        5.6.1 负载均衡的定义及优点
        5.6.2 负载均衡技术的任务及实现结构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理论背景
        1.1.3 现状概况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案例分析
        1.4.3 比较分析
        1.4.4 专家访谈
2 研究综述
    2.1 文献综述
        2.1.1 专题一:网络信息资源保存
        2.1.2 专题二: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
        2.1.3 文献评述
    2.2 实践概览
        2.2.1 美国
        2.2.2 英国
        2.2.3 加拿大
        2.2.4 实践评述
    2.3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3.1 构建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
        2.3.2 确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客体和目标
    3.1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
        3.1.1 内涵与外延
        3.1.2 类型
        3.1.3 特点
    3.2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
        3.2.1 "保存"释义
        3.2.2 保存挑战
        3.2.3 保存目标
    3.3 本章小结
4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主体
    4.1 组织与领导
    4.2 责任体系
        4.2.1 图书馆和档案馆
        4.2.2 政府机构
        4.2.3 营利性机构
        4.2.4 非营利性机构
        4.2.5 个人
    4.3 合作模式
        4.3.1 合作结构模型
        4.3.2 合作条件
        4.3.3 合作方式
        4.3.4 合作范围
    4.4 本章小结
5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策略
    5.1 采集策略
        5.1.1 采集对象
        5.1.2 采集方式
        5.1.3 采集工具
        5.1.4 采集频率
        5.1.5 深网采集
    5.2 整理策略
        5.2.1 过滤
        5.2.2 重命名与标识
        5.2.3 分类
        5.2.4 编目
    5.3 长期存储策略
        5.3.1 系统框架
        5.3.2 载体与格式
        5.3.3 技术方案
        5.3.4 安全管理
    5.4 提供利用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的保障机制
    6.1 法律保障
        6.1.1 呈缴法
        6.1.2 着作权法
        6.1.3 隐私权和个人数据保护法
    6.2 经济保障
    6.3 行政管理保障
        6.3.1 保存机构内部的行政管理
        6.3.2 国家层面上的行政管理
    6.4 本章小结
7 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实例分析
    7.1 项目概况
    7.2 具体策略
        7.2.1 采集与保存系统的技术框架
        7.2.2 采集与保存的技术和工具
        7.2.3 编目方法
        7.2.4 长期保存系统
        7.2.5 提供利用途径
        7.2.6 其它措施
    7.3 分析与总结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难点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1.3 信息安全
        1.3.1 信息安全定义
        1.3.2 信息安全多种理解的缘由
        1.3.3 信息安全概念经纬线
    1.4 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 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现状
    2.1 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概况
    2.2 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的发展
    2.3 德阳市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的隐患
        2.3.1 安全隐患的表现
        2.3.2 当前德阳市人民银行的主要信息安全风险
    2.4 德阳市人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
    2.5 德阳市人民银行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3 构筑完善的德阳市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1 工作方法体系
    3.2 等级保护体系
    3.3 管理制度体系
    3.4 技术防范体系
        3.4.1 德阳市人民银行应该常用的安全措施
        3.4.2 德阳市人民银行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准则
    3.5 安全监控体系
    3.6 安全立法体系
        3.6.1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现状
        3.6.2 我国现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存在的一些问题
        3.6.3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原则
        3.6.4 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建议
4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垃圾邮件定义
        1.1.2 垃圾邮件现状调查
        1.1.3 垃圾邮件的危害性
    1.2 国内外垃圾邮件过滤产品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产品介绍
        1.2.2 现有产品的不足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子邮件过滤技术
    2.1 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
    2.2 常用电子邮件过滤技术
    2.3 电子邮件过滤系统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个性化过滤模型
    3.1 个性化过滤系统特征
    3.2 设计思想
    3.3 个性化过滤系统模型设计
        3.3.1 整体模型
        3.3.2 详细结构
        3.3.3 数据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过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4.1 共性化垃圾邮件过滤关键算法
        4.1.1 信件分解与特征提取
        4.1.2 黑名单过滤
        4.1.3 共性化规则过滤模块
    4.2 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关键算法
        4.2.1 黑/白名单的获取与更新
        4.2.2 用户规则过滤模块
        4.2.3 基于内容的邮件过滤
    4.3 用户反馈机制设计
    4.4 规则库通信机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及结果分析
    5.1 试验评价标准
    5.2 试验数据的选取
    5.3 试验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6)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发展与机遇
    (一) 网络给青少年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 网络给青少年求知成才、增长见识创造了重要途径
    (三) 网络给青少年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带来了深刻变革
    (四) 网络给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
二、问题与挑战
    (一)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可低估
    (二) 网络上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不可低估
    (三) 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危害不可低估
    (四) 网络容易导致青少年道德法纪观念的淡薄不可低估
    (五) 网络对青少年思维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可低估
三、原因与教训
    (一) 政府对网络监管的力度还不够大
    (二) 学校的传统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
    (三) 家庭对子女教育缺乏感情沟通
四、对策与措施
    (一) 加强正面疏导,教育青少年正确运用好信息网络功能
    (二) 加强开发运用,积极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
    (三) 加强政府监管,确保信息网络系统健康纯洁
    (四) 加强多方共育,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一体的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获奖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8)基于SMTP邮件防火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电子邮件基础知识
    2.1 UNIX电子邮件系统
        2.1.1 UNIX邮件分发代理(MDA)
        2.1.2 UNIX邮件传输代理(MTA)
        2.1.3 UNIX邮件用户代理(MUA)
    2.2 电子邮件协议
        2.2.1 邮件传输代理协议(MTA PROTOCOLS)
        2.2.2 邮件用户代理协议(MUA PROTOCOLS)
    2.3 本章小结
3 邮件安全
    3.1 避免开放式转发
    3.2 防止垃圾邮件
    3.3 防范病毒和邮件炸弹
    3.4 本章小结
4 邮件的常用保护机制
    4.1 基于文件系统的防护
    4.2 基于客户端的邮件过滤
    4.3 基于服务器端的邮件过滤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系统的分析及实现
    5.1 引言
    5.2 常见的邮件防火墙的部署
        5.2.1 位于网络防火墙内
        5.2.2 位于DMZ中
        5.2.3 作为一台内部的邮件服务器
    5.3 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系统的分析
        5.3.1 邮件防火墙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5.3.2 系统的模块划分
        5.3.3 SMTP代理服务模块
        5.3.4 POP3代理服务模块
        5.3.5 端口代理服务模块
        5.3.6 邮件过滤模块
        5.3.7 用户接口模块
        5.3.8 协调系统模块
    5.4 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系统的实现
        5.4.1 SIEVE语言简介
        5.4.2 邮件过滤模块的实现
    5.5 基于贝叶斯(BAYES)概率模型的邮件过滤算法
        5.5.1 引言
        5.5.2 算法的基本思想
        5.5.3 算法分析及实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系统的测试
    6.1 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系统的部署
    6.2 基于SMTP的邮件防火墙系统的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继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Outlook防病毒防垃圾邮件大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D]. 徐才淇.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2)
  • [2]公安局域网邮件过滤网关的研究与应用[D]. 项光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3]政府网站信息资源保存体系研究[D]. 何欢欢. 武汉大学, 2010(05)
  • [4]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为例[D]. 温涛. 重庆大学, 2008(06)
  • [5]电子邮件个性化过滤系统研究[D]. 任贤. 长沙理工大学, 2007(01)
  • [6]网络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D]. 凌美凤. 苏州大学, 2007(11)
  • [7]网络隐私的安全防护策略研究[J]. 孟晓明.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5(04)
  • [8]基于SMTP邮件防火墙的研究[D]. 米援军. 重庆大学, 2003(01)
  • [9]Outlook防病毒防垃圾邮件大法[J]. 陈楚楚. 科学大观园, 2002(01)

标签:;  ;  ;  ;  ;  

Outlook防病毒和反垃圾邮件大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